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行业发展前景

2024-09-17

热处理行业发展前景(9篇)

1.热处理行业发展前景 篇一

(复制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后果自负!)

中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少,空间分布不平衡。随着中国城市化、工业化的加速,水资源的需求缺口也日益增大。在这样的背景下,污水处理行业成为新兴产业,目前与自来水生产、供水、排水、中水回用行业处于同等重要地位。

近年来,我国污水处理行业突飞猛进,整体发展处于快速成长期,主要表现在污水处理能力迅速扩张、污水处理率稳步提高、污水处理量快速增长等方面。截至2011年底,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厂全年累计处理污水393.13亿立方米,同比增加45.72亿立方米,增长13.12%。截至2012年6月底,全国设市城市、县累计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3243座,处理能力达到

1.39亿立方米/日。

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2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公布《“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对污水管网建设、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污泥处理、再生水利用等提出具体规划指标,总投资规模近4300亿元。从建设规模上看,国家污水处理政策体现了两大趋势:一是“重点仍在东南,重心移向中部”,二是“重点仍在城市,重心移向县镇”。这两个趋势将带来市场格局的转变,对相关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力、市场开拓能力、产品创新能力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推动了环保产业发展,到2020年城市污水处理率将不低于90%,我国污水处理业务市场空间广阔。此外,国家鼓励利用再生水的政策,也将对污水深度处理业务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我国污水处理建设的严峻形势,县城和建制镇污水处理率较低的现状,为污水处理市场的建设、运营投资均带来巨大投资空间。

前瞻网《2013-2017年 中国污水处理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共十一章。首先介绍了中国水资源环境、水务行业的发展概况,接着分析了污水处理行业的发展现状,并对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行业财务状况进行了详实的分析。然后具体阐述了工业污水处理发展概况、污水处理行业与政府纠纷案例。随后,报告对污水处理行业进行了投融资模式分析、投资机会与前景趋势分析、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最后详细列明了与污水处理行业密切相关的政策法规。

资料来源:前瞻网《2013-2017年 中国污水处理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百度报告名称可看报告详细内容。

2.热处理行业发展前景 篇二

关键词:环保水处理,环境,发展

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的国家, 属于总量丰富, 但是人均占有量偏低, 仅为世界平均值的1/4, 可谓是世界上最贫水的国家之一。据预测, 2030我国人均水资源供水量不足将给人们的正常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所以伴随着当前我国工业发展及污染治理工作的推进, 环保水处理行业的发展、技术与创新、企业自身发展得到了国家政策及环保产业发展的关注与影响。本文结合我国当前环保水处理行业的发展, 对行业发展的相关因素进行探究, 进而进一步分析了环保水处理行业的发展趋势。

一、我国环保水处理技术概述

我国目前的环保水处理技术主要有以下五种:

1) 膜处理技术。现阶段我国普遍使用的环保型水处理技术是膜处理技术, 该技术能提高饮用水水质, 在处理水污染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膜处理技术不仅能改善饮用水水质, 而且能最大程度地减少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量。

2) 微污染水处理技术。微污染水处理技术主要是强化过滤和强化混凝两种技术。强化过滤是对普通滤池进行生物强化, 由生物滤料与石英砂滤料组合而成, 通过生物过滤作用, 降解有机物、氨氮、亚硝酸盐氮等物质。强化混凝是指改善混凝剂匹配和优化混凝工艺条件, 提高混凝沉淀对有机物的去除率。这两种处理技术适用于不同的水质, 经该处理技术之后可以有效改善水质。

3) 超声水处理技术。超声水处理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水处理技术, 主要是对微污染水进行生物处理, 能够有效分解水中的化学污染物。微污染水是指饮用水源受到主要有机物污染, 使部分指标超过饮用水源的卫生标准。该技术会增强膜生物反应器的生物活性和有机负荷, 提高有机物的净化效率。

4) 反渗透处理技术。反渗透处理技术的原理是在一定的温度下, 采用容易透水但难透盐的半透膜, 将淡水和海水分离。因为淡水和海水中的摩尔分率不同, 所以可以将其进行分离。反渗透处理技术的优越性是:对富含盐分比较多的水源如海水、湖泊进行分解处理, 实现海水与淡水的分离, 从而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淡水资源, 缓解我国用水紧张问题。

5) 高级氧化处理技术。高级氧化处理技术适用于水资源污染严重和对水质要求高的情况, 该技术的原理是借助一定条件下产生的具有强氧化能力的自由基, 对水中的污染物进行分解, 优化水质。该处理技术虽然成本比较高, 但是净化出来的水质量较高, 因此可用于远期的发展需要。

二、我国环保水处理行业面临的环境

1) 政策支持提供机遇。当前国家政府通过政策法规的出台、环境监督、企业资质的审核等对企业污染尤其是废水、废弃污染等做了明确的要求, 这些措施的实施为环保水处理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而居民的实际需求、社会责任要求等也使得大量产生废水的企业的对于废水处理的需求不断的提升。政策与需要的双重刺激, 会促使我国环保水处理行业的发展将愈发兴旺。

2) 技术水平逐步提升。由于国家以及社会对于环保企业的支持, 加之高校等科研机构人员的努力, 环保水处理行业的技术在不断的提升。同时企业订单的增加收入的提高以及科研项目的经费支持为企业推动自主研发、技术创新等提供了更多的保障。所以从行业和企业的微观层面来看, 现阶段环保水处理行业的发展动力将更加充足, 技术水平将会逐步提升。

3) 市场需求逐步增长。在良好环境需求的推动下, 我国企业对于环保水处理的需求逐步增长。且随着我国产业的逐步完善以及生产技术的提升, 在国家大力处置环保惩治的背景下我国企业污染程度在逐步的降低, 污染企业也在逐步的迁出。这些关联产业的逐步减退对环保水处理行业的结构性改革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由此, 在市场需求更加明晰的背景下, 加强技术研发, 提升分类处理能力, 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保障。

三、我国环保水处理行业的发展趋势

行业地位更加明确。随着国家和社会对于环境、对于水资源保护意识的提升, 环保水处理作为一种服务于企业、服务与社会、服务与生活的行业, 其服务性质更加明确。随着社会需求的增大, 其复杂性以及多样性逐步体现, 环保水处理行业要积极的提供多样化、差异化的技术与服务已经成为一种趋势。针对客户需求, 就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以及其他水处理技术提供差异化的成熟而专业化的技术方案, 进而提升企业实际生产效率成为当前的主要发展方式。这种为社会、企业, 提供水资源的节约保护、环境质量提升的服务功能更加明确, 行业地位也逐步得到了提升。

行业优势更加明显。随着环保类企业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对于环保需求的逐步增强, 环保水处理行业将会承担更多的环保科研项目, 以行业或部分企业为平台, 对某一项目或者某一水处理技术进行深度的研究, 并通过企业平台将研究成果、技术创新等应用于实际的工艺中来。因此就行业的整体发展情况来说, 环保水处理行业等够得到国家与社会更多的支持, 行业的发展与国家的研究项目更加密切, 行业的发展环境以及得到的支持也会越来越优化, 行业的整体优势也将更加的明显。

