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南县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工作方案

2024-07-27

苍南县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工作方案(共5篇)

1.苍南县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工作方案 篇一

公路水路交通“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期评估与调整综合调研工作大纲

一、公路水路交通建设进展情况

准备相关文字材料并填写附表1~4。

(一)公路部分。

1.“十一五”前两年规划执行情况及存在问题。对应原定“十一五”规划目标,分析目前公路交通的执行情况和投资情况,包括站场和枢纽建设。

2.公路交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发展需求。

3.“十一五”公路交通发展规划目标、重点的调整意见和建议。

4.相关问题建议。从前期工作开展、项目审批、资金筹措、建设管理、体制保障、部门协调、土地利用等几方面,提出措施和建议。

(二)沿海港口部分。

1.“十一五”前两年建设(建成、在建)、生产情况。

(1)码头、航道、防波堤、陆岛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及投资情况;

(2)沿海港口生产运输情况;

(3)主要港口集装箱港区疏港(高速)公路建设、投资情况及适应性评价;

(4)集装箱干线港内陆(非港口所在市)集装箱中转站建设情况;

(5)集装箱航线情况(2005与2007年对比),主要包括开展集装箱运输的港口;各港远洋线、近洋线、内支线、内贸线航线数量、运输量、航班情况、船型情况;

(6)老港区改造情况,主要包括运输货类调整、岸线及土地城市化。

2.发展趋势。

(1)沿海港口现代物流发展情况、促进发展的有关规划、措施等;

(2)港口吞吐量、重要货类吞吐量2008年预期及未来发展趋势;

(3)“十一五”沿海港口发展的主要特点。

3.“十一五”后三年规划设想。

(1)码头、航道、防波堤、陆岛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及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

(2)主要港口集装箱港区疏港(高速)公路建设、投资计划;

(3)集装箱干线港内陆集装箱中转站建设计划;

(4)老港区改造计划,主要包括运输货类调整、岸线及土地城市化。

4.有关“十一五”规划调整的意见和建议。

(三)内河水运部分。

1.“十一五”前两年规划执行情况及存在问题,船舶标准化推进情况和船舶技术水平发展情况,“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的促进内河水运发展的政策措施和执行情况。

2.近期运输发展特点。

(1)沿江产业布局变化及趋势;

(2)内河水运量发展特点、运输货种变化特点,今后发展趋势;

(3)主要港口吞吐量、货种、到港船型及流量流向变化和发展特点;

(4)集装箱运输情况,包括航线、运量、船型等。

3.“十一五”后三年规划设想。

4.有关“十一五”规划调整的意见和建议。

(四)支持保障系统部分。

主要包括部属海事、救捞、长航系统,重点围绕业务用房、基地码头、船舶飞机、安全通信、监管指挥、船舶防污染、航标测量、抢险打捞、信息化建设等;科研院所和教育院校围绕基础设施、重点实验室和学科等建设内容。

1.“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及存在问题。

(1)2006—2007年项目建设及投资计划执行情况、主要建设成绩及评价;

(2)2008年项目建设及投资计划预计完成情况;

(3)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2.面临的形势和发展需求。

3.“十一五”规划后两年调整建议。提出“十一五”规划后两年调整建议。海事、救捞、长航、通信系统要以落实《国家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救助系统布局规划》确定的建设项目为重点,适当兼顾一般项目。

4.相关问题建议。从前期工作开展、项目审批、资金筹措、建设管理、资源共享、体制保障、部门协调、土地和岸线征用等几方面,提出措施和建议。

二、运输服务方面进展情况

公路水路运输生产、管理、服务等方面进展情况,主要包括运力、运输市场、运输组织等相关管理政策、实施情况及相关建议,如在提高运输服务水平(减少拥挤、提高通行能力和路网利用效率)、规范道路运输市场秩序、提高运输组织化程度等采取的措施、达到的效果。

三、区域协调与城乡统筹方面进展情况

在促进区域、城乡交通协调发展发面开展的工作情况,主要包括促进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及运输协调发展,推动城乡综合交通及运输管理体制改革、城乡交通一体化建设的相关政策措施等。

四、综合运输发展方面进展情况

在促进综合运输协调发展方面开展的工作情况,主要包括加强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综合运输枢纽建设与管理、综合运输通道规划建设进展等。

五、交通资源利用与节能减排方面进展情况

土地、岸线等资源利用与节能环保方面的政策措施;建设节约型交通采取的措施、出台的办法,达到的效果,如节能环保型交通的标准规范和评估、监测体系等相关工作。

主题词:规划 调整 调研 通知

抄送:部规划研究院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2008年4月22日印发

2.苍南县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工作方案 篇二

仪征市防震减灾“十一五”发展规划》是市地震局负责编制、市政府批准实施的“十一五”重点专项规划,是仪征历史上第一个中长期防震减灾发展规划。该规划自2006年实施以来,在推进全市防震减灾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对全市防震减灾事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为保障《仪征市防震减灾“十一五”发展规划》进一步有效落实,仪征市地震局按照《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仪征市“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工作的通知》的要求,确定对其实施情况进行中期评估。开展中期评估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有利于对“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根据社会发展的新变化,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促使规划更大程度实施到位,促进我市防震减灾事业稳步、健康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对“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为科学编制“十二五”规划积累经验、以资借鉴。

我局按照《仪征市防震减灾“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提出的主要目标和任务,遵循求真务实、突出重点、方法科学的原则进行中期评估工作。评估期为2006年1月—2008年6月。鉴于该规划总体上属于战略性、指导性和政策性的规划,中期评估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评估,进一步发挥防震减灾规划及其相关政策在我市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保障我市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推动我市防震减灾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防震减灾管理体系积极发挥社会管理职能,平时能有效地开展地震测、报、防;震时能迅速、准确、有效地处置各种情况。

“十一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扬州市领导和专家的关心、指导下,我局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居安思危、常备不懈的管理理念,坚持预防为主、服务为本、管理为重、处置得当的原则,以服从和服务全市中心工作为大局,努力提升我市的防震减灾管理水平,不断增强政府减灾综合管理能力。1999年我市成立了防震减灾领导小组。2005年在原防震减灾领导小组基础上建立了防震减灾联席会议制度,对市防震减灾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增加了相关应急救援部门。为了进一步强化防震减灾工作的领导,加强地震应急救援工作,保持防震减灾工作的稳定性、连续性。近年来,随着政府换届和人事变动,我市及时调整和充实防震减灾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及组成人员,2007年6月我市下发了《调整防震减灾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及组成人员的通知》,并明确要求各相关部门按照分工定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一旦发生地震灾害,各部门立即进入相应角色,确保地震应急救援工作有效开展。使我市防震减灾管理体系得到不断的完善和提高。

加强震情跟踪,提高宏观异常和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一是加强震情值班,除专业人员在地震台实行24小时机房值班,不间断跟踪震情外,地震局全体人员八小时外分组值班,加强节日、纪念日和重大活动期间震情值班,强化值班责任制。二是加强与省、市地震局值班室、地震台网中心震情信息沟通,确保上下联系畅通。三是加强对各乡镇地震宏观观测点督察指导,及时现场处置可能出现的宏观异常。各乡镇积极组建地震“三网一员”网络建设,其中地震宏观测报网积极发挥地震宏观异常跟踪作用,明确科教文卫助理兼防震减灾助理员,分管科教文卫的副乡镇长具体分管防震减灾工作。乡镇还明确了村、企业、居委会一名负责同志分管地震工作。现在,我市已建成地震宏观测报点16个(3口水井、2口油井、6个畜禽养殖场、1个水产养殖场、4个特种养殖场),其中市地震局统一授牌的有11个;由企业、社区、村委会共同参与组成的地震灾情速报网点188个,灾情速报员188人,组成一张覆盖全境的有人值守的地震宏观测报网,承担着全市及周边地区地震监测和宏观测报任务。建成了以铜山地震台(市属)为龙头,各乡镇宏观观测点为骨干,各级各类宏观测报员为基础的地震宏观测报网,努力做到平时能有效地开展地震测、报、防;震时能迅速、准确、有效地处置各种情况。例如,2006年7月26日安徽定远发生4.2级有感地震,波及我市,城区及周边地区产生震感。市地震局等部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一方面通过灾情速报网了解震感波及范围和震感区群众情绪,另一方面通过值班电话耐心解答咨询群众的问题,还通过移动公司短信平台向手机用户发布震情信息。由于处置及时,措施得当,很快消除了群众的恐震心理,恢复了社会稳定。今年五月十二日下午二点三十一分,铜山地震台地震监测仪器警报突然响起,地震台正在值班的工作人员从计算机上显示出来的地震波超异常波形判断出,千里之外一定发生了特大地震。正在值班的人员边紧张分析地震“三要素”,边通过网络与省地震监测中心核对震情;他们在第一时间将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震情上报到市地震局。我局在接到铜山地震台震情报告后,立即启动地震应急预案,全体人员迅速进入应急状态,全局(台)人员兵分两路,一部分人员坐在地震监测仪器旁不间断跟踪震情;另一部分人员通过3部电话收集我市居民震感反应,及时答复来电居民对震感关切的问题。下午三点前,我局负责同志在第一时间将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震情向市委主要领导和市政府分管领导作电话汇报,并将这一特大地震事件向市“110”指挥中心和信息办作了通报,市地震局还及时印发了一期《防震减灾信息》向市领导及有关部门通报四川震情,通过政府网站、“110”指挥中心和《防震减灾信息》等多个平台及时向社会公布四川汶川震情信息。由于反应迅速,处置及时,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波及我市,虽然造成部分市民有感,但未形成恐慌,全市城乡生产生活秩序井然。

二、防震减灾法规体系日趋健全,在规范全社会行为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1、贯彻、实施防震减灾法律、法规,推进当地防震减灾法制建设。我局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地震预报管理条例》、《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保护条例》、《江苏省防震减灾条例》等法律法规,认真履行地震行政主管部门的法定职责。我市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防震减灾联席会议制度,仪征化纤、飞新公司等大中型企业,真州、陈集、大仪、青山、刘集、谢集、新集、马集等乡镇也相继成立了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

2、执法与执法监督队伍建设。我局从1999年建立了防震减灾执法队伍,三个科室共有行政执法人员4名,行政执法监督人员1名;建立了领导学法制度,定期组织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执法能力,提高依法行政水平。2007年下半年,又重新申请换发了新的行政执法证和执法监督证。

