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的作文(精选8篇)
1.黄鹤楼的作文 篇一
暑假,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武汉旅游,“黄鹤楼”当然是缺一不可了。来到景区,游人如织:有的在拍照;有的在茂盛的树下乘凉,“黄鹤楼”上更是人山人海。怎么会不吸引游客?
我迫不及待地跑进了黄鹤楼,只见一幅“仙鹤飞天图”展现在我的眼前。我找到妈妈,用照相机把这幅图给拍了下来。我来到二楼,啊,简直就是一片画海!游人们站在一幅幅水墨画前,如痴如醉地望着,不敢相信出自于古人之手!我也不例外,被一幅栩栩如生的鱼虾画迷住了,这是由齐白石大画家画的,直到爸爸妈妈叫我上三楼时,我才依依不舍地告别了那幅画。
来到了三楼,三楼很高,正对着长江大桥。俯身眺望长江大桥,汽车像甲壳虫一样蠢蠢欲动。在三楼,有“黄鹤楼”景区缩小的模型。这些模型做工精致,和真的一模一样。来到四楼,我们已经气喘吁吁了。向前一看,四楼全是纪念品、古玉和一些财物方面的物品,看得眼花缭乱,有“财源滚滚”、“吉祥玉”、“招财神”……应有尽有,让游人们停住了脚步,挑出几件自己称心如意的物品,随处都有讨价还价的声音。
上了五楼,人们排成了一队,都想用特别的望远镜观看景色。终于轮到我了,我坐在椅子上把望远镜“指挥”得团团转。“咔”我眼前一黑,原来是时间到了。我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座位。“当……”一阵阵钟声从不远处传来,原来是“敲钟福地”在敲钟啊。我又吵着爸爸妈妈说要去敲钟。
游玩了一下午,我们一家人都已经汗流浃背,筋疲力尽了。我们接着还参观了仙云阁、岳飞广场。
黄鹤楼景点多,景观美,希望你也去那里玩一玩,看一看。
2.黄鹤楼的作文 篇二
近年来, 中国传统建筑的形式复兴受到了很高的关注, 主要原因在于我国这些年经济的高速发展, 一方面出现了数量庞大的富裕阶层, 另一方面是交通、公共建筑等大量基础设施的建设, 使得人们产生了充分的文化需求, 于是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形式复兴有了现实的土壤。然而在如火如荼的建筑形式复兴的过程中, 一些时代和技术性的局限暴露了出来。本文以黄鹤楼的演变为例, 浅谈中国传统建筑的继承与创新问题。
1 黄鹤楼建筑形制的演变与继承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 历经三国、西晋、东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 历代皆有毁建, 仅明清两代就被毁7次, 重建和维修10次。建国前最后一座楼建于同治七年 (1868年) , 毁于光绪十年 (1884年) , 此后近百年未曾重修。1981年新建的黄鹤楼以清代的同治楼为蓝本, 以现代建筑技术施工, 与很多仿古建筑一样, 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框架仿木结构。与旧楼相比, 新楼要高大许多, 共有5层, 加5 m高的葫芦形宝顶, 共高51.4 m, 比古楼高出近20 m。新黄鹤楼在仿古的同时, 加入了现代人的设计理念, 这种设计风格是好是坏, 毁誉参半。
山西永乐宫壁画上的黄鹤楼应当是黄鹤楼可见影像存世最早的形制, 属于典型的木结构楼阁建筑, 而清代的黄鹤楼也与永乐宫壁画不同。清代同治黄鹤楼, 凡3层, 计高九丈二尺, 加铜顶七尺, 共成九九之数。整座楼的格局还体现出中国特有的风水文化。“这些奇妙的数字强烈地透露出中国古代建筑文化中数目的象征意味或伦理表意功能。从以上所述中可以清楚地看出黄鹤楼建筑就是一部集风水之大成的书, 将风水利用到建筑的各个方面, 看似平常但却意味深长。”[1]
清代黄鹤楼的建筑特点还表现在由楼阁式演变为亭阁式建筑, 建筑风格异常清奇。在历代的黄鹤楼修建中, 对外来建筑文化的汲取也是很常见的。“黄鹤楼建筑屡毁屡建, 不同朝代有其不同建筑风格, 其发展的过程也是不断吸取不同地区和外来建筑文化的精华, 揉合楚文化和湖北地区建筑风格而不断创新的过程。如北印度尼波罗国 (现尼泊尔国) 人——阿僧哥 (元代时期建筑大师) , 曾在元代参与了黄鹤楼建筑设计和建筑施工工作, 将自己的聪明才智献给了黄鹤楼建筑。”[1]
显然, 新建的黄鹤楼无论是在伦理、象征等传统文化层面上, 还是在细节上, 都没有完全达到原古楼的风致, 这其中就涉及到了传统的继承与创新问题。当代中国建筑要想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 并非易事。在整个中华文化区域内, 包括我国香港、台湾等地区, 黄鹤楼也是其中为数不多的做得比较好的建筑。它在形制上继承了清代黄鹤楼, 但在细节上是按照现代人的思路设计。很多中国建筑的古今问题, 都源自于此类, 以至于延伸出许多甚至是针锋相对的观点来。那么现代化的建筑原材料、钢筋、水泥, 能否作为展现中国传统建筑美学的工程技术呢?这并不是问题的核心所在, 更重要的是, 当代建筑在工程的细节层面上, 是否有详尽的传统建筑信息用以模仿或学习?
