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市第三中学创新教育观念 实施素质教育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2024-06-27

濮阳市第三中学创新教育观念 实施素质教育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1.濮阳市第三中学创新教育观念 实施素质教育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篇一

践行大养成教育 引领学校内涵发展

濮阳市子路小学

(2013年1月22日)

教育的现代化,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教育的内涵发展。有充足的内涵才有合适的教育,关键点就是要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基于此,子路小学结合《濮阳市教育局关于促进教育内涵发展的意见》,大胆走出了一条践行大养成教育,引领学校内涵发展之路。

子路小学的“大养成教育”着眼于“教师幸福、学生快乐、学校和美”,把养成教育的内涵拓展为: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学生发展和教师成长、教书和育人、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为一体的教育。旨在“三全发展”即全员发展,全面发展,全程发展,明确提出“厚德善学,励志笃行”的办学理念,把子路的“礼文化”融入到大养成教育的每一个细节,让每一个生命都获得幸福,为学校发展植入文化内涵,推进学校教育内涵发展。

现在,我将本学期的内涵发展之路简单概括为“一条主线”,“四个板块”。

一条主线是:在“三全” 发展过程中,让每一个生命都获得幸福; 四个板块: 继承传统:创建礼仪化的生态校园

营造氛围:打造专业化的教师团队 多元评价:鼓励特色化的班级建设 搭建舞台:探求丰实化的德育之路

一、继承传统:创建礼仪化的生态校园

很欣赏“继承中求发展”这个提法,特别是有着比较厚重文化积淀的学校,更要继承。我们把以“礼仪”为核心创建生态校园作为切入点,促进教育内涵发展。

1、礼仪化的生态环境

“行修言道,礼之质也。”对于学校来说,礼仪的本质就在于师生的一言一行都要符合各自群体的规范。特别是子路小学,以子路而命名,寻根问源,子路的礼仪精神成了子路小学环境文化的核心。

站在校门口,一首《子路瑶》触目可及,“孝悌忠信”文化气息,浸润着师生的心灵,让师生时时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厚重和学校育人的睿智,自然产生一种肃然、一种敬畏,同时也承担起一份责任。走进校园,无论班级内外、走廊左右、操场四周,《弟子规》《三字经》《道德经》《论语》等,随处提醒师生要知礼明义。这种有形的文化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孔不入,悄无声息而又富有灵气和感召力,形成了“每走一步皆思考,每面墙壁皆文化,每个角落皆教育”的以“礼”育人的文化气场。10月份,学校被评为“中华传统文化百佳学校”。

2、生态化的课程管理

生态化的课程,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追求学生整体素质的和谐发展。我校的课程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三融一的整合,体现“为学生的均衡发展服务”的课程理念。

艺术课程普及化。除了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执行的文化课之外,从二年级开始,设立了每周两课时的艺术课,有小提琴、琵琶、二胡、手风琴、笛子、葫芦丝等六项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修一门器乐。目的不是培养艺术家,而是通过这种形式,营造一种氛围,让美妙的音乐去滋养孩子心灵、陶冶孩子性情,让孩子们在美妙的音乐声中自觉地去规范自己言行。可喜的是学校的器乐教学有着新的突破,器乐节目《送我一支玫瑰花》9月底被评为省一等奖,学校获得“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的称号。

特色课程常态化。从一年级开始,每日练字一刻钟,每周一节舞蹈课,符合学生的生理规律。开设“3+2”英语课,契合学生的语言学习规律。“2+1”的美术课,对学生创造性思维、想象力发展起到很好的作用。

3、生态化的体验活动

“追求自然本真,呵护个性成长”是我们创建国际生态化校园的宗旨。鼓励师生严格按照国际生态学校的“七步法”,采取积极的行动,开展“步行上下学,低碳绿色行”活动、“消灭噪音还我宁静”“红领巾进社区”“班级绿色公约”等主题的系列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绿色理念深入了人心,增强了师生的主人翁意识。“减少噪音 还我宁静”主题队会发表在《少先队小干部》杂志上。

12月份,我校四年级学生陈小雯、五年级学生程昊,在国际生态学校气候变化海报设计大赛活动中荣获一等奖,每人获得800元奖金。同时子路小学被国家环保部宣教中心授予“国际生态学校绿旗”。国际生态学校项目是国际环境教育基金会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的环境教育项目,将学习与行动结合在一起,鼓励学生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极大地优化了学校的育人环境。

二、营造氛围:打造专业化的教师团队

氛围,是学校的隐性课程,对教师和学生的成长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于是学校大张旗鼓地营造读书富脑、竞技切磋、涉足讲坛、主题教研等学习氛围。

