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专题复习表现手法(共7篇)
1.中考专题复习表现手法 篇一
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手法
一.诗歌的表达技巧包括哪些内容?
1.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排比、对偶、反复、通感、设问、用典、对比、互文、设问、反问等。
2.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重点是描写和抒情。
3.表现手法:对比、照应、衬托、渲染、双关、铺垫、抑扬、联想、想象、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动静结合、远近结合、正面侧面、白描、细节描写、视听结合: 以景结情: 乐景写哀情“
列锦:全部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经过选择组合,巧妙地排列在一起,构成生动可感的图像,用以烘托气氛,创造意境,表达情感的一种手法。经典的“列锦”如:“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骏马秋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
二.鉴赏表现手法的答题步骤
1.指出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2.这种手法在诗歌中是如何具体运用的;3.体会运用该手法的作用(或营造了何种意境,或抒发了何种感情,或如何使诗歌生动形象)。
三.实战演练
1、《绝句》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这首诗运用了什么手法,请对此略作分析。
参考答案: 全诗最主要的技巧是以乐景衬哀情,极写春景之美,更能衬出归心的殷切和乡思之深。
2、《雨霖铃》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摧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从整首词来看,其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
参考答案:虚实结合。上片纪别,从日暮雨歇,送别都门,设帐饯行,到兰舟摧发,泪眼相对,执手告别,依次层层描述离别的场面和双方惜别的情态,展示了令人伤心惨目的一幕。
下片述怀,承“念”字而来,设想别后情景。词中“今宵”设想别后的情景:一舟离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柳梢,想像中别后的凄凉景象倍增眼前断人肠的离愁。
3、《鸟鸣涧》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这首诗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参考答案:用花落、月出、鸟鸣突出了春涧的幽静,以动衬静。
4、《题西溪无相院》张先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芦碍月生。
第二联是怎样写景的?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上句着眼于视觉,写浮萍破处,山影在水中显现出来,呼应首联“清”字。下句则着墨于听觉,以细微的草声衬托出环境的宁静,呼应了首联的“静”字。
5、《清平乐 》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这首作品写春,运用的最明显的修辞手法是什么?试分析这种手法使用的妙处。
参考答案:拟人(或比拟)(步骤一);
参考答案:将春天“人格化”,幻想其去处,唤其归来同住,最终难见其踪影,将自然季节描写得生动活泼(步骤二),寄托了词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无法与春住”的无奈,妙趣横生(步骤三)。
6、《鹧鸪天·送廓之秋试 》辛弃疾
白苎②新袍入嫩凉,春蚕食虽响回廊。禹门③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注】①秋试:科举时代秋秀举行的考试。②白苎(zhù):用白色苎麻织成的布。③禹门:即龙门,古时以“鱼跃龙门”喻指考试得中。
请举一例分析本词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
参考答案:“白苎新袍入凉”“春蚕食叶响回廊”是实写,点明进令和环境;“明年此日青云去,去笑人间举子忙”是虚写,想象金榜题名后轻松愉悦的心情。虚实相生,表达对应考者的良好祝愿。
7、《竹轩诗兴》张镃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注]来。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注】篆烟:盘香的烟缕。
本诗第二联描写精妙,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全联视听结合,生动地描写了诗人的所见所闻,表现了竹轩环境的清幽和诗人生活的闲适;“梢影细从茶碗入”准确地描绘了茶具间光影的变化;“叶声轻逐篆烟来”运用比拟(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叶声与烟缕升起相伴的动态美。(5分。答出视听结合并加以分析,给2分;若答出衬托或动静结合并加以分析,可给1分。答出光影变化,给1分;答出比拟手法并加以分析,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8、《山寺夜起》 江湜
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三四两句中的“烟”有哪些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
4.参考答案:三四两句中的“烟”有两个特点:一是白色,一是具有动态。诗人在第三句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形容山岚在月光下呈现出如云的白色;第四句以“流”字描写山岚之动态,形象生动。
9、《鹧鸪天》张炎
楼上谁将玉笛吹,山前水阔暝云低。劳劳①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修禊②近,卖饧③时,故乡惟有梦相随。夜来折得江头柳,不是苏堤④也皱眉
【注】①劳劳:遥远。②修禊:古俗春季于水滨设祭。③卖饧:清明前后卖糖粥。④苏堤:作者家乡杭州的名胜,以柳闻名。作者在词的上片是怎样借景抒情的?
参考答案:⑴词的开头,玉笛声唤起作者的哀怨之情。春水茫茫,暮云低垂,使作者心情变得黯淡。(2分)看到远飞的燕子,作者不禁想起自己飘零千里之外;看到雨打过后稀疏的梨花,作者感到自己孤寂无依。(2分)
2.中考专题复习表现手法 篇二
一.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是理解文章的第一步。就是着眼于全局, 通过自己的主观认知, 综合运用语文知识, 对文章进行通读和理解, 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达到一个整体了解。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 包括感知并理解题目含义、文化背景、写作意图、中心思想、结构特征、线索、感情基调等。近几年中考阅读考查体现整体性, 侧重考查对文章整体的感知理解。
解答整体感知阅读题, 就掌握一定的技巧, 尤其是中心主旨、段落大意、题目含义、感情发展、写作目的、启示意义等方面, 要讲究归纳总结的方法。答案可以采摘文中的关键语句, 筛选主要的, 剔除次要的, 加以合并浓缩。要将材料中的几个段落的意思合并在一起, 结合题目, 兼收并蓄, 才能做到全面而不遗漏。
中考真题再现:
阅读全文, 说说作者对笨槐的认识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4分) (2010年淮安市中考语文试题《笨槐》) (1) 小时候总觉得笨槐很笨。相对于洋槐, 笨槐的确名副其实…… (2) 随着年龄的增长, 我渐渐地发现笨槐也有它的美, 它的生存智慧…… (3) 我现在更愿意把笨槐看作一个智者……
