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平古戏台建筑艺术论文

2024-10-12

乐平古戏台建筑艺术论文(精选3篇)

1.乐平古戏台建筑艺术论文 篇一

20世纪五十年代,全国遗存古戏台约有10万座;但是根据2008年的调查统计结果,全国仅剩余1万余座古戏台。经过梳理,古戏台的现状主要有如下几类:

1.由于自然原因损毁或损坏

大部分古戏台位于偏远山村,由于年代久远,建筑用料的剥落、松动、蚁蛀等现象较为普遍,致使有的古戏台已经摇摇欲坠、濒临坍塌。另外,由于不可抗的自然原因,遭到损毁的不在少数,例如四川都江堰二王庙有一座依山建造,与山门合二为一、驰名中外的古戏台,造型优美、结构独特,此戏台与二王庙建筑群及都江堰一起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但该戏台在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中不幸被毁。

2.由于人为原因损毁或损坏

由于六、七十年代文化大革命的原因,我国的古戏台遭受了严重破坏。例如绍兴的钟堰桥戏台,其台基是由方形条石砌成的,台板以上的建筑均为木结构,龙吻脊、歇山顶,跳角伸展,是绍兴水乡舞台中的佼佼者,上世纪60年代初被谢晋选作电影《舞台姐妹》的外景地。但是因为《舞台姐妹》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斥为封、资、修大毒草,所以,绍兴钟堰桥戏台也随之被拆毁。此外,城镇化的进程中,寺庙、祠堂和附着的古戏台被视为“封建文化的残余”,往往成为城市规划中首先被拆除的目标。

3.资金不足维修困难

关于中国古戏台之乡的说法,曾有“北有山西临汾,南有江西乐平”的俗语,这是对乐平古戏台价值的极高评价。然而,乐平的古戏台如今有不少已经面临着殒灭的命运。例如,乐平十里岗乡丰源村,一座建于1926年的古戏台年久失修、几近倒塌,戏台后面是民房,如果不维修会造成危险,但是整体维修需要10万元左右,当地政府最终选择了拆除变卖。

4.缺乏管理和相关政策法规

很多古戏台未被列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部门无法提供保护;古戏台的文化内涵研究不到位,文化部门管理的力度也就无法加强;现有的政策体系,对古戏台管理和保护的规定刚性不足;这些都导致了在古戏台保护方面的管理缺位,有些地方古戏台被挪作他用的情况便屡见不鲜了。

5.列入文保修缮保护

此外也有一些地方的古戏台修缮及时、保护到位,很大一部分保护利用比较好的古戏台是纳入各级各类文物保护单位或物质文化遗产的。例如,宁海城隍庙古戏台,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确保城隍庙古戏台的安全,宁海县文物办投入专项资金,安装了26个1300万像数的红外线探头,实行24小时监控,严密监视文物保护单位的安全情况,真正把古戏台的保护落到实处。

6.商业翻新合理利用

有些未被列为文保单位的古戏台,由于符合所在城市的文化发展需要,通过引入商业资本进行修缮、翻新,成为了旅游景点或者展览对象,得到了保护和利用。例如乌镇西栅河台、广州荔枝湾大戏台、武汉东湖水台和上海韩湘水博园的桥上戏台等。

二、保护措施与建议

1.全面提升对古戏台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在乡村部落散存着众多的古戏台,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体现了独具特色的想象力、思维方式和精神价值,具有艺术和历史价值。保护并利用这些珍贵的古戏台,是推进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必然要求,对传承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要充分利用电视台、新媒体等渠道,大力宣传保护古戏台的重要意义,通过开展古戏台摄影展,编印古戏台相关专著,加大对古戏台的展示力度,提高认识、增强意识,努力营造全民关心、重视和自觉参与古戏台保护工作的浓厚气氛。

