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主要人物(精选8篇)
1.成语故事主要人物 篇一
三国演义主要人物故事
1。刘备 事迹:桃园结义,三英战吕布,礼让徐州,煮酒论英雄,三顾茅庐,西川称帝,东征伐吴,永安托孤。性格特点:宽厚,仁慈,爱民如子,礼贤下士,后期刚愎自负
2。曹操 事迹:孟德献刀,挟天子令诸侯,讨伐张秀,煮酒论英雄,白门楼斩吕布,官度之战,赤壁之战,华容道,割须弃袍,讨伐张鲁,封魏王,左慈戏奸雄,杀华佗。性格特点:奸诈,智慧,残忍,爱才,多疑
3。孙权 事迹:坐领江东,赤壁之战,东吴称帝,公孙渊降吴闹剧。性格特点:谦虚,爱才,识人,明智,后期刚愎
4。关羽 事迹:桃园三结义,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赚门斩车胄,相约三事,斩颜良诸文丑,封金挂印,千里走单骑,华容道,单刀赋会,水淹七军,大意是荆州,败走麦城,灵山显圣。性格特点:骄傲,坚毅,忠诚,有胆色,重信义,傲上而不欺下
5。张飞 事迹:桃园三结义,怒鞭督邮,三英战吕布,酒醉失徐州,长阪桥,义释严颜,挑灯夜战。性格特点:敬才,暴躁,好酒,粗中有细
6。诸葛亮 事迹:三顾茅庐,隆中对,火烧博望,火烧新野,舌战群儒,智激周瑜,草船借箭,借东风,三气周瑜,永安托孤,安居平五路,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空城计,星陨五丈原。性格特点:谨慎,谦虚,智慧,有才能,执法如山
7。吕布 事迹:投降董卓,三英战吕布,凤仪亭,斩董卓,大战曹操,辕门射戟,白门楼。性格特点:勇猛,自大,反复,不智
8。周瑜 事迹:赤壁之战,三气周瑜。性格特点:聪明,小气,嫉妒
9。赵云 事迹:单骑救主,截江夺阿斗。性格特点:勇猛,聪明,忠诚 10。庞统 事迹:连环计,末阳县废事,取川三策,落凤坡。性格特点:智慧,嫉妒
11。司马懿 事迹:速歼孟达,大战诸葛亮,葫芦谷天助,讨伐辽东,计诸曹爽。性格特点:智慧,阴险
12。黄忠 事迹:大战关公,定军山。性格特点:忠义,勇猛,不服老
13。马超 事迹:起兵报父仇,割须弃袍,挑灯夜战,招降刘彰。性格特点:勇猛,少谋
水浒传主要人物主要人物事迹
1.姓名:豹子头林冲 京城八十万禁军教头 主要事件:风雪山神庙、火并王伦 正面评价:忠厚老实、武艺高强、善良 反面评价:懦弱隐忍
2.姓名:黑旋风李逵 主要事迹:坐堂寿张县、为母杀四虎 正面评价:直爽、忠诚 反面评价:残暴、大老粗
3.姓名:活阎王阮小七 主要事迹:智劫生辰纲 正面评价:直爽、义气、水上功夫了得 反面评价:暂无
4.姓名:智多星吴用 主要事迹:智劫生辰纲 正面评价:足智多谋 反面评价:对宋江愚忠
5.姓名:呼保义宋江 主要事迹:杀阎婆惜 正面评价:无 反面评价:不能文不能武,出身低微形容猥亵,趋炎附势,一心出人头地流芳百世
6.姓名:小李广花荣 主要事迹:三打扈家庄 正面评价:武艺非凡尤其射箭百步穿杨 反面评价:也愚忠宋江,不值
7.姓名:浪子燕青 主要事迹:擂台胜任源 正面评价:聪明机灵,努箭高明,识时务 反面评价:暂无
8.姓名:行者武松 主要事迹:景阳岗打虎、血溅鸳鸯楼 正面评价:武艺高强、性格刚烈 反面评价:有点残暴 9.姓名:青面兽杨志 主要事迹:遗失生辰纲、卖刀 正面评价:武艺高强 反面评价:暂无
10.姓名:花和尚鲁智深 主要事迹: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野猪林救林冲 正面评价:见义勇为、武功高强、力大无穷
红楼梦主要人物及事件
林黛玉,主要事件有黛玉葬花,性格是很多愁善感,才华横溢所以为人高傲,天真直率.薛宝钗,主要事件有宝钗扑蝶.性格是处事深沉,城府极深,有才学
贾探春,主要事件是抄检大观园时对她的特写,还要打理大观园做法.性格是精明能干,有心机.能决断.封建等级观念深固.史湘云,主要事件大观园里做诗时都有她的精彩表现,和贾宝玉雪中割鹿肉吃等.性格是心直口快,开朗豪爽,爱淘气,胸襟坦荡.妙玉,主要事件有妙玉奉茶.性格清高孤傲
王熙凤,主要事件有凤姐弄权.性格政治性很强,利用权势残忍阴毒
2.成语故事主要人物 篇二
《复活》问世于十九世纪末期, 是托尔斯泰穷尽十年心血而作的一部小说, 在这部小说里:有具有十九世纪俄国文学中典型的忏悔形象的聂赫留朵夫形象;还有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受尽屈辱和迫害的玛斯洛娃的劳动女性形象;此外, 作者还描绘了一系列代表教会、沙皇残酷统治的人物等等。这是作者对十九世纪人民生活状态、政治体制、文化生活的一种再现。作者将每一个作品中的人物, 作为揭露社会黑暗面的切入点, 全面系统的从各个角度对当时的社会进行抨击, 这是这就作品的伟大之处。同时, 作者树立的一个个鲜明而又具有象征意义的人物, 也是这部作品值得剖析的地方。本文将通过对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剖析, 来分析十九世纪俄国的社会、人民与生活。
一、聂赫留朵夫:灵魂复归之路
有学者曾说, 聂赫留朵夫并不是聂赫留朵夫, 而是聂赫留朵夫们。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他是当时俄国社会中贵族的代表, 从小养尊处优, 生活在社会的上层, 他是他那个阶层的代表。显然, 聂赫留朵夫的生长经历与社会阅历, 也是他所在阶层大多数人的人生。因此, 聂赫留朵夫的人生转变与忏悔, 也是他所代表阶层应有的、而且是正在经历的人生。
虽然他身为贵族, 但是在他在上大学的时候, 他“原是赫伯特·斯宾塞的热烈的信徒”, 他有着高尚的思想和自己的满腔热情, 他相信这个社会是有“正义”的容身之处的, 他也曾把自己的土地分给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农民。由此, 可以看出, 年轻时的聂赫留朵夫在思想上要求进步的, 他后来所犯下的罪并不是他与生俱来的习气造成的。此外, 在爱情方面, 他对姑妈家的玛斯洛娃的爱情也是真诚的, 年轻时的他, 身上没有他那个阶层所特有的轻浮之气, 而是真诚和富有爱心的。但是当他参军之后, 再次来到姑妈家的庄园时, 几年的参军生活, 己让他变得面目全非, 他变成了他那个阶层典型的人物:享乐、利己;最明显的表现在他对玛斯洛娃的爱情上。他诱奸了他曾经相爱的玛斯洛娃, 在这之后, 他还启图用钱来偿还玛斯洛娃;而与此同时, 他还与一位贵族的妻子有染, 并准备向一位贵族小姐求婚。此时的聂赫留朵夫己经完全没有了三年之前的信仰, 而变成了一个彻彻底底的坠落贵族的代表。
