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024-11-04

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精选13篇)

1.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篇一

高中历史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论文

传统的历史课堂似乎都是由老师一个人来讲,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十分程序化,这样不会有太大的教学效果。若要改变这种教学现状,必须以学生为切入点,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下面我就以个人经验来谈一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

一、延伸教材知识,诱发学生思考

许多历史老师都认为,教学的内容就是教材的.内容,但教材并不代表全部的教学内容。一味地讲解教材知识,只会使学生听起来感觉枯燥无聊。历史的知识是广博的,教材内容只是历史的九牛一毛。老师在讲解课本的某一事件时,可以连带一些学生没有学到过的历史知识,最好带有很大的趣味性,以此进行知识的拓展,点到为止。如果学生想要了解更多,他们就必须自己去搜集材料,阅读更多历史书籍,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产生极大的兴趣,促使他们做到自主思考,自主提高。

二、由学生进行课堂讲解

课堂是老师和学生共有的,为了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必要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拥有一个舞台来展示自己。每节课的课堂中,老师可以抽出一些时间让学生主持,做到角色互换,让学生体验一下作为“老师”的感受。这样学生肯定会在课前积极准备,整理自己的思路,参考更多的知识,保证自己不会出现较大失误,从而做到课前自主学习。

三、分组教学调动学习积极性

分组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越来越多地应用到高中教学中来。历史课堂上,采用分组教学,让小组成员间互相讨论,自主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当然,一定要进行合理分组,保证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每个小组是一个自主合作组合,而小组的每个成员又作为一个自主学习者。小组成员之间积极思考,团结协作,努力贡献自己的想法,实现优势互补,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当然,老师要做好监督引导工作,使小组讨论有序进行,还要完善小组评价体系,多方面、合理化地评价,使学生始终保持热情,有一种主动参与的心态。历史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培养高中历史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仅仅是为了他们的成绩,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从历史中获得经验感悟,从而不断发展,完善自我。

2.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篇二

也许我们早已习惯了旧有的教学模式,认为自主学习是在新形式下人们创新的产生,孰不知,从历史根源上讲,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历来为我们古人所采用和推崇,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不过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育模式的现代化解读。

自主学习的兴起及迅速传播,有其深刻的必然性。首先,它源于知识的需要,进入高中后知识总量迅速增加而相应的知识难度也得以加深,在繁多的知识体系面前,一味的老师讲评的模式从时间上讲已不再现实,如果没有学生自主学习的参与,整个高中三年的时间,根本不不足以完成现有的教学任务。知识量的加大,必然要求学生主动地去获取知识,而在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后,学生必须主动的去完成相应作业,并且在此基础上自主完成相对应知识所产生的能力提升,故而知识量的加大对学生提出自主学习能力要求的前提和基础,一个不会自主学习的高中生会在高中学习的过程中被逐渐淘汰,只有适者,才能在高中阶段得以生存。其次,自主学习是成长到一个阶段的必然结果。初高中的不同之处,除了知识的架构和体系上的不同之处,学生心理生理的变化也是初高中学生的明显差异之一。在人们平时的意识中,会有这样的共识: 初中生长得和小孩一样,而高中生即是他再小,给人感觉上,他很多地方也像是个成年人。作为即将经历18岁的高中生来说,很多事情都要有他们独立面对,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正是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独立处理一个过程,这一过程的成功,将会为学生其它事情的独立提供现实的指导意义。相信较于初中时学生由家长陪同,由教师督促下的学习习惯,高中生立刻养成以自我为中心,以自己为主体的学习习惯。自主学习能力的优劣,将决定高中学习成绩的优劣。一个不懂得自主学习,在学习中没有主动性的高中生,在面对高中阶段所发生的问题的时候,更多时候往往是无助和被动的。再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肩上担负着家长的希望和祖国的重任。时代要求学生自立、自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在知识体系大爆炸的时代,年轻人是最富于学习能力的。如果高中生没有自主学习的能力,那么社会上的一切创新,一切进步将无从谈起。不同的人生阶段有不同的要求,而作为高中生,作为一群生机勃勃的社会新鲜血液,他们所担负的社会赋予的时代责任和使命是任何一个群体无法取代的。处于学习时代的学生,在学习中具备了自主学习能力,他就会在走向社会之后具备了自主生存的能力,祖国的明天属于高中生,当然祖国的明天也就应该由他们去规划。在将来的天地中,我们的孩子都要独立面对自己的人生,世界是变化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当我们的孩子习惯了我们替他做主时,他还有自主性吗? 当我们的孩子习惯了一成不变的时候,他们还能适应变化吗? 当我们的孩子需要独立面对的时候,他会勇敢的站出来吗? 培养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高中生,是使孩子适应社会需要的必由之路,而在这条路上我们能够做的就是放开手脚,给他们一个发挥的舞台,历史使然,时代使然。在历史的车轮下我们何必螳臂当车、自不量力。

自主学习能力是孩子成长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生,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就成为一个我们必须面对的命题,摆在我们面前。作为新时代的高中教师就要努力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使之尽快适应形势和时代发展的要求。

首先,应加强对学生预习环节的指导。预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开始,没有预习的课老师讲起来会十分生硬,预习环节应占到课堂教学的四分之一左右,可见预习对学习的重要性。在预习环节中,学生要试着自主把握重难点,自主掌握基础知识,同时对所学的内容用于质疑,在预习阶段如果能以小组的形式将预习中出现的知识点加以汇总讨论,那会更加事半功倍。自主预习的过程如果深入的话,相对应的在学习过程中就会减少很多阻力。只有在预习环节下足了功夫,才会产生疑难问题、才会产生学习的內驱力。在预习的环节,学生对知识的阅读是第一步,很多人往往到了这一步便浅尝辄止,想当然的认为自己已经预习了,让而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这只不过是预习的第一个层次,在此之上的质疑才是表明预习效果深入的第二步,在质疑的基础之上,对自己的疑难点过滤性的解除是预习真正深入的必由之路。真正的自主预习是学习的第一步。

其次,自主学习需要养成好的习惯。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是决定成绩好坏的前提。只有有了主动性才可能获得学习成果。每一位进入高中的学生在入学之初都有学习的主动性,而学习的主动性会随时发生变化的。在面对挫折、困难的时候,在自己对前途感到迷茫的时候,在自己心情最差的时候,学生的自主性都有可能发生变化。而作为家长和老师,我们的任务就是保证孩子学习主动性的持续,在不同的阶段要用不同的方式去对待,久而久之也就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而这种习惯所带来的副产品: 毅力、韧性、坚持、永不服输,也就成了孩子性格的一部分,从而塑造出了具有自主学习习惯的合格高中生。这些品格的塑造既是自主学习的一部分,也是养成完美人格的一部分。

