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关于学习的名言(通用13篇)
1.古代关于学习的名言 篇一
1、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2、自学如果缺乏恒心,专业知识就无法得到巩固;如果没有事业心,遇到困难就会止步不前,甚至半途而废。
3、天才不是别的,而是辛劳和勤奋。
4、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爱因斯坦
5、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孟郊
6、生活的全部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尚未知道的东西,在于不断地增加更多的知识。——左拉
7、做学问的功夫,是细嚼慢咽的功夫。好比吃饭一样,要嚼得烂,方好消化,才会对人体有益。——陶铸
8、愚昧从来没有给人带来幸福;幸福的根源在于知识。——左拉
9、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10、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只不过是愈来愈发觉自己的无知。——笛卡儿
11、没有求知欲的学生,就像没有翅膀的鸟儿。
12、我们每个人手里都有一把自学成才的钥匙,这就是:理想、勤奋、毅力、虚心和科学方法。
13、知识是引导人生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灯烛,愚暗是达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障碍,也就是人生发展的障碍。——李大钊
14、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15、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2.古代关于学习的名言 篇二
马作为农业社会中的一种重要动物,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且在艺术形式表达上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 凸显其文化、精神、武力象征载体的作用。
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 于陕西兴平县的茂陵霍去病墓中, 发现了16件陪葬的陵墓雕塑, 雕塑皆以巨型青石雕琢而成, 这些石雕的艺术价值极高, 设计者根据石材外貌, 因材塑形, 生动的运用了圆雕、线刻和浮雕的雕刻手法进行雕琢, 造型抽象、简化, 但文化、艺术内涵丰富而深刻。尤其是两尊以战马为原型的雕塑最为突出, 是其中的精品。《石刻跃马》高150厘米, 长250厘米, 描绘的一匹腾空飞跃战马的洒脱与矫健的身姿, 无惧危险, 英勇向前, 通过这幅艺术场景, 使人们自然想起英勇善战的青年将军和无数浴血疆场的西汉战士, 从而构成了以马的艺术形象来纪念和彰显的国家武力的实质意义;《马踏匈奴》高168厘米, 长190厘米, 这尊雕像描绘出一匹昂首阔目的战马威风凛凛的站立, 其脚下踩踏着一名无力挣扎的匈奴士兵, 这个场面的描写具有很明显的强弱对比效果, 艺术感染力十足, 此时的战马象征着西汉的国家民族精神以及国家武力的强势地位, 有纪念碑式的象征意义, 是以马为题材的雕塑艺术杰作。正如鲁迅先生所谈到的一样“惟汉人石刻, 气魄深沉雄大”。
1969年在甘肃武威擂台东汉墓中出土了一件青铜艺术品, 名为“马踏飞隼”。作者独具匠心, 铸造了一匹矫健如飞的骏马, 三足腾空, 一足踩落于飞隼之上, 暗示天马飞奔的速率感, 具有挟风带雨的洒脱气势, 这尊看似头重脚轻、不稳定的的青铜制品, 东汉艺术工匠却运用自身的智慧, 巧妙的进行艺术化的设计, 攻坚克难, 最终突破了力学技术的屏障。它作为统治者最高权力和威严的象征, 取得了内容与形式、技术与思想的完美统一, 是以马为原型的青铜雕塑佳作。
在唐朝时期, 马受到了极高的重视, 这种重视是自上而下。然而首要因素是源于唐代帝王对于马的喜爱之情。唐朝帝王中爱马者甚多, 唐太宗李世民就是其中的典范, 他喜爱名贵马种, 这些马匹骁勇善战, 曾与李世民协同作战, 战死疆域, 李世民曾经钦命阎立本绘画《六骏图》, 他亦亲笔以《六马图赞》来歌颂在战场上为建立唐朝而浴血牺牲的六匹战马, 为了铭记它们的历史功绩, 命令能工巧匠以阎立本《六骏图》为原型和范本, 塑造出六块青石浮雕树立于太宗昭陵中。“马”在这里成为了一种精神的象征物, 以马的艺术形象来教育、宣传、昭示唐初立国的艰辛和不屈不挠、坚毅勇敢的国家精神。
二、以“马”抒发个人胸臆
中国古代文人沉醉于笔墨, 陶情于艺术。笔墨题材广泛。其中历代画家都钟情于画马, 且将艺术家自己的个人感情投身于这个喜好的题材上面。曾有艺术评论家谈到“艺术是现实生活在艺术家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 而艺术创作是一种具有个性和感情色彩的精神劳动, 艺术家的主观感情色彩势必渗透、溶解到作品亦即艺术美之中。”元代著名画家赵孟頫乐于画马, 他笔下所绘的马, 皆有千里骏马之貌, 英姿非凡, 但即使如此, 画家在绘画中也是在凭借马的素材, 抒发自己抑郁难抒的内心独白, 画家徒有一番抱负, 可是朝廷并不是慧眼识辨千里马的伯乐, 让赵孟頫写经文、发颂词, 画家报国济世的夙愿无从实现, 在繁冗的辞藻中, 蹉跎岁月, 故此, 他笔下的骏马, 虽然毛色亮丽, 逸态飞腾, 矫健非凡, 却只能活动于皇家的禁苑当中, 难以驰骋千里。赵孟頫曾经在《百骏图》中有题跋云:“肥哉肥哉空老死”。一语道出了千里马的不幸命运。
