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管理考核办法

2024-06-21

对标管理考核办法(通用7篇)

1.对标管理考核办法 篇一

陕西省国资委监管企业对标考核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引导企业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鼓励企业向国际、国内一流水平看齐,学习和借鉴先进经验,改进自身短板,提升企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做优做强目标,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监管企业,是指陕西省人民政府授权陕西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为省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以下简称为企业)。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对标”,是指企业以国内、国际同行业一流水平作为“标杆”,在企业规模、经济效益、科技创新、经营机制等方面,与同行业先进企业和先进水平进行全面比较,找出差距和原因,制定赶超战略,实现持续改进和创新超越。

第四条 企业对标考核与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企业科技创新考核组成“三位一体”的企业综合考核体系。

第五条 企业全面对标考核遵循的原则:

一是争创一流原则。企业应以行业一流为标杆,对比剖析自身短板,找准薄弱环节,明确发展目标,提出改进方向,逐步缩小差距,切实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综合实力,努力创造一流企业。

二是“一企一策”原则。集团公司应按照主业确定一户标杆企业,子企业根据业务板块采取分业施策,选定不同标杆开展对标活动,鼓励企业在对标体制机制上创新。

三是动态比较原则。企业要通过与行业一流企业全方位的动态比较,不断跟踪行业最优指标,及时提出新的赶超目标,推动企业在对标考核中持续改进,创新发展、做优做强。

四是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原则。企业要根据经营管理各环节实际开展全面对标,突出经济效益和科技创新,同时围绕企业改革发展中的关键环节进行重点对标,带动企业发展质量和水平整体提升。

第六条 省国资委依据本办法组织实施企业对标考核工作,并对企业内部对标考核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第七条 对标考核以一个会计为考核期滚动进行。

第二章 企业对标内容

第八条 企业在以下八个方面针对短板,与标杆企业实现“点”与“点”对标。

(一)在企业规模上对标。通过制定上规模、上水平的具体目标和措施,提出在国内做优做强的路线图,争取更多的企业进入全国500强、世界500强。

(二)在经济效益上对标。通过在成本费用控制、降本增效、资产利用效率、经营风险等方面对标,不断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和水平。

(三)在科技创新上对标。通过在研发投入强度、研发机构建设、科技成果转化、技术专利、品牌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科技管理等方面对标,力求掌握更多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获得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进一步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四)在经营机制上对标。通过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发展战略、全员业绩考核、制度流程、风险防范、市场营销、管理创新等方面进行对标,寻找差距,切实加以改进和提高。

(五)在治理结构上对标。通过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改制和做优做强中,借鉴标杆企业的好做法、好经验,逐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失职问责的运行机制。

(六)在节能环保上对标。通过在节能减排、资源消耗,淘汰落后产能、采取先进节能技术、资源综合利用、循环经济、绿色生态企业上对标,加快企业转型升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七)在安全生产上对标。通过在安全管理体系、过程控制、管理标准、考核制度、事故问责等方面对标,确保安全生产。

(八)在履行社会责任上对标。通过在模范带头执行国家政策法规,依法诚信经营,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对标,积极支持社会就业、民生工程,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参与社会救灾、扶贫、公益事业以及维护社会稳定等,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第九条 标杆企业为国外或其他企业的,社会责任与治理结构两项指标,企业根据实际情况选取国内先进企业作为标杆进行对标。

第三章 考核

第十条 对标考核指标的确定。企业根据短板,按照上述对标内容,提出与标杆企业有一定差距的指标作为对标建议指标,考核指标由省国资委根据企业短板确定。第十一条 对标考核的方法。企业与标杆对标,采用对比法计分。第十二条 企业对标考核的程序。

(一)每年12月中旬,省国资委与企业沟通并确定下一企业对标考核指标。

(二)每年3月底之前,企业对上对标考核的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并将总结分析报告报送省国资委,同时抄送派驻本企业的监事会。

(三)省国资委依据经审计并经审核的企业财务决算报告和经审查的统计数据以及相关评价材料,对企业对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形成企业对标考核与奖励意见。

第十三条 对标考核结果。根据企业对标考核指标完成情况,企业对标考核结果分为超标、达标、赶标三个级别。

第四章 奖励

第十四条 对标考核薪酬奖励是企业负责人薪酬的一部分,根据考核结果对企业负责人予以奖励。

第十五条 企业负责人对标薪酬奖励标准与对标考核结果相挂钩。考核结果为超标或达标的,按企业负责人基本年薪的一定比例给予薪酬奖励。

第十六条 被考核企业董事长、党委书记和总经理的分配系数均为1,企业其他负责人的分配系数根据企业负责人的责任和贡献,在0.5-0.8之间由企业确定。

第十七条 对标考核薪酬奖励与绩效年薪一并兑现,当前兑现60%,延期兑现40%。

第十八条 企业对标考核结果为超标的,根据对标结果,给予企业职工工资总额适当上浮的奖励,并纳入企业单列工资总额计划。

第十九条 企业虚报、瞒报本企业或标杆企业财务状况,导致对标考核结果失实的,追回企业法定代表人及相关负责人奖励年薪,并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给予纪律处分。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条 各省属企业对子企业的对标考核,可参照本办法执行。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由省国资委负责解释。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2012年12月19日起实施。

2.对标管理考核办法 篇二

摘要:传统的理论考核无法有针对性地考核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结合在教学过程中的体会,突出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从课程考核改革的必要性、考核办法的改革思路、课程考核内容的设计等三个方面提出课程考核办法的方案。

关键词: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考核;考核内容

一、《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考核办法改革的必要性

《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是旅游酒店管理专业的方向和必修课程,在培养方案中定性为考试课。传统的理论考核,仅仅能考察出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或是学生的突击记忆能力情况,无法有针对性地考核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更无法实现培养出酒店所需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目标。因此,对《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进行考核办法的改革势在必行。

二、《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考核办法的改革思路

课程考核办法的改革首先需要转变思想,要以促进学生就业为指导思想,要以考核学生能力和素质为考核观念,强调能力素质的提高,努力构建一个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更加科学、合理的课程考评體系;在考核中还要注重发挥考评的引导和激励的作用,努力促进老师教学方法、观念的转变,提高课程质量,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此次课程考核方式较以往方式有了一个重大改变,将以往以记忆为主的知识性考核转变到以测试实践能力高低为考核的考评。考核改革主要是改变原来以笔试为主转向综合方案制定与执行,并通过模拟或者实践的方式进行课程汇报,以达到考核与提高并重。因此,《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这门课程的考核采取过程性考核和结果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三、《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考核内容的设计

学习成绩考核是一个综合的过程,一定要要重视考核成绩的全面性、合理性及科学性。根据课程特点,《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的考核办法可以设计为:课程成绩(100%)=平时成绩×30%+理论考试×30%+实训考试×40%。

(一)平时成绩的考核内容和考核标准

学生平时成绩考核满分为100分,包括上课出勤、课堂讨论、课堂笔记和课后作业四项内容,其中上课出勤、课后大作业各占40%,课堂讨论、课堂笔记各占10%。其中,课后大作业教师可以布置酒店前厅或者客房的相关案例,给学生不同角色(大堂副理、基层面客员工),让学生小组讨论后将方案上交。教师根据课后作业完成的质量,给与相应分数。

(二)理论考核的内容和考核标准

理论考核内容的选取的依据是《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内容分布章节、课程知识目标、课程所需的学时和课程的重难点,每一章都应涉及,每一章也赋予相应的分值,以保证试卷的全面性、科学性。理论考核主要考察学时对前厅客房的基础理论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其中对于需要实训重点考核的章节如前台接待、中式铺床等内容,可以在理论考试中少涉及一些。