显而易见的是, 并非当代建筑不能表现传统建筑的精髓, 而是中国的当代建筑在技术层面上甚为有限, 并且缺乏详尽的传统建筑的资料, 我们至今尚无足够的传统建筑的工程资料来支撑当代中国建筑的模仿与创新。一方面由于中国的建筑特色以木料为主要构材, 极易被焚毁;另一方面, 则是梁思成先生所说的不求原物长存之观念:“盖中国自始即未有如古埃及刻意求永久不灭之工程, 欲以人工与自然物体竟久存之实, 且既安于新陈代谢之理, 以自然生灭为定律;视建筑且如被服舆马, 时得而更换之;未尝患原物之久暂, 无使其永不残破之野心。如失慎焚毁亦视为灾异天谴, 非材料工程之过。”[2]
以黄鹤楼为例, 同治古楼的影像资料极其稀少, 除了永乐宫壁画之外, 更早以前的古楼无从得见, 其中的设计思想和工程细节也难以详细考究。因此, 这种状况下对古楼的继承, 也就只有大略, 而谈不上细节的精神了。
2 中国建筑工程技术继承的缺失
对于中国建筑来讲, 缺乏技术的传承也就无法谈论文化与审美的传承, 更谈不到为大众提供美的享受, 而继承与创新也就成了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在全球化背景下及数字时代, 失去传统的中国建筑只能面对西方工业文明建筑的暴力侵蚀, 无法参与制定当代建筑的价值体系, 也无法拥有中国式建筑文明的话语权。在北京、上海等国际化大都市, 我们看到的摩天大楼、奥运会主体建筑等新兴的当代地标性建筑, 都是从西方移植的建筑文明和价值观的体现。而中国传统建筑语言的核心精神的缺失, 是我国建筑界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这其中既有我国建筑文化特色的原因, 如建筑技术的传承, 以师徒传授为主, 没有书籍, 不为古代知识分子所重视, 如梁思成先生所言:“建筑在我国素称匠学, 非士大夫之事。盖建筑之术, 已臻繁复, 非受实际训练, 毕生役其事者, 无能为力, 非若其它文艺, 为士人子弟茶余酒后所得而兼也。”[2]也有对传统建筑信息采集、保护不力, 甚至对传统建筑文化的不断破坏的原因。
没有任何一种文化可以凭空地、没有传承地诞生。因此, 我们必须继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精髓, 将中国传统建筑的价值体系融入当代建筑价值体系中, 并将其纳入中国建筑史的核心。我国传统木构建筑的精髓除了形制, 还应该包括工程技术、工程数据、数字化采集信息点, 这些都是应当保存和继承的。当代建筑的工程技术和新材料应用, 也应当随着国家整体实力的增强而深入和拓展。
3 建筑工业文明中的技艺精度
毋庸置疑, 我们已经离不开当代的建筑材质。同样的艺术魂魄可以寄于不同材质之中, 这不仅有赖于从业者的艺术审美的传承, 还有赖于工程技术的革新和深化, 以及对建筑材料进行锲而不舍的探索和实践, 使之适应于中国建筑美学。
当代中国的建筑艺术, 无论是继承传统, 还是学习西方文明, 都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时代和技术的局限, 使得对建筑艺术的追求还有很大的突破空间。在以工业文明为主导的全球化背景下, 中国从农耕文明走向工业文明是必然之路。农耕文明传统木构建筑与工业文明的当代建筑之间并无不可调和的对立矛盾, 从西方当代建筑文明对传统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来看, 解决这种矛盾的关键在于深入和细致的技艺精度。工业化并不意味着粗糙的形式和细节的缺失, 没有个性的存在往往正是因为工业化的深入不够。我们可以从德国、日本、美国的现代科技产品中感受到这一点, 细节的精致完全可以注入艺术感和审美的灵魂。至于我们自己的当代建筑, 美学风格的缺失与钢筋混凝土原材料并没有多大的关系。从传统到现代的跨越, 需要整体的和细节上的多样化思考。例如, 传统建筑中的宗教、礼法功能在当代已经没有实用价值, 但其艺术和历史载体的功能是我们需要保留的, 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在当代建筑对传统的继承中, 符合时代要求的公共事物、文化等实用功能必须列入建筑结构的考量。
4 结语
只要不断深化当代建筑技术, 同时加大对传统建筑的信息采样, 加强保护传统建筑信息的力度, 并不断提高技艺精度, 我们完全可以在钢筋混凝土或者钢构及新材料为主要原材料的情况下, 很好地继承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当然, 还需要学习和借鉴西方工业文明的传统机械美学, 辅以计算机技术, 加强新材料的科技创新和市场应用。只有建立在现代文明的基础上, 中国传统建筑的继承与创新才会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梁思成.中国建筑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1998.
