《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教学反思(精选11篇)
1.《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教学反思 篇一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教学的,关键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正确计算,感受退位减法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退位减法在生活中的作用。《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要关注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是否有学好数学的自信心,能够不回避遇到的困难;是否乐于与他人合作,愿意与同伴交流各自的想法;是否能够通过独立思考获得解决问题的思路;能否找到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是否能够使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已的思考过程;是否理解别人的思路,并在与同伴的交流中获益;是否有反思自已思考过程的意识。”作为一年级的孩子,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的养成是很重要的,我尝试力求自己的课能够很好地渗透理念。1.注重创设生活情境。从学生喜欢的小汽车开始,激趣引入,为学生提供富有情趣的具体情境。在具体情境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积极性高涨,课堂气氛活跃。使学生以最佳的思维状态投入学习。2.加强知识间的联系与对比。探索36-8退位减法之前,复习二十以内的退位减法、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减法,引出两位数减两位数、减一位数甚至不够减的算式。通过对比使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使学生在明白学海无涯的道理,建立知识间联系,逐步形成知识系同 3.计算方法的多样化与优化。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操作、交流、讨论等活动,学生自主探索出多种算法,并从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保护了学生自主发现的积极性,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在小结时不忘强调:办法很多,但在计算过程中我们要选用最简洁最熟练的方
法,才能保证计算又快又对。
4.精心设计练习题。用退位和不退位的计算对比,使学生明白退位减法十位要减一个十,不退位减法的十位没变。用计算题考验学生的计算能力,用改错题让学生知道哪些错误不能有。这样既巩固知识,提高能力又在设计中体现了趣味性、知识应用性、活动的开放性。设计注重关注学生情感,体现团结合作、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精神。课标教材恰到好处地利用教材,努力创造积极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们获得成功,精神愉悦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课程改革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通过这节课学生精彩的表现,让我和学生都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习数学是生 需要,学好数学从点滴开始;同时也巩固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2.《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教学反思 篇二
一、闯关引入, 复习“双基”
师:春天到了, 有一群小朋友准备去春游, 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景色。让我们跟着一起去吧!不过啊, 他们给你设置了两个难关, 通过了这两个难关才行, 你有信心接受挑战吗?
生:有!
(课件出示) 第一关:
(指名回答)
师:23+30你是怎样计算的?56+3呢?
生1:23+30, 先算20+30=50, 再算50+3=53。
生2:56+3, 先算6+3=9, 再算50+9=59。
第二关:40-20+3=7-5+60=6-2+30=60-40+8=
(指名回答)
师:你能说说60-40+8=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吗?
生3:先算60-40=20, 再算20+8=28。
师:恭喜过关!那好, 现在让我们跟随一群小朋友一起上车吧!
【反思】“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是在学生已系统掌握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既是前面已学加减法知识的进一步发展, 同时又是今后进一步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最直接的基础。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在算理的本质上相同的, 都是将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 利用“相同数位相加减”的原理进行计算。因此课始设计闯关活动, 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其能迅速进入学习的高潮;在复习“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中, 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巩固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为“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的算理和算法的教学做好铺垫。
二、情境教学, 渗透“四基”
(出示教材中例4的情境图)
师:从图上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车上一共有45个座位, 已经有30人上车了。
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车上还有多少个空座位?
师:让我们把三句话连起来完整地说一说。
生:车上一共有45个座位, 已经有30人上车了。车上还有多少个空座位?
师:解决这个问题该怎样列式呢?
(指名列出算式, 板书:45-30=15)
师:单位名称是?
生:个。
师:45-30=15, 你是怎样计算的?
组织交流———
生1:因为30+ (15) =45, 所以45-30=15。
生2:把45分成40和5, 40-30=10, 10+5=15。
师:45-30到底等于多少呢?让我们通过小棒来摆一摆吧。首先我们应该摆出多少根小棒?