3、防震减灾执法检查、监督。2007年10月,我局在仪征市法制办、市纪委的指导下,按照合法、合理行政执法的原则,编制了《仪征市地震局行政执法手册》,其中地震行政执法目录包括行政许可类3项、行政处罚类9项、行政强制类10项、其它具体行政行为10项。根据仪征市政府依法冶市的会议精神,我局深入开展依法行政工作,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并向市政府提交了《仪征市地震局2007年依法行政工作报告》。

三、防震减灾工作已纳入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不断加大对防震减灾事业的投入。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防震减灾工作,并将其作为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作为发展国民经济和维护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一是我市防震减灾工作已经纳入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并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在推进全市防震减灾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对全市防震减灾事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二是不断增加防震减灾经费及装备投入,近年来,我市已将防震减灾事业经费列入了财政预算,并不断加大对防震减灾事业的投入。防震减灾事业费从2000年的20万元,增加到2007年的44万元。此外,我市还拨出专款近40万元,用于铜山地震台测震数字化改造和数字化台网建设,为地震部门配备了传真、电脑及应急通讯工具,为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硬件保障。

四、地震监测预报技术系统得到拓展完善,观测数据实现适时采集、传输,处理数字化、智能化。

加强铜山地震台数字化台网的维护更新,确保测震仪器、前兆观测仪器设备完好,运行正常。一旦出现突发地震事件,确保在10分钟内报出震源、震级、发震时间地震“三要素”,为市政府采取应急措施及时提供科学依据。仪征铜山地震台是我市自建地震台,1980年建台并投入运行,隶属仪征市地震局领导。全台占地面积13.6亩,在岗人员6名,现有数字测震(单台、多台测震)和数字电磁波观测两个监测手段,承担着扬州市行政区域及周边地区的地震监测重任。其中,2006年8月,铜山地震台新增了JSD—1型四通道数字电磁波接收仪进行电磁波观测,使我市地震台具有一定的地震前兆观测能力。2008年3月,铜山地震台进行了软、硬件和操作系统的升级改造,配置了两台高性能的计算机,安装了“十五”地震分析软件,采用14个台站的地震数据信息,自动化程度高,定位精确,台网布局合理,实现地震资源共享(广东智源、Linux平台)。此次硬件、软件升级,进一步提升了铜山地震台的定位能力和监控水平,加强了测震数据分析处理能力,提高了分析数据的速度与精度。

五、全市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能力普遍提高。

随着我市工业化进程和城市化建设步伐加快,加强工程抗震管理工作日益突出。重大工程、生命线工程和可能产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工程项目越来越多,市各有关部门在项目立项、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监督监理等各个环节严格把关,采取有效措施,把抗震设防要求管理落到实处。对需要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项目依法开展安评工作。为使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及“安评”的监督管理更加规范化, 在扬州市地震局与我市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筹备,2006年4月24日,仪征市地震局驻仪征市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开始运行,配备专业工作人员一名。至此,仪征市防震减灾行政审批事项正式纳入仪征市基建管理程序。2007年9月,根据仪征市政府“两集中、两到位”的会议精神,我局向仪征市编委会申请增设“行政服务科”,经仪征市编委会批复现已增设了“行政服务科”,加强了防震减灾服务平台,依法履行对建设工程进行抗震设防要求审批的职能。在我局的检查、监督下,全市已有多个重大工程、生命线工程和可能产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工程项目对工程场地进行了地震安全性评价。我局正稳步实施农村民居抗震安全工程,结合新农村建设规划,优先把农民集中区、拆迁安置小区建设成民居抗震保安示范区。并在全市农村推广符合抗震要求的抗震设计、抗震结构、抗震材料等抗震新技术,指导农民提高自建房屋的抗震能力。我局今年重新修订工作考核标准,并把以上内容纳入其中,作为年终评比的重要内容。

六、地震应急措施较为完善,地震应急保障条件得到加强。

一是政府及重要部门和大型企业、事业单位按规定制订《地震应急预案》,并适时修订。为贯彻落实《防震减灾法》、《防震减灾条例》,有序开展地震应急救援工作,1999年,我市首次制定了《仪征市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2005年又重新修订、下发《仪征市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2006年我市编制了《仪征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07年根据上级要求编制了《仪征市地震灾害应急预案》,作为与全市总体应急预案相配套的专项应急预案。仪征化纤、飞新公司等大中型企业,真州、陈集、大仪、青山、刘集、谢集、新集、马集等乡镇也相继编制了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二是组建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应急队伍是地震灾害发生时的主要救援力量,抓好地震应急抢险救援队伍建设,是确保地震应急工作高效运作的保障。在队伍建设上,我市依托各部、委、办、局和生命线工程单位,组建了公安、消防、民防、医救等应急救援队伍以及市政、建筑生命线工程(水、电、气、通信)等抢险抢修队伍,确保我市在破坏性地震发生时能及时启动抢险救援。同时,在城区真州镇17个社区普遍组建了防震减灾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在大仪、青山等乡镇建立了社区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至目前,全市已组建防震减灾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19支,共有志愿者477名。各乡镇、社区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配备了应急救援志愿者队队长、副队长,公布了联系方式,明确了具体职责,确保应急救援工作落到实处。三是应急工作的定期检查与演练。2007年,仪征市地震局与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市财政局、市民政局、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联合印发了《仪征市地震应急检查工作方案》,督促有关部门制定本地区、本单位的地震应急检查工作实施方案,切实加强地震应急检查工作的组织领导,努力使地震应急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四是应急保障条件得到加强,我局具有公用应急电话4部,地震局、地震台职工拥有手机11部,计算机与因特网、震情监测互联互通。

七、防震减灾法规宣传和地震科普宣传得到进一步加强,社会公众防震减灾意识得到提高。

我市“三网一员”网络建全,队伍稳定,管理有序、运行正常,在全市防震减灾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其中地震知识宣传网发挥了防震减灾宣传主阵地作用。我市已建成了以互联网、广播电视等现代传媒为主阵地,13个市级防震减灾科普学校为载体,11个固定宣传栏为窗口的地震知识宣传网。通过地震知识宣传网,采用传统方法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广泛深入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活动,推动了地震知识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村组活动,提高了社会公众防震减灾知识普及率。三年中,我市共组织防震减灾图片巡回展4次,参展人超过5万人次,配合科技三下乡、国际减灾日、青年志愿者活动等大型宣传活动摆摊设点宣传地震知识8次,累计发放宣传资料5万多份,接受地震知识咨询1.5万余人次;组织地震知识竞赛3次,收回竞赛答圈2万多份;出各类宣传专栏68期,摘登各类宣传稿件200多份;编印仪征《防震减灾信息》38期1500余份;开通《仪征防震减灾信息网》,上网点击达9000多人次;通过仪征电视台在黄金时段播放防震减灾科普片10多部;在印尼大地震、唐山大地震三十周年、《防震减灾法》颁布施行纪念日等重要时间窗口,市地震局通过互联网的政府网络平台成功举行4次在线交流,与广大网友开展互动宣传,网上解答网友关心提问的50多个与防震减灾相关的问题,相关问题被剪贴在政府论坛网页中,被网友点击累计达7000多人次。用好宣传主阵地,创新宣传理念,拓展宣传空间,收到了较为显著的宣传效果。

八、存在的困难及建议

这几年我市地震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与《仪征市防震减灾“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提出的主要目标和任务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前进中的困难已影响到“十一五”规划目标和任务的实现。主要困难:一是事业费不足。2007年市财政预算安排地震局39.15万元,尽管精打细算、严格控制各项支出,但实际支出为55.75万元,经费缺口超过15万元。超支的主要原因是数字化地震台网运行维护费用成倍增加造成的。二是没有地震应急交通工具。出现地震宏观异常和突发地震事件,不能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及时处置,影响了地震应急工作的开展。按照上级要求,市县都要为地震部门配备地震应急专用交通工具。三是由于我局驻市行政服务中心窗口的防震减灾行政审批事项没有纳入仪征市基建的前置审批程序,难免造成一些本来应该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重大工程、生命线工程和可能产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工程项目没有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和人身安全埋下隐患。四是铜山地震台长期担任“站岗放哨”的特殊任务,没有创收手段,除财政拨款外无其他收入来源,人员编制性质却定为差额拨款。针对上述困难,特提出如下建议:

1、建议市政府统筹协调建设、规划、人防等部门,开展综合性的应急疏散通道和应急疏散场所建设,年内建成1—2个功能齐全的应急疏散场所。财政、民政等部门储备一定数量的帐篷、棉被等救灾物资,以应对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

2、建议加大防震减灾事业经费投入力度,将地震局2008年的财政预算从44.37万元调高到55万元,今后并逐年有所增加,使防震减灾事业经费投入与地方财政投入保持同步增长。

3、建议市政府为地震局购置或调配一辆地震应急交通工具,以解决地震应急交通难问题。

4、建议将我局驻市行政服务中心窗口的防震减灾行政审批事项正式纳入仪征市基建的前置审批程序。

3.苍南县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工作方案 篇三

《贵州省“十一五”人才开发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全省人才开发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是贯彻落实《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决定》精神,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的指导性文件。实施好这一规划,对于更好地实施人才强省战略,深入贯彻落实《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对于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06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直接指导下,我们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采取有力措施,强化落实手段,加强协调配合,一些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规划实施进展顺利。已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达到

了规划预期的效果。

一、规划实施取得的主要成效

规划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全省人才开发的主要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的指导性文件。自2006年以来,我们围绕规划,着眼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采取有力措施,强化落实手段,加强协调配合,使规划提出的主要目标任务进展顺利,重点工程和项目的实施取得阶段性成果。

(一)规划提出的主要目标任务进展顺利 1.人才总量有新的增长。“十五”期末,全省各类人才总量为157万人,到2008年6月底,全省人才总量约为183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4.69%,年均增长6.3 %。其中,党政人才17.52万人, 企业经营管理人才5.8万人,专业技术人才58.54万人,高技能人才4.07万人,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分别比“十五”期末增加0.91万人和0.99万人。

2.高层次人才建设有新的突破。贵州大学马克俭教授入选中国工程院士,实现了我省工程院士零的突破。到2007年底,我省拥有国家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8名,“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5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1051名,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人员734名,省管专家445名,市(州、地)管专家2187名,县(市、区)管拔尖人才4428名,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102名,评选出贵州省荣誉核心专家6名,贵州省核心专家21名,高层次人才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