3.美丽的黄鹤楼 篇三
提起黄鹤楼,我就想起崔颢的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黄鹤楼真的有那么美吗?今年暑假,爸爸特地带我去黄鹤楼观景。
来到龟山脚下,前面是武汉长江大桥,向东远眺,黄鹤楼在云霧中若隐若现,时不时地把身子遮掩起来,又时不时地探出身子向你问好,像一个顽皮的小男孩躲躲藏藏地和你玩耍。
我们又走到蛇山,黄鹤楼门前摆放着鲜红色的大鼓,每到中午,大鼓就会被敲响。咚咚咚,咚咚咚……那沉稳而有规律的鼓声吸引了许多孩子,他们好奇地来到大鼓旁,仿照大人们敲敲,越敲越兴奋。这些鼓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我们这些孩子是一种激励,一种精神。
走进黄鹤楼,一幅巨大的黄鹤画展现在我眼关,画上画着一只黄鹤,鹤背上驮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爸爸指了指这张画说:“很久很久以前流传着一个传说,有一位名叫陆岛的人,在蛇山上修炼成仙,便骑上黄鹤升天了。后来老百姓们怀念他,便在这座山上建造了一栋楼叫《黄鹤楼》。”再后来,黄鹤楼闻名天下。
二楼上有好多著名诗人和文人墨客为黄鹤楼提写的诗词,有李白的、贾岛的、白居易的、王维的,太多太多。对黄鹤楼的情怀,对故友的思念,对长江的浩荡赞不绝口,你说我怎么不想来此游游。
黄鹤楼内部,层层风格不同,不知不觉我们已经走到了最高一层楼,往窗外一看,好高呀!真让人心旷神怡,也让我感到长江的浩荡!
湖心的黄鹤楼真漂亮,让人流连忘返,这儿真是值得一看的地方。
贵州省兴仁县民族小学四(1)班
指导老师:周瑞新
4.描写黄鹤楼的作文 篇四
我的家乡是湖北省武汉,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还有著名的名胜古迹“黄鹤楼”,黄鹤楼是中国古代三大名楼之一。
黄鹤楼座落在蛇山上,它的对面是龟山,所以黄鹤楼的门前就立着一个龟蛇和鹤的雕像。黄鹤楼楼高共五层,它的建筑特色是各层大小屋顶,交错重叠,翘角飞举,仿佛是展翅欲飞的鹤翼。近看黄鹤楼,整幢楼全是金黄色的,金碧辉煌,雄伟壮观。走进一楼大厅,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大壁画,上面画着一只展翅高飞的黄鹤,还有各个时期的著名诗人为黄鹤楼提的诗词,其中一首是“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我们顺着楼梯一层层的向上走,层层风格不相同,我们看到了精美的图案和古文,让人目不暇接。走出五层大厅的走廊,举目四望,视野开阔,大江两岸的景色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如果大家有空,一定要到我的家乡——武汉去看一看。
我的家乡真美呀!我爱我的家乡——武汉。
5.黄鹤楼的作文 篇五
终于等到这天,一大早我就醒来收拾行李,我偷偷地把武汉市地图也带上。
很快我们就坐上了去武汉的动车,在车厢里我的心早飞向武汉,到了汉口站,我问爸爸怎么去黄鹤楼,爸爸说可以坐地铁去,我惊讶地问:“武汉地铁竟然开通了?” 之后我主动要求独自去买地铁票,在自助售票机前,我偷偷地观察别人怎么买票,终于轮到我了,我不慌不忙顺利地买到了票,上了地铁我在想:“合肥什么时候才能通地铁呢?”
下了地铁,我们就不知道怎么走了,我诡异地笑了笑,地图终于派上用场了。
还未到黄鹤楼我就感受到景点的气氛了,真是“未见其楼,先闻其声。”已经排成一条很长的队伍了,真是人山人海啊!我们像蜗牛一样艰难地移动着,隐隐约约能够看到黄鹤楼,可是前进的人群依然很慢,周围都是照相摆POSS的和喧闹的嘈杂声,退去密密麻麻的人群,又轮到我买门票了,有上次买票的经历,这次我更加淡定和从容了。
终于,我们一家兴高采烈地进入了黄鹤楼公园,接着我们忘情地拍照赏景,最后又到无聊的排队时间准备登黄鹤楼,这个过程太漫长了,我的耐力快用完时我看到身后的队伍依然那么长我还是坚持老老实实地排队,终于轮到我登楼了,我莫名地激动不已。
进入楼内,我们看到了不同年代的精致的黄鹤楼模型,还有不同年代的诗人留下的美妙、华丽的诗词,由此我才明白黄鹤楼历史悠久,走出楼外站到走廊上观赏外景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同时看到了赫赫有名的长江大桥,它不仅是公路桥,还是铁路桥,还隐隐约约看到雄伟壮丽的斜拉桥、蓬勃发展、蒸蒸日上的大美江城,到了楼顶层真的有极目楚天舒的感觉!
