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城乡贫富差距的问卷调查

2024-10-03

关于中国城乡贫富差距的问卷调查(精选11篇)

1.关于中国城乡贫富差距的问卷调查 篇一

关于中国城乡贫富差距的调查报告

二级院系:健康老年服务学院

专业班级:康疗A1501 学号:0105150123

姓名:向霞 指导老师:艾素平

关于中国城乡贫富差距调查报告

中国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从“集体劳动”的社会发展到了一个“按劳分配”的社会,分配制度的改革,同时也带来了开放社会中所固有的矛盾,广大人民群众已经明显感觉和意识到了贫富差距的存在及其严重性。在我国现阶段存在着较多类型的贫富差距。主要有城乡贫富差距、东西贫富差距、群众性贫富差距、政策性贫富差距等。其中城乡贫富差距是一个综合性的贫富差距。它综合地反映出我国贫富差距的深层次原因。

一、造成城乡贫富差距的原因:

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经历了一个先缩小后扩大、再缩小再扩大的过程。由于推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农民自身的经济利益与生产成果相联系,形成激励机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生产大幅度提高。工业化实现过程中也是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转移的过程,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就业岗位应由非农产业部门来提供。一些高风险、高科技企业的职工收入远高于从事一般性行业的职工。而在农村,由于粮食品质不高,而成本却是很高,因此农民收入基本上只能维持温饱,大部人被迫进城务工,这样城乡居民之间这收入差距自然拉大。

2.城乡教育水平差距。城镇高中、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人口的比例分别是乡村的3.4倍、6.1倍、13.3倍、43.8倍、68.1倍。更重要的是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辍学、流失现象也比较严重。由于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增多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增多,孩子在最容易接受新知识时没有得到好的教育,家庭的负担也过早的放在孩子的肩上,使他们不能专心学习,一心多用,最后导致学生辍学,流失,成绩不理想不能考上高中、大学,造成学历人口比例加大。

3.就业差距。城市劳动人口的登记失业率为5%,农村劳动人口的失业率没有人计算得出,抛开进城务工的1.3亿劳动力不算,留在农村4亿劳动力的利用率也只有50%左右。由于受教育的程度不同导致就业方向的缺乏。就业方向少而劳动力多,导致失业率增高。

4.城乡消费差距。农业生产资料价格高,生活资料的质量低,假冒伪劣横行。从总体上看,目前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只相当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整整落后10年。

二、应对城乡贫富差距的建议

如改变城乡之间的逆向再分配,减免农业税和各项杂费,逐步取消农民工进城务工的限制条件等,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同时,通过加强基础教育,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低收入群体的就业能力等,这些都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为了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今后的改革和发展中,应该给农村居民以真正的国民待遇,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广开渠道,千方百计想办法不断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让广大农民切实从发展中得到实惠,让农村居民真正体会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逐步使城乡居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2.关于中国城乡贫富差距的问卷调查 篇二

缩小城乡差距[1,2,3]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需要, 是实现城乡经济良性循环的必然要求, 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所在。改革开放以来, 城乡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已成共识, 人们对收入差距的描述更多停留在对城乡人均收入的比较上, 缺乏对产生收入差距不同因素的认识。正确作法应从分析收入的构成出发, 找出其中主要的影响因素, 进而挖掘出这些因素背后的原因。现基于以下原则, 建立了指标体系 (见表1) :

1) 可比性原则;2) 可操作性原则;3) 绝对指标与相对指标相结合原则。

二、实证模型设定及分析

1 基于时间序列的城乡收入差距分析

1.1 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从图1可看到, 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比值由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2.4∶1左右, 扩大到4.3∶1。随着时间的推移, 收入差距也向着难以预料的方向膨胀。

1.2 计量模型描述

为准确描述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现状和趋势, 现通过模型进一步分析。利用SAS及Eviews, 就城乡收入比值及差值建立ARMA模型, 并得到2008年之后五年内的预报值及其95%置信区间。用SAS对上述四个指标进行拟合结果见表2。

序号3, 4拟合模型预测值及预测图如下 (1985=1, 2009=25) :

从以上结果来看, 在2008年之后几年内, 城镇人均收入的增长速度依然大于农村人均收入增长, 但未来城乡收入比值有下降的趋势, 虽然下降比较缓慢。但是城乡收入的相对差距在逐步缩小。

不下, 而且越来越大, 这也说明城乡收入的绝对差距依然有加大的趋势。

2 建模和预测

根据贵州统计年鉴, 得到了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人均纯收入, 如表1所示城乡收入差距序列Xt, 1985≤t≤2008的变化趋势。1985以来, 城乡收入差距逐步扩大, 按照其发展变化趋势, 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2.1 第一阶段 (1985-1991)

城乡收入发展相对均衡, 但由于基数作用, 收入差距仍两倍多。由于一直重工轻农, 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明显, 城乡收入差距由来已久。由于改革开放由农村开始, 农民收入提高先于城市, 收入差距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上。

2.2 第二阶段 (1992-2000)

这一时期, 改革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1992年后, 所有制理论得到新突破, 多要素分配得到认可, 资金、技术等非生产要素收入逐年上升, 城镇收入增长速度加快。农村收入也平稳增加, 但增长速度相对缓慢, 城乡收入迅速拉大。

2.3 第三阶段 (2001-2008)

这一阶段, 城乡差距继续拉大, 城乡收入差距由2001年的4040元, 迅速增加至2008年的8992元。城乡收入差距日益突出, 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3.1 数据预处理

Box-Jenkins时序建模方法是基于对平稳时间序列分析, 因此首先检验该数据是否满足平稳性要求。由图1可知, 序列Xt有明显的均值化, 令:

序列Dt呈非线性变化趋势, 故对序列Dt进行差分:

借助SAS对序列yt进行0均值检验, 得到该序列平均数为0.134258, 均值标准差为0.103212, 落入±2内, 序列均值与0无显著差异, 表明可以直接建立ARMA模型。其趋势图如图4。

2.3.2 模型定阶及参数估计

根据平稳化后时序yt的自相关函数图 (AC:Autocorrelation) 与偏自相关函数图 (PAC:Partial Correlation) 的形状, 对时间序列模型作最初的判断。若序列的自相关函数、偏相关函数都是拖尾的, 则可判定该序列为ARMA序列, 模型的阶次p、q采用修正决定系数、最小AIC准则等方法来进行定阶。

由图5可看出, 偏自相关系数在k=2后很快地趋近于0, 所以可取p=2, 3;自相关系数在k=1处显著不为O, k=3时似乎也与0有显著差异, 可考虑q=1, 3。为使建立的模型更精确, 可放宽p与q的范围, 建立ARMA (p, q) 模型。借助EVIEW, 选取ARMA (2, 1) 、ARMA (2, 3) 、ARMA (3, 1) 、ARMA (3, 3) 进行分析, 得表3。

由上表可知, ARMA (3, 3) 的R2最大, AIC、SC值接近最小, 可以认为其时间序列模型为ARMA (3, 3) 较为合适。运用EVI EW, 进行拟合。结果如下:

根据AIC与BIC信息量相对最小的是ARMA (3, 3) 模型, 即所选模型为:

2.3.3 模型的检验

对所得模型, 对该模型的残差序列进行平稳性和随机性检验。观察残差的自相关系数和偏自相关系数, 可初步判断被估模型的残差序列是否为白噪声序列, 如果残差序列是白噪声, 则可接受该模型。对残差序列的ADF检验结果 (见表4) 表明, 残差序列在99%置信水平上是平稳的, 因而可用该模型进行预测。

从自相关分析图看出, 自相关系数全都落入置信区间内, 可认为序列是白噪声, 可直接进行预测。用SAS对以后几年的相对城乡人均收入比及城乡收入差进行预测, 乡发展不平衡, 收入差距悬殊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注:依据ARMA模型, 运用SAS软件得出

三、结论与建议

由预测结果知2009年城乡收入比小幅下降, 将达到4.1576。而根据2008年统计年鉴, 城乡收入比4.2497, 已出现了回落, 可见2008年至少成为一个短期拐点, 预计今后几年收入差距尤其是占收入差距主体的城乡差距会有所缩小, 至少不会是明显增大。贵州作为一个欠发展的西部省市, 城乡收入差距过大, 为改善现状, 政府在实施财政政策的同时, 要充分考虑财政收支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 优化财政收支结构, 积极推进城乡统筹, 加大对农村经济投入, 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才可能促使城乡收入差距逐步缩小, 进入Kuznets假说的下降阶段。

1) 消除政策性因素。农村基础设施的好坏关系到农村生产和生活的大问题。

2)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不断夯实以工促农的产业支撑, 稳定农产品的价格, 建立健全粮食储备调节机制。

3) 加快城镇化步伐, 积极发挥以城带乡的重要作用。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 积极发挥城镇对统筹城乡发展的带动作用。

4) 实施就业优先发展战略、构建就业结构的和谐。

摘要: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我国面临的重要问题。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城乡收入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人民生活整体上从温饱迈入了小康。但伴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城乡之间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 这个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以贵州为例, 运用Box-Jenkins建模方法, 根据1985-2008年有关数据, 对城乡收入差距进行分析和预测,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缩小城乡差距的建议及决策。

关键词:Box-Jenkins方法,ARMA模型,城乡收入差距,预测和分析

参考文献

[1]刘社建, 徐艳.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形成原因及对策研究[J].财经研究.2004 (5) :93-103.

