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活动常态化策划(8篇)
1.公益活动常态化策划 篇一
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
高一年级:吴世学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采取措施推动学习活动常态化。”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中央向全党和全国人民发出的伟大号召。要使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共同思想基础的必然要求。雷锋精神作为一种先进文化,无论从其基本特征看,还是从半个世纪以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实践看,都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内涵,具有时代的先进性和科学的指导性,因而是社会主义文化精髓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为了民族血脉的畅通和精神家园的建设,为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力量、基本的道德规范,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个人价值,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弘扬社会正气。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必须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使其在凝全国人民之心、聚中华民族之力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学雷锋观念常态化原因分析。
许多年来,我们一直都在提倡雷锋精神,开展学雷锋活动,但是由于常态化工作做得不够,出现了民间流传的所谓学雷锋“三月来四月走”、“雷锋没户口”的现象。究其原因是我们在思想认识上存在差距,常常以为学雷锋就是一种“活动”,每到雷锋纪念日开展一下活
动就可以了。没有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学雷锋活动的重要意义,因此缺乏对开展学雷锋活动的长远思考。为解决人们的思想困惑和精神矛盾,打牢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精神支柱,近些年来,党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战略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是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
二、使学雷锋常态化举措
完成这一任务,要做的工作很多。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发挥我们已有的道德资源作用,纯洁我们的社会风气和精神家园,无疑是一个重要途径。要使得学雷锋活动深入持久开展下去,需要我们对学雷锋活动的战略意义有进一步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在思想上站得高,看得远,在行动上有办法,见成效,赢得人民群众对这一活动的广泛认同、积极参与和长期坚持,从而为迎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如何使学雷锋活动常态化?从“平常人、正常心、寻常事、经常做”提出建议如下。
一、学雷锋要以雷锋精神为标
雷锋是一个有亲和力、有吸引力的人,是一个可敬可爱可信赖的人,是全国人民都可以学、都可以效仿的道德楷模。雷锋精神的魅力来自生活、来自民众。其精神主要有忠诚信仰的爱国爱党爱人民的“报国精神”;助人为乐热心奉献的“傻子精神”;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螺丝钉精神”;刻苦学习和钻研理论的“钉子精神”;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节约箱精神”。
二、学雷锋要有平常心
常态化就不能搞一阵风,三月刮过一场空,更不能把雷锋搞成政治宣传的“变形金刚”。《宪法》第五十三条“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宪法》是每个公民必须遵守的活动准则,雷锋是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和社会责任的模范公民,结合学习《宪法》学雷锋,更有普遍的和久远的作用。因此,宣传雷锋精神要抱有正常心态,要实事求是,随意的演绎、异化会损害雷锋的形象,让群众觉得不可信,不可信则不可学则难以常态化。
三、学雷锋从小事做起
学雷锋从小时候学起,从小事情做起。郭明义、丛飞、徐虎等都是从小时候开始,从小就节约一粒米、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从不挥霍铺张。让座位是寻常事。一位退休女工看过《离开雷锋的日子》在座谈会上哭着说,她年轻时学雷锋,几乎没在公共汽车上坐过,如今老了,却没人给她让座。学习雷锋,扶老携幼,就从让座位这样的寻常事学起。
1、把图书馆的所有椅子脚都钉上橡皮胶,省得大家学习时因为有人走动发出很大的声响!
2、擦校园里所有的电话亭,并把不该粘贴的标语等除掉!
3、去附近的街上捡螺丝钉,体会雷锋同时当时的辛劳!
4、免费帮助同学们配锁(跟人家配锁师傅学了一套之后借了他的设备)
5、在车站站牌那里帮助提东西多的人提东西等等
四、干部群众齐心学雷锋
对现在的孩子们来说,需要时间来理解上个世纪的雷锋。要认真带头学习、起表率作用的是各级领导干部。群众对学雷锋的最大疑虑
是“民学官不学”,尤其是有些人要求别人学雷锋,自己却以权谋私,牺牲群众利益。学雷锋,关键看领导干部的引领作用,带头学,就得有“朱德扁担”的精神,拿出行动来。经常做,就得像孔繁森、杨善洲那样,情系民心,为民解难
五、加强对学雷锋活动的新闻宣传,举办学雷锋网上系列活动,在新闻网、宣传栏、开设学雷锋活动专栏和;广泛开展社会志愿服务,推动建立参与广泛、形式多样、活动经常、机制健全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发挥青少年学雷锋的骨干作用,广泛开展学雷锋主题班日、主题队日、主题团日等活动。
六、各级学校抓好学雷锋活动
(一)用雷锋精神完善自我1、各班利用班会课举行“我与雷锋找差距——告别缺点,发掘优点”主题讨论会。引导全体同学在认真深入学习雷锋精神的同时,开展自省修身活动:在严格自省、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充分挖掘自身优点,增强自信心,提高班级凝聚力,同时对自身在为人、处事、学习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整改,各班制定学雷锋活动计划,将学习雷锋精神活动真正落到实处。
2、立足校园、立足身边,争做文明学生。学雷锋应如何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坚持岗位学雷锋:要求学生全员参与,从日常做起,具体要求做到:“十不”即“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不打架、不骂人、不吸烟、不喝酒、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不破坏公物”;立足学习,开展“一帮一”活动,要树立“敢为人先”的信心,“不甘落后”的决心,带出互帮互助,你追我赶的浓厚学习
氛围,使每个同学的成绩都有大的提高。
3、举办“爱心无限,快乐奉献”爱心义卖活动,号召全体学生将闲置的各类物品(衣物、书藉、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等)或自制小作品以班级为单位拿出来进行义卖,为爱心助学募集善款。并借此活动培养我校学生节约、关爱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理财观、价值观,提高社会交往能力,达到通过活动完善自我、促进成长的作用。
4、继续开展“一帮一、一对红”爱心活动。倡导同学之间互帮互助,携手共进,不仅是在学习上相互促进,共同进步,也希望在生活和思想品德上互相影响共同提高,最终提升整个班集体、整个学校的良好风气。
5、校团委将组织学生会举办“我和雷锋的距离”校园文明状况图片展。在展出反应雷锋精神的图片的同时,展出同学们中的一些文明行为照片,同时也展出一些不文明、不和谐行为的照片。通过对比,让同学们意识到差距和不足,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二)学习雷锋,服务他人,奉献社会