清代著名宫廷画家郎世宁, 以擅长绘画马匹而享誉清朝的画坛。曾绘画过《八骏图》、《百骏图》、《马术图》等经典作品, 郎世宁画法不拘泥一格, 融汇中西的绘画技巧, 取长补短, 采用“洋为中用”在画风上的创新。他笔下的马匹写实效果极高, 且形神兼备, 画家非常重视刻画马匹的结构特征, 达到了以形传神的实际效果, 在画马的笔法上他采用短而细的小线条来勾勒形象, 在细节处理上突出马匹色彩、皮毛的质感表现, 凸显马匹的体量感。郎世宁钟爱马的绘画题材, 因此从画家观察生活到艺术构思, 以及艺术表现, 无不孕育和贯穿着画家的情感, 而这种感情基调与活生生的具体形象相联系, 进行形体、线条、色彩的合理搭配和组织, 这些都离不开由于作者的个人情感所演绎出的艺术眼光。画家的“胸怀”作用于与画作的思想高度和感情基调, 故此在茹桂先生《论艺术的感情色彩》一文中会有“感情的内涵是思想的力量”之说, 它可使得艺术作品具有个性和创作力, 故此许多画马的绘画作品中, 有的豪迈激越, 有的温婉细致, 这些都能够凸显出画家的独具个性魅力的艺术才情。
“马”题材的古代艺术内涵丰富, 形式广泛, 十分具有研究价值, 由于本文篇幅有限, 笔者将就这一题材, 继续进行深入考察和艺术探究, 期冀获得更为全面的理论成果。
摘要:本文结合两点论述内容, 探究关于“马”题材的古代艺术, 其中的艺术表现形式包括绘画和雕塑。第一部分探究“马”成为文化、精神、武力的象征载体;第二部分探究艺术家以“马”抒发个人胸臆。
关键词:马,古代艺术
参考文献
[1]宗白华编著.美学散步[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2]张法编著.美学导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3]陈丹青编著.荒废集[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古代帝王的学习制度 篇三
经筵的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味道研经”,探究经书中的微言大义;二是“以古证今”,亦即以史为鉴,吸取统治经验教训。经是治国理政的心法,史是治法。康熙的一段话最有解释力,他说:“经者,虞夏商周治天下之大法也。《书传序》云:二帝三王之治,本于道。二帝三王之道,本于心。得其心,则道与治固可得而言矣。盖道心为人心之主,而心法为治法之原。精一执中者,尧舜禹相授之心法也。建中建极者,商汤周武相传之心法也……所以明此心之微妙也。帝王之家所必当讲读。”这段话道出了帝王之家讲读经史知识的原因。
“经筵”一词最早见于唐代,于宋代形成完备制度,但皇帝的御前讲席早在汉代就已经出现。西周时期,专门负责帝王及储君教育的师、傅、保等官职开始被设置。据《周礼》记载,周代君主教育主要内容为六艺之教,即礼、乐、射、御、书、数。不过,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强,地位尊崇的师、傅、保等官职逐渐被废止不用,也是极为自然的事情。
自汉代儒家学说获得独尊的地位之后,儒经便成为君王研习的主要内容,设立御前讲席,延师入庭成为汉代帝王教育的主要方法之一。汉武帝时,儒生倪宽善治《尚书》,“见上,语经学。上说之,从问《尚书》一篇”。然而,汉武帝的诏儒学之士入内讲经之举有着很大的随意性,并未形成经常之制。甘露三年,汉宣帝于石渠诏诸儒讲《五经》同异,石渠讲经之后,诏群儒入禁庭讲论经学遂成为常制,后世视之为“经筵之始”。东汉建初四年,汉章帝仿效汉宣帝诏诸儒“会白虎观,讲五经同异”。
虽然汉代尚未有“经筵”这个词,但经筵始于汉可以说是毋庸置疑的。其特点是,讲读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汉代官制中并未设置专司讲读的官职,两汉四百年间,御前讲经者众,但均是授以他职。不过,讲读官员的赏赐机制业已形成。赏赐包括授官及物质性赏赐。除此以外,讲经甚得上意的,还有机会入内教授太子。讲读之官讲经御前,虽是臣子,却兼得“帝师”之尊。儒家素将尊师作为传统,所以讲读官的地位颇为尊贵。西汉辅佐宣帝的大将军霍光曾有语:“人主师当为宰相”。后代讲读官虽也备受尊崇,但始终不及两汉。此外,汉代君主还倡导辩经及互相论难的学风,并亲自兼任儒学裁决者。石渠讲经中的汉宣帝及白虎观讲经中的汉章帝都是学术论难的裁决者。可以说汉代的经筵除了作为君主的学习课堂外,更成为学术论坛,变成学术讨论之所。
李唐统一中国后,社会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阶段,帝王崇学之风复起。唐太宗继位不久即建立弘文馆,诏内学士轮番宿直以讨论经籍。开元三年,唐玄宗以“读书有所疑滞,无从质问”为由,诏儒臣入内侍读。开元十三年,唐玄宗改丽正书院为集贤殿书院,设集贤院侍讲学士、侍读直学士,经筵“于是有常职矣”。唐穆宗时,设置翰林侍讲学士、侍读学士。国家正式设立经筵官职,并有了所属机构。翰林侍讲学士待遇颇高,恩礼尤重。唐代设立经筵官的目的是“从容近对,延访大义”,这就决定了入选者必是“强记博识,待问而不匮,守道而无邪”,可以启迪圣意,对皇帝起到规劝、谏讽作用之人。经筵专门职官的出现是经筵制度化发展的重要标志,从此经筵制度逐渐向正规化、完善化进步,慢慢踏入成熟阶段。