参考答案:小时候总觉得笨槐没用, 现在更愿意把笨槐看作一个智者。
二.获取信息
一般回答获取信息类题目应遵循以下步骤:第一,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结合题目提示, 确定信息筛选的标准;第二, 辨别比较材料并分类整理, 找寻答题所需要的“重要的信息和材料”;第三, 结合“重要的信息和材料”, 进行归纳概括, 并表述出来。答题时须注意:一要找准与题目有关的阅读区间;二要抓住原文信息的要点;三要依照题干要求做定向语言转换。
中考真题再现:
文章认为海洋温差能是“天赐良‘源’”, 请根据文章内容, 概括海洋温差能发电有哪些好处。 (4分) (2010年淮安市中考语文试题《天赐良‘源’》)
参考答案:节约能源;环保 (几乎不会产生污染物和温室气体) ;利用氢作为燃料, 或从浓缩海水中提取铀、重水以及一些稀有金属;产生淡水。
三.理解分析
这一考点可以细分为以下三个小点:理解重要词语、赏析句段内涵、体会表达效果。
1. 理解重要词语
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就是联系文章的中心和上下文, 品味词语的本义、转化释义。其中最重要的是语境义, 包括词语在语境中的特殊含义、深层含义及言外之意。领会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是现代文阅读最基本的要求, 《课标》提出的“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是现代文阅读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目标。理解品味词语时, 要关注具体的语言环境, 即联系文章的中心、人物形象、作者的感情以及上下文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联系文章的中心思想, 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主要是思考这个词语是否体现了文章的主旨。要考虑如血脉一般始终贯穿于文章中的作者的感情。另外, 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有时还需从修辞、文体的角度去考虑。概括起来就是要把握字不离词, 词不离句, 句不离篇的原则。
中考真题再现:
联系上下文, 体会第 (3) 段中加“▲”词语“托”的妙处。 (4分) (2010年淮安市中考语文试题《荔枝》)
参考答案: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手捧荔枝的动作, 表现了荔枝的珍贵和母亲的爱怜之情。
2. 赏析句段内涵
赏析句段内涵的考查包括句子品味、段落理解。句子品味往往指把握主要意思, 理解句子的特定内涵, 包括其比喻义、委婉义、深层义等, 辨识句子的表现形式及表现方法, 品析句子的表达作用和表达效果等。段落理解大多是分析文段的结构层次、组织顺序, 品味文段的表达作用, 揣摩文段的情感抒发等。
《课标》在“课程目标”中指出, 阅读应能体会和推敲重要句子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这类语句常常在文章中起关键作用, 牵一发而动全身, 往往能揭示文章主旨, 体现作者意图。分析理解句子含义及作用, 可根据修辞特点, 联系上下文, 结合语境, 明确内涵, 依托写作背景, 围绕写作技巧, 紧扣思想感情, 抓住句中的关键词语来理解句义。理解句子的作用, 还要注意不同语句的表达方式的特点:说明语句简明、准确、丰富;议论语句准确、严密、鲜明;记叙语句丰富生动;抒情语句, 则感情浓郁。通过对精彩语句的赏析、揣摩和鉴赏, 体会文章的内蕴美, 领悟文章所包含的人生意义和美学价值, 提高对文章的文旨文脉文风的感受力。
中考真题再现:
★阅读第 (1) 段, 体会作者描写石榴树花与子并生枝头壮观景象的作用。 (2009年淮安市中考语文试题《落花枝头》)
参考答案:展现了石榴花的娇艳热情生气, 同时也暗示花为果实奉献的骄傲和自豪, 为后文歌颂石榴花落花的无私伟大作铺垫。
3. 体会表达效果
体会表达效果是指对文章的词语、句子、描写方法、说明方法、论证方法作用的理解, 还包括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近几年来中考中此类考点常常以主观题型出现, 是学生的失分点。解答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等方面的题目, 必须掌握各种文体知识, 如记叙文中的描写方法及作用的理解;说明文中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的辨认;议论文中的论点、论据、论证的分析归纳。回答问题, 应把握试题题干的要求, 明确题目的考查点, 细读文章, 结合平时所学的有关表达效果的常识, 进而分析、比较、概括。
中考真题再现:
阅读第 (1) 段中加框的语句, 用简明的语言说说句中列举的数据所起的作用。 (4分) 2010年淮安市中考语文试题《天赐良‘源’》)
在几种可利用的海洋能源中, 温差能从数量上讲是最大的, 可以达到148亿兆瓦, 是潮汐能和盐差能总和的10倍多。
参考答案:具体说明在几种可利用的海洋能源中, 温差能从数量上讲是最大的。
四.探究体验
近年来, 中考语文命题顺应发展, 尊重学生对文本的自我解读, 不断地改革创新, 开放探究型试题越来越多, 诸如对文章的内容、观点或写作技巧提出自己的看法, 说出自己的感受, 根据阅读材料提供的已知内容推测、想像未知内容等。答案也不强求统一, 具有开放性和弹性, 目的是考查学生阅读思维的多样性, 鼓励学生发表富有个性的独到见解, 让学生在答题中也能张扬个性, 激活灵性和悟性。
中考真题再现:
结合笨槐某一方面的“生存智慧”, 联系自身实际, 简要说说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5分) (2010年淮安市中考语文试题《笨槐》)
示例:笨槐在自己暂时处于劣势时, 不怨天尤人, 踏实奋进, 启示我们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要有正确、积极的态度, 迎难而上, 这样才能获得成功。
五.想像联想
此类题型一般出现在记叙文中, 假设阅读者是故事中的人物, 让阅读者就某一情节与故事中的人物“对话”, 或者“在当时的情景中”谈自己的感受;或者描述此情此景中的心理活动;或者揣摩、想像故事中的人物在某一情节中的心理活动、语言表达或动作变化并进行描摹。
中考真题再现:
★本文第 (1) 段末尾省略了“茉”展示手绘作品后班级同学的反应, 请展开合理想象, 补上这段描写性文字 (60字以内) 。 (2009年淮安市中考语文试题《光阴里那些手绘的花朵》)
示例:哇, 那是多么美丽娇艳而又姿态万千的一朵朵山茶花。同学们都为之欣羡。
★“落花辞树虽无话, 别倩黄鹏告诉春”, 结合上下文内容, 简述落花会委托黄鹏向春天说些什么。 (2009年淮安市中考语文试题《落花枝头》)
示例:向春天诉说自己的愿望:希望自己凋谢后能够果实累累, 来年继续尽情绽放。
六.评价欣赏
中考对评价欣赏的考查往往是让考生依据阅读材料的场景或情景, 对自己感受到的作品思想感情进行评价, 或谈谈读文后的感想、启示等。
评价欣赏的表述是一个综合考查学生阅读能力的考点, 做好这类题目, 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 积累素养是基础。只有有深厚的语文功底, 才能读懂文章, 才能有感而发。 (2) 理解主旨是灵魂。一般感想的表述不能偏离原文的中心, 所以必须正确理解文章的主旨。 (3) 正确表述是关键。理解主旨还需按照题目的要求谈自己的感想, 围绕中心, 不能天马行空, 任意而谈。表述要正确、连贯、流畅。
中考真题再现:
★对于在校服上手绘图案这种现象, 有人赞成, 有人反对, 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5分) (2009年淮安市中考语文试题《光阴里那些手绘的花朵》)
示例:我认为同学们对手绘的喜爱是一种正当的兴趣爱好, 无可厚非, 应该加以引导而不是“压制”。
第 (3) 段中, 面对母亲买回来的沙果, 作者“连声说真好吃”、“不住口说真便宜”。对作者这种安慰母亲的“把戏”, 你是否赞同?请简要说说你的看法。 (5分) (2010年淮安市中考语文试题《荔枝》)
示例:赞同。因为作者这种安慰母亲的“把戏”, 体现出的是作者的孝顺和体贴。
