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民间体育竞技活动

2024-09-29

羌族民间体育竞技活动(精选5篇)

1.羌族民间体育竞技活动 篇一

民间体育游戏活动总结

众所周知,我们幼儿园的特色就是体育。本着“我运动,我健康,我运动,我快乐”的原则,园里为我们每班拟定特定的民间体育器械。我们班定的是轮胎,一个小小的轮胎平时在我们大人的眼里看似是废品,可是搬到幼儿园,到了孩子们的手里却变成了爱不释手的体育器械。

经过我们老师和孩子们的一个月探索与思考,我们发现原来看似呆板的轮胎,却可以玩出许多的花样。轮胎不仅让幼儿从游戏中锻炼了身体、强壮了体魄,还让孩子们从中找到了快乐。下面,我将这月的民间游戏进行如下总结:

一、单腿侧身跳轮胎

当初设计这个游戏的时候是想到孩子们年龄还小,对轮胎的控制能力不是太好。所以,让孩子先练习单脚侧身跳,锻炼孩子们的平衡能力和跳跃技能。通过多次练习和老师的不断指导,孩子们已经可以熟练的用单脚跳跃轮胎。但是,个别孩子由于动作不到位,平衡能力把握的还不是很好,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钻轮胎

对于幼儿来说,钻轮胎简直是“小菜一碟”。钻轮胎主要是锻炼孩子的钻、爬能力。而爬在他们的婴儿时期就已经了如指掌了,至于钻,那更是问题不大。刚开始,幼儿孩子由于小屁屁撅的有些高,怎么也过不去,急着喊老师帮忙。但是,通过老师耐心的指导孩子们很快就可以顺利钻过去。

三、运篮球

所谓“运篮球”并不是用手,而是用轮胎。通过两人的共同合作,将轮胎里面放的足球平稳的运到目的地。起初,孩子们只是着急的想到达终点,也没考虑到伙伴的快慢,经过几个回合的比赛,孩子们互相交流了游戏的经验,才得知两个人一起快速前行,合作出力,方可胜利。看到孩子们一起在游戏中自主探索,互相协作,我感到非常高兴。

四、滚轮胎

伴随着孩子们的技能逐步提高,我们的游戏也在逐步增加难度。第四周的滚轮胎,不仅要锻炼孩子们的肌肉发达能力,还要锻炼孩子们的力度、控制方向的能力。经过一周的游戏,孩子们大多可以滚动轮胎,可是对方向控制的还不够好。在这方面,我们还有待于加强练习。

通过这一个月的游戏,孩子们不仅锻炼了身体,还从游戏中学会了自主探索。既锻炼了他们善于思考的能力,又从中实现了体育游戏的锻炼目标。

丫丫三班 2015年10月30日

2.羌族民间体育竞技活动 篇二

羌族人民围着火塘跳《萨朗》的习俗由来已久, 早在羌族口头流传的民间故事《蒙格西送火》中就生动地描述了“在远古时候, 羌族青年然碧瓦, 冒着生命危险, 历尽千辛万苦, 从他阿爸——天神蒙格西那里取回了火种, 然碧瓦按着阿爸的旨意, 用白石相撞发出火星, 点燃了干草和树枝, 燃起了第一堆篝火, 羌族先民们围着火堆跳啊, 吼啊……”。据说这就是羌族人民围火而舞的起因。另外, 在羌族人民中广为流传的民间史诗《羌戈大战》中也描述了“在远古时期, 羌人借用天神的神箭, 凭着勇敢和智慧, 战胜了戈基人。在他们庆贺胜利的时候, 也是围着熊熊的篝火尽情地歌舞。”[1]这些关于围火而舞的民间传说, 虽然有着浓厚的神话色彩, 但他却反映了羌族一定的历史。可以看出围火而跳的《萨朗》舞这种古老的习俗世代相传, 沿袭至今。后来这种舞蹈形式经过舞蹈家们的加工、提炼, 搬上了舞台, 部分进入了课堂教学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动和发展。