宋代重文抑武的统治方针为经筵制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天地。北宋的皇帝均重视经筵。宋太祖在尚未统一全国之时,就常常召饱学之士入宫讲读。宋太宗“自开宝以后好读书,尝叹曰:宰相须用读书人”。不仅自己喜欢读书,还时常劝宰相等官员研读经史。更是数次赴国子监听讲,召儒臣入讲之举更是屡见不鲜,此外还正式任命吕文仲为侍讲。真宗设立翰林侍讲、侍读学士官职,将经筵制度推向制度化。其后的诸帝大多于继位初即开经筵,经筵讲学逐步成为其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宋经筵制度无论在职官体系还是运作流程上与前代相比均有较大程度的完善。职官体系日趋制度化、规范化。北宋经筵构建了一套相对完备的职官体系,设置了翰林侍读学士、翰林侍讲学士、崇政殿说书等一系列讲读官职,并规定了其相应的班秩、俸禄、职掌,等等。虽屡有变更,但始终向着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向前进。经筵制度亦成为皇权制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形成了较为严格的经筵运行机制。经筵的开讲时间、结束时间、讲读内容及方法、管理机构,甚至连教材的编写都有了较为明确的准则规范。
与宋代相比,明清时期的经筵官地位呈明显下降趋势。整个明代,官员地位低下,被喜怒无常的皇帝杖责也是他们的家常便饭。这决定了明代经筵中的君臣关系无法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关系。在宋元时代士大夫一直倡导的“坐讲”,在明代几乎成为奢望。清代诸帝并不像明代皇帝那样荒唐任性,在经筵中,他们能够做到尊重讲官。尽管如此,清代的经筵官已绝非“师儒”的角色。清朝皇权极度高漲,皇帝确立的是“主奴”形式的君臣关系,士大夫的独立人格与尊严几乎被抹杀。在这种政治背景下,清代的经筵官已没有了宋代讲官的个性,他们甚至也不再追求所谓的师道尊严。
经筵制度到了明清虽说渐趋成熟,但逐渐仪式化,在帝王教育中由主导地位沦为次要地位。比如,宋代开经筵很频繁。每月经筵开讲的具体时间,或双日讲读,甚至每日开讲。明代规定每月逢二开经筵。这样,每月只讲三次,寒暑还要免讲。而且,明代皇帝多为性情古怪之人,常常因沉迷宴乐或其他事务而临时停开经筵。清代规定的开经筵次数较明代更少,清代规定每岁春二月和秋八月各举经筵一次。即便是规定一年两次,很多时候都无法做到。
明清以来不仅是在制度上还是在具体实施中,经筵次数较宋代大为减少。如此,其他的教学形式必然应运而生。日讲的出现就是对经筵的一个有效的补充。“日讲”,顾名思义,就是每日讲读的意思。明清以来,除日讲之外,还存在其他的帝王教学方式。明隆庆六年,出现了“午讲”仪。进呈讲义也是君主教育的一种方式。讲义进呈只是在非经筵时期作为皇帝学习的辅助形式偶尔出现。
4.勉励学习的古代名言 篇四
2)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 罗大经鹤林玉露
3)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 佚名
4)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 —— 颜真卿
5) 在观察的领域中,机遇只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 —— 巴斯德
6) 由智慧养成的习惯,能成为第二天性。 —— 培根
7) 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 —— 郭沫若
8) 我成功是因为我有决心,从不踌躇。 —— 拿破仑
9)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 华罗庚
10)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 曹操
11) 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 —— 《省世格言》
12)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是有的。 —— 鲁迅
13)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 《汉书董仲舒传》
14)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李白
5.关于爱情的古代名言 篇五
二、泪纵能乾终有迹,语多难寄反无词。-陈端生《寄外》
三、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苏曼殊《本事诗》
四、终日两相思,为君憔悴尽,百花时。-温庭筠《南歌子四首其二》
五、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鹊踏枝》
六、离恨却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
七、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晏殊《清平乐二首其二》
八、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乐婉《卜算子》
九、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白居易《浪淘沙》
6.古代关于教师的名言 篇六
2)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韩愈《师说》
3) 随风潜天黑,润物细无声。——(唐)杜甫《春夜喜雨》
4)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无题》
5)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龚自珍《乙亥杂诗》
6)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引自《-论语-为政》.