生:45根 (师在黑板上摆出4捆和5根小棒) 。
师:你是怎样一眼看出是45的?减30我们该怎样操作?谁来试试?
师:我们除了用“拿走”表示“去掉”, 还可以用虚线框来表示“去掉” (在黑板上画出虚线框) , 所以我们得到45-30=15。
师:我们还可以通过计数器来想一想 (在黑板上贴出计数器图片) , 先在计数器上拨出45, 接下来, 减30怎么办?
生:在十位上去掉3颗珠子。
师: (在黑板上将珠子往上移并画出虚线框) 所以我们也得到45-30=15。
师:在刚才摆小棒和拨计数器的过程中, 我们都是从45中的哪一部分里去掉30的?
生:用40减30的。
师:用40减30后再怎样算出得数?
生:再和剩下的5合起来得到15。
师:所以我们在口算45-30时可以像刚才xxx说的, 将45分成40和5;先算40-30=10, 再算10+5=15 (画出思维导图) 。
师:你能把这种算法再说一遍吗? (指名几个学生口述算法, 再和同桌互相说说, 集体说一说)
(板书:先算40-30=10, 再算10+5=15)
(提问:口答———车上还有多少个空座位?)
师: (揭示课题)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两位数减整十数”。 (板书课题:两位数减整十数)
师:那我把这里的数改一改, 你们还会计算吗?
生:会!
师:我们来试一试。 (出示:67-40=94-60=) 请你和你的同桌互相说说, 可以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指名回答, 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
【反思】这个片段中由学生上车的情境, 引出探索45-30的计算方法, 并借助摆小棒、拨计数器让学生理解、掌握“两位数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而这也是本节课中我最遗憾之处———本应让所有学生自己动手来摆一摆、拨一拨, 但由于平时在教学中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还不够, 自己对学生的掌控能力也还未够火候, 怕学生一操作课堂会混乱, 收不回来, 因此在本节课中并没有让所有学生都操作。《标准 (2011年版) 》在课程总目标第一条就提出“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步所必须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但是在本课中我的教学目标中还是停留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层面上。一个创新型人才除了知识之外, 更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思维形式和思维方法, 要有创新意识;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形成, 不仅仅需要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的积累, 更需要思想方法、活动经验的积累。数学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是数学双基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 它们需要在一定的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形成。因此在教学时, 由我完成的摆小棒、拨计数器的操作活动其实应该交由学生自己来完成。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为学生积累丰富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从用小棒摆一摆45-30的计算过程和用计数器拨45-30的过程中, 学生就能体会到从45里去掉30———我们都是先将45分成40和5, 从40里去掉30再和剩下的5合起来。在具体的操作过后我们去掉小棒和计数器的实物, 只留下与计算有关的对象———45和30, 进而概括出45-30计算的思维导图。人们把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那些和数学有关的东西析取出来, 去掉事物中那些感性的东西, 得到数学的研究对象, 这样的思想就是我们数学基本思想中的“抽象思维”。
三、经验积累, 举一反三
师:刚才这45个小朋友要去春游, 学校给他们每人准备了一个苹果, 一共有45个苹果;已经发了3个, 还剩多少个苹果?怎样列式?
生:45-3=42。
师:单位名称是?
