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开发计划书

2024-10-24

课程开发计划书(共8篇)

1.课程开发计划书 篇一

2011-2012学石河完小 上学期校本课程开发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课程标准为指导,结合“着眼素质、扎实基础、全面发展、办出特色”的学校办学宗旨和育人理念,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通过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指导学生等手段和途径,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都得到积极有效地发展,并以此为契机,争创学校特色,努力提升教学质量,最终促使学校、教师、学生共同成长。

二、开发目标

1、坚持自愿自主、灵活开放得原则,给学生想象、创造空间,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完善的能力。

2、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实现目标多元内容宽泛,积极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使学生热爱生活,适应社会。

4、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进一步培养具有科研能力和较高综合素质的教师团队。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内容

1、基础性课程:

《语言与交际》、《跳绳》、等。

2、丰富性课程:

《语文实践》、《数字与生活》、《数字日记》、《好词佳句》、《法在身边》、《探索自然》等。

3、发展性课程:

根据本校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兴趣小组活动:计算机基础应用、英语角、舞蹈、绘画、书法、版报、广播、写作等。

四、校本课程教材编写要求

为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将根据教师的个性特长,以教师丰富的实践为基础,选择参考有关资料,诱导教师通过大量的创造性劳动,自编或选编校本课程教材。学校主要是审核、并适当资助教材的刊印整理,保证校本课程教材的科学、合理、有效。

五、校本课程的开发步骤

㈠ 建立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

㈡ 进行前期论证

1、结合现有资源,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征集教师的意见,确定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具体科目及内容。

2、就即将开发实施的校本课程征求学生及家长的意见,考察所开发的课程是否符合学生及家长的意愿与需要,如符合需要的,学校负责可行性论证;如不符合的,则取消该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计划。

㈢ 师资培训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深化,校本课程的内容和形式将越来越丰富多样。在职教师能否适应与承担新课程的教学任务,已成为提高校本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根据学校在职教师的现状,特制订目前师资培训的计划与方法。

方式与途径:

1、培训——参加各级培训、观摩和讲座。

2、实践——开设示范课、开展专业研讨。

3、学习——学校提供相应书籍资料和网络平台,让老师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掌握一门或几门校本课程教学能力。

内容:

1、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理论指导。

2、教师专业知识培训。根据教师的个性特长,对担任校本课程的教师进行相关专业知识培训与辅导。

㈣ 撰写校本课程纲要

课程纲要阐明以下几方面内容:

1、课程目标,应全面、恰当、清晰地阐述课程涉及的目标与学习水平。

2、课程内容或活动安排,根据教师开发的主题或科目作相应安排。

3、课程实施,包括方法、组织形式、课时安排、场地、设备、班组规模等。

4、课程评价,主要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涉及评定方式、记分方式、成绩来源等。

㈤ 健全管理制度

为确保校本课程开发质量,学校将进一步拟定相应的校本课程管理制度:

1、校本课程开发审议制度;

2、校本课程评价制度;

3、校本课程管理岗位责任制等。

㈥ 配套措施

1、教务处、教研组要积极帮助教师制订好教学计划,负责协调安排和组织指导教学计划的执行。

2、学校将聘请社会有关人员担任部分课程的教学,邀请教研部门领导到校指导工作。

3、校本课程与必修课程一样,计入教师工作量,工作实绩载入业务档案。

4、学校尽可能保证课程开展必需的经费、器材等物质条件。

5、完善管理网络和运作流程,确保我校校本课程从无到有,从有到精,尽快形成特色。

六、校本课程的评价

1、教师评价

⑴ 教师执教必须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考勤评价记录。

⑵ 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的课时与教学目标。

⑶ 教师应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在活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资料。

⑷ 任课教师要认真写好教学案例,及时总结反思等。

⑸ 学校及时做好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监控和测评工作,参与听、评课的指导,随时调控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情况。

⑹ 学校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形式,每学期对教师考核,并记入业务档案。

2、学生评价

校本课程对学生评价主要是发展性评价:

一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性、参与状况等,可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一般”等形式记录在案,作为“优秀学生”评比条件。

二看学生学习的成果展现,学生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竞赛、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绩优秀者予以表彰并收入成长记录袋,记入学生成长报告册及其它相关档案内。

2011.9.2

2.课程开发计划书 篇二

中国是世界上在校生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途径。然而受其自身专业要求,如师资力量、专业技术等的制约,中小学心理健康课程一直处于次要地位,与学生强烈的心理需求不相对等。 学生情绪上的焦虑与抑郁、行为上的攻击性问题在我国学生生活中普遍存在。学校心理健康课程缺失、心理帮扶力量缺乏、心理师资和技术贫乏等成为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障碍。而心理援助计划下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发为扫除这一障碍提供了有效途径。

1.心理援助计划的研究现状

心理援助计划(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以下简称EAP),是指组织通过外部应用心理学专家, 为组织及其个体提供系统、长期的专业指导、咨询, 解决相关心理问题,进而提高个体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的心理援助计划。EAP最早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从20世纪80年代始在美国、英国、加拿大等欧美发达国家取得长足发展和广泛应用。EAP全方位体现了人文关怀,有效地解决了不同领域员工的心理问题。如丁文俊[1]等人的研究发现,EAP服务制度有助于预防和解决民警身心疲惫、心理紧张和认知偏激等消极心理现象,促使民警在工作过程中产生正向情绪体验,提高民警的幸福感。黄旭辉[2]的研究也认为,EAP在高校教师心理健康干预方面可以起到帮助教师减轻压力、克服负性情绪、保持身心健康的作用。陈鑫磊[3]也对EAP与小学教师心理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探讨了EAP对小学教师心理干预的实际应用。而如何将EAP运用到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开发方面,则是本研究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2.学校心理健康课程发展现状———以广西地区为例

