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埠小学校本教研工作总结(精选12篇)
1.石埠小学校本教研工作总结 篇一
陈汉乡中心小学校本教研工作总结
一、本学期开展的校本研究工作
1、成立组织,制度管理。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校本研究组织,形成了校办室、教导处、教研组齐抓共管的局面。制订了《陈汉乡中心小学校本研究制度》(含《教师学习制度》、《集体备课制度》、《听课评课制度》、《校本研究考核制度》)。确保了以制度促教研,以制度促发展。
2、积极开展校内教研活动。结合本学年校本培训内容《上好课》,学校组织开展了集体备课、集体培训、学习研讨、总结交流等多种方式的活动。把校本研修与教科研结合起来,每位教师在有效备课、上课基础上,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人人上了校内公开课和校际公开课。
3、重视教师学习培训,提高教师业务素质。10月22日-25日,古都南京举行由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小学语文教学》编辑部举办、南京市江宁实验小学承办的“回眸二十年•记忆中的精彩课堂”阅读教学观摩活动,我们组织教师团队前往观摩学习,亲临感受全国小语界这次盛会的八位教师学习归来的汇报感言,让山乡广大语文教师深受启迪;10月28日-31日,校长王秀华同志赴江西婺源参加华东六省一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11月20-21日,组织教师赴县松兹小学听课达40人次;11月25-26日,组织教师赴安庆听课达50人次;12月6日-12日,校长王秀华、支部书记虞其昌同志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参加安徽省宿松县小学校长高级研修班培训,他们学习归来,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及时传达给教师,开拓了教师视野。
4、承办教研协助会,展示教科研成果。11月30日,趾凤、柳坪、隘口、北浴、陈汉五个山区乡镇小学教研协作区在我校召开。县教育局副局长周才虎同志、县教科所何强志所长、县小学教研室副主任宋锦玉、县中学教研室英语教研员詹绪涛、松兹小学校长李啸春同志亲临指导。我校为此次研讨活动提供了6节研讨课(语文、数学、英语各2节)。研讨课结束,分乡镇、分学科对六节课进行小组研讨,然后分学科进行集中研讨。与会教师就研讨主题“优化教学策略,实施有效教学”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讨论热烈;各位领导和专家对研讨课作了高度的评价和精彩的点评。本次活动还交流论文50余篇,教学设计30余篇。此次协作区教研活动,为山村小学教师创造了展示自我和互动交流的平台,锻炼了教师的业务技能,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
5、开展课题研究,提高科研能力。学校承担的市级数学课题“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策略的研究”和县级语文课题“农村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有效策略的研究”,正处于紧张的研究进程中,均取得阶段性成果。另外,我校承担北京师范大学组织实施的“提升明德小学教育质量”项目的“攀登英语、数学分层测试卡、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提升明德小学管理质量”四个子课题研究任务,目前该项目实验研究均取得阶段性成果。
二、本学期校本研究工作积累的经验
1、加强自我学习和集体培训。通过自学,掌握新理念,加强自我反思,提高教师的教学总结能力、评价能力与教学理论水平。通过集体培训,更新教师教育理念,使课堂上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课堂教学体现新理念,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切实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2、加强教研组的职能,使之成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
3、推行“走出去”的培训方式。教师的发展需要专业的引导,在名师引导中明确方向,在“课堂拼搏”中“学会教学”,这是教师们获得发展的重要历程,因此,要改变目前课堂教学的“瓶颈现象”,通过进行大量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的引导及教师自身教学实践研究,从中不断地获取新的理念、寻找新的方法、积累新得经验。
4、做好“请进来”的工作。专家、名师的参与是校本教研成功不可缺少的培训资源。个角度说,专家、名师的指点是校本教研的源头活水,他们的现场指导是最有效、最受教师欢迎的形式,针对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普遍出现的疑难和困惑,尽可能地邀请专家来校开展专题讲座,进行“临床会诊,现场诊断”,找出问题及原因,制定对策措施,帮助教师解答疑难。
5、组织落实好课题研究工作。课题研究是提高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良好途径,通过开展课题研究,提高教师教育教学及科研水平。
三、本学期校本研究工作存在的问题
少数教师自我学习走过场,研究工作开展不够深入,有待进一步改进。
四、本学期校本研究的心得体会
校本研究有利于形成民主、开放、有效的教研机制,有利于提高学校课程建设能力和办学水平,有利于促进教师教育教学及科研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开展好校本研究工作对于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全面落实课程改革的目标,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改进和完善教学有着积极促进作用。
五、本学期校本研究工作取得的成效
2009年11月,学校再次被评为县“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并在全县教科研工作会作经验交流,学校有六位老师被表彰为“县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其中王荣华同志作为全县教育科研先进个人代表在大会上发言,得到市教科所领导的高度赞赏,其发言文稿《在教育科研的沃土中成长》于《安徽青年报》“特别推荐”栏目发表。10月,我校张琴老师在县教育局小学教研室组织的送教下乡活动中,在千岭中心小学执教的《掌声》获得好评。余桂芬老师在全县中小学青年教师演讲比赛中喜夺一等奖第一名桂冠。朱青霞老师在县智能语音优质课比赛中荣获二等奖。学校数学评价改革专题总评获市级一等奖,其中六个单项均获一等奖。本学期,教师论文和学生征文在县以上刊物发表或获奖达20篇次,其中,余桂芬、王荣华同志指导陈婉同学参加县“安全在我心中” 演讲比赛获一等奖第一名。
2.石埠小学校本教研工作总结 篇二
一、健全教研制度, 强化教研意识
制度是行动的保障, 行动有了制度的“护航”才能得以顺利实施。如果教研制度不健全、不规范, 就难以使校本教研持之以恒、卓有成效地开展, 所以必须结合学校实际逐步建立健全校本教研制度。这样才能强化教师教研意识, 增强教师的工作责任心和敬业精神, 使教师成为校本教研活动的主体, 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种教研工作、各项教研活动, 进行自主的学习和研究。
二、巧用农远资源, 实现专业引领
农村小学, 由于经费缺乏, 教师外出学习、参观、进修的机会非常少, 教育信息闭塞, 教师的教育教学缺少专业引领, 观念陈旧, 手段落后。如今,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网, 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育教学范本, 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有了专业引领。特别是空中课堂、同步教学等, 让普通的教师实现了与名师的零距离接触。解读名师独到的教育思想与教学风格, 在与名师的思想碰撞中, 获得更深的认识与理解, 以丰富和提炼自己的思想。通过巧用农远资源进行备课、巧用农远资源辅助上课、巧用农远资源开展课外活动等方法实现专业引导。
三、青蓝结对帮扶, 实现共同成长
为了促进教师的发展, 学校应该开展“青蓝结对帮扶”的活动, 在教学中要做到同伴互助, 充分发挥学校优秀教师的影响力和辐射作用, 以老带新、以优促新, 共同研讨、互学互动, 形成“一马当先”“万马奔腾”的喜人局面, 促使青年教师奋发向上、脱颖而出, 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挑起大梁。同时, 也要给学校骨干教师压任务, 让他们挑担子, 使他们在工作中得到锻炼, 提高能力, 并做好“传、帮、带”工作。这样既各展其长, 又互帮互学, 优势互补, 共同成长。“青蓝结对帮扶”活动要注意长效性, 一般为2~3年。每对帮扶教师, 要签订帮扶计划或者帮扶协议, 明确师徒的责任和义务, 做到有计划性和目的性。还应建立相关的激励机制, 将帮扶效果拿入教师的考核, 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青蓝结对帮扶”活动也可以形式多样:“一帮一”“一带众”“众扶一”和“一对一”。
四、开展巡回教研, 促进均衡发展
农村中心小学和完小、村小的发展极不平衡。中心校教学设备相对较好, 师资较强, 比完小、村小略有优势。为了促进中心校和完小、村小的均衡发展, 必须以中心校为龙头, 开展巡回教研, 带动完小、村小的校本教研活动。所谓巡回教研, 就是由中心校牵头组成一个巡回教研组, 其成员有学区领导、各校点教导主任、学区骨干教师、学区被培养的青年教师等, 到所辖的各个校点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五、建立激励机制, 提高教研实效
建立校本教研活动激励机制。教师参加校本教研活动应计入教师业绩, 将教研工作情况作为新课程实验评估、年度考核的主要条件之一, 并定期奖励教学研究成果。充分调动教师参加校本教研的积极性, 提高教研实效。
参考文献
[1]桑春茂.论校本教研制度对教师队伍建设的促进作用.