再次,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要加强引导,循序渐进。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都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对于自主学习的引导,要坚持由浅入深,由局部到整体,由点及面统筹兼顾的原则。自主学习的指导首先要让学生学会简单的基础知识,进而能够从自学中发现疑难,提出质疑。在自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白知识之间的相互关联,并循序渐进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知识框架。

3.漫谈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篇三

关键词:自主学习 高中生 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自主学习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高中阶段的一个基本要求。现阶段就这一领域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可以分享,其中最为有名的莫过于杜郎口的自主学习模式。结合现有的经验和自己的教学实际,就自主学习,我进行了一系列的有效尝试。

也许我们早已习惯了旧有的教学模式,认为自主学习是在新形式下人们创新的产生,孰不知,从历史根源上讲,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历来为我们古人所采用和推崇,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不过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育模式的现代化解读。

自主学习的兴起及迅速传播,有其深刻的必然性。首先,它源于知识的需要,进入高中后知识总量迅速增加而相应的知识难度也得以加深,在繁多的知识体系面前,一味的老师讲评的模式从时间上讲已不再现实,如果没有学生自主学习的参与,整个高中三年的时间,根本不不足以完成现有的教学任务。知识量的加大,必然要求学生主动地去获取知识,而在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后,学生必须主动的去完成相应作业,并且在此基础上自主完成相对应知识所产生的能力提升,故而知识量的加大对学生提出自主学习能力要求的前提和基础,一个不会自主学习的高中生会在高中学习的过程中被逐渐淘汰,只有适者,才能在高中阶段得以生存。其次,自主学习是成长到一个阶段的必然结果。初高中的不同之处,除了知识的架构和体系上的不同之处,学生心理生理的变化也是初高中学生的明显差异之一。在人们平时的意识中,会有这样的共识:初中生长得和小孩一样,而高中生即是他再小,给人感觉上,他很多地方也像是个成年人。作为即将经历18岁的高中生来说,很多事情都要有他们独立面对,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正是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独立处理一个过程,这一过程的成功,将会为学生其它事情的独立提供现实的指导意义。相信较于初中时学生由家长陪同,由教师督促下的学习习惯,高中生立刻养成以自我为中心,以自己为主体的学习习惯。自主学习能力的优劣,将决定高中学习成绩的优劣。一个不懂得自主学习,在学习中没有主动性的高中生,在面对高中阶段所发生的问题的时候,更多时候往往是无助和被动的。再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肩上担负着家长的希望和祖国的重任。时代要求学生自立、自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在知识体系大爆炸的时代,年轻人是最富于学习能力的。如果高中生没有自主学习的能力,那么社会上的一切创新,一切进步将无从谈起。不同的人生阶段有不同的要求,而作为高中生,作为一群生机勃勃的社会新鲜血液,他们所担负的社会赋予的时代责任和使命是任何一个群体无法取代的。处于学习时代的学生,在学习中具备了自主学习能力,他就会在走向社会之后具备了自主生存的能力,祖国的明天属于高中生,当然祖国的明天也就应该由他们去规划。在将来的天地中,我们的孩子都要独立面对自己的人生,世界是变化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当我们的孩子习惯了我们替他做主时,他还有自主性吗?当我们的孩子习惯了一成不变的时候,他们还能适应变化吗?当我们的孩子需要独立面对的时候,他会勇敢的站出来吗?培养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高中生,是使孩子适应社会需要的必由之路,而在这条路上我们能够做的就是放开手脚,给他们一个发挥的舞台,历史使然,时代使然。在历史的车轮下我们何必螳臂当车、自不量力。

自主学习能力是孩子成长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生,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就成为一个我们必须面对的命题,摆在我们面前。作为新时代的高中教师就要努力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使之尽快适应形势和时代发展的要求。

首先,应加强对学生预习环节的指导。预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开始,没有预习的课老师讲起来会十分生硬,预习环节应占到课堂教学的四分之一左右,可见预习对学习的重要性。在预习环节中,学生要试着自主把握重难点,自主掌握基础知识,同时对所学的内容用于质疑,在预习阶段如果能以小组的形式将预习中出现的知识点加以汇总讨论,那会更加事半功倍。自主预习的过程如果深入的话,相对应的在学习过程中就会减少很多阻力。只有在预习环节下足了功夫,才会产生疑难问题、才会产生学习的內驱力。在预习的环节,学生对知识的阅读是第一步,很多人往往到了这一步便浅尝辄止,想当然的认为自己已经预习了,让而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这只不过是预习的第一个层次,在此之上的质疑才是表明预习效果深入的第二步,在质疑的基础之上,对自己的疑难点过滤性的解除是预习真正深入的必由之路。真正的自主预习是学习的第一步。

其次,自主学习需要养成好的习惯。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是决定成绩好坏的前提。只有有了主动性才可能获得学习成果。每一位进入高中的学生在入学之初都有学习的主动性,而学习的主动性会随时发生变化的。在面对挫折、困难的时候,在自己对前途感到迷茫的时候,在自己心情最差的时候,学生的自主性都有可能发生变化。而作为家长和老师,我们的任务就是保证孩子学习主动性的持续,在不同的阶段要用不同的方式去对待,久而久之也就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而这种习惯所带来的副产品:毅力、韧性、坚持、永不服输,也就成了孩子性格的一部分,从而塑造出了具有自主学习习惯的合格高中生。这些品格的塑造既是自主学习的一部分,也是养成完美人格的一部分。

再次,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要加强引导,循序渐进。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都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对于自主学习的引导,要坚持由浅入深,由局部到整体,由点及面统筹兼顾的原则。自主学习的指导首先要让学生学会简单的基础知识,进而能够从自学中发现疑难,提出质疑。在自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白知识之间的相互关联,并循序渐进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知识框架。

一个青年的明天也是一个家庭的明天,一个家庭的明天也是一个祖国的明天。培养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群体,是为了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也是为了祖国明天更加繁荣。认识到这一点,就努力吧,相信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祖国的未来由这些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孩子去担当,定当大有可为。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徐学福.让学生做自己的老师·名师讲述如何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4.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篇四

一、通过小组自主学习进行课前预习

预习作为高效课堂的必要保证,在教学过程当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会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根据每个同学理解能力、学习能力的不同,给每个同学分配不同的预习任务,每个人在进行预习之后,要求在每节课的最后五分钟,把自己的预习向组内成员进行阐述,这样学生就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合作式的自主学习,达到了抓住要点进行综合预习的目的,为下一课的良好进行打好基础。例如,在学习美苏争霸的相关内容时,我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了解美苏之间这种权利争夺战是何时开始的,其中又经过了怎样的过程,尽量让学生了解美苏争霸时的全球大背景以及书本上没有提到的细节,通过这样的预习方式,使得学生学会了对历史的相关知识进行自主了解,通过多种途径获取资料,为自主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通过小组自主学习进行课堂学习