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人才队伍素质有新的提高。到2007年底,我省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中,具有研究生学历7462人,本科学历19.8万人,大专学历35.7万人,其中45岁以下有61.8万人,占整个大专以上学历人员的 79.2%;获得研究生、本科、大专学历的分别比“十五”期末增加了2736人、4.5万人和2.8万人;大专以上学历由2005年的57%提高到2007年的72.1% ;拥有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812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8万人,比“十五”期末增加了5683 人和2.3万人。专业技术高、中、初的能级比由2005年的1:6:15调整为2007年底的1:5.3:12。

4.人才开发培养有新的进展。到2007年底,全省“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100%,共有博士授予点10个,在校博士生143名,硕士授予点257个,在校硕士生7989名;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8个、项目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个;两年来,共引进高层次人才1622名,其中博士生206名,高层次人才连续两年实现引进大于流出。到2008年6月底,共组织申报出国(境)培训项目184项,培训人数2595人次;完成引进专家项目28项,引进国外农

业专家50人次。

(二)规划提出的重点工程和项目实施进展顺利 把握全局,科学谋划,重点组织实施好一批打基础、管长远的重点工程和项目,是深入推进“十一五”人才规划实施的重要抓手。到2008年6月底,规划提出的19项重点工程和项目稳步推进,在人才培养、选拔和培训等方面的成效

日渐凸显。

1.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按计划完成高层次人才的选拔和推荐

一是开展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和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的选拔。根据《关于公布2006年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的通知》要求,开展了“百千万”人才工程评选,贵阳医学院何志旭、贵州民族学院吴大华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二是开展政府特殊津贴评选。落实关于开展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选拔工作的通知要求,严格按选拔标准和条件推荐评选上报。2006年,有26名专业技术人员被批准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有25名专业技术人员被批准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2008年分别报送28名和30名专业技术人员及高技能工人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2.实施各类人才培养工程,人才培养成效明显 一是实施“四个一”人才培养和“双五百”工程,加强省管专家、省管专家后备人选培养选拔工作。落实《贵州省“四个一”人才工程实施办法》,开展首批核心专家和第四批省管专家评选,评选出首批荣誉核心专家6名、核心专家21名,第四批省管专家111名,并于2007年7月对上述专家进行了表彰。目前,第五批省管专家选拔正在开展。

二是实施“支柱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工程”。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重点产业和重点学科人才基地建设的意见》,抓好《关于印发<贵州省重点产业、重点学科人才基地建设选拔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的实施,到2008年上半年,已在先进制造业及新材料行业等6个行业(类别)建设了贵州省航空及装备制造业、贵州省农药学国家重点学科等11个人才基地,并给予了1000万元的资助,在5个行业(类别)选择了6个人才培育基地,2008年人才基地申报工作正在开展。通过加强人才基地建设,为重点产业发展和重点学科建设提供了人才和智力支持。三是实施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计划。制定《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计划》,完善选拔标准和选拔程序。到2007年10月,已选拔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对象共六批122名,资助项目经费2600余万元,其中2007年选拔培养对象20名。到目前,已有59人进入贵州省省管专家行列,16人成为博士生导师。

四是实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落实《关于印发<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作意见>的通知》精神,结合我省宣传文化系统工作实际,实施《贵州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作意见》,到2008年6月底,首批评选出贵州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22名,其中1人入选全国宣传文化系统第三批“四个一批”新闻门类人才。

五是实施“新技师培养计划”。到2007年底,我省有技能工人26.37万人,占企业职工总数的20%。技能工人中高级工以上7.55万人,其中高级技工5.99万人、技师1.25万人、高级技师0.32万人。高级技工水平以上的高技能人才占全省技能工人的28.6%,技师和高级技师占技能劳动者的5.9%。从2006年至2008年6月底,我省新增技师和高级技师4290人,其中高级技师255人。成立了贵州省电子信息等3所技师学院。首次把高技能人才纳入政府评选表彰,推荐李启平等5名高技能人才作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选上报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省政府已批准曹登平等5名高技能人才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同时,推荐高技能人才

参加省管专家评选。

3.加大培训力度,人才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

一是抓好党政人才培训。下发贯彻《干部教育培训条例》的实施办法和《2006—2010年贵州省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等文件,加大党政人才培训力度,从2005年底至2008年6月,累计培训公务员42500人次,选派2595名党政干部赴国外学习培训,2007年开展省直机关公务员信息化与电子政务等培训50余期,培训5700余人,党政人才素质进一步提高。

二是抓好专业技术人才培训。认真贯彻省政府2007年7月颁发的《贵州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抓好《贵州省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653”工程)实施方案》的落实,培训专业技术人员35万余人,专业技术人才能力

素质进一步增强。

三是抓好少数民族人才培训。实施少数民族人才“312”培训计划,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实施办法》,依托浙江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举办少数民族干部培训班11期,培训650余人,组织贵州省少数民族高级公务员赴美培训班1期培训21人,委托贵州民族学院等省内院校举办3期乡镇长、村长培训班,培训250人,选派少数民族干部100余人参加国家民委等机关组织的培训。累计投入教育培训经费400余万元。

四是抓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首先是实施贫困地区干部和农民培训计划。从2005年到2008年6月底,累计投入培训资金2.86亿元,完成农民适用技术普及培训1433.56万人次,占“十一五”期间培训计划的57.34%;开展“绿色证书”培训24.95万人次,占“十一五”期间培训计划的62.38%,给予考试合格的19.1万名农民颁发了“绿色证书”;开展贫困地区干部培训20.33万人次,占“十一五”期间培训计划的58.09%;开展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36.03万人,转移就业30.65万人,转移就业率达85%,占“十一五”期间的72%;认定培训机构131个,开设培训专业30多个。其次是开展“阳光工程”培训计划。到2008年6月底,全省已完成示范性技能培训23.91万人,实现转移就业21.53万人,转移就业率87.56%,认定培训机构316个,开设培训专业10多个,中央和省级财政3年累计投入培训经费1.13亿元。第三是实施乡土人才开发“四个一”工程。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全省农村乡土人才开发的意见》,建立农村乡土人才开发重点联系县,整合力量加强开发,2006年以来,省人事厅会同省扶贫办等部门投入经费300余万元,在全省20个县20个乡镇开展农村能工巧匠技能培训试点,举办了6期全省高级乡土人才培训班,培训600余人。通过有计划地开展培训工作,提高了农村实用人才的能力素质,促

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五是抓好企业人才培训。实施企业人才培训“五一二”工程,圆满完成每年培训50名,三年共培训企业高级管理人员150人的任务。实施“五个一批”人才工程,抓好《贵州省国资委党委关于“五个一”人才工程实施意见》的落实,开展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党务干部培训10期,培训508人,选派4期84名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员赴国外学习培训;2007年,面向全国公开招聘6家国有企业的6名副总经理和总工程师,2008年,正在进行面向全国公开招聘5家国有企业总

会计师。

4.实施“5.1”工程,提升新的社会阶层人才队伍素质 目前,全省新的社会阶层中共有专业技术人才10万余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3万余人,技能人才3万余人。为推进全省新的社会阶层人才培养工作,制定《关于在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中开展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提出了“十一五”期间新的社会阶层培养计划,并列入全省统一战线人才培养规划。到2008年6月,采取各种方式和措施共培训400多名新的社会阶层管理人才,培训各类技术人才450多名。从全省新的社会阶层人才中,选拔评选了13名省管专家,1名核心专家,评选表彰了97名优秀经营管理人才为“贵州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5.抓好“人才资源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全面拓展人事

公共服务职能

2007年,投入100余万元改善人事考试硬件环境,建成了“省直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网点”,提高了人事考试考务工作效率,确保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安全;在省直单位和9个市(州、地)使用了人事工资管理软件和人事统计软件,提高了全省的工资管理和统计水平;开发了“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大学生就业见习”三个网上报名及信息管理系统,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了良好保障。根据人事部《关于确认投资建设全国人事人才信息化工程的通知》要求,申报全国人事人才信息化建设工程——贵州节点建设项目,已获得财政项目支持经费100万元;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推进全省人事系统信息化建设的意见》,加强对全省人事信息化建设的指导。积极进行贵州人事人才网络改造和整合各市(州、地)人事部门人才资源数据的准备工作。

6.抓好“高校毕业生人才储备工程”的实施,促进高校

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

在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由省人事厅牵头成立了贵州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工作办公室,各地也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各级组织、人事部门以及项目成员单位相互支持配合,加强对该项工作的指导。高校毕业生人才储备工程启动两年来,“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已完成选聘3500名高校毕业生进村(社区)工作;选拔4696名农村优秀青年和村(支)两委干部提升学历;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已完成招募1000名高校毕业生到乡镇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已完成选派2039名应届毕业生到企事业就业见习。2008年共选派4629名高校毕业生到基层服务和就业见习的任务也即将完成。今年,根据中组部的安排,我省还正在实施选拔629名大学生参加“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的计划任务。两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通过任务牵头单位和配合单位的积极努力,“高校毕业生人才储备工程”进展顺利,为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促进社会稳定发挥

了积极作用。

二、规划实施采取的主要措施

规划的组织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省人事厅及有关部门对此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把推进规划实施摆上重要日程。主要

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通过细化分解任务,深入落实规划。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开发工作,把人才开发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为抓好规划落实,根据党管人才原则,将规划的实施纳入了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工作部署。规划出台后,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于2007年7月批转了《关于印发贵州省“十一五”人才开发专项规划重点工作和项目的分解实施方案的通知》,将规划内容细化为44条工作任务,确定了人才开发19项重点工程和项目,明确了牵头单位、配合单位以及完成任务时限,通过以项目为载体,推动人才开发工作。根据通知要求,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将规划实施工作纳入日常管理,作为推进全省人才工作的重点来抓,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有关职能部门以及各市(州、地)组织人事部门也都明确了实施规划的职责、任务和要求,为促进规划的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建立规划实施工作报告制度,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在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对规划实施的指导协调、检查和督促。省直各项目牵头单位、各市(州、地)适时检查规划实施进展情况,及时研究解决规划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促进了规划的落实。

(三)加大宣传报道力度,营造实施规划的良好舆论氛围。《贵州日报》、贵州电视台等省内主要新闻媒体,适时对规划实施情况以及相关重点工程和项目进展情况进行了深入报道。《中国人事报》、省政府门户网站、贵州省人事人才网等媒体也对规划发布以及实施情况进行报道,提高了社会广泛参与和落实规划的认知度。