(三)实训考核的内容和考核标准

(1)散客入住1.礼貌问候、询问是否预定。2.如有预定,查找预定资料;无预定,推销房间(中、高、低档推销)。3.请客人填写登记表;并与其确认租房种类、费用、结算方式、退房时间。4.请客人出示证件,核对与登记表内容是否出入。5.填写入住联单;收押金;有无贵重物品寄存办理。6.填写房卡,递交房卡(钥匙);介绍其用途,礼貌及祝福语。7.通知客房、送单;输入电脑。8.以上程序3分钟内完成。25

(2)团队入住1.与陪同确认团号、人数、住宿时间、用房数量。2.及时匹配该团预定资料。3.收取押金,贵重物品的寄存。4.给用房配套钥匙(卡)。5.办理登记时间,通知楼层,分房表交行李生,送单。6.输入电脑;以上程序2min内完成。15

咨询服务1.本市基本的旅游景点。2.本市的交通状况。3.酒店营业状况及收费等。4.下高速到酒店的交通路线。5.本市特色饮食及人文风俗。15

应变能力突发紧急事故的应对,刁难顾客的投诉处理。15

销售艺术1.房间销售。2.配套服务销售。20

项目要求细则

床单(27分)1.一次抛单定位。2.不偏离中线。3.床单正反面准确。4.床单表面平整光滑。5.包角紧密平整,统一式样

被套(9分)1.一次抛开。2.平整。3.被套正反面准确(抛反不得分)。4.被套开口在床尾(方向错不得分)

羽绒被(38分)1.打开羽绒被压入被套内做有序套被操作。2.抓两角抖羽绒棉被并一次抛开定位,被子与床头平齐。3.被套中心不偏离床中心。4.羽绒被在被套内四角到位,饱满、平展。5.羽绒被在被套内两侧两头平。6.被套口平整且要收口,羽绒被不外露。7.被套表面平整光滑。8.羽绒被在床头翻折45厘米。9.尾部自然下垂,尾部两角应标准统一

枕头(2个)(14分)1.四角到位,平整挺括。2.枕边与床头平行。3.枕头中线与床中线对齐。4.枕套沿无折皱,平整,自然下垂

综合印象(12分)1.整体印象:三线对齐,平整。2.操作过程动作熟练流畅,表现大方

3.生产指标对标管理办法 篇三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生产指标对标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根据神华集团相关管理规定,并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规定了公司各发电机组生产指标对标管理工作的组织与职责、内容与要求、检查与考核。

第三条 关键名词术语解释

(一)同业对标: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是运用标杆管理方法从现状分析、选定标杆、对标比较、最佳实践到持续改进的闭环过程,是提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和绩效水平的重要抓手和载体。

(二)生产指标对标:指对一定时期内的全部或部分生产指标进行分析研究,通过锁定行业中的最优水平,对照标杆提高自身的绩效和竞争能力,找出实际与计划、本期与上期、实际与设计、实际与先进的差距,分析原因,挖掘潜力,提出措施,持续改进,进而提升生产安全、经济运行水平的一种管理方法

第四条 生产指标对标工作按照“求真务实、力求实效”的总体要求,遵循“全面开展、动态比较、指标与管理兼备、持续改进完善提高”的原则,以指标对标为先导、管理对标为核心、绩效提升为目标,坚持重在管理、重在过程、重在执行力,通过在

公司各层面、各专业“抓典型、树标杆”,不断完善以指标体系、评价体系和管理控制体系为核心的生产指标对标工作机制,确保生产指标对标管理工作取得实效

第五条 本办法适用于的生产指标对标全过程管理工作。

第二章 组织与职责

第六条 公司生产指标对标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分级管理。

第七条 公司成立以分管生产副总经理为组长、总工程师为副组长及生产技术部、发电运行部、设备维护部和各外委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生产指标对标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公司生产对标管理,主要职责有:

(一)贯彻落实上级有关生产指标对标的决策部署。制订生产指标对标管理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审阅生产对标管理办法,建立健公司生产对标指标体系。

(二)决策公司生产指标对标管理工作的重大事项,制定生产指标对标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三)审批公司生产指标对标工作管理制度和工作计划、指标体系、评价体系及管理控制体系等。

(四)审批各类生产指标对标的标杆值。

第八条 公司生产对标管理领导小组下设生产对标管理办公室,主任由生产技术部经理兼任。办公室设在生产技术部,负责生产对标管理的日常工作。主要职责有:

(一)落实生产指标对标领导小组的工作部署,负责生产对标工作的组织、策划和协调。

(二)制定生产对标指标工作管理制度和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三)根据上级公司和对标指标体系要求,针对系统生产综合管理水平和对标情况,组织专业人员提出管理标准及对标的指标内容,管理和编制指标体系,建立生产指标对标数据库和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四)组织完善生产对标指标体系、评价体系和管理控制体系,并组织实施。

(五)对生产指标对标过程中阶段性工作目标提出具体要求,协调有关专业制定指标改进措施,督促有关单位加以落实。

(六)加强过程控制管理,考核指标完成情况;组织对生产指标对标管理的相关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价,包括指标评价和管理评价两个方面,并定期发布分析评价结果。

(七)组织协调典型经验的申报、评选、发布、推广应用及向管理标准转化工作。

(八)负责组织制定、修订对标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提出本办法的修订意见和建议,并保证制度的有效性。

(九)组织开展生产对标管理的各类研讨和专题论证,组织开展生产对标业务培训、检查总结和经验交流活动。

第九条 成立生产指标对标领导小组、建立管理网络,明确管理归口部门、设置管理岗位,负责本单位的生产指标对标日常工作。主要职责有:

(一)贯彻落实上级公司生产指标对标的相关管理规定,制订并及时修订适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生产指标对标管理制度。

(二)生产技术部为本单位生产指标对标的归口管理部门,建立健全本单位生产指标对标管理机构,明确专责人员,形成完善的生产指标对标组织体系。

(三)建立健全本单位生产指标对标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工作标准和管理流程。

(四)制定本单位生产指标对标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五)及时、完整地上报生产指标对标数据,确保各项指标与其他途径上报的数据口径统一、准确可靠、数据勾稽关系相符。

(六)定期开展指标分析和管理评价,制定指标改进的各项管理及安全、技术措施并严格落实。

(七)每年组织申报本单位在安全生产管理实际中已证明有效和可持续、产生出色成果并具有推广价值的工作方法、流程等典型经验。

(八)组织开展本单位生产指标对标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第三章 管理内容与要求

第一节 生产指标对标原则

第十条 深入开展精益发电的研究与实践,广泛与国内外先进电厂对标,以业内先进发电管理水平为标杆,对安全、经济、环保、管理等各个方面开展全方位综合对标,用指标差异查找管理差异,持续改进完善,实现对标管理的常态化,持久化和精细化。

第十一条 加大宣传力度,形成上下联动、全员参与的氛围。加强对开展对标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导,完善组织机构,明确责任和目标。

第十二条 建立健全对标管理的工作机制,统一协调各专业、部门对标工作中的关系,做到目标明确、制度完善、执行到位、考核严明。

第十三条 要把对标管理工作与日常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查找在管理方式、管理手段、技术措施等方面的差距和问题,制定整改措施,持续改进,把对标管理工作规范化、常态化,逐步形成长效机制,不断创新,追求卓越的经营绩效。

第十四条 生产指标对标管理的原则

(一)生产指标对标管理要与全面预算管理相结合、与节能减排工作相结合、与精细化管理工作相结合、与日常工作相结合。

(二)全面系统原则。在生产指标对标范围上要实现不同地区相同专业企业与国内外同行企业之间等不同层面的对标比较。在对标内容上,要实现指标水平、管理手段等方面与先进企业的对标。

(三)循序渐进原则。在对标管理工作中,指标要由少到多,由主到次,逐渐推进,不断总结经验,持续改进、完善生产指标对标管理办法及标准。通过动态的对标管理,不断确定最优指标,确立新的标杆指标,确保标杆的先进性。

(四)科学实用、量化可比原则。对标系统各项实际指标必须真实,能准确反映企业生产运营管理水平。通过同行业比较,明确指标先进性与管理有效性、科学性上的差距,确定改进方向,不断完善各项措施和标准,持续提高经营业绩和管理水平。

