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网接地保护分析论文(共11篇)
1.浅析电网接地保护分析论文 篇一
【摘要】文章介绍了城市电网10kV配电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位置及城市电网10kV配电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类型,着重介绍了几种目前国内常用的电流保护:反时限过电流保护、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电流速断保护,并分析了各类保护装置的基本构成、保护范围、动作原理、配合方法、优缺点,给出了详细的整定计算过程。
【关键词】配电系统;继电保护;整定计算
城市电网10kV配电系统是电力系统发电、变电、输电、配电和用电等五个环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否安全、稳定、可靠地运行,不但直接关系到党政机关、工矿企业、居民生活用电的畅通,而且涉及到电力系统能否正常的运行。
一、城市电网10kV配电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位置
城市电网10kV配电系统由于其覆盖的地域极其辽阔、运行环境极其复杂以及各种人为因素的影响,电气故障的发生是不能完全避免的。在电力系统中的任何一处发生事故,都有可能对电力系统的运行产生重大影响。例如,当系统中的某工矿企业的设备发生短路事故时,由于短路电流的热效应和电动力效应,往往造成电气设备或电气线路的致命损坏还有可能严重到使系统的稳定运行遭到破坏。为了确保城市电网10kV配电系统的正常运行,必须正确地设置继电保护装置。
二、城市电网10kV配电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类型
城市电网10kV系统中装设继电保护装置的主要作用是通过缩小事故范围或预报事故的发生,来达到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并最大限度地保证供电的安全和不间断。
可以想象,在10kV系统中利用熔断器去完成上述任务是不能满足要求的。因为熔断器的安秒特性不甚完善,熄灭高压电路中强烈电弧的能力不足,甚至有使故障进一步扩大的可能;同时还延长了停电的历时。只有采用继电保护装置才是最完美的措施。因此,在10kV系统中的继电保护装置就成了供电系统能否安全可靠运行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电力系统中利用正常运行和故障时各物理量的差别就可以构成各种不同原理和类型的继电保护装置。如在城市电网10kV配电系统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反映电流变化的电流保护:有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反时限过电流保护、电流速断保护、过负荷保护和零序电流保护等,还有既反映电流的变化又反映电压与电流之间相位角变化的方向过电流保护;利用故障接地线路的电容电流大于非故障接地线路的电容电流来选择接地线路,一般均作用于发信号,在部分发达城市因电容电流较大10kV配网系统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运行方式,此时零序电流保护直接作用于跳闸。
三、几种常用电流保护的分析
(一)反时限过电流保护
继电保护的动作时间与短路电流的大小有关,短路电流越大,动作时间越短;短路电流越小,动作时间越长,这种保护就叫做反时限过电流保护。反时限过电流保护虽外部接线简单,但内部结构十分复杂,调试比较困难;在灵敏度和动作的准确性、速动性等方面也远不如电磁式继电器构成的继电保护装置。这种保护方式目前主要应用于一般用户端的进线开关处保护,不推荐使用在变电站10kV出线开关处。
(二)定时限过电流保护
1.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继电保护的动作时间与短路电流的大小无关,时间是恒定的,时间是靠时间继电器的整定来获得的。时间继电器在一定范围内是连续可调的,这种保护方式就称为定时限过电流保护。
2.继电器的构成。定时限过电流保护是由电磁式时间继电器(作为时限元件)、电磁式中间继电器(作为出口元件)、电磁式电流继电器(作为起动元件)、电磁式信号继电器(作为信号元件)构成的。它一般采用直流操作,须设置直流屏。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简单可靠、完全依靠选择动作时间来获得选择性,上、下级的选择性配合比较容易、时限由时间继电器根据计算后获取的参数来整定,动作的选择性能够保证、动作的灵敏性能够满足要求、整定调试比较准确和方便。这种保护方式一般应用在电力系统中变配电所,作为10kV出线开关的电流保护。
3.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的基本原理。在10kV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广泛采用的两相两继电器的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它是由两只电流互感器和两只电流继电器、一只时间继电器和一只信号继电器构成。保护装置的动作时间只决定于时间继电器的预先整定的时间,而与被保护回路的短路电流大小无关,所以这种过电流保护称为定时限过电流保护。
4.动作电流的整定计算。过流保护装置中的电流继电器动作电流的整定原则,是按照躲过被保护线路中可能出现的最大负荷电流来考虑的。也就是只有在被保护线路故障时才启动,而在最大负荷电流出现时不应动作。为此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在正常情况下,出现最大负荷电流时(即电动机的启动和自启动电流,以及用户负荷的突增和线路中出现的尖峰电流等)不应动作。即:
Idz>Ifh.max
式中Idz:过电流保护继电器的一次动作电流;Ifh.max:最大负荷电流
(2)保护装置在外部故障切除后应能可靠地返回。因为短路电流消失后,保护装置有可能出现最大负荷电流,为保证选择性,已动作的电流继电器在这时应当返回。因此保护装置的一次返回电流If应大于最大负荷电流Ifh.max。即:
If>Ifh.max
因此,定时限过电流装置电流继电器的动作电流Idz.j为:
Idz.j=(Kk.Kjx/Kf.Nlh).Ifh.max
式中Kk:可靠系数,考虑到继电器动作电流的误差和计算误差而设。一般取为1.15~1.25
Kjx——由于继电器接入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的方式不同而引入的一个系数。电流互感器为三相完全星形接线和不完全星形接线时Kjx=1;如为三角形接线和两相电流差接线时Kjx=√3
Kf:返回系数,一般小于1;
Nlh:电流互感器的变比。
(三)动作时限的整定原则
为使过电流保护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各相临元件的过电流保护应具有不同的动作时间。各级保护装置的动作时限是由末端向电源端逐级增大的。可是,越靠近电源端线路的阻抗越小,短路电流将越大,而保护的动作时间越长。也就是说过电流保护存在着缺陷。这种缺陷就必须由电流速断保护来弥补不可。
(四)过电流保护的保护范围
过流保护可以保护设备的全部,也可以保护线路的全长,还可以作为相临下一级线路穿越性故障的后备保护。
四、电流速断保护
(一)电流速断保护
电流速断保护是一种无时限或略带时限动作的一种电流保护。它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切除短路故障,减小故障持续时间,防止事故扩大。电流速断保护又分为瞬时电流速断保护和略带时限的电流速断保护两种。
(二)电流速断保护的构成电流速断保护是由电磁式中间继电器(作为出口元件)、电磁式电流继电器(作为起动元件)、电磁式信号继电器(作为信号元件)构成的。它一般不需要时间继电器。它是按一定地点的短路电流来获得选择性动作,动作的选择性能够保证、动作的灵敏性能够满足要求、整定调试比较准确和方便。
(三)瞬时电流速断保护的整定原则和保护范围
瞬时电流速断保护与过电流保护的区别,在于它的动作电流值不是躲过最大负荷电流,而是必须大于保护范围外部短路时的最大短路电流。当在被保护线路外部发生短路时,它不会动作。
(四)瞬时电流速断保护的基本原理
瞬时电流速断保护的原理与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基本相同。只是由一只电磁式中间继电器替代了时间继电器。
(五)略带时限的电流速断保护
瞬时电流速断保护最大的优点是动作迅速,但只能保护线路的首端。而定时限过电流保护虽能保护线路的全长,但动作时限太长。因此,它的保护范围就必然会延伸到下一段线路的始端去。这样,当下一段线路始端发
生短路时,保护也会起动。为了保证选择性的要求,须使其动作时限比下一段线路的瞬时电流速断保护大一个时限级差,其动作电流也要比下一段线路瞬时电流速断保护的动作电流大一些。略带时限的电流速断保护可作为被保护线路的主保护。
五、三(两)段式过电流保护装置
由于瞬时电流速断保护只能保护线路的一部分,所以不能作为线路的主保护,而只能作为加速切除线路首端故障的辅助保护;略带时限的电流速断保护能保护线路的全长,可作为本线路的主保护,但不能作为下一段线路的后备保护;定时限过电流保护既可作为本级线路的后备保护(当动作时限短时,也可作为主保护,而不再装设略带时限的电流速断保护),还可以作为相临下一级线路的后备保护,但切除故障的时限较长。
目前在实际应用中,为简化保护配置及整定计算,同时对线路进行可靠而有效的保护,常把瞬时电流速断保护和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相配合构成两段式电流保护。
六、结语
在城市电网10kV配电系统中,各种类型的、大量的电气设备通过电气线路紧密地联结在一起。随着电网规模的发展,为了确保10KV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必须正确地设置继电保护装置并准确整定各项相关定值。
【参考文献】
[1]崔家佩,孟庆,陈永芳,熊炳辉.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安全自动装置整定计算[M].水利电力出版社,1993.
[2]方大千.实用继电保护技术[M].人民邮民出版社,2003.
[3]吴潮辉.城市配电网规划探讨[N].华南理工大学学报.
