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研个人小结(精选8篇)
1.教科研个人小结 篇一
金山镇石埠小学教科研工作总结
2003—2004第二学期
本学期我校教科研工作,坚持以积极稳妥地推进课程改革,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切实提高教学效率为主题,在“科研为先导”的旗帜下,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加强学习与研究,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紧紧围绕新课程标准,通过多种形式、多个层面的教学研究活动,帮助教师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优化学生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学校教科研工作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现简要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
本学期,我们认真组织课题组教师学习相关的教育科研理论和课程理论,做好教师业务学习的改革工作。做到学习与讨论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集体学习与自学相结合,围绕新课程实施中的一些具体课题:如综合实践活动、新课程引起课堂教学策略的变化、学习方式的变化、教师角色的变化、课堂教学评价的变化等方面,进行专题讨论。为了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和水平,我们要求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坚持天天看书学习,学校最大限度地为教师的理论学习创造有利条件,学校征订了大量的教育教学刊物,要求教师做好读书摘记,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
二、加强培养学校教科研骨干队伍,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本学期,为了提高教师教研理论素养,我们及时将有关课题研究的资料分发给大家,积极组织校内课题研讨活动,指导教师精心选择适宜的科研方法,对教师进行科研方法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本学期我们根据中心校的安排,认真组织教师外出参加听课学习活动,外出听课后,我们要求每位教师认真写好一份听课心得记录,并在教研组内组织学习讨论,使每位教师都能在现行课程的教学中自觉渗透新的理念,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打下基础。
三、重视总结,提高科研水平。
为检验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能力和水平,同时又促进教师积极投身教育科研,我们要求教师在观察、学习、实践和积累大量的感性经验的基础上,能产生理性的升华,提炼出更具有普遍性和指导性的思想精华,积极撰写教育教学研究论文、教学设计、教学案例等。本学期我校参加了中心校组织的“新世纪园丁杯”、“五四杯”、“教海探航”及“教改实验通迅”等各级优秀论文评比活动,教师的教科研水平不断提高。
回顾一学期来的工作,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如组织带领广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改革力度不够,还有“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特别是在课题研究方面,我校还远远落后于其他兄弟学校,还须注重资料的收集与积累,对新课题的研究要及时做好前期工作,进一步规范研究的过程,认真进行学生研究,为下学期的研究工作打下基础,从而为学校的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教师的成长创造条件。
石埠小学 2004.6
2.教科研个人小结 篇二
一、高校科研酬金的特性
目前对高校科研酬金并没有严格的法规定义,通俗意义上是指高校横向科研项目中的人力成本部分,包括教师酬金、学生助研费、外聘人员劳务费(佣金)等,一般在到款总额和项目结余的规定比例额度内领取。
所谓横向科研,是与纵向科研相对应的。高校的科研按经费来源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来自有财务隶属关系的上级部门的财政拨款,或有财政支付权的机构团体的科研资助,因其资金在财政体系内多为自上而下的流动,故形象称之为纵向科研,因不以营利为目的,所以纵向科研收入的税务属性是非税收入。另一部分被称为“横向科研”,则是高校利用富余的设备、人力等资源对社会进行的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等应税活动,因为项目资金多从学校外部流进,被形象称为横向科研,其收入属于应税收入。为体现科技创新等战略方针,国家对其中的“三技”部分实施流转税免税等税收优惠政策。
与其他科研企事业单位不同的是,高校的横向科研不是设定的、安排好的工作,往往是教师在完成规定的教学、科研工作之余自主承接,其科研主体类型为独立完成业务的“单干型”或多人合作的“组合型”。高校财务管理目前普遍采用项目负责制,一名教师或一个团队,可以承担一个到多个横向科研项目,每个项目设立1至2名负责人,负责人可以独立开展业务,对经费有一定的支配权和使用权,必须按照合同金额的一定比例向学校缴纳一定的资源占用费和管理费,在合同规定范围内承担有限经济责任,但不拥有该项目科研成果的所有权。
所以,综合来看,高校横向科研是一项相对独立的经济活动,也是符合税法要求的应税业务。科研酬金的领取,已经产生了个人所得税纳税义务,应当依法扣缴。
二、高校科研酬金个税的税法认定
对照《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细则,科研酬金的税收认定有点“四不像”:①如果认定为“工资薪金所得”,可横向科研不是学校安排的任务,做多做少,做好做坏,做长做短,全看教师的积极性,不具备纳税主体的持续性;②如果认定为个人劳务所得,可项目又以学校名义签订合同,由学校负责核算,并且还缴纳了增值税等流转税,至少在名义上是有单位安排的工作所得;③认定为其他偶然所得,可它又经常发生,而稿酬、财产租赁、转让、特许权使用费等所得,内涵上都沾不上边。
如果按照权责关系来看,对于近科研酬金比较合适的税目应当是“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中将其规定为“指个人承包经营、承租经营以及转包、转租取得的所得,包括个人按月或者按次取得的工资、薪金性质的所得”。
但根据国税发[1994]179 号文的规定,“企业实行个人承包、承租经营后,如果工商登记仍为企业的,不管其分配方式如何,均应先按照税法有关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承包经营、承租经营者按照承包、承租经营合同(协议)规定取得的所得,依照个人所得税法的有关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由于科研项目负责人并非真正承包或承租,没有与学校签订法律认可的承包承租协议,不能更改学校的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地位,所以不能按此税目代扣代缴。
三、科研酬金个人所得税三种征收方式的比较
正因为存在上述认定上的尴尬,所以各地对所辖高校科研酬金个税征收方式就有差异。