目前,从广西中小学校的实际调研情况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专业性十分欠缺。据蔡伟林等[4]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总体上广西地区只有28.53%的中小学生上过心理健康课;在心理咨询室建设方面,只有32.66%的学生明确表示其所在学校配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室;45.23% 的学生表示自己学校没有专业心理老师;超过60% 的学生对心理咨询持有消极看法,认为接受心理咨询是心理素质不好或不正常的表现,甚至有近45% 的学生认为是精神有毛病的表现。学生的认知偏差、错误观念阻碍了心理健康课程的开展,使心理帮助的积极效果受阻,也是学校心理健康课程缺乏的外在表现。温小珍[5]的研究也发现,按照每500名学生至少配备1名心理老师的正规标准,在广西农村超出500人以上的学校,基本上没有招聘心理专业教师的计划,一般由班主任兼职。学校心理师资缺乏、专业度不够、技术欠缺、学生对心理健康问题的错误认知等,均反映出目前广西地区中小学心理课程建设的专业性缺失,学生的心理需求得不到合理、正确的满足,学校心理健康课程开发研究亟待深入。

二、心理援助计划下中小学心理健康课程开发

心理援助计划下中小学心理健康课程开发,是指中小学校依托高校心理专家团队的技术督导,借助社会心理专业资源,整合学校自身人力资源,建立起心理干预服务系统,切实解决当前教育机制下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师资匮乏问题,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纵观目前我国学校心理健康课程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以课堂授课为主(课外缺乏),辅以个案心理咨询的方式存在,但却存在着师资力量不足、专业性不强、课内与课外发展不均等问题,如何在学校力量与学生需求间寻找平衡点, 提高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消减和预防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成为重点。心理援助计划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新思路,该思路下的心理健康课程开发在教育界并未深入展开,这是本研究的重点、新颖之处,为本课题开展提供了新机会,对解决目前学校心理健康问题有一定参考价值。

三、心理援助计划下的中小学心理健康课程开发模型

心理援助计划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开发,即通过搭建学校- 家庭—社会合作平台,依托高校心理专家团队的技术督导,借助于社会心理专业资源,整合学校自身人力资源,帮助学校建立心理干预服务系统,助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特色课程的打造,切实解决当前教育机制下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师资匮乏问题,探索一条适合当前我区中小学心理健康课程开发的有效途径,其具体步骤如下。

1.启动EAP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发的合作项目

学校与相关心理教育企业明确合作意向,心理教育企业进驻学校,启动EAP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发的合作项目。通过该项目的有效运作,搭建起学校- 家庭—社会合作平台,依托高校心理专家团队的技术督导,借助于社会心理专业资源,整合学校自身人力资源,设计出适宜学校的EAP心理干预服务系统。

2.建立心理干预层级评估系统

通过RTI干预反应模式(Responaiveneae to Intervention) 的多层级筛查系统来甄别不同的学生心理问题的层次,在专业测评的基础上,为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状况建立相应的心理档案,以便提供不同的服务。

3.设计适合学校的EAP合作干预方案

一是学生群体干预方案,根据学生心理档案, 利用企业的专业资源为不同层次、类型的学生设计有针对性的干预方案;二是家长群体的心理干预方案,设计针对家庭教育问题的专业化指导方案;三是教师群体干预方案,在满足学生需求时,也为学校提供了一条适合本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

4.启动EAP心理干预反馈机制

对不同层级的学生,启动相应的心理干预方案;针对学生不同的心理问题,以及同一类型心理问题的不同程度,采用适宜性的心理教育干预方式和手段;针对不同的家庭教育问题,启动专业化的心理指导服务;同时,通过校企合作,帮助学校提升老师服务于本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能力和增强心理教育科研能力,并为有需要的教师群体或教师个体提供必要的心理服务。

四、EAP心理干预机制的实践成效———以南宁某校为例

南宁某学校是一所集学前教育与基础教育为一体的综合学校,在校生人数较多。然而受师资力量、技术、课程内容单一等因素限制,该校心理健康课程不能满足在校生的需求。为贯彻中共十八大会议精神及习总书记的“加强心理建设是国家发展的需要”等重要讲话内容,全面落实国家、自治区教育规划纲要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各项要求,该校依托高校心理专家团队的技术督导,借助于社会心理专业资源,与广西某教育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展开合作,利用公司专业心理帮扶队伍为学生提供心理帮助,探索“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合作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发新路径,以开展心理和学能辅导工作为突破口,积极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领域,取得如下工作成效。

第一,心理与学能教育理念深入人心。A公司在学校开展的心理教育和学能辅导工作,让在校师生主动走进其中,了解自身的心理状态、心理特点、学习心理和学习状态,利于师生预防心理问题和及时解决问题。同时该工作也得到了校领导和家长的重视与认可,受到了学生的欢迎与喜爱,为后续服务提供了有力支持。

第二,密切了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合作。 A公司在学校开展的心理、学能教育工作,经过前期的试点,实现了“学校老师—心理辅导老师—学生家长”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共同教育的合作模式。 同时A公司和学校明确了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方面的义务和责任,规范了A公司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模式,保证了心理、学能教育时间和必要的教学活动场地(已建立心理咨询室、箱庭沙盘室、注意力训练室、心理测评室),同时还在课外时间通过团辅、马术活动、教师沙龙、家长沙龙等活动形式丰富学校的心理课程内容,帮助在校学生及其家长、老师正确应对和处理学龄期、青春期等发展阶段的心理危机和学能问题,搭建了成长平台。

第三,进一步规范心理与学能教育工作,提高了教育实效。2014年,A公司根据学校的不同需求, 起草、修改和完善了进入学校(小学)和幼儿园开展心理、学能教育工作的流程,有效地确保学校和幼儿园工作有据可依、有理可查,为学校开展规范化的心理、学能教育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A公司在学校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学能辅导工作以来, 对学生成长产生了积极作用,受辅导的50名学生已在学习动机上表现出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的可喜现象,如能自觉拓展兴趣爱好,寻求自我理想,激发学习动力;在生活中能用语言合理表达内心的愿望和要求,减少了负面情绪的积压。