(四)制定和完善政策措施,逐步将人才管理纳入法制轨道。近几年来,我省相继制定下发了《关于人才强省战略的决定》、《贵州省“四个一”人才工程实施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知识分子工作的意见》、《贵州省省管专家选拔管理办法》、《贵州省人才市场条例》、《关于加快我省农村乡土人才开发的意见》等20余项有关人事人才的政策法规,涵盖人才引进开发、职称评定、公务员管理等多方面,逐步将人才管理和人才开发纳入法制轨道,进一步完善了我省人才工作的政策体系,优化了人才创新创业环境,为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以及开展创新活动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五)切实做好各项人事工作,推进规划的顺利实施。一是稳步实施《公务员法》。抓好《公务员法》的学习、培训和宣传。做好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人员的登记及日常管理,到2007年底,完成了6万余名公务员的登记,已完成省直78家、市(州、地)299家参照公务法管理事业单位的审批。坚持“凡进必考”,2006年以来,面向社会公开招考公务员5396名,2006年以来共选调1350名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党政机关工作。抓好《公务员奖励规定(试行)》和《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的贯彻实施,公务员管理力度进一步加强。二是加快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和职称改革。规范事业单位进人管理,出台《贵州省事业单位新增人员公开招聘暂行办法》,全省事业单位面向社会招聘人员的格局已经形成,到2008年6月底,全省各市(州、地)共组织1000多个事业单位招聘各类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13000多人。继续推行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和岗位设臵管理工作,全省事业单位推行人员聘用制度的单位达到52%。进一步深化职称改革,按照建立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科学的社会的人才评价机制要求,组织修订和完善了27类职称系列评审条件。三是进一步完善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和要求,顺利圆满完成2006年全省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与有关部门共同积极开展规范机关公务员津贴补贴工作并取得初步成效,拟制了《贵州省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四是进一步加强人才市场建设。到2008年6月底,全省已建成人才市场及各类中介服务机构100余家,贵州省人才中心管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达55618份;五是加强人事争议仲裁队伍建设,依法处理仲裁人事争议案件的质量进一步提高。通过以上扎实的工作,稳步推进了人事人才工作的全面协调发展,为促进人才强省战略的实施和人才规划的全面落实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规划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规划实施虽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困难。这些问题和困难,有的是思想认识问题,也有机制和政策不够完善的问题,还有资金缺乏等因素。其主要

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观念滞后,认识不到位。个别单位特别是少数领导干部,对新形势下人才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还认识不够,思想还不够解放,创新意识不强,还没有充分认识到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把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真正落实到各项工作和生产建设上去,对人才重使用,轻培养;重眼前利益,忽视长远规划,致使一些部门和单位执行规划不主动、不得力,落实不够,缺乏加快培养开发人才的紧迫

感和责任感。

(二)资金缺乏,投入不足。规划附表所列人才资源开发的19个重点项目所需费用,虽经省政府批准由财政列支使用,但相当一部分未落实。一些部门、单位目前实施重点项目的费用主要靠自身筹集,缺乏稳定的来源保障,给各单位实施规划明确的任务明确带来很大的压力。鉴于我省各级财政较为困难及各地重视程度不一致等主客观因素,制约了我省在人才开发的投入,特别是在吸引人才、改善科技人员的科研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上明显不足,不同部门、单位之间以适当待遇留人的做法差异较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规划的实施。除财政投入不足外,政府、单位、社会、个人多元化投入机制尚未形成。如我省现处于工业化的初始阶段,需要大量的技能人才,但目前技能人才十分短缺,全省技能人才仅占城镇从业人员总数的12.17%,远低于全国2005年底33%的平均水平。且我省对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经费的投入,目前未纳入财政预算和日常的业务管理,致使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缺乏足够的资金保障。

(三)制度不健全,检查督促不够。一方面在规划实施中,对相关部门、单位落实规划检查指导不够;另一方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配套的人才管理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如非公有制经济等新社会阶层的人才资源开发缺乏具体的政策引导和激励机制;对应用开发型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力度相对较弱;引进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的难度较大;一些地方和单位人才使用效率不高,仍存在人才闲臵现象;现有的人才评价指标体系不够完善,应用的范围不够广。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在政策和制度上不断改善和加强。

(四)措施不够有力,工作主动衔接不够好。规划实施需要强有力的措施作保证。但实施中配套措施不到位,特别是一些关键措施不到位,影响了规划的实施效果。究其原因,一是改革创新的力度不大。比如人才培训质量不够高,效果不够明显,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培训针对性不强。二是工作衔接不够。有的单位在规划实施中,对经费等重大事项不与有关部门主动联系衔接,单位内部承办处室与其它业务处室之间缺乏沟通;还有的因为人事变动,工作交接不够,衔接不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规划实施的连续性和有效性。

(五)资源整合不够,整体合力还未形成。主要表现在部门联动机制还不健全,合力还不明显或者说整体合力还未真正形成。以农村人才开发为例,目前省农办、农业厅、扶贫办、劳动和社会保障厅、人事厅、卫生厅等部门都在进行此项工作,职能有所交叉。在培训认证、职称评定、人才使用等方面,也缺乏统一的政策措施,还未形成整体合力,工

作效果不尽理想。

四、对下一步规划实施的几点意见和建议

按照规划及其规划分解实施方案的要求,针对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下一步要加大规划实施的工作力度,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落实规划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更好地为科学发展和人才健康成长服务。

(一)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发挥规划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各部门各单位,特别是在规划中承担有明确任务部门单位的领导干部要加强对规划实施的领导,把规划实施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切实抓紧、抓好、抓落实。通过规划的全面落实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以充分显示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在物质资源等开发利用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要认识到人才资源开发和人才规划实施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从人才的实际需要出发,更好地为人才健康成长服务。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逐步形成有利于人才脱颖而

出、人才辈出的良好环境。

(二)坚持改革创新,加大完善人才开发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力度。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落实规划提出的各项政策措施。要抓住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的有利时机,建立和完善人才管理新的体制和机制。要大力加强人事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改进公共服务方式,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坚持政府人才服务机构的公益性发展方向,为人才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要进一步消除人才流动中的城乡、区域、部门、行业、身份、所有制等限制,促进人才公共服务向基层深入,促进人才资源的合理流动和有效配臵。

(三)强化责任监督措施,注重规划实施的质量和效果。目前规划实施时间已经过半,虽然绝大部分责任部门和单位实现了时间过半和任务过半,但也有个别单位未按计划完成工作任务。下一步要建立和完善领导责任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将工作任务继续落实到位、责任到人;要不断强化项目监管,搞好跟踪服务,积极协调和解决规划实施中的困难和问题。同时要注重规划实施的质量和效果,讲求实际、实用和实效。根据人才成长的实际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开发,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通过规划的实施,走出一条超常规人才开发的新路子。

(四)完善人才开发投入机制,为落实规划目标任务提供经费保证。要牢固树立人才投入是效益最大投入的观念,不断加大对人才开发的投入。建议省财政要千方百计保证已经省政府批准的规划中明确的重点项目所需经费。同时,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人才开发投入,逐步建立起政府、用人单位和社会共同分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要制定完善人才投入的执行保障体系,保证资金的有效投入和完全使

用。

4.苍南县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工作方案 篇四

惠东县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庄育明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县人民政府的委托,就惠东县“十一五”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如下:

惠东县“十一五”规划纲要是全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蓝图,也是全县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开展规划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估,加强对规划实施的跟踪分析,对于确保顺利完成规划提出的目标和任务,推动我县迈向宽裕型的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八月中旬,由县发展和改革局牵头,组织县直有关单位开展了惠东县“十一五”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工作,并形成了评估报告。经八届32次县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原则同意,现将《惠东县“十一五”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的报告》提交县人大常委会审议。

一、“十一五”规划实施的主要成效

“十一五”时期是我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三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有明显效果,五年迈上新台阶”战略部署,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从2006至2008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基本处于本轮经济周期临近峰值的快速上升阶段,“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期执行情况良好。

(一)综合经济实力有新突破

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迈上200亿元大关。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139亿元增至2008年的201亿元,年均增长13.1%,低于规划目标1.8个百分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保持快速增长,提前两年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纲要6亿元的目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2005年的2.7亿元增至2008年的6.1亿元,年均增长31.2%,高于规划目标13.5个百分点。三大需求有效快速增长。投资保持高位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由2005年的26亿元增至2008年的54.9亿元,年均增长28.3%,高于规划目标6.3个百分点;消费需求持续较快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05年的51亿元增至2008年的82.8亿元,年均增长17.5%,高于规划目标5.2个百分点;外贸出口总值由2005年的5.8亿美元增至2008年的11.2亿美元,年均增长24.5%,高于规划目标14个百分点。

(二)产业结构调整深入推进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基本实现“退一进二、三”的目标。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18.6∶52.7∶28.7调整为2008年的12.4∶56∶31.6。

工业经济规模不断壮大,并且向园区集中。工业增加值由2005年的69.7亿元增至2008年的107亿元,年均增长15.4%。“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以来,我县形成较具规模的园区有太阳工业城、民营工业园、东莞凤岗(惠东)产业转移工业园、中航谟岭工业园、多祝节能环保工业区、佳兆业工业园、鞋材生产基地等,为工业发展提供良好载体,引进了机械设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航空标准件产业、服装(制鞋)业、农产品深化加工等工业项目,产业聚集水平有了新提高。

服务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由2005年的39.9亿元增至2008年的63.6亿元,年均增长16.8%。巽寮滨海旅游度假区、平海海滨温泉度假区、永记生态园等一批大型旅游设施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带动我县滨海旅游业发展,2008年全县旅游接待人数达192.3万人次,和2005年的116万人次相比,年均增长18.4%。住宿餐饮业呈“井喷”态势,万事达华侨酒店、喜来登酒店、国惠酒店等相继建成使用,嘉华、康帝、海辰等酒店正加快推进。房地产业发展快速,丽景华庭、怡景湾、中航城等楼盘相继建成,碧桂园、合正等大型房地产企业相继进驻我县。

现代农业发展良好。通过培育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建设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推行农业标准化和机械化生产,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能力,优化了农业生产结构,现代农业、效益农业和农业产业化加快发展。2006、2007、2008年,全县农业总产值分别为41.9、43.9、47.25亿元,年均增长6.2%。全县各类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52家,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5家、市级13家,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和协会发展到60个。

