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力教学案例(精选6篇)
1.什么是力教学案例 篇一
什么是力教案示例
详细介绍:
(一)教学目的1.初步理解力的概念。
2.知道力所产生的效果。
3.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二)教具
弹簧、钢锯条、气球、磁铁、磁针、大头针、铁块。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
教师:我们在这一章中要学习一个新的物理概念──力。力是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个概念。也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这一章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力的一些知识。
二、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教师:我们常常提到“力”这个字,但是在物理学中所说的力的含义要比生活中所说的力的含义狭窄、确切得多。
人推车需要力;人把水桶提起来需要力;马拉车需要用力。这些有力出现的实例中都伴随有肌肉紧张。所以力的概念最初是由肌肉紧张而来的。
但是在大量的情况下,虽然没有出现肌肉紧张的情况,仍然有力存在。因为产生了和肌肉紧张相同的效果。大家看,用吸铁石吸引这些大头针,尽管没有肌肉紧张,不是也有力存在吗? 请大家举出有力存在的实例。
(学生举例,教师选择适当的例子写在黑板上。教师也可补充具有启发性的实例)
教师:火车头拉着车箱前进,运动员踢足球,吸铁石吸引铁钉,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等等。
以上实例中都有力存在。请大家考虑,当有力存在(或出现)时有几个物体?
教师:有力存在时,一定有两个物体发生了某种作用。吸引、拉、举等等是对这些作用的具体描绘。
吸铁石吸引铁钉,吸引就是吸铁石对铁钉的吸引力。运动员举杠铃,举就是运动员对杠铃的力。火车头拉车箱,拉就是火车头对车箱的力……
上述的例子说明,有力存在时,总有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发生了作用。所以,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教师:现在我把上述有力存在的实例中的物体分为两组,请大家分析这两组物体有什么区别。
(引导学生答:一组物体是施力的,另一组物体是受力的)
教师:对一个力来说,有施力物也有受力物。现在请大家指出下列各力的施力物和受力物。
教师出示小黑板。
汽车对拖车的拉力
推土机对土的推力
起重机向上吊起集装箱的力
(学生回答)
教师: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对力的理解应注意以下两点。这里所说的作用指的就是力。当有力出现时,应分清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尤其是注意认清哪个物体是受力物体。
三、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1.演示实验:吸铁石吸引大头针。
2.演示实验:铁块吸引小磁针的一个极。
教师:吸铁石对铁钉有吸引力,这是大家熟知的。但是我们也看到铁块对小磁针也有吸引力。这说明磁铁吸引铁,同时铁也在吸引磁铁。
3.演示实验:把钢锯条固定在台钳上,用弹簧将锯条拉弯。
教师:用弹簧把锯条拉弯,弹簧对锯条有一个拉力,同时弹簧也被拉长,这说明锯条对弹簧也有一个拉力。
可见,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甲物体对乙物体有一个力,同时乙物体对甲物体也有一个力。
四、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那么力作用在物体上会产生哪些效果呢?
(1)实验:用手将弹簧拉长。
教师:弹簧受到拉力时变长了。
(2)实验:手用力使锯条变弯曲。
教师:锯条受到力时变得弯曲。
(3)实验:手用力压气球,气球被压扁。
教师:气球受到手的压力时变扁了。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教师:足球静止在地面上,脚踢它时给它一个力,足球受到这个力由静止变为运动。汽车关闭了发动机后,由于汽车受到阻力,速度逐渐变小,最终停下来。可见力可以使物体运动的速度变大,也可以使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小。
(2)教师;乒乓球向自己飞来,我们挥拍打去,球的运动方向变化了,又向对方的球台飞去。可见力还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