示例:不赞同。从文中的叙述可以看出母亲是善解人意, 对这样的母亲不需要说谎言, 因为母亲理解儿子。
3.中考化学小专题复习探析 篇三
【关键词】中考化学;小专题;复习技巧
一、中考化学中小专题复习的注意事项
在中考化学复习中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促进复习效果的提升。首先需要把教材作为最主要的复习资料,在对教材复习的基础上借鉴一些专题资料,例如试卷、复习提纲等,更全面地复习专题知识。在复习的过程中具体有如下几个注意事项:
1.要注重对问题的探究性,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化学这门课程主要是以实验作为主导的,因为实验中的探究性与化学科学的特点比较相适应,所以在中考中对这方面涉及到的体型比较多,所占分值比较大。有关科学探究的内容一般都会涉及到全书中的内容,基本上最常见的包括碳的化合物性质、合金成分、催化剂反应、空气的成分、水的组成、离子性质、灭火方法以及燃烧的条件、质量守恒的定律等,要对这些方面的实验和资料进行重点的阅读和掌握。
2.要提高自身的解题技巧,学会举一反三
在复习时一般教师会促使学生做大量的试题,主要是为了提高做题技巧,把握做题方法。当然在做题的时候,不可盲目,要通过一道题学会一个类型的题目做法,也就是常说的举一反三。第一步,需要多做一些基础题型,在对某一个转体知识点复习之后要可以从内涵上掌握它,能够理解、应用并熟悉。每一个专题所做的题目的数量没有必要过多,但是一定要做具有代表性的题目。第二步,做强度较大的题目。这一步是复习做题的重点,也是中考考试中的重点。这类的题型往往是包含了几个基本知识点,具有非常强的灵活性和综合性,当然题型也略有复杂。第三步,要做一些综合性质比较强的题型,也就是做难题。这一步是取得高分的关键。在做这类题型的时候要多结合一些资料,把解题的各种方法相互混合在一起,综合和分析相结合,注意把握好各个部分相互之间的联系。
3.夯实基础,回归教材
在对基础题和难题都掌握好的情况下,要回归教材,多读教材上不太熟练的资料。第一,要对教材中讲述的问题进行整理和归纳,从基本学习中提炼出来深刻的化学原理和概念,要把各种题型分门别类的整理出来,形成系统性的知识点。第二,要强化记忆,学会融汇贯通,对那些注重记忆性的知识点,做到心中熟练,能够灵活运用,例如:化学式、元素符号、金属活动顺序、性质反应、化合价、溶解性、物质颜色等。
二、中考化学小专题复习的策略
小专题复习的方法有很多,在众多复习方法中需要掌握几种最基本的应考方法,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提炼出来相关的技巧。具体应对中考考试的策略有如下几种:
1.要对中考考试中某一专题的考点进行明确做好试题复习
一般来说,明确考试要求就是要多关注历年考试中各个类型试题分值的变化,看准方向,促进复习效果的提升。通过对近几年来中考化学的考试内容、考试方法、试卷结构、考试性质的分析和比较,可以看得出来,基本考试要点没有太大的变化,所以依据要对历年题型进行分析和学习,掌握好的学习技巧。在掌握好技巧的同时要做好专题知识的特殊性复习。以下举例分析说明:
(1)对化合物、元素、单质等方面知识的复习方法:第一,采取纵向联系的方法,把其用途、化学性质、制法、物理性质、鉴别以及化学反应等串成一整个知识链。第二,采取横向比较方法,例如石墨、二酸三碱四盐、金刚石、三种气体等这样的方法,能够把记忆的条款减少,优化内容,促进记忆有效。第三,采取综合运用方法,通过对各个类型物质的化学性质分析,归纳出来物质反应的规律性,并进行综合性的知识运用。
(2)对化学实验采取的复习方法:第一,要重点掌握好化学化学反应的类型、实验现象以及化学反应的方程式。第二,要把物质的性质作为中心,充分掌握提纯、除杂、鉴别、检验等。最后要对化学实验装置的用途进行归纳,根据实验条件和要求进行组成测定、成分推断、物质制备等。
2.要选好专题知识的记忆方法
相比较来说,化学课程中需要记忆的东西比其他理科课程要多,所以要学会一定的记忆技巧,促进快速记忆。对于那些纯粹属于概念性的东西来说,虽然不需要一字一字的记忆,但是一定要清晰地理解,掌握其含义。还有一些知识需要牢固地储存在大脑中,通过合理知识点的记忆提高使用效率。例如化学方程式、元素符号、化学式和化合价、酸碱盐等等化合物的溶解性质和规律等,都需要牢固地记在脑海中。记忆的方法也有很多种,需要对知识点进行串联,通过对知识点“个性”和“共性”的把握促进以及的效果。
3.要对实验训练进行强化
实验在化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探究实验、实验方案的改进和设计等。在进行练习和记忆的时候要尽量把事物的特征深化,做到联想丰富。例如,在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练习时,要尽力抓住失氧和得氧的特征对氧化反应、还原剂、氧化剂、还原反应等进行判断,做好区分。另外要从某一个实验的意境中去联想,例如在进行H2(或CO或C)还原CuO的时候,要把教师在讲课时的动作步骤、语言效果、生成物、实验现象等联想出来,这样更容易记忆CO、C、H2三种还原剂对CuO的不同反应。
4.要关注热点专题问题,学习和实际相联系
关注热点问题主要是指学会运用学到的化学知识对生活中的问题进行解决,这个方面是近段时间课程改革中的重点。在复习的过程中要把课程内容密切联系实际,选择一些与生态平衡、化工生产、能源和资源开发、环保、生活健康等相关的题目检验自己对化学学习的理解程度。
三、结束语
化学小专题复习在化学学习中非常重要,学生要从自身学习的状况出发,做好中考前的复习,提高学习效果。本文主要分析了中考化学小专题复习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并提出一系列促进复习的策略,希望能够促进学生对化学的复习。
参考文献:
[1]李兆君.现代教育技术[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鱼飞.浅谈化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J].教学改革.2011.(2)
[3]付国军.初中化学教学如何实施创新教育[J].教学改革.2011.(1)
4.中考专题复习病句复习教案 篇四
1、了解常见语病的种类、明确病因
2、能根据不同语病修改病句
3、能正确解答有关语病的考题(选择题、订错题等)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 1.搭配不当
①主谓搭配不当。如:妈妈的叮嘱又浮现在我的脑海里。(“叮嘱”不能“浮现”,可改“叮嘱”为“形象”或改“浮现在我的脑海里”为“回响在我耳边”。)
②动宾搭配不当。如:我们认真倾听了他那慈祥的面容和感人的报告。(“倾听„„报告”可以,但“倾听„„面容”就不能搭配)
再如:增加质量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提高„„质量”“增加„„产量”才能搭配)③主宾搭配不当。如:中学生是学习的重要阶段。(“中学生”不是“阶段”,可改之为“中学”)
④修饰语与中心词搭配不当。如:他在培育良种方面花了很大的心血。(定语“很大”与中心词“心血”搭配不当,应改为“很多”。)
再如:自己有双聪明能干的手,什么都能造出来。(“聪明能干”不能修饰“手”)
⑤关联词搭配不当。如:只有反复朗读,就能把课文背熟。(“只有”和“才”连用,“只要”和“就”连用,改一处即可。)2.语序不当
①表先后次序的词语排列不当。如:大会通过并讨论了他所作的工作报告。(应该是先“讨论”后“通过”,可改为“大会讨论并通过了他所作的工作报告。”)再如:为了搞好工作,我们要虚心接受、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要先“广泛征求”后才是“虚心接受”)②修饰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如:我国棉花的生产,现在已经自给有余。(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应改“棉花的生产”为“生产的棉花”)
③多层修饰语排列顺序不当。如:这次展览会展出了几千年前刚出土的文物。(应该说“刚出土的几千年前的文物”)再如:今天我们学校请来了一位优秀的国家队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女篮球教练。(多层定语应这样排列:领属性数量动词性短语形容词名词,即“国家队的一位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优秀的篮球女教练”)又如:许多老师昨天都热情地同他在休息室里交谈。(多层状语应这样排列:时间处所范围情态对象,原句应改为:许多老师//昨天在休息室里都热情地同他交谈)