[2]喻晓东.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原因和解决途径[J].农村经济.2006 (6) :46-49.

3.论中国城乡的贫富差距 篇三

—— 音乐系10级05班

薛云刘沫然王清波宋莹 关于城乡收入差距大并且还在扩大的问题,这是全世界的国家经济发展来看,是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变的一个必然现象,也绝不是发展中国家或是中国才有的问题。而我国城乡的贫富差距问题给我国的发展造成了阻碍。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国刚刚达到的总体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完全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社会。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指出,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等。其中发展很不平衡的直接而重要的表现是农民增收迟缓、城乡收入差别过大。2003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3.23:1,2004年稍降至3.21:1。但是,这还不能反映城乡居民生活的实际差距。首先,目前统计农民收入是根据户籍来进行的,少数高收入的非村民掩盖了多数种田的真村民。其次,农民纯收入中包括生产资料费用,扣除后生活费用只剩纯收入的65%。最后,城市居民享有各种住房、医疗、教育、交通以及公共产品等,农民享受不了。因此,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邱晓华在2002年第五届中国成长企业CEO峰会上指出,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大高于帐面上的3:1,这个差距应该为5:1,甚至达到6:1。2004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过数年跟踪所做出的一份全国性调查报告显示,近年来中国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如果把医疗、教育、失业保障等非货币因素考虑进去,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世界最高。

用我们劳动者最朴实的语言说:今天的农民依旧吃得差,穿的差,而且还遭受所谓城里人的鄙视,留守儿童的问题也给很多打工人员带来了家庭矛盾纠纷。

而其原因主要有三:认识原因、体制原因、政策原因

一、制度变迁

中国城乡收入分配差距,是旧的制度体系局部沉淀及新的制度体系尚未完善的制度变迁的特殊过程的结果。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整体制度变迁,使得生产要素有平等的机会参与市场的竞争,按其贡献大小来获取报酬。由于生产要素的获取过程非均等,导致生产要素占有的差异不断加剧,加之市场价格的偏差,通过要素分配这一前提,进而导致收入分配差距的不断扩大和积累。同时,转型过程中相关的利益获得者利用获取的非正常收入,作为要素投入市场竞争,使初次分配的差距结果,又转化为再生产中的生产条件占有的差距,通过正常途径又获取更多的收入,从而使差距更大。

二、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与政策

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是指城乡之间因为人口流动受到严格约束而出现的一种分割状态。中国自1955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管理条例》起,就将全国人口截然分成了市民和农民。户籍成为决定城乡居民身份、地位和福利的根本标准,直接导致了城乡居民在获取收入方面的起点的严重不平等。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二元经济结构体制不仅没有调整改善,反而继续强化扩大,已严重阻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具体表现如下,首先,相对于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城乡二元结构转换滞后,导致农村大量劳动力闲置,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其次,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体制决定了城乡居民劳动生产率方面的巨大差异。由于农业生产率低下,加之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一时难以被安置,使原本就收入低的农民在社会急剧变迁阶段与城市居民收入进一步拉大。最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体制使中国农民在教育、医疗、劳保、养老、福利等社会待遇上,以及就业、分配等经济待遇上不平等,这些不平等更进一步导致了农村居民在以后获取收入能力与

机会方面与城镇居民的差距。

探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就是要想办法保证农民增收,促进社会和谐,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使我们相信这个目标不会遥远。“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快建立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促进农业不断增效、农村加快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参考文献

[1]郑书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成因与对策[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6,(3)

[2]赖文燕.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形成原因与对策探讨[J].集团经济研究,2006,(5)

4.中国贫富差距调查报告 篇四

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贫富差距越来越来大,也成为了国家和国民关注的焦点。贫富差距似乎是每个国家的常态,但是它带来的各个后果和影响也在困扰着每个国家,如何有效的减少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一个政府需要去全力解决的难题。

调查背景

在新时代的今天,中国的贫富差距问题很严重,而且还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中国官方统计显示:中国城市人口最富裕的10%现今拥有城市45%的财富,而最贫穷的10%人口只拥有1.4%的财富。中共中央党校的报纸报导说,贫富差距已经达到“黄色”警告线,在5年之内可能达到“红色”危险点。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并采取响应的措施有效解决或缓解这一现状。

一、贫富差距的含义

贫富差距是指由于各个社会成员所处的具体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地位和环境不同,而形成的实际占有社会财富的差距。它表现为一定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经济学家们通常用基尼指数(基尼指数:是指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来表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财富分配状况。这个指数在零和一之间,数值越低,表明财富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越均匀;反之亦然。贫富差距包括收入差距和财富差距两部分。前者主要属于经济问题;后者用个人受教育的程度、科技水平和能力、思想文化修养、知识产权、社会知名度等来表示,通过一定时期各种社会关系诸如个人的社会地位、生活方式、精神面貌、健康状况等的综合反映,主要属于社会问题。

二、中国当今贫富差距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贫富差距逐步拉大,综合各类居民收入来看,基尼系数越过警戒线已是不争的事实。我国基尼系数已跨过0.4,达到了0.47(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已经突破了合理的限度,总人口中20%的最低收入人口占收入的份额仅为4.7%,而总人口中20%的最高收入人口占总收入的份额高达50%。突出表现在收入份额差距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东中西部地区居民收入差距过大、高低收入群体差距悬殊等方面。一方面,人均GDP排名世界140多位的中国内地,成为了世界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市场之一。上海曾出现过的一套房子卖到了1。15亿元的天价。40多万元一桌的黄金宴也在西安和深圳、广州纷纷登场。标价1188万的宾利轿车,在中国的销量世界第一。从1993年始,中国取代了美国,成为全球进口法国高档葡萄酒的头号市场,年消费16000瓶。瑞士产的世界最贵的一款手表---宝帕表,标价600多万元,被北京人买走。世界任何品牌的名烟、名表、名酒、名牌服装、名车、名牌化妆品和高档珠宝钻石在中国的销路都极好。中国大城市娱乐场所的豪华程度和消费水平绝不次于东京、巴黎、伦敦和纽约。美国高盛公司发表报告认为,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增速世界第一,预计后规模居全球第二,拥有世界最大的客户群。另一方面在贵州、宁夏、甘肃、内蒙古等地的贫困地区,笔者亲眼看到十几岁的女孩子没有衣服穿;看到寒冷的冬天全家人盖一床破烂不堪的被子;看到无钱治病而凄惨死在家中的老人;;看到乞丐被城里的狗咬伤后回家等死的无奈和悲凉一方面当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人们把打高尔夫、买别墅、购轿车、去国外度假作为主要谈话内容时,另一方面,中国的相当的一部分人,他们主要生活在经济发展落后的农村,时常过着食不果腹的日子。为了活命,有些人甚至以无节制地卖的血来换取一点微薄的收入,成为“职业者”。他们渴望脱贫,渴望改变现状,渴望获得丰衣足食的生活。

三、对当前贫富差距现象的原因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发展我国经济,片面地强调效率问题,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对外优惠政策,同时也存在一些疏漏,在某种程度上拉大了我国的贫富差距水平。

(一)经济运行机制的不健全

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一套健全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尚没有真正建立。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一部分人能够投机钻营,非法、违法经营和权力资本化,造成不合理的贫富分化,导致社会贫富差距悬殊。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