当他在法庭上再次看到玛斯洛娃时, 他的内心受到强烈的撞击。他没有想到的是, 这一次“邂逅”在他人生当中起了转折的作用。看到十年前他曾引诱的玛斯洛娃时, 聂赫留朵夫的内心十分复杂, 他突然被自己所造成的“孽债”感到自责, 进而, 他也对自己十年的生活有了一个大概的概括, 那便是:坠落。他在精神上意识到, 曾经的自己是那么的不可原谅, 是那么的可耻。聂赫留朵夫在精神的突然惊醒, 让他开始正面面对自己和玛斯洛娃的爱情与责任:面对己经没有了生命权利的玛斯洛娃, 他深深的意识到, 自己正是造成玛斯洛娃悲剧的源头, 而他有责任让玛斯洛娃回到正常的人生轨迹上来, 这是聂赫留朵夫对自己道德与良知的审视, 更是他救赎之路的开端。在对玛斯洛娃的救赎之路上, 上诉虽然失败了, 但是聂赫留朵夫的人生忏悔才刚刚开始。
在对社会的关注上, 聂赫留朵夫似乎也有了不同以前奢靡的生活态度的认识, 在玛斯洛娃让他走上“救赎”之路之后, 聂赫留朵夫开始关心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们。当他看到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民的艰辛生活时, 他开始清楚的认识到自己所在阶级的十恶不赦, 并且对贵族阶级深深地厌恶, 他开始了对自己阶层的批判。当他在为玛斯洛娃奔走时, 他看到了监狱里肮脏、恶劣的环境, 以及法律对平民的不公平待遇, 他开始对底层大众关心起来。当他目睹了农民贫困的生活现实, 儿童与妇女不堪生活重压而夭折之时, 更加重了对自己所在阶层的愧疚。
最终, 痛苦的聂赫留朵夫在《圣经》里找到他精神的复活之路。当他到寒冷而又贫瘠的西伯利亚之后, 他与社会底层人民和先进的革命者有了深入的接触, 他的灵魂复归之路才真正的找到了住所。“别了, 旧生活, 永别了。”他决心与自己以往的生活与阶层决裂, 开始了一种不同于自己以往的人生之路, 他开始为社会沉思, 为受压迫的人民申诉。就像《福音书》中他找到的消灭恶势力的方法, “在上帝面前承认自己有罪, 宽恕一切人, 照上帝的意旨为人幸福而工作”。至此, 聂赫留朵夫的灵魂复归之路得到了升华, 而他也终究找回了年轻时的自己。
二、玛斯洛娃:灵魂之重生
毫无疑问, 玛斯洛娃在这部作品中, 是那个时代和社会的牺牲品。她是十九世纪生活在下层社会的女性的代表, 她受尽封建社会身体与精神的凌辱, 是那个时代女性与俄国人民悲惨生活的结合体。玛斯洛娃这一形象并不仅仅是一位劳动妇女, 更是那个时代黑暗统治下, 所有下层人民的描写。
玛斯洛娃本是一个纯洁的少女, 她本就是社会底层的一员, 在半是侍女半是养女的身份下, 她老实本分的生活着, 她是一个有着善良心地的人, 年轻的她对爱情也一样憧憬, 在她的眼中, 一切都是美好的, 没有丝毫的杂质与肮脏。但是当她爱上了那时还很纯洁的聂赫留朵夫之后, 她的命运便改变了。也许玛斯洛娃不知道, 这是她人生当中的转折点, 从此, 她的灵魂开始有了偏差, 以至最终坠落。当聂赫留朵夫引诱她并抛弃她之后, 她悲剧的人生便开始了, 当她发现自己怀孕后, 面对社会的残酷无情, 她也曾想到过自杀, 那是她对爱情对那个社会强烈的不满。但是, 她仅仅是个女人, 没有身份、没有权势、甚至没有自尊的她被社会抛弃了, 她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
她开始妓女的生活, 这是生活重压之下, 她无奈的选择, 同时, 这也是她对社会的一种报复。她由一个天真纯洁的少女, 变成了一个受尽凌辱、仇恨社会的娼妓, 她的生活就像十九世纪俄国黑暗的统治, 她只是芸芸众生受苦受难群众中的一员, 她的命运是俄国很多人正在经历的, 她是那个时代悲剧百姓的代表。心灵麻木的玛斯洛娃对社会己经丧失了信心, 她坠落、仇恨社会与生活, 并用自己的身体去向社会的不公反抗, 而她的代价是沉重的, 她蒙憋了自己的灵魂。
虽然玛斯洛娃沦为社会上可耻的娼妓, 但是她终究本是善良的。当她尝尽了生活的苦难, 受尽了精神的凌辱, 她却并没有丧失人性。当她在监狱里时, 她还经常关心别人, 对那些需要帮助的朋友伸出了双手, 甚至在最后她还放弃了对聂赫留朵夫的仇恨。她的灵魂开始复苏, 这光亮虽然微小, 但是她的灵魂之辉, 却是玛斯洛娃重生之路的象征。
这部小说无情的讽刺和揭露了沙皇俄国时期的社会现状, 通过对受害者的深切同情展露出当时社会的无情, 批判了沙皇专制以及其他的官僚制度对大众人民的种种不公和伤害。托尔斯泰“撕毁一切假面具”的“最清醒的现实主义”在这部作品中得到完美体现。托尔斯泰用他的人性论的观点诠释了聂赫留朵夫的思想变化, 在经历了那些后, 也许涅赫留朵夫追求的不仅仅是玛斯洛娃, 追求的更是一条在寻求重生, 精神复活的道路, 在这条路上, 他做了, 也去积极的改变了。那夜, 涅赫留朵夫读了一整夜福音书, 经历了这一切, 他这次突然看懂了圣经和其中的教训, 感悟到了人生的真谛, 明白了只有精神上重生才能真正的复活。
摘要:《复活》这部作品, 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十分成功的作品之一。小说中作者塑造的聂赫留朵夫, 是一位灵魂忏悔的贵族形象;而玛斯洛娃却是一个社会的底层妇女形象;此外还有谢基尼娜、西蒙松等一些代表俄国黑暗教会、贫苦农民的形象。在《复活》这部作品中, 作者通过对其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向我们展示了十九世纪俄国黑暗的统治, 同时, 这也是作者在为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民的一种申诉。
关键词:《复活》,俄国文学,人物形象
参考文献
[1]蒋承勇, 主编.外国文学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183-185.