一、从内容与形式看《萨朗》

《萨朗》在民间的表演形式一般是男前女后围火塘或场院成一圈, 参加人数不限, 连臂或不连臂, 载歌载舞沿着反时针方向行进。前面第一名领舞者。多是本村寨能歌善舞的男性。舞蹈开始, 先男女轮唱一遍舞曲, 然后共同起舞, 速度由缓慢逐渐加快, 舞至激烈时, 领舞的男子突然加快了舞步, 带头变换着各种不同的跳法, 时而双脚交替空踏, 时而左旋右转, 男女相互竞赛, 气氛十分热烈, 此时, 男舞者便要在每个乐句的最后一拍发出“嗷”、“嗷”的尖叫声, 使舞蹈情绪推向高潮。舞至最后, 男子一声“呀喂”, 女子应一声“学喂”, 一种舞步就结束了。接着就变换新的舞曲和步伐, 如“一步一翻”、“两步一翻”、“三步一翻”和一些固定舞曲的动作组合。每一次跳《萨朗》, 最少要跳出十几种不同的步伐。《萨朗》语汇之丰富, 变化之频繁, 在民族民间自娱性舞蹈中是比较突出的。

《萨朗》内容较丰富, 其中有反映劳动的推磨歌“怎怎”, 有歌颂丰收景象的“山山满山”, 还有表现娱乐游戏的“撒尤瓦尤勒”、“月亮弯弯”以及表现男女爱情的“栗苏索”等, 这些不同内容的《萨朗》, 从各方面不同程度地反映了羌族人民的风貌、生产方式和传统的习俗。

二、从风格特点看《萨朗》

《萨朗》的风格浓郁, 韵律新奇, 它腿部轻快跳跃, 胴体的轴向转动和身体多侧面的顶胯, 构成了《萨朗》欢快、别致的独特风格。这种风格在舞蹈中,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步伐特点。

舞蹈手的变化较少, 多的是小臂前后摆动或连臂而舞, 但腿和膝部异常灵活, 屈伸自如。《萨朗》的步伐特点主要表现为腿部动作丰富, 变化较多, 小腿尤其灵活。舞蹈中频繁地出现双脚交替开关点踏和小腿快速向内或向外划圈以及腿部前后悠动等。

2、步伐结构特点。

《萨朗》的步伐结构基本分为“起步”、“中间变化动作”和“结束步”三个部分。起步一般以右脚开始, 中间变化动作换成以左脚为重拍, 结束步多是右腿前吸跳起或右腿前收转圈, 然后又右脚起步, 如此循环往复。《萨朗》的步伐结构颇为独特, 尤其是从起步转换到中间变化动作时, 重拍突然从右脚变为左脚, 而这时往往又出现胴体轴向转动和侧身顶胯等各种优美的舞姿, 正是由于左腿转换为主力腿, 所以, 侧身顶出的左胯的舞姿显得异常突出, 耐人寻味, 这种步伐结构, 给人以十分巧妙, 新颖的感觉。

3、身体的基本韵律。

一是胴体的轴向转动。在舞蹈形态上, 表现出胴体向两侧往复转动, 脸向前方, 脚随身体方向交替踏地而力量又主要落在脚掌上。舞动时, 女子腰间的彩穗随之左右翻飞, 男子的麻布长衫顺势飘动, 舒畅自如, 怡然自得。二是胯随重心移动向左右顶出。在舞蹈形态上多为侧身顶胯, 脸向前方, 双腿微弯, 两膝相靠, 重心在出胯的腿上, 整个身体构成“S”形, 而这种舞态, 又往往是快速闪过, 一瞬即逝。

由于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等因素的差异, 《萨朗》又各具特色。如沙坝区的白溪、赤不苏区的曲谷的《萨朗》是以灵巧、优美著称, 女子舞蹈尤其动人。曲谷的女子跳“怎怎”时双脚轻快的点踏和胴体往复的转动, 生动地表现了羌族姑娘在推磨时的愉快情景;白溪的姑娘跳起“萨拉梅梅沙”时小腿划圈非常灵巧, 身体左右转动十分轻盈;再如赤不苏的维城乡, 这里山高路险, 在和大自然长期搏斗的过程中, 练就了他们坚忍不拔、乐观向上的民族性格。维城的舞蹈是在高亢的歌声中徐徐起步, 踏地铿锵有力, 男子舞姿稳健, 步伐整齐并伴有节奏的吼声, 使山寨充满了欢乐的气氛。正是由于在舞蹈风貌上男女有所不同, 男子刚健有力, 女子灵巧优美, 才使得《萨朗》欢快、别致的风格更加浓郁, 更加完美。