同经济发展幅度相比,我国的社会保障事业以及社会转移支付明显表现出严重的滞后。在这种情形下,农民、城镇的退休人员、城镇的失业人员及其亲属由于得不到及时的、足量的保障,最有可能成为贫困者,从而使整个社会的贫富差距不断拉大。

(三)税收制度的不合理

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里,无论是从绝对数量上还是从税率上来看,收入高的人比收入低的人要缴纳高很多的税收。然而令人奇怪的是,频繁出现在福布斯(或胡润)中国富豪榜上的中国富豪们,并没有出现在缴税排行榜的前列。这充分说明了目前中国的税收制度的不健全。由于对于高收入群体缺乏合理的、必要的“限高”,导致了我国国民贫富差距的扩大。

(四)不平等竞争的存在

不平等竞争表现在很多方面,最突出的是一些部门、行业甚至是一些个别的社会成员,能够通过垄断经营获得垄断利益或高额利润,而其他的社会群体和社会成员却不能,因此最终形成了非常不合理的收入差距。

(五)法律制度不健全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国法律制度的不健全,导致一些人钻了法律的空子,为了致富而不择手段。很多人通过各种非法手段“剥削”,大量侵吞公有财产,在短时间内暴富,使中国在短短的内产生了很大的贫富差距。因为频繁的对外交易和国际资金流动极大地便利了违法致富的资金出逃,而且这种频繁的对外经济交易本身就提供了大量的非法致富机会。最典型的例子是为了推行所谓的走出去战略而让私人以私营公司名义用国家资金在国外注册企业,这极大地方便了许多见利忘义之徒侵吞国有财产——在国外注册私营企业的老板可以翻脸不认帐,不承认国家在自己注册企业中所拥有的财产,而中国政府甚至连向外国政府控告这种人的法律依据都没有。

(六)教育和医疗支出拉大贫富差距

在调查中,城市、小城镇、农村的贫困人群中均有40%~50%的人提到家里穷是因为“有孩子要读书”。从月到10月,拥有就学阶段孩子的农村家庭教育花费占家庭收入的32.6%,城市和小城镇家庭中,这个比重也分别达到了25.9%和23.3%。同时,医疗费用成为贫困居民的第二大负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目前在中国,一旦得了大病,平均花销在7000多元钱,而全国农民的纯收入每年也就元左右,可以说一场大病就会让一个家庭陷入困境。(七)腐败也是贫富差距扩大的原因

因此,要缩小我国的贫富差距,除了健全税收制度、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和社会转移支付制度以及打破经济领域的垄断经营之外,还必须切实采取措施,真正遏制官员腐败现象!

令人欣慰的是,我们党和政府已经认识到了贫富差距的严重性。2010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四、贫富悬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从当前我国贫富差距问题的现状来看,虽说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尚未达到两极分化的程度,但如果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就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和问题甚至会威胁到社会的稳定和安全。

(一)贫富差距拉大已成为我国社会生活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其消极作用十分明显。在我国这样一个经济欠发达,可供分配的社会财富相当有限的国家,一部分人的暴富,很可能导致其他人的收入低下和贫困。同时,巨大的财富差距会使人们的心理天平难以平衡,相当一部分人处于失衡、不安、疑惑之中,造成不满情绪的滋生和蔓延。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引导、解决,那么在一定条件下,就有可能引发社会震荡和冲突,危及社会稳定与安全。这是关系到我国发展和稳定的重大问题,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其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动摇了诚实劳动的思想“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当人民目睹了太多的非法致富、以权谋私、损公肥私,当权者很难从现实中用诚实劳动的高尚思想教育人民并要求他们效仿。当一个国家的民众开始在思想上与行动上藐视和不相信诚实劳动,引发的后果将是毁灭性的。

2、民众不满情绪的日益积累

贫富悬殊的两极社会的直接后果是社会冲突和对抗的发生,特别是底层社会对于上层社会的敌视和反抗。改革以前,中国居民生活水平不高,低收入的底层社会与上层社会的分化并不明显。改革开放后,由于利益的分化,个人财富占有差距的拉大,在社会出现新暴富阶层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个比较庞大的贫困层,底层社会由两种情况构成,一种

是长期以来的贫困层,如中国西南、西北集中联片贫困地区的贫困层,另一种是近年社会变革中产生的新贫困层,如下岗职工、困难企业的职工以及由流动人口组成的城市底层社会等。如前所述,由城市失业下岗工人组成的贫困层是从中层、中上层跌落到底层来的,因此,他们有很大的失落感。流动人口中的底层社会,也往往是违法犯罪的大本营。近年来的社会紧张程度可以从犯罪率的不断上升、重大刑事案件的经常发生之中略见一斑。值得注意的`是,多数人对分配不公的抱怨主要是对致富方式的不满,而不是对贫富分层的不满,所以独具中国特色的民间“仇富”情绪很强烈。

3、社会结构的分化

改革十余年来,社会各阶层获利的程度不一样,由此就形成了不同的利益阶层。更重要的是,在这样的利益结构和分层结构之下,已经开始形成“社会分化的动力系统”,在这个动力系统的推动之下,在未来的若干年中,社会阶层将会呈进一步分化的趋势,并由此构成中国社会必须面对的一个严峻问题。

(1)暴富阶层。他们是改革的最大受益者。这个集团包括私营企业主、精英集团、企业承包人、*腐败暴富起来的干部、涉外企业经营管理层以及各类的明星、经纪人等。目前,在暴富阶层中,资产在一个亿以上的已不在少数。

(2)普通受益阶层。这个阶层人数众多,构成复杂。主要由农民、工人、知识分子、干部等构成。普通受益阶层是中国改革最主要的社会基础。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个群体本身的分化也是明显的,从而使得改革的社会基础发生明显的变化。

(3)被剥夺阶层。改革十余年来,从绝对生活水平上看绝大多数人都有上升。但如果从相对的角度看,则有相当多的人生活上遇到困难。目前最突出的是生活在绝对贫困线以下的人群,主要集中在中西部以及一些山区的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贫苦农民,还包括众多的少数民族居民,还有农民和国有企业的下岗、失业职工。改革以前,国有企业的职位,是人们追求和向往的工作,而今却一落千丈。近年的的调查证明,有很大一批不景气国有企业职工,认为自己收入与地位下降,产生了严重的被剥夺感与失落感。这个阶层存在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由上述可见,中国的阶层利益分化,主要表现在暴富阶层与被剥夺阶层之间的分化。目前,更令我们关注的是城市中的暴富阶层与城市失业下岗职工之间的分化。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一种群众的保守情绪开始在利益受损的阶层中蔓延。

(二)相对来说,在收入比较稳定、收入差距不会持续扩大的情况下,社会就比较稳定,没有特别严重的社会冲突,可以继续保持增长。反之,不断扩大的收入差距会不断扩大矛盾,最终导致经济停滞甚至倒退的状况。贫富差别并非都是坏事,保持一定程度的贫富差别,对我们的社会是必须的,是有益的和健康的。它既是一种激励机制,又体现着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公平。由于人的个体天生就存在着巨大的差别,这种差别势必然会反映在收入的分配上。我们甚至不能想像,完全没有了贫富差别的社会,会是个什么样子。可问题是,怎样确定和保持“一定程度”的贫富差别,即适度的贫富差别?如果不控制好这个“度”,以致使贫富差别过大,(过大过小对我们的社会都是一场灾难)那也会导致对社会公平的破坏。从而引发一种强烈的仇富心理,以及对社会财富重新分配的冲动,会引发**和暴力,那将会危及整个社会的安定和健康发展。

五、缩小贫富差距的措施

现在我国所面临的现状就是社会的贫富差距在不断地被拉大,因而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遏制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尽快构建一个完备的社会保障安全网已成为当前中国的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首先,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促进就业机构的调整。从目前来看,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消除城乡之间在居住、就业、社保、教育、医疗、税收、财政和金融等方面不公平和二元化的政策和管理,引导农村富足劳动力有序转移。为此,应大力实行户籍制度改

革,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彻底消除城乡壁垒,疏通人口城镇化的渠道。同时,要优先发展金融业、电信业、保险业等与农村工业发展有较大关联的第三产业,为小城镇建设服务。

其次,贯彻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生产力。一是理顺收入分配体制,缩小居民个人收入差距。二是加快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加快城市化进程,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要加快对传统农业的根本改造,用工业化的生产方式改造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用社会化的生产组织方式推进农业产业化。三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加快西部地区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振兴工作。