第四,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提升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水准。在高校心理专家的指导下,学校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科研活动,并获得市级课题立项。 同时,A公司协助该校申报南宁市中小学心理健康特色学校,目前正在审核中。

第五,分年龄阶段做好心理与学能辅导,提高工作的实效性。校方在A公司心理教育专业团队的支持下,全年开放心理辅导室,为全校师生提供团体心理辅导、个体心理辅导、教师教学心理减压等专业服务。同时,A公司在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的技术督导由广西高校心理专家团队负责,确保了围绕小学低年级、小学中年级、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各阶段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各具特点的课程,为学生顺利度过入学适应、同学交往、学习规则、集体生活、升学考试等挑战提供了心理保障,从而有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 并取得了良好的辅导效果。

3.开发课程享受课程 篇三

所谓社团课程化,即把学生平时的社团活动纳入特色课程,规范学生的社团活动,提高社团活动的质量,按照课程的要求对社团活动内容进行规范管理,落实实施。

一、英语社团课程的目标

在学校构建社团课程体系的背景下,我们进行了英语社团课程的开发,先后设立了“英语地带” “英语短剧”和“英美文化”等社团课程。我们初步确立了“创设氛围、激发潜能、开阔眼界”的指导思想,以“拓宽学习途径,以生为本”为社团课程目标,以“提升课程意识与开发能力”为教师发展目标,以“提高英语水平、拓展视野”为学生培养目标。

二、英语社团课程实施步骤

英语社团课程的实施分以下几个步骤:

1.全员参与,师生共成长

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英语社团课程要真正落实,需要全体英语教师的共同参与。于是,我们根据师生的兴趣、爱好及特长,结合学科特点进行社团课程的开发和实施,逐步形成了学校引领课程、全组教师参与的局面。在“以生为本,以师为本”的指导思想下,在学生自报、教师申报的基础上综合统筹确定了英语社团课程的具体门类。这些课程来自于学生、来自于教师,紧密结合每一位参与者的兴趣爱好,因此深入人心,效果显著。

2.纳入课表,系统开展

学校在兼顾教师课时量、学校场地、学生人数、课程效果等条件的前提下,确定了每周五下午为社团课程时间,并将其编入课程表。系统规范的课程管理方式和教学组织形式,为社团课程的开展提供了保障。一个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团队正在逐步形成。英语社团课程中语言类、表演类、文化比较类等不同形式的活动的有机融合,真正体现了学校课程的和谐共生。

3.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

我们把特色社团课程常态实施的重点放在课堂教学的研究中。通过一系列教学实践,我们还探索总结出了“问题发现课、方案制定课、方法指导课、实践体验课、总结交流课”五种课堂教学形式。跨年级、班级的“组合式”教学,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如在开展英语短剧《音乐之声》这一课程时,打破年级、班级界限,采取多个班级整合的形式,让学生看到其他班同学的优势,让优秀的班级带动需要提高的班级。尤其是期末的展示评比活动,促使学生们相互取长补短,提高了英语学习能力。

在学校社团课程体系的建设进程中,英语组老师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特长,结合学科特点,重点进行了阳光英语短剧和“世界之窗”英美文化的英语社团课程的开发和实施。阳光英语短剧社团隶属于学校的社团课程体系,旨在通过演绎英语经典话剧和原创剧本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这一活动既补充了学生日常英语教学中口语练习的不足,也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到英语学习的快乐。“世界之窗”英美文化社团则从英美餐饮和餐桌礼仪、英美节日风俗、英美历史地理概况等方面为学生了解英美国家文化打开了一扇窗。这些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活动,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他们的参与热情。

4.以不同形式呈现英语社团课程

英语社团课程主要的呈现形式有以下三种:一是“英语地带”,重在提高英语听力;二是英语短剧,欣赏、体验并表演经典英语话剧、舞台剧;三是英美文化天地,多层次、多视角展示国外风俗与文化。不同的形式体现出不同的培养目标,以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达到全面发展的目标。下面以英语短剧《音乐之声》活动的实施情况来简要进行说明。

一是组建《音乐之声》表演剧组,由4名教师担任指导工作,再从众多报名的学生中选取33名参与社团。二是选取了最具代表性的场景。《音乐之声》的剧情有三个转折,但剧情的主轴仍是“音乐”——善于歌唱的玛丽亚,透过音乐来教育崔普上校家的孩子,最后打动了上校的心,终得美满姻缘。我们从中选取了最具代表性的四个场景——玛丽亚与孩子们的初次见面,孩子们对玛丽亚的作弄和玛丽亚的内心独白,玛丽亚与孩子们一起学习音乐,以及最后大家一起排练音乐的美好场景。三是分配角色,指导表演。根据学生的外形、性格特点和知识水平,分配适合自身的角色,以求形神兼备。同时高年级学生与低年级学生进行自由结合,在排演过程中可以互帮互助,共同成长。四是展示、汇报演出。在期末时,剧组为全校师生进行展演。五是多元化评价。印制评价表,由自己、同学、老师以及家长进行评价,帮助孩子更好地认识自己。

三、收获与思考

实施英语社团课程后我们发现: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有较大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得到锻炼;家长感到孩子能主动学英语、看资料,他们很省心;教师在活动中认识到自身知识和技能储备的不足,从而不断地充电、提升能力。

4.校本课程开发计划 篇四

(一)铅笔书法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语文新课程标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使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并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养成良好的汉字书写习惯和基本技能,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小学生写字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织部分,是小学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项基础工程。

二、本学期教学目标:

1、通过介绍有关中国汉字的历史,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字的热爱和写好汉字的热情。