对于科研项目中开支给校外人员的佣金和在校学生的助研费,各校基本都按照劳务所得来扣缴,征纳双方没有太大争议,矛盾集中在校内在职教师科研酬金的个人所得税的征收上。有的学校将科研酬金在科研支出的二级明细科目“其他工资及福利”中进行核算,年末计入学校的工资总额,同时将发放明细与教师当月的其他工资收入汇总,统一计算、扣缴、申报工薪所得个税。
而多数学校没有将科研酬金计入学校工资总额,如湖北财政专员办在检查报告《关于高校工资总额管理失控的分析和思考》中称,“大学认为无法在年初工资中通过估计本年大学的横向项目数量规模来预计科研类酬金的总金额,从而忽略纳入工资总额管理”,这类高校发放科研酬金时,一般按照劳务所得逐笔扣缴个税。
除了按照劳务个税比例扣缴以及工薪个税累进税率扣缴外,在部分地区和城市实施了单独的征收政策,即将科研酬金视为工薪所得,但实行核定征收。如江西省高校均可自行选择核定征收和据实征收两种方式中的一种,采取核定征收方法的,对项目组计提或支付的科研酬金一律按5%征收率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
观察实际扣缴情况,按照劳务或工薪所得代扣代缴的,并没有因为高税率而获得高税收,一是因为税负较高,导致利益驱动下的偷税行为频发,二是数据的归集、计算等工作量大,会计部门也没有动力。按照工薪个税扣缴,教师们往往就不领取酬金,当然扣不到税。如果按照劳务所得,虽然较为简便,但领款人可通过分次、分散地制单领款,也能逃避税收。这两种方式的扣缴都存在发票套现,假名单冒领等违规现象,教师们会发动亲朋好友收集甚至购买真发票,而财务审核一般只能鉴定票据真伪,但无法甄别业务真假,以至于财政检查时发现,有的横向科研项目中餐费能高达30%,这些情况流传到网络,让很多人误以为严格控制经费开支的国家纵向科研项目也是如此,让本该受人尊敬的高校科研备受诟病。
而核定征收因为名义税率较低,扣缴简便,沟通顺畅,教师们都比较配合,反倒使得增税明显。例如南昌市地方税务局的一份调研报告中记载了实施前后的数据:2004年南昌地区高校个税总额为1 526万元,2005年达到3 514 万元,同比增长130%。再如,同样是部属高校,2013年,实施比例扣缴的南京地区人均个税达到4 000 元左右,而未实施地区,只有2 000 ~ 3000多元。
四、核定征收的尝试
对科研酬金个税实施核定征收的出现,不是“拍脑袋”的举措,更不是厚此薄彼的特权照顾,而是在现实征收过程中,一些地区权衡利弊得失,按照税收原则,实施的一种既合法合规又合情合理的简易征收办法。因为核定征收是常规征收方式,除国家税务总局规定外,地方税务机关也可根据授权对一些特殊行业进行核定征收,如2005 年出台的《江西省高等学校个人所得税管理试行办法》,就是以税收法规形式明文规定了高校科研酬金可以选择核定征收方式。其法律渊源在第一条中阐述非常清晰,即根据的是“《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和国家税务总局有关文件精神”。如再往前追溯,还能看到科技市场按比例代扣代缴技术交易奖酬金个税的做法。说明,对此类科技合同中的酬金个税,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税务机关存在着共性的认识和对待。
核定征收的好处明显:第一,可稳定税源,增加税收。特别是“营改增”后,地方税源萎缩,作为“央地分成”的个税便成为了地方税务局的主要税种,个税增税有利于刺激地方财政活力。第二,调节了收入,体现了公平。无论如何,“低税率、有税收”总比“高税率、无税收”起作用。第三,核定征收的税负合理,手续简单,教师们乐意接受,不愿再偷偷摸摸、绞尽脑汁地弄发票套现,减轻了代扣代缴阻力。第四,有利于学校事业发展。这项政策让一些收入较低的青年教师看到智力转化成财富的希望,愿意安心在学校勤恳努力工作,正大光明地富裕起来。第五,促进了区域科研活动,刺激了地方经济发展。
当然,这种做法也有缺陷:首先,政策本意是支持科教事业、节约科研经费,但往往被误认为是对高校教师的特殊优待,让其他人群感觉不公平;其次,该办法不是国家税务总局认可的全国范围内的通行做法,总有“土政策”之嫌;再次,该办法实施后,没有及时跟进、调整和规范,出现了酬金比例随意调高、其他类型所得冒用税目逃税等问题。
历史证明,很多好的做法都是从基层创新出来的,如当年安徽小岗村的“包产到户”,在总结和完善后作为家庭承包经营的一种形式在全国农村迅速地采用和推广。对高校科研酬金实施核定征收看起来是降低征收率的减税方法,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许多流失的税收回流,成为利国利民利科教的增税措施,这值得决策者深思。
摘要:高校科研酬金是高校横向科研项目中的人力成本部分,对其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多数学校按劳务所得扣缴,部分高校按照工资薪金所得扣缴,在个别地区采取了核定征收方式,对科研酬金的经济性质、税收认定以及会计确认进行分析,比较不同征收方式的实际效果,认为对高校科研酬金个税更适宜采用核定征收。
3.教科研个人小结 篇三
——市教育科研骨干培训班心得体会
今年很有幸,参加了上海市教育科研骨干培训班的学习,聆听了很多专家老师富有见地的讲座,今天又实地参观了建平中学,下周更有机会与同行们共同探讨了自己在开展教育科学研究中的困惑、获得的经验;一系列的学习活动,让我感受到了作为一线教师在注重教育教学实效的同时,更应该将教科研和自身的专业发展相结合,不断的提升自己的内驱力,实现教育教学、教科研、专业发展多方面共同提升。以下是我培训过程中的一些感悟:
一、转变了观念,让教科研与专业发展同行
教育科研是教育工作者在教育理论的指测评价。导下,有目的、有计划的连续、系统的探索
二、研究任务的层次性活动。“教育科研是教育发展的第一生产教育科研可分为理论研究层次、应力。”教育科研是为教育工作服务的,其显用研究层次和技术研究层次。对于一线教师来说,教育科研是一种意识,一种视野,相应的是成长中的一种自觉需求。一位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过程,从大学里的书本知识到工作中的实际操作,再有实际操作到意识的提高„„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专业发展是一个曲折的过程。
还记得第一次参加教科研骨干培训班的感受:依稀还记得李忠老师在开班仪式上对我们提出的三点要求:一要明确学习意义;二要端正学习态度,要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从被动学转变为主动学;三要提升教育科研素养,包括掌握教育科研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掌握教育科研方法,学会操作实施,学会指导别人。听起来并不复杂的几点要求让我至今受益匪浅。这次学习班的第一天上课,有幸再次听到我的教科研启蒙老师的讲座,让我再次感到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是新的社会历史时期对教师素质提出的新的要求,是促进教师教师专业水平发展的有 1 效途径,是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保障。因此,一线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重的。
这一认识,在我聆听了岳龙老师《关注生命成长——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策略与方法》后更加明确。
二、教科研并不高深,它源自我们对教育教学的思考