高中历史的学习不仅仅要求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理解和掌握,还要使学生能够从历史中总结经验和教训,有独立的`思考并形成正确的历史观。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变教师主体为学生主体,加深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而小组合作学习就很好地达到了这一目的。为了保证小组自主学习的学习效率,教师一定要明确小组各个合作成员的分工,使其各司其职,避免出现小组中只有一部分成员积极参与,而其他小组成员无所事事。例如,在学习了“近代的中国民主革命”的相关专题之后,为能够让学生对此有更深入的分析和思考,我会分成小组,让学生讨论“这几次革命的不同点是什么?为什么前两个革命都以失败告终,说明了什么问题?”一次加深学生的自主思考,促进学生形成自己的历史价值观。

三、通过小组自主学习进行课外延伸

除了在课前预习、课上讨论进行小组合作式的自主学习之外,我还会每周给学生留一个有关历史的课题,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探讨,学习和解决,通过这种任务型的学习,不断促进学生对课外的历史知识进行延伸和总结,长此以往,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我会让学生以宋氏家族为主题,了解宋氏家族的兴衰历史,崛起的原因,衰落的过程等等,并最终以小组的方式进行汇报和展示,帮助学生养成课外延伸的良好习惯。

四、对于小组自主学习成果进行合理评估

5.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篇五

黑龙江省引龙河农场学校 王春霞

素质教育的核心内涵则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课堂教学要最大限度地唤醒、激发学生自主意识,解放、发展学习力。学生能够自已思考、自己看会的,最大可能地让学生自主学习。“课堂教学蕴涵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们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们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

一、英语课堂教学要要还权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要让学生对英语学习感兴趣

学生是教与学这对矛盾的主体,只有把他们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教学效率才能大幅度提高。初中学生这个年龄的特点是:爱说爱动,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如果教学中忽视这些特点,单纯沿用传统教学模式,他们便不感兴趣,因而也就谈不上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目前,初中英语教学质量不佳,恐怕这是一个主要原因。学习需要兴趣。就某种意义上讲,学英语就更需要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上若能运用有趣的实物、简笔画或幽默的语调、动作、表情,必能使学生兴趣盎然。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到实处,从而保证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要建立起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信任并尊重学生,理解并支持学生,启发并鼓励学生,为学生学习英语创设培养自学意识的最佳情境。让评价促进,评价客观公正,巧用评语,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多发现学生的优点,及时给予有力地鼓励,评价时要面带微笑,充分调动学习气氛,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多表扬,少批评。对每个学生来说均很重要,尤其对差生更应如此,凡是他们有一点进步均以表扬,以鼓励他们学英语的信心,凡是有错误的地方应耐心细致的纠正,尽量少批评,多表扬,在他们平时的作业中多给几个“well”之类的词语,这样以来他们就觉得教师喜欢他们,学英语也相应的有了兴趣。

(三)学习目标定位要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

这样就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信心,让他们更多地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使他们始终在自信的状态下学习英语。教师在备课时,要确定一节课的教学目的与要求,找出教学重点和难点,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英语知识和能力的状况,并据此确定教学方法。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预习并找出疑难问题。这样,学生就会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听课。教师要把握好教学节奏,处理好量、质、度三者的关系,教学内容必须有一定的广度、深度和密度。鉴于英语课的特点,教师在精讲必要的语言知识后,应组织学生进行大量的练习,所花时间应不少于三分之二课时,参加练习的学生最好达到100%,最少不得低于80%。这种面广、量大、质高的练习无疑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要优化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

课堂教学中在关注学生获得知识结果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紧张地动脑,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主动探究的过程。让学生不停地看书,动口,思考来接受新知识和运用新知识,促进学生悟性提高,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

(一)让学生先自学,把学习的权力还给学生

在中学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英语基础,能够进行独立的自学。在英语教学中,自学非常重要。因为大部分知识是可以通过自学就能够学会的,而且如果自学的不充分,合作学习也不会深入。因此,我的课堂上,先是让学生进行自学。自学前,教师指导要到位。一是要确定重点,让学生清楚哪些内容是重点知识,这样学生就能把时间用在刀刃上。二是要给出思考题,通过思考题来引导学生的思路,使学生能够做到学思结合。三是要求要到位。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意识,在自学的前几分钟不易让学生边自学边讨论。如果学生有不明白的或有问题的地方,可以让学生做出标记或在练习本上写出来。此时,教师不易进行辅导。自学的后两分种可以让学生小声讨论。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总结,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创造性,学生学习效率也会随之提高。

(二)优化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同时优化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师必须在教材的取舍组合上下功夫,对所讲内容的详略、先后顺序、讲练如何结合等必须作出精当的安排。教学方法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状况来确定,诸如听录音、看录像、做游戏、搞表演等,采用哪些方式方法,应予以精心安排。总之,只有把优化教学内容和优化教学方法恰到好处地结合起来,才能大大提高教学。英语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推动学生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最终使学生能自主地学习,真正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因此,英语教师必须把教学的重点以传授语言知识为主转移到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上来,逐步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自主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三)让学生“兵教兵”,引导学生合作创新

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发挥学生的能力,做到:“给一给”,让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大一些;“退一退”,让学生交流讨论的充分些;“等一等”,让学生思维的时间多一些。对于学生自学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要引导学生“兵教兵”,通过合作解决,教师不要急于去教。这样,小组内的成员会提出自己没有解决的问题,而学会的成员会帮助指导,成为组内的“小老师”。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通过小组内的合作来解决。教师应学会观察,学会倾听,不能打断学生的思维。教师要创设学生合作学习的时机,如同桌互批,互背,互译,小组讨论,小组辩论,小组竞赛等教学环节,让学生更多地互帮互助,合作学习。

(四)要积极运用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评价形式

6.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篇六

葛建光

(江苏省溧阳中学)

摘 要: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新课改所提倡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只重视学生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要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通过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来提高教学效率,从而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模式;学习自主性

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的学习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影响学习结果、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因素。

首先,在学习新内容之前,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事先预习的习惯,在预习过程中学生要把自己不懂的地方进行标注,然后在教师讲课时要根据自己的标注重点听课,对于不懂的知识课堂上可以进行主动询问,当堂课解决好这些问题。由于物理知识具有一定的连贯性,很多内容都是环环相扣的,如果不及时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就有可能影响下一节课乃至今后的物理学习。其次,在听课的时候,学生不仅要听教学的内容,还要学习教师的思路和对问题的分析方法,并且及时做好笔记。这样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才能真正掌握物理的学习规律,迅速领悟已学过的内容,遇到问题也能够做到游刃有余。再次,要及时进行复习。如果对学过的知识不及时进行归纳总结或复习,就容易出现知识间的断层,很难进行知识间的联系与融汇,从而造成知识的脱节。而物理知识本身的逻辑性很强,这样学生就很难灵活地应用知识去分析与解决问题。只有认真做好以上几个学习环节,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才能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更加全面,使学生了解学习的重点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以后的复习效率。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对课后习题加以重视,既要有基础性的反馈,也要有训练型的提高。这样不但能够巩固所学的知识,还能将学习的知识得到运用,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掌握。

