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管理中的信息管理

2024-09-28

工程管理中的信息管理(共8篇)

1.工程管理中的信息管理 篇一

2.1 创造良好的会计信息管理法律环境

国家除应尽快制定《会计法》实施细则外,还要制定有关会计信息质量的管理法规,对其管理方法、管理人员的责任与权力,以及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惩处等方面做出明确的规定,为加强会计信息质量管理提供法律依据。同时要维护《会计法》的权威,强化单位领导人在会计工作中的法律责任,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及时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真实有用的会计信息。

2.2 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具有法律所规定的一切合法权利,但这种权利是与其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相对应的,因此,企业的行为也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为此我们需要建立政企分开、责权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改变激励措施,防止管理者短期行为,完善公司内部会计控制体系,规范公司财务行为。明确单位领导人、总会计师、会计人员的具体分工和职责,确定单位内部会计核算形式,强化企业会计人员的监督权,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建立完善单位的内部牵制制度、内审制度,实现自我约束、自我控制,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防范财务造假。

2.3 完善会计监督体系

会计监督是我国经济监督机制中最直接和重要的监督手段之一, 会计职能的独立性和企业会计地位的从属性, 决定了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缺乏机制保证,因此,建立国家、社会、企事业内部三个层次的会计监督运行机制, 是会计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维护健康的经济运行秩序的重要保证。对于企业内部监督来说,就是要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监督职能, 对本单位及其下属部门的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等会计监督内容进行再监督。在外部监督方面,要建立和完善以注册会计师为主体的社会监督体系,增强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提高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并对注册会计师的服务质量进行抽查,发现舞弊行为及时果断处理,以达到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目的。

2.4 建立网络化的会计信息系统

在网络信息时代,企业应该广泛推行会计电算化,特别是电脑网络、电子货币和日新月异的核算及审核软件的出现,使会计核算更加明晰快捷,更具有透明度,也使会计监督更加直观。要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在会计信息系统中的应用,发挥网络传输数据具有的安全、快捷的作用,达到较高的信息使用效益,使会计信息在经济领域发挥真正的指导作用。但是实行会计信息化后,企业的会计档案资料除了传统的纸质档案资料外,还增加了磁介质电子档案资料。因此,企业必须建立和完善会计信息化档案管理制度,防止存储会计信息的磁介质档案资料不能及时归档,或者归档的内容不完整,会计数据的备份和清理不规范,造成会计档案被人为破坏、损坏和泄密。企业应及时备份硬盘数据,每次备份不少于两套,分两地存放,确保会计信息的安全,并按时清理磁盘备份,定期清除过期数据,保证会计信息系统高效运行。

2.5 强化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教育

处于企业管理核心地位的会计人员,要有高等数学、计算机、外语、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要熟悉本国的法律、法规、历史,了解其它相关国家的法律、法规、政府政策等。同时会计人员应特别具有“会计人员的专业判断能力”。职业判断能力并不仅仅只局限在准则的应用上。随着知识经济的日益深入,会计人员的职能也越来越广,包括对企业生产成本的控制、营运资本的管理、风险控制与核算、战略投资、财务报表的分析与预测等,这些方面都要求企业会计人员具备较强的分析、判断、选择和决策的能力。

总之,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不断变化和会计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应加强会计信息在企业内部的供给和运用,在按照特定的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对企业的经济业务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的基础上,更好地把握会计信息的内部管理特性,充分利用会计信息的价值,为企业内部管理提供更有力的决策支持。

参考文献:

[1] 刘黎.会计电算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辽宁经济,,(1):21-22.

[2] 黎大均.会计电算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沿海企业与利技,2005,(2):35.

[3] 杨晓敏.论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J].长江大学学报,,(4):22.

[4] 张英明.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研究[J].中国会计电算化,,(1):59.

[6] 吴三乔,吴学然,李毅,等.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J].煤炭技术,,23(9):55-56.

2.工程管理中的信息管理 篇二

本文所介绍软件根据实际船闸在运行和管理中的需求, 设置了以下九个模块:安全生产管理、运行秩序管理、船舶信息管理、船舶调度管理、船舶登记管理、系统设置、船舶收费管理、统计分析报表、船舶过闸管理, 这九个模块可以实现已下7大功能:

1) 为提高船舶实际运行中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本软件依靠在网络条件, 可以实时实现船舶的排档、调度的智能化, 并在调度、过闸等操作环节中同步显示该船舶的实时档位图;

2) 可以实现在船舶运行的各个环节, 如过闸登记、售票、调度、过闸确认等步骤中实现网络化操作, 有利于船舶运行调度管理过程的透明化、公开化;

3) 在研发信息系统的过程中为深入贯彻落实《苏北运河船闸运行管进廉政风险防控手册》中规定的要求, 本系统中已设置有可自动生成从船舶登记开始到过闸确认结束等各个环节的所有操作人员所做工作记录备份, 因而可以实现对操作人员工作质量的全程追溯;

4) 本信息系统中通过对用户的采用权限进行管理, 根据对不同人员角色进行划分, 分别授予的权限也不同。与此同时, 本系统通过具体的细致划分各不同功能模块的操作行为特征和及各模块的工作要求, 已达到减少或杜绝实际运行过程中有可能会发生的各种管理上的漏洞或者盲区。

5) 为贯彻落实相关船舶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 具体针对不同岗位的职责要求不同, 在本系统中设置了对各自岗位需要实施的安全内容采取自评、检查、评价等方式;

6) 在本系统中通过设置IP现岗位计算机绑定促使, 可使船舶从登记、售票、调度、过闸确认等环节及日常维护、安全巡查等环节必须到有工作人员到指定岗位进行操作, 因而确保了各个岗位职责的要求切实得到有效贯彻。

7) 在本系统通过特殊设计使得其可以自动连续的完成统计船闸运行闸次、通过数量、过闸费、物种, 流向的功能。

在系统的研发过程中, 该文作者主要运用的辅助沟通工具是microsoft project 2003, 运用该辅助工具建立了一个相关的项目管理网站, 以该网站作为一个信息通信和资源共享的平台, 通过该平台及时的发布消息, 让研发团队各成员实时了解项目进展情况, 以此增进各方的沟通交流。正是因为本文作者在项目的初期阶段 (即启动阶段) 就深刻的认识到在完成本项目的过程中组织、协调的关键行左右, 因此作者一开始就通过多种沟通、交流方式的实施, 为避开中间琐碎的环节, 选择与项目组成员进行直截了当的深入沟通, 以达到及时、迅速、高效的交流目的, 发挥、思考良好的沟通技巧, 灵活地运用倾听和反馈的措施;通过定期召开高效项目会议等举措实时的、灵活的进行有效沟通管理。

