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卫生院关于高血压、糖尿病管理的思考

2024-06-28

乡镇卫生院关于高血压、糖尿病管理的思考(共11篇)

1.乡镇卫生院关于高血压、糖尿病管理的思考 篇一

关于乡镇卫生院人员管理的指导意见

为建立符合乡镇卫生院特点的人事管理制度,根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的意见》,现就乡镇卫生院人员管理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基本原则

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引入竞争激励机制,优化乡镇卫生院人员结构,提高人员素质,逐步建立有激励、有约束、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乡镇卫生院人事管理制度,切实加强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农村卫生事业的科学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二、改革目标

从2010年起,力争用3-5年时间,逐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乡镇卫生院特点的用人制度和政府依法监管、单位自主用人、人员自主择业、科学分类管理、配套措施完善的新体制。

三、工作任务

(一)合理核定人员编制

根据《×××乡镇卫生院机构编制标准(试行)》,由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编制。乡镇卫生院编制实行总量控制、集中管理、统筹使用。核定的人员编制,作为其聘用人员和核拨经费的依据。

(二)科学设置三类岗位

按照《关于×××卫生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开展岗位设置管理工作,以编制数为基数,科学合理设置管理、专业技术、工勤技能三类岗位。其中,卫生专业技术岗位不得低于总岗位的90%,从事公共卫生服务岗位应占总岗位的20-40%,其中中心卫生院和独立设置防保站可上浮5%-10%。专业技术岗位的设置,以医、药、护、技等岗位为主体,可根据工作需要设置辅助专业技术岗位。

鼓励后勤服务社会化,已经实现社会化服务的一般性劳务工作,不再设置相应的工勤技能岗位。

(三)推行人员定岗竞聘

在核定人员编制和岗位设置的基础上,实行竞争上岗、择优聘用、合同管理,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

1、实施竞争上岗。

定岗竞聘分以下步骤实施:(1)报批岗位设置方案。乡镇卫生院依据核定的编制和职责任务,拟制本单位岗位设置方案。设岗方案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核、人事部门核准后,报设区市人事部门备案。

(2)确定竞聘人员。县级卫生、人事、编制等部门对乡镇卫生院上报竞聘人员的资格进行审查。(3)组织竞聘上岗。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岗位职责和任职条件,采取公开选聘、竞争上岗等方式,统一组织竞聘上岗。

2、严格资格准入。

实行资格准入制度,临床医疗服务人员必须具备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其他卫生技术人员要具备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从事专项服务的人员,必须依法参加有关培训、考核,取得相应资格。除见习期内大中专医学院校毕业生外,不具备执业(从业)资格的人员不得进入。对具有执业(从业)资格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如无相应空缺的岗位,可以高职低聘、转岗聘用。

3、加强合同管理。

实行全员聘用制度,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与受聘人员签订聘用合同,实行合同管理。合同应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义务、待遇、聘期等内容,合同文本完整规范。县级人事、卫生部门按规定对乡镇卫生院完成岗位设置、组织人员定岗并签订聘用合同的情况进行认定。对符合政策规定,完成规范的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的,根据所聘岗位确定岗位工资待遇。

4、实行公开招聘。

乡镇卫生院岗位空缺需补充工作人员时,除聘用定向培养的医学生外,必须在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和招聘计划内,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新进人员一律实行聘用制。

(四)妥善安置分流人员

政府卫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对在定岗竞聘中未聘的人员,采取系统内调剂、自谋职业、离岗培训等方式妥善分流安置。

1、正式职工分流安置办法

正式职工是指组织人事部门认可、有正式的人事和工资关系的人员。

(1)系统内调剂。未聘人员中的专业技术人员,可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视情在辖区卫生系统内统筹调剂,参加竞聘上岗。

(2)三年过渡安置。3年过渡期间,乡镇卫生院如有空缺岗位,符合岗位条件的分流人员可以参加竞聘上岗,同等条件下,优先聘用。分流人员待遇第一年按原基本工资的80%发给;第二年,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发给;第三年,按当地政府规定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发给。三年后仍未竞聘上岗的,与单位解除人事(劳动)关系,人事档案挂当地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并按规定参加社会基本养老保险。

(3)鼓励自谋职业。鼓励和支持未聘人员自谋职业或自主创业,创办或领办经济实体。

(4)支持学习深造。对40周岁以下(截至2010年12月31日)与单位解除人事(劳动)关系的分流人员,经本人申请,单位批准并通过国家考试参加大专以上正规学历教育的,除享受第(3)条鼓励自谋职业的政策外,可由单位一次性补助一定比例的学费。学习期满后,不再安排工作。对经学习提高后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以上学历或取得相应执业(从业)资格的,如原乡镇卫生院有相应空缺岗位,可优先聘用;如无空缺岗位,也可推荐到专业对口、有空缺岗位的其他乡镇卫生院或村卫生室聘用。

2、非正式职工分流安置办法

此类人员与原单位解除人事(劳动)关系,享受以下待遇:

(1)给予经济补偿。按其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1年支付1个月的补偿金,月工资为本人解除人事(劳动)关系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6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按1年计算;不满6个月的,支

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2)落实相关保险。按规定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符合享受失业等保险待遇条件的,按规定享受相关待遇。

(3)视情推荐聘用。对具有相应执业(从业)资格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可由乡镇卫生院推荐到村卫生室聘用。

四、工作要求

(一)精心组织实施

加强乡镇卫生院人员管理是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的重点工作之一,关系到乡镇卫生院工作人员的切身利益。各级政府要加强领导,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稳步实施。要明确有关部门的具体责任,人事部门要加强宏观管理和指导,卫生行政部门要发挥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与编办、财政等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确保改革工作稳步推进。

(二)安置好落聘人员

要关心落聘人员生活,引导他们转变观念,重新就业。各有关部门要和相关乡镇政府加强联系,紧密配合,把落聘人员安置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对遇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要及时妥善处理,将矛盾解决在本地。

(三)加强协调配合乡镇卫生院人事制度改革要注意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其他措施相配合,统筹规划,分步实施,互相推动。各地要在抓好试点、积累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推开。

2.乡镇卫生院关于高血压、糖尿病管理的思考 篇二

一、机制缺陷使卫生院面临失活与失控的两难选择, “建机制”的使命远未完成

本轮乡镇卫生院改革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始于2010年年初, 强调的是回归公益性, 但过度的行政管制使乡镇卫生院运行机制失去活力, 服务积极性受到从未有过的跌落;第二阶段自2011年开始, 各地开始注重调动积极性, 但在投入、监管没有到位的情况下, 这种积极性又很容易导致乡镇卫生院的行为失控, 背离公益, 重新回到追求赢利的误区。怎样才能使乡镇卫生院从失活和失控的轮回中摆脱, 这是“建机制”必需完成, 却一直没有完成的使命。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1997年印发的《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 曾就机制问题做了这样的表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 遵循卫生事业发展内在规律, 建立宏观调控有力, 微观运行富有生机的新机制”。强调的是“新机制”的两个统一: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卫生事业发展内在规律”的统一;“宏观调控有力”与“微观运行富有生机”的统一。遗憾的是, 16年过去了, 当初提出的“新机制”至今仍未能建立, 乡镇卫生院运行机制仍旧是在两种极端状态之间荡秋千, 或者是只强调“卫生事业发展的内在规律”, 强调“宏观调控”, 忽略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微观运行富有生机”, 导致机制失活;或者是只强调市场机制, 强调微观活力, 忽略了“卫生事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和政府“宏观调控”, 导致行为失控。面对机制的缺陷, 我们需要的是实事求是地修补现行机制的诸多缺陷, 而不是乐此不疲地总结成果, 造成乡镇卫生院改革已经大功告成的错觉。

二、不是要不要坚持政府主导, 而是要建立什么格局的政府主导

2009—2012年政府对乡镇卫生院的直接投入由229亿增至725亿, 增长496亿, 三年增幅217%, 年递增46.84%1。但与此形成鲜明反差的是, 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能力显著下降, 农村居民本来可以就近获得的医疗服务现在不得不舍近求远, 劳民伤财。投入与产出的巨大反差, 很自然地产生了对“政府主导”效果的怀疑, 甚至出现政府退出, 把乡镇卫生院推向市场的动议。

