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理论下诗歌教学的价值研究

2024-08-22

现代教育理论下诗歌教学的价值研究(共13篇)

1.现代教育理论下诗歌教学的价值研究 篇一

浅析新课程理念下诗歌教学的价值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新课标之所以强调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因为人文精神作为一种生命意识,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最深厚的精神动力资源;人文精神作为一种人文情怀,为人的发展营造了一种深切的人文关怀背景;人文精神作为一种超越品格,为人的发展创设了一种高远的人生理想境界。当代中学生的社会、人生意识在精神沙漠的风暴影响下,拜金主义进一步深入人心。在强大的物欲刺激氛围中,学生出现了所谓的“四无主义”现象,即无气魄、无关心、无感动、无责任。这样的精神面貌,迫切需要我们加强人文精神的教育,引导学生去关注和建构健康向上、充满人情味的生活世界,培养人文精神。

诗歌教学离不开伟大的诗篇,而伟大的诗篇之后站立着的正是伟大的诗人。诗人从自然的天籁和灵魂的启示中把倾听到的声音传达给人们,用心血谱写生命和灵魂的乐章。当我们年幼无知、或少壮有成的时候,我们从不感到生命正在一点点地走向末端。而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只不过沧海一粟,正因如此,每个人都必须意识到生命的短暂,珍惜生命,诗歌向我们敲响生命的警钟。当学生们阅读“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夜苦短长,何不秉烛游”(《古诗十九首》)和“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横落兮雁南飞。……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汉武帝《秋风辞》)等诗句时,他们不能不深思:生命短暂,何不珍惜?诗歌还为我们提供活着的理由,向我们展示了各种崇高的人生价值观。李白的理由是“此行不为鲈鱼,自爱名山入剡中”;杜甫的理由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王维的理由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刘禹锡的理由是“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柳宗元的理由是“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诗歌中的情感不同于普通情感,它是人文情怀的反映。首先,国身通一是诗歌史上贯穿始终的一条情感大动脉。诗人们将自己的整个身家性命与祖国、民族的命运紧紧地缠在一起,这也就是平常为人称道的爱国情怀。诗人们所写的诗篇往往是在国家民族存亡之秋、由奋起而抒发的一种激情,读来感人泪下,催人奋进;其次,诗歌中还渗透着浓浓的家园情结。家园情结就是对故土、对亲朋的深沉眷念和无限热爱之情。通过诗歌教学可以让学生们知道:世间除了金钱之外,还有一些没有任何功利目的、却让人动心的东西,那就是亲情、友情、爱情;再次,山水情怀也是诗歌情感的一大内容。它体现的是一种对大自然山山水水的热烈歌颂和赞叹之情。诗人们赞美吟诵自然,从自然中寻求心灵的慰藉和超脱。山水诗篇可以激发起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诗歌内蕴着奋发向上、锲而不舍、执着奋进、不竭奋进的人生态度和生命理念,诗歌是一种理想,它激励着学生不断进入超越之境,扬弃旧我,走向新我,使自己向更美好的生存状态发展,逐渐抵达理想。它使人确信,人的前途和命运应该能够而且应该掌握在人自己的手中。理想和信念一旦在耳边铿锵作响,它往往令人回肠荡气、热血沸腾,即使身处严酷的现实困境,也能升腾起生活的信心,奋起追求心中的目标。诗歌中包含的这种超越品格,使人不断朝着自己的目标迈进,走向更高层次的发展。

诗歌容易激发学生的想象。可感性是诗歌语词的一个基本特征。可感性语词是指表述人的感官经验和感官感受的那一类语词,是对人类五种感官所领受到的内容的描述,这些语词以形象战胜抽象的方式,强化语符本身的信息刺激,使之成为一种具有强烈唤起能力的媒介物,诱导读者展开想象去把握可感性语词所代表的感性世界。如王安石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绿”这一可感性语词就容易激发起读者的想象,使读者想到芳草萋萋、繁华似锦的一派喜人景象。又如宋祁的《玉楼春•春景》中的一句“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闹”字不仅让人想象出杏花争先恐后开放的情景,还让人想到芳香扑鼻、蜂飞蝶舞之类。总之,诗歌与想象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诗歌教学可以通过诗歌阅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达到培育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诗歌教学是培育学生诗性智慧的肥土沃壤。

2.现代教育理论下诗歌教学的价值研究 篇二

一、儿童诗歌教学的现状

(一) 误区一:过于偏重儿童诗教化意义

诗的教育功能表现在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 不知不觉地获得了审美愉悦, 思想境界的提升。但是传统的老师往往只把诗歌作为教化的载体, 忽视了儿童的年龄特征和接受心理机制。诗歌教学流于枯燥的说教, 忽视了诗歌本身的美学价值和教育教学价值。但从新课程和素质教育出发, 儿童诗歌的教育应该是潜移默化的, 应当在儿童轻松愉快地阅读中自发地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德育、美育的熏陶。

(二) 误区二:儿童诗阅读教学的模式化

传统的诗歌阅读教学大多出现同种模式:即以教师为主体的“理解型”模式。这类模式又有两种类型, 一是“教师分析型”, 即按照“解题——释词——了解诗歌内容——练习”的程序教学;另一种是“教师问题导向型”, 即按照“阅读诗歌——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的程序教学。前一种教学重理解轻感悟, 重诗歌内容分析。它将诗歌逐句分析解释。这种教学破坏了诗歌的完整性、连贯性和诗歌本身的美感。后一种教学重教师的作用, 轻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出现了“满堂问”式的教学。表面上看是学生的主动学习, 但实质上仍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预设好结论, 并以预先设定好的答案为最终目标。

二、儿童诗歌教学培养学生语感, 提升审美能力的具体措施

面对这样的教学现状, 笔者结合名师教学特点, 提出以下几个建议。我们可以看高级教师张向华老师一年级儿歌《7、小小的船》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读课文, 感受晴朗夜空的美景,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2、学习词语, 并初步感受叠词的妙处, 培养学生的语感。

3、认读9个生字, 会写“见”等4个生字。

【课前准备】精美的夜空、文字图片, 或制成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题导入

1、出示“小木船”的图片。板书“船”字。认识“舟字旁”、课件演示“舟”字的演变过程, 知道舟就是小船的意思。做填空练习: () 的小船。

2、我们一起欣赏的小小的船是什么船? (板书:小小的船)

二、初读课文, 感受词语魅力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

2、记忆“弯”字

板画:弓箭图。体会“弯”字的下面为什么是“弓”

3、对比读一读词语, 你体会到了什么?

弯的——弯弯的——弯弯的月儿;蓝的——蓝蓝的——蓝蓝的天

小的——小小的——小小的船;闪闪的——闪闪的星星

4、说一说:

弯弯的月儿像……;蓝蓝的天空像……;闪闪的星星像……

5、朗读课文

三、理解课文

1、“小小的船”指的是什么?

(1) 想一想

(2) 屏幕出示选择:“小小的船”指月牙;“小小的船”指月亮;“小小的船”指小船。

(3) 学生选择, 意见相同的组成一组, 说说理由, 进行辩论。在辩论中体会到语文第一句话的意思:弯弯的月牙就像小小的船儿一样。出示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出示小船图——月月牙重合)

(4) 朗读感受 (放音乐) :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 随着音乐飞上天空。在蓝蓝的天空上, 群星围在我们身边, 一闪一闪眨着眼睛, 多神奇啊!

