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安放乡愁

2024-11-06

何处安放乡愁(精选7篇)

1.何处安放乡愁 篇一

掬一捧诗意,何处安放散文

我常流连在江河山川,只为等你,等一场不经意的遇见。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粉粉淡淡的桃花三三两两地挂在枝头,那一抹韵味十足的嫣红,仿佛娇羞女子脸庞的红晕,那一季等待已久的含苞待放,仿佛潜藏掩埋的青涩往事;那一枝峭立枝头的粉嫩,仿佛稚子幼童的调皮可爱。

你一袭白衫,踏着轻缓的脚步迎风而来,哒哒地马蹄打破了空谷的寂静。水面倒影着湖光山色,偶尔,有一两只燕儿飞过,扇动的翅膀散开了无波的同心湖。不知此时,陌路走过的你,是归人还是过客,你从容的步伐与蓝天白云相呼应,悠闲的歌声在深谷静默中回荡,飘扬的衣袂与山寺钟声同旋律,看不出是匆忙还是清闲。脚步渐远,马蹄渐远,落下伫立的孤影与漫山的桃花,疑惑满满,风流无限。

葱郁

我常品茗在蒹葭绿林,只为拾眸,拾一夜散落的星辰。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萤时一声。”日和当午,似火的骄阳烘烤着大地,门前的黄狗伸长了舌头,欲借风中吹来的丝丝清凉,缓解夏日的炎热;梧桐树上聒噪的夏蝉,尖锐的音色中透着嘶哑,欲将夏日的繁华歌尽。悠闲自得是怀里正在撒娇的懒猫,时不时地伸伸脖子蹬蹬腿,欲找一个舒服的姿势沉沉地睡去。

挪一张竹倚,安放在大树脚下,浓密地树荫遮住了刺眼的阳光,从缝隙穿透而进的缕缕光束,呈现出各种美丽的颜色,从中我看到了青翠的树叶和碧绿的小草,还有那紫色的小花。迷迷糊糊地伸出手欲要把这份迷离拢入手中。阳光在眼眸的一睁一眨中变得柔和、变得多彩、变得优雅。一觉醒来,总不舍得移步回房门,而是静静地等待,夏天的夜晚,可以看见好多萤火虫围绕在身边,或是隐没在花丛间;可以听见附近此起彼伏的虫鸣蛙叫,奏一曲夏日正好。还有皎洁的满月和仿佛一伸手就抓得住的漫天星辰。

离殇

我常踱步在林荫尽头,只为挥手,送一树落叶随风飘走。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萧萧木叶,抵不过一场又一场秋风萧瑟,风卷残叶,叶随风飞。昔日是一阵柔和的春风,温柔的拂过大树枝头,叶儿惺忪地探出脑袋,舒展着开始抽芽。春时已过,夏时已过,秋时将至。而今是一阵凛冽的秋风,好不温柔地刮过,所及之处,卷走了树与叶的依恋,严格遵循着季节与季节之间的变换。无边落叶,有的落到树脚等着化为春泥,有的随着流水开始新的征程,更有甚者,希冀着去往天涯海角,与另一群枯叶相逢。

不知是叶的`眷恋太深,还是我太过深情。偶尔,有一两片落叶随着风的到来,从树枝头慢慢悠悠地落下,盘旋着,停靠在我的肩膀或者手掌上。我猜想,大概是它们不舍得就这样把自己的躯体葬在树下吧,我也就不忍心无情地将它们抛弃在风中,于是,小心翼翼地将残叶或者枯枝做成了书签或者工艺品,无论它们以哪种不堪地面貌展现在我的眼前,我都以另一种方式保存着,继续存在于这个季节,停留在这个世界上,总好过零落成泥碾作尘吧。

幽然

我常伫立在亭台楼前,只为静候,静候一场漫天飞雪。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庆幸自己生在南方,不用在满天黄沙中苦等一场细雪的到来,或许还只是空候。南方的雪让人疼爱有加,以至于一吹北风就开始盼望咯,尤其是飘了一夜的雪,第二日早晨起来,大地必定是银装素裹,雪压屋顶更是将整个村庄都衬托得格外渺小,厉害的是一夜大雪过后,会有许多大树的枝干都被折断了,可怜巴巴地躺在地上,看了让人顿时多生了几分同情。不过这同情来去匆匆,比化雪的速度还快。因为那时,最爱跟姊妹几个个一起堆雪人,滚雪球,母亲也像个小孩子似的,跟着我们一起玩乐,时光里的温存总是在多年以后还保留着当初那份热度,多年以后,回想起来,依然觉得幸福又快乐。

若是洋洋洒洒地雪飘在白天,那我也是欢喜的,喜欢在清晨穿着厚厚地白色或者粉色毛衣在空地里旋转,心里想着自己已经脱离地面,自然而然地也就有了飘飘忽忽地感觉,这种感觉既神奇又美妙,若不是真的处在这意境中,恐怕还不能体会得到。我冬日的手总是冰凉如水的,遇到下雪天可就不一样了,冰凉的手抓着雪玩一会儿就开始发热发烫了,很喜欢这种自然的变化,比围坐在火炉旁要安逸得多,最主要是那份惬意和诗情只有在雪中才体会得更加真切。

2.何处安放乡愁 篇二

韩军认为,朱氏父子因琐事生隔阂两年多不见,1925年朱自清读到父亲感喟“大去之期不远矣”的来信,回想起父亲的诸多好处,以写实笔法回忆1917年祖母去世自己奔丧回家、父亲车站送别的难忘场景。结合朱自清的生平学养及相关作品,韩军认为《背影》实乃感叹生命之刹那、生命之脆弱的作品无疑。[3]他强调文本解读应以生命的深度感悟为基,每一个读者皆能以生命感悟来完成个性化解读———此观点亦有不少语文教师支持。他的《〈背影〉课七说》坚称“生命与死亡意识”的新解码深刻、独到、细致,是理解《背影》一文父子深情的关键。[4]唐子江以曾另有两位教师谈及《背影》的死亡阴影为例,证明韩军的生死说新解码并非孤证,他认为“生死说”解读前后勾连自洽,禁得起文本连贯性的检验,不仅不是过度诠释,实在还是彰显了韩军深刻的思想者风范。[5]

文本解读的多元有界问题是此次论争的焦点之一。《背影》的主题,是“亲情说”,还是“生死说”?“生死说”是自炫深刻的误读还是通透澄澈的深刻新解?两年来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我们不妨重新审视语文教学中“个性化解读”的确切含义,以此反观阅读教学的诸多限制与规范,也许可以为此次论争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一、文学解读的多元有界与阅读教学的限定性