再者,完善社会主义保障体系,保持社会稳定。坚持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和医疗制度,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完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健全农村医疗保险、社会保险制度,以促进农村的稳定和发展。

最后,加强宏观调控,调节收入差距。一是利用税收杠杆调节个人收入。主要是征收个人所得税;征收居民财产征税,在原有房产税、车辆使用税、契税的基础上,增加不动产税、土地税;征收商品税,纳税人可将税赋转嫁给商品的购买者,直至最终消费者,尤其是个人高消费者;征收遗产税。二是改革工资制度,缩小收入差距。三是制订扶贫性质的区域经济政策,实行城乡平衡发展战略。支持落后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保持城乡收入差距的合理界限,为城乡居民提供追求自身发展的同等机会和条件。

总结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大的贫富差距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就此问题我们必须进行深入思考,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遏制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构建一个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

5.关于中国贫富差距的调研报告 篇五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收入差距越来越大,收入差距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重要对中国的地区收入差距的现状进行介绍,然后对产生这种现状进行原因分析,以使人们能够更正确的理解和对待收入差距。关键词:地区差距 贫富差距 经济政策

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使人们的收入得到了非常大的提高。“三步走”的第二步——在20世纪末人们的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也已经在20世纪末顺利实现了。我们现在正朝着第三步迈进。可是就在我们为到下个世纪中叶,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奋斗时,中国的贫富差距也在不断扩大。在中国,造成贫富差距拉大的原因十分复杂,有市场经济发展的自然选择因素,有转型期的特定结构性、体制性因素,也有腐败、市场失序等非正常因素。要想正确的理解中国的收入差距,必须对中国收入差距类型及原因有着很好的理解。现在中国收入差距大体可以分解为城乡差距、地区差距以及不正当收入差距。下面主要介绍中国的地区收入差距以及对出现此差距的原因进行分析。

一、地区差距现状

1、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经历了由迅速缩小到逐渐扩大,由逐渐扩大到逐渐缩小,再由逐渐缩小到加速扩大的发展过程。1978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57∶1(以农村居民收入为1)[1],1985年达到历史最低点,为1.86∶1,1994年达到顶峰,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86∶1,超过改革开放前的水平。1997年达到新的谷底,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47∶1,2001年突破历史最高点,城乡居民收入比扩大到2.90∶1,2002年达到3.11∶1,2003年扩大到3.23∶1,而2007年中国城乡收入差距之比继续扩大为3.33∶1。如果把农民用于生产的费用和城镇居民享受的福利也考虑进来并将其货币化,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差距为6∶1。中西部与东部的收入绝对差额由79元,8元扩大到1999年的2299元和1844元,分别扩大了29倍和231倍。

2、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地区差距变化

针对这种地区间差距的扩大,有人将其概括为“一个中国,四个世界”,即把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除台湾外)放到全球来认识,按实际购买力平价来计算美元值,可划分为四个世界:第一世界是上海、北京、深圳。1999年,上海和北京人均GDP分别为15516美元和9996美元,明显高于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为8320美元),上海和北京两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2.2%。第二世界是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区中上等收入地区,天津、广东、浙江、江苏、福建、辽宁等沿海省份人均GDP均高于世界下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为3960美元),六省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21.8%。第三世界是下中等收入地区,包括沿海地区的河北、东北、华北中部部分地区,人均GDP均低于下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人口占总人口的26%。第四世界包括中西部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地区、边远地区、低收入地区。低于世界低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为1790美元),人口约6.3亿,占全国总人口数的50%。

二、地区差距原因

1.历史因素

在中国,不同地区在改革的初期所面临的初始条件是不同的,初始条件的差异也构成了不同地区在改革过程中的收获各不相同。首先,这些初始条长期累积起来的商品经济观念在东西部地区之间存在相当明显的差异。历史上,东部地区尤其是江浙一带居民的商品经济观念比较浓,对市场的理解和参与意识较深。相反,中西部地区的居民则相对比较保守,习惯于固守本土观念,缺乏冒险精神和创业意识,相应地,中西部地区人口的流动性相对较差。所以,当中国开始市场化改革的时候,东南沿海地区的居民由于积极地参与便首先分享了改革的“红利”,而中西部地区的居民则由于行动迟缓而丧失了先动优势,从而使东部与中西部地区之间居民收入差距越拉越大。其次,东西部地区的工业基础存在差异。虽然在六、七十年代中国政府出于军事战略的考虑,在工业布局和资源分配上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在中西部地区设立了一系列军事工业基地,这些工业基地增强了中西部地区的生产能力和工业基础,但并没有从实质上弥补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工业化水平的差距。加上六、七十年代所建立的军工企业在改革开放以后。由于

体制等方面的原因存在经营困难,不但没有提高中西部地区的工业生产水平,反而成为这些地区的沉重包袱。

2.政策因素

中国政府在开放次序方面的安排使得不同地区在改革中所能够获得的收益存在较大的差异。改革开放伊始,中国政府的经济政策便向东部沿海地区倾斜。五个经济特区、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都是在东部,这些地方在财政政策上无论对外商还是当地企业都非常照顾,使得东部沿海地区在改革开放初期得以吸引大量的外国资本,当地经济得到巨大发展。虽然外商投资并不是经济发展的唯一因素,但它毕竟在经济发展的初期尤其是对于中国这样的转轨经济而言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1983--1996年,中国的外商投资有88.3%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仅有8.3%分布于中部地区,3.4%分布于西部地区[2]。与外商直接投资的分布相适应,内地省份在经济发展速度上远远落后于沿海地区,更进一步的结果便是各地区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拉大。

3.教育因素

随着教育的发展,它会拉大受过教育者与未受过教育者之间的差距,因为受过教育的人有更高的生产能力和更高的配置能力,它能占据收入更高的职业和岗位,从而获得较高的收入。中国不同地区之间教育水平的差距是相当明显的,东部沿海地区拥有较好的教育设施和较高的教育水平,居民受教育程度比较高,而中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的滞后,导致教育投入不足,进而使居民的人均受教育水平远远低于东部地区。这种教育水平尤其是基础教育方面的差距构成了东西部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4.自然条件及地理位置

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在自然条件及地理位置方面的差异也不利于中西部地区。从地理区位上讲,东南沿海地区拥有众多的港口码头、密集的公路和铁路网,并且与经济发达的香港、澳门、台湾、日本、韩国相比邻,具有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地缘优势。同时,东部地区气候条件好,物产丰富,适宜生产及生活,这些都使得东部地区在经济发展中获得一种比较优势,从而能够先行一步。

三、收入差距扩大的不利影响

1.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对启动农村消费市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全面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统计表明,消费平均每增加1%,GDP就会相应平均增加0.755%。收入差距扩大导致城乡消费水平差距扩大,农村居民产生消费紧缩倾向,不利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

2.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使农村居民地位更低、机会更少,其人力资源不仅得不到应有开发,甚至出现相对和绝对地萎缩。

3.由于收入差距扩大是在改革过程中形成的,部分农民贫困同非法致富形成巨大反差,致使一些人弱化了对改革的信心与支持力度,产生了“怀旧”心理。增加了改革的成本,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

4.长期存在的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使得农民怨声载道,直接影响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产品供给的稳定增长,也不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

四、解决方法

(一)深化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控制收入差距于适当的范围之内必须兼顾效率和公平。另外,充分发挥税收对收入差距的调节作用,要制定合理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和累进税率,还应征收遗产税、高消费税等。还要通过增加公共支出、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等措施,支持和扶助农村的发展。

(二)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促进就业机构的调整。从目前来看,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消除城乡之间在居住、就业、社保、教育、医疗、税收、财政和金融等方面不公平和二元化的政策和管理,引导农村富足劳动力有序转移。为此,应大力实行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彻底消除城乡壁垒,疏通人口城镇化的渠道,通过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农村人口流动,促进城乡劳动力的合理分工。同时,要优先发展金融业、电信业、保险业等与农村工业发展有较大关联的第三产业,为小城镇建设服务。

(三)完善社会主义保障体系,保持社会稳定。要坚持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和医疗制度,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完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健全农村医疗保险、社会保险制度,以促进农村的稳定和发展。市场机制追求效率,社会保障则应更加注重公平。通过社会保障有效地实施再分配,使人民群众都能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构建

共同的社会利益基础,才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和谐,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