(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交通。“八纵十横”的交通网络体系日趋完善。“十一五”时期,前三年我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5.49亿元。厦深铁路、惠深沿海高速公路、莞惠高速公路、广惠高速东延线、新吉盐公路、环城北路及环城南路等高等级交通路网正在建设;惠州大道惠东段、环岛公路等路网正在筹建。碧甲口岸、大澳塘口岸分别通过了国家对外开放口岸的正式验收和预验收,2006年、2007年、2008年全县口岸进出口货运量分别为78.6万吨、100.9万吨、113万吨,年均增长20%。

能源。能源建设规模上新台阶。“十一五”时期,前三年我县电力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5.37亿元。电网进一步完善,铁涌镇220KV输变电工程、吉隆镇110KV塘头输变电工程、大岭镇110KV财山输变电工程、巽寮镇110KV输变电工程已建成投入使用。平海电厂、国家石油储备基地惠州地下水封洞库、东山海风力发电、惠州核电等一批大型能源项目落户或意向落户我县,开创我县能源建设新局面,构建了火电、风电、核电等多样化的能源体系。预计平海电厂、东山海风力电场、惠州核电项目投产后,我县电源总装机容量超过1200万千瓦。

水利。我县防洪抗旱减灾、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资源保护、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十一五”时期,前三年我县水利基础设施累计投入4.39亿元。其中,吉隆河整治工程完成投资约1000万元,盐州环岛堤防建设工程完成投资800万元,县城平山大堤防洪工程正在按计划施工中,西枝江水利枢纽工程完成投资10021万元,县三防指挥系统完成部分建设任务,人大议案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已全部完工,人大议案机电排灌工程完成2004-2006计划,2007-2008计划初步设计工作已完成。

(四)内外源型经济稳步发展

“十一五”时期,前三年全县累计引进外引内联项目332宗。

内源型经济发展迅速。制定了《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意见》、《惠东县重点扶持100家制鞋企业工作方案》、《关于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帮助扶持我县企事业发展的意见》等措施和方案,从创业扶持、资金支持、技术创新等方面营造良好环境,推进民营经济成为经济增长、税收增加、科技进步和县域经济发展的生力军。至2008年,全县累计个体工商户3.4万户,私营企业2260家。

外源型经济稳步推进。全县实际利用外资由2005年的1.66亿美元增至2008年的2亿美元,年均增长6.4%;其中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由2005年的9624万美元增至2008年的9785万美元,年均增长0.5%。

(五)城乡统筹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各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县城进一步发挥商贸物流中心的集聚和辐射作用,农产品批发、建材批发、装饰材料、鞋材市场等专业市场以及银基商贸城、美多、家家乐、万盛等大型批发和零售商场相继建成。一批垃圾中转站、公厕等投入使用,公共环境卫生得到有效整治。平山生活污水处理厂、县城污水收集系统等建成投入使用,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在岗职工人均工资收入由2005年的13982元增至2008年的19858元,年均增长12.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明显。落实种粮直补、农资综合补贴等政策,取消农业税。“十一五”时期,前三年累计完成镇通行政村及村道硬底化改造751公里;累计完成2445户农村贫困户危房改造和水库移民危房改造;农村C、D级校舍改造任务全面完成。启用了“镇级信息化服务站”和“村级信息化服务点”,实现行政村“村村通电话”目标,率先实现县、镇、村、村小组四级有线电视网络一体化和“村村通广播电视”。完成111个省、市、县三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示范村和挂点村的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建成村企合作共建项目8个。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4621元增至2008年的6332元,年均增长

(六)体制改革取得新成效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明显增强。国有企业改制任务顺利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任务全面完成;财政体制不断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体系基本建立。第二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取消、调整和列为一般业务管理的行政审批事项168项,减幅达11.1%。23.5%。成立了县投资服务中心,在全市各县(区)中率先实行网上行政审批和电子监察同步运行以及“一口价”收费;建立了电子公文交换平台,机关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开展“万众评公务”活动,构建“惠民在线”网络问政平台,广开纳言渠道、推进政务公开。完成行政区域调整工作;完成县安监局和县企业国资办的独立设置工作;组建了县文广新局,成立了政府应急管理机构。

(七)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自2006年秋季起,先后在全县农村和城镇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平山、稔山、巽寮成为我县首批省教育强镇;惠东高级中学被评为国家级示范性中;县实验幼儿园被评为省一级幼儿园。北部山区20所学校改危改薄工程顺利完成,完成实验小学扩建、职业中学改造、平山中学初中部以及惠东中学高中部易址新建工程。胜利学校建成招生,技工学校动工建设。民办学校进一步发展,至2008年底已达到12所。

卫生事业发展加快。2008年全县医院、卫生院拥有病床数1497张,与2005的1165张相比,增加了332张;拥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911人,与2005的1521人相比,增加了390人。县人民医院住院部大楼、县疾控中心大楼、县保健院医技大楼以及吉隆、黄埠、增光、白花、宝口、松坑等卫生院综合大楼相继建成投入使用;乡镇薄弱卫生院改造工作顺利推进;全县245个行政村按标准设置农村卫生站并配置村医。文化和体育事业有新发展。“惠东渔歌”列入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多祝皇思扬村被评为广东省首批古村落,田坑村古建筑被列为广东省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成功举办了《唱响中国,我爱惠东》大型文艺晚会和“十大感动惠东人物”评选活动,弘扬了惠东人民勤奋、勇敢、无私奉献的精神。惠东县文化中心建设进展顺利。成功举办了第三届全县运动会;行政村体育健身园逐年增加;全民健身广场建成投入使用。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2008年全县参加各类保险人数为381366人,自2006年三年以来参保人数增加了190245人;2008年县城和农村低保标准每人每月分别提高至212元和138元,三年期间累计发放低保金3555.6万元。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至2008年底,有12万名城镇居民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在籍常住农业人口100%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启动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城镇登记失业率略有降低。成立了“惠东县慈善总会”,成功创建“全省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

(八)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扎实推进

我县“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七项重大建设工程,在此基础上,2007年和2008年分别提出建设“十项民心工程”和“十大重点建设项目”。“双十”及其他重点项目工程总投资354.3亿元,至2008年底,累计完成投资38.8亿元,完成投资率为11%。总体来讲,经过三年的努力,我县“十一五”规划实施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主要发展指标完成情况良好。规划纲要提出由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民生活、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四个方面,共20项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至2008年底,产业水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人口自然增长率、城镇登记失业率等指标达到规划目标进度或符合规划目标要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在岗职工人均工资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等指标已提前实现规划目标。

二、规划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十一五”前半期,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但在实施规划进程中,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亟待解决。

(一)产业结构不协调,工业结构单一。我县产业结构虽然不断向良性发展,但结构仍不平衡,第一产业比重较大,第三产业比重偏小,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第二产业相对较发达的吉隆、黄埠、白花等镇,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工业主要以制鞋业、对外加工业为主,其他工业项目竞争力不强,对外依存度过高。由于主导产业产出基本是最终消费品,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功能弱,后续产业链条难以延伸。

(二)区域发展不平衡,财政转移支付压力大。从税收情况来看,2008年全县税收总额9.39亿元,其中沿江片区6.12亿元,占税收总额的65%;沿海片区3亿元,占税收总额的32% ;山区片区0.27亿元,仅为税收总额的3%,呈明显三级阶梯状。由于山区各镇涉及水源保护、构建生态屏障等定位,属于限制类发展地区,该区经济发展水平与沿江地区存在较大差距,县财政转移支付压力大,探索建立流域补偿机制势在必行。

(三)城镇化水平不高,基础设施建设偏慢。至2008年,我县城镇化水平为50.81%,低于全市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县城和镇村道路、供水、供电等设施跟不上发展的要求,工业产业园区规划建设档次不高、设施不完善等降低招商引资的对外吸引度。

(四)社会信息化水平低,专业人才队伍缺乏。我县信息产业发展较为缓慢,现有通信管网、数据网等基础硬件设施满足不了日新月异的信息化需求,信息化综合指数远远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社会信息化服务体系有待建立和完善。人才队伍建设与“十一五”规划前景差距较大,缺乏管理、策划、物流、营销、化工、医疗、信息技术、工程设计等领域高端人才。

(五)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科技创新能力低。我县企业大部分为“三来一补”的外源型企业以及小规模加工型企业,产业层次低,产品附加值不高,主要依靠贴牌生产,自主研发品牌生产的极少。企业管理模式以粗放型为主,以低成本、低价格取得市场竞争优势,产品技术含量低,抗风险能力弱。

(六)项目建设制约因素较多,部分重点建设项目进展缓慢。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项目融资渠道缩窄,资金到位困难,造成部分引进来的企业项目没有实质性进展;征地难、拆迁难问题也阻碍了某些重点建设项目的顺利推进;个别项目由于前期工作不够扎实、审批时间长、动工条件不够具备等原因尚未开工建设。

(七)各项机制尚不完善,体制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民主法制建设尚不健全;事业单位编制管理与财政预算、组织人事管理不相配合;投资融资体制、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行政执法体制等需要进一步完善。

三、进一步实施规划的对策措施

由于2008年下半年发生的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尚未完全平息,经济发展外部环境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当前,世界经济增长趋势较为缓慢,外部需求仍持续疲弱,对外依存度较高的我县经济发展仍具有一定的隐忧。但在中央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宏调下,以及实行扩大内需 “一揽子”计划,“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等一系列措施下,“十一五”中后期,我县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仍有很强的信心和支撑。下来我们将以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为契机,以纳入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为战略目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力争“十一五”规划纲要制定的各项任务顺利完成。