(五)闭环控制、动态管理原则。不断完善改进管理标准和指标体系,以指标找差距,以差距查管理,以管理促提高,突出流程管理、过程控制和管理手段的不断创新。实现对标管理工作的闭环管理,不断地完善、改进和提高。

第二节 生产指标对标体系

第十五条 根据自身管理特点和实际需要,对指标体系进行选取和扩展,逐步实现生产指标对标数据的自动采集、汇总、计算分析和动态发布,为指标数据的准确、客观提供技术保障。

第十六条 结合实际建立科学合理的生产指标考核体系和奖惩办法,每年应根据生产指标情况,及时修订指标考核制度,对指标按照厂、部门、班组逐级分解,层层落实,实行目标管理。

第十七条 生产指标对标指标体系编制原则

(一)导向明确原则。指标的选取,突出安全生产工作中心、突出重点指标,形成从结果指标到过程指标的树状指标体系。

(二)成熟、可比、可控原则。纳入指标体系的指标,应数据来源统一、明确,指标结果准确、可控;具备统计基础,能够进行历史数据对比;受客观因素影响相对较小。

(三)有利于指标评价和分析诊断原则。指标体系要有利于全面、客观、准确评价全厂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有利于组织开展指标分析诊断工作,有利于促进管理创新。

(四)持续完善原则。在保持指标体系结构相对稳定的基础上,根据行业发展状况和不同阶段工作重点,为确保各项管理手段和标准的适应性、指标体系的全面性、先进性和示范性,上级公司适时对指标体系进行动态调整和完善。

第十八条 生产对标指标体系内容包括生产各专业指标,各专业指标要统筹兼顾、协调统一。应从指标结构、指标统计、指标值分类和指标值的搜集与更新等方面表述对标管理的阶段成果,同时也要反映对标管理的过程,从专业指标向综合指标转变,从主及次逐渐充实和完善。

(一)指标结构。依据公司确定的指标体系树结构,按照对经营绩效影响程度和分级管理指标的原则,建立生产对标指标体系。

(二)指标统计。依据公司确定的指标统计方法,按照专业指标“谁负责归口管理,谁负责统计”的原则,分工作阶段和单元进行指标统计。

(三)指标值的搜集与更新。及时搜集本行业和本区域的指标先进值和平均值,确定本单位指标核定设计值,并结合实际及时更新。

(四)对指标进行动态分类、分析和对比,本着过程控制的原则,建立各类指标的定期发布制度。

第三节 对标管理流程

第十九条 开展对标管理要明确各阶段工作目标、主要工作内容及工作要求,保证对标管理取得成效。将生产指标对标工作分为整体规划与标杆选定、指标分析、对标信息公布、实施与评估、持续改进这五个阶段进行。

第二十条 整体规划与标杆选定阶段

(一)分析现状,明确对标内容。对企业指标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梳理企业管理标准和业务流程,分析存在的问题,确定对标内容与方向,形成系统的现状分析报告。

(二)选择标杆对象。收集国内外先进电力企业的管理标准、指标信息及最佳实践,建立潜在标杆合作伙伴信息数据

库,对这些潜在标杆进行分析和筛选,确定最终标杆单位和对标范围,制定对标实施方案。

(三)收集资料和数据。建立和完善标杆企业数据库和案例库,重点收集生产方面的资料和数据,在收集过程中要对资料进行甄别,要尽量保证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同时要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摘要分析,为后续的标杆比较建立数据基础。

第二十一条 指标分析阶段

(一)分析差距。对收集的全部数据资料和考察成果进行综合分析,分析自身与标杆企业的差距,分析管理手段和内外部环境上的异同,找到存在差距的根本原因。在分析方法上一般采用差异性分析、阶段性分析、典型性分析和综合性分析,并根据实际,灵活运用一种或多种分析类型。

1. 差异性分析是通过与标杆进行比较、分析,明确影响指标差异性的主客观因素及其程度,研究指标与主、客观因素的相关性及其规律。对象是终端指标、过程指标、单项指标、专业指标或相关的一组指标。分析报告内容包括:分析对象、指标差异、影响因素、影响程度、分析结论、完善的对策和措施等。

2. 阶段性分析是对不同时段的指标数据进行对比、跟踪和分析,并预测趋势,以及时发现各项管理过程中存在的苗头性、趋势性和关键性问题,提出相应的控制和改进措施。对象是终端指标或过程指标,单项指标、专业指标或相关的一组指

标;应通过多组指标数据的分析来确定指标与时间因素的相关性及其规律。分析报告内容包括:分析对象、指标差异、发展趋势、相关结论等。

3. 典型性分析是针对影响安全生产的关键指标、关键因素和关键环节进行深入分析,对照最佳实践,找出差距,分析原因,重点改进。分析报告内容包括:分析对象、业务现状、最佳实践、与最佳实践的差距、差距原因和改进措施。

4. 综合性分析是在差异性、阶段性和典型性分析的基础上,对企业总体绩效水平进行分析与评价,从总体角度确定对集团公司战略和绩效要求的完成程度,确定差距、改进方向及措施;重点是反映“安全、质量、效益”等方面的评价指标。分析报告内容包括:企业现状、标杆水平、整体差距、影响因素、影响程度、发展趋势、改进方向及改进措施等。各单位在开展对标分析的同时,要将分析结论作为企业制订持续改进措施的重要依据,并滚动修订各单位的工作计划。

5. 阶段性分析一般以月、季度为周期进行,要与经济活动分析相结合;差异性分析、典型性分析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综合性分析每季至少一次,集团公司对各单位的综合性分析每半年评价一次。

(二)拟定改进目标。发电机组应按照相关性、先进性、可实现性、可测量性、系统协调性的原则,设定合理、合适的对

标目标,拟定未来的指标水平,对拟定的指标目标必须适度和可操作性强。

第二十二条 对标信息公布阶段

制定信息发布制度和信息报送制度,参考上级公司对标平台各种实际指标现状,公布标杆企业及典型企业的良好管理实践。研究与标杆企业在管理方式、管理手段、技术投入等方面的差距,进行综合原因分析,找出问题所在,制定改进措施及组织落实。

(一)信息发布制度

对标信息实行集中、统一发布,以提高对标信息透明度和时效性,增强对标激励作用,促进先进经验交流推广,为管理决策提供参考,保证对标管理顺利进行。

(二)信息发布内容

信息发布内容包括生产指标对标指标数据、分析评价报告、典型经验、工作动态等相关信息。按对标周期发布各类指标结果;按发布指标综合分析结果;适时发布专业管理典型经验,按发布标杆单位;动态发布生产指标对标管理简报等信息;按需要发布对标管理其他相关信息。

(三)信息发布方式

生产指标对标信息主要通过各类工作会议和研讨会、各类文件、网络平台、工作简报等方式进行发布。

(四)信息报送制度

对标信息报送要体现内容真实、来源可靠、快捷高效的原则,信息报送内容包括各类生产指标对标指标数据、分析报告、工作总结、专业管理典型经验和其他相关信息。

(五)信息报送内容及时限

按报送综合性分析报告;工作简报每季度至少一次,工作总结按报送;专业典型经验和标杆单位经验报告按要求报送。每月5日前报送上月指标数据,每年7月10日前报送半指标数据,次年1月10日前报送指标数据

第二十三条 实施与评估阶段

(一)制定具体的生产指标对标实施方案,包括计划、实施方法,并且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出具体的改进措施与实施方案,全面实施整改工作,并对整改结果进行评估。在评估的基础上,积极转化和推广对标成果,完善管理平台和指标体系。

(二)对生产指标对标工作实施过程控制,将生产指标对标规划和计划逐项、逐层分解为阶段性工作目标,及时分析和发现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措施,实施改进,并对改进成效进行监督评价和反馈,形成闭环控制机制。