1、大力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组织进行青年志愿者报名工作,大力组织开展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
2、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校外的公益劳动。走进福利院看望老人,以实际行动去服务社会,走向市区进行清除白色垃圾,创建清洁文明校园,对校园进行一次彻底的打扫除
总之,学雷锋活动既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有现实必要性和迫切性。学雷锋活动常态化使雷锋精神成为我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石,永远奠定在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中‘
2.公益活动常态化策划 篇二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搁浅?或许有些老师考虑的是安全问题, 或许有些老师认为是学校领导的观念还没有转变所致。诚然, 这些因素是有影响, 但却不是最根本的。笔者认为, 要让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化, 关键在于教师, 在于活动的切入点。只有立足校本, 以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为切入点, 与各学科教学, 学校、社区各种活动整合起来, 才能最大程度地调动老师的积极性, 让综合实践活动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常态道路。
一、与学科教学整合, 相得益彰
翻开我们现在的各类教科书, 能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的内容比比皆是:语文中的“综合性学习”, 数学中的生活化内容, 美术中的“综合·探索”, 品德课程中要求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相联系的内容等等, 都是整合的最佳选择。如语文第十册第五单元是综合性学习:“有趣的汉字”。笔者组织学生开展了“汉字的探索之旅”综合实践活动, 各小组从汉字的起源、汉字的演变、汉字的谐音、汉字的书写等几方面开展探索。在活动过程中, 不仅语文教育的目标扎实完成, 学生学到了很多课外的知识, 而且每个学生都亲历探究的过程, 感受着探究带来的乐趣。
二、与学校活动整合, 相映成趣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传统活动, 或者特色活动, 我们可以将综合实践活动融入学校各类活动之中, 让它们相映成趣, 呈现出别样的精彩。
1. 根植传统活动。
比如浙江省首届综合实践活动指导课的评比, 就要求围绕仙居实验小学体育节方案, 对学生进行过程指导。根植于体育节这一传统活动中, 学生们许多的创意令场下听课的教师暗暗叫绝, 课堂活力无限。我觉得, 这次综合实践活动和体育节相结合的举措, 是一次很好的尝试, 一举多得:学生从被动变为主动, 参与积极性更强;老师的指导更加切合学生实际, 针对性更加明确。类似体育节这样的传统活动还有很多, 如读书节活动、安全月活动等。合理整合资源, 可以让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开展, 有效推进。
2. 携手校本活动。
比如我校的校本特色活动是“爱心岗”建设, 就是让学生设立一个服务他人的岗位以奉献爱心。起初, 老师让学生挑选岗位, 效果差强人意。后来, 我们在四年级开展了“我来设置爱心岗”主题活动, 根据学生投票高低确定试点的爱心岗, 结果, “节水劝说岗”、“日光灯开关岗”等新型岗位应运而生, 学生不但坚持了下来, 而且兴致勃勃。于是我们以此为开端, 高年级的学生还通过调查、统计等帮低段的学生确立了确实可行的岗位, 一学期以后, 再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进行岗位调整。几年来, “爱心岗”建设在我校如火如荼地开展着, 逐渐成了学校的一张金名片。
我觉得, 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要立足于体现每一所学校的特色, 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与校本课程开发相结合, 以利于充分调动学校领导和教师开发课程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无缝”对接, 高效运转。
3. 携手社团活动。
国家开展体艺“2+1”活动以来, 各个学校的各类社团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出来, 有的学校甚至把每周五的下午单独开辟出来开展社团活动。但审视我们的社团活动, 发现有的活动内容属于换汤不换药, 有的内容则已经跟不上时代。怎么办?我觉得, 我们可以借助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 让社团活动焕发出新的活力。
如我们学校有一个纸模社团, 在做纸模“雄伟的天安门”时, 天安门前的柱子老是卷不好, 导致整体的质量下降。我带领同学们开展了一次让柱子又直又圆的综合实践活动研究。学生们发现了大拇指的指甲太长, 卷纸工具选用不当、粘贴不直、保管失策等原因。于是, 我指导同学们针对这些小问题开展研究, 找寻解决的方法。研究指甲组的同学通过调查、实践, 把指甲长度定位为0.2厘米;卷纸工具组通过反复的对比, 找到了雨伞的小圆骨、铅丝等几种中介物;其他的几个组也都找到了应对的方法, 问题迎刃而解, 而此时学生们探究的热情也被充分激发出来了。
4. 相约德育活动。
与其他课程不同,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超越知识体系、超越学科框架, 因而具有独特的德育价值。综合实践活动丰富的内容、广阔的范围、独特的主题、多样的活动, 不仅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到各种知识, 培养探究的能力, 最重要的是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 收到“无痕”德育的最佳实效。
如在“节约能源, 从我做起——红领巾节能大行动”中, 学生们通过阅读节能书籍, 了解我国能源现状, 调查城市节能现状, 明确了节能的重要性。针对各种浪费现象, 提出解决对策, 以水、米、电、纸为对象, 建立“金点子库”, 收集节能金点子;并且能从我做起, 动员家长制订家庭节能公约, 设立监督岗巡查, 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呼吁社会节约能源, 增强了小主人意识和责任感。
三、与社区活动整合, 水乳交融
综合实践活动要“体现课程资源的地方特色”。社区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是使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的最佳学习领域。
素有“中国伞城”之称的崧厦镇, 几乎家家户户都从事伞具制作、销售, 制伞业已成为该镇经济建设的支柱。为此, 学校引导学生走进社区, 向工人师傅拜师学艺, 学习截伞骨、装伞骨、漆伞骨、套伞架、钻伞骨洞、裁伞布、缝伞布、缝伞珠、套伞帽、验伞、装伞等制伞本领, 开展“制伞技能大比拼”活动, 评选并表彰“制伞小能手”。
而“护绿小组”的学生们则紧紧围绕化工企业对伞城环境的影响进行调查研究, 在社区开展改善伞城生态环境、回收和利用再生资源等主题演讲活动, 提出“环保四件事, 人人参与”的行动目标:“人人写——写一首朗朗上口的环保歌曲;人人画——画一幅主题鲜明的环保小报;人人想——想一个富有创意的环保金点子;人人做——做一件栽花种树的环保实事”。学生们用自己的行动努力宣传环保知识, 呼吁和号召居民投身到“创伞城碧水蓝天”的活动之中。
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化的实施呼唤学校各种活动的有效整合!因为只有整合, 才能变可能为现实;只有整合, 才能调动多方参与的积极性;只有整合, 才能摆脱高位理念和低位实施的尴尬, 让综合实践活动走向常态和有效。
参考文献
[1]郭启泉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解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3]姜平.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实施:问题与对策.新思考在线研讨, 2006-02-28.