三、《萨朗》风格特点形成的成因

成因之一:羌族人民长期以来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是《萨朗》歌舞风格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长期居住在大山山腰的羌族人, 食粗粮, 行沟壑, 生产和生活物资主要依赖人力背运, 由于背背, 大臂活动受到一定限制, 因此, 在舞蹈动作中手的变化较少, 多是小臂前后摆动或连臂而舞;另一方面, 正是由于长期步行于山麓之间, 客观上练就了他们这个民族的, 腿部和膝部的灵活, 所以, 他们把“要像獐子腿一样灵活”这句话作为甄别一个人舞蹈跳得好坏的试金石, 也是男女青年在择偶时的重要标准。因此, 舞蹈中小腿的灵活多变, 就成了《萨朗》歌舞欢快跳跃风格的主要体现之点。

成因之二:《萨朗》风格特点的形成与它的历史渊源、步伐结构和舞蹈形式都有着一定关系。从青海大通县孙家寨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彩纹陶盆上可以较明显地看出, 它的形象和装束以及动作及像记载的是古羌人的舞蹈, 他们在同一节奏下连臂跳着统一的动作, 体态挺拔, 情绪欢快, 它与《萨朗》相比, 在体态和风貌上及其相似。由此可见, 《萨朗》欢快的风貌正是从羌民先祖那里继承而来的。再从《萨朗》步伐结构特点来看, 舞蹈步伐结构具有一定的规律, 它的起步和结束步相对固定, 中间动作可以自由变化, 这样就使得舞者能够充分地发挥其情感、情绪。另外, 《萨朗》的舞蹈形式是连臂踏歌, 围圈而舞, 以歌声伴舞蹈, 不受环境的限制借歌舞以自娱, 往往是以欢快的步伐, 热情的情绪来满足他们自己娱乐和审美的要求。

综上所述, 《萨朗》歌舞无论从羌族人民的生产方式, 生活习俗或是从它的舞蹈形式、步伐结构特点以及追溯到古羌文化的遗留上, 它所表现出的风格特点, 一直为羌族人民所固有, 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羌族民族的性格特征和审美情趣, 因此, 深为羌族人民所喜爱。

羌族民间歌舞《萨朗》历史悠久, 尽管其舞蹈形式已被舞蹈界人士所认识, 但能亲历其中所享有的不同感受, 让笔者不得不对它重新审视, 使之产生很多新的感悟与认识, 它可以称得上是我中华民族舞蹈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对它的研究, 无疑将对发展羌族这一古老的民族传统文化, 为我国的民族民间舞蹈的建设与发展起到进一步的推动作用。

摘要:羌族民间歌舞《萨朗》历史悠久, 尽管其舞蹈形式已被舞蹈界人士所认识, 但对羌族民间舞的文字记载甚少, 能亲历其中所享有的不同感受, 让笔者不得不对它重新审视, 使之产生更多的感悟与认识, 它可以称得上是我中华民族舞蹈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关键词:民间舞,羌族,萨朗,特点,风格

参考文献

3.羌族民间体育竞技活动 篇三

在土家人民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劳动中,为了适应山区的自然环境,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体育娱乐活动,以此来锻炼身体,增强体力,开发智力。土家先民的体育娱乐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设计合理、技艺巧妙、趣味浓郁、竞争性强,融锻炼、娱乐、健体、育人于一体。作为农村学校体育教师,怎样把民间体育活动带到工作中来,让土家民族民间体育散发出无穷魅力,并能在学习实践中不断掌握这些体育项目,进行传承、发扬。现将我校开展的几项民间体育活动介绍如下:

一、跳房课间、放学后,闲暇时,先找块平地,用石子在地上画格子,每个格子大约45厘米见方。然后在离第1格约0.5米远的地方画一条直线作为起点。房子画好后,得用一只沙包(或者瓦片、小石块等)作为辅助物;同学们用划黑白的方式分好组,定好先后秩序,跳房子就开始了。

首先站在起跳处,将沙包丢进数字1的格子里,丢进去就可以开始跳了。沙包一定要丢进格子里才有起跳资格。然后单脚(另一只脚弯起)跳进数字2的格子,然后按数字顺序依次往前跳,一直单脚跳进最后的“天”。跳的过程中脚不可以落地,一落地就犯规,不能再跳,只能等下一轮。但是途中如果经过并排的格子或“天”时,可以双脚落地,各占一格。以单脚的方式由“天堂”再依次跳回。跳回到2的格子时,弯身捡起格子1的沙包,接着跳过格子1回起点。接着再将沙包丢进2的格子里,丢进了就反复第一次的动作,若没有丢进或是犯规,就换下一个人玩。如果沙包或是脚,不小心压线或越界,也算是犯规,必须停跳,让给下一个人,等到轮到自己时,再从犯规的格子处继续往下跳。等全部格子跳完之后,就又权利买房子了。方法是背向格子,把沙包抛入任何一个格子内,然后重复第一次跳的方式,该房子就属于你,可以写上你的名字或代码,其他人在跳入你的格子时就必须跳过此格,不可以落脚在你的房子里,但是家的主人可以双脚并立,谁现买完全部的房子就是赢家。

二、踩高脚又称踩“高脚马”。竹马分两种,一种是自生竹马。另一种是再生竹马。所谓自生竹马就是竹马踏蹬是自生的,即改两根杂木条,留其14厘米长的丫又做踏蹬,截下12一15长长一段供初学者或儿童骑、所谓再生竹马;就是竹马踏蹬是自制的。这种竹马有两类:一种是用杂木条或杉木条,在木条上纷上踏蹬。另一类是取下班竹或小铺竹12一15米;留下相邻的竹丫叉,再用绳索上下牵绑而成大竹马踏蹬囊;以供脚踏入。骑竹马的方法是双手各技一只竹马、一只脚先踏入竹马踏蹬上,然后另一脚再上马,左(右)手L提竹马与左(右)脚顺势上提协调配合的脚不离竹马踏蹬为准;这样左右脚交替前进,并保持身体平衡。

三、抢贡鸡人也叫“打草把鸡”。“贡鸡”分为青草鸡、稻草鸡、竹篾鸡和鸡毛鸡四种。青草鸡是用一种叫草把鸡的草拧成球形;稻草鸡用稻草扎成,竹篾鸡是用细竹篾编织而成;鸡毛鸡则是用各色鸡毛扎成,制作讲究。“鸡”下用铜钱或两层白瓜壳做成圆球,外面用布缝好。球上的铜眼上插有鸡毛,穿上彩色珠子。它不但色彩鲜艳夺人,而且抢或踢起来还发出清脆的响声。

抢贡鸡的方法类似篮球运动,并没有篮板。其形式多样,灵活自由。凡参加的人都可以抢鸡。根据人数、时间、形式可分为“帮赛”(即团体赛)、个人赛和表演赛三类五种。

1。“帮赛”是人数最多,规模最大,场面最热闹的集体比赛。如只有姑娘参加,则自由组合,或以划拳分为帮队。若有小伙子一起参加,则是男女对抗赛,偶尔也会出现男、女混合赛。以打得最准、接得最多,贡鸡最少为优胜。比赛开始后,凡抢得“鸡”者,立即用“鸡”打在自己喜爱的人身上,但不许打头部。打中对方身上,就叫对方给自己吃“贡鸡”。然后再开始放“鸡”,即用脚尽量踢到最高处(要超过十人高)。降落时谁抢得准就找人贡“鸡”。“鸡”若未打中对方就要受罚,倒给对方贡“鸡”,直到对方吃过“贡鸡”,这一轮才算结束。比赛激烈时,“鸡”疾如流星,时东时西,时远时近,时快时慢,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