四、扩展

同学们, 想象是美好的。假如你坐在小小的船里, 你想看到什么? (出示一些图片:宇宙飞船、流星、星座的样子)

师:在浩瀚的宇宙中, 隐藏着无数的秘密, 有的科学及已经发现, 有的还要等你们——未来的科学家去发现。

(一) 抓语言文字特点, 重基础积累和语感培养

在这个教学设计中张老师遵循了儿童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 准备了精美的夜空等图片辅助教学。板画弓箭图, 帮助儿童识记“弯”这个字, 抓住了低年段的教学重点。他还引导孩子进行语言的积累和鉴赏。他抓住本首诗歌的特点——多叠词, 引导学生从“弯的——弯弯的——弯弯的月儿;蓝的——蓝蓝的——蓝蓝的天”的对比中感受叠词的妙处, 培养学生语感, 感受到诗歌的美。他还根据课文的结构, 让学生想象“弯弯的月儿像……蓝蓝的天空像……闪闪的星星像……”引导学生进行语文的实践, 丰富语感的积累。

(二) 加强诵读, 重审美情趣和想象发挥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是新课标中对朗读的总要求。儿童诗歌语言高度凝练, 富有节奏感, 极有抒情性和意蕴美, 是培养儿童语感极好的材料。儿童可以充分地朗读, 在读中感知、体会, 并受到情感的熏陶。本堂课张老师创造了朗诵的环境。在孩子朗读感受诗歌意境时, 播放背景音乐, 并用语言加以引导, 让学生体会诗歌中描述的美丽风景。让学生自读自悟, 在反复吟诵中提升审美情趣。并带学生想象:假如你坐在小小的船里, 你想看到什么?

总之, 新课程下教师在进行诗歌教学时, 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已有的知识经验, 在进行双基训练时, 突出诗歌本身特点, 丰富语言积累, 培养语感, 发展思维和想象力, 在真正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中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 儿童诗歌在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重, 成为了小学语文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诗歌既具有诗歌本身的特点, 又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 因此对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 尤其是对语感和审美能力的提高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儿童诗歌教学的现状, 进而提出通过儿童诗歌教学培养学生语感, 提高审美能力的有效教学措施。

关键词:儿童诗歌,语感,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裴海安.《名师同步教学设计》[M].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8

3.新课程理念下诗歌研究价值 篇三

关键词 新课标 诗歌教学 价值

一、诗歌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一)诗歌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文学审美活动有一个规律:即阅读是作家——作品——读者双向交流的一个动态过程,文学作品自身的艺术价值越高,就越能释放更多的审美信息,对读者形成的审美心理张力就越大,也就越能提高读者的审美能力。审美能力是一种包括感知、想象、联想、情感、理解等各心理因素在内的、对作品进行完形、对意味进行充分体验的能力。审美能力与审美心理张力成正比,审美心理引起的张力越大,审美能力的提高幅度就越大。如同人的身体一样,各心理因素如果能经常得到一定强度的实践锻炼就会增强素质和有所发展,反之就会衰老,会迟钝或萎缩一样,学生要切实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就必须接受一定强度的审美实践活动,诗歌阅读便是这样的一种审美实践活动,它为学生审美实践的有效锻炼提供了一个绝好机会。

(二)诗歌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

审美需要的客观性,但是审美需要并不总是浮现于人的意识上层,很多时候人们关注的是实用、科学、伦理的领域,忽略了审美活动。诗歌几乎就是美的化身,它所包含的意境之美、音乐之美、情感之美、建筑之美能够强烈地唤起学生的审美需要,它所展现的美恰恰是通过学生的审美实践付出一定的审美劳动得来的,所以会让学生刻骨铭心,甚至终身难忘,从而使学生“嗜美上瘾”,其审美意识由此得到了有力的强化。诗歌教学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诗是一种高雅的文学艺术,它比别类文学较谨严、较纯粹、教精致。诗歌教学通过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不由自主地爱上诗歌的同时也就意味着学生的审美趣味由粗俗走向高雅、由低级走向高级、由麻木迟钝引向敏锐丰富、由悦耳悦目的低级层次走向悦心悦意、悦志悦神的高级层次。

二、诗歌教学能培育学生的诗性智慧

(一)从诗歌的本体特征看诗歌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诗性智慧。

诗歌离不开想象,情感性、音乐性、想象性是诗歌的三大本体特征。想象是诗歌的本体,必不可少。诗从根本上说,是生活的反映,但绝非是生活的如实描写,而是一种想象的描写,雪莱说过:“诗使它所触及的一切都变形。”这指的就是诗歌的想象。要是有一首诗歌把生活表现得过于实在,太像生活的实际,这种照搬现实、缺乏想象的作品是称不上诗歌的,比如说“这个少女很美丽”就不是诗,“少女如花”这一带有想象性的言语便具备了诗歌的质素。因此,诗歌的创作离不开浮想联翩,离不开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二)从诗歌的阅读特征看诗歌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诗性智慧。

诗歌是一个意象符号系统,意象是其基本构成单位,上至原始诗歌,下至当代诗歌,都离不开意象。诗歌中的意象是不可或缺的主导性成份,意象成分越多,诗味的成分也就越浓,有没有意象是诗与非诗的根本区别。没有意象,诗就成了直白与说明,也就不成其诗。读者阅读诗歌,也就是阅读这个意象符号系统。意象要闪现、组合,都必须依赖于读者的想象。因为意象的存在形态是人脑中的一种情感表象,它不同于绘画、雕刻、舞蹈、戏剧等艺术所塑造的形象,这些形象是外在的,直接呈现于人们的面前,作用于人们的感官,人们无需想象,只需要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就可以直接获得审美感受。诗歌中的意象,无论是人神鬼怪、飞禽走兽,还是鸟鱼花香、湖光山色、人间仙境等等的呈现都必须借助于人们的想象才能在脑海中映现出来。通过想象,诗歌中的意象得以舒展和叠合,直至成为意境。所以,要欣赏到诗歌的内在意象、意境之美,必须借助于想象,对诗歌的意象进行闪现、组合、转换与再创造,才能将文字符号转化为立体画面,把潜在的意象浮现出来,最终享受到诗歌的意象美、领略到诗歌的意蕴美。

三、诗歌教学能涵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一)诗歌教学能够唤起学生的生命意识。

诗歌教学离不开伟大的诗篇,而伟大的诗篇之后站立着的正是伟大的诗人。诗人从自然的天籁和灵魂的启示中把倾听到的声音传达给人们,用心血谱写生命和灵魂的乐章。当我们年幼无知、或少壮有成的时候,我们从不感到生命正在一点点地走向末端。而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只不过沧海一粟,正因如此,每个人都必须意识到生命的短暂,珍惜生命,诗歌向我们敲响生命的警钟。当学生们阅读“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夜苦短长,何不秉烛游”(《古诗十九首》)和“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横落兮雁南飞。……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汉武帝《秋风辞》)等诗句时,他们不能不深思:生命短暂,何不珍惜?诗歌还为我们提供活着的理由,向我们展示了各种崇高的人生价值观。

(二)诗歌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超越品格。

诗歌内蕴着奋发向上、锲而不舍、执著奋进、不竭奋进的人生态度和生命理念,诗歌是一种理想,它激励着学生不断进入超越之境,扬弃旧我,走向新我 ,使自己向更美好的生存状态发展,逐渐抵达理想。它使人确信,人的前途和命运应该能够而且应该掌握在人自己的手中。理想和信念一旦在耳边铿锵作响,它往往令人回肠荡气、热血沸腾,即使身处严酷的现实困境,也能升腾起生活的信心,奋起追求心中的目标。诗歌中包含的这种超越品格,使人不断朝着自己的目标迈进,走向更高层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吕志刚.略谈新课程理念下的诗歌教学[J].学语文,2006,(6).