④词序不符合语言习惯。如:这首歌是广大音乐爱好者倍受欢迎的。(语序不合习惯,应把“倍受”移至“广大的”前面。)再如:教室的讲台上厚厚的放着一叠书本。(不是“厚厚的放着一叠书本”,应改为“放着厚厚的一叠书本”)
⑤关联词语位置不当。如:要是一篇作品的思想有问题,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即使”应移到“文字”前)再如:不但她好好学习,而且还帮助其它同学。(复句中的分句主语一致时,主语应在全句之首;主语不一致时,关联词语应在主语前边。“不但她”改为“她不但”)
⑥产生歧义。如:记者又到学校采访到了许多张老师的事迹。(到底是“许多张老师”还是“许多事迹”交待不清,可改“许多张老师的事迹”为“张老师的许多事迹”)练习检测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D)。
A.机器质量的好坏是保证生产安全的一个重要条件。
B.几个学校的老师找他就升学的问题交换了意见。
C.构建长、株、潭经济合作圈,是湖南战略重大的决策。D.为了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开展山区物候观测是必要的。(A项中的“好坏”和“保证安全”属“二对一”,B项的“几个学校的老师”有歧义,C项语序不当,“战略”应放到“决策”前。正确答案为D。)
2、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是(A,去掉“是否”)
A.是否多读书,也是提高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途径之一。(修改:去掉“之一”。)
B.刘翔虽然在跨栏上有天分,在审美方面也有过人之处。(修改:将“虽然”改为“不但”。)
C.在上海汽车展上,国产汽车不断层出不穷。(修改:删掉“不断”。)
D.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修改:在句尾加上“任务”。)
二、辨析下列句子,正确的画“∨”,有语病的请指出病因并改正
1、翻滚的乌云和瓢泼似的大雨从天空中倾泻下来。
(主谓搭配不当,改为:翻滚的乌云遮住了天空,瓢泼似的大雨从天空中倾泻下来。)
2、连环画一类的小书,又不能使我渐渐满足了。
(词序不当,改为:连环画一类的小书,又渐渐不能使我满足了。)
4、科学著作对我们这些粗识文字的人是看不懂的。
(主动被动颠倒,改为:我们这些粗识文字的人对科学著作是看不懂的。)
9、我看到了那阔别多年的乡亲和那熟悉的乡音。
(动宾搭配不当,改为:我看到了那阔别多年的乡亲,听到了那熟悉的乡音。)
16、我们只有努力,就一定能成功。
(关联词语搭配不当,改为:我们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成功。/ 我们只有努力,才能成功。)
17、只要认真听课,才能取得好成绩。
(关联词语搭配不当,改为:只要认真听课,就能取得好成绩。/ 只有认真听课,才能取得好成绩。)
10、我们一定要提高这种产品的产量。
(动宾搭配不当,改为:我们一定要提高这种产品的质量。/ 我们一定要增加这种产品的产量。)
18、中国历史上曾经四次有过西部开发。
(语序不当,改为: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四次西部开发。)20、不管山路十分曲折,他也努力向上攀登。(关联词语搭配不当,改为:尽管山路十分曲折,他也努力向上攀登。/ 不管山路多么曲折,他也努力向上攀登。)
23、她对我的爱好文学和接近文学,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
(词序不当,改为: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
29、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和倾听着这位老专家的报告。
(主谓搭配不当,改为: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这位老专家并认真倾听着他的报告。)30、天气很晴朗,一朵朵五彩缤纷的白云漂浮在高空。
(修饰词语使用不当,改为:天气很晴朗,一朵朵白云漂浮在高空。)
31、他的死对于我是很悲痛的。
(主动被动颠倒,改为: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
33、提高和培养广大青年工人的文化技术水平是当前的一项紧迫的任务。
(动宾搭配不当,改为:提高广大青年工人的文化技术水平是当前的一项紧迫的任务。)
35、我们必须严格遵守、全面理解、认真学习《中学生手则》。
(词序不当,改为:我们必须认真学习、全面理解、严格遵守《中学生手则》。)40、这朴素的话语多么深刻的蕴含着人生哲理啊!
(语序不当,改为:这朴素的话语蕴含着多么深刻的人生哲理啊!)
38、我不但相信他,而且以前反对过他的人现在也相信他了。
(词序不当,改为:不但我相信他,而且以前反对过他的人现在也相信他了。)
42、为了四个现代化,必须加强与提高科学技术水平。
(动宾搭配不当,改为:为了四个现代化,必须提高科学技术水平。)
43、这样一来也达到了提高生产力水平的作用。
(动宾搭配不当,改为:这样一来也起到了提高生产力水平的作用。/ 这样一来也达到了提高生产力水平的目的。)
47、班主任老师征求并采纳了同学们开展课外活动的建议。(对)
52、《孔繁森》这部电影成功的塑造了鞠躬尽瘁为人民的好干部孔繁森的事迹。(动宾搭配不当,改为:《孔繁森》这部电影成功的塑造了鞠躬尽瘁为人民的好干部孔繁森的形象。)
53、张民迈着强壮有力的步伐向我们走来。
(修饰词使用不当,改为:张民迈着矫健有力的步伐向我们走来。)
54、博览会上一种新型的纳米电池唤来了不少观众的目光。
(动宾搭配不当,改为:博览会上一种新型的纳米电池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目光。)62、开展这项活动旨在提高全社会保护环境的风气。
(动宾搭配不当,改为:开展这项活动旨在提高全社会保护环境的意识。/ 开展这项活动旨在弘扬全社会保护环境的风气。)
63、妹妹找不到爸爸妈妈心里很着急。(有歧义。可改为:妹妹找不到,爸爸妈妈心里很着急。/ 妹妹找不到爸爸妈妈,心里很着急。/ 妹妹找不到爸爸,妈妈心里很着急。)64、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入了两家银行。(有歧义)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 3.成分残缺
①缺主语。如:通过学习使我提高了认识。(缺主语,去掉“通过”或“使”。)再如: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②缺谓语。如:妈妈生病后,他就主动照顾弟弟的任务。(缺谓语,在“照顾”前加“承担”)③缺宾语。如:看到他的照片,我便想起了当年我们一起玩耍、同桌共读。(这个句子缺少宾语中心词,应加上“的情景”。)
④关联词语残缺。如:新加坡的竹节虫不仅体色几乎和竹子一样,体形在安静时完全像一枝树枝。(在“体形”前加上“而且”)再如:这次学术会,时间并不长,收获很大。(加上“虽然„„但是„„”)4.成分多余
①前后重复。如:为了不出差错,考试时他非常分外小心地解答着每一道题。(“非常”和“分外”重复,应删去其中一个)
再如:关于这件事的具体详情,我以后再告诉你。(“具体”与“详情”重复,可改“详情”为“情形”)②否定多余(否定词错用)。如: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事故是要防止发生,不是防止不发生,应改为:“为了防止这类事故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③误用多重否定。谁也不能否认地球不是绕着太阳转的。(“不能”“否认”“不是”三重否定构成否定,原句意为“地球不是绕着太阳转”,这与客观事实不符,应改为:“谁也不能否认地球是绕着太阳转的。”)再如:难道能否认我们的意见是不正确的吗?(“否认”“不正确”与“难道„„吗?”这一反问句式构成三重否定,使原句意思成了“我们的意见是不正确的”,这显然与作者要表达的意思相反)练习检测
一、选择题
1、没有语病的一项是(C)(A“劳动是一天”不妥B“塑造事迹”不搭配D“妨止不违法”不对,去“不”)