6.描写黄鹤楼的小学生作文 篇六
高高耸立于武汉蛇山的黄鹤楼,享有“天下绝景”的盛誉。相传,黄鹤楼的来历还有一个美丽的故事呢!据说吕洞宾来到了武昌城,他登上蛇山,心想:要是在这座山上再修一座高楼,站在上面观看四周远近的美景不是更妙吗?于是他请鲁班帮忙。第二天早上,吕洞宾爬上蛇山,只见一座飞檐雕栋的高楼已经立在山顶上了,一只木鹤蹲在楼前正望着他。吕洞宾骑上木鹤,木鹤马上腾空,绕着高楼飞了三圈。后来,人们就称这座楼为“黄鹤楼”。
其实我们现在看到的黄鹤楼是1985年重修的,它的平面设计为四边套八边形,即“四面八方”。从楼的纵向看各层排檐,形如黄鹤,展翅欲飞。主楼高大雄伟,金色琉璃瓦屋面,通高51.4米,底层边宽30米。全楼各层布置有大型壁画、楹联、文物等。楼外铸铜黄鹤造型、亭阁等一批辅助建筑,将主楼烘托得更加壮丽。
7.黄鹤楼的作文 篇七
城市地标在城市意象的构建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凯文·林奇认为城市标志物是从许多元素中挑选而出的, 也就是说标志物的物质特征具有单一性或唯一性[1]。
从文化地域的角度思考, 城市地标的选择必须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城市的历史性和特殊性, 例如巴黎埃菲尔铁塔, 佛罗伦萨大教堂和北京天安门广场。其中高耸的建筑或广场上的纪念碑更能成为显著的代表。另一方面, 人们对于一个城市的认知, 最为直观的感受源于它的空间形态和独特的构成元素, 而这样的空间体验大多来自于视觉上的感受。研究证明, 人们在对外界事物的认知中, 87%的信息直接与视觉能力有关[2]。可以说, 视觉感受是城市地标一个不可分割的特征。城市地标的视觉景观研究能较为客观的反映城市地标在城市风貌建设中所起到的作用。
1.城市地标视觉景观研究
1.1.视觉景观的研究历程
在国外视觉景观的研究中, 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评价体系。早在20世纪60年代, R. BurtonLitton教授对视觉景观特征已做出详尽的解释[3,4]。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 景观视觉评价的研究走向了更为广泛的领域, 有关学者从心理学、生物学、地理学等方面对其进行了更为细致的研究工作。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 得出景观视觉环境可以用视觉空间的开敞-封闭程度, 视觉空间的尺度及比例, 视觉空间色彩, 视觉注意机制, 视觉心理偏爱, 可视化与环境模拟等众多方法进行评价[5]。
1.2.国内城市地标视觉景观研究的不足之处
目前国内城市地标的视觉景观研究多以城市地标个体的形态、空间等方面为主。首先, 许多学者在研究中偏重于个案分析, 从中提炼出许多设计理念和手法, 但对于每个案例缺少具体的研究过程。其次, 在研究对象的选择上, 多倾向于拥有完整空间序列的地标, 并且研究面仅在于其主要的景观面, 而在大多数城市, 原先拥有重要地位的历史建筑却在城市扩张的过程中渐渐消隐在钢筋丛林之中, 其景观面十分有限。第三, 在城市地标视觉景观的研究过程中多以空间形态和历史发展为研究重点, 缺少城市地标对当地民众的影响调查以及周边不同环境的详细考虑, 很难客观的对城市地标进行景观评价。
2.视觉主导空间及视觉主导空间界面
相对于空间而言, 界面就是空间的限定。界面的组成可以是建筑、绿地、道路等实体要素, 也可以是另一个空间的边界, 即两个异质空间的交界面。从空间构成的角度出发, 空间界面又可分为垂直界面和水平界面:水平界面多以限制活动范围, 划分不同场地和引导作用;垂直界面因其在竖向上的变化, 可以形成丰富的要素组合和空间层次。
视觉景观的研究必须建立在景观空间的基础之上, 刘滨谊教授指出由视觉要素作为信息传递主体的这一类空间, 是视觉空间, 在视觉空间中, 包含主要景观要素的特定空间方向为视觉主导空间, 而该空间中所包含的要素形成的界面, 为视觉主导空间界面, 即场所中能吸引视线的主要观赏面[6]。 (图1)
在城市地标的研究中, 可将地标建筑作为视觉的焦点, 以其为中心发散形成多视觉主导空间, 并对每个空间进行视觉景观分析, 通过比较得出不同的空间界面类型。
3.基于环境特质的城市地标视觉景观研究过程
3.1.实地考察
黄鹤楼位于武汉武昌区, 坐落在海拔61.7米的蛇山上, 楼高5层, 总高度51.4米, 建筑面积3219平方米。武汉城市地标格局以“显山露水”为宗旨, 龟蛇二山立于长江两岸, 形成以此为中心呈放射状延伸的地标格局。黄鹤楼的地理位置在城市地标格局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实地调研采用选点观测和视觉偏爱调查等方法进行。选取黄鹤楼片区为调查对象, 一方面是因为黄鹤楼是武汉乃至华中地区的重要地标, 就其本身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价值都能很好的反映城市特质;另一方面, 黄鹤楼片区拥有众多的文化资源, 如华中路片区, 司门口商业区, 还有承载着武汉当代记忆的长江大桥, 以及长江和蛇山等自然资源。这些资源极大地丰富了黄鹤楼片区的文化内涵和景观层次。从城市地标系统构建的角度考虑, 黄鹤楼片区作为城市地标系统中的重要特征单元, 应理清地标与周边环境的位置关系, 使之形成视觉标志中心, 并做好地标之间视线通廊的建立, 对城市环境进行一定的引导和控制[7]。
在本次实地调研中, 选取以黄鹤楼为中心辐射1000米的范围, 对区域内的环境进行了探查, 并选取了13个有效观测点对黄鹤楼进行观测 (图2) , 记录了观测点的环境信息。通过询问了解当地居民和游客的直观感受, 对黄鹤楼及周边环境的整体意象有了初步认知。