一般读者以“生死说”来解读《背影》有一定的合理性。期待视野是接受美学的基本概念,一般理解为“阅读一部作品时由读者的文学阅读经验构成的思维定向或先在结构,即读者接受的主观条件……包括主体在阅读中所具备的全部主观因素,如生活经验、文化素养、思想观念、性格气质以及其审美理想、审美趣味、审美能力等。”[6]因为期待视野的差别,文学作品阅读中的见仁见智是普遍存在的事实。比如《项链》的主人公马蒂尔德的形象,有的人嘲笑她以十年青春换取一晚奢华;有的人敬佩她直面残酷生活,以辛勤劳动偿还债务;有人感叹偶然事件就能改变人生,命运无常;有人把那个假钻石项链看作对上流社会的隐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建议老师们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所以,当读者(当然也包括教师和学生)以纯粹个人的期待视野、以知人论世的解读方法来建构他的个性化解读时,只要能前后勾连自洽自圆其说,如何欣赏领会,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他的自由———韩军(作为一般读者)以“生死说”来解读《背影》亦如是。

然而教师的文本解读绝不是完全自由的。语文教材的选文不是随意杂乱编排的,都或隐或显地体现教材编制者的意图。当前语文教材有多种版本,选文标准也有差别,这里仅以人教版、语文版、苏教版、北师大版、鲁教版和长春版为例。上述几种教材都不约而同地收录了《背影》,并将其作为重点篇目来安排。可见,《背影》乃汉语汉文化公认的定篇(请参看王荣生有关教材选文分类的研究,张心科名之为“全息体”),乃需要学生精读内化的文质兼美的经典美文。经典的教学价值不在实用,了解和欣赏作品本身就是目的。“作为‘定篇’,分析和评价应该是有‘标准答案’的,尽管往往不存在唯一的答案。这答案的‘标准’,便是施蛰存先生所说的‘全国最有权威的学者’的解读结论。换句话说,凡是当前学术界所推崇、所认可的,都是‘标准’的‘答案’。”[7]

对《背影》的解读,当前学术界所推崇、认可的标准答案是什么?其实,教材的单元说明已经给出了充分提示。比如:《背影》所在的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是“人间关爱”主题,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是“至爱至亲”主题,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是“亲情歌吟”主题,语文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是记叙文单元、爱的主题。可见,《背影》的解读,教材助读内容反映了学术界所推崇的、世俗社会普遍认可的一般结论,即父子亲情。按照定篇理论和一般教读原则,教材系统是希望学生通过此文接受亲情教育。

所有教师教《背影》、学生读《背影》,全都是“亲情说”,岂不太过单调禁锢?岂不与文学解读多元有界原则相背离?因此,韩军要叛逆。对权威解读的叛逆是韩军的自觉教学行为,甚至可以说是他教读《背影》的理想追求———并恰恰是在此处,他越过了阅读教学的边界。韩军在教学中多次鼓励学生要敢于创造超越,比如教读课文是写了四代人而非两代人、朱自清看到父亲的背影而为生命的凋零流泪、对“背影”“说文解字”等教学环节时,多次强调这些解读是对所有教授、专家、学者的大胆否定。显然,他对“亲情说”是了然于心的,之所以另辟蹊径深挖生死主题,乃是为了创新、深刻,出于对创造性阅读和对教学个性的执着追求。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2001)确曾提到过对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要求:“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8]然而,2011年的修订稿对此作了很大调整:“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但要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9]比较这两处文字,修订后的新课标降低了义务教育阶段阅读教学对探究性和创造性的要求,降低了对“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要求,提醒老师们不能纯粹为了追求解读的深度与新颖度去作过深分析和过度发挥,所有的理解角度与批判反思都必须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展开。

可见,阅读是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绝不能是个性化行为,它受制于课标要求、受限于教材体系。《背影》的“生死说”教学解读违背了教材编撰意图,韩军在义务教育阶段的阅读课堂追求教学个性,过度强调解读结论的创新、深刻,为了否定权威而剑走偏锋是欠妥当的。

二、从解读结论的角度来判断阅读教学质量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新课标数次提到“个性化阅读”,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建议部分强调:“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10]《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课程目标部分强调:“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11]实施建议部分重申,“应重视作品阅读欣赏的实践活动,注重对作品的个性化解读,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努力提高审美能力。教学中不要一味追求统一答案”。[12]可见,与模式化阅读相对,个性化阅读是个体的阅读行为,基于个体独特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在积极主动的思考和感受中才会产生,是多元解读的基础。模式化解读以老师统一的分析讲解为主,或以限定性极强的问题诱导学生,追求文本解读的一致性答案,违背了文学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特征。

判断一堂阅读课的质量,首先看它是否遵循个性化阅读原则,具体可以参看文本解读结论:

1. 看结论是唯一的还是多元的;

2. 看结论是学生独立体验思考得来的还是从老师那里搬来的;

3. 看围绕结论存在争鸣还是众口一词。

韩军的《背影》教学课堂一致认为朱自清在文中写了四代人两个父亲三个儿子两个孙子的故事,披文之初即是一个迥异常规的角度。以此视角审视“买橘”的父亲,朱自清看不到“情”,只看到“老”(甚至到了年老体衰、风烛残年的程度);朱自清流泪不是为“情”所动,而是因为“幻灭”。此时,韩军问学生“你认为生命是个实实在在的存在,还是一个短暂飘渺的过程”,学生想不入他彀中也难。韩军编织了一个高明的套子,试图诱导所有的孩子钻到他的套子中去。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简单而言,就是理解感受的角度不同便可能产生不同的看法。几十个、甚至几百个孩子读《背影》,理解角度肯定千差万别,韩军所有的《背影》公开课都整齐划一地得出“生死观”的结论,而且没有任何争鸣,且孩子们阅读感受的思路与《生之背,死之影: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背影>新解码》完全一致,这恰恰说明《背影》公开课虽号称创造性阅读,实则违背一般阅读教学原则,是执教者强令学生接受的强制教学。

三、《背影》个性化解读的教学建议

下面可以解决阅读教学的限定性与多元有界原则是否矛盾的问题了。前文论及,阅读教学要贯彻新课标精神,重视教材编撰者的编写意图。定篇的分析和评价是有边界的,但是在边界之内,可能的分析和评价往往不止一个。越界与否的判断,可以参考大多数读者的解读结论。当然,有时大多数读者的解读结论会出现问题,此时就需要参考权威学者的解读结论。梳理新时期以来学者们的观点,《背影》的主题解读主要有如下几个侧面:

1. 联系朱自清创作《背影》时的具体生活状况与创作情况,认为此文表达了已为人父的朱自清对年老父亲的妥协、是为人父的感慨和自勉;

2. 联系朱自清创作《背影》的时代背景,认为此文忧郁的情调、凄怆的况味、黯淡的色彩恰恰是时代的缩略图,宣泄的是特殊时代下个人的苦闷和凄凉情绪;

3. 联系中华民族含蓄内敛的特性,认为此文刻画的父子亲情具有突出的民族性,父亲含蓄而深沉,是一个特殊的中国特有的父亲。[13]