7)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引自《论语-卫灵公》
8) 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劝学》
9) 事师之犹事父也。——《吕氏春秋劝学》
10) 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程颐
11) 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欧阳修
12)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斯大林
13)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论语·子罕》
14) 片言之赐,皆我师也。
7.谈谈几首关于西湖的古代诗歌 篇七
一、西湖是诗情画意的代号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孤山寺、湖面、黄莺、白沙堤等都是西湖特有的景色, 作者走在西湖的边上, 欣赏着春天的美景, 惋惜欣赏得还不够, 希望多停留一段时间, 逐一把西湖的美景细心品味透。诗句具有情景交融、自然逼真、诗情画意, 让人读后仿佛如临其境、流连忘返。在这首诗中, 西湖成为借景抒情的代表, 是诗情画意的代称, 是人们向往大自然的象征。
二、西湖是繁华衰退的见证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的《题临安邸》直截了当地指出人们沉迷在西湖美景、歌舞升平的环境中, 而忘记整个国家的安危。宋朝末代的诗人流连忘返在一种富贵繁华、衣食无忧的生活中, 他们把美好的青春挥霍在宋代表象繁华兴盛的社会里。正是这种表面的繁盛淹没了宋代人们雪亮的眼睛, 以致宋代快速地没落。西湖作为他们欢笑、安逸、奢靡的见证人, 成为了“欢娱地”的代名词。这首诗以西湖为写作背景, 寄情于物的写作手法, 抒发作者对当时社会衰败落后和民间疾苦的痛心和同情。把西湖美丽的景色和当今现实联系起来, 回忆往昔繁荣昌盛的社会, 流露作者留恋逝去的美好生活, 表达作者关心国家, 关爱民众, 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同时也流露出对当时铺张浪费、乐于现状的讽刺。
三、西湖是故国和家的象征
“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 伴随着南宋的衰落和灭亡, 出现了一大批以西湖为载体的诗词。宋代词人刘辰翁的《江城子·西湖感怀》:“涌金门上船场。湖山堂。众贤堂。到几凄凉, 城角夜吹霜。谁识两峰相对语, 天参参, 水茫茫。月移疏影傍人墙。怕昏黄。又昏黄。旧日朱门, 四圣暗飘香。驿使不来春又老, 南共北, 断人肠。”南宋沦亡, 刘辰翁故地重游, 通过吟诵西湖, 把西湖比喻成一个悲情的载体, 迫切地反映了民族斗争和民族压迫的主题, 表达诗人雄心壮志的爱国情怀和爱憎分明的性格特征, 同时也反映出我国在改朝换代中出现明争暗斗的忠奸争斗的问题。对于国破家亡、流离失所的南宋末代诗人而言, 西湖是他值得怀念的家园象征。
四、西湖是心灵静修的住所
北宋诗人林逋是第一位在西湖上隐居的著名诗人, 他的《湖上晚归》:“卧枕船舷归思清, 望中浑恐是蓬瀛。桥横水木已秋色, 赤倚云峰正晚晴。翠羽湿飞如见避, 红蕖香嫋似相迎。依稀渐近诛茅地, 鸡犬林萝隐隐声。”充满了宗教色彩, 流露出一份独特的禅意。“禅”是平稳、随和、安逸的象征, 作者一生隐居在西湖边上, 把自己的理想、情感寄托在山水之间, 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描写出一个宽阔、明朗、生机勃勃的西湖, 追求平静淡泊的美好生活, 同时暗藏着自己久久不得志的情怀。
五、西湖是美好事物的象征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宋代著名诗人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是一首写景状物的诗, 他结合了白居易的通俗豪放和林逋的清闲淡雅的写作风格, 把西湖比喻成一位“美女”, 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喜爱, 美妙绝伦的景色和艳丽动人的美人相得益彰, 加深了人们对西湖的印象。这首诗中, 西湖变成最美好事物的象征, 成为人们向往大自然的象征, 追求美好生活的憧憬。
六、小结
有关西湖诗词的记载, 是文学史上一次独特、珍贵的经历, 研究西湖诗词对构建西湖文化起到重大的作用, 对西湖诗词的研究具有其必要性。西湖不仅是繁华衰退的见证, 也是故国和家的象征、还是心灵静修的住所, 而且是美好事物的象征, 充分展现了不同时期的不同诗人的写作特点, 同时也展现了西湖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杜隽.唐至北宋西湖诗歌研究[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 2007.
[2]单轶文.寻梦西湖—西湖意象的形成及流变[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 2013.
[3]陶琳.北宋诗人杨蟠与杭州西湖[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13 (1) .
[4]陶文鹏.宋诗精华品读欲把西湖比西子——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J].文史知识, 2011 (5) .