[2]李建平.校本教研:教师专业发展必由之路.
3.小学数学校本教研工作创新思考 篇三
关键词:小学数学;校本教研;工作
小学教育是教育的基础性阶段,这一阶段教学效果的好坏将对未来学生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小学教学中,数学是重要的学科,通过数学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其更加快速敏捷的思考问题,强化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通过小学数学校本教研能够使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得到创新,从而促使教学效果得到顺利提升。
一、学校校本教研的意义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朱慕菊指出,以校为本的教研,是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保证新课程改革实验向纵深发展的新的推进策略。
对于学校而言,教学就是其中心以及核心工作,这一情况也就决定了校本教研的作用和地位,校本教研有助于新课程的创新开展,能够促使教育教学目标的有效落实,提高数学教学的效果,强化数学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水平,实现学校的积极、健康发展。当前很多学校都将校本开发、管理等工作作为自己的工作,[1]彼此间缺乏联系,整体性不强,认识上不到位,使得校本无序的现象比较严重,对于小学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应充分发挥教研室的作用,对学校进行积极指导和引导,使学校认识到校本教研的重要性,将校本教研作为中心环节,将校本教研与校本的开发、管理、培训等相结合,强调学校中校本教研的重要作用。
二、小学数学学校校本教研工作创新方法
1、建设高素质水平的教师队伍
教育工作需要由教师推行,要提高教学质量就需要建设高素质水平的教师队伍,教研员需要承担这一工作。
选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将事业心强、又热爱教学的教师作为学科带头人,并给予他们锻炼的时间和机会,使其积极参与到县市活动中,更好地为教学改革作出贡献。
积极培养青年教师,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未来。青年教师的培养不仅是学校发展的需要,更是青年教师个人成长的需要。教研员的职责:带动学科骨干引领青年教师在工作中明确自己的成长目标,制定个人成长计划,磨练自己各项教育教学技能。成为充满教学智慧,洋溢教学热情,挥洒教学魅力,“享受教育”的现代型教师。同时为青年教师创造条件,提供机会,营造氛围,搭建平台。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与师德修养,现代化教育理论水平,专业水平,课程整合能力,教育技术运用能力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能力,让他们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培养。
学校要本着注重能力、讲求实效、更新观念、形成特色的原则,不仅在工作中关心青年教师,更要在生活中关心他们,调动他们的热情,释放他们的活力,让他们始终成为学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最前沿、最具活跃的群体。促使他们逐步形成学科教育教学的个人风格和特色,使他们在各方面尽快适应新形势下教学工作需要。
2、对教研内容进行优化
坚持科研为龙头,将课题实施和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要把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课堂教学改革中的问题、教材教法研究中的问题等方面的问题,作为课题研究的重点,并引导教师自觉地将日常教学工作有教育意义的“小问题”转化为“小课题”,做到“研究内容来源于教学,研究过程植根于教学,研究成果服务于教学”。同时在研讨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对预设问题的研究,还要努力寻求解决课堂教学中生成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努力提高教学效果,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在小学数学校本教研中,为了实现良好的校本教研效果,就需要教研员明确研究的课题,充分发挥整个教研工作的辐射作用,确定统一的核心数学课题,使得科研水平得到提升。因此,教研人员需要每年共同探究确定核心的数学课题,对所有学校的教研活动进行统领,学校的教研组依据这一核心课题制定子课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同时,创新学校的备课内容以及形式,这是校本教研的重要内容。教研人员需要加强研究,使得以往学校数学备课的形式发生变化,指导教师制定备课记录卡,比如课题内容、课时、教学的目标、重难点、过程、方法、反思、备课组长的审查意见、教研组长的审阅等,[2]明确备课中心的发言人。并组织学校教师进行集中备课,使所有教师都能够参与到教学研究中,能够为今后的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3、积极推进制度建设
教研员,需要依据实际情况,积极改革校本教研的运行机制,将理论思想作为指导,实现思想认识上的提升。应要求学校通过各种措施强化教师的校本教研意识,提升教师的认识与理论。联系专家学者到学校进行讲座,提高教师对于校本教研的认识,使其能够在工作中有效地落实校本教研。
教研员,应深入课堂对教师课堂教学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与分析,定期收集学校、教师反馈的意见,并建立专门的文件夹进行储存,实现资源共享,共同探讨。找到自己和大家共同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办法,对问题进行督导,强化学校教师的整体水平。
4、深入学校发挥教研员作用
当前课程改革不断推进,教学中教师会遇到很多问题,教师长期处于教学第一线会形成自己的教学惯势,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他们都是将简单直接的理论教给学生,并且已经满足当前的教学成绩,[3]对于实践理论研究不足。相比于教师,教研员的教学理论以及科研操作中都有一定的优势,教师在教学中有一线的经验,对于学生比较了解,作为教研员应经常深入学校,了解教师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强与教师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使教研员能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
结束语:
校本教研是为了更好地优化学校教育,促使教学质量的提升。小学数学校本教研应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形成具有特色、优势的教学研究成果。让小学数学校本教研能够很好的解决数学教学中的问题,帮助教师实现高效的教学水平。数学是小学阶段的基础性学科,有助于學生创新思维以及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因此,教研员要高度重视创新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积极推进校本教研,实现教师与学生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朱乐平. “阅读·思考·交流·发展”主题校本教研新范式——小学数学校本教研的问题分析与对策寻求[J]. 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11,05:9-11.