[2]袁爱国.诗意的消解与建构——新课程背景下诗歌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语文建设,2006,(11).

4.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诗歌教学中的 篇四

浅谈现代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技术在诗歌教学中的

运用及体会

长沙市第十二中学语文组 周

当学生们纷纷议论从各种媒体上得到的有关教改的各种消息,并为自己能脱离应试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苦海而欢欣鼓舞的时候,摆在老师面前的却是一道难题:传统的教学理念必须更新,传统的教学方法必须更新,这并不是最大的难点,难就难在如何运用现代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技术来诠释新的教学理念,如何打破现代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技术纯工具性的局限而使之成为教师教学理念的最佳载体,教师如何成为技术的主宰而不是受制于技术。

在语文课堂上,我一直苦苦思考着这样的`问题:我们的语文教学到底是要教给学生们什么东西?到底是要让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该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更易于接受,更乐于接受?诚然,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但是我们的语文教学的目的绝对不是培养工具。但由于某些语文教师对语文工具性的绝对认同,使得我们的语文教学课堂过份的执著于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传授。因而,很多文质兼美的文学性课文被肢解成为考点罗列的考试演练场所。事实上,这种人为的砍斫不仅使这些文学性的课文失去了它们固有的文学美质,而且使学生们的创新思维因缺乏必要的训练失去其生成发展的根基。更直接的问题是,我们的传统课堂教学形式“一根粉笔一张嘴,重点难点加要点”的满堂灌不适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常常是老师在讲台上唾沫横飞,学生在课桌上呼呼大睡,这绝对是失败的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

那么,如何把一堂语文课上得形象生动、引人入胜,如何把原汁原味的文学美感尽可能直接的传达给学生,如何真正的从素质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上下工夫,如何结合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打破原有传统的“手写式”教学方法,这些就

5.现代教育理论下诗歌教学的价值研究 篇五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形成优秀的教学团队

新课改对高校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为此需要建设一批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这个团队通过努力能够有效推动学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也能共同努力开发教学资源。每个学校都有其自身的实际情况,在教学时,不着眼于自身实际,而是跟风选择社会上通用的计算机教材,一味崇尚重点大学的精品课程,不结合学校的生源状况,这样的教学收效是甚微的。为了加强师资建设,学校可以带领教师参加专业培训班。如,2015年河南省民办高校计算机专业课骨干教师培训班在郑州成功财经学院举办。本次培训班为的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加强民办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民办高校办学水平。在培训会上邀请了计算机方面的专家进行学术报告,计算机专业的骨干教师在会上同专家交流意见,进行热烈讨论。为了加强师资力量,学校可以返聘优秀的退休老教师,采取老带新的方式,逐步提高年轻教师的教学实力。

学校可以在现有教师中取优,组成计算机教材编写小组,给予教师充分的权利和资金支持,在充分调研考察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编写计算机教学教材。如,西安交通大学在2011年便基于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总体目标,深入地研究不同专业大类的培养目标和计算机学习的需求,结合大一学生的特点,设计了面向理科、工科及文管医经金类专业的三套相应教材。

二、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分层教学

在上课时要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分层教学。教师可以利用考试考查学生现有的知识状况,并结合在上课时观察到的学生的学习兴趣、逻辑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对学生进行分层。大学中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分层教学在刚入学时便进行分层,将每个层次的学生划分为一个班级,教学时设立适合本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组织教学,真正地做到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负担。

在进行分层时,可以把学生分为高级、中级、初级三个层次。在分层时,为了确保管理的方便,可以把同系或同一个学院的同层次学生分为一个班级。在教学时,根据学生层次的不同设定不同的教学大纲。如,对于第一个层次的学生,这些学生的基础较好,在教学时可以省略一部分内容,增加课堂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以制定Windows操作系统这一章的教学为例,在教学时,可以省略前面基础部分的内容,直接给学生介绍Windows的系统设置、注册表的使用等内容。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压缩主要内容的讲解时间,留出足够的时间对教材内容进行延伸,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可以把网页制作、数据库应用等技术也安排到课程中来,增加学生对计算机使用技能的了解,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有意识地运用这些先进、实用的技术。第二层的学生,这些学生了解一些计算机应用技能,但是对这些技能的使用不熟悉。在教学时,可以不增加教学内容的难度,而是注重学生这些计算机技术的使用操作,并适当地补充一部分技巧和综合技能的训练。第三层次的学生,因为基础较差,教师在教学时,要从基础部分内容的教学入手,学生理解了基础内容后,学习其他内容。在教学时,要注重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做到熟练和系统。通过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尊重学生的实际,使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计算机能力都得到提高。

三、利用翻转课堂新方式进行课堂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型的课堂教学方式,翻转课堂就是其中的一种。教师需要将教学内容分为许多知识点,然后录制关于每个知识点的视频,视频的时长一般为几分钟到十几分钟。如,在学习Word文档的设置时,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层次的不同将教学重点录制成视频。录制第一层学生的视频时,教师可以提高速度,在教学时引入页眉页码的设置及超链接目录等内容,加深教学的深度。在第三层学生的教学视频中,教师要一步一步地对设置内容进行讲解,使学生在课下可以跟随视频操作。教师还要注重学生学习成果的检验,在班级中对学生进行测试,学生分别面对具有不同设置要求的文档,然后根据要求对文档进行设置,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6.现代教育理论下诗歌教学的价值研究 篇六

摘要:师生关系是教育功能实现的基石,在师生关系中蕴含着教学价值观。当今社会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教学价值观在发生着变化,时代呼唤着新型的师生关系。民主、平等、互敬、和谐是新型师生关系的主要特征。在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过程中,教师应起主导作用。

关键词:师生关系;现代教学价值观;民主性

Abstract:The new type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is the foundation stone of carrying out education,in which the value of teaching is implied。Now we are in time of being in great need of such a relationship in the change of value of teaching in the changing society。It bears the characteristic of democracy,equality,mutual。respect and hamony.Teachers should play a leading role in establishing the new type relation.

Key words: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the value of modem teaching;democracy

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以教与学为中介形成的特殊的人际关系,是学校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是教育功能实现的基石,理想的师生关系是良好教育的内在要求和当然要素。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并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接受知识的关系,而是蕴含着更深层的意义,这个深层意义就是教学价值观。事实上,任何教学活动都不可能回避教学价值问题。在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学价值观在悄然发生着变革,现代教学价值观呼唤着新型的师生关系。本文从教学价值观角度重新认识人们习以为常的师生关系。

一、师生关系的历史渊源及现代价值取向

纵观教育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对师生关系的认识自古就有所不同。中国古代第一部关于教育教学的专著《学记》就明确提出了尊师重道的思想,认为尊师才能重道,重道必须尊师。一方面高度评价了教师的作用,提高了教师的社会政治地位,另一方面又对教师提出了严格要求。明末清初的王夫之在《四书训义》中提出“师弟子者,以道相教而为人伦之一。”即师生是一种道义的结合,教师负有正人心的任务,“主教有本,躬行为起化之原;谨教有义,正道为渐摩之益。”要求教师必须有丰富而正确的知识,能够温故而知新,“欲明人者先自明,博学详说之功,其可不自勉乎。”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教育中对师生关系的认识偏重于师道尊严,尤其强调师德,重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而在西方教育史中,自古就有着与东方文化不同的内容,首推亚里士多德所提倡的自由教育或文雅教育。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应当适应自然,教育应当适应人的灵魂的各个部分,促进人的理性发展。在师生关系方面西方学者认为师生要以人道相处,尽可能发挥人之所以为人的特点。西方现代人文教育学者如夸美纽斯、洛克、维多里诺、伊拉斯漠等人强调教育要遵循自然,要尊重人性,按照人的全面发展规律去育人,师生关系应当是平等的、互助的。教师更应尊重儿童的自然发展,给儿童充分的自由,针对儿童的身心特点施教。这种儿童本位的教学价值观对西方现代教育理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现代的人本主义和进步主义教育的核心价值观仍然是强调儿童本位,强调以尊重儿童的自然健康和主动发展为教育出发点。