政府从农村卫生服务领域里退出现象在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曾发生过, 在引发了严重的社会后果后, 中共中央国务院终于在本世纪初确立了政府主导的原则, 并明确提出“乡镇卫生院由政府举办13”。前后将近20年的弯路所换取的沉重教训是不应该忘却的。对于卫生事业, 特别是农村卫生事业,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是坚定不移的。目前乡镇卫生院效率低下的问题不是出在“政府主导”的战略选择, 而是出在政府主导的具体实现方式, 集中表现在把政府主导等同于取消乡镇卫生院的法人主体地位, 把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完全对立起来。结果必然导致运行机制僵化, 窒息了乡镇卫生院的生机和活力。面对这种现象如果转而采取放弃政府主导, 把乡镇卫生院向市场一推了之, 那无异于因噎废食。

值得警觉的是, 这种重滔覆辙的苗头正渐露端倪。有三种趋势值得注意:其一是县级财政收支平衡的压力逐渐增大, 削减对乡镇卫生院投入以减轻预算压力的潜意识正在萌生;其二是民间资本亟待寻找增值空间, 医疗领域正在形成跑马圈地之势;其三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有可能被泛化到市场机制失灵的领域, 有可能对此绿灯高照。这三种趋势与当前乡镇卫生院效率低下现象叠加在一起, 便很容易出现“市场化”的选项。上世纪末拍卖乡镇卫生院的风潮也就是在类似背景下出现的。当时的情况是:其一、联产承包责任制与乡镇企业转制形成了农村经济市场化的大潮;其二、县乡财政不堪重负, 急于甩包袱;其三、乡镇卫生院尚未从计划经济体制的襁褓中走出, 在经济体制急剧变化的社会背景下风雨飘摇, 朝不保夕。三种因素合力酿成了拍卖乡镇卫生院这场历史闹剧。以史为鉴, 如果我们不能有效地改善政府主导的格局, 尽快提高乡镇卫生院的服务效率, 那么惨痛的历史错误将再次等待着我们。能不能把乡镇卫生院办好, 所折射的是政府在市场机制失灵领域里的治理能力!

三、构建农村卫生服务的内部市场, 是“政府主导”的适宜形式, 也是“建机制”的基本思路

现在有两种完全不同的思路影响着“建机制”:其一是供给学派;其二是购买学派。

供给学派认为政府是基本卫生服务的提供者, 乡镇卫生院只是政府向农村居民提供基本卫生服务的工具, 其唯一的任务是完成政府下达的订单。乡镇卫生院不具有法人主体地位, 不具有经营性, 只是政府财政统收统支的附属物。

购买学派认为政府是基本卫生服务的购买者, 政府按照市场交换的原则向乡镇卫生院购买服务, 乡镇卫生院是完全独立的市场主体, 与政府只是等价交换的关系, 政府无需过问乡镇卫生院的经营行为。

完全按照供给学派建机制很容易导致失活, 完全按照购买学派建机制很容易导致失控。综合两种思路的合理内核, 在取长补短的基础上构建农村卫生服务内部市场, 以内部市场的思路建机制则有望实现“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相结合15”的原则, 有望体现“两个统一”的特色。

关于农村卫生服务的内部市场, 笔者曾在多篇文章中做了探讨16, 它的基本特点是政府以模拟市场的方式向自己举办的卫生机构购买卫生服务。内部市场有两个构成要件:其一是内部性, 即卫生机构的产权属于政府, 政府承担卫生机构的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其二是市场性, 即政府通过预付和后付两种方式向卫生机构购买服务, 按照价值规律, 补足卫生服务的社会必要成本。以资产公有保障公益, 借模拟市场保持活力。在供给学派和购买学派两者间择善而从, “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这便是“内部市场”的基础。

四、把改革成果说过了头, 拉大社会期望值与实际的距离, 反而会引发社会不满

医疗卫生体制注定是带缺陷运行的, 这不仅决定于医疗卫生体制本身的复杂性, 更取决于医疗卫生体制只能是在社会既定的经济体制、行政体制、政治体制框架内运行, 在既定的人文环境中运行。这些体制的状况无一例外要在医药卫生体制中留下投影, 医药卫生体制中现存的一些弊端, 不是仅仅靠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就能革除的。因此在乡镇卫生院改革中不要对现行政策效果说过了头, 过犹不及, 如果言过其实, 拉大了社会期望值与实际的距离, 反而会引发社会不满。当前社会对本轮医改存在的一些不满, 并非完全是现行政策的缺陷, 很大程度上是一些官员和舆论把效果说冒了头, 言过其实, 结果适得其反。

五、改革应注意承前启后, 继往开来, 如果以颠覆性的思维推进改革, 就免不了陷入反复折腾

在2009年新一轮医改启动之前, 农村医改有两点是应该肯定的:其一是经过了30年经济体制改革的洗礼, 乡镇卫生院已经初步形成了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内部运行机制。如在人事制度上淡化了身份管理, 在分配制度上推行了浮动工资, 在经营管理上强化了法人治理等。其二是继200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印发后, 政府主导的体制已经初步形成。如明确了乡镇卫生院举办主体是地方政府, 并确立了“县管”体制。政府投入由2002年的51亿增长到2009年的229亿1, 7年增长449%, 是建国后投入增幅最快的时期。尽管在运行机制中存在着一定的趋利性, 政府主导的体制还比较脆弱, 卫生服务的公益性尚待强化, 但30多年改革历程中还是有很多值得继承发扬之处的。遗憾的是在设计新一轮医改政策中对乡镇卫生院运行机制中所蕴含的活力, 以及这种活力与公益性服务形成互补的机制正视不够, 研究不够, 吸纳不够, 刻意于推陈出新, 破旧立新。结果这样的“新”却失去了基础, 以高昂的成本经历了一段曲折。痛定思痛, 现在需要警觉的是面对乡镇卫生院当前存在的诸多问题, 不能再用颠覆性的思维否定近几年医改的成果, 不然有可能又折腾到当初的起点。

参考文献

[1]、卫生部规划财务司2002年、2009年、2011年、2012年《全国卫生财务年报资料》

[15]、中发[2009]6号《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

[16]、《论农村卫生服务的内部市场》载《医学与哲学》2005年10期;

《再论农村卫生服务的内部市场》载《健康报》2010年6月14日

3.乡镇卫生院关于高血压、糖尿病管理的思考 篇三

【关键词】乡镇卫生院;构建;会计模式;管理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我国医疗卫生制度的改革,推动了乡镇卫生院的财务管理的变革。会计是乡镇医院内部管理的重要构成内容,管理会计模式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医院经营管理的成败,所以构建科学的会计模式管理至关重要,也是乡镇卫生院亟需解决的难题。

1、会计模式的简述

1.1内涵

会计模式指的是在某种社会环境下,根据相关的逻辑思维对影响会计活动的各要素进行描述,综合反映各要素的本质联系与基本特征的一个有机整体[1]。它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1)会计模式导向;(2)企业会计模式;(3)会计规范;(4)会计人才管理;(5)会计管理体制。

1.2社会职能

会计模式可以说其本身就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会计模式的社会职能指的是会计模式在运行中所发挥的作用,它有四大职能,分别为:资源配置、行为规范、行业管理与利益保护[2]。

2、乡镇卫生院会计模式管理的构建

2.1构建调控型的会计组织体系

在对卫生院的业绩进行评价时,要综合考虑到卫生院本身的治疗信息与医疗市场的各种信息,统计与分析各项指标的工作较为繁琐,所以可成立具有辅助作用的,从财务管理部门衍生但具有独立职能的管理会计机构。此组织担负起为卫生院各责任中心提供“参谋意见”的职责,对会计数据进行估计、检查、分析、协调与评价。由于会计师在会计管理中地位重要,相当于医药资源管理职责的设计师,所以乡镇卫生院可实行总会计师责任制,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统一接受总会计师的领导与管理,经营管理就代替了传统的会计核算。此机制可同时促进卫生院各部门的发展,使卫生院的整体效益达到最大化[3]。