(三)对生产指标对标常态工作机制建设及其成效进行科学、公正、规范、统一的评估。总结最佳实践,寻找管理差距,坚持持续改进,提高生产指标对标指标的先进性和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发展。

1. 对标评估原则和方法。按照指标与管理兼备的原则,对指标和管理进行评估。指标评估包括单项指标评估、专业指标评估和综合指标评估,管理评估包括标准制度、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等方面的综合评估。评估方法可采取整体评估与单项评估相结合;定期评估与不定期评估相结合;外部评估与自我评估相结合。

2. 指标评估。对指标体系中的评估指标,按突出“安全、质量、效益”的原则,客观、公正地进行评估;指标评估方法要先主观后客观、先管理后技改的原则对指标进行评估;指标评估内容。指标评估包括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类指标评估。

3. 管理评估。管理评估遵循全面、规范、动态闭环和与日常业务管理相结合的原则;管理评估主要内容:对应指标的业务管理标准制度建设和执行情况,业务流程的科学性,技术水平和管理手段的先进性,制度和管理的适应性和有效性等

第二十四条 持续改进阶段

在对标管理过程中,要经常审视改进计划和实施方案的有效性,在部分或全部达到和超越对标企业后,应动态调整对标标杆,与更先进、更优秀的企业对标,不断追求卓越的工作绩效,通过管理方式和技术的改进保证指标的先进性。

第四章 监督与检查

第二十五条 主管生产指标的副总经理(副厂长)负责对本企

业生产指标对标管理工作的落实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

第二十六条 生产技术部负责本办法的具体落实和执行,定期对本办法的执行情况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应立即整改、考核。

第二十七条 检查和评价记录应妥善保管,保存期为3年。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由生产技术部负责解释。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生产指标对标主要工作流程图

附件

生产指标对标主要工作流程图

4.对标管理考核办法 篇四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同业对标的原则

第三章 同业对标指标体系

第四章 同业对标工作程序

第五章 同业对标管理

第六章 组织领导与职责

第七章 附 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按照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发展目标,为全面贯彻 “三抓一创”工作思路,加强对公司系统创一流同业对标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开展创一流同业对标工作目的是全面提高企业综合素质。以开展国内外同业对标为主要内容,深化创一流工作,用指标评价企业,用业绩考核企业,增强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综合竞争能力,实现一流的管理、技术、效益和服务。

第三条 同业对标工作要求真务实,力求实效。各项指标要真正反映公司管理实际和水平;要不断完善公司系统的各项管理;实现管理上新的突破,指标上新的水平,发展上新的业绩。对标内容要切合公司实际,由少到多,由主及次,逐渐递进。

第四条 建立符合公司生产经营特点和“一强三优”目标要求的企业管理体系,为开展创一流同业对标提供坚强的制度保证。以制度建设为切入点,统一标准,统一规范。不断挖掘潜力,堵塞管理漏洞;加强绩效考核,提高工作效率;规范工作程序,保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

第五条 按照关口前移、过程控制的要求,制订涉及公司系统各项业务的同业对标工作过程控制管理制度。

第六条 本办法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总部、区域电网、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公司、地市供电企业等。公司系统其他企业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章 同业对标的原则

第七条 全面开展同业对标的原则。在对标范围上,要实现不同区域电网公司、各省电力公司、各供电企业、公司各级电网企业与国外同行企业之间等不同层面的对标比较。在对标内容上,要实现指标标准、管理手段与方式的对标比较,逐步覆盖公司各项管理和业务。

第八条 动态比较的原则。按动态比较的管理模式,不断确定公司系统最优指标,确立新的标杆,确保标杆的先进性。根据公司“一强三优”发展目标的要求,确定国外同行业最先进指标,开展国际同业对标工作。同业对标既要比终端性指标,又要比过程性指标,立足于通过过程控制来保证终端指标的先进性。

第九条 指标与管理兼备的原则。实施完善、科学、有效、规范的管理,保证各项指标的先进性。通过同业比较,明确指标先进性与管理有效性、科学性上的差距,确定改进方向,完善各项措施和标准,不断提高经营业绩和管理水平。在同业比较中,既要比管理的手段,更要比管理的流程,通过管理手段和方法的比较,优化流程,强化专业化管理和集约化经营,实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实现新的业绩指标水平。

第十条 持续改进完善提高的原则。不断完善改进管理标准和指标体系,突出流程管理、过程控制和管理手段的不断创新。实现同业对标工作的闭环管理,不断确定新的标杆,不断评估差异,不断检验各项保障手段和管理措施的适应性和有效性,不断地完善、改进和提高。

第三章 同业对标指标体系

第十一条 建立科学合理、突出公司“一强三优”发展目标和业绩考核要求的同业对标指标体系。

指标体系立足于从单项指标向单项、复合型指标转变,从单纯的终端指标管理向终端指标与过程指标管理相结合转变;既看水平、成果又看成本、效益,以获得最佳投入效果比;既能够与国际接轨,体现公司的一流水平,又符合公司战略发展规划要求。

第十二条 同业对标指标体系包括电网公司对标指标体系和供电企业对标指标体系。内容包括安全生产、电网结构、电网建设、基建管理、技术装备、调度管理、资产经营、营销服务、供电质量、设备管理、人力资源、法律事务、科技与信息化等指标。

第十三条 公司将对指标进行动态分类分析和对比,本着过程控制的原则,建立各类指标的月度、季度、发布制度。根据公司的发展状况、不同阶段重点工作以及同业对标的成果,对指标体系进行动态调整,以确保各项管理手段和标准的适应性、指标体系的先进性和示范性。

第十四条 建立同业对标工作过程控制管理机制。对同业对标过程中阶段性工作目标提出要求;对涉及各项管理过程中发生的苗头性、关键性、倾向性等可能影响企业指标先进性问题,及时提出阶段性的控制和改进要求;促使相关企业及时制定措施,强化管理。

第四章 同业对标工作程序

第十五条 开展同业对标要明确各阶段工作目标、主要工作内容及工作要求,保证同业对标取得成效。围绕现状分析、选定标杆、对标比较、最佳实践、持续改进等五个阶段开展同业对标工作。

第十六条 现状分析阶段。通过分析现状,梳理管理标准和业务流程,分析存在的问题,确定对标内容和对标方向。

第十七条 选定标杆阶段。收集国内外先进电网企业的管理标准及指标信息,依靠公司发布的同业对标指标体系,通过对标杆进行分析,确定最终标杆单位和先进指标。

第十八条 对标比较阶段。与选定的标杆进行对标,研究与标杆企业在管理方式、管理手段、技术投入等方面的差距,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及实施方案。

第十九条 最佳实践阶段。按制定的改进措施与实施方案,全面实施整改工作,并对整改结果进行评估。在评估的基础上,积极转化和推广对标成果,完善管理平台和指标体系。

第二十条 持续改进阶段。在部分或全部达到和超越对标企业后,应动态调整对标标杆,与更先进、更优秀的企业对标。

第五章 同业对标管理

第二十一条 国家电网公司建立创一流同业对标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各电网公司和供电企业指标数据网上报送、自动计算排序、实时分析和动态发布。以指标动态排序发布的方式,激励各企业学先进、找差距、抓管理、争上游。

第二十二条 各单位在创一流同业对标管理信息系统中进行查询、开展对标。要增强企业意识,自我加压,把开展同业对标工作变成企业加快发展、“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自觉行动。

第二十三条 各单位要按规定时间和规定要求报送指标数据,指标数据按月、季、年上报,每月10日前报送上月指标数据,每年4月10日、7月10日、10月10日前报送季度指标数据,次年1月15日前报送上指标数据。

第二十四条 各单位报送的数据应保证准确性、实时性和唯一性,各单位法人对指标数据的真实性负责。

第二十五条 对数据库中含有国家电网公司主要商业秘密的内容,各单位要严格执行保密规定,不得向社会和咨询机构提供指标信息。

第六章 组织领导与职责

第二十六条 国家电网公司成立创一流同业对标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公司创一流同业对标工作,主要职责是:

(一)根据公司发展战略,制定创一流同业对标工作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审批创一流同业对标工作管理办法、同业对标指标体系和同业对标工作过程控制管理办法等;

(二)审批公司创一流同业对标工作计划;

(三)决定公司开展创一流同业对标工作中的有关重大事项。

第二十七条 国家电网公司总部各部门按照“一强三优”发展目标和同业对标指标体系要求,结合管理职责,针对公司系统生产经营综合管理水平和同业对标情况,提出各项管理标准及同业对标的指标内容,提出公司系统及国内同业最优、国外同业最先进指标;审核各单位上报的指标数据;组织开展指标执行情况的跟踪分析;加强过程控制管理,考核指标完成情况;开展创一流同业对标工作相关内容的分析、评估和总结。

第二十八条 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负责汇总各类指标;组织开展各类调研和专题论证;组织管理和编制指标体系;组织信息动态发布;组织建立同业对标指标数据库及指标数据的滚动更新;组织创一流同业对标工作总结和经验交流。

第二十九条 公司创一流同业对标工作实行分层分级动态管理。国家电网公司负责各级电网公司创一流同业对标工作的监督管理;区域公司、省公司分别受国家电网公司委托负责所辖供电企业的创一流同业对标工作监督管理。

第三十条 公司系统各单位要按照同业对标工作的统一部署,完善过程控制、流程控制手段,立足于管理手段的创新。根据对标结果,开展指标专项分析,制订完善措施,做好持续改进工作。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由国家电网公司负责解释。

5.安全科岗位对标考核标准 篇五

为了保证安全科岗位对标工作落实,人人对标上岗,上标准岗,干标准活,特制定此考核办法。

一、考核办法:

1、月均分在90分以上的按照岗位标准工资发放。

2、连续三个月75分以下或连续三次调换岗位仍不达要求的彻底淘汰。

二、班考核

(一)、考核细则:

1、班前准备(10分)

根据通用规范规定的项目,每违反一项扣2分,扣完10分为止。

2、交接班(20)分

(1)未按规定现场交接班扣除10分。

(2)交接簿到位扣5分。

(3)未履行交接手续扣5分。

(4)未电话汇报扣5分,扣完小项分为止。

3、作业准备(20分)

(1)所需用工具未带扣5分。

(2)未执行作业前检查扣5分。

(3)不符合作业规程规定事项扣5分。

(4)其他问题一项扣2分,扣完小项分为止。

4、作业(50)

(1)发现三违行为不制止的扣10分,重大三违扣20分。

(2)其他一项不达规范扣5分。

6.浅谈企业对标管理 篇六

关键词:对标管理关键要素企业管理

对标管理即标杆管理(Benchmarking),就是不断寻找和研究企业内部和同行业一流的最佳实践,并以此为基准进行测量分析与持续改善,最终成为行业标杆。

一、对标管理介绍

对标管理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是实现管理创新并获得竞争优势的最佳工具。国际管理学界把对标管理归纳为21世纪三大管理工具之一。与三大工具中的另两项流程再造和战略联盟相比,对标管理运用范围更加广泛。作为企业提高绩效和绩效评估的工具,它对于企业提高竞争力、战略优化、成本和质量控制等有着重要意义。

二、对标基本思路

对标管理的基本思路可以为“立标、对标、达标、创标”四个环节。

立标:选择业内外最佳的实践方法,作为标杆。

对标:梳理自身短板,对照标杆测量分析,寻找差距,探索达到或超越标杆的方法和途径。

达标:改进落实,在实践中达到标杆水平。

创标:超越选定的标杆,形成更先进的实践方法。

三、对标管理的分类

对标管理通常分为4种,第一种,内部对标。第二种,竞争性对标。对企业来说,最明显的对标对象是直接竞争对手。第三种,行业或功能对标。就是公司与处于同一行业但不在一个市场的公司对标。第四种,与不相关的公司就某个工作程序对标。即类属或程序对标。

四、对标关键要素

后金融危机时代,很多企业目前存在着核心竞争力有待加强、治理结构尚需完善、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管理水平和资源配置效率需要提升等问题。通过对标应该如何下手解决这些问题,本人认为应抓住世界一流企业管理的九个基础要素。

世界一流企业管理基础要素主要有以下九个方面:战略决策、领导力建设、公司治理、运营与控制、经营业绩、国际化、人才管理、创新管理、品牌与客户。其中,前四项是企业管理的基础要素,也是斯蒂芬·P·罗宾斯(Stephen P. Robbins)在传统管理学领域强调的四个方面,后五项则是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点。

1.战略决策:充分发挥战略统领作用,坚守核心价值和目标,同时具有高度灵活性和适应性,这是世界一流企业的重要特征。一流企业善于拒绝不适当的机遇和增长诱惑,主业精干突出,相关业务能协同发展。

2.领导力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领袖致力于超越现状的伟大目标,鼓励团队建立共同视野,强调信任和坚强有力的合作关系,激励所有人的内心梦想,鼓励创新,催化积极变革。这类企业通常都有未来领导培养机制,充分满足战略制定需要。

3. 公司治理:世界一流企业并无一套统一的治理模式,但其基本要义均广为接受: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理应各司其职,各尽其责,规范运作,形成科学决策、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董亊会职能强大,董事结构优化,董事会运作水平高,员工参与民主管理程度高。

4.运营与控制:风险管理和管理信息化越来越成为世界一流企业加强控制、提升运营水平的两大重点。它们分别在保障企业稳健发展和加强信息透明度、统一企业上下级行动上起到关键作用。总体而言,这些一流企业管理方法和技术均比较先进高效,管理活动实现了风险智能化和高度信息化;内部控制健全合规,全面风险管理广泛深入;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信息化,实现管控一体,协助提高科学决策的水平和速度。

5、经营业绩:在经济和商业周期的各个阶段,世界一流企业在保持持续、稳定增长的同时,能很好地兼顾较高的营利性,给予股东长期稳定的回报,实现资产保值增值。

经营业绩主要从规模性(销售收入、总资产)、营利性(净利润、资产回报率、股东权益回报率)、成长性(销售收入复合增长率、净资产复合增长率)、债务风险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对比。

6、国际化:世界一流企业拥有强大的国际影响力,能够以全球视野及“双赢”的开放合作心态,立足全球配置资源、人才、技术和市场等各类资源,准确定位适合自身发展的国际化模式,迅速在新兴市场占有先机。这类企业的总部拥有强大的协调与控制能力,而与海外战略配套的组织、运营、研发、人才管理、风险控制和企业文化管理等方面则执行力较强。

7、人才管理:世界一流企业的人才管理注重量才适用、沟通协作,并能为员工提供更多跨界工作经验与机会。世界一流企业员工队伍普遍结构合理、人才齐全、协调发展,知识和能力有效互补,职业化、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程度高,个人创造性和团队协作能够有机统一。

8、创新管理:世界一流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真正与众不同的价值。这种价值无一不来自于创新,包括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以及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管理创新等多个方面。目前,世界一流企业更加注重创新的市场化速度及回报、创新项目的取舍与平衡,以及产业链成员的参与性。高效的科技创新成果商业化转换能力可以显著增加企业价值。

9、品牌与客户:品牌建设和客户需求管理关乎企业未来竞争力。世界一流企业品牌有几下主要特征:企业与产业链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纽带,是信任和表里如一的标志,有切身的情感联系;品牌建设永远以客户为中心整合价值,同时强调和展示企业的独特核心价值与成功之处,注重品牌生命周期管理;围绕品牌营造企业文化,重视可持续发展及企业道德建设。

五、对标管理的步骤

1、建立对标团队,明确分工与职责

团队人员安排取决于对标范围的大小、公司规模、对标预算、程序和环境等要素。由于对标工作是整体性工作,必须得到高级领导的支持和用户,建议主要领导挂帅。明确团队分工与职责,建立相应的约束激励机制,加强成本和费用控制等。