不论是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发生改变,还是运动方向发生改变,都是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所以,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五、练习
1.用手将弹簧拉长,弹簧受______力,力的效果是______。
2.用力推桌子,桌子动起来,力的效果是______。
3.玻璃杯落在地上,杯子给地一个力,同时杯子也会破碎,原因是______。
六、作业
1.复习文。
2.章后习题1、2。
(四)说明
1.学生在生活中对力有肤浅的认识,但是往往是不确切甚至是不科学的。要使学生初步建立起力的概念,最好是从大量的生活实例中抽象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举例、分析、讨论,概括出以下两个有关力的实质性的内容。(l)“作用”就是力。(2)力离不开物体,即施力物和受力物。
3.强调作用就是力。注意避免“由于作用产生了力”这种模糊不清的说法。否则学生会误认为除了作用之外还有一个力。这样对学生将来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有好处。
4.本节内容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力的概念,比较抽象,教学要求不宜过高、过急,力的概念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应逐步深化。
注:教材选用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册
2.诗歌教学教什么? 篇二
诗歌凝练的语言、驰骋的想象以及跳跃的思维,决定了诗歌理解上的困难。因此,诗歌教学“怎么教”不是难题,“教什么”应该是重点研究的课题。教什么呢?笔者认为应该从创作背景、意象意境、关键词句、表现手法、资料链接五个方面选点。下面以人教版课标教材九年级上册《沁园春·雪》的教学为例具体谈谈。
一、创作背景
有一个真实的故事:1990年代初的一个春节,一列自广州驶向内地的列车上坐满了疲惫的打工仔、打工妹。当时中国数千万的打工者背井离乡,一去数年,他们思念亲人,痴情守望。车厢广播播放出歌曲《等你老地方》:“梦回故乡,天边的你在心上,把那沧桑珍藏在行囊,独自在路上。”听着听着,突然有人哭出了声,随之整个车厢一片哭声!这首名不见经传的歌曲何以产生如此感人的力量?是因为歌词描述的正是他们的生活,倾吐的正是他们的心声!正是这熟悉的背景,让他们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冲动。
同样道理,诗歌教学的创作背景的介绍相当重要,因为诗歌凝练的语言、含蓄的风格隐藏了诸多信息,限制了学生的理解。教学《沁园春·雪》时,仅仅就诗析诗,是不可能真正打动学生的。如果告诉学生毛泽东创作《沁园春·雪》的历史背景,学生会被毛泽东的英雄气概深深折服。
教学中,我告诉学生:当时革命处于最艰难、最危险的时期。蒋介石叫嚣着“攘外必先安内”,调集几十万东北军围歼人数不足八千的红军,企图摧毁陕甘革命根据地。同时,日本帝国主义加快了侵略中国的步伐,矛头直指华北。革命形势内外交困、凶险至极,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正在陕北清涧指挥作战的毛泽东于一个雪天,攀登到海拔千米的高原去欣赏雪景,回来后写出了这首气吞山河的千古绝唱。蒋介石看诗后,震惊于毛泽东的才华,但他不服气,立即组织国民党的高级文人,在全国范围内征集无数诗词,要与这首词比个高低。结果呢?只不过是一些附庸之作罢了。
学生了解了这样的背景,教师再引导他们一步步地理解伟人那“惊世之才,豪迈之气,浪漫之情”,他们很容易就能理解到:毛泽东的这份兴致、这份从容、这份豪迈,除了需要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自信、惊世绝伦的才华,还需要浪漫豪放的情怀。如果没有这样的背景介绍,学生内心对伟人的崇敬之情或许会大打折扣。
二、意象意境
诗人创作诗歌,要借助一定的形象。这些蕴含诗人主观情感的形象就是意象。而意境则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形象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意象与意境是理解诗歌的关键所在。
有人说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实不为过,因为诗歌是靠意象来说话的。因此,诗歌教学时,必须引导学生清楚明白的理解意象。