2.2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新制度

乡镇卫生院的会计管理,虽说制约于本单位的管理,还同时受到上级领导的管理与相关部门的监督,但常由于环境的松散,加上很多乡镇卫生院的会计管理掌权于主要领导手中,所以会计管理有时并没有受到机制的制约。如此,会计管理的职能就有可能受到约束而无法发挥。为了会计管理职能能够充分发挥,促进卫生院的发展,乡镇医院要积极探索会计管理的新制度,协调好上下级的管理关系,加强检查与监督力度,建立健全现代乡镇卫生院会计管理的新模式,使会计管理制度化,给会计管理的实践予以规范与指导。

2.3构建开放型的会计信息系统

不管是会计信息与会计核算的内容,还是会计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关系都是开放的,会计信息系统当然也是开放型的[4]。乡镇卫生院的会计信息系统的构建,内容包括会计政策、会计信息流程、会计信息指标体系与会计信息质量指标。在卫生院内部,信息使用者不同所需的也是相异的信息,这就导致会计信息系统中的会计信息不能并存相关性与可靠性。所以在实际的会计工作中,应根据使用者的需要提供会计信息,也就是说在建立会计信息体系时,应设置好信息提供的对象、信息的不同需求与其他的会计信息指标等。

2.4管理信息化

如今的信息时代,也要求乡镇卫生院的会计管理能够实现信息化管理。目前,虽然医院将大量资金投入在办公管理软件及HIS系统上,但多数医院并没有实现财务电算化与管理信息化,会计管理仍是传统的模式与水平。为了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与谋求长远的发展,卫生院应加强会计管理软件的开发与利用,促使存货控制、预算管理与投资决策等会计管理工作实现信息化管理。

2.5会计人员的管理

加强人的管理是管理的关键所在。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中是主体,故会计管理应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养,实行人性化管理。这是构建科学的会计模式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评价会计工作质量的指标[5]。乡镇卫生院一方面要增强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能力,另一方面也应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水平,会计从业人员品质的好坏是会计工作有无保障的关键。所以,应时常对会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的教育与培训,通过参加培训班与实际的管理、操作示范,达到职业道德提高的目的。乡镇卫生院的会计模式管理,单独发挥本单位的社会管理职能是不够的,还应接受行政部门或是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检查与监督,将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培养、管理规范、例行检查与行政监督有机结合起来,以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

2.6构建会计监督機制

建立了科学的会计模式之后,乡镇卫生院还须健全会计监督机制,如此才能对会计人员进行监督,也方能确保实施会计制度的通畅。目前对乡镇卫生院而言,亟需解决的问题是怎样建立科学合理的会计监督体制,这个制度又该由谁来执行。针对医院会计管理由主要领导人掌控的现象,乡镇卫生院应将会计管理工作与会计监督工作分离,形成各自不同的机制。会计人员只需做好相关的会计工作及提供会计报告,审计部门则进行会计监督,以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这样,专业的会计人员才能够真正实现对会计事务的监督,也方能保证会计工作的质量。

3、结束语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与医疗改革的深入,医院之间的竞争也呈激烈化。乡镇卫生院作为是我国医疗制度改革的基础单位,其会计的管理关乎到整个卫生院的管理,自2011年新的医院会计制度实施以后,乡镇卫生院更是呼唤新的会计管理理念和模式,特别是构建科学与完善的会计模式管理,成了卫生院管理者面临的一大挑战。

参考文献

[1]杨荣国.构建乡镇卫生院会计模式管理的有益探讨[J].中国城市经济,2012,22(03):136.

[2]姜芳.会计模式的社会职能及职业素养[J] .现代营销(学苑版),2012,18(01):90.

[3]钟珺.基于管理会计模式的医院经营管理[J].现代医学,2010,11(10):139.

[4]王红.现代会计的内涵及管理型会计模式的建立[J].河南科技,2011,26(09):43.

[5]张艳红.如何构建完善的企业会计模式[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4(01):241.

4.乡镇卫生院关于高血压、糖尿病管理的思考 篇四

为进一步加强乡镇卫生院的财务管理,根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的意见》,现就乡镇卫生院财务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集中管理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工作任务

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在坚持预算管理权不变、资金所有权和使用权不变、财务审批权不变的前提下,按照集中管理、分户核算模式成立会计核算中心,乡镇卫生院收支纳入核算中心统一核算,切实加强收支管理,积极探索对乡镇卫生院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方式,努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把乡镇卫生院真正办成全心全意为农村居民健康服务的公益性服务机构。

二、基本原则(一)预算管理权不变

乡镇卫生院在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导下,编制本院预算、决算草案和本院预算的调整方案,负责组织预算的执行。(二)资金所有权和使用权不变

乡镇卫生院资金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归乡镇卫生院,原有的各项债权、债务由乡镇卫生院享有和承担。(三)财务审批权不变

乡镇卫生院事权范围内的支出,按乡镇卫生院规定程序,由本院法人代表审批签章生效。

三、工作要求

(一)统一财务管理

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对本辖区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进行会计核算和监督。

(二)统一编制预算

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按乡镇卫生院发展规划,结合财力实际,提出乡镇卫生院财政预算安排的指导意见;乡镇卫生院根据县级卫生行政部门预算安排的指导意见编制预算草案,在预算执行中,如遇到客观原因影响预算执行需要调整预算的,乡镇卫生院应提出预算调整方案,报县级卫生和财政部门审批。

(三)统一设置账户

核算中心在银行或金融机构开设乡镇卫生院事业经费总账户,在总账户下开设各乡镇卫生院独立分户,同时撤销乡镇卫生院原有银行或金融机构的账户。

(四)统一报账制度

乡镇卫生院只设兼职报账员(必须持有会计人员从业资格证),负责向核算中心申请支款、经办乡镇卫生院财务收支日常业务。对于手续不全或违规违纪的支出,核算中心予以退回。

(五)统一收付方式

乡镇卫生院所有现金收入必须当日存入核算中心专户,由核算中心统一管理。为方便乡镇卫生院及时用款和新农合“直补”,建立业务备用金制度,用以支付现金支出业务和新农合“直补”所需现金,其额度不超过乡镇卫生院上年平均月支出总额的二倍。

(六)统一办理采购资金划拨

乡镇卫生院各项采购支出,由乡镇卫生院提出申请和计划,按规定程序采购验收后,采购资金由核算中心直接拨付供应商。

(七)统一收费票据管理

统一乡镇卫生院收费票据,清理回收所有的过期作废票据和自制票据,其管理权全部上收到核算中心,由核算中心负责票据购买、保管、领用、核销、遗失处理、清查、归档等。推行以票管收,定期核查的票据管理制度。

(八)统一财务公开

核算中心定期向乡镇卫生院提供会计报表和财务分析,并统一办理财务公开。

(九)统一会计电算化

核算中心使用财务软件核算乡镇卫生院会计事项,确保会计核算的规范、准确、快捷,提升会计核算水平。

(十)统一档案管理

乡镇卫生院的会计档案由核算中心统一保管、编目、立卷、归档,以保证会计档案的完整、规范、安全。

(十一)统一审计监管

核算中心应接受财政、审计部门对辖区内各乡镇卫生院的经济运行、收支状况、财务管理的审计。

四、组织实施

5.乡镇卫生院关于高血压、糖尿病管理的思考 篇五

乡镇财政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认清新形势,紧紧围绕上级财政工作的安排布署,切实履行财政职能,着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树立大财政意识,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围绕“做大财政蛋糕,做小财政供养系数,做优财政资源配置,做强财政公共保障能力”的目标,加强财政监管,在财政支出与管理做到量出为入,量力而行,力求保工资、保运转、保重点,转变自身职能作用,加强乡镇财政队伍团队建设、机关作风建设、干部职工能力素质建设,创新财政预算管理,强化公共财政体制建设,变以钱养人为以钱养事,有节有力地推进乡镇财政改革。