8.关于对古代文学课程改革的思考 篇八
关键词:古代文学 课程 教学改革体系
中国古代文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传统学科,它在中文专业乃至整个社会科学领域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主要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主要内容及其繁荣发展的情况和艺术规律,说明重要作家作品和当时社会的关系,及其在文学发展中的地位、作用;介绍、评价历史代表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活动。学好这门课,对于掌握我国古代文学的发展概况和成就,对于提高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分析评说能力,对于全面提高文学素养,都具有重要作用;学好这门课,对于弘扬民族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对于加强爱国主义思想和精神文明建设,也具有积极意义。
从总体上看,中国古代文学课在建国初期普遍受到学生们的欢迎和喜爱。近年来,由于新思潮、新观念的不断涌现,学生的价值观念、审美取向发生了变化,古代文学作为不能产生即时效应的基础学科,日益受到冷落。在一些学生看来,古代文学与现代生活脱轨,与市场经济缺乏直接联系,学习古代文学远不如学习法律、经济、新闻、市场营销等课程有用,因为这些课程更能直接顺应人才市场的需求。学生对古代文学课程的社会价值产生怀疑,对古代文学的学习积极性普遍降低;同时,由于中国古代文学作为一门传统的课程,在教学方法上一直比较保守,缺乏创新,加之其学习难度较大,容易引起学生的厌倦心理和畏难心理,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影响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古代文学的教学逐渐陷入困境。因此,对古代文学教学的改革已势在必行,古代文学教学必须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自觉性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上下功夫。通过教学改革的建设,进一步科学地修订学科建设方案,加强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在教学模式上力求多样化和立体化,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广泛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最新的研究成果,促进教学观念、方法、手段和管理更新,形成与时俱进的崭新教学局面,真正体现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价值。
一、革新教学观念,构建新型教学改革体系
中国古代文学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课程,只有更新教学观念,不断发掘古代文学知识的内在规律和分阶段的特点,了解学生的思维特点和接受能力,努力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很好地实施教育。
新型教学改革体系中以“建立新型教学模式,构成网状教学体系”为基本教学理念,从而形成新的教学组织方式与目的,建设一个完善的教学体系。首先,建立新型教学模式。改革传统的平面知识传授模式,建立一个新型立体的综合培养模式。以知识优化、思维训练、能力培养为三个基本层次,针对文学史与作品选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教学组织方式。文学史以学为主,辅之以专题讲座;作品选以教为主,辅之以专题讨论。其次,构成网状教学体系。在基础课与选修课的基础上,增加专题讲座与专题讨论,使三者构成一种网状的教学体系。即以基础课为基点,以专题讲座与专题讨论为补充,以选修课为提高。前者着眼于建立系统的知识结构,后两者着眼于思维训练与能力培养,并使知识结构趋于优化。在高校开设古代文学公共选修课程,目的在于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学欣赏能力,最终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励和鼓励学生,培养他们热爱文学的兴趣。
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结合
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多媒体教学应与传统教学相结合。在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方面,尽量做到优势互补。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是一门传统学科,对文献、训诂、释义、文体介绍等仍必须借助于传统教学方法,而对文学史线条的勾勒、诗文意境的阐释、相关资料的链接,则可借助于现代教学手段。比如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容量大的特点,提供给学生更多的教学资料,诸如作者家世、生平、思想、学术研究动态等,而教学活动仍以教师讲授、引导为主;也可以用多媒体来突出教学重点。尤其是在诗词教学中,将讲读篇目演示在屏幕上,配以音乐、画面、朗读及前人评论等,教师仅仅是疏通、点拨,这会是很好的文学欣赏课。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结合。应注意张弛有度,交替运用。在强调多媒体教学的同时,有必要通过一些传统教学对多媒体教学进行调节。
三、合理调整课程内容设置
古代文学课需要强调文学史的线索,并将文学知识加以系统地串联,所以应该以文学史的发展为线索,以名家名篇为重点,帮助学生获得中国文学史的基本常识,培养文学的审美观念。而对于名家名篇的讲析,则应以审美为核心。而要了解文学的真谛,必须首先阐释其审美功能。传统的古代文学教学对于作品的文本分析,往往强调字句篇章的解析、情感的表达及阅读技巧分析等层面,我们可以以文体、思想、名家名篇和文学现象等为专题进行剖析,深入系统地进行讲授。以文体为核心的专题式讲授,不仅有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文学史观,同时也能使授课形式与中学相比更自由灵活,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帮助他们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在教材的使用上,应做到使用基本教学资料与使用扩充性教学资料相结合。以指定的教材为基本教学资料,在此基础上,利用多媒体课件、参考书目、专题研究为扩充性教学资料。
四、知识优化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利用讲授与自学、基本教学资料与扩充性教学资料,一方面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研究能力。要根据学科发展和实际教学的需求,制定有比较详细教学改革方案,调整教学进度,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在传授文学史知识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方法方面,注重调动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兴趣,采取系统化教学方法,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增加讨论课、学生自讲课的分量,鼓励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培养科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因为中国古代文学涉及多种学科,内容繁杂,而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所以必须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课堂教学主要讲重难点、关键点,着重于点拨与启发;课下自学主要学基础知识、系统知识,着重于拓展与深化。课堂教学是点,课下自学是面,采取系统化教学方法,由学生所熟悉的作品入手,进入相同主题或题材的经典性作品,或者采用新的诠释方法,对他们所熟知的作品加以重新解读,开拓视野。按文学体裁分类讲授,包括每种体裁的产生、发展、演变及其代表作家作品。使学生能够将每一历史时期所学的零碎文学知识系统化、系列化,可上挂下联,抽一带全,从而形成诗歌史、词曲史、辞赋史、散文史、小说史、戏曲史、批评史等概念。并且,注意结合文体、流派、作家作品或作前后上下古今比较,或作横向的左右比较,或作地域南北比较,或作中外文学的比较等。由此,通过对古代文学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的优化使学生学会运用多向多维联系的思维方式,以替代单向线性因果联系的思维方式,从而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多视点、多侧面、综合交叉的观照,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目的。同时,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改变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授课方式,增加讨论课和学生自讲课的分量,督促学生写一些小论文,实现师生思维的互动,鼓励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培养科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力求使学生做到:知识体系具有有序性与完整性;知识结构具有优化性与前瞻性;思维质量具有严密性与求异性;创新能力具有主体性与社会性,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五、加强公共选修课程的设置