作为一名教师起初我也非常害怕做课题。觉得教育科研与我无关,觉得这是专业的教育科研人员的事。怕做课题,是因为感到教育科研无从下手,不明白教育科研工作到底该干些什么,找不到课题的切入点在哪里。经过了多次参加培训,在导师们手把手的指导下完成了自己选题、课题申请书的修订,结题论文等多稿的修订后,我慢慢的领悟到,其实教科研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加深了我们教育教学过程的思考,从更高、更专业的角度思考我们该如何解决教育教学环节中遇到的问题,最终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杨玉东老师关于《走进课堂做研究——课堂观察技术与诊断》的报告、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顾志跃老师关于《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的报告让我看到了,其实课题就在我们身边。选题就是要选出我们平时的困惑,做课题就是研究那些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杨老师关于从“课堂分析、诊断、评价的技巧课堂记录和分析的技巧,学科内容诊断的技巧,“以学论教”评价的技巧”三个技巧方面让我们知道如何突破经验层面的局限?这不就是我们这些中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瓶颈的问题吗。顾志跃老师说教师成长的最高阶段是站在学科高地,对学科教学的六个基本要素:如,学科功能、课标、教材、教法、学法、评价等开展实践与研究,形成自己的见解与观点,得到同行认可,在学科教学界形成一定影响,教学风格鲜明,教学效果显著,教学成就突出,深受同行敬重,深受学生、家长喜爱的教师。这些不也是我们迫切解决的问题吗。2 从这些方面思考,找出困惑,解决困惑的过程不就是很好的课题吗。所以说教科研并不高深,它源自我们对教育教学思考过程中的提炼。
三、在研究中教、在教中研
很多人在完成了选题,明确了研究的方向后该怎么完成自己的课题研究呢?一系列的疑惑,通过专家们系统的梳理,我感觉自己跳出了狭碍的教育科研观,进一步理解了“什么是学校教育科研”,明确了教育科研的定义是“有计划、有目的地探寻未知的教育规律,并且将它纳入教育科学体系,指导教育实践的过程”,了解了“教育科研如何选题”、“教育科研的三大原则”、“如何设计学校教育科研的课题”、“课题设计的内容包括什么”、“课题设计的要求”、等内容,让我清晰了开展课题我该做些什么、怎么做,找到了做课题的门路,为我今后开展教育科研指明了方向。我们在做课题的过程中实际就是教学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改进教学的过程,一如我的课题《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在课堂中,我利用信息技术的发展性、开放性、实践性、工具性等特点,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的培养提供了有效途径。虽然这个课题已经结题,但课题结题并不等于研究的终结,依旧有些许遗憾与问题,正说明这个课题是一座富矿,具有加大力度继续开产的价值。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还将不断的解惑。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
如今我在我承担学校市级家教家教课题的子课题——“独二代”家庭教育现状调查研究,这次培训更强化了我的理论功底,并为自己的课题研究提供了更多参考。
四、教科研之路任重道远
新的历史阶段,新的形式对我们中学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不仅仅要学会教,还要学会研,而且要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专业发展能力。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只有具备全面的素质,才能培养出适应21世纪需要的社会主义新 3 人。一份春华,一份秋实,在教科研的道路上我付出的是汗水和泪水,然而我收获的却是那一份份充实,那沉甸甸的情感。
我一直很想找个机会对各位老师说声谢谢,是你们给了我们这些远离校园的人一次难得的,终生受益的学习机会,是你们耐心、细致的辅导让我们这么短的时间内都有了非常大的提高,谢谢你们,所有的老师,我会秉承您们严谨认真的态度,把自己在学习班中的收获融入在今后的教科研工作和学习过程中。
最喜欢的报告:岳龙老师《关注生命成长——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策略与方法》
4.教科研个人小结 篇四
课题研究是强校之推动力。本学期,在县教科室的指导、中心校领导和全校教师的支持下,黑林小学继续坚持“以人为本、科研兴教”的根本宗旨,坚持以推进实施教育现代化为工作重心,以服务育人为宗旨,以促进师生共同成长为目标,以课题研究为推动力的管理模式,立足科研兴校,科研兴教,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推进教师专业成长。
一、落实科研制度,营造科研氛围
进一步按计划对现有课题进行规范管理。围绕学校大课题“薄弱农村学校教师专业成长研究”,各课题组开展了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研究,边实践,边研究,边总结,不断探索,使课题研究早出成果,多出成果。
二、细化研修过程,促进教师成长
1.加强校园网资源,充实教师思想
本学期,我们继续加强教师的理论和业务学习,采用理论联系实际,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办法,把整体培训与实践应用结合起来。要求围绕申报的课题进行相关教育教学理论文章学习,为提高科研水平积聚相关的知识能源,并做好下载上传校园网的工作,从而达到资源共享。我们鼓励教师“多阅读、多反思、多执笔”,不断促进对课程改革的进一步领悟。我们提倡教师利用好学校的网络资源,经常上网浏览,查阅相关资料,及时了解课改动态,扩大自身的视野,多渠道多方位地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强化科研意识,树立人人都是教科研工作者的意识,积极投身于教改实践。
2.走近专家,学习先进教育理念
本学期,我校进一步加大科研投入,多方面创造条件为教师提供提高和培训的机会,让更多的教师走近专家,触摸先进科研理念,以获取先进的科研信息,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利用“县教育现代化验收”“师陶杯、教海探航”征文等活动为契机,邀请冯伯虎、陈建先等市教育专家来校作讲座,让我校教师能与专家进行直面对话与交流。将专家“请进来”,为教科研工作“把脉”,谋求教师业务更好地发展。
“走出去”,尽可能安排老师外出教科研培训,课题交流等活动。吸收省市先进理念和教学经验,结合本校实际内化为自身素养服务教育教学。共上传80多份反思在学校校园网,在学校群内开展教科研活动。
三、推广科研成果,提高教科研水平
1.课题成果:
本学期,我校共申报课题60多项,立项的课题达36项。其中,有9项课题被立项为市“十二五”规划课题;13项课题立为县“十二五”规划课题;10项课题在县经典专项课题中立项;3项被立项为县教研课题;1项被立项为省现代教育技术课题。本学期已有两个课题成功通过县教科室验收,顺利结题。
2.论文成果:
本学期是各类论文评选比较集中的一学期,为鼓励教师积极撰写论文,参与各项论文评比。教科室根据本镇教师青、老教师比较多的现象,在难度较大的论文评比中,如“五四”杯、“教海探航”征文,除在各类会议上进行宣传发动外,还利用学校QQ群对教师进行论文指导,引导中青年教师亲近高层次论文。为提高教师写作水平,我校还努力打造“师陶杯”,论文将“师陶杯”论文撰写作为硬条件,要求40周岁以下的老师必须参与评比,做到责任到人,及时清点提交论文名单,鞭策不想写论文的老师,现已收到申报论文70余篇。另外,部分老师勤于笔耕,将科研成果进行整理,撰写了诸多有质量的教育教学论文,本学期共6篇论文在省级杂志发表。