生:个。
师:和你的同桌互相讨论一下:45-3可以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指名交流算法。在广泛交流的基础上板书思维图, 一起说一说, 完成板书:先算5-3=2, 再算2+40=42)
3.《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教学反思 篇三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的数学问题的计算方法。
2.正确计算“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的数学问题。
3.经历学具操作与讨论的过程,获得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的数学问题的思维方法,并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4.体验与同伴交流获得成功的喜悦,初步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是在“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算理和解答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内容。基于对教材的理解,考虑到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做以下安排:
1.迁移类推,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
数学知识是密切联系的,新知识往往是旧知识的延伸和拓展,在“谈话引入发现问题”时,充分发挥示意图的作用,以唤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有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为讲授新课做好准备。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每个学生尽可能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在课堂上突出直观教学和实际操作,设置学生操作、讨论、试说、试算等活动,引导学生自己揭示算理,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有利于学生良好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并从中体会与同伴合作获得成功的愉悦。
3.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想像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像力是创造的灵魂。”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将多媒体引进课堂,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他们的想像力。例如,第4道练习题,教师只给出已知条件,让学生探求结果的可能性。一题多问,让学生从各种设想出发进行探究,不拘于一种形式,不限于一种途径,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流程
一、谈话引入,发现问题。
1.创设情境。
师:小朋友们,这个学期我们开展了作业评比得红花的`活动,大家一定都得到了许多红花吧!有3个小朋友也得到了很多红花,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好吗?
电脑显示红花榜:
(学生们都很有兴趣,注意观察红花榜。)
【设计“作业评比”情境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并让学生初步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引导观察,发现问题。
师:看了这幅图,你想到了什么?学生观察,自由发言:
小雪多,小磊少。
小雪有12朵,小磊有8朵,小华有9朵……
师:你根据这幅图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
小雪和小磊一共有多少朵?
小雪比小磊多几朵?
小雪比小华多几朵?
小磊比小雪少几朵?
……
二、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1.自主探索,尝试解决。
师:同学们真聪明,提了这么多的问题,那么你会解答吗?你想说哪个就说哪个。
(学生根据自己的喜欢与难易情况来选择答题。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并订正。)
生A:12+8=20(朵)
生B:12-8=4(朵)
师:为什么用减法?
生:因为求小雪比小磊多几朵。
生C:12-9=3(朵)
生D:12-8=4(朵)
师:同学们,根据D的口答,你想对他提出些什么问题?
(学生思考后可能提出:
你为什么用减法?
我同意他的方法。
生D可能回答:因为求小磊比小雪少几朵,所以用减法……)
【通过问题提出与解答,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成功的喜悦。】
2.合作学习,突破难点。
师:咦,老师从这些题里发现两个问题。
教师指着板书B和D,问:为什么“小雪比小磊多几朵”与“小磊比小雪少几朵”的算式,都是“12-8=4(朵)”?“小磊比小雪少几朵”用“12-8=4(朵)”来解答,是对还是错呢?你们愿意帮助老师来解答这两个问题吗?可以四人小组来讨论一下,还可以借助学具,通过摆红花来想一想。
教师巡视,给个别组适当提示。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并结合学具边摆边商量,推选一名代表在班内发言:
生A:“12-8=4(朵)”这个答案是对的。
生B:因为“小雪比小磊多几朵”与“小磊比小雪少几朵”意思一样,所以算法也一样,都用“12-8=4(朵)”。
……
师:同学们真聪明,下面还有一些问题等着我们去解决,有没有信心?
三、巩固反馈。
1.教科书第73页“做一做”。
电脑示图:
师:有两个小朋友,小红和小明,他们很喜欢看书,平时买了很多本连环画,我想我们同学也很喜欢看连环画,谁愿意来读一读小红说的话?小明的话谁来读?你们会解答小明提出的问题吗?
学生读题后,独立思考,集体订正。
【基本练习加以巩固新知。】
2.教科书第74页,练习十二第1题。
师:有两个小朋友在比赛跳跳绳,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各跳了多少下?电脑示图:
师:电脑博士给我们出了两道题。
(1)小清比小芳多跳了多少下?
(2)小芳比小清少跳了多少下?
师:你会解答吗?做在练习本上。
学生读题后,独立练习,集体订正。
【对比练习,加深“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与“另一个数比这个数少几”的关系。】
3.选择题(教科书第74页第3题)。
电脑示图:
师:你能根据算式选择正确的问题吗?(加大难度)
算式:44-40=4(盆)
(学生独立思考后,选择答案,并集体订正。)
问题:一共有多少盆?