3.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化开展实施策略 篇三
一、精心部署学校课程实施方案,是“常态化”实施的推动力
学校是真正的课程主体,是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基本单位。为此,学校的课程实施理念显得有为重要,制订贴近学校实际的校级课程实施方案对教师在具体的日常指导有着主导作用。
1、校级课程实施方案再认识
要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学校常态实施,就必须首先拿出学校层面的课程方案。而且学校课程方案要具有非常强的可操作性,能够指导教师具体实施。因此在制订初,就必须认识到:一个操作性强的学校课程实施方案要包含以下内容或板块:⑴成立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⑵学校背景和学生需求分析。⑶学校可利用的课程资源分布。⑷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团队组成及分工。⑸各年级课程目标及活动主题(或计划)设计。(以短线为主,每月有1-2次活动即可)⑹课程评价(指导教师和学生评价)。
2、健全课程实施和保障网络
为了使综合实践课程有效的推行,学校建立了一套健全的课程实施组织网络。在这个网络中,校长室(一名分管副校长)负责课程实施的全盘领导,教科室负责活动研究、指导培训,综合研究组负责确定、协调活动计划,指导教师是具体实施者。为了让全员参与落到实处,使学校领导、教师、学生都参加到学校计划制定的活动中来,整个计划制订经过了由上而下、由下而上两个轮次。
由上而下,即由学校领导、教科室将确定的我校综合实践的课程理念、目标向下传达,组织教师学习领悟,让每一位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充分了解本课程的性质、任务、本校的活动特色等;由下而上是指内容的制定全员参与,由学生到指导教师最后再汇总到教科室。在暑假前,我们在全体3——6年级的学生中展开广泛的调查,围绕学校特色——乒乓运动,提出学生在这个领域内最感兴趣、最想研究的问题。再由指导教师进行筛选、归类,最后由教科室根据各年级确定的研究主题进行统一的规划安排,制定计划。可以说,这份计划集全校师生的心血和智慧,贴近学生的生活,体现学生的需求,更体现了我校综合实践走校本化乒乓特色的理念。
二、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师有效指导是“常态化”实施的关键
没有一支富有活动开展能力的教师队伍去谈综合实践活动显得如此的空洞,为此我校非常重视综合实践指导教师的选拔和培养。具体是这么做的:
1、以点带面,点面结合。
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刚开始开课是在为数不多的几个教师、年级中“摸着石头过河”。当这些教师、班级以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开始着他们的活动时,很多老师很不理解,不知道这样一种学习方式究竟可以让孩子们学到什么。而大多数学生却对这几个班级的活动课羡慕得不得了,因为这种看似松散的、自由的上课活动让孩子们兴奋不已。而在经历了一年的主题活动后,当几个教师摆出一本本活动资料时、学生对学校特色的讲解是如此精彩的时,很多老师都露出了欣喜和惊讶,不仅让其它老师有了试一试的想法,也用孩子们的活动经验和整体素质的提升向全校老师和学生做了“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有没有用”困惑的阐释。
为了整体推进,我们采取点面结合、以点带面的方式,不让一个班级掉队。首先,将活动教师均衡分布在各年级,再由他们组成各年级的指导教师团队。其次,由学校教研组对“四大指定领域”进行融合,对各年级开展活动的主题进行整体规划,使得活动内容有层次,循序渐进,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识水平。第三,经常性开展研讨活动,及时解决教学中的问题。
2、培养骨干,师徒结对。
在课程实施了一个阶段后,已有多位老师在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我们就把这些老师做刚转入任教综合实践活动行列老师的“师傅”。通过这种方式,让新任课老师快速地适应了课程指导任务。学校还专门开展“师徒结对”活动,相互听课、共同研讨,取得了师徒双赢的实效。
三、学校课程管理是“常态化”实施的核心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学校的常态化实施,最坚实的保障就是学校具有规范的课程管理。
1.做好课程的动态监管,力保课程的真实
在计划实施过程中,我们注重动态管理⑴集体备课制:每次主题研究活动由课题组成员先初步商量一下,选择校级实施方案的某一主题,由一位教师负责制定活动方案,方案不在于详而在于是否能真正让学生展开研究实践活动,是否具有操作性。教师在活动中不一定要完全照着方案进行,因为活动是不断生成的,教师可以根据活动、学生的需要进行调整,甚至衍生出新的子课题;⑵每月案例撰写制:每次活动后请教师及时撰写活动个案,记下活动后的反思。优秀案例和学生过程性资料、成果成品及时拍摄照片送到学校专题网站上,不断充实网页内容以供全校师生评点,扩大综合实践活动的影响。⑶重视校本教材的编写与使用:自我校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始,我校即着手编写校本教材,从最早的由几位教师一边学习一边修改且谈不上装帧的《乒乓读本》,到现在集齐大家智慧,装帧精美的《乒乓综合实践活动》,一路走来,我们的校本课程也在不断完善和补充,并及时安排校本教材的使用,让我们的学生和老师在用好、学好校本教材的同时,不断丰润教材,创我校综合实践课程的特色。
2.做好课程规范的管理,力促课程的有序
“开齐,上足”是最基本的课程意识,必须不折不扣执行。为防止以往课堂被挪作它用等违规行为的再次抬头,对课程的日常的监管和督查就显得极为重要。我们依靠学校日常的教学管理,坚持教学随机查和校领导日巡课制,对在巡视中发现的违反课程计划的老师实行评优评先的一票否决制和奖励性绩效工资扣罚制,有力地遏制了违反现象的发生。
只有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进入了常态,才有可能让有效、高效成为我们课堂的可能。通过实践证明,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的策略是可行的,操作性非常强,对我们的学校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4.如何使学雷锋活动常态化范文 篇四
中央决定“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采取措施推动学习活动常态化”。如何使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我想从“平常人、正常心、寻常事、经常做”提出建议如下。
一、雷锋是平常人的典范
文化大革命期间,从神化领袖到神化雷锋,认为雷锋是精神圣人,近乎完美,高不可攀。一位22岁的青年人,他没有久战沙场的英雄壮举,也没有超凡的天才发明,雷锋不是圣人,学雷锋常态化,首先要认识到雷锋是平凡人。雷锋精神的魅力来自生活、来自民众。我采访他的战友们,总结出雷锋有五种精神:
一、忠诚信仰的爱国爱党爱人民的“报国精神”;
二、助人为乐热心奉献的“傻子精神”;
三、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螺丝钉精神”;
四、刻苦学习和钻研理论的“钉子精神”;
五、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节约箱精神”。对全国人民来说雷锋是一个有亲和力、有吸引力的人,是一个可敬可爱可信赖的人,是全国人民都可以学、都可以效仿的道德楷模。