在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育界就先后提出了“学生主体”、“师生互为主体”以及“主体问性”等概念。这些提法实际上是在东方教学价值观与西方教学价值观相互撞击之下形成的.。应当看到,在中国现实的学校教育中,师道尊严仍然是主流价值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权威地位仍然是不可撼动的。因此,把西方的“儿童中心”自然教育价值观完全移植到中国的确有着相当的困难。

当今中国社会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工业化社会正在向信息化社会转变,随着社会的变化,教学价值观也在变。传统的教学价值观更重视知识的传授,在知识的传授中教师的地位自然处于中心地位、支配地位、权威地位,学生只能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上。尤其是应试教育对社会的影响,任何人任何事都无法摆脱应试教育的阴影,甚至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行的素质教育也因此不得不放慢脚步。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呼唤教育民主,呼唤和谐的师生关系,呼唤教学价值观由重视知识传递向重视人的健全、主动发展方向转变,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虽然这种转变有些困难,但既然是社会变革,就必然要付出代价。当前,大批有识之士正在创建新型的关系,努力在中国的土壤上培育着这些花苗,希望它能够在中国土地上开花结果,繁盛不息。

二、新型师生关系的内涵及其理论依据

新型师生关系是指在社会从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转型时期,在学校教育教学领域师生之间以适应新课程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以发展学生主动性、创造性为目的的平等、互敬、民主、和谐的人与之间的关系。新型师生关系首先要建立在以促进学生主动、健全发展的现代教学价值观基础上。现代教学价值观并不完全以西方教育价值观为标准,应当是融合了东西方文化传统精华的新型教育价值观,应当既保留中华民族尊师重教、注重师德的传统美德,又吸纳西方教育思想中以学生发展为本、按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施教的教育民主性。现代教育价值观认为,教育不仅仅为学生提供知识、发展认知,更重要的在于使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感、伦理等各个方面全面发展起来,使他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完善的人。

平等、互敬、民主、和谐是新型师生关系的主要特征,其中民主性可以说是新型师生关系的精华。新型师生关系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学生也不再是服从者、被动的接受者,学生与教师处于平等地位。在新型师生关系中,师生相互尊重彼此的独特个性,自由而持久地交换意见,共享不同的个人经历和人生体验。在新型师生关系中,教师与学生共同形成民主与平等的价值观,学会尊重差异、尊重生命。在新型师生关系中,师生相互对比、相互评价,共同发展着自我意识和主体意识,形成对世界的新认识。这样的师生关系将逐渐摆脱“纯知识传递”的束缚,愈来愈多地激励对学问的思考,教师将成为顾问、交换意见的参与者、帮助发现矛盾的人,而不是只会讲大道理的人。教师的工作也将会更富有创造性,更富成果,更具激励性和鼓舞性。这就是我们所提倡的师生关系的民主性。

三、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应注意的问题

1.更新观念,树立以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健全发展为目的的现代教育价值理念

新型师生关系的最主要特征是平等、互敬、民主、和谐,它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学生的自尊,以民主的心态真诚地对待每个学生,帮助学生主动、健康地发展。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学生的自尊不应当只是表现在121头上,更应渗透在灵魂深处,在教育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细节体现教育的民主性。

2.改变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新型师生关系的优越性

新型师生关系的优越性在于它为学生主动、健康发展提供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营造出这种宽松和谐的氛围,关键在于教师如何设计课堂教学,如何引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新的课程标准大力提倡“探究性学习”,因为探究性学习方式为学生主动学习、实现自我价值创造了一个现实的平台。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传授者,而是与学生一样对可能发生的事件结果不完全了解的探究学习的参与者。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学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对学习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情和主动性,使教学能够顺利地进行。

参考文献:

7.中学诗歌教学的价值研究 篇七

我国是诗的国度, 诗是语言艺术的精髓, 余秋雨先生说得好:“中国历史上毁灭性的战乱太多, 只有一种难以烧毁的景点保存完好, 那就是古代诗文经典。这些诗文是蕴藏在无数中国人心中的雕塑和建筑, 而一代接一代传递性的诵读, 便是这些经典连绵不绝的长廊。” (1) 诗中浓缩了中华文化的精华, 展现了深邃的哲学思想, 是我们宝贵的文化财富。

然而, 研究表明目前中学语文的诗歌教学价值未能凸显, 教学中忽略其人文性, 在没有高考压力的高职或师范类学校, 诗歌更是被冷落一旁。鉴于此, 为提高中学诗歌教学的有效性, 重视诗歌教学的人文价值, 呼唤诗歌教学中诗性的回归尤为重要。

首先, 让我们从一则消息看看诗歌教学的现状:有记者在江苏一所中学采访时看到, 一位语文老师在讲一篇诗歌前提问:喜欢诗歌的同学请举手, 只有两个女同学;喜欢散文的同学请举手, 有十几个人;喜欢小说的同学请举手, 全班同学都举起了手。学生为什么宁可读小说散文, 也不读诗歌呢?我在与学生交流这个问题时, 大部分学生觉得诗歌看不懂, 总要背诵, 所以不感兴趣。诗歌教学的现状如此不乐观, 使诗歌教学处于尴尬的地位。

(一) 考试时的“默写”地位。

每年的中考、高考考试说明中都明确地列出了几十首诗歌背诵的篇目, 考试要求默写课程标准规定的几十首古诗中的名言佳句。即使在五年制幼师的语文教学中, 诗歌的考查呈现形式也以默写为主。在这样的考试背景下, 对于学生来说, 每次学习诗歌都要背诵, 无疑增加了对诗歌学习的厌倦感, 失去了诗歌的审美欣赏和文化熏陶。

(二) 教学中的“鸡肋”地位。

诗歌教学一直是中学教学的难点, 诗歌的象征性和含蓄性, 增加了鉴赏的难度。特别是古典诗歌, 语言高度凝练, 相距年代甚远, 在教学中教师往往仅重视诗歌的时代背景和字词释义。教师由于自身人文素养的不足, 往往只是介绍诗人及时代背景, 或者直接告诉学生诗歌的思想内容, 忽视学生对诗歌的个人感受与评价。诗歌教学沦落成了最简单的“听—读—背”的单一模式, 学生无法领略诗歌的灵性和美感。久而久之, 学生兴趣全无, 教师也可教可不教, 使诗歌成为众体裁之中的“鸡肋”。

(三) 课外阅读的“盲点”地位。

古典诗歌中的遣词用字, 在很大程度上为今天的“90后”学生所不屑, 而诗歌的含蓄性和象征性与学生张扬的个性反差甚大, 因而在某种程度上也给学生的阅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据调查显示, 在课外阅读时, 几乎没有几个学生会选择诗歌, 在《大纲》推荐的中学生阅读书目中, 诗集的比例不足其他文体的十分之一。现当代作家出版的诗集也是少之又少, 相比之下, 层出不穷的小说和散文集大有市场。因此, 诗歌在学生的课外阅读领域处于“盲点”位置, 极少有学生选择诗歌阅读, 可供选择的作品也是“沧海一粟”。