2.浅析电网接地保护分析论文 篇二
1 系统故障特征分析
1.1 阶梯式供电中性点不接地系统模型
如图1所示,为阶梯式n级供电系统的物理模型,规定进线侧电流正方向为线路流向母线,而出线侧电流正方向为母线流向线路。设第n段母线上所带出线条数为m,每条线路对地电容为Cin(i=1,2,…,m),第n-1段母线上出线条数为j,每条线路对地电容为Cin-1(i=1,2,…,j),第n-2段母线上出线条数为w,每条线路对地电容为Cin-2(i=1,2,…,w)。不考虑相间电容,设系统电动势为E,不考虑级联系统的电压压降。
n段母线上每条出线对地电容电流为:
n段母线的进线对地电容电流为:
同理,n-1段母线的进线电容电流为:
1.2 单相接地物理量分析[2,3]
1.2.1 P1点发生A相接地时的零序电气量特征
如图2所示,设第n段母线的第k条出线的P1点发生A相接地故障,则故障点处各相电压和零序电压为:
故障线路各相对地电容电流为:
则非故障线路侧各相对地电容电流和零序电流为(i≠k):
第n段母线进线各相对地电容电流和零序电流为:
设第n段母线与第n-1段母线之间的级联线为第n-1段母线的第r条出线,则该条出线的对地电容电流和零序电流为:
同理可得,第n-1段母线进线零序电流为:
设第n-1段母线与第n-2段母线之间的级联线为第n-2段母线的第z条出线,则该条出线的零序电流为:
由式(19)可知,在第n段母线出线发生故障时,第n段母线进线零序电流为n段母线上每条出线对地电容电流之和与系统接地电流之差,考虑系统接地电流肯定大于n段母线上每条出线对地电容电流之和,所以第n段母线进线零序电流方向为母线流向线路。由式(23)可知对于n-1段母线出线而言其零序电流方向为线路流向母线。同理由式(24)和式(25),n-1段母线进线零序电流方向为母线流向线路。n-2段母线出线零序电流方向为线路流向母线。
由式(11)可知故障线路零序电流方向为线路流向母线。可见这种情况下,级联线路零序电流方向和故障线路零序电流方向相同。
1.2.2 P2点发生A相接地时的零序电气量特征
如图3所示,当在n段母线与n-1段母线之间的级联线P2点发生A相接地故障时,同上分析过程可得各段母线的进线和出线的零序电流如下。
第n段母线进线零序电流为:
第n-1段母线出线(第r条出线)零序电流为:
第n-1段母线进线的零序电流为:
第n-2段母线出线的零序电流为:
1.2.3 P3点发生A相接地时的零序电气量特征
如图4所示,当在n-1段母线与n-2段母线之间的级联线P3点发生A相接地故障时,同上分析过程可得各段母线的进线和出线的零序电流如下。
第n段母线进线零序电流为:
第n-1段母线出线(第r条出线)零序电流为:
第n-1段母线进线的零序电流为:
第n-2段母线出线的零序电流为:
从上面对P2点和P3发生A相接地的零序电气量特征的分析可知,对于级联线路,作为进线侧的零序电流方向均由母线流向线路,作为出线的零序电流方向均由线路流向母线。总之各级级联线路流过的零序电流与故障线路的零序电流方向相同。
1.3 传统接地保护及漏电保护特性分析及缺陷
1.3.1 基本原理介绍
传统的小电流接地保护原理有:
(1)基于零序电流和零序电压的五次谐波原理[4];
(2)基于出线端的零序功率方向的原理[5,6]。
1.3.2 缺陷分析
(1)对于单级供电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只有出线端的零序电流,不存在级联线路零序电流的问题,所以传统的利用零序电流方向的小电流接地保护原理方法能很好地解决不接地系统单相接地造成的问题。
(2)对于阶梯式多级供电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当某级母线的出线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由1.2分析可知,该级母线以上的各级级联线路流过的零序电流与故障线路的零序电流方向相同,大小相似,利用零序电流方向很难保证故障识别的选择性。
2 新型保护原理
2.1 同一条线路既作进线又作出线电流特性分析及解决
2.1.1 P1点发生A相单相接地故障分析
当P1点发生A相接地故障时,第n段母线与第n-1段母线之间的级联线路在n-1侧(出线端)的零序电流见式(23),其方向为线路流向母线,在n侧(进线端)的零序电流见式(19),其方向为母线流向线路.对于重要负荷线路正常都装设光纤差动保护,则级联线路在n-1侧(出线端)的零序差流为:
由式(34)易知当第n段母线出线故障时,级联线路在n-1侧(出线端)的零序差流为级联线路本身零序电容电流的大小,方向为由母线流向线路。此零序差流方向与故障线路的零序电流方向相反。
2.1.2 P2点发生A相单相接地故障分析
当P2点发生A相接地故障时,第n段母线与第n-1段母线之间的级联线路在n-1侧(出线端)的零序电流见式(27),其方向为线路流向母线,在n侧(进线端)的零序电流见式(26),其方向为线路流向母线,则联线路在第n-1段母线出线侧零序差流为:
由式(35)易知当第n段母线与第n-1段母线之间的级联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级联线路在n-1侧(出线端)的零序差流为系统接地电流与该级联线路本身电容电流之差,方向为由线路流向母线。此零序差流方向与故障线路的零序电流方向相同。
2.1.3 P3点发生A相单相接地故障分析
同2.1.3分析,当P3点发生A相接地故障时,级联线路在第n-2段母线出线侧零序差流方向为线路流向母线。此零序差流方向与故障线路的零序电流方向相同。
此时第n段母线与第n-1段母线之间的级联线路在n-1侧(出线端)的零序电流见式(31),其方向为线路流向母线,在n侧(进线端)的零序电流见式(30),其方向为母线流向线路,则级联线路在第n-1段母线出线侧零序差流为:
由式(36)易知此时该级联线路零序差流方向为母线流向线路。此零序差流方向与故障线路的零序电流方向相反。所以利用级联线路零序差流方向可以保证在级联线路上一级发生故障时,该级联线路不会误动。
2.2 新型判据原理
2.2.1 差流原理
由2.1分析可知,当级联线路发生区外的单相接地故障时,由出线端计算出的零序差流大小为本线路的电容电流,方向为自上级母线流向线路;当发生区内故障时,计算出的零序差流大小为系统接地电流与下级各个线路电容电流之差,远大于区外故障时的零序差流,方向为自线路流向上级母线。因此,通过设定零序差流的门槛和判断差流方向可以有效地进行单相接地故障地判别。
2.2.2 方向比较(纵联方向)
由上2.1分析可得,当级联线路下级母线出线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线路末端(进线端)的零序电流方向为由母线流向线路。而当线路本身发生区内单相接地故障时,线路末端的零序电流方向为由线路流向母线。而级联线路上级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可以通过首端的零序电流方向判别。因此,在传统的基于零序功率方向判据基础上,增加线路出线侧零序差流方向的判断,可以可靠地判别线路本身区内故障与下级母线出线发生的故障。
3 具体装置的实现
根据上面分析可得,级联线路故障时基于零序差流的动作方程为:
式中:I觶d0为级联线路零序差流;U觶0为线路首端(出线端)保护安装处测得零序电压;Id0set为零序差流启动值;Uset为零序电压启动值。
基于方向比较原理的动作方程为:
式中:I觶x0,U觶x0分别为首末端的零序电流和零序电压。
动作区域分别如图5、图6所示。
4 结束语
分析了阶梯式供电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的零序电流特性,特别是发生区内和区外故障时级联线路中出线侧和进线侧电流的大小和方向。在指出传统的接地保护原理的不足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在级联线路发生区内单相接地故障与下级母线出线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流过线路两端的零序电流。提出了基于线路两端零序差流与对双端零序电流方向判别的接地保护原理。通过试验和现场运行情况表明了该保护原理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黄德有,李永实.井下采区变电所的合理供电方式[J].煤炭技术,2000,19(5):16-17.
[2]张保会尹项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第1版[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3]唐涛,诸伟楠,杨仪松,等.发电厂与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及其应用[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4]黄强,王毅,刘思佳.五次谐波法对小电流接地系统的故障定位[J].仪表仪器用户,2008,15(1):122-124.
[5]向小民,雷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单相接地选线方法的研究[J].四川电力技术,2007,30(6):61-64.