4.小学校本教研工作总结 篇四
以教育科、校教研室工作要点为指导,本着“为教师和学生发展服务”的思想,以小课题研究和立项课题研究为途径,以有效课堂探求为中心,借助网络教研,推进英语校本教研,提高英语教师的自身素质和学生英语水平的综合运用能力。
二、工作目标:
1、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努力使青年教师在不断的反思中得到提高,促使他们更上一个层次。
2、提高英语教师的基本功,进一笔加强课标理论学习和指导,不断更新观念,提高自身素质。
3、切实提高常规教研工作质量。认真组织各年级的教材学习培训,集体备课及公开课、各类赛课等活动,积极开展新课程与教学研究的活动。
4、抓好并完善校本教研工作,提高教研活动的有效性,营造一种英语学习环境与氛围。从而检验我校师生的英语听说能力,推动我校英语教学向纵深发展。
三、组况分析
本组共有名四专职教师,其中一位教师为本科生。本组所有的组员都是青年教师,呈现年轻化,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团体。本教研组本着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工作,组员之间团结合作,教研氛围较浓厚,上进心强,受到学校教研室领导的好评。目前本教研组的教师均达到本科水平。
四、工作内容:
1.加强教育理论学习,提高广大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建立先进的教育理念。进一步完善学习制度,加强学习管理。做到“四层次、三必须、两有、一检查”即:在学习形式上分四个层次,每月一次全校教育理论讲座、一次教研组学习、一次网上学习、一次个人自学;在学习内容上做到三个必须,必须是先进的教育思想,必须是科学的教育理论,必须是与教学实际相结合;在学习管理上实现两有一检查,即有学习记录、有学习体会、每学期检查一次,年终进行考核。
2.强化教师的业务培训,拓宽知识面,重新构建教师的知识结构。每学期学校进行两次面对全组教师的业务讲座,教研组活动组织教师学习专业知识及相关学科知识;备课组要进行教学反思;采集前沿性信息,切实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
3.通过教师论坛推进反思性教学和新课改精神的落实。本学期学校要组织两次规模较大的教师论坛。每周三教师业务会上还要确定1~2名教师进行论坛。
4.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本学期我们对全校教师重点进行英语口语培训。
5.实行拜师制. 为提高教师队伍教育教学水平,我校实行青年教师“拜师制”,积极推行培训和综合素质竞赛制度,促进青年教师成长,对刚参加工作教龄三年以内的青年教师,采取“以老带新”的方法,由师德高尚、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作导师与青年教师结成对子,从备课、上课、说课、批改作业、命题、辅导、论文等方面耐心指导,进行传、帮、带。
6.定期举行公开课和新教师汇报课。本学期将要举行新教师汇报课。每月还要指派一名新教师出一节表演示范课。通过广泛的交流、探讨,使教师之间建立积极的伙伴关系,形成一种沟通、协调、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与成功的氛围。
7.学校定期对一年级和二年级任课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本学期3月份在一年级进行,4月份二年级进行,学校领导、教研组长和相应学科教师参加听课。课后让学生答题,进行教学效果验收。最后做出综合评价。
8.学校定期组织教师进行说课。公开课后,出课教师要根据出课内容进行说课。课堂教学评价后,上课教师也要根据教学内容进行说课。说课后要上交说课稿。
9.小课题题目:《小学英语学困生课堂口语表达的提高方法》负责人:李印平
研究实施的方式:观察纪录法,行动研究法,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教育调查法和经验总结法
一是提升教师的教科研能力,提高我校英语教育教学质量。
二是减缓学生英语学习的两极分化,使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10.学校积极鼓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积累教学经验,撰写论文,每位教师每年至少写一篇论文,学校要组织专业人员进行评比,评出等级,优秀论文在全校论文交流会上进行交流,然后推荐给上一级部门参加评比。
五、读书活动
○读书内容:
结合我教研组开展的小课题研究主题和区立项课题,以“学困生课堂口语表达的提高方法”和“小学英语学困生的成因和对策”为主题,以提高教师素质为目的,开展读书活动。
○具体措施:
5.小学校本教研总结 篇五
本学期,我校校本教研工作以课程改革为中心,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以现代教育技术为依托,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发挥教科研的先导作用,深入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活动,积极开展教育、教学中难点、热点和焦点问题的研究和探讨,升华教师职业境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校整体办学水平。
一、具体做法
(一)构建了新型教研文化
深入挖掘校园文化底蕴,努力营造“四求”为核心的学习型教研文化。求“真”——坚持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主动探求教育教学规律。
求“实”——校本教研务实,不玩花架子。
求“活” ——“活”是指校本教研形式的多样化、重视经验的积累和交流,并且能够灵活地去尝试、运用。要求教师不墨守陈规,而是勇于创新、积累、总结、提高。
求“新”—— 是指校本教研要贵在创新,形式、方法、内容,有创新才有生命。如在备课形式上进行对学生的学法指导的研究,要求教师不仅写教学反思,更要求年青教师多写教学过程的设想。在考核评价上,建立新的评价机制等。
(二)健全了校本教研制度
1.完善教研组织机构。一是以教务处为龙头,认真开展好各年级教研组教研活动,并加强教研过程的督导。二是实行语、数教研组负责制。
2.完善校本教研制度
(1)教师结对培养制度。
针对学校实际,开展骨干教师与年轻教师的师徒结对和传、帮、带活动,充分发挥本校骨干教师的示范、指导作用,并不断培养、发现青年骨干教师,逐步形成骨干教师的梯队。教学领导与教师结对;组内结成互帮互学对子。(2)外出学习互动交流制度
一要把本校的经验与做法及其个人独特的教学风格,通过交流的途径进行推广;二要把外面专家名师的新信息和先进的教育理念,以及外来学校的好经验学过来,改进自身的不足。继续规范“外出学习、回校汇报”的管理、并搞好校本二级培训。
(三)展现自主校本教研特色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课改发展提供保障
(1)强化教师校本培训工作,本学期校本培训主题是“培养教师学习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三新一德”为主要内容抓实校本培训,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
(2)以校为本,潜心营造教科研氛围。通过校长、教导主任听课常规调研活动开展,教师快速进入课堂教学研究状态,重视了常态教学,提高了备课的实效性和课堂教学效率。效果很好。发挥教研组的核心力量,以“分层互动、研训一体”为主要模式,全校围绕“三读懂“即读懂教材、读懂课堂、读懂学生开展教学研究,每月教研组根据组内实际确立研究主题,定期开展教研和研讨活动。同时,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学习活动,促进了教师间的相互交流,彼此分享,共同发展。
(3)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以及有经验教师的辐射作用,组内教师结对互助,确定个人需求目标,制定辅助计划,记载活动情况,鉴定达成目标,全体教师潜心教学、共同进步。
(4)发挥我校信息技术优势,利用多媒体教室,丰富教学资源,开阔学生眼界,教师能主动到远教室上课,增强学生的感观认识和更多地获取现代信息,开阔学生视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5)教师基本功训练坚持不懈,并列入教师考核。
2.彰显特色,营造氛围,促艺体再创新高
(1)本学期 组建了美术、写字、舞蹈、音乐、鼓号等课外兴趣小组,各年级开设了经典诵读、心理、安全等校本课程,展现学生特长,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2)掀起读书高潮,培养学生能力。开展“ 为精神打底,为人生奠基”
为主题的读书活动,努力创设“书香校园”氛围。每天安排好晨读内容 ,加强指导。
(3)本学期加大了卫生宣传、疾病预防、学生晨检等健康教育。
二、主要成绩
三、存在的问题
1.与兄弟学校联谊教研方面做得不够。
2.校内、组内教研活动开展不足。
四、改进措施
1、结合学校实际,争取有利条件加强与兄弟学校的教研联谊活动。
2、强化校内、组内教研活动的开展,尤其是主题校本教研的把关教务处要加大跟踪和监检力度。
6.小学数学校本教研总结 篇六
本学期,我们数学教研组全体教师在校领导的引领与指导下,坚持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积极参加各项教研活动和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新的课程标准,完善和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为提高我校的数学教学质量辛勤的耕耘着。现对我校数学校本教研经验总结如下:
一、坚持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素质
善学才能善研,善研才能善教,没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教学实践也是盲目的、空洞的。本学期我们狠抓教师业务学习,引领教师向专业化教育发展。组织教师深入学习《国家课程标准》与教材教法,理论知识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探讨新策略,利用新方法组织好课堂教学,每个教师都学习了一本以上的业务知识书籍,并认真写出了读书笔记与心得体会。我们还注意用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二、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扎实有效地开展教学工作
本学期,我组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强化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并力求常规与创新有机结合,每位教师都有严谨、扎实、高效的良好教风,并努力培养学生勤奋、求真、善问的良好学风的形成。努力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教师能认真备好每一堂课,能认真探究教材的深度和广度、注重教法与学法的指导,及时研究教学的重点、难点,精心设计课堂的教学过程,并依据自己的教学感受做好教学后记。教师互学互促,扎扎实实做好常规工作,做好教学的每一件事,切实抓好单元过关及期中质量检测,查漏补缺,培优辅差,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三、积极开展教研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本学期为了改革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和课堂教学效益,我们坚持开展听、评、说课活动。我们充分发挥团体教研的优势,加强随堂课、互观课的听课、评课活动。本学期,每位数学老师都上了1节公开课,课后及时召开专题研讨会,针对上课老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各教研组成员提出了许多改进建议。通过听课、交流、学习,使我们数学组教师开阔了视野,对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关注课堂,处理生成与预设等问题有了直观的认识,激发了教师更深层次的思索。通过活动的开展,老师们受益匪浅,启迪深刻。虽然有成功的一面,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有待我们进一步研讨、提高,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求真务实。
四、存在的问题。
1、对听评课的基本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虽然学了不少理论知识,但是如何把这些理论知识科学合理的用到自己的课堂上,也有待于大家继续研究。
3、有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如何把这些理念贯穿与自己的教学之中?