A、这最后一天的劳动是同学们最紧张、最愉快、最有意义的一天。
B、苏联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塑造了共产党员保尔•柯察金的英雄事迹。C、再就业工程能否顺利实施,是能不能维护社会安定的重要条件。
D、学校希望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展法制教育,防止青少年不违法犯法。2、没有语病的一项是(B)(A“只有„„就”不搭配,C“处心积虑”贬义D改为:无时无刻不在)
A.上课时只有集中注意力,就能把握重点,攻破难点。
B.为了防止大灾之后有大疫,驻鄂某部医务人员日夜巡查,吃住都在堤岸上。C.老师为了培养我们,可真是废寝忘食、处心积虑。
D.考生在考场上专心答卷,而场外的老师和家长无时无刻都在焦急地等待。3、没有语病的一项是(D)A、我估计他这道题一定做错了。B、《朝花夕拾》的作者是鲁迅写的。C、各种读书声汇成一支动听的歌声。
D、聪明和才智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实践获得的。
(A“可能”与“一定”矛盾B去“写的”C“一支”不能修饰“歌声”)
二、按要求答题
1、在你认为有语病的地方画上横线,在括号里写出修改意见。
在爱心义演的晚会上,文化界知名人士声情并茂地演唱了一首首动人的歌声。(把“歌声”换成“歌曲”把“声”改为“曲”去掉“声”。)
2、改正下面这个病句,请直接将正确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经过汶川大地震后,使我们对生命有了新的认识。
(经过汶川大地震,我们对生命有了新的认识。或者:汶川大地震使我们对生命有了新的认识。)
3、下列句子都有语病,在原句上改正过来。
①能否推进素质教育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删掉“能否”)
②这次会议规定每位发言者的发言时间最多不超过30分钟。(删掉“最多”或“不超过”。)
三、辨析下列句子,正确的画“∨”,有语病的请指出病因并改正
6、苦战四十天,夺取整治道路交通秩序和预防重特大交通事故攻坚战。
(无宾语,改为:苦战四十天,夺取整治道路交通秩序和预防重特大交通事故攻坚战的全面胜利。)
7、这本书虽然大致翻一下,也要花不少时间。
(关联词使用不当,改为:这本书即使大致翻一下,也要花不少时间。)
8、他的家乡是湘潭市人。(主宾搭配不当,改为:他的家乡是湘潭市。/ 他是湘潭市人。)
11、当国外友人来到长沙时,受到了长沙人民的热烈欢迎。
(无主语,改为:国外友人来到长沙,受到了长沙人民的热烈欢迎。/ 当国外友人来到长沙时,他们受到了长沙人民的热烈欢迎。)
12、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让我有了新的认识。
(无主语,改为: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我有了新的认识。/ 激烈的思想斗争,让我有了新的认识。)
13、通过建高楼大厦,是为了给广大市民提供一个更理想的空间。
(无主语,改为:建高楼大厦,是为了给广大市民提供一个更理想的空间。)
14、我们担负着把祖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无宾语,改为:我们担负着把祖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任务(的重任)。)
22、崭新的新教学楼沐浴在绚丽的阳光中。
(重复,改为:崭新的教学楼沐浴在绚丽的阳光中。/ 新教学楼沐浴在绚丽的阳光中。)
37、他到了初三后,认为自己原来基础好,放松点也不要紧的错误思想。(无谓语,改为:他到了初三后,产生了认为自己原来基础好,放松点也不要紧的错误思想。)50、当我和爸爸走上立交桥时,望着川流不息的车辆都非常激动。
(无主语,改为:我和爸爸走上立交桥,望着川流不息的车辆都非常激动。)
56、据有关专家鉴定认为,这一科研成果总体上达到了国家先进。
(缺宾语,改为:据有关专家鉴定认为,这一科研成果总体上达到了国家先进水平。)第三课时 学习内容 5.前后不一致
①前后矛盾。如:有近300多人参加了今天的大会。(“近”指不足300,将近300,“多”指超出300,有300多,二者矛盾,可去“近”或“多”)再如:连绵不断的小雨似瓢泼一般倾泻而下。(“小雨”不会“瓢泼一般倾泻而下”)
②前后不统一。如:能否刻苦钻研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能”与“否”表达完全不同的两种情况,而结果只说了一种,前后不统一,可删去“能否”或在“提高学习成绩”前加“能否”。)
再如:刻苦学习是一个人能不能取得好成绩的关键。6.其他
①用词不当。如:老师唆使同学们多做好事。(“唆使”为贬义词,应改为“鼓励”)再 如:高速公路上,南来北往的汽车滔滔不绝。(“滔滔不绝”一般用于人说话不间断,不能用于车流,可改为“川流不息”)
②逻辑错误。如:出席大会的有诗人、演员和文艺工作者。(“诗人、演员”都属于“文艺工作 者”,概念有包涵关系,不能并列,可改“和”为“等”)再如:在普法宣传活动中,我们中学生和共青团员要起好带头作用。(“中学生”和“共青团员”有交叉关系,不能并列)③主动被动颠倒。如:这个山区的风景对我很熟悉。(“风景”不能发出动作,应改为“我对这个山区的风景很熟悉。”)
④关联词关联的内容位置不当。如:杨林同学的语文成绩不仅在全校很突出,而且在我班也名列前茅。(“不仅„„而且„„”是递进关系,所以应是“我班”在前“全校”在后)⑤句式杂糅。如:我们应多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把“我们应多向政府提意见”和“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两句意思凑在一块儿,应该删去“我们应”或者将两层意思分开,改为“我们应多向政府提意见,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再如:听了他的报告,对我启发教育很大。(把“听了他的报告,我受到很大的启发教育”和“他的报告对我有很大的启发教育”混在了一起)练习检测
一、下面语段划线处都有语病,请改正过来。
生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①尽管我们很渺小,但应该必须让自己知道“我很重要”。对父母,我们是他们安事晚年的保障;②对朋友,我们是他们倾诉衷肠。任何时候都不要看轻自己,要敢于说“我很重要”,③这样,你的人生才会走进新的一页。让我们昂起头,④对着我们这颗无数的美丽星球上的生灵,响亮地宣布——我很重要!(1)第①处词语赘余,应删去的词语是“应该”或“必须”(2)第②处成分残缺,应在句末添加“的对象”(或“的人”)
(3)第③处搭配不当,应将“走进”改为“翻开”,或将“一页”改为“天地”(意合即可)
(4)第④处语序不当,应调整为将“无数的”移到“生灵”前
二、辨析下列句子,正确的画“∨”,有语病的请指出病因并改正
3、商品包装的好环,会激发顾客的购买欲。
(前后不一致,改为:商品包装得好,会激发顾客的购买欲。/ 商品包装的好坏,会影响顾客的购买欲。)
5、这种表的价格降低了三倍。
(降低不能用倍数,改为:这种表的价格降低了三分之二。)
15、依法收取的税金是一种合法的行为。
(主宾搭配不当,改为:依法收取税金是一种合法的行为。/ 依法收取的税金是一种合法的收入。)
19、谁也不能否认,郑培民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对)
21、敢不敢向世界电影艺术的峰巅迈进,是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关键。
(前后不一致,改为:敢不敢向世界电影艺术的峰巅迈进,是中国电影能不能走向世界的关键。/ 敢于向世界电影艺术的峰巅迈进,是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关键。)
24、他买了萝卜、苹果、豆角等蔬菜。
(逻辑错误,改为:他买了萝卜、豆角等蔬菜和苹果。)
25、文字的通顺是衡量一篇文章好坏的重要标准。
(前后不一致,改为:文字通顺与否是衡量一篇文章好坏的重要标准。/ 文字通顺是一篇文章成功的重要标准。)
26、春天的西湖是美丽的季节。
(主宾搭配不当,改为:春天的西湖是美丽的。/西湖的春天是美丽的季节。)
27、门口有一个专卖苹果、香蕉和水果的小摊。
(逻辑错误,改为:门口有一个专卖苹果、香蕉等水果的小摊。)
28、雷锋那崇高的品质怎能不使人不受到深刻的教育呢?