2、制定工作计划,明确对标内容

制定清晰的工作计划,然后分析企业现状,梳理存在的的问题,明确对标内容。企业可以通过分解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头脑风暴法等摸清现状找出问题,结合对标关键要素,确定对标指标。

3、确定标杆对象,搜集相关数据

此阶段主要搜集国内外最佳实践典型,建立标杆库,并对这些对象进行分析和筛选,确定最终标杆单位和对标范围。

标杆选取的一般原则:

(1)先进性

标杆是行业中最佳实践的代表,是公认的业绩领先者,具有先进性。

(2)相似性

标杆应与本企业具有相似的特点,并且可以模仿。

(3)可行性

对于外部标杆,应谨慎选取,由于标杆企业所处环境及发展阶段不尽相同,因此最佳实践经验具有条件约束,切不可“拿来主义”,应认真分析,因企制宜。

标杆对象选取不宜过多,一般选取2到3家即可。

4、整理信息情报,分析存在差距

对标工作需要收集大量的相关资料,进行比较分析,跟踪学习,在理解标杆对象最佳实践的基础上,衡量自己与别人业绩的差距。对于外部标杆对标,可先通过各种渠道搜集标杆对象公开的信息,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其次信息必须实践跨度足够长,覆盖面广,能够反映标杆企业的全貌。但是搜集目标对象的一手信息是工作中最困难的部分,关键信息未公开或者涉及商业秘密不便提供,因此必须还要挑出成为潜在对象的企业,通过各种途径与之联系,使之成为具有操作性的标杆对象。

5、制定改进目标,持续进行改进

通过对标往往会获得最先进的理念,但先进的理念不一定就适合于本企业,因此要实事求是,设定合理的方案与目标。改进目标是循序渐进式的,可分为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定期分析比对,制定后续改进目标,完善修正方案。改进方案实施前,需要整合企业内部资源,使阻力最小化。

在对标工作中应将工作进展及时向全体员工反馈交流,征询意见,要统一员工思想,使对标工作行动一致,形成上下互动的气氛。

6、评估改进结果,沉淀宝贵经验

对标工作领导应按照改进方案,对整改结果定期组织评估,对新的情况进行分析,对后续工作进行部署。在评估工作的基础上,积极转化和推广对标成果,不断完善对标方法和指标体系,探索属于自身的最佳实践。

对标工作是长期工程,应建立长效机制,使工作能够持续开展,不断深化。

六、对标管理的效果

对企业而言,通过对标管理以把企业运营管理从上而下的进行梳理和规范,使企业做到有完善的指标体系,科学的考核办法,平衡的分配模式,能够客观地评价工作,实施合理有效的办法进行管理控制,通过对标管理,企业可将管理精细化,持续改善企业生产经营模式,使企业竞争力提升。

参考文献:

[1]宋克勤.管理学.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

[2]伍爱 黄丽.现代企业管理学.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

[3]希特.战略管理:竞争与全球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4]赵健.对标世界一流企业.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3.

[5]彼得·德鲁克.管理的实践(珍藏版)[M].齐若兰,议.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7.材料管理考核办法 篇七

目的:为进一步加强材料费用管理,完善收旧利费、节支降耗管理制度,把生产管理和经营管理有机结合起来,达到降低成本,增收节支,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促使全矿形成文明生产事事、时时有人管的良好氛围,确保我矿2011年各项指标顺利完成。

总则:强化生产成本管理,降低生产消耗,突出现场材料细化管理,实行材料投入节(超)奖罚体系,从矿级领导到材料管理部门(计划科),从材料管理部门到材料管理职能部门(生产、机电、供应、运输、通风),从职能部门到区队,从区队到班组,从班组到员工,层层把关,责任到人,严格材料考核,真正落实奖罚兑现。经研究决定,制定本办法。

一、材料管理考核部门、单位责任分工

1、计划科:

是全矿材料节支降耗管理工作的总牵头部门,负责落实材料投入及浪费责任,实施材料费用考核,对材料使用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监督。主要职责有:(1)负责全矿的材料管理工作,降低新材料的投入,对全矿各单位材料消耗情况进行考核、调剂;

(2)负责支护材料回收升井后的统计工作;(3)负责全矿复新材料的使用及修旧利废计划的考核工作;(4)负责井上、下材料管理工作,定期对井上、下材料使用及浪费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对违反材料管理制度的单位或个人进行处罚;

(5)负责各单位月度材料使用及浪费考核统计工作,对各单位材料节超情况进行分析处罚,并汇总上报。

2、生产部:负责升井材料的协调检查监管工作,对不能修复的材料由升井区队分类存放至矿机电大院指定地点。负责物料升井后的地面存放地点的指定和监管,杜绝乱丢、乱堆、不分类码放等违背标准生产的现象发生。

3、机电科:(1)负责控制矿井所有生产环节的机电设备和配件的消耗和管理;(2)负责管理控制全矿的电费;(3)负责引进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管好、用好、保养好生产设备,对设备要搞好调剂,避免设备闲置,同时降低设备损耗,合理控制油脂、配件等消耗,严格交旧领新制度;(4)负责全矿皮带、钢轨使用管理,合理安排新皮带、钢轨的投入,特别是皮带,严格新皮带使用周期,强化回收复用管理;(5)负责对井下一线生产单位机组检修、综采掘进大部件更换的管理工作;

4、供应科:负责全矿进购材料的质量验收,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注重管、供、用效益,加强储备管理,确保生产所需,合理调配库存各类物资。

5、机运队:负责对井下各主要巷道的物料码放、矿用车辆 的存放以及升井物料进行监督监管,对升井物料车内出现垃圾,升井物料混装乱装,封车不牢,装车超高、超宽,将可修复利用物料丢弃至废料堆,损坏运输设备、车辆的,经发现后,机运队负责汇报调度室,由调度室对责任单位进行罚款处理。

二、材料审批管理

1、每季度由材料使用单位根据季度任务计划制定材料领用计划,材料计划数额准确率要求控制在上下误差20%以内,分别报材料分管职能部门审批,分管领导同意批准后,方可领取使用;

2、各分管部门审批领用材料计划时,应先清查使用库存材料及复用回收材料,确需新增的,要合理安排,严格控制材料消耗;

3、由于生产工艺改变或其他因素需追加材料,由使用单位根据技术要求,经分管部门严格审核,现场核实,分管矿领导同意,矿长批准后,报计划科核对无误,供应科再根据材料审批手续,审查核对领用物品无误后,方可发放材料。追加材料、费用严禁改变用途,否则按超耗处罚责任单位;

三、材料考核管理

严格材料审批材料考核管理要做到有旧的不领新的,能修的绝不报废,从而将回收复用工作变成节约材料的重要手段之一。对部分资金占用量大的材料,实行月度分解、季度考核,具体考 3 核内容指导如下:

1、材料费用超(节)额(按各单位实际完成工程量的材料应耗考核减实际材料消耗),材料超耗部分,使用单位承担原值100%,结余部分按结余额50%奖励区队,单位材料员、副队长以上管理人员按奖罚额的10%×工资系数兑现奖罚。

2、经查发现应回收复用而未回收复用的,按应回收材料原价值的200%处罚责任单位及主要负责人。

3、经查生产区队有库存或已出库未用的材料,而又重复审批新领用投入材料的,按新投入材料原价值的100%处罚领用单位及领用单位主要负责人。

4、对能修复使用而按报废处理的,按原价值的200%处罚责任单位及责任单位主要负责人。

5、各生产区队按照每日一统计、每周一上报、每月一汇总的方式对材料进行细化管理,对由于地质条件变异或施工方案调整使材料投入比原计划增加的,要及时以书面形式汇报计划科,经技术科、计划科核实,分管领导批准签字,汇报单位材料超计划使用申报方有效,并纳入月度材料使用节超考核。各生产区队每周(月)将材料使用情况以书面形式上报至计划科,对弄虚作假、传递不真实数据的,按情节轻重,处罚传递单位负责人1000—5000元,并执行责任追究制。