月季比菊花少多少盆?
菊花比月季多多少盆?
还剩多少盆?
4.教科书第75页第5题。
电脑显示:
李平家养的家禽
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自由发言:
鸭比鹅多几只?
鹅比鸭少几只?
鸡比鸭多几只?
鹅比鸡少几只?
……
学生根据问题列算式:
30-20=10(只)
30-20=10(只)
45-30=15(只)
45-20=25(只)
……
4.《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教学反思 篇四
宜宾县商州镇小学校 胡丽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通过人人参与口算方法的指导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推理归纳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3、通过分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用主动探索知识的精神。教学过程:
一、出示例1的挂图,让学生观察图:
1、货架上有些什么,你可以从图上知道些什么?(货架上有几种不同的玩具,每种玩具上都有价格)
货架上的小朋友在说什么?(两个小朋友说在买玩具的事,左边的小朋友有35元,买一个大象的玩具,右过的小朋友……
2、怎样才知道左边的小朋友买大象玩具后还剩多少元,右边的小朋友还差多少钱?
(可以用减法算一算)
3、结合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板书:35-2=
35-20=
4、同学们会算上面的算式吗?大家可以用小棒摆一摆。(学生摆小棒,教师巡视指导。)
5、大家摆出了上面两道算式的得数吗?谁来说一说是怎样摆的,两种摆法有什么不同?
35-2=33,35-20=15。左边是从3捆5根小棒中拿去2根,表示减去2,右边是从3捆5根中拿去2捆,表示减去20。
6、根据上面摆小棒的过程,说一说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二、练习:
1、做一做第1题
2、练习十二第1、2、4题
三、小结:
5.《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教学反思 篇五
本节课的亮点体现在:1.动手操作的有效性。在动手操作这一块我组织学生用小棒和计数器来探究两位数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而在探究两位数减一位数时,小棒,计数器只是作为个别学生辅助计算的工具。
2.注重于生活的联系。以学生最熟悉的春游场景作为学习素材,学生在观察,讨论与交流中,体验到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和数学的价值。
3.注重学生对算理的理解,从摆小棒到拨计数器再到算法,一步步帮助学生从具体形象思维到半抽象思维最后抽象出算法,给了学生理解的空间和时间。
4.环节清楚,层次分明。本节课只有简单的四个环节,但一环扣一环,牢牢的抓住了教学的重点难点,在学生感兴趣的前提之下进行教学。
5.注重教学的层次性。在第二环节探究算法的过程中,45-30我采用了让学生摆一摆,拨一拨,想一想,说一说的方法,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和经验帮助学生理解两位数减整十数的算理,并抽象出算法。而在探究45-3的算法时我提高了一个层次,让学生把两位数减整十数的算理迁移到两位数减一位数上来的,提示学生老师欣赏能自己独立算的小朋友,让学生独立说一说计算方法,并通过小棒和计数器来验证此方法的正确。
不足之处:1.算法的抽象体现的不到位。一节课下来,学生依然依赖于数的分成来做题,还是具体的算理,没有抽象出算法。
2.在比较45-3和45-30的不同之处时,我进行了两次抽象,第一次抽象出十位减十位,第二次抽象出个位减个位,但这两次抽象还只是停留在教师层面。
3.减法模型的建立体现的不到位。在教学例题和试一试时,我都把它们加入了情境,此时,可以问问学生什么时候用减法做,帮助学生建立减法模型。
6.《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教学反思 篇六
学习目标:
1、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通过动手操作,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算理。学习重点: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学习难点: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算理。教具准备:课件。导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1、听说我们班同学平时非常节俭,存了不少的零花钱,能把你的钱数透露给老师吗?
2、你想用这些钱做些什么有意义的事情呢?学生回答。
3、说到买玩具,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好消息,一年级(1)班丽丽家开了一家玩具店,吸引了不少的小朋友,听说我们的好朋友小明和小红也来了,你们想不想去看一看?