3.浅析电气施工防雷接地保护技术 篇三
【关键词】电气工程;防雷接地;保护技术
0.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奔向小康社会的步伐也不断加快,人民对于生活的要求不单单满足于温饱,而是把注意力聚焦到了生活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在住房方面亦是如此。在我国,雷电灾害是目前三大灾害之一,每年由于雷电灾害而伤亡的人数高达几千人,由于雷电灾害而造成经济损失更是高达十几亿元,雷电灾害已经严重影响到我们正常的工作生活。
今天,我国的社会和经济水平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高度。人们的生活也逐渐向智能化发展,建筑电气化复杂程度也逐渐提高,同时发生雷击的事件也不断增多。因此,在建筑当中,电气防雷接地的施工一定要处理到位,才能保证电气线路和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处于安全的状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才能有所保障。由此也可见防雷接地施工技术的重要性,下面笔者将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对其进行粗略的分析探究。
1.防雷接地保护工作原理
1.1防雷接地
为把雷电迅速引入大地,以防止雷害为目的的接地。防雷装置如与电报设备的工作接地合用一个总的接地网时,接地电阻应符合其最小值要求。
1.2交流工作接地
工作接地主要指的是变压器中性点或中性线(N线)接地。N线必须用铜芯绝缘线。在配电中存在辅助等电位接线端子,等电位接线端子一般均在箱柜内。必须注意,该接线端子不能外露;不能与其它接地系统,如直流接地、屏蔽接地、防静电接地等混接;也不能与PE线连接。
1.3安全保护接地
安全保护接地就是将电气设备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接地体之间作良好的金属连接。即将大楼内的用电设备以及设备附近的一些金属构件,有PE线连接起来,但严禁将PE线与N线连接。
1.4直流接地
为了使各个电子设备的准确性好、稳定性高,除了需要一个稳定的供电电源外,还必须具备一个稳定的基准电位。可采用较大截面积的绝缘铜芯线作为引线,一端直接与基准电位连接,另一端供电子设备直流接地。
1.5功率接地系统
电子设备中,为防止各种频率的干扰电压通过交直流电源线侵入,影响低电平信号的工作而装有交直流滤波器,滤波器的接地称功率接地。
2.施工前期准备工作
在进行电气防雷接地施工前,首先要严抓施工所使用的材料关,查看施工中材料和规格型号是否符合要求,有无质量检查合格证等,确保能够符合设计所达到的要求,防雷接地装置的材料不同于一般的建材,其表面要严格控制不能存在严重的缺陷和裂纹,对不同材料的特性和使用注意事项应该能够有深入的了解。如若采用镀锌材料作为接地的扁钢搭接时,所截取的长度也是非常有讲究的,以90°的角度斜撑搭接,利用焊接连接后,应该对表面进行清理并进行防腐处理;建筑物的电源线进线应该利用PE线进行重复的接地,如果建筑内的电气设备过多,接地点至少不能少于两个。
除此之外,加强对防爆区域的接地工作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应该安装防松装置,并在接地的端部涂上导电膏。
3.接地系统施工技术相关问题探讨
(1)在电气施工的过程当中,特别要注意PE线与N线的区别,这两者之间的特性存在巨大差异,施工人员若具备的专业施工技术不高且工作的责任心不强,稍不注意很容易会将严PE线和N线混接,当PE线内通过较大的工作电流,并且工作的负荷非常大的情况时,PE线中产所产生的压降也会出现变化,这样一来建筑内所有的用电设备上运行着危险电压,会极其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尤其是在人们装修的过程当中,由于缺少完整详细的施工图纸,导线的使用也非常的混乱,PE线与N线出现混接的情况时有出现。因此,首先就是要确保PE线与接地极能够实现可靠有效的连接,PE线的选用应该严格按照规范所指明的黄绿相间塑料铜芯线,尽量避免出现混接的情况。
(2)当建筑物内所采用的是Ⅰ类灯具,且与地面高度相差小于2.4 m的时候,灯具的裸露导体必须接地,同时还应该设有专用的接地螺栓并进行标识。建筑设计高度不够,加上装饰吊顶所要占据一定的空间,常用的壁灯、吊灯以及出口指示灯等没有配备PE出线的时候,这些灯具由于无法接地从而会留下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电气安装施工队伍在进行图纸划定时候,要严格对装饰吊顶的标高进行核查,若存在上述的问题,应该及时向建设单位提出,经过商讨整改后给于解决,确保灯具安装过后的安全性。
(3)建筑物的发展朝着结构复杂、功能齐全的方面发展,所以不同专业工种在施工的过程中应该与防雷接地施工实现协调配合,如常见的电气、电梯以及综合布线等等这些都对接地施工有严格的要求,然而在实际中,建设单位会将其分包给不同的施工专业队伍,这样很容易造成不同专业工种在施工作业的过程中与接地系统的施工脱节,给工程留下安全隐患,加强不同专业工种与接地系统施工作业的协调配合是非常重要的,同时要应该加强对接地系统的验收工作,以保证能够实现全面可靠的地接地。
4.防雷装置施工技术相关问题分析
根据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对建筑的划定,建筑物的防雷系统应该由两部分组成,即外部防雷与内部防雷。传统建筑防雷装置的安装会在这两者当中选其一,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建筑物的功能要求越来越高,外部防雷与内部防雷作为整体综合利用于建筑当中已成为发展的主要趋势,下面笔者将对防雷装置施工相关问题进行分析论。
(1)一般来说,现代智能建筑内设有多个弱电系统,并且对于接地电阻的要求也非常高,一般在控制在0.5Ω—1Ω之间,由于地质环境的影响,一些建筑不能达到设计要求的接地电阻,此时应该考虑通过设置换装闭合的人工接地体来进行补充,同时还应该将周边的土质进更换,回填电阻率比较土的土壤,以达到降低电阻的目的。
(2)为了使防雷装置起到应用的效果,应该着重采用导电性能佳、抗腐蚀的材料来作为接地体,通常采用的钢材由于在土壤当中容易起氧化作用,使用的期限非常短,所以在选用接地材料的时候,宜采用经热镀锌等防腐蚀处理过的钢材或相关性能优越的材料,如铜、铝等等。就目前来说,导电性、稳定性较好的非金属材料也逐渐受到青睐,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石墨,采用石墨作为接地体能够耐高温,在氧化环境下能够表现出很强的稳定性,同时导电以及导热等等性能表现也比较优越,采用石墨替换钢材作为接地体还能节约大量的钢材和其他有色金属。
(3)避雷带的安装施工应该严格根据《建筑防雷设计规范》中相关的要求来进行操作,管壁的厚度不能小于2.5mm,对于钢管的对接部位应该进行跨接处理,以保证能够在闪雷的情况下能够接受电流通过。
(4)建筑物屋面应设置屋面避雷网,可以通过与建筑屋内构造柱以及墙体之间设置的钢筋,与接地装置形成巨大的网形避雷网,在雷电的作用下能够实现良好的均压以及避雷效果。
5.结语
4.教你什么叫保护接地 篇四
使电工设备的金属外壳接地的措施。可防止在绝缘损坏或意外情况下金属外壳带电时强电流通过人体,以保证人身安全。
应用原理举例:
如果家用电器未采用接地保护,当某一部分的绝缘损坏或某一相线碰及外壳时,家用电器的外壳将带电,人体万一触及到该绝缘损坏的电器设备外壳(构架)时,就会有触电的危险。相反,若将电器设备做了接地保护,则出现 单相接地短路或漏电故障时会在线路中产生较大的短路电流或漏电电流,从而使上级保护器件(断路器或漏电断路器)动作脱扣,自动切断故障线路电源,以便及时进行检查维修。这样就避免了电器设备 漏电状态运行对人身(或设备)构成的威胁。
扩展阅读
保护接零
简称接零,就是将电气设备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外壳,用导线与供电系统的零线(指零干线或专用保护接零线)进行可靠连接,以达到保护人身安全、防止触电事故发生的目的。保护接零用于380/220V三相四线制中性点接地的供电系统。
有了保护接零,当设备外壳带电时,故障电流就由相线流经外壳到零线,再回到变压器的中性点。由于故障回路的电阻、电抗很小,所以故障电流很大,强大的电流能把闸刀开关内的熔丝或熔断器上的熔丝熔断,切断电源,从而就可避免人体遭受触电的危险。
保护接零应由单位统一施工,在零干线上统一引入专用的保护接零线至每个开关柜(箱)及用户。
现在提倡的三相五线制供电(即三根相线、一根中性线N-工作零线和一根保护零线PE),对用户来说十分安全。如果在每户的电能表后接一只漏电保护器及在进户处采取重复接地措施,则能有效地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若采用等电位联结,则可不必重复接地。
必须指出,在由同一台配电变压器供电的低压供电系统中,应采取同一种保护方式,即要么全部采用保护接地,要么全部采用保护接零,而不应同时采取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这两种不同的保护方式。
如果在同一台变压器供电的系统中,一部分电气设备或家用电器的外壳采用保护接地,另一部分电气设备或家用电器的外壳采用保护接零,则当采用接地的设备或电器发生碰壳故障时,故障电流便经过外壳流到接地装置入地,又从大地经变压器中性点的工作接地装置返回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故障电流经过两处的接地电阻后,零线上的电位便升高,有可能升高到危险的电压值。这时当人体触及正常保护接零的电气设备或家用电器的外壳时,也会造成触电事故。
5.煤矿井下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管理 篇五
一、? 接地极
1、主接地极应在主、副水仓中各埋设1块。主接地极应用耐腐蚀的钢板制成,其面积不得小于 0.75m2、厚度不得小于 5mm。
2、局部(辅助)接地极应优先设置于巷道水沟内或其他就近的潮湿处。
设置在水沟中的局部接地极应用面积不小于 0.6m2、厚度不小于 3mm 的钢板或具有同等有效面积的钢管制成,并应平放于水沟深处。
设置在其他地点的局部接地极,可用直径不小于 35mm、长度不小于 1.5m 的钢管制成,管上应至少钻20个直径不小于 5mm 的透孔,并垂直全部埋入底板;也可用直径不小于 22mm、长度为 1m 的2根钢管制成,每根管上应钻10个直径不小于 5mm 的透孔,2根钢管相距不得小于 5m,并联后垂直埋入底板,垂直埋深不得小于0.75m,且两管间的接地电阻在并网前不大于80Ω。从任意一个局部接地装置处所测得的总接地网的接地电阻,不得超过2Ω。
3、接地极的引出线(接地导线)必须焊接引出。
二、? 接地线
1、连接主接地极的接地母线,应采用截面不小于 50mm 2的铜线,或截面不小于 100mm 2的镀锌铁线,或厚度不小于 4mm、截面不小于 100mm 2的扁钢。
2、电气设备的外壳与接地母线或局部接地极的连接,电缆连接装置两头的铠装、铅皮的连接,应采用截面不小于 25mm 2的铜线,或截面不小于 50mm 2的镀锌铁线,或厚度不小于 4mm、截面不小于 50mm 2的扁钢。
3、电压在36V以上和由于绝缘损坏可能带有危险电压的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构架,铠装电缆的钢带(或钢丝)、铅皮或屏蔽护套等必须有保护接地。
电压在127V以下(包括127V)的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的接地线截面应用不小于6 mm2的裸铜线。(我个人用直径不低于4mm的铁线替代)
4、各接地线连接点的连接必须牢固紧密不松动,应有与螺丝相适应的弹垫。
三、局部接地极的安装地点
1、每个装有电气设备的硐室和变电所(包括移动变电站和移动变压器)。
2、每个单独装设的高压电气设备。
3、每个低压配电点或3台以上(包括3台)集中使用的电气设备。
4、连接高压动力铠装电缆的每个接线盒。
