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前食品安全监管中的难点问题调查(共9篇)
1.关于当前食品安全监管中的难点问题调查 篇一
当前基层乡镇安全监管执法体系中的问题思
考与对策
姚新颜
内容摘要:基本乡镇安全监管队伍是安全监管网络的末梢,研究如何加强基层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对当前安全生产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简要分析了当前基层乡镇安全监管执法体系中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 基层安全监管问题对策
当前,随着我县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安全生产事故时有发生,严重地损坏了我县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对外形象。
研究解决当前基层乡镇安全监管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加快建立健全基层乡镇安全监管执法队伍,是各级党委政府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和履行安全监管职能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法律法规对基层乡镇安全监管的规定要求
《安全生产法》第六十五条规定: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发现其所在区域内的生产经营单位存在事故隐患或者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时,应当向当地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报告。《浙江省安全生产条例》第九条第三款规定: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应当根据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的需要,建立 1
或者确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第三十六条也规定了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应当对本辖区内生产经营单位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情况实施监督管理,行使以下职权:
(一)进入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检查,调阅有关资料,向有关单位和人员了解情况;
(二)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应当当场予以纠正或者要求限期改正;
(三)对检查中发现的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应当建议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及时处理并答复;
(四)对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应当责令排除;生产经营单位拒不改正的,应当报告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五)对检查中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应当在责令排除的同时,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并报告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应当配合和协助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开展安全生产监督检查。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浙政发[2004]21号)第16条规定:切实加强基层和基础工作。加强基层安全监管网络建设。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在工业企业较多,安全生产监管任务较重的乡(镇)、街道设立隶属于县安全监管部门的派出机构,建立相应的安全生产监察队伍,其他乡(镇)、街道应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监管员。工业企
业较多、安全生产监管任务较重的村(居),也要聘请安全生产监管员。各类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等均应设立相应的安全生产监管机构。要继续完善企业注册安全主任制度,积极实施注册安全工程师制度,加快全省安全生产专家组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举报和奖励制度,对群众举报的有关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及重大事故隐患,有关部门要落实责任,坚决予以查处。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浙政发[2006]28号)也针对安全生产执法队伍建设做了诸多规定,并规定要结合农村综合改革,加强乡镇政府安全监管职能,积极探索综合执法制度。乡镇(街道)安全生产监管机构的设立和人员配备,要按照《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浙政发[2004]21号,以下简称《决定》)的规定执行,力争2007年年底前落实到位。
二、当前基层乡镇安全监管执法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部分领导不重视,机构组织不健全。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我县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安全生产监管队伍建设也逐步完善,自2005年天台县安监局设局以来,安全生产监察大队的编制从无到有,显示县委县政府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心。但基层乡镇安全监管队伍建设不尽如人意,有些镇虽挂了牌子,建立了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却是“三无”:无专职安全监管人员、无专门办公场地、无通讯工具,法定的安全生产监管执法机构不明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难以得到贯彻实施。分析其原因是少数乡镇党委、政府未把安全生产工作列入议事日程,未能按照省政府提出的安全生产“监管前移,重心下移”的工作要求,安全工作仅仅停留在口头上重视,思想上不重视,行动上不落实。有的镇分管负责人把安全
生产工作作为附带性工作;有的镇安全监管人员兼职过多,难以集中精力抓安全生产工作,从而导致事故隐患长期得不到整治,极易发生安全生产事故。
二是职责不明确,责任追究力度不够。近年以来,发生的多起生产安全死亡事故,有相当一部分发生在乡镇,发生在个体私营企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少数企业不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业主安全意识淡薄,部分职工群众自我保护,自我防范意识差。在事故的责任追究处理时,少数领导找人打招呼,或以罚款代惩处,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后不了了之。客观上,乡镇安全监管机构不是独立的机关法人,没有独立的行政执法主体资格。所以“腰杆不硬”、“说话不灵”。少数乡镇安全生产综合监管机构的权利和责任不明确,没有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监管工作存在上紧下松、上急下不急,安全检查一阵风,风声过后又恢复的现象。
三是人员不适应,执法查处力度不够。有的乡镇安全监管人员严重不足,超负荷运转。现有人员中有的来自其他部门或单位,不熟悉安全管理业务,不懂得相关法律法规,有的工作人员,未经相关培训考核,没有执法资格,基层乡镇安全监管人员普遍存在年龄偏大、知识结构不合理、法律素质较低的问题。加之,乡镇安全监管人员多为兼职,没有足够精力抓安全生产工作,形成兼职不负责,对存在的问题或视而不见或故意绕道,致使隐患和问题长期存在。
三、健全基层乡镇安全监管执法体系的对策措施
加快基层乡镇安全生产监管执法体系建设,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安全生产工作。建议把安全生产工作放到科学发展观的大局中,积极探索安全生产过程中的规
律。科学发展观就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安全生产工作取得的经验,是经过长期的、反复的安全生产管理实践,要运用科学发展观,科学地分析问题,摸清规律,制定相应的措施,切实解决安全生产深层次的问题。
2、加强安全监管机构和队伍建设。要建立健全乡镇安全监管机构建设,配备专职安全监管人员,实行委托执法,有效增大安全监管覆盖面。通过委托执法,使监管职责法律化、规范化,确保依法行政,规范监管执法工作,保证监管执法工作的公正、公平和公开,实现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管理前移、重心下移。建议县、乡都要增加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选调一些年纪轻、有相关专业知识、工作责任心强、有一定管理工作经验的人员,配备相应的办公设备。乡镇安监人员除了要参加省里的执法资格培训外,还应根据辖区内企业的分布情况,参加市、县两级安监部门组织的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等专业对口的培训学习,丰富专业知识,使基层安监人员学会“管”,真正管好安全。
3、重视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加强执法队伍教育培训。乡镇一级在宣传、督促企业执行安全费用提取使用和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等安全生产经济政策力度还不够,有的乡(镇)政府同情企业,认为这样做企业赚不到钱。政府应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好的环境、好的服务,但前提是依法行政。建议加强执法队伍的教育培训,认真执行国家有关政策法规,深入企业大力宣传国家政策法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人们的思想观念,并加强监督和指导,进一步提升经营者及从业人员的法制观念和安全意识。
4、是完善联合监管执法机制。要进一步强化联合执法,针对
一些安全问题,特殊行业、企业和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乡镇安全监管人员一要做到心中有数;二要及时向县安监局汇报;三要监管有方;四要严格执法。执法的方式可采用与其它部门联合组织安全检查执法活动,对违法者实施行政处罚。同时,与司法机关建立密切协调的执法机制,运用多种法律手段,将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结合起来,形成疏而不漏的法网,不让违法犯罪分子逍遥法外。