出示课件1,请同学们看看货架上的物品,都有什么?价格又是多少?谁愿意当售货员给大家介绍一下?(学生介绍物品及价格)
看看小明想买什么?他遇到了什么问题呢?(课件2出示小明的话。)同学们这么聪明,你能帮他解答这个问题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
二、自学互动。(适时点拨)(1)、自学互动
(一)探讨两位数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学习内容:35-2= 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学习任务:
1、看图理解题意。
我有35元钱,买一个大象玩具2元,还剩多少元?要想解决“还剩多少元”这个问题,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自己先想一想,再和小组同学交流。汇报结果,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算式:35-2=
2、分组操作,探究算法。
学生用小棒动手摆一摆,师巡回指导。
信息反馈,抽象算法。师生结合课件3演示和实际操作过程归纳计算方法。摆3捆又5根小棒,表示35元,先从5根小棒中去掉2根小棒(表示每只小象2元钱),先算5-2,剩下的3根和3捆合起来就是33根,所以35-2=33。
谁能用上先算……,再算……,比较简单的说一说。先算5-2=3,再算3+30=33。(板书口算过程)
3、拓展练习
(一)①、现在我们来看一看学案中的“算一算”第一题,有没有和刚才这道题类似的。
6-4= 9-5= 7-3= 8-2= 26-4= 49-5= 87-3= 38-2= 先自己做一做,再说一说得多少,你是怎样算的? ②、解决问题
图书室有38本故事书,借出4本,还剩多少本故事书?怎样列式计算?()先独立思考,遇到困难再交流。
(2)、自学活动
(二)探究两位数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学习内容:35-20 学习方式:学生独自完成。过渡:现在我们来看一看小红想买什么?她遇到了什么问题呢?你能帮她解答这个问题吗?(课件4出示小红的话。)
1、看图理解题意。
我有20元钱,如果买一个布娃娃35元,还差多少元?应该怎样计算? ① 学生独自探究、解决问题。(摆小棒)② 展示学习成果,学生说算理。35-20=15
2、拓展练习
(二)①、现在我们来看一看学案中的“算一算”第二题,有没有和刚才这道题类似的。
30-10= 50-20= 70-40= 60-50= 38-10= 57-20= 76-40= 69-50= 先自己做一做,再说一说得多少,你是怎样算的? ②解决问题
图书室有36本故事书,借出10本,还剩多少本故事书?怎样列式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后,请一位同学说一说,并进行集体订正。
3、小结算法。
我们来看一下刚才的这两组计算题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第一组是两位数减一位数。第二组是两位数减整十数。计算两位数减一位数时,先用个位上的数减一位数,再与整十数相加。计算两位数减整十数,先从分成的整十数里减去减数,再加上个位上的数。
三、测评训练。(课件呈现)
1、“找新家”(连线题)
2、小猴摘桃(囗算题)
3、解决问题。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板书课题)你认为这节课谁表现得最好?好在哪儿?
同学们,当我们在学习上遇到问题的时候,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我相信一切问题都难不住我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板书设计
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
3520=15 /\ /\
5 30 5
先算5-2=3 先算30-20=10
7.《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教学反思 篇七
(三)巩固反馈
1.看图列式计算.
2.口算.
57-6 88-449-7 38-2095-60 65-30
3.对比练习.
68-499-7 75-4
68-40 99-70 75-40
32-257-5 94-3
32-20 57-50 94-30
4.游戏――送信.
在黑板上挂3个信箱,分别写着编号:25,42,50.给每位学生发一张口算卡片.游戏开始,教师宣布:“请同学们往25号信箱里送信.”学生根据手中卡片上题目的得数(如果得25)就把卡片送到25号信箱里,都送了再检验送得是否正确,送错的及时纠正.