[2]杨正先.托尔斯泰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5-6.
[3]吴岳添, 赵一凡, 章国锋, 石南征, 主编.世界长篇名著精华[M].漓江出版社, 1992:842-845.
3.谁是主要人物 篇三
面对这样的问题,不少同学感到无从下手。在叙事类的短文中,往往出现多个人物,究竟该怎样确定短文的主人公呢?可以试试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
第一,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了解这篇文章写了什么事,与这件事相关的都有什么人。把事情的大意概括出来了,再把与这件事相关的人分别列出来,看一看文中笔墨最多的是哪个人物。因为作者往往会集中笔墨去表现主要人物的风采。
第二,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有时候,由于作者采用侧面描写等手法,因而主要人物在文中出场比较晚,或者用墨并不多,这时候,我们在分析“谁是主要人物”时就容易判断失误。因此,在掌握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还要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请看下面的短文:
捐一个微笑
一个中学生在街头为地震灾区募捐。一位年轻的母亲带着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前来捐款。
年轻的母亲捐了一百元。中学生突然逗小女孩:“小朋友,妈妈为地震灾区捐了一百元钱,你能为灾民捐什么呢?”小女孩儿说不出话,涨红了脸,“哇”的一声哭了起来。中学生见自己闯了祸,一时间不知所措,满怀愧疚地看着小女孩的妈妈。这时,年轻的妈妈弯下腰,对孩子说:“宝宝笑起来最好看,所以宝宝可以捐一个微笑!来,笑一个!”女孩听了妈妈的话,果然笑了,露出雪白的牙齿。
直到小女孩的妈妈牵着她走远,小女孩还不时回头笑着。中学生数着,小女孩一共捐了七个微笑。
在这篇短文中谁是主要人物呢?有的同学会以为小女孩是主要人物,因为从题目看,“捐一个微笑”的人是小女孩;也有人认为主人公应该是中学生,因为她在文中出现得最早,并贯穿全文。其实小女孩的妈妈才是这篇短文的主人公。因为通读全文,我们会发现,作者的写作主要意图不是在赞美小女孩笑得美,笑得好,也不是表现中学生,而是在赞扬年轻的母亲教子有方。
请你练一练:
邮箱里的花束
小学生娜塔亚每天都帮邮递员玛丽娜分发邮件。大家都叫她小邮递员。
有位年老的女教师住在街角,她教了一拨又一拨孩子,大家都很敬重她。娜塔亚也很喜欢她,常常给她送信。
星期天,娜塔亚发现玛丽娜手里没有老师订的报纸,也没有她订的杂志和信。她有点失望。想了一会儿,她笑了,一口气跑到郊外,采了一大把好看的野花,又一口气跑回来,把它们放到老师的邮箱里。
这天,女教师看到了信箱里的花,她把它们贴在脸上,笑了。
1.这篇短文的主要人物是谁?请选择:
A.玛丽娜 B.娜塔亚C.女教师
4.历史故事成语及主要人物(秦) 篇四
历史故事成语及主要人物(秦)秦:
一字千金(吕不韦):【成语故事】战国末期,卫国商人吕不韦,赵国经商资助秦庄襄王(子楚),并送妾赵姬为妻,庄襄王子政(赵姬所生)接王位后(秦始皇),尊吕为“仲父”,行政大权在吕赵姬手。吕为提高自己声望,让门客三千把各种见解写成文字,并汇集《吕氏春秋》。以增加或减少一字赏千金。”无人能动。指鹿为马(赵高):【成语故事】秦末,宦官赵高在秦始皇病故后假传圣旨命扶苏自杀,立胡亥为太子,他还想篡夺帝位,特地把一匹鹿当马送给秦二世胡亥,胡亥说是鹿,赵高叫胡亥问群臣。群臣有些迫于丞相赵高的势力违心说是马,只有部分说是鹿的大臣后被赵高所害。焚书坑儒(秦始皇):【成语故事】秦始皇34年,秦始皇采用丞相李斯的意见,把上书分封的淳于越看成私家学诽谤朝政,下令将《秦纪》以外的史书全部上交焚毁,书生卢生等人不满,结果秦始皇下令逮捕了460多名方士和儒生,在咸阳挖坑活埋他们。穷图匕见(荆轲):【成语故事】战国末年,燕国太子丹物色荆轲与秦舞阳去行刺秦王嬴政,他把樊于期的人头及燕国的地图让荆轲他们进献给秦王,秦王十分高兴。荆轲展开燕国地图,露出锋利的匕首,立即抓住匕首行刺秦王,秦王拔剑抵抗,卫兵乘机上前杀了荆轲。悬梁刺股(苏秦、孙敬):【成语故事】汉朝时儒学大师孙敬小时候读书十分刻苦,经常读到深夜,怕自己睡着就把头发用绳子系在屋梁上。战国时纵横家苏秦到秦国游说失败,为博取功名就发愤读书,每天读书到深夜,每当要打瞌睡时,他就用铁锥子刺一下大腿来提神。
5.成语故事主要人物 篇五
一饭千金(韩信):【成语故事】韩信出身贫困,父母早逝,靠讨饭过活。有时钓鱼充饥。一天,碰到一老婆婆把自己的饭分给他吃,连续几天。韩信十分感激,欲日后报答,婆婆希望信自立。后韩信拜为大将,助刘邦建立汉朝。被封楚王,回故乡向老婆婆送千两黄金感谢。四面楚歌(项羽):【成语故事】楚汉相争时期,项羽攻占秦都以后,烧杀掳掠,人民怨声载道。汉王刘邦趁机出击想衣锦还乡的项羽,让大军把项羽围在垓下,并设下“四面楚歌”之计,项羽以为汉军已经攻占楚地,以为天要灭他,只好边饮酒边唱歌,悲壮自刎身亡。约法三章(刘邦):【成语故事】秦二世无能,信奸杀忠。百姓流离失所,到处有人反抗。刘邦和项羽在楚怀王军队中。一天,楚怀王对刘邦和项羽说:谁先进入关中,谁就可以称王。刘邦顺利进入关中。在张良劝说下,召集关中父老、英雄约定: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刘邦顺利收买人心。
孺子可教(张良):【成语故事】战国时期,韩国姬公子因为行刺秦始皇未遂,逃到下邳(pī)隐匿,改名张良。有一天他在圯(yí)水桥上散步,遇到一个老人的鞋掉到桥下,他主动拾起并替他穿上。老人家认为他是孺子可教,就送他《太公兵法》,他仔细钻研后成为刘邦的谋士。