二、加强财源建设,优化税收结构,依法理财治税

保证机构运转和经济发展是财政收入管理的主旋,加强财源建设是乡镇财政收入增长的根本途径。要合理划分收支范围,明确乡镇财权与事权,调动增收节支的积极性,提升本级财政实力。一是向税源结构挖收入。对税收增减影响较大的税种深挖盘活,如交通运输业、建筑安装业、餐饮娱乐业等营业税税种,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以及财产税、行为税征收面广的税种,优化税收结构,广聚税源。二是培植财源,带动税收收入的增长。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乡镇财政摆脱困境的根本出路。要把握机遇,紧跟国家产业方向和政策投入,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把财税增长与农民增收相结合,切实加强财源建设的领导,着力研究发展本级财力,制定财源建设发展规划,狠抓落实。乡镇要因地制宜发展有特色的农、牧、渔业和旅游业,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引导和大力培植农业产业和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三是协同税务部门强化税收征管,向税收管理要收收入。加大财税宣传力度,坚持日常与集中相结合,大力宣传财税法规、政策的宣传,提高纳税人的纳税意识,营造宽松的纳税氛围。同时,把好税收减免关,维护税法的严肃性,对违法违纪案件坚决查办到底。开展专项税源调查,依法治税、依率计征,利用费改税后的政策做好难管村、钉子户的工作,尽量减少税源流失,杜绝税费改革后出现新的尾欠。发挥社会中介机构和广大群众协税护税的作用,做好税收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力求做到应收尽收。

三、加强财政支出管理,严肃财经纪律,规范财务管理

减轻财政负担,合理支出。一是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利用农村税费改革的契机,积极推进乡镇行政体制的改革,精简机构,分流人员。事业单位如农业、水利、建设环保、畜牧、广播电视等与政府脱钩,推向市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并结合“撤村并村”,使乡镇机关人员向村级流动,并鼓励乡镇人员兴办、领办企业和实体,减轻乡镇财政负担;二是进一步完善财务规章制度。会议、学习、差旅、接待、通讯、下乡补助、加班要严格执行国家统一的财务制度,控制报刊订阅费用,严格控制外出参观、考察,从严控制非生产性支出。三是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要坚持离任审计制度。在审计结论没有出来时,乡镇领导不能提拔、调动;纪检、监督、审计等监督部门检查出的违纪违规,不能以罚代法、以罚代纪,不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要严格执行不提拔、不调动、不评先评优、一票否决的规定。触犯刑律的,要移交司法机关。四是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争取上级对乡镇承借承还的周转金中经审核确定无法收回的呆帐、坏帐予以豁免,化解乡镇财政风险,避免新的赤字债务的发生。不断调整和完善转移支付的调节功能,确保基层正常运转。

6.乡镇卫生院关于高血压、糖尿病管理的思考 篇六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总工会《关于加强乡镇(街道)工会规范化建设的意见》,今年以来,我们围绕加强乡镇工会财务规范化管理主题,对全省乡镇工会财务规范化管理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表明,我省乡镇工会财务部门在落实全总《意见》精神时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系列成绩,但同时也感到,乡镇工会财务工作的规范化问题仍任重道远,需要各方继续努力。现将调查的有关情况及思考报告如下:

一、乡镇工会财务规范化工作的现状

机构设臵及人员情况。截止2012年6月,全省共有乡镇(街道)1233个,所有乡镇均成立了工会组织。全省乡镇(街道)共有企业10.42万家,职工420.95万人。其中,建立工会9.12万家,入会职工374.04万人。全省配备专兼职工会干部的乡镇街道工会共1090家,配备专职工会干部2249人,通过选聘方式任用人员366人。其中,专兼职财务人员1337人。

二、乡镇工会财务规范化工作需引起重视的问题 今年来乡镇工会财务在探索和实践中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乡镇工会发展时间还长,财务管理很不完善,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多数乡镇工会没有配备专职干部,影响了财务管理工作 据调查,目前配备专职工会干部的乡镇只占乡镇总数的16%,配备专职工会干部170人(含招聘的工会工作者),其余大部分乡镇工会干部为兼职。未能配备专职工会干部的主要原因,是乡镇工会干部编制难以落实。虽然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印发《关于乡镇(街道办事处)工会人员编制问题的通知》规定:“企业职工总数达2000人以上或企业年产值达1亿元以上的乡镇(街道办事处),可配备专职工会干部1名,其编制在省里下达的乡镇或市区行政编制总额内调整解决”。由于文件规定配备1名工会专职干部的编制是在“编制总额内调整解决”,既不是新增的编制数,也不象共青团、妇联那样有明确的干部定位,再加上乡镇普遍处于编制紧缩状态,是工会专职干部编制得不到有效落实,基本上仍处于无编制状态。而兼职的工会干部投入工会工作的时间和精力有限,更无暇顾及工会财务工作,从而使财务管理弱化。

(二)乡镇经济发展不平衡,大部分乡镇工会经费困难 经济较发达的沿海乡镇且有委托地税代收工会经费的地方,乡镇工会经费收缴较好,收缴总量大。如 市乡镇工会2006年拨缴经费收入为4875.72万元,占全省乡镇工会拨缴经费收入的73%,经费收缴率达83%。而经济欠发达的山区乡镇,企业数少、规模小、职工数不多、业主的缴费意识差,经费收缴困难;甚至一些乡镇由于财政困难,没有将乡镇机关的工会经费单独列入财政预算,不拨或少拨工会经费,致使乡镇工会经费收缴率仅为18%左右。据调查,2006年全省拨缴工会经费收入在1万元以下的乡镇占乡镇总数67%,其中没收一分经费的占36%。这一数字表明,全省有三分之二的乡镇工会活动经费严重不足,从而制约了乡镇工会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工会经费独立管理原则难以落实到位

全省乡镇工会未开立银行账户、未独立会计核算、未由工会主席“一支笔”审批开支的分别占乡镇总数66%、62%、62%。有的虽已开立银行账户,但在前几年政府清理预算外资金时被撤销,将工会经费并入乡镇机关财务或乡镇财政所设一个科目予以核算,工会经费开支也由乡镇长审批,但在费用开支前工会主席必须向乡镇长请示,经同意后由工会主席签字。工会经费独立原则之所以难以落实,究其原因:一是乡镇领导对《工会法》规定的工会经费独立原则不了解,把工会视同乡镇的一个部门来管理;二是目前大部分乡镇工会没有经费或经费不多,因此有些工会干部对工会银行账户、独立会计核算的积极性不高。

(四)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财务基础工作薄弱 一些乡镇工会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会计核算不规范,没有编制经费收支预、决算,经费开支随意性大。有的虽然成立了经费审查委员会,但没有开展工作,缺乏有效的审查审计监督。而且,乡镇工会没有专职财会人员,有的是由不懂会计业务的工会委员兼任,有的是由乡镇机关财务人员或财政所人员兼任。兼任的财会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大部分对工会财会规章制度不熟悉,对工会经费开支原则、开支范围、开支标准不了解,用于工会经费收缴和财务管理的时间不多,且人员经常变动,致使财会基础工作比较薄弱。

三、加强乡镇工会财务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2005年全总《关于加强乡镇(街道)工会规范化建设的意见》只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总工会要从本地区的实际出发,合理确定乡镇(街道)工会经费的留成比例,或以其他适当方式解决乡镇(街道)工会的经费需求,保证乡镇(街道)工会正常活动道德开展”。为了解决乡镇工会工作经费问题,1997年和2002年省总分别印发了《关于乡镇企业工会经费拨交的规定》和《关于乡镇工会财务管理体制的暂行规定》,但由于大部分乡镇工会经费收缴总量少,这两个文件精神没有得到很好地贯彻落实。为了保证乡镇工会能够有效地开展工作,认真履行好各项职能,必须从根本上、体制上解决困扰工会工作发展的“无人管事”和“无钱办事”问题。

(一)要认真解决和落实乡镇工会干部编制和人员配备问题

乡镇工会专职干部少,“无人管事”已成为制约乡镇工会活力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乡镇工会面临的一个难题。建立健全乡镇工会领导机构,配备专职工会干部,首先必须解决和落实工会编制问题。建议全总在源头上予以协调解决。在全总没有统一解决之前,建议省总积极争取省委支持,并与省编委协调:一是符合条件成立乡镇(街道)总工会的,应当给予2名专职工会干部编制;二是1997年省编委关于企业职工总数达2000人以上或企业年产值达1亿元以上的乡镇(街道办事处)可配备专职工会干部1名的规定,应予以重新明确。当然,在目前乡镇办事机构精简、编制压缩、人员减少的情况下,要想通过编制来解决工会专职干部短缺问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当前应积极拓宽选配乡镇工会专职干部的渠道,通过向社会公开招聘的方法,解决乡镇工会“无人管事”问题。