2、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正确的写字姿势,不但跟写好字有密切关系,而且对身体健康也很有好处,所以一定要格外重视,并注意养成良好的习惯。做到“三个一”(眼睛离纸平面一尺,胸口离桌面一拳,握笔的手指离笔尖一寸),“八个字”(头正、身直、臂开、足平)。

3、掌握汉字的间架结构和一些常见基本笔画、偏旁部首。(1)汉字的基本笔画,主要有如下一些: 点、横、竖、撇、捺、等。校本课程写字计划

(2)汉字的笔顺规则,可分为基本规则和补充规则两种:

基本规则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先横后竖、先撇后捺、先外后里、先外后里再封口。

(3)汉字的间架结构:独体字、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半包围结构、全包围结构。

三、具体措施

1、写字教育。写字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一丝不苟,持之以恒的良好习惯的过程。要练好字,过程是检验毅力的手段,是磨练意志的途径,字的好坏或多或少的反映了一个人是否具有敢于战胜困难、百折不挠、力争上游的精神。

2、在写字中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保护和培养学生在写字过程中的创造性,保证学生在写字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从而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意识,使学生乐学求美。

3、精心设计写字过程,采取灵活多样富有童趣性的活动,如汉字谐音特点的古诗、歇后语、对联或者笑话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

4、强调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包括执笔姿势、坐姿、运笔技巧),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5、教师认真作写字方面的指导。教师的讲解不超过10分钟,学生练习不少于25分钟。

6、关注学生的作业习惯、书写习惯,各科教师取得配合,共同督促学生的写字姿势。培养学生“提笔即是写字时”的意识。

7、发动同学互相督促,互相检查写字姿势。

8、教师做好表率,自己要有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的书写习惯,教师的板书要给学生一种写规范,写漂亮的印象。

9、开展“远离橡皮”的活动,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观察再提笔写字,提笔就要写好、写对的习惯。

10、做好写字评价工作。评价防止形式单一,要体现多角度,多元化特点。

11、展开竞赛。强化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概念。也可以抽签的形式举行级的写字比赛。

12、班内开辟书法展览角,定期展览学生、教师的书法作品,给每个人展示自己的机会。

校本课程

(二)剪纸教学计划

剪纸、手工是一门综合艺术。它在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时又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心灵手巧。同时,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和陶冶了他们的情操,让他们在活动中激发自信心和成就感。

剪纸、手工是一门讲究手眼协调的技能,有助于开发大脑智能,培养学生的广泛兴趣和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容易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时,也让学生掌握了一门生活技能,符合学校“快乐生活”校本课程的要求。因此,开设这一校本课程,通过一系列手工折编活动,培养他们的耐心、细心的学习品质,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从而使他们更加热爱生活,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用自己的双手编织美好的希望。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剪纸、绒线编织各种图案、围巾、手套等,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生活自理能力。

2.通过剪纸、绒线编织增强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手工劳动习惯。

4.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感受生活的美。

5、通过成果展示培养学生的成就感。活动对象:五年级学生。

二、活动准备:

1、师生课前准备绒线和编织材料、彩纸等。

2、编织材料及必备材料的展示品。活动时间安排: 第五周---十五周。

三、活动安排:

第一节:教师简述折剪纸、绒线编织艺术及用途;展示编织材料及必备材料;传授折纸、剪纸、绒线编织基本方法。

第二节:讲解、剪纸的方法;学生训练折纸、剪纸的方法。第三、四节:学生收集有关材料。

第五节:学生成果(自己手工折、剪成果)展示;学生介绍其中经验。学习习近平针编织手套的方法。第六节、学生成果(自己手工编织的手套)展示;学生介绍编织经验。第七节:学生优秀成果(编织精细、款式新颖的手工编织的围巾、手套成品)展示及评价。

第八节:学生谈感受,写体会日记。第九节:学生找资料,编手抄报。第十节:活动总结。第十一节:成果展示。

四、活动总结及评比:

1、学生们通过学习,掌握剪纸、编织技巧,从学习剪纸、编织的基本功,到会折纸、剪纸、编织围巾、手套等,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时也能掌握一门生活技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并激发学生热爱美好生活。

2、评价方式:

5.2014上学期课程开发计划 篇五

为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根据上级部门要求,每所小学每个学期要在一至五年级开发3门地方课程和5门学校课程。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我校针对学生的需要,本着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形成互补的原则在全校开发了《学会自护》等5门学校课程,现将学校课程开发计划汇报如下。

一、《学会自护》一、二、三年级开设。

一、二年级每周2课时,三年级每周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明确当意外发生时应如何自救和自我保护。

2、知道面对突发事件应正确对待,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自我处理。

3、培养学生的忧患、自我防御意识及主动承担责任的心理素质。

(二)主要内容简述:

突发事件的救护,记住求助电话;意外情况发生后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自我处理的技能;防骗意识,采用必要的试探行为,防止上当受骗;针对外出可能出现的迷路、走散、恶劣天气的处理和自救。

二、《文明小天使》

一年级开设,每周2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为了让队员们了解更多的日常礼仪常识,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争做和谐社会的小主人,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精神面貌,让学生的文明修养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主要内容简述:

1、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小学生礼仪常规》。

2、通过公德学习,养成文明好习惯。

通过积极创设文明的环境,进行基本礼仪的训练,设立文明监督岗,举办成果展示会等多种途径,帮助队员养成文明好习惯。

3、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育。

寓传统教美德教育于学习中,抓好养成教育,形成文明意识。

三、《礼仪之邦》

二年级开设,每周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加强日常礼仪训练,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

2、通过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进一步领会其含义,并能指导学生的日常行为。

3、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很好地应用和遵守礼仪要求。

(二)主要内容简述:

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学习《小学生守则》,了解其内容,能指导平日行为。学习《小学生礼仪常规》,了解常规礼仪,做一个知礼的好孩子。