教育科研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我校教科研工作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在以后的工作中,更要以“课堂”为研修模式,进一步塑造群体科研的氛围,加强课堂教学与科研结合的研究,加强资料的收集积累和分析研究,力求有更大的创新性和突破性的进展,促进教师在课程改革的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中成长。
5.旅游、摄影与科研课程小结 篇五
南新区土建与水利学院土建三班:胡哲学号:201000202043通过对“旅游、摄影与科研”这门课的学习,我认为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开阔了我的视野,我以前去过的地方也不多,对外面的世界了解得也很有限。虽然每次上课都是坐在教室里看一些PPT,但是可贵的是那些照片都是李老师亲自拍的,通过他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外面的世界,让我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我曾爬过两次泰山,但遗憾的是两次都没有拍到一些好的照片,通过上这门课使我了解到来到一个景点,什么东西值得去拍,什么东西拍了也是白拍,没有多大意义。上这门课,不仅使我了解到国内外的一些知识,更重要的是它让我对这个社会多了一些认识,让我以后在社会上更好地生存。
当李老师讲到威尼斯时,得知威尼斯在不久的将来很可能会消失,我当时就有种想去威尼斯的冲动,多么美丽的一个水上城市,如果我还没有亲身去经历一下它就没了,那该有多可惜呀!当讲到九寨沟时,老师说:“九寨沟之游,是一个冒险之旅”,曾经有旅游车就掉进了深渊里,听起来还是蛮可怕的,但我仍旧对它很向往,希望自己能够亲身经历一下。
6.教科版初二物理上册知识小结 篇六
第一章 走进实验室(小结)
一、物理学是一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是一门产生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的学科,是一门培养人的科学素质、具有特殊教育功能的学科;它研究和主要范围包括:力、热、声、光、电、原子学等内容,它研究的广度大到宇宙,小到夸克,无处不在,无所不能。
二、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观察思考与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和收集数据、分析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七步。
三、测量是科学实验的重要环节,是采用标准量去跟待测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1、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米,其它单位还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其换算关系为:1km=103m=104dm=105cm=106mm=109um=1012nm;
2、在使用刻度尺进行测量时,要先观察刻度尺的量程是多大,最小分度值是多少,零刻度线是否磨损;测量时刻度尺要与被测物体平行放置,零刻度线与被测物体的一端对齐;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且要估读出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
3、长度测量的一些特殊方法有累积法、平移法、替代法、滚轮法等。
四、误差:测量值与物体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误差跟错误不同只能减小不能避免,减小误差的常用方法:一是尽可能地使用精度高的测量工具;二是对同一物体多测几次,然后取其平均值。
五、控制变量法:在探究实验中,对于多因素影响结果的事物中,先固定其它因素不变,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并研究它对事物的影响,然后再变更其它因素进行研究的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第二章:运动与能量(小结)
一、我们所处的世界既是一个物质的世界,又是一个运动的世界,其运动的形式分为宏观运动和微观运动两类,在宏观运动中,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在微观运动中,分子、原子、电子等的运动都遵循着一定的规律。
二、在宏观运动中,人们常通过一个物体相对于别的物体的位置改变来描述物体的运动,也就是说:在研究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总是要先选定一个假定不动的物体,这个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任何物体都可以选作参照物,若以地面为参照物时则可略去不提;参照物的选择不同,一个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可变的,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在宏观运动中,根据物体运动的路线是否直曲可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在直线运动中,如果物体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所通过的路都相等,这样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通过的路程叫速度,用公式V=S/t计算,其单位为m/s或km/h,换算关系为:1m/s=3.6km/h,速度是反映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可以通过s与t的比值进行计算,但不与s与t成正反比例关系;在直线运动中如果物体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不相等,这样的运动,叫变速直线运动,其运动的大致快慢程度用平均速度表示,即:
V平=S总/t总;
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如果用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路程,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而画出的路程随时间而变化的图线,叫s-t图像,从图像中可以看出:图线越陡,速度越大;斜向上方的直线表示物体沿规定的正方向运动,水平直线表示物体静止,斜向下方的直线表示物体沿规定的反方向运动;
如果用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速度,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而画出的速度随时间而变化的图线叫v-t图像,从图像中可以看出:斜向上的直线表示物体运动越来越快,水平直线表示物体匀速运动,斜向下方的直线表示物体运动越来越慢。四、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它具有能,能量是一个与物体的运动形态有关的物理量,能量有大小,其国际单位制单位为J。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都具有能量,但这些能量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即不同的能量对应着不同地运动形式,如机械能、热能(内能)、电能、光能、原子能、化学能等等,其中机械能又分为动能和势能,而势能又有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之分;
