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的语言》的阅读答案(共16篇)
1.《动物的语言》的阅读答案 篇一
(1)人类的信息交流离不开语言。那么,动物有没有“语言”呢?常言说:“人有人言,兽有兽语。”所谓动物的“语言”,一般是指同一种动物之间为了种群的生存和发展传递信息的动作、气味和声音。
(2)动物的动作是一种常见的“语言”。例如,鹿科动物的小尾巴反面是白色的,当它们遇到危险时,就会把尾巴撅起,露出反面的白色,像摇动着白色的“信号”,在绿色丛林地带非常显眼,可以告诉自己的同类:跟我来,快逃跑。工蜂发现蜜源后,会通过圆形舞和“8”字摆尾舞把蜜源的距离和方向告诉自己的同伴。
(3)气味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昆虫体表的腺体能分泌信息激素,这是一类挥发性的有独特气味的化学物质。在昆虫释放的信息激素中,最普遍、最灵敏、最专一的,是吸引异性的“性引诱素”。例如,一种雌蛾在交配产卵前,能分泌只有0.1微克的“性引诱素”,但雄蛾依靠头部的触觉,甚至在1公里外都能收到这种信号,几乎只要一个气味分子作用于雄蛾的触角,就足以引诱雄蛾与雌蛾“约会”。蚁、蜂、蚜虫等受到伤害或惊扰时,会放出一种“警戒素”,以告诉同类赶快逃避或奋起自卫。
(4)高等脊椎动物也有气味“语言”。例如,人们在小狗身上抹上母猪的尿液,母猪凭着这种体味信号,会把小狗当作自己的孩子进行哺乳。雄羚羊求偶时,也要靠嗅觉来识别雌羚羊。
(5)当然,动物的声音更是一种重要的“语言”。根据动物学家研究,猪有23种声音信号,狐狸有36种声音信号,而阿拉伯狒狒发出的声音信号竟然不少于40种。在模拟声音能力方面,一种叫库科尼亚的鹦鹉会“说”上百个单词和几十句话。
阅读思考
1、动物的“语言”除了有“报警”、“避敌”等作用外,还有哪些作用?各用两个字回答。
2、文中画线句举出的`两个数据,有什么作用?
3、下列哪些现象是通过动物的“语言”起作用的?哪些不是?逐一简述理由。
①夜晚,在旷野上点一盏灯或燃烧一堆篝火,会引来无数的昆虫。
②蜜蜂只有在受到侵害时才会蜇人;而人只要挨了一只蜜蜂的蜇,便很快会遭到群蜂的围攻。
③《射雕英雄传》中欧阳锋将一条灌了蛇毒的鲨鱼砍死后扔入海中,不一会儿,海面上便漂满了中毒而死的鲨鱼。
4、用“||”给文章分段,文章的结构方式是答案。
5、文章的第2段能不能放到第4段的后面?为什么?
2.《动物的语言》的阅读答案 篇二
外语学习通常是从词汇表达的学习开始, 所以要了解异国民族文化与本民族文化的差异也应该从词汇层面入手, 动物词汇就是比较容易进行研究的一个领域。动物的秉性在某些方面与人的品行相似, 如狮子的威严、公鸡的骄傲等;但是否将人的某种品行赋予某些特定的动物就因文化而异了, 比如, 两个人相处得很糟糕, 法国人乐于用狗和猫来形容, 也就有了s’entendre comme chien et chat的用法, 但中国人给狗配搭的伙伴却是鸡, 以至于“鸡犬不宁”。下面便以部分动物词汇为例, 对比其在汉法语言中的不同意义, 探讨这种不同文化心理的来源。
1、狗 (chien) :
不论在中国还是西方社会, 狗都被视为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动物。西方人对狗的宠爱世人皆知, 作为西方文化一部分的法国文化自然不例外。狗在西方文化中被视为忠诚 (la fidélité) 、友情 (l’amitié) 、护卫 (la défense) 的象征。所以法语表达:être fidèle comme un chien (像狗一样忠诚) 。中国文化不否认狗为人类做出的贡献, 但由于我们的文化心理及传统思维着重于强调狗对人的顺从依附, 所以中国传统语言中带“狗”字的表达方式就充满了对狗的轻蔑, 像“狗腿子”、“狗仗人势”、“狗眼看人低”等等。在中国, 某人如果被形容为狗那绝对是对此人之莫大侮辱, 所以在西方褒奖人的être fidèle comme un chien要在中国做褒义运用几乎是不可能的。
2、羊 (mouton) :
不管是在汉语文化还是法语文化中, 羊的特性都是善良温顺服从。汉语中虽然也有表达羊软弱可欺的成语, 如“羊入虎口”, 但中国人更乐于取其美意来象征吉祥, 诸如“美”、“善”、“祥”、“鲜”等字以及“三羊开泰”等词汇就是明证;西方人重视其贬义而特别强调“软弱”、“没主见”的否定用法, 如:suivre qn comme un mouton (盲目追随) , se laisserégorger comme un mouton (任人宰割) , 这种处世态度在西方人看来并不代表善良, 而是无能, 也就不为崇尚个人自由与独特个性的西方文化所褒扬, 所以法语中用mouton的褒义表达方式就很难见了。
3、龙 (dragon) :
龙在东西方文化中的差异性最为明显, 讨论得也最多。在漫长的帝制社会里, 中国人已经习惯将龙视为帝王及其家族的象征, 从而使这一虚构的动物拥有了至高无上的地位。现代社会不再有帝王之家, 但几千来形成的民族文化心理对于当代中国人来说不可能马上消失, 而是进行了适当的转化, 变成个人乃至民族尊严和自豪感的象征, 所以“龙的传人”至今仍是中国人进行自我褒扬最愿意选择的表达方式, “望子成龙”、“龙马精神”所透露出来的积极进取意义也就不难理解。但龙在西方文化里不但不神圣, 甚至成为凶残肆虐, 喷烟吐火, 危害人类的怪物。而且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文化里龙基本是指代男性的, 而对女性一般使用“凤凰”, 所以才有“龙凤呈祥”、“龙凤胎”这类表达;而在法语中, dragon却有着单独指代女性的词义, 表达否定的“悍妇、泼妇”之意, 所以如果一个法国人说:Cette femme est un dragon, 切莫以为是在恭维奉承, 实际上是说:这女人是个泼妇。
4、象 (éléphant) :
象是陆生最为庞大的哺乳动物, 不论中国人还是法国人都注重象的“庞大”特性, 带“象”字的汉语成语通常与“大”有关, 例如:“盲人摸象”、“曹冲称象”、“人心不足蛇吞象”等等;同样的“庞大”形象在法语中却导向了“笨重”, “愚蠢”的方向, 所以法谚être comme unéléphant dans un magasin de porcelain (像是一头走进瓷器店的大象) 就是用来比喻笨人过问难解精细之事, 此外, avoir une mémoire d’éléphant (拥有大象的记忆) 用来形容一个人记性很好, 却偏向于爱记仇, 大象的否定性表达在汉语言中却很难找到。
本文试举四例来说明由于文化传统的不同产生的思维方式差异在动物词汇表达上的体现, 在跨文化交际中最忌讳的是通过本民族生活思维习惯来从字面意义上理解具有不同文化内涵的表达, 也就是不可进行简单的主观的“概念对换”, (黄村草, 2001) 。所以我们在外语学习中应该重视对该民族的文化心理与思维方式的深入理解, 以免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不必要误会与尴尬。
参考文献
[1]、高菊敏。动物词汇在汉、法文化中的象征意义[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 (12) 。
[2]、韩雪。从跨文化交际视角看汉法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异同[J]。安徽文学, 2011, (10) 。
[3]、黄寸草, 王建锋。动物词汇在法语中的文化内涵[J]。法语学习, 2001, (6) 。
[4]、吴友富。国俗语义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8。
3.动物的另类语言 篇三
青蛙是大家所熟悉的小动物。我们都知道青蛙会叫,它们之间的信息交流主要凭借各种不同的叫声来进行的。然而,动物学家却在我国黄山发现了一种非常奇特的青蛙——凹耳急流蛙,它们之间的沟通,靠的是发出一种别的动物根本听不到的超声波。
科学家有幸在动物园里观察到:一群大象忽然觉得空气中的间歇性的振动,好像远处打雷时的轻微冲击,而这正与大象前额上的眉心颤动相吻合。科学家经过用先进的超声波仪器测试,原来是大象在用超声波进行信息沟通。科学家还发现,大象还有用自己的语言传达信息的能力,所以分散的象群能统一行动。它们可以听到七八千米之外的同类发出的超声波。
生物电语言
电鳐之间传递信息不是靠声音,而是依赖生物电。虽然它们的视觉、听觉功能已经退化,但它们能敏锐地感应生物电的变化。生物电的变化可以告诉它们很多信息:对面的块头有多大,是雄的还是雌的,是同类还是敌害,是食物还是礁石等等。
在正常情况下,放电鱼的电脉冲的频率为10赫兹,但在与别的放电鱼发生对抗、相威胁时,频率可以突然增至100~120赫兹。它们还会发出干扰信号。当受到同类的“同步信号”干扰时,其各种探测功能便受到严重干扰。这时,它便将自身的放电频率与干扰者的频率岔开:调低或调高自己的电脉冲频率。
次声波语言