四、结束语

上述是对中国现阶段存在地区收入差距现状以及原因分析。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现阶段出现收入差距是在我们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必然要出现的,但有些差距是可以避免的。我们要理性看待贫富差距的两重性,客观分析引起贫富差距扩大的因素,区分正常因素与非正常因素。2005年中国两会的召开,代表们就收入差距提出了好多好的建议和意见,中国政府也高度重视这个问题。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体制的健全,中国的各项制度的建立,中国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及农民负担的减轻,一定能够消除各种不正当收入,减少城乡差距、地区差距以及行业差距,使中国社会实现共同富裕。

参考文献:

6.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与城乡贫富差距 篇六

中文摘要

本文概述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城乡贫富差距的基本状况,简要论述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二元”化结构以及其存在的问题。初步分析了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对城乡贫富差距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缓解贫富差距的建议。

【关键词】社会保障;城乡贫富差距;“二元”结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与城乡贫富差距

一、概述

自我国1978年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经济体制逐步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后,居民之间贫富差距就日益增加。据统计,我国城乡财富差距基本维持在10倍以上,远远高于收入差距的2-3倍。这无疑会滋生出许多社会问题。收入差距和财富差距不是孤立存在的,收入的增加会加速财富的积累,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又会增加收入,因此,收入差距会导致财富差距,而财富差距会加大收入差距。收入差距和财富差距的相互作用使中国城乡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不仅如此,我国地区间和个人间的财富差距也随时中国经济改革的日益深入而逐渐增大。

造成贫富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个人素质差异带来的收入和财富的不均,也有市场失灵引起的收入分配不公,更有非法收入引起的分配不公。诚然,初次分配领域造成的问题主要靠制度的建设来解决,但正如萨缪尔逊所说,市场在分配领域是盲目的,有些分配不公不是制度建设可能解决的。因而,政府必须对初次分配结果进行调整。

撇开政治和社会的观点不谈,仅从经济的观点出发,较大的贫富差别对国民产出和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是不利的。因为存在收入的边际效率递减规律,富人的消费倾向较低,所以较大的贫富差别极易导致总需求不足,从而使国民产出曲线向内移动;在国民收入既定时,较大的贫富差别,则意味着社会经济福利的减少。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使不容置疑的,出现要素之间的收入差距是不可避免的。由于市场在分配领域是盲目的,所以初次分配的结果不一定有效,不一定能够实现全社会福利最大化;而适度的再分配,更有可能使全社会的经济福利达到或接近最大。因而面对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政府应加强收入再分配职能,对初次分配结果进行必要的调整。

二、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结构及存在问题

我国现在实行的是城镇社会保障制度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并行的“二元”社会保障制度。其产生原因是建国以来,优先发展工业的非均衡发展战略的采用,使我国经济成“二元”状,而户籍制度的严格执行,导致人口流动性很差,人口结构也成“二元”状,人们对生存的考虑优先于社会保障,致使城市居民拥有较高水平的保障,而农民的保障几乎为空白。计划经济“高就业”政策的实施,城市居民生活得到了全方位、高水平的保障,而此时的农民完全依靠家庭保障。可

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与城乡贫富差距

以说,改革开放之前城乡间的“二元”社会保障制度与“二元”经济结构和“二元”人口结构完全一致,而且三者间的作用进一步加深了城乡间的鸿沟,城乡壁垒森严。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就业结构也随之改变,流动人口逐渐增多,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没什么实质性的变化,“二元”的社会保障制度与“二元”向“一元”转型的经济结构以及城乡和流动人口的“三元”人口结构极不协调,已严重制约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越来越完善,广覆盖的方针使大部分城乡居民都能享有基本的相关保障,但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很多方面尤其是社保基金的筹集和管理方面还存在着很多漏洞。首先,我国财政尚未真正建立社会保障预算制度,社会保障没有纳入财政预算,社保基金暂时按预算外资金管理制度进行管理,实现专款专用,这致使我国社会保障资金管理相当混乱。其次,从供给上看,我国社会保障转移支付水平极低且远远滞后于经济增长,供给严重不足。而转移支付需求不断上升,与供给的缺口越来越大。1995年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行“统帐”制后,产生大量转制成本,政府面临如何消化转制成本的问题。对于以退休“老人”和已有工龄的“中人”的责任是政府的债务,应该由政府来承担。但是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引起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滞后,在强调企业和个人责任的同时,忽视了政府应有的责任,政府部员承担转制成本,从而导致个人账户“空账”运行。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不免有许多老人和下岗职工的产生,他们都属于弱势群体,多属于贫困群体,需得到社会和政府的关注与关心,更需要分享经济增长的结果。据有关专家估计,中国目前的城市贫困人口应在2000万到3000万之间。让人担忧的是,致使这些人致贫的主要因素不是个人和自然原因,而是社会原因和制度原因。我们的转移支付制度如不能解决这些人的贫困问题,他们可能对社会稳定构成威胁。

解决贫困人口问题,离不开社会保障转移支付制度。转移支付制度需要向弱势群体倾斜。合理的转移支付政策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有利于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反之,过度的转移支付供给可能导致财政负担沉重并影响经济发展;转移支付供给不足则可能出现社会不稳定、有效需求不足、贫富差距拉大等问题。然

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与城乡贫富差距

而,目前我国社会保障转移支付制度供求缺口太大,远远偏离了制度“实现社会公平,缩小贫富差距”的最终目标。当前政府应该承担起应尽的责任,合理安排支付结构,加大对贫困人口的转移支付力度,建立社会保障转移支付制度,努力缩小财富差距。

三、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对城乡贫富差距的影响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对贫困的影响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二元”社会保障制度对城镇贫困居民和农村贫困居民产生了不同的影响。目前,老人、下岗职工和重病人家庭是我国城镇贫困群体的主要组成部分,由于城镇社会保障制度较为完善,使城镇贫困人口的贫困状况得到了一定的缓解。由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和就业制度的管理存在一定的漏洞,许多下岗职工表面处于失业状态,享受社会保障待遇,实际上,已采取多种灵活方式实现了就业,在享受救济的同时仍有工资收入。所以,我国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带来的较多的是正面效应,负面效应较少。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城镇居民的贫困程度,缓解了城镇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

但是在农村,由于正式社会保障制度的缺或,农村居民的贫困问题缺少缓解的渠道,抛开地域性,实质上,城乡贫富差距表现为居民个体之间的贫富差距。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二元”性,不但没有缓解城乡贫富差距,反而加剧了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由此可见,我国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上还是需要予以完善的。

四、建立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目前,我国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还在进一步扩大,迫切需要建立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农村贫困问题,进而缓解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城乡贫富差距问题,归根结底是农民生活贫困问题,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贫困问题突出、抗风险能力脆弱的问题。中国的农民生活现状正进入一个低收入与贫困相互积累形成循环的困境:自然风险、疾病风险→致贫、返贫→人均收入很低→生活水平、营养、医疗卫生状况、健康和教育的下降→人口质量下降→劳动力素质不高→劳动生产效率低下→产出停滞增长或下降→低产出→此收入→强化经济贫困→抗风险能力进一步下降。“贫困的原因是贫困”,大量农民生活处于贫困恶性循环之中。

从目前情况看,提高农村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可以有:农产品价格的回声、产量的提高、外出打工、减轻农民负担。但是,我国国内主要农产品市场价格明

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与城乡贫富差距

显高于国际市场价格,特别是加入WTO以后,国内农产品价格便失去了上涨的空间;金融危机致使经济遭受打击,城镇下岗人员增多,城市失业率不断上升,“二元”经济结构住高了农村居民进城的壁垒,使农村居民进城打工挣钱变得更加不易,加大了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难度。因此,解决农村居民收入问题的首要办法是为农业剩余劳动力寻找出路——城镇化。

目前,我国通过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一方面可以通过转移支付向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提出公共物品,提高农民的素质和抗风险能力,从而打破贫困恶性循环的链条,另一方面,可以解决城镇化发展进程的“瓶颈”问题。中国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的国家,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必将过度到现代一元化结构,而非农化是二元结构转换的必由之路。非农化是指社会劳动力不断地由农业转向非农业的社会经济过程,城镇化实质农村人口不断地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

中国经济结构正由二元结构转向一元结构,而社会保障制度却保持不变的二元结构。在经济结构转换过程中,农村人口需要社会保障制度,流动人口更需要社会保障制度,只有真正为流动人口建立了切实可行的社会保障制度,才能使这部分人稳定在城市,同时对留守农村的农民有一个带动作用,城镇化才会对农村非农化人口产生吸引力,才能使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吸引到城镇,加速中国城镇化进程。所以,只有通过建立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才能缓解日益严重的城乡贫富差距问题。