加快基层乡镇安全监管执法体系建设是做好全县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前提。建议各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要从实践“三个代表”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树立以人为本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充分认识加强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尽快建立完善统一协调、层级健全、职能到位、高效权威的基层安全监管执法体系,努力开创全县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新局面,为打造和谐天台、安全天台做出应有的贡献。
2.关于当前食品安全监管中的难点问题调查 篇二
问题管理模式,是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以挖掘问题、表达问题、归结问题、处理问题为切入点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在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导入问题管理模式,可以提升基层干部的执行力,推进食品安全在监管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使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更有指向性、科学性和实效性。
一、运用问题管理的认识基础
(一)正确认识当前食品安全监管的现状
1.食品安全监管难度偏大。作为一个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现阶段的食品安全问题不可避免。一方面是老问题,食品生产、加工、经营条件比较差、工艺落后或是没有遵守卫生操作规程,造成食品微生物、重金属污染等,在相当长时间内难以解决;另一方面,是工业化进程中面临的新问题,如禽畜在机械化屠宰过程中的交叉污染问题,滥用或非法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问题,不良消费习惯造成的傍名牌、假洋酒泛滥问题,企业因利益驱动,诚信缺失,造假制假食品事件不断被媒体曝光的问题。从苏丹红到地沟油,从染色花椒到“牛奶门”,从拉虎皮扯大旗的假“拉菲”洋酒到居高价而不下的假“茅台”内供酒,致使食品安全事故遍布多个食品行业、生产和销售环节。如此,我们很难设想,单靠政府力量,如何管控全国大大小小上亿家食品生产加工、销售企业的产品安全风险?因此,在讨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对策时,绝对不能忘记这一国情现实。2.食品安全监管合力不足。虽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为履行食品安全分段监管体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而且采取了多种措施和手段加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的实践和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监管力度不可谓不强。然而“监管力度强”不等于“政府监管已到位”,2009年《食品安全法》颁布实施,进一步明确了分工负责与统一协调相结合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2010年,国务院设立食品安全委员会,作为国务院食品安全工作的高层议事协调机构。目前,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有20多个。从表面看,这种体制似乎可以强化多重协同保障。实际上,在这种体制下,各监管部门往往有“盲人摸象”的感觉,部门间壁垒犹如“柏林墙”,监督执法常常“画地为牢”。纵使每个成员单位针对食品安全都有三十六计和“金箍咒”,却常常感到力不从心。每出现一桩波及面广的食品安全事件,老百姓和媒体更是对监管执法部门大加挞伐,任何一个监管执法部门在这种环境下都无法做到独立作为、独立担责而独善其身。
3.食品安全监管执行力弱化。沃尔玛的“绿色猪肉”案件,流通环节部分酒类经营者的无良行为无不证明,食品安全管理工作中,确实存在着问题隐患发现不及时、分析研究不深入、解决措施不到位的现象。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来说,应该承认,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系统性、科学性不够,缺少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监管标准和监管流程,面对流通环节数量庞大、分布面广的食品经营主体及大量的食品种类等复杂监管状况,基层工商日常监管往往陷于盲目无序。加上对众多食品经营主体进行无重点、粗放式的巡查监管,缺少科学性和针对性,又导致监管效率低下。监管力量配备与监管实际的严重不相适应,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监管不到位。
在对食品安全监管决策的制订和实施过程中,则存在“上级出题,下级答题”现象,上下级之间的沟通存在较大的鸿沟和壁垒;部分基层工商干部唯上不唯下,只顾机械地执行上级指示,习惯于仰着头做事和应急救灾型的监管模式,开展拉网式紧急清查,又使基层工商执法人员疲于应付而收效甚微,没有切实俯下身子去查找问题,去发现问题,对本单位工作和食品安全领域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或对存在的问题习以为常、麻木不仁,甚至掩盖问题、粉饰太平,不能对已经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制订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创新工作思路;或对上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解决问题已经制定的规定和措施,采取表面性执行、选择性执行或偏离性执行,从而严重影响了食品安全问题解决的效率和质量。
部分基层工商局则尚未形成多元化、立体式、多角度、多途径的食品安全违法违章信息的收集网络,干部在信息收集上,对耳目重视不够,因为认识上的偏差,在信息队伍建设上存在不明确、教育指导不及时,在信息收集上存在汇报情况少,汇报有价值的情况更少的问题。在违法违章案例分析中,存在分析现象的多,分析本质的少;定性分析的多,定量分析的少;就事论事的多,综合分析的少;分析当前的多,超前预测的少,满足于对食品安全违法违章的一般情况的了解,对食品安全违法违章存在的深层问题和安全监管潜在的隐患,没有切实地掌握,结果往往导致小问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酿成重大事故隐患。
(二)确保食品安全监管的基础和前提
食品安全是重大民生问题。当前,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高度关注,迫切要求加快解决食品安全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党和国家对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十分重视,先后制定了《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开展了一系列食品安全专项治理和整顿。但国内经常发生的从苏丹红、三聚氰胺、染色馒头到地沟油食品等等一系列案件,每次惩罚都不足以震慑犯罪分子。一方面是由于对违法经营者的打击及处罚力度(行政、刑事)不够;另一方面是我国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尚存在缺位,现行的监管体制、法规标准、检验检测体系等仍然不够完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预警水平还不高,监管执法力量不足,基层食品安全工作体系薄弱;还有,就工商部门或者其他行政执法部门而言,自己手里面最大的处罚权限除了罚款“最多只能是吊销其行政许可,吊销其工商执照和停业整顿”,导致一些企业特别是外资企业敢于一再挑战监管部门的执法底线。不过,可喜的是司法机关已认识到这一点,2011年11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称,危害食品安全将按重罪处罚,依法严厉打击食品违法犯罪行为,确保对犯罪分子刑事责任追究到位。国务院于2012年6月13日又召开常务会议,专门研究部署《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对今后一个时期食品安全工作作了部署,要求各级政府进一步将食品安全工作摆上重要日程,切实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力措施,尽快解决当前存在的食品安全突出问题。在这样的形势下,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高度重视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并把该项工作放在高于一切、大于一切、先于一切、重于一切的位置,无疑是非常正确和必要的。近两年来,浙江省工商局对大型商超食品安全、临近保质期食品安全、流通环节乳制品和酒类企业经营行为予以了重点研究和规范,在这些食品安全重点环节广泛推行电子监管、索票索证,基本实现“批发源头可控、零售末端可溯、监管责任可查、食品安全可靠”的“四可”工作目标。对老百姓特别关注的乳制品和酒类行业,不仅开展了连续性、全省性的专项整治,还实行了特别标注。这些举措无疑是对流通环节食品安全中已经发现的一些显性问题进行有序管理的尝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食品安全监管预防任务,保障了监管效果,促进了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秩序的相对稳定,降低了监管风险。应该说,这也是问题管理的一个很好的范例,即抓住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现实中发现的主要问题、重点问题、关键性问题,举一反三,各个击破。
(三)问题管理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很多,但从管理模式的角度来看,上海交通大学王方华教授认为最为代表性的是科学管理、人本管理、问题管理和目标管理四种。孙继伟在《问题管理:简单计时有效的管理经典》中也指出,管理模式可分为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的人本管理;以办好事情为中心,强调工作处置精确性的科学管理;以目标为中心,用理想主义为导向的目标管理和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用现实主义为导向的问题管理。问题管理作为四大管理模式之一,是借助问题为研究对象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也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管理模式。近年来,随着管理学在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出现的整合化和精细化趋势,我国对问题管理的研究和应用,伴随着社会公共安全“危机管理”研究的升级演变、行政执法权力“约束管理”的推广发展和IT服务强调“事故管理”的扩充延伸,正在不断得到深入和发展。