(一)以打造五大基地为支点,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一是建设珠三角产业转移基地。高要求、高标准全力建设好东莞凤岗(惠东)产业转移工业园,以工业园区建设和配套设施完善为契机,大力承接珠江三角洲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和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以优越的环境、丰富的资源以及相对低廉的经济成本,吸引处于产业链高端的工业企业落户我县,重点引进精密机械、电子信息、生物科技、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工业和先进制造业项目,加快我县工业化进程,提升产业层次和竞争力,形成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转移集聚基地。二是发展珠三角滨海旅游休闲基地。以得天独厚的滨海旅游资源为依托,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户外运动、商务会谈等高端旅游产业,打造具有惠东特色的黄金海岸线,整合“红色”、“绿色”、“古色”等各色资源,打响我县旅游胜地名号。三是做强珠三角清洁能源基地。充分开发利用稔平半岛地区热能、风能等清洁能源资源,发展火电、风电、核电、石油储备、造船、港口运输等清洁能源、临港工业以及海洋产业项目,努力把稔平半岛打造成为珠江口东岸地区以清洁能源产业为主导的临港工业基地。四是做大中国女鞋生产基地。发挥我县传统产业优势,加快惠东女鞋生产基地建设,扩大品牌效应,促进鞋业经济从贴牌加工到委托设计生产、自主品牌营销的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产业链条向高端附加值的研发和营销两端延伸,努力把惠东女鞋打造成规模大、实力强、具有较强辐射带动力的经济产业集群。五是谋划珠三角绿色食品生产供应基地。结合我县区域特色,实行马铃薯、蔬菜、家禽、水产品等特色农产品的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继续推广“农户+公司+基地”的合作模式,形成绿色农产品产业体系,谋划成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绿色食品生产供应基地。

(二)依照四大功能区定位,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一是沿江各镇建成产业转移功能区。重点是承接新兴工业和生产性企业项目,发展商贸流通业,增强县域和镇域经济实力。二是大亚湾东岸建成旅游观光功能区。以地产、娱乐、酒店、餐饮等第三产业为重点,拉动旅游观光消费。三是红海湾西岸建成临港工业功能区。发展清洁能源、造船等重工业项目,提升我县战略地位。四是山区四镇建成农业生态功能区。以发展生态农业、家禽畜牧业为主,构建我县生态保护屏障。

(三)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镇化水平。加快完善交通、电力、水利、通信、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创造条件,促进“十项民心工程”和“十大重点项目”的续建及开工建设,加大项目建设推进力度。统筹信息网络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加快社会管理信息共建共享机制的建立。坚持工业化与城镇化协同推进,加强城镇建设空间布局的统一规划,抓好中心镇及重点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和总体规划编制,提高城镇对人流、物流、资金流的集聚能力,进一步提高城镇化水平。落实“十个方面惠民措施”,加强交通秩序和市容卫生环境整治工作,争创宜居宜业的文明县城,提高城镇品位。

(四)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升企业竞争力。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财政支持力度,争取省、市中小企业专项资金的倾斜扶持,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促进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加强产品研发,争创自主品牌。帮助企业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促进企业管理模式的转变,创新管理理念,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完善 “广东省专业镇惠东鞋业技术创新网”等网站服务,为企业提供政策法规、市场动态、流行趋势等各类资讯,打造良好的商务信息平台,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加快资源要素的交换,提高企业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五)加快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深化各项机制体制改革。坚持依法行政,规范执法行为,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办事,维护法律权威。强化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须赔偿、违法受追求的法制观念,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健全法律服务体系,加强司法救助和法律援助。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推进政务公开,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行政效率和行政效能,促进政府职能向社会服务、公共服务的转变。完善各项社会管理制度,大力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加快建立健全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机制以及创新企业融资模式,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完善各项应急和预警机制,提高应对公共危机能力。

(六)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加强民生事业发展。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高土地节约利用水平。按照“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加快推进污水处理厂及截污管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可再生资源回收网络等环保工程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继续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严厉打击和防范盗抢机动车辆犯罪活动,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和隐患排查整治工作,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最大限度减少治安、消防、交通等重大事故发生。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加快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建设,实现“住有所居”的目标,保障城镇低收入家庭生活。

四、关于调整部分指标的建议

根据“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期执行情况,以及中后期的发展趋势预测,初步匡算,到“十一五”期末,个别指标将难以如期完成规划目标;而部分指标或已提前完成,或由于上级部门以及我县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提出新的要求,规划目标有了新提高。为使规划更具科学性、指导性和操作性,按照“跳起来够得着”的编制原则,需对这些宏观或中观指标作出必要调整,个别涉及的微观指标则应在专项规划中作相应调整,对此,建议对下列指标进行调整:

(一)地区生产总值。我县“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到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0亿元,年平均增长14.9%。但受平海电厂等重大建设项目工期延后及国际金融危机等因素的影响,预计难于完成“十一五”规划预期目标,建议将GDP绝对值由280亿元下调为250亿元,年平均增长速度由14.9%下调为13%。

(二)城镇化水平。我县“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到2010年城镇化水平达到65%。考虑到市重新核定的目标基数和我县减排任务的衔接,以及我县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10年)》提出到2010年城镇化水平的目标,建议将城镇化水平由65%下调为51.13%。

(三)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我县“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到2010年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0亿元,年平均增长速度22%。2008年全县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4.9亿元,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新增大项目接二连三落户我县,必将拉动投资需求大幅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势乐观,预计2009年底可突破“十一五”规划纲要投资目标,建议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绝对值由70亿元上调为85亿元,年平均增长速度由22%上调为26.8%。

(四)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我县“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到2010年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亿元,年平均增长17.7%。该目标已于2008年超额完成,由于我县正进入快速发展期,建议将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绝对值由6亿元上调为8亿元,年平均增长速度由17.7%上调为24%。

(五)在岗职工人均工资收入。我县“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到2010年实现在岗职工人均工资收入20528元,年平均增长8%。根据目前我县的经济发展趋势以及我县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提出的发展目标,建议将在岗职工人均工资收入绝对值由20528元上调为23154元,年平均增长速度由8%上调为10.6%。

(六)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我县“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到2010年实现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184元,年均增长6%。由于该目标已于2008年超额完成,根据我县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提出的发展目标,建议将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绝对值由6184元上调为7299元,年平均增长速度由6%上调为9.6%。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的中期评估审议意见,县政府将在原“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分解落实方案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抓好重大政策制订,加快重大项目实施,促进规划落实。同时,开展“十二五”规划前期工作,谋划下一个五年的发展蓝图。我们相信,在上级党委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依靠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帮助和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向全县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5.苍南县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工作方案 篇五

“十一五”规划实施两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按照县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发展目标,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落实“五个统筹”,坚决贯彻省委确定的“两个高举,一个加强”和“两抓两放”的总体工作思路,坚持市委提出的“少说多干,重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要求和县委关于开展“五抓五要六体现”的安排意见,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坚定不移地实施“三大战略、四大品牌、五大特色产业”,强化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和工作措施的落实,在全县人民的共同奋斗和艰苦努力下,团结奋进、扎实工作,全面落实“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十一五”规划前两年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得到了又好又快发展,为顺利实现“十一五”规划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十一五”宏观调控预期目标实现情况

(一)主要宏观调控预期目标实现情况良好

—— 2007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5.08亿元,完成“十一五”规划预期目标20.58亿元的73.28%。2005-2007年,全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4%,实现了“十一五”规划年均增长12.2%以上的预期目标,宏观经济效益保持在较高水平。人均生产总值达到7120元,已完成2010年预期目标9100元的78.2%。

—— 第一产业达到2.3亿元,完成“十一五”规划预期目标2.42亿元的95.04%,年均增长6.1%;达到了“十一五”规划预期目标。

—— 第二产业达到5.58亿元,完成“十一五”规划预期目标8.8亿元的63.4%,年均增长15.4%;基本达到“十一五”规划年均增长16%的预期目标。

—— 第三产业达到7.2亿元,完成“十一五”规划预期目标9.36亿元的76.92%,年均增长14.02%,实现了“十一五”规划年均增长12.7%的预期目标。

——工业增加值达到4.15亿元,完成“十一五”规划预期目标7.16亿元的57.96%,年均增长9.36%;与“十一五”规划年均增长15.6%的预期目标尚有一定的差距。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达到1.57亿元,完成“十一五”规划预期目标2.35亿元的66.81%,年均增长21.13%;实现了“十一五”规划年均增长17%的预期目标。

—— 万元GDP能耗下降4.6%,万元GDP电耗下降4.6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4.6%。

——乡镇企业增加值达到 7.2亿元,完成“十一五”规划预期目标10.2亿元的70.59%,年均增长19.29%;实现了“十一五”规划年均增长15.1%的预期目标。

——财政收入 因一次性税源减少,基数调减,全县大口径 财政收入 达到 1.08亿元,完成“十一五”规划预期目标1.73亿元的62.43%,年均增长11.6%。其中,一般预算收入 达到 4748万元,完成“十一五”规划预期目标0.7066亿元的67.2%,年均增长14.21%;财政收入 实现了与国民经济同步增长 的预期目标。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2.9亿元,完成“十一五”规划预期目标22.6亿元的57.08%,年均增长9.34%,未达到“十一五”规划年均增长16%的预期目标。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369元,完成“十一五”规划预期目标10780元的68.3%,年均增长9.77%;与“十一五”规划年均增长12%的预期目标相差2.23个百分点。

——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完成1969元,完成“十一五”规划预期目标2580元的76.3%,年均增长8.42%;基本达到 “十一五”规划年均增长9%的预期目标。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92亿元,完成“十一五”规划预期目标10.54亿元的 65.65 %,年均增长 14.92 %;实现了“十一五”规划预期目标。

—— 农村恩格尔系数由“十五”末的55降至50,农村贫困面下降30.7%,下降27个百分点。——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人口自然增长率3.98‰,控制在7‰的规划目标以内。

(二)基础设施条件和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交通:2005年底至2007年共完成总投资13058.62万元,实施通乡油路改建项目5项,总里程150.48公里;通畅项目14项,总里程112.2公里;通达项目37项,总里程350.23公里。到2007年底全县拥有农村公路总里程1724.77公里,其中:县道7条217.5公里,乡道22条289.3公里,村道189条1218公里,其中三级公路171.3公里,占总里程的10%;四级公路253.4公里,占总里程的14.7%;等外公路1218公里,占总里程的70.6%(其中:村道四级标准公路462.4公里,占村道总里程的37.9%)。县、乡道路中油路250.8公里,占县乡道总里程49.5%;砂砾路144.5公里,占县乡道总里程50.5%;无路面里程111.5公里,占县乡道总里程的22%;村道中油路(水泥路)186公里,占村道里程的15.3%;砂砾路612.4公里,占村道里程的50.3%;无路面里程419.6公里,占村道里程的34.5%。全县19个乡镇中通油路乡镇15个,通油路率78.9%;176个行政村中通油路(水泥路)31个,通油路率17.3%。完成了炭山岭、安远、毛藏、东大滩、旦马、朵什、哈溪、打柴沟等8个乡级客运站建设;县级站天祝县客货集散中心项目正在积极争取通过省上评审。