1 灵活运用多种沟通方式, 直接与项目各方沟通, 避免中间环节

沟通交流的方式多种多样, 具体来说, 主要分为电子邮件沟通、电话沟通和经理信息系统沟通三种。在这三种方式中只有善于灵活应用才会达到良好沟通的效果。具体针对本项目而言, 采用的沟通形式主要由三种:一、每周一次进度评审。在完成项目过程中, 项目组每周都会组织一次进度评审, 而在达到一个里程碑式的阶段时, 项目组都会通过举行正式进度评审会, 对之前已完成的工作进行总结并对规划下一步工作。二、搭建开放式论坛。为更好的方便项目组成员能随时的畅所欲言, 该文作者专为项目Computer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电脑知识与技术第9卷第34期 (2013年12月) 组搭建了一个开放式论坛, 各成员可以随时留言, 而后大家共同讨论。三、公布各成员电子信箱。通过公布各成员电子信箱, 各成员间可私下大胆地交流实际中遇到的问题, 相互间提供建议和参考。作者通过公布信箱, 收集到了很多信息可运用与决策过程中, 同时作者回答的一些普适性的问题对其他成员也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2 发展良好的沟通技能, 善于运用倾听和反馈

良好的沟通是成功的开始, 在项目组成员间讨论时, 作者就恰如其分的注意了这一点。具体来说, 如交流过程中对方说话时不随意打断, 整个交流过程中保持心平气和的语气, 当遇到困难或者问题时, 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解决的方案, 当成员间迷惑时, 运用一些通俗易懂的实例予以说明。在沟通气氛紧张时, 作者能用诙谐幽默的语言缓解紧张的气氛, 整个过程中做到能赞美、能变通、能幽默。同时, 良好的倾听素质也是必要的, 这可以通过恰当肯定的面部表情体现出来, 当然, 沟通过程中适当的反馈也的必不可少的, 在适当的时候, 该文作者特别注意了反馈谈访的内容与书面考评意见的一致, 不避重就轻, 从而达到良好沟通效果。

3 召开高效的项目会议

项目会议是为确保项目信息的有效沟通、跟踪项目研究进展、制定下阶段项目计划、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最终确保项目按计划完成而进行的一种有效手段。本项目中, 主要召开的项目会议主要由:一、项目启动动员大会, 参会人员为项目当事人, 会议目的为鼓舞士气、明确目标、统一思想。二、每周一次项目例会, 参会人员为项目各方负责人, 会议目的为检查项目进度、查找问题并针对各问题制定相应解决措施。三、每月一次项目评审会, 会议目的为总结本月工作完成情况, 制定下一月工作计划。四、项目总结大会, 项目组全体成员参加, 会议目的为总结工作经验, 完成项目功劳分配。五、项目后评价会议, 参会人员为各方专家, 会议目的为学习和反馈, 对整个研究过程进行总结。当然, 高效会议的召开其前期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 如确定会议时间、地点、参会人员等。

为让项目组成员间建立一个共同的项目目标和协调一致的行为准则, 该文作者通过对本项目的管理及实施过程的详细分析, 制定了一套适合本项目活动过程的模型, 该模型最基本的要求是要能让项目各方都能充分的理解模型所表达的内涵, 从而使得项目各方都能理解自己在项目中与各成员间的相互关系, 然后认可并接受这种关系。作者参照UML的分析和表达方法, 设计了一个项目管理模型, 该模型中项目成员间消息传递的顺序和关系通过使用顺序图和协作图来表示, 项目成员间的联系和流程通过使用一系列带泳道的活动图来表示;最后, 定义了一个针对GIS工程的技术、管理文档的属性、功能要求的信息和文档管理模型。通过对上述项目管理模型分析的基础上, 项目组得以在具体实施计划中制定具体的信息管理、信息通信、配置管理、组织协调的有效机制。

4 建立有效的信息管理机制

有效的信息管理机制是保证项目管理UML模型能够实现的基础。在项目启动初期, 本项目组即规定所有参研人员都要求按照UML模型标准编制文档, 并将文档交于信息管理员统一归档。项目组同时规定, 每一阶段的项目验收或者里程碑阶段的验收皆以是否及时完成文档编制为第一评判标准, 未按标准及时完成文档编制的不予签署意见。此外, 信息管理员也应及时将监理专题报告、监理周报、会议纪要、项目变更文件等文档及时分发给。三方的联系人

本软件自投入运行以来, 规范了船闸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 确保了船舶过闸的秩序最大限度实现公开、公平、公正, 同时系统能实现自动挡档功能, 一系列措施的实施提高了闸室空间利用率和船闸运行效率, 大大降低船闸的运行成本, 从而从根本上减少了船舶待闸的时间, 减少了各闸船之间的矛盾, 因为得到了广大船员的一致好评。

在该信息系统项目研发中, 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方法, 使参建各方形成了较好的合作关系, 使项目得以顺利完成, 并且达到预定的质量和进度要求, 重新回顾该项目开发过程, 项目的成功离不开良好的沟通管理。

摘要:2010年10月至2011年6月我所在的单位组织研发《船闸运行质量管理系统》, 该文作者作为业主方参与的项目为研发信息系统部分。在研发本信息系统的过程中作者深切的认为使项目得以顺利完成的关键在于良好的沟通和管理, 方能达到预定的质量和进度要求的保障。

关键词:信息系统工程,组织协调,UML,沟通管理

参考文献

[1] (美) 克伦克.管理信息系统[M].李北平, 肖爽, 董入芳, 等, 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

[2]郝红.管理沟通[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0.

3.工程管理中的信息管理 篇三

关键词:办公信息管理系统;企业信息化;管理;应用

中图书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2)32-0084-02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就开始发展办公自动化技术,在很短的时间里,办公自动化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并且普及全国各地,现在已经成为计算机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很多的政府部门、机关团体和工厂企业都对其进行了计划,并且加大了对其的建设。同时,随着各种技术的发展,包括数据库技术、中文信息处理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和数据通信技术等,使得管理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得到了开发和应用,这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功能,形成了多种功能相结合的综合系统,包括办公事务、管理业务和决策支持这些功能,也就是所谓的办公信息管理系统。

1 办公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原则

办公信息管理系统和其它计算机应用系统相差不大,为了满足企业的各种需求,就需要加大对它的发展,计算机软硬件技术是它发展的基础。根据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办公活动做不到独立。企业为了能够让办公信息在很大的范围里实现集成化,就需要进行有效地决策、合作并及时地了解情报,这也能够提高办公效率和效能,为了使办公信息系统变得媒介化,除了字符形式信息有要求外,还应该对声音、图象这些熟悉的形式有所要求,这些都是信息的媒介。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办公信息系统的功能,还应该对办公信息管理系统智能化。在建设系统的初期,除了要综合考虑系统外,还应该为了使业务得到发展,加大系统的可扩充性,这就需要企业建设的系统满足业务发展的需求,其时间一般都规定在3~5 a里,还要根据各行业的实际情况,符合其发展。同时要力求技术先进性,考虑到适应性这些方面。所以,在设计系统结构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①在设计系统时,要坚持系统工程设计思想的原则,把软件工程设计当作准则,从而达到实用效率的目的,根据实际情况,通过了解业务的特点,在不违背系统建设总体规划的基础上,重点进行深化应用,使其得到提高和发展。