问题管理强调现实主义导向,从当前的问题切入,以弥补管理短板和防范危机为重点,借助问题进行的管理。当前,浙江省工商局在分析、研究红酒经营市场“原酒不原、红酒不红、洋酒不洋、高价虚高、品牌无品、标识非标”等问题后,及时开展了红酒市场专项整治,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同时从源头治理,在许可准入关,开展酒类特别标注,严格酒类经营企业的现场核查和电子监管力度,切实树立了“发现问题就是任务、分析问题牵引决策、解决问题才有价值”的工作理念。以问题监管牵引科学决策,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作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最基本的模式和基层工商干部最基本的工作方法,对确保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秩序和稳定以及提升基层工商干部的执行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运用问题管理的基本模式
问题管理模式在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的操作流程,主要包括寻找发现问题、分析研究问题、监控关键问题、制定措施解决问题四个环节。
(一)寻找发现问题。发现问题是问题管理的起点。要确保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存在的各类问题能够主动、及时、全面、准确地发现,关键是要完善食品安全信息收集机制,想方设法全面拓展食品安全信息的发现渠道。要发动干部积极收集信息、电子监管及时发现信息、鼓励食品经营者和消费者主动提供信息、利用换位思考深挖信息、召开专门会议交流信息,通过许可准入筛问题(像酒类特别标注一样,通过准入起到滤清作用)、主动挖掘查问题、相互评议提问题、发动群众找问题、上级检查摆问题、电子监管看问题、领导批示点问题等多种形式,形成多元化、立体式、多角度、多途径的食品安全信息收集网络。
抓住主要矛盾,突出重点排查,是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方法,也是一条成功经验。根据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的特点,应紧紧抓住三大重点,实施分类监管。一是抓住重点主体。将食品批发户和商场超市作为流通环节监管主体重点。监管好各级食品批发商,等于把好了食品进入流通环节的第一道关口,能有效提高监管效率;管好商场超市即是管好食品流通终端的主要部分,意义重大。二是抓住重点区域。将农贸市场、学校周边等区域作为监管的重要区域,农贸市场的食品以其低廉的价格、广泛的品种吸引着消费者,大多数老百姓菜篮子食品和宾馆饭店的蔬菜、猪肉、调味品都来源于农贸市场,因此应列为重点区域,而学校周边由于是对食品安全敏感的学生群体聚集区,也应列为监管的重点区域,增加监管频率。三是抓住重点品种。品种的重点要放在市场销量大、消费群体多的大宗食品以及面向特殊群体的敏感食品、频现问题的问题食品上,诸如酒类、乳制品、食用油、冷冻食品等等。对于大宗食品,应实施大宗食品源头控制,依托食品安全电子监管系统,绘制大宗食品购销“路线图”,包括食品的来源、产地、供应商、数量、流向等基本信息,为食品安全准入控制和追溯提供依据,特别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能以最快速度查清问题食品来源、数量、流向等情况,有效实施控制;对于敏感食品,要严格销售者的资质要求,强化市场准入管理;对于频现问题的问题食品,要增强检测的频率和批次,建立黑名单和与之配套的退市制度,强化处罚打击力度。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实际排查中,须开展分类、分块对比研究,将集中排查与突出排查相结合、例行检查与突击检查相结合、全面检查与重点检查相结合、现场检查与调查了解相结合、日常检查与节假日检查相结合,查找监管制度落实中的问题、监管设施建设上的漏洞、监管工作方法中的缺失,确保流通领域食品安全。
在发现问题过程中,要善于研究、挖掘,去伪存真,不满足于表面的问题,能够预见流通领域食品安全潜在的隐患和漏洞。
(二)分析研究问题。分析研究问题是问题管理的关键环节,主要是对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中存在的不同问题,通过对各种渠道获取的情报信息,进行及时、系统、科学的分析、甄别和加工,去伪存真、归纳提炼,实现科学的分级分类、定责定限、统筹谋划、全盘考虑,为解决问题打下基础。
首先,要善于用系统理论的思维方式分析和研究问题。系统思维的方式,是现代科学体系中的一个专门用于解决复杂问题的跨学科思维方式。运用系统思维分析研究食品安全问题,就是要着重从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中综合研究,不仅分析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领域存在问题的现象,而且能够认识问题的实质;不仅注意分析显性的问题,而且善于分析隐性的漏洞;不仅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而且要深入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为破除食品安全“信息孤岛”和食品安全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实现“点对面”的针对控制和实施“点对点”的精准打击提供科学化的决策依据。其次,要善于运用黑箱方法思考问题之间的链接点,要把流通环节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当作一个“黑箱”,通过反馈、功能模拟、人—机协调方法,解决在联系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危机”状况和现实存在的问题。在当前食品安全监管领域,运用黑箱方法,对破除部门间“柏林墙”,增强监管合力,强化信息沟通、协作,实现部门、社会、经济主体之间食品安全信息全覆盖的研究,不啻有很深的思考意义。最后,要善于运用木桶原理找准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的短板和瓶颈,根据轻重缓急,对问题进行科学分类分级,从思想观念、基础工作、制度执行、监管设施、执法水平、工作方法等方面去分析存在的客观因素,从中确定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最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关键问题和难以解决的问题。
(三)制订措施解决问题。对一个问题,人们不仅关心是什么、为什么,而且更关心如何对待、如何解决。问题管理模式就是要从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中最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关键问题和难以解决的问题作为切入点,从目标规划、方案制订、制度执行、团队协作等环节去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措施。要从具体的问题出发,设定解决问题的目标时限、责任主体、具体措施和方法步骤,实行定向、定时、定人、定责管理,力求解决问题的高效率。要加强工商干部队伍的执行力建设,对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中发现的问题,对已有明确方法措施的,基层工商干部要立足于自身力量予以解决;自身力量解决有困难的,责任部门可以主动协调相关力量共同解决;自身难以协调解决的,要及时汇报,提请领导整合各方面管理资源帮助解决。
(四)总结监控问题。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实施问题管理,通过寻找发现问题、分析研究问题、制订措施解决问题三个基本环节,大部分问题都应该能够按照既定的决策和措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但也不可否认,由于受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的限制,总是会有一些问题不能在预定的时间内、按照设想的效果得到彻底解决。因此,要建立完善问题管理的分析、总结机制,对及时有效解决问题、达到监管安全预期目标的要总结经验教训,在充分肯定已经取得的成效的同时,制订相应措施防止或减少再次出现类似问题;对没有按照预定方案解决的问题,要进行科学评估,找出问题的症结和原因,重新纳入问题管理流程,在制订监控措施的同时,修订工作方案予以解决,以实现有条件解决的问题能够百分之百得到解决,暂无条件解决的问题百分之百得到监控,确保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机制和秩序的持续稳定。
三、加强问题管理的保障机制建设
在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推行问题管理模式,需要提供相应的配套设施,为其发挥积极作用提供保障。(一)观念保障机制。树立科学的监管理念能有效指导监管人员正确履行监管职责,提高监管效能。当前机构改革正不断深化,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能否在未来政府部门序列中占得一席之地,关键在于当前的作为,在于是否为政府所倚重、是否为群众所需要。面对当前食品安全监管的真空、分歧领域,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不等不靠,主动弥补监管空隙,树立积极作为、敢于担当、积极履职的部门形象,争取在体制改革中抢占先机。在工商干部队伍中倡导“能够发现问题就是水平、善于分析问题就是能力、切实解决问题就是贡献、忽视存在问题就是失职”的理念,鼓励工商干部人人参与到发现监管安全问题、分析监管安全问题、解决监管安全问题的工作中去。在挖掘问题的过程中,不要轻易将存在问题与基层工商干部直接挂钩,积极消除基层工商干部发现问题、反映问题、分析问题原因的顾虑,营造对事不对人,重在寻找和挖掘问题的良好氛围。
(二)技术保障机制。构建食品安防平台,将电子监管系统、不合格食品报警系统、安检系统、责任区实时监管系统、食品经营信用监管系统有机结合,利用信息化手段,定期归集、整合食品安全监测数据,对食品安全相关信息进行收集、分类、分级、分析、研判,实现由基础直观信息向综合分析危机信息的转变,从反馈性信息向预警性、前瞻性信息的转变,从而充分发挥食品安全信息的预警、导侦、促控、助防作用,为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正确决策、整合资源、实施有效防范和精准打击提供客观依据,减少食品监管部门在食品安全监管决策活动中的盲目性。
(三)考核保障机制。要围绕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管理的特点,修正绩效考评工作体系,把问题的发现和解决问题,作为评价基层工商部门及工商干部的重要内容纳入干部工作年度考核范围,考核评价的目标要以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安全监管为导向;评价内容既要通过评价结果对发生问题进行责任追究,也要通过评价过程加强事前提醒和事中监督;评价方法可以采取业务指导与业务交流相结合,通过自上而下分层评价、自评互评相互结合,确保考核客观公正;考核结果要对那些能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工商干部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