二、激发学习动机

1.提高学生兴趣,激发学习动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对一件事物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就会自觉主动地去接触这项事物,了解和学习这项事物,不断地进行探究和实验,从而得出结论,并在探究的过程中找到满足感和乐趣。对于学习也是一样的道理,教师可以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对于物理的学习兴趣,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探究性,提高高中物理的教学效率。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的现象都与物理知识息息相关的,但是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对于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还是非常有限的,在平时的生活中即使接触到了物理知识也没有仔细研究。因此,教师就要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引导和点拨,让学生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这样不但能够让学生的感知能力越来越强,还能够不断培养学生对于物理的学习兴趣,有利于高中物理课程的开展。例如,在学习光的折射和全反射现象的相关知识时,教师首先可以提出问题:为什么荷叶上的露珠看上去晶莹剔透?为什么玻璃中的空气泡看上去特别明亮?接着让学生观察光照玻璃球、光射在玻璃水杯中的现象。然后进行折射与全反射知识讲解„„最后,根据本节的教学让学生了解:很多伟大的发现,都是物理学家经过认真的观察得出的,很多伟大的知识理论都是从一些小的生活现象中发现的,从而不断激发学生对于物理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2.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动机

想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就必须让学生对于物理学科充满强烈的求知欲望,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物理知识的学习,并做到学以致用,从而不断地了解自然,探究更多自然现象的出现与原因,为人类解决迷惑的同时利用物理知识为人们服务。物理是一门逻辑性和抽象性较强的学科,对于很多学生来说都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学习起来也比较吃力。因此,物理教师要科学地应用生活化教学,将物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紧的联系起来,这样不但能够将抽象的物理知识变得简单化和直观化,利于学生的理解,同时在以后的物理学习过程中,学生也能够学会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这样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还能够使学生在以后的物理学习过程中掌握解题的方法和思路,促进学生物理自主性学习的培养。所以,在物理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善于将教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利用身边的例子来引题,并学会应用其中,从而做到学以致用。例如,在学习光的偏振的物理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列举生活中3D立体电影的例子:为什么不戴眼镜时看到的是模糊的影像,而戴上眼镜就能看到清晰立体的影像呢?继而使用两个偏振片观察透射光强的逐渐变化过程„„这样的例子是学生在生活中能够经常接触到的,教师由此例进行引题,不但能够让学生对于光的偏振有一定的初步了解,还能够使学生对于光的偏振产生一定的好奇心,想要了解为什么会产生那样的现象。因此,学生就会集中于课堂之上认真的听课,从而达到能够运用理论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还能够利用生活中的例子去形象地阐述理论的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三、培养自主创新能力

想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就应该重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在学习过程中不要过于看重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吸收能力,还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中去。通过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乐趣,同时,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理解科学探究的精髓所在。因此,在课堂上学生探究行为的设计成了提高探究创新能力的关键。让学生大胆地进行假定、假设,构思自己表达的内容结构,能即兴地表达、倾听与交流,达到一定程度的自主进行探究的能力。

在实验课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实践来增加学生的阅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践进行探究行为的设计,这样不但能够提高学生对实践的反思和感悟,还能够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我校是省“高中化学课程基地”,依托该课程基地建设工作的开展,建设了理化生学生自主体验的实验室。实验室建设是构建核心教学内容体验式学习模型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实践创新的有效途径,完善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课程结构体系,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实践学习情境,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我们的“标准化实验室”能开齐学生分组实验,现代化的“数字化实验室”能进行比较准确的定量实验探究,正在集成“虚拟实验室”,视频实验、动画实验等,将现实条件不能进行的实验进行过程模拟,进一步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我们正在筹备建设部分“自主实验室”,让学生有更多自主实践和创新体验的机会。这些都将会不同程度地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在高中物理的课堂上,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于物理的学习兴趣,不断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探究性,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马秀英。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宁夏教育科研,2009(02)。

[2]谢汉萍。实施情感趣味教学培养自主学习能力[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2)。

7.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篇七

一、自主学习的内涵

自主学习源于西方学者对终身学习技能及思维进行研究过程中所用的autonomous learning一词, 后被引入国内并被教育界所关注, 然而, 国内教育者对自主学习的概念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看法。总体来说, 我国理论界对“自主学习”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上,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建立在自我认知、自我负责的基础上, 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 进行有目的、有选择的学习活动 (吕娜2015) 。本文所探讨的“自主学习”即为狭义上的概念, 是指学生在已有知识水平的基础上, 在教师的指导下, 根据自身学习情况所开展的能动的、具有选择性的、计划性的学习活动。

二、自主学习的理论基础

(一) 人本主义学习论

人本主义以罗杰斯、马斯洛为代表, 他们强调人的自主力量和因素, 其基本原则是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认为学生可以自己教育、控制自己, 开发自身潜能并不断自我实现。因此, 教育者应充分尊重学生, 重视学生的意愿、需求和情感;教育者和学生间应建立起平等、融洽的交往关系,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 更多地发挥协助和引导作用, 不断调动学生的潜能, 启迪学生心智, 从而通过内在激励实现积极、自发的学习。

(二)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是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教育理念之一, 重视知识的动态形成和获得。该理论认为知识并非来源于教育者的传授, 而是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 借助教育者的帮助, 对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调整和改造, 实现意义建构。在这个过程中, 知识的形成是在既有文化和经验基础上, 通过人际间的交流合作来完成的。教师是意义构建的协助者和引导者, 而非知识的灌输者, 学生是意义建构的主动完成者, 而非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该理论要求教学过程中摒弃“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 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

(三) 元认知理论

元认知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弗拉维尔 (J.H.Flavell) 提出, 元认知是指对认知的认知, 包括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控制, 是个人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元认知策略可以划分为四类, 一是计划策略, 即设定目标, 深入分析并完成计划;二是监控策略, 即对认知行为进行管理, 实现行为的自觉控制和调节;三是评价策略, 即根据特定标准对认知行为的有效性进行恰当评价, 掌握认知行为成效;四是矫治策略, 根据评价进行自我反省, 并有针对性地采取补救措施 (郭绪伟2014) 。自主学习表现于元认知能力即自我反省、自我调节、自我监控和自我实现的培养。

三、高中英语自主学习常见问题

(一) 学习资源不足, 学习范围受限

当前, 很多高中学生利用的学习资源主要为学校配发的教科书、报刊读物、音像资料、广播电视等, 这在一些偏远的地区尤为凸显, 学生能够利用的学习资源有限, 很难从不同形式、不同渠道学习和使用英语。