背水一战(韩信):【成语故事】韩信是楚汉战争中的军事奇才。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十月,韩率一万新军攻打赵国。赵二十万兵力迎战。汉军渡过挠蔓水,背水列下阵势,韩信假装抛旗弃鼓,逃回河边的阵地。全营出击,汉军因无路可退,个个奋勇争先。韩信趁势反击,赵军大败,陈余战死,赵王被俘。破釜沉舟(项羽):【成语故事】秦朝末年,秦王派大将章邯带20万大军进攻诸侯国赵国,赵王派人向楚王求援,楚王让宋义挂帅,项羽辅佐率军救援,宋义故意拖延时机,项羽杀了宋义并率军渡过漳水去援赵,他们把锅砸了,把船沉入江底,作生死决战,终于击败秦军。手不释卷(吕蒙):【成语故事】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没有文化知识,孙权鼓励他学习史书与兵法。吕蒙总是推说军队事多没有时间学习,孙权列举自己及前人的例子,如“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孟德亦谓老而好学。”吕蒙深受感动,从此发愤学习,学问提高很快。
金屋藏娇(刘彻):【成语故事】汉武帝幼时,他姑姑馆陶长公主想把自己的女儿阿姣许配给他,刘彻当场答曰:“好!若得阿姣作妇,当作金屋贮之也。”长公主大悦,遂力劝景帝促成这了桩婚事。这就是“金屋藏娇”一词的来历。
暗渡陈仓(韩信):【成语故事】秦末项羽灭了秦以后,自封西楚霸王,背叛谁先攻入咸阳的人为王的约定,刘邦极为不满,领兵进入四川,沿途烧了巴蜀的栈道,封为汉王,刘邦得到韩信的帮助,明里在修栈道,背地绕道轻取项羽的大将章邯,进而取得中原为王。
十面埋伏(项羽):【成语故事】公元前202年,汉军将楚军主力困于垓下,刘邦采纳了韩信的建议,采用十面埋伏的阵法,全歼楚军主力。项羽退至乌江,自刎身死。投笔从戎(班超):【成语故事】班超是东汉一个很有名气的将军,从小就很用功。一天,丢下抄写文件说:大丈夫应该像傅介子、张骞那样,在战场立功。朝廷采取他的建议,带着数十人出使西域。靠着智能和胆量,度过各式各样的危机。班超一生总共到过五十多个国家,保持了和平,宣扬了汉朝的国威。
马革裹尸(马援):【成语故事】东汉时期,北方匈奴发生**,大将军马援率军前去镇压骚乱,他英勇杀敌,大破匈奴,平定了边境的**,皇帝封他为伏波将军。他62岁时,匈奴又侵东汉,马援请求带兵出战说:“男儿当死于沙场,以马革裹尸还葬”,同年马援病死在军中。
多多益善(韩信):【成语故事】西汉初期,韩信最初投奔项羽,没有得到重用,就去投奔刘邦,经丞相萧何极力推荐,才担任汉军的大将军。一次刘邦问韩信能够带多少兵,韩信回答说越多越好,因此得罪了刘邦。后来西汉巩固后,韩信被封为淮阴侯,不久就被朝廷所杀。
老当益壮(马援):【成语故事】西汉末年扶风郡马援知书达理,武功高强,他哥哥死后,他侍奉嫂子与养育哥哥的儿女。他私自放走可怜的囚犯而只好逃到北方牧羊为生,他成为当地有名的富农之后,经常施舍附近的穷人,他的名言是“大丈夫要老当益壮。”
萧规曹随(萧何、曹参):【成语故事】萧何跟随刘邦打天下,忠心耿耿为刘邦制定治理江山的政策与法规,为巩固西汉政权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萧何死后,曹参担任相国,完全执行萧何的法规制度。汉惠帝不满,问曹参为什么自己没有建树。曹参认为以前的法规很好照办就是。
6.成语故事主要人物 篇六
武松
(绰号:行者
性格特点:崇尚忠义、勇而有谋、有仇必复、有恩必报,(不足:滥杀无辜)是下层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武艺高强,机警有智谋,光明磊落,无所畏惧,极富传奇魅力。但他好勇斗狠,使性逞强,滥杀无辜,手段残忍,思想狭隘,随遇而安。
主要事迹:景阳冈打虎 血刃潘金莲、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除恶蜈蚣岭)
1.血溅鸳鸯楼
武松怒打蒋门神并将快活林夺回。蒋不服,暗同张团练、张都监陷害武松,将武松诬为盗,收入狱中,刺配到恩州。蒋忠又暗使差人杀武松于飞云浦,不料被武松得知,杀死差人回到城里,张都监府中,张都监、张团练、蒋忠正在鸳鸯楼中饮酒作乐,武松登楼将楼上之人杀尽而去。
2.景阳冈武松打虎
武松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内开怀畅饮后,不信别人的话,认为山上没有虎,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上冈后,见了官府榜文,才知真的有虎,但决定继续上冈。武松赤手空拳与猛虎搏斗,终于打死了老虎。一步步挨下冈来。武松成了声震八方的打虎英雄。县官让他在衙门里做了一名都头。
3.醉打蒋门神:
武松因镣了西门庆而被发配孟州.孟州的小管营施恩对武松礼遇有加.施恩在此地开了个“快活林”酒家,不想却被蒋门神夺走,武松答应帮施恩抢回快活林.武松先到快活林去闹事,蒋门神大怒,跳出来与武松打斗.武松几拳就将蒋门神打倒,蒋门神只好答应归还了快活林。
4.除恶蜈蚣岭
武松寻兄,路过景阳冈打虎,任县土兵都头。其嫂潘金莲与西门庆通奸,毒死武大郎,武松杀死潘、西门后自首,发配孟州。十字坡打店,巧会张青、孙二娘夫妇。天王庙举鼎,结识施恩,因打抱不平,快活林醉打蒋门神,遭张都监陷害,二次发配。蒋门神指使打手中途暗算,反被武松崩刑杀命,夜回孟州杀死仇人。后得张青夫妇相助,改扮头陀前往二龙山。途经蜈蚣岭,翦除恶人吴千与李二头陀。路经白虎镇,误打孔亮,与宋江相会。最后会合鲁智深、杨志等智取二龙山,落草。
5.武松大闹飞云浦
蒋门神把快活林酒店归还旧主施恩。张都监请武松来家,酒肉相待。灌醉武松,设计擒拿,武松被脊杖二十刺配恩州牢城。在飞云浦,武松杀死四个公人,奔孟州城里来。
6.武松斗杀西门庆
西门庆是阳谷县的恶霸,与潘金莲通奸。不久,又将武大毒死,武松公干回来,追出了真情,向官衙告状。可是县官受了西门庆贿赂,反打了他40大板。武松义愤填膺,赶至狮子楼将西门庆杀死,回家又杀了潘金莲,报了兄仇。
鲁智深
(绰号:花和尚