技术更新速度加快。随着我国创新研发能力的提升, 环保行业的技术更新正在逐步的加快, 技术交替周期不断的缩短。特别是污染防护工艺、废气处理、废水净化等工艺正在逐步的更新。整个行业的技术更新速度也会不断的加快, 常规处理、生物处理、深度处理、药剂处理、循环利用等专业的环保水处理方式正在逐步的完善更新。而且在政府政策支持、高校专业设置分类更细、校企合作、机构与企业合作多种机会的的刺激下, 环保技术成果的研发及应用使环保技术更新的速度逐步加快。

四、结语

综上所述, 我国环保水处理技术在政策支持提供机遇、技术水平逐步提升、市场需求逐步增长等多项利好因素的影响下, 我国环保水处理行业的行业地位更加明确、行业优势更加明显、技术更新速度加快, 为我国环保水处理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开拓了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3.热处理行业发展前景 篇三

【关键词】水十条 污水处理 创新

随着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淡水资源的缺乏,国家对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的重视和加强,制定了水清洁行动计划(下称“水十条”),并将于2015年中旬出台,这一政策的出台意味着提高水污染防治的标准将成为重点。水十条是我国继出治《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大气十条)之后,又一项重大污染防治计划,“水十条”就是要保障水质较好的水体和治理黑臭水体,以及关于一般水体的污染防治工作。一旦“水十条”获得通过,大批的污水净化厂将面临提标和提效改造及设备的更新换代。此外,更加合理高效地污水处理技术,和运营管理模式将应运而生。“水十条”将催化污水治理市场步入一个“发酵”期。作为水污染监管部水、水处理设备企业、水务公司都将认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狠抓水污染防治,推动水环境保护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一、我国污水处理情况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也不断增长,需要有完善的污水处理设施与之相适应,但目前各城市的污水处理设施根本无法满足污水处理的需要,导致污水乱排放现象层出不穷,使水资源遭到严重污染。在这样的背景下,生活污水的治理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必须认真加以解决。

(一)城市生活污水年处理量不足,处理率不高

2013年全国657个设市城市中有648个建有污水处理厂,累计建成污水处理厂1947座,看起来也不少了,可处理能力还是很有限的,特别是一些村镇污水处理能力更有有限,全国目前各种规模和性质的小城镇近48000多个,吸纳2亿多居民,可绝大部分部分乡镇没有任何污水处理设施。

(二)污水收集系统不完善

雨污分流的方式还大大存在,如果能实现雨污分流会降低雨污水量对污水厂的冲击,保证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效率;同时排水管网由于年久失修,收集率往往很低,而且有一些企业私接管网,使进水水质不达标,与污水厂处理工艺不对称,使出水水质要求达不到标准。

(三)污水监督机制不完善

有一些污水厂的建设是由政府出资,运行所需要的各种经费也都是靠政府财政支撑,但厂子本身不是由政府直接管理,所以污水厂可能不会考虑成本,导致整个行业没有生机,工作效率低、职工人浮于事,精神懈怠,管理跟不上时代等,导致污水处理行业进入“瓶颈”期,制约发展。

二、污水處理行业如何创新体制适应发展

多年来,作为公用基础设施建设的污水处理行业管理上较闭塞,使污水行业管理出现与市场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状况。近年来,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在国企引入社会资本,发展混合所有”精神指引下,国内很多污水处理行业寻找出路,在国家对非有有资本进入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领域的鼓励和扶持政策,开启了污水处理行业市场化运作新的模式。

(一)污水处理市场化运作要强化基础管理

在水处理信息统计、源头控制(包括水处理设施、设备采购及进水标准)、企业文化、日常监管考核等方面都要进一步加强。在信息统计方面要结合各污水厂实际加强指标设置的科学性、保证住处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要按照《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保证按要求操作,并形成日常习惯。企业文化方面首先要有污水厂的精神、厂徽和职工的行为规范准则,从思想上统一职工思想,树立“厂荣我兴”的职业荣誉感。在日常监管考核方面要做到“格式化”管理,每项工作有标准、有内容、有时间、有措施、有总结。在各方面管理上做到精细化。

(二)要规范市场化运作程序

目前,全国很大一部分污水处理厂已由政府通过引入社会资本,与民间企业合作融资模式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PPP模式相对应用更广。说得简单点,就是由政府专业机构和社会资本优势互补,合资合作组成项目公司,共同进行具体项目建设,然后由政府购买其服务,并授予项目公司一定的期限的特许经营权。这种模式的引入,为政府节省了巨额投资,项目公司股权经双方认定后,不会产生无法处置的纠纷。现在,污水厂交给专业的水务公司运营,政府根据水量水质支部费用,由公司负责日常运营,最大取度降低管理成本,最大的变化就是改变了国有企业吃大锅饭现象,成本核算更加精细,管理更加严格。在规范运作方面,下一步还要做好几方面工作:工程建设项目储备与前期论证;招标选择合作单位,确定政府购买服务的费;筹建项目公司并签订协议;制定绩效管理制度和监督管理制度等等。

(三)污水处理行业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

每个行业都按照市场化要求制定行业的标准。2014年初,由国务院颁布的《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明确了国家鼓励采取特许经营、政府购买等多种形式,规定了我国污水处理要进行全面的合同制管理。即将出台的《水十条》强调了国家将下大力气进行水污染治理工作,对污水处理行业是一个“利好”消息,激发了污水处理环保企业的热情,带动了整个污水处理市场的提升。“水十条”将重点整理被严重污染的劣五类水体上,如何改善重点将放在污水治理环节。将会按照《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的水质标准,去强化现有污水厂升级改造,并大力开展再生水业务。这就要求污水处理厂在处理工艺上有所创新,使得MBR(生物膜)作为新兴技术相对于传统活性污泥处理工艺更具有明显优势。MBR(生物膜)工艺是依据其他物质不能透过半透膜而将这些物质和水分离开来的反渗透技术,由于膜孔非常小,因此能有效去除水中的溶解盐类、胶体、微生物、有机物等,具有清洁、高效、无污染等优点。通过这种技术对污水进行处理,能使再生水资源更好地利用,发挥更大地作用。目前,山西省太原市正在建设一座日处理污水48万吨、全地下、花园式污水处理厂,在这个厂建设中将运用MBR工艺进行处理,确保再生水资料用于更加广泛的领域。

在污水处理方面,随着《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水十条》的陆续出台,国家扶持政策更加完善,作为污水处理企业要紧跟形势、在做好基础管理的同时创新体制,才能以更充分的准备去迎接市场的考验。

参考文献

[1]孙小平.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中国科技.2009(01).

[2]科技国家环保总局编.水污染防治及城市水资源化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10).

[3]谢文辉.试论城市污水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2).