水利:先后建成 马营滩牧区节水灌溉示范项目、鞍子山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甘砂沟干渠改造工程、安远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松山涝池及配套工程、农业综合开发水利项目、“百里万亩”节水配套渠系工程、石门镇岔岔洼支渠工程、龙潭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松山镇达隆村饮水工程、日光温室供水工程、农村安全饮水项目、天堂查干小流域沟治理一期工程等,“十一五”开局的两年中,共建设水利项目共32项,投入水利建设资金3598.7万元。新增有效灌溉面积达到0.6万亩(占计划的60%),改善恢复灌溉面积3.51万亩(占计划的39%),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面积达到5.61平方公里(占计划的12%),发展节水灌溉面积0.5万亩(占计划的10%);改造干支渠道33km(占计划的39%),田间配套54km(占计划的45%);解决和改善1万人(占计划的25%)的农村饮水安全,使全县人畜饮水基本条件得到改善,自来水入户率达到41%(占

3计划的68%),农村饮水安全普及率达到50%;用水总量达到13254万m(毛用水量达到计划的140%),为全县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水利基础保障。重点水利建设项目可以实现《纲要》确定的进度要求。

信息网络覆盖范围逐步扩大,信息技术广泛普及应用。通过强化基础建设,实现信息化、网络化管理,2007年已开通邮政路线41条798公里。全县电话总容量达18426门,每百人拥有电话12门。移动电话用户42815户,信号覆盖率达到73.7%。通乡镇光缆达到3条,覆盖乡镇18个,覆盖率达81.82%。建立了天祝县政府电子政务、税务、教育、农业、人口和计划生育等光纤介入局域网络系统,建成计算机局域网51个,全县企事业单位拥有计算机数2553台,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计算机51台,信息化建设再次迈上了新的台阶。

城镇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城镇总体功能增强。2007年,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4.2平方公里,比2005年增加了0.015平方公里,新建市政道路2条,4.72万平方米,改造市政道路6条4.76万平方米,改造供水管网5.1公里,排水管网8.7公里,城区绿化1.53万平方米;改造华藏农贸市场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新建各类建筑8.76万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由2005年的18平方米增加到了20平方米,自来水普及率从2005年的94 ℅ 增加到99 ℅,人均绿地面积达到19.94平方米;日处理能力48吨的垃圾处理厂已于2007年底通过上级相关部门验收。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5年的6116元增加到2007年的7369元,增加1253元。

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取得明显成效。重点实施了退耕还林(草)、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退牧还草和东西两山绿化等生态工程、天祝县双龙沟矿区地质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查干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等,把做好我县水源涵养林保护及上游生态环境治理作为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的基础工作和治本之策,不断加大保护力度,累计完成人工造林5000亩,封山育林8.7万亩,补植各类苗木600多万株,完成林业有害生物防治15.88万株,保护森林面积345.6万亩,封山育林28.7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了34%。不断加强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护,各类矿产资源开发活动依法合理有序进行,整顿规范采矿业,先后取缔非法采砂点20余处,取缔非法采金点26个,取缔非法采矿40余处;全面停止砂金开采,并对已开采矿区进行综合治理,生态示范县建设已经着手启动实施。县城生活垃圾处置场2007年建成投入运行,城市生活垃圾实现了集中处置;集中开展了以铁合金、水泥行业为主的工业污染治理和以县城锅炉烟尘为主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完成污染治理项目20项。推进城县锅炉改造、医疗垃圾和危险废物集中处置等环保措施,2007年,全县废水处理率为47%,废气处理率为74%,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为48%;全县五项主要污染物控制指标,烟粉尘排放量1280吨,二氧化硫排放量713吨,化学需氧量排放量610吨,氨氮排放量91吨,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7.6万吨,五项总量控制指标均控制在“十一五”计划指标以内。

(三)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特色经济规模不断壮大

1、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农牧区经济全面发展。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引导和支持“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区域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模式,“一川四片”的特色种养业进一步发展。种植业由以粮为主或粮经二元,向粮经草三元结构转变,2007年粮经草比例达到29.9:41.7:28.4,人工饲草料种植面积由2005年的8.2万亩,达到2007年的14.23万亩。特色农业种植面积由2005年的12.06万亩,增加到2007年的14.89 万亩,占全县种植业总产值的50%,实现农业增加值1亿元。各类鲜菜产量达到10万公斤,生产脱毒马铃薯原良种3643万公斤,牧草总产量达到3390万公斤,建成果蔬、食用菌日光温室座5033.6亩。全县大小畜存栏65万头(只),牛、羊、猪出栏率分别达到25.8%、45.8%和122.2%,分别比2005年提高1.13个、0.6个、0.2个百分点,通过育肥出栏的牲畜年均达到26万头(只),实现牧业增加值1.30亿元。建成标准化舍饲暖棚10228座,进棚畜达到48万头(只)。建立舍饲育肥示范点19个,肉牛繁育示范点4个,发展舍饲规模养殖(育肥)示范户1000户,辐射带动全县发展规模养户10026户。实施新农村建设工程,两年来累计安排以工代赈资金1083万元、扶贫开发资金2293万元、完成 易地搬迁 试点工程投资 2724 万元,建成小康住宅 42 60户,生态移民 8358 人,1.74万贫困人口脱贫,贫困人口下降到5.46万人,解决了 1.23万人3.39 万 头(只)牲畜饮水和3600亩日光温室用水问题,农牧区发展面貌进一步改观,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1675元增加到2007年的1969元,增加294元。

2、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认真实施工业富县战略,集中力量扶持主导优势行业和骨干企业发展,加快技术进步,培育壮大支柱产业,增强市场竞争力,工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结构逐步优化。2007年工业增加值达到4.15亿元,年均增长9.3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达到1.57亿元,年均增长21.13%; 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00.9%,提高25.31个百分点;反映经济效益水平的七率指标呈六增一降态势,实现净利润2329.1万元。完成工业销售产值63362.2万元,比上年增长29.1%,实现产品销售率101.1%。工业生产呈现稳步增长的势头,生产指标均呈增长趋势,尤其是冶金、煤炭、采矿等行业生产增速明显提升,成为拉动工业生产加速增长的主要力量。工业税收达到9000万元,占全县大口径财政收入的78%,全县工业增加值占全县GDP的比重达27.5%,工业对财政收入的贡献进一步提高,全县工业经济实现了量的提升和质的飞跃,工业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3、服务业稳步发展,产业化、市场化步伐加快。“十一五”前两年全县服务业年均增速14.02%,比“十五”时期年均增速高2个百分点。旅游、房地产、保险、电子商务、信息咨询等新兴服务业蓬勃兴起,快速发展; 旅游 业的发展通过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深层次挖掘文化底蕴,大力整顿旅游市场秩序,以举办旅游节会为契机,扩大宣传促销范围,打造旅游精品,加强从业人员培训,全面提升旅游产业素质,2006年天祝三峡景区已晋升为AAA级景区,并被评选为甘肃省十大旅游景区之一,获得了“中国国家森林公园专用标志”使用权。交通运输、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服务水平提高、服务领域拓宽;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多式联运等新型业态大量涌现;社区服务、教育培训、文化体育等产业化、市场化步伐加快。商贸流通活跃,城乡市场繁荣,社会需求较快增长,居民消费进入新阶段,结构升级成为推动消费增长的关键因素,住房、汽车、建材和通讯产品等成为消费热点,2005-2007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4.28%,高于经济增长速度。

(四)科教兴县战略取得重大进展

科技投入增加,创新能力增强,科学技术在我县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显著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由“十五”末的42%提高到43%,获省科技进步奖1项,获市科技进步奖4项;组织评审了2005-2007县级科技进步奖,有8项成果获得了奖励,科技成果转化率由“十五”末33%提高到现在的34%。年均培训农牧民群众6万人(次),先进适用技术的普及率由“十五”末88%提高到现在的90%,科技培训面达95%。教育组织实施了 藏区专项、转移支付、寄宿制工程奖励、校舍安全工程、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等 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教育落后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小学毕业生升入初中的比例达99.5%,17周岁人口中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达95.3%,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68.6%,已达到《纲要》目标。文化设施有了改善,文化事业进一步繁荣。积极争取国家体育总局“雪炭工程”综合体育馆建设项目,进行乡镇文体站建设,广泛开展 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体育锻炼达标人数达到4 万人,成功申报了9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4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全县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 分别 达到91.5%和93.8%,比“十五”末分别提高22和5个百分点,均已提前完成五年目标。卫生医疗普遍服务能力显著提高,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基本得到改造,并装备了医疗设备,有力地保障了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提高。

(五)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全

1、救助体系建设取得了新成效。2005-2007年内累计下拨救灾款874.6万元,城镇底保障对象达到2414户6216人,两年发放低保金1356.7万元;农村低保对象达到9051户31390人,占农业人口的17.1%,累计发放农村低保金542万元。从2006年初建立了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救助城乡大病患者1052人158.57万元,连续第五次被评为全省“双拥模范县”。

2、就业再就业工作稳步推进。认真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广开就业门路,增加就业岗位,加强城乡剩余劳动力的输转工作。两年来,累计新增城镇就业人数4787人,可按期完成目标任务。安置“4050”人员及就业困难人员521名;安置零就业家庭512户、512人;下岗失业人员减免各类税费78.29万元; 2007年,全县登记失业人员1529 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了4%以内,基本保持了就业形势的稳定。5005--2007年累计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16.59万人次,创劳务收入3.91亿元,有组织输出5.09万人次,已开拓和建立能长期固定吸纳务工人员的就业基地38个。

3、坚持不懈抓好计划生育工作。全县人口出生率为8.61‰,死亡率为4.72‰,人口自然增长率前两年平均增速为3.98‰,低于“十一五”规划7‰的预期目标3.02个千分点,计划生育率为94.34%。建成乡镇规范化技术服务所16所,县服务站建设达到了国家人口委科技司制定的县级服务站装备一类站标准。累计发放各类奖励扶助金337.72万元。