蓝鲸是地球上体型最大的动物,它的次声波语言是地球上最强有力的声音,可以穿越大洋并在大洋两岸回响。这倒不是因为它体型庞大,而是它能发出次声波。次声波是指小于20赫兹的声波,不易衰减,不易被水和空气吸收,可以在水中直线传播,传得很远很远。蓝鲸通过这种次声语言,可以与远在几千海里的同类联络。它们的大脑可以像雷达一样,接收远在大洋那边的“回音”,利用回波定位在大脑中钩绘出周围海域的“环境图”。
色彩语言
鸟类除了叫声以外,往往还靠色彩传递信息。五彩文鸟的“色彩”,其颜色艳美是它夸耀的本钱,以此博得雌鸟的青睐。知更鸟大体黑色,在搏斗时,会鼓起深红色的胸脯来吓倒对方。这些,乃是鸟类的无声语言。
变色龙变换体色,并不完全是为了隐身。变色龙之间传递信息,是通过变换体色来进行的。它们在保卫自己的领地和拒绝求偶者时,呈现出不同的体色。为了显示自己对领地的统治权,雄性变色龙向敢于进犯的同类示威,体色便相应地呈现出明亮色;当自己遇到不中意的求偶者时,雄性变色龙会表示拒绝,也是通过体色来表达的,身体呈现出暗淡之色,并且显现出闪动的红色斑点;此外,变色龙故意挑起事端,发起攻击之时,体色会变得很暗淡;有时,变色龙为了保护自己,还会将平时的绿色变成红色,来威慑对方,迫使其退却。
气味语言
某些动物常常以信息素的气味来引诱异性、追踪目标、鉴别敌友、发出警报、标明地点等等。这种气味虽然没有声音,但能够传达某种信息,所以这仍可以称作是一种语言。例如,雌蛾的信息素“语言”,竟然能招唤来6千米远处的雄蛾前来约会。两只蚂蚁在途中相遇,只要互相碰碰触角,通过气味便交流了信息。
形体语言
美洲松鼠虽小,却可以集体向它们的天敌蛇发起进攻。进攻的号令,就是它们的形体语言。鼠王的尾巴挥三下,是表示进攻开始;挥二下,意思是继续进攻;挥一下,意思是停止进攻。它们还会用尾巴的不同摇动方式,来表示蛇的种类、大小、距离和运动方向等等。如果看到最危险的响尾蛇时,尾巴就匀速地多次摇动,并且离蛇越近,摇动的次数就越频繁。
孔雀和火鸡虽然是相近的鸟类,但是它们的形体语言却有很大不同。一天,火鸡与孔雀不期而遇,随后它们之间不知因为什么发生了一场大战,或许由于语言不同造成的吧。之后,斗败了的火鸡,向孔雀翘起尾巴,低头趴在地上,那意思是说:“是我的不对,请您宽恕我吧!”不过,这是火鸡家族的尾巴语言,翘起尾巴,这在孔雀家族中是挑衅的信号。于是,孔雀又扑向了火鸡,狠啄了起来。
微波语言
生活在水面的水黾,会利用水面振动产生的微波收发“电报”。在水黾交配的季节里,雄水黾用两只前足叩击水面,从每秒钟25次开始,逐渐减到每秒17次结束。雌水黾收到求婚“电波”后,就会以每秒振动水面22次至25次的频率“回电”,并一边回电一边向雄水黾游过去。用一只微型电子仪,以雄水黾求偶的频率“发报”,不多时便会有雌水黾大上其当,向“雄水黾”游过来。当然,水黾也还有其他的“电报语”,如果雄水黾之间以每秒钟振动30次以上的频率联系,警告语就是:“我在这里,不准你过来!”
舞蹈语言
4.动物的游戏行为的阅读及答案 篇四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6-8题。
近二十年来,动物的游戏行为引起了研究者的极大兴趣,成为行为研究中最有争议的领域。争议的焦点,是动物为什么要进行游戏。过去主要有两种看法。一些科学家提出演习说,他们认为,游戏行为是未来生活的排演或演习,游戏行为使得动物从小就能熟悉未来生活中要掌握的各种技能,熟悉未来动物社会中将要结成的各种关系。但有些科学家并不同意演习说,他们提出自娱说,认为动物游戏是为了自我娱乐,通过自得其乐的游戏,动物紧张的自然竞争生活得到某种调剂和补偿,使它们在生理上、心理上容易保持平衡,从而得到一定的自我安抚和自我保护。
而不久前,汉斯·特贝和斯塔·阿特曼等又提出了一种新假说学习说。他们认为,游戏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学习行为,如果给黑猩猩一根棍子,它们就会用棍子互相赶来赶去,像人们赶鸭子似的;也会用棍子去取挂着的食物。经历过这种游戏的黑猩猩,在今后生活中就容易学会使用棍子。同样,捉迷藏和追逐游戏,也使动物学会利用有复杂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巧妙地结合起来。因而,无论对幼小动物还是成年动物,游戏都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学习行为。
而约翰·贝叶和保尔·赖特认为,游戏不仅是学习,而且是锻炼。贝叶注意到,西伯利亚羚羊的游戏带有明显的锻炼倾向:它们选择游戏场地时,似乎总是从实战出发,选择在坎坷的斜坡上奔跑追逐,在陡峭的悬崖上跳跃,好像是在锻炼它们逃避敌害的能力。赖特发现,北极熊冬季生活艰难,要花很大力气去捕捉海豹、鱼类,过着紧张的流浪生活。到了夏季,冰雪消融了,北极熊转移到陆上生活,食物来源丰富了,它们不必为猎食而整天奔波,吃饱喝足了,就进行各种游戏,如摔跤、奔跑、追逐、滑坡等。这就使北极熊在食物丰富的夏季保持了身体的灵活和力量,这对于它们冬季捕食显然大有好处。因此,这两位学者提出锻炼说来补充学习说。 (有删节)
6.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动物的游戏行为,成为科学家在动物行为研究领域中争议的焦点。
B.某些科学家认为,动物自得其乐的游戏,使其紧张的竞争生活得到了某种调剂和补偿。
C.黑猩猩用棍子赶鸭子,是为了像人们一样游戏。
D.西伯利亚羊选择在陡峭的悬崖上跳跃,是在培养它们的冒险精神。
7.对文段中划线句子作用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了说明北极熊的生活习性:冬季在冰面上紧张觅食,夏季在陆地上,吃饱喝足了就进行各种游戏。
B.为了说明北极熊的生存环境:冬季生活艰难,要花大力气捕食,夏季食物来源丰富,不必捕食而整天奔波。
C.为了说明北极熊在夏季游戏的原因和作用:因为夏季不必为猎食而整天奔波,所以有精力进行游戏;游戏使它们保持了身体的灵活和力量,有利于冬季捕食。
D.为了说明北极熊捕食的方式和食物的种类:以追逐的方式捕食海豹和鱼类。
8.下列对文段内容要点的归纳,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些科学家认为,动物游戏行为是未来生活的演习。
B.还有一些科学家认为,动物游戏行为不是演习,而是自我娱乐。
C.特贝和阿特曼认为,动物游戏行为是实践性很强的学习行为。
D.贝叶和赖物认为,动物游戏行为并不是学习,而只是锻炼。
参考答案:
6.B
7.C
5.指向语言形式的阅读教学实践 篇五
一、听读赏析,感知语言形式
听说读写能力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能力。听读,可以减轻学生读的负担,调节阅读的疲倦感。在教师或录音的优秀范读中,孩子感知到的除了文章内容外,还可以感知句子的语气、停顿、节奏等形式上的美,这对理解文章情感内容和形成一定的语感有很大的帮助。
如:教师在教学《夹竹桃》,讲到夹竹桃会引起作者幻想一节时,就先播了一段录音。在听读时,孩子们很凝神,后来的仿写训练中,无需教师过多的引导,学生自然都用上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想象得有情有趣:
我幻想它是夜空中燃放的烟火,用自己艳丽的色彩向人们展示它的绚丽;我幻想它是花、它是贵族公主的长连衣裙,当花枝摇曳时,花朵同时晃动了起来,就好像公主正舞着手帕,当风儿吹动的时候,手帕便摇摆着,好像在向你招手。
二、多种朗读,表现语言形式
朗读便于记忆,合适的朗读方法也能很好地表现语言形式,强化学生对语言内容与语言形式的敏感度。有些句子的修辞特点、段落的结构特点、篇章的写作手法,往往通过朗读,不知不觉中孩子们就悟出了其中的好处了。用朗读替代繁琐的分析会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如:反复读,读出“反复”这一写法的妙处;分角色表演读,读出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的妙处;师生分句子读,读出段落结构的特点……
在教学《长江之歌》时,教师让一学生站起来读反复出现的一句:“我们赞美长江,她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它有母亲的情怀。”在通读全文时,这名学生读了两次。读后师问:两段最后诗句是一样的,作者写的时候不觉得重复吗?立马有学生悟出:不觉得重复,这样的写作方法叫反复,目的是强烈表达作者对长江的依恋与赞美的情感。师相机说:当我们有强烈的情感想表达的时候,不妨也用上反复的方法。让我们再来读读这篇课文,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这样关注表达的阅读教学,润物而无声,也实现了形式与内容上的统一。
三、深入思辩,明晰语言形式
真理是在实践中产生,方法也会在思辩中更加明晰,优秀文章对于选材的组织、构思的方法都是十分有考究的。如果直接灌输给学生生硬刻板的选材构思等写作方法,无疑是对牛弹琴,效果甚微。如果能引领学生在品读文章时进行深度思考,在学生之间形成观点的碰撞,再加上教师适时的点拨,一定能听到学生在课堂生长的声音。
《理想的风筝》一课教学片段:
师:笑谈腿疾、写板书、放风筝这三件事,只有第三件是写风筝,与文题相吻合,前两事可否不写?