3.2.偏爱调查
心理学研究领域中的开普兰夫妇曾对环境视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提出了视觉偏爱理论[8]。其研究目的是通过取样测试的方法来总结人们对不同景观的偏爱程度, 从而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之上, 做出规划建议。视觉偏爱调查的具体步骤可以分为:照片取样、测试、偏爱测度、参与者的态度、规划设计建议等[9]。本次研究的调查对象为重要城市地标, 对其的照片取样来自于13的有效观测点的观测结果, 测试对象选取当地居民、游客、市民、学生等几个类别, 根据调查获知选择的主要刺激因子, 将统计结果作为视觉景观评价的重要依据。
调查结果如表1, 我们可以得知在调查的48人中, 附近居民12人、游客13人、市民9人、学生14人, 视点J、K、B、A被普遍认为具有较高景观价值, 这些视点基本位视野开阔位置, 并拥有良好的环境和文化氛围;另外, 一部分调查者认为能清晰看到黄鹤楼是其选择的重要依据;在调查过程中, 一些当地居民对若干具有个人感情的视点做出了选择, 这些视点主要位于调查对象的生活居住区域。通过调查结果的统计, 得出影响视觉偏爱的刺激因子可以分为空间信息和场景内容两大类型, 其中空间信息可以理解为空间的层次丰富程度、空间的尺度大小、空间的稳定性与引导性等, 场景内容包括景物的多样性、场景中的历史记忆符号、景物的可读性等。根据分析结果可以得知人们的选择依据大致来自于视觉的表象审美和文化的意象理解两个方面, 即场所的空间特征与环境要素, 在接下来的研究中将对这两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3.3.空间特征分析
场所的空间特征基本以可量化的数据尺度评价基础, 重点分析标志物所在视觉空间的景观层次;标志物的地理特征及视线通廊的联系。通过对视点空间特征的研究, 得出视点的评价指数, 作为接下来分析的依据。
通过对有效样本的整理和描述, 将数据分为视线通廊与标志物、景观层次、视锥与空间界面等三个类型进行分析。 (表2)
在视线通廊与标志物的分析中, 对各视点和地标之间的视线通廊进行了长度估测和重合度的分析, 以及与其他标志物之间的联系。从数据中可以看出, 部分视点拥有较为明确的视线通廊, 同时与交通高度重合, 说明这些视线通廊是基于交通的导向作用而产生的。研究标志物之间的关系, 是为了打破孤立的研究单一地标的一种方法, 是城市地标系统研究中的重要一环。
在景观层次的分析中, 将视觉空间界面中的要素分为前景、中景和背景, 对其进行景观层级的估算, 并做出等级划分, 从景观的构图和画面感上分析, 作为城市地标的视觉景观研究的参考因子。
在视锥与空间界面分析中, 利用视觉的物理特性, 通过数学演算, 计算出影响视觉空间的指数, 实现视觉景观分析的量化。首先对视点到地标建筑的水平距离l进行测量, 根据视点绝对高程与地标建筑的绝对高程之间的差值△H与水平距离l之间的函数关系计算出视点仰角。在此, 作者认为建筑的垂直景观高度并非到最高点屋顶为止, 而是高于建筑最高点, 根据视觉景观的构图原则, 城市地标的垂直景观高度为两倍的建筑高度, 因此, 分析中的垂直景观角度a应高于地标建筑的最高点。另外, 部分视点存在遮挡物对地标建筑的干扰, 在计算过程中应予以剪除。
为方便计算, 将视觉主导空间界面S简化为水平景观弧长A与垂直景观弧长B的乘积。公式为:
而视觉主导空间界面的影响程度Vs通过视觉主导空间界面S占视觉空间界面S’的比例进行衡量, 公式为:
(其中k为常量)
经过计算, 可以得出城市地标对每个视点的视觉空间影响程度值, 值越大, 城市地标对视点空间环境上的影响就越为显著。从计算结果中可以看出, 视点I极具视觉空间影响力;视点A、J、K、M拥有较高的影响程度;而其余视点的视觉空间影响程度较低, 但并不完全代表其视觉景观质量, 还需结合环境要素进行综合分析。
3.4.环境要素分析
梳理城市地标与其周边环境的关系, 是研究标志物空间层次的重要环节。标志物地位的确立与其身处的环境是不可分割的, 同时在标志物的影响之下, 其周边的环境也与标志物产生了密切的联系。为了更好地进行分析, 拟将以黄鹤楼为中心半径1000米的区域根据不同的使用功能和使用人群结构分为地标特征区、历史文化特色区、城市公共服务区和生活区 (背景区) (图3) 。其中地标特征区以黄鹤楼为主体, 包括其周边的附属景区用地, 组成具有明显地方特征的区域;历史文化特色区包括长江大桥及引桥、户部巷商业街区、辛亥革命历史纪念馆、首义广场、首义公园、昙华林艺术街区等几处具有较强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的区域;城市公共服务区主要由公共活动聚集而又非景区的用地组成, 包括现代商业中心、医院、学校等;生活区以大面积的居住及居住附属用地组成, 其功能较为单一, 可以看做是城市地标周边环境的背景层。
从文化肌理的角度深入, 可以看出, 历史文化特色区本身拥有一定的文化积淀, 形成了片区自身的文化特征, 在与城市地标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可以认为是不同环境要素的交融, 而这样的异质性最直观的来源便是视觉上的感受。城市公共服务区是以人类日常公共活动为主体的区域, 其人群结构较为复杂, 环境要素多样但是杂乱, 若通过城市地标对其进行空间和文化上的引导, 整合各个要素, 形成空间上的序列, 则能更好的保护和塑造城市地标的形象和地位。另外, 大面积的生活区功能形式单一, 以当地居民为主要使用对象, 可以将之比喻为一张白纸, 城市地标对其周边环境的影响便是对这张白纸着上一层朦胧的色彩, 潜移默化的对其环境产生影响。