2.将古戏台的保护和使用情况纳入当地发展规划

城镇化进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加强重要文化遗产保护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需要。地方政府应高度重视并认真做好古戏台的调查摸底和规划保护工作,实行分类建档管理,因地制宜纳入当地发展规划,制定规划保护措施。凡涉及古戏台保护事项的基本建设项目,必须在项目批准前征求相关部门的意见,进行必要的评估后,由相关部门共同制定并落实古戏台保护措施后方可实施,确保城镇化进程中的古戏台保护问题得到妥善处理。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以及古戏台对构建特色城乡、提高知名度和综合竞争力的积极作用。将古戏台的保护利用与偏远地区文化下乡相结合,与社会主义群众文艺发展的需要相结合,积极探索保护性利用古戏台的有效形式。

3.理顺古戏台保护利用的管理机制

古戏台既是文物,更是文化遗存;古戏台的保护应该统一于包括剧目、演员、演出空间、声腔、观众在内的“文化生态”保护体系之内。理顺管理体制机制,明确主管、合管单位,横向到边,建议采取以文化部门主管,文物部门配合,建设、规划、土管、公安、教育、旅游等相关部门协作,齐抓共管的方式,构建古戏台保护性利用的多维度工作体系;将工作机制纵向到底,健全市、县、乡、村四级古戏台保护网络,形成上下联动的古戏台保护机制。

4.形成三位一体的古戏台全方位保护体系

以制定古戏台的保护工作条例等政策文件为突破口,构建针对性好、操作性强的政策法规体系;结合古戏台中石雕、砖雕、木雕、灰塑、设计等建筑技艺的传承,将古戏台特别是尚未列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古戏台保护及利用,上升到制度层面予以保障,形成“遗产保护、文物保护、专项保护”三位一体的全方位保护体系,确保各级各类古戏台都能对应其中。严厉打击非法买卖古戏台的行为,坚决制止对古戏台的随意性改建和拆迁行为,努力维护其历史的真实面貌,完整保存其传统的空间风貌,保证其存在环境的和谐性。

三、创新对古戏台的保护性利用

1.挖掘古戏台的文化内涵,积极申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

根据建造年代、建筑结构和历史遗存价值的不同,古戏台具有的科研价值和文化内涵不尽相同。我国现有的管理体系为已列入文化保护的单位提供了基本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各地应不断丰富当地古戏台的资料档案,加强对古戏台的楹联收集整理,并进行深入研究,充分挖掘其艺术、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积极申报各级各类文保单位,争取国家现有的政策保障,加强对现存古戏台的保护和传承。

2.建立专项资金,加大古戏台保护利用的支持力度

地方政府应该统筹建立古戏台保护专项资金,根据古戏台的文化价值和保护情况,直接给予不同程度的资金支持,对古戏台进行修缮和日常维护;有组织、有计划地引导当地戏曲院团到具备条件的古戏台进行演出,通过发放演出补贴的形式间接支持古戏台的保护性利用工作;划拨人员专项经费,采用政府购买岗位或服务的形式,加强对古戏台保护工作队伍的建设;通过开展基本常识培训,提高保护工作人员的专业化水平。

3.发展传统戏曲文化,促进古戏台有效利用

古戏台的保护与利用是有机结合、相辅相成的,没有利用的保护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可持续的,犹如无根之木。因此,在做好现存古戏台保护工作的基础上,要通过发展传统戏曲文化、提升演艺水平,真正提高传统戏曲的吸引力,促进古戏台的有效利用。例如浙江甘霖镇施家岙,将古戏台作为表演体验场所和文化惠民送戏下乡的主要场所,常年推出“娘家戏班”和游客互动的小型演出,使古戏台焕发出新时代的魅力。再如,越剧之乡浙江嵊州将古戏台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与传承越乡文化相结合,改造和利用古戏台193个,其中185个已经成为村级文化活动中心。