(四) 写作中的“禁区”地位。

不仅在中考和高考之中, 即使在平时的考试中, 我们也常常看到在写作要求中出现的“文体不限, 诗歌例外”。诗歌的创作被挡在了作文的门外, 成了写作的“禁区”, 这不知是由于学生创作诗歌的难度, 还是阅卷教师批改诗歌的个体差异。因此, 诗歌教学好比生产线, 只有原材料的加工, 没有再创作的新产品, 如此怎能形成良性循环呢?学生慢慢变得对诗歌不闻不问, 觉得背诵默写就万事大吉, 与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相去甚远。

诗歌教学现状不容乐观, 那么, 诗歌对于中学生真的可有可无吗?答案是否定的。朱光潜先生说得好:“诗是培养趣味的最好媒介, 能够欣赏诗的人们不但对于其他种类文学可有真确的了解, 而且也决不会觉到人生是干枯的。” (2) 新课程标准对诗歌教学也作了明确要求:“培养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 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 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提高文学修养。”可见, 诗歌教学是体现语文人文性特点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 中学诗歌教学价值在于通过教学活动, 使学生了解诗歌这一在我国文学史上占重要地位的文学形式, 从而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具体说来, 中学诗歌教学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培养语文素养, 提升文化修养。

北师大李道英教授认为:诗歌, 是一种高雅艺术, 是一种文化素养, 尤其是古诗词, 是古代文学的精华所在, 古诗词以其精炼的语言, 丰富的想象, 真挚的情感传唱千年不衰, 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诗中有“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洒脱自在, 也有“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的理想家园。

诗歌意境优美、意象丰富、语言精练、脍炙人口的诗篇佳句, 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能起潜移默化的作用。诗歌的骈散对仗, 是语言运用的最高境界, 诗歌的旁征博引, 是文化底蕴的丰富积淀。诗歌教学的价值在于通过品读鉴赏培养学生的语感, 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

(二) 唤醒生命意识, 激发情感共鸣。

诗歌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而且可以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 因为, “读诗的功用不仅在消愁解闷, 不仅是替有闲阶级添一件奢侈品;它在使人到处都可以觉到人生世相新鲜有趣, 到处可以吸收维持生命和推展生命的活力”。 (3) 例如, “生年不满百, 常怀千岁忧。昼夜苦短长, 何不秉烛游。” (《古诗十九首》) 使学生懂得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只不过是沧海一粟, 少壮有成的时候, 我们从不感到生命正在一点点地走向末端, 而当我们到了垂暮之年, 才意识到生命的短暂。

诗歌让我们懂得珍惜生命, 向我们敲响生命的警钟, 而情感是诗的生命。正如别林斯基所说:“情感是诗天性中一个主要的活动因素, 没有情感就没有诗人, 也就没有诗。”因此, 诗歌教学的价值在于引导学生在吟诵经典诗词中得到情感的熏陶, 使学生的感情逐渐得到升华。

(三) 提高审美能力, 升华审美趣味。

诗歌教学符合审美活动的一般规律, 鉴赏诗歌的过程也是“作家—作品—读者”多向交流的一个动态过程, 文学作品自身的艺术价值越高, 就越能释放更多的审美信息, 对读者形成的审美心理张力就越大。诗歌包含的意境之美、音乐之美、情感之美、建筑之美能够强烈地唤起学生的审美需要。诗歌教学通过激发学生兴趣, 使学生不由自主地爱上诗歌, 使审美趣味由粗俗走向高雅、由低级走向高级。

因此, 诗歌教学使学生通过审美实践获得审美感受, 其审美意识由此得到了有力的强化, 无疑是切实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最佳路径, 也是有效提高学生审美趣味的必由之路。

(四) 陶冶人文情操, 塑造超越品格。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 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 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诗歌教学恰恰与之吻合, 因为诗歌中的情感不同于普通情感, 它是人文情怀的反映。诗歌蕴含了舍生取义、保家卫国的爱国情怀, 显示了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人生态度, 也展现了寄情山水、重义轻利的博大胸襟。

因此, 通过诗歌教学, 学生可以涤荡灵魂, 净化感情, 在阅读中将诗词的情感体验内化为自己的情感体验, 引导学生去关注和建构健康向上、充满人情味的生活世界, 逐渐完善其人生观、价值观, 形成超越的品格。

综上所述, 中学诗歌教学的价值绝非“教之无味, 弃之可惜”的“鸡肋”, 而是塑造学生语文素养, 提升精神内涵和审美能力的重要载体。因此,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唯有教师遵循审美实践规律, 发掘诗歌的真正价值, 方能如获至宝, 事半功倍, 切实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摘要:我国素有诗教传统, 读诗、尚诗, 然而在当前中学教学领域, 诗歌教学处于十分尴尬的地位, 为提高中学诗歌教学的有效性, 引导诗歌教学的实行回归, 文章从四个方面分析了诗歌教学的价值:培养语文素养, 提升文化修养;唤醒生命意识, 激发情感共鸣;提高审美能力, 升华审美趣味;陶冶人文情操, 塑造超越品格。力求挖掘中学诗歌教学的真正价值, 实践新课程标准对诗歌教学的要求, 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关键词:中学诗歌教学,教学价值,新课程标准

参考文献

[1]倪文锦.中学语文课程教学论.上海: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2]王荣生.语文课程论基础.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3]朱光潜.朱光潜全集 (第三卷)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2.

8.现代教育理论下诗歌教学的价值研究 篇八

【关键词】新课改;现代诗歌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现代诗歌教学的处境,可以用北宋大诗人梅尧臣在《鲁山山行》中写的诗句来表达:“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的确,现代诗歌的教学,作为初中语文老师来说感觉有点难。一是学生在诗的知识层面不宽,对诗品析鉴赏的能力层次不高,还有就是教师对诗的教学设计缺乏诗味与艺术性。由于种种原因,诗歌的教学与诗歌本身的韵味在教学中就无法得到落实。

现代诗歌是相对古诗词来说的,现代诗歌语言含蓄、委婉,常常运用意象表达作者内心的感受。语句中多用比喻、排比、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它是对生活现象的再现,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独白,是学生感受生活的媒介,是读者走进作者心灵的桥梁。

这次有幸参加瑞安市现代诗歌教学的优质课评比,我感悟颇深,下面笔者就结合《雨说》来谈谈现代诗歌教学的一些粗浅的想法。

一、诗歌教学需要质疑

“学为中心”肯定要明确学生想要学什么,郑平教授也曾说教学前必须准确了解三个问题:“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学生还想知道什么?学生自己能够解决什么?”只有从学生的学情出发,我们的现代诗歌教学才能有效,了解学情,质疑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于是上课伊始,就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小组讨论质疑,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学生提问:

1.四月为什么是这么荒凉?

2.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3.诗人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4.春雨是很舒服的,为什么要关起门窗呢?

5.文中七八节为什么反复说要勇敢的笑?