近年来,随着高校素质人才培养目标的更新、素质教育和传统教育的普及,文学素质尤其是古代文学素质培养的重要性越显突出,非中文专业的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也越来越大,许多院校都开设了有关古代文学的选修课,并定期或不定期安排相关讲座,以满足学生的需求。通过古代文学公共选修课的开设,让学生获得中国古代文学基本常识的同时,培养文学的审美观念,以利于理工科及其他文科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帮助他们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民族意识与民主意识,最终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充分发挥古代文学课程的教育功用。
在高校开设中国古代文学的公共选修课程,首先要合理调整课程的设置,加强教学管理,将教师的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公布给学生,并尽可能早地为学生提供课程内容方面的有关信息。其次,要加强古代文学公共选修课师资力量培养,古代文学公选课不同于专业课,因为学生可能来自不同专业或者不同层次,对于教师专业素质以外的要求相对说来要高一些。在教师培养中,就应该把提高任课教师的专业素质与跨学科意识放在首位。第三,要加强古代文学公共选修课教学管理,改进教学方法。古代文学公选课学生与专业的学生相比,绝大多数都没有接受正规的、系统的古代文学教育,再加上学生生源比较复杂,遍布各个院系及各个年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学生的参与和情感的体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地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感受,在尽量启发那些文学素养好的学生的同时,对于那些文学素养相对差一点的学生也应尽可能地鼓励、引导。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信息反馈,对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行及时的反思,从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改进方法等,以提高我们的教学效果。只有及时的反思,才能使我们的教育方式更科学民主,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中国古代文学源远流长,有着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独创的艺术风格,形成了繁花似锦、色彩绚丽的艺术园地,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古代文学的课程改革中,教师是起着关键作用的主导因素,从事古代文学教学的教师要本着主人翁的态度和现代性的认识,积极革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古代文学的教学,普及古代文学的基本知识,使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学伟大成就和基本发展线索、规律有较为全面、系统的认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和文化素养,提高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操以及审美素质,为发展中华民族新文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9.中国古代关于读书的名言 篇九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
——蒲松龄《阿宝》
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春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
——苏轼《东坡文集事略》
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
——朱熹《朱子语类大全》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诵浪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朱熹《训学斋规》
学贵精不贵博。……知得十件而都不到地,不如知得一件却到地也。
——戴震《戴东原先生年谱》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郑板桥
西方关于读书的名言
我阅读关于我所不懂的题目之书籍时,所用的方法,是先求得该题目的肤表的见解,先浏览许多页和好多章,然后才从头重新读起,以求获得精密的智识。我读该书的终末,就懂得它的起因。这是我所能介绍给你惟一正解的方法。
——狄慈根:《辩证法的逻辑》
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把其他一切统统抛掉,就是抛掉使头脑负担过重和会把自己诱离要点的一切。
——爱因斯坦
书籍是人类的编年史,它将整个人类积累的无数丰富的经验,世世代代传下去。
——坎耶里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惠普尔
“书籍是培育我们的良师,无需鞭笞和棍打,不用言语和训斥,不收学费,也不拘形式。”
——德伯里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高尔基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托尔斯泰
“优秀的书籍是抚育杰出人才的珍贵乳汁,它作为人类财富保存下来,并为人类生活的进一步发展服务。”
——弥尔顿
“书籍是生活的加速器。”
“书是这一代对下一代精神上的遗训。”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尼克拉耶娃——赫尔岑 ——歌德
10.关于古代人物的励志名言 篇十
2、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
4、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权修》
5、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演义》
6、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7、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
8、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彭端叔
9、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秦观
10、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
1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毛诗序
1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13、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刘禹锡
14、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
15、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元曲·争报恩
16、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刘向
17、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刘基
18、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19、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苏洵
20、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
21、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
22、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陆游