总之,古戏台年代久远、历经沧桑,折射着古老的戏曲曾经走过的历史足迹,反映的不仅仅是场所问题,还包含传统文化艺术的深厚积淀,负载着传统戏曲文化的观演关系和艺术形态,乃至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应从上而下提高全民保护意识、及早形成对古戏台的体系化保护,并且进行相关立法,缕清管理关系,将代表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古戏台,永远矗立在中华大地上。

参考文献

2.乐平古戏台建筑艺术论文 篇二

关键词:古戏台;地域性;建筑;对比

古戏台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类型,是古代重要的祭祀与娱乐文化场所,它有两个突出特征:一是建筑的外观形象装饰华丽,二是依附于祠庙等宗教建筑或礼制建筑,基于这两种基本特征下,戏台分布于中国的大部分地区,而每个地区又有着自己独特的建筑风格,所以古戏台在以下的对比研究中就闪耀出不同的地域色彩。

以南北方对比做研究,在依附于祠庙等宗教建筑建筑成长起来的古戏台有着明显的区别:北方古戏台主要以神庙戏台为代表,神庙戏台也是中国起源最早分布最广的一类戏台,在我国历史上,宋金元时期的戏台建筑主要分布于北方,而山西地区最多;南方古戏台主要以祠堂戏台为代表,祠堂戏台也一度是戏台文化的主流,但在南方,已经没有存留的明代以前的戏台建筑,而徽州地区也成为祠堂戏台建筑的典型。

由于传统古戏台分布这种明显的地域色彩,这里谨北方以山西地区而南方则以徽州地区为例:自古以来山西与徽州的自然环境都不理想,在科技水平并不发达的古代,祭祀成为人们面对恶劣自然环境的一种不可或缺的礼仪与习俗,这就从很大程度上造就了民众祭祀的心理,而戏台的基本功能正是是献戏酬神,所以山西与徽州的戏曲与戏台文化都有很大的发展。到了明清时期,由于经商风气浓厚,晋商与徽商的繁极一时又更加有力的推动了戏台由娱神转向娱人。作为以神庙戏台代表的山西地区,戏台的功能逐渐改变为酬神献戏的同时教化并娱乐大众,而以祠庙戏台为代表的徽州地区,戏台的功能则改变为祠祭祖先的同时教化并娱乐大众,二者既有联系也有区别。

在徽州祠堂的传统古戏台中,最区别于山西神庙戏台的建筑构成就是藻井。藻井作为中国传统建筑中独特的顶棚建筑结构和装饰手法,有着久远的历史和重要的地位,一般做成向上隆起的倒置喇叭状,因其等级较高,就带有一定的限制性,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多用于宫殿,寺庙的宝座及佛坛的上方,加之周围装饰繁复的雕刻、彩绘等,就愈发显得华美深邃。徽州祠堂古戏台的藻井大都设置在明间演出区天花的正上方,极尽华美,具有很高的装饰艺术价值,例如安徽省祁门县珠林村余庆堂戏台藻井,是典型的轩棚式结构,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面均匀分布的24根木筋汇集于中间的镜,镜上绘有八卦图,下面则分布着32根木筋舒展开来,装饰性极强。当然这种华美繁复的装饰手法在普通民居中是很鲜见的,但在南方古戏台的构筑中却比比皆是,即使是规模较很小的民间乡村戏台:这起因于藻井对于戏台的两方面作用,一方面作为戏台本身的建筑外结构来说,藻井中心多置镜,外围利用小斗拱一层层排列组合,或堆叠,或盘旋,周身再饰以花纹、木雕及彩绘便具有很强的装饰性和向心感,装饰趣味浓郁,成为整个戏台的外在精华所在;另一方面则是作为戏台的功能性构筑来说,藻井在自身形态堆叠错落的同时,在天花的空间构成上形成一个半圆形空间,对于戏台上百转千回的唱腔有着一定聚拢和回旋的作用,使得声音更加圆润饱满。且不论这种形式的效果是否显著,这也是古人试图在建筑中把音效和空间构成大胆的联系运用的一种尝试。