生1:可以,拣主要的写就可以了。
生2:不可以,写板书和放风筝有联系,有精神方面的联系。
生3:是呀,其实前面两件事,主要是写刘老师的乐观与自强。这也许就是刘老师要放飞的理想中的一部分吧。所以不能去掉。
师:那为什么第三件事写了那么多,而前两件事却写得少?
生又展开思辩,结论是:作者所选的材料要有联系,但很多的事例的叙述要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师:是呀,记叙文对于材料的选择是非常关键的。希望同学们也能做到这一点。
这样的课堂充满灵动,充满智慧,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正如叶老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依据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形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有一双慧眼来发现文本中典型的表现手法,独特的表达方式,起画龙点睛作用的修辞等。善于捕捉,努力挖掘训练点,并善于将之提升为概念,便于学生迁移运用,活学活用。
四、品中带写,体验语言形式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指出:“一切语言通过实践比通过规则去学来得容易。”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加强阅读教学,更要加强读写练习,做到读写渗透,读写结合。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夹竹桃》倒数第二节时是这样处理的:
听配音朗读,把学生带入情境。孩子们听得很投入。教师趁机问:这几种幻想中哪一种幻想你最喜欢?想象文字的画面画一画,读一读。为什么喜欢?
生1:有诗意。生2:幽静。生3:有意思,有情趣……
师:你们都很会读书。我们来看看作者幻想中的小池塘。
读一读。此时你看到了什么样的小池塘?似乎还听到了什么?拿起笔把你想象中的小池塘写一写。
学生写后,交流、朗读。
师:是呀,多么有意思的画面,多么有生机的池塘呀,此时你觉得季羡林老先生的想象怎么样?
生:奇妙。
这样的想象,这样的练笔水到渠成。学生在练笔过程中也自然可以体会季羡林老先生幻想的奇妙有趣了,语言实践与作者的情感有机统一。
我们都强烈地感受到从丰富教学内容中进行小练笔占用了太多的教学时间,常常觉得时间不够用,于是课堂上便会出现许多“流产练笔”。我想,我们的方法应该还可以更巧妙、更有针对性一些,一课一得,针对这课的文体特点有的放矢地来细细琢磨,这样读写结合也许会更加实在有效。
6.会动物语言的劳奇莱 篇六
会说话的小蚂蚁?小蚂蚁怎么会说话?它是不是巫婆变的呢?要不就是被谁施了魔法。看来要盘查一下大头的底细。”
“大头,有一个问题要问你,你要如实回答。好吗?”在—个适当的地方、恰当的时候,劳其莱问大头。“不用这么客气吧?别说是一个问题,一百个、一千个问题你都可以问,答案包你满意。”大头拍了拍胸脯。
“那我问了,你是怎么懂得讲汉语的。”劳奇莱大大方方地问了。
“别说是汉语,英语、日语、法语……凡是人类用的语言我都会。”
“天呀!大头,你真是天才!”劳奇莱大叫,都忘了他是来盘问大头的。
“咱不是天才,是老树精给我施了魔法,使我懂得了人类的语言。”大头老老实实地说。
“哦!真有老树精?”劳奇莱自言自语。
“是的!可是老树精已经死了!”大头说起老树精有些伤感,“树死了,老树精也跟着死了。因为老树已经活了一万年。在他死之前,我正好在他身边,他就给我施了魔法。”
“你好幸运。”劳奇莱羡慕极了,“那你可以把魔法施给我吗?”
“我是被施了魔法的蚂蚁,我自己不会施魔法。”大头老老实实回答。
“那你能不能教我动物语言,这样我就可以和小动物说话了。”劳奇莱说。
“当然可以。”大头爽快地答应了。
动物语言也有很多种:天上飞的动物的语言、叫咕咕语;陆地上跑的动物的语言叫哩哩语;水里游的动物的语言叫泡泡语。咕咕语、哩哩语、泡泡语又分有很多种动物种族土语,比如蚂蚁、蚯蚓、蜈蚣、蜗牛、猪、鸡、狗、鸭等他们的通用语言是哩哩语,但他们又有各自的语言,比如蚂蚁语、蚯蚓语,蜈蚣语、蜗牛语等。劳奇莱很有语言天分,而且也很勤奋,所以很快学会了动物语言。
学会了动物语言,劳奇莱迫不及待地找动物说话,可是动物都躲到哪里去了?小区里找不到一只小动物。劳奇莱带上他的宠物大头到动物园去。动物园里,狮子被关在铁笼子里无精打采。
“阿呜吧拉呼?”劳奇莱用哩哩语问狮子。意思是:“顶顶有名的狮子大王干嘛那么无精打采?”狮子用哩哩语回答:“什么顶顶有名的狮子大王呀,别笑我啦!咱现在就和囚犯差不多,没有自由。”
“是呀!人类真是可恶,把我们捉来关在这里做什么?”旁边的老虎看到有人会说哩哩语,马上发牢骚,“我快被憋死了!强烈要求还我们自由。你懂哩哩语,那么请你代我们向动物园园长提出我们的抗议,好吗?”
“我也不想被关在这里了。”大象说,“我想工作。”
“对,我们不想被关到老死,我们也可以像人类一样工作,自己养活自己。”长颈鹿说。
各种动物都是一样的想法:想自由,想离开这里,想回到美丽的森林,或者像人类一样,在镇里找一份工作养活自己。
“好的!我觉得你们的想法很好,首先动物园应该是动物的乐园,怎么成了牢狱。我去找镇长,让他给你们安排工作。”劳奇莱
用哩哩语对动物说。动物们热情很高,欢呼着、高叫着,动物园里虎啸、狮吼、熊咆、豹鸣……此起彼伏。“这些动物怎么了?这么疯狂!”游人都被吓着了。动物管理员来了。可任他们怎么呵斥,动物们还是那么疯狂。
“怎么回事?”管理员百思不得其解。
劳奇莱向动物管理员说明了一切,然后说:“请把笼子打开,还它们自由吧!”
“不行,伤到游客怎么办?”管理员说。
“我跟动物们讲,保证让它们不会伤害到人类。”劳奇莱又用哩哩语和动物们说了一通,动物才安静下来。它们听从劳奇莱的指挥,没有乱来,而是和游客一起玩耍。动物不伤人类,还和人类和平共处。这事传到了镇长耳朵里,镇长亲自到动物园走了一趟,称赞动物管理员对动物管理有独特的方法。
动物管理员说:“这是芝麻小学学生劳奇莱的功劳,他会动物语言,是他教动物们这样做的。”
劳奇莱乘机要求镇长:“镇长,动物没有贵贱之分,它们也是地球上的居民,和人类享有同样的权利。请给它们安排工作吧。”
“好吧!”镇长看到温柔敦厚的动物,爽快地答应了。
7.大地的语言阅读答案 篇七
(1)文中将“高速路”比作“城市插到乡村身上的吸管”,如何理解?(2分)
(2)“我看见了那些使这些字有了生动形象的人”表达了怎样的观点和感情?(2分)
17.本文语言颇具特色,试从修辞手法使用的角度,举一例加以赏析。(4分)
18.文中多次出现“心安”一词,作者意在强调无论城市怎么发展,农业的基础地位不能动摇。当今,城市化、工业化、商业化、全球化是时代发展的潮流,作者的观点是否有点不合时宜?联系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4分)
19.本文为什么要以“大地的语言”为题?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4分)
8.语言的力量阅读答案 篇八
②语言的力量,首在言之成理。“言贵于有物,无物,非言也。”就拿开会发言来说,一个人的讲话之所以能振奋人心、引起共鸣,关键在于相关语言都找到了恰当的支点,在事实和逻辑层面无懈可击,有说服力。
③语言的力量,貴在言之有德。同样一句话,不同的人讲往往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纵观历史长河,言“舍身为国”、发出惊人之语者不在少数,他们终能流芳千古,为民族精神注入生动元素。反观那些“两面人”、投机者,纵然信誓旦旦、巧舌如黃,由于没有人格的光亮、缺少修养的支撑,说出来的话自然无法令人信服。
④语言的力量,亦在言之共情。《文心雕龙》有言,“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这是行文的典范,又何尝不是语言的真义?话语真情充沛、逻轔严谨,自然能生发出直抵人心的力量。穆青采访焦裕禄事迹时情动于裏、挥洒热泪,多年后,其采访日记上仍依稀可见斑斑泪痕。有了真情的贯注,那么语言和作品就都有了永不枯竭的活力,可以抵御时光而历久弥新。
⑤反过来看,轻视语言的力量、忽视沟通的艺术,往往容易言不由衷、表意不明,甚至造成误解、触发矛盾。现实中,有的干部一讲话,群众便皱眉摇头,原因何在?问题就在于这些讲话内容干瘪、细咂无味,要么是脱离实践的空话套话,要么是违背情理的废话假话。譬如,有的乡村动员植树,长篇累牍都是绿化的道理,对大家最关心的树苗供应等现实议题只字不提。再如,发生安全事故,人们最关切的是伤亡情况和救援进展动态,个别地方的新闻发布却大篇幅着墨于“地方领导重视”,缺少事件本身的信息。凡此种种,消解的都是群众的信任。
⑥“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当然,强调善用语言,也并不是提倡夸夸其谈,更不是否定行动的力量、落实的价值。语言是行动的影子,行动是语言的土壤。从这个角度说,从真理中汲取营养,在信仰中涵养定力,于情感中激发共鸣,有利于激发语言的力量。
20.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1.选文第②③④段不能调换位置,请说说理由。
22.选文第③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23.简析选文第④段的论证思路。
【知识考点】议论文阅读综合.