还有学者论及离别之情、思念之情、愧悔之情、死亡阴影等,其中大多数解读须置于父子亲情这一大主题之下。对中学生而言,“父子亲情”是显而易见的。但在掌握了相关历史资料解文、知人、论世、察己之后,选择上述哪一个视角、哪一个侧面来看这对父子、看这个意蕴丰富的“背影”,必然会有一定差别。不管是哪一种解读,作为教学文本《背影》的个性化解读、多元解读,其主体都是、且只能是学生,教师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而非真理在握的布道者。为此,阅读教学应该立足于学生的阅读实践,以帮助他们理解课文为基本目的。而老师,不是自炫深刻,而是要真正担负起引导者角色,激发阅读兴趣、教会阅读方法、开阔阅读视野、把控阅读边界。文本解读多元有界,阅读教学亦有其边界。教师的职责在于指导、引领和点拨,不能包办代替强求一致。下面列举几项具体的教学准备工作,谨供老师们参考:

1.阅读学术文章,开阔眼界、更新知识。比如《<背影>何以成为经典》《朱自清<背影>思想内涵近三十年解读史》、《语文教材中〈背影〉主题解读史》、《个性化阅读要科学化,不要自由化》等,教材编写与教学参考书的编撰更应该在材料的丰富有序性上付出努力;

2.在全面掌握创作动机、创作风格、时代背景、文化背景等信息的基础上,明确文本解读的层次及边界,为指导个性化解读做好准备;

3.参考教材编写意图和学生学习需要,设计教学内容,尤其要把激发阅读兴趣、教授阅读策略方法、提供多元信息。组织争鸣讨论放在重要位置;

4. 摆正自己对作品解读结论的位置。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为有更丰富的知识、阅历,可能比学生看得更深刻更准确。但绝不能以教师的分析替代学生的阅读实践,不能把教师的结论强加给学生。

综上所述,《背影》的“生死说”解读并未越界,但作为一种可能的教学解读是教材体系不建议的。韩军过于强调教师解读的深刻性,将学生置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以单一解读模式限制了阅读主体的个性化阅读体验。“亲情说”作为解读的经典视角,有很多可能的理解侧面。甚至可以说,几乎所有解读(包括“生死说”)都不可能绕得开父子亲情这一层面。要正确理解个性化解读,引导学生在文本阅读实践中完成个体与文本的直接对话,建构个体的独特阅读意义,语文教师一定要更新观念,把准备工作做得更细致全面。收起老师自炫深刻的个性,学生的个性化解读方成为可能。

摘要:<正>韩军的《背影》公开课在语文教育界引发了两年多的论争,它肇始于李华平2014年末发表的《迷失在学科丛林中的语文课——兼评特级教师〈背影〉教学课例》一文,此文认为韩军的《背影》教学解读实乃盲目求新哗众取宠的误读,教师不能拿基于个人生活感悟的解读代替学生的个性化阅读。[1]随后有数篇论文相继发表,支持此文观点。另外,依据张江先生“强制阐释”理论,张

注释

1[1]李华平.迷失在学科丛林中的语文课——兼评特级教师韩军《背影》教学课例[J].语文教学通讯B,2014.(29)

2[2]张心科.强制教学:从现象到本质——韩军执教《背影》评议[J].语文教学通讯B,2016.(11)

3[3]韩军.生之背,死之影: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上)——《背影》新解码[J].语文教学通讯B,2012.(1、2)

4[4]韩军.《背影》课七说[J].语文教学通讯B,2015(4)

5[5]唐子江.从《背影》的解读之争看文本解读的界限.语文教学与研究[J],2015.(28)

6[6]金元浦主编.当代文艺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P198

7[7]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4 P270

8[8]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01)[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7

9[9][10]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2

10[11][12]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8、16

3.何处安放乡愁 篇三

铁路总公司终于承认解决“一票难求”没有时间表,虽不免有些尴尬,却也是句大实话。正如胡亚东所说,“‘一票难求的问题不仅仅是运输能力,还涉及到旅客的选择问题”。目前的问题就是,选择过年回家、乘火车回家的旅客远远超过了铁路运输能力。

春运“一票难求”的症结在于,常态化的运输能力与季节性的客运需求之间的矛盾难以调和。截至去年年底,铁路总里程突破10万公里大关,其中高铁里程超过1万公里,跃居世界第一。虽然春运依然会出现票源紧张,但我们又不可能按照春运的标准盲目扩大运能,否则在其余时段将造成资源浪费和闲置。就这一点来说,铁路方面对于何时不再“一票难求”,的确难以给出什么承诺。

中国式春运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传统习俗和现实问题交织而成。解决“一票难求”,不能单纯指望铁路或某一部门,必须全社会动员起来,多管齐下。从微观层面来说,高校适当提前放寒假,避免学生流和农民工流叠加;单位落实探亲休假制度,让出游族不再凑春运的热闹;延长春节期间高速免费时段,让更多人愿意自驾回家,这些都能够为铁路分担压力,缓解票源紧张局面。

4.何处安放乡愁 篇四

(二)阅读《何处是乡愁》,完成第17-19题。(共13分)

何处是乡愁 梁衡

①乡愁,这个词有几分凄美。原先我不懂,故乡或儿时的事很多,可喜可乐的也不少,为什么不说乡喜乡乐,而说乡愁呢?最近回了一趟阔别六十年的故乡,才解开这个人生之谜。②故乡在霍山脚下。一个古老美丽的小山村,水多,树多。我家院子里长着两棵大树。一棵是核桃,一棵是香椿,直翻到窑顶上遮住了半个院子。香椿炒鸡蛋是一道最普通的家常菜,但我吃的那道不普通。老香椿树的根不知何时,从地下钻到我家的窑洞里,又从炕边的砖缝里伸出几枝嫩芽。我们就这样无心去栽花,终日伴香眠。每当我有小病,或有什么不快要发一下小脾气时,母亲安慰的办法是,到外面鸡窝里收一颗还发热的鸡蛋,回来在炕沿边掐几根香椿芽,咫尺之近,就在锅台上翻手做一个香椿炒鸡蛋。那种清香,那种童话式、魔术般的乐趣,永生难忘。这次回村,我站在老炕前叙说往事,直惊得随行的人张大嘴合不拢。而村里的侄孙辈也如听古。因为那两棵大树早已被砍掉,只有旧窑在,寂寞忆香椿。