②多采用新技术,包括国际标准和计算机、网络这些方面的技术,让网络的发展符合世界发展的潮流,具有先进性和开放性等特点,便于扩充和升级,同时尽量满足系统的完整化和标准化。

③充分利用现有的软件、硬件资源和系统集成技术,努力集成网络、数据和应用程序。在集成时,要让原有系统的运行尽量不中断,系统在集成后,终端用户的使用方法和习惯不应该改变太多。

④对系统的统一管理和监控能力应加强,对网络资源实行的管理要有效,对数据安全性和系统运行的可靠性要加以提高。

⑤不可忽视各地的办公系统和远程通信网络的连接,这是为了把分布在不同城市的组织机构连接成一个整体。

2 办公信息管理系统在企业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

在建设信息化时,在经历了办公信息管理系统曲折过程之后,就可以为企业发展信息化积累很多经验,同时也总结了一些教训,通过在实践中的认知,就会给企业发展信息化带来一些启示,特别是在企业结构和企业文化这些单位中有所体现。

①开展企业信息化时以信息和数据为中心。为规划信息化应用体系的建设,就需要打通信息渠道和数据渠道,这是抓住了信息化建设的中心。企业的办公信息管理系统正是遵循了这个原则,才能发展的如此之快,通过对这个系统的推广应用,并且对其他企业的咨询和参观,办公管理系统就有助于收集数据和积累信息,更为企业的发展搭建了一个良好的信息发布和集成的平台,与此同时,还能把各个业务的系统结合其中。只有拥有了数据,才能拥有一切,如果没有数据,那一切都是空谈。

②对信息化组织加以建立。不管是请别的公司来实施,还是企业内部自身开发实施,都不能缺少信息化组织,这是一个统领全局的机构。但是因为信息化建设项目实施的周期需要的时间较长、投入的资金也较多,牵涉到了管理和技术这些领域,所以它一旦失败,那就会影响到很多方面,其成功更是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这就需要企业承担的风险较大,这就需要优化和重组企业的业务流程,以免影响到企业的组织结构。就因为其涉及范围广,就需要全体员工参与。如果建立了组织机构,就可以让信息化有了源头,有阶段和有步骤的进行规划、组织、开发和实施。

③对企业信息化中的标准和制度加以健全。有些企业在实施的过程中,没有关注企业的规章制度和标准的制定,这就会产生很多问题,例如,在审核信息发布的标准时,那在整合信息资源时就会带来一些困难。如果没有制定有关服务的规章制度,那服务人员的服务质量也不会太高。如果在物流管理应用的初期对物资编码制定标准,那就不会使得物资编码混乱。

④制定相关的培训原则。在企事业单位里,要提高职工的计算机水平和对信息化的认识程度,在对其进行培训的过程中,不仅要有耐心,还应该制定相关的培训原则,这不管是对企业内部还是对应用客户都有很大的作用。另外,要大力支持企业信息化和企业领导,要完善企业的基础设施,并且提高全员的参与积极性。

3 办公信息管理系统的效果

办公信息管理系统能够连接整个信息管理系统,如果对此项系统应用的较好,那就能达到上传下达和政令畅通的效果。在收集信息时,还能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这能够为办公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服务功能创造前提条件,还能对各种信息进行处理和汇总,提供给领导一些处理好的信息,从而让领导决策科学;还能把相关信息及时传递给车间和部门,对车间和部门正确执行和落实厂部的决议和决定有重大意义。

①管理电子文件。电子文件不仅能被计算机系统识别、处理还能用一种格式存储在磁带、磁盘或光盘这些介质上,还能在网络上传送数字代码序列。它能够容量信息的空间大,但自身占用空间却小,共享性也较强,这就使得多个查询者都可以同时利用一份电子文件,和纸质文件相比,就提高了信息的利用率。在管理电子文件中,为保证电子文件的原始性和真实性,就需要利用加密技术、电子签名技术、身份验证技术、防火墙技术和防改写措施这些。管理者管理收文和发文时还能在网上进行。

②管理办公目标。美国管理学家比得德鲁克最先提出来目标管理这个概念。他认为,企业要把目的和任务当成目标,每个员工都要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企业在进行奖励时,就要依据他们对总目标的实现所负有的责任和做出的贡献。目标管理就需要让每个员工都明确企业的目标任务。也就是说,每一个员工都要安排自己的工作,并制定相应的目标,从而干好本职工作。从微观上来看,办公管理较为复杂和偶然因素较多;从宏观上来看,办公管理有条理、运转有章法。所以,办公管理为了解整体情况,就需要制定目标,制定工作计划,以保证工作任务如期完成。

③管理公共信息。这就需要对生产管理数据全面和及时地收集,然后再找出对企业最有价值的信息,并进行科学分析和预测,在了解企业的生产管理状况后,还应该制定对策。然后还应该把业务部门当作主导,在运作和管理时使用网络技术实。这要从部门的特点出发,再制定相应的业务流程和管理框架,让管理者了解各部门的流程和要求,更好的沟通信息和配合工作。

4 结 语

综上所述,发展办公信息系统有利于使我国的办公手段和方法变得现代化,从而提高办公效率和质量,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但是,我国大部分企业的办公信息系统仍处在低层次阶段,投资效益也不好,对软硬件资源的利用率更是不高。大多数企业的应用都处于起步或缓慢阶段,这就需要加强办公信息管理系统在企业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黄宪东.办公自动化技术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4.工程管理中的信息管理 篇四

1、林业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目标

林业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是运用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遥感技术、数据库管理技术,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平台,集空间图形信息、统计数据信息、数据信息共享,将模型预测、统计数据、遥感数据、图形信息等内容进行有效的融合,从而更好的共享数据信息,提升监测水平[1]。系统全面提升了森林资源管理现代化水平和林业科学决策能力,为各级森林资源管理部门提供及时、准确的资源信息和实用高效的信息处理与分析工具,对推进林业信息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2、林业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原理

在林业管理工作当中,通常面临较大的复杂性,需要兼顾到经济、社会、自然等方面的因素。森林资源主要包括深林中的树木,以及林区范围内的林地资源、微生物资源、动物资源、其它植物资源等。森林资源具有多态性、多元性、空间性等特点,在林业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各级林业部门相互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与协作。因此,在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当中,计算机网络技术、GIS技术等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遥感技术在系统中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能够对丰富的数据进行动态的提供。在人工造林、监测采运、林木采伐规划、森林经营管理、森林灾害监测估计、森林资源动态监测等方面,都发挥着十分良好的作用。同时在系统当中,利用GPS的全天候、全球性的优势,更好的进行森林资产评估、森林旅游、森林防火、野生动物、森林资源调查、森林分布区域测定等工作。在系统中,地形图、地面调查、GPS数据、遥感数据等,都能够为林业资源管理提供依据和参考。每种不同的数据信息,都能够对特定方面的状态和信息进行反馈。在林业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当中,能够对这些数据信息进行有效的协作、互补、冗余,对不同空间、时间的数据信息资源加以利用,并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计算机技术等进行分析,从而获取更加充分、详细的信息,为林业管理工作提供良好的指导[3]。