而山西传统神庙戏台的天花则极少使用藻井,而是采用大多数古建使用的抬梁式结构,抬梁式是在建筑的立柱上架梁,梁上再架梁,这种层层架梁并把建筑结构暴露于外的形式是传统木构架建筑的代表,同时也为现代建筑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相比于南方古戏台藻井的繁复华美,北方古戏台的抬梁式结构则更显北方人直爽率真的品性。

当然这种区别仅仅体现于传统戏台建筑的某一些构件上,但就戏台大的建筑空间布局而言,山西神庙戏台与徽州祠堂戏台还是存在一定的联系的,二者皆为祭祀所用,一是祀之于神明保佑,一是祀之于祖先宗法,所以祭祀对象所在地均为整个平面布局中的主要建筑,在中国传统建筑中,主要建筑均采用严苛的坐北朝南走向,以显示传统礼制的严格划分,除非有特别地理环境的约束限制,否则不会改变,这在北方的传统建筑中表现的尤为明显,这些人文因素造就了戏台这座娱神娱祖先的建筑物必然与寺庙中的正殿或祠堂中的享堂面面而居,只能坐南朝北,均与主建筑物朝向相反,在建筑空间构成上也处于仅次于主建筑物的从属建筑部分。发展到后来,戏台往往成为整个建筑群中最引人注目的单体建筑,尤其是明清时期,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施工工艺水平的突飞猛进为戏台建筑的愈加华丽添砖加瓦,它复杂的装饰技艺、华丽的造型及屋顶的形制甚至超越了正对的神殿,这也奠定了古戏台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地位。

另外,由于各个地区的地理环境、文化背景及建筑工艺各不相同,古戏台有多种形态及名称,但基本结构大致相同,关于古戏台结构的建筑形制区分,主要有两个方向,三面观与一面观戏台:三面观就是平面呈方形的戏台三面开敞,一面设有上下场门,观众立于开敞的三面观戏,是绝大多数戏台的形制,一面观只有少数分布于山西、陕西等地;南方戏台基本都是三面观的建筑形制,这源于南方本身温热多雨的气候特点,建筑大多数采用开敞式结构,便于通风散湿,也存在一些一面观戏台的特例,但较于北方而言,数量很少。同时也是由于古代环境相对比较闭塞,拥有常年经验积累的建筑师们相互影响,甚至相互抄袭,从而在戏台建筑上呈现更为明显的建筑风格,北方戏台建筑呈现一种建筑体量的厚重感,而南方戏台建筑则在繁复的装饰下更加轻盈,尤其是徽州有名的三雕技术,将戏台打造的更加空灵美。同时这种风格的体现还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例如在宋金元时期比较流行的山花向前的建筑形式,在山西一些地区的戏台建筑中仍有遗存,再比如江浙及徽州地区的南方戏台,常常采用月梁的形制,也是吸取了宋代的建筑风格。

中国传统戏台的建筑构成是戏曲这种活动空间的载体,戏曲的演出空间环境与人文因素相互交叠,构成了古代民间文化生活的主流,这种广泛的民间文化伴随着各种庆会活动渗透到中国大地的角角落落,正是由于中国各个地域的传统戏台在名称,形制,装饰,社会根源等等因素的制约下不尽相同,才造就了现如今栩栩如生的戏台百态,这才是地域文化带个我们的宝贵财富。

参考文献:

[1]薛林平.中国传统剧场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薛林平,王季卿.山西传统戏场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车文明.中国古戏台调查研究[M].上海:中华书局,2011.