4.热处理行业发展前景 篇四

整治规范发展蓄电池行业

****年**月,我县铅酸蓄电池行业被省政府确定为省级环境保护重点监管区,面对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县委、县政府处于两难境地,难于取舍。蓄电池行业,是一个“绿色环保行业”。但是,**县蓄电池行业却从“绿色”变成了“黑色”?县委、县政府在认真深刻反思,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痛定思痛,痛下决心,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以铁的决心、铁的手段、铁的措施、铁的纪律,开展铅酸蓄电池行业专项整治工作,变被动为主动,变坏事为好事,用“绿色技术创新”的理念引导蓄电池行业发展,再塑 “绿色能源行业”新形象。

**年以来,我县按照“关闭一批、规范一批、提升一批”的总体思路,全面开展了蓄电池行业专项整治,取得明显成效。**年蓄电池行业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1—3月完成销售14亿元,同比增长157%,实现利税8600万元,同比增长49.3%。

1、蓄电池行业得到有效整治。蓄电池企业数量大幅削减,从整治前的175家减少到50家,削减率71.4%,其中,冶炼企业从16家减少到1家,极板企业从24家减少到9家,留下来的企业全部达到污染排放标准,实现了“环保优先,优胜劣汰”的环境整治目标。蓄电池企业治污能力明显提升,保留的50家蓄电池企 业,都配备了相应的治污装备,新建了172套含铅废气处理设施,228套酸雾处理设施,提升了企业治污水平。各企业实行了清污分流,采用了节水工艺,废水经处理实现了循环回用。技术装备由手工操作转向机械设备、自动化设备,基础好的企业达到了清洁生产的要求。

2、蓄电池行业得到快速发展。我县坚持整治与发展并举,蓄电池行业在整治规范中得到提升,已步入了良性发展轨道。2006年蓄电池行业销售达到42亿,三年年均增长67.1%(2003年9亿、2004年17.3亿、2005年25.3亿);上交税收1.4亿,三年年均增长54.4%(2003年3800万元、2004年7500万元、2005年8500万元)。生产自动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将提高10倍,成本是原来手工操作的1/6。

3、蓄电池行业产学研成效明显。我县蓄电池企业通过产学研合作,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在发展传统的蓄电池同时向镍氢电池、锂电池等新一代绿色能源发展。目前已有锂电池企业4家,镍氢电池企业1家。**公司依托航天部、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的技术力量,建立了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共同开发国家级新产品2项,1项国家重点新产品,并成功研发了磷酸铁锂电池;**也加强同清华大学、沈阳蓄电池研究所等相关院校的合作,建立了省级环保型蓄电池研究中心,被国家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认定为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拥有1只国家级火炬计划重点项目,1项国家重点新产品。

4、蓄电池产业集群化特征显现。我县已形成了从蓄电池原辅材料的加工、极板制造、零配件制造到装配和销售,再到废旧蓄 电池回收、售后服务的完整产业链。配套企业迅速增加,蓄电池塑壳企业50家,蓄电池设备制造企业3家,硫酸加工、密封胶、隔板纸及包装箱生产等配套协作企业20余家。区域品牌效应突出,总体性能稳定,品质良好,返修率低,**蓄电池系列荣获“国家免检产品”称号。

5、区域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建立蓄电池行业长效管理机制,加强了对企业的监管力度,实行了一厂一档式管理,严格控制污染发生。企业的环保、职业卫生意识明显增强,均设置了环保、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制定了管理档案,防护措施落实到位,安装了在线监控设施,极大地优化了职工的作业环境,较好地保障了职工的身体健康。同时,蓄电池企业周边环境污染因子总体符合环境功能区要求,空气、地表水、土壤环境质量均达到了环境功能区要求。

我县蓄电池行业整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对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还一定的差距。下一步我县将按照全省生态县建设要求,认真扎实开展生态县建设,加强环境治理,规范发展蓄电池行业,努力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1、以严管的姿态,做好巩固文章。蓄电池行业持续发展,长效机制是根本。把环境保护纳入乡镇和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体系,特别是把蓄电池行业规范发展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内容,用制度来引导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切实落实好蓄电池行业规范发展的各项措施。进一步完善蓄电池行业监管机制,加强监督和巡查,对在巡查和监测中发现的环境违法行为严格按有关法律法规进行查处。对重点企业环保设施运转情 况实行在线监控,确保环保治理设施的正常运行和稳定达标排放。认真执行《**蓄电池行业基本卫生工作要求》,加强监管,严防职业病发生,保护职工权益。严把项目审批关,认真执行环境影响评价“一票否决”和“三同时”制度。

2、以积极的姿态,做好规范文章。蓄电池行业持续发展,理念是关键。按照***副省长的批示,遵循行业发展、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的原则,促进我县蓄电池行业规范发展,坚持集群发展、集约发展,强化政策引导,优化行业布局,提升行业发展集聚程度、集约水平。鼓励发展规模化、机械化、自动化、现代化生产的环保型蓄电池企业,采用长寿命极板技术、电池优化技术、胶体技术和内化成技术等等工艺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实现生产过程的绿色环保化。积极引导蓄电池企业开展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环境标志产品和其他绿色认证,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以创新的姿态,做好产业升级文章。蓄电池行业持续发展,技术是前提。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加大对新产品、新工艺的研究开发力度,开发蓄电池行业的关键共性技术,提高生产速度和效率,鼓励新产品行业化。继续坚持邀请国内外顶级专家进行理论和现场指导,扩大视野,更新观念,提升企业对科学发展观的和行业发展前沿、方向性技术的认识与掌握。鼓励和引导蓄电池企业加强品牌建设,凸显“绿色”定位,着力提升区域品牌。

5.建筑装饰行业会计处理 篇五

2、开具发票,借应收账款,贷:营业收入-工程结算

3、支付包工头工程款,借:其他应收款,贷:银行存款。没有发票

4、买发票,借:原材料 贷:应付账款-发票上的公司。

5、月底结转成本一般按照收入的80%结转成本,借:主营业务收入,贷:原材料 在应收和应付款趴着很多呆、死账。

请教各位老师您如何进行账务处理呢?

1、形成工程形象进度

借:应收账款

贷:工程结算

2、进款未开具发票,借:银行存款

贷:预收账款

2、开具发票

借:预收账款

贷:应收账款

3、支付包工头工程款,无发票

借:预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4、买材料

借:工程物资

贷:应付账款-发票上的公司

5、领用材料

借:工程施工

贷:工程物资

6、月底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工程施工-毛利

贷:主营业务收入

6.我国污水处理行业调研分析 篇六

摘要

地球虽然有70.8%的面积为水所覆盖,但淡水资源却极其有限,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是江河湖泊以及地下水中的一部分,仅占地球总水量的0.26%,而且分布不均。世界水资源大会曾指出,目前全球每3人就有1人未来将陷入缺水危机。2000年,缺水问题影响全世界20%人口,约30个国家;但到2025年,全球将有30%的人、50个国家,将面临缺水危机。

而在中国,一个人口众多,城市化、工业化加速,水资源的需求缺口日益增大的国家,水资源人均占有量更是显得稀少。在正常情况下全国年缺水总量为300亿~400亿立方米,每年有1亿~3亿亩农田受旱,669座城市中有400余座供水不足,在32个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中,有30个长期受缺水困扰。随著全国用水量持续增长,水资源短缺进一步加剧。在这样的背景下,污水处理行业成为新兴产业,目前与自来水生产、供水、排水、中水回用行业处于同等重要地位。