(二) 教学目标单一, 教学模式呆板守旧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 教师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缺少层次性, 全班使用统一的教学目标, 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郝文凤2015) 。在教学方法上, 教师过分注重知识传授, 忽视学生的主动参与, 导致学生更多地是机械模仿和记忆。

(三) 学生学习兴趣不浓, 积极性不高

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 英语已成为人类跨国交流最广泛的语言, 然而, 很多学生认为自己在生活中很少用到英语, 遂产生英语无用论思想, 该部分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不善于主动探索知识。

四、高中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一) 学校应丰富英语学习资源, 创设和增加语言实践活动

首先, 英语学习需要学生多层次了解世界发展, 多渠道掌握语言表达方式, 对此, 学校应加强英语学习资源建设, 为学生自主学习创建良好的客观环境, 如, 订阅不同种类的英语刊物,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给学生搭建现代化网络信息学习平台, 建立配备电脑、电视、多媒体等设备的学习中心, 并引导学生广泛进行课外阅读、观看英语电视电影、收听英语广播节目, 让学生开拓眼界, 实现自主学习。

其次,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 其有效学习需要大量的真实语境。因此, 学校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英语学习语言环境, 如组织英语角, 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用英语进行交谈和通信;定期组织英文演讲赛、辩论赛, 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鼓励学生参加对外交流活动, 让学生在日常交际中学会用英语进行表达。

(二) 教师应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做出色的英语学习引导者

课堂教学中, 师生关系取决于教师的角色扮演。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需要教师打破传统的“传授—接受”单向知识传输方式, 建立以学生“学”为主体的参与性教学, 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和自由 (郭晓光2014) 。具体来说, 教师可以从以下4个方面实现角色转变:

1. 更新教学观念, 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充分认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树立为学而教的思想, 将课堂中知识讲解、传输的重心转移到演示、引导上来, 营造良好的自主学习课堂氛围。从教学实践经验来看, 学生喜欢某位教师, 就会对教师所教的课程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并愿意投入更多的学习时间。因此, 教师应努力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 尊重学生、接纳学生, 不断促使学生快乐、积极地投入英语学习。

2. 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观念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建立自主学习理念, 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 特别是成绩较差的学生, 教师更应发掘他们的长处, 不断给予肯定和鼓励, 以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要让学生认识到, 英语学习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于自己是否付出了努力, 从而减少学生对教师的依赖, 让他们树立适合个体的学习目标, 并主动承担起自主学习的责任, 真正成为自主学习者。

3. 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分层教学, 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自主学习建立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需要教育者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于班级内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同, 学习效果不一样, “学优生”与“学困生”的差距明显。因此, 教师需要对班级内学生进行学习需求分析, 设立与各个层次相适应的教学目标, 使每个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都能得到照顾, 学习潜能都能得到开发, 从而逐渐增强学生积极学习的动力和渴望。

4. 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

自主学习要求学生在开展学习活动中有目的、有方法、有计划、有策略, 这就要求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 帮助他们制订科学有效的学习计划, 并采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完成学习任务, 及时对学习策略进行综合评价, 发现问题立即改正。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应帮助学生克服紧张或害怕犯错的消极心理, 鼓励学生大胆用英语进行表达。对学生的努力及自主学习情况,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评及互评, 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 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 培养独立性, 积极主动完成英语学习

1. 合理规划, 按照既定计划进行学习

高中生在英语学习中应制订明确的学习目标, 并将学习计划具体分配到每一天, 此后, 按照该计划和时间表, 循序渐进地完成每天的任务, 在日积月累的努力中提升英语水平, 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2. 多动嘴、多实践

英语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单纯依靠课堂学习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高中学生应积极为自己创造英语表达的机会, 课余时间多与同学用英语交流, 积极参加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 把握生活中的英语学习机会, 多听、多说, 从而不断提高成就感, 提升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结束语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需要有良好的学习环境, 需要有教师的积极引导和帮助。在英语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 把英语教学视为学生主动进行语言实践的活动, 逐渐培养其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提升其乐于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郭晓光.2014.浅谈高中英语实行自主学习要注意的几个方面[J].中国校外教育 (中旬刊) , (z1) :743.

郭绪伟.2014.浅谈如何实现高中英语“学进去、讲出来”的自主学习[J].中学生英语 (高三版) , (9) :66.

郝文凤.2015.自主学习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C]//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 (河北卷) :194-203.

何燕.2014.高中英语“自主学习”中的教师角色转变[J].中国教师, (3) :64-65.

8.谈高中生政治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篇八

关键词:大胆质疑 乐于思考 寻求新知 主体作用

高中学生的思想政治的学习是一种自主的认识和将外在的知识观念转化为其内部的精神财富的过程,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教育界的一种共识。根据自己多年从教高中政治课的体会和认识,探讨一下如何在思想政治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兴趣,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当学生对某一门功课的学习产生浓厚兴趣时,他就会积极主动而且心情愉快地学习,去构筑自己的知识结构,努力提高学习成绩;相反,学生就会产生厌学情绪。然而,要使学生对学习有浓厚兴趣,有赖于教师运用高超的教学艺术来激发和培养。否则,他只是表面地、形式地去掌握所学的知识,遇到困难时往往会丧失信心,不能坚持学习。所谓“强扭的瓜不甜”,也就是这个道理。因此,要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就必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只有对思想政治课有浓厚的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和富有创造性地去完成学习任务。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兴趣的前提。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相容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师生心理相容能提高教学效果。学生喜欢这位老师,连带着也喜欢这位教师所教的课程,他会积极主动地探索这门学科的知识。这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教育名著《学记》中指出“亲其师而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教师要努力把冷冰冰的教育理论转化为生动的教学实践,真正做到爱学生,尊重学生,接纳学生,满足学生。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利用自己的职业优势,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建立起相互信任、尊重、帮助、团结、友爱、共同进步的良好关系。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乐其道。

二、思想政治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质疑,乐于思考,寻求新知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因为“疑问”能使学生心理上感到茫然,产生认知冲突,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才可能实现创新。心理学告诉我们:“有疑则有思,无疑则无思。”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质疑,不轻易苟同他人意见,大胆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教师在教学中要给学生留有思考、探究和自我开拓的余地,要善于把教学内容本身的矛盾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间的矛盾作为突破口,启发学生去探究“为什么”,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使学生勤于思考,乐于思考,从而更加积极自主地投入学习。学习贵在提出问题。教师还要根据学生自我意识强、喜欢独立思考的特点,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动脑思考,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而教师可通过“问题”的提出,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在引导学生去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主动地产生学习的需求。教师要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慷慨”地提供思维加工的原料,通过演示课件,温习旧知、观察现象、布置练习题等,提出的问题,要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思想政治课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独立自学能力