性格特点:嫉恶如仇、侠肝义胆、粗中有细、勇而有谋、豁达明理。他思想单纯,爱憎分明,富有正义感和同情心,乐于助人。他疾恶如仇最具“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义精神,是《水浒传》中颇受人们喜爱的人物。主要事迹: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
1.鲁智深大闹五台山
金老女婿赵员外送他去五台山,做僧避祸。鲁达晚不坐禅,喝酒打人。打造关王刀一样的戒刀和禅杖。假借过往僧人名义喝酒吃狗肉,在半山拽拳使脚,打坍亭子,打坏金刚,要烧寺院,回寺呕吐,搞得大家卷堂而散。
2.花和尚大闹桃花村
鲁智深在桃花村为刘太公解除逼婚之忧。假扮太公小女,打了来庄逼亲的桃花山二头领周通,大头领李忠为二头领报仇,与鲁达相认。李忠、鲁达、刘太公三人到桃花山聚义厅,休了亲事。
3.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鲁智深投大相国寺管菜园,被一帮泼皮包围。花和尚力服波皮,众泼皮买酒牵猪请鲁智深。智深连根拔倒垂杨柳,众泼皮惊服。
4.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林冲刺配沧州。陆虞候买通防送公人,要于途中杀害林冲。在野猪林,二公人将林冲绑在树上,要用水火棍打死林冲。幸好鲁智深赶到救了林冲。
5.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鲁达三人到酒楼喝酒,听到隔壁金家父女啼哭。听了金家父女对镇关西强媒硬娶强占翠莲,又将她赶出,还向金家追要典身钱的血泪控诉,鲁达大怒。第二天到状元桥郑屠肉案前,先借买肉故意刁难郑屠,激怒他,挑起打斗,继而三拳打死郑屠,为民除害。
6.大闹野猪林
陆虞候买通董超、薛霸,要于途中杀害林冲。在野猪林,两公差不由分说把林冲绑在树上,二人正要下手,忽然听见有人大喝一声,原来是鲁智深,他一直在暗中保护林冲。鲁智深怒火冲天地朝两公差打来,两公差惊得魂飞魄散,不敢动弹一下。鲁智深来到林冲面前,把绳子割断,扶起林冲,一路护送林冲安全到了沧州府。
林冲
(绰号:豹子头
性格特点:武艺高强、勇而有谋,但为人安分守己、循规蹈矩。他一生经历的打击、迫害、压抑最多,他的性格也经历了从委曲求全、随遇而安、妥协忍让到勇于反抗、反对投降的转变,他是官逼民反的典型。
主要事迹:误闯白虎堂、风雪山神庙、火烧草料场、雪夜上梁山)
1.风雪山神庙 雪夜上梁山:
林冲被发配到沧州,安排去看守草料场。高俅要对林冲斩尽杀绝,派陆虞候到沧州谋害林冲。想一把火烧了草料场并把林冲烧死。恰巧林冲出门打酒,屋子被雪压塌了,便去山神庙那里过夜。看草料场起火了,便要去救火,刚要出门见得陆虞候等刚放了火过来,嘴里还说着要烧死林冲如何如何,林冲将陆虞候杀死,在风雪交加的夜晚上了梁山。
2.林冲棒打洪教头:
林冲刺配沧州,途经柴进庄园。柴进盛情相待,柴氏庄上洪教头嫉妒林冲,就挑战林冲,林冲在柴进鼓动下用棒将他打败。显示林冲好武功。
3.林冲误闯白虎堂:
林冲在高太尉手下做禁军教头,林的妻子被太尉儿子高衙内看中,高衙内相思成疾。太尉为救子,派人以看林冲新买的宝刀为名,将之骗到军事禁地白虎节堂。
李逵
(绰号:黑旋风
性格特点:嫉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头脑简单、直爽率真。他疾恶如仇,又莽撞急躁。他具有最坚决的革命性和最强烈的反抗性,天不怕,地不怕,坚决反对招安。战场上冲锋陷阵,舍生忘死。李逵的性格中渗透着“真”和“直”的天性,但他头脑简单,做事鲁莽,此外还贪吃贪喝,耍泼耍赖,乱砍滥杀,破坏性很强。
主要事迹:真假李逵、中州劫法场。)
1.真假李逵
李逵回家接母上山,返家路上遇到李鬼冒名李逵拦路打劫,后李鬼假称家有80老母,骗过李逵放他下山。恰巧李逵路过他家休息,李逵得知受骗,李鬼和妻子想谋害李逵。被发现后被李逵杀了。
2.沂岭杀四虎
李逵回家接老娘,走到沂岭,去给老娘找水喝,等到他找完水回来时却发现母亲被大虫吃了,一时间火从心起,先杀了两只小虎,又杀公虎和母虎。为母报仇。
3.“黑旋风”大战“浪里白跳”
一天,李逵、宋江、戴宗三人到酒楼喝酒。宋江说想吃鱼,可酒店恰好没有,于是李逵就去买。李逵到江边向船家买鱼,可船家说要等主人回来才能卖。李逵一时性起,跳上船就抢,一不小心把鱼都放跑了。船家哪肯罢休,就跟李逵争打起来。刚好赶回来的“浪里白跳”张顺便把李逵诱到水里,李逵一气之下忘了自己不懂水性,跳到水中呛得失去了打人之力。幸亏宋江及时赶到,给张顺看了他哥哥的信,张顺才知道是鼎鼎大名的宋江。
宋江
(绰号:及时雨
性格特点:为人仗义、善于用人,但总想招安。他谦虚谨慎,疏财仗义,任人唯才,具有高超的组织管理才能和军事指挥才能,但忠义是他的本色,报君是他的信念,他将招安视为起义军最完满的归宿,最终落得个毒酒赐死的下场。
主要事迹:私放晁盖、怒杀阎婆惜、浔阳楼吟反诗,神聚蓼(liǎo)儿洼)
1.宋江私放晁盖
智取生辰纲之后,事情败露,败露以后,首先宋江知道了。他明明知道晁盖窃了生辰纲以后,犯了弥天大罪,因为晁盖是他的心腹兄弟,虽然法度上不可能饶恕,但是他还是放走晁盖。
2.浔阳楼题反诗
宋江被刺配江洲。在浔阳楼上喝醉了。看见墙上有人写诗。他也写了一首。后被黄文炳看见,告发说他的诗里有反意。宋江打入死牢。
3.三打祝家庄
宋江攻打祝家庄,首战失利,乃约李应不助祝家庄。二次进兵,遇扈家庄扈三娘,擒去王英,后林冲擒住三娘,扈庄求和,不助祝庄。宋江筹思破庄之计,适孙立携眷友来投,随计用里应外合,使孙立等假投庄教师栾廷玉,佯称合御梁山;又差石秀出战,故为孙立擒去,使祝庄不疑。乐和于庄内智锄祝小三,结合庄民钟离父子等内应,宋江外攻,大破祝家庄。
4.宋江怒杀阎婆惜
阎婆硬逼宋江与女和好。未成,宋江欲给王公棺材钱,发现招文袋忘在家中,招文袋里有晃盖书信和谢金。回到家里,婆惜不给招文袋,以官司相逼,宋江将刀杀之。5.中州劫法场
宋江因为杀了阎婆惜刺配江州。一日因为喝醉酒误在浔阳楼上题了反诗,被黄文炳发现,被下入死囚牢中。吴用让萧让,金大坚伪造回信,没想到图章上出现了纰漏,戴宗一起被下死囚牢,晁盖起梁山兵马,攻打江州,劫了法场,救下宋江。
吴用
(绰号:智多星
性格特点:足智多谋、神机妙算。他是梁山泊义军的军师,足智多谋,讲信重义。梁山事业轰轰烈烈,离不开他的谋略。