③出了院子,大门外还有两棵树,一棵是槐树,另一棵也是槐树。大的那棵上面有鸟窝、蛇洞,还寄生有其他的小树、枯藤,像一座古旧的王宫。爬小槐树,是我们每天必修的功课。隐身于树顶的浓阴中,做着空中迷藏。夏天的一个中午,正是日长人欲眠时,突然老槐树上掉下一条蛇,足有五尺多长,直挺挺地躺在树荫中。一群鸡,虽以食虫为天职,但还从未见过这么大的虫子,一时惊得没有了主意,就分列于蛇的两旁,圆瞪鸡眼,死死地盯着它。双方相持了足有半个时辰。这时有人吃完饭在河边洗碗,就随手将半碗水泼向蛇身。那蛇一惊,嗖地一下窜入草丛,蛇鸡对阵才算收场。现在,就是到动物园里,也看不到这样的好戏。④出大门外几十步即一条小河。流水潺潺,不舍昼夜。河边最热闹的场景是洗衣。印象最深的是河边的洗衣石,有黑、红、青各色,大如案板,溜光圆润。这是多少女子柔嫩白净的双手,蘸着清清的河水,经多少代的打磨而成的呀。河边总是笑声、歌声、捶衣声,声声入耳。现洗好的衣服就晒在岸边的草地上,五颜六色,天然图画。⑤我们常在河边的青草窝里放羊,高兴时就推开羊羔,钻到羊肚子下吸几口鲜奶,很是享受。清明前后,暖风吹软了柳枝,可退下一截完整树皮管,做成柳笛,呜哇呜哇地乱吹。大人不洗衣时我们就在这洗衣石上玩泥,或坐上去感受它的光润。可惜,这情景永不会再有了,村里的三条河全部干涸,连河床都已荡平,树也没了踪影。洗衣歌、柳笛声都已成了历史的回声。

⑥忆童年,最忆是黄土。村里人土炕上生,土窑里长,土堆里爬。黄土是我的襁褓,我的摇篮。农村孩子穿开裆裤时,就会和泥。一群孩子,将胶泥揉匀,捏成窝头状,窝要深,皮要薄。口朝下,猛地往石上一摔,泥点飞溅,声震四野,名“摔响窝”。以声响大小定输赢,以炸洞的大小要补偿。输者就补对方一块泥,就像战败国割让土地,直到把手中的泥土输光,俯首称臣。孩子们虽个个溅成了泥花脸,仍乐此不疲。这场景现在也没有了,新盖的小学都没有了学生。空空新教室,来回燕穿梭。村庄没有了孩子,就没有了笑声,也没有人再会去让泥巴炸出声了。

⑦从春到夏,蝉儿叫了,山坡上的杏子熟了,嫩绿的麦苗已长成金色的麦穗,该打场了。场,就是一块被碾得瓷实平整,圆形的土地,是粮食从地里收到家里的最后一道程序,再往下就该磨成面,吃到嘴里了。割倒的麦子被车拉人挑,铺到场上,像一层厚厚的棉被,用牲口拉着碌碡,一圈一圈地碾压。孩子们终于盼到一年最高兴的游戏季,跟在碌碡后面,一圈一圈地翻跟斗。我们贪婪地亲吻着土地,享受着燥热空气中新麦的甜香。一次我不小心,一个跟斗翻在场边的铁耙子上,耙齿刺破小腿,鲜血直流。大人说:“不碍,不碍。”顺手抓起一把黄土按在伤口上,就算是止血了。至今还有一块疤痕,留作了永久的纪念。也许就是这次与土地最亲密的接触,土分子进入了我的血液,一生不管走到哪里,总忘不了北方的黄土。现在机器收割,场是彻底没有了,牲口也几乎不见了,碌碡被可怜地遗弃在路旁或沟渠里。有点“九里山前古战场,牧童拾得旧刀枪”的凄凉。

⑧没有了,没有了。凡值得凭吊的美好记忆都没有了。只能到梦中去吃一次香椿炒鸡蛋,去摔一回泥巴、翻一回跟斗了。我问自己,既知消失何必来寻呢?这就是矛盾,矛盾于心成乡愁。去了旧事,添了新愁。这种感觉如在古老悠长的雨巷里“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乡愁是留不住的回声,捕捉不到的美丽。(有删改)

17.阅读全文,将下面的语段补充完整。(5分)何处是乡愁?乡愁融进了倒下的树:

在空空的窑洞里,① ;在门外的槐树下,②。何处是乡愁?乡愁融进了消失的河:

③,落寞思歌声;在逝去的草窝中,怅然念笛音。何处是乡愁? ④ :

在消失的土堆旁,心系泥炮战;在空旷的场地间,凄凉忆打场。乡愁啊,是温馨甜美的回忆,也是 ⑤。

18.作者对儿时故乡生活场景的描写生动形象,充满情趣,请以第③或⑦自然段相关内容为例,作简要赏析。(4分)答:

19.在中国人的心坎上,乡愁是一份难解的情愫,从古至今,历久弥坚。请结合文章相关内容及下面任意一则材料,对比分析两篇作品中乡愁的含义有何不同。(4分)

材料一:《静夜思》 材料二:《天净沙•秋思》 李白 马致远

床前明月光,枯藤老树昏鸦,疑是地上霜。小桥流水人家,举头望明月,古道西风瘦马。

低头思故乡。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答:

答案:

(二)17. 答案示例:

① 寂寞忆香椿 ② 怅然鸡蛇斗 ③在荡平的河床上 ④乡愁融进了远去的土 ⑤ 再难找回的记忆

18. 答案示例1:第三段写鸡蛇对阵的惊险场面生动形象,富有情趣。其中“直挺挺地躺”写出了蛇从树下突然摔下来时的样子及吓人相,不仅将蛇的“长”表现了出来,还将其突然摔下来时的“惊恐”之态表现了出来。而“分列”、“圆瞪鸡眼”、“死死地盯”等动作 和形态的描写则写出了群鸡在发现这庞然大物之后惊惧又不甘退让之态,对阵之势陷入僵局;而人的加入,使局面突变,随手一“泼”,体现了乡人对这场面的习以为常,而蛇 “惊”,继而“嗖”地逃窜,简单数笔将蛇逃跑时的状态描绘的入木三分。整个画面充满了乡村的田园气息和自然淳朴之味,形象而富有情趣。

答案示例2:第七自然段写“打场”,其中 “我”翻跟斗而受伤这一细节写的最是生动。“一个跟斗翻在了场边”写出了我当时撒欢儿玩的状态,而 “鲜血直流”则体现了当时的伤情不轻。大人的语言和“顺手抓” “按”的动作则体现了人与黄土的亲密之态和人对黄土的信任之情,从而体现了黄土地对乡村人的意义,就如作者所说“融进”了血液里。(答案要点:能结合文章具体情节或者细节进行分析2分 体会情感1分 语言表达)19. 答:答案示例

同是写乡愁,材料二与选文对“乡愁”理解却大不相同。文章中的乡愁是作者思乡而归乡,满怀心愿回乡后却发现旧景不在、旧乐难寻且人、物全非的凄凉怅然之情,这份失落之情永再难弥补:昔日的香椿树不在了,只剩下了一座空窑洞;昔日的小河也不见了,只剩下空荡荡的河床,河边的“洗衣歌和柳笛音”更是无处寻觅……作者对故乡美好回忆再也无法重现,所以作者说“乡愁是留不住的回声,捕捉不到的美丽。”

材料二中表达的是羁旅之人的思乡之情。小令用28个字勾画出一幅羁旅荒郊图,一位漂泊天涯的游子,在残阳夕照的荒凉古道上,牵着一匹瘦马,迎着凄苦的秋风,信步漫游,看着乌鸦归巢,炊烟四起人归家,自己却漂泊天涯不能归乡,对故乡的思念之愁更加浓重。因此两文“乡愁”的含义是不同的。

5.今天,我们如何安放乡愁? 篇五

沈从文先生曾说,“一个士兵要么战死沙场,要么回到故乡。” 如今,越来越多的城市看起来像多胞胎,或大肆拆建,或与国际接轨,故乡却在消逝。“没有故乡的人是不幸的,有故乡而又不幸遭遇人为的失去,这是一种双重的不幸。”我们何以安放心底的乡愁?又该如何去凭吊童年的记忆?