3、林业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

在林业管理工作当中,为了满足实际的`管理需求,对林业资源进行了分块管理,并在管理当中建立诸多不同的科室,分别负责对林业资源特定方面的管理,并建立了林地系统、林权管理系统、采伐系统等。基于这些因素,建立了专门针对林业管理的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具体架构体系如图1所示。从中能够看出,在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当中,包含了应用系统、功能组件、专题数据、公共平台、基础数据等不同层次。其中,应用系统层根据实际要求组装相应的功能木块和组件,对专题数据、基础数据等进行良好的管理与融合。在功能组件层当中,是由特定数据处理功能程序块构成,作为基本单元组成了应用系统。在专题数据层中,基于林业管理分块的基本情况,提供数据给各个专题应用系统。在公共平台层当中,能够全方位对外发布信息,实现自动化办公和基础地理数据管理。在基础数据层当中,将数据资源提供给各个不同的应用系统。在林业管理工作当中,为了满足实际的管理需求,对林业资源进行了分块管理,并在管理当中建立诸多不同的科室,分别负责对林业资源特定方面的管理。基于这些因素,建立了专门针对林业管理的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具体架构体系如图1所示。从中能够看出,在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当中,包含了应用系统、功能组件、专题数据、公共平台、基础数据等不同层次。其中,应用系统层根据实际要求组装相应的功能模块和组件,对专题数据、基础数据等进行良好的管理与融合。在功能组件层当中,是由特定数据处理功能程序块构成,作为基本单元组成了应用系统。在专题数据层中,基于林业管理分块的基本情况,提供数据给各个专题应用系统。在公共平台层当中,能够对外发布信息,实现自动化办公和基础地理数据管理。在基础数据层当中,将数据资源提供给各个不同的应用系统。森林资源管理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要求,利用C/S结构进行数据管理,将加密码通道配置在客户机当中。利用B/S结构应用与其它数据部分,采用了多级权限控制策略。在系统中对组建技术、数据层管理等进行了应用,在增减数据、变更功能等维护当中,不会对其它部分造成影响。

4、林业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在林权系统中应用GPS、GIS等技术,能够实现空间数据处理、空间分析等功能,对林权进行有效的管理。采伐系统采伐系统主要是针对林木资源采伐的管理系统,在采伐限额到木材运输的整个过程中,实现有效的管理。林地管理系统主要是针对林业产业的特殊性,对林地资源进行更好的管理和利用,同时兼顾病虫鼠害、森林火灾的监控和预防。在这些系统的应用当中,对于相应的图像,要进行纹理特征提取、边界提取、面积统计、距离量算、数据配准、彩色查找编辑、图像显示存储等功能。基于专业的规范和标准指导,对林业专题图进行制作,建立不同的统计报表图形、林业专题图等。可以采用智能识别技术来分割图像,从而明确森林调查因子、森林火灾、森林资源空间分布、状态变化等信息。综合应用数据调查、地形图、GPS数据、遥感图像,能够进行流转设计、林地权属、旅游设计、采伐设计、造林规划等林业管理工作。采用GIS技术进行区域包含分析、网络路径分析计算、邻域分析、缓冲区分析、叠置分析等。利用相关的数学模型,分析管理森林资源的空间运动、空间趋势、空间对比、空间关联、空间质量、空间关系、空间形态、空间分布、空间位置等空间结构方面的信息,从而对相应的动态模型、三位分布图进行建立,更好的进行林业管理。基于林业管理的主要需求,以及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结构等方面,对系统功能及其实际应用加以确定。基于确定的系统结构,应当更多的对林业管理实际需求加以重视。在林业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当中,需要运用各种方式和技术,对林业资源的相关数据进行获取,同时综合性的分析和管理数据,使森林资源的监测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对决策能力、管理能力的提升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4]。所以,在实际应用当中,应当充分发挥出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辅助决策、分析评估、空间结构、森林资源规划设计、图像智能识别、林业地图制作、图像管理、数据格式转换等功能,更好的为林业管理提供保障。系统的主要功能如图2所示。在处理和采集林业地图的面线标志物的过程中,应实现良好的高效的半自动或自动的数字化操作,处理和采集地理坐标,拼接和编辑栅格图像,转换不同数据格式的属性、栅格、适量等数据源。

5、结论

森林资源是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资源之一,它不仅具备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此,在林业管理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应及时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并加以应用,充分发挥信息管理系统在林业管理中的作用,从而实现高效、快捷的信息化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李志奇,白晓丽,陈生德,蒋德宏.地理信息系统在森林资源管理方面的应用[J].农业与技术,,11:80.

[2]巩建新,赵会艳,孟宪勇.ArcGIS地理信息系统在林业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安徽农学通报,2014,23:131~132.

[3]罗书发,赵顺民.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在林业工作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15:117~118.

5.信息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 篇五

【摘要】:信息是公共事业管理的基础,也是实现公共管理的工具。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日新月异的信息化加速和推进了政府管理职能的转变,赋予了公共管理新的内涵,公共信息资源在公共管理中的地位愈发显得重要。本文从信息在公共管理中的基础地位谈起,探讨了信息技术在推动公共管理中产生的作用,分析了当前公共管理中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研究了有效开发和管理公共信息资源的方式和途径,提出了政府信息化成为推动科技进步、繁荣市场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关键。

【关键词】: 信息 公共管理 信息化 政府信息化 信息批露

所谓公共管理,即公共部门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具体说来,是公共管理主体为了解决公共问题,实现公共利益,运用公共权力对公共事务施加管理的社会活动。公共管理主要包括国家公共管理、政府公共管理、社会公共管理和国际公共管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公共事务管理主体的政府,其主要职能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要实现各项管理的高效实施,关键在于按照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通过加强信息化建设来推进公共管理的现代化。

一、信息是实现公共管理的基础

(一)信息是公共管理决策的依据

西蒙说过,管理就是决策。 信息是决策的基础、编制计划的依据,正确的决策主要取决于对所需信息掌握的程度。由于咨询、决策技术与决策者的素养都与信息工作休戚相关,因此,准确、可靠、迅速地收集、处理、传递和利用信息,是决策的基础的基础。在世界各国,无论是战略决策或战术决策上出现的失误,究其根源,往往是情报信息不完备或不准确所致。决策是“流”,信息是“源”,没有信息,决策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二)信息是公共管理组织的脉络

信息是管理的各个层次、环节、部门互相联系的纽带,是整个组织正常活动的脉络。在公共事务的规划、决策、领导、调控、执行和目标实现的整个过程中,都离不开信息。决策时不仅要对事物进行定性的研究,还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事物做出定量的分析,这就必须以反映事物变化的大量信息材料为基础。在具体的执行中,信息作为行政系统内相互连接的重要媒介,将各个部门、各个环节连成一个整体,管理系统的各个层次、各个部门将根据获取信息的内容、数量、种类、质量、形式、时间等变化,来针对目标不断调整措施,保证管理的效果,信息不足和信息不对称都会严重影响政府的效率和公信度。