(一)营造读书富脑氛围

1、“五大阅读”行动让老师饱享书中愉悦。在渐行渐盛的读书氛围里学校选定了教师的五大阅读范围,开展“五读”活动,力求多项受益,全息摄入。一读名师课堂教学实录,“全程”咀嚼,进行自省式阅读,促进专业成长;二读期刊杂文,批画心得,进行主题式阅读,拓宽信息视野;三读教育专著,写好笔记,进行研究性阅读,铺垫理论底子;四读文学名著,自我感受,进行欣赏性阅读,丰厚文化底蕴;五读人文读本,相互交流,进行潜沉式阅读,浸润心灵。读书成就了学识之师、文明之师、博爱之师。目前,读书渐渐成了子路小学教师追求的一种时尚,“享受阅读”成了教师追求的生活方式。

“五大阅读”活动的开展引起教师“行为反思”的“行动研究”,使教师不断调整自己的“生活心态”、“生活信念”,从而实现了“教育观念的转变”。撰写读书笔记、交流读书感悟,已经成了老师自觉的行为

2、“图书漂流”满足学生读书需求。为了帮助孩子们从小树立阅读意识,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让书香飘进每一个班级。学期初,各班结合新课标推荐的阅读书目,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阅读兴趣,老师们有计划地列出了富有特色的阅读书目,引领学生阅读。同时学校和市新华书店建立“店校联办读者俱乐部”,为学生提供充足的阅读资源,使学校拥有了我市最大的开放式图书阅览室。为保证学生的读书时间和效果,坚持每周1节阅读成果汇报课,全面开展了读书漂流活动,保证每个学生每两周读一本新书,每天进行20分钟自由朗读,30分钟自选经典阅读,这已成为学校阅读文化建设的固定项目。

3、成果展示让师生体验成就感。每周升国旗仪式上,负责升国旗的班级进行诵读展示。各年级各班在完成课内、课外经典诵读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发挥自身优势、结合本班实际,期末进行一次10分钟左右的展示活动;每学期学校都会给师生提供读书展示与交流的平台。譬如今年九月份举行的 “金菊明月子路馨 诗意清风承美文”经典诵读活动,使师生的书香气质得以充分的展示。赢得了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及与会领导的高度赞誉。

一学期下来,读书活动相应地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学校趁机进行优秀作文、日记征集,优秀作文日记展。学校有100多篇学生佳作获各级各类奖项和发表,“书香班级”和“读书之星”在校园内大面积诞生,11月份,我校被评为濮阳市读书活动先进单位。

(二)营造竞技切磋氛围。

以“赛”激活课堂,为教师进步提供了动力。学校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竞赛评选,让老师能在竞赛竞技平台上施展才华。学校针对不同年龄不同资质的老师,开设相对应的竞赛项目,比如说:针对青年教师开设“教坛新星”“优秀青年教师”评选活动,每学期学校都要举行研讨课、名师示范课、新教师汇报课,同课异构教学大赛、板书设计大赛、粉笔字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老师们提供学习、交流的机会,搭建展示课堂教学水平的平台,让老师们有一种竞争的状态。同台竞技,比武切磋,教师们在相互交流中,业务提升的动能也逐渐加大了。通过竞技活动,评选出了校级A级名师、B级名师、教学能手等,并大张旗鼓地予以表彰。9月份,我校美术教师程瑞英、音乐教师肖华分别参加省电教系统组织的教学技能竞赛,双双获得省级一等奖的好成绩。语文老师张玉磊获得省优质课大赛一等奖。

(三)涉足讲坛,迸发教育智慧。

“子路讲坛”可谓是子路小学的“百家讲坛”。目的是让老师把理论学的和实践做的,通过讲坛的形式表达出来。同时,我们把子路讲坛作为教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成为教师提升教育水平的舞台,我们试图让子路讲坛成为知识的闪光处,成为智慧的发源地,成为教育家的摇篮。在这里,不管是业绩突出的骨干教师,还是普通教师,不管是资历深厚的老教师,还是刚刚踏上讲台的年轻人,大家都可以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比如以“唱响师德主旋律 促使内涵大发展”活动为主题,进行了“班主任班级管理经验谈”“师德承诺活动”“让生命因教育而精彩”演讲等等。年轻教师谢元辰的《用爱做养料 静等花开》、年级组长翟卫华的《怒放的生命》、苗俊婷的《和家长沟通的艺术》、郝建华的《巧借外力加强班级管理》等主题发言很受大家欢迎。

透过讲坛传递的信息,结合工作学习实际情况,学校评选“感动校园十佳园丁”,激发一种精神。12月31日,元旦联欢会上,对荣获首届“感动校园十佳园丁”及“感动校园十佳园丁”提名奖的18名教师进行隆重颁奖。

(四)营造主题教研氛围。

从教学实际问题出发,开展以备课、评课、命题、作业、实践为形式的“主题辩论式”校本教研,同时将校本教研主题转化、提升为科研课题,从而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答案”。比如在研究教材为主题的校本教研活动的基础上,成功申报了国家级课题《生命教育教学组织与实施的策略研究》、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文明礼仪与国学经典整合研究》。这种教研形式的坚持使学校已形成了资源共享、相互学习、共同研讨、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浓厚教研氛围。

三、多元评价:鼓励特色化的班级建设。

班集体是每一个学生温暖的家,学生良好的个性和班集体氛围的营造、班集体文化的打造是密不可分的。学校鼓励班主任进行特色班集体的建设,为班级内的每一个孩子打造一方个性展示的领地。