23+2 2+40 30+20 27-2
70-20 32+10 90-40 1+24
5+20 49-7 55-5 22+20
10+40 30+12 80-30 41+1
60-10 82-40
5.发散思维练习.
想一想:方框里能填几?
(1)4□-1=________ (2)□6-20=________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复习准备设计的3道题,为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做了必要的铺垫.通过把36+2和36+20改变成36-2和36-20,利用知识的迁移,自然、简捷地导入新课.
在进行新课的过程中采取边学边练的教法.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摆、想、算、比等具体形象的自学提纲,引导学生学会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使学生直观地看到这两种题在算法上的相同与不同,明确了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减的道理,很快掌握了口算方法.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此外,本节课还注意了紧扣新知识点适时地归纳小结,分散了难点,突出了重点.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思维逐渐条理化,最后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8.《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教学反思 篇八
第1课时 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整十数
【教学内容】
教材第69页例1及“做一做”。【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减法)和整十数的算理和算法。
2.引导学生独立探索,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重点难点】
1.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减法)和整十数的算理。2.渗透在计算中要把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的算理。
【复习导入】 1.口算下列各题。
70-30
60-40
73-3
96-6 2.64=60+()
98=8+()
3.结合“35+4”和“35+40”说一说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怎样计算。4.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出示课题)【新课讲授】
1.出示例1情景图,观察了解题意,提出问题。师: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生1:图书馆里有35本故事书,借出了2本。生2:图书馆里有35本动漫书,借出了20本。
师:你能根据知道的这些信息,提出两个用减法计算的问题吗?小组讨论一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提出数学问题。
生1:还剩多少本故事书?(板书)
生2:还剩多少本动漫书?(板书)2.讨论怎样列式解决问题。
师:要想解决这两个问题,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自己先想一想,再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
生1:求“还剩多少本故事书?”用减法计算。算式是:35-2= 生2:求“还剩多少本动漫书?”也用减法计算。算式是:35-20= 3.探究计算方法。
师:同学们会计算上面的题吗?大家可以先用小棒摆一摆。学生摆小棒,老师巡视指导,学生操作。让学生说一说是如何通过摆小棒,计算上面两道题的。
生1:先摆3捆5根小棒表示35根小棒,从35根小棒里面去掉2根,也就是从5根里面去掉2根小棒,还剩3根小棒,和3捆合起来是3捆3根,是33根。
生2:根据摆小棒的过程,我发现计算35-2可以把35分成30和5,先用5-2=3,再用30+3=33板书:
生3:我是这样摆小棒的,先摆是3捆5根小棒表示35根,减去20就是从小棒里面拿走2捆表示减20,3捆小棒拿走2捆还剩1捆小棒,与5根合并是15根小棒。
生4:根据摆小棒的过程,我发现35-20,就是把35分成30和5,先用30-20=10,再用10+5=15。
板书:
4.对“35-2”和“35-20”进行分析比较。
师:请同学们讨论上面两道题的算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分小组开始讨论。
师生共同归纳,小结。
相同的地方:都要先把被减数35分成30和5两部分。
不同的地方:减2,要从个位数里减;减20,要从十位数里减。【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69页“做一做”的第1题。此题中10以内的减法和相应的两
位数减一位数对比出现,帮助学生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完成教材第69页“做一做”的第2题。此题中整十数减整十数和相应的两位数减整十数对比出现,帮助学生掌握两位数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答案:
1.2 44 84 36 2.20 30 30 10 28 37 36 19 【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不退位)的计算。在计算时,我们要先把两位数分解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减。计算两位数减一位数时,应该用个位上的数减一位数;计算两位数减整十数时,应该用十位数去减整十数。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练习。
第1课时
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整十数
9.《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教学反思 篇九
第六单元
《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同步练习
1.先说出得数,再写算式。
[来源:Zxxk.Com]
2.连一连。
7+36
66-8
71-9
52-3
26+4
60-7
3.在○里填上“>”<”或“=”。
67-4○60
47-20○42
63-4○61
25○33-8
70○72-7
36-8○36-7
73-20○65-8
35-8○34-7
4.看图列式计算。
(1)
(2)[来源:Z+xx+k.Com]
5.买衣服。
6.当儿子15岁时,爸爸多少岁?