各种形式的能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相互转移和转化,且在转移和转化过程中,总的能量保持不变。
第三章:声现象(小结)
一、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开始,发声开始,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声音从声源发出后,是以声波的形式在介质中进行传播的,一切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作为声音传播的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较慢,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在水中约为1500m/s,在钢铁中约为5000m/s.二、乐音的三大特征:悦耳动听的声音叫乐音,乐音有:音调、响度、音色三大特征。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它取决于发声体振动的快慢,即振动频率的高低,其关系为: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响度指声音的大小,它取决于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及距发声体的远近和声音的分散程度;音色指声音的特色,不同发声体其音色一般不同,人们常利用音色来辩别发声体。
三、奇异的声现象:
1、回声:声音传出后,遇到障碍物会被反射回去,这种被反射回去的声音,叫回声,回声与原声之间相差0.1秒(相距17米)时,人耳能够区分,利用回声可以测距:两处之间的距离=声速Х原回声之间的时间差/2;相差0.1秒以内时,人耳不能区分,此时回声有加强原声的作用。
2、混响:声源停止振动后,声音还会持续一段时间,这种现象叫混响,持续的时间叫混响时间,一般剧场、影院都要考虑混响效果。
3、共鸣:由一个物体振动发声,而引起与它振动频率相同的另一个物体的振动而发声的现象叫共鸣,共鸣现象说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具有能量。
四、噪声:由发声体杂乱无章地无规则振动(波形图不规则)而产生的声音或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工作、休息和学习的声音都叫噪声。
噪声的等级是由响度的单位—分贝(dB)来表示的,要保证睡眠,噪声不应超过50分贝;要保证学习,应不超过70分贝;要保护听力,应不超过90分贝。
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消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隔声)、在人耳处减弱(吸声)。
五、声音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
1、回声定位:声呐、超声测速仪、超声导航仪、医用B超仪、金属探伤仪等都是回声定位技术的应用;
2、超声传递能量:体外碎石仪、室内加湿器、超声清洗机等都是运用了超声波能传递能量的原理;
3、由于次声波的频率与人体的频率相接近,当次声作用于人体时会引起人体器官的共振,给人体带来很大的伤害,因此,次声波对人体是有害的,必须防止,但又由于次声波具有穿透能力强、传播距离远、能量损失小、不易被吸收等特点。故如何防止次声危害成为一个新的课题;
4、声识别技术:人们利用声音的音调、响度和音色等不同而制作出了各种各样的声识别技术装置,如声控开关、声控门等。
第四章
在光的的世界里(小结)
一、光的直线传播:
1、本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有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之分。
2、光源发出的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如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等。
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ⅹ108m/s,光在其它介质中传播的速度要略小一些。
4、为了表示光传播的路径,人们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来表示光传播的路径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光线。
二、光的反射:
1、光的反射的定义:光射到物体的表面上有一部份光会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光的反射。
2、光的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即: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简记为:三线共面、两线异侧,两角相等)。
3、由于物体表面的光滑程度不同,其反射效果有镜面反射与漫反射之分,但每一条光线均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4、由于镜面反射的作用,人们常把镜面制成凹面镜和凸面镜,其中凹面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凸面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三、平面镜成像
平面镜不仅可以使光线发生镜面反射,而且也可以使物体成像,其成像规律是: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虚像,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它们的连线跟镜面垂直,它们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四、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的定义:光从一种透明介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介质时,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2、光的折射遵循光的折射定律,即: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别的透明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或别的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可简记为:三线共面、两线异侧、密度大的角度小)。
五、凸透镜成像:
1、能够让光线透过的镜子叫透镜,有凹透镜凸透镜之分。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有虚焦点,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有实焦点。