(一)班班有特色,列入学校教育质量考核体系。

学校对于班集体特色的建设,秉承“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的思想,呵护班主任和孩子们的纯真本性,鼓励他们自主发展,自我提升,遵照教育内在的规律办事。比如二年级一班(高晔老师的班):书香中队建设。提出班级理念:乐读书、多读书、会读书、读好书。开展班级读书四项活动:五分钟故事会、我爱记书名、亲子共阅读、我是快乐小作家。

再比如:一年级九班(董明利老师的班)“我能行”中队建设 她的带班理念: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开展多彩活动:穿衣比赛、整理文具比赛、系鞋带比赛、擦玻璃比赛、扫地比赛等一系列的自理能力训练。

(二)组织班主任团队交流会,把班级的亮点说出来。每个年级设立联队辅导员,组成班主任团队;每学期举行两次班主任团队经验交流会,交流班级特色和亮点。以此,起到放大亮点、交流智慧、传播思想的目的。

比如:学校大队部组织的“相约周三分享金点子”活动,每月一期。“红领巾聊聊吧”针对班级管理中出现问题,聊原因、找方法。此项活动在《知心姐姐》杂志连篇报道。

(三)实行“团队评价制度”

实行“团队评价制度”,是建设“学习型团队”,实现教师和谐、整体、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相对个体评价制度,更加动态、全面、客观。《子路小学班主任工作评价方案》明确规定了对班级团队的评价内容:中队会、星级绅士少年阳光女孩评选、班级文化阵地、学生道德行为标准抽测、少先队实践活动等等,评价细则具体明了,促进班主任工作精细化。

四、搭建舞台:探求丰实化的德育之路

学校是学生梦想起飞的地方。班级和社团,更是学生个性成长的舞台。给学生一个舞台,他们将绽放七彩的个性!

(一)组建学生社团:让童心在这里绽放

学生有兴趣爱好,教师有教学特长,如果使两者得到有机统一,就会使教师的特长得到发挥、学生的爱好变为特长。在充分考虑学生素质发展需要、教师专业技能发挥的基础上,组建学生社团。

社团活动,对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和个性的培养,是一个有效的载体。子路小学的学生社团,努力让学生“做真人、善思维、扬个性、会生活”,坚持以孩子的学习兴趣为导向,发展特长、培养特长,展示特长,成就特长。

学校大队部在“红领巾总社团”的引领下,下设五个分社团,分别是:1all for you 社团;三叶草社团; 6332353社团;小交警社团; smile社团。涉及到体育类、信息类、艺术类、服务类、科学类等。采用“四定”做法,既定时间、定地点、定人数、定指导老师、确保社团活动有序开展。

(二)规范擂台赛:让个性在这里张扬 我们本着培养自理能力,发展学生自强、自立精神的目的,每学期开展一次自理擂台赛。分年级、分层次,循序渐进,螺旋上升,比如:低年级侧重培养生活自理能力:系红领巾、系鞋带、整理课桌等;中年级侧重培养学习自理能力:课前准备、包书皮、分类整理学习资料等。高年级侧重于培养行为自理能力,如:走人行道、过斑马线、礼让别人、帮助他人等。

(三)“绅士少年阳光女孩”评选,让文明在这里传递

“绅士少年阳光女孩”评选标准包括学生的文明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待人接物习惯等。经过面试、笔试、演讲、评议四关,方可评选为五星级绅士少年阳光女孩。少先大队通过制定不同星级的评比标准,教育和引导学生养成知礼仪、懂礼貌、重礼节的好习惯,让学生的行为习惯有章可循,有目标可攀。此评选活动激起了全校学生追求进步、做文明践行者的高度热情,许多学生面对失败,不气馁,仍一次次不懈地努力,他们变得自信了、阳光了、高雅了、更文明了。本学期学校评出了五星级绅士少年阳光女孩100余名,已经在光荣榜上宣传公示。

(四)利用课堂主阵地,让自信在这里滋生

课堂教学是德育的主阵地,学校努力追求德育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带来了蓬勃生机!这样的中队会,质量高,效果好,不但备受学生的欢迎,也成为教师教育教学的助推器。如10月份,五年级开展的“家庭总动员”活动,他们以比赛的形式进行,参赛队分别是从各班选派的优秀家庭组合,比赛内容涉及语文、数学、音乐、美术、品德与天文地理等。大赛过程中,家庭组合渊博的知识,敏捷的思维,高雅的谈吐,使得一个半小时的会场,掌声不断,活动受到所有与会来宾、老师、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

推进大养成教育,成就每一位学生,是子路小学全体教职工在办学实践中一种脚踏实地、实实在在、做事精致的可贵精神。正是这种精神的感召,我们将在市教育局的领导下继续努力,不断提升科学的教育思想,营造和谐的生态环境,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体系,引领师生走上更为充实而幸福的人生之路。

上一篇:高中生日常量化管理制度下一篇:关于高三的励志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