【思路分析】本文开头列举不同人的表现,引出中心论点:重视语言、善用语言,让语言释放智慧与力量,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接着从“语言的力量,首在言之成理”“语言的力量,贵在言之有德”“语言的力量,亦在言之共情”等方面具体论述;然后从反面论证了“轻视语言的力量、忽视沟通的艺术,往往容易言不由衷、表意不明,甚至造成误解、触发矛盾”;最后补充论述了语言和行动要结合起来,深化论点。
【解题过程】20.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中心论点是作者发表主要的集中的观点。中心论点通常在标题或文首或文尾的位置,联系全文找到作者概括性(提领或总结)的表达主要观点的“议论句”,即是论点,首先看标题,再看文首文尾。结合课文内容可知,本文的中心论点就是题目或第一段的结尾句。
21.本题考查段落结构的安排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来分析。这类题目的答案一般都是不能调换的,可以从段落间的关系,或与前文的照应关系来分析。结合内容可知,②③④三段分别从理、德、情三个角度层层递进论述中心论点,又与第①段“让语言有理有德亦有情”一句构成对应关系,因此不能调换顺序。
22.本题考查辨析论证方法及作用。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和道理论证,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即可。答题格式: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具体作用。结合第三段内容可知,将誓言“舍身为国”、发出惊人之语者和“两面人”、投机者进行对比,属于对比论证;突出强调了“语言的力量,贵在言之有德”这一分论点,进而有力地证明中心论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23.本题考查理解语段的论证思路。解答此题的关键就是在段落层次的基础上加上一些诸如“首先”、“然后”、“接着”、“最后”一类表承转启合关系的词语;做这个题目,尤其要注意开头结尾的表述。结合第四段内容可知,首先提出“语言的力量,亦在言之共情”这个观点,然后引用《文心雕龙》中的话作为道理论据进行论证,接着列举穆青采访焦裕禄的事例,进一步证明论点,最后指出真情对于语言和作品的重要性。
答案:20.善用语言的力量或重视语言、善用语言,让语言释放智慧与力量,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1.不能调换;②③④三段分别从理、德、情三个方面论证本文的中心论点,这三段是递进关系,并与第①段“让语言有理有德亦有情”相照应。
22.对比论证;突出强调了“语言的力量,贵在言之有德”这一分论点,进而有力地证明中心论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23.首先提出“语言的力量,亦在言之共情”这个观点,然后引用《文心雕龙》中的话作为道理论据进行论证,接着列举穆青采访焦裕禄的事例,进一步证明论点,最后指出真情对于语言和作品的重要性。
【总结归纳】把握议论文中心论点的方法:
①研究标题,探求中心论点。一般地讲,议论文判断性句式的标题,是全文所要论述的中心,也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
②阅读开篇,捉住中心论点。有些议论文开门见山,开头就提出中心论点。
③分析篇末,归纳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的中心论点放在篇末,与结论合并在一起。
④理清脉络,抓住中心论点。我们要从分析文章的结构入手,探寻它的内在联系,抓住中心论点。
9.《动物的语言》的阅读答案 篇九
关键词: 浅显 词法 句法
一、引言
“伯吉斯动物童话”节奏明快、生动活泼、风趣幽默,充满爱心和智慧,能激发想象、启迪智慧、启发人性。其作者桑顿·沃尔多·伯吉斯(Thornton Waldo Burgess 1874-1965)是美国著名的儿童文学家和环保主义者,他的作品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传达了对大自然和小动物的深深热爱。本研究通过对伯吉斯所著动物童话“Old Granny Fox” 的汉语翻译,探索总结英语儿童文学汉译过程中语言处理的具体应对方法,旨在丰富英语儿童文学汉译的翻译技巧和翻译策略,从而为儿童文学汉译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二、儿童文学“浅显”的语言特点及对“Old Granny Fox”汉译的启示
由于儿童期是语言形成发展时期,且此阶段语言发展最为迅速,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不仅有利于促进儿童语言形成、发展,而且有利于促进儿童性格、人格形成。因此,儿童文学要发挥它的引领作用,就必须采用正确、规范化的语言,并以可接受性和超前性为原则。所谓的可接受性,指作品中的语言要适合儿童的理解水平;超前性,指作品中的语言要适当超出儿童的实际理解能力。儿童的注意以无意注意为主,生动活泼、富于动感的语言容易吸引其注意力,形成强烈的情感共鸣,进而激发其阅读兴趣;儿童特殊的心理、生理特征决定了其独特的语言能力、理解能力,过于文学化、成人化的语言会增加他们的阅读、理解障碍,因此儿童文学作品应该使用简单易懂、节奏明快、生动形象、富有动感的语言。本文主要基于语言浅显特点,探讨在伯吉斯动物童话的汉译翻译实践中语言处理的具体应对方法。
儿童文学的主要阅读对象是儿童,有限的学校教育经历使儿童基本处在完全口语化的语言环境中,因此,孩子最熟悉的语言是口语化语言。中文儿童文学的语言基本使用的都是孩子熟悉的儿童口语,译者首先要考虑到受众对象的阅读水平和理解能力,因此翻译实践中,译者应该选用贴近儿童生活的口语。从某种意义上说,儿童文学的语言就是规范了的儿童口语,主要特点是浅显,能为儿童听懂、理解接受。艺术表达的浅显主要体现在用词、造句等方面。需要注意的是,浅显是儿童文学语言的一种追求,而不是语言品质的降低。“儿童文学语言的浅显不等于词汇贫乏、干瘪无味,也不是学‘娃娃腔’,而应该是浅而不薄、深入浅出,有丰富的内涵,是浅显与丰富的完美统一”[3]。处于成长发展中的儿童应该接触规范且健康纯洁的语言,使用简洁流畅、浅显易晓且符合儿童阅读需求的语言把故事娓娓道来,自然能引起小读者的内心共鸣,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1.词语选择
从用词上看,儿童文学作品以口语中的词语,特别是以儿童熟悉的、意义简单明了的日常生活用语为主,尽量避免使用儿童生疏和不易理解的书面词语。在中文儿童文学中常使用简单易懂的在儿童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词汇。另外,儿童掌握的词汇主要是实词,其中以名词、动词、形容词为主。使用实词时,尽量避免抽象的词,而要使用具体形象的词。少用各种虚词,尽量选用儿童口语中的虚词,如用“可是”代替“但是”,用“就”不用“便”,用“和”不用“与”等。用词尽量使用本义,避免使用方言、成语、俗语等。进行英语儿童文学翻译时,要考虑儿童的理解能力,译者要尽可能在其理解范围内选择简单易懂、浅显亲切的词语。如:
例1:“For several days they had had very little indeed to eat, and they were so hungry that they were willing to take almost any chance to get a good meal.” [1]
初稿:“事实上,几天以来,他们一直几乎是、确实是……没东西可吃;他们实在是太饿了,他们愿意利用任何可能的机会吃到一顿好饭。”
终稿:“连着好几天,真的就是……没啥吃的!他们饿得实在受不了了!……做梦都想抓住哪怕是丁点儿的机会……好好大吃一顿!”