关键词

定义;发展;现状;预期;典型企业

一、污水处理行业的定义

污水处理行业,由名可得,指为使污水达到排水某一水体或者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而对其进行净化的行业。

二、污水处理行业的发展

世界上第一个污水处理厂在于1875年建立于英国伦敦。这与英国早期工业的急剧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而同时人口增加的历史相契合。而在中国,自建国以来,污水处理行业可分为四个阶段:

20世纪50、60年代为起步期,当时全国有污水处理厂近10座,单厂最大规模为每天5万立方米。70、80年代行业进入发展初期,天津市纪庄子污水处理厂的投产,带动了新建污水处理厂几十座,单厂最大处理规模已达每天26万立方米。

从上世纪90年代到2000年,随着我国“九五”正式启动对“三河”(淮河、海河和辽河)、“三湖”(太湖、巢湖、滇池)以及“环渤海”地区的水污染治理,我国污水处理行业开始加速发展。到2000年底,全国已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427 座,污水处理率达到34%,单厂最大处理规模达到每天60万立方米。

进入21世纪,我国污水处理行业继续快速发展,截至2005年底,全国661个设市城市中,已有383个城市建成污水处理厂792座,污水处理率由2000年的34%提高到52%,超过“十五”目标7个百分点,并形成了适合国情的污水处理技术路线和管理机制。其中,有135个城市的污水处理率已达到或接近70%,单厂处理规模达到每天100万立方米。

三、污水处理行业的现状

然而,我国当今的污水处理行业发展却普遍存在着一下问题: 1)污水处理厂建设资金的短缺 2)污水处理厂运行经费不能到位 3)进口设备的维修及设备备件的开发

4)污水处理工艺选择有一阵风的现象,不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选热门工艺 5)污水处理后的再生水得不到充分的利用

四、污水处理行业的前景预期

基于此,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 “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的通知提到:“十二五”期间,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投资近4300亿元。其中,各类设施建设投资4271亿元,设施监管能力建设投资27亿元。设施建设投资中,包括完善和新建管网投资2443亿元,新增城镇污水处理能力投资1040亿元,升级改造城镇污水处理厂投资137亿元,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投资347亿元,以及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投资304亿元。”从而来着手解决眼前的问题。

目前中国污水处理行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但在政府及各个方面的努力下,它将朝着有完善的污水处理政策法规,有监管体制,有合理的污水处理收费体系,伴随着国内环保产业发展的市场化和规范化的污水处理行业。

五、污水处理行业的著名公司

我国污水处理公司有很多,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绍兴水处理发展有限公司、成都市排水有限责任公司、沈阳振兴环保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杭州萧山污水处理有限公司等等。这些优秀的公司,一直坚持以公益优先,达标排放为宗旨。在运行管理中,他们不断摸索不断改进不断完善,逐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科学制定生产、作业计划,并对工艺流程、生产进度、过程质量、物质消耗、生产成本等进行全面控制,合理确定原材料及各种能源消耗定额,集中人力、财力和物力改造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主动淘汰高污染材料、高能耗设备,有效提高污水处理效果并降低了污水处理成本。因此,在污水处理这个行业,他们逐步地向高效率低能耗靠近。

六、典型污水处理公司介绍 1.北京排水集团高碑店污水处理厂(在污水处理企业中排名靠前)高碑店污水处理厂位于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乡界内,是北京市拟建的15座城市污水处理厂中规模最大的,也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承担着市中心区及东部工业区总计9661公顷流域范围内的污水收集与治理任务,服务人口240万,厂区总占地 68公顷,总处理规模为每日100万立方米,约占北京市目前污水总量40%。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与国际管理接轨,高碑店污水处理厂通过了ISO9002质量认证和ISO14001、OHSAS18001环境及职业安全卫生认证。

高碑店污水处理厂采用传统活性污泥法二级处理工艺(即空气曝气活性污泥法)。污泥处理采用中温两级消化工艺,消化后经脱水的泥饼外运作为农业和绿化的肥源。消化过程中产生的沼气,用于发电可解决厂内约20%用电量。厂内还有1万立方米/日的中水处理设施,处理后的水用于厂内生产及绿化浇灌。不仅如此,每日还有47万立方米的二沉出水做为北京市工业冷却用水和旅游景观用水及城区绿地浇灌用水,不但改善了水环境,还为缓解北京市的水资源紧张状况起到了积极作用。另外,经处理后的水排至通惠河,对还清通惠河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此外,污泥处理处置与利用包括:浓缩,消化,脱水,堆肥,干化,焚烧,改良沙荒地,建材利用——路面注入材料、制砖、水泥。污泥处理与处置是为了使污水处理中产生的污泥实现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资源化。

高碑店污水处理厂旨在满负荷运行、全达标排放、改善水环境、造福全社会。总之,北京排水集团高碑店污水处理厂的建成和稳定运行,为北京市水污染治理和水环境保护;为把北京市建成清洁、优美、基础设施齐全的国际化大都市;为北京市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2.金华市秋滨污水处理厂(在污水处理企业中排名中间)

金华市秋滨污水处理厂创建于2002年,位于市工业园区宾虹西路830号,占地189.73亩,建筑面积15964平方米,2006年通过环保专项验收。目前进入污水处理厂的污水90%是城市生活污水,10%来自工业污水且日处理污水能力达8万吨。它是一座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采用自控程度高,管理先进的SBR—CAST工艺,污水经生化处理后,出厂水质基本达到国家规定的一级排放标准,剩余污泥经浓缩、脱水后外运填埋处置。对改善金华江水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优化全市的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促进金华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主要历经了“粗格栅除污机(主要用于阻拦进水中的大块漂浮物,让污水中的漂浮物留在进水口)——螺旋输送机(用来分解大块垃圾)——曝气沉砂池(使细砂与水分离,并将水中的油收集起来)”这些设备,最后水经过分配井均匀通过管道,这就是污水的一级处理。经过一级处理的污水进入SBR池。SBR池内有大量的好氧菌种和兼性厌氧菌种,要进行周期为4小时的微生物处理,污水会被这些细菌分解。被分解后的污水基本上已处理完毕,它们将被直接注入婺江。但是,这样的水是不能被食用的,只能被用于工业生产。

为减少污染、达标排放提供技术支持。两个SBR池原先使用的管式微孔曝气器,现已全部改为更先进的盘式微孔曝气器,剩下的6个SBR池则更换所有曝气器的微孔橡胶膜,并对空气管路进行气冲洗。这样,氧气利用率提高了,SBR池的处理效果得到了增强。同时减少了气路系统的阻力,降低了鼓风机电耗,也间接减少了排污。另外,该厂由于原潜水泵变频器经常出故障,现已更换为最新的ABB高压变频器。该项目在节能降耗的同时确保“零”环境污染。

再者,该厂通过清洁生产审核工作,企业的产能得到发展,成本得到降低。更换曝气器后,鼓风机导叶开度由90%下降到60%,每小时可节电30千瓦时以上,年可节电折合经济效益22.34万元。更新变频器后,厂内提升泵站的潜水泵每台功率为75千瓦,按照20%节电潜力来进行计算,年节电折合经济效益达11.17万元。