2。个人赛一般是在五人以下采用。有以吊脚楼前的空坪(整个寨子举行会议,开展活动的地方)为比赛场地的男子赛;有以巷子或房前屋后为赛场的女子赛;还有山坡上的`男女混合赛;以踢得最高,失误少为优胜。计分的方法类似排球。这种比赛的动作丰富,变化莫测。有一串二踢、内外踢、三面、四面内外踢、首踢后踢、倒勾踢、后旋踢、手脚并用、手围圈的“漏鸡”等。竞技性强,对抗激烈,气氛热烈,非常吸引人,尤为青年男女喜欢。

3。表演赛是无竞争对手的练习,是比赛的前奏,主要供众人欣赏观看,以表演各种动作为主,分单人和多人两种。表演是在晒谷坪围成一个圆圈。动作有滴鸡、绕鸡、垫鸡、传鸡、滚鸡、扣鸡、鸡绕“8”字以及各种花样的玩鸡。表演到一定时间后若有哪位技术好的选手提出,即可进行帮赛或个人赛。

方法:

①贡鸡:是负者向胜者进贡的一种形式。初次进贡时,负责轻轻平稳地把“鸡”踢到对方的怀里,使胜者很容易地把鸡接住。未接着也不追究,则由对方开“鸡”,比赛继续进行。

②累贡:胜者得贡鸡后,把鸡踢向四面八方,时前时后,忽左忽右,负者则要想法将鸡接住,不能让“鸡”死了。若未接住鸡又得继续贡鸡,直到接住为止。

③漏鸡:负方向胜方贡鸡时,常常要耍出一些花招,迷惑对方,导致对方不能顺利地得到贡鸡,从而失去受贡的权利。贡鸡的方法有“倒拽九牛尾”、“九鬼拔马须”、“回旋运转”、“假抛真掷”等。

④吃贡鸡:方法同前,但要求更多,即枪得狠、跳得高、打得准、掷得远。吃“贡鸡”结束时常常是汗流浃背,运动量不亚于一场篮球比赛。

四、摆手舞摆手舞是传统祭祀和文艺表演的大型舞蹈。摆手舞按其活动规模分为“大摆手”、“小摆手”两种。表演人类起源、民族迁徙、抵御外患和农事活动等。

这里给大家介绍的是以作农活为主要内容的摆手舞,要求舞步大方,舞姿质朴。

第一个动作:上山。右脚先前跨一步,同时双手向前甩,接着左脚上前并拢同时双手向后甩(两遍),然后右脚向左跨一步,右脚脚尖着地,重心落在右脚上,双手同时向左后方甩动,甩到背后,身体向左边斜,眼睛看正前方,最后右脚回到原位,手随之复原位。

第二个动作:修山。脚的动作不变,前两步,左手空心,拳向前伸,手臂稍弯,右手五指并拢,手掌像刀一样,向左手的下方砍去,一步砍一次,同时要弯腰,后两步的动作与上山的后两步动作一样。

第三个动作:挖土。脚的动作不变,手就像拿着锄头一样,双手空心拳,右手前,左手后,但要在一条线上。向下挖时,双手一前一后落在身子的正前方挖两次,同时,挖一次喊一声“嗨”,共喊两声,还要弯腰。后两步的动作与上山的后两步动作一样。

第四个动作:播种。脚的动作不变,左手放在小腹上,手心朝上。右手在左手心取种子,向右前方撒种两次,再向左方撒种一次。同时眼随右手走。最后,手脚回位。

第五个动作:薅草。脚的动作不变,前两步弯腰,双手在正前方,右手前,左手后,空心拳,在一条直线上,把双手向后拉,拉到左边腰间时稍停一下,马上向后拉,动作要连贯(做两次)。后两步的动作与上山的后两步动作一样。