4、如何提高教学效率,这也是实际存在的问题。也是我们来期主要研究的问题。
五、改进措施。
1、进一步加强教师基本功的训练与指导。并定期进行经验交流。
2、建立学习制度。并进行学习交流与评比。用激励机制激发教师学习。以此提高教师的理论知识。
3、加强教育教学研究,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4、加强学法研究,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教无止境、研无止境”我们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以饱满的精神,开拓进取。
7.小学校本教研管理问题的探析 篇七
关键词:校本教研,管理模式,以校为本,办学质量
一、前言
校本教研的管理模式主要成长于美国20世纪80年代, 经历的时间相对而言还比较短。随着新课程的改革, 校本教研的作用已经慢慢得到社会界内人士的认可, 其核心的思想主要是以校为本, 对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 其根本的目的是要构建学校的主体文化, 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在新课改下, “校本”涉及到的因素主要有:校本课程、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校本资源和校本管理等。我国小学引入校本教研制度的时间还不是很长, 当前对其的管理存在的问题还比较多。
二、小学校本管理存在的问题探究
我国小学校本教研的开始的时间比较晚, 实践的时间比较短, 实践经验比较缺乏, 所以当前存在的问题比较多, 根据相关的调查, 笔者对此作了总结, 认为我国当前小学的校本教研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缺乏完善的周密的管理制度
由于小学校本教研在我国的起步比较晚, 所以相关的研究比较少, 尚未形成完整的指导理论, 所以各学校在相关的机制的建设方面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这样一来也导致学校在机制的建设方面过粗, 许多的制度都是处于试行的阶段, 相关的管理领导也只是凭着自己的感觉走, 对于制度的可行性把握不是很大, 因此在实行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较多。另外, 学校也没有制定相关的计划定期地对制定的制度进行探讨, 随时检验和更正可能出现的问题, 而是在问题出现的时候才开始琢磨相关的原因。甚至有时候是为了应付上级的领导的检查, 只是临时的做一些书面的制度建设, 根本没有将其付诸实践, 对其可行性更是懒得评估。
2.制度间存在相互冲突的现象
制度之间相互冲突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一是与教育部门制定的规章的相互冲突。根据相关的时间调查我们发现, 有的学校在校本教研实践中建立起以读书笔记检查和随堂听课相结合的教学新常规, 取得的成效非常好, 但是这却与教育部门的规定“教师上课不带教案, 一经查实, 立即调离”相冲突, 所以, 无奈之下, 有的学校只能放弃自己有特色的教学方式, 二是与学校的相关教学规定相矛盾。笔者在相关的访谈中发现, 部分学校的领导由于私人的一些恩怨, 常常缺乏沟通, 也缺乏对于本校实际情况的了解, 在制定相关的制度时, 完全凭个人的主观评断进行, 所以常常出现新制度与教学常规相冲突的现象。例如, 一些学校传统的规定是每个老师都必须要给学生上一次校内的公开课, 而随着校本教研制度的展开, 有部分老师常常需要上校际的公开课, 所以就不想再上校内的公开课, 因为认为这两种性质是一样的, 但是相关的领导却给予了否定, 这样一来就严重的打击了部分老师上课的积极性, 阻碍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3.缺乏完善的监督机制
完善的监督机制是管理制度落到实处的重要保证, 是对实践的效果进行有效评估的重要依据。从相关的调查中, 我们发现监督机制的缺乏使得校本教研机制实施的效率非常的低, 有时候甚至出现负效应的现象。完善的监督机制, 可以有效地监督教师的行为, 使教师自觉地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自觉地把各项教育工作做好。
三、提高小学校本教研管理水平的策略探析
传统的小学学校管理模式明显的跟不上我国教育改革的机制, 校本教研管理模式很好地适应了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所以笔者认为有必要针对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关的解决方法, 以促进这一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 促进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发展。
1.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 确保制度实施的有效性
校本教研本身的管理制度的完善与否可以说直接决定了制度实践的效果。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的措施主要有:第一, 在制定相关的制度中, 要保证制定过程的民主性, 进行层层审核;第二, 制度的内容要尽可能的全面, 尽可能地覆盖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另外, 根据笔者的相关的总结, 笔者认为要确保校本教研制度实施的有效性应该主要从以下几点着手:第一, 就是对于问题的发现要具有前瞻性, 然后针对相关的问题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第二,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要注意轻重缓急, 要及时解决核心的问题;第三, 必须要认清问题的本质所在, 不能被问题的表现所迷惑。
2.提供充足资源, 为校本教研提供支撑
校本教研所需的资源主要包括信息资源、相关的专家的指导、以及各种人力资源等。所以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的建立完善的信息共享机制, 为我国的小学学校的发展提供有效的信息资源, 为学校的领导层的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实现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的有效沟通, 而学校自身也必须要注意加强本校与外界的沟通与联系。在相关的走访中我们发现, 部分学校开始主动争取与其它学校的合作, 特别是我国的高等院校, 目的就是要争取专业研究人员的支持和指导, 使其在制度方面的建设少走一些弯路。
3.建立完善的监控机制, 强化监控效果
我国新课程的改革只是在课程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等方面作了明确的规定, 这些规定的落实需要各个学校根据自身实际进行创造性执行。作为践行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手段, 校本教研的目的主要在于使各个学校自主的研究各自学校的实际情况, 然后根据自身的特点自主的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使每一所学校、都能走出自己的特色之路。而要保证校本教研制度的实施效果, 有效的监控机制是必不可少的, 笔者认为, 强化监控效果的重要步骤之一就是要强化校长室——教导处——教研组——教师四级管理网络机制, 形成一个完整的校本教研管理监控机制。
四、结语
当前, 校本教研在我国发展的实践还比较短, 但是却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 它将可能成为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手段之一。当前, 校本教研管理的模式在我国还处于一个起步的阶段, 甚至严格的说, 在我国的小学并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校本教研管理, 但是实践却已经证明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非常符合我国新背景下课改的要求。提高小学校本教研管理水平的策略不仅仅有以上几点, 更需要我们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地改进, 不断提升小学校本教研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孙占军.加强校本教研管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J].现代校长, 2011, (12) :26-27.
[2]樊平.加强校本教研管理, 提升高专教师素质[J].人力资源管理, 2011, (5) :84.