教学《沁园春·雪》时,教师抓住诗歌中的几处关键意象:描写祖国江山时的“长城黄河、大山高原”,其特征是中华象征,气势磅礴;描写英雄时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其特征是雄才大略,建功立业;还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等意象,无不气势恢弘。面对冰封的黄河和飘雪的高原,谁的眼睛和思维才能遴选出如此气魄不凡的意象?只有毛泽东!在师生的共同品析中,学生很自然地认识到,诗人蕴含在这些意象之中的是英雄气质,是伟大情怀。由此,诗歌的意境呼之而出,产生了震撼人心的力量。
三、关键词句
诗歌不可能象小说、戏剧那样,用充裕的笔墨细致地描写人物或叙述事情,它是用极为凝练的语言去展示丰富的生活画面,浓缩深刻的思想情感。诗歌相当讲究遣词造句,哪怕是一字一词一标点,都力求捕捉特点,生动传神。因此,诗歌中的关键语句、重点字词、标点符号,都有可能成为解读诗歌的钥匙。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反复吟诵,仔细体味,学生才可能充分理解诗歌的丰富含义。
教学《沁园春·雪》时,教师抓住“望长城内外”中的“望”字品析:诗人“望”的是什么?——诗人眼中尽是祖国江山壮阔的画卷!从而引导学生理解伟人的豪迈,并指导学生朗读感受,体会那种激动心情与豪迈气势。抓住“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中的“惜”字品析:诗人“惜”什么?——诗人心中满是对秦皇汉武之流的不屑!表达了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自信。抓住“俱往矣”中的“矣”,让学生讨论这个字该如何朗读。学生在反复朗读、修正、再朗读的过程中,逐步体会到“矣”字的深刻含义:表达了诗人对秦皇汉武之流的不屑。
从教学内容来说,我们品析着字词,亲近着文本,是实在的教学;从教学方式来说,师生间、生生间、生本间进行着充分的对话,是实用的教学;从教学效果来说,学生深刻地体会到了诗人的自信、抱负及豪迈之情,是有效的教学。
四、表现手法
和其它文学作品一样,诗歌也采用不同的表现手法,以求艺术性地反映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同的是,诗歌的表现手法(特别是联想和想象)运用得更多更经常,它们如一个艺术链条,把读者带到无比绮丽的境界,受到强烈的感染。因此,教师引导学生解读诗歌时,应在表现手法上着力。
教学《沁园春·雪》时,教师利用诗歌的表现手法,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上阕“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夸张地表现出滔滔黄河迅速冰封的情境;“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动静结合,写活了大山高原;“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是对雪霁天晴的想象和美好景色的展望,是虚写之笔,与前面的写景句虚实结合。下阕评古论今,运用对比手法表现了伟人的豪迈。这些表现手法巧妙地组合众多意象,热情地歌颂英雄豪情,真可谓匠心独具,运用自如。
通过对这些表现手法的品析,学生深深领会到这首词实在是千古绝唱,从而敬佩作者的“惊世之才”。
五、资料链接
诗歌本就是含蓄的艺术,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更替,更增加了读者理解的难度。因此,教学中适当补充一些资料帮助学生理解是必不可少的。
在体会毛泽东的豪迈之气时,教师适当链接了诗人的一些诗歌片断: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七律·长征》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十六字令》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念奴娇·昆仑》
这些诗歌,无一不大气磅礴、豪气冲天,让人激动不已。学生读后,不仅加深了对《沁园春·雪》的理解,更被毛泽东诗歌的豪迈之气折服了。如果没有这样的资料链接,诗人的形象在学生心中可能会略显单薄,也可能会削弱他们对英雄的崇拜之情。
3.散文教学可以教什么? 篇三
纵观整堂课,处处闪耀着教师纯属的技艺以及丰富的底蕴,整堂课过渡自然,教师因势利导,学生积极参与,顺利完成了教师预设的教学目标:快速阅读有关马的描写段落,概括马的形象和作者寄寓的感情;赏析本篇散文语言的艺术魅力;借赏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手法和语言表达技巧。但关于散文教学,笔者有几个疑惑:
一、关于文本:马与作者,作者为什么如此钟情于巩乃斯的马
(一)“我”与马。
文章写马,主要写的是巩乃斯的马,我们需要明白一个问题,即作者为什么喜欢巩乃斯的马?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找出的关于马的自由奔放、进取上进、民族精神等品格,仅仅这样够吗?