5、供检漏保护装置作检验用的辅助接地线,应用芯线总断面不小于10 mm2的橡套电缆。检漏保护装置的辅助接地极应单独设置,规格要求与局部接地极相同,并距局部接地极的直线距离不小于5 m,煤(岩)电钻、照明信号综合保护装置的辅助接地极,可采用直径不小于22 mm、长不小500 mm的钢管进行埋设。
6.浅析电网接地保护分析论文 篇六
一、单项选择题(共 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__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肤吸收,对人毒性极强,误服2~3mL即可中毒,30~ 50mL可致死;吸入较高浓度时,最先出现呼吸道症状,慢性中毒表现为进行性神经衰弱综合征。
A.汽油
B.苯
C.四氯化碳
D.正己烷
2、法律通过授权职代会、职工和__的监督来形成针对矿山企业安全生产的内部管理机制。
A.矿山委员会
B.班会
C.工会
D.矿务局
3、__不属于安全验收评价方面。
A.评价对象的安全管理
B.评价对象前期对安全生产保障等内容的实施情况
C.评价对象的性质
D.评价对象的安全对策措施的具体设计
4、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是一种__的安全评价方法。
A.定量
B.概率
C.定性
D.因素
5、零售业务的店面经营面积(不含库房)应不少于__,其店面内不得设有生活设施.
A.30m2 B.40m2 C.50m2 D.60m2
6、某烟花爆竹生产企业2008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提取安全生产费用总计50万元。根据有关规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会同财政部门责令其__。
A.限期改正,予以处罚
B.限期改正,予以警告
C.限期清退,不予处罚
D.限期改正,适当处罚
7、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__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
A.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
B.当地人民政府的有关人员
C.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部门的有关人员
D.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有关人员
8、垂直运输机械作业人员、安装拆卸工、爆破作业人员、起重信号工、登高架设作业人员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过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并取得__后,方可上岗作业。
A.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
B.特种作业安全证书
C.施工安全证书
D.施工许可证书
9、在预警分析活动中,()环节所建立的监测信息系统(预警信息系统),既是预警各环节所共享的,也是整个预警系统所共享的。
A.监测活动
B.识别活动
C.诊断活动
D.评价活动
10、__适用于挖掘湿度小的黏性土及挖土深度小于3m的基坑支护。
A.间断式水平支撑
B.断续式水平支撑
C.锚拉支撑
D.地下连续墙支护
11、大型企业提取的安全生产费用达到其年销售收入的()时,可提出缓提的申请。
A.1% B.2% C.5% D.10%
12、在三级紧急情况下,现场指挥部可在现场做出保护生命和财产以及控制事态所必需的各种决定。解决整个紧急事件的决定,应该由__负责。
A.总指挥部
B.现场指挥部
C.紧急事务管理部门
D.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13、煤矿必须有工作、备用和检修的水泵。工作水泵的能力,应能在20h内排出矿井__h的正常涌水量(包括充填水和其他用水)。备用水泵的能力应不小于工作水泵能力的70%。
A.10 B.20 C.24 D.48
14、注册安全工程师履行的权利不含__。
A.从事规定范围内的执业活动 B.对执业中发现的不符合安全生产要求的事项提意见
C.申请设立注册安全工程师中介机构
D.参加继续教育
15、__常用在桥梁或隧道人口前,以检验装备或碴石有没有超出正前方固定设备围砌的限界。
A.隧道检查器
B.山洞检测器
C.临界检查器
D.临界限界检查器
16、安全是相对的,当风险低于某种程度时,则认为是安全的。这一观点的理论依据是__。
A.因果连锁理论
B.系统安全理论
C.扰动起源理论
D.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17、依据《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对被责令停产整顿的煤矿,颁发证照的部门应当____其有关证照。
A:吊销B:注销C:暂扣D:废止
18、必须利用城市所有有关部门及一切资源的紧急情况,或者需要城市的各个部门同城市以外的机构联合起来处理的各种紧急情况,通常政府要宣布进入紧急状态的是__紧急情况。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19、这种审核旨在为用人单位的相关方提供信任的证据。这种审核是指:__。
A.第一方审核
B.第二方审核
C.第三方审核
D.认证审核
20、某有毒物质为人体致癌物,生产中易发生中毒,患病率为6%,根据《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该种物质的危害程度为()。
A.高度危害
B.中度危害
C.极度危害
D.轻度危害
21、辐射包括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以下属于电离辐射的是()。
A.X射线
B.射频辐射
C.紫外线
D.红外线
22、通过采取技术和管理手段使事故发生后不造成严重后果或使后果尽可能减小,这是__。
A.事故预防 B.事故控制
C.安全管理
D.事故对策
23、下列不属于安全预评价结论的内容的是__。
A.简要列出主要风险
B.明确职工应对风险的能力
C.明确评价对象潜在的风险
D.明确应重视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
24、《行政处罚法》规定,执法人员当场收缴的罚款,应当自收缴罚款之日起__天内,交至行政机关。
A.1 B.2 C.3 D.5
25、当事人提起行政诉讼的,行政处罚__执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A.暂时停止
B.全部停止
C.不停止
D.视情况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工艺过程事故易发性”的影响因素确定为21项,以下选项中正确的是__。
A.放热反应
B.粉尘生成C.高温条件
D.泄漏
E.噪声
2、安全评价包括__。
A.安全初评价
B.安全预评价
C.安全验收评价
D.安全现状综合评价
E.专项安全评价
3、编制安全检查表主要依据有__。
A.有关标准、规程、规范及规定
B.国内外事故案例及本单位在安全管理及生产中的有关经验
C.FTA、LEC、MOND方法在安全工程中的应用
D.通过系统分析,确定的危险部位及防范措施,都是安全检查表的内容
E.新知识、新成果,新方法、新技术、新法规和标准
4、我国已将__等职业性致癌物所致的癌症,列入职业病名单。
A.石棉
B.铜
C.苯
D.砷 E.氯乙烯
5、下列叙述有误的是__。
A.在爆炸危险环境中,电气线路安装位置的选择、敷设方式的选择,导体材质的选择、连接方法的选择等均应根据环境的危险等级进行
B.爆炸危险环境中电气线路主要有防爆钢管配线和电缆配线
C.敷设电气线路的沟道以及保护管、电缆或钢管在穿过爆炸危险环境等级不同的区域之间的隔墙或楼板时,应采用非燃性材料严密堵塞
D.爆炸危险环境危险等级2区的范围内,配电线路应采用铜芯导线或电缆。在有剧烈振动处应选用多股铜芯软线或多股铜芯电缆
E.煤矿井下采用铝芯电力电缆
6、《安全生产法》规定“两个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可能危及对方安全生产的生产经营活动,未签订__或者未指定__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
A.生产区域划分协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与协调
B.安全生产管理协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与协调
C.安全生产管理协议;专职消防人员进行防火安全检查与协调
D.生产区域划分协议;专职消防人员进行防火安全检查与协调
E.应急救援互助协议;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
7、《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职业病前期预防的具体规定有__。
A.关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设立及对其工作场所职业卫生要求的规定
B.关于职业病危害项目的申报制度的规定
C.关于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制度的规定
D.关于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制度的规定
E.关于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的备案制度的规定
8、一般应设置封闭楼梯间的建筑物有__。
A.汽车库中人员疏散用的室内楼梯
B.甲、乙、丙类厂房和高层厂房、高层库房和疏散楼梯
C.高层民用建筑的裙房和除单元式和通廊式外的建筑高度不超过32m的二类高层民用建筑
D.11层及11层以下的通廊式住宅
E.医院、疗养院的病房楼,设有空气调节系统的多层旅馆和超过8层的其他公共建筑的室内疏散楼梯(包括底层扩大封闭楼梯间)
9、安全验收评价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__。
A.易燃易爆场所评价
B.安全生产管理评价
C.安全验收评价结论
D.危险性预先分析
E.事故分析与重大事故模拟
10、依据《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发生特大安全事故,社会影响特别恶劣或者性质特别严重的,由国务院对负有领导责任的__给予行政处分。
A.自治区人大机构正职负责人
B.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正职负责人 C.直辖市人民政府正职负责人
D.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E.国务院有关部门正职负责人
11、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单位和有关部门向上级报告事故情况时,除上报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人数,以及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等内容外,还应包括__。
A.事故发生单位的概况
B.事故的简要经过
C.事故原因和整改计划
D.事故责任和性质
E.已采取的应急措施
12、下列对“本质安全”理解不正确的是__。
A.设备或设施含有内在的防止发生事故的功能
B.是安全生产管理预防为主的根本体现
C.包括设备本身固有的失误安全和故障安全功能
D.可以是事后采取完善措施而补偿的E.财产损失
13、__是火灾光生时的正确做法。
A.在高层建筑应注意通道、警铃、灭火器位置,一旦火灾发生,要立即按警铃或打电话
B.低楼层发生火灾后,上层的人应往下跑,以便及时得到救援