学生不是一张白纸,只有充分把握学情的情况下,一堂课才能顺利展开,学习的本质就是自学。我觉得应该把所有学习任务交给孩子,让学习成为质疑问题、筛选问题的过程。

二、诗歌教学需要背景

现代诗词创作也特别钟情于“感于哀乐,缘事而发”,诗词作品常常是作者经历、思想感情的外现。因此,我们读诗,要先对作者的人生经历及思想情感有一个较为细致的了解,对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及其个人遭遇作详细介绍,从中获悉作者的性情特点及写作特色,这样对于诗歌的内在意蕴的理解就更加全面而具体了。

《雨说》写于1979年,与现在的学生有一定的距离,在前文中提到大地是多么渴望雨的滋润,“久旱逢甘霖”乃人生的一大幸事,应该是满心欢喜的,可诗中的孩子们却是“抗拒”,要究其原因,必须结合诗的写作背景,于是我把“文革”内容一介入,学生马上恍然大悟,是害怕,是受伤后的阴影,挥之不去……孩子们害怕,迎接他们的不是阳光灿烂,而是另一场的血雨腥风,所以“抗拒”。

同样结合背景也就能准确把握诗中“笑”的内涵了,作者面对这样一群有着心灵创伤的孩子,非常急切化身为雨来安抚受伤的心。学生自然就能明白要勇敢、乐观、自信地面对眼前的以及将来生活中的困难。

通过写作背景的介绍,学生不必再深挖词语,不必再苦思冥想,诗词的意蕴可以说是一目了然了。所以重视作者写作背景的介绍,可以让学生更快速、更清楚地领会到现代诗歌中所包含的深刻意蕴。

三、诗歌教学要读诗心

特级教师金戈先生曾说:现代诗不是要告诉我们什么,而是要去寻找诗人心灵的感觉,捕捉诗人的心跳,品读诗人的诗心。那么诗人郑愁予在《雨说》里的心跳是什么呢?诗人于1933年,生于山东济南,四岁,抗日战争爆发。父亲参战,诗人跟着母亲四处逃难,颠沛流离,居无定所。那一段没有欢笑的日子,永久地潜存在诗人记忆的深处。1949国民党败退,郑愁予被迫来到台湾。30年来,中国大陆与台湾互不往来,不通航,不通商,不通信。视赴台人员为敌人,骨肉分离,咫尺天涯。但诗人虽旅居美国却时刻关注中国大陆,关注着经历十年浩劫的中国,在祖国大陆一切都开始显露生机的时候,在《雨说》里,诗人化身为雨,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充满“爱心”的倾诉,这是诗人心灵唱出的一曲动人心弦的爱之歌。既是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祝福,也是对中国美好未来的祝愿。我想一个没有乡国之思的人是不会这样身在异乡,心系祖国的。

闻一多先生曾说过,“诗人最主要的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

正是这样的天赋,让诗人郑愁予视祖国是他们永远的母亲,文化的根。

唯有这样捕捉诗人的心跳,才能让诗歌的内涵更加丰富,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把握诗人的心灵脉搏,才能满足学生更多的知识欲望。

德国的著名教育家第斯德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关于激励、唤醒、鼓舞”。成功的教学是唤起学生兴趣的教学。一堂完美的课不是解决了学生所有的问题,应该是引发学生去探索、去思考的课,为此我在课下布置学生作业:

1.课外推荐阅读郑愁予《错误》,再次感悟郑愁予的诗风

2.阅读余光中《乡愁》和席慕容《乡愁》,感受一代诗人的诗心

“学为中心”的教学定位已走上她的漫漫之路,她的模式和方案还需要更多具有前瞻性的前辈、专家们琢磨、探究。对我而言,只要在心中能真正确定教学为学生的理念,一切的教学实践就能有明确的指向性,那现代诗歌的教学也定能拨开云雾,迎来春暖花开的。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初中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1).

[2]课程教材研究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07).

9.现代教育理论下诗歌教学的价值研究 篇九

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高职教师应树立正确的、系统的现代教育技术观,提高自身的现代教育技术素养,掌握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方法,通过这些手段和方法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内容贯彻到教育教学过程中,融入到教学实践活动中,并且要全面综合考虑目标、内容、师生、媒体、策略、资源和环境等各个要素之间关系,使教学资源发挥最大效益。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教学设计,能更科学和便捷地重新整合教学资源,控制教学过程创造出更符合学生特征的具有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同时也大大地促进和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技能。最终实现培养具有职业能力和综合素养的高技能型人才目标。

3.2提高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应用中的绩效管理

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同时,建立合理的测评指标并构建绩效管理流程。首先要确定各环节绩效的“关键维度”其次要为每个“关键维度”建立测评指标,最后为测评指标建立目标或标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实施课堂教学,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就应该充分考虑如何实现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的优化和提升。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测评指标应该包括两个维度:教学过程的测评指标和学习过程的测评指标。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水平,但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培养具有“高素质、高技能型”的人才目标。可以说,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过程的绩效指标与学生质量指标有着密切、直接联系。

10.月光下的绝唱现代诗歌 篇十

顺着风势颤巍巍的把手中的鹤朝着遥远的东方放飞?

是谁,在造虹的雨中

在蝉声沉落,蛙声升起

一池的红莲如同红焰的雨中

在造虹的雨中等着他的梦中情人?

是谁,在淡淡的月下

在月光下的海面铺一条金路

敞开了胸怀在破旧的船舱里卧

和着海浪与海鸥的节拍纵情高歌?

是谁,在海湾的尽头

紧紧地握着一枚小小的邮票

望着遥远的故土喃喃细语

倾诉着压抑了很久,很久的乡愁

当年的童颜稚子

回眸间,已是鬓发霜染

一生的颠沛流离

却从未把故乡遗忘

在多情烂漫的春天里

杜甫在云间为你挥毫泼墨

在吴侬软语的烟雨中

李白在天堂为你把酒吟唱

看,窗外的雪花在飘扬

那是苍天为你流下的眼泪

在瑟瑟的寒风里

凝结成了霜

听,远处的黄河与长江

汩汩流淌的浪波在呜咽

最后的挽歌久久回荡

11.现代教育理论下诗歌教学的价值研究 篇十一

关键词:现代远程教育 中国现当代文学 教学现状 对策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是高等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它对培养学习者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现代远程教育背景下,学习者来自工矿企业、农村、行业、社区等社会各个领域行业,实行在职非脱产学习,工学矛盾较为突出,学习意愿较为强烈。就汉语言文学专业而言,教师能否帮助学习者完成学习意愿、达到学习目标,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的作用不容小觑。一方面,它着力提升学习者的专业知识,培养他们阅读、分析、思考、审美和写作等方面的专业素质;另一方面,它着力培养学习者的问题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构建一定的精神价值取向。此外,在现代信息技术和新媒体技术的强力推动和支撑下,现代远程教育背景下的教学理念发生转变,教学内容多维传播,教学方式不断更新,对推动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和研究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教学理念的变化,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改革并未及时跟进,教学现状仍不容乐观。因此,深入剖析现代远程教育背景下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现状,努力寻找相应的对策,是当下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重要课题。

一、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主要由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效果等四个方面构成。在现代远程教育背景下,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在发挥既定作用的同时,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体现为四对主要矛盾。

(一)传统课程教学理念与现代远程教育背景下学习者接受需求多元化的矛盾

教育教学理念之间的矛盾。现代远程教育背景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一切为了学习者,为了一切学习者,为了学习者的一切;要求教师角色发生转变,由“一言堂”的主角转变为指导学习者自主学习的导学者,由台前逐步走向幕后;要求从遵从教师的教学主导地位,转变为尊重学习者的多元需求。然而,现代远程教育背景下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理念仍然停留在传统教学理念上,未及时改变。传统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理念以教师为中心,突出教师单向的“灌输”。“教师备课以教师讲课内容为线索,备的是老师讲授的过程,主要考虑教师怎样讲得清楚”[1];课堂教学虽考虑学习者的接受效果,但是更侧重教师单向的教学进度;由于教与学的时空分离,交流、互动仅仅停留在一定层面和少数学习者中。

教学方式之间的不同。在传统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方式中,“教学方面更重视学生的知识积累,强调学生对重点理论知识的学习。这样的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多重视记忆性学习,忽视对自身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2],教师单向的讲解、灌输方式便成为最好的选择。在现代远程教育理念下,教师无疑要更为关注学习者的需求,在教与学的活动中,他们已成为平等的个体。他们不仅需要讲解、灌输,更需要互动与对话,他们要阐述自己对现当代具体作家、作品的理解,发表自己对当下文学热点的看法,运用所学知识理清现当代文学发展的脉络等;这就不仅需要教师的面授讲解,更需要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元化的学习资源。由于主客观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部分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方式未发生根本性变化,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差异性与现代远程教育背景下教学方式一致性的矛盾