3.5.视觉空间界面的抽象表达
根据以上的分析, 可将标志物的视觉主导空间界面分为四大类别, 分别是交通与视线通廊高度重合的引导型视觉主导空间界面;与城市天际线相融的扩展型视觉主导空间界面;拥有丰富层次的渐进型视觉主导空间界面;无明显视线通廊且主导界面不完整的残缺型视觉空间界面。 (图4)
3.5.1引导型视觉主导空间界面
引导型视觉主导空间界面在视觉空间形态上拥有狭长的视线通廊, 并通过可到达的路径引导。此视觉空间界面类型的街道D/H比较小, 适宜人行尺度, 而城市地标作为视觉焦点也起到了很强的引导作用。根据不同的环境特征, 又可将引导型视觉主导空间界面分为三小类:单一环境要素的引导型视觉主导空间界面 (以下简称类型1-A) ;复杂环境要素的引导型视觉主导空间界面 (以下简称类型1-B) ;统一环境要素的引导型视觉主导空间界面 (以下简称类型1-C) 。
其中类型1-A是基于背景区的视觉主导空间界面, 其环境要素以生活场景为主, 功能单一, 但应视觉主导空间具有引导型, 城市地标的视觉影响更为显著, 而且类型1-A处于背景区, 城市地标的文化影响力更容易在此得到扩展;类型1-B是基于城市服务区的视觉主导空间界面, 环境要素多样且杂乱, 城市地标的视觉影响和文化影响都有所减弱;类型1-C是基于文化特色区的视觉主导空间界面, 其环境要素本身拥有一定的统一性, 加之城市地标的文化影响, 更容易引起两种文化的交流和碰撞, 达到互相促进的作用。
3.5.2扩展型视觉主导空间界面
扩展型视觉主导空间界面以城市为背景, 并且地标性建筑也作为城市天际线的一部分。此视觉空间界面类型必须拥有开阔的视野, 能看到完整的城市景观界面, 而地标性建筑并非是绝对的主景, 而会成为整个视觉界面中一个重要的要素。整个视觉界面拥有扩展性, 环境特征受城市地标的主导趋于统一。另外, 扩展型视觉主导空间界面须结合相对高程更高的视点, 有可能观察到多重地标 (如视点J可观测到黄鹤楼和龟山电视塔 ) , 此时城市地标不再是单一的视觉焦点, 转而成为地标间视线通廊的端点或拐点, 起到视觉景观序列的起始或转折作用。
3.5.3 渐进型视觉主导空间界面
渐进型视觉主导空间界面类似于引导型视觉主导空间界面, 城市地标都作为视觉空间界面的中心, 但相比于引导型, 渐进型的视觉主导空间并不是十分明显, 原因有三个:首先, 渐进型的D/H更大, 视觉的收缩作用相对减弱;第二, 其空间尺度更大, 主要是依托于城市主干道的车行尺度, 两侧的功能型建筑高低错落, 以及行道树和绿化带的添加, 很大程度上丰富了视觉空间的内容;第三, 渐进型基本处于城市服务区。多种环境要素的堆加, 使得视线并不能立刻被城市地标所吸引, 而是在视线通廊的引导下, 通过环境要素和空间变化渐渐聚焦于标志物之上。
3.5.4 残缺型视觉空间界面
在残缺型视觉空间界面中, 城市地标并不起视觉主导作用, 由于障碍物的遮挡, 标志物的景观面残缺不全, 或是只露出一部分。在这样的视觉空间界面中, 城市地标的视觉影响最低。视线往往被前方的构筑物所吸引, 标志物混于众多的要素中, 视觉界面却具有一定的趣味性, 成为视线寻找的方向和动力, 指导观察者进一步探索。
4.总结与建议
城市地标的视觉景观可根据不同的空间特征和文化特征进行较为明确的分类, 从分类结果中可以直观的了解到城市地标视觉景观的多样性, 同时也反映出所存在的问题。
基于以上结论, 对城市地标的保护及城市地标系统的构建提出几点建议:一是在城市地标的保护与建设中应考虑其与周边环境的相互作用, 予以不同的规划对策;二是受城市地标影响的视觉空间在设计和改造的过程中需明确主次关系, 更好的发挥城市地标的积极作用;三是城市地标视觉景观影响下的环境要素要统一, 或归纳为两到三个统一的文化集合, 使城市地标在于其周边的文化集合或其他地标的视觉影响互相渗透;四是在城市地标系统规划的层面下留出足够的视线通廊, 使城市地标间产生视线上的连接。
摘要:城市地标在城市整体风貌建设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试从城市规划师的视角对城市地标的视觉景观进行研究, 引入视觉空间界面的概念, 考虑不同的场所特质, 对视觉景观进行量化分析, 总结了视觉景观的不同空间界面类型, 为城市地标视觉景观的保护和改善提供一种方法。
关键词:城市地标,视觉景观,空间界面,量化分析,黄鹤楼
参考文献
[1]凯文·林奇, 城市意向 (方益萍译) , 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1.
[2]王丹, 基于视觉景观的城市色彩规划研究, 长沙:中南大学, 2011.
[3]Litton R B.Landscape control points:a procedure for predicting and monitoring visual impacts[M].Berkeley, California:Pacific Southwest Forest and Range Experiment Station, Forest Service, U.S.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1973.
[4]Litton R B.Visual vulnerability of the landscape:control of visual quality[M].Washington, D.C.:U.S.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Forest Service, 1984.
[5]埃卡特·兰格, 视觉景观研究—回顾与展望, 中国园林, 2012 (3) :5-9.