主要事迹:智取生辰纲、江州劫法场,三打祝家庄,攻打大名府。)
1.智赚玉麒麟
吴用扮成一个算命先生,悄悄来到卢俊义庄上,利用卢俊义正为躲避“血光之灾”的惶恐心里,口占四句卦歌,并让他书挂墙壁上。吴用在这四句卦歌里,巧妙地把“卢俊义反”四个字暗藏于四句之首,果然,这四句诗写出后,被官府拿到了证据,大兴问罪之师,到处捉拿卢俊义,终于把他逼上梁山。
2.吴用智取大名府
北京城元宵放灯。梁山泊宋江守寨,吴用引八路人马进驻城下。时迁在北京翠云楼放火,城中大乱,梁中书四个城门冲不出去。后从南门夺路而走。城内柴进救出卢俊义、石秀,捉了李固,贾氏。
杨志
(绰号:青面兽
性格特点:精明能干、粗暴蛮横
主要事迹:杨志卖刀、智取生辰纲)
1.杨志卖刀
杨志拿宝刀到闹市去卖,招来泼皮牛二的骚扰。牛二要求杨志演示宝刀的“三宝”,经过演示,前“二宝”丝毫不爽。牛二又无理要求杨志杀个人来证明第三宝——“杀人刀上没血”,杨志不肯,牛二就耍起无赖,来抢宝刀,还要打杨志。杨志一时性起,杀了牛二。
其他
1.赚徐宁上山
破连环马的钩连枪法需要徐宁。吴用差时迁去东京盗得徐宁雁翎锁子甲,转与戴宗拿上梁山。汤隆假装和徐宁、时迁追赶盗甲之人,赚上梁山,教习钩镰枪法。
2.水寨大并火
王伦气量狭窄,嫉贤妒能,强送新来投奔的晁盖、公孙胜等人下山,引起林冲不满,在言语争执后将王伦杀死,拥立晁盖为水寨之主。
3.智取生辰纲
杨志压送生辰纲过黄泥冈。挑夫们口渴,想买白胜的酒,但杨志怕中计,不让。晁盖、吴用等人假扮车夫迷惑杨志等人,买了酒喝。杨志等人上当,喝下了带有迷魂药的酒。晁盖等人取走生辰纲。
4.晁盖攻打曾头市
7.成语故事主要人物 篇七
《天龙八部》是金庸小说中文化色彩极为浓厚的一部作品, 具有很浓的“认知的”文学趣味。其文学趣味具体表现在人物形象的思想及其行为、命运上。读者可以从其人物形象中获得儒释道精神及思考人生普世问题。
一、承载儒释道精神的人物形象
《天龙八部》主要人物有着极其鲜明的性格特征, 每个人物的性格、行为、命运依据着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方法论, 显示着他们的思想, 人物给读者不仅带来对人性、欲望寄托或发泄的快感, 亦给读者带来思考、启迪, 给读者带来“认知的”文学趣味。
如段誉身兼儒释道三种精神, 而他本质上的思想行为特征是道家思想。首先, 他自幼熟读儒家经典, 学的是儒家的仁人之心, 重礼节。例如当他与钟灵儿被关闭在石室中时显示了极强的克制力, 他发乎情止乎礼, 痴情而不淫。同时他是以佛教为国教的大理国镇南世子。从小受了佛戒, 戒杀戒嗔, 慈悲为怀对他影响很大。他不好武功, 不愿学“打人杀人的法子”;自保杀人说道“上天有好生之德, 我无故杀人, 罪业非小”;自己不会武功, 面对打打杀杀的江湖帮派, 却苦口婆心直言规劝;而他本质上的处世之法是道家的。他优越的生活环境使他基本上与世无争, 于人无求。武功、名、利他都不追, 但最后他全都得到。无为而无所不为。
虚竹则是佛家思想的承载体。佛教对他影响很大。他从小耳濡目染的就是佛家的清规戒律, “于佛法要旨虽然领悟不多, 但少林寺是他在这世上唯一的安身立命之地”。他有着单一的生存环境, 单一的信念来源。由于没有别的理论体系作参照, 对佛教的教义信之不疑。他饮水前背饮水咒, 他说的话很多是直接来自佛经。这些话直接向读者传输佛家世界观, 人生观。虽然中间他糊里糊涂地破了杀戒荤戒、色戒, 但他终不忘佛教规矩。在灵鹫宫他变前任的以威压人为以德感人, 以一颗慈悲的心治病救人, 以一颗平常心宽以待人, 以一颗佛陀心关怀芸芸众生。
英雄萧峰身上体现了很多的儒家精神, 他体现着儒家的孝悌。第四十三回他不言父过且勇于为之承担。当慕容复不肯为父担罪责, 他又鄙辱大骂慕容复。在敌人欲以宋辽交战来交换萧峰之母仇, 萧峰凛然驳斥。忠义萧峰, 在辽王兴兵南侵大宋之际, 奋不顾身将其擒下并迫其于阵前立誓, 终生不犯大宋。但萧峰是契丹人“今日威逼陛下, 成为契丹的大罪人, 此后何面目立于天地之间”以己之死换得辽宋两国数十年的平安, 换得可能在两军血战中牺牲的上万将士的命。萧峰可谓是杀身成仁, 舍生取义。守信用, 讲义气。萧峰为阿朱治病, 血战聚贤庄。他受阿朱之托照拂其妹阿紫一生, 虽厌其人, 历经万难而不弃, 不逾兄妹之礼。
以上三个主要人物支配其行为的儒释道思想都会满足读者对人生处世行为态度的思考与启迪, 对事实、真理的好奇心, 即认知的文学趣味。
二、面临人事普遍问题的人物形象
除非常主要的人物形象具有儒释道思想外, 一些次要人物面对处理问题尤其是普世问题时的思想、行为亦给读者以思考。
对情的思考。情之累人:段正淳是书中用情最多者, 他生性风流, 用情不专, 但当对每一个女子, 却也一片至诚。如此遍地撒情, 给他惹了不少麻烦。情之盲目:游坦之是用情最深者, 为了阿紫他可以忍受毁容。他成了受虐狂, 而阿紫成了施虐狂。为了阿紫他不分善恶, 拜星宿老怪为师, 同样, 明知阿紫复明之后自己不可能再相伴己之左右。他仍毅然地将自己的眼睛挖出为其做手术, 甚至阿紫跳崖殉情后, 他也随之而去。又如刀白凤用情怪, 康敏用情毒, 阿朱用情义, 玄慈方丈用情苦, 阿碧用情忠等等。对于人世中的情, 如何对待处理, 金庸笔下众多的情引发读者思考。
对名的思考。慕容复一生为之所困, 他一生为兴复燕国, 终日思念的是兴复大计, 踌躇满志, 壮志难酬, 最终在疯癫中仍做他的皇帝梦。段延庆是大理太子, 因战乱未能继承王位, 从此乖戾恶毒, 成为四大恶人之首, 一生以大理段氏为敌, 疯狂追逐王位, 最后残破一切, 飘然而去。鸠廖智是吐蕃国的护国法王, 算是“得道高僧”却觊觎大理的六脉神剑, 偷练抢来的易筋经, 最终走火入魔, 武功尽失, 大彻大悟之后潜心向佛, 度人无数。丁春秋为争掌门之位杀害师父, 最终用佛法的强大力量来化解他的戾气……凡此种种, 书中人物对名的追求或成或败, 亦给读者以对“名”的思考。
总之, 金庸《天龙八部》中还有许多可以引人思考, 给人启迪的“认知的”文学趣味。
参考文献
[1]W.C布斯著.小说修辞学[M].华明, 胡晓苏, 周宪,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9.