9.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篇九

自主学习能力即学生占据主体地位,自由地支配自己权利意识的一种体现,自主学习能力是一名学生自尊自强的表现,学生需要拥有独立的自我意识,对所学知识有自我的评判能力,是结合了自身个性和特点所形成的一种学习能力。老师们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引导学生去主动学习知识,但由于高中的学习较为枯燥,学生的压力大,因此如何让教学内容变得有趣、引人入胜十分重要。老师应该以照顾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为前提,大胆地创设出一些和实际生活相结合的示例去讲解所学知识,让学生主动学习知识,在自主的学习中改变以往老旧的填鸭式教学模式,真正把知识学到手,并且对高中生物课本中的必修章节做到百分之百的掌握,并积极帮助学生学习有关选修部分,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这四个字。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是必不可少的,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是和学生打成一片的重要前提,愉快的氛围会帮助学生更积极、更主动地投入学习中。为了达到这种效果,首先要改变传统模式下老师在教学中占主导地位的这一情况,教师要让学生变成课堂中的主体,老师只是从旁协助,起到引导和辅助的作用。老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想法,让学生畅所欲言,大胆对所学知识提出质疑,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学习中,都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和信任,要时时刻刻关心学生的心理状态,做学生的大朋友。好的氛围才能帮助老师更容易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生活实际,多列举一些生动形象的案例给学生,让学生在玩中学习,寓教于乐。

二、苏教版实际课例

在苏教版必修章节中,将“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这一内容归入细胞的结构和功能里并不难理解,跨膜运输是以细胞膜为介质使得水、养分等得以通过的一种现象。但对于刚刚接触生物知识的学生来说,他们对于细胞的结构及组成这一章节掌握得并不充分。物质的跨膜运输除了和细胞的结构有关联以外,它也与细胞整体的新陈代谢有关系。而水分、营养等物质出入细胞膜是以细胞内发生的各种生物化学反应为前提的,细胞膜是介质,是一层保护膜。为了让高中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章节的内容,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些实验,例如,将即将枯萎的叶子放在有水的杯子里,看一段时间后叶子是否变得富有水分,如果叶子的样子发生了变化,原因又是什么呢?老师应该借由这一系列的实验和启发性提问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细胞跨膜运输这一活动。另外,传统的教学模式下,都是老师为学生准备和课本教材相关的问题。学生根据老师给的问题,学习和讨论这些问题,吃现成的答案,并不能做到探究,只是简单地掌握了这个问题,并不能达到深刻了解或者学以致用,这样的学习效果又怎么会好呢?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老师应该舍弃这种老旧的模式,转而让学生担当老师的这一角色,让学生自己给自己提出问题,对所学知识有哪些不明白、不了解的地方都可以当成他们研究的课题,让学生始终保持主体地位,学生为了解答自己的问题而努力地扩充自己的知识面,自己动手、动脑,给自己足够的思想自由空间。学生在课堂中畅所欲言,老师从中点拨,学生既学到了所学的课本知识,又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一石二鸟,何乐而不为呢?

三、学生的课后反思

10.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篇十

摘要:文章探讨了高中生物教学中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即巧妙设置问题, 激发解决问题的动机;指导审题方法,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入科学故事, 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前预习, 探究新知, 创造性解决问题。

关键词: 高中生物教学; 解决问题的能力; 审题方法;

心理学对解决问题的解释是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 按照一定的目标, 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思维操作, 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1]。解决问题时要对信息数据进行收集与处理, 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 实现由条件到目标的推导并加以描述。因此, 在生物教学中, 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巧妙设置问题, 激发解决问题的动机

解决问题的目的之一是能在解决过程中提出更有意义、更有质量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逐层深入的问题,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解决问题的动机。例如, 在学习细胞物质的运输时, 教师可利用农业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烧苗”来引发学生的思考, 提出“为什么会有‘烧苗’现象呢?这体现的生物学本质又是什么?”等问题, 利用这两个问题的设置, 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这一章节的知识, 使其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二、指导审题方法,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中, 教师要注重指导学生审题的方法, 让其明白问题的条件和答案间有着内在联系, 引导其使用科学的读题方法, 在理清两者间的关系后再进行解答。在答题时, 首先要让学生通读一遍题目, 使学生能用自己的话复述出题目所要表达的意思。其次可引导学生跳读, 很多题目中都包含一些与解题无关甚至是用于干扰的信息,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跳读并用笔画出题目中的关键词句。如题“绿叶海蜗牛具有一种保存并不损害叶绿体的非凡才能, 即通过进食绿藻就可以将植物体内的叶绿体储存在自己体内, 该过程被称为盗食质体。请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绿叶海蜗牛没有贝壳, 看上去像片叶子, 而且其与植物的相似度较高, 若长时间不见光就会枯萎, 由绿变棕, 最终死亡。针对此类现象, 某实验小组欲探究光照强度的大小对绿叶海蜗牛生长状况的影响, 请设计实验并预测实验结果。”这道题目中的文字很长, 通过跳读得出的关键信息就是“绿叶海蜗牛可以储存食物中的叶绿体, 长时间不见光会死亡, 需设计实验探究光照强度对绿叶海蜗牛生长状况的影响”。跳读之后, 让学生对找出的关键词句进行精读, 边读边思考, 将题目和已学知识联系起来从而找出解答问题的关键, 这道题中自变量 (光照强度) 就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将光照强度与绿色植物的知识点结合就很容易设计出实验并预测到结果。最后, 让学生在写出答案后再将题目通读一遍, 以检查自己的解题方法是否有误。

三、引入科学故事, 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高中生物教学要体现科学性。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引入科学故事, 让学生通过对科学发展史、物理模型的建立等内容的学习, 了解科学家是怎样思考、怎样研究问题、怎样分析现象得出结论的, 从而使学生学会理性思考、分析并解决问题。例如, 普利斯特利曾提出, 为什么在密闭容器中的小老鼠在几天后会死?容器中原本有空气, 小鼠为什么不能成活?为了弄清这些问题, 普利斯特利设计了一系列实验, 把点燃的蜡烛放在有小鼠的密闭容器中, 蜡烛很快会熄灭, 小鼠也会死亡, 因此他猜想蜡烛燃烧会使空气被污染, 所以导致小鼠不能呼吸, 蜡烛也不能继续燃烧。继而他又思考被污染的空气能否被净化, 于是有了伟大的发现, 推进了植物光合作用史向前发展。