23、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
24、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
25、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孙昭远
26、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
27、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28、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
29、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王安石
30、生也有涯,知——智也无涯。——庄子
3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
3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
3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34、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鲁迅
35、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苟子》
36、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
37、衣莫若新,人莫若故。——晏子春秋
38、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
39、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
40、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水浒传》
41、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
42、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汉书
43、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后汉书
44、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白居易
4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46、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47、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48、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
49、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
50、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明《增广贤文》
51、学然后知不足。——礼记
5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
53、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周易》
54、山不厌高,水不厌深。——曹操励志语录
55、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56、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57、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麟
58、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59、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杜荀鹤
60、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
61、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
62、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礼记》
63、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经
64、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65、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
66、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
67、士为知己者死。——史记
11.古代关于学习的名言 篇十一
一、民本思想在传统社会的发展
(一)先秦时期:传统民本思想的萌芽时期
殷周时期的民本思想是古代民本思想的源头。早在三千多年前的西周初年,时去“商纣之亡以民”的殷鉴不远,周成王封蔡仲为诸侯时,就满怀忧惧地告诫蔡仲:“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在殷代统治者眼中,民的动向虽不可忽视,但指导思想还是神。经过周初统治者对传统天命神权观的不断修正,最终提出了“敬德保民”的思想,“王敬所作,不可不敬德”。周王朝对“神本”的重新认识以及对民众地位的重视,促成了民本思想的萌芽。
进入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加剧,礼乐崩坏,人们对天神的崇拜发生了动摇。诸侯之强弱全仰民众。因此,凡欲强其国、成就霸业的君王,对于如何争得民心就更加关注。到了周则更加突出人的地位。现今所存诸子百家的著述中,“安民则惠”、“安民而宥宗卿”、“爱民而已”、“仁民而爱物”一类的议论,可谓是俯拾皆是。其中,孔子提出了“仁者爱人”的原则,主张重教化而轻刑罚。这种中庸主义的民本思想符合宗法社会的发展逻辑,因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春秋战国时期是民本思想的理论概括时期。先秦时期的民本思想是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在这一时期,儒学思想家从哲理上,强调了人在与自然的关系中的重要性,儒家是民本思想的主要宣扬者。
(二)秦汉唐宋:传统民本思想的理论实践时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民本思想进一步系统完善并转化为实际运作。春秋以后,土地私有制度成为了中国封建社会制度的主要形式。“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神圣原则在封建社会不断地得以继承。在这一背景下,思想家们纷纷意识到了民的重要性,并从哲学上进一步确认了以民为本思想并推动其进入了实践操作阶段。
汉代全面论述“民本”思想的典籍,当属贾谊所作《大政篇》。在这篇文章中,贾谊提出;“夫灾与福也,非降在天也,必在士民也”。唐代堪称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黄金时期之一,与统治者的民本思想不无关系,最为大家熟知的贞观之治的唐太宗与君臣有四次舟水之论,引古语“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来规诫警醒自己。宋时的朱熹认为仁是一种先天的善心,君主应该体现这种先天的仁德之心,治国治民必须为政以德。
(三)明清:传统民本思想发展的极限
明末清初时期,众多思想家对传统民本思想进行了理论升华,使民本思想达到了历史的最高水平。这一时期的思想家主要是对秦汉以来的封建专制制度进行了无情的批判。黄宗羲认为,“古者不传子而传贤,其视天子之位,去留犹夫宰相也,其后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则天子亦不失传贤之意。宰相既罢,天子之子一不贤,更无与为贤者矣,不仪并传子之意而失者乎?”基于这些黄宗羲主张恢复宰相制度,以分割君权。到了晚清,严复、陈天华等人有进一步提出民众是天下真正的主人,实现了从传统民本思想到近代民主思想的跨越。
二、近代的进步爱国人士把民本思想进一步升华
随着中国国门被迫开放,先进的中国人一方面背负救亡图存的重担,血洗国破家亡的耻辱,而另一方面他们也越来越清楚的意识到要复兴中华民族,不仅要以民为本,更要唤醒民众,改变中国的制度,并把西方的民主思想和中国国情结合,发展出近代的“民本”思想。
最为著名的当属孙中山和毛泽东。孙中山先生提出“平均地权,节制资本”、民治、民享、民权的民本思想。共产党中最早提出民本思想的是毛泽东。他早在领导中国革命运动的过程中,就已经深刻认识到了民众的重要性。毛泽东继承了传统民本思想的合理成分,从而提升了传统民本思想。在中共七大上,毛泽东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这是毛泽东关于人民群众伟大历史作用的经典名言,是毛泽东民本思想的基点。
前车之辙可以借鉴,细数国民党在大陆失败的原因,首在于继承人未能秉持孙先生民本思想而认真施行之。然而国民党之失败并不能否定中山先生民本思想之正确。今日我国仍可借鉴孙中山、毛泽东的民本思想,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西哲云:“倒水别把婴儿也倒掉”,中国历来重视传承与发扬,中华民族才能立足世界五千年而永远兴盛。