该厂将清洁生产审核工作从源头抓起,积极宣传清洁生产知识,提高员工认识,并成立了由厂领导任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任小组成员的清洁生产审核小组,外聘专家作技术咨询。与此同时,该厂全面开展现场管理活动,大力开展“人人节能降耗、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的活动,努力向环保化、市场化、规范化的污水处理企业发展着。

3.合肥市十五里河污水处理厂、淮北市排水有限责任公司、宿州市城南污水处理厂(不合格污水处理厂家)

污水处理厂作为污水处理企业,肩负着达标排放的重任。但是据新安晚报报导,这些企业均在不同程度上存在氨氮、固体悬浮物超标排放情况,大范围出现超排现象。根据厂家解释,这是由于内部管理松动,没有严格控制出水浓度以及操作人员的操作不当引起的“再次污染”。这使人听了很是不放心。

七、污水处理厂所需的技能

对于一个关系到城市居民生活与工业生产的行业,其员工也必须得具有一些其他行业员工不具有的技能。比如,一些污水处理企业会要求员工画出新建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图并简述其生产工艺流程;对员工进行离心泵启停操作考核;检验泵修工对泵轴的校正、游标卡尺和千分表的正确使用,以及鼓风机的启停、日常维护等实际操作考试等。这些不仅是对员工的职业要求,更加是对居民生活与工业生产需求的尊重。但是最重要的,莫过于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污水处理行业,一个关系到民生的行业,一个朝阳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它的进步,需要政府,媒体,工厂员工等各方面的力量共同推进。因此,中国应完善污水处理的政策法规,建立监管体制,创建合理的污水处理收费体系,扶植国内环保产业发展,推进污水处理行业的产业化和市场化,为其开辟通向美好未来的道路。

【1】《我国污水处理行业现状分析报告》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 “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的通知》

【3】《中国污水处理及其再生利用行业企业排名》

【4】《金华网新闻》

7.热处理行业发展前景 篇七

钢铁行业的热处理绝大部分以简单热处理为主,如退火、高温回火、正火等,过去多以人工操作,远远满足不了大生产的需要。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钢铁行业热处理的自动化操作和控制提供了手段和可能。

工厂的热处理生产过程主要分为两大部分:

1)热处理厂接收生产任务,由工艺设计人员根据待处理工件的信息和技术要求设计热处理工艺;

2)热处理工人根据设计的热处理工艺对零件进行热处理,获得符合实际性能要求的零件。因此,分别针对热处理生产过程中上述的两个过程,将本系统分为热处理工艺管理和热处理过程控制两部分。(1)热处理工艺管理子系统:接收到的生产任务信息,型材的成分信息,临界点及过冷奥氏体转变曲线等信息,各种钢的热处理工艺规范信息(各种技术指标及热处理温度等数据),设计的工艺曲线数据(包括温度、时间及冷却介质等数据)等等。对于处理大量的数据信息,采用数据库技术是最为高效、便捷的方法,不但能够降低数据处理的复杂度、而且易于实现对各种数据的有效管理。(2)热处理过程控制子系统:能够连接数据库,直接导入热处理数据库中的工艺数据;实现与控制仪表的通讯,将工艺曲线的“温度一时间”数据输入到仪表的控制模块中,执行热处理工艺时实时采集、显示和保存该过程的“温度一时间”数据,大大提高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程度和控制精度。其课题研究的内容如下:

1 热处理生产过程的计算机网络控制

在建立数学模型对热处理工艺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的基础上,辅以热处理生产中各种物理量参数的传感器检测装置以及热处理生产工序运动的程序控制软件,就组成了热处理工艺过程控制系统(控制软件和设备、传感器、仪表的结合体)。将单独控制或管理的单元用计算机通讯系统联成网络,并由一台主计算机负责管理和控制,各独立单元除了可完成各自的控制和管理功能外,还可和主计算机交换信息和完成主计算机分配的工作,构成计算机网络,当前的热处理计算机网络除包括主计算机和各单元外,一般还包括功能强大的数据库和专家系统,可以为网络的各个终端提供更多的服务,具有更多的功能。

2 热处理数据库与辅助决策系统

数据库系统是数据处理的核心机构,热处理领域需要利用信息处理技术处理大量的数据,热处理技术的信息与管理需在操作系统的支持下,通过应用软件建立数据库来完成。热处理数据库依工作领域大体可分为金属材料数据库、热处理原理数据库、热处理工艺数据库、典型零件热处理数据库、热处理设备数据库等。热处理数据也是一项基础科研技术,诸如热处理计算机模拟技术,热处理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和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技术,人工智能热处理技术的开发应用以及热处理集成制造系统的发展都需要有强大的热处理数据的支持。另外,基于数据库技术开发的辅助决策系统提供了良好的数据查询、合理选材、工艺参数设计优化等功能,是热处理专业人员的得力工具。

3 智能热处理技术与计算机智能化仪表

热处理智能技术是用信息技术改造热处理的结果,使热处理由基于经验的技术向基于知识的技术转化,热处理智能控制技术由现代控制理论、热处理CAE/CAM一体化系统、智能化传感与测试技术、生产记录的管理和利用等子系统所组成,其中热处理CAE/CAM具有自动生成优化的热处理工艺,自动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自动处理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在生产过程中自动补偿偏差对热处理质量的影响等功能,将计算机和微电子技术与传感器、测试仪表技术相结合构成智能化仪表,这是传感器和测试仪表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4 计算机模拟技术

加热和冷却过程中温度场、组织转变和应力场的计算机模拟对热处理技术极其重要,从加热过程、淬火冷却、感应加热及高能密度热处理等计算机模拟的成果可以看出,它具有高效、逼真、全面地反映热处理过程中各种变化规律的优点。随着计算机模拟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推广应用,热处理技术必将摆脱凭经验进行生产的落后状态,实现热处理过程的精确预测和严格定量控制。

5 热处理计算机工艺管理系统概述

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CAPP)技术的应用将改变传统工艺编制方法,实现工艺设计现代化、工艺过程最优化和标准化。

热处理计算机工艺管理系统是将数据库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作图等功能整合起来的综合系统。数据库系统及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的有机结合是系统设计与程序设计的关键。数据库管理功能的实施,即对数据记录的添加、删除、更新、文件报表的打印,数据文件与记录的查询、显示等功能的实施,实现了热处理车间产品工艺与设备的计算机管理、与车间技术服务有关的各类基础技术数据及常用数据的管理、国内外信息的管理。为弥补经验数据的不足,依据热处理原理、公式及手册数据等建立常规工艺计算机辅助设计程序。在计算机软件系统中收集了大量的工艺数据和加工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系列的决策逻辑,通过应用各种工艺决策逻辑规则,根据输入的零件图形和加工信息,模仿工艺人员,自动生成零件的工艺规程。