8.如何在农村小学开展校本教研 篇八
一、加大政府投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农村经济相对落后,人们生活水平相对低下,农村小学的设施设备简陋,因此,政府必须加大对农村教育建设的投入力度,为农村学校添加设施设备,优化农村学校的教学条件,特别是加强对农村小学学生活动场所的建设,对一些规模小、分布散的学校进行资源整合,做到节省资源、集中教育力量,从而提高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的质量。
现在人们比较关注的是学生的“减负”,其实需要减负的还有广大的教师。目前,农村教师的编制紧张,很多人都向环境好、待遇高的地方去谋出路,正所谓“人望高处”,导致农村教师人手不足,大大加大了教师工作量。平时教师除了完成教学常规工作之外,还要应付上级领导的检查工作,起早摸黑。教育行政部门应合理安排教师,避免“向城市一边倒”的现象,利用多种渠道吸纳农村教师,鼓励优秀的教师到农村任教,增加农村小学教师编制。另外,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检查,让教师多一点时间进行研究教材、研究教法,少做一些形式的东西。
二、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是开展校本教研的关键
我国基础教育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了数以亿计的各种人才。但是,我们也必须承认,我国的基础教育在实践中有过不少痛苦和教训。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基础教育长期受应试教育模式的束缚。致使长期在一线工作的教师苦不堪言。要解决这个问题,校本教研的开展才有保障。教育行政部门要研究好对学校、教师、学生的评价。学校对学生的评价要研究考试制度和考试方式,变单纯的知识考试为知识、能力、态度和方法的全面考查,变比分数排名的相对评价为教育目标达成度的水平评价,变单项的智育评价为德智体美劳的全面评价。对教师的评价要坚持以教书育人的整体效果为标准,综合考核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能力和效果。对学校的评价,要改变以升学率和考查成绩为唯一标准的片面做法,对学校的教育品德、教育质量、管理水平、社会效益等进行综合评价。实施各种评价方式的转变,教师在开展教育科研时解决了后顾之忧,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他们就会放心投身课改,大胆开展课题研究。校本教研的热情一定能高涨,效果必将明显。
三、教育行政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充分发挥专业引领作用
为保障校本教研活动的顺利开展,教育行政部门应建立教研活动的导向机制和激励机制,做好评价,把校本教研的实施情况与学校及教师考核、评价结合起来。其次,要发挥专业引领的作用。所谓专业引领,是指专家为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专家或教研员深入农村小学,实施“走进去,低下头去”的方式,协助农村教师教研组制订教研活动计划,引导学校和教师有效开展教研活动。此外,学校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引领作用,挖掘自身的资源,发挥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开展“师徒结对”、“集体备课”、“同课异构”等形式给普通教师以帮助和指导,为教师树立学习的榜样。学校要倡导教师加强理论学习,多阅读有关的书籍,做到“六个一”:读一本好书,写一篇好文章,写一份优秀的教案,上一堂优质的课,制作一个高质量的课件。教育行政部门可实施名校对薄弱学校帮扶计划。城镇名校教研力量雄厚,专业水平人才多,让名校与农村薄弱学校结对帮扶,借助名校教研领導、教师专业水平高的优势,解决薄弱学校本校教研经验不足、理论水平低的困难。
四、改革教研方法,同伴互助与个人反思相结合
曾子曾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句话也告诉我们:每天都应该对我们的行为、想法进行反省,这样才能更有利于我们的工作。教育教学也一样,在洋思经验中就有一条成功的经验要求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如果没有反思,那么教师就会滋生思维的依赖性,从而变成理论学习的听众。反思教学的目的在于对教育教学实践反思,积极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努力提高专业化的过程。要求农村教师针对农村的实际情况,对每天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反思,对于反思的心得体会可以写在反思记录本上,也可以发到校园网站的博客上,与其他教师交流。学校利用校本教研活动时间,让教师互相交流、分享教学反思,产生“共鸣”,或提出“质疑”,发表其意见。这样,我们农村的教师就能摆脱了枯燥无味的研究方式,在有“共同语言”的情况下学习着、思考着、总结着,从而焕发了校本教研的生命力。
9.小学校本教研综合工作总结 篇九
为了进一步提高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避免校本教研的笼统化和盲目性,我校采取教研专题化。首先征集每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再根据问题的价值性(具有现实价值,通过专题研讨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共性(大多教师或学生遇到的问题)及可操作性(所选问题通过校本教研能得到解决或局部解决),最后确定教研专题。如课堂问题的有效性,低年级写字教学指导,朗读有效方法,等语文组的“一年级语文开放式识字研究”、“倡导综合性学习,拓展自主式教学”,数学组的“如何创设有效教学情境”、“如何提高小组合作的有效性”,英语组的“小学低段英语趣味性教学”等等。各学科组或几个学科组一起围绕自己的教研专题,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使校本教研由模糊变清晰,真正使校本教研成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途径。
二、推行一课二上”
课堂教学是落实课改理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阵地,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训练所。教师的专业成长从课堂实践层面上说。一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反思和调整;二是通过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取其所长,补已所短,促进进步。所以校本教研的重点应落在课堂教学的研究上。使教师经历“实践——反思——再实践”整个过程,采取“一课二上”策略,我们称之为“初磨课”和“再磨课”,不断提高校本教研的有效性。
初磨课:初磨课一般在学科组进行,经过“理论学习——集体备课——执教初磨课”三个阶段。
理论学习阶段。围绕校本教研主题学习理论,既为执教教师和备课提供问题解决的策略,也为观察、研究、分析课例的老师提供理论知识和分析问题的根据。理论学习采取分散学习和集中学习相结合,一方面各位老师各自去收集和学习与主题相关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理论学习的负责人根据校本教研的主题查阅书籍或上网查询相关的理论文章,筛选一些对教研活动有帮助的材料,印发给执教老师或全组教师,供大家参考学习,并组织交流讨论。共同学习,形成共识。
集体备课阶段。教学设计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教材分析、学生分析、设计理念、教学目标及教学流程是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此阶段主要开展“三研”活动,即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和研究学法的过程。研究教材,要求读懂教材的编排意图、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采取三种的方式进行,即问题导读法、合作交流法、自我解读法。研究学生要求教师必须在充分研究学生的基础上来设计学案,研究学习起点,针对个别差异和不同学情组织教学。研究学法,要求教师树立“以学定教,教为学服务”的理念,根据班级学生具体实际,鼓励指导教师采取不同的学法指导,如布障设疑学习法的模式(布障设疑——激发兴趣——探索学法)和提出要求学习法的模式(提出要求——自学探索——渗透学法)。不断提高学法指导的有效性。其流程是:独立备课——导师指导——集体讨论,充分发挥大家的智慧,努力提高备课质量。
执教“初磨课”阶段:学科组任教教师根据确定的主题和备课过程,初次进行上课,组内其他老师进行听课。课后进行说课和评课,然后调整学案,准备上“再磨课”。
再磨课。听课者主要是针对学科大组成员,年级组成员均有分工任务,要求大组全体教师参与互动,主要开展“三讲”活动。组内一人讲磨课过程,一人讲观点报告,大家讲课后感想。
1.讲磨课过程。可讲在备课前的学习准备,讲对教材的理解,讲磨课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策略,讲如何对学法的指导,讲磨课的学案的前后调整等等。
2.讲观点报告。年级组内一位老师要针对组内的主题,结合组内磨课过程与经历,做一个观点报告。
3.讲课后感想。组织全体听课进行讨论,听课老师根据课堂展示和观点报告,发表自己的看法。可邀请专家名师加以指导,集中大家的智慧,发挥专家引领作用。
三、实行三个结合为了使校本教研向纵深发展,不断提高校本教研的科研水准,克服校本教研活动的随意性和一次性消费的弊端,使校本教研不断拓展和延伸,活动实行三个结合。
1.课内和课外结合。信息技术的发展,拓展了教师的发展空间,拓展教师交流反思的时空,克服校本教研受时空的限制,实现了思想互动。我们通过QQ群,教师博客等形式,让教师撰写随笔、反思等进行继续交流,使“再磨课”后的个人反思、同伴互动和专家引领进一步深化。