文本是依据,我们找出文中关于写“我”与马的语句,就不难看出作者与马情感相依的的关系,也可以很明显地理出其所贯穿的情感线索:压抑、单调、寂寞(由于精神的压抑,我们骑马奔驰)——开朗、舒展、痛快舒畅、高兴得大笑、笑得流泪——热血陡涌、热泪盈眶。巩乃斯的马仿佛是能通人性的马,这马在我心中的分量也不断在发生着变化:奔驰马以发解压——观察马是艺术享受——给人以勇气,给人以幻想——“只有一个乐趣,看马”——“从马的世界里找到了奔的诗韵”——“给了我完整的世界”、“凡是那时被取消的,你都重新又给予了我!”——“它所给予我的将使我终身受用不尽”。在作者娟娟情感流淌的笔下,还不自觉地发生了人称代词的变化:马——它们——它——你,从最初的为解压解乏而骑马奔驰到这里,作者已情不自禁地与马融为了一体。
(二)马与牛、骆驼、毛驴。
马与牛,与骆驼、毛驴的任劳任怨、任人宰割不同,它“优美柔顺却不任人随意欺凌,并不懦弱”、“散漫而又有所期待”、“原始而又有感知”、“不假雕饰而又优美”、“我行我素而又不會被世界所淘汰”,巩乃斯的马非凡马,作者写马,是向往马的自由奔放,欣赏马的灵性之美、进取之美、自由之美、生命的律动之美。
聚焦文本,作者把马与历史人物、民族英雄、民族历史以及人类世界生存规则联系在了一起,突破了“我”与马的范畴。马的野性、马界的平等、公平的生存竞争规则意识是我们人类所忽视的。周涛有一次在接受《南方人物周刊》采访时说,“汉民族是牛性民族,维族是马性民族。一马当先、万马奔腾,具有一种强烈的躁动性,一旦起来之后势不可挡,我觉得汉民族就缺少这种马性。” 可以看到,作者写马,写的是马的历史文化内涵,马的潇洒,马界的平等、公平的生存规则是我们这个民族所欠缺的,理解不到课文的这一层意义,就感悟不到作者笔下的巩乃斯的马。显然,对于写马的第二层含义的理解,该课堂实录是有失深刻的。
二、关于文章写法:文章最主要的写作特色是什么?修辞、对比衬托是我们教文章写法的重点吗
该课堂实录有意带领学生感受作者情感,借鉴写作手法,环节如下:
师:作者在万马奔腾图中,把马群狂奔写得如此震撼人心,文采飞扬,主要是在语言运用上特别了一些修辞,请同学们举例说明这些修辞好在哪里?
生1:比喻——生动、形象(举例略)
生2:拟人——色彩鲜明,表现力强(举例略)
生3:夸张——有感染力,烘托气氛(举例略)
生4:排比——有气势,节奏感强(举例略)
师:要使写作语言有文采,富有表现力,多学着用些修辞,你的文章也会文采飞扬。
试问,这样的分析到位吗?
细读此文,文章最后一句话可见,作者对马的爱是“固执”的,不同于一般人对马的爱,作者怀着对巩乃斯的马无比感激、无比仰慕之情写这篇文章,甚至是对人类民族性格缺陷提出批判,是情到深处的情感迸发,其力道非一般之情所能企及。
在文坛,周涛的狂傲是出了名的,作家贾平凹曾手书“狂涛”赠与他,在文中表现为大胆的描写与放达的情感宣泄。文中每一个句子,几乎都有重重定语修饰语,犹如山峦叠嶂,让读者读得喘不过气来。仅以暴雨中的万马奔腾图为例:为了写出暴雨中壮阔的马群奔跑场面,短短的行文却用了二十多个动词,7个形象的比喻,一系列排比和联想,视听艺术的完美结合,使这万马奔腾的场景俨然成为一场轰轰烈烈的舞台演出,使得叙事人“发愣、发痴、发呆”,在几分钟内见到的将“终身受用不尽”,在人生的瞬间他难得地面对了生命界真正的崇高壮烈。
作者激情澎湃、语言一气呵成,我们似乎能感受到作者写作时的心情,那是一种心灵的宣泄,是一种生命的冲动。比喻也好,排比联想也罢,作者展示的是这种生命力的冲动所到极致时的狂乱奋发的境界,生命的潮流在自然的鞭策下纵横驰骋,所有外界的羁绊都不放在眼里。从表象语言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这是不是我们分析文章写法的最终归宿点?
散文是作家用他的语言所营造的世界,散文教学,着眼于最本真的文本语言,是不是我们打开散文这个神秘魔盒的一把钥匙?(编辑 徐褀琛)
4.计算教学更应该关注什么? 篇四
现象之一:计算只要细心加认真。
这是很多计算课中经常出现的情景:
师:今天我们学习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想一想:四则混合运算应该按照怎样的顺序进行?
生(流利地):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师(面露满意状):说得很好。我们就用这种方法自己来解答一些题目。看哪些同学在计算的过程中能做到又认真又细心,正确率最高。
(接下来,课堂上的大部分时间教师就是让学生在进行相关的练习。同学们迅速地抄下题目。开始认真地演算……)
过了好一会儿,老师看全班同学都做得差不多了,就让学生停下笔,集体校对。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你算对了吗?第一题是多少?第二题呢?