生 活 格 调

在线调查:

故乡还是他乡,你如何选择?

数据分析:

通过随机对100名网友调查,结果显示,有21% 的网友认为,“他乡即故乡,选择在哪里生活,往往需要从大局考虑,很多时候身不由己。” 12.5%的人认为,“如果条件允许,还是更想回到故乡,因为那里不仅是自己生活过的地方,最关键的是想多陪陪父母,尽尽孝心。”还有近三成的人一致觉得,“吾心安处是故乡,人最终寻找的不过是安全感和归属感。时代变迁,城市结构发生转变,我们应学会适应。”

生活视点:

故乡要么在消逝,要么因整改而变得陌生起来。如王开岭先生所说:“当一位长辈说自个儿是北京人时,脑海里浮动的一定是由老胡同、四合院、五月槐花、前门吆喝、六必居酱菜、月盛斋羊肉……组合成的整套记忆。或者说,是京城喂养出的那套热气腾腾的生活体系和价值观。而今天,当一个青年自称北京人时,他指的一定是户籍和身份证。”可见,乡土美学和心灵秩序已被惊扰,精神面临失守。

“不知不觉把他乡当作了故乡。”其实,每个人都在故乡和他乡之间往返,最终寻找的是精神故乡,即情感的皈依和精神的护佑。很多现代人任性、纠结、徘徊,只是因为不愿放下自尊、改变梦想,他们想要向更高的生活迈进而不愿意被奴役。故乡还是他乡,最终应回到自我——不因地点的转换而改变生活品质,不因外在的变化而放弃青春梦想。用一句流行的话说:“就这么任性地追梦也是醉了。”

生活透视:

以下几种状态,请对号入座

NO.1 仇恨小城市

部分人群宁可削尖了脑袋挤进大城市,也不愿在家乡的小地方安逸度日。有人感叹,“相比浓得化不开的人情味儿,我更习惯连锁咖啡店员工的问候。”不少人向往繁华都市的自由,觉得大城市才是人生最好的舞台。

Tips:

在二、三线城市拥有一切,到大城市却要从零开始,爱情、事业、人际关系网通通面临大换血。其实,跳出问题的怪圈,你会发现,困惑与在哪里无关,与心态和位置有关。是曰:“小城未必寡民,大城仍需自信。”

NO.2熟人恐惧症

“大城市靠能力,小城市靠关系”,熟人关系其实是一把双刃剑,会带来很多尴尬,不仅限制自由,让人失去辨识,而且情商似乎也被拉低。作家毛利曾经质疑:“当自己回到小城市,是不是也会变成人人仇恨的八婆,身揣一堆‘你为什么还没结婚、生小孩’的问题。”

Tips:

受传统文化、乡土伦理和姻亲关系等方面的影响,在故乡会因熟人网络和亲密卷入而衍生出一些烦恼,对倾向于独立的人来说会削弱个性,制约发展。此外,熟人社交会让人徒生焦虑,有种被揭穿的自卑感。换个角度看,相比大城市的冷漠症,熟人的关怀也会是甜蜜的负担。

NO.3重返“北上广”

因为房价高,不少人选择了逃离“北上广”,然而回到故乡却发现,人逃到哪儿房价涨到哪儿,精神方面的需求更是无法满足。随后,他们又重返“北上广”,做快乐“蚁族”。通过一番折腾,也体悟到“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的道理——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以及什么样的环境最适合自己。

Tips:

“在北京,我是户口上的异乡人;回到老家,我是精神上的异乡人。”离开与重返,其实是精神的迁徙和心灵的翻转。然而,更多的年轻人成为“三明治一代”(大城市“新移民”),徘徊、纠结、跌撞、彷徨,在往返中走向成熟,不过冷暖自知。

NO.4乡愁综合征

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乡愁综合征:很想回去,却回不去;留在大城市,压力巨大。据一项调查显示,近八成白领饮食、睡眠没有规律,“生理年龄”超龄加快;35到50岁的高收入中年白领群体的机体老化速度较快,焦虑和抑郁正威胁着他们的心理健康。

Tips: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深入分析,人们并非为故乡而愁,而是被失落感和无价值感而包围,导致负面情绪爆棚,迷失了方向。所以,应勇敢面对逆境,即使梦想照不进现实,那么就让现实照进梦想。

生 活 论 坛

实现梦想的地方便是故乡

被访嘉宾:柴昱,男,34岁,市场总监

从法国回来已经三年多了,最开始我在北京打拼,创办了软件开发公司,但是由于投入太大,以失败告终。让我倍感痛心的是,女友不愿跟我回荣成老家,爱情也就此分道扬镳。在家待了半年,换了好几份工作,高不成低不就。同学聚会时,听闻好多朋友都在大城市站稳了脚跟,早已买房结婚,我却觉得抬不起头来,很不甘心。

身上贴着“海归”的标签,我负重前行,只身去了深圳与朋友合伙开外贸公司,结果惹上经济官司,惨遭挫败,我灰头土脸,再次打道回府。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我来到济南工作,从最基础的岗位做起,上司很欣赏我,很快我升职、加薪,贷款买了房子,结婚有了孩子。青荣城际铁路开通后,我回家更方便了。对男人来说,我觉得有事业的地方便是故乡。

与其对故乡伤感,不如随遇而安

被访嘉宾:宗欣,女,40岁,私企老板

我老家在内蒙古,结婚后在南京定居,虽说已经融入大城市,连口音都听不出来,可我内心的乡愁却在疯长。孩子上学后,我每年回去一趟,由于当地飞机只能到呼和浩特,我不得不继续坐20多个小时的火车才能到家,但家的诱惑是任何东西都抵挡不住的。这几年,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家乡的变化,土地越来越少,生活方式与城里人越来越像,完全没有了乡村的味道。最心痛的是,自然生态破坏严重,草原风光早已成为昨日风景。心底的情感联结好像被连根拔起,空落落的。

前几年,母亲患上脑血栓,父亲身体也不好,身边没个人照顾,我辞掉工作回去,本想在老家安营扎寨,但老公极力反对,孩子也不适应。后来,经过商量我们把老家的房子卖掉把父母接过来同住,以后不再回去。我愈来愈懂得,也许随遇而安是最好的选择。