2.教学和科研结合。教师根据滚动式的教研活动,针对执教老师的课例及自己的亲身体会,拟写案例或论文,开展基于课例的课题研究,把教研和科研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清晰教学实效,提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思考与对策,使其成为下一轮主题研究的起点,并使校本教研上升到一定的理论水准,同时也提高了教师拟写案例论文和课题研究的水平。
3.校内和校外结合。我们以汇报课的形式进行校际交流,主要采取教学观摩会、送教下乡、帮扶结对等形式,由上课的老师来展示,这既产生辐射的作用,又为教师再提供一个再实践提高的过程和机会。
我们邀请名师专家来校讲座、听课,努力促进教师转变课堂教学观念,积极探索“以生为本”的教学方法、手段,认真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努力提高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效果。
语文学科4月份邀请了著名特级教师关键刚做课《陶校长的演讲》,并做了《指向写作的阅读》讲座,5月份又邀请浙派名师陈传敏来上课《牧场之国》,独特的课堂模式给了老师很大的启发。邀请名师走进我们的课堂,聆听名师的声音,检验学生的水平,启迪老师的思维,思考自己的教学,构建语用性以生为本教学课堂。
语文学科为了初小,邀请了城西中学的教坛中坚金亦珍老师做了《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指导新视野》、《生活化作文序列的构建与实践》两个讲座,并与老师面对面交流。老师们畅所欲言,向金老师提出了很多困惑的问题,金老师一一做了解答。在互动中,我们了解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要求学生回答问题的思路与方法,金老师也从老师们的提问与交流中明白小学语文教学部分目标要求。
为了幼小衔接,承接了县幼小衔接的教学研讨会任务,一年级的胡志莲老师和金玉燕上了同机关二幼的老师一起上课研讨,课后教研员、上课老师和听课老师共同讨论如何进行幼小衔接的话题。
数学教师怎样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服务呢?本学期数学组仍然以课堂教学研究为主线,以提高教师的课堂语言为重点,努力让每位教师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努力创造学生喜欢的课堂。特邀请温州教育学院王炜老师来校指导,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在金玉燕、王云莲老师的组织带领下,大家相互讨论学习,开展五次专题研究,共上了13节公开课。其中潘晓燕、任若群在学区教研活动中分别上了《抢数游戏》和《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复习》,金玉燕合杨启北分别上了县级公开课《解决问题》和《小数的大小比较》。潘晓燕和谢志富老师在上了加法的交换律与结合律公开课之后,延续上了乘法的交换律与结合律公开课,钻研精神可嘉。
10.小学校本教研工作计划 篇十
子岸镇店当小学校本教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校本教研是一种以校为本的学习、工作、研究三位一体的学校活动和教师行为。它不是一种具体的研究方法,而是一种研究取向;它不仅是教师的专业发展活动,也是一种经验的理论提升过程;不仅是教师的个人行为,也是学校提高教育质量,创建个性化、特色化学校的主要途径之一。教本教研要以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为指导,以教育理论为指南,以师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教育创新为动力,运用科学的态度和求实的方法去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为此,马场垣金星学校开展的校本教研以本校校情为基本点,以推动素质教育为出发点,以促师资、促质量、促校风、促声誉为根本点,向教研要质量,靠教研上水平。因此我校特制定校本教研计划。
二、工作目标
1、大力加强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的校本教研理论水平,着力打造一支校本教研理论水平过硬的教师队伍。加强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深刻领会新课程标准的精髓,准确把握课程改革方向。
2、以课题研究为依托,以优质课、新课程展示课、公开课为载体,大力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案例研究,努力形成具有实践意义的研究成果。继续加强校本教研组织建设,强化以备课为基本单位的校本教研组织体系,健全备课的校本教研功能。
(1)注重对跨学科、跨年级教师的组织、引导和帮助,使其真正相信能就一定能
优质文档
发挥学科综合的校本教研作用。
(2)重视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资料的整理和保存,力争使我们的校本研训发挥长效作用。
三、工作思路
1、以自我反思为依托,加强教师的理论培训。
教师的自我反思包括课程实施前的反思,课程实施中的反思,课程实施后的反思;包括课程实施者的反思。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较高的理论认识水平,对自己的课程有较高的理论分析,这就促使教师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组内组织的校本培训,同时自己积极学习有关理论。
2、以同伴互助为载体,提高教师的校本教研实践能力。通过集体备课、听课、评课、议课等活动,使教师在自我反思的同时,开放自己,形成相互交流经验、相互切磋心得的研究团队。在同伴的互动中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从而达到提高教师的校本教研实践能力的目的。
3、以专业引领为契机,提升教师校本理论研究与校本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水平。
专业引领,就其实质而言,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我们的教师都具有较为丰富的校本教学实践经历,也都具有一定的校本教研理论水平。但在如何将校本教研理论较好地运用于校本教学实践,在校本教学实践中如何总结概括出自己的校本教研理论方面还是比较薄弱的。专业引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相信能就一定能
优质文档
四、具体措施
1、健全业已存在的良好的学习机制,加强教师的校本教研理论学习,夯实教师的自我反思的理论基矗
坚持每周三下午的学习时间不动摇,平时加强自我学习。通过学习,掌握先进的校本教研理论。着重把握、理解新课程标准的精髓,学通、学透,力争把握课程改革的方向。
2、积极投身于校本教研实践,提高校本教研实践能力。(1)积极参加学校校本研讨。通过研讨,教师们交流校本教研心得体会,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也可以展现我校近年来的校本教研成果。
(2)大力推荐富有特色的新课程教学课和优秀远程教育资源课程,参与学校的新课程展示。形成展示课设计、案例、反思等多样形式的呈现。
(3)以示范公开课为载体,大力推进教学案例分析研究,教学反思撰写,教育叙事研究以及富有教师个人特色的教学设计的撰写,同时注意保存研究资料,及时上交教导处,真正使我们的研究成果能发挥长效作用。
(4)增强集体备课的实效,真正发挥集体备课的同伴互助效能。每次重大的校本教学活动(如优质课、新课程展示课、论文等)都应该以备课组为组织单位进行集体备课,至少本备课组的成员都应该参加,必要时可以教研组全体成员共同参与,务必使每次集体备课都能发挥集体的智慧,集体成员之间的思想相互交流,互相碰撞,产生集相信能就一定能
优质文档
体智慧的火花,从而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真正提高校本教研能力的效果。
(5)重视听课调研,进行阶段小结与反馈,促进校本教学实践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听课调研的目的就是要了解教师在实施新课程校本教学过程中,对校本教学理念的领会贯彻情况,教学行为的转变情况以及师生角色的定位等情况。对好的、富有特色的课堂及时总结推广,对存在问题的课堂及时指出,及时改进。
(6)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口,将教校本教研实践中的问题理论化,通过理论研究,形成理论系统,再对校本教研进行理论指导。课题组定期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对阶段性研究成果进行汇总,及时形成研究成果,同时注意材料的搜集整理工作。
3、依靠专业引领,提升校本教研整体水平。
(1)真正发挥我校名师、新秀、骨干等的引领、示范作用,带动整体校本教研水平的提升。
(2)发挥教研组的优势,经常性的进行教研组的交流,互通有无,通过向其他教研组学习,博采众长。
(3)通过走出去的方式,积极主动向上级领导、专家及兄弟学校取经,通过引进来的方式,请一些专家来讲座,来引领。
附表:子岸镇店当小学校本教研主要活动安排:
相信能就一定能
优质文档
周 次
主要活动及主要内容 1
制定校本教研工作计划 2
业务学习3
第一次课题组研讨 4
集体备课、公开课
优秀公开课听课、评课、议课 6
集体备课
新课程展示课教学案例、教学反思评析、研讨 8
第二次课题组研讨
听课调研总体反馈,理论学习10
业务学习
备课组活动(集体备课)12
新课程专题讲座 13
第三次课题组研讨 14
教学论坛活动 15
集体备课 16
收集整理各项材料 17
评选优秀公开课 18
期末复习
子岸镇店当小学健康文档 放心下载 放心阅读
相信能就一定能
优质文档
2017年9月
11.农村小学校本教研的问题与对策 篇十一
一、校本教研存在的问题
时下,校本教研如火如荼开展,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热情也日益高涨。但在开展校本教研的过程中,也涌现出许多问题和困惑
(一)负担过重制约校本教研
农村小学多是规模较小,多数教师要兼任两个班的语数教学,并担任班主任。好一点的要包班,或一个人要教跨年段的两个班数学或语文,还要担任班主任,每周平均课时数超过18节。每天要上课、备课、批改作业、编写教案、处理班级中琐事,接待家长或家访,还要填写各种的表格,制定相关的工作计划,应付各种检查,准备各项活动等。每天基本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一天下来,大多教师感觉身心疲惫,没有心思去静静地学习理论,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何谈什么教学改革与创新。而校本教研,真让人有些“雾里看花”的感觉。