(二)经济较发达的乡镇工会应作为一级财务管理 1.作为一级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经济较发达的乡镇经济总量大,企业和职工数多,工会组织发展迅速,工会经费收缴数额较大。据调查,2006年拨缴工会经费收入在30万元以上的有48个乡镇,虽然这些乡镇只占乡镇总数5%,但收缴的工会经费却占全省乡镇拨缴工会经费总额的70%。把组织机构健全、经费收缴较多、能独立管理经费的乡镇工会作为一级财务管理,对理顺乡镇工会经费收缴关系,明确乡镇工会经费留成比例,规范乡镇工会财务管理,促进乡镇工会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2.作为一级财务管理应坚持的原则。一要坚持“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原则。这是维护工会财务工作的有机统一,保持工会财务的一元性、完整性的必然要求。二要坚持与地方经济和工会组织发展相适应原则。就是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方经济达到一定规模,乡镇工会组织发展具备了一定条件,才能作为一级财务管理。三要坚持属地管理原则。作为一级财务管理的乡镇工会,要做到财权与事权的统一,其财务管理范围的划分就必须按现行财务管理体制的属地原则执行,即乡镇行政管辖范围内的企业(不含中央、省、设区市属企业)工会,乡镇机关及所属事业单位工会。

3.作为一级财务管理应具备的条件及报批程序。乡镇工会作为一级财务管理应具备以下条件:一是乡镇工会组织机构健全,有成立经费审查委员会并开展工作,有工会专职干部和独立的办公场所,工会各项活动正常;二是工会经费能够实现独立管理,即开立银行账户、独立会计核算、经费开支由工会分管财务主席“一支笔”审批、内部财会制度健全、配备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专兼职财会人员;三是年收缴40%部分的工会经费在30万元以上。根据全总有关规定,行政按工资总额2%拨缴的工会经费,除基层工会留成和上缴全总外,其余部分省、市、县(区)工会各留成多少,由省级工会决定。因此,乡镇工会作为一级财务管理的报批程序是:由乡镇工会提出申请,经县(市、区)总工会、设区市总工会同意后报省总工会审批。

4.作为一级财务管理的乡镇工会经费分成比例。按全总规定,成立乡镇总工会的作为工会一级地方组织,具有地方工会的职能;未成立乡镇总工会的乡镇工会虽然具有地方工会和基层工会的双重职能,但由于工会的工作重点在基层,活力在基层,基础在基层,故不宜减少基层工会的留成经费。在全总未出台有关乡镇工会经费分成办法之前,乡镇工会的留成经费由省、市、县(区)总工会来调剂解决。同时,考虑到作为一级财务管理的乡镇工会管理费用开支大,适当提高其经费留成比例是必要的。

(三)对经济欠发达的乡镇工会、城市中的街道工会及城关镇工会,暂不作为一级财务管理

1.暂不作为一级财务管理的理由。一是经济欠发达的乡镇和城市中的街道工会经济总量小,企业规模小,企业数和职工数少,工会经费收缴不多,工会干部及财务人员多为兼职,人员流动性大,财务基础工作薄弱,工会经费完全独立管理较难,作为一级财务管理的条件还不成熟。二是街道工会与区总工会、地处县城的城关镇工会与县总工会,它们同处一个城区,所属企业相互交叉,经费收缴按属地管理原则不易划分,且城区范围不大,财务工作可以由区总工会、县总工会进行统一管理,其单独作为一级财务管理显得没有必要。三是街道办事处是区政府的派出机构,不是一级政府,因此也不应作为一级财务管理。当然,街道工会也有特殊情况,近年来随着城区的扩大,有些原为乡镇现改为街道,其管辖范围及工会经费收缴总量与原乡镇工会无异,如泉州的一些县(区)街道,此类街道工会仍可作为一级财务管理。今后,这些乡镇、街道及城关镇经济发展了,工会经费总量增大了,财务基础工作好了,企业交叉管辖的问题解决了,条件具备了,也可以批准其作为一级财务管理。

2.暂不作为一级财务管理的经费核算办法。对于工会经费独立原则不落实,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基础工作薄弱,暂不作为一级财务管理的乡镇工会,其按比例应回拨给乡镇工会的经费可实行报账制,由县(市、区)总工会集中管理和核算。每年初由乡镇工会根据当年工作计划向县(市、区)总工会报预算,县级工会在其应回拨额度内予以批复,并纳入县级工会预算。也可实行“总量控制,调剂使用”办法,即县级工会对按规定比例应回拨给乡镇工会的经费进行总量控制,根据各乡镇工会开展活动的实际情况调剂安排。各乡镇工会设报账员,经费开支经乡镇工会主席审批后,有报账员凭发票单据向县级工会财务审核报销。县级工会不应截留或挪用乡镇工会经费。这样将应回拨工会经费与开展活动挂钩,促进乡镇工会工作的开展,提高经费使用效益,也可以有效摆脱一些乡镇领导对工会经费的控制。

7.关于改进乡镇财政管理的几点思考 篇七

关键词:乡镇;财政管理;预算;财务监督

乡镇财政是现行五级财政的最底层,也是最薄弱环节。加强乡镇财政建设既是财政部提出的“两基”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关键所在。在当前城乡一体化的背景下,乡镇财政发挥着连接城市和农村的纽带作用,以苏州市2011年来说,全市乡镇完成地方财政收入658亿元,占全是的比重为59.8%,为全市财政收入做出巨大贡献。

一、乡镇财政的基本管理职能

目前乡镇财政承担着为“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开启基本现代化新征程”提供资金保障的重要职责,在加强基层政权组织建设、落实国家强农惠民政策、加强财政资金管理、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农村税费改革和耕地占用税、契税“两税”职能划转后,乡镇财政主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转变工作职能,改变过去以征收管理、资金分配为主的管理模式,还承担起资金财政监督、协税护税、提供公共服务等重要工作,职能不断拓宽。乡镇主要承担的工作任务是:在上级财政部门的领导下,负责在乡镇财政预决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调整、乡镇预算内外资金收支管理、国库集中支付等工作;负责乡镇政府预算单位财务核算与督检;负责各类财政专项资金管理;负责乡镇政府债权债务清理工作;负责乡镇国有、集体资产管理;负责各项涉农补贴核定兑付;协助税务部门做好本行政区域内有关税收和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工作。

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深入和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乡镇财政的管理职能也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使得其在运行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而这值得我们去深思。

二、乡镇财政管理存在的问题

乡镇财政管理工作中仍存在着一些法规执行不力、操作不规范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预算管理缺乏力度。乡镇年度预算每年都要在人代会上通过,但实际上乡镇财政预算并没有多少约束力,财政预算在编制、执行和监督上很不到位,收入预算的执行控制力度不大,收入数据和进度仅在年终凭税务部门和上级财政转移支付的数据入账,支出的随意性较大,仅凭领导的批准即可实现支出。乡镇随意调整预算、超预算和预算调整不经乡镇人大审议现象较为普遍。有的乡镇为实现“收支平衡”,想方设法变通,掩盖“赤字”的真相,在预算安排上存在寅吃卯粮现象。乡镇财税管理的责、权、利不统一影响了乡镇政府财政职能的充分发挥。

(二)是资产管理容易忽视,“财”与“产”相脱节。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会计核算转移至国库收付中心,但是单位的财产物资却仍由单位自行管理,特别是固定资产,收付中心只核算一级总账科目,无法深入到详细的物件管理,对固定资产报废处置的管理也呈粗线条化。在当今办公用品更新换代日益频繁的情况下,极容易造成账实不符,即单位已经处置了资产,中心还在记账。另一方面,单位也由于会计集中核算而无意思的弱化了资产管理,认为一切有中心统管而放弃了固定资产管理。这样一来,势必会造成会计核算游离于单位资产管理之外的局面,造成资产“财”与“产”脱节,以致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三)债务管理体制弱化,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财政风险加大。目前许多乡镇巨额的负债已远远超过了乡镇的承受能力,有些乡镇固有收入连“保工资、保运转”都困难,根本没有余钱来偿还债务。据统计,最近十年内乡镇债务正以每年不少于200亿元的速度递增,目前已不低于6000亿元,甚至有数据表明已达万亿元之巨。关于债务的形成,很多乡镇都是通过融资平台对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贷款,而且对债务的依存度越来越高,有些乡镇甚至账面负债达到了数亿元,背上了沉重的利息,的如果债务严重的话会严重影响乡镇经济和民众对政府的信任感。