故乡不再,珍惜眼前的亲情

被访嘉宾:鄢雷,男,50岁,房地产总裁

当年,我从老家出来打拼,当小工、卖皮包、做生意,辗转过好几个城市,后来来到济南,结婚、生子、创业,事业越做越大,对家乡的思念也愈演愈烈。老家在南方偏僻的小镇,发展很落后。之前,堂叔肺癌晚期,因没钱医治而去世,让我欷歔又悲痛。这几年,镇上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或输出国外,只剩下一群老人。听说故乡被开发商看中,即将动工。

故乡是灵魂的寄存处,一旦失去,去哪里安放灵魂?我有些坐卧不宁,看到很多地方大拆大建,我心里升腾起难言的愁绪。前年,父母先后去世,我回乡安置完毕,徒生丧失感。回来后我大病一场,儿子明白我的心思,提出会经常陪我回去。故乡既然已不再,要珍惜眼前的亲情,我觉得这是最好的慰藉。

生 活 锐 读

乡愁是妈妈的轻吻

城愁是爸爸的皱纹

小地方VS大城市

美国哲学家刘易斯·芒德福指出:“城市乃是人类之爱的一个器官,因而最优化的城市经济模式是关怀人、陶冶人。”很多人徘徊在小地方和大城市之间,与其对弈,不如静下心来反思:当互联网构筑中国发展进程中新型的横向社会网络,当用一根网线就能漫游地球村,我们该如何端正生活态度?

从“乡愁”到“城愁”

乡村找不到出路时,很多人来到城市;城市举步维艰时,又试图退回故乡。从乡愁到城愁,两点之间是一条情感抛物线。正如某位学者所说:“乡愁是对家乡的感情和思念,城愁则是对城市的迷惘和疑惑;乡愁是熟人社会的集体情感,而城愁则是陌生人社会的群体状态。”乡愁和城愁,可以相互转换,前提是内心保持安静而有序。

面朝故乡,心存敬畏

“我要还家,我要转回故乡。我要在故乡的天空下,沉默寡言或大声谈吐。”这是诗人海子的心声,也是所有人的独白。即便故乡沦陷,我们仍会经常梦回故乡。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那种情愫会凝结成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因为,那些远逝的村庄和人,充满着温情和敬意,唯有心存敬畏,常怀感恩,我们才会走得更远。

链接:用文字祭奠我们的乡愁

1.梁鸿《出梁庄记》

阅读亮点:作者为文学博士,以梁庄四大家庭的子孙(福伯家、五奶奶家、梁贤生家、韩恒文家)在中国城市的生活轨迹为核心,辐射到其他梁庄成员,描述进城农民的命运、生活状态和精神状态,见证民族命运和时代变迁,让读者思考所在的城市和眼前的生活。

2.熊培云《一个村庄里的中国》

阅读亮点:作者为社会学者,以村庄为立足点,考察百年来中国乡村的命运、乡村的沦陷与希望。书中记录了30年生活的阅历与见证,60年中国农村建设的荣辱与沉浮。他在序言中说道:“在每一个村庄里都有一个‘中国’,有一个被时代影响又被时代忽略了的国度,一个在大历史中气若游丝的小局部。”

3.野夫《乡关何处》

阅读亮点:作者记叙了母亲、外婆、大伯、瞎子哥等亲友的鲜活故事,从中可看到这几十年来社会大背景下的种种变革和变迁。野夫曾感慨:“而我,若干年来却像一个遗老,总是沉浸在往事的泥淖中,在诗酒猖狂之余,常常失魂落魄地站成了一段乡愁。”

4.李娟《我的阿勒泰》

阅读亮点:此书为散文集,作者被称为阿勒泰的“清少纳言”,她用唯美的文字书写新疆底层人民的生活,戈壁、草原、雪山、帐篷、骏马、牧人……给人心灵以冲撞和感动,在深刻的安静中收获一份温暖。柴静评价此书:“她并不是在简单地临摹自然,这样的真实里饱含着诗的精神。只有对万事万物的感受永葆清新的人才写得出来这样的文字。”

6.无处安放的乡愁成就失落的美 篇六

造不出这家乡的春酒?春酒原料很简单,它由“黑枣、桂圆、荔枝、杏仁、陈皮、枸杞子、薏仁米和两粒橄榄”八种原料酿成,道地的家乡春酒也许能克服时空的限制而酿造的。但春酒里承载的童年的欢乐与纯情、那温馨温暖的母爱,那浓得化不开的淳朴、和谐的人情,那充满年味醇厚的民风无法炮制。新年迎神拜佛;家家邀请喝春酒;村子里有人需钱急用,就集会筹钱……正月里,会首总要置酒表酬谢;母亲乐意把花厅“供人请客”,并捧出自己泡的“八宝酒”为人助兴。灯火明亮,人人兴高采烈。宴席间,邻里谈笑风生、斛筹交错、期在必醉。孩子们兴奋着、快乐着。几多怀想几多思念,想在炮制中一解愁肠,但终因无法炮制而让这惆怅“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于是自然发出一声叹息:“可是叫我到哪里去找真正的家醅呢?”慈爱善良的母亲已辞世,纯真的童年也早已成了遥远的梦,淳厚的乡情也已遗失在彼岸,取而代之的是现代文明的浸润,拥挤中的孤独,热闹中的冷漠,长期蜗居蛰伏在美国、台湾的琦君,在严严密密覆盖的环境中,春酒自然勾起了她回归的渴望。但回得去吗?故乡成了异乡,童年也成为岁月的倒影,年俗民风成为历史的烟云,于是,无处安放的乡愁且在思念中体味那说不清道不明的家乡味……

琦君、席慕蓉、余光中们,处在异国他乡的游子——所有的寻寻觅觅真的仅仅是思念故乡吗?故乡的一草一木,故乡的风情,故乡的人还是记忆中的一切吗?或许,思念更多是来自现实生活的失落,道出的是现代文明的一种失落,寻觅的是一方心灵的家园罢了!那春酒在思念的酝酿中,在岁月的累积下,已经不知不觉演变成一种情感载体——故乡情结。这故乡怕早已不是一个地域概念,而是一种精神向往,是一种希望、憧憬,只因成年后的回忆和想念而多了一份美好,因失落而更加美丽和温暖,并随思念的加深遥远成了一个美丽的梦吧。