通过礼仪综述,让学生知道礼仪的含义。

通过仪表仪容礼仪教育,让学生知道仪表、仪容的含义。

通过谈吐礼节礼貌教育,让学生明确礼貌行为,并在日常行为中懂得遵守。

四、《环保小卫士》

四年级开设,每周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带领学生走进环保世界,初步培养起保护周围自然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和能力。

2、通过学生的环保行动,使学生了解目前环境污染的严重性,掌握一些初步的环保常识。

3、通过亲身参与,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敢于实践的精神。

(二)主要内容简述:

本课程通过向学生介绍地球母亲当前环境的现状,号召学生人人参与到环保的行动中来;认识各种环保标志,了解各种绿色纪念日,关注有关环保的报道,尽自己的力量制止各种破坏环境和生态的行为。通过实践活动,关注动、植物、水资源、各种废品的再利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五、《心灵之约》

五年级开设,每周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明白要成为一个成功的人,就要从小立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2、让学生知道人要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要相信自己,信任自己有潜能,能成功。

3、让学生学会与周围的人交往。

4、让学生学会找到自己的缺点和优点,正确认识自己,接受自己的和喜欢自己。

(二)主要内容简述:

本着“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发展”这个目标,结合学生实际,安排了关于学生人格心理的辅导内容,包括:如何克服自卑、马虎、沮丧、嫉妒、对抗、恐惧、骄傲、孤僻、愤怒等;关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内容,包括:怎样学会听课、与人交往、克服依赖、克服懒惰等。

6.北碶小学校本课程开发计划 篇六

开发校本课程既是时代的需要,又是弘扬办学特色、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也是实施课改的一个重要环节,因而我们十分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力图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突出我校的办学特色,突出学生个性发展,突出学生学会学习能力的培养,从而达到提高我校的总体办学水平的目的,为使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落到实处,特制定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结合我校实际,构建符合我校校情的校本课程,最后我校确定以“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和个性,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从而弥补原有课程本身的不足,从而满足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

二、课程内容:

1、继续深化棋类校本课程开发。

根据学校已具有的一定规模的棋类校本课程,继续深化,继续编制、实施和评价一整套活动,使校本课程的开发基于儿童立场,更多地从“儿童立场”出发,以儿童的眼光把他们个体生命对世界的真切体验自由灵性地表达出来。

2、积极开展班级合唱校本课程开发。

为了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陶冶学生情操,使学生更全面发展,培养良好的班级氛围,本学年我们将积极开展班级合唱校本课程。

三、遵循原则:

1.现实性原则:在确立校本课程开发目标时,我们充分考虑本校教师队伍的`整体实力、科研水平,学生发展情况,以及学校各方面因素的承受能力。

2.基础性原则:校本课程以全面发展学生能力,促进学科知识的运用与综合为目的,为学生打好基础服务,也就是为每个学生打好今后发展的基础,这就更加要求校本课程充分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个性化特征。

3.发展性原则:学校教育是为学生未来做准备的,因此,课程与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着眼于开发学生的潜力,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目标。

四、实施方法:

1.课程具体内容由任课教师自编,报课题领导小组审查后,确定具体内容,课程内容的确定主要处在动态管理中。

2.成立课程开发小组,落实小组成员,制定活动计划、内容、活动形式、评选方法,为学生展示个性特长搭建平台,也以此来检验教师对各课程开发的阶段性小结与成果展示。

3.加大投资力度,创设开发氛围,形成浓厚的群体参与模式,激发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兴趣。

4.对校本课程开发实行规范化管理,拓宽开发范围和内容,做到“统一培训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统一指导与互相交流相结合。”“统一考评与单项研讨相结合,”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

5.校本课程的实施规范与资料的管理,校本课程的实施做到六有,即:有教师、有场地、有时间、有教案、有内容、有成果,使校本课程纳入良性的发展轨道。同时由实验教师积累第一手材料,经过筛选、研讨、交流,不断完善,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五、校本课程的评价:

评价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构建个体发展,评价要关注个体需要和处境,尊重个体差异,激发个体的主题精神,以促使每个个体最大可能地实现价值。

评价的方法:

(1)棋类校本课程主要通过每学期进行的年级组三棋比赛,参加一年一度的区、市、省级棋类比赛以及段位晋级。通过各级各类的比赛,培养学生的拼搏精神,掌握高超的技艺。

7.课程的意蕴与课程的开发 篇七

曾经看到这样一个笑话 :老师让同学们用“发明”和“发现”造句, 一位小朋友这样说 :“我爸爸发现了我妈妈, 我爸爸和我妈妈一起发明了我。”通过这个笑话, 我们知道, 在学生成才这个问题上, 教育既不能归学生成就的天功为己有, 也不能承担学生不成才的无限责任。“上帝的归上帝, 凯撒的归凯撒”, 教育只能帮助和促进学生成才, 不能包办和代替学生成才。教育用什么帮助和促进学生成才? 笔者以为是课程, 课程是学校的产品, 是教育的产品, 教师的责任和使命在于开发、提供有利于学生成才的课程。从这种意义上, 课程问题是教育的核心问题和根本问题。

尽管课程问题是教育一个永恒的核心问题, 但课程本身充满歧义。比如, 《简明教育百科全书》中就列出了九种不同的课程定义。施良方教授归纳了六种类型的课程定义 :课程即教学科目 ;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 ;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 ;课程即学习经验 ;课程即社会文化的再生产 ;课程即社会改造。作者认为 :“每一种有代表性的课程定义都有一定的指向性, 即都是指向当时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课程所出现的问题, 所以都有某种合理性, 但同时也存在着某些局限性。而且, 每一种课程定义都隐含着作者的一些哲学假设和价值取向。”