(多重否定使用不当,改为:雷锋那崇高的品质怎能不使人受到深刻的教育呢?/ 雷锋那崇高的品质怎能使人不受到深刻的教育呢?)
32、我将在这所重点中学度过了有意义的三年。
(前后矛盾,改为:我将在这所重点中学度过有意义的三年。/ 我在这所重点中学度过了有意义的三年。)
34、过了一会儿,汽车忽然渐渐放慢了速度。
(前后矛盾,改为:过了一会儿,汽车忽然放慢了速度。/ 过了一会儿,汽车渐渐放慢了速度。)
36、是否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网络,是能不能扩大商品销售的关键。(对)
39、谁也不会否认改革开放的政策不是十分正确的。(多重否定使用不当,改为:谁也不会否认改革开放的政策是十分正确的。/ 谁也不会承认改革开放的政策不是十分正确的。)
41、我们不得不从现在开始为自己前途着想。(对)
44、难道能否认你旷课是正确的吗?(多重否定使用不当,改为:难道能否认你旷课是不正确的吗?/ 难道你旷课是正确的吗?)
45、关于这个问题的具体的详细方案暂时还不能公开。
(重复,改为:关于这个问题的具体方案暂时还不能公开。/ 关于这个问题的详细方案暂时还不能公开。)
46、我们的报刊、电视、网络和宣传媒体,更有责任做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现象。(逻辑错误,改为:我们的报刊、电视、网络等宣传媒体,更有责任做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现象。)
48、我区的棉花是全国产量最高的一个省区。
(主宾搭配不当,改为:我区的棉花是全国产量最高的。/ 我区是全国棉花产量最高的一个省区。)
49、坚持改革开放的路线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败的关键。(前后不一致,改为:坚持改革开放的路线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成功的关键。/ 能否坚持改革开放的路线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败的关键。)
51、科技发展到了今天,谁也不能否认电子计算机不是先进的计算工具。
(多重否定使用不当,改为:科技发展到了今天,谁也不能否认电子计算机是先进的计算工具。)
55、科学发展到今天,谁也不会否认地球是绕着太阳运行的。(对)
57、高速公路上,南来北往的汽车滔滔不绝。
(主宾搭配不当,改为:高速公路上,南来北往的汽车川流不息。)
58、高速度的发展我国的科技事业和文教事业,既是十分必要的,而且是十分可能的。(关联词语搭配不当,改为:高速度的发展我国的科技事业和文教事业,既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可能的。)
59、这样的好学生,怎能不使人不赞不绝口呢?
(多重否定使用不当,改为:这样的好学生,怎能使人不赞不绝口呢?/ 这样的好学生,怎能不使人赞不绝口呢?)
5.中考数学专题复习 篇五
专题一:规律探究题:主要针对选择、填空最后两题
专题2:针对河北中考19题:实数的计算、整式的化简求值、分式的化简求值、解分式方程、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不等式组并在数轴上表示解集.专题3:针对针对河北中考20题: 画图与计算、圆的证明与计算、特殊四边形的有关证明或计算、三角函数应用题.专题4:针对河北中考21题:统计应用题、概率应用题、统计与概率的综合题.专题5:针对河北中考22题:一次与反比例函数的数形结合、二次函数的数形结合、列方程或方程组解应用题
专题6:猜想与证明题 ,以三角形和四边形为背景,可以通过平移、旋转、轴对称进行变化,一般情况下3问。第三问一般情况直接写出。总的条件下考察全等,或全等加相似,如有倍分关系一般情况要用相似。
专题7:综合应用题以商品交换为背景,将函数与方程柔为一体,一般情况要考查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
专题
8、探索发现应用题
探索发现题将从一下类型中选出
1、以三角形和四边形变换为主体的面积探索
2、以最短路线为主体的比较大小的探索
3、以多边形变换为主体的角度探索
4、以圆的变换为主体的计算方法的探索
专题9:动点应用题
动点的运动场所将从一下选出:
1、在直角三角形的边上运动
2、在梯形的边上运动
3、在坐标轴或直线上运动
4、在抛物线上运动
问题将从以下12个问题中选出
(1)求某条线段的长度
(2)求某个三角形的面积s与时间t的函数关系式
(3)求两个图形重叠部分或动点所带的射线扫某个图形部分的面积s与时间t的函数关系式并求面积的最大值
(4)t取何值时两直线平行
(5)t取何值时两直线垂直?
(6)t取何值时某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三角形?
(7)t取何值时某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
(8)t取何值时某四边形为特殊四边形?
(9)t取何值时两个三角形全等或相似
(10)当动点所带的射线把某个中心对称图形的面积二等分时求t.(11)点在运动的过程中,某个图形的面积或角度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出这个面积或角的度数,若变化,说明怎样变?
6.中考专题复习表现手法 篇六
一、课前“预复习”,唤醒学生记忆
为了唤醒学生关于动态型问题的前期学习记忆,我在专题复习课开始前设计了综合性的“复习卡”.
1.复习“小热身”
(2)如图2,在8×6的网格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个单位长度)中,⊙A的半径为2个单位长度,⊙B的半径为1个单位长度,要使运动的⊙B与静止的⊙A内切,应将⊙B由图示位置向左平移_____个单位长度.
(3)如图3,在梯形ABCD中,AD∥BC,AD=6,BC=16,E是BC的中点.点P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A出发,沿AD向点D运动;点Q同时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C出发,沿CB向点B运动.点P停止运动时,点Q也随之停止运动.当运动时间t=_______秒时,以P、Q、E、D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复习情况反馈
你在解答上述题目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希望老师在课堂上着重讲解哪方面的知识?请写下来.
在批改这一前置性复习作业时,我能够较好地了解学生现时的学习基础,并了解学生对于复习动态型问题的真实需求,从而提高复习课设计和组织的针对性.