8.成语故事主要人物 篇八
摘 要:王刚的《英格力士》描写了在文革时期的乌鲁木齐,一群少男少女学习英语的经历。通过少年刘爱的生活自述,反映了“文革”期间的社会变迁和人物命运。本文从文革背景下的知识分子群像、文革时期对少年的压抑教育、少年成长的潜意识原因等三个方面论述那个特定时期一个少年的生活经验。
关键词:新疆经验写作 王刚 英格力士 人物形象分析
谈到近年来新疆的小说创作,不得不提到王刚。王刚是有名的新疆兵团作家,生在新疆长在新疆。1987年凭借中篇小说《博格达童话》成名,他的作品《英格力士》获得2004年长篇小说年度专家奖和读者奖的冠军,2006年获得台湾最重要读书奖好书奖,2008年入围第七届矛盾文学奖。王刚的《英格力士》是在《博格达童话》的基础上扩写的,是通过孩子的眼光从回忆的角度对新疆地区文革进行的另类描写,作品中没有任何创伤性体验,有的只是孩童亲身经历的种种事情。小说通过主人公的独特视角既表现了少年成长的主题,也反映了文革时期这个特殊时代背景下的社会、学校和家庭。
一、文革时代下的知识分子群像
《英格力士》是反映文革的题材,但它有异于惯常的反映文革历史的作品,其中没有控诉、批驳和忏悔,而是刘爱作为一个躲在角落的审视者,一个天真的孩童看大人的世界,逐层把那个特定时代真实的生活慢慢地讲述给读者听。
刘爱的父母都是富有才华的知识分子,从内地来建设新疆,虽生不逢时,可是仍然积极工作渴望得到信任和施展才能的机会,这是他们身上可敬的一面。但是,他们的人格也在时代的高压下变得扭曲,人性中宽容坚强和悲悯的一面全然不见,这种反讽意味的人物形象时常暴露出可怜又可笑的一面。
在邻居黄震自杀后,父亲揪住了刘爱的耳朵把他拉回家中,警告他以后别凑这种热闹。他们不仅没有同情可怜死去的邻居,而是选择了冷漠,甚至是出离的兴奋和喜悦:“爸爸笑了,甚至有些幸灾乐祸的样子,说:黄震早该死了。”“妈妈回来了,一进来时也面有喜色,说:黄震死了?”[1]父母不仅没有丝毫的悲悯和同情,还幸灾乐祸。作者用无所顾忌的语言拷问和嘲笑着父母的灵魂。刘爱在学校被怀疑写了反动标语后,面对冤枉,父亲没保护儿子、为儿子澄清,反而是腿一软坐在地上,向校长妥协;回到家中之后,打刘爱来释放怒气,还像个可怜虫那样哭泣,用手打着自己的脸,最终母亲献身于校长了结这件事。他的身上缺乏足够的勇气和尊严,面对强权和高压,他唯唯诺诺,不敢对权力和不公提出质疑和反抗。但在深夜里,父亲抱着刘爱说:“爸爸承认了,只是爸爸自己的事,就没有你的事了。你还小,别人只能找爸爸,你好好上你的学。”[2]这段话透露出了一个父亲对儿子的爱,一个男人对家庭的担当,可是他有心无力,在校长和范主任为代表的权力方面前,在高压下,他没有话语权,他只能向现实弯腰。从中看得到父爱,更看到自私和怯懦。
除了家庭中父母伟岸形象的衰落,小说还体现了那个时代诸多荒谬可笑的事情。黄震是一个国民党军官,因为忍受不了政治压力和家庭压力而上吊自杀;清华大学毕业的范主任,丧失了道德标准,屈从于政治,又利用手中的政治权利,对刘爱的维语老师阿吉泰百般骚扰,没能得逞后,又对阿吉泰实施报复,范主任是有知识的,明知道刘爱父亲做的是对的,仍然为了讨好申总指挥而对他拳打脚踢;还有在教育理想与屈服于政治之间不断寻找平衡点的校长,他没有完全地摒弃人生理想,一面保护着残缺的教育,比如对英语老师和英语课的保护,一面又灵活机警地应对政治事件,试图通过妥协于政治,在缝隙中传播文明。在扭曲的社会环境里,心态已经日渐改变,他们软弱、虚伪、自私和猥琐。
二、文革时期对少年的压抑教育
无论是政治风波还是对大人精神世界的窥探,这些都贯穿于刘爱的成长过程,是一个孩童的所见和所感。刘爱的成长才是作品最大的主题,它通篇详细地记录了主人公刘爱如何由一个孩子成长成为一个大人。再现了一个处在青春期的少年从十三岁到十七岁这段时间的丰富的内心世界,文革这一特殊社会环境又导致追求文明的愿望受到压抑,更表现了新疆少年刘爱对英语、对文明发自内心的追求。
在小说中刘爱的英语老师王亚军是先进知识的代名词,身上散发着优雅的气质,有着纯正的英语发音。《英格力士》从刘爱开始学习英文初期开始讲述,国际音标四个字让刘爱心中充满了渴望,“就好象我们可以乘着戈壁滩上的大风,越过塔里木沙漠,越过阿尔泰那边的额尔齐斯河,一直漂到欧洲的英国,最后才落到美国。”[3]可是当刘爱开始念英语的时候全班的笑声逐渐大起来,刘爱感觉“那种像是狂风般的笑声最终可以让你气急败坏”。[4]为什么在同学面前读英语会这么狼狈不堪?原因在于,那个时代对于知识追求的愿望被压抑,刘爱的追求是一种胆怯的试探。刘爱的追求表现在渴望当英语课代表,渴望和英语老师进行交流,渴望成为一名绅士。这种追求从三件事儿上体现出来,第一件是并不近视的刘爱配了一副眼睛,母亲因此打骂刘爱,并且严禁再和王亚军来往;第二件是偷偷的把母亲的香水洒在身上;第三件是去王亚军的宿舍偷英语字典,因为学会所有字典里的单词象征着变成“地道的英国绅士”,但这种偷盗行为又招来父母的质问。刘爱每一次对文明的追求都战战兢兢又偷偷摸摸,害怕同龄人的耻笑和父母的打骂和质疑。因为没有人理解他,社会环境不给他追求文明的空间,刘爱的成长过程更是不遗余力地把人们对于文明的渴望和被压抑的扭曲心理最大限度地表现出来。