(三)信息是公共管理的工具

在公共管理中,信息是无法替代的一种沟通工具。从一定意义上讲,管理过程也就是利用信息进行控制的过程。行政组织通过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横向沟通与纵向沟通、书面沟通、口头沟通与非语言沟通、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等形式,进行信息的交换和服务,不仅在决策前提供准确、充分的信息,研究提出可供决策参考的建议、方案,而且在决策实施及实施后,反馈社会各方面的反映、变化和取得的成效,来补充、完善决策,及时调整和改进工作,在动态中实现管理目标。没有正常的信息沟通,公共管理中的控制就无法进行。

二、信息化是公共管理的发展方向

当信息未被充分加以利用而处于休眠状态时,它只能是一种智力因素,还不能带来实际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也推动了传统政府的管理职能向现代政府的管理服务职能转变。互联网使信息在全社会的共享程度空前提高, 传统的政府管理面临全新挑战,金字塔式的纵向政府管理结构受到了冲击。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政府信息化成为必然。政府信息化就是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对政府需要的和拥有的信息资源进行开发和管理,来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决策质量、调控能力、廉洁程度,从而推进政府的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和工作方式不断改进,来更好地、全方位地向社会民众提供超越时间、空间与部门分隔的限制的优质、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

(一) 信息技术推动了政府信息化的进程

信息技术革命,使现代行政管理系统的管理组织运行日益技术化,管理手段日益现代化。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开通和拓展,人们建立了许多从前无法想象的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多媒体、计算机设备等开始成为行政管理中的重要硬件;现代的管理方法,如全面管理方法、优选法、价值工程、网络技术、线性规划、计划评审技术、技术经济分析、预测技术等等,得到了网络信息技术的支持并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之中。

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传统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政府职能由管理控制转向宏观指导。信息技术保证了行政组织成员间的全方位沟通和组织与组织之间的信息交流,使行政组织要完成与过去同样工作量所需的行政人员大为减少,不断推进行政组织更加精干高效。

(二)政府信息化推进了公共管理的现代化

传统政府组织结构是一个刚性化的机械式组织,有固定的职位、严格的层级关系和层层传递的信息渠道,庞大的中间管理层承担着繁杂的“上通下达”信息。网络化时代,大量复杂的信息能够通过网络实现迅速、及时地传递和处理,从而大幅度减少中间环节,扩大管理幅度,减少或者取消了组织中间管理层次,压平了组织结构,推动了组织横向的联系、沟通与协作,大大提高了组织的反应能力和工作效能,并减少了人力资源成本。同时,信息化通过提高沟通与合作的能力,有利于提高行政组织的绩效。

6.工程管理中的信息管理 篇六

中材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北京建设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摘 要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工程公司已经很难做到对多项目的进度、费控、人力资源、物料资源等的资源调配,为了解决项目的管理难题并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实现工程总承包管理的集成一体化,应用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便能很好的解决项目间的难题,通过对项目的整体管控,达到降低成本达到盈利、优化企业资源配置的目的。文章意在探讨企业信息化在中材国际工程总承包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以及实现内容。关键词 工程总承包 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企业信息化

引言

目前,大型设计院的总承包项目产值基本都已经超越本院在设计领域的产值,并且工程总承包占的份额也日益上升,甚至成为了主营业务。但随着项目的增加,总包管理的复杂度的上升,只靠纸上和记忆来进行项目的管理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管理要求,其中任何一个小失误都可能在项目中被放大,影响工期、质量等,信息化系统的使用已经成为必然,为此,我们选择北京建设数字作为合作伙伴完成工程总承包管理信息系统,下面我将详细讲述我院信息化工作在总包管理中的应用。

工程总承包系统的管理内容,从工程信息管理,任命项目经理,组建项目部,进行项目策划并编制项目计划;实施设计管理,采购管理,施工管理,试运行管理;进行项目范围管理,进度管理,费用管理,设备材料管理,资金管理、质量管理,安全、职业健康和环境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管理,沟通与信息管理,合同管理,现场管理,项目收尾等方面进行管理,纵贯项目的每个角落。

项目工程信息管理

项目信息的管理,是对设计企业承接的总承包项目的信息进行集中管理的地方。它是对项目进行的基本信息维护、项目配置,是整个项目工程的基础。

图:工程项目信息

项目分包管理

分包管理实现分包进退场,合同履约及结算过程管理与监管功能。包括分包商管理、分包招标管理、合同履约管理、分包队伍进退场管理、劳务人员管理。系统按照分包工程的性质主要包含劳务分包和专业分包,包括分包合同签订、分包预算费用管理、任务单、用工单、以及每月的分包产值统计、过程结算,以及合同履约完成进行分包最终结算。

另外一个管理重点是分包商。系统采取“严格准入、多级评价”的方式,对分包商初评、招标、过程评价进行管理。系统提供分包价格平台,指导并规范分包采购。

项目招投标管理

商机注册投标决策招投标管理项目跟踪标书制作投标过程管理标书审核开标记录投标资料库投标总结及分析投标费用管理 图:招投标示意图

包括投标方信息管理、标书管理、招标过程管理和招标结果管理。投标方信息管理主要对参与项目投标的单位信息进行管理,并提供与客户关系管理模块的数据接口。标书管理主要对招标文件、投标文件及附件等信息进行管理。根据用户设定的流程,对招标文件和投标文件将按流程依次进行评审。

招投标管理主要为对分包和物资采购的招标过程管理,包括标书标底制作、招标文件发布、招标过程管理、保证金管理、评标议标管理、供应商管理、物资价格库。

在应用信息系统后,可以对招标文件的编制和审批通过工作流程的自动流转,在网上完成招标文件的审批、会签和发布,每个招标过程完成后,可以将所有发生的招标过程文件与相关数据入库存档,需要时可以实时进行查询,作为以后招投标的参考依据。

项目合同管理

合同管理作为项目管理的重要环节,影响着进度、成本、质量。对合同进行科学的管理可以维护项目发包方和承包方各自的权益,提高企业经济和社会效益,提高管理水平。合同管理可以使合同的管理实现自动化、条理化。通过软件管理层和业务人员可以随时查询相应合同的标的信息、执行情况、付款情况等。

主要实现总承包项目的合同管理、分包项目的合同管理、采购合同管理、租赁合同管理、加工合同管理等,以及合同的费用收入和支出的管理。

合同管理以合同起草为起点,跨越合同评审、合同谈判、合同签订、合同履行,终止于结算完结、合同结束,当合同结束后,以合同档案的形式归档到系统。

1、收入合同管理

图:收入合同管理示意图

2、支出合同管理

支出合同支出合同分包管理分包合同物资采购采购合同机械租赁租赁合同其他合同其他合同分包变更分包报量零星用工分包结算点验入库采购退货采购结算租赁进场租赁出场租赁报损租赁结算合同结算付款申请付款发票实际付款支出合同台帐