四、提前预习, 探究新知, 创造性解决问题

预习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需引导学生在预习中遇到问题时进行大胆猜想和假设, 使学生能利用已学知识推测未学知识的概念和内容。此阶段可以给学生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目, 使学生能针对性地翻阅相关资料并进行关联性自学, 提高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和知识点类比的能力。同时, 教师还应预测学生在预习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并进行适当引导。例如, 学生在预习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时, 可能会遇到如下问题。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基本一样, 但为什么在有丝分裂末期, 植物细胞是从细胞中央生出细胞板, 然后向两边延伸最终分成两个细胞, 而动物细胞却是从细胞中间溢裂成两个细胞呢?这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预习前先复习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异同点, 再根据复习内容预习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这样学生就能很快联想到是因为植物细胞有细胞壁, 所以才有这种差异。学生在预习过程中自己动脑解决困惑, 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促使其乐于思考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 在生物教学中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教师要把握教材的知识脉络, 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 提高其学习兴趣, 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 拓展学生学习应用的空间, 使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1.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篇十一

【关键词】 高中 历史 自主学习 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4)04-004-01

构建自主学习课堂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高中生自主学习的培养,让高中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合理的历史自学方法,就可以有效且全面地提高高中生历史成绩,从而让他们认识到自主学习的价值,并在以后的学习生涯中不断探索。在引入自主学习的同时,鼓励学生去质疑、去猜测、去联想,从而挖掘出历史教材中隐含的亮点与问题。笔者认为,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在尊重学生个体的同时提出“自主”,强调自主学习的重要性,让学生在探究的同时完善自身,从而成为新时代的人才。

一、在教学中激发兴趣,让兴趣带动学生乐学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人们最好的老师,它的能力超过责任感。高中历史课堂受到教学规定和传统理念的束缚,会让学生觉得枯燥和乏味。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适当开展某些活动,以此唤醒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互动性,让他们在交流的同时得到愉悦,并获取知识。比如在学习有关中国近代史的内容时,我们可以为学生们构建一个辩论平台,让他们根据中国古代史中的一些史实案例规划题目,然后自行查找相关资料,继而展开辩论。胜方由教师给予表扬,并适当给予嘉奖。此外,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我们还可以鼓励学生撰写小品剧本,在课堂中演小品。比如在学习《“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时,便有学生根据相关知识点编撰了名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小品。在表演的过程中,表演者的神采和表情不仅非常到位,甚至还引来不少历史教师的观看,继而让知识在课堂中彻底沸腾了。我们从大的方向来看,不论是辩论会的主题还是小品中的台词,都脱胎于历史教材和学生的思想。但是,不论哪一点,都与历史知识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它需要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的知识才能实现。所以,我们不妨说这类方法可以深化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认知,并提高他们对历史学习的兴趣。由兴趣带动,自主学习自然可以得到全面的落实。

二、在方法上落实手段,让手段带动学生会学

有些高中生之所以不喜欢学习历史,并非他们不喜欢历史,而是因为他们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和手段,以至于他们在学的过程中处处碰壁。时间久了,他们难免要对自身产生质疑,觉得自己不是学习历史的料,便会放弃历史。笔者认为,我们要帮助高中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让他们带着正确的方法去提问、去挖掘、去思考、去解答、去整理,从而将自主学习落实到根上。自主学习的最大特点在于,它可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在对问题解答的过程中,由于学生要通过查找大量的资料来解答问题,所以他们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他们的知识面得到扩充。这便应对了爱因斯坦的一句话:一个好的问题的价值胜过解决一个问题。所以,在培养高中生历史自主学习能力的时候,我们要鼓励他们寻找问题,善于联想和质疑。比如在学习《日本明治维新》时,有一女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明治维新在性质上与中国近代史中的戊戌变法类似,但是为何戊戌变法没成功而明治维新成功了呢?针对这个问题,虽然这名女生举出了思想、国情等方面的因素,但是却忽略了“变法”的“主体”。不过,她可以透过课堂讲解而提出这样的思考性问题,说明她有着很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虽然受到知识面的局限,可能无法全面解答出来。但是我们知道,人在学习中是不断成长的,当她在自主学习的方法下不断提出问题,并尝试解答问题的时候,她的综合能力也就提高了。

三、在形式上培养习惯,让习惯带动学生善学

习惯会伴随一个人终生,好的习惯会让这个人不断前进,坏的习惯会让这个人慢慢堕落。在帮助高中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去实现自主学习的同时,我们更要引导他们建立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每次授课完毕后鼓励他们重温教材,力图寻出更多的问题。假若问题过于深奥和艰难,则可由大家一起讨论,继而得出答案。此外,制度、社会是历史发展、革新遗留的产物,在生活中总能遇到许多与历史相关的问题和情况。比如我们今天所接触的文字艺术、音乐艺术,便可以追溯到《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我国国家政策的创建,便可追溯到《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培养学生经常看、经常想的好习惯,这是巩固他们自主学习习惯的有效手段。此外,我们还可以鼓励学生准备《历史知识记录册》,让他们将平日突发奇想的一些问题记录在案,定期翻阅,或者同学之间相互传阅,共同努力,共同进步。记得一名男生在记录册中将时下流行的一些古装剧中的穿帮戏与真实的历史事件做了对比,并在此基础上融入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这不就是自主学习的闪光点吗?带着这样的习惯去学习历史,试问怎能学不好呢?

12.高中历史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篇十二

一、更新教学理念,充分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首先,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抛弃原来的教师包办一切的教学模式,大力宣传倡导自主学习,向学生讲解自主学习的重要意义,鼓励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自学经验,这样既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又有利于营造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这对于获取知识、培养个性、增强能力、提高成绩等方面也有着重要而积极的作用。要让学生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自主学习,教师就要在教学过程中安排出专门的时间和教学环节,保证学生的自主学习得以真正的实现。

其次,选择适当的自学方法,使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愿望,要自学、会自学。遵循学生自学与教师讲授紧密联系的原则,教师在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时,应根据课本知识、教学实际和学生自学能力的真实水平,选择简便易行、灵活多样的自学方法,让学生做起来难度不大而有趣,费时不多而收获大。这样学生就乐于自学、精于自学。

再次,教师要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全程监控,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要不断地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这样既便于教师了解、搜集和研究学生自主学习的详细信息,以改进教学方法,又有利于督促学生的学习,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既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并与学生共同解决这些问题,又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表现对学生作出恰当的评价。

最后,指导学生进行自学成果总结。学生在完成某一阶段的(可以是某一子目、某一堂课或某一小节,内容不宜太多,时间不宜太长)自主学习后,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及时组织学生交流,肯定学生自主学习的成绩,总结经验,扩大自主学习的影响,让学生体会到自主学习的确使自己处在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赢得在学习中的主动权,并感到阅读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自觉性、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意识等都有所提高,既有了学习的兴趣,又有了学好历史这门课的自信心,这样就有利于学习成绩的进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动力,从而逐步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二、积极大胆探索自主学习的新模式

在新课标理念下,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已成为教学实践中的主要内容之一,探索适合高中历史教学特点、高效实用、符合教学规律及新课标理念的教学模式,是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的迫切任务。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既是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的大胆改革,同时也需要在具体做法上作更深一步的研究探索。