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与城乡贫富差距

参考文献

7.中国的贫富差距问题 篇七

中国目前的贫富差距问题,已引起了国内国际各界的广泛关注。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在2005年,中国的基尼系数为0.47,已经超过了国际公认的警戒线。在当今社会,这个话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虽然这在中国好像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但在不同收入群体所受的不公正待遇的问题上,在缩减贫富差距的问题上,已经势在必行。因此,我谨结合一些社会上的观点,从我的观点寻找问题的办法,从而解决或缓解这个问题。

现在,有一种看法,认为我国“目前的贫富差距是新中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时期”,而我国“是世界上贫富差距最严重的国家”,这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共鸣。如何看待这两个最基本的判断呢?需要指出的是,这两个判断在总体上是不甚准确的。

关于第一个判断,首先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前也存在着相当大的贫富差距,只是在“二元结构”和“城乡分治”的条件下,这一差距不仅非常复杂,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被掩盖起来,使得人们一般不去注意它罢了。

我们现在面临的情况是,由于市场机制的建立和社会阶层构成的多样化,过去被掩盖了的贫富差距显性化和阶层化了,当然在某些领域内也相对地拉大了。过去,你和你周围的人相比,差距不大;农民多么困难似乎与你无关。

关于第二个判断,应当说,与国外一些国家相比,中国并不是世界上贫富差距最严重的国家。贫富差距,实质使用一定的方法,在规模均衡,比例对等的社会成员之间,对收入和财富积累惊醒比较所得出的差距,不是有两个人或两个群体,拉出来一比就是贫富差距。同时,应当指出得失,中国目前的实际贫富差距,特别是乡村内部和城镇内部的贫富差距,比改革开放以前确有拉大,但在国际上还是属于中等程度。考虑到中国在人口、幅员、区位(一端临海,一端处于大陆深处)等方面的具体情况,考虑到正处于社会全面转型和经济发展中的最敏感阶段这一事实,这种程度的差距应当说是仍处在可接受的范围以内。领导干部要树立新的市场经济理念

中国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二十多年,在这二十多年中逐步转向市场经济,世界的市场经济也在不断发展。人们,尤其是广大领导干部在坚持自立、平等、竞争、效率、求利、开拓等市场基本理念前提下,需要形成对市场经济新的认识、新的理念,以便更好地前进。我认为,与其他国家经历的相同时期相比,中国收入分配差距过分扩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中国经济发展的特殊性

在中国的国有企业带有统得过死,政企不分,管理层缺乏管理艺术等弊病,没能够承受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大潮的冲击,破产,亏损。连带地造成了城市贫困人口的增加。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在经济结构调整和企业经营机制转换过程中,出现了一大批破产企业和停产、半停产企业的职工以及下岗人员,收入低,生活困难。加上一些离退休人员和无业人员形成了城市居民中新的贫困人口。

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私有资产得到快速发展。于是,中国最先富起来的这一批人,在富营养化的投资创业环境重完成了最初的累,并有相当一部分人成为了现在中国的有产阶级的中坚力量。但是这些企业多半都有家族式管理,缺乏现代企业制度等先天缺陷。这些企业除了有以上特征之外,由于规模所限,通常使用的是非常扁平的单线管理结构,即老板——工长——工人。没有或很少有专业技术,管理人才,而这些正是中产

阶级的重要来源。工人从事的大多是技术含量低,同质化程度高,报酬低的工作。老板和打工族收入差距悬殊。

2,中国宏观调控措施不力。

政府的一大职能,是调节社会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尤应如此。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政府的宏观调控仍然无法有力实施到位。国家应该对高收入阶层征收比率更高的税,辅以其他政策,削减其最终所得。同时对低收入群体进行补助。但是这一行政职能很明显履行的不尽如人意。两会代表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就是“两个40%”。即全国40%的财产集中的1%的人手里,而40%的所得税款是由工薪阶层缴纳的。

与大家所想象的不太一样,中国西部的贫富差距比东部更为明显。这主要的原因是:在东部,政府的调控能力比西部强,加之东部经济较西部发达,政府有更多的公共财政能力进行社会收入再分配和调节。其中政府调节的价值就体现了出来。但是整体来说,公权调节在中国的起的效用还是很有限,远远没有达到其应有的效果。

3,腐败问题

腐败问题是中国的一大毒瘤,对中国所起的影响是巨大的。但是,很多经济学家在把腐败和社会贫富差距加大相联系的时候,仅仅看到腐败造成的数额巨大的灰色收入在基尼系数上的影响,而没有看到腐败背后的延伸。

腐败在本质上是为了私利滥用,出卖公权的行为。他在给公权交易双方带来不法利益的同时,严重阻滞了公众权力和政府行政职能的行使,交易是以普通公众或者弱势群体的利益为代价的。更为严重的是腐败的存在把整个行政职能颠倒了过来。本来,政府的职能之一就是减小社会贫富差距。但是,当权利交易产生时,必定导致有权有钱者进一步把权钱转化为实利,而令弱势群体日益陷入困境。例如,领导腐败导致企业亏损,职工下岗,权钱交易造是富裕者逃避其应负的社会义务(如纳税)等等。孙子兵法有云: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关键就在于此消彼长。我们应当看到,贪污腐败的每一块钱的交易,就会对社会利益造成10块甚至更多的损失。因此,紧抓腐败问题也是解决中国贫富差距问题的一个当务之急。

缩减贫富差距势在必行

第一,落实国家对企业的征税。就目前的情况说,我国法律对企业的征税是是不轻的。但问题是,税收效率不高,企业偷税逃税现象严重;另外,在个人收入所得税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对高收入群体税收的征缴存在很多漏洞,个税还未形成调节贫富差别的有效机制,甚至起的是相反的作用。政府必须加大对于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同时考虑提高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起点和提高个人所得税的税率。还有就是,我相信大多数人都是通过正当手段富裕起来的,但是,也确实有个别人不是这样的。特别是一些人在淘“第一桶金”时,出现的问题较多。有人提出了不追究这批人的“原罪”的观点。其实,关键是看有没有罪,如果有罪,为何不追究,不追究就是对整个社会的不公,对全体人民的犯罪。

第二,是国家财政用于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的资金比重较小,大量的资金用在政接投资、改善投资环境和行政支出上因此,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均衡机制首先是要改善国家的再分配。在最近的两年中,国家再分配有向农村和城市弱势群体倾斜的迹象,但力度仍然有限。现在迫切的问题是要增加政府财政对社会保障和农村基础教育及医疗的投入,企改革过

程中的资产转移的规范化。

第三,在对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出售国有资产过程中,如果符合以下条件,则可以保证国有资产不发生量变,不发生国有资产流失,堵住国有企业改制和战略重组中可能发生的私有化漏洞。公正评估国有资产,公开转让国有资产,收回的国有资产用于再投资,建立复式财政预算制度。国企改革问题,必须迅速建立国有资产转移的法律,使它有法可依。国有企业的改革改制措施必须体现竞争、透明、公开的要求,必须让公众有参与的机会。可能有些人会说,一旦有公众参与,各个利益集团讨价还价,可能使问题复杂化,决策的成本会大大地提高。但是,它带来的是相对公平,后患比较少,从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来看,应该是值得的。

第四,法治约束下的机会平等 建立法治的市场经济有助于抑制这种活动和实现机会平等,因此既有利于效率提高,也有利于收入平等的实现。邓小平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正是要激励那些勤于劳动、善于经营的人能够发挥他们的才能,在市场活动中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如果不是这样,不是去推进我国的法治市场经济的制度建设,而是让少数人凭借行政权力进行寻租活动,甚至靠鲸吞国有资产和掠夺大众而暴富,效率和平等的状况都会恶化。所以,以分配状况恶化为由来反对我国市场取向改革的大方向,是没有道理的。我们应当通过市场取向的改革,进一步铲除寻租的土壤,既推进平等,又促进效率的提高。

8.关于中国城乡贫富差距的问卷调查 篇八

背景资料: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标志,神州大地涌动改革春潮。困扰中国几千年的温饱问题迎刃而解,民族复兴的大业展现出光明的前景。15年后,十四届三中全会勾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带来了经济社会的极大发展。中国人千百年的小康梦得以实现。