(四)组织保障机制。韩非子曾说过:“下君尽己之能,中君尽人之力,上君尽人之智。”意思就是说最佳的管理人员应当充分发挥组织中每一个成员的智慧。因此,加强组织领导,一要建立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的食品安全问题管理机构,负责食品安全发展状况分析、食品安全案例研判、隐患排查、问题处置的组织协调。二是加强工商干部的队伍建设。充实和强化基层工商监管执法力量,加强法律法规、业务技能、工作作风教育培训,提高执法水平。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和风险监测评估体系,提高检验检测和应急处置能力,以适应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履职的需要。三是加强沟通协调。系统内部要充分发挥联动优势、上下联动,以责任区监管为载体,分片管理、责任到人,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覆盖监管格局。同时,面临当前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共同的问题,一方面要加强法制宣传,营造企业诚信经营的基本环境,另一方面要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食品安全监管的互动机制,推进部门协作网、民众监督网、维权监督网、行业监督网等形式创建社会监管网络,形成共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合力,确保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机制和秩序的持续稳定。
3.关于当前食品安全监管中的难点问题调查 篇三
根据党的十七大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丁字山社区积极开展‚当前干部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的调研活动,希望通过深入了解当前社会热难点问题,来关注民生、了解民意、解决民难,最终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历程。
一、调研方式方法
为确保调研工作的顺利开展,丁字山社区认真安排部署、精心组织实施,充分利用‚六个一‛载体,即一论坛、一热线、一走访、一讨论、一个意见箱、一本社情民意簿载体,畅通民情反映渠道,深入开展调研,让群众对调研活动广参与,通过分析梳理,提出相关建议和对策。
‚群众反映有论坛‛,针对社区群众关心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召开民生论坛,广征民意,邀请辖区单位法人代表、群众、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参加,广泛纳言;‚群众倾诉有热线‛,我们的‚盛姐心桥民生热线‛ 24小时接听群众来电、来访,接收记录各类群众反映的各种问题;‚群众困难有走访‛,社区积极走访党员,党员骨干走访群众,向大家征求困难、意见;‚提升思想有讨论‛,社区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大讨论‛,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群众意见有信箱‛,每天4点专人负责开启,收集来信、来函;‚民情民意有记录‛,充分发挥‚流动社区居委会‛的作用,走街串巷,深入居民,随时记
录走访群众的时间,征集到的社会热难点问题、建议和意见。
二、归纳总结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搜集了众多群众所密切关注的当前社会热难点问题,对其进行了归纳和总结。调研结果集中体现在:大学生就业问题、社会保障问题、公共安全问题、社会道德问题、环境保护问题、棚改拆迁问题、党风廉政建设问题等几大问题上。
三、具体分析
根据调研结果,下面就当前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剧增,加上国内就业环境限制和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刘大爷感慨地讲到:‚虽说政府公布就业率百分之多少多少,而实际上呢?真正实现就业的学生还是不多,就说我们楼上就有几位毕业生还大都在家窝着呢,即使出去上班,没多久又会失业,反反复复,根本就不稳定,真不知道是国家政策不好呢?还是学生自己没本事呢?还是真的如别人说的‘学得再好也比不上有个高官爸爸好’呢?‛
对于这个问题,有着它本身客观的因素制约着,大家建议如下:一是适当控制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及规模,落实科学发展观,重在提高教育质量;二是摆正心态,消除盲目性,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三是对学生加强就业指导,使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职业的需求;四是调动一切积极的力量,充分挖掘政府资源,广泛开拓就业渠道,促使就业市场制度规范化、诚信化,从而提升就业投资回报率。
(二)社会保障问题
伴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特别是在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日益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为我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模式以后,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着一些问题,结合群众自身实际情况,主要集中表现在:
1、因管理体制不顺引发的离退休人员待遇差别过大,企业退休职工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待遇极不平衡。刚办理完退休手续的沈阿姨发言说到:‚因为企业效益不好,我的退休金还不到1000元,而我一亲戚从××局退的,她也就是一普通人员,工作年限还不跟我长呢,结果人家一月退休金就有近3000元啊!这情况怎么说来?‛
2、由于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力度不够导致覆盖范围不全,不论是失业险适用还是医疗保险改革试点都只是局限国有企业、机关事业单位,而非正规部门就业人口和灵活就业人口的参保率,简直是太低了,在制度保障上就差了一大截。
3、面对社会保险基金没有专项保管账户的现实,劳动者承担的负担有些过重,尤其是现在社会上没有正式单位的人都是自己缴纳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缴得少最后拿得也少,可以说,基本上是自己供养自己,社会保障的好处普通民众、困难群众是很难享受得到。
就以上问题,大家展开讨论,认为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应从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改革和完善现行管理体制,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其次,加强社会保险资金的筹集与管理,切实减轻群众困难;再次,尽快制定《社会保障法》,加强社会保障法制建设;最后,发挥
政府在社会保障中的职能作用,通过提高决策人员职业道德修养、完善人才结构、提升业务透明度,保证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康运行。
(三)公共安全问题
公共安全有‚三指标‛,即生产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和药品安全。现阶段我国公共安全存在的问题:安全生产工作任重而道远,事故频频发生,造成很大的财产和人身伤害;对于交通安全,预防是防止和减少交通事故的最有效手段;食品、药品安全安全问题关系人民生命安全、健康和社会的稳定,特别是传染病和公共卫生问题预防控制能力,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医院收费和服务质量,食品药品安全等问题在甲流盛行的今天特别受到人们的关注。
为此,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1、健全公共安全管理相关法律;
2、建立快速有效的公共安全应急机制,包括协调机制、指挥机制与分级响应机制;
3、重视对民众的危机意识进行培训,公共安全事前的预防不仅可以降低公共安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而且可以提高政府和个人应对公共安全事件的能力,减少公共安全事件发生的损失以尽快恢复生产和生活,保持社会的稳定发展。
(四)社会道德问题
由于社会还处于转型期,制度不完善、法制不健全、思想道德教育不到位、不得法,导致社会道德水准大滑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冷漠,社会变得越发炎凉。
众所关注的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使政府信用受损,消费者信心受到严重挫伤,中国乳业也因此遭遇了史无前例的危机,由此引发的‚道德败血症‛引起政府和企业高度重视。
如果想挽回社会亲情和谐的环境,必须做到:
1、利用各种媒体,对民众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使‚八荣八耻‛的基本要求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成为社会共识。
2、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动社会风气的好转。
3、努力创造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文化环境,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
4、进一步完善文化市场监督体系,严厉查处各种不良行为,依法打击各种社会丑恶现象,净化社会文化环境。
5、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注重发挥规章制度对人们道德行为的约束作用。要发动群众修订完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职业规范、学生守则等行为准则,使社会主义道德观更好地渗透到社会管理之中。
6、把工作重点放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社会风气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上,在文明礼仪、公共秩序、社会服务、城乡环境、旅游出行、文化市场、互联网管理等领域加强力度。
(五)环境保护问题
工业企业环境污染源、居住区服务业油烟及噪音污染造成气候异常、空气和水体质量降低等,再次引发民众对环境保护的关注。
(六)棚改拆迁问题
近期,各媒体纷纷对暴力拆迁事件进行大肆报道,让正处于棚改阶段的社区居民看到了不一样的拆迁,也对明年丁字山社区的拆迁工作产生了疑问,棚改拆迁安置有什么样的政策衔接?拆迁补偿标准是怎么定的?如果出现问题,咱政府也会暴力拆迁吗等等。
针对以上疑问,社区作出以下保证:一是严格按照拆迁相关政策、程序依法进行拆迁;二是绝对尽最大可能保障大多数人的最基本利益;