一方面, 只有对某些名称和术语形成共识, 人们才能以这些名称和术语为基础建立相互交流和理解的平台, 为此需要对交流中的名称术语含义加以描述, 作出明确的规定, 也就是给出它们的定义, 这是统一定义的必要性。另一方面, 施瓦布曾经指出 :“课程领域复兴的希望在于把主要精力从用于追求理论转向顺应实践。”佐藤学也认为 :“‘课程实践’ (curriculum practice) 是课程研究的核心对象。”对课程定义不能仅仅满足于理论上的兴趣和交流的需要, 更要立足实践的需要和可能。从实践的角度看, 课程建设和提供是多方参与的系统工程, 参与各方在课程开发和建设中承担着不同的任务, 从事着相互关联但又并不全然一致的工作。比如, 制定课程政策的行政部门对课程有自己的话语和课程建设行为, 编写教材的专家又会有不同的理解和建设方式, 一线的教师会有自己的课程观念和实践行为……因为彼此之间的课程概念和参与方式一定存有差异, 所以, “想要一个精确的并为大家所认同的课程定义, 这既不现实, 也不可能。”而且就实践的现实而言, 也没有太大的必要。

放弃给课程做一个精确定义的梦想, 不谋求得到普遍的认同, 从学校和教师的角度, 体现面向实践的价值取向, 这是我们思考、讨论课程意蕴的出发点和视角。

二、作为教育环境和教育活动的课程

讨论课程的意蕴, 可以从实践中的教育活动出发。在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小学语文教材中, 有著名作家刘绍棠的一篇《师恩难忘》, 文章回忆了小学的田老师如何教他们语文:

“田老师先给二年级和四年级同学上课, 叫三年级学兄把一年级学弟的手描红。描红纸上是一首小诗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他先把这首诗念一遍, 又连起来讲一遍, 然后, 编出一段故事, 娓娓动听地讲起来。我还记得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 :一个小孩子, 牵着妈妈的衣襟儿去姥姥家, 一口气走了二三里地。路过一个小村子, 只有四五户人家, 正在做午饭, 家家冒炊烟。娘儿俩走累了, 看见路边有六七座亭子, 就走进一座亭子里去歇歇脚。亭子外边, 花开得很茂盛, 小孩子伸出小手指念叨着 :‘……八枝, 九枝, 十枝。’他越看越喜欢, 想折下一枝来。妈妈拦住了他, 说 :‘你折一枝, 他折一枝, 后边歇脚的人就看不到花儿了。’后来, 这儿的花越开越多, 数也数不过来, 变成了一座大花园。我听得入了迷, 恍如身临其境。田老师的声音戛然而止, 我却仍在发呆, 直到三年级的大学兄捅了我一下, 我才惊醒。……田老师每讲一课, 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我在田老师那里学习四年。听了上千个故事, 有如春雨点点, 滋润着我。从事文学创作, 需要发达的形象思维, 丰富的想象力, 田老师在这方面培育了我, 让我开了窍。”

刘绍棠记住了田老师讲的教学故事和这样的学习活动, 故事和学习活动对他产生了影响, 促进了他的成长和改变。故事是田老师对诗歌内容富有教育意义的加工和改造, 凝聚了教师智慧的劳动, 表现为教育的产品, 把这样的故事用栩栩如生的方式讲出来, 形成一种特殊的声音环境, 这是促进刘绍棠成长和变化的一种因素。人生活在环境中, 环境对人的影响直接而现实。孔子认为 :“里仁为美。择不处仁, 焉得知?”荀子则说 :“蓬生麻中, 不扶自直 ;白沙在涅, 与之俱黑。”与自然环境相比, 作为课程的教育环境经过了教育工作者的改造和创造, 杜威认为 :“这个特殊的社会环境有三个比较重要的功能 :一是简化和安排所要发展的倾向的所有因素。二是净化现有的社会习惯并使其观念化。三是创造一个更加广阔和更加平衡的环境, 使青少年不受原来环境的限制。”

“个体的智慧和知识是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得以生长和发展的。”环境因素提供了促进学生改变的外在可能, 要将这种外在可能性转变为实现学生发展的现实性, 离不开学生参与, 教师需要把学生组织起来, 和富有教育意义的环境互动以实现学生的成长和改变, 课程的效益来源于人与周围环境交往互动, 并发现其中的关系和意义。在田老师的课堂上, 栩栩如生的故事内容成为吸引学生的方式, 学生对故事想象和思考, 体会和理解, 发展自己的想象力, 并理解道德的行为, 受到了审美的教育。

基于类似的现实的教育实践分析, 通过理性思考和论证, 我们能发现, 教育环境和学习活动是影响和促进学生发展直接而现实的因素。从这种意义上, 课程就是学校组织成员共同创生的、对学校成员产生影响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活动 ;或者也可以说, 课程就是为实现教育目标而经过组织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活动 (这样的课程概念是一种大课程的概念, 它包含了作为课程实施的教学) 。教育的任务在于提供有助于学生成长和发展的环境, 在于组织学生参与能够实现成长和发展的教育活动。利用和开发、提供和组织对学生产生影响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活动, 这是教师的使命和责任。

三、从创设和提供教育环境的角度看课程开发

环境是一个广泛的概念, 杜威认为 :“环境包括促成或阻碍、刺激或抑制生物的特有的活动的各种条件。”就教育而言, 教育时空、教材、语言、周围的人和刺激等, 都是影响人的发展的环境。从创设和提供教育环境的角度看课程开发, 学校和教师大有可为 ;而从创设教育环境的角度讨论学校和教师的课程开发, 又难免挂一漏万。在这里, 笔者仅以实践的个别案例略加讨论。

1. 把自身的榜样作用作为课程资源开发。有位教师新到一所班级当班主任, 这个班的学生不爱学习, 学习习惯很不好。刚开始教师采取批评教育等方法, 但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新的一周开始, 当学生们走进教室时, 发现班主任端坐在讲台前, 不再干涉他们, 而是旁若无人、声情并茂地朗读自己喜爱的作品。学生们好奇地围在老师周围一探究竟, 很快, 一些学生被老师朗读的作品吸引, 另外的一些学生则回到自己的座位, 拿出了课本和自己喜爱的东西。一个月以后, 班上再没有迟到的学生, 教室响起的是教师和学生们共同的读书声。