(二)校本教研活动形式单一
许多学校认为教研活动就是每一学期安排上几节公开课,然后教研组进行评课。至于对教材分析与探讨、教学反思交流、作业设置研究等则没有列入其中,也不举行沙龙研讨与引领式的专题讲座,更谈不上针对本校实际情况开展教研活动。这样,校本教研内容不是发自教师的内心需求,就没有教师的主动参与,也没有教师间思维碰撞,只是流于形式,缺乏实效,甚至还会演变成教师的一种新的负担。
(三)校本教研内容缺乏针对性
校本教研要求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为研究对象,着眼于在学校平时教学过程中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但学校大部分教师缺乏问题意识,不知道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发生了哪些问题,哪些问题适于自己研究,如何去研究问题,在这种状况下,教研组、备课组每周一次的活动只能表面化, 没有规划、没有主题,只是安排一些常规的教学工作,如议论一下本周的课时安排,课时的教学重点,难点,知识点等。
(四)校本教研缺乏专业引领
目前,许多农村小学的校本教研中存有低水平重复的现象,换句话说就是“穿新鞋,走老路”。 上级教研员到校进行现场指导较少,许多农村小学的教研仍然是凭经验、凭权威,教研内容形式仍然没有多少改变,模式固定,内容限于教材分析,集体备课,或者仅仅开展听课、评课活动,进行大同小异的经验总结等,这些问题都亟待研究和解决。
(五)校本教研缺乏激励机制
校本教研的目的是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但许多学校对什么才是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专业成长应体现在什么地方存在着一定的困惑:是不是教师在上级举行的各级业务比赛中获奖就算成长,或能把自己学生的成绩教好就是成长,或教师能写几篇论文、做几个课题就是成长。这些表明,在实际教学管理中存在着教师的专业成长如何评定问题,如何认定校本教研活动效果的问题。这导致农村小学管理者在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内容把握比较困难,制度的出台难以达到激发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积极性的作用,以致学校的大部分教师对教研活动存在应付心理,教研活动成了完成学校任务的无奈之举。
二、校本教研采取的对策
教育科研是学校改革和发展的第一推动力。近年来,“向科研要质量,靠科研上台阶”已逐步成为人们共识。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科研是教学基础上的提高,是促进教学发展的动力。教育科研也是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有效途径。为此,学校教育科研应应抓好“四个方面”。
(一)以理论为向导
我们在教科研过程中,时常感到迷茫,不知所措,甚至想退缩,除了意志不坚强和急功近利之外,主要的还是缺少教育理论的指导。实施新课程,我们需要学习《课程标准》的一些新理念、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些新经验等,并运用这些先进教育教学理论指导平时教育科研工作。而新课程所蕴含的新理念、新方法以及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所出现和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新问题,都是过去的经验和理论所难于解释和应付的。因此,学校要定期组织教师学习教学理论或要求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自觉学习有关教学理论。由于教学理论是教学工作的指南,提高教师的素质要以教师教学理论知识的掌握为基础,如果没有一定的教学理论,就无法使实践活动得到升华。所以,我校重视组织教师学习教学理论,特别是学习《课程标准》的一些新理念,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些新经验等。另外,加强制度性措施。学校购订教育教学杂志与理论书籍,提供学习材料,每年都尽可能地为教师们订一些教育教学刊物,帮助老师们学习,并不定期组织报告会、汇报会、理论学习辅导等。凡各学科所需要的可供学习和有利于教科研工作的硬件或软件,要求完全给予满足,并且不断增加投入。要求每位教师每年都要写读书笔记一万字。定期检查,记入本人工作考核。
(二)以课题为抓手
课题选择,是教育科研的起点,它关系到科学研究的方向、成效、价值与意义。这正如英国科学家贝尔纳所指出的:“课题的形成与选择,无论作为外部经济技术的要求,或作为科学本身的要求,都是研究工作中最复杂的一个阶段。一般说来,提出课题比解决课题更困难……所以评价和选择课题便成了研究战略的起点。”为此,要做科研兴校工作,必须重视科研课题的选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一是依据教育实践。即从教育实践中找课题。教育实践中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是选择课题的基本来源。这些问题的研究与解决,可以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动教育改革的深化。比如:我校的德育研究课题“新时期班集体建设和管理”,就是从教育实践寻找的。
二是依据教育理论的文献。即从教育理论文献中找出课题,把理论中没有人研究过的问题,或是别人研究过的但是有争议的问题,作为选择研究的课题。比如,我校开展的“小学数学分层分类”教学模式的探讨,就属于这方面选择的研究课题。
三是依据上级课题与学校实际情况,选择自己研究的课题。比如:我校开展的“问题——自主探究解决”的课题,就是依据市进修校的“问题解决”教学实验课题选择的子课题。
同时,课题选择力求做到“新、小、易”。所谓“新”,选题要符合学校实际研究能力,又要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还要有时代感,有生命力。所谓“小”,从表面看来虽小,但很有研究价值。所谓“易”,课题难度不要太大,便于我们研究,易出成效,实验周期也不要太长。
(三)以课堂为阵地
教学研究的源泉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课题研究的演练场,同时是检验课题研究成果的主要途径。为此,我校经常举行教学研讨、总结交流、分析评估、调控反馈等活动,做到:
1.课题牵动。学年初我们要求各学科教研组制定切实可行的课题研究方案,还要求教师要围绕学校的总课题,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研究的子课题。同时我们要重视培养教师的“课题意识”,鼓励教师立足自己的平时教学和自身水平,在身边找问题,由问题上升课题,作为自己研究的课题。由于这样的课题来自于教学实际,源自于教师自身,因而更能调动教师科研的积极性。
2.实验班带动。实验班就是典型、是榜样。典型能够带动一般,榜样能够影响整个学校。在重视实验班研究成果的同时,更要重视成果及时展示与汇报,带动其他教师的教学,真正发挥其辐射作用。
3.活动促动。我们通过组织各种活动为研究同类课题的教师提供相互交流、学习、探讨的机会与舞台。安排实验班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以及先进教学经验,组织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研讨课、汇报课、观摩课,听后进行针对性评议。还定期组织实验班教师与课题组成员进行研讨交流,谈收获、提问题、讲困惑、议策略,寻找解决的办法。让教师在交流合作、思想碰撞中得到了收获,开阔了视野,又让教师在展示中感受到了研究的愉快。
4.常规拉动。教育科研不是随心所欲的事情,它有自身的运作规律,需要严格地遵循。在教科研常规管理上,我们坚持形成课题有论证,实验之前有方案,实验过程有记录、有汇报、有研讨, 有案例、有小结。各种资料档案要齐全,成果形成有鉴定,研究成果有辐射。这样井然有序地开展课题研究活动,有效地拉动了整个学校的科研工作。
(四) 以制度做激励
农村小学要开展校本教研必须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以不断强化教师进行校本教研的内在需求,使教师校本教研的积极性始终处于一种高昂的态势。一方面,对于一些优秀的校本课题研究,学校应给予必要的表彰和奖励,并在校内外各种评优活动中予以优先推荐,在职称晋升时予以一定的加分,以此来鼓励各科教师边做好常规教学工作边积极进行学科校本研究。另一方面,可以将校本研究活动,作为教师的工作积点,凡承担了校本研究尤其学科校本研究任务的教师,按照负责人、参与人,分别计以一定的工作量,并在绩效工资分配时予以适当奖励。此外,学校还可以建立一定的校级课题立项制度。对于各科教师提出的那些切入点较好、研究过程设计规范的小课题,可以列为校级科研项目,给予经费配套,并在有机会时将它们推荐到上一级教科研主管部门立项等,借以激励各科教师投身校本教研的积极性。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清市岑兜中心小学)
12.石埠小学校本教研工作总结 篇十二
与一线教师的访谈
利用教学调研的机会, 我与一所学校的教师聊起了数学教研组的校本教研情况。以下记录了三位教师对学科组开展校本教研的一些看法:
教师1:这个学期我参加的校本教研有5次, 分别是期初工作安排、期初“七认真”检查反馈、校级青年教师评优课评课活动、自己练习解题、自查备课作业等。作为一线的老师, 我更渴望切合教学实际的研究、讨论、交流等校本教研。
教师2:青年教师评优活动中的评课, 对缺点只字不提或轻描淡写。没有评课任务的老师大多充当着旁观者的角色。“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结局看似和谐, 却缺少了参与者之间的坦诚互动。听、评课的目的应是解决教学疑难问题。
教师3:我是一位青年教师, 在实际教学中常常有很多疑问, 由于没有经验, 想商讨请教又苦于没有一个合适的平台。
一次问卷调查
为更深入了解情况, 我利用全市教研组长会议的机会组织了一次问卷调查。
问题1:你校数学教研组的研究主题是什么?