评判一个社会的道德文明程度,不是看少数精英人物的精神境界所达到的高度,主要看社会大众普遍相信并恪守的道德底线。雷锋精神既不高深也不玄奥,因此,是不难学的。
二、宣传雷锋事迹要有正常心
常态化就不能搞一阵风,三月刮过一场空,更不能把雷锋搞成政治宣传的“变形金刚”。提倡节约时,说雷锋是艰苦朴素的典型;市场经济来了,又说雷锋也有皮衣和手表。
“雷锋不是筐,什么都能装。”我曾看到口号“计划生育学雷锋”,雷锋没结婚,也没有孩子,这个口号缺乏针对性。因此,宣传雷锋精神要抱有正常心态,要实事求是,随意的演绎、异化会损害雷锋的形象,让群众觉得不可信,不可信则不可学则难以常态化。
我建议,结合学习《宪法》学雷锋,《宪法》第二章从
第33条到56条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雷锋模范地践行了。比如,公民有劳动的义务,他从湖南积极投身到鞍钢参加劳动建设。公民有保卫祖国、抗击侵略的职责,他积极入伍尽到了服兵役的义务。国家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雷锋节约箱做得好。特别是五十三条“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雷锋做得最出色。他是抚顺市的市人大代表,情系群众,为帮助灾区主动捐了自己攒的100元钱。《宪法》是每个公民必须遵守的活动准则,雷锋是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和社会责任的模范公民,结合学习《宪法》学雷锋,更有普遍的和久远的作用。
三、学雷锋要从寻常事做起
学雷锋从小时候学起,从小事情做起。郭明义、丛飞、徐虎等都是从小时候开始,从小就节约一粒米、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从不挥霍铺张。让座位是寻常事。一位退休
女工看过《离开雷锋的日子》在座谈会上哭着说,她年轻时学雷锋,几乎没在公共汽车上坐过,如今老了,却没人给她让座。学习雷锋,扶老携幼,就从让座位这样的寻常事学起。
雷锋是中国传统美德孕育出来的好人,要结合中华民族“仁义礼智信”的道德故事,从小教育孩子,不因善小而不为,长大就不会做“地沟油”、“染色馒头”之类的缺德事了。播种精神的种子,收获品格的力量。
四、学雷锋要干群一心经常做
对现在的孩子们来说,需要时间来理解上个世纪的雷锋。要认真带头学习、起表率作用的是各级领导干部。群众对学雷锋的最大疑虑是“民学官不学”,尤其是有些人要求别人学雷锋,自己却以权谋私,牺牲群众利益。学雷锋,关键看领导干部的引领作用,带头学,就得有“朱德扁担”的精神,拿出行动来。经常做,就得像孔繁森、杨善洲那样,情系民心,为民解难。
5.公益活动常态化策划 篇五
新课程的初中语文教学具有明显的生活化特征。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去体验和感悟语文,已经成为新课程语文教学和学习的主要方法。语文学习的生态课堂是以活动的形式为学习的载体,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课堂。在生态课堂的学习中,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探究,使课堂具有明显的活动性,教学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学生在生活中的主动探究,生态课堂实现了语文教学的活动化和生活化.生态语文课堂教学为语文课堂的活动化提供了条件,也使语文教学的活动化和生活化成为可能。
一、生态课堂要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课堂的生活化和活动化是生态课堂的基本特征。要构建生态化课堂,做到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主动学习的和谐结合,就必须发挥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动性,张扬学生的学习个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语文本身就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语文教学应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去组织语文教学,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学习活动去学习语文。教师要为课堂教学活动制定蓝图,让教师对整个课堂教学进行整体把握,通过课程观的统领,根据学情分析,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通过使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创设良好教学环境,是教学活动能够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
新课程背景下的生态课堂应该是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教师引导的和谐统一。在生态课堂的教学中,学生的主动探究和老师的有效指导的自然结合,使学生的自主学习得到了保证。生态课堂要突出教学的活动性,活动是生态课堂的核心内容,活动性的课堂就是强调动态生成,是在生成过程中不断发挥着自我驱动功能和自我平衡功能的动态系统,在这一动态情境中能听到师生生长的“拔节”声。
生态课堂应该是学生和老师自然配合的教学课堂,一堂优秀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学生主动的探究和老师的引导的结合。是以活动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活动。要使教学过程的不断生成就要突出教学过程的活动性,教师就应该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过程。要从学生学习的实际出发,让语文课堂唤起学生真切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生活活动中去体验语文,才能实现教育教学的有效性。以苏教版《我心中的语文》的教学设计为例,为了让课堂教学具有生活性和活动性,教学中可以通过开展小组活动,教会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活动去认识语文。教学中,可以为学生语文学习设计自我学习评价表,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语文学习实际,填写语文学习自我评估表、写一份自我小结、讲一讲自己的语文趣事、讨论交流语文情结等主要的四个板块,在此基础上,教师可根据各种因素来预设各环节会遇到的具体情况来丰富教学设计细节,让整个课堂教学设计由宏观框架具体到细节,一步步趋于成熟,由此来探讨初中的语文教学,让语文课堂教学更有实效性。
二、活动性语文课堂需要精心设计