全部做对的同学请举手。
(这时,一部分学生很自豪地举起了手。)
师:这些同学真不错,黑板上的五道题目都算对了,其他一些同学需要好好努力,只要细心加认真,相信你也可以和他们一样做得又快又好。
反思:
毫无疑问,计算教学的落脚点应该要让学生能算会算。逐步达到准确而熟练,特别在当今追求效率的课堂中,学生灵活、快速的计算能力是他们后续学习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然而,遗憾的是,由于我们的老师对计算教学的重点把握不准,方向不明确,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关注学生计算的结果和正确率上,而忽视学生计算灵活性的培养。学生也已经习惯了埋头苦算,却很少能做到先分析题目特征或观察思考后再对计算方法作合理地选择与判断。
在以上的教学案例中。四则混合运算对于学生来说,掌握运算顺序固然重要,但如果学生只知按部就班埋头死做,时间长了势必会降低对计算学习的兴趣,这样不加思考的计算更会使学生的思维陷入条条框框中,甚至僵化,并逐步形成一种不正确的思维定势——见题就算。
为此,在教学中,我们在引导学生理解基本的法则、定律的同时,更应注意把握计算教学的重点,要把计算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相结合,注意充分挖掘现有教材中的一些基本计算题的价值,使计算教学不再仅局限于计算的层面,而是赋予思维的内核,增强其思考的价值,让计算充盈智慧,并在这样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良好习惯,使学生在面对题目时,能通过自己独立的观察、思考,找出题目的特点,先选择一种相对简便的算法。这应该是计算教学要把握的一个基本方向。
现象之二:“简便计算的方法我已经讲过了”
“哎!简便计算的方法我已经讲过了,他们怎么还错呢?真是不可思议!”办公室里,六年级数学老师在批阅学生的作业时已经不止一次发出这样的感慨。每次听到这样的感言,我也会产生同样的感觉。尽管简便计算不是六年级的主要内容,这样的错误与状况也并非发生在每个学生身上,但这一类问题的普遍存在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也值得我们每一位老师好好深思。
反思:
简便计算的目的应该是化繁为简,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正确率和灵活性。然而,在平时的教学与练习过程中,我们很多老师为了使学生能明白算理,进一步理清算法与思路,不惜花费很多的精力与时间细致地罗列并板书出推算的过程,结果学生对于这些抽象的运算定律并不能很好地掌握,计算过程中还是错误不断。每次做题时,我们经常会听到如此发问:“老师,一定要简算吗?”由于长时间形成的一种思维定势,学生更多的是为简算而简算,没有真正领会简算的实际意义与价值。
简算,应该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并领会的一种计算本领,只有在计算过程中有帮助时才用它。为此,计算教学只有让学生充分地体会筒算的方便和有效,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计算技能。
1初步接触简算时,应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体会简算的作用,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进行简算,提高学生学筒算、用简算的积极性。教学中,一方面可以结合学习内容有意识地设置计算教学的情境,如游戏、比赛等,通过笔算与简算的比较,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去感悟、去经历;另一方面,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每一位老师更要做一个有心人,能随机地发现并利用学生学习或作业过程中一些有价值的资源,由选择合理解法或对典型错例进行分析与纠错,引导学生在简算的过程中学会反思,学会对比。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索将更有助于体会简算的优势。
2弄清算理是进行正确运算的基础,但要做到运算既正确又迅速,还离不开基本技能的训练,因此计算教学中应注意在学生掌握简便计算推理过程的基础上,及时引导学生进行一次计算上的飞跃,即由推理笔算上升到心算,真正达到简便计算。例如:计算102× 34,先用100×34,再加上,2×34。
3简便计算不应局限于运用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而应要求学生建立怎样计算简便就怎样算的观念。
现象之三:“评选一周无错题明星”的背后
可以说,这是我在教学中遇到的一种尴尬。
又到了周五,该是一周小结的时候了。按常理,每周五放学前,我会结合班上每位同学从周一到周五课堂作业完成的情况评选出本周无错题的同学,张榜出示在教室最醒目的位置,以此激励更多的同学能以这几位“计算能手”为榜样,通过自己的努力也能进一步提高正确率,争取做得更好。这天,我也像往常一样先在全班同学面前把本周无错题同学的名单通报了一遍,正准备在教室后面的学习园地中展示出来,没想到竟然有同学站起来反对:“陆老师,我认为黄丽君同学不能评计算能手,她在这一周内有两次的课堂作业是和别人校对答案的,其中一次是修改过后才给你批改的。”我没想到学生会反映这样一个情况,在我的印象中黄丽君同学一向学习认真踏实,积极要求上进,不可能的吧?但看这位同学说得振振有词,我又不好轻易否定:“好的,谢谢你向老师反映了这一情况,我会认真核实的,好吗?”课后,我及时进行了解,确认有此事。交流中,黄丽君同学说出了自己心里的想法:“我也很想得到一周无错题明星的称号,可有几次作业中对自己的答案又没有把握,所以就……”听了她的一席话,我不禁陷入了思考。