(一)立足教材,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自学习惯。

历史教材是学生获取历史知识的主要来源,也是高中历史学习中最重要的资料,更是考评高中学生历史知识掌握情况的权威依据。因此,自主学习必须立足于教材,从指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开始,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与历史学习相关的资料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解读、判断和利用历史资料的能力。这就要求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教材编排及知识难易情况、学生的实际、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等选择不同的阅读自学的方法,这里介绍以下两种方法。

1.“提纲式”阅读法

对时间跨度大、教材容量多,学生一时难以把握的教材,为降低难度,便于学生自学掌握,可采用“提纲式”阅读法进行自主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就教材内容精心设计好读书提纲,理出知识要点,为学生阅读指出思路,从而达到降低自学难度的目的。如学习《伟大的抗日战争》这一节,就可以列出这样自学的提纲:(1)列举出1931年到抗战结束时日军侵华的主要事件;(2)列举日军在侵略中国时所犯下的罪行;(3)列举中国各阶层的抗日救亡运动;(4)归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过程;(5)比较抗战全面爆发后,国共两党在正面和敌后两个战场上的表现;(6)分析抗战胜利的原因和意义。采用“提纲式”阅读法可以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抓住教材重点,理清思路,带着目标看书,并达到一定的要求,然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最后由在教师指导下形成正确的结论。这样,课堂上学生就能真正地动起来,学生主动性就能得到充分发挥,学生对重点、难点知识理解得更透彻,掌握得更牢固。

2.“习题式”阅读法

所谓“习题式”阅读法,就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把教材知识转化为习题,让学生带着习题去看书自学,边阅读边做习题。它适合于知识点较密集、重难点较集中的那部分教材,也适用于复习。采用这种方法指导学生自学时,选编习题很重要,要求选编的习题与教材内容紧密联系,主要知识点都应在习题中显示出来,而且题目要有一定的综合性和启发性,有利于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以难度适中,大多数学生通过自学都能得出正确答案为宜。

立足于教材,建立在自学和课堂教学相配套的教学模式,把阅读作为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来抓,并反复坚持,不断改进,让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掌握正确的自学方法,做到符合教学规律和新课标要求,达到全面增强历史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二)在活动中激发学生自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往往胜过责任感。课堂教学受相应的规则限定,通常比较枯燥单调,历史教学尤其如此。所以我们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多角度、多层面展开一些活动,让学生互相交流,互相合作,用生动活泼的形式,比如,可以有机地创设情境,编制历史小报,撰写历史论文,进行角色体验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3.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篇十三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

江苏省兴化市安丰高级中学 苏兴庭

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符合高中生的认知规律、心理发展特点的,对于培养高中生的自主意识、发现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使学生怎样进行学习和如何把成绩提高,但是高中阶段的学习已经倾向于向学生自主创新的道路上发展,这对于我国的传统教育是一种翻新。语文教学方式切忌穿新鞋、走老路,形式化的东西必须摒弃,在我国长期教育发展的不断改革中,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适应社会能力和对传统教学模式看法的改变,已经成为教学观念的主要目标。

一、创建动感的课堂模式

首先要打造这种良师益友的关系,让学生主动想靠近你,不因你教师的身份而疏远你。其次我们知道有许多学生对学习有一种恐惧感,想到学习内心就感到莫名的不安。还有就是不要整天对学生摆出一副严厉的样子,这样会降低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必须要以一种动感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上出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应摆脱传统的以教师、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体性和自律性,使学生热爱学习,保持强烈的求知欲,热情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尽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如果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懈怠,自觉地调整学习状态。课堂学习提倡民主气氛,要活跃学生的思维,玩玩以学习为主的小游戏,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学生的束缚,培养他们善于怀疑、敢于发问、勇于回答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多发言多动脑,说对了给个好评,说错了帮他们加以分析,然后说下次加油。最大限度上把他们对学习的渴望、积极性调动起来。为他们提供全新的动感、创新的学习理念和模式。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教学中,教师应深入到小组讨论、大组交流中,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反应:或给学生当顾问、或与学生交换意见、或帮助发现问题、或鼓励学生,成为学生学习的有力促进者、有效组织者、“有方”指导者,使教学成为学生和教师积极投入的互动过程。如果进行“放羊式”的管理,不对课堂进行有效调控,任其毫无边际地讨论,那么这样的讨论是没有休止的,也是很难有结果的。在讨论过程中,当学生陷入困境或不能深入时,教师不能简单地充当“解说员”“裁判员”,而要巧做点拨、引导,使学生通过讨论而茅塞顿开。

二、制造学生的课堂想象力

新课标的新理念,要求教学实践的改变,教师也将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而改变教学的方式。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们的想象力,首先要使学生在广度和深度两方面学好基础知识。其次要根据教材潜在因素,创造想象情境,提供想象材料,诱发学生自由想象,让学生在创设的课堂情境中,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在想象的自由王国里遨游。丰富多彩的学科,不能只一味地按照教材的指示概述,它只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载体,一个简单的教学模式,只能诠释出大概的意思。因此,只要深入研究,语文并不是几个字组一句,几个句组一段,几个段就是一篇文章。每一字,每一句,每一段,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可以说是环环相扣,每一环节都有一个关键点,找到这个关键点,才能对教材进行全面分析把握,从而才能将学习的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

三、积极倡导向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

改变学习方式,实际是改变学习习惯,是语文教育领域中的“移风易俗”。要改变过去的传授性学习模式为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模式,就应在注意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特点的基础上来构建课堂教学主题,此外还应特别注意依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需求来整合课程。不断地优化学习方式,其目的是为了全面发展学习主体,充分体现学习的自主性,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和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我们应重视“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人文性的内容会在不同学生的大脑里产生不同的内容反应,所以教育者应关注受教育者的独特感受。母语课程,实践的对象不应只限于书本,还应包括丰富的学习资源,注重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另外,汉语书写形式、语法结构、思想模式、内容含义等有极为丰富的民族性特点,也是语文教育工作者亟待深入探讨的问题。

四、进行丰富灵活的作业设计

在过去的语文教学观念中,题海战术是提高学生成绩的最好办法,这就大错特错了,这个方法固然有用,但给学生带来的课业负担十分繁重,影响学生本身所具有的创造力,对学生是一种身心摧残,从而使他们失去对学习的积极性和渴望。等待他们的只有题海,已经进入了一种固定模式,不能任由转变了。所以要多设计一些有利于学生自主创新和个性飞扬的作业,使他们能主动对未知知识进行探索,主动参与到语文学习当中去,延伸他们的视野,开拓他们的眼界。

上一篇:幼儿园大班建构游戏教案《漳州建筑--土楼》及教学反思下一篇:三国演义的中学生读后感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