目前。初中语文教学中,还普遍存在上课老师讲学生听,课后学生反复练习和大量的作业。学生的学习还是被动接受,这是语文教学教学效益不高的主要原因。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再满足当代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对此,为了使学生的视野得到开拓,把学生培养成为真正的具有一定道德修养的、有思想、有学识的学生。这就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去学习和锻炼自己,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要具有艺术性、科学性和知识性,这就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在苏教版《我心中的语文》教学设计中,就要把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作为主要学习方式,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去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阅读、写作、专题、口语交际等方面引导学生认识语文学习的特征和要求,激发学生热爱语文学习,主动学习语文的热情和兴趣,激发学生为国家的富强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而努力学习的激情。可以通过学生的讨论去制定自己的语文学习计划,通过讨论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认识。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去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及语文素养。
要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就要进行大胆的改革,如何引进教学活动化的理念,构建活动化的教学结构的基本模式是: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交流展示表现自我――问题质疑挖掘潜力――合作探究打造和谐――点拨指津目标达成――迁移运用能力提升。通过课堂实践、案例分析,初步构建活动化生态课堂的教学模式,为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供一定的依据。
“活动化生态课堂”以“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为指导,重视和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管理和自主发展,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建构、应用等活动实现内涵发展、个性发展、持续发展。“初中语文活动化生态课堂”强调和关注每个学生在全面发展基础上,通过在生态化课堂中参与多项活动使其个性特长得以充分发展。初中语文活动化生态课堂应该是生命的、生动的、生活的、生长的课堂。
6.公益活动常态化策划 篇六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涌现出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在我国新的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它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按照新课程计划,综合实践活动占总课比例的6%——8%。它不是其他课程的辅助,而是具有独特功能和价值的相对独立的课程形态。对丰富学生的经验,形成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整体认识,发展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都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根据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组专家的一项调查,自2001年启动课改实验五年来,综合实践活动新课程还仅仅停留在部分学校、部分班级中开设,仅仅停留在公开课和观摩课层面上,还没有真正意义上启动。专家提出:提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基本特征:课程必修,普遍实施;教师能教,便于操作;学生爱学,积极投入;效果实在,确有收获。四句话32字,高度概括,较全面地反映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走向常态的基本特征。
自治区自义务阶段全面进入课改实验以来,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每学期组织专兼职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学习培训;每年举行一次综合实践活动优质课竞赛;每年举行一次课改专项检查,评选课改先进学校和先进个人。
二、研究依据
1.《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试行)》。《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所规定的小学3-9年级的一门必修课程。它阐明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内容领域,实施与评价,并就学校及教育行政部门对课程的管理提出了要求,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依据。
2.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组核心成员郭元祥教授提出了 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的几项标准,是本课题研究的参考依据:
(1)区域大面积普遍实施;地方有规划和方案;并完善制度保证;
(2)学校有实施方案;有全员参与的教师指导团队;综合实践活动进入学校发展策略;
(3)纳入课程表,可持续实施;
(4)有多样化的课程资源、相对稳定的经典实施主题;
(5)每学期3-6年级每个学生每学期至少完整地经历一个活动主题的全部过程;有比较详细的活动过程记录、活动报告等结果性文本。
(6)指导教师对每个学生有学期综合实践活动的评语和等级评定的结果。
三、研究目标
(一)明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的基本要求。
(二)调查本地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现状, 分析影响该课程“常态化”实施的因素。
(三)研究保障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化”实施的相关策略,推动本地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走向常态。
四、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课题对学校3——6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辅以调查法、文献法、经验总结法、专家咨询法等。文献法。查阅指导性文件,课程专家对综合实践的解读和实施指导意见或建议,以及实验区实施经验或案例等资料。
调查法。调查实施现状,发现问题,寻求对策。
行动研究法。边进行研究和实施,边总结和完善认识和构想,积累经验;在不断总结的基础上实施,进一步提高实践能力和水平。总结法。总结过去的实践经验,总结当前的实践经验,总结课题整个研究过程的实践经验,探索策略。
五、研究内容
(一)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化”实施的基本要求。
1.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化”实施的内涵
2.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化”实施的标准
(二)本地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
1.学校对课程的认识及管理现状
2.学校保证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