[6]刘滨谊, 纪念性景观的视觉特征解析, 中国园林, 2012 (3) :22-23.
[7]卜巍, 城市地标系统规划的空间层次研究—以武汉城市为例, 华中建筑, 2009 (1) :136——137.
[8]Kaplan R, Kaplan S.The Experience of Natur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B:340.
8.我对崔颢《黄鹤楼》一诗的理解 篇八
古代名家对这首诗评价极高。《唐诗纪事》中说诗仙李白游黄鹤楼读了此诗后大为佩服,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宋代严羽《沧浪诗话》评价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定论了这首诗为唐七言律诗排行第一的文学地位,就连黄鹤楼因这首诗也扬名天下。
大学时,老师怎样分析这首诗早已忘得干干净净。过了将近二十年,二00一年,我再读这首诗,读第一遍,就被这首诗的感情所深深触动,久久不能释怀。我深深感悟到,这首诗是一个大诗人站在天地之间对人生的发问,是一个身心疲惫的人所发出的深沉叹息!
可是,我所看到的所有书籍文献,也包括我们的《教师教学用书》,却简单地称这首诗抒发的是一种“乡愁”之情。若仅仅是“乡愁”或“怀乡”之情,就不可能让李白叹服,不可能被严羽评为唐七言律诗的第一吧?
我在给学生讲解这首诗时,总觉得按《教师教学用书》的“乡愁”理解太肤浅、太教条,给学生分析太牵强,动不了情,打动不了学生,达不到我读这首诗时心灵得到触动的那种感觉。
也许是人到中年,工作上生活上的体验,更能使人体会这首诗的意境吧,下面我把我对这首诗不同于别人的理解阐发出来,以供搞文学研究的老师以及其他阅读者参阅。
在这里,我抛开它的声律等艺术手法不说,单就它的思想内容进行阐发。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首诗,需要对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进行分析。
1、崔颢创作《黄鹤楼》时的年龄:
崔颢(704?-754),唐代著名诗人,字号不详,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开元十一年(723)登进士第。开元后期,曾在代州都督杜希望(杜佑父)门下任职。天宝初(742-744),入朝为太仆寺丞,官终尚书司勋员外郎。
唐代殷璠《河岳英灵集》说:“颢年少为诗,名陷轻薄,晚节忽变常体,风骨凛然,一窥塞垣,说尽戎旅。”可见,崔颢诗风转变是在他“晚节”时期,即人生的中后期。
现存的《崔颢诗集》一卷共有43首诗,只有几首艳体诗,风格浮华而内容轻佻,应该是他早期的作品。其他大多写戎旅边塞生活,慷慨豪迈,雄浑奔放。《黄鹤楼》没有浮艳的儿女私情,反映的是一种长期郁结于心的愁情,是长时间形成的一种心境,是诗人内向、稳重、成熟心理的表现,是有一定人生阅历的心理表现,是一种对人生的感悟,所以,这首诗是他的后期诗作,是他中年以后的作品。
而自考教材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段),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罗宗强、陈洪主编的2000年版《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第325页却说“崔颢诗歌的忽变常体,是从他及第前两年的南游开始的,其标志是由汉水行至湖北武昌时创作的《黄鹤楼》诗……”,我认为这种说法不合情理。据一般的书籍资料记载,崔颢生于704年,及第中进士时为723年。那么按这个说法,他创作此诗时为721年,即当时他的年龄为十六七岁。十六七岁的崔颢,正是一个苦学备考的少年书生,顶多是一个卖弄文采的花花少年,根本抒发不出这么深沉的人生感受,这种感受是他长期仕途不顺畅和远离家乡落泊飘荡所凝成的体验和感受。
2、从崔颢中进士时的年龄可见他的聪明和才气:
元代辛文房《唐才子传》注为“开元十一年源少良下及进士第”,宋代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九内注“唐司勋员外郎崔颢开元十年进士”,明正德十年刻《崔颢诗集》则注“开元十二年姚重晟下进士”。这几个说法不管哪个正确,都能说明一点,崔颢中进士时是在18—20虚岁之间。这个年龄在古代社会中进士可谓奇事,简直可以说是不可能的,只有崔颢这类极其聪明、富有才华、出类拔萃的人才能可为。因此,闻一多在《唐诗大系》中给崔颢的出生时间往前推了四年,即便这样,也还是说明了崔颢的出类之才。
3、对崔颢性格为人以及创作本诗时心境的分析:
才子,尤其是像崔颢这样出类的才子,大多性格清高孤傲,给人感觉很特别,不合群,别人不能理解,因此,朋友少,人际关系不怎么好,心情自然苦闷、抑郁。而且,一般才高的人,常遭人嫉妒,遭人暗算,反而时运不顺。再加上长期离家在外漂泊,内心孤独,心无所依。