2、凸透镜成像规律:当物距u>2f(焦距)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f
3、通过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折射后通过焦点(凹透镜中反向延长线通过虚焦点);通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与主光轴平行;通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变。
六、神奇的眼睛:
1、眼睛主要由角膜和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玻璃体(相当于介质)、视网膜(相当于光屏),睫状肌(相当于变焦系统)、瞳孔(相当于光圈)等组成。
2、眼睛分为正常眼(明视距离为25cm)、近视眼(明视距离小于25cm)、远视眼(明视距离大于25cm),其中正常眼由于睫状肌的调节作用,远近物体的像都能呈在视网膜上;近视眼则由于睫状肌的调节功能减退,焦距变小(眼球前后直径变厚),远处的物体,只能成在视网膜的前方,要矫正就必须佩戴凹透镜,使远处物体的光线在进入眼睛之前变得发散,从而能成在视网膜上;远视眼则正好相反,它是由于晶状体的变化(眼球前后直径变薄),焦距变大,近处物体的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方,要矫正就必须佩戴凸透镜,使近处物体的光线在进入眼睛之前变得会聚,从而成在视网膜上。
3、眼镜的度数=(1/焦距)ⅹ100(焦距倒数的100倍,焦距的单位是米)。
七、通过透镜看世界:
1、望远镜:能够将远处的物体拉近、放大并呈现在眼前的透镜组合叫望远镜,它主要由支架、镜筒、物镜(f较大的凸透镜)和目镜(f较小的凸透镜)等组成,其光学原理是:远处的物体通过物镜在焦点外附近处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该实像又刚好落在目镜的焦点以内,通过目镜的放大作用放大后,就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虚像,故通过通常的天文望远镜看到的物体都是倒立放大的虚像(镜筒的长度等于物镜和目镜的焦距之和),而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军用望远镜为了观察的方便,在物镜与目镜之间还加装了一个三棱镜,从而使我们所观察到的物体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
2、显微镜:能够将微小物体进行放大的透镜组合叫显微镜,它主要由:底座、镜臂、镜筒、物镜(f较小凸透镜)、目镜(f较大的凸透镜)、反光镜(凹面镜)等组成,它成像的光学原理是:微小物体由于放在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且接近焦点处,通过凸透镜的放大作用,就得到了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该实像又刚好落在目镜的焦点以内,由目镜对它进行再次放大,从而得到一个放大倍数很大的倒立的虚像(镜筒的长度也几乎等于物镜和目镜的焦距之和)。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ⅹ目镜的放大倍数。
八、走进彩色世界:
1、白光(如太阳光)被分解成多种色光(红、橙、黄、绿、蓝、靛、紫)的现象叫光的色散,其中红光偏转角度小,紫光偏转角度大。
2、红、绿、蓝是色光的三原色,由它们不同比例的组合可形成各种色光;而品红、黄、蓝则是颜料的三原色,由它们不同比例的组合可形成各种颜色的颜料。
3、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所透过的色光决定的,其它颜色的光就会被吸收;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所反射的色光决定的,其它颜色的光也会被吸收;能让全部色光透过的是无色透明体,能反射所有色光的是白色物体,能吸收所有色光的是黑色物体。
第五章:物态变化(小结)
一、地球上水的物态变化:
1、在通常情况下,物质有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态,比如:水就有固态冰、液态水、气态水蒸气。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叫物态变化,常见的物态变化有六种:熔化与凝固、汽化与液化、升华与凝华。
2、地球上的水,在阳光的照射下,吸热后由液态水变成气态的水蒸气,升到高空遇冷液化(或凝华)成雨滴(或冰晶)而落回地面,开始新的循环。
3、水是宝贵的资源,又特别是淡水,只占整个地球含水量的2.7%,而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又只占淡水总量的25%,因此,我们要自觉地保护水源,合理地利用和使用水资源。
二、熔化与凝固:
1、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2、固体有晶体与非晶体之分,晶体有规则的几何外形,如冰、雪、食盐、糖、海波、各种金属等,在熔化过程中需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晶体在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同一晶体的熔点与凝固点相同,含有杂质的固体其熔点和凝固点要降低(如保险丝、食盐水等);而非晶体没有规则的几何外形,如松香、玻璃、沥青、蜂蜡等,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吸热且温度要不断升高,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3、晶体熔液在凝固过程中,要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熔液在凝固过程中要放热且温度会不断降低。
三、汽化与液化:
1、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2、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在任意温度下,只在液体表面进行的缓慢的汽化现象叫蒸发,蒸发要吸热,有致冷作用。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三条,即:①液体温度的高低;②液体表面积的大小;③液面上空气流动的快慢。
而沸腾是指:液体在一定温度(即沸点)时,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要吸收大量的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此时的温度就是液体的沸点。实验表明:液体的沸点会随气压的升高而升高,随气压的降低而降低,含有杂质的液体其沸点要升高(如水中加碱会使水的沸点升高)。
3、液化有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一些难于液化的气体要采取既降低温度又压缩体积的方法才能使其液化,气体在液化过程中要放出大量的热。
四、升华与凝华:
1、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
2、物质在升华过程中需要吸热(如干冰在升华时吸热可使舞台上水蒸气液化,从而制作出人造仙境),在凝华过程中需要放热(如冬天霜的形成等)。