3.教师对课程的认识及实施能力
4.学生对课程的认识及需求
5.家长及社会对课程的认识及态度
(三)保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的相关策略。
1.制度管理督查策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化”实施,客观地要求学校建构具有创新性的管理制度、管理方式和管理行为,认真落实课程计划,保证国家制定的课程计划的严肃性。
2.资源开发保障策略。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必修课程,承载着独特的教育功能。
活动课程的学习领域,没有规定具体的学习内容,因而,课程资源开发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核心问题。统整学校、社区及社会的教育教学资源是该课程“常态化”实施资源开发保障的突破口。《3—6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习指南》是一本既分别利于小学教师活动指导,又利于对小学生活动进行方法和知识引领的综合实践活动学习指南,将其作为课程“常态化”实施的重要载体。
六、呈现方式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内)
(二)学校所开设的第二课堂活动,如:舞蹈队、笛子队、口风琴队、绘画组、篮球队、乒乓球队、鼓号队、腰鼓队以及各班专长训练等活动。
七、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组织机构
组长:高延安
副组长:姜治豹
成员:丛培玉王景海马云燕林慧清王建华何丽娟
郑晓慧杨显军宋志艳韩素会康瑞东高海英
八、研究原则
1、开放性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内容应该是多方面的,有来自学科知识的巩固、运用和验证的学习,也有来自学生兴趣、爱好、特长的学习,还有来自社会问题和学校常规教育等方面的学习,充分满足学生的各种需要。学习内容的开放,才使得学习过程和学习时间的开放成为可能,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按自己的学习需要、学习速度和计划,适时地选择参与学习的时间,进行自主的、个性化的,跨时空、超链接的学习。
2、自主性原则
强调学生动手动脑的实践过程,它不能单纯依靠教师的传授知识和技能,而是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行为与过程。通过创设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让学生自主地探究、实践、发展和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思维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协作性原则
学生个体的学习迫切需要小组讨论、交流和协商,进行互相学习、师生互动、生生合作和情感交流。充分发挥小组、班级、指导教师以及互联网人网的力量,从而得到团队成员的帮助和启发,进行问题的研究和任务实践,共同参与完成学习任务。
4、问题性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以问题学习为载体,整体课程主要围绕着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问题的产生,可以是由老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提出学生感兴趣、有意义的问题,也可以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教师提出问题的优势在于问题比较成熟,不确定因素相对较少,较容易指导,学生的想象力、兴趣和特长发挥受到一定局限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提出他们所关注的问题,这样更能激发学
生的创造力,发掘其潜力。
5、亲历性原则
强调理论与社会、科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关注学生身边的环境问题、现代生活问题、社会发展问题,要求学生在实施过程中,亲身体验,亲自实践,自主活动。并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组织策划能力,能与人合作、交往;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语言、文字表达的能力;具有责任感和意志力等素质。使他们通过亲自经历、实际操作与活动实践来获得探究问题、与人交往的能力,以及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九、保障措施
1、政策保障。学校高度重视,为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供了政策保障。
每学年对学校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均提出了明确要求,引导并督导学校认真落实课程计划,保证国家制定的课程计划的严肃性。对3——6年级班主任所作出突出成绩的给予奖励
2、人员保障。课题组主要成员由学校管理者和一线教师组成,组成结构合理,学科背景丰富(语文、数学、科学、英语、美术、劳技、心理健康、信息技术等)且大多数有“十五”科研的经验和成果。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3、制度保障。课题组建立学习研讨制度及过程管理制度。组织课题组成员阅读相关书目,围绕承担的课题做好学习笔记,定期召开学习研讨会、实验研究会并做好记录。
4、经费保障:本课题是市、县规划办重点课题,有专项拨款,专款专用。
7.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机制研究 篇七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中明确指出:“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 采取措施推动学习活动常态化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共同思想道德基础的一项重大举措。”尤其是对于大学生群体, 他们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 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对于整个民族的发展都举足轻重。积极地展开雷锋活动, 让青年建设者真正地领悟到雷锋精神的真谛, 在生活中身体力行地践行雷锋精神的内容。无论是“扶老人”、“让座”还是“义务支教”、“献爱心”等等, 让青年人感受到雷锋精神的真正内涵与魅力。
一、解读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