6、对传递数据不及时,延误考核的,视情节轻重,对责任单位处罚500—1000元。

7、对因材料管理扯皮造成延误生产的,由生产部协调解决,并对责任单位及单位负责人进行处罚。

四、材料消耗管理

1、各采掘区队要严格按作业规程及技术措施中规定的材料消耗定额使用支护用品,在使用过程中要严格管理,保证在领用、保存、运输期间不丢失、不损坏,在使用期间不浪费,做到精打细算,精心管理。

2、发现材料管理领用中出现丢失、损坏或浪费情况时,将对负责人及使用单位按照丢失、损坏或浪费材料原值10倍数额进行罚款。

3、井下材料必须码放整齐,并挂好材料牌板,支护用品不得置于水中,浮煤(矸)中,如发现水中有锚杆、锚索、钢带、铁盘等支护材料时,视情节轻重,处罚队组责任人100—500元/次,责任单位对存在问题必须立即整改,若在同一巷道、同一地点、一个月内发现两次同一问题时,将加倍处罚。

4、在保证安全、工程质量及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通过修旧利废、回收复用,工艺改革等方法,使材料消耗降低,节约部分按材料价值的20%进行奖励使用单位。

5、液压管件的管理:所有液压管件(各种高压管、截止阀)必须交旧领新,交旧领新率要达到90%,达不到者,以10米为 5 单位,每少交10米,扣罚领用区队100元,截止阀按照每少交一个对区队扣罚50元。

6、火工品、坑木,金属网、锚杆、铁托盘、木托盘、锚索、锚梁等支护材料的管理:消耗考核按采掘作业规程规定消耗额再加上10%的机动损耗作为考核依据。遇地质条件变化或施工方案调整时,由生产区队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提供材料超计划使用申报,并经技术科、计划科进行核实,经矿领导审批签字,方可作为考核依据。

7、尼龙绳、铁丝的管理:

① 超前支护、老巷加固等支设单体需绑防崩管的,一律使用皮带条捆绑,严禁使用尼龙绳。电缆、风水管路的吊挂严禁使用铁丝,如遇特殊情况,必须使用尼龙绳、铁丝捆绑吊挂的,使用单位要以书面形式申报计划科、生产部、技术科,经分管矿领导批准签字,方可按照书面申报操作,否则,每发现一处对责任单位罚款50元,责任单位主要负责人罚款50元。

② 任何单位不得在井上、下任何地点乱丢乱放铁丝、尼龙绳,井下废旧铁丝各单位必须在各自防区内集中放置,达到一定数量后升井交送至矿机电大院,发现一处铁丝、尼龙绳乱丢乱放的(不论尼龙绳长短),对责任单位主要负责人处以50元罚款。

五、回收复用、修旧利废

1、π钢、工字钢、单体支柱的回收:

在采煤工作面正常推进过程中,要求两巷π钢、工字钢、单体支柱全部回收,回收前由生产部调度员、计划科人员现场清点数量并考核,每少回收一根(棵),按照丢失材料原值对责任区队进行罚款处理,特殊情况无法回收时,必须提出书面申请,经计划科、生产部、技术科,分管矿领导批准后,可免予处罚。

2、两顺槽支护材料的回收及奖励明细:

①锚杆回收基数2.22根/m——每多回收一根奖励5元; ②铁托盘(100×100mm)回收基数6.6块/m——每多回收一块奖励3元;

③锚杆螺帽回收基数6.6个/m——每多回收一个奖励0.5元;

④木托盘回收基数2.64块/m——每多回收一块奖励1元; ⑤锚梁、锁具、锚索铁盘90%回收,(如遇特殊地质结构,以书面形式上报技术科,计划科,经现场核实,矿领导审批,方可更改回收率);

⑥道木回收基数1.31根/m——每多回收一块奖励10元; ⑦道钉回收基数5.52个/m——每多回收一个奖励0.2元。不按规定数量进行回收与使用的,每少回收、使用一件按奖励单价双倍进行处罚,罚款总额的50%兑现到工区材料员以上管理人员,每月月底由生产部及相关部门核对回收与使用老料数量,汇总制定奖励明细,报分管领导、主管领导签字审批后,交人力资源科执行。

3、安、撤面材料跟踪管理

①、撤面结束,经计划科、生产部、安监处、机电科验收后方可密闭,安、撤面时,各种螺丝、螺栓、大链、连接环等能够使用扳手拆卸的,不允许使用气焊切割,否则,发现一次对责任单位罚款500元,对责任单位主要负责人罚款500元。

②、在撤面过程中单体、π钢的回收率必须达到100%,单体支柱报废率不得超过1%,π钢不得超过20%,单体柱损坏率不超过20%,否则超出部分按原价值赔偿,特殊情况无法保证上述规定时,必须提出书面报告,经生产部、技术科、计划科现场核实,分管矿领导批准后,可免予处罚。

③、安撤面铺网上绳时,工作面不得出现铺网上绳材料随地丢弃的现象,如发现乱丢乱放的,每发现一处,对施工区队罚款50元。

④、严格控制安、撤面期间各规格堵头、U型卡子的领用,要按照实际需求量进行领用,如安、撤期间在施工现场发现堵头、U型卡子、道夹板、道钉等材料乱扔乱放的,每发现一个对施工单位处以50元罚款。

4、生产设备、器具、材料的管理

1、气割器具的领用:① 采、掘区队氧气表、乙炔表、氧气管、乙炔管每3个月限制领取一套,割锯每4个月领取一把;② 综采二队、机运队、维加中心每2个月限制领取一套,割锯每3个月领取一把;③ 领用气割器具时必须以旧换新,否则不给予 发放。

2、铁锨、锨柄、大锤、锤柄、铁镐、镐柄等带柄器具的领用必须以旧换新,否则不给予发放,上交的报废器具,由供应科监管各上交区队送至矿机电大院归类码放。

3、下井水泥、速凝剂等编织袋装物料开袋使用时,必须拆线开袋,不允许使用铁锨等锐利器具破坏性开袋,使用单位回收上交编织袋数量应与领取袋数一致,否则,每破坏或少上交一个编织袋,罚款50元,编制袋由供应科负责回收保管。

4、手拉葫芦的管理:

① 除管路、道轨及大型不可解体的大型设备装车下、升井外,其它下、升井设备一律严禁使用手拉葫芦封车,严禁手拉葫芦使用在除短时间起吊、拖运以外的任何地点;

② 手拉葫芦的领用必须以旧换新,交旧时,必须经过安监处、机电科、计划科、生产部任意一部门审查是否是人为破坏造成的报废,认定为人为破坏的,不给予领发;

③ 发现井下现场有人为损坏或随意丢放葫芦的,每发现一次对责任单位罚款500元;

④ 对于已上交的废旧手拉葫芦,各生产区队可申请修复再利用,修复后由计划科、机电科、安监处核实其可用性、安全性后,交供应库,供应科及修复单位建立修旧利废台账,修复单位出现报废葫芦时,可直接用报废葫芦换领之前修复并验收合格的完好葫芦。修复废旧葫芦奖励办法,每修复一台2t葫芦奖励50 元,修复一台3t葫芦奖励100元,修复一台5t葫芦奖励150元,该奖励划入老料回收考核。

5、轨道的管理:

① 各队轨道的铺设必须按标准铺设,如因轨道不按标准铺设或维护不足导致轨道质量差,造成运输设备车落道将轨道挤弯变形无法使用的,按报废轨道原价的50%对施工队组进行处罚。

② 如有野蛮作业,强拉硬拽处理落道车辆造成轨道挤弯变形无法使用的,按报废轨道原价的50%对施工队组进行处罚。

③ 各使用轨道的生产单位,必须加强轨道及扣件的领用、运输、入井等环节的管理,防止轨道及扣件流失,如发现轨道及扣件乱丢乱放的,视情节轻重,对责任单位及单位负责人处以100—500元罚款。