什么是教育环境? 教师的言行举止就是一种最为直接的环境。教师对于儿童发展的意义, 不仅在于教师要提供和改造教育环境, 而且自身就是影响学生发展的课程。从这种意义上, 让自己的言行举止具有教育意义, 使其更好地对学生形成积极的影响, 这本身就是一种课程开发。

2. 建设良好的人际关系。笔者到一所小学观察课, 刚要在两位学生身边坐下来, 前面就有一个学生大声给我说 :“他们两个是我们班最笨的。”笔者注意到, 这两位学生深深地低下了他们本就不敢抬起的头。“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中, 他就学会了忧虑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怜悯中, 他就学会了自责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中, 他就学会了害羞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耻辱中, 他就学会了负罪感。”在这里, 在学生之间建立一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鼓励、相互帮助的人际氛围也是学校和教师的一种课程开发。

3. 选择和组织合理的教学内容。“过去创造的文献, 只要人们现在还掌握并加以利用, 就是个人当前环境的一部分。”“显然, 学校课程的各门学科或教材和提供环境的事有密切的联系。……教材直接包含在社会交往的情境中。”相关文献、教材和由教材所提供的教学内容是影响学生发展的一种环境, 选择和提供合理的教学内容意味着开发和建设课程。

4. 合理运用教学语言。在诸多环境资源中, 语言“代表着为了社会生活的利益经过最大限度改造的物质环境——在变成社会工具时物质的东西已丧失他们原来的特性——所以, 和其他工具比较起来, 语言应起更大的作用”。在教室里, 有声是一种环境, 无声是一种环境, 不同的声音和语言构成了教室里的语言环境。教师说什么, 学生说什么, 怎么说, 声音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 这些都构成了课程的内容和形式。

四、从创设和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看课程开发和实践

1976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中这样定义教育 :“教育是有组织、有目的地传授知识的工作”。1997年该文件修订, 该定义变成了“教育是能够导致学习的交流活动”。教育就是组织和提供促进学习的活动, 创设和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就是学校和教师的课程开发与实践。

学习活动同样具有丰富性和复杂性, 讨论创设和提供学习活动也是一个颇费笔墨的事情。就学习活动的参与性看, “教师要在课堂里, 把课堂环境设计成活动性、合作性学习的场所, 设计具备了教育内容的意义和魅力的学习经验, 促进活动性、自立性、合作性的对话性实践。”就学习活动的水平和质量看, “在理想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鼓舞儿童在活动时开动大脑, 运用观察和推测、实验和分析, 比较和判断, 使他们的手足耳目和头脑等身体器官, 成为智慧的源泉。”就学习活动的效果看, “教育和教学的技巧和艺术在于, 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 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的乐趣。”

摘要:课程是学校的产品, 是教育的产品, 教师的责任和使命在于开发、提供有利于学生成才的课程。从这种意义上, 课程问题是教育的核心问题和根本问题。

8.论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的课程意识 篇八

摘要:校本课程开发要求教师不仅要做课程的实施者,更要做课程的开发者。那么教师要进行校本课程开发首先要强化其自身的课程意识。因为鲜明的课程意识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前提条件。本文从校本课程开发中强化教师课程意识的必要性入手阐述了教师应该具有的课程意识,它们包括:主体意识、制度意识、学理意识、价值意识、开发意识等,并讨论了教师课程意识的生成机制。

关键词:校本课程开发;教师;课程意识

中图分类号:G123.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09)01-0054-432

校本课程开发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小学在课程改革实验中必须努力探索的重要课题。教师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校本课程的开发冲击着教师传统的课程意识,以及他们习以为常的课程思考方式。观念是行为的先导,校本课程开发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于教师的课程意识能否适应要求。因此,当务之急是教师要加深对校本课程开发理念的理解,培养鲜明的课程意识。

一、课程意识概念的内涵及现状

课程意识简单地说就是教什么的意识。它是教师在履行教育教学职责过程中,对国家、地方、学校课程的有目的、有意义的反映及有方向、有层次的追求和探索;是教师执行课程标准、落实课程方案的内驱力。我国学者郭元祥指出:课程意识是教师的一种基本专业意识,属于教师在教育领域的社会意识范畴。

作为一种特定形态的社会意识,课程意识是教师对课程系统的基本认识,是对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基本反映。课程意识作为对课程存在的反映,其基本形式是观念层面的,它在本质上就是教师教育行为中或明确或隐含的“课程哲学”。教师所具有的各种理念,就像是教师工作中的“指南针”或“航标灯”,它会在—段时间内直接或间接地指引或调节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

建国后,我国为了尽快地恢复教育、建立起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全盘接受了苏联的教育学。由于在苏联的教育体系中长期施行的是教学论体系,因此我们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教育学,大体上可以说是一种“没有课程的教育学”,这种教育学只告诉我们有关“教学内容”部分的三个概念: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与教科书。这样也就导致了我国教育体系中“课程”这一块的结构性缺乏,广大教师认为课程即学科或者教材,课程是一种固定不变的物化的文本,认为教学即是执行、复制课程文本的过程。

在这样的课程意识支配下,广大的教师不自觉地预设了这样的假设:(1)课程的编制是课程专家们的事,教师仅仅是课程的执行者,专家对于课程的理解理所当然地能与教师对课程的理解相一致;(2)课程即是一种固定的、静态的文本,是由课程专家们制定的,课程的实施仅仅是一个文本复现的过程;(3)教师的教学过程是一种类似于工场技术人员的操作过程;(4)学生的学习只是接受专家编排的、由教师复现的固定的知识,学生只是课程的接受者,而不是课程的编制者或者说参与者。校本课程的开发冲击着教师传统的课程意识,以及他们习以为常的课程思考方式。因此可以说,校本课程开发迫切需要强化教师的课程意识。