五、物态变化与我们的世界:
随着人类认识的深入发展,人们发现物质除固、液、气三态外,还有多种状态,如:等离子态、超固态、软物质等,这些新物质、新状态、新材料的出现,将人类文明推向了新的发展阶段。
第六章
质量和密度(小结)
一、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和所在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质量的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是千克,其它单位还有吨、克、毫克,换算关系为:1吨=103千克=106克=109毫克
质量的测量工具是天平和秤。托盘天平主要是由底座(分度盘)、横梁(标尺、游码、平衡螺母、指针)、天平盘和砝码等组成。调节时,先把天平放在水平面上,再把游码移到标尺最左端,然后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使用时按“左物右码”的原则轻拿轻放物体,砝码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添加,最后移动游码,使天平重新平衡,读数时,砝码的总质量加游码左端所对的刻度值,就是物体的质量。天平的保护:不能用天平测量超过最大秤量的物体,取放物体、加减砝码时都要轻拿轻放,砝码要用镊子夹取,用后还回盒内,不能将带腐蚀性的药品直接放入天平盘,以免损伤天平盘。
二、在物理中,把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密度的计算公式为:ρ=m/v,单位是:kg/m3或g/cm3、kg/dm3,其换算关系这:1 g/cm3=1 kg/dm3=1ⅹ103 kg/m3。密度的测量:根据ρ=m/v可知,要测量物质的密度,应先测量其体积和质量,质量一般用天平测,体积则可采用刻度尺、排水法、排砂法及量筒等进行测量。
7.教科研个人小结 篇七
周 蓉
本学期,我校的体验课堂已经进行到实验研究阶段,学校以制度推进体验课堂改革。各年级都在为体验课堂能得到进一步发展,进行有效的努力。我们一年级围绕着以体验课堂的 “一点一线两体验,三语一导一板书” 为核心,以“情境识字 渗透字理”为课题研究点,以“以老带新、主动发展”为主的教研方式,以锻炼年轻教师成长为目标,先后进行了两次体验课堂展示。第一次为组内展示,第二次为全校展示。在科研之路上扎扎实实地推进。
因为我们一年级组有三位年轻的新老师加盟,所以第一次组内展示时,我们采取同课异构以老带新的形式,先自己分析教材,设计形成教案,再到组内讨论,在讨论中就如何在体验课堂创设情境中渗透字理识字进行研究,最终形成上课教案。而为了能让年轻教师更快的成长,周蓉老师、辜玉琼老师、李春老教师,他们先来上研究课,最后让年轻教师学习优秀教师的经验,结合自身的特点,上出一节我校特有的体验课堂模式,第一次教研活动时间紧,对于刚跨入一年级的同学是一次很好的锻炼,对于老师们来说,在课的设计上,在学生的组织上都是一种考验,我们选择的是拼音中的识字教学,老师们将如何创设识字场景,如何在其中渗透字理教学进行了有价值的研究和讨论。本次体验课堂的每次展示,专家知道组的任老师都在参与,每堂课都得到了她老人家的肯定,这也大大的提高了我们年级组教研的积极主动性,同时,刚进校的年轻教师都已初步了解了我校体验课堂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向。
第二次展示我们来到多功能厅,再经过半个学期的磨课之后,年轻的林娟和刘娟两位分别给我们展示了《操场上》和《在家里》两节很有特点的体验课堂。从这两节课也清晰的展示出我们组集全员参、集思广议、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也体现出两位年轻教师的虚心好学、刻苦专研的精神。《操场上》这节课,林娟老师用孩子们熟悉而且无比喜爱喜羊羊来创设情景,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而课中操巧妙的结合课文内容,让孩子们现学现用,让课堂多了一个体验的环节,也使得整个教学设计更加的完整统一。这堂课无论从课的组织还是从课的设计都力求形成一个体验和识字场,让孩子们轻松愉悦的识字,遗憾的是在临场上课时和课的设计上差异较大,所以,感觉离我们预期的效果还有一定的距离。刘娟老师的《在家里》这节课,我们用心的把课文中的插图放大在一张图画纸上,这张色彩鲜艳的纸往黑板上一贴,不仅能完全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更给了他们联想到了自己的家,联想到了摆在自己家里物品。这就利用了插图,最简单最有效的创设识字体验情景,然后孩子们一边看图,一边学习生字,既轻松又愉悦的学会了词组。在教学第二个板块时,刘老师又运用插图进行了第二个场景的创设,孩子
们一边看插图,一边与现实生活接轨,调动了原有认知,体验到了家人间的互相关爱,在这种情境创设中学了其中的孩子,有趣不单调。当然,作为年轻教师的她们,总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需要不断的努力探索,而体验课堂的改革浪潮给了她们展翅扬帆的机会。就像她们在反思中说的那样,不做观潮者,要做弄潮人。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我们本期体验课堂中的两个精彩片段: 首先,我们来看周蓉老师在教学《雪孩子》这一课时,她创设的一个体验场景:
创设情境,整体感知
这个场景是小白兔家着火了,看到书中一幅图创设的情境体验,是利用语言表达、朗读和配以音乐的课件共同完成这样情境创设的。
老师问:当雪孩子看到小白兔家着火了,他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呢? 生答:他会想我们是朋友,我要去救他
周老师马上让他读:他就飞快的跑过去,这一句话。
生又答:我会想起我们在一起跳呀,唱呀多好玩,如果没有了小白兔我会感到很孤单,我要去救他,周老师马上让他读:他就飞快的跑过去。这一句话。另一同学答:我不会想什么,就会马上跑过去。周老师追问:为什么?
生答:因为火那么大,不救来不及了。老师又请他读:他就飞快的跑过去。但是,另一个同学的回答和别人不一样,他说:我会想我也要被融化,老师马上说:那你就别去了
可是孩子说了:我要去,因为他是我的朋友。
老师请他读:他就飞快的跑过去。然后播放录像:雪孩子慢慢融化救小白兔的过程,配以有感染力的音乐,老师有感情的讲述着这个场景。一些学生眼圈红了,何萱琳同学哭了,孩子们也流泪了„„
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老师不用过多的讲解就会理解雪孩子为了朋友奋不顾身的品质,最后,当老师问道:雪孩子变成了一朵很美,很美的云朵,这个美是只什么美?很多孩子都说到了是不仅是云本身美,还有雪孩子的品质美,这就是与老师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分不开的。孩子们获得了丰富的体验。
第二个片段是韦忠磊老师在教学《zh、ch、sh、ri》这一课时。进行的:
[创设情境、联系生活,观察体验,轻松学习]
导语:师:请同学们认真看这幅图,等会儿老师请你们到讲台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就说什么?(生自由表达、老师指导学生说话)生:我看到了来爷爷带着他的孙子骑车。
师:你说了一句非常完整的话,真了不起!(出示:qí chē)师:还有也想来说说!
生:我看到了,早晨,太阳出来了,公园里有个大姐姐在椅子上看书。师:你是个很细心地孩子,看的很仔细,说了一句比较长的话。但是,有一个地方说得不够准确。应该这样说:“早晨,太阳出来了,有个姐 姐在公园里的椅子上看书。”把“公园”放在“椅子”的前面。全班一起跟老
师说这个句子.全班说:早晨,太阳出来了,有个姐姐在公园里的椅子上看书。老师出示:rì chū dú shū 师:谁还发现了什么?