从45份回收卷来看, 教研组的研究主题多为学校的研究课题。其中有20个教研组的研究主题只是将学校的大课题笼统地照搬过来, 而没有结合数学学科教学制定相应的适切的子课题。比如:生活化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幸福课堂, 幸福学习;构建“高效、低负”的阳光课堂;自主学习;小学绿色文化教育的实践与研究等。这样的研究主题大而空, 自上而下的产生方式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真实问题相脱离, 教师身处一线的优势发挥不出来, 难以激发研究的需求和兴趣, 难以形成点 (发现问题) 、线 (解决问题的思路) 、面 (全员、全面) 联动的教研局面。
问题2:你认为目前校本教研开展的最大障碍是什么? (可以多选)
从45份回收卷来看, 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因素:
教师渴望针对教学实际问题的专业引领, 但他们对参与校本教研的积极性又不高, 这样的矛盾凸显了校本教研在“教”与“研”方面的脱节。教师是教研活动中最直接、最经常、最有权利的研究者, 应调动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让教师已有的实践经验发挥应有的价值和作用。
问题3:你认为最有效的校本教研方式是什么?
问卷调查反映出教师更渴望来自他们个体性的实践感悟以及让同伴教学经验成为自我专业发展的资源。
从访谈和问卷调查看, 学校例行的校本教研偏重于事务性工作安排与总结, 校本教研对教师缺少应有的吸引力。研究问题宽泛、团队意识淡薄、主体意识缺失是我市小学数学学科开展校本教研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何让校本教研成为一个学习磁场把教师吸引进去, 让校本教研成为教师发展的自觉诉求, 让一线教师的实际专业需求及其已有实践经验介入校本教研之中?为此, 我们开展了两年多的卷入式校本教研实践与探索, 主要做法如下。
一、聚焦问题, 让教师卷入校本教研
教师研究所面对的是他们在教学工作中直接感受到的疑虑、迷惑和心理困境, 是教师无法回避、迫切需要加以解决的现实问题。
基于以上认识, 我们将校本研究的主题聚焦于教师在实践中的困惑和真实的问题。例如“综合与实践”领域, 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会略教该内容, 甚至忽略不教。针对这一问题, 我们策划研究主题时, 先请组内的全体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自己的教学困惑, 然后分年级段进行讨论, 选出具有共性的、带有普遍意义的问题提出来。比如:
(1)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应该以一个什么样的标准来衡量课堂教学?如何凸现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价值?
(2) 如何在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教学中进行认知性实践、模拟性实践以及社会性实践?
(3) 如何协调好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学习与其他领域的数学课堂教学之间的关系?
(4) 如何选取适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实践活动研究课题?
(5) 综合实践活动的时间怎样安排?
由于这样的研究问题直接来自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种种困惑, 和课堂、学生、教师紧密相关, 从而使校本教研具有了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 教师感兴趣, 有热情。聚焦教师自己的问题, 教师就容易卷入他们自己的校本教研之中。
二、依托课例, 开展卷入式研讨
课例研究以“课例”为载体, 围绕如何上好一节课而展开, 能很好地整合教研的多样类型, 体现校本教研的核心理念——教学与研究的一体化。在由下而上的方式确定研究主题后, 我们一般以全员参与的方式, 依托课例合理规划, 形成研究序列。两年来我们先后对“概念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复习课与练习课”“综合实践活动课”等主题进行了专项研讨, 引导组内教师以真实的教学实践为研究载体, 开展“一人同课多轮磨课”“同课异构”“互助式观课”等多种研修形式, 引导教师从自己的教学实际出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针对主题, 我们注重依托课例让教师经历一个“疑问—规划—反思—行动—观察—反思和重新规划”的循环过程, 通过对某一主题阶段性的连续研究, 将教研活动的影响扩展到平时的工作实践中, 从而引导教师不断改善自己习以为常的思维方式和教学行为, 提升专业能力。
为引导教师以开放的心态, 加强协作, 共享经验, 彼此支持, 共同成长, 努力构建新的校本教研文化, 我们做了以下两方面的尝试:
第一, 全员卷入, 重视同伴互助, 超越“一带一结对子”的教师培养模式。每次课例研究前, 我们先将研究主题告知每位参与者, 让每位教师在活动前预先学习相关的理论, 反思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遇到的困惑。然后带着问题观摩教学, 在听课中思考自己有没有获得解决问题的启示。最后选择大家普遍关心的、带有共性的问题展开对话。人人参与, 使得大家都成为参与者, 出主意、想办法, 积极地贡献自己的想法、经验、智慧。两年多来, 组内每一位老师都承担过研究课, 每次校本教研所有成员都参与其中。试想, 当教师们观的“课”是集体合作、精心准备的, “课”的背后承载着不同教师的不同贡献时, 教师们所关注的就不再是执教教师本身, 而是活动的设计是否有效;不再是执教教师的个人“表演”, 而是不同学生的不同反应和实际获得;不再是活动的结果, 而是活动的准备过程。
第二, 全程卷人, 每月我们利用一个下午的时间开展卷入式校本教研, 通常先是观摩两节专题研究课, 然后是深度会谈。课例研究中, 我们将“磨课”的过程展现在以前只当观众的教师面前, 让参与活动的教师亲历“磨课”的全过程, 让他们看到一堂成功的课诞生背后的一系列的智慧劳动。磨课中的各种“煎熬”“磕磕碰碰”和“争议分歧”、选课的背景、设计的意图、遭遇的困惑、方案的改进等, 教师们不仅知其然, 而且还知其所以然。亲身的经历, 使得上课教师能坦诚地面对听课教师的评头论足和质疑问难。而对于其他听课教师来说, 发生在别人身上的现实问题自己身上也有, 从而畅所欲言。全程跟进, 让教师们有机会欣赏到自己和同伴的成长变化, 获得极为强烈的审美体验。
深度会谈是一个自由的、开放的发散过程, 它会诱使教师把深藏于心的甚至连自己都意识不到的看法、思想、智慧展示出来、表达出来, 这个过程同时也是最具有生成性和建设性的, 它会冒出和形成很有价值的新见解。在这个过程中, 每个人为自己的意见辩护, 同时也不断思考和质疑他人的意见。在有效的讨论中每个教师都能获得单独学习所得不到的东西, 在认识分享他人经验中提升自己专业能力, 重新定位自己在校本教研中的价值与能动性, 不断增强学校归属感和专业成就感, 有力地促进教师可持续的专业成长。
当然, 专业人员的参与是校本研究向纵深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每次课例研究, 我们通常会安排几位专家或骨干教师加以点评和分析。这个环节虽然时间不长, 但非常重要。对于教师们理解教学意图、领会课程理念、感悟教学策略和思想方法等都有很大帮助。
卷入式校本教研的关键在于促进教师群体分享教学经验和智慧, 把那些散落在教师个体零星的心得体会或经验汇聚成为群体共同享有的专业知识资源。为此, 在开展团队研修实践的过程中, 我们每次都对课例录像, 专人记录业务活动所形成的文字, 并通过网络方式进行资源传播, 形成有学校特点的校本教研资料库, 而后再以这些真实材料作为反思和研究实践过程的资源, 从中提炼行之有效的经验, 使学校真正成为创造知识的场所。
三、自我反思, 持续跟进———让卷入式教研不断深入
卷入式校本教研, 不仅在于构建多方参与的“学习共同体”, 还在于坚持“学习连续体”机制 (即注重后续行动跟进与反思) 。教师研修活动的收获与成效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 一是认识上的进步, 二是行为上的改进。只有将研究共识转化为进一步的教学建议, 转化为具体教学行为的改进才是教师研修的目的。也就是说, 研究不是随着活动的结束而结束, 而应该是新的开始, 是新一轮的循环。团队中的教师通过反思和持续跟进, 将研究成果在自己的课堂中去实践, 进行深度的实践研究, 践行研究的方式与方法, 捕捉教学中的问题, 寻求解决策略, 同时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 使自己真正成为教学和教学研究的主人, 提高教学工作的自主性和目的性。从某种意义上讲, 卷入式校本教研培植的是一种新型的教研文化。
参考文献
【石埠小学校本教研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石埠小学2012年师德建设月活动实施方案09-16
小学数学教研组校本教研工作计划09-29
14-15学年上期小学校本教研工作总结10-15
唐河西小学小学校本教研计划08-30
小学个人校本培训总结10-25
小学校本研训项目工作总结10-01
小学2014年度校本研修工作总结07-15
2018蒿口小学暑假校本培训工作总结07-12
中小学衔接工作校本研修发言内容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