通过对比初稿和终稿译文可以看出,原来使用了“事实上”、 “确实”、 “利用”、 “任何”等常用于书面语的词语,而不是儿童的生活用语。这些词语要么偏成人化,要么文绉绉,儿童读者在阅读中会感到很陌生,从而影响译文的可接受性。终稿中笔者将这些词语改为 “真的”、 “就是”、 “抓住”、 “丁点儿”等容易理解的儿童日常生活词汇,以满足目标受众的阅读需求。调整后的译文能帮助生活经验不丰富的儿童理解红狐雷迪和奶奶饥饿的程度,更容易被受众读者接受。另外,在终稿中增加“做梦都想”、 “哪怕”等词语有助于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译者在翻译实践中可以采用增译、删译等翻译方法以增强译文的可接受性。终稿中增译的词语把红狐雷迪和奶奶对食物的渴望刻画得更加真切,表达得更生动强烈,从而让孩子们很容易理解他们为了获取食物采取的疯狂行动。
2.句法重构
从句式运用看,中文儿童文学作品多使用简单句,少用复合句;多用短句,少用长句。这是由于儿童在表达自己认识的时候,多用简单句。三岁以后,儿童才逐渐使用复合句,到小学低年级,复合句使用比例也不算太高,且较少使用关联词。因此,儿童文学中的句式应照顾这些儿童特点,符合儿童“最近发展区”水平,如由于儿童语言认知水平不高,只能理解相对短小简单的句子,因此中文儿童文学家们在创作儿童文学尤其是幼儿文学时通常选用短小简单的句子。儿童文学翻译的目的在于满足受众读者的阅读需要,译者应该在充分了解儿童认知水平和语言特点的基础上选择相应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因此译者在儿童文学汉译过程中,对于其中较长的句子,应采用拆译或意译的方法对译语进行灵活的句法重构。
例2:“... From his hiding-place on the bank he had watched Quacker swim in and in until he was almost on the shore where old Granny Fox was whirling and rolling and tumbling about as if she had entirely lost her senses.”[1]
初稿:“……在鸭子嘎嘎差不多就要上到狐狸奶奶跌打滚爬装疯卖傻的河岸以前,雷迪一直从自己在河岸上的藏身地注视着鸭子嘎嘎一点一点地朝河岸游来。”
终稿:“……雷迪藏在岸上,一动不动,盯着鸭子嘎嘎一点一点、小心翼翼地朝河岸游来。嘎嘎马上就要上岸了,对!上河岸!狐狸奶奶在那里满地转呀转、滚呀滚、翻呀翻,像个疯子一样卖力地表演!就是这个河岸!”
英语多复合长句,即便在儿童文学中结构复杂的长句也不罕见。但中文儿童文学中常见的是按时间、空间或逻辑事理并置的短语或简单句。因此,动物童话汉译中要注意将一些长句拆分,把英语复杂的长句翻译成汉语排调式的短句子,以减少儿童的阅读理解障碍。在这个例子中,初稿采用与原文相似的长句式,但这种晦涩难懂的译文对儿童来讲冗长乏味。源文结构复杂, 主干是一个“until” 连接的时间状语从句,主句中包含一个介词短语做地点状语,“until”引导的结构中含有“where”引导的定语从句,定语从句中又含有一个连接词“as if”引导的方式状语从句。笔者翻译时打乱了原语结构进行句子重构,注意将长句化短,终稿译文将其划分为几个意群,将这个复杂长句转化为前后相连的短句, 这样由多个小句表达的短句形式比较符合儿童读者的心理、思维特点,有助于小读者对作品的理解。
三、结语
语言浅显的特点可以作为儿童文学汉译的语言标准之一,在此翻译标准指导下的儿童文学的汉译更易为中文儿童读者接受。通过在词法、句法层面增译、意译等多种翻译方法的合理使用,增强译文的浅显性,从而降低儿童读者的理解难度,让作品更为儿童读者喜闻乐见。
参考文献:
[1]Thornton W. Burgess. (2001) Old Granny Fox. Dover Publications, Inc.
[2]宋文翠.儿童文学概论. 济南: 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
10.《动物的语言》的阅读答案 篇十
我的孙子还比较小的时候, 语文常常不及格。 我就奇怪, 你语文怎么会不及格呢? 我给你讲讲。 他说你讲不了, 你根本就不懂。 我连初中的语文都根本不懂? 后来我一看, 我真不懂。
第一个选择题是这样的, 原句是:在我的窗外长着一棵杨树。 下边写着几个选择:有一棵杨树长在我的窗外;隔窗望去有一棵杨树;我看到窗外有一棵杨树。 这几个里头你挑一个最符合原意的句子。
我一看几个都符合。 我的水平太低了。
第二个选择题:保尔说:“人最宝贵的是生命。 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 ”下面又是几个句子:A:人, 最宝贵的是生命, 因为生命对于人, 只有一次。 B:生命对于人是非常宝贵的, 因为它只有一次。 C:因为生命只有一次, 所以它非常宝贵。
我看完这几个, 又都觉得对, 可在孙子面前又不甘心败下阵来, 于是就发挥自己的最大智慧, 挑选了一个。 孙子一查答案:错, 零分。
由此, 我联想到高考作文, 如果这个孩子是中等水平, 千万别想什么出奇制胜, 让他四平八稳地写就行了, 起码能得个及格。 可是这个孩子如果智商特别高, 突然来一个绝的、怪的, 按老师这种答题思路, 恐怕“风险”就太大了。
语言是灵活的, 很多时候并没有“标准答案”, 中小学的汉语教育搞成这样, 令人费解。 究竟应该怎么教孩子学好母语, 我不是教育学专家, 不好乱讲, 但祖先留给我们的汉语这么美, 实在应该好好研究一下怎么传给子孙, 而不是一门心思研究让孩子们摸不着头脑的“标准答案”。
前一段网上宣传, 说王蒙提出来要进行汉语保卫战, 因为现在英语学得太多了。 这纯粹是胡言乱语, 我是谈到过这些问题, 但我没有提过“保卫战”。 其次, 我也不认为学英语是汉语水平降低的原因。
如果说学英语学得好, 你可能没有辜鸿铭学得好, 没有林语堂学得好, 没有钱钟书学得好, 但他们的中文都比英文更好。
而且, 我宁可相信学好母语是学好外语的基础, 学好外语是学好母语的参照。 所以, 如果你的汉语水平屡屡出现问题, 那就是因为你汉语太差, 而绝不是因为你的英语太好。 你不能以学好英语为借口不好好学汉语, 也不能以学好汉语为借口不好好学英语。如今社会上很多地方, 包括一些媒体的语文水平太差, 恐怕, 一来和从小接受的“标准答案”式的汉语教育有关, 二来也和这种爱找借口的思维有关。
(选自2007 年第11 期《小作家选刊》, 本刊有改动)
鉴赏空间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是一篇议论文, 作者针对现实生活中很多“我”常常局限于“事物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认识, 提出了相反的观点, 独辟蹊径, 极富思辨色彩。 而王蒙则基于现实语文教学中存在的所谓的“标准答案”束缚了孩子的发展的现状, 提出了自己的担忧、质疑甚至批判。
[读有所思]
11.《动物的语言》的阅读答案 篇十一
托福阅读真题的重要性
阅读是与旧托福相比改变最少的,题目方向大体保持了一致。阅读在国内普遍分数都还好,但托福TOEFL的考试内容越来越BT,所以也不能小看。平时爱看书的人,积累的中文阅读能力强的,对英文阅读往往也有一定提升。
就像上面所说的,词汇掌握了,你会发现阅读变得轻松很多。阅读做题要以托福阅读真题为基础。平时不管是读书还是看新闻,都要有意识地练习scan、skip、skim的方法。具体做阅读题时,排除法很有效。
复习期间每天抽出点时间读读英文小说是很不错的选择。阅读的文章只要出现以下内容都应引起注意:举例证明、罗列式例举、转折、否定、因果、下定义、比较级(最高级)、同位语(插入语)、数字年代、特殊标点(引号、破折号)。
阅读当中遇到特别生僻或专业的术语,多少会在后面有所解释。阅读做题的时间比较紧张,比如我习惯一边看文章一边做笔记,虽然这样条理很清楚,但会让时间显得更紧张。平时要熟悉下机考的操作。比如我平常练习时大概每篇阅读能在15分钟以内完成,但具体考试时往往都是做到只剩两三秒……
12.动物也有自己的语言阅读训练题 篇十二
动物也有自己的语言。有些动物是以动作作为联系信号的。 在海滩上,有一种小蟹,雄的只有一只大鳌,在寻求配偶时, 便高举这只大鳌,频频挥动,一旦发觉雌蟹走来, 就更加起劲地挥舞大鳌,直至雌蟹伴随它一同回穴。
有一种鹿是靠尾巴报信的。平安无事时, 它的尾巴就垂下不动;尾巴半抬起来,表示正处于警戒状态;如果发现有危险, 尾巴便完全竖直。
蜜蜂的运动语言可算是登峰造极的了, 它能用独特的舞蹈动作向自己的伙伴报告蜜源的方向和距离。蜜源的距离不同, 在一定时间内完成的舞蹈次数也不一样。 有人因此提出了一个诱人的设想:派人造的电子蜂打入蜜蜂之中,指挥蜜蜂活动。这样, 不但可以按人的需要收获不同的`蜂蜜,还可以帮助植物传粉, 提高农作物的产量,真是一举两得。
1 、在文段中心句下画波浪线。
2 、文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 )
a、作诠释 b、举例子 c、分类别 d、摹状貌
3 、对文中加点词“有些”在句中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 ( )
a、无多大作用,可删去,不影响句意。
b、一定要删去,它会影响句子的准确性。
c、不能删去,“有些”指代的是动物的一部分。
d、不能删去,在句中起限制作用,准确地、 科学地说明了该句所表达的意思。
4 、文段中画线部分为我们描绘了什么?