7.改正下面各题。
(1)37-(7-5)=25
()
(2)43-(2+8)=49
()
(3)56+(10-4)=52
()
7.一共要做90朵小红花,还差多少朵?
答案
1.40
算式略
2.3.>
<
<
=
>
<
<
=
4.(1)65-20=45
(2)63-4=59
5.40+28=68(元)
68>60
不够
68-60=8(元)
还差8元钱
6.15-7=8(年)
35+8=43(岁)
解析:计算儿子15岁还要几年,再计算这几年后爸爸多少岁。
7.(1)“25”改为“35”[或“(7-5)”改为“(7+5)”]
(2)“49”改为“33”
(3)“52”改为“62”
解析:本题为修改题,学生修改结果或者减数、被减数都可以。考察学生的判断和计算能力[来源:学.科.网]
8.[来源:Zxxk.Com]
30+20=50(朵)[来源:学。科。网]
90-30-50=10(朵)[或90-(30+50)=10(朵)]
解析:小丽做了30朵,小强比小丽多做20朵
30+20=50
小强做了50朵
两个人一共做了
30+50=80朵
需要做90朵
10.《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教学反思 篇十
一、让问题的提出更加合理
问题的提出应构建于学生原有的经验基础上,让学生在探究问题中发展,如在出示主题图之后我要学生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用加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学生的回答更有针对性了,更能直奔主题。直接把学生引到我们的计算教学中来。
二、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给予每个学生足够的时间动手。
任何高明的教师都不能代替孩子的操作。孩子的思维是在活动中发生的,并随着学生活动的深入而得到发展。孩子们只有亲自参加活动,在操作活动中不断地积累感性材料,才能促进孩子们观察、试验、猜想、验证及推理概括的能力。所以在教学中我经常给孩子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动手操作,在教学两位数加法(不进位)的教学中我也始终没有把动手摆丢弃。
三、让每位学生都有发展的机会。
这节课我就充分发挥了孩子自己的主动性,关注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有了自己的方法也是可以的,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计算,但是也不任由学生没有新的发展,老师也重点推出较好的计算方法。给予孩子尤其是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一个比较明确的好的方法。这样即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算法多样性又不是笼统的给予学生很多很杂的计算方法。对于较差一点的学生也有很好的指向性。
四、给自己的几点建议
1、注意提高问题的质量,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的提高问题的质量不要给学生一个太大太泛的问题,这样学生的思维就会混乱。不利于教学进度和学生思维的启发。
11.《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教学反思 篇十一
课始,给学生看梅花山的场景片断,背诵《春到梅花山》这篇课文,激起学生外出游玩的欲望。然后课件展示课本插图:一辆45座的客车,已经坐了30人。引导学生获得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学生在没有束缚的环境中,才乐于参加,敢于表达。这个过程也能让学生逐渐感悟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数学的内在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运用数学的信心。
2.结伴式的探究活动。
结伴式的活动是儿童的需要,在活动中学生才能学会合作、学会交往。在探究“45-30”的算法时,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把他们所需学具集中放在一起,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根据需要选择学具摆一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想法。由于有了小组这个团体的依*,学生没有了胆怯。在一个心理安全的自由空间里大胆思考。互相交流,不断完善和修正自己的想法。
3.超市式的练习形式。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课堂实录与评析10-15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教学反思07-26
《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进位》教学反思07-26
教案: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07-24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数学课说课稿08-25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教学反思09-09
三位数乘两位数口算教案08-18
《多位数乘一位数口算乘法》数学教学反思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