雷锋精神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也不是教条式的道德规范, 而是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地赋予新的内涵和意义。在新时代, 雷锋精神所展现的爱党、爱祖国、坚持社会主义、互帮互助、爱岗敬业等等精神内涵被不断地融入到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和日常生活中。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们被以“金钱”为核心的价值观所影响, 通过展现雷锋同志对人民大众无私服务的精神, 感染人民群众树立起对社会的奉献价值和助人为乐的精神。新时代各种“平民英雄”的出现让我们相信, 这个世界依然是美好的, 这个国家依然存在“活雷锋”。学雷锋活动的常态化, 也就是以雷锋同志的精神和思想为标杆, 在多元化的今天, 认识到什么是正确的, 什么是错误的。同时雷锋同志所彰显的自强不息精神在时代的今天依然熠熠生辉, 21世纪是科技的时代, 是创新的时代, 民族的进步与发展离不开中华儿女的创新突破, 敢于不断地超越自己。尤其是对于大学生而言, 学习雷锋精神, 有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观价值观, 勇于突破自己, 在困境中崛起, 在逆境中成长。最后雷锋精神还表现在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上, 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提高, 各种浪费现象不绝于耳。但是我们也必须清晰地认识到我国的贫富差距, 仍然要看到只有坚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才能为中华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才能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学雷锋活动的常态化、机制化对策研究
大学生群体作为雷锋活动开展的主阵地, 对于培养大学生“雷锋精神”彰显中国青年一代的活力与思想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通过建立高校学雷锋活动的常态化、机制化研究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 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1. 加强日常熏陶, 大力宣传典型。
“雷锋精神”很多都是从书本中进行学习的, 缺乏具体可感的“碰触感”, 所以在推广“雷锋活动”中要善于与现代化技术进行结合, 将雷锋精神融入到一些网站和视频的内容中去。例如每年的《感动中国》节目, 让大学生感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雷锋精神”。同时积极地在校园里开展学习雷锋的先进活动, 组织大学生进行爱心捐赠, 义务支教或者是义务献血等等。此外还可以举办校园座谈会, 通过宣扬时代“活雷锋”的英雄事迹, 例如郭明义等等, 激起学生对他们的敬佩之情, 从而学习他们的精神内涵。最后还可以在学校树立“雷锋榜样”, 评选出校园“雷锋”人物, 在校园内掀起学习雷锋精神, 践行雷锋行为的活动。营造出学习雷锋精神的学习氛围, 让学生养成“雷锋”的好习惯。
2. 健全组织领导, 开展岗位学习。
无论是党政机关、媒体还是学校的领导, 在开展雷锋活动的常态化机制过程中必须进行严密的部署, 将开展大大小小的雷锋活动作为一项重要的文化任务。其中作为媒体应该承担起“社会的良心”的重要责任, 积极地宣扬社会“正能量”, 让大众感受到更多的“爱”和“活雷锋”, 将雷锋同志的精神内涵与现实生活中的人物相结合, 不断地鼓励大学生从小事做起, 树立起“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的无私精神。其次对于学校领导而言, 在进行雷锋活动的常态化机制中, 要有层次性和针对性地进行, 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雷锋要求和实践。并且积极地鼓励学生参加各项“学雷锋”的实践活动, 例如“为贫困小学生义卖报纸”、“为白血病患者义务募捐”等等, 在具体的岗位上感受“雷锋精神”的内涵。
3. 建立实践机制, 创新雷锋活动。
雷锋活动的核心在于实践, 将雷锋精神内容转化为实践, 在实践中感受“雷锋”的魅力。雷锋活动已经开展有五十多年的历史, 在这个过程中已经逐步地形成多种常态化的品牌雷锋活动, 例如“希望工程”、“雷锋超市”等等。此外随着时代的进步, 年轻一代将学习和宣扬雷锋活动进行了创新, 各种“雷锋帽”成为了年轻人追逐的时尚标志, “雷锋网游”和“雷锋微博”的出现更是赢得了更多青年人的热捧, 从而不断地推广了“雷锋活动”和“雷锋精神”对人民大众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三、实现雷锋活动与志愿活动的有机结合
志愿者活动是近些年兴起的又一个“服务”社会的新模式, 在当志愿者的过程中人们能够感受到更多的“友爱”, 实现自我更高的价值, 也能向社会传递出更多的“正能量”。例如每年春运大军下产生的“春运志愿者”、维护交通规则的“交通志愿者”等等, 他们用自己的力量为共建和谐社会、文明社会出一份力, 他们也是当之无愧的“活雷锋”。通过将“雷锋活动”和“志愿者活动”进行有机结合, 将雷锋精神的内涵融入于这些活动中, 发起“雷锋行之最美志愿者”评选活动, 让人们体会到雷锋活动的真正意义不在于事情有多大, 而在于有一颗“助人”的心, 有一个积极向上的态度, 有个热爱生活的目标。以“春运志愿者”为例, 他们服务于火车站、汽车站的每一个站点, 牺牲自己的寒假时间、休息时间, 帮助那些拎着行李、抱着小孩的旅客能够安全到家。他们就是我们生活中的“雷锋叔叔”或者是“雷锋姐姐”, 让我们真正地感知到生活中的雷锋其实处处都在, 以心换心, 感化更多的人能够加入到“雷锋行”的活动中去, 也使得雷锋活动更加的常态化和机制化。
总结:
雷锋活动一直是贯彻雷锋精神的重要形式, 不仅是对雷锋同志的一种“致敬”, 同时也是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 雷锋精神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对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推行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和机制化, 有助于形成整个社会大众的“自强不息”、“助人为乐”等等的精神面貌。同时学雷锋活动的常态化要求也是与习主席所提出的“中国梦”不谋而合, 其中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思想的集中者, 积极地建设学雷锋活动的常态化, 有助于帮助我青年群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不断地促进我国的思想文化建设, 加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发展。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地上升, 与此同时, 对于加强我国社会大众的精神文化建设也势在必行。雷锋精神作为中华民族学习的传统美德, 是中国民族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感的一面旗帜, 在新时期, 积极地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活动对宣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以及加强人民思想政治教育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在很多地方都存在着学习雷锋精神“一阵风”的情况, 导致学雷锋活动缺乏常态化和机制化。文章主要从解读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学雷锋活动的常态化、机制化对策研究以及实现雷锋活动与志愿活动的有机结合三个方面进行了阐释, 从而不断地推广雷锋活动对群众的精神与生活的影响。
关键词:学雷锋,常态化,机制
参考文献
[1]胡剑凝.创建机制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5) .