三是坚决杜绝出现暴力拆迁事件的发生,和谐拆迁是主调;四是对拆迁事宜提供专人解答等等。
(七)党风廉政建设问题
因重庆打黑事件牵扯出大批高官纷纷落马,从而正视官德缺失之痛。
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其主题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问题。干部的作风问题是党建的重要内容,也是党建的一项长期任务。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是加大对官员道德修养的教育、培训、约束,使其真正做到‚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
为官之道,在于恤民;尊道贵德,在于气正。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思路,总结为:
1、教育有效;
2、制度管用;
3、监督到位;
4、改革深化;
5、纠风深入;
6、惩处有力。
此次对‚当前干部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的深入调研,有助于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引导人们进一步增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理论体系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意义深远。
丁字山社区李惠
4.关于当前食品安全监管中的难点问题调查 篇四
【文件来源】国家安全监管总局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切实加强当前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安监总办〔2008〕15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各有关中央企业:
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重要部署和指示精神,深入开展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认真做好“隐患治理年”的各项工作,采取有力措施搞好安全生产,取得了明显成效。尤其是北京奥运会期间,加大了安全生产工作力度,确保了全国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目前,北京奥运会已经结束,残奥会即将举行,为切实加强奥运会以后特别是残奥会期间的安全生产工作,严防事故反弹,巩固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的成果,促进全国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好转,特提出以下要求:
一、克服松劲思想,保持警钟长鸣,切实做好当前的安全生产工作
目前,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但部分行业(领域)事故仍然多发,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特别是北京奥运会结束后,一些地方和部门产生了松劲思想,安全监管监察工作力度有所减弱;一些生产经营单位为抢任务,突击生产,放松管理,导致事故发生。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安全生产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牢固树立警钟长鸣、常抓不懈的理念,坚决克服松劲思想和厌战情绪,认真分析当前安全生产工作特点,加强领导,切实落实“两个主体责任”和“两个责任制”,始终保持警钟长鸣,进一步加大安全监管监察力度,进一步加强企业内部安全管理,持之以恒地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切实采取有力措施,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确保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二、加强监管监察,防止突击生产,有效遏制事故发生
各级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负有安全监管责任的其他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切实加强对重点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监管监察。当前,要把严防生产经营单位超定员、超能力、超强度突击生产和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作为监管监察的重点,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要坚持不安全不生产的原则,对北京奥运会后复产企业要严把复产验收关,明确复产验收部门责任,落实验收措施,严格验收标准,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恢复生产,严防北京奥运会期间停产的企业一哄而起盲目复产。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擅自复产、突击生产的,要坚决予以查处;酿成事故的,要依法严厉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同时,要严格执行“谁验收、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凡因降低验收标准,把关不严造成事故的,要严肃处理。
三、坚持常抓不懈,巩固百日督查成果,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在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的基础上,认真开展百日督查“回头看”活动,定期组织各类专项督查检查,坚持常抓不懈,巩固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的成果。对百日督查中发现并下达整改指令的重大隐患,要实行政府或部门挂牌督办和“销号”制度,做到计划落实、组织落实、责任落实、资金落实、整改期限落实,确保重大隐患按期整改。对一时难以整改的重大隐患,要实施重点监控,落实应急预案,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与此同时,要结合当前季节特点,认真做好“隐患治理年”第三时段的工作,深入细致地排查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的新隐患,并及时整改消除,防患于未然。
四、突出重点行业(领域),加大工作力度,继续深化安全专项整治
一是继续深化煤矿瓦斯治理和小煤矿整顿关闭两个攻坚战。一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领导同志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全国煤矿瓦斯治理现场会的部署,围绕建立“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瓦斯治理工作体系,全面总结推广各地瓦斯治理先进经验,进一步加大瓦斯治理力度,有效防范煤矿瓦斯事故。二要按照“提高门槛、严格准入,打击非法、淘汰落后,资源整合、提高档次,大矿托管、提高水平”的要求,抓好小煤矿的治理整顿工作,加大对无证非法生产小煤矿的打击力度,严防已关闭矿井死灰复燃。三要督促各类煤炭企业,搞好安全质量标准化,加强安全基础管理,推进安全技术进步,提升安全生产水平,确保安全生产。
二是深入开展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整治。一要深入开展非煤矿山安全整治工作。大力推动以通风系统为重点的井工矿各工艺系统的完善;继续在小型露天采石场推广中深孔爆破技术,强制推行分台阶(分层)正规开采;进一步加大采矿秩序整顿力度,打击非法建设、非法生产、非法经营行为,严格安全准入,坚决取缔关闭非法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非煤矿山;强化尾矿库的治理,防止由于违规筑坝、超储等因素导致垮坝事故的发生。二要加强危险化学品的安全整治。认真实施“三同时”制度,严格新建项目安全准入;深入排查、摸清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运输、经营企业的情况,分类评估,重点监控,细化措施,加强监管;严格落实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销售实名制,防止被盗和丢失;结合安全生产许可证和经营许可证到期换证工作,坚决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各类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提高危险化学品领域整体安全生产水平。三要加大烟花爆竹行业的安全整治力度,推进工厂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经营,坚决取缔关闭非法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烟花爆竹企业。
三是继续抓好其他行业(领域)的安全专项整治。一要切实加强道路交通方面的安全整治,进一步搞好“五整顿”、“三加强”和治理“双超”工作,努力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降低事故总量。二要进一步深化建筑施工、拖拉机等非客运车辆、渔业船舶和人员密集场所等方面的安全专项整治,解决突出问题。三要继续加大对民爆行业“四超”行为的专项整治,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四要进一步搞好水上交通、铁路交通、民航飞行和特种设备等行业(领域)的安全专项整治,防止群死群伤事故发生。
五、加强预报预警,落实防范措施,严防自然灾害引发事故灾难
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加强台风、强雷雨、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预报、预警和预防工作,与有关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密切掌握气象信息,及时向企业发布异常天气的预警通知,督促企业抓好措施落实。要加强重点行业(领域)汛期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检查,指导督促各地、各单位加强对受洪水、强雷雨、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威胁企业的隐患排查,及时消除可能引发事故的重大隐患。要制定并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尤其是对重大危险源、重要场所和重点部位,要重点盯防,防止自然灾害引发生产安全事故灾难。
六、加强应急管理,做到有备无患,有效应对事故灾难