第六个动作:插秧。脚的动作不变,弯腰,左手手心朝上,像拿秧苗一样,右手去秧苗向地上插(用大拇指、食指、中指三根手指),先右边插两次,再左边插一次,最后手脚回位。

第七个动作:打谷。脚的动作不变,右手前,左手后,空心拳,双手稍弯,举到右肩上方,使劲向下打两次(打谷子),双手平行再向左边同时甩出去(甩稻草),手与身体的角度大约60°。然后脚回位的同时,弯腰在地上抱第二次稻谷,双手从两侧向中间划,直到双手手指接触,再站起来。动作稍快,要连贯。

第八个动作:背包谷。脚的动作不变,弯腰前两步双手背在背后,右手抓住左手,第三步身子向左边斜,眼看前方。同时,双手和前两步一样,背手再齐声喊“嗯―哼”,再回位,同时喊出“哎―哟”。

舞蹈从开始到结束都伴着和谐的锣鼓声:“扁,咚,扁,咚,扁咚扁咚,扁咚咚……”绕着圈子,压着鼓韵,时而薅草,时而打谷……激起我们对先民勤劳勇敢的追忆和崇敬。

4.羌族民间体育竞技活动 篇四

游戏名称:《老狼,老狼几点了》 游戏目标:

1.幼儿在直线追捉跑中,发展动作灵敏性和协调性。

2.幼儿能积极的参与游戏活动,并能充分感受与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游戏准备

物质准备:1.老狼头饰与红、黄、蓝、绿不同颜色小羊的图片、对应四种颜色的房子、各种颜色塑料圈、小河 2.宽阔平坦的活动场地

经验准备:1.幼儿会玩老狼老狼几点了

游戏过程

一、准备活动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孩子们今天今天有位客人要来我们班做客,你们看他是谁?(老狼)刚才老狼悄悄的告诉我,他想和你们比赛玩老狼老狼几点了的游戏,你们愿意吗?要是想赢过老狼,那我们就必须先活动一下我们的身体,好让我们在一会的游戏中表现的更棒

带领幼儿做游戏前的准备,充分活动膝、腿、脚踝等部位。避免幼儿因突然剧烈运动受到伤害。

二、基本部分

1.孩子们,今天老狼提出的这个游戏规则可跟以前不一样了,老师讲的时候你们可要仔细听呀,不然不按规则做就会被老狼吃掉的。那我们可就输啦!

2.教师介绍玩法:先由教师扮演老狼,幼儿扮小羊跟在老狼后面问几点了,教师回答,“两点了,我请小羊原地跳两下。”小羊就要原地边数边跳两下,然后小羊继续问“老狼老狼几点了?”老狼再次回答点数,并变换动作要求,小羊要边按点数数,边按要求做。幼儿继续问,如果听见老狼说请小羊们赶快跳进红色和绿色的圆圈里,天已经黑了。小羊就要立即转身四散跑开,跳到红绿两种颜色的圆圈里。老狼会不断变换时间和动作要求,孩子们一定要认真听,不然会被大灰狼吃掉的,明白了吗?游戏前教师提活动要求,问小羊准备好了吗?然后开始游戏。

3.尝试新游戏:

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游戏,要注意幼儿的安全,不要让幼儿拥挤,避免碰撞、摔倒。关注那些性格内向、运动不灵活的幼儿,适时鼓励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

游戏活动中,小羊问几点了,老狼答时间并作动作要求。小羊要与老狼说的点数和做的动作一致,直到听到“小羊们要赶快XXX做,天已经黑了”后,幼儿立即转身按老狼的要求做。活动结束后,教师点评。

师:在刚才的游戏中,很多小羊都非常的聪明,最后听到天黑了和老狼的要求时,都能很快做出反应。但有的小羊却因为没有按要求做被老狼抓到吃掉了。这是为什么呢?