另外,崔颢年轻时的名声,对他的负面影响也很深远。《旧唐书》记载:“崔颢者,登进士第,有俊才,无士行,好蒱博、饮酒。及游京师,娶妻有貌者,稍不惬意,即去之,前后数四。”《新唐书》记载:“初,李邕闻其名,虚舍邀之。颢至,献诗首章曰:十五嫁王昌。邕叱曰:小儿无理。不与接而去。”这两段说明,年轻时的崔颢是一个有文采,但爱赌博、爱喝酒、轻浮好色、薄情寡义的浪荡才子,给人的印象不好。交际场中,虽然有才,但不惹人喜欢,人际关系差。有才,却不讨人喜欢;有才,却无人理睬他,以至有才却无人赏识、无人引荐,自然产生这样的思想——自己虽然有出类之才,但怀才不遇。由于性格和让人厌恶的爱好的原因,这种想法估计在他年轻时期有,中年时期有,甚至出仕以后至死都有。当然能推知,他长期的心境应是失意、伤感、郁闷和愤懑的。
再者,古人寿短,三十而立,即三十岁就应该功成名就,事业有成,而崔颢显然人到中年一事无成。——崔颢不到二十岁就离开家乡汴州去长安赶考,然后在外地漫游差不多二十年,直到742年才入朝作太仆寺丞这样的小官,而742年崔颢已入不惑之年,已是人生的后半晌了。他一直想成就一番事业,一直想有所作为,他也自认为自己不是一个凡人俗人庸人,而是一个能扬名天下、名垂青史的人物,但现实却没有成全他这番心愿,这自然使他感到苦闷、焦虑、惆怅。
以上是对这首诗创作背景的分析,以下对这首诗的内容进行分析。为方便读者对照阅读,先把这首诗抄录如下:
黄鹤楼
崔 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我是这样理解这首诗的:
诗人登上高楼,放目远眺,或伫倚雕栏,或把酒沉吟,从眼下的黄鹤楼到万里长空,从长江对岸“历历”可见的“汉阳树”,到江中的“鹦鹉洲”,再到“日暮”时分的“烟波江上”,看了很久,当然也想了很久,想得很多很深很沉,最后发出感慨。
首联和颔联:抚摸着眼前的黄鹤楼,想起乘黄鹤仙子的传说。“白云千载空悠悠”,人去事过天地却长在,时间从眼下推延到久远的千年古代;向远眺望,白云长空,空间从眼前的黄鹤楼延伸到远方的无穷广袤,空远开阔,顿然产生空阔渺茫孤独之感,正是唐代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感受。
颈联:上一句“晴川历历汉阳树”,课文注释为“阳光照耀着汉水平原,(对岸)汉阳镇四周的树木显得格外分明”,那么,看到对岸汉阳镇树影历历在目,当然也能看到汉阳镇的村落房舍,这自然让人产生看到“小桥流水人家”之感,自然勾起“断肠人在天涯”(元代马致远《秋思》)的游子思乡之情,顿生落泊飘零之感。
下一句“芳草萋萋鹦鹉洲”,除写人去事过芳草依然萋萋在的感慨外,更主要的是“鹦鹉洲”三字的用典上(在这首诗中“昔人已乘黄鹤去”也是用典)。在古代,诗人写诗很讲究用典,以显示自己文学素养、学问才华的高深,崔颢的时代,正是写诗讲究用典的时代。此句中“鹦鹉洲”三字,是全诗的关键,是最后两句所抒感情的闸门。由“鹦鹉洲”想到《鹦鹉赋》,想到葬在鹦鹉洲上的《鹦鹉赋》作者祢衡,想到他与自己相似的才气性格甚至名声,想到他一生的命运,想到他遭人杀害的遭遇,对照自己当时的命运处境,感到自己正和祢衡是“同病相怜”的同一类人,感到自己也许命不久矣,内心愁苦忧愤。
这样由祢衡到自己,想到了自己的人生归宿,长期抑郁的忧愤之情陡然涌上心头,不免发出“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慨叹!这慨叹是诗人从心底迸发喷涌出的郁闷之气!这慨叹震撼人心!
尾联:“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表面上是写诗人看到日落西山,放眼望长江,江上烟波缥缈,油然而生思念故乡寻觅故乡的感情,而实质上却是诗人面对苍天大地对人生发出的慨叹!这是身体疲惫的人的慨叹,更是心灵疲惫的人的慨叹!
在这一联中,诗人运用了双关的手法,“日暮”字表写的是“天色将暮”,实质说的是“自己也许所剩不多的时日”;“乡关”字表写的是“家乡”、“故乡”,实质指的是“自己的人生归宿”;“烟波江”字表说的是“烟雾波涛弥漫着的长江”,而实质道的是“自己无法预知的漫漫人生之路”。
理解到这里,读者仿佛看到了诗人百感交集哽咽哭泣之状,这首诗深深震撼人心的力量就显示出来了。
从这个角度去分析,这首诗才配得上“压卷”之作的称号!这首诗与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异曲同工,但本诗所抒发的感情更丰富。
也正因如此,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被称作“千古绝唱”,崔颢的《黄鹤楼》被称作唐七言律诗的“压卷之作”。
我自认为自己的理解较入情入理,可《教师教学用书》和课后练习题答案都是“乡关”即“故乡”、“烟波江上”即“江上的烟雾波涛”之类的说法,而学生不按《教师教学用书》的说法答题,中考高考将不得分,这使我有点彷徨。我不知道同我一样站在教学一线,亲自讲授过这首诗的同行是否与我有相同的理解?《教师教学用书》的说法该不该修改?
【黄鹤楼的作文】推荐阅读:
关于登黄鹤楼作文07-06
游黄鹤楼六年级作文10-18
武汉黄鹤楼导游词精选作文08-30
思乡的诗句——《黄鹤楼闻笛》07-24
黄鹤楼鉴赏07-31
故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是什么意思09-23
崔颢黄鹤楼鉴赏08-03
黄鹤楼送别优质课11-20
中考黄鹤楼知识点09-09
黄鹤楼英语导游词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