[2]彭蕾, 孙波.对推动高校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思考[J].当代青年研究, 2012, (4) .
[3]王锁明.论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必然性与实现路径[J].唯实, 2012, (7) .
[4]李长春.在全国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2-03-03 (2) .
[5]尹涛涛.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实践与思考[J].科技信息, 20l3, (1) .
8.公益活动常态化策划 篇八
关键词:思想品德;主题探究活动;常态化;策略
主题探究活动常态化是指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以主题探究活动为主线,活动实施相对稳定、规范、有效,具有计划性、可预见性和普遍的意义,做到“实施普遍、教师易教、学生爱学、效果实在”的“常态化”状态,主题探究活动的实施成为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一种习惯和常见行为。
开展主题探究教学是信息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新课程改革对教育的要求,是实施综合课程的产物。旨在加强课程内容的综合性,淡化学科界限,加强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和学生经验的联系,以全面提高学生素养、培养学生能力。这些要求我们以学生为学习主体,优化探究主题,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在亲自体验中去发展三维目标。主题探究活动的常态化实施要遵循以下策略:
一、面向全体学生,发展三维目标
主题探究要面向全体学生,意味着要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要考虑到学生在知识、能力、性格、素质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所以既要满足集体,又要照顾个体,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学习的机会和有效的指导,使每个学生学习的潜能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培养学生在三维目标: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的全面发展。即通过主题探究教学,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探究的过程和方法,逐步学会客观全面地看问题、想问题;形成大胆想象、尊重事实、敢于创新的态度和爱家庭、爱社会、爱祖国的情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与环境的保护。
主题探究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学习科学的机会,这是由义务教育的性质所决定的,为此在主题单元内容的选择、教学实施、评价等方面我们应注重灵活性和多样性。所以,在教学实施前,应在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基础上,充分了解每一位教学对象的已有知识水平、学习态度、感兴趣的学习内容等,为调整主题单元的具体教学目标,为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通过提问与交流尽可能地关注每一位学生思维、态度的变化,对在探究活动中需要帮助的孩子及时地提供指导,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在活动实施后,通过各种评价措施了解每一位学生的知识理解水平、存在的问题、是否需要重复探究等,培养学生尊重事实的态度。
二、优化探究主题,加强知识整合
对于教材中每个单元提供的探究主题是宽泛的,作为任务和问题让学生去探究,缺乏针对性。所以,教师在确定主题时,要关注社会热点、结合校园动态、利用教材资源、联系学生实际以寻找活动主题的最佳结合点。具体来说就是应对教材进行提炼,对原主题进行必要的修改和优化,形成一个与后续教学内容相关的、与学生亲近的、操作性强的话题。优化主题应该是贯穿单元教学的始终,应该是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主题探究需要回归生活实际,加强对思想品德、教育技术与社会热点等相关知识的整合与应用。通过选择与学生紧密联系的日常生活实际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迁移和应用,促进学生对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问题的关注,培养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主题探究要回归生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在主题单元内容的选择与顺序安排上,我们应遵循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在其认知特点的基础上选择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感兴趣的课题内容安排在单元的开始部分。在探究的主体部分,加强各方面知识的整合,让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社会联系起来,并应用于社会,加强思想品德与其他学科的相互转化,获得各种能力。其次是在课题教学导入部分,从学生实际出发,注重创设各种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他们在探究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三、注重学生参与,促进知识建构
主题探究以学生为主体,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其直接参与各种探究活动,让他们在亲自体验的过程中去认识自然、学习知识;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去建构属于他们自己的知识结构。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由认知主体通过新旧经验的积极互动建构起来的,学生的学习不是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主动建构的过程。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即使是教师也一样。所以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充分地参与探究的每一个步骤与环节,可以促进个体认知建构和知识迁移。因此,主题探究活动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设计多种多样的探究活动,为其提供真实的环境与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引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让学生通过体验、实践与协作来建构新知识。通过在合作中观察、模拟等活动让学生动手与动脑,使之主动去探究自然环境、条件与机会,使他们在体验探究的乐趣中不知不觉地进行知识的建构。
四、关注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评价主要是为了学生素养的提高,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因此,主题探究注重过程性评价,评价不仅在学习结束后进行,而且必须伴随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随时关注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与反应,并及时给予必要的、适当的鼓励性、指导性评价。评价要促进学生的发展功能,需要了解学生在发展中的需求,发现和发展他们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主题探究教学的基本理念,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强化评价的内在激励作用,发挥评价的诊断,教育和发展功能。教师在评价中不再充当裁判员的角色,而是学生科学学习的伙伴和激励者,同时又是自己科学教学的调控者。学生在评价中亦不只是被评价的对象,他们也参与了与同学之间的互评与自评。
主题探究把评价看做是教学的一个环节,是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手段。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找出学生在班级中的位置,而是为了检验、诊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寻求改进策略。另外,评价也不是教师的专利,而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过程,还包括教师与学生的自我评价,他们在协商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评价体现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比如,在设计小组探究计划时,在主体探究活动进行时,教师在交流过程中参与评价,并给予指导与帮助。在结论的分析交流阶段,各小组在汇报结论时受到全班同学的审视与检查,在倾听其他小组汇报结论时,通过对比也对自己小组的分析进行评价与反思,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确定是否需要对问题进行反复探究。在这些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都参与了评价,促进了学生的发展与教师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公益活动常态化策划】推荐阅读:
微公益活动策划09-13
公益活动策划书范文07-07
公益晚会活动策划方案08-21
公益拍卖活动策划书09-29
公益演讲活动策划方案10-19
社会公益活动策划方案参考07-28
社会公益活动策划书模板09-19
“暖洋洋”爱心公益活动策划08-02
幼儿园公益活动策划方案09-18
毕业生公益活动策划书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