二、课时循序渐进,分散解题难点
在复习课的教学过程中,我结合学生的实际和考试大纲,对动态型问题进行分解、细化,形成难度由低到高的复习教学阶梯,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中克服畏难心理,提高解答动态型问题的信心和能力.
(1)设四边形PCQD的面积为y,求y与t的函数关系式;
(2)t为何值时,四边形PQBA是梯形?
(3)是否存在时刻t,使得PD∥AB?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4)通过观察、画图或折纸等方法,猜想是否存在时刻t,使得PD⊥AB?若存在,请估计t的值在括号中的哪个时间段内(0≤t≤1;1<t≤2;2<t≤3;3<t≤4);若不存在,请简要说明理由.
建立函数关系式是解答动态型问题的第一步.因为关于直线对称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所以四边形PCQD的面积y=2S△PCQ,我引导学生在条件和图中归纳CQ=4t,PC=12-3t这两个关系,建立y与t的函数关系式.
∴当t=2秒时,四边形PQBA是梯形.
上述两个小问属于难度较低的问题,而第(3)、(4)小题是存在性探索题,难度相对较高.这时,需要引导学生先假设存在符合条件的结论,然后从假设出发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列方程进行求解.
三、课后“二评二改”,形成解题技巧
在课堂结束后,教师可以布置巩固性作业,让学生及时消化和巩固复习课上所学的知识.例如,我在一堂复习课后布置了以下作业.
1.如图6,已知点A(1,1)、B(3,2),且P为x轴上一动点,则△ABP周长的最小值为_____.
2.如图7,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M、N分别是BC、CD上的两个动点,且始终保持AM⊥MN.当BM=_____时,四边形ABCN的面积最大.
3.如图8,在△ABC中,∠B=90°,AB=12mm,BC=24mm,动点P从点A开始沿边AB向B以2mm/s的速度移动(不与点B重合),动点Q从点B开始沿边BC向C以4mm/s的速度移动(不与点C重合).如果P、Q分别从A、B同时出发,那么经过_____秒时,四边形APQC的面积最小.
在布置巩固性作业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实行“二评二改”.一评,先由教师批改评价学生上交的课后作业,指出错误所在,让学生进行修改完善.一改,学生自主修改作业.二评,学生自己或小组成员再次批改和评价学生的复习作业.二改,学生根据批改结果进行再次修改.在最终完成修改后,将题目整理归类到“复习档案”中,形成动态型问题的复习资料,提高做题练习的有效性.
7.中考英语阅读专题复习课例 篇七
【关键词】(3-5个)阅读专题复习 主体参与 少教多学 人文意识 思辨能力
一、课例背景
本课例是在中考前面向学校全体英语老师开设的一节阅读专题复习公开课。此课受到全体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
二、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教育部2011)指出,“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整体发展的基础之上。”9年级学生应完成课标分级目标中的五级目标,课标中五级目标对于阅读的要求是:“能读懂相应水平的读物和报纸、杂志,克服生词障碍,理解大意。能根据阅读目的运用适当的阅读策略。”阅读理解是中考英语试题的重头戏,占比分大。因此,阅读专题复习课无论对于中考还是学生英语的终身学习都意义非常。上好阅读专题复习课,教学材料选择很重要。“英语课程应根据教和学的需求,提供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英语学习资源。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现实生活中鲜活的英语学习资源,积极利用音像、广播、电视、书报杂志、网络信息等,拓展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教育部2011)。本节课的选材强调语言学习与思维训练,与阅读策略培养等的有机结合。
本节课所选用的材料都来自于《二十一世纪学生英文报 初三版》。所选择的几篇阅读材料都是与中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生活息息相关。有的是关于英国学生的,有的是关于加拿大学生的……
本节课的阅读专题复习主要是针对阅读理解这一题型的复习,根据题型分类,阅读理解题可分为细节理解题、推理判断题、猜测词义题和主旨大意题。考虑到题型多,课时有限,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和问题,本节课的主要解决的是主旨大意题型。
2.学生分析。本教学设计的教学对象是南京市某中学的初三年级学生,学生已经完成初一至初三的6本英语书的学习,并已完成一轮复习,语言基础知识扎实。对照课程标准,学生的阅读水平基本已达到四级:能读懂常见文体的小短文和相应水平的英文报刊文章。但是在实际操练中也出现明显的薄弱方面: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运用简单的阅读策略获取信息,理解大意。因此,本课教学活动主要是通过方法点拨、师生交流等方式帮助学生找出解答主旨大意题的策略。
3.教学目标。
(1)学生能学习掌握一些主旨大意题的解题策略,并能灵活运用这些策略,解决学习中的实际问题。
(2) 学生能重点理解所提供的阅读材料,筛选关键信息,找到支撑所选答案的论据,并能评判相关选项,拓展思维,提升思维能力。
(3)学生能通过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感受作者和文章中的主人公所要表达的情感,学习他人的优秀之处。
4.教学重点和难点。
(1)结合以往的经验和课堂上精选段落的联系,找出解决主旨大意题的策略,并能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合理使用相关策略。
(2)找到支撑所选答案的论据,建立所选答案和论据之间的联系,并能评判相关选项。
(3)通过阅读,了解世界各地同龄人的生活,学习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积极用这些方法来解决自己遇到的实际问题。
5.教学设计思路。阅读专题复习课是针对中考所设计的二轮复习课,但我们不能就题目讲题目。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需要教给学生的是方法,但是我们也不能就方法教方法。阅读专题复习课归根结底还是一节阅读课。“阅读的过程是读者与文本及其作者进行对话和沟通的过程。有效的阅读体验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提高读者的阅读能力,提升读者的思维品质,并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受语言的魅力”。
基于上述考虑,结合所选择的阅读材料时事性强,贴合生活实际等特点,笔者从话题、策略、人文三个层面入手设计本节课的教学。
(1)话题层面——贴近生活、贯穿课堂。通过前期精细的选材,确保话题的生活化和新颖性,本节课所选材料都是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反映了世界各国学生的学习生活、体育生活……给学生的话题就是学生,一方面容易引起学生的关注,另一方面学生也会产生共鸣,对他们的生活也有指导意义。
(2)策略层面——归纳总结、活学活用。通过完成一些短篇,让学生能从中得出一些策略,引导学生结合以前学习中的经验总结归纳出完成主旨大意题的策略。并在后续的活动中将这些策略灵活的运用起来。
(3)人文层面——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阅读专题复习课不仅仅是一节复习课,也不仅仅就是讲一些阅读策略,也不仅仅就是读一些文章,本节课还需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领,充分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
三、教学过程
Step 1:Lead in
1. Present some pictures and review some phrases about teenage problems.
2. Have a talk about students problems and ways of solving them.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九年级上册英语书Unit 3 Teenage Problems中Welcome to the Unit部分中的几幅图片,师生通过图片回归课本知识,并漫谈解决青少年问题的方法,引入本节阅读复习专题课的话题:All about teenagers.
3. Watch a video and talk about the main idea of the video:
—A different way of solving problems may have a surprising effect.