□李实 岳希明/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收入分配课题组经过数年长期跟踪,分别于1988年、1995年、2002年展开三次全国范围的住户调查,并于最近刚刚完成调查报告,其中就中国城乡收入差距问题得出如下结论:

●中国城乡收入差距世界最高

从1994年开始城乡之间收入差距出现了下降的趋势,但是从1997年起又逐步扩大。2001年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几乎是农村居民的3倍。2002年全国的基尼系数相对于1995年上升了大概两个百分点。如果把非货币因素考虑进去,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是世界上最高的。

●城乡收入差距仍在扩大

从1995年到2002年,城镇内部的基尼系数的上升幅度最大,农村的基尼系数反而有所下降,然而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却在扩大,城乡之间人均收入比率由1995年的2.8提高到2002年的3.1。

●高收入人群收入超常增长

全国收入差距的扩大并不是表现为低收入人群收入状况的恶化,而是表现为高收入人群收入超高速增长。值得欣慰的是,农村的低收入人群组的状况都有某种程度的改善。

就全国而言,2002年收入最高的1%人群组获得了全社会总收入的6.1%,比1995年提高了0.5个百分点;最高的5%人群组获得了总收入的近20%,比1995年提高了1.1个百分点;最高的10%人群组获得了总收入的近32%,比1995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这些结果意味着富人变得更富了。

●落后地区收入差距最为明显

从城乡之间收入差距的相对贡献率来看,西部地区最高,高达58.3%,而东部地区最低,为37%。也就是说,越是相对落后的地区,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就越加明显。

●劳动力自由流动是关键性的解决之道

解决城乡收入差距问题,当务之急是应该从体制上解决劳动力市场的分割问题。我们现在对农民工的歧视,对农民工户口的限制,实际上反映了我们劳动力市场的分割问题。这是和一个市场经济国家的基本经济原则相悖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最大的政策应该是怎么样能够消除现存的分割的劳动力市场,也就是说形成一个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能够使得农民有更多的进城机会,能够有更多的在城里找到工作的机会,而且是一个平等的就业和公平的收入待遇的机会。

当前,收入差距急剧扩大已成为一个社会热点问题。从宏观层次上讲,收入差距本身是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的一种结果,但是它又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互动的作用。也就是说,收入差距本身不仅和经济效率相关,过度的平均主义和过大的收入差距还会影响到经济效率。更重要的是,过大的收入差距还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大量的发展中国家的例子都表明,收入差距的扩大是导致社会和政治不稳定的一个重要的因素,这种不稳定反过来又影响到整个经济的发展过程。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国家的收入差距也许处在一种临界的水平上,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会带来何种社会后果很难预测。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应成为当前政策重点

讨论目的:

了解对于中国收入差距产生、发展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的不同观点和判断依据。涉及的知识点:

收入差距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中国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案例讨论过程:

1.组织者介绍案例,并对参与者进行分组,确定讨论时间、地点,说明相应规则。

2.每个参与者对案例做前期资料准备。

9.关于我国贫富差距问题的探讨 篇九

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09美术学李祝捷 学号:0905049019 贫富差距问题是全球许多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都会出现的问题,我国自改革开放后贫富差距逐渐拉大并日趋严重的现象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普遍关注。中国改革开放已经经历了三十余年,社会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社会结构也在发生急剧的变化。平均主义的局面逐渐被打破,居民收人分配差距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中国已由一个平均主义盛行的国家变成一个贫富差距过大的国家。

首先,我们看一下我国现在的贫富状况: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相关研究表明,中国目前的基尼系数为0.45,我国已经是世界上40个收入分配基尼系数超过国际警戒线的国家之一。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它反映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数量界限,可以有效地预警两极分化的质变临界值,所以是衡量贫富差距的最可行方法。一般来说,基尼系数在0.2以下,表示居民之间收入分配高度平均,0.2-0.3之间表示相对平均,在0.3-0.4之间为比较合理,同时,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贫富差距的警戒线,认为0.4-0.6为差距偏大,0.6以上为高度不平均。据此,中国的贫富差距已经超过了国际警戒线。(参考网上资料所得)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今天这种贫富悬殊的状况呢?(1)地域之间的差异。

首先,同样一个人,在城市所获得的机会比在农村所获得的机会要多得多,在发达地区所获得的机会比在落后地区所获得的机会也要多得多。

其次,在影响中国东、中、西部地区差距的因素中,自然地理因素、思想观念、经济布局与区位因素可以说是重要因素。仅从自然地理因素看,东部地区地处沿海,气候宜人,土壤肥沃,与外界联系较为便利,经济发展的机会较多。相比之下,中、西部地区大多为内陆地区和不发达地区,土地贫瘠,资源匮乏,生态环境恶劣,对外交往较少,经济发展的“先天”条件较差,那么生活在这两种不同地方的人,自然就会有贫富差异。于是,在改革开放之前,我们已经有了不可避免的贫富差距了。(2)垄断致富。

垄断行业中的企业凭借对关键资源的独自拥有或政府赋予的排他性地生产某种产品的权利,在产品市场或者要素市场上具有独自决定价格的能力,它们可以不用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借助自身的垄断优势获得高额垄断利润。这些垄断利润的一部分或大部分会转化成为

该行业在岗职工工资,从而导致垄断行业的工资水平高于其他行业。那么差距就出现并拉大了。

(2)社会保障制度的缺陷。

主要体现在,其一,覆盖面有限,应保未保的情况还较为严重。其二,保障标准偏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尚不能满足相当一部分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需要,致使大批城市贫困人口的生活、医疗、教育等基本权利难以得到保障,一些贫困家庭陷入疾病、辍学、失业与贫困相互作用的恶性循环之中。

根据上面的分析,已经了解到了贫富差距造成的原因,那么我们改如何去解决它?根据个人的思考,以及参看相关书籍与网上资料,我认为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应对和解决。

(一)从税收政策入手。发达国家个人所得税在国家税收所占比例约为28%,中国个人所得税收入在国家税收中仅占7%,其他大部分税收都来自于消费者的消费。对此我们应该积极探索税制改革,尽快消除“逆向调节问题”,切实发挥政府财政的社会再分配功能。在计算纳税人的所得时应该包括工资收入、商业利润、投资分红、股票收益、赠与等内容,不应该只针对其工资收入。二是改革完善财产税,规范现行财产税税种,对于一些生活必需消费品应减税或免税,对于一些高收入群体的奢侈消费项目,如高尔夫球、桑拿、健身、保龄球等,应尽快开征“奢侈消费税”等富人的税务。

(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一是要加强对贫困群体的直接救助与扶持力度。在城镇,应进一步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高最低保障标准,积极稳妥地推进基本医疗及教育援助;在农村,应继续强化扶贫工作,并逐步使扶贫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此外,鉴于各种自然灾害对农村贫困的影响较大,应积极探索更为有效的灾民救助制度和救助方式。二是在当前经济增长难以提供充分就业的情况下,应通过加大政府投入,结合基础设施建设与环境保护,增加非技术性劳动的就业岗位。

10.浅谈关于我国贫富差距的问题 篇十

一、我国贫富差距过大的原因分析

1.不合理的税收制度。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里,无论是从绝对数量上还是从税率上来看,收入高的人比收入低的人要缴纳高很多的税收。然而在我国,频繁出现在福布斯(或胡润)中国富豪榜上的中国富豪们,并没有出现在缴税排行榜的前列。这充分说明了目前中国税收制度的不健全。由于对于高收入群体缺乏合理的、必要的“限高”,导致了我国国民贫富差距的扩大。

2.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够完善。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贫富差距的问题。然而,同经济发展幅度相比,我国的社会保障事业,以及社会转移支付明显滞后。

3.经济领域的不平等竞争。我国贫富差距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经济领域中存在着许多不平等竞争。不平等竞争表现在很多方面,最突出的是一些部门、行业,甚至一些个别的社会成员,能够通过垄断经营获得垄断利益或高额利润,而其他的社会群体和社会成员却没有这样的权力,4.经济运行机制不健全。我国目前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一套健全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尚未真正建立。在这种情况下,一部分人通过权力寻租,投机和非法、违法经营,造成不合理的贫富分化,导致社会贫富差距悬殊。

二、缩小贫富差距的对策

1.促进农村发展,努力增加农民收入。首先要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政策,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二要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推进城镇化。三要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四要协调城乡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