唯专业特色,忽略教育手段的作用。中国现当代文学是在中国社会内部发生历史性变化的条件下吸收诸多因素形成的新文学,与当下联系紧密,创作思想、文学观念富有现代性,艺术形式与表现手法具有创新性。与之相关,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也具有如上的相关特点,具有自身的专业特色。需要指出的是,由于部分教学活动教育者过分追求教学内容和课程的专业性,而忽略了现代远程教育手段的运用,导致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如在重视由现当代文学史、作家、作品和评论、鉴赏等教学模块的设计中,教师由于教育教学手段的单一性、传统化,加之课程教学时间的有限,导致很多教学任务难以及时完成,学习者并未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唯教学手段,忽略专业教学特点。现代远程教育背景下教育教学方式发生重大变革,其中最主要的表现就是“互联网+教育”模式的影响:新媒体技术广泛运用,专业课程教学平台相继构建,教学互动空间不断拓展,微课程资源大量涌现……受此影响,诸多专业课程的教育教学方式均发生变革,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也不例外。需要指出的是,“互联网+教育”模式的出现和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既给高等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因子,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即使教师忽略了专业教学的特点。一是所有专业课程的教学方式逐步走向一致性,从而遮蔽不同学科、专业教学的差异性。教学平台、互动空间、微课资源等成为千篇一律的教学手段,学科之间、课程之间在教学手段上已无差别,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与其它文学课程教学手段已无差异性。二是教学过程中教师过分借助、依赖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手段,忽略专业教师在专业教学中的主导作用。特别是在现代远程教育背景下的校园中,教育者由于过分依赖互联网、新兴媒体技术等手段的教育作用,过度信赖学习者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等,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面授课程次数、时数不断压缩,导致专业教学难以达到应有的深度和广度。

(三)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历史思维与现代远程教育背景下教学内容碎片化的矛盾

轻纵向历史思维,重横向重点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包括文学史、作家解读、作品分析、专题研究、思潮梳理等诸多方面,文学史是诸多课程的主线和纲领,作品分析是其最为核心的课程教学内容,其它专项研究是深化课程教学效果的必备手段,三者缺一不可。受到现代远程教育背景下“互联网+教育”理念的影响,以及课程教学时数、次数的压缩,中国现当代文学诸多课程的知识点和讲解内容呈现碎片化特征,即形成诸多横向的知识点,以专题讲座取代系统讲解,以重点作品分析替代文学现象的分析,以专题研究取代文学史的勾勒。教学中,虽有诸多碎片化的知识点,但普遍缺乏必要的纲要统领课程内容;虽有横向的重点难点解读,但普遍缺乏应有的纵向的历史思维。

(四)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效果与现代远程教育背景下人才培养导向的矛盾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设置,要求学生掌握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基本知识以及文学史纲要,并“能针对文学史上所发生的重要文学事件、文学作品和作家做初步的、合理的文学史定位,并要求学生在掌握一定文学理论的基础上,分析、述评现当代文学创作中有影响、有代表性的作品,培养学生分析和鉴赏作品的能力,切实地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并能做进一步的研究工作”[3]。可见,教师掌握课程基本知识,正确进行文学史定位,分析、鉴赏作品,进而提升文学修养等,是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在教学效果方面的基本要求,具有十分明确的专业要求和特征。与之相对应的是,现代远程教育背景下人才培养的宗旨和模式发生了相应变化,面向国家经济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成为根本导向,尊重社会需求和学生的功利要求是其两个显著的特点。如何在课程专业性和社会实用性之间实现有效衔接和转换,成为困惑当下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对策

“现代远程教育是在师与生、教与学时空相对分离的情况下,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为广大学习者传输现代教育的理论、知识和技能”[4],具有开放性、现代性的特点。如前所述,要树立现代远程教育背景下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的理念,着力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学习者需求三个维度寻求解决的对策。

(一)把握现当代文学发展纲要,凸显教学内容针对性

一是以文学史统领课程教学内容。如前所述,中国现当代文学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呈现碎片化状态,具有分散性,难以整合的特点;现代远程教育背景下,学习者工学矛盾问题较为突出;课程教学时数受到压缩,教学内容难以按计划完成。在此情境下,教师需要以文学史来统领课程教学内容,把现代文学发生、发展和嬗变的线索大致串起来,使学习者获得“史”的印象,从而获得对所学内容的全局感和整体感。教师一方面要讲好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史,突出不同历史时期文学的发展特点,形成深刻的历史记忆。另一方面,在解读作家、作品的过程中要注入“史”的观念,将其纳入历史的视野去分析、鉴赏;在专题研究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分析流派、思潮等产生的历史背景,研究其历史意义和价值。

二是以解读作品、专题研究提升专业素养。要以解读作家作品为教学重心。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中国文学的一个发展阶段,其课程教学仍然要立足“文学”本身,紧扣“文学”中心。在学习者阅读作品的基础上,教师“注意结合学生阅读印象和问题来分析作品,侧重发掘与培育学生对文学的感受力和分析评判力,成为教学的主要目标”[5]。同时,也要以专题研究深化课程教学质量。专题研究是对文学史、文学现象、流派和热点的专门研究,是对专业内容的进一步深入探究。课程教师要设计好专题研究的内容、切入点,指导学习者做好专题研究的准备,创新专题研究的方式方法,以期顺利完成课程教学任务,对于巩固学习者的专业知识,提升其专业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凸显教学内容专业性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教学效果。现代信息技术是现代远程教育背景下的主要教学手段,主要指“以电子技术,特别是微电子技术作为前提,集控制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性技术”[6],特别是在“互联网+教育”模式的推动下,现代信息技术在课程教学中发挥的作用愈发强大。在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提升教学效果。在学习准备环节,要整合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资源,为学习者参加学习做好准备。在学习心理状态方面,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投入状态。在学习环境方面,“可以利用视听互动的功能,通过大量的文字、图片、声音、影视资料等素材和丰富的转场效果,创设一种与课堂内容相适应的气氛”[7],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构建整体化的教学设计理念,以实现对所有教学环节的把握;加强课程在线教学平台建设,及时发布教学大纲、教学一体化设计方案、电子教案、IP课件、离线作业等,为学习者自主学习搭建好平台等。

围绕专业课程内容,凸显教学特色。开展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教师既要围绕专业课程内容,完成既定的教学内容,如学习基本的课程内容,指导学习者阅读现当代文学作品等,也要在教学过程中凸显自身教学的特色。较之汉语言文学专业其它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当下的联系更为紧密,更具有现代性、开放性的特征。为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凸显本课程教学的特色。一是组织、指导学习者评论国家、地方现当代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并直接参与到当代文学批评史的构建中来,做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史的亲历者和参与者,增强学习者的存在感。二是强化写作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安排写作教学内容,指导创作现代诗歌、散文、短篇小说,乃至剧本等,在写作中增强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内容的认知和理解。三是学习现代人文精神,培养现代人格。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一门人文学科,蕴含丰富的人文特性、人格精神、价值取向和知识分子立场等,要以此引导学习者构建合理的人格精神、人文情怀和价值取向等。