教师播放Ted视频《每个孩子都需要一个冠军》选段:一位有40年教龄的老师丽塔·皮尔逊讲述她是如何对待一个考试考得不好的学生的故事。学生谈论本选段的主要内容,引入本节阅读专题复习课的任务:主旨大意。
【设计意图】
再现书本图片和话题,学生对于图片和话题熟悉感陡然而生,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有话能说,课堂气氛瞬间点燃。观看视频,使学生产生兴趣,谈论视频内容,顺利引入本节阅读专题复习课的任务:如何正确归纳主旨大意。
Step 2:Presentation
1. Read for the main idea
1)Read some short paragraphs for the main idea.
2)Find out the answers and supportive ideas.
3)Discussion: What can be helpful in reading for the main idea?
提供四个小短篇,引发阅读和讨论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对四个小短篇的阅读,一方面,了解了相应段落的文本信息;另一方面,通过对于文本信息的筛选,建立关键词或者关键句与选项之间的关系,从而选出正确答案,并能清楚的给出支撑所选答案的论据。阅读活动之后的讨论活动帮助学生梳理前面阅读环节所找出的论据,并能结合以往的阅读经验,归纳出主旨大意题型的解题策略。
2. Practice 1
1)Read a passage about teenagers in the UK.
2)Discuss in groups and write down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3. Practice 2
1)Read a passage about hockey teenage players in Canada.
2)Choose the best title.
3)Analyze the passage and choices together.
本环节让学生在新的篇章中学习运用上一环节所归纳的解题策略,并能归纳出主旨大意。通过文章难易的梯度,所设置提问的方式,层层递进,一步步提升能力要求;同时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分享交流优化自己的答案。
【设计意图】
给学生新的且篇幅稍长的文章,指导学生运用上一环节所归纳的解题策略归纳主旨大意,让学生能进一步通过运用的方式巩固学生对于这个策略的认识,做到不仅知道有这些策略而且会灵活使用。不同的篇章设置不同的提问方式:篇章一的任务是写出主旨大意(不限制词数);篇章而的任务是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佳答案。通过设置不同的提问方式控制问题的难度。篇章一的任务相对简单,学生只要能找准关键词,用合适的表达方式表述出来就可以了;篇章二的任务有难度,特别是个别表面相似的易混淆的答案。通过学生答案上的不同意见,引导学生或独立思考,或小组讨论,或展开辩论,既打开了思路,有互动合作。
Step 3:Activity
1. Read a given passage and discuss in groups to come up with a title for it.
2. Present each groups title on the blackboard to have a vote.
本环节是一个活动比赛环节。学生再次阅读一篇新的文章,阅读后以小组为单位为这篇文章起一个标题,并将每组的标题在黑板上进行展示投票,选出最佳标题。
【设计意图】
这一任务应该是这节阅读专题复习课中难度最大的任务:没有选项,且还需照顾到标题的简洁概括性。但由于引入了竞争机制,组内的合作和组间的竞争让学生们更加全力以赴去完成这项任务。
3. Analyze the different meanings of ‘mean in the passage to help students get the best title.
4. Ask students to share their feelings of reading the passage.
本环节是上一环节的有效延伸。学生通过对段落细节信息的理解找出不同段落中mean的不同意思。
【设计意图】
小组所展示的标题反映出学生在阅读中讨论中都重点关注了mean这个单词。本环节通过分段理解的方式,让学生解读mean的不同意思,从而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得出最佳标题,且帮助学生能在平时的阅读中建立这种一词多义的意识。
Step 4:Summary
Review the main topic of the class—About teenagers and make a guide to attitude towards future life.
【设计意图】
在本节课结尾时,通过对本节课主要语篇的标题的回顾,同步渗透并提升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
四、教学思考
本节课在设计时注重课堂的整体性和连贯性,话题的生活化和一致性,力争设计好各部分之间的过渡,整体设计循序渐进,层层深入。不管是在文章的选择上还是在问题的设计上,由浅入深;在内化输出时,由零到整。从设计这节课到教授这节课,笔者思考如下:
1.少教多学,打造高效课堂。初三学生学习任务重,压力大,但是时间却相对比较少。针对南京市英语中考,从阅读专题复习课的课型来讲可分为完形填空课、阅读理解课、任务型阅读课、首字母填空课四种。本节课是针对阅读题解题型的专题复习课。从阅读理解的题型来讲可分为细节理解题、推理判断题、猜测词义题和主旨大意题。在设计的时候,笔者有过疑虑:是一节课教授四种题型呢?还是将这四种题型分为四个课时来交呢?最终,笔者采用的是课堂前测的方式了解学生在完成阅读理解题时真正遇到的问题是什么,并以此为抓手最后将本节课的目标设定Reading for Main Idea。这样的思考主要是源于少教多学理念。“少教”即启发性地教、针对性地教、创造性地教和发展性地教,教学生真正需要的东西;“多学”,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走向深度学习、积极学习、独立学习,学他们需要学习的东西。唯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2.主体参与,成为课堂主人。学习是一个能动的过程,学生的发生必须依赖认知主体的积极参与。王蔷(2006)主张,阅读要引导学生体验“理解的过程”,而不仅仅是阅读的结果,每一个读者都是一个鲜活、独立而具有创造性的个体。本节课是阅读专题复习课,是学生主体参与式阅读课,学生作为主体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学生谈论青少年所遇到的问题及可以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学生结合以前学习的经验和课堂提供的文本的解构和建构归纳总结主旨大意题的解题策略;学生在遇到分歧的时候,主动回归阅读材料,筛选文本信息,选定支撑所选答案的论据,与同学进行辩论,最终确定正确答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与文本进行对话和互动,领悟文本的深层次信息,提炼文章标题。然后在组间进行比赛,由学生投票选出最佳标题。在主体参与式的阅读过程中,学生作为主体不仅提取了有用的文本信息,深度领悟了文本的深层次信息,而且还以此为基础提升了思辨能力、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3.人文意识,提升综合素养。“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黄国文(1988)认为,不同的阅读文本有着不同的形式、内容、特征和文本的解构。每篇阅读文本都有自己独特的内涵,不同的内涵往往体现不同的情感态度元素。对语篇人文内涵的挖掘是提升学生情感态度的重要手段。因此,本节课所选择的文章、所涉及的活动、所挖掘的文章深层次的信息都考虑到了学生情感态度的提升:Someone who is mean to you is helpful to you. Safety is more important than other things. Different ways can have different effects. 笔者的目的在于: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渗透对学生人文意识的培养才能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学生英语学习的目标,不仅仅是为了学习语言本身,而是通过学习语言发展自己的心智、品格、修养、素质,学习知识,以使自己达到“理想的自己”。
参考文献:
[1]傅咏梅.例谈文本解读缺失和失当对阅读教学问题设计的影响[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4,(2):10-14.
[2]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3]王蔷.英语教学法教程(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黄国文.语篇的分析概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5]钱希洁.让英语语篇教学从模式走向灵动[J].中小学外语教育(小学篇),2013,(2):1-4.
【中考专题复习表现手法】推荐阅读:
2023届中考议论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10-22
2022年中考数学二轮复习讲义专题几何图形的归纳,猜想,证明10-03
中考作文专题训练07-12
中考数学热点专题09-09
中考物理实验设计专题07-01
中考古诗阅读专题训练09-19
2022年中考政治专题训练资料06-18
2024年中考历史热点专题整理07-27
2017中考病句修改(打印版)专题09-01
中考作文专题指导材料:学会提出论点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