5 、有人提出“诱人的设想”的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段末用了“一举两得”的成语,请问“一举”是哪一举,“两得”是哪两得?
附:答案
13.低年级阅读教学中的语言积累 篇十三
一、朗读中丰富积累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语言积累的重要途径。教学应以读为本,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理解,在理解中读,反复诵读,熟读成诵,读出滋味,读出情趣,在读中自然而然地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重视诵读,是传统语文教学的宝贵经验,有道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叶圣陶更是谆谆告诫:“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教师引导学生善于读,功莫大焉。”
例如,《你姓什么》一课是一首儿歌,介绍了许多音近形异姓氏。儿歌有三段,第一小节是一问一答的形式,在读正确的基础上,我请两名学生和我一起配合读,一方面注意读出一问一答的语气,另一方面注意人称“你、我、他”的使用。接着,我请学生三人一组合作自由读,再请两个小组上讲台交流读,既读出了语气又加深了理解。
教师还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引发学生在朗读中动情,主动积极地积累语言。如《国庆节的晚上》一课,景美文美,它以优美的笔触,描写了国庆节晚上天安门广场美丽的景象,尤其是描写焰火形状的几句话写得特别好。我先让学生自由读这段话,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哪一句,为什么?再把喜爱的感觉读出来,配上动作表演,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想象。学生融入优美的文字中,在有感情朗读中自然而然地积累了语言。
二、分析中深化积累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分析中学习和积累语言。我们强调在分析鉴赏中积累语言,就是要学生读文章不能浅尝辄止,而应在好词佳句的鉴赏中,深化认识,融会贯通,把握实质,将范文中的语句化为己有。如《小山羊和小熊》一课,在一个冬天的夜晚,小山羊路过小熊家,对小熊说:“熊哥哥,外面风大雪大,能让我在您这儿住一夜吗?”一个夏天的夜晚,下着倾盆大雨。小熊路过小山羊的家,对小山羊说:“山羊弟弟,外面风大雨大,让我在您这儿住一夜吧!”同样是请求住宿,可是小山羊和小熊问话的语气是不一样的。我让学生读读这两句话,找找有什么不一样。学生通过朗读、讨论,最后得出:小山羊是在请求住宿,说的时候很客气,从多了个“能”字和一个问号可以看出;而小熊则是在要求住宿,从“让”字和一个感叹号可以看出。
又如《小兔和树的对话》一课,秋天,小兔看到枫树的叶子变红,感觉很奇怪;看到桦树叶子快掉光了,感到很担心;看到松树叶子又多又绿,感到很着急。在学生学习了课文,理解了内容后,我又一次带学生回归到整体,问:“奇怪、担心、着急这几个词能否交换?”学生经过思考后回答:“不能交换。”奇怪是因为小兔对枫树叶子颜色由绿变红感到疑惑,担心是因为桦树掉叶而怕他生病,当小兔知道了掉叶是为了平安过冬,看到松树还有很多叶子,就很紧张,怕松树不能平安过冬,担心的程度越来越深,就变得着急了。这样,学生在品词、赏句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学习了语言,丰富了语言储备。
三、背诵中沉淀积累
背书的过程,就是咀嚼、消化、吸收、储备语言的过程。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佳作,是积累语言材料的必要途径,也是培养语感的一种重要方法。小学低年级阶段是人生中记忆力较好的时期,教材中的儿歌、短文朗朗上口,语言浅显易懂,通过背诵可让学生不断充实语言库存。这样,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就更高了,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在指导学生背诵的时候,我告诉学生,读到能背下来时不要停下来,应再读几遍,这样才能记得牢。背诵后忘得最快的是刚背好后的十几天,因此,在熟读成诵后隔三差五就要复习一下。平时,我也经常对学生进行情境训练,以便对背诵的内容巩固、运用。如学《一粒种子》时,我问:“种子钻出地面以后,会看到什么?”学生就把前一课背诵的内容复述了出来:种子看到了在雨中穿梭的燕子;种子看到了绿色的柳叶、红色的桃花;种子看到了一条清凌凌的小河,河里的鱼儿欢快地摇动着尾巴……曾经背诵过的内容顷刻间变成了自己的语言自如地运用起来,学生感到十分自豪。
四、运用中内化积累
14.摒弃脱离语言的架空阅读 篇十四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06-0068-03
【作者简介】吴振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实验初级中学(江苏吴江,215200)校长,江苏省特级教师。
所谓架空阅读,是指游离具体文本、脱离具体语言的阅读,表现为不讲究涵泳品味,不讲究咬文嚼字,不讲究辨词析句,过于注重人文知识、人文精神的培养,热衷于创新花样,哗众取宠,导致“语”味不浓,让阅读教学成为空中楼阁。架空阅读严重背离了阅读教学的目标,容易滋长学生阅读的浮躁心理,不求甚解,浮光掠影,大大降低了阅读效率。架空阅读的具体表现有如下几种。
现象一:热热闹闹,酷似拼盘。某教师上《变色龙》一课,在明示学习目标,让学生读了几分钟之后,就开始把学生分成四组:第一组派四名学生根据文章内容上黑板画简笔画;第二组派七八名学生到教室外排练节目;第三组选出五名学生做评委;第四组则坐在座位上毫无目的地看书、听音乐。场面“壮观”,画画、演小品、听音乐……课堂俨然一个大拼盘。课堂气氛热闹非凡,实际上背后隐藏着巨大危机:学生浮躁、丢了“西瓜”(语言),捡了“芝麻”(形式),淹没了阅读教学本身的特点。
现象二:耕别人的地,荒自己的田。一教师上《明天不封阳台》,只是提出一些问题:作者对封阳台的态度有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变化?作者想到了什么?联系课文或实际讨论人类有哪些不珍爱自然的行为,结果怎样。整堂课东拉西扯,泛谈空议,没有对语言的品味和理解,似乎成了政治课、综合实践活动课,耕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
现象三:蜻蜓点水,隔靴搔痒。学生阅读《松鼠》一文前后加起来不足6分钟,对文本进行分析和解说时,没有一次结合具体的语言材料,包括松鼠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等。主要就是教师的讲解和多媒体展示,学生没有独立的阅读,更谈不上所得。整节课基本脱离文本,浮在表面。
架空阅读直接导致了语文教学的空洞和低效,影响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对学生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而且架空阅读一旦成为文本解读的普遍现象并反复实践,势必会暗示学生甚至使之形成某种经验,造成阅读心理的浮躁、媚俗和文本解读的肤浅、庸俗,不是扎实的读书体验而是草草浏览、夸夸其谈。
笔者认为,出现脱离语言的架空阅读,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教学方法不正确。
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讲得太多,学生学得太少。在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教师主宰课堂、滔滔不绝的情况依然不少见。他们总是担心某个知识点没有讲透,学生会在考试中吃亏,课堂上用大部分的串讲和分析代替学生的思考和切实感受,于是,许多学生的头脑里塞满了教师归纳的一条条的分析结论,甚至是教师从参考书搬来的现成答案,而很少有对作品本身的切实感受,一知半解,模模糊糊,对有些晦涩的说法只好死记硬背,时隔不久便烟消云散。
2.教学思想不端正。
有些教师急功近利,鼠目寸光,杀鸡取卵,他们错误地认为:通过具体语言的深入分析来获取结论费时费劲,教学时间那么紧,不容许我们这么做,还不如把现成的内容抛给学生,抄抄笔记,背背答案,说不定考试时还很奏效,于是以自己的思维来代替学生的思考,越俎代庖,做做表面文章,浅尝辄止,二三分钟的阅读、讨论,“真知灼见”就出来了。学生往笔记本上一记,万事大吉。殊不知,阅读教学一定要返璞归真,踏踏实实做好语言训练。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维度目标的实现需要潜移默化、熏陶感染,在品味文字的过程中完成。
3.教学目标不明确。
语言是读者思想内容和思想感情的载体,也是读者领悟作品思想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桥梁。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脱离了具体语言的阅读教学是虚无缥缈的仙山琼阁,称不上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教学。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严重偏离了阅读教学的正确方向,忽视挖掘语言的因素,本末倒置,刻意追求形式,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喧宾夺主,画蛇添足。对文字的理解停留于表面,东一锤、西一锤,不痛不痒,漫无目的,随意取舍,甚至游离了具体文本。
脱离语言的架空阅读如同断线的风筝,处于失控状态。如何让阅读紧紧植根于“语言”这块沃土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条策略。
1.尊重主体,强化训练,以感悟语言的神韵。
阅读的主体是学生,要给学生创设阅读的空间,提供充裕的时间,引导学生零距离接触作品、有滋有味地诵读,含英咀华,沉浸在作品的美好意境之中,以得到作品的充分滋润、熏陶,摄取其中的丰富营养。
教师要善于把文本的课堂转变为体验的课堂,注意挖掘作品与学生原有经验的结合点,激活原有经验,唤醒生活体验,让学生与作品产生共鸣,形成体现学生智慧的原创性理解。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小心翼翼地加以保护,不可以“哪里来的异端”为由一棍子打死,要予以精心点化,鼓励学生在充分感悟语言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见解,并有机内化为自己的观点,而不是刻板地死搬教条。
阅读心理学告诉我们:阅读是一种从语言符号中获得意义的过程,是一种内潜性很强的观念性活动。阅读绝不是一个被动的切入过程,而是一个熏陶感染、体验感情的过程。故本色的阅读就是要引导学生自己接触文本语言,通过有效的言语实践活动体验情感、获取感受、把握见解,感悟语言的“精”“气”“神”。某教师把《白鹭》一课的主要学习目标定为品味语言的精妙、简炼。重点抓好以下语言训练:首先是引导学生揣摩关键词的深刻内涵,如“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站着钓鱼”中的“钓”,“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中的“韵”等等;其次是品味关键句的精妙,如“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再次是比较首尾两个自然段在表达上的异同。通过扎实的语言训练,揭示出白鹭的独特之美。
2.斟词酌句,归纳推理,以获取鲜明的结论。
空贴标签、空喊口号、空发议论是阅读教学的大忌。阅读时宜用归纳法、慎用演绎法,否则结论就会显得干瘪、苍白无力,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譬如判定一个人善良或狡猾,不能事先在头脑中有“善良”或“狡诈”的意念,这个意念应在感悟语言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要引导学生善于在字里行间捕捉有效信息,通过筛选、归纳、推理,形成鲜明的形象、明确的观点等等。《藤野先生》中有以下一段文字:
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根据这段文字,我让学生开展以下语言训练:
(1)“第二三天便还我”中的“便”改为“才”,好不好?为什么?