[4]罗德胤.中国古戏台建筑[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5]喻学才.古风——中国古代建筑艺术老戏台[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

3.古戏台:乡民的精神殿堂 篇三

戏台是指为戏剧演出而建的专门场所。那些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惩奸安良的戏,大多是在这方寸之地的古戏台上演绎。这些或静卧于小城大镇,或隐在穷乡僻壤,或湮没于沧桑变幻中的古戏台,不仅凝聚着古代能工巧匠的聪明才智和审美情趣,也记录着一代代民间艺人的艰辛,反映了戏曲数百年的兴衰沉浮,它和老百姓的生活密不可分。

古戏台:见证了地方剧种的起起落落

浙江永嘉戏文悠久。据高崎华《中国戏台》一书介绍,最初的戏剧形式——戏文,诞生于永嘉。而该地早在隋唐时,就以尚歌舞、多敬鬼著称,瓯越间好祀鬼,山椒水溪多淫祠,便是生动而形象的写照。由此可以推断,隋唐以前,永嘉就已出现戏台了。两宋时,浙南沿海一带就流行南曲戏文,称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地方戏曲的盛行,自然离不开遍布城乡的寺庙、祠堂、路亭中的古戏台。至今,永嘉各地仍保存着50多个古戏台。

据永嘉县文物馆副馆长杨念中介绍,永嘉有戏剧舞台,始于北宋。当时的古戏台是在庙里出现的,秋天丰收了,为了答谢神灵的保佑,做戏给菩萨“看”,老百姓也同时娱乐。古戏台到了清朝中晚期,出现了高峰,那时候,村村基本上都有古戏台,最多时有五六百个,据他们调查,那时候庙宇祠堂里面大多有古戏台,应界坑村有6个戏台,至今3个还在使用。古戏台成了一个村子里群众文化娱乐的场所。

永嘉的戏曲艺人正是凭借着众多的古戏台,才有了用武之地,上演了一出出精彩纷呈的戏曲;城乡广大观众因为有了古戏台,看戏赏曲有了好去处,丰富了文化生活。永嘉的地方剧种永嘉乱弹、永嘉昆剧也由于有了古戏台,而一代代地流传下来。

永嘉尚存的明清古戏台,数量之多,形式之美,建筑之精,也是不可多见的。然而,如今大多数的古戏台,已不见昔日那台上台下的热闹场面,只是偶尔还有一些戏台,仍保留着每逢庙会便组织演出的习俗。我们走访于乡间,去探访那一个个古戏台,找寻记忆中那延续了数百年的低吟浅唱。

永嘉祠台:极具典雅之美

祠台建于祠堂内。祠堂是家族用来祭祀祖先的地方。祠堂多,说明宗族比较富裕;祠堂多,是人丁兴旺,家世昌盛的象征。一个血缘聚落的发展、兴旺以及衰败都能从祠堂上充分反映出来,而富足强盛的祠堂便常建有戏台。楠溪江畔古村落的宗祠中,大多有古戏台,建筑造型精美别致,令人流连忘返。

碧莲镇上村有一座刘氏大宗,被明太祖封为“永嘉郡祠”,堪称东南无双。“永嘉郡祠”中有一长方形的戏楼,二层楼,戏台平面呈正方形,四柱歇山顶,施八角重拱复斗式藻井,斗拱斜出,层层叠叠,宛转如流云,而且彩饰鲜艳,精工镂绘,显得华丽精美,可谓是木雕中的艺术瑰宝。

该戏台不仅造型精美,而且别具一格,戏台正中有照镜门,戏台板可以开启,台前有月台,月台可站地方官或乡绅迎接朝中文武百官,是一条笔直通往永嘉郡祠正堂的礼仪官道;戏台前有月台建筑,在永嘉恐怕也是“独一无二”的。老百姓到永嘉郡祠看戏或参加宗族活动,都得从边门进入,或从戏台后正门进入,散向左右再进入永嘉郡祠正堂。戏台前方还有一天井,前大部分砌着青石条,后小部分积满了青苔。传说冬天的时候,不管别的地方雪积得有多厚,这块泥地上是不会积雪的。