C.起火后,如果发现通道被阻,则应关好房门,打开窗户,设法逃生
D.当被大火困在房内无法脱身时,要用湿毛巾捂住鼻子,阻挡烟气侵袭,耐心等待救援,并想方设法报警呼救
E.不能乘普通电梯逃生
14、在机械行业,存在的主要危险和危害包括__。
A.触电
B.灼烫
C.高处坠落
D.化学性爆炸
E.药品伤害
15、注册安全工程师申请注册的条件有__。
A.取得《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证书》
B.遵纪守法,恪守职业道德
C.身体健康,能坚持在生产经营单位中安全生产管理、安全工程技术岗位或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服务的中介机构
D.所在单位考核资格
E.主管的考核
16、《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规定,可被认定为重大责任事故罪犯罪主体的是__。
A.企事业单位的领导
B.国家劳动安全监察人员
C.企事业单位的职工
D.工会劳动保护委员会委员
E.中国共产党员
17、下列针对制氧站消防设施的叙述中,完全正确的为__。
A.消防设施应齐全完备,配置合理
B.站区外围应设高度不高于2m的围墙或栅栏
C.防火间距内无易燃物、毒物堆积
D.消防通道畅通无阻
E.合理布置醒目的完全标志
18、安全生产投入主要用于__。
A.职工的劳保用品及防暑降温
B.建设安全技术措施工程,如防火工程、通风工程等
C.增设新安全设备、器材、装备、仪器、仪表等以及这些安全设备的日常维护
D.重大安全生产课题的研究;按国家标准为职工配备劳动保护用品
E.职工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其他有关预防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费用,如用于制定及落实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
19、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的职责有__。
A.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安全生产事故隐患
B.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存在的危险因素,监督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
C.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D.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E.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20、应急预案的演练是检验、评价和保持应急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对应急预案的完整性和周密性进行评估,可采用各种应急演练方法。下列有关演练的说法,正确的是__。
A.功能演练是检测、评价多个政府部门在紧急状态下实现集权式的运行和响应能力
B.桌面演练是锻炼参演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应急组织相互协作和职责划分的问题
C.功能演练是指针对应急响应功能,检验应急人员以及应急体系的策划和响应能力
D.全面演练指针对应急预案中全部或大部分应急响应功能,检验、评价应急组织应急运行能力的演练活动
E.口头演练是采取口头评论形式,收集参演人员的建议,总结演练活动和提出有关改进应急响工作的建议
21、依据《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的规定,国家对下列__实行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
A.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
B.建筑施工企业
C.机械加工企业
D.民用爆破器材生产企业
E.交通运输企业
22、生产性粉尘监测中,我国目前采用的卫生标准有__。
A.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B.总粉尘浓度 C.呼吸性粉尘容许浓度
D.游离二氧化硅含量
E.最高容许浓度
23、生产经营单位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应主要考虑__。
A.程序及作业场所的条件和作业规程
B.自身的职业安全健康方针
C.适用的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D.管理者的评审方法
E.自身的生产规模和性质
24、从原则上来讲,事故调查组应该自事故发生__日内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A.30 B.60 C.70 D.100 E.40
25、对系统原理及其各个原则说法正确的是__。
A.动态相关性原则说明,管理系统的各要素的动态相关性,是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
B.整分合原则说明,管理者在制定系统整体目标时,必须考虑安全生产问题
C.反馈原则说明,只有设立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才能达到准确快速反馈的目的
D.封闭原则说明,各管理机构之间不必相互联系,只要各自组织即可
7.浅析电网接地保护分析论文 篇七
在电网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运行过程中, 出现接地故障会给电力企业带来十分严重的后果, 它不仅会影响电力客户的正常供电, 而且对电力设备和线路也会造成十分严重的危害。因此, 调控人员需要尽快的找出单相接地故障出现的原因, 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 以保证电力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1.1 判断接地故障性质错误
在对接地故障进行判断的过程中, 需要正确判断故障相、非故障相的电压具体发生的变化, 究竟电压是升高还是降低。只有正确掌握了电压的变化, 才能对接地故障进行判断、分析;另外, 在进行接地故障的判断过程中, 中性点发生的位移也是同样重要的, 因为在电网中性点不接地系统正常运行过程中, 中性点的对地电位为零, 而出现接地故障之后, 对地电位就不再为零了, 而是发生了改变。在进行接地故障的判断过程中和在测试电压及中性点的变化过程中, 由于运维人员的工作疏忽, 极易对接地故障判断错误, 在出现接地故障的时候, 还有一种现象就是可能出现假接地的现象, 比如说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虚接或电压继电器接触不良等情况, 都会导致系统绝缘监察装置误发信号, 出现接地现象, 在判断过程中, 若仍按照原来的判断方式进行判断, 就会出现判断错误, 这也是出现判断接地故障性质错误的一个原因。
1.2 判断接地相错误
调控人员在对接地故障进行分析、判断的过程中, 有时会出现对接地相判断错误的可能, 而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线路不了解, 对故障分析不仔细。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和故障发生的过程复杂多变, 调控人员在进行故障分析时, 首先要确定故障发生的位置和方向, 然后确定故障接地相, 找出故障原因并进行消除, 以保证电网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正常运行。
2 接地故障的判断分析
调控人员要想正确的对电网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接地故障进行判断分析, 首先要检查系统运行的各种设备, 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确保系统不是发生的假接地现象。调控人员在确定系统不是假接地现象以后, 要对具体的接地故障进行分析, 电网中性点不接地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接地故障主要有完全接地、不完全接地、弧光接地, 等等, 要正确快速的判断系统接地故障原因。首先在进行判断接地故障的过程中, 要注重判断系统电压变化和中性点位移变化情况。如果发生的是完全接地, 则故障相的电压降为零, 非故障相的电压升为和线电压一致, 然后绝缘监察装置发出接地信号;如果发生的是不完全接地, 则中性点会发生位移, 故障相的电压降低, 但是没有降低为零, 非故障相的电压升高, 但是升高之后的电压还要低于线电压, 然后跟发生完全接地一样, 绝缘监察装置发出接地信号;如果发生的是电弧接地, 则故障相的电压会降低, 但是不会降低为零, 非故障相的电压升高, 升高为线电压, 绝缘监察装置发出接地信号。然后, 根据发生故障后出现的具体现象, 判断出在电网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出现的具体故障, 针对不同的故障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和措施, 才能使电网中性点不接地系统正常运行, 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
3 发生接地故障时对接地相的判断
3.1 对接地故障严重程度的判断
接地程度即接地故障发生的严重性, 接地程度对于系统故障查找和制定解决方案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因为即使系统出现了同样的接地故障, 接地严重程度不同, 具体制定的解决对策也会有所不同, 只有正确的判断出接地程度严重程度与否, 才能够尽快地针对出现的故障找出最合适的解决对策, 然后保证电力用户正常用电需求, 以保证电网中性点不接地系统正常运行。而出现了接地故障之后, 设备、线路, 甚至是用户, 都会受到一定的危害, 因此要尽快的解决发现的问题。
3.2 判断接地相的规律
调控人员要判断接地相, 首先要进行三相电压的测定, 找出最大相的电压, 并将测定的电压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最大相电压往下推移一相的则为故障相。
4 改进接地保护回路的对策
为了保证电网中性点不接地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减少系统接地故障出现的几率, 首先, 运营维护管理人员就要对设备、线路进行定期的运营维护、检修, 随时观察系统线路中的各种运行数据, 要高度重视电网运营中出现的细微变化, 分析变化的原因, 快速判断故障点, 尽快解决故障线路, 保证电力系统正常运行。另外, 运维值班人员要加强对系统线路的监控, 通过监控装置随时随地对线路电压、电流等出现的变化进行监控, 在接地故障发生的初期状态就能及时发现并及时消除, 从而防止故障进一步扩大, 避免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只有这样, 电力系统才能够正常运行。
摘要:介绍电网中性点不接地系统接地故障误判断原因, 在发生单相接地时出现的各种现象以及假接地的几种现象。调控人员如何依据表计的指示、信号情况判断接地相错误, 并据此作出正确的判断, 发生接地故障时, 对接地相的正确判断将大大缩短故障的处理时间, 避免由于长时间不能排除故障可能造成的故障扩大化。
关键词:电网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
参考文献
[1]王博.使用单端数据进行线路单相接地故障定位[J].宁夏电力, 2012, (S1) :73-74.