反思:
激励与评价是促进学生学习的一种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有效的评价更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如果注重结果而忽略了学生获得荣誉的过程,这种评价不但不能起到激励学生学习的作用,还会对学生产生一种负面的影响。在上面的案例中,这位学生的本意并没有错,她只想获得“全对”或者“优秀”这样一个等第而已,如果老师在遇到这样的情况时只是简单地加以否定,而不是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那么所带来的后果将会愈来愈严重。由此,我又想到,计算教学既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要提高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这就要求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细致、合理、有效地指导,真正从激励学生学习的角度促进他们的发展。当学生作业中出现审题、计算、观察、分析、判断等方面的错误时,老师可以利用评语进行适时地指导,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先确定运算顺序”、“利用简便方法试一试”、“第二步再检查一下”、“注意运算符号的正确使用”等评语实际是在指导学生的思考路线,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去思考、改正;当学生因为思维水平有差异出现作业质量较差时。也不能简单地责骂,相反,应该尽量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以鼓励的口吻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此时的评价会成为学生努力的原动力。“细心呀”、“解得巧,但要注意不能抄错数字”、“你的进步真大,因为你努力了。”这样的评语能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爱,从而会逐渐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如果老师对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出现的对或错都能进行适当的评价和鼓励,这将使学生对成功和失败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真正做到胜不骄、败不馁。
5.小学阅读教学应该关注什么 篇五
综述以上四种观点,但是我们都认同“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的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更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具有多重功能的作用、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具有及其重要的地位,这些观点继承了我国语文教学的优秀經验,还借鉴了当代国外的教学理论,他们这些理论和实验都成为当今提高学生素养的教学改革做了及其重要的贡献。其中,“情感陶冶”派注重语文课程的教育功能,为了更好地发辉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我建议语文阅读教学各个流派的教师和学者当前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我们要坚持自己的理念和实践,还要相互取长补短,进一步认识语文阅读课程的任务,众说周知,对语文新课标来说,每一篇教材都只是让学生学习的案例。凡是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的文章都可以选为教材,语文阅读教学的着力点是在语文阅读的形式上,语文阅读教学着眼于语文形式,既要重视语文形式的学习,又要重视语文内容的熏陶、感染的作用,在掌握语文工具的过程中,还要受到文化、思想情感的熏陶。具体来说,就是教一篇课文,应先从识字、辨句来了解作者的思想内容,再从思想内容进一步研究用词造句和结构,通过有技巧的分析来加深对思想内容的理解。如此反复回旋,辩证的发展,为此,我认为“情感陶冶”派也要注重语言的运用,同时尽力避免脱离学生的情感世界,真正做到让学生感悟的做法,而“语言运用”也要重视课文内容的熏陶感染作用,要让学生用语言表达个人的独特感受。同时,还要让学生掌握尝试、预测、测试的阅读方法。
第二、根据目前的情况,各个阅读教学都要关注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就是根据让.皮亚杰提出的建构主义理论,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来提高学生建构知识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实效性。具体地说,应该教会学生自主理解词句、感悟重点语句、质疑解难、慨括内容、复述课文、做好读书笔记等各项学习方法,掌握整体感知课文,深入研究课文,全面回顾课文,以及独立阅读课文等学习过程,学生就能自主地感悟课文,也能自主地“内化”和“外化”课文中的好词好句以及写作方法,还要在精读课文的基础上学会跳读、浏览和略读,以灵活的理解课文、研究课文为目的的阅读模式
6.地理课堂教学追求什么 篇六
地理课堂是追求五彩缤纷的课堂内容吗?