位于岩头镇芙蓉村陈氏大宗院的古戏台,于1341年建造。戏台与享堂相对,向院内凸出,三面开敞临空,便于观众于三方向看戏。戏台的屋顶为歇山顶,翼角飞扬,有雕成神仙人物的斜撑,挑檐有精美的花篮柱,戏台内用覆斗状的藻井,柱头科及平身科各出三跳,拱身做成精美的曲线状,使用不同样式覆莲栓。戏台台柱上嵌有一副“非实非虚虚中原有实意,是真是假假里演出真情”的对联,颇含深意。

如今,站在这古朴、灵动而富有韵律的古戏台前,早不见台上的水袖翩舞与眼波流转,也听不到锣鼓声声与莺歌燕语,谁又能想象它曾是一代代伶人演绎悲欢离合之南戏的最初舞台。

庙台:“上演”一出出祭祀活动

在楠溪江地域偏僻、环境封闭的古村落,最常见的是祠庙戏台。这类戏台,基本上是一个木石结构的空台,台上没有任何背景与道具,除了一面板壁作屏风或砖墙后台,其他三面都处于观众的包围之中,场地简陋却别有风味。

在楠溪江,庙宇戏台并不多见,除上塘殿有四座戏台、廊下村凤南宫有一座戏台外,其余基本上是宗祠戏台。

由于民间有敬鬼神的习俗,各地遍布寺庙,而寺庙中的戏台最初产生与宗教祭祀活动以及民间祀神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浦东村的上塘殿孝佑宫,每逢农历二月十四日卢氏孝佑娘娘的“佛诞日”期间,便聘请戏班来演出,连演三日三夜,有时甚至演上四五天。还有武术、唱班等活动,同时举办集市,交流各种物资。温州各县的游人、香客、商贾齐集上塘,人山人海,好不热闹。庙会演戏,名义上是酬神,实际上是为庙会张扬声势,增添热闹气氛,招徕更多的香客。

位于桥下章岙村花育宫的古戏台坐南朝北,面朝大殿。戏台总高5.5米,宽5米,深6米,台板高1.4米,以四根石柱支撑屋顶,单檐歇山顶。戏台有一个质朴的藻井,精美的彩绘早已褪色,素面朝天的原木本色,反倒有了一种朴实美,一种洗尽铅华的典雅。

路亭中的戏台:你我皆是匆匆过客

永嘉各地的古戏台,除了庙台、祠台外,还有一些路亭中的戏台。路亭,为过往路人提供歇脚的地方,因此戏台就比较简陋一些,造型古朴粗犷,演戏时,路亭为戏台,观众便在路台周围的地上或坐或站,即可看戏。最有代表性的是大若岩镇大若岩村赤水亭戏台。

赤水亭建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平面呈凸字型,正面是一座凉亭,亭背后建有戏台,戏台与路亭之间隔有天壁。凉亭平时是村民纵论古今、话桑说蔴的娱乐场所,每逢演戏,凉亭即成了戏台的后台。凉亭与戏台各有一个歇山式屋顶,正脊互相平行,结构用勾搭连。戏台藻井绘满色彩亮丽的彩画。从这些惟妙惟肖的戏曲故事壁画中,依稀可以看出往日的辉煌来,堪称是永嘉戏台的典范。

时光流逝。静静地站在这被杂什充斥却古韵依存的古戏台前,恍然间被时光隧道带到了神秘的远古时空。柱子上那副“入情入理莫作闲者,为奸为忠昭然明鉴”的对联,仿佛令人想象到,曾经有画着厚厚油彩的戏子在台上表演,台下的村民们一边听着古老传说,一边享受着悠悠乡情。时过境迁,而今演戏与看戏人又何在?落寞的戏台,沧桑的廊柱,如何不让人心生惆怅!

永嘉的古戏台风风雨雨经过了二三百年,全县500多个古戏台,到现在剩下比较好的也就50多个了。那散落在乡间的古戏台,在现代视听的冲击下,默默忍受风吹雨打的孤寂,凋零了瓦楞,腐朽了木台,戏台因为年久失修而渐渐倒塌了。

上一篇:委托评审函下一篇:党校学员管理系统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