二、校本课程开发呼唤教师鲜明的课程意识

(一)主体意识

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三级课程管理政策赋予学校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专业自主权力,教师要明确地意识到自己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同时又是课程的创造者和开发者。教师应具有课程开发的主体意识,要求教师发挥专业自主权,将自己有益的人生体验和感悟、独特的有价值的经验有机地融入课程内容之中,并且不断地创造课程开发的新经验。探索有效的课程开发策略。

(二)制度意识

三级课程的体制要求,一般学校实施的课程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开发是国家课程开发的有益补充,它是国家课程计划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国家课程给校本课程开发构建了一个总体的框架以及各个学科的课程目标。也就是说校本课程开发必须在这个大的并且是规定了的框架内进行。学校在这个大的框架内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课程选择、课程改编、课程整合、课程补充、课程拓展和课程创新。教师作为课程开发的主体,必须具备一种基本的制度意识:课程开发中集权和分权的统一。集权指的是国家对课程的宏观管理;分权指的是学校在开发校本课程中所赋予的自主权。在处理集权和分权的同时,先要明确集权和分权的关系,校本课程开发只能在国家课程规定的框架里进行,不能忽视国家对学生素质的基本要求、学生应掌握的基本技能技巧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学理意识

在课程开发的过程模式上,斯滕豪斯(L.Stenhouse)主张,“教师即研究者,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课程编制。”以课程的理论基础为例:就我们的视野范围而言,我国许多课程工作者通常都把注意力放在课程编制的过程上,而对其理论基础研究甚少。有人甚至以为这类研究与课程时间相距太远而不予重视。其实,课程之基础的分析隐含的是反思,对课程编制过程的研究隐含的是行动,但在实际工作中,这两者只能被理解为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是不可避免地交织在一起的。教师在编制校本课程时,总是要被某些观念支配的,总是以基础学科的某些观念为理论依据的。只有对课程基础有全面的了解,才能在研究课程问题时作出更为全面、深入的思考,在实践中少走弯路。

(四)价值意识

教师的价值意识,指教师必须树立以学生的需要为原点的课程导向,使自己在课程开发中不至于迷失方向与目标。我国的课程价值取向存在着两种基本情况:一是以对升学是否有用来衡量课程的价值;二是过早专门化与职业化,以是否满足当前社会的需要来衡量课程的价值。也就是说在我国的课程开发实践中存在着这样一种争论:课程究竟是为学生接受更高一级的深入研究做准备还是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这两种争论都代表着各自的课程价值观,这些价值观是课程设计时必须考虑的,但课程最重要的价值在于满足学生的需要。教育是一种造就人的事业,人是教育事业最根本的出发点,所以教师还必须树立以学生的需要为起点这一课程的价值意识。

(五)开发意识

课程的开发意识指的是教师须将自身定位于课程开发的主体位置,主动作出决策,将课程开发作为自己教学生命的有机组成。三级课程政策把一部分课时留给学校自己开发。这样一来教师就不能等上级部门规定具体的教学科目和教学内容,而要求学校和教师自己去决定。因此,教师就必须改变自己单一的教授者、课程的“消费者”的角色,而要把自己定位为既是教授者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又是课程的开发者。

三、教师课程意识的生成路径

课程意识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灵魂,为了使校本课程开发健康有序的进行,首先要培养教师鲜明的课程意识。下

面就如何生成教师的课程意识,提出了三点建议:

(一)树立科学的课程观

课程观是课程意识的具体体现,有什么样的课程意识就有什么样的课程观,课程观组成了课程意识这个庞大的思维体系。因此要生成教师鲜明的课程意识就要从改变教师的课程观人手。吸取历史上各种课程观的合理成分,联系新的历史条件下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需要,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建立起新的课程观。这种课程观主要包括大致四个方面:第一,儿童是课程的主体;第二,“生活世界”是课程内容的范围;第三,课程是儿童通过反思性、创造性实践而建构人生意义的活动;第四,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以理解、体验、反思、探究和创造为根本。

(二)提高反思实践能力

古人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如此。教学也是如此。教师在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一系列的实践过程中,应树立反思意识、提高反思能力、加强反思性实践,使反思由自发走向自觉,由主观走向客观,最终成为教师生命主体的一部分。反思性实践是针对情境的发现、享受及其创造性建构的学习,是个别关系与群体关系的沟通过程,是以活动过程的反省与经验的反思诸原理为基础的实践样式。这种研究活动,是对自我教育理念的辩证否定。教师在知晓“他”的课程意识、提升“我”的课程意识的过程中离不开反思。通过反思,课程意识逐步明确,通过反思,不断融通“你-我—他”的课程意识。

(三)加强理论修养

先进的理论可以指导实践。教师课程意识的缺失从某个角度来看,就是科学理论的匮乏。零星的、陈旧的理论,可能导致教师合理的课程意识得不到科学体系支撑,使他们在追求科学的道路上找不到方向,因此课程意识也得不到长足的发展。

影响教师课程意识的生成的因素很多,包括教师自身内在的因素,教师是一个社会人,自然少不了所处的大环境的影响。大环境中对教师课程意识起核心作用的当属学校以及社会。学校的课程管理制度、学生评价体系、教师的考核制度;社会的舆论等都对教师的课程意识产生不小的影响。教师——学校——社会共同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三者只有相互协调,才能使整体的功能得以最大的发挥。因此要培养教师鲜明的、符合时代特点的课程意识,还必须多考虑学校及社会的因素,营造适应时代所需的教师课程意识环境与条件。

上一篇:unit2视听说答案下一篇:精美毕业班家长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