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应急救援预案,利用各种方式,加强教育和培训,尤其要对已制定的预案进行广泛宣传,告知企业员工和周边群众,进一步增强企业员工和社会公众的安全防范意识和技能,做好防灾、避灾和自救互救工作。要加强企业与地方的配合,搞好地企联动,开展联合应急救援演练,提高应对事故灾难的能力。要细化各项措施,落实救援队伍、物资和装备,保证救援工作需要。要加强应急值守,一旦发生事故,要做到反应灵敏、决策果断、指挥有力、应对有效,把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二○○八年八月二十九日
5.关于当前食品安全监管中的难点问题调查 篇五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当前煤矿整顿关闭工作的通知
(安监总煤监〔2009〕197号)
各产煤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煤炭行业管理、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
今年上半年,各地深入开展煤矿整顿关闭工作,共关闭小煤矿473处、淘汰落后产能2500万吨/年,促进了全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好转。但是,目前小煤矿整顿关闭工作仍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部分地区假关闭、假整合、假技改及超层越界开采等现象仍然存在,因非法违法生产建设导致的事故多发;二是部分资源整合技改矿井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安全监管不到位,整合技改矿井事故时有发生;三是部分地区煤炭资源整合工作进展缓慢,已完成审批手续的资源整合项目未按设计进度和工期施工,拖延工作进程,给安全生产工作带来新的压力。
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张德江副总理在江西全国煤矿瓦斯防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要求,以及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等14个部门《关于深化煤矿整顿关闭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煤监〔2009〕157号),确保国庆期间和今年后几个月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好转,现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严格执法,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建设行为。要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安全生产“三项行动”的通知》(国办发〔2009〕32号),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执法行动,严厉打击私采滥挖、超层越界开采以及已关闭矿井死灰复燃等非法违法生产行为。对无证非法开采的,坚决关闭取缔;对以掘代采、超层越界开采的,责令立即整改,拒不整改的坚决关闭。要加大执法力度,严肃法纪,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法治秩序。
二、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对整合技改矿井的监管监察。要将对整合技改矿井的监管监察作为当前一个时期煤矿安全工作的重点,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项监管监察。对存在重大隐患,经整改仍达不到安全生产条件或依靠现有技术条件难以有效治理的煤矿,要予以关闭;对违反安全设施“三同时”规定、违法组织生产建设的整合技改矿井,要取消其整合资格,纳入关闭范围。
三、严格程序和标准,认真做好整合技改矿井的审批工作。资源整合技改项目必须包含在省级人民政府批准的整合方案中,并按项目审批权限和程序通过全部审批手续后,方可开工建设。要严肃查处越权审批项目问题,坚决打击未经审批的项目违法违规建设行为。
四、明确审批时限,严防整合技改矿井拖延整改。审批整合技改矿井安全设施设计时,要明确规定审批时效,自安全设施设计批复之日起半年内不开工的,2年内(特殊情况经批准3年内)不能完成改造施工工程的,其批复结果自动失效,并提请地方政府予以关闭。各有关部门要密切合作,加快审批工作进度,加强督促检查,坚决打击边建设边生产、假建设真生产行为,促进整合技改矿井按期开工建设、按期竣工投产。
五、落实关闭责任,按期完成工作任务。按照国家4部委局《关于下达“十一五”后三年关闭小煤矿计划的通知》(发改能源〔2008〕2624号)要求,认真落实今年的关闭计划,逐级明确责任,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及时公告关闭矿井名单,确保年内关闭1000处小煤矿工作目标的按时完成;要强化煤炭资源管理,严禁审批(核准)年生产规模30万吨以下的新建项目,从源头上严格控制小煤矿数量的增加。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二○○九年九月二十七日
6.关于当前食品安全监管中的难点问题调查 篇六
12级营销二班、吴海涛、120110236
关于社会公德的定义:社会公德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是维护社会成员之间最基本的社会关系秩序、保证社会和谐稳定的最起码道德的要素。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每一个社会公民都应该遵守社会公德。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对遵守社会公德更是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解当前社会存在的主要社会公德问题,我特别制作了一份关于当前社会公德问题的调查问卷,问卷一共有16个问题,其内容如下:
1、您的性别是?
2、您所在年级是?
3、您认为社会公德的内涵是?
A文明礼貌,助人为乐
B遵纪守法,诚实守信
C生态和谐,社会进步
D其他
4、您认为自己的社会公德心强烈与否?
5、请问您经常参加公益活动吗?
6、您认为以前的社会公德与现在的社会公德相比那个更高?
7、您认为社会公德对公民的制约作用为?
8、下列不文明的现象您是否经常看到(多选):
A乘坐公共交通是争抢、拥挤
B公交车不礼让
C在公交车上不给老幼病残孕及抱婴儿的乘客让座
D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争吵、说脏话
E随地吐痰、乱扔杂物、打喷嚏、咳嗽时不加遮掩
F其他
9、遇到上述情况,您的态度是:
A看不惯
B习以为常
C其他
10、您如何看待公德心强的人:
A支持他们,以他们为榜样
B他们做他们的,与自己无关
C其他11、12、您认为当代中国社会的公德处于什么情况 您认为大学生应该为约束和制止不文明行为,形成扶正去邪、扬善惩恶的社会
风气做出贡献吗?
13、目前存在违反社会公德的不文明现象,您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多选):
A 不能形成足够的舆论压力
B管理存在盲区,并且执行不力
C长期以来人们忽视了自身的道德修养
D其他14、15、您认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需要提高吗? 您认为该用什么方式;来提高社会公德水平(多选):
A加大舆论宣传力度
B制定法律法规约束人们行为
C教育为主,惩处为辅,加强管理
D其他
16、此次问卷调查为网上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83份。根据分析,年龄在20-40之间的人社会公德较其他年龄段的人高,有百分之70的人认为社会公德的内涵是“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大部分人认为以前的社会公德比现在的社会公德高。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不文明现象主要有乘坐公共交通是争抢、拥挤和在公交车上不给老幼病残孕及抱婴儿的乘客让座。大部分人认为自己的社会公德意识比较强烈。长期以来人们忽视了自身的道德修养是人们认为社会公德缺失的最主要原因。
当前我国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有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等五大方面。社会公德作为人类社会生活中最起码、最简单的行为准则,是和广大 您对提高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有何建议?(填空题)
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是适应社会和人的需要产生的。它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具有特殊且广泛的社会作用,每个社会成员都应该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在本次问卷调查中,也有很多人对社会公德持不屑一顾的态度,他们认为社会公德与自己的行为没有关系,提高公德心是政府应该做的事情。但是,社会公德是体现一个人自身修养的重要方面,也反映出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一个社会如果每个人都自觉遵守社会公德,那么这个社会一定是文明、和谐、美好的。
大学生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大学生也在社会公德上存在许多问题。首先,对于社会公德,都知道如何去做,但是缺乏行动。就排队问题,看到有人插队,大部分人只是在心里抱怨,抱怨说明他知道这种行为是不道德的,但是却没有用实际行动阻止这种不道德的行为。究其根源,是大学生不知道去表现自己,不会展现自己的想法,也就是性格的内向,不敢说、不敢做,这也应该是教育的失败。其次,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在涉及到公共利益的活动中,大学生都有待提高,有许多人是被动参与公益活动,当今社会就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社会,很多人为了一己私利而不择手段。当然不否还存在许多为社会服务的人,正是应为如此,我们当代大学生更要以实际行动去影响下一个时代,而不是随波逐流。最后,社会以及学校在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方面做得欠佳,大学生对于学校的社会公德教育不是完全认可的,这体现了学校在公德教育方面存在的空白。当然,仅仅是学校教育还是远远不够的,生活中许许多多的活动也会影响大学生社会公德的形成。因此,学校在进行公德教育时,应该统筹安排,合理引导,促进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的形成。
7.关于当前食品安全监管中的难点问题调查 篇七
提起作文,很多学生叫苦,老师也叫苦。学生苦在搜肠刮肚而无文可作,教师苦就苦在挖空心思而“无题可出”。综观现状,当前作文教学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
一、作文训练量小
作文是一种能力,能力只有通过大量的实践才能形成。有的教师只让学生完成教材安排的课内综合作文练习,课外作文量几乎等于零。如仅靠中年级才开始的每学期7~8次的作文练习,练习的量太小,形式又单一,学生作文能力难以得到培养。有时学校、年级开展一些活动,老师即使布置写日记,但是由于要应付大量的备课,上课工作,无暇顾及这“额外”的工作量,看看卷面,胡乱地打个分数。久而久之,学生也习惯成自然,老师不认真检查评改,他们也就随便应付了。