(六)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步伐进一步加快

认真 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以项目建设为突破口,集中力量组织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上项目资金,千方百计扩大民间投资,全县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稳定增长势头,实现了项目建设新的突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 24.1亿元。两年累计争取国家各类项目建设资金和补助资金2.27亿元,一批重点建设项目:如天祝一中教学楼、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雪中送炭”综合体育馆建设、农村计生服务体系建设等社会事业项目,甘沙沟干渠改造、华柏公路改造、青稞生产基地建设、退牧还草工程、金强河河滩土地整理开发、易地搬迁扶贫搬迁试点工程、牛祁公路、曹西公路等农林水牧建设项目,青岗峡水电站、千马龙煤矿安全改造、窑街煤电120万吨原煤生产线、万吨马铃薯雪花粉生产线、创兴公司鹿产品深加工等工业项目,相继建成和续建。

招商引资和对外贸易不断拓宽。两年来,全县上下抓住机遇,以项目为载体,扩大开放、招商引资,多渠道争取项目和资金,共 引进5000万以上的招商引资项目5项,引进1000万以上的招商引资项目19项,两年累计引进资金5亿元。2007年底 全 县拥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内资企业达到8家,经营主体不断扩大,白牦牛系列、高原无公害蔬菜系列等产品已远销吉尔吉斯坦、日本、香港等11个国家和地区,外贸出口累计完成275.5万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由2005年的50万美元发展到2007年的219.9万美元,年均增长109.7%。

二、“十一五”规划后期主要宏观调控目标预测

从目前的完成进度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判断,预计到2010年,“十一 五” 规 划纲要提出的30项主要预期指标绝大多数都能完成。其中城镇化率、县城绿化覆盖率、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等指标已提前完成。

1、生产总值。依据前两年经济增长的实际情况,“十一五”后三年,全县经济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增速在前两年平均增长12.4%速度的基础上有所降低,但仍将高于“十一五”规划12.2%的预期指标。到2005年全县生产总值将达到21亿元左右。全县人均生产总值达到9300元左右,年均增长11.84%。

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全社会固定资产呈现稳中有增的发展趋势。2006-2007年年均增幅为9.34%,预计后三年全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仍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基本建设和房地产开发建设增速稳中趋升,技术更新改造,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建设速度将进一步加快,特别是农村、集体及个人建设投资将大大增加,在固定资产投资中所占的比重提高,将成为拉动全县经济持续增长的强劲力量。“连霍”高速公路有望在2008年下半年开工建设,若按后三年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6-17%左右的水平估算,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将基本实现22亿元的规划预期目标。

3、财政收入。由于一次性税源萎缩,基数调减,受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不利影响、国家税收政策性因素影响等因素,全县大口径财政收入由2005年的8672万元增加达到2007年的10831万元,年均增长11.76%。“十一五”后三年 通过加快发展我县水电、冶金、煤炭、农产品生加工等企业,将 为 财政收入 带来稳定的税源,预计财政收入 能够实现 “十一五”预期目标。

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十一五”前两年平均增长9.77%,后三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1%,才能达到规划10780元的预期目标。5、2007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969元,前两年平均增长9.77%,后三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若按平均增长9%以上水平增长,将达到2580元的预期目标。

6、人口、就业、城镇化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前两年平均增速为3.98‰,低于计划指标。后三年全县人口自然增长率若按7‰的水平控制,2010年全县人口总数在22.61万人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将比2010年预期下降2个千分点。

7、城镇就业人数按每年新增1800人计算,城镇失业登记率将控制在4%以内,将低于“十一五”预期目标0.5个百分点。8、2007年城镇化水平已实现“十一五”预期目标达到25%。按照前两年城镇化水平年均提高约2个百分点,后三年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测算,2005年全县城镇化率将达到28%。9、2006 —2007年共 接待旅游人数 44.26 万人(次),实现综合营业收入 4476 万元;旅游人数和综合营业收入均按每年10%的速度递增,达到了 “十一五”规划提出“保持两位数增长”的预期目标。

从全县“十一五”规划实施情况来看,主要经济指标 基本 达到了“十一五”规划预期目标。后三年,如果能继续保持全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较好势头,把握好国家和省上出台的一系列宏观调整政策导向,牢固树立和贯彻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突出重点抓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抓好各项改革和发展关键措施的落实,我县“十一五”宏观调控预期目标基本可以如期实现或提前实现。

三、“十一五”规划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总体上看,“十一五”规划实施较为顺利,主要经济发展指标的速 度高于预期,但在 规 划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工业经济的总量和速度亟待进一步提高。我县大部分企业的产业关联度低,产业链短,精深加工不足,产品附加值高,投资主体和投资来源单一,没有一批投资上规模、技术上档次、效益回报高的大、中型现代化竞争性工业项目来支撑天祝工业的快速发展,这也是多年来制约我县经济发展和与全省水平差距拉大的重要因素。

2、“三农”问题突出。一是农业内部结构调整任务大,非农产业比重仍然偏低,农民增收渠道较少;二是产业化进程缓慢,基地规模偏小,龙头企业数量小、规模小、辐射带动作用不强;三是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转移就业难度较大;四是全县尚有2.6万 绝贫困 人口和2.86万低收入人口,贫困程度深,因灾返贫导致稳定脱贫工作困难加大。

3、扩大投资难度增大,在国家政策性投资逐步向社会公共服务和环境生态建设倾斜的环境下,如何有效地吸引和启动更多的民间资本进入经济建设,已成为发展的关键,我县的经济地位、投资环境、技术信息等因素,尚不尽人意。

4、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紧缩微调,给我县项目建设带来了较大困难。不仅影响了部分在建项目的进度,也使新项目的申报争取难度加大。固定资产投资规划目标实现任务艰巨,这将给“十一五”规划今后三年的实施带来较大困难。

5、由于历史欠帐原因,我县农村公路特别是通村公路基本上是无路面村道,通行能力差,甚至有些不通,根据国家现行投资安排和建设项目点多、面广、任务繁重的实际,全面完成“十一五”末所有行政村通水泥路的目标尚有较大难度。

6、生态环境脆弱,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畜活动的不断增加,加之气候逐渐变暖,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导致生态恶化加剧,石羊河上游水源涵养功能减弱,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量逐年减少。石羊河流域源头水涵养区生态环境恶化引发的各种问题将给当地及周边下游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严重隐患。

四、保障措施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立足天祝实际,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四大战略、四大品牌、五大特色产业”的发展思路,以发展壮大县域特色经济为主题,统筹城乡发展,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突出抓好项目工作、特色农业、特色工业、生态旅游业、节能减排和财政增长,切实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针对我县“十一五”规划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新农村建设的具体要求,在今后三年,要进一步实施 科教兴县、草畜立县、工业富县、旅游活县 战略,按照“十一五”规划提出的目标,进一步发挥“五大特色产业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大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扩大服务业领域,改善基础设施,努力扩大社会就业,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二)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优化农村经济结构

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疏导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向能获得较高收入的产业和城镇转移,鼓励农民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收入,促进农村公共服务和农村教育水平的提高。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抗灾能力,使农业生产保持持续增长态势,继续抓好 高原绿色蔬菜、脱毒马铃薯种薯和油菜制种、人参果、食用菌、红提葡萄生产等特色 种植业和“百组千户”舍饲暖棚养畜产业化扶贫工程,加快特色农业专业村发展步伐。今后两年,除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基础条件改善的力度外,还必须解决好“三农”问题。逐步建立城乡统筹的机制,努力缩小城乡差距,落实好中央对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想尽一切办法增加农民收入,要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投资,集中力量培育和发展一批规模大、效益好、带动作用强的产业化基地和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并在政策信贷方面给予支持。

(三)继续大力实施“工业富县”战略,努力提高工业化水平

借助我县资源和区位优势,努力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引导和鼓励中东部投资者投资。抓好现有冶金、煤炭、农畜产品加工等骨干企业的技术改造。通过加强指导和政策支持,增强企业的技术开发能力,逐步形成技术创新机制。积极协调企业生产经营中煤、电、运输等问题,既要重视产品创新,也要重视节能减排工作和工艺创新,通过加大技改的投入实现对传统技术、传统工艺的改造,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推动工业化进程。

(四)全力以赴抓项目,确保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

项目是投资和发展的载体,近年来,重点国债项目和招商引资项目的实施,对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在国家对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宏观调控的大环境下,我县投资增长也出现回调,但总体呈现增长态势,一批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在抓好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高度重视重大项目的储备和建设,这是实施“十一五”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的关键。要着重抓好在建和争取新开工项目。一是加快在建项目的工程进度,重点做好石羊河源头流域综合治理、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农村能源建设、人畜饮水工程、县城民族文化广场综合开发、(长兴、创高、玉通)碳化硅生产线、(先明峡、哈溪河、神树沟)水电站、县城区污水处理厂、农村公路通达畅通工程、易地扶贫搬迁、村村通广播电视等项目建设。二是拓宽思路,积极开展内引外联和招商引资活动,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三是重点抓好牧区草原水资源保障项目、松山滩风力发电场建设、年产33万吨大滩钛铁矿项目、石羊河流域生态恢复项目、生态移民等重大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力争及早启动实施,确保完成“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计划。

(五)进一步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

后三年,要继续推出一批城镇建设项目,要以提高8个建制镇城镇化水平为重点,立足发展现状,实施好发展规划,多渠道筹集资金,尤其要鼓励和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小城镇建设,促进小城镇的快速发展和繁荣。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大力发展各类市场包括专业性市场和现代服务业,建设以城县为中心,以重点小城镇为骨干的专业性市场,加快发展连锁经营、代理配送、电子商务以及大型多功能超市等现代营销方式,努力打造“高原生态旅游县城” 新形象。

(六)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以 石羊河源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为重点,坚持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并举的原则,以退耕还林还草和天然林保护工程、造林绿化为切入点,把农村能源建设、生态移民、农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逐步扩大生态建设规模,努力完成“十一五”提出的森林覆盖率达到35.5%的目标,加强环境保护,继续 抓好工业“三废”治理和城县综合治理 工作。

(七)统筹兼顾,协调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加快教育资源的合理布局和结构调整,切实抓好农村教育;进一步改善城乡卫生医疗条件,提高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保率,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医疗卫生体系; 依法保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失业、工伤、基本医疗、生育保险,提高基本养老保险的统筹层次;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发展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社会保障事业; 把创造就业岗位和扩大就业作为重要任务,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努力从加快二、三产业发展中增加就业岗位,尤其要高度重视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积极鼓励和扶持下岗工人再就业,确保就业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要毫不松懈地抓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努力创建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继续加强和完善文化体育设施建设,促进文化事业健康发展。

上一篇:寒假法制教育讲稿下一篇:名人学徒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