学生回答道:“便”改“才”不好,因为“便”说明藤野先生批改作业及时,“才”有嫌他批改拖拉的意味。
(2)“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前后句调换一下次序好不好?句中“一一”能否去掉?为什么?
学生意识到原句好,藤野是医学教授,批改讲义上的专业知识是他的职责,而他还帮助订正语法错误,而且改得很细,“一一”便是明证。原句有力突出了藤野高度负责的精神。
通过这一番斟酌,一个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藤野先生便出现在学生们的脑海之中,是那样的鲜明生动。
3.咬文嚼字,由表及里,以获取适度的“甚解”。
古人读书十分讲究“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而架空阅读通常表现为囫囵吞枣、一目十行、不求甚解,雾里看花。有效的阅读需要咬文嚼字,由表及里,走进语言深处。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正确领略语言的底蕴。宜鞭辟入里,通过与文本、作者、自我、他人的有效互动、心灵碰撞、思想交锋,从而改组或重建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自己的认识、情意和思想境界,以获取适度的甚解。学习《台阶》一文时,如果让学生泛谈空议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基本停留于以下层面:勤劳、忠厚善良、省吃俭用、热情好客……为了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某教师组织学生推敲以下细节描写:
我们家的台阶低!父亲又像是对我,又像是自言自语地感叹。这句话他不知说了多少遍。
父亲坐在绿阴里,经常望出去,那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
吟哦讽诵而后得之,学生意识到父亲这个形象不只是一个勤劳诚实的农民形象,他不同于鲁迅笔下的闰土,也不同于老舍笔下的骆驼祥子,他是一个人性开始觉醒的农民形象。父亲一心想筑高自家的台阶,也就是为了抬高自家的地位,这意味着中国农民人性的觉悟,一个老实厚道的农民,不仅要求能温饱,不仅要求造屋遮风避雨,而且要求获得地位,获得人们的尊重,这是较高层次上的人性要求。
15.《动物的语言》的阅读答案 篇十五
①人类经常被称为社会性动物,但是和蜜蜂、蚂蚁、白蚁之类的社会性昆虫相比,其社会性就不值一提了。社会性昆虫的成员不仅在工作方面有天生的严格分工,而且连生殖也分工了:只有一只“后”负责繁殖后代,其他的雌性昆虫则都丧失了繁殖功能,成为忙碌的“工作者”。这种现象称为“真社会性”。它是怎么进化出来的呢?
②这些社会性昆虫有一个与其他昆虫不同的特征,它们并不是只生不养,而是花费了很多时间照料后代。因此,美国密歇根大学生物学家理查德·亚历山大在1974年提出了一个观点,认为时间延长的母爱是进化出真社会性现象的主要因素。很多人不同意这个观点。他们反驳说,如果母爱对真社会性的产生这么重要的话,为什么母爱最强烈的脊椎动物,特别是鸟类和哺乳动物,不存在真社会性?为什么只有昆虫才有真社会性?
③亚历山大并没有在意别人的反驳。他根据自然选择的原理,预测如果存在一种真社会性的脊椎动物的话,将会有什么样的特征。
④亚历山大根据白蚁巢的情形,归纳出一种真社会性脊椎动物的窝必须有什么特征:它必须是非常安全的,否则等于是为天敌提供粮仓;为了适应不断增加的群体数目,它必须是能够扩展的;它的附近必须有充足的食物,这样群体的成员才不至于为了争夺食物而竞争;食物必须是不必冒什么风险就可以轻易得到的,群体的成员才不会因为怕担风险谁也不愿觅食。
⑤根据这些真社会性动物窝的必备特征,亚历山大预测,真社会性脊椎动物的窝不可能像蜜蜂、蚂蚁的窝一样建在树上或树中,因为没有哪种树可以大到容纳一个真社会性的脊椎动物群体。这种窝只能全部埋在地下。在所有的脊椎动物中,只有哺乳动物能完全在地下生活(两栖类、爬行类和鸟类都不行),所以这种脊椎动物一定是哺乳动物。地下生活的哺乳动物以啮齿动物最多,所以真社会性脊椎动物最有可能是啮齿动物。
⑥一般的地下啮齿动物(比如鼹形鼠)以草根为食,亚历山大认为这种食物的量太少,只适合于独居动物自己分开了去找。真社会性脊椎动物应该以大型的树根或块茎为食物。
⑦这类脊椎动物的天敌(例如蛇)将能够钻进它们的地下窝中,但是不可能在那里横行,一只或数只英勇的个体会不惜牺牲将入侵者驱逐出去。这会导致真社会性动物中主管繁殖的“后”和“工作者”进化出不同长度的寿命和生殖功能。
⑧那么,这种脊椎动物最可能生活在哪里呢?它们应该生活在有雨季和旱季交替的热带,因为这种地区的植物为了度过旱季,普遍具有大型的根和块茎储存水分和养分,是这种动物的最佳食物。这种动物的窝应该建造在坚硬的粘土之下,才不会有天敌通过挖掘,将它们的窝暴露在露天之下一举歼灭。这两点表明,非洲的林地和灌木丛将会是它们的最佳生活地点。
⑨在1975和1976年间,一位哺乳动物学家建议亚历山大与生物学家珍妮佛·加维斯联系。加维斯正奇怪为什么抓来的裸鼹鼠在实验室里都不能生育,在收到亚历山大的来信后,才想到它们可能是真社会性动物。
⑩1977年,加维斯在野外挖了一窝40只裸鼹鼠在实验室中养育。经过3年的观察,证实了裸鼹鼠的确是一种真社会性的脊椎动物。在野外,裸鼹鼠一窝大约有七、八十只,能多达300只,但是只有一只鼠后和一到三只雄鼠能繁殖,其他都是不育的.工鼠,而它们的习性,与亚历山大预测的完全相符。后来加维斯及其学生又发现还有一种非洲鼹鼠——纳米比亚的达马拉兰鼹鼠也是真社会性动物,它们的个头较大,成员数量较少(一窝最多40只),但是其习性也符合亚历山大的预测。
(11)神创论者往往指责进化论无法预测,只会当马后炮,不是科学。某些物理学背景的人士,也喜欢说进化论不像物理学那样能够做精确的预测,言下之意是说进化论即使是科学,也是属于比较“低等”的。生物现象要比物理现象复杂得多,预测也困难得多,但是,进化论史上也有过许多精彩的预测,亚历山大对真社会性脊椎动物的预测,以及达尔文对天蛾的预测,就是很好的例子。
【问题】
1.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4分)
A、在工作方面,有明确社会分工的动物都是真社会性动物。
B、真社会性脊椎动物的存在,是由理查德·亚历山大推测出来并加以证实的。
C、母爱对于动物进化出真社会性来至关重要。
D、人类、裸鼹鼠、达马拉兰鼹鼠、蜜蜂都属于真社会性动物。
2.读④——⑧段,简要概括亚历山所推测出的真社会性脊椎动物应具备的特征。(4分)
3.第①段是怎样运用作比较的方法进行说明的?这种方法作用如何?(4分)
4.最后一段表明了作者怎样的观点?(4分)
【参考答案】
1.答案:C(4分)
2.答案:真社会性脊椎动物的窝应具备的特征。②可能是啮齿动物。③应以大型的树根或块茎为食物。④会进化出不同长度的寿命和生殖功能。⑤可能生活在非洲林地和灌木丛中。说明:本题4分。少答一点减1分,减满4分为止。
3.答案:用人类与蜜蜂、蚂蚁等昆虫作比较。通过比较的方法清楚地说明了什么是真社会性。说明:本题4分。两问各2分。
16.影响儿童第二语言阅读能力的因素 篇十六
一、认知因素
语音、正字和语义的习得是阅读习得的重要基础, 因此, 语音意识、语素意识、正字法意识是阅读能力发展必备的认知因素。除此之外, 阅读技能的获得还要求儿童具有正常的视觉加工技能, 和充足的学习记忆能力。
1. 语音意识
语音意识, 指感知和操作一门语言的语音单元的能力。语音意识的测验通常采用音节删除任务来考察儿童音节水平的语音分解、操作能力。语音意识在阅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证明了语音意识对阅读能力的影响。刘慧敏 (2010) 对90名不同年级的幼儿园儿童的语音意识和阅读能力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结果显示二者呈显著的正相关。
2. 语素意识