生:我看到公园里有很多翠绿的竹子。
师:太棒了,还能用翠绿来描写竹子,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师创设情境小结:街心公园里种着翠绿的竹子,阳刚刚升起,小姐姐 已经在认真的读书了,老爷爷在看他的孙子骑车,多么美丽的早晨啊!自然的引出:“日出、竹子、读书、骑车”的音节 a、请同学们自由拼读老师出示的音节。b、多形式拼读音节(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这堂课,根据一年级小朋友的年龄特点,合理的利用了课文中的插图,创设情景,地借助孩子们已有的口语经验和相关的生活经验,让他们认真的观察、大胆的想、响亮的说出来,化难为易,提高汉语拼音学习效率,训练表达能力,提高语文素养。学生听的认真,学得扎实。而“仔细看图、联系生活、认真思考,大胆表达”这是体验课堂中最常见的体验方式。
此外,我们还就怎样创设情境,引导体验进行了研究;获得了一下收获:
由于学生的情感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容易受事物的支配,所以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创设有关的课文情境,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体验,从而给他们铺垫一个情感基调,让他们情不自禁地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脑子去想,全身心地投入。
1、利用语言,创设体验情境
人的情感是具有感染性的。在一定条件下,人的情感可以感染、相互影响,从而产生相同的情绪体验。因此,教师要用爱憎分明的感情,真挚的语言和恰如
其分的表情动作,去扣击学生的心扉,激起他们的感情波澜。在我上《四季》这课时,就采用了范读的方式把自己的可爱与美丽表现得淋漓尽致。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跃跃欲试的想来读一读了。无需讲朗读方法,就让老师走入学生心里,让学生走入文本。这样的课还会沉闷吗?可见,语言能创设情境,激起共鸣,使学生入情地参与到体验之中。
2、利用生活,创设体验情境
生活是知识源泉。因此,《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只有联系生活展现情境,才能把教材中所写的生活与学生的生活,通过创设情境沟通起来,打开学生生活的宝藏强化他们的生活体验,增进对文章的了解。在听上学期教学《矛与盾》时,肖老师从学生的生活导入:推销服装。学生的思维一下子就飞到了商场,情绪一下了就被调动起来。纷纷上台竞卖,学生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由于有了生活经验,学生卖得花样百出,令人忍俊不禁。然后导入新课学习,学生兴趣盎然。
3、利用音乐渲染,创设体验情境
音乐是一种诉诸人的听觉,启动人的联想和想象的一门艺术。音乐是作曲家心灵的倾诉,情感的流淌,所以音乐最能调动人的情感,抚慰人的心灵,渲染情境,创造气氛。如果能把音乐语言与语言文字沟通起来,教学就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能真正实现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器官。将音乐恰当地引入课堂可谓是拨动学生情感之弦,引导体验的好方法。如张海平老师在教学《十六年前的回忆》一课时,播放了李大钊同志和孩子们在一起玩耍的快乐,后来又用音乐渲染了失去李大钊同志的悲愤。未见文而先闻声,未入文而先披情。学生正是在音乐的渲染下,不自觉地进入到语言文字描述的情境中。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讲故事、示挂图、展实物等手段,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生情境。去吸引孩子们的目光,调动他们的兴趣,撞击他们的心灵,引导学生主动地去体验,使学生的情感丰富起来。
8.教科研个人小结 篇八
本学期,我们将以论证方法的可行性为重点,争取探索出各学科的课堂教学模式。十月中旬,我们邀请到了教研室陈文主任全程参与了我校语文教研组的教学研讨活动。全体语文教师以包兆瑜老师的一节研究课为对话平台,就“究竟该用什么方式教语文”为话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气氛热烈。最后,陈文主任结合课例,对语文教师该如何上好课,进行了深层次的专业引领。陈文主任又对我校全体教师开展了题为“课堂教学与评价”的专题讲座,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失误与对策及课堂教学评价方面展开了论述,使老师们明确了一节好课的标准,更加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创造性、主体性和情感性。
我们还准备以“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有效结合”、“给学生发表见解的机会,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转变方式从情境创设开始”、“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开发课程资源,让课堂丰富多彩”等为主题开展了系列活动。进一步领会课改的精髓和内涵,加强对新理念的体验和感悟,提高教师们的专业发展水平,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通过沙龙活动,我们深深地的认识到,自我反思是开展沙龙活动的坚实基础,同伴互助是开展沙龙活动的实效性保证,专业引领是开展沙龙活动的有效支持,骨干教师是开展沙龙活动的先锋作用。要想真正的提高教师的科研和课改意识,提高青年教师沙龙的质量,需要植根于日常教学实际,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1、在问题中研究。
教师研究的主要目的不是发现新知识和新规律,而是解决自己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教学是一个充满了不确定性的、复杂的师生互动过程,种种新问题、新情况层出不穷,有人说,整个教育教学就是一个不停地解决问题的过程,而教师就是一个根据当时的情景不断作出判断和行动的问题解决者。所以教师研究应当从现实面临的实际问题出发,最终又回到解决现实教育问题上来。在对自己所面临的问题的反思中获得自己的经验,这种研究是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的,是有助于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
2、在行动中研究。
教师研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是其中重要的一环。教师只有把自己的学习成果运用于实际工作中,才能发现其中合理性或不合理性,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反思、提炼,使之能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具体问题。教师应不断使日常教学工作问题化,并带着问题和解决方法进行实践,再搜集出现的新问题,试图解决新问题,连环改进。
3、在情境中研究。
教师的教育教学是有情境的,比如,同一个教学内容,同一个教学环节,不同的学生基于不同的背景可能会有不同的表现,教师的一个眼神、手势可能带来完全不同的信息,别人的方法拿来很可能就是东施效颦。因为任何课堂都是情景性的,嵌入特定情急功能的知识往往不能轻易应用到其他情境中,这就是为什么别人的经验和方法教师常常不能照搬,必须基于特定的情境,并探索达成这一特定情境的一般条件和一般规律。因而,我们提倡教师的反思和案例要基于当时的情境,并从中获得具有个人经历和体验的知识,内化为教师的智慧。
4、在情感中研究。
教师研究离不开情感和体验的参与,教师这个与变动的人和变动的课堂打交道的职业更是充满了酸甜苦辣。在校本研究中,教师的欢乐和痛苦可以共同分享和承担,正如教师的反思和感悟可以共同分享和承担一样。以校为本的研究活动应该为教师创设一个安全的、信任的、允许犯错的氛围,校本研究中的例会不能变成"检讨大会",教学中的问题不应成为教师的压力,而是成长的起点。在一个充满情感的学习场所中,教师的个人探索和成杂货功能才会真实可感,教师之间的合作和分享才会成为可能,教师群体的良性互动才会真正达成。
【教科研个人小结】推荐阅读:
市先进教科研先进个人事迹08-18
会泽一中教科研先进个人评比方案11-04
教科研课题类别06-28
教科研会议总结08-10
小学教科研机构10-25
0708上期教科研总结07-25
学校教科研工作建议09-22
教科研小学工作计划07-21
幼儿园教科研总结08-10
教科研三年规划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