通过完善的技术文件和质量记录管理,为热处理过程提供证据。按热处理要求规范有效保存热处理生产执行情况和质量情况的原始记录,热处理工艺过程参数记录尽量采用自动记录的数据,并作好标识。这些资料是质量管理必不可少的根据,作为设备、工艺、工序过程有效运行,内部班组信息有效传递,设备、工艺有效调整的原始依据,是提高和改进质量的信息来源,一旦发生质量事故,可以据此进行质量跟踪。

6 热处理计算机过程控制系统概述

加热炉实行计算机集散控制,尤其对控温区域众多控温精度要求较高的加热炉的控制十分适宜,如连续式加热炉、化学热处理炉、大型退火炉等。对于现代化热处理车间全部加热设备均采用计算机集中管理,分散控制,不仅可提高加热炉的自动化控制水平,也为提高加工产品质量提供了可靠保障。

在Windows系统下采用面向对象的语言,设计系统监控机上的监控模块实现工业现场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与系统调节,通过鼠标直接点击操作,具有直观、操作方便等特点。其功能包括:定时巡回与下位智能温控仪表和高精度智能温度采集模块通信,读取现场炉温和状态数据;对现场数据进行数字滤波、错误判定等一系列处理,实时在线显示所有工业现场的炉温、控制阶段标志、运行状态,并可以绘制、显示实时运行的控温曲线和工艺曲线,各个控制曲线用不同的颜色进行区别;对设定的工艺曲线和实时工艺曲线进行显示、打印、保存,对故障进行报警、保存和紧急停止等。

7 结论

热处理过程控制系统利用AI工业调节器的先进算法与计算机技术提高热处理生产过程的温度控制精度,根本上保证了热处理质量,同时改善了工作环境,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并且如果工件出现质量问题,可以根据计算机中存储的热处理生产过程数据记录,查出问题根源,确定解决及补救方案。热处理工艺管理系统利用计算机编程和数据库技术实现热处理工艺的计算机制定及大量热处理数据的储存、调用等等。通过计算机对热处理数据的管理使生产效率及标准化程度大大提高,避免了工艺过程的随意性,使热处理过程具有良好的回溯性。热处理工艺管理与过程控制系统是热处理工业生产技术进步的必然产物,通常热处理工艺管理系统和热处理过程控制系统相辅相成。热处理工艺管理与过程控制系统生成并保存的工艺参数和处理质量以及操作过程的记录为我们进行质量和过程分析提供依据。总而言之,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及工控智能设备的结合使热处理凭经验进行生产的落后状态向着正确预测工艺结果的基础上实施精确控制的方向飞跃。

参考文献

[1]刘宝坤.计算机过程控制系统[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王锦标,方崇智.过程计算机控制[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3]潘新民,王燕芳.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实用教程[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8.首创股份:污水处理行业先锋 篇八

说到首创股份,就不能不提它的掌门人刘晓光。刘晓光曾任北京市计委某处处长、总经济师、副主任,1994年来到当时处于风雨飘摇中的首创公司。在刘晓光接手之时,首创实际上是几十家小企业的组合体,资源十分分散,连他们自己都很头疼公司究竟要干什么。经过一年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自己的优势不在起点,而是在资源的整合、利用和放大上,在资本运营的层面上,通过资源的市场化运作,通过资本运营,通过产权的交易、控制,达到占领和扩大市场的目的,达到资本的有效升值和资源潜能的有效放大。

本着这样的思路,首创股份于2000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2001年,经过缜密的研究,公司进行了战略调整,确定了以水务产业为公司的发展方向,并在同年3月完成了当时中国水务市场最大的一笔并购:高碑店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2003年7月,首创股份与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公司合资成立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污水处理企业北京京城水务有限责任公司。从此,首创股份走上了一条专注中国水务市场的道路。

城市供水是一个城市的生命线工程,与城市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首创股份自涉足水务市场以来,努力把首创品牌做优做强,与民同心、贴心,不断强化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努力提高企业的营运能力和服务水平,奉献更多安全洁净的水以回报社会。

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用水逐年增加,城市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加。银河证券的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在2005年至2009年期间,生活污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6%,工业污水年均复合减少率约为1%。预测未来5年,生活污水排放量还将持续增长。在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指引下,污水处理行业将持续快速发展,市场需求十分巨大,这为首创股份提供了日益广阔的发展空间。

首创股份在多年来的异地水务收购和托管经营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远期的水务战略打下了基础。

2007年年底,首创股份与湖南省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在2010年年底完成湖南省“三年覆盖计划”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首创股份创新性地提出了流域性水务企业和区域发展新理念与新思路,由单个城市的布局向覆盖一个省份的流域布局模式迈进。此举开创了地方政府与企业合作、治理规划与投资建设有效结合的流域治理新模式。作为污水处理率在全国排名一度落后的省份,湖南省2009年新建成污水处理厂数量与污水收集管网公里数两项重要指标均居全国第一,COD、BOD消减量大幅提升。截至2010年年底,公司在湖南省已拥有10家污水处理厂,日水处理能力近70万吨。2009年,公司与山西省人民政府共同签署了城市污水处理项目战略合作协议。协议约定,首创股份以“区域整合”理念投资山西省污水处理产业,设区城市为投资单位,规划指导,区域推进,分步并分类实施;新建项目以BOT、BOO、BT等方式进行合作,已建项目以TOT、委托运营管理等方式合作。

数据显示,随着公司通过改造管网降低渗漏率、提高产能利用率、加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首创股份设立的水技术产业基地建设、研发小型水处理系统设备、加速向中小城镇的水务扩张、不断提升其市场占有率等举措的实施,首创股份的水务业绩有望实现稳步增长。

随着水利发展“4万亿计划”的提出,首创股份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机遇。

首先是国家政策的扶持和引导。环境产业是国家政策重点倾向的新兴战略性支柱产业之一,国家环保“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将大力发展环保产业,重点促进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危险废物领域的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进程。国家新兴战略性支柱产业规划的实施,将鼓励和引导环保企业从项目咨询、工程建设、技术开发、运营管理等单一业务环节向现代化综合服务转型,国家对环境产业大力扶持,为以水务、环保为主营业务的公司指明了转型和发展方向。

其次是行业市场发展空间广阔,前景看好。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了要发展绿色建设资源,创建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在此期间,我国环保产业投资额将达到3.4万亿元,较“十一五”期间上升120%。其中,水价提升、网管建设、提标改造和再生水利用都将成为水务领域可期待的增长动力。未来几年,我国水务市场发展前景看好。

第三是水价改革大势所趋。近几年来,国家加大了水价改革的力度,《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和《关于推进水价改革促进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通知》相继出台,国内大部分城市已经或正在酝酿水价上调的具体方案,完善水价形成机制;同时,采取合理调整城市供水、水利工程供水价格和加大污水处理费征收力度等措施。

行业竞争更加激烈、区域争夺加剧。为了进一步占领和巩固国内水务市场,各水务公司纷纷加快区域布局,行业竞争日渐激烈。

水务企业面临转型,新兴产业引起市场关注。“十二五”期间,国家通过政策发布推动环境产业向环境服务业转型,引导各水务企业把各自的战略定位倾向于综合环境服务商或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这一转型正在被市场和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认同。未来几年将是水业市场的快速转型时期,也将是水务市场重新洗牌的重要时期;同时,污泥处置、海水淡化、再生水循环利用、餐厨垃圾处置、景观水治理等新兴产业也将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