王亚军不仅教给了刘爱英语知识,更引领了刘爱的精神成长之路,刘爱对手淫充满负罪感时,王亚军适时的肯定了刘爱行为的正常和合理,并且安慰刘爱,“你不必这么压抑,每个人都要经过这样的时期。”[5]最终刘爱感觉:“我的身心解放了,因为我放下了包袱,又像个快乐的孩子。”[6]随着负罪感的消失,刘爱在青春期的心理健康上又成长了一步。中国是一个伦理观念高度发达的国家,中国的传统崇尚“禁欲”,在那个年代显得尤为突出,即便在新疆这个被认为化外之地的边疆城市也没能逃避。在这个既定的时代,对自然生长也附加了社会规范的约束,负载着道德伦理。但是,在青春期,随着身体的发展和变化,这种好奇心是无法抑制,始终存在的,压抑人性对青春期少年的成长是有害的。endprint
三、少年成长的潜意识原因
王刚的《英格力士》,不仅反映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生活,也涉及到刘爱自身丰富而复杂的精神世界。精神分析学认为,力比多是一种本能,是人的行为和心理现象发生的内在驱动力。刘爱因为成长中的欲望长时间被压抑,引发的心理孤独感和逆反行为尤为明显。因此,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来分析这部作品是可行的。
刘爱成长在知识分子家庭,父母都是清华大学毕业的工程师,父母相亲相爱,喜欢苏联的音乐和歌曲。这样的父母明白在困难的年代如何慰藉心灵和精神世界,却从来不考虑刘爱的精神世界。在面对社会压力和教育孩子的问题时,他们是懦弱无知的。这一切,导致了刘爱做出偷窃英语字典、偷窥阿吉泰洗澡、离家出走等行为,成为了大家眼中的问题少年。
首先,刘爱是怎么去偷窃字典的?一心要建设防空洞的母亲,忘记了刘爱。远走南疆的父亲,也难得照顾刘爱。刘爱一直向往进步文化,时刻保持优雅的王亚军,是刘爱唯一的朋友。母亲却因为王亚军给女生补课,认定他是生活作风不好的,始终阻拦刘爱向英语老师王亚军接近。为了强迫刘爱和王亚军断绝师生关系,她扇了王亚军耳光,阻止刘爱做他的课代表。因为母亲的愚蠢,王亚军不再理刘爱,刘爱感到非常孤独,甚至是生命中绝大部分的欢乐都没有了。此时,王亚军的英语字典变成了这一切的象征物,孤独的刘爱决定去王亚军的宿舍偷词典,仿佛得到了词典,就能找回被母亲剥夺走的快乐。最终从房子里跳窗逃跑。摔断了腿后,母亲居然怀疑是王亚军房间里有“黄色”的东西吸引刘爱。王刚用犀利的笔触表现了现实和自我认同背道而驰时,人的自我认同危机。
弗洛伊德认为,男性有“俄狄浦斯”式的恋母情结。刘爱喜欢的正是美丽的维语老师阿吉泰,刘爱对阿吉泰的单恋类似于恋母情结。同时阿吉泰也是众多小男孩的梦中情人。他对性的懵懂、对阿吉泰肉体的痴迷,进一步驱使刘爱偷窥阿吉泰洗澡,并且觉得,人生最大的一件事已经完成,死而无憾了。从刘爱的成长经历来看,他的青春期性心理发育,长期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这种压抑的结果,让他对性变得更加敏感,逐渐形成手淫甚至是偷窥癖,以此来寻找释放点。当欲望需要不断地冲破囚牢,刘爱只能以极端的方式去满足这种心理欲望。刘爱不断地承受着他人和自我认同危机,当被压抑的欲望激发出变形的行为时,发生了无法估量的伤害。这昭示着少年儿童作为人的欲望是不能被漠视和压抑的。
巴赫金曾指出:“小说依据的基础,是个人的体验和自由的创作虚构。”个人体验源自于作者的真实生活经验。本篇小说对于童年往事的回忆、对父母人性的再审视和对自我的回顾和审视,都是那个时代的产物。因此小说通过主人公的成长故事,对那个时代的社会环境和复杂人性进行描摹,往往具有思想的尖锐性和深刻性。
(新疆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资助项目: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新疆经验的文学书写,NO.12CNW083。)
注释:
[1][2][3][4][5][6]王刚:《英格力士》,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参考文献:
[1]王刚.英格力士[M].北京:百花文艺出版社,1981.
[2]王刚.月亮背面[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3]王刚.福布斯咒语[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4]康雪.试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分析小说《莲花》[J].才智,2013.
[5]孙希娟.关于成长的叙事——解读王刚长篇小说《英格力士》[J].小说评论,2007.
[6]常智奇.《月亮背面》的价值投向[J].文学报,2010.
[7]罗朋.诗化与笑谑化——评王刚的《英格力士》[J].当代文坛,2006.
[8]孟繁华.21世纪长篇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J].文艺研究,2005.
【成语故事主要人物】推荐阅读:
宋江等主要人物故事情节09-15
与古代人物有关的成语06-26
描写人物的成语及解析09-12
神话成语故事历史成语故事07-09
历史成语典故与相关的人物07-23
四字成语故事-生灵涂炭成语故事08-03
练习题-成语中的人物06-29
三国历史故事成语故事07-26
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有哪些成语10-03
三国故事的成语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