图:支出合同管理示意图

项目策划管理

总承包项目的策划管理主要提供每个项目工作包的人员安排、进度安排、费用安排等。人员安排主要包括设计阶段人员安排、采购阶段人员安排、施工阶段人员安排,同时系统在安排的过程中,自动提取相关模板或者具有相关资质的人员。总承包项目经理职能经理任命

图:总包职能经理任命

总承包项目整体进度安排是根据项目的工期,然后按照工作包进行层层分解,最终形成整体的进度监控。

项目经理应根据项目合同约定以及客户的质量、技术、时间等要求进行项目策划,拟定项目团队成员,召开项目计划会议,要求设计、采购、施工、费控等部门参加,共同拟定各部门不同阶段的计划,完成后由项目经理登记拟定完成的项目整体计划。

整体计划安排

设计经理应根据项目合同约定以及客户的质量、技术、时间等要求进行项目策划,拟定项目团队成员,根据项目经理登记拟定完成的项目整体计划定制设计计划。

图:总体计划图

施工计划安排

施工经理应根据项目合同约定以及客户的质量、技术、时间等要求进行项目策划,拟定项目团队成员,根据项目经理登记拟定完成的项目整体计划定制施工计划。

项目设计管理

设计管理是和前面章节介绍的设计项目管理紧密结合,实现人员、数据的共享。真正意义上实现设计企业的总承包。

设计计划

设计经理应根据项目合同约定以及客户的质量、技术、时间等要求进行项目策划,拟定项目团队成员,根据项目经理登记拟定完成的项目整体计划定制设计计划。

设计方案

设计经理设计计划拟定的时间及人员安排,制定设计方案,并邀请费控部门进行费用审批,要求采购部门提供技术支持资料。

任务包分解

添加任务包信息管理台帐,设计进行登记、维护,通过流程审批过程进行采购计划的审批过程,并可进行查询统计分析功能。对任务包进行分解,由采购、施工一同进行分解。项目采购管理

对采购计划、采买、催交与验收、运输与交付、采购变更、库存等方面进行管理,监控设备的采购及使用过程。

采购计划安排

采购经理应根据项目合同约定以及客户的质量、技术、时间等要求进行项目策划,拟定项目团队成员,根据项目经理登记拟定完成的项目整体计划定制采购计划。

出入库材料的管理:这里的库存均是临时库存,需要对所有的材料的出入库进行记录并与项目对接,从而实现相关联的部门在系统内可以查看到材料的状态。

采购过程的管理:建立严格的采购过程管理机制、建立工作包,建立采购里程碑并实施反馈到系统中相关联的模块中。

系统提供物资价格平台,自动积累公司价格数据库,有效指导并规范采购活动,降低采购成本。

图:物资价格查询

图:物资价格图形

项目施工管理

主要实现施工计划、施工进度、施工费用的管理,施工的管理重点是对进度和费用的控制。

项目进度管理

项目任务工程量实际进度报告,即项目任务工程量在进度报告周期内完成的数量,可以分多次报告项目任务工程量的实际进度,所有任务工程进度的报告值汇总就是项目工程的进度报告;通过项目任务工程量进度的计划数量和实际数量的对比跟踪,可以衡量项目进度执行的情况(超前、运行正常和落后),为项目管理人员对项目计划进度的调整提供科学的依据。

图:总体进度监控图

项目资金管理

系统的资金管理主要处理标前以及标后实施过程中预测工程收款以及付款情况,并根据工程的实际进展情况按月实现资金的动态管理。包括资金总计划、备用金管理、现金流管理、工程收付款管理、分包人员工资、工程拖欠款管理以及项目尾款保修款管理,同时还包括财务预决算管理。资金管理业务流程图如下:

图:自己管理流程图

机械设备管理

实现对机械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从计划、采购、资产上账、使用管理到维修保养管理;从租赁、入场、使用管理、结算到出场管理。系统还实现临时机械使用管理、大型机械安拆管理以及设备管理过程资料。

租赁设备的管理涉及使用计划、租赁合同、租赁进场、租赁出场、租赁报损、停租处理、租赁结算等环节。

系统具备对机械设备的对外对内经营管理功能。通过业务管理数据自动归集设备的成本,实现与成本的对接,直接参与项目成本分析。

图:设备生命流程图

项目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主要包括控制与核算两大体系:成本控制体系主要包括设置成本基线、量价分离的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核算体系主要包括成本核算维度、成本核算方法的定义,收入、目标责任成本、成本计划、实际成本的统计或核算。

多级预算控制主要体现为“四算”的层层控制关系,在对实际成本的控制中,实施量价分离的控制方法。

实际成本核算与业务之间建立接口,可灵活设置核算内容和核算规则。实际成本核算均来源于业务数据,业务处理过程就是实际成本发生的原始记录,可根据企业成本核算的要求,灵活设置核算规则,实现对实际成本的准确核算。

系统提供成本科目、核算对象、期间成本、组织机构等多维度成本分析,以支持企业成本盈亏分析、原因分析以及纠偏措施的制定。

图:成本体系业务逻辑

图:对材料、机械、人工费、劳务分包、专业分包以及措施费等分类成本进行分析 系统能按照成本科目的维度统计平米指标数据,形成完工收入、目标成本、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的对比指标,当一个项目竣工后的数据就真实反映了项目的实际生产所代表的成本数据,从而为投标报价和公司的成本控制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持。

图:成本指标分析

项目质量管理

通过各种质量、安全考核指标和表格对项目的各阶段进行全过程的控制。

包括技术管理和质量管理两大部分。技术管理主要包括工作策划、科研管理、施工技术管理等业务。其中包括图纸会审,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编制与管理,技术核定与设计变更,技术交底和技术复核制度,科技推广应用,施工技术总结,技术标准化。

质量管理是项目管理的三要素之一,质量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信誉和口碑,并对实际成本造成影响。系统以PDCA闭环管理进行设计,不断提升项目质量管理水平。

图:质量体系管控图

图:质量管理

项目安全管理

安全、职业健康与环境管理分为公司和项目两个层面,公司侧重安全知识库的建立和应用,项目层面完成安全目标计划、安全培训、安全检查、安全应急预案、分包商安全管理、安全事故反馈、安全资金管理等。企业安全管理文件及模版公司安全与职业健康知识分类企业安全措施及工法国家安全管理标准及工法安全知识库安全知识库危险作业措施安全培训及考核安全教育培训与考核安全检查及整改安全检查及处理安全应急预案分包商安全管理安全目标与计划安全事故安全事故及处理及处理安全资金安全资金计划计划安全费用安全费用统计统计项目安全 与职业健康策划质检报告处理意见质量资金计划

图:安全流程图

项目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的目的是强化事前管理,随着项目的向前推进而不断地将新的因素补充到风险预测中。建立可以检测整个系统业务管理过程的风险预警体系,建立对成本,进度、质量、安全、变更、设备等各方面的风险防范规则(风险知识库)。

图:风险流程图

图:查询风险发生情况(红黄蓝灯代表不同等级风险)