(四)财政监督软化,财务监督力度有待加强。加强财务监督是乡镇财政管理信息化的目标之一,但由于乡镇财政集中支付中心的知情度有明显的局限性,对预算单位实施全过程的会计监督带来一定困难。具体表现在对单位支出的合理性难以控制,发票的真实性难以把握。中心对单位的的财务监督本应建立在对单位业务了解的基础之上,而现在只能停留在对原始单据和签批手续的合法性审核上。只要票据合法有效、手续完备无缺,不论其反映的经济内容是否真实,开支的标准是否合法,在缺少了实时实地地监督且人手少、工作量大的不利因素制约下,中心工作人员只能照单报销,从而形成新的监管死角。

三、加强乡镇财政管理的建议

(一)加强预算管理。提高财政管理水平,要做好预算管理,包括:乡镇财政在年初预算时,要严格执行《预算法》,明确收支项目、划清收支范围。在支出项目的安排上,不留“缺口”。同时对该收的税费及时、足额地收取,以发挥预算的统驭功能。要严格按照《预算法》的规定和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和调整的预算执行,以实现预算管理的科学化和法制化。同时,乡镇财政还要建立财政资金分配、使用和管理整个过程的监督约束机制,做好财政资金的跟踪问效工作,加强财政资金使用的绩效分析,促进财政支出效益的最大化,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要建立健全资产管理的财政约束机制。完善资产监管机制,定期进行资产的盘点和清理,督促使用单位对固定资产的完善保管及良性使用。建立健全资产购买、处置、登记和台帐制度,研究制定乡镇行政事业单位各类资产的购置审批制度、资产出租、出借和收入管理制度、资产采购制度、使用管理制度、资产处置和报废审批制度、资产管理岗位职责制度等,规范和加强单位内部的资产管理工作。

(三)控制债务的增加,积极化解财务风险。乡镇要建立偿债准备金制度和政府债务风险预警体系,对政府债务的规模、结构和安全性进行动态评估和监控,在安度预算时安排一定比例的偿债准备金,用于归还到期债务和消化历史债务,严格控制政府新增债务的发生,以减少债务给政府运转带来的奉献,维护政府信誉。同时,建立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加强对行政管理支出的控制力度,杜绝不合理开支。

(四)加强对乡镇财政财务的监督力度。一是要加强单位财务内控制度的建设,严格财务收支的审核与管理,完善支出的审批手续,遵守现金管理制度和结算纪律,对报账的原始凭证要严格审核程序,明确责任,有效控制财务资金的收支,确保财务资金的安全;二是要强化财政对村级财务资金监管,乡镇本级财政收支、上级财政部门下达乡镇的各种补助资金由乡镇财政部门直接监管;上级有关部门拨付实施的补助资金,乡镇财政部门要协助上一次财政部门做好监管工作。财政部门要制定乡镇财政监管的实施办法,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完善对乡镇财政监管工作的督导机制。对各项政策性补助、强农惠民补贴等资金要公开公示,采取直接有效的方法,确保资金及时兑现到个人,落实在实施项目上去。三是要加强审计监督,结合乡镇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乡镇财政决算审计和涉农专项资金审计,将对乡镇财政的审计监督纳入正常化的轨道。同时要建立健全乡镇审计机构,配备足够的审计力量,使乡镇财政收支管理处于经常化的审计监督。

8.关于加强乡镇卫生院建设的意见 篇八

一、首先加强卫生院班子建设,尤其是院长的管理。没有一个锐意进取,吃苦耐劳,兢兢业业的带头人,没有一个坚强的战斗堡垒,一切工作罔谈。

1、加强作风建设,树立勤政爱院,廉洁奉公,全心全意为群众的人民公仆形象,院兴我荣,院衰我耻时刻铭记在心。要有一股扎实肯干,吃苦敬业,舍我其谁的精神,认真抓好医院的各项工作。坚决杜绝工作作风浮漂,把“八荣八耻”作为每一个领导干部的座右铭。

2、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团结群众向前看。面的困难不放弃,遇到问题不抛弃,积极发动群众出主意、想办法,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把各项工作搞上去。

3、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清正廉洁的作风,正确履行人民赋予的权力。各单位要建立并推行政务、医务和财务公开制度,及时向社会公开卫生行政法规、标准规范及重大工作进展情况等重要事项。进一步推行医院院务公开制度,向社会公开医疗服务项目及收费标准,药品及医用耗材价格、门诊及执业医师信息、医疗服务流程等。坚持完善住院费用清单制度和费用查询制度,完善医疗纠纷及投诉处理机制,建立健全医院内部决策、人事、分配、财务、采购公开制度,并向职工代表大会报告。加强财务管理,厉行节约,增收节支,50元以上支出要集体研究有记录,每月一次财务公开。严禁公车私用、公款吃喝,继续执行工作日禁酒令。

二、加强行风建设及创建群众满意的基层站所工作,行风的好坏关系到每个单位的形象和自身的诚信度,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1、认真抓好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廉洁自律工作,全面落实**市医务人员服务行为规范(十坚持十不准),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对待病人确实向自己的亲人一样,要落实在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中。坚决杜绝门难进、脸难看,服务态度生硬的作风,坚决杜绝医务人员吃、拿、卡、要,开搭车药,收受红包、回扣现象。

2、改善就医环境,给病人一个温馨舒适的场所,让病人像在家一样温暖,重点改变住院条件,做到环境幽雅,被褥干净整洁,做到一人一用一换洗一消毒。

3、规范医疗收费行为,药品、医疗收费价格公开上墙。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物价政策,保证用药质量,规范进药渠道,认真贯彻执行*卫

【2008】123号文件关于乡镇卫生院统一执行集中招标采购价格的通知,提倡药品采购低进低出,坚决执行购货通知单制度。

三、加大案件查处力度,确保改革开放成果

9.关于如何搞好乡镇卫生院 篇九

近年来,新闻媒体报道了多起有关医德医风不正的事件,在社会上造成恶劣的影响,医务工作者的形象遭到严重质疑。为纠正医疗服务行业不正之风,各个医疗机构把进一步加强医德医风列为单位纠风工作的首要任务。那么,医务工作者自身究竟该如何看待医德医风问题,医疗机构又该如何抓好医德医风建设工作。带着这一疑问,我们对医德医风的现状及建设问题作了初步的探索。

一、医德医风建设现状及产生根源。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和关心自己的健康问题,对医疗卫生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医德医风问题也早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医德医风教育是新形势下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医院思想政治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更是卫生系统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各个医疗机构都在开展医德医风建设工作,可是现状却并不尽如人意,收效甚微,医患纠纷层出不穷。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经过笔者调查发现,基层卫生系统在医德医风建设工作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从医务工作者角度来讲:

1.从业人员自身道德修养不够

乡镇卫生院职工均为中专、大专毕业,学历构成层次比较低,对于医德医风问题,认识不够,没有从根本上转变那些不正确的思想。主观上存在一些抵触情绪和事不关己态度。思想上总认为只有办实事才是硬道理,学习医德医风就是纸上谈兵,只是为了应付上级和领导检查。长此以往,疲于应付各种学习,使得医务人员不但职业道德没有任何提升,反而会导致大家的厌烦、抵触情绪更盛。2.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众所周知,市场经济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是提倡公平竞争,商品实行等价交换,它既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强化了平等观念,但也容易扭曲一些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由于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侵蚀,部分医务人员认为劳动也是“商品”,可以通过医患关系实现“医术”与“金钱”的交换,见利忘义,致使医患关系变成了“商品交换关系”。作为医务工作者,他们也面临着住房,孩子上学等一系列问题,生活压力较大,但是基层卫生机构医务人员普遍薪酬较低,工作强度大,三者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这也直接导致少数人抵御不了金钱或其他利益诱惑,从而出现向患者索要红包等恶劣情况。