8.浅析电网接地保护分析论文 篇八
摘要:文章介绍了66kV电网经消弧线圈接地的优点,给出了系统电容电流和系统补偿度计算方法,分析了不同运行方式下的消弧线圈配置情况,提出了当前运行方式下消弧线圈的配置原则,对66kV电网消弧线圈的配置与调整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电网中性点;消弧线圈;补偿度
中图分类号:TM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08-0136-02
1 概述
66kV电网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是指在66kV电网中变压器中性点和大地之间接入一个电感消弧线圈。当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在接地点的故障电流将大于30A,产生的电弧不能自行熄灭,因此造成接地过电压,不利于电网的安全运行。在66kV电网中变压器中性点装设消弧线圈,在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接地电流与消弧线圈的感性电流大小接,但方向相反,对接地电容电流进行削减,从而使接地点的电流减小或接近于零,使故障点的电流能自行熄灭。通过调节消弧线圈,使其在一定范围内达到过补偿运行,以减小接地电流,这可使电网持续运行一段时间,相对地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2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三种补偿方式
2.1 完全补偿
系统的电容电流与消弧线圈所提供的感性电流相等,即补偿度ρ=0。
2.2 欠补偿
消弧线圈所提供的感性电流小于系统的电容电流相等,即补偿度ρ<0。不能满足过补偿时,可采用欠补偿20%~30%运行,并应检查网络中产生的不对称电容所引起的中性点位移电压,不应超过相电压的70%,即26670V。
2.3 过补偿
所谓过补偿,是指消弧线圈所提供的感性电流大于系统的电容电流相等,即补偿度ρ>0。正常66kV系统应过补偿运行,过补偿度取5%~30%,一般取10%~30%。接地点的残流不得超过10A。
3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电容电流及补偿度的计算
3.1 电容电流计算
单回线:I单=KU×L÷103A
式中:U为线电压(kV);L为线路长度(km);
K是修正系数,无架空地线取2.7,有架空地线取3.3。
同塔架设双回线由于两回路之间静电屏蔽作用,使总电容减少了,双回线的对地电容电流为:
I双=(1.3-1.6)I单
式中:1.6适用于60kV线路;1.3适用于10kV线路。
变电站设备对地电容电流按线路电容电流的10%计算;电容电流随季节变化,最大与最小差值不超10%。
3.2 补偿度计算
ρ=[(IL-IC)÷IC]×100%
式中:ρ为补偿度;IL为补偿电流;IC为电容电流。
4 不同运行方式下的消弧线圈配置
4.1 一次变66kV侧并列运行
4.1.1 某系统消弧线圈运行情况。系统总电容电流98A,66kV铧二变、灯二变、邵二变消弧线圈运行,牛居变消弧线圈备用,补偿后系统残流12.8A,补偿度13.03%。
4.1.2 存在问题。
(1)当铧二变、邵二变或灯二变的某一台消弧线圈(1900kVA)停电检修时,系统不能满足过补偿运行要求。
(2)当66kV西母线系统一条线路停电,需要调整西母线系统补偿度。因灯二变、邵二变均为无载调整型,需脱离系统调节档位,调整消弧线圈档位时,必须投入同容量的消弧线圈进行补偿。
(3)灯一变系统电容电流较大,单台消弧线圈容量过小,需要投入多台才能满足系统要求,投入的消弧线圈越多,对补偿度的调整和系统的安全运行越是不利。
4.2 一次变66kV侧分列运行
66kVI母系统电容电流36A,消弧线圈提供感性电流30.94A,系统残流5.16A,补偿度-14.28%;II母系统电容电流12.64A,消弧线圈提供感性电流25A,系统残流12.36A,补偿度97.82%;系统总电容电流43.69A,残流12.25A,补偿度28.03%,能够满足系统检修方式下的补偿度调整。
66kV电网补偿度的调整一般采用过补偿,这种补偿方式的好处是当系统内较长线路跳闸时,补偿度变大,避免系统参数接近谐振点;两台以上的消弧线圈同时运行,补偿度的调整应避免发生共振补偿。一次变66kV侧分列运行时,两条母线都要求过补偿运行,并考虑66kV母联备自投动作后,系统不发生谐振。
5 对于66kV电网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运行的几点建议
(1)消弧线圈应全部为有载调整。系统内无有载调整的消弧线圈,调整补偿度时需要再投入一台同容量的消弧线圈以抵消运行中的消弧线圈所补偿的电感电流。如果配置有载调整的消弧线圈则可以直接调整,而不用派人员去现场操作,节省时间和误操作的风险。
(2)配置消耗线圈的容量应与系统的三相对地电流的大小相匹配。消弧线圈的容量所对应的电感电流应与系统的三相对地电容电流相当,这将大大简化补偿度的调整,有利于系统的安全运行。
(3)补偿度的调整应简洁、明了,减少操作量,并列运行的系统应保证每条母线都有一台消弧线圈运行,一台备用,避免解列后无消弧线圈运行。
(4)消弧线圈宜配置在双回线并列运行的对应变电站中和线路较短的线路上,这样可以减少因线路跳闸而将消弧线圈退出运行,迫使系统无消弧线圈运行或欠补偿运行。
作者简介::谢国蔚(1981—),男,辽宁辽阳人,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工程硕士,辽阳供电公司人力资源部工程师;关薇(1981—),女,辽宁辽阳人,辽阳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讲师。
9.浅析电网接地保护分析论文 篇九
关键词:中性点,接地方式,绝缘监察装,消弧线圈
引言
电力系统的中性点是指三相系统做星形连接的变压器或发电机的中性点。在我国电力系统当中, 中性点接地的主流方式包括经消弧线圈、不接地以及直接接地三种。其中, 前两者即经消弧线圈和不接地线圈系统被称作小型接地电流系统, 而后者被称作大型接地电流系统。电力系统中性点的工作方式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综合性技术问题, 不论采用哪种工作方式, 都会涉及到一系列问题, 包括供电系统的稳定性、绝缘和过电压的契合程度以及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动作设定等, 下面就中性点的三工种作方式及在不同的中性点接地方式下, 需配置哪些接地保护装置分别加以分析。
1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
1.1接地故障分析
1.1.1接地故障的基本特征分析。正常运行及三相短路时, 因为系统三相是对称的, 三个相电压和电流向量之和都为零, 正因为此并不存在零序电流和电压。在这种条件下, 其中两相短路情况下也不存在零序电流和电压。在一相发生接地短路的情况下, 例如某相发生接地故障, 由于某相电压等于零, 系统将会产生零序电压和零序电流。发生两相接地短路时, 也会出现零序电压和零序电流。
1.1.2 单相接地短路时的零序分量。单相接地短路时, 零序电流为通过故障点短路电流的1/3, 二者的相位相同, 均由电源流向故障点, 零序电流的分布取决于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的分布情况, 与电源的数目无直接关系。故障点的零序电压, 为非故障相电压向量和的1/3, 方向由线路指向大地。零序电压的分布, 在故障点, 由于故障相电压等于零, 三个电压最不对称, 故零序电压最高, 离接地故障点越远, 离接地中性点越近的地方, 零序电压越低。单相接地短路时, 零序功率与短路功率相等, 其方向由故障点流向电源。
1.2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的零序保护配置
1.2.1 零序电流保护 (三段式)
1.2.1.1 瞬时零序电流速断 (零序Ⅰ段保护) 。这一条件下动作电流根据避免被保护线路末端发生接地短路瞬间流过装置零序电流的最大值来确定。保护灵敏度按保护范围的长度来检验, 在最小运行方式下, 要求保护范围不小于线路全长的15%。在发生接地故障时保护瞬时动作, 不能保护线路全长。
1.2.1.2 时限零序电流速断保护 (零序II段保护) 。这一条件下的动作电流根据避免零序保护I段的末端发生接地短路条件下瞬时最大零序电流来确定。此后的灵敏度测试标准值应当根据这一线路末端短路发生时整个装置的零序电流最小值来确定。保护的动作时间比下一线路零序I段的动作时间多一个△t。
1.2.1.3 零序过电流保护 (零序III段保护) 。其动作电流按躲过下一线路始端方发生三相短路时所出现的最大不平衡电流来整定, 根据运行经验一般取2—4A即可。保护的灵敏度按保护区末端接地短路时的最小零序电流来校验, 当做本线路的后备保护时, 要求灵敏度大于2, 当做下一线路的后备保护时, 要求灵敏度大于1.5。保护的动作时限与下一级线路的零序III段保护相配合。
1.2.2 零序方向电流保护 (三段式) 。在使用两侧电源供电的电网系统当中, 如果双侧的变压器中性点都存在接地的现象, 在此系统线路发生短路时, 零序电流从故障点分成两个支路分别流向两侧接地的中性点。在这种情况下, 就需要在三段式零序电流保护的基础上, 加装方向元件来保证保护动作的选择性, 就构成了三段式零序方法电流保护。
2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2.1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单相接地 (以完全接地为例) 时基本特点
2.1.1 零序电压及分布。是指单相接地并且电压 (对地电压) 为零, 其余两相的电压 (对地电压) 升高三倍, 中性点的电压与正常运转的相电压相等但是相对位置发生移动;这种情况下零序电压会在系统内发生并且电压值处处相同, 数值与正常运行时无异。