二、作文训练年级不衔接
各年级作文训练不衔接的现象比较严重,调查发现,三年级教师大多数是直接命题给学生写作,要求偏高,而且往往忽视写片断的练习,一下子就要求写短文。于是,年级间衔接“坡度”较大,出现断裂层。另外,在一、二年级只重视识字训练,忽视说话、写话能力的培养,也是其中原因之一。
三、读写结合不紧密
在阅读教学中,不少教师不重视表达方法的教学,不注意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不注意引导学生学习选择、组织材料和确定中心等写作方法,造成学生无话可说,无情可抒或者有话难说、有情难抒,其结果导致学生怕写、厌写作文。
四、教师指导不得法
语文教师在作文训练中普遍存在重教法,轻学法的倾向。教师只注意研究作文如何出题,如何批改,如何讲评等,对学生不懂观察生活,不会捕捉生活中可以作为写作题材的人和事,对作文存在害怕心理,缺乏写作方法等问题,却很少加以研究。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仍沿用“教师出题——学生作文——老师批改——教师讲评”这种陈旧的教学模式。由于教师指导不得法,这就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抑制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此外,有些教师不善于作文,于是学生也怕作文,造成恶性循环。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指出的“学生不会写作文„„最简单的原因就是教师自己不会写作文。”不少语文教师指挥照本宣科,依样画葫芦,把范文当成灵丹妙药,离开范文就寸步难行。
五、缺乏及时有益的反馈
详改全班几十篇作文,教师即使全力以赴也可能要积压较长的时间。学生得过一二周才可得到教师这个唯一“读者”的意见:一个分数,一个“阅”字或一些空洞的评语。现在诸多学校干脆发两本作文簿让学生交替使用,可使教师不急于批改。对教师的批改结果,多数学生只看个分数就把作文本子塞入书桌,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而教师又不能舍此而作重点批改,否则有对学生不负责之嫌。除了教师,学生再难得到其他方面的意见,更难获得读者和作者意义上的沟通。
小学作文教学不仅是语文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它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也是评定语文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针对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笔者认为应着重抓好下面几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学习和培训,提高教师文化素质。
首先要求教师加强自身的文化学习,每个学期制定出自
修计划,研究一个专题。对不同类型的教师组织他们参加不同层次的函授培训,系统地提高文化专业水平。对教学水平较低的教师,组织他们经常参加教研活动,“走出去,请进来”,举办作文教学观摩课,请专家来讲课,提高他们的教学业务水平。
其次,要转变观念,从素质教育的高度进一步明确作文教学的目的。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的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作文能力,同时学习做人,开发智力,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按叶圣陶先生的话说,使学生“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作文教学应该着眼于训练学生掌握生活、工作中必需的书面表达的能力,以适应日后生活和工作的需要。从教学目的上,从根本上划清提高素质与应付考试、追求高分的界限。
2、关于当前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的调查报告
(二)落实各年级作文教学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着重练习写话,要有内容,语句要完整、连贯;中年级着重练习写片断,内容要真实具体,语句要通顺、连贯;高年级着重练习写成篇的作文。教学中,要自觉落实《课标》要求,尤其要强化低年级作文训练的意识,落实低年级说话写话的要求,做到有内容,语句连贯、完整。要重视中年级的片断练习,让学生逐步达到内容具体,语句通顺连贯。以“加强基础,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发展个性”为目标,对照要求,教会学生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或是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三)要遵循“从说到写”的原则,提前起步。
我们要打破从三年级才开始起步的习惯,抓住儿童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机起步,从一年级开始进行作文训练。人们学习语言总是口语在先、书面在后,口头
为语、书成为文、文本于语。话怎么说文章就怎么写,小学生入学前,已掌握了相当数量的词汇和句式,有了一定的口语能力。教师在学生入学后要继续发展学生的口语,在强化口语训练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书面语言能力,坚持“从说到写”的原则。在起步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强化说话练习,引导学生有顺序有重点地观察事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要求学生把他们平时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印象深刻的、新鲜有趣的的人和事用比较流畅的语言说出来。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把看和说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能力,在培养学生写话时要采用多种方式,由浅入深、由扶到放地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能力。
(四)加大阅读量,强化练习意识。
阅读与写作是相互渗透的,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延续、巩固和发展,所以我们要扩展学生的阅读面,加大阅读量,强化练习意识。教师在阅读课教学中要有计划地加强对学生的写作指导,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学作文,加大作文的练习量,训练的方式主要是仿写。此外,教师还要注意课外阅读的指导和练习,从大量的课外阅读中吸取养料。并定期举办读书会、故事会、课外阅读知识比赛,办好墙报、板报,多方面地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学生积累的素材多了,练笔的机会多了,作文思路就会更加开阔。
(五)顺应学生心理,开展作文活动
(1)选贴作文
选贴作文,可以刺激学生兴趣的“敏感区”,使学生尽快摆脱因写作的艰苦性所带来的不愉快,忘却烦恼,集中精力投入其中,大大提高写作的积极性。具体做法是,从每次习作中选择几篇好的作品经修改后让学生认真抄正,在教室后墙设一个“作文角”,既可以作为范文供各位同学久久玩赏,又可使其感受到写作的愉快,为他们在写作上更“起”一层楼打下基础。
(2)作文面改
对一些差生,我还适当采用作文面改法。我的做法是作文课后先让大家“冷处理”一两天,然后抽部分学生进行重点讲评,在对他们习作中的一些成功之处和不足作出总体评价之后,即逐一对其习作中出现的问题,如中心不明确、病句、标点符号用错等,或当面指出,或是做上记号,或提修改意见,启发学生,让学生自己动笔修改。在面批中,由于采用商量的办法,学生感到这是对他的信任和鼓励,使学生自信心增强、劲头足,个个跃跃欲试。修改完毕,学生读着自己亲笔撰写的“佳作”,沉浸在创造的愉悦之中,加上前后对比,会很快地悟出好作文的道理来,这对于挖掘学生潜质是很有好处的。
(3)周记点评
为了使学生学习写作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我便要求他们记周记。我布置学生每个周末写一篇周记,以总结这一周来的学习与生活情况。至于点评,我的做法是,收集起来后即逐一仔细翻阅,教师作出客观的书面评价,或者委婉指出其不当之处,或者肯定其所取得的进步,并勉励其“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4)编集作文
学生在作文竞赛中的获奖之作,以及平时所选贴作文,尤其经过集中面改后,大都可以列入“优秀作文”之列。当这类习作积累到一定数量时,我便组织这些小作者用标准稿纸抄正,教师写好眉批及评语后即加上“前言”,并设计好封面装订成册,作为自己班的优秀作文选。对于特别出色的习作,我还推荐到一些报刊,一旦发表,再由作者介绍习作体会,旨在树立榜样。
8.关于当前食品安全监管中的难点问题调查 篇八
【文件来源】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工作程序的通知
安监总厅统计〔2015〕64号
总局和煤矿安监局机关各司局、应急指挥中心: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工作程序》已经国家安全监管总局2015年第8次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 2015年7月13日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工作程序
国务院授权或委托安全监管总局组织的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特别重大事故)调查工作适用本程序。
一、事故调查准备
(一)信息接报及处置。
1.办公厅(总值班室)接到特别重大事故信息报告后,立即报告办公厅负责人;按照响应程序通知相关司局及应急指挥中心做好赴现场准备工作。
办公厅(总值班室)负责起草《安全监管总局值班信息》,经总局领导审签后,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通报公安部、监察部、全国总工会、相关业务主管部门及最高人民检察院。
(二)工作组赶赴现场。
2.办公厅(总值班室)根据总局领导指示,组织、联系赴事故现场有关事宜;通知相关司局、应急指挥中心和相关技术支持单位有关人员组成工作组,由总局领导率队赴事故现场。如需专家参与,由相关业务司局、应急指挥中心提出邀请专家名单并负责通知专家赶赴现场。
(三)提出立案调查建议。
3.工作组根据事故情况,初步确定为生产安全事故的,提出立案调查建议和事故调查组组成建议。办公厅起草建议国务院成立事故调查组立案调查的请示,附事故调查组建议名单,经总局主要领导审签后上报国务院。
二、事故调查和结案
(四)成立事故调查组。
4.国务院批复同意后,召开事故调查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宣布国务院事故调查组成立,部署事故调查工作,提出工作要求(包括工作纪律)。同时,研究制定事故调查工作方案。5.事故调查有关新闻发布和报道工作,由事故调查组组长直接负责;相关业务司局或事故调查组综合组负责草拟新闻通稿,报事故调查组组长审核后由人事司(宣教办)组织发布。
(五)开展事故调查。