这种失落,这回忆的追寻,我们在文学作品中读到很多。且从学生在七下学过的鲁迅的《社戏》举隅,文末深情的慨叹恰如这杯“春酒”撩人追恋。

《社戏》结尾:“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其实,那夜的戏,看得叫人“打呵欠”、“破口喃喃的骂”;那夜的豆,第二天吃起来也实在平常。但从修饰词“真的”,“一直到现在”,“实在再没有吃到”,“也不再看到”,字里行间足见鲁迅对故乡、对童年的深情怀恋!是什么让他魂牵梦萦?因为看戏行程中有宁静优美的月下水乡,清新、幽远,自然纯朴,是一方“净土”;与伙伴们划船,在浪花里“窜”,归航中可“偷”罗汉豆烧着吃,这里也是我的“乐土”;有淳厚的人情,“小村里,一家的客,几乎都是公共的”。伙伴们因为要陪我玩可以从父母那得到减少工作的许可,阿发因为自家的罗汉豆大,便让摘自己家的,六一公公知道大家“偷”吃了他的罗汉豆,非但不生气,还特地送了些给“我”吃。质朴的人情如春酒中淳厚的民风,散发着泥土的芬芳,令人沉醉、感动!但这些记忆已随着童年的天真、烂漫、自由而“灰飞烟灭”。鲁迅《朝花夕拾·小引》中说到“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惟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留存。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无处安放的思恋和惆怅惟有寄寓在文字里,回忆里。故乡的美好已不可再现,儿时的游戏和情趣只能沉在心底。写下此文,鲁迅已是一个饱经世事沧桑的都市人,迫于生计辗转奔波,对时世常怀忧患,生命难以承受之重,以怀旧来温暖自己,给自己御寒。

故乡已回不去,或回到故乡时现实会把美好的记忆一一击碎,“到乡翻似烂柯人”或是“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都是件让人悲哀、叫人尴尬的事,以致常使人“近乡情更怯”。所以李白一边写着“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诗句,一边不停地游走,而不愿踏进故乡一步,他宁愿选择把故乡挂在心头作为永远的疗伤的良药。“乡愁越浓越不敢回去,越不敢回去越愿意把自己和故乡连在一起——简直成了一种可怖的循环,一生都避着故乡旅行,避一路,想一路。”有时或许会在某个清晨或黄昏问自己:我的家在哪里?抬眼望去,但见“烟波江上使人愁”,故乡默默地守在遥远的山脚下或小河边,守望的身影恒久不变。一条乡愁的诗路,就这样从“杨柳依依”的《诗经》走到席慕容的那棵“没有年轮的树”,并一直走下去,没有尽头。

一份思念,一缕芳魂,“春酒”、“社戏”,让我们觉得美好的东西仿佛成为过往,其实一直存留在心底。琦君、鲁迅,甚至我们每个成年人,又何尝不是“大地上的异乡者”?为了心中的橄榄树,走向远方。但即便外面的世界再精彩,也不抵故乡那熟稔到骨子里的一草一木。无处安放的乡愁使他们浅吟低唱,在失落惆怅中去握住那永远刻在心底的风景,成为生命中一段最本色最温暖的记忆。这样看来,他们思念的已不仅仅是遥远的故乡,而是古老醇正的文化,淳朴的人情,是一种渴望内心的纯净,渴望悠远的温情,于是他们心中便渐渐地垒起一座丰饶博大的城堡,她的名字叫乡愁!

7.健康中国,何处安放 篇七

近期,非法经营疫苗、问题眼用全氟丙烷气体致盲、魏泽西等事件引发社会强烈关注,暴露出我国药品生产、流通、监管以及医疗服务领域仍存诸多漏洞。

药品安全到底如何保障,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以及医疗服务质量怎样才能提升,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困局从哪里突破?这些都是健康中国建设过程中的难题,也是必答题。

日前,《财经国家周刊》、瞭望智库主办第24次“文津圆桌”,来自食药监总局、卫计委、人社部、国研中心、中国社科院、龙津药业、康美药业、阿里健康等单位的相关负责人士,围绕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的关键环节展开了激烈探讨。

如何监管出放心药?

层出不穷的医患悲剧背后,折射出的是我国医疗体制改革面临的深层问题。

非法经营疫苗案和问题眼用全氟丙烷气体致盲事件,暴露出药品生产流通及使用等环节仍然存在管理漏洞,同时也凸显了国家在监管庞大而零散的药品供应链方面所面临的种种挑战。

食药监总局药品安全监管司司长李国庆介绍,当前药品流通领域乱象丛生,12000多家药品批发企业和200万名医药代表中,有卖药的,开票的,洗钱的,各显神通,潜规则盛行。这些乱象破坏了正常的药品流通秩序,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

“在缺乏大型电子监管平台的情况下,要实现药品从研发、生产、销售多方面监管难度极大,尤其是要完全掌握企业已售药品流向几无可能。”昆明龙津药业董事长樊献俄说,强化药品安全必须借助互联网、大数据新型技术手段。

取消以药补医,同步提高医疗服务价格,是一些地方破除以药养医困局的尝试。

阿里健康副总裁王培宇分析认为,国内现行药品监管体系存在两大缺陷:一是对于问题药品,根据人工核实单据中的批次信息,无法精准快速地锁定问题药品去向,群众用药安全难以保障;二是医药冷链管理难以追溯,微观流转环节无法控制,存在局部监管真空。以疫苗为例,各接种点内部疫苗流转有多种形式,各个接种冰箱和保温箱之间流向不定,存在诸多随意性。

对此,王培宇建议,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化技术手段,建设药品全过程追溯体系和监管链条。其中,应重点把握五个环节:首先,要形成统一的追溯体系实施标准、技术标准和评价标准,实现药品生产、流通、使用信息的互联互通;第二,企业应自建或选择第三方平台建立追溯网络,履行市场主体责任;第三,各级政府应建立自身的监管网络,接通企业层网络实施监管;第四,建议采用“一物一码”而非批号或商品条码的追溯方式,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手段的现代技术手段;第五,增加公众对药品监管码作用的认知,并积极推进部委之间联合应用和数据开放,充分发挥药品流通数据的价值。

在疫苗流通方面,重庆智飞生物董事长蒋仁生建议,一、二类疫苗采用一致的物流配送冷链系统,优先考虑利用现有CDC冷链体系。

李国庆表示,食药监总局正在全国范围内整治药品流通领域违法行为,下一步还将深化药品流通领域改革,实行分级分类管理,药品批发企业必须承担市场供应责任,“能干什么、能在什么范围内干都必须明确”。

以药补医怎么破?