图:点击某个风险,会弹出风险发生具体内容和数据

项目文档管理

对整个项目生命周期中产生的文档按照一定规则挂到项目树上,实现文档的有效保存,同时方便用户查阅。

图:项目文档信息

项目客户服务

根据客户反馈、客户跟踪、满意度调查、客户回访、投诉、接待等能够从系统中获取需要的资料并能够将从客户那里获取在信息反馈到系统中进行记录。

图:客户服务

项目竣工管理

系统主要包括:竣工验收管理——记录竣工验收过程中的往来文件;工程资料记录——施工过程中即进行工程资料整理工作;竣工资料组卷——对竣工资料进行分类、组卷、装盒;竣工资料检索——可以按照编号、名称、时间、盒号、类别等各种条件检索,并实现模糊查询。

结束语

7.工程管理中的信息管理 篇七

那么, 是不是采用了工程化的系统开发方法便一定能保证MIS系统开发的成功呢?答案是否定的。有许多失败的MIS系统的例子, 其开发也是采用了工程化的方法, 或声称采用了这种方法。但结果在投入了大量资金后, 系统却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满足不了用户的需求, 通过对一些失败的?MIS系统的分析, 发现问题并没有出在开发方法本身, 而是出在了开发方法的实施过程中, 也就是说主要出在开发项目的管理上。

任何一种开发方法最终是要由人来实施的, 人们在开发工作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遇到许多项目管理方面的问题, 如何正确对待、解决这些问题, 直接关系到MIS系统开发的成败。本文就是要通过讨论如何处理实际MIS系统开发中一些重要因素之间的关系, 分析项目管理中存在的矛盾, 来揭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解决的方案。

1 什么是MIS系统开发的项目管理

MIS系统开发的项目管理是根据管理科学的理论, 联系MIS系统开发的实际, 保证工程化系统开发方法顺利实施的管理实践。它包括MIS系统开发中的项目评估及可行性分析、人员管理、进度管理及成本控制等方面。

2 项目管理中各种问题及各种关系的处理

2.1 项目开发中的角色及其职责

一个MIS系统的开发需要用户方与开发方的共同协作。主要角色有:用户方的项目管理人员:他是开发项目的组织者, 负有开发项目的计划、系统的阶段验收及对系统整体进度的监控、经费的使用、与开发方的项目管理人员工作的协调、用户方的使用人员的组织与培训等职责。用户方的业务人员:MIS系统需求的提出者, 也是MIS系统的最终用户。他们是对应用系统开发成功与否的最终评判者。 用户方的决策层:MIS系统开发的最终决策机构, 决策层要对MIS系统开发的项目的上马、经费的预算以及系统所要达到的总目标等做出决策。其决策直接关系到MIS系统的开发能否成功与顺利实施。 开发方的项目管理人员:负责项目的计划、开发人员的组织与调度、开发进度的检查、以及与用户方项目管理人员工作的协调。 开发方的软件编程人员:根据用户方的需求、按照项目的计划及进度进行系统开发。

项目开发首先要做好项目的需求分析, 因为它是整个项目开发成功与否的关键, 它的作用要远远大于程序设计, 分析软件用户的需求是什么.如果投入大量的人力, 物力, 财力, 时间, 开发出的软件却没人要, 那所有的投入都是徒劳.如果费了很大的精力, 开发一个软件, 最后却不满足用户的要求, 从而要重新开发过, 这种返工是让人痛心疾首的. (相信大家都有体会) 比如, 用户需要一个for linux的软件, 而你在软件开发前期忽略了软件的运行环境, 忘了向用户询问这个问题, 而想当然的认为是开发for windows的软件, 当你千辛万苦地开发完成向用户提交时才发现出了问题, 那时候你是欲哭无泪了, 恨不得找块豆腐一头撞死。

需求分析之所以重要, 就因为他具有决策性, 方向性, 策略性的作用, 他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大家一定要对需求分析具有足够的重视.在一个大型软件系统的开发中.因此增加沟通和减少误解是处理好这个关系的关键。所以项目管理人员要有效地安排开发方软件人员与需求方使用人员的交流, 保证有畅通的交流渠道。在交流中用户方要尽量避免含糊不清的需求, 而开发方要杜绝敷衍了事、得过且过的行为。

2.2 用户方项目管理人员与使用人员及决策层的关系

用户方项目管理人员与系统使用人员的关系是十分微妙的。一方面, MIS系统使使用人员减轻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而另一方面, MIS系统改变了现行的工作管理模式, 使用人员失去了一定的灵活性和随意性。但是MIS系统的成功与否有赖于使用人员的检验。再好的系统, 如果使用人员不愿意用, 也不能说获得了成功。特别是在MIS系统的试运行阶段, 使用人员对MIS系统的使用实际上是对系统的深入测试, 他们将发现许多在软件测试时疏漏的程序错误, 从而有助于帮助开发方进一步完善软件功能, 提高软件的实用性、稳定性及可靠性。因此, 如何鼓励使用人员使用MIS系统, 帮助他们克服对新的工作模式的畏难情绪, 也成为项目管理的任务之一。 用户方的决策人士是用户方项目管理人员领导, 由于行政手段是推行MIS系统使用的有力手段之一, 他对项目的支持是使MIS系统开发成功关键与顺利实施的保证。因此用户方项目管理人员应随时与决策层沟通, 取得其鼎力支持, 这也是保证软件开发、使用成功的一个致关重要的因素。任何一种新的工作方式, 均必然有其适应及完善过程, 用户方的项目管理人员、决策层及使用人员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当出现问题时, 用户方项目管理人员应迅速分析问题, 正确判断哪些问题属于不适应新的工作模式引起的, 哪些问题属于操作不当引起的, 哪些问题属于?MIS系统本身不完善引起的。对于那些由于不适应新的工作模式引起的问题, 项目管理人员应引导使用人员迅速适应新的工作模式, 必要时也要说服用户方的决策层采用行政手段推动实施;对于那些由于操作方法不当引起的问题, 项目管理人员应培训使用人员正确操作系统;而对于那些由于MIS系统本身不完善引起的问题, 项目管理人员应迅速与开发方协调, 尽快排除系统中的错误。在软件界面设计方面, 用户方管理人员应注意提醒开发方注重其实用性、简便性、易操作性, 要注意现行工作模式的特点, 照顾使用人员的工作习惯, 以便降低系统的使用难度。这将有利于新系统的顺利实施, 有助于工作方式的顺利过渡。

综上所述, 项目管理人员应时刻注意取得决策层的理解与支持;要帮助使用人员尽快地适应新的工作方式, 帮助他们解决使用中遇到的问题;并使系统在使用中不断地得以完善。

2.3 项目管理人员与软件编程人员的关系

项目管理人员与软件编程人员的关系处理得如何将直接影响软件编程人员的积极性。在MIS项目开发中, 项目管理人员经常处在两面夹攻的地位。一面是使用人员, 而另一面是软件编程人员。当使用人员对系统提出问题, 并要求改动时, 除了最简单的界面修改外, 软件编程人员往往总是找出各种理由予以否定。而这正是引起开发方与用户方矛盾的最经常的原因。 作为项目管理人员, 既要满足用户方的需求变化, 又要充分调动开发人员的积极性。由于系统分析不够准确, 用户方业务需求的改变等诸多因素, 均会导致要求开发方修改程序。作为项目管理人员应及早提醒开发方程序修改的必要性, 在实际运作过程中用户方管理人员应尽早介入开发工作, 及时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在系统试运行阶段, 将用户方不断提出的需求改动加以归纳整理, 集中问题与开发方一起讨论解决方案。这样既满足了用户方对系统改动的需求, 又不会不规则地时常打断开发人员的正常开发工作, 使开发人员处于不断的修改状态而失去耐心。