3.医患之间缺乏信任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和关心自己的健康问题,对医疗卫生水平的服务需求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甚至还出现了超前需求。有些病人明确表示送多少礼,花多少钱都无所谓,只要能把病看好。这种供需状况,为部分医务人员“吃请受礼”提供了条件。还有些病人甚至认为只有医生收了他的礼,才会全心全意的把他的病治好。这就存在了一种患者对医务人员的极度不信任问题。

(二)从医院管理角度来讲:

1.医德医风教育不得力

医院放松医德医风教育是导致存在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许多医疗单位的领导把主要精力用于抓医院日常业务管理,弱化了社会效益,忽略了医德医风教育。即使有些医疗机构开展医德医风教育培训,只是一味的强调医德医风建设的重要性,教育形式单一枯燥,流于形式,没有深度挖掘医德医风教育内涵,根本问题没有落到实处,没有取得实际效果。2.监督考评机制不完善

医德医风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复杂工程,它不可能一蹴而就。毫无疑问,医院都制定了医德医风管理、考评制度,但是大多也只是在医院内部建立监督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等监督管理体系,却没有面向社会,面向群众,没有提高医疗行为透明度,所以缺乏有效的外部监督。从而,让某些医务人员在领导面前表现的很好,但是面对病人时,又是另外一种态度。考评制度可操作性不强,往往只是为了应付主管部门的检查,考评措施未落到实处。3.人员结构不合理,工资待遇相对不高。

乡镇卫生院存在人员少,工作杂,一人身兼多职,分工不明确,职工工作压力大,造成医务人员在工作往往处于一种应付的状态,应付工作,应付患者,以一种不健康的工作状态投入到工作之中,很少与患者进行沟通。作为医务工作者,每月收入就那么一点,经常还要加班,还要上夜班。在现实生活中,既要维护自己生存和发展的个人利益,又要维护社会共同利益。两种利益是客观存在的,而问题的关键在于怎样调整这两种利益的关系,用什么样的观点来对待两种利益的矛盾,这就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个道德问题。

二、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性

(一)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是实现乡镇卫生院长久持续发展的需要。

医院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科学的管理、良好的医德医风、和谐的医患关系的基础上。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有利于医院的长久持续发展。如果没有病人,就没有医院存在的价值。

(二)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

强化医德医风建设,努力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从而减少医患之间的对立情绪,有利于化解矛盾,维护安定团结。解决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同时促进社会的安定团结、经济发展。

(三)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是实现医患双赢的需要。

强化医德医风建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使医护人员与患者相互更加了解、理解、信任。医护人员要真正做到关心每一位病人,大力倡导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同时也为自己赢得更多的服务对象,使自己的业务技术有了得以发挥的机会。在患者当中建立良好的信誉,病人尊重医生、尊生护士、尊重医护人员的劳动,积极配合医护人员,使自己的病情得到治疗,避免紧张、不和谐的医患、护患关系造成痛苦和损失,强化医德医风建设关键要做好医患、护患和谐,彼此理解、尊重。

三、今后该如何抓好医德医风建设工作

鉴于医德医风建设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为今后的医德医风建设工作更好开展,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切实将医德医风建设工作落到实处,营造良好的医患关系、创建和谐卫生事业。

(一)抓好医德医风建设教育培训问题

1.了解医德医风教育的必要性

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一是靠先进的医疗科学技术和医疗设备,二要有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把两者融为一体,在党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的指引下,医疗卫生事业才能实现科学发展。因此,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同时还必须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而医德医风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强医德医风建设,不单纯是一个行业作风建设问题,而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又是党风廉政,反腐败的一件大事,务必要引起从业人员,特别是领导的高度重视。2.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统一认识

院领导应该矢志不渝地积极组织医院职工认真深入学习医德医风,持久地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情况,新问题对职工进行“三观”教育,即新型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教育。要对职工进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教育和反腐倡廉教育,教育职工经常进行换位思考,把病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二)健全医德医风建设工作监管、考评制度

提高管理效能,规章制度是保证。医院必须根据医德医风建设工作中客观存在的各项问题进行归纳总结,找出对策方案,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可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坚持用制度管人,将医德医风建设纳入单位的目标管理责任制之中,做到统一计划,统一部署,统一考核,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

(三)加大医德医风宣传力度,让医德医风接收社会监督

10.乡镇卫生院关于高血压、糖尿病管理的思考 篇十

财务集中统管的实施意见

为规范乡镇卫生院财会管理,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卫生事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医院会计制度》、《医院财务制度》等法律法规规定,参照县财政部门对县直单位财会工作管理办法和经验,经研究决定对各乡镇卫生院财务实施统一集中管理,成立×××卫生局会计工作站,并制定实施意见如下: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卫生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以《会计法》为指导,认真落实国家有关财经法律法规,积极探索卫生财务管理有效形式,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强化会计监督管理,规范会计行为,健全会计制约机制,理顺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体制,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促进全县卫生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二、基本原则

遵循“严格、透明、公平、效益、服务”的原则,依法多渠道筹措卫生事业资金,合理编制和执行乡镇卫生院预算,科学配置医疗卫生资源,努力节约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资产管理和防止资产流失,依法对乡镇卫生院经济活动进行监督。

三、管理形式

(一)、运作方式

1、县卫生局成立会计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会计工作站。卫生局局长任组长,主管副职任副组长,成员为局计财股、会计工作站负责人。会计工作站具体负责对医疗卫生单位财务实行“统一集中管理”,统一管理乡镇卫生院的资产、预算、收支、票据、账目等所有与财务收支相关事项,集中办理会计核算和会计事务。

2、乡镇卫生院的资产和资金所有权不变、经费开支渠道不 1

变、资金性质不变、其所有核算业务统一由局会计工作站负责办理。

3、乡镇卫生院不再内设会计机构,不保留会计、出纳,设置1名报账员。

4、乡镇卫生院原有银行账户注销,启用“原阳县卫生局会计工作站”专户。

5、乡镇卫生院所有收支纳入×××卫生局会计工作站统一核算,统一管理,统一审批。实行“单一账户、集中支付、分户核算”的财会运行方式。不允许账外设账或私设“小金库”,违者按《会计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党风廉政建设有关规定从严处理。

6、乡镇卫生院应统一使用“河南省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收费专用票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允许私自印刷、购买其他收费票据,违者按《会计法》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7、会计工作站人员对乡镇卫生院的票据要认真逐项审核,保证票据的正规合法,不合《会计法》要求的予退回,原始凭证严格按《会计法》要求执行。

(二)组织实施

会计工作站工作人员由卫生局根据工作进行内部调配,其会计人员应具备如下条件:

1、热爱会计工作,坚持原则;

2、业务能力强,熟悉并掌握《医院会计制度》、《医院财务制度》及《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等会计法规;

3、依法取得《会计资格证》,年龄在40岁以下;

4、积极参加会计继续教育和培训,不断更新知识和和提高素质,能够适应现代会计工作需要。

主要职责:

1、依照《会计法》、《河南省会计工作管理条例》、《河南省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医院会计制度》等法律法规,依法行

使监督权和财务管理权,保证会计信息及时、真实、合法有效。

2、按照会计制度规定进行会计核算,及时准确登记会计账薄、办理资金收支业务,及时向局领导、卫生院反馈收支情况并向有关部门报送会计报表;

3、认真审核卫生院的原始凭证,严格财务收支,对违法违纪的财务收支,应当制止和纠正,对重大问题要及时向会计工作站负责人和卫生局会计领导小组报告。

4、×××会计工作站负责对乡镇卫生院所有票据的领发、核销等管理工作,组织检查纳入统管单位的票据使用情况。

5、正确处理服务和监督的关系,要经常深入卫生院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向局领导反馈,为领导决策提供准确科学依据。

6、负责乡镇卫生院会计档案管理工作,要保守秘密,不得擅自向外界提供或泄漏卫生院的重要会计信息。

报账员由各乡镇卫生院原会计担任报账员,如调整需上报局领导批准,报账员不得兼任收款员。

主要职责:

1、报账员负责乡镇卫生院人员工资等核算工作。

2、严格按照国家有关现金管理和银行结算制度的规定,保管单位备用金和有价证券,不得以白条抵库,更不能坐支现金,挪用现金,严格管理现金。

3、负责将本单位每天取得的业务收入存入规定账户;认真登记现金日记账;按时上报各种统计报表;及时把所取得的正规原始凭证到会计工作站进行财务处理,按月主动和会计工作站对账,发现不符及时纠正。

4、负责本单位药品、材料、低值易耗品、固定资产的明细账管理;每半年盘点一次,年终进行清理、结算。

5、负责本单位原始凭证的收集、整理和报账。

6、负责本单位财务预算、工资核算、奖金分配、工资发放等工作。

7、负责本单位人员考核调资等工作的上报。

8、负责本单位养老保险金、失业保险金、医疗保险金等的收缴工作。

(三)经费来源

会计工作站运行经费实行统筹,资金从被统管单位提取。以保证会计人员工资和会计工作站基本工作费用为原则,卫生院年业务收入在100万元以上的每月提取600元,年业务收入在100万元以下的每月提400元。卫生院报账员工资仍由其所在单位支付。

(四)收支管理

1、各医疗卫生单位每天应及时将各项业务收入直接缴存到原阳县卫生局会计工作站账户,不得坐支、截留现金。

2、纳入管理的单位在其存款余额内办理支出业务,在保证职工工资的前提下再安排其他支出,并坚持“以收定支,略有结余”的原则,若出现亏损不再列支招待费。

3、库存现金和单位的备用金实行限额管理,备用金根据各医疗卫生单位3—5日内日常零星开支所需的现金和收款处、住院结算处所需的备用金核定,现金管理应按照国务院《关于实行现金管理的决定》执行。

4、发生业务收支所取得的原始凭证和有关资料,必须符合国家和有关部门的规定,由经手人签字,单位联签会审小组审批后,方可到局会计工作站报销入账。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还要有使用科室签字,业务招待费应注明事由,车辆修理费应有明细记录。凭证或资料不全的,会计工作站有权退回并要求原单位补充完善,对不合法的支出不予报销。

5、购买药品和一次性耗材支出,严格按照药品招标的各项制度执行,所购药品必须经过招标采购,药品款项由局会计工作站按合同直接支付给药品供应商。

6、工资支出由卫生院编制工资表,经卫生院领导审批后再

由报账员到局会计工作站办理审核报账手续。

7、乡镇卫生院办公费、印刷费单批次超过1000元,以及燃修费中的车辆大修,需事前书面申请,报局会计工作站审核、分管局长审批后实施。招待费、交通费应控制在业务收入的1—

1.5%。其他公务费支出由局会计工作站审核把关,报局分管领导审核签字后报账。

8、购买医疗设备、交通工具、基础设施建设支出超过5000元的,以及其它大笔支出,卫生院要提前提出书面申请,报卫生局审批后统一实施政府采购和公开招标。

9、乡镇卫生院发生的单批次支出在1000元以下的,由会计工作站审核把关;2000元以下的,由会计工作站负责人审核,报局分管领导批准;2000以上的,由局长批准。

10、每周星期

一、星期四,乡镇卫生院报账员应将单位所发生的收入缴款单以及各项支出票据和内部往来票据,全部上报局会计工作站进行审核,审核合格的票据,会计工作站加盖“已审核”专用章,对不符合规定的予以退回。对审核合格的单据由会计工作站填制原阳县卫生局会计工作站资金核算手册,由各单位报账员签字保存,每月底与会计工作站核对余额。

(五)会计核算、会计报表和档案管理

卫生局会计工作站审核各医疗卫生单位的原始凭证后,办理资金结算,填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月、季、的会计报表。

各医疗卫生单位的会计档案由卫生局会计工作站统一管理、保存。按照档案管理部门的要求编目、立卷、归档,并对各医疗卫生单位资金使用情况及档案资料负有保密责任,除法律规定外,未经单位许可,不准其他单位和个人查阅。

四、实施步骤

1、组建卫生局会计工作站,调配办公室及工作人员,配备必要的办公设备。

2、召开动员会,布置会计工作交接前应做好的各项工作,对会计人员进行移交程序培训。

3、乡镇卫生院向会计工作站交接会计手续。

4、各乡镇卫生院着手清理往来款项,核对固定资产,登记好固定资产明细账。

5、自发文之日起,正式实行乡镇卫生院财务集中统一管理。

五、具体要求

(一)提高认识

推行财务统一集中管理,是实现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的有效形式,不仅可以规范财务行为,强化财务监督,更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增强财务管理透明度,预防财务违规案件的发生,各乡镇卫生院要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去认识和理解财务统管工作,配合和支持会计工作站搞好管理。

(二)注意事项

在会计手续交接过程中,各乡镇卫生院要注意以下事项:

1、统管单位资产负债表的移交以交接当日的数字为准。对于帐外的“内欠外、外欠内”一并核准上报,审核入账,移交后如有出现,不再受理。

2、整理应该移交的各项会计资料,编制会计移交清册(包括固定资产明细账、资产负债表、人员基本情况表、档案工作底册复印件、工资奖金核算制度复印件、空白收据票据支票、交接当日前银行存款余额核对表、现金余额核对表、药库药房库存核对表),并对未了事项写出书面说明书。

3、整理会计交接以前的会计档案。包括账簿、凭证、报表和其它会计资料,一并交由卫生局入档保管。

本方案自发文之日起执行。

11.关于全县乡镇卫生院开展深入学习 篇十一

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实施方案

根据县卫生局的总体部署,医院党组织参加第二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按照县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关于开展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实施方案》,为切实搞好全县乡镇卫生院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充分认识乡镇卫生院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七大决定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是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布面广,直接面对广大人民群众,处在改革发展稳定的第一线,担负着疾病预防、治病救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职责。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组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对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中的作用,进一步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对于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服务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杨集镇卫生院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性,自觉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区市县党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切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紧紧围绕局委“解放思想抓机遇、真抓实干破难题、同心同德促发展”的实践载体,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改革

创新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扎扎实实搞好学习实践活动,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二、深刻领会中央精神,准确把握卫生院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目标要求

要按照“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指导思想,牢牢把握“坚持解放思想、突出实践特色、贯彻群众路线、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注重取得实效,注重简便易行,注重分类指导,注重强化基层,注重统筹协调,努力实现“提高思想认识、解决突出问题、加强基层组织、促进科学发展”的具体目标,切实把学习实践活动办成群众满意工程。

提高思想认识,就是围绕“办好人民满意医院”,进一步强化党员干部科学发展的思想认识,解决对医疗卫生事业科学发展理解不透、思路不清、信心不足、质量不高、后劲不足等问题,引导党员干部以科学发展观审视过去、研究现在、谋划未来,以科学发展观解决医院改革发展中的难题,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取得新进展。

解决突出问题,就是要努力解决群众“看病难”和 “看病贵”问题,大力推进“平安医院”和“廉洁医院”创建,采取有效措施遏制开大处方和进行重复辅助检查等损害病人利益的行为,解决服务质量和行业作风问题,不断提高群众的满意度。

加强基层组织,就是要发挥医院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主动参与讨论医院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保证行政负责人充分行使自己的职权;紧密结合医院建设和发展实际,探索创新党组织活动,增强党组织活动吸引力;加强医院领导班子建设,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加强党员、干部、职工的道德品质教育、党性教育和能力培训,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事业观、政绩观,牢固树立职业责任和热情;引导医院转变服务理念,提升服务质量,进一步改善和融洽医患关系。

促进科学发展,就是要坚持把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作为医院科学发展的重要机遇,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动医院科学发展的坚强意志、谋划科学发展的正确思路、领导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促进科学发展的政策措施,解决党性观念不强、理想信念淡化、模范带头作用不明显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医院领导班子的领导能力,扎实推进医疗卫生事业科学发展。

大杨集镇卫生院

上一篇:霸气古风爱情语录下一篇:小班主题我学小动物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