9.邮政行业安全信息报告和处理规定 篇九

国家邮政局 2014-03-27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邮政行业安全信息报告和处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邮政行业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和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应当报告和处理的安全信息,是指邮政行业突发事件信息和邮政企业、快递企业日常生产经营中与安全有关的运营信息。

邮政管理部门、邮政企业、快递企业报告和处理安全信息,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 邮政行业安全信息报告和处理工作应当按照“渠道畅通、反应迅速、协调联动、科学有序”的工作要求,实现安全信息报告和处理的规范化。

第四条 安全信息的报告应当及时、准确和完整,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信息的处理应当遵循快速高效、协同配合、分级负责的原则。

第五条 邮政管理部门、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应当完善安全信息报告和处理制度,畅通信息报送渠道,健全安全信息报告和处理工作体系,确保及时报告和处理有关安全信息。

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应当确定专门机构和专门的安全信息员负责安全信息的收集、报告和处理工作。设立、变更安全信息员,应当第一时间报所在地省级以下邮政管理机构备案。

邮政管理部门应当指定人员负责安全信息的受理和报告工作,人员或者联系方式变更的,应当及时通报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并报告上级邮政管理部门。

第六条 邮政管理部门、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应当加强安全信息报告和处理的宣传培训,增强有关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安全信息报告和处理能力。

第七条 邮政管理部门应当收集、统计、分析与行业安全运行有关的信息,及时向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发出安全预警。

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应当加强日常生产经营的安全监测和信息分析,完善监测网络,明确监测项目,建立健全安全信息数据库,并按邮政管理部门要求报送安全信息。

第八条 安全信息应当以书面形式报告。以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报出信息后,应当进行电话确认。

情况紧急时,应当先用电话等方式快报,随后补报书面材料。

第二章 安全信息类别

第九条 本规定所称邮政行业突发事件信息是指《国家邮政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邮政业应急预案)列举的事件信息,主要包括:

(一)因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自然灾害,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大量邮件或者快件积压、丢失、损毁,其他财产损失,信息系统瘫痪,企业生产经营中断或者寄递服务阻断;

(二)因各类有毒害性化学品泄漏、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事故灾难,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大量邮件或者快件积压、丢失、损毁,其他财产损失,信息系统瘫痪,企业生产经营中断或者寄递服务阻断;

(三)因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职业危害和动物疫情等公共卫生事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大量邮件或者快件积压、丢失、损毁,其他财产损失,信息系统瘫痪,企业生产经营中断或者寄递服务阻断;

(四)因恐怖袭击事件、民族宗教事件、经济安全事件、涉外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大量邮件或者快件积压、丢失、损毁,其他财产损失,信息系统瘫痪,企业生产经营中断或者寄递服务阻断;

(五)因企业不正当竞争、经营权纠纷、兼并重组、破产倒闭等行业安全风险,以及火灾等生产安全事故、设施和设备故障、交通运输事故,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大量邮件或者快件积压,财产损失,企业生产经营中断或者寄递服务阻断;

(六)其他对寄递渠道安全畅通构成威胁、造成影响的突发事件信息。

第十条 本规定所称邮政企业、快递企业日常生产经营中与安全有关的运营信息(以下简称日常安全信息)主要包括:

(一)寄递过程中发现枪支弹药、毒品、非法出版物等禁寄物品;

(二)用户使用寄递服务的信息遭非法泄露;

(三)邮件、快件被盗窃、非法扣留、冒领、私自开拆、隐匿、毁弃,或者运送邮件、快件的车辆被非法拦截、强登、扒乘;

(四)邮政企业、快递企业负责人或者安全管理人员变更;

(五)邮政企业、快递企业主要负责人因违法行为被有关部门立案调查;

(六)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因违反安全监管规定或者因其他违法行为被有关部门查处;

(七)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因安全管理工作成效突出受到有关部门表彰;

(八)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发现重大安全隐患自身难以排除;

(九)其他日常生产经营中与安全有关的重要运营信息。

第十一条 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应当对日常安全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突发事件的,按照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处理。

第三章 突发事件信息的报告和处理

第十二条 国家邮政业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家邮政业应急办公室)负责全国邮政行业特别重大突发事件(Ⅰ级)信息的接收、报告和处理,以及日常接警值班工作;国务院邮政管理部门值班室同时承担信息的接收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邮政管理机构和省级以下邮政管理机构负责本辖区邮政行业突发事件信息的接收、报告和处理工作。

第十三条 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和邮政管理部门应当实行特殊时期二十四小时值班制度,接收、核实、报告、跟踪有关突发事件信息,并按照职责权限承担或者参与事件的处置。

第十四条 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发生突发事件,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在一小时内向突发事件发生地的省级以下邮政管理机构报告,并视情况依法向公安、国家安全、海关、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相关部门报告:

(一)本企业人员死亡或者失踪一人以上,或者重伤三人以上;

(二)邮件、快件一次丢失、损毁一百件以上,或者积压一千件以上;

(三)邮件、快件、现金、车辆、邮资凭证等财物经济损失严重;

(四)邮寄爆炸物、生物病原体、生物毒素、有毒害性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在寄递过程中发生爆炸、泄漏;

(五)邮件处理中心、快件分拨中心内发生重大事故,生产经营中断;

(六)邮政企业、快递企业生产经营场所遭到围堵,导致生产经营中断或者寄递服务阻断;

(七)其他可能严重影响寄递渠道畅通的情形。

第十五条 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发生突发事件,属于本规定第十四条所列情形之外的,应当在二小时内向突发事件发生地的省级以下邮政管理机构报告,并视情况依法向公安、国家安全、海关、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相关部门报告。

第十六条 邮政企业、快递企业依照邮政业应急预案,对可能构成重大突发事件(Ⅱ级)的,可以直接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邮政管理机构报告,对可能构成特别重大突发事件(Ⅰ级)的,可以直接向国务院邮政管理部门报告。

第十七条 报告突发事件信息,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报告单位的名称、地址及联系人、联系方式等基本情况;

(二)信息来源以及事件发生时间、地点、起因、性质和基本过程;

(三)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失踪、涉险的人数)、邮件或者快件的损失情况、生产经营中断或者寄递服务阻断情况以及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四)已经采取的措施和可能发展的趋势;

(五)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使用电话等方式快报,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报告单位的名称、地址及联系人、联系方式;

(二)信息来源以及事件发生时间、地点;

(三)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损失情况。

第十八条 突发事件具体情况暂时不清楚的,负责报告的单位可以先报概况,随后补报全面情况。

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负责报告的单位应当及时续报。

第十九条 突发事件发生地省级以下邮政管理机构接到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后,应当尽快开展研判。依照邮政业应急预案,对可能构成特别重大突发事件(Ⅰ级)、重大突发事件(Ⅱ级)的,应当在一小时内报告省、自治区、直辖市邮政管理机构;对可能构成较大突发事件(Ⅲ级)的,应当在二小时内报告省、自治区、直辖市邮政管理机构。