3 总结

总之, MIS系统开发方面已有比较成熟的工程化的方法。但是工程化开发方法仍然不能保证其一定开发成功, 还需要有完善的项目管理方法来保证。每个项目的开发环境及实施环境各不相同。因此, 在项目管理方面所面临的问题均不尽相同。但是在项目管理中所要处理的关系却基本相同。如何处理好这些关系是项目管理人员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管理信息系统 (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8.工程管理中的信息管理 篇八

【关键词】 信息中心 医院 信息管理 应用

【中图分类号】 R197.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9-0303-01

信息中心包括机房管理、数据库以及信息处理等多项工作内容,为医院信息管理提供科学、可靠的环境。医院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积极引进信息技术,以便提高社会竞争力,稳定管理实际。基于信息中心的运用,医院信息得到良好的管理与处理,支持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运行,保障医院各项信息事务的安全运营。由此可见:信息中心在医院信息管理中,占据一定的应用地位,加强医院信息管理,确保医院发展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

1 信息中心对医院信息管理的意义

信息中心对医院信息管理具有实际意义,着实体现信息中心的优点,发挥主要作用。

首先信息中心促进医院信息管理的现代化转型,展示信息化的运行理念。基于医院管理系统HIS的应用,涉及较多运行软件,构成信息管理的主要部分。医院可以借助信息中心,在医院管理系统内添加交流平台,促使管理者和信息中心技术员在交流平台处进行信息流通,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确保信息中心可以快速掌握医院信息管理的动态情况,以便及时提供解决问题的措施。

第二信息中心有利于医院信息管理的建设,促进管理开发[1]。医院信息管理的运行处于信息中心的监督下,不论医院管理系统发出任何请求,信息中心都可在第一时间内获得,并制定合理的规划,一方面规范医院信息管理的应用,另一方面满足信息管理的发展与建设。

第三综合提高医院信息管理能力,促进医院改革建设。信息中心反馈医院发展最真实的信息,规划合理的发展方向,体现医院信息管理的建设效率。利用信息中心,发挥完善、强化的特性,推进医院信息管理的改革,促进医院建设取得可观成果,贴近医院发展的实际。

第四信息中心降低医院信息管理的难度。以HIS为例,其中包含系统、软件以及硬件部分,体现高难度的管理应用,信息中心的参与,理清HIS的实质,提出有效的操作方式,为管理者提供便捷的应用方式,协调HIS的各项模块。

2 信息中心在医院信息管理中的应用

近几年,医院积极引进HIS,采用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存储管理信息,一方面为信息提供管理平台,另一方面保障信息管理的安全环境,以此拓宽信息中心的应用规模,重点分析信息中心在医院信息管理中的应用,如下:

2.1 提高医院信息部门的协调性

医院通过信息中心,加强各个部门的联系性,贴近部门服务。医院各个科室之间,需要通过良好的工作环境,实现有效的交流和沟通,信息中心主动获取医院信息部门的要求或意见,逐步改进信息管理系统,例如:某医院利用信息中心,分析各个科室的工作内容,发现更加适合医院发展与运营的软件系统,推行软件使用,降低医院工作者信息处理与使用的难度,该医院在信息中心应用的过程中,逐渐获取诸多效益,既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提高医院信息服务的水平,又可以降低医院信息工作者的工作强度,达到高效状态。

2.2 稳定医院的信息决策

决策是医院运营的主要途径,医院各项决策内容必须以真实的信息为基础,规划医院信息管理的发展方向。医院领导需对信息管理提出决策意见,保障信息管理的适应性。信息中心负责医院信息管理的各项事务,对信息管理的发展有一定了解,决策者可以在信息中心处获取相关的内容,提出正确的决策方向[2]。信息中心根据医院信息管理的情况,提出针对性意见,能够适应信息管理的发展,防止决策失误,保障投资效益,优化信息管理的环境。

2.3 降低医院工作的失误率

医院信息管理由于涉及大量的信息、数据,在运行与处理方面面临较大的压力,通过信息中心的参与,明显降低医院工作的失误率。例如:信息中心拥有较大的数据库,支持信息运作。医院强化技术人员对信息中心的利用,提高操作水平,保障每一项操作的准确性。例如:医院可以针对信息中心的工作人员,进行严格培训,促使工作人员熟悉信息中心,掌握医院信息管理的内容,根据信息管理的需求,在信息中心迅速调取有用数据。科学利用信息中心,为医院信息管理提供工作保障,给予制度化的约束。

2.4 维护数据完整性

信息中心既可以为医院信息管理提供服务,也可以提供科学的保护措施,实时维护数据完整。信息中心具有可靠的维护技术,针对医院信息管理中的所有问题,提出相对的解决措施,避免管理数据丢失。例如:信息中心在维护医院信息管理数据时,提供备份服务,连接主机与服务管理器,提高备份数据的传输效率,一旦医院信息管理出现问题,导致数据丢失,根据丢失数据的路径,启用备份数据,弥补信息管理数据的缺陷,快速恢复管理系统的运行,避免造成管理压力,干扰医院信息的正常规划。

3 信息中心在医院信息管理中的推动性

信息中心在医院信息管理中,不仅发挥明显的应用优点,而且推动医院信息建设的进步[3]。信息中心根据医院信息管理的实际情况,提出约束制度,管控医院信息管理的发展,为其提供正确的发展方向。医院信息管理在医院事务进行中,不仅关系到客户信息,同时也蕴含大量保密信息,信息中心构建制度内容,控制医院信息管理中的信息流动,创建可靠的管理系统,促使信息处于安全运行的环境中。信息中心在医院信息管理中的应用,表现出高效的推动价值,发挥信息中心的能力,加强信息管理的推动力度。

4 结束语

医院信息管理负责医院内部管理的全部信息,具有系统、综合的特性,必须借助信息中心,保障信息管理的正常进行,才可提高信息管理的质量和水平。通过分析信息中心的应用,体现信息中心的实际作用,优化信息管理的环境。信息中心的实质应用,不仅为医院信息管理提供优质的运营环境,还可发挥积极意义,提高医院信息管理能力,为医院提供可靠的信息资源。

参考文献

[1] 王立.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与维护[J].医学信息,2011,(03):24-26

[2] 李涛.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几点认识[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02):90-92

[3] 李莉.探讨医院信息系统对医院发展的作用[J].南昌高专学报,2011,(01):19-21

上一篇:脸部皮肤过敏的原因有哪些下一篇:农民工岗前培训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