(三)把握接受者多元需求,凸显教学效果导向性

把握现代远程教育背景下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与要求。安徽广播电视大学“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文学课程教学的文化研究”项目曾经选取安徽电大系统388名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者做过一次问卷调查,调查显示57.2%的学习者认为学习文学课程的动机是外部动机,如获取文凭、工作需要、获得学分等,其中工作需要是主要的外部动机;42.8%的学生认为学习文学课程的动机是内部动机,如提高文学修养、纯粹兴趣等,其中提高文学修养是主要的内部动机。[8]可以看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课程教学要着力把握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要求,一方面要关注学习者的外部动机,提高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如将教学内容与考核考试要求相结合,并在此基础上将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动机;另一方面要巩固内部动机,由于工学矛盾、学习时间不足等问题,学习者极有可能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所以教师要通过改进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等途径,不断提高学习者学习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兴趣和动机。

将课程教学效果与国家、地方人才培养要求相结合。一要引导学习者树立正确的课程学习观念,明确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学习与个人职业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任何学习都不是目的,而是一种路径;指导学生要以学习专业课程、提高综合素质为基础,而后确定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二要联系实际,将教学内容与社会实际有机融合。只有讲透如何运用,学习者才会感觉到课程学习的实际效用。如在讲授十七年散文的特点之后,可重点分析其模式化、虚假化所带来的弊端,以此联系当下中小学语文教育中作文写作的误区。三要结合人才培养定位,科学、合理设计教学模块。可根据学生的需求,将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进行模块化设计,如可分为知识获取、阅读能力、鉴赏能力、写作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和课程作业等模块,从而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注释:

[1]石晓岩:《高校文学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探索与实践》,高教学刊,2015年,第20期,第49页。

[2]林慧频:《中国当代文学教学改革的路径与方法》,西部素质教育,2016年,第1期,第52页。

[3]翟丽娜:《变精英化为大众化、变文学中心为学生中心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研究》,亚太教育,2015年,第36期,第88页。

[4]夏强:《<中国现代文学专题研究>课程新诗教学的问题与对策》,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年,第2期,第69页。

[5]贾珮瑶:《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刍议》,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5年,第10期,第104页。

[6]张蕾:《图书情报服务中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分析》,现代情报,2012年,第2期,第67页。

[7]李如:《开放大学背景下<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教学探索》,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年,第4期,第24页。

[8]李海艳,金大伟,李如:《安徽电大文学课程学生学习状态的调查》,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第38页。

12.现代教育理论下诗歌教学的价值研究 篇十二

一、借助范读,传递情感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范读的作用不可小觑。在“创设情境” ( 提出问题)环节,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诵,往往能让文中那深邃的思想、高尚的情操,像涓涓细流一样流入学生心田,激起学生情感的涟漪。尤其是那些选入课本中的文质兼美的现代诗篇,通过老师准确、流利、有感情地范读,把文字转换成有声语言,进行创造性的表达,就能把学生吸引到优美的意境中,不仅能使学生初步感知诗歌内容,给学生以悦耳流畅的音韵美和均匀有力的节奏美的享受,而且能传递情感,使学生得到真的启迪、善的熏陶、美的享受。

在《再别康桥》中,回味天才诗人徐志摩的“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的“依依别情”; 在《一片槐树叶》中领悟台湾诗人“最 使人伤心,最使人流泪”的“绵绵乡愁”。教师抑扬顿挫、极富感情的范读能在潜移默化中将这些情感传递,使学生被诗歌所表达的情感所感染。

二、自由诵读,揣摩情感

诵读诗歌是直接感知诗歌最简单的方式。重视诗歌的朗读教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通过诵读感知诗歌的语言之美,另一方面自由诵读有利于学生发现诵读难点,如轻重音、停顿等方面的问题,还可以自主探究作品内涵,揣摩情感,达到“熟读深思子自知”的境界。正因为如此,诵读应该贯穿于现代诗歌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尤其是对于关键词句,更是应该反复诵读。

如余光中的《乡愁》,句式均匀整齐,回环往复,一唱三叹。在指导学生自由诵读时,在读准字音节奏的基础上,应该提示学生注意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揣摩每一节诗中“小小”“窄窄”“矮矮”“浅浅”等叠词的朗读方式,从中体会诗人看似轻描淡写,实则以“小”衬“大”的浓烈的思乡之情。

三、感悟品读,升华情感

如果说诵读诗歌让学生初步感知了现代诗歌的 音韵美,让学生“知 其然”,那么品读诗歌则是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品读诗歌的关键在于品味诗歌的语言,要善于抓住“诗眼”,即关键的词语,了解其丰富的含义,不仅了解字面上的意义,还要了解字里的内在含义,即所谓“言外之意”。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诗歌中关键词语的丰富内涵,在“独立学习”环节,教师可以采用“删除”或“增加”词语的方法,引导学生体会感悟。

四、想象美读,入情入境

每一篇诗作都是客观世界在诗人心中的再现,或多或少地打上了诗人自身思想感情的烙印,所以要理解诗人的感情,感悟诗歌的内涵,品味诗情画意,这中间有一个重要环节,那就是想象和联想。在“拓展提高”环节,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

如《一片槐树叶》的结尾部分这样写道: “故园哟,要等到何年何月何日,才能让我回到你的怀抱里,去享受一个世界上最愉快的,飘着淡淡的槐花香的季节? ……”诗歌没有对这个“诗人归来”的场景作具体描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课件,展示在苍翠的老槐树下,槐花纷飞的朦胧场景,并以一段古琴曲作为背景音乐,有意留下想象的空白,让学生想象、思索、玩味。此时学生想象的翅膀已展开,以诗句内容为依据,大胆想象诗人回到故国站在故国的老槐树下的情景,体会诗人当时的激动心情,入情入境地品味诗意,这时就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13.现代教育技术形势下的教学模式 篇十三

现代教育技术形势下的教学模式

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 罗云

内容摘要:

我国现代教育技术著名学者李克东教授说:现代教育技术就是运用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现代教育技术更体现现代特征,要求应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现代技术为教育服务。

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是现代教育技术中的最重要部分,在教学中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能主动学习,实现创造性学习的目标,而且能使教学信息双向化,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多重刺激、信息多维化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日益成熟,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一个高度发达、高度文明的信息社会。在倡导素质教育和新形势下,现代教育技术己开始进入多媒体科学应用阶段,多媒体及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普遍应用必将带来教育、教学方式的重大改革。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已经能充分表示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使得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都可以用计算机模拟仿真。多媒体技术的是教育技术在知识表示方面的重大突破。

一、多媒体及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与以往任何一种先进媒体的应用相比,多媒体技术的引入,使传统教育模式发生了更深刻的改革,教育质量和教学效率也有了显著提高,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多媒体信息对教育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传统知识的传授,基本都是用语言描述的。虽然也可能重现客观世界,但很抽象,学生需要认真领会,在大脑中努力拼凑,去重现客世界,这是相当困难的过程。然而有了多媒体技术,有可直接把现实世界表现出来。例如,宏观的宇宙世界、微观的物质结构,如用语言描述,得到正确的概念对教学而言是非常困难的。但在今天的多媒体时代,可以使用模拟仿真,使内容、结构变是非常直观、容易理解。

1、多重刺激、提高效率

人类的感知行为主要包括视觉、听觉和触觉三种不同的形态。多媒体信息可以方便地适应不同个体在认识形态上的种种差异,使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往往形式单一、直线展开的教学内容变得直观、形象,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

人的学习过程是通过自身的眼、耳、鼻、舌、身等感官把外界信息传递给大脑,经过分析、加工从而获得知识与经验的过程。但是,仅通过单一的渠道所吸收的信息量是有限的。实践证明,同时通过视觉和听觉所获得的信息最容易被人接受并记忆。可见,从增进记忆和提高效率的角度考虑,在