④ 轨道的复用:各生产区队拆除的轨道必须按照机运队指定的地点进行统一存放,并及时将回收的数量汇报计划科,由计划科派专人进行验收,安排复用。

⑤ 道岔、弯轨、各种金属管的复用:拆除后的弯轨、道岔、各种金属管路由拆除单位装车运送至主要大巷,再由机运队负责升井,弯道轨升井后由拆除单位下委托,经分管领导批复签字后,维加中心负责将弯轨修整。

6、胶带输送机的管理

① 机电科要全面了解掌握井下各区队皮带使用状况和各区队补充、更换、复用皮带的实际情况,不定期对各区队使用皮带 状况进行检查。每月不少于三次,并做好记录,新投入使用的皮带在使用周期内损坏的,视情节轻重,对责任单位及责任单位负责人处以1000—10000元罚款;

② 各使用皮带的区队平时要加强皮带的维护,杜绝皮带跑偏现象发生,有一处跑偏磨H架的,罚款100元。皮带底浮煤过多磨损皮带的,每发现一处罚款200元;机头、机尾有一处磨H架的,罚款200元。机尾滚筒清理不净造成皮带机尾堵塞的,发现一次罚款500元。严禁为防止皮带跑偏在皮带与缓冲架、H架、纵梁管之间插挡木板和损坏皮带杂物的,每发现一处罚款1000元。

③ 对于新安装的胶带输送机,应严格地进行调试,保证皮带不跑偏后,方可运行。在调试阶段中造成皮带损坏的,将按皮带成本的100%处罚安装区队;

④ 如各区队由于管理不善,造成皮带的损坏,需补充皮带时,须经机电科确诊、有关领导批准,做出处罚后,方可领用;

⑤ 皮带机清扫器要保证完好,不变形并保持一定的压力,确保清煤效果。严禁用胶带输送机拉运水煤和大块煤矸,如发现大量水煤,皮带司机应立即停止汇报调度室,对概不负责任者,处罚500—1000元。严禁大于400mm见方的矸石、煤块上皮带,一经发现,对责任者处罚300元。矸石、煤块每比规定粒径增大100mm加罚100元;⑥ 对于锚杆、棚板、溜子刮板等损坏胶带的杂物,各区队 要妥善管理,严禁与煤一同拉出,一经发现,每一次对责任区队罚款1000元;⑦ 皮带两侧严禁有任何杂物,发现一处对责任区队罚款100元;皮带三联棍、直滚、H架、纵梁管必须分类码放整齐,不得随地丢放,每发现一件乱丢乱放的,对责任区队罚款100元。

7、液压支架的管理:

① 采煤区队要严格支架操纵规范,不得野蛮操作,在支架操作中,发现野蛮操纵致使液压支架损坏的,按照损坏部件原值对责任人及责任单位和单位负责人进行罚款;

② 工作面除在用液压支架零、部件外,不准在工作面内任何地方出现多余支架零、部件,每发现一处,对责任单位处以100元罚款;

③ 采煤工作面液压支架零、部件必须集中整齐码放在材料巷宽敞平整不影响运输的地点,不得乱丢乱放,损坏的部件必须及时升井委托维修,发现现场零、部件散乱,损坏部件未及时升井的,每发现一次,对施工单位处以100元罚款;

④ 工作面内不得有闲置、报废的高压管存在,备用高压管必须集中分类码放至材料巷宽敞平整不影响运输的地点,报废高压管及时升井交旧领新,发现不按规定执行的,每发现一次将对责任区队处以100元罚款;

8、刮板输送机的管理: ① 各井下使用刮板输送机的生产单位,要严格刮板输送机操作规范,不得野蛮操作,发现野蛮操纵致使刮板输送机损坏的,按照损坏的轻重程度对责任人及责任单位和单位负责人进行罚款;

② 井下各种刮板链、刮板、刮板螺栓等部件不得乱丢乱放,每发现一件部件乱丢乱放,对责任单位罚款100元,确需在井下留作备用的,要集中整齐码放并挂标示牌。

9、机电大院铁门钥匙由机运队和机电科各持一把,生产部参与管理,没有生产部允许,不得擅自开门,发现翻墙进入机电大院的、擅自偷盗大院内已上交废弃器具物料的,对其罚款500元,对其单位主要负责人罚款500元。

六、升井物料的管理

1、各生产区队升井的物料、设备、单体等必须按照物料的种类和完好情况根据生产部的安排进行卸车并分类码放,盘道区集中分类码放至矿机电大院(西梁区放至材料库处的物料堆),能修复再利用的物料严禁丢弃至废料堆,否则,由机运队(西梁区由掘进队负责)找出丢弃可复用物料的责任单位,找不出责任单位责任由机运队(掘进队)承担,处罚数额按照丢弃物料原值兑现。

2、需要委托维加中心维修的必须当天及时下委托进行维修,升井后不下委托上交的,每在矿生产公广存放一天罚款100元,13 维加中心接到委托后,按照要求及时进行维修加工,推诿扯皮不按期进行维修加工的,每超一天对维加中心罚款200元,如耽误生产,按事故进行分析处理。

3、回收升井的木制材料,由木料升井单位及时交送供应科木材加工厂,发现未及时交送的,每块木材对责任单位罚款50元。

4、各单位需升井的物料在井下必须按照垃圾、不可修复的废铁器、待修配件、设备等分类集中码放,各类物料达到一定数量后,分类装车升井,严禁混装,物料车辆升井前,要注明装车单位、装车时间和所装物料名称,之后将重车转至机运队防区,由机运队负责转运升井,中途严禁再装任何物料,否则对责任单位罚款1000元/次,升井后由责任单位负责卸车,并存放至指定地点。升井物料混装的,机运队有权不给予升井,并汇报调度室,对责任单位责任进行处罚。

5、个单位升井的废料一律送机电大院废铁场地,凡在废铁场地发现可修复利用物料或设备配件乱丢乱放的,对责任单位负责人罚款1000元/次;垃圾送至垃圾场,在垃圾中发现铁器或可用物质的,对责任单位负责人罚款1000元/次;可维修的设备或配件升井后,经机电科、维加中心、使用单位三方验收办理交接单后,由使用单位交维加中心进行拆检维修,使用单位要在上交后第二天,办理好设备维修委托书,否则,每拖后一天,对责任单位负责人罚款1000元/次。

六、其它

1、各单位要突出现场细化管理,在材料管理上做到既要抱“西瓜”,又要捡“芝麻”。在所辖材料管理责任区,要“精耕细做”,克服生产管理与经营管理不协调理念,全面实现精细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2、对超耗或节约材料费用的单位,除月度工资考核兑现外,还要进行年末一次性考核兑现,并对材料管理中涉及人员根据材料超耗或节约情况给予奖罚。

3、一切可交旧领新的废旧材料,一律由供应科接收,维加中心不能修复的,安排交旧单位将废旧材料分类码放至机电大院,维加中心能够修复的,督促交旧单位及时下委托交送维加中心进行维修。

4、各材料使用单位每月25日后控制好定额材料领用及下井数量,且领用数量不准超过井下4天的正常使用量,以便更准确考核各生产单位材料投入超(节)情况,如发现井下材料月末库存超过4天正常使用量的,对材料使用单位罚款500—1000元。

5、每月10日前由计划科传递各单位上月材料实际消耗费用情况,各职能部门传递材料使用考核奖罚情况,最终结果由计划科汇总。

6、机电科、计划科、生产部、机运队主要负责人,每天17:00点在生产部调度室集合,对地面生产公广进行巡查,发现设备、物料乱堆乱放的,文明生产不达标的生产单位,进行通报处罚。

七、本办法解释权属于矿。

上一篇:学习董事长半年工作会议上讲话心得下一篇:大学升学宴长辈祝贺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