2.1.2 零序电流及分布。接地相电容电流为零, 其它两相电容电流随对地电压而增大3 倍, 由此而导致零序电流的产生;系统内其他线路电流和电容的综合与故障线路始端的零序电流相等;此时其他正常运行线路的零序电流从母线开始流至各线路, 大小为本线路的电容电流。
2.2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采用的接地保护装置
2.2.1 绝缘监察装置。利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正常时没有零序电压, 接地故障时出现零序电压的特点, 可装设绝缘监察装置。绝缘监察装置主要靠电压互感器开口三角的二次线圈所反应的零序电压来实现。这种装置的动作是无选择性的, 能分清接地相别却不能具体到接地线路。通常需要值班人员用依次用手动断开断路器的方法进行选线, 只适合出线较少的变电站。
2.2.2 零序电流保护装置。当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接地故障发生时, 故障发生处于非故障线路相比零序电流更大, 也正因为这一特征, 从业者可以选择配备零序电流保护装置, 其中的电流保护装置电流大于本线路电流数即可。通过流过保护的最小零序电流来校验保护的灵敏度, 此种保护一般动作于信号。
2.2.3 零序方向保护装置。根据故障和非故障电路始端的不同零序电流流向来对零序方向进行保护, 优点在于其可选择性。
3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
3.1消弧线圈的作用
消弧线圈是一个带铁芯的可调的电感线圈, 连接在发电机或变压器的中性点与大地之间。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 消弧线圈会形成一个与接地电容电流等大小, 反方向的电感电流, 能补偿接地电容电流, 使接地点的电流减小或近于零, 从而消除接地故障点的电弧及由电弧造成的危害, 确保系统安全运行。
3.2 消弧线圈的补偿方式
3.2.1 全补偿。全补偿主要是指在消弧线圈的电流电感与补偿接地电容电流正好相抵没有盈余导致接地点电流为零的情况, 然而这种方法在实际操作当中很难适用。因为正常运行时, 各相对地电压不完全对称, 致使在未发生接地的情况下, 中性点与地之间产生一定电压, 此电压将引起串联谐振过电压, 危及电网的绝缘。
3.2.2 欠补偿。欠补偿主要是指在消弧线圈中的电流电感难以补偿接地的电流电感导致接地点存在亏欠补偿电流电容的情况。与前者相同, 此方式在实际当中普及程度也很有限。这是由于欠补偿机制下的系统一旦部分电路效率下降或者被中断时, 将使网络电容电流减少, 可能造成全补偿, 也会出现串联谐振过电压。
3.2.3 过补偿。过补偿是指当电感电流大于接地电容电流, 接地点的电容电流补偿后仍存在盈余的情况。这种方式之所以被广泛采用原因是可以协调串联谐振电压。采用这种方式的条件下时, 随着电力系统发展, 线路增加, 系统对地电容增加后, 因原有消弧线圈留有一定的裕度, 仍可继续使用。
结语在我国, 一般来说, 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电网, 均采用大接地电流系统, 而3—10Kv电网, 则为小接地电流系统。在大电流接地系统中, 发生单相接地时由于接地故障电流较大, 保护装置均作用于跳闸。而在这种接地系统条件下, 单相接地情况发生时电压仍处于对称状态, 相对电流较低, 对于复合供电没有负面影响, 允许带接地点运行一段时间, 因此小电流接地系统的接地保护装置常动作于信号。
参考文献
[1]纪建伟电力系统分析中国电力出版社2012年
10.浅析电网接地保护分析论文 篇十
在我国的10kV配电系统中, 中性点接地方式主要有:不接地方式 (小电流接地) 、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 (大电流接地) 和小电阻接地方式 (大电流接地) 。当接地故障电容电流<10A时, 采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当接地故障电容电流>10A时, 采用经消弧线圈接地或小电阻接地电地系统。不同中性点接地方式的综合评价如表1所示。
二、10kV系统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应注意的问题
1. 线路电容电流过大不能自熄时, 必须切断电源。
电网的单相接地电容电流主要由线路和电力设备两部分的电容电流组成。由于电力设备的电容电流远小于线路的电容电流, 往往忽略不计, 故10kV电缆线路的单相接地电容电流约为:
式中:UN——电缆线额定电压;
L——电缆长度;
S——电缆芯线截面面积 (mm2) 。
10kV电缆线路的单相接地电容电流每km为1.0~1.5 A, 而架空线的电容电流仅为电缆的3%。电缆线路代替架空线, 使得电容电流剧增, 造成了单相接地故障的电弧电流过大。电缆的接地故障是非自复性故障, 如不切除故障点, 只能使电缆损坏加大, 事故扩大。因此, 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 不允许单相接地故障持续2h以上。在小电阻接地系统发生接地故障时, 零序保护可以在0.2~2.0S内动作, 将电源切除, 对防止电缆故障的扩大是很有利的。同时还大大降低了接触故障部位的机会, 从而减少了人身触电伤亡的机会。
2. 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方法较难抑制电容电流。
为了抑制电容电流, 往往采取中性点安装消弧线圈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单相接地产生的零序电压, 使消弧线圈出现电感电流, 与线路电容电流的相位相反, 来抵消电容电流。电容电流是采用消弧线圈来补偿的, 使残余电流<10A, 但实际很难做到, 其原因主要有:
(1) 消弧线圈的过补偿应为10%。若电容电流为150A, 则残余电流为150×10%=15A, 该电流>10A, 不能熄灭电容电流。若脱谐度为3%, 则残余电流为150×3%=4.5A, 这样电容电流能自动熄灭。但此时脱谐度过小, 中性点位移电压超过了安全电压的15%。
(2) 电缆长度在不断变化, 很难及时调整消弧线圈的参数, 以达到计算要求的配合度。
(3) 无法抑制线路电容中的谐波分量。有些城市电网谐波电流占的比例达5%~15%, 仅谐波电流就可能远大于10A。
(4) 过电压击穿事故频发, 危及供电安全。在10kV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 如果发生单相接地故障, 会产生弧光重燃过电压, 这将造成电气设备的绝缘损坏, 或开关柜绝缘子闪络, 电缆绝缘击穿。这种现象在10kV电网中会频频发生, 危及供电安全。
三、10 kV系统中性点小电阻接地可以有效解决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的问题
电力系统过电压分为暂态过电压、操作过电压和雷电过电压3类。引起10 kV系统过电压的原因有单相接地故障、铁磁谐振、电网开关操作等。其中, 单相接地故障的概率最大。
为了说明问题, 分别对10kV系统中性点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小电阻接地的正常工作及单相接地时的工作状态进行定性分析。
1.10 kV系统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在正常状态下的电压参量如图1 (a) 、 (b) 所示。L3发生接地故障时的电压参量如图1 (c) 、 (d) 所示。从图中可得到如下结论: (1) 正常工作时, 线间的电压Um=10姨2kV, 每相的对地电压在不考虑泄漏电流及对地电容电流基本平衡时, 可认为处于对地悬浮状态。 (2) 假设某一相发生接地故障时, 其他两相的对地电压值亦达到Um。经测定, 10kV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 单相接地的过电压值可达到4.76~8.13Um;在切除单相接地故障时, 产生的过电压数值也很高, 超过4.1Um。
2. 经消弧线圈补偿的接地方式, 如图2 (a) 、 (b) 、 (c) 所示。图2中C1、C2是L1、L2相的对地电容, L3通过R发生接地故障。假设消弧线圈自身电抗很大, 通过它的电流滞后于加在线圈的电流, 相位
3. 小电阻接地系统在正常状态下的电压参量, 如图3 (a) 、 (b) 所示。L3发生接地故障时的电压相差近90°。这样, IN就与IC1、IC2相量的矢量合相抵消。理想的结果是:IN+IC1+IC2=0。那么, 在R上将没有C1、C2电容电流通过, IR将会很小。参量如图3 (c) 、 (d) 所示。从图3中可得出如下结论: (1) 在正常工作状态下, 线间的电压值为Um, 每相的对地电压值为Um。 (2) 在单相接地时, 其他两相的对地电压不变, 均为Um。
4.10kV系统中性点小电阻接地系统具有有效抑制各种过电压、提高系统安全水平和降低人身伤亡事故等优点, 比较适用于单相接地故障电容电流IC>30A、瞬时性单相接地故障较少、以电缆线路为主的配电网。
四、结语
正确选择中性点的接地方式, 是优化电力系统运行特性的前提。随着城市配电网中电缆线路的发展和线路保护的日益完善, 城市中配电网逐渐推广采用小电阻接地方式。中山供电局变电站10kV系统目前全部采用消弧线圈接地方式。经过城网改造后, 中山供电局城区变电站出线大多以电缆为主。根据调度运行经验, 瞬时性单相接地故障也比较少。应用10kV系统中性点小电阻接地系统可有效解决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要焕年, 曹梅月.电力系统谐振接地[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0.