6.事故调查组可设技术组、应急评估组、管理组、责任追究组和综合组。
技术组负责查明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和技术方面的间接原因(技术组内可设专家组);应急评估组负责对事故发生单位和事发地人民政府的事故应急处置工作进行评估(可与技术组或管理组合并工作);管理组负责事故管理方面的原因调查和对相关单位(人员)的初步责任认定,提出责任追究建议;责任追究组负责事故责任追究工作,提出事故责任追究意见,报事故调查组审议;综合组负责事故调查工作的综合协调、后勤保障和资料证据管理等工作,负责起草事故调查报告。
7.召开事故调查组全体会议,讨论通过事故调查报告并经事故调查组成员签字确认。相关业务司局起草请示,以总局文件向国务院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六)结案。
8.国务院批复事故调查报告后,事故调查结案。相关业务司局负责起草结案通知,并公布事故调查报告。结案通知中要对责任追究和整改措施落实提出具体要求,并明确结案一年后开展责任追究和整改措施落实情况评估的要求。结案通知以总局文件发至事故发生地省级人民政府,抄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抄送参加事故调查的有关单位;总局内部送有关司局。
9.相关业务司局负责起草事故调查报告有关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建议的督办通知书,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名义,分别通知有关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单位)和事故发生单位,同时抄报国务院,并具体负责跟踪督办工作。
三、评估和归档
(七)评估。
10.国务院批复结案之日起近一年时,统计司负责及时起草文件,请示国务院成立事故整改措施落实情况评估组。
11.评估组由安全监管总局和参加事故调查的有关部门派人组成。评估组要在评估组成立60日内向国务院提交评估报告。评估报告的内容包括:责任追究落实情况、整改措施落实情况,评估结论。
评估组具体工作由统计司会同相关业务司局和应急指挥中心组织。
(八)归档。
12.统计司会同相关业务司局和应急指挥中心负责事故调查处理资料归档工作。
四、国务院授权或委托安全监管总局组织的重大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工作参照本程序执行。
9.当前农村的热点难点问题 篇九
21世纪,我国面临诸多挑战,农村问题是最严峻的挑战之一,农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收入问题。
1、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逐年增长,但1997年以后,增长速度明显趋缓。1997年至2003年的7年中,全国农民人均收入只增加695.5元,增长速度没有一年超过5%,年均增幅不到4%,2001年甚至只有2.1%。农民增收缓慢,主要表现在粮食主产区,主产区农民收入增幅已连续多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一些纯农户的收入持续徘徊甚至下降,不仅影响种粮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严惩挫伤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影响粮食和农产品供给。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导致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
2、农民负担居高不下。农村税费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负担,但由于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福利保障制度、教育制度、公共事业投入制度及一些深层次问题的存在,导致农民负担问题仍十分严重。
3、农村不稳定因素增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政治稳定,农业稳步发展,农村治安形势总体平稳,这是主流,但影响农村稳定的因素增多,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社会矛盾复杂化,有的导致群体性械斗和上访,有的激化为严重治安犯罪案件;二是非法宗教和邪教组织在一些农村乡镇有重新抬头之势;三是农村金融和市场管理秩序混乱,损害了农民的合法权益,严重影响农村稳定和农业发展;四是农民间因生产生活,邻里纠纷、婚姻家庭等内部矛盾激化为刑事犯罪的情况比较突出;五是一些地方出现的“村霸”、“乡霸”等恶势力及封建宗族势力横行乡里,成为影响农村治安稳定的一大祸端。
二、农村热点问题成因分析
上述问题的产生,原因很多,也很复杂,但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城乡二元结构是问题产生的首要原因。建国后,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一方面,农业和农村为工业发展、城市建设提供资金积累及其他资源,但却得不到合理的补偿,自身的发展能力受到削弱。另一方面,城乡市场分割,严重影响工业和城市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其次,城乡二元结构阻碍了工业化在农村的推进。在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我国的城市市场和农村市场发展明显失衡,农业和农村的市场组织化发育程度远远低于工业和城市,造成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和配置的巨大障碍。第三,我国城乡二元结构造成城乡差距在社会发展方面表现得更加突出。就全国看,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大大落后于城市;就农村看,社会发展又大大落后于经济发展。
2、行政权力的作用形式不规范。主要表现为:(1)农村财税体制不规范,现行农村财税体制对增加农民负担有鼓励作用;(2)国家的有关政策不够合理,没有充分注意研究和乡村、农业和非农业省份、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不发达地区之间的区别;(3)法制不够健全,执法不力;(4)基层行政机关对农户的生产经营活动过度干预;(5)县乡机构臃肿,人员膨胀,该设的机构没有设起来,该撤的机构撤不下去,人浮于事。
3、农业结构不合理,生产方式落后。表现在:一是在种植业结构中,粮田面积大,经济作物面积小。结果是粮食产量上去了,市场价格却下来了,加上国家为减轻财政负担一再调低保护价和订购价,农民种粮收入出现负增长。此外,其他农产品的市场供求关系也处于失衡状态,价格全线下滑,基本上都降到了1992年以来的最低点,二是在农业内部结构中,种植业比例大,林牧渔业比例小。三是在农村经济结构中,第一产业比例大,第三产业比例小。传统的农业家庭生产方式生产成本较大,造成农业经营收入增长持续下降。
4、农民文化素质不高,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不充分。我国2000年乡村人口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比重高达94%,其中小学以下人口比重占61%。2001年我国农业科技人员271.7万人,农村农民专业人员241万人,平均每个村委会只有3.2人。相当一部分农民不懂得使用先进农业机械,不知道农业现代化。对农业科技技术和农产品的市场信息知之。全国农村劳动力近5亿,除部分老弱病残幼群体,还有近1亿人有能力却没有为整个社会创造财富。
三、解决问题的思路与途径
1、贯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方针,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十六大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思想,十六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发展为“五个统筹”。要求我们必须把城市和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一个整体通盘考虑。统一规划;把城市和农村存在的问题及其因果关系综合起来、统筹解决。特别是在制定国民经济政策的时候,牢固树立“三农”问题“重中之重”的地位,加大支持和保护力度,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使城市和农村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2、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现阶段农业结构调整应突出四个重点:一是推进农产品的优质化,通过优势产品优势区域布局规划的实施,优化农产品的品质结构、品种结构和区域结构;二是推进农村产业化经营,重点解决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资金短缺和精深加工水平低的问题;三是推进畜牧业结构调整,重点加强草原建设和生态保护;四是先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重点加强农业标准化生产管理、产地环境管理和农产品市场准入管理。
3、抓好农村财政体制改革和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要从建立公共财政制度和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入手,进一步理顺中央与地方的财权与事权关系,国家应承担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费用,使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一样享有同等教育的权利,减轻农民和乡镇财政的教育负担;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全面落实减免农业税的各项政策,积极稳妥地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和县乡财政体制等相关配套改革;依法从分配上理顺国家、集体、农民三者的利益关系,杜绝一切乱收费、乱集资、乱摊派;开展专项治理,加强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经营性收费的监管,严肃查处加重农民负担的违纪违法案件;加快农村价格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分配关系,积极推进农村市场化建设;建立农村权利保障机制,着力解决农民权益缺位问题。
4、突出抓好农产品加工、劳务经济、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四项重点工作,拓宽农村经济发展空间。
【关于当前食品安全监管中的难点问题调查】推荐阅读:
关于当前我镇纪检监察工作现状的调查与思考08-20
当前高等教育研究中的若干热点问题08-08
关于当前企业文化建设创新情况11-06
当前粮食监管工作调研报告09-06
关于切实做好当前防汛救灾工作的紧急通知08-08
关于对做好当前工会工作的几点认识08-13
我国当前面临的问题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