第二十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邮政管理机构接到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后,应当尽快组织研判,依照邮政业应急预案,对可能构成特别重大突发事件(Ⅰ级)、重大突发事件(Ⅱ级)的,应当在一小时内报告国务院邮政管理部门。

第二十一条 国家邮政业应急办公室接到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后,应当立即组织研判,依照邮政业应急预案,对可能构成特别重大突发事件(Ⅰ级)、重大突发事件(Ⅱ级)的,应当迅速按照规定程序报分管局领导。分管局领导认为构成特别重大突发事件(Ⅰ级)的,应当在一小时内报国家邮政业应急领导小组。

国务院邮政管理部门值班室接到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后,应当第一时间转交国家邮政业应急办公室。

第二十二条 国家邮政业应急领导小组经研判确定构成特别重大突发事件(Ⅰ级)的,应当立即报告国务院和交通运输部,并通报国务院有关部门。向国务院报告特别重大突发事件(Ⅰ级)的时间,自突发事件发生最迟不得超过四小时。

报国务院的“值班信息”通过国务院政府信息网报送;报交通运输部及通报相关部门的“值班信息”应当采取传真或者电子邮件等方式。

第二十三条 邮政管理部门、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在报告和处理突发事件的同时,应当依照应急预案立即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第二十四条 国家邮政业应急办公室负责组织特别重大突发事件(Ⅰ级)的应急处置工作;每日至少向国家邮政业应急领导小组报告一次处置工作情况。重要信息及时续报国务院和交通运输部。

省、自治区、直辖市邮政管理机构负责重大突发事件(Ⅱ级)的应急处置工作,每日至少向国家邮政业应急办公室报告一次处置工作情况。

省级以下邮政管理机构负责较大突发事件(Ⅲ级)和一般突发事件(Ⅳ级)的应急处置工作,应当及时向省、自治区、直辖市邮政管理机构报告处置工作情况。

第二十五条 国家邮政业应急领导小组对邮政行业突发事件处置工作作出指示或者批示的,国家邮政业应急办公室应当及时向有关单位传达。

第二十六条 负责突发事件处置工作的邮政管理部门应当在突发事件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将有关工作总结报告上一级邮政管理部门。

国家邮政业应急办公室将工作总结报告国家邮政业应急领导小组,并按照应急领导小组的要求报交通运输部。

第二十七条 邮政行业预警启动和应急响应信息的报告和处理依照邮政业应急预案执行。

第四章 日常安全信息的报告和处理

第二十八条 对下列安全信息,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应当在第一时间报告所在地省级以下邮政管理机构,并视情况依法报告当地公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部门:

(一)寄递过程中发现枪支弹药、毒品、非法出版物等禁寄物品;

(二)用户使用寄递服务的信息遭非法泄露;

(三)邮件、快件被盗窃、非法扣留、冒领、私自开拆、隐匿、毁弃,情况严重;

(四)运送邮件、快件的车辆被非法拦截、强登、扒乘,情况严重;

(五)发现重大安全隐患。

第二十九条 省级以下邮政管理机构接到本规定第二十八条所列信息报告后,应当立即核实有关情况,并与公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部门共同做好处置工作。对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在收到信息报告后二小时内报省、自治区、直辖市邮政管理机构:

(一)寄递过程中发现枪支弹药、易燃易爆品等危及公共安全的禁寄物品;

(二)用户使用寄递服务的信息遭非法泄露五百条以上;

(三)邮件、快件被盗窃、非法扣留一百件以上,或者邮件、快件被冒领、私自开拆、隐匿、毁弃五十件以上;

(四)运送邮件、快件的车辆被非法拦截、强登、扒乘二辆以上;

(五)重大安全隐患没有及时排除。

第三十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邮政管理机构接到本规定第二十九条所列信息报告后,应当指导安全信息涉及的省级以下邮政管理机构做好处置工作,并于处置工作结束后将有关情况报告国务院邮政管理部门。

对于事关重大并且确实超出省、自治区、直辖市邮政管理机构处理能力的,应当及时报告国务院邮政管理部门。

第三十一条 国务院邮政管理部门接到省、自治区、直辖市邮政管理机构信息报告后,应当协调公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部门妥善处理。

第三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应当在情形发生之日起三日内,向所在地省级以下邮政管理机构报告:

(一)邮政企业、快递企业负责人或者安全管理人员变更;

(二)邮政企业、快递企业主要负责人被有关部门立案调查;

(三)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因违反安全监管规定或者因其他违法行为被有关部门查处。

第三十三条 邮政管理部门接到本规定第三十二条所列信息报告后,应当对有关情况进行核查;事关重大,可能影响行业稳定的,应当及时上报。

第三十四条 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应当分类汇总本单位安全信息,报告所在地省级以下邮政管理机构,于每年7月10日前报送半年汇总表,于每年1月10日前报送上一年的汇总表。

第三十五条 省级以下邮政管理机构应当分类汇总本辖区安全信息,报告省、自治区、直辖市邮政管理机构,于每年7月15日前报送半年汇总表,于每年1月15日前报送上一年的汇总表。

省、自治区、直辖市邮政管理机构应当分类汇总本辖区安全信息,报告国务院邮政管理部门,于每年7月25日前报送半年汇总表,于每年1月25日前报送上一年的汇总表。

必要时,上级邮政管理部门可以要求下级邮政管理部门随时报告安全信息。

第五章 监督检查

第三十六条 邮政管理部门应当利用消费者申诉热线、媒体报道、市场检查、企业报告等多种手段和渠道,获取行业安全信息并及时处理。

第三十七条 邮政管理部门应当依法对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建立健全安全信息报告和处理制度、安全预警监测、应急救援、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等相关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三十八条 邮政管理部门应当对安全信息报告和处理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第三十九条 邮政管理部门应当定期向全行业通报监督检查情况;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约谈有关单位和人员,责令其整改,监督其落实。

对涉及公共安全和广大用户合法权益的安全信息,应当依照有关规定适时向社会公布。

第四十条 邮政企业、快递企业未按本规定报告和处理安全信息的,邮政管理部门应当依照《邮政行业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五十条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四十一条 邮政管理部门未按规定及时报告处理行业安全信息的,上级邮政管理部门应当责令改正,可以给予通报,并可以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第四十二条 有关单位和人员迟报、漏报、谎报、瞒报事故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相关规定处理。

第六章 附 则

第四十三条 本规定所称的迟报、漏报、谎报和瞒报,依照下列情形认定:

(一)报告安全信息、事件或者事故的时间超过规定时限的,属于迟报;

(二)因过失对应当上报的安全信息、事件或者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类别、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等内容遗漏未报的,属于漏报;

(三)故意不如实报告事件或者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类别、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等有关内容的,属于谎报;

(四)故意隐瞒已经发生的事件或者事故,经有关部门查证属实的,属于瞒报。

第四十四条 本规定有关数量的规定中,所称“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关于日期的规定均为自然日。

上一篇:森林管护工参考试题及答案下一篇:薪酬管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