怎样才能不被老狼吃掉?你是怎么做的,找小羊来说一说。

生:要认真听老狼提出的动作要求,迅速做出反应做相应动作。

教师小结并加以鼓励。

4.再次游戏加大难度——跨条小河回家: 师:大家觉得这个游戏好不好玩?想不想再玩一次?这次老狼可把小羊回家的难度可增大了,我们需要跑着跨过一条小河,然后找到与自己身上头像颜色相同的家才行。刚才XXX介绍了自己不被老狼吃掉的好方法,我相信这一次大家都能战胜困难跨过小河做一只聪明的小羊。只有跨过小河,找到了家才算赢。

小羊跨过河后回到与自己颜色相一致的家,大灰狼被拦在了河的对岸,没有抓到小羊,只能垂头丧气的回家了。小羊战胜了大灰狼,高兴的跳了起来。

三、放松活动

教师总结并加以鼓励。

5.羌族民间体育竞技活动 篇五

开展“学雷锋 讲文明 树新风教育活动”方案 雷锋精神,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自六三年毛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以来,历经49个春秋,雷锋精神传遍了祖国的每个角落,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健康成长。为进一步推动我校“学雷锋”活动深入持续地开展,弘扬雷锋精神,培养学生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意识,根据北教体局转发《绵阳市教育体育局关于开展学雷锋讲文明树新风教育活动的通知》的文件要求,切合我校实际,制定我校“学雷锋 讲文明 树新风”教育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通过学习雷锋事迹,开展学雷锋、讲文明、树新风教育活动,弘扬雷锋精神,倡导文明礼仪之风。

二、活动主题:学雷锋传递爱

三、活动时间:2012年3月

四、领导小组:

组长:何文轲

副组长:肖晓川刘斌邓富强

成员:杨林梁丽朱贵平孙方军唐守辉陈蓉

肖亮刘政陈铁军各班主任

五、活动安排

(一)利用学校红领巾电视台定时播放学雷锋歌曲,校门口大屏幕显示学雷锋标语,营造出浓厚的学雷锋氛围。

(二)开展“学雷锋 传递爱”主题教育,活动以少先队辅导员讲雷锋故事、校长提活动要求、大队长发倡议为核心,动员全校学生看雷锋故事,了解雷锋精神,向雷锋叔叔学习。

(三)围绕“学雷锋、讲文明、树新风”,切实开展好三月每周一的七彩晨会活动,让学雷锋活动持续而多彩。

(四)利用红领巾电视台这一形象平台,开展“学雷锋传递爱”视频展播,播放内容包括:雷锋故事动画片、雷锋名言、学雷锋歌曲、环保教育动画片、3·15法制宣传片等,以形象直观的方式教育学生,向雷锋叔叔学习,不仅要学习雷锋乐于助人的精神、乐于奉献的精神,还要学习雷锋的钉子精神等,以免学生进入学雷锋误区——雷锋:乐于助人。

(五)开展学雷锋主题班会,各中队以多种形式让学生参与,让雷锋故事、雷锋精神深入人心。班会后各班让学生书写“学雷锋心得体会”,创意“学雷锋绘画”,办“学雷锋手抄报”,上交少先队大队部,月底进行评选,并通过四月的第一个七彩晨会向获奖学生颁发奖状和奖品。

(六)组织学雷锋社会实践活动。一,3月12日是植树节,组

织学生到校园周边拾捡绿化带垃圾,懂得讲文明,爱清洁也是学雷锋的具体体现;二,组织学生在3月下旬到敬老院慰问看望老人,传承中华民族尊老美德。

(七)利用课间操、七彩晨会、班会等德育教育阵地,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培养和监督,教育学生“学雷锋,要从规范自己做起”,月底在各班评选“文明之星”,并通过四月的第一个七彩晨会向获奖学生颁发奖品,转发送给家长的喜报。

(八)动员各班新闻小记者撰写学雷锋新闻稿,寻找身边的“活雷锋”,月底学校制作“学习雷锋好榜样,校园盛开文明花”的电视专题节目,总结学校三月开展的学雷锋活动,再次对学生进行教育,告知学生,学雷锋不应只在3月,应该在我们生活和学习中的每时每刻。

六、活动实施

(一)具体活动由少先队大队部提前制定活动方案;

(二)召开三月少先队工作会,将学雷锋活动具体安排告知班主任,保证活动全面、有序开展,不打折扣。

上一篇:老师不在的一堂课作文下一篇:煤矿开发利用方案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