11.浅析电网接地保护分析论文 篇十一
1 高压配电网中性点不同的接地方式的特点
1.1 中性点不接地方式
1) 中性点不接地的实现很简单, 只要在电源中性点不附加任何装置。这种接地方式是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中的一种, 实际上可以视为经容抗接地的接地系统。该电容是由电网中的电缆、架空线路、电机、变压器等所有电气设备的对地耦合电容所组成。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 三相线电压仍然可以保持平衡, 可继续供电一段时间, 且流经故障点的稳态电流就是单相对地电容电流。当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 只是非故障相电压升高1.732倍, 而线电压维持不变, 所以不影响三相设备的正常运行, 这是该种接地方式的最主要的优点。
2) 在中性点不接地方式下电网的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由于磁饱和而引起中性点位移, 加之参数的配合不同将发生铁磁谐振过电压, 其值可以达到4倍相电压;发生间歇弧光接地时, 此时接地电弧将在电流过零时短暂熄灭, 而在峰值附近重燃。电弧的重燃和熄灭将导致电网强烈电磁振荡, 可产生3.5~4倍相电压的过电压。这些过电压持续时间较长时, 将会对电网设备的绝缘寿命产生不良影响。
1.2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
1) 电网中性点装设消弧线圈后, 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时, 电网的单相接地电容电流得到了消弧线圈的感性电流的补偿。如果能将故障点的残余电流减少到5A左右, 就可促使电弧不易重燃。从而可以自动消除电网的瞬间单相接地故障。我国电气设备设计规范中规定35KV电网如果单相接地电容电流大于10A, 3KV—10KV电网如果接地电容电流大于30A, 都需要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传统的消弧线圈要人工进行调谐, 不仅会使电网短时失去补偿, 而且不能有效地控制单相故障电流。自动跟踪补偿消弧线圈, 能够随电网的运行方式变化及时快速的调节消弧线圈的电感值, 当发生单相接地时消弧线圈的电感电流能有效补偿接地点的电容电流, 避免了间歇性弧光过电压的产生。
2)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 当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 由于接地点残流很小, 且根据规程要求消弧线圈必须处于过补偿状态, 接地线路和非接地线路流过的零序电流方向相同, 故零序过流、零序方向保护无法检测出已接地的故障线路。
1.3 中性点经电阻接地方式
1) 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世界上以美国为主的部分国家采用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中性点经电阻接地就是在电网中性点串联接入某一电阻器, 泄放单相接地电弧后半波的能量, 从而减少电弧重燃的可能性, 抑制电网过电压的辐值。电阻接地系统有高电阻接地和低电阻接地的区别。其中低电阻接地属于有效接地系统, 而高电阻接地则属于非有效接地系统。
2) 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中, 一般选择电阻的值较小。在系统单相接地时, 通过流过接地点的电流来启动零序保护动作, 切除故障线路。接地时, 由于流过故障线路的电流较大, 零序过流保护有较好的灵敏度, 可以比较容易检除接地线路。目前这种接地方式在国内北京、上海宝钢等地已经应用。
3) 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 发生接地故障时, 电弧的重燃和熄灭将导致电网强烈电磁振荡, 可产生3.5—4倍相电压的过电压。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 由于电阻是耗能元件也是阻尼元件, 相当于谐振回路中串联一个阻尼电阻, 由于电阻的阻尼作用可以限制过电压的形成。试验表明, 当接地电阻值小于1500欧姆, 可以有效消除系统内的各种谐振过电压。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 系统单相接地时, 健全相电压不升高或升幅较小, 对设备绝缘等级要求较低, 其耐压水平可以按相电压来选择。
4) 经小电阻接地系统, 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由于接地点的电流较大, 当零序保护动作不及时或拒动时, 将使接地点及附近的绝缘受到更大的危害, 导致相间故障发生。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 无论是永久性的还是非永久性的, 均作用与跳闸, 供电的可靠性下降。
2 结合某单位电力系统配电网特点及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分析
2.1 配电系统电容电流大的特点
某单位6KV—10KV高压配电系统内高压电缆总长度达800余公里, 架空配电线路长度约200余公里。系统内主要以电缆为主, 系统内电容电流较大, 通常达到了10-50A, 部分区域系统容流达到130余安培。电缆在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 往往是永久性故障。
下表为某单位配电系统容流:
2.2 此单位高压配电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均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方式, 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容易形成弧光过电压
虽然系统内安装消弧消谐柜, 在系统发生接地故障后迅速将接地相转化为金属性接地, 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过电压幅值。但因消弧消谐柜动作速度在50-60ms, 且动作准确率较低 (统计正确动作率在60%左右) 。过大的系统容流在很短的时间内很容易发展为相间短路故障。
2.3 此单位中压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统一采用不接地方式存在不合理现象
配电系统大部分采用电缆, 且配出架空线路分布在个别站所, 主要分布在1#站、2#站、3#站、4#站、及野外变电所。其他站所均为电缆, 电缆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往往是永久性故障, 绝缘无自愈能力, 对系统内主要为电缆线路的配电系统中性点采用不接地方式对系统的安全运行不利;容流较大的系统采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也不利于安全运行。
2.4 中性点接地方式选择
1) 电力系统对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主要从供电可靠性、安全因素、过电压因素以及电网继电保护的选择性和灵敏性的因素进行考虑, 选择最适合的接地方式。
2) 某单位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根据以上几种因素综合考虑应选取两种不同的接地方式。
第一种是以配出架空线路较多的站所, 架空线路绝缘具有自恢复性, 同时架空线路发生瞬时接地故障机率很大, 为提高供电的可靠性, 中性点接地方式应选择非有效接地系统, 当发生接地故障时, 允许运行两小时, 提高系统供电的可靠性。重点考虑中性点经自动跟踪补偿消弧线圈接地的方式。在继电保护的选择性和灵敏性方面, 这类接地方式应发展选用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例如1#站、2#站、和野外变电所等站所可选择此类接地方式。
第二种是配出开路全部为电缆线路或配出开路绝大多数为电缆线路的站所, 这类站所建议应选用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因电缆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 一般为永久性故障, 如不及时切除故障点长时间运行会必然发展为相间短路故障, 不但会造成系统的冲击, 过电压还危及到其他电缆线路的安全运行。采用非有效接地系统提高供电可靠性的意义不大。这类站所应选择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不但可以有效抑制系统过电压的产生和幅值, 而且有利于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在继电保护的选择性和灵敏性方面, 这类接地方式应发展零序方向保护。例如某单位3#站、铁钢区域变、轧钢变等站所配电区域内主要以电缆为主的配电系统, 选取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更为合理。
3 结束语
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是一个涉及到电力系统许多因素的综合问题, 在选择中性点接地方式时, 应充分考虑企业配电网特点、地区特点、电网结构、供电可靠性、设备与线路的绝缘水平、人身安全及对通信线路的干扰等因素, 通过综合的技术经济比较, 选择合理的中性点接地方式。
摘要:该文介绍了电力系统中压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 对系统中性点不同接地方式的特点进行详细论述和对比。对某单位电力网高压配电系统中性点方式进行了介绍分析。并针对高压配电网中性点不接地供电系统的不断扩大以及系统内电缆馈线回路和电缆总量的不断增加, 系统单相接地电容电流也在不断的增加, 过大的系统容流在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的情况下对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影响越来越大。合理选择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 关系到电网运行安全性、可靠性关键的技术问题, 文中就电网的中性点接地方式进行分析和探讨, 并对某单位6KV-10KV高压配电网接地方式的现状进行分析, 对某单位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提出建议。
关键词: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供电可靠性
参考文献
[1]贺家李, 宋从矩.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M].中国电力出版社, 1985.
[2]王清葵.送电线路运行和检修[M].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3.
【浅析电网接地保护分析论文】推荐阅读:
电网建设工程施工技术分析论文10-17
论文智能电网中电力通信技术09-03
电网企业管理人员绩效管理解析论文08-22
智能电网下的电力营销管理新举措论文09-01
多媒体通信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论文09-06
公路环境保护与环境影响浅析11-02
硕士论文写作要点浅析06-26
浅析网络信息安全的论文08-15
电网运行规09-17
电网建设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