一些研究发现语素意识与阅读存在相关, 随着阅读能力不断提高, 语素意识对阅读的作用也越来越大。阅读能力的增长伴随着由对语音的强调向语素、正字法转变。其他一些纵向研究都证明了语素意识对阅读的稳定贡献。尽管这种贡献具体的发展模式的相关细节有待清晰化, 但是, 大量证据都证明了语素意识在儿童阅读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吴思娜等 (2005) 的研究发现, 语素意识对汉字命名组词和同音字识别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是唯一能够显著预测两种不同阅读任务的认知变量。他们得出, 语素意识在汉语儿童阅读中具有重要作用, 语素缺陷有可能成为儿童汉语阅读困难的主要原因。
3. 正字法
正字法, 指字词拼写形式的抽象表征, 正字法技能通常包括特定字词的正字法模式建构以及正字法规则的抽取。儿童的正字法意识如果发展的不好, 就会对他们的阅读能力造成发展障碍。国外的一些研究结果显示, 发展性的阅读障碍主要是由正字法的加工缺陷所导致的。
4. 视觉加工
研究表明, 阅读过程至少包括基本的视觉分析过程、字形加工、语音加工和语义通达过程, 因此, 从表面上来看, 阅读首先要进行的就是视觉加工。孟祥芝等 (2002) 以48名5年级小学生为研究对象, 考察了汉语阅读过程与基本视觉加工过程的关系。在研究中, 他们使用了包括动态视觉加工和静态视觉加工的视觉阈限测验, 探索它们与其它语言和认知测验的相关性。结果表明, 动态视觉加工技能能够很好地解释阅读流畅性、字形相似性判断反应时和图片命名错误率的变化。
5. 快速命名
命名指的是快速而准确地命名的能力。在进行快速命名测验时, 被试会看到4到5个字母、数字、颜色或者随机排列呈现的图片, 命名这一系列刺激时需快且准确。Swanson等 (2003) 在研究中对关于儿童、成人、阅读不良者、阅读正常者的分析研究发现, 快速命名的时间和阅读成绩的相关度为0.45。Powen等 (2007) 对7到10岁儿童做了1000分抽样调查发现, 快速命名与阅读理解的相关度为0.53。这些研究都证明了快速命名在阅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①
6. 学习记忆能力
学习记忆能力包括短时记忆和工作记忆等。短时记忆是指瞬时记忆的信号受到人脑的加工, 把先后进入人脑的信息进行整合, 形成新的、连续的印象, 从而转入短时记忆。工作记忆具有执行功能, 是对阅读理解具有重要作用的技能。国外有研究通过言语学习能力倾向测验评估了工作记忆广度、短时记忆与阅读理解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 短时记忆、工作记忆对阅读理解都具有显著贡献。
在儿童阅读能力的发展过程中, 无论是使用母语的阅读, 还是第二语言的阅读, 认知因素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 为了使儿童的二语阅读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 不仅要注意他们第二语言的语音、语素和正字法意识的发展, 而且要有意识地培养他们视觉加工、快速命名和学习记忆第二语言的能力。
二、教育环境
有研究者认为, 儿童阅读能力, 尤其是第二语言阅读能力的获得可能依赖于教育环境。在学校中, 阅读是知识传播和表达的主要媒介。一些加拿大的学者认为沉浸式的教学对孩子的语言习得有利, 而有研究者则认为这样对孩子的学习有很大的坏处。这就出现了沉浸式教学与非沉浸式教学的争议。
沉浸式教学, 指学生在学校的一半时间或全部时间沉浸在第二语言环境中, 第二语言作为教学语言的一种教学模式。例如, 第二语言为英语时, 它与一般英语课程的区别在于, 沉浸式英语教学中的英语用于各门课程的教学, 学生与老师全部使用这种语言, 使学生完全沉浸在第二语言的环境中。
李文婷 (2011) 通过比较英语沉浸式与非沉浸式儿童的各项认知因素与英语阅读理解, 考察了沉浸式儿童第二语言英语发展是否相比传统英语课程模式中的儿童更加充分。被试选取西安市某小学四年级两个班的小学生, 分别是沉浸式班 (51人) 与非沉浸式班 (47人) 。沉浸式班儿童从一年级起实施沉浸式英语教学, 英语课程每周8节, 非沉浸式班儿童普通英语课程每周5节。研究结果显示英语沉浸式班与非沉浸式班的英语阅读理解存在显著差异, 沉浸式班的英语阅读理解好于非沉浸式班, 说明沉浸式教学对于儿童阅读能力的提高具有显著成效。
由此可见, 虽然有争议, 但沉浸式教学对儿童第二语言阅读能力的提升还是非常有效果的。因此, 可以适当地通过沉浸式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孩子第二语言的阅读能力。
三、语言的相似性
除此之外, 语言之间的相似性也可以帮助第二语言学习者进行阅读。Ringbom (1992) 的研究表明会说瑞典语的芬兰学生在英语上的阅读能力比不会说瑞典语的学生要好。在类型学上, 瑞典语和英语有一定的联系, 而芬兰语与英语没有联系, 所以瑞典语可以对学生的英语理解提供帮助, 而芬兰语却不能提供。Jimenez等 (1995) 做了一个实验来研究他们的英语阅读能力, 实验被试是3名儿童, 一个是西班牙语-英语的双语者, 并且对这两种语言都很熟练;一个也是西班牙语-英语的双语者, 但是对这两种语言都不熟练;第三个是英语母语者。结果表明这三个孩子在很多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 这说明, 能够有效区别熟练读者和不熟练读者的重点在于:熟练的读者能够明确地辨别西班牙语和英语的结构。因此, 对语言相似度进行明确的分析是熟练的读者去阅读有难度的文章的工具。
综上所述, 认知能力对儿童阅读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沉浸式教学也有利于儿童第二语言阅读的发展, 但对于沉浸式教学的利弊尚存在争议;还有语言之间的相似性也可以帮助第二语言学习者进行阅读, 除了这三个因素之外, 是否还有因素会影响儿童阅读的发展, 还有待我们进一步的研究。
摘要:阅读是语言习得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阅读能力的获得需要相应的认知因素, 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受环境的影响, 有时也会受到语言文字特性的影响。本文主要从认知因素, 教育环境, 以及语言的相似性等方面来论述影响儿童第二语言阅读能力的因素。
关键词:认知因素,沉浸式教学,阅读能力,语言相似性
参考文献
[1]Jimenez, R.T., Garc1, G.E., &Pearson, P.D. (1995) Three children, two languages, and strategic reading:Case studies in bilingual/monolingual reading.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32:67–97.
[2]Ringbom, H. (1992) On L1 transfer in L2 comprehension and L2 production.Language Learning, 42:85–112.
[3]李文婷 (2011) 影响汉语ESL儿童英语阅读能力的认知因素, 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刘慧敏 (2010) 幼儿语音意识与早期阅读能力的相关性研究,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孟祥芝、周晓琳、曾飚、孔瑞芬、庄捷 (2002) 动态视觉加工与儿童汉字阅读, 《心理学报》第1期
[6]吴思娜、舒华、刘艳茹 (2005) 语素意识在汉语儿童阅读中的作用, 《心理与行为研究》第3期。
【《动物的语言》的阅读答案】推荐阅读:
领域:语言 《有趣的动物》说课稿11-01
语言教案 动物好朋友09-10
小班语言活动:动物宝宝去旅行08-18
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现代文阅读答案08-09
幼儿园小班上学期语言教案《小动物回家》09-17
向妈妈学习“活”的语言阅读理解附答案11-10
动物学校阅读答案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