2.加大对垄断和腐败的监管,整治非法收入。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消除行政权力直接配置社会资源,缩小国家垄断行业的范围,加速某些行业的市场准入,为市场主体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使各行业处于平等地位。同时,要加强市场监督和管理,严厉打击走私贩私、假冒伪劣等违规、违法经营行为,要强化对权力的约束,增加执行公务的透明度,制止各种乱收费、乱摊派现象,要严惩贪污腐败、整治非法收入。

3.完善税收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要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改变目前所得税征收与家庭消费脱钩的状况,建立普遍的个人所得税申报制度。要尽快把农民等低收入者纳入到社保体系中来,通过社保体系对国民收入实施再分配,为低收入者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11.关于中国城乡贫富差距的问卷调查 篇十一

关于社会贫富差距的社会问题调查报告

学 院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通信工程

专 业 姓 名 学 号

一、调查时间:2014/2/21----2014/2/28

二、调查方法:书面问卷以及网络问卷

三、调查范围:关于社会贫富差距

四、调查对象:学生、社会各职业人群

五、调查地点:学校、火车站

社会贫富差距问题社会调查分析报告

摘要:

在这个寒假我做了一些有关社会贫富差距方面的调查,为验证研究论据的合意性和所引用观点的民间支持度,我做了一次关于中国贫富差距问题的社会调查。本次调查有三个主要内容,第一,您认为我国目前的贫富差距大吗?到了什么程度?第二,“造成我国目前贫富差距的原因有哪些(可多选)?第三,在造成我国目前贫富差距的原因中,您认为哪些因素是最不可容忍的?分别就人们对我国目前贫富差距问题的程度、成因和对某些成因的厌恶程度进行询问。我对结果进行了浅层分析,并阐述了对如何解决贫富差距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字:贫富差距现状、差距产生原因、解决办法 正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贫富差距逐步拉大,综合各类居民收入来看,基尼系数越过警戒线已是不争的事实。我国基尼系数已跨过0.4,达到了0.47(2004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已经突破了合理的限度,总人口中20%的最低收入人口占收入的份额仅为4.7%,而总人口中20%的最高收入人口占总收入的份额高达50%。突出表现在收入份额差距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东中西部地区居民收入差距过大、高低收入群体差距悬殊等方面。

一、调查结果分析

1、对“我国目前的贫富差距确实很大”的说法社会认同感高,中国社会贫富差距的问题依旧很严重,且普遍存在。

2、腐败是造成贫富差距的主因。在回答造成我国目前贫富差距的原因(可多选)的问题时,有78.42%的人认为是腐败,排第一位,并有人指出“腐败是其他原因的总结”,选择国企改制的人占55.52%,排第二位,选择政府财政分配的人占45.43%,排第三位。这说明腐败是贫富差距成因中的关键性原因的。有趣的是,有网民认为“炒股是自愿冒险,本身是投机,投机就有成功有失败”的提法,也说明了股市违规操作不应算造成贫富差距的原因的观点。列在“其他”一项中的表述以“制度”一词最多,“宪政”居其次,“不公平的竞争规则”居第三。也有人用“政治体制与经济改革不同步”、“图有宪政政体的虚名,国家权利被不受民众监督的少数人滥用”等词语来表述,更有人直呈“制度是根本腐败是表面”,“司法不独立,新闻监督力度不够;弱势群体上升空间被强势集团垄断,弱势群体生存空间被强势集团挤占”的看法。

3、腐败为“最不能容忍的”问题。在回答“造成我国贫富差距的原因中,您认为哪种是最不可容忍的”问题时,排在第一位的是腐败,占66.04%,第二位是国企改制,占17.91%,第三位是财政分配,占12.57%。说明腐败是一个众夫所指的问题。同时,对财政分配提出质疑的人也占有一定的份额,说明人们一定程度地认识到了政府财政的顺调节作用,并且觉得难以容忍这种非劫富济贫式的分配,希望政府承担更多的公平分配责任。有人认为将腐败说成是改革是最不能容忍的,反映出人们反感某些官员以改革之名行利己之实的做法,也有人认为“富穷不能怨人是对的,但中国的问题是竞争太不公平”,反映了对机会均等这种公平的市场竞争规则的诉求,还有人认为“医疗、教育问题上政府失职”、“收入比如是你200倍的人交的个人所得税不会比你交的更多”、“是国家机器没有有效的行使自己的权力来消灭导致贫富差距增大的显在的和潜在的因素”等问题是最不可容忍的。

二、治理贫富差距的必要性和措施

社会存在贫富差距是一种常态,这个话题似乎是人类发展中的一个永恒话题,也成为社会各阶层群众迫切关注,议论纷纷的热点问题。贫富差距的程度影响着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进程,贫富差距一方面是保证社会前进的动力,另一方面贫富差距过大会引起社会的动荡不安。所以,社会不可以也不可能没有贫富差距,但这种差距必须要保持在一定的限度之内。

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缩小贫富差距:

1.促进农村发展,努力增加农民收入。首先要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政策,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

2.完善分配制度,加大再次分配的力度。在初次分配中,应该继续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原则,但在再次分配中,应该更加注重公平,通过加大再次分配的力度,来缩小初次分配造成的收入差别。

3.完善税收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税收作为调节国民收入分配的杠杆,是治理收入分配不公的重要手段。

4.打破二元经济结构,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由于我国的贫富差距主要表现为城乡差距、东部与中西部差距,因而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增加中央转移资金向中西部落后地区的转移额度,尽快解决贫困地区的温饱问题.5.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加强法制建设。制度、体制设置的不合理,法制的不健全,是产生我国贫富差距过大的重要原因。因此,加强制度建设,创造平等的竞争机会,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分重要。

6.创造平等的教育和竞争机会。治贫的主要手段是教育,要加大对贫困地区教育的投入,给低收入者提供更多的受教育机会,提高他们的生产能力。

7.建立有约束政府、杜绝腐败。政府职责与政府权利要对应,政府应该在实现社会公平方面多发挥作用,为构建和谐社会多做贡献!

三、总结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大的贫富差距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就此问题我们必须进行深入思考,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遏制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构建一个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

通过这个寒假的调查,我学会了许多东西,既要实事求是的去面对周围的一切--凡是都要以事实为依据,又要学会用正确的眼光对待周围的事物。根据这份调查报告我觉得中国现在的贫富差距很大,而且我认为应该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出现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富人越来越富有,而穷人呢愈加跌入贫困的深渊。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会让我们更加深刻和具体的了解和认识所接触的事物。中国社会现在的贫富差距是有很多原因的,作为大学生尤其是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应该更加了解自己国家的国情,为国家找到解决方法虽然我们的能力有限但是无限个有限的力量就会凝聚成无可阻挡的力量。我们应该为祖国分担一些压力,作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我们能做的就是努力学习争取早日投入为祖国建设中去,去报效祖国,报答社会。祖国现在还不算强大,而且在人均GDP上还是处在发展国家行列,虽然这几年我们国家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不容否认的是跟其他发达国家还是有许多差距的,我们必须正视这个问题。我们应该相信我们社会能够解决贫富差距的问题,而且作为一名合格大学生我们应当明确我们的态度,不能被眼前的问题吓到,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虽然可能以我们目前的能力还不能为祖国做出太大的贡献。但是我们还是可以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为学校为社会献出微薄之力。

附表:中国贫富差距问题社会调查结果

票数 百分比

一、您认为我国目前的贫富差距大吗?到了什么程度? 很大 90 67.67% 大 31 23.30% 中 11 8.27% 小 1 0.75% 总投票者 133

二、造成我国目前贫富差距的原因(可多选)市场分配 150 39.47% 财政分配 173 45.53% 腐败问题 298 78.42% 农地征用 113 29.74% 城市房屋拆迁 83 21.84% 国企改制 211 55.52% 股市违规操作 100 26.31% 其他 81 21.32% 总投票者 380

三,在上述原因中,哪些原因是最不能容忍的?(可多选)市场分配 24 6.42% 财政分配 47 12.57% 腐败问题 247 66.04% 农地征用 25 6.68% 城市房屋拆迁 10 2.67% 国企改制 67 17.91% 股市违规操作 11 2.94% 其他 18 4.81% 总投票者 374

参考文献:

[1]高佳,当前我国贫富差距问题探析[D],江苏,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2007-6 [2]曹小军、齐晓安,入世后我国各阶层收入差距的分化态势及调节对策,当代经济研究,2003年

上一篇:悲惨世界导读下一篇:雅思口语对话练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