药费贵、检查多,是百姓看病最头疼的问题之一,也是公立医院改革着力解决的难点。其中的关键环节便是破除以药养医机制,即切断药品、耗材与医院及医务人员经济利益的关联。为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改革政策举措,包括招标降价、取消药品加成以及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等。

“药价并非关键,药占比才是看病贵的根源。”李国庆表示,通过降低药品价格来减轻看病贵的思路不对,近年来,药价一直在降,医药总费用却在上涨,药品占比没有降低,患者负担并未减轻。发达国家药占比小于20%,美国小于10%,新西兰占9.5%,而我国占到45%。

而且,一味追求降低药价,还导致当前药品市场存在两种倾向:第一,同质化竞争严重的药品低价恶性竞争,突破了质量底线,导致“劣药驱逐良药”;第二,垄断性药品因销量取决于医生处方,谁的价格高、回扣大,谁的药就卖得好。

“有些药品并没有真正用到病人身上。”李国庆介绍,据查处的一些案件和业内人士测算,仅北京天津地区就有上万人从事非法药品回收,天津成立回收药品集散地,每年回收的药品金额达几十亿甚至上百亿。

李国庆认为,降低药占比应成为缓解看病贵的发力点。但药占比不能以医院核算,而应以全社会口径核算。

“目前很多地方取消以药补医,同步提高医疗服务价格,这种做法可以解决‘成本放大的问题,但也有局限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部部长葛延风说,主要是价格难以“合理”确定,如果缺乏其他稳定筹资渠道,可能导致“以医补医”(放大医疗服务量),医院也没有动力注重健康促进。

他建议,通过筹资与分配制度改革,让公立医院摆脱“企业化运行”模式,解决“利益目标冲突”和“成本放大”问题,实现医务人员利益与公众“健康结果”的统一。具体而言,在筹资方面,形成由财政投入、医保支付及个人适度分担构成的稳定筹资机制,统筹使用三个渠道的资金,并根据不同类型机构的特点,建立差别化投入和运行保障方式。在薪酬方面,提高整体待遇水平,让医务人员收入与服务数量、质量、费用控制挂钩,切断与服务收入(处方、检查)的联系。

医疗检查费用高企也是看病贵的原因之一。华中科技大学生命学院教授谢庆国表示,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高端医疗设备长期被GPS(通用、飞利浦、西门子)所垄断,价格居高不下。国产医疗设备的推广和使用是解决路径之一。

“国产‘数字PET首次打破了GPS的垄断,且在性能上超越了代表最高水平的西门子同类产品,但问世两年多却难以销售一台。”谢庆国说,自2013年开始本土企业就陆续拿到食药监总局的许可证,生产能力一直处于空转状态。而同期卫计委批准医院采购的60台PET产品,全部为上述三家企业的产品。

他建议,将国家已经提出的“逐步提高国产医疗设备配置比例”上升为“硬约束”,从卫计委的配额制度着手,破解国产高端医疗装备首台(套)应用难题。

“看病难”矛盾如何化解?

“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理想就医格局,是社会对分级诊疗的期待,也是新一轮医改的目标之一。一些地区通过差别化的医疗服务价格、医保支付制度等手段,引导患者下沉,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大医院人满为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可罗雀的状况仍未根本缓解,看病难问题仍未解决。

医疗资源分布不合理堪称“罪魁祸首”之一。

“区域卫生规划未能统筹规划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与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双层诊疗体系的发展。”李国庆认为,由于有效调控缺失,医疗机构发展处于自发和无序的状态。一方面,大医院过分扩张虹吸了有限的医疗资源和市场,社区医疗卫生机构既缺病人又缺医生;另一方面,很多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在模式上办成了小医院,走了乡镇卫生院的老路,还是被动地坐等病人上门,没有发挥离群众近的优势,没有主动深入群众提供个性化服务,没有发展成为“家庭医生”的意识。

为实现双向转诊和分级诊疗,需建立双层医疗服务体系,而目前的关键短板在于社区。李国庆建议,首先,要适度超前地制定区域卫生规划,统筹布局区域内各个层次的卫生资源,不能抓大放小;第二,对少数规模过大、管理运行和资源配置明显不合理的医院要通过拆分、划转等方式科学分流其资源;第三,社区医疗机构的规模、能力和水平以及运行模式,政府必须有清晰的规划引导,短缺资源可通过新增、划转或引入社会资本等方式解决。第四,社区医疗卫生机构要着力改进服务方式,发挥贴近群众的优势,发展目标可明确定位于“让中国人都有自己的私人医生”。

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是当前提高医疗资源配置效率、缓解基层医疗资源缺乏的有效工具。

上海创贤公司(名医主刀)总裁苏舒表示,公司搭建了国内最大移动医疗手术平台,实现医生资源与患者需求的精准匹配,助推分级诊疗、医师多点执业等政策落地。同时,还建设了公开透明的医患平台,治疗和手术全过程均在网上可追溯,方便各方监督。

一些企业则在缩短看病取药时间方面发力。例如,康美药业运用“互联网+”打造的“智慧药房”,通过与医院直接对接数据,实现医院处方快速流转、医保付费,患者电子处方直接发送至“智慧药房”,过去繁杂的取药、支付、回家煎药简化成“收快递”一样简便,解决了候诊取药、煎药技艺交叉感染等问题。

“鼓励社会办医可提升整体服务能力、满足多样化需求。”葛延风认为,应该稳妥发展社会办医,但不能将其定位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更不能当做一些“资本”的新出路。

异地就医何时不再难?

目前,我国已基本实现全民医保,民众对医疗服务结算便捷化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在异地医保报销方面,参保人仍面临垫付医疗费、零星报销来回跑之苦。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谈及推进医保全国联网的时间表时表示,要在今年基本解决省内就医异地直接结算的基础上,争取用两年时间,使老年人跨省异地住院费用能够直接结算。

资料显示,截至2015年底,已基本实现市级统筹地区直接结算,29个省实现了省内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其中,部分地区正在探索解决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问题。例如,贵州与重庆、新疆与陕西的省间协作;上海与15个城市建立异地就医委托报销机制;广州与南昌、云南的“泛珠三角”,以及海南省与黑龙江省本级、吉林省本级、大庆等地区间区域协作机制。

人社部社保中心副主任黄华波介绍,人社部已经专门成立“全国医疗保险异地就医联网结算领导小组”,由分管部领导担任组长,今年集中精力解决跨省就医结算这一瓶颈问题。

“全国异地就医联网结算不仅仅是信息系统建设的技术问题。”黄华波说,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政策、经办、信息系统、资金结算清算等多方面,需平衡就医地与参保地、群众期待与资金承受能力、进展要求与系统支撑等多重关系。

据了解,目前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工作主要面临四大障碍:一是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处于自发探索阶段,模式不统一,省与省点对点谈判对接成本高、效率低、稳定性差、推广复制难度大;二是省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模式不统一、进展不平衡,部分已开展工作的省份,还有地市未能纳入;三是相关标准尤其是三个目录(药品、诊疗项目和医疗服务设施)标准尚未全国统一;四是该工程对医疗需求的潜在影响尚不明确,需进行压力测试。

黄华波透露,未来跨省就医结算可能会采取部级统一清算模式,即部省两级平台清算,设周转金制度,按月清算。在具体实施上,将着力推进以下工作:

第一,建立全国异地就医结算中心,负责跨省就医费用的归集、清算和补差拨付,并统一业务流程,明确权责关系,利用部省异地就医结算系统,为跨省异地就医人员、就医地医疗机构和参保地经办机构提供服务。

第二,建立周转金制度,主要解决就医地为非本统筹地区异地就医人员垫付基金所存在的资金不足、不情愿问题。通过统筹地区上交一定额度的异地就医资金等渠道,提升结算效率、降低运行成本等。

第三,建设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信息系统,目前异地就医所在的“金保二期”项目建议书已获批复,年内有望实现全国联网。

上一篇:管理部年中总结下一篇:电子商务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