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的载体和表现形式,它的介入,使许多地图及地图上的地理事物动态化。比如,在教学《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分布》的时候,学生跟随着闪烁的大屏幕,一会儿穿越在茂密的热带雨林,一会儿又感受着热带沙漠的灼热;一会儿痴迷于亚欧大陆东岸温带大陆性气候下四季更替的美景,一会儿又沉醉于西岸温带海洋性气候下的西欧大平原。大量动态传播的教学资源,色彩纷呈,美轮美奂,不仅让学生们眼界大开,也提高了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达到了事倍功半的效果。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惬意,这是我们地理教育者的最终追求吗?不,这只是现代教育技术对地理课堂内容的丰富和美化,对教学空间和时限的拓展。毋庸置疑,这是现代教育需要的,也是师生喜欢的,但它绝不是我们地理课堂教学最终的追求。
地理课堂是追求形式多样的教学模式吗?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的模式也是多种多样。比如,安徽铜陵铜都双语学校的“五环大课堂”模式、江西武宁宁达中学的“自主式开放型课堂”模式、河南郑州第102中学的“网络环境下的自主课堂”模式、辽宁沈阳立人学校的整体教学系统和“124”模式等。在高中地理的课堂教学中,案例教学法蓬勃兴起,从教材的编排,到教学内容的实施,案例教学是师生们喜闻乐道的。案例教学也演绎出了多种模式,有的是先分析“案”,后总结“理”,称之为例导型案例教学法;有的是先“理”后“案”,称之为例证型;有的是 “案”“理”同步,称之为例说型;还有的是复合型,即“案”和“理”有规律地结合。教师们辗转于花样繁多的教育教学模式中,乐此不疲。固然,这比一成不变的填鸭式的传统教育模式要好很多很多,但它也不是我们地理课堂教学最终的追求。
地理课堂是追求热闹非凡的教学气氛吗?
在义务教育阶段,比较风靡的是源自山东杜郎口中学的“杜郎口”模式,也就是,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让效果好起来,想方设法把学习的主动权换给学生,一切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课堂必须体现出“生命的狂欢”。于是,从小学到高中,甚至幼儿园,出现了层出不穷的教学。课堂上课桌摆放的组合形式在变,学生的坐向在变,教师的定位在变,课堂45分钟的切割分段在变,师生关系在变,课堂效果的评价方式在变……教师们一会儿是放映员,一会儿是解说员;一会儿又是演员,一会儿又是管理员。整个课堂变得热闹非凡,一会儿歌声飘扬,一会儿掌声雷动,这是我们地理教育者的最终追求吗?不,教育不是游戏。
地理课堂教学究竟应该追求什么?
教育改革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打破旧的教育模式势在必行。然而,在选拔人才的方式还比较单一的今天,在唯高考的指挥棒是从的现在,课堂教育的目标任务只能更加艰巨、更加精准。地理课堂教学亦是如此。教学活动终究还是有目的的行为,它是精工细作的巧活,必须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准确理解地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含义的基础上,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从而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就是说,地理课堂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实现人的现代化。
地理科学素养包括地理科学知识、地理科学能力、地理科学方法、地理科学品质和地理科学意识五部分。结构完整的地理素养的形成,是学生挑战高考的必胜技,也是学生在成长之路上必需的地理科学知识、探究能力。地理素养的形成,是以地理科学能力为核心内容的,它是以地理基础知识,如地理术语、地理概念、地理现象、地理空间分布、地理过程、地理因果关系、地理特征、地理规律、地理科学史等内容为基础的。将地理基础知识与学生智力、能力相结合,才能谈得上对学生地理科学能力、地理科学方法、地理科学品质以及地理科学意识的培养。地理科学知识的质和量决定着地理科学能力、地理科学品质、地理科学方法发展的深度和广度。
【什么是力教学案例】推荐阅读:
阅读教学教什么08-03
什么是教学情境09-03
什么是教学资源08-14
有效教学最需要什么09-01
教育教学技能是什么09-29
教学设计的理念(什么是教学设计)10-17
什么是有效的体育教学07-05
我们应该教给学生什么教学反思10-21
土壤里有什么教学设计07-04
与同学相处需要什么教学设计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