参考文献:
[1]王世舜.《尚书译注》.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
[2]季学原、桂兴沅.《明夷待访录导读》.巴蜀书社,1992年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
作者简介:
12.古代关于学习的名言 篇十二
在新课程教学中, 我不断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发掘与提升, 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不断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学生的独特需要, 促进学生有特色的发展;不断关注学生的终生学习愿望和能力的形成, 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江苏少儿出版社《美术》第14册“欣赏·评述——中国古代书法”一课教学中, 主要通过欣赏学习, 让学生初步认识和了解不同书体的基本特点, 了解不同时代代表性的书法作品;通过赏析学习, 使学生初步学会理解和领悟中国书法美的“实”与“虚”;通过赏析学习, 发展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通过赏析教学, 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和传统文化的热爱, 增强民族的自豪感。下面就以上几种常见的学习方式, 结合我在本课教学中的实践, 谈谈几点体会。
一、精选书法作品, 展示中给学生极大的震撼, 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大为提高
上课一开始先呈现一两幅历史上的书法精品, 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浓厚兴趣。但选择什么样的书法作品作为开场白很重要, 也很有讲究。课本中的《大盂鼎铭文》、《峄山刻石》, 虽古拙含蓄, 但学生无法识别, 唐朝张旭的《古诗四帖》虽纵横奔放、恣肆, 点画狼藉, 但学生的欣赏水平还未达到这么高的层次, 我认为以上作品都不宜作为首选。最为理想的选择当推王羲之《兰亭序贴》, 该幅作品被后世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千百年来, 广为颂扬。不出所料, 该作品的呈现让每一位学生无不为之赞叹, 同学们议论纷纷, 各抒己见, 整个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此时教师加以引导, 以故事的形式说出此幅作品的形成及后世收藏方面它的坎坷命运, 同学们仿佛一下子被带到千年之前的东晋时期。至此, 同学们学习的主动性被充分调动, 变他主学习、被动学习和机械学习为自主学习。显然, 主动性是促进学生不断进步的后动力。
二、小组合作学习, 以历史的进程为脉络, 使学生初步理解和领悟中国书法美的“实”与“虚”、“疏”和“密”
我在中国古代书法赏析教学中, 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每小组四至五人, 面对面坐着, 组与组之间可随时调整, 每个同学都有和别人合作的机会。我在选择小组长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能力、同学关系等因素, 小组长可采取轮换制, 给每个同学以改变自己的角色和锻炼自己的机会。赏析教学中, 展示了有代表性的张旭的作品《古诗四帖》, 然后提出问题:中国书法美体现在作品的哪里?在传统的“一言堂”、“满堂灌”教学中提出这种问题, 学生根本就不能也无需回答, 即被教师的“填鸭式”教学所“包办”。而在小组合作学习中, 此问题一提出, 同学们立即互动起来, 他们不断提出书法作品中的美主要表现在字的线条、长短、变化、粗细、枯湿、曲直、轻重变化, 有的学生还现身说法, 结合自己平时练习书法所学到的知识进行介绍, 整个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此时水到渠成, 我将每个小组学生代表的发言进行概括总结, 使学生了解并领悟到中国书法之美体现在作品的“实”与“虚”、“疏”与“密”上, 即所谓的“计白当黑, 计黑当白, 疏处可以走马, 密处不可通风”。最后教师再次就中国书法的虚实、疏密结合《古诗四帖》狂草作品进行说明, 即“实”是有形的, 像用笔、用墨、结构、章法等;“虚”是无形的, 如书法表现出来的神韵、意境等。
三、探究学习中, 让学生了解中国书法书体的演变过程
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取或确定探究主题。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学科研究的情境, 引导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书法欣赏评述课中, 一个关键的教学目标就是要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书法的演变历史, 我把殷商、西周、秦汉、晋唐时期的代表作品打乱顺序后展示在学生面前, 要求他们说出这些作品出现的先后顺序, 并以此了解书法演变史。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 同学们对《甲骨文》、《峄山刻石》、《勤礼碑》三幅作品出现的先后顺序都能正确掌握, 但对于《曹全碑》、《兰亭序帖》、《古诗四帖》等作品出现的先后顺序比较茫然。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善于运用探究学习法加以引导, 因为探究学习中的学习内容往往是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的, 对学生来说, 一般极具挑战性, 容易吸引学生。通过探究学习方式的实施, 同学们初步了解了中国书法书体演变过程, 熟悉了不同时期代表性的书法作品, 感受了书法作品的艺术美, 培养了学生对传统艺术和传统文化的热爱, 民族自豪感进一步增强。从同学们渴望求知的眼神中, 可以看出他们已被中国书法艺术所震撼, 学习、继承、弘扬、创新中国书法艺术的热情更为高涨。总之, 美术欣赏教学必须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和提升, 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 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独特需要, 关注学生的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
13.关于古代书法家的名言 篇十三
2) 夫人灵于万物,心主于百骸。故心之所发,蕴之为道德,显之为经纶,树之为勋猷,立之为节操,宣之为文章,运之为字迹。——项穆《书法雅言》
3) 点画皆有筋骨,字体自然雄媚。——唐代书法家颜真卿《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
4) 龙威虎振,剑拔弩张。——南朝·梁书画家袁昂《古今书评》
5) 怒蹄蹴踏苍山颓,岧嶤臃肿难为状。——清代文人严允肇《洗象行》
6) 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乎。——扬雄《法言》
7) 书法不过一技耳,然立品是第一关头。品高者,一点一画,自有清刚雅正之气;品下者,虽激昂顿挫,俨然可观,而纵横刚暴,未免流露楮外。——朱和羹《临池心解》
8) 正书法,所以正人心也,所以闲圣道也。——项穆《书法雅言》
9) 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平齐,便不是书法,但得其点画耳。——东晋书法家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
10) 夫马,筋多肉少为上,肉多筋少为下;书亦如之,皆欲骨内相称,神貌洽然。——唐代书法家张怀瓘《六体书论》
11) 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态,不可掩也,言有辩讷,而君子小人之气,不可欺也。书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乱也。——苏轼《书论》
12) 凡善书画者,未有不品学兼长,居官更讲政绩声名,所以后世贵重。——松年《颐园论画》
13) 古人论书云:一须人品高,二须师法古,是书之法,学者习之,故当熟之于手,必先修诸德以熟之于身。德而熟之于身,书之于手,如是而为书焉。——《书法三味》
14) 手与神运,艺从心得。其志一于书,轩冕不能移,贫贱不能屈,浩然自得,以终其身。——朱文长《续书断》
15) 拳要打,字要练。
16) 云鹤游天,群鸿戏海。
17) 古之善书者多寿,心定故也。人能定其心,何事不可为。
18) 书法亦就佛法,始于戒律,精于定慧,证于心源,妙于了悟,至于极也,亦非口手可传焉。
19) 内典《金经》云:“非法非非法。”书家悟得此诀,何患食古不化。
【古代关于学习的名言】推荐阅读:
关于学习的古代名言警句06-20
古代勤奋学习的名言06-17
中国古代学习的名言10-30
关于古代读书人的故事08-18
关于古代智慧断案小故事10-04
古代名人读书的名言10-30
古代励志的名言有哪些08-11
古代有关读书的名言名句10-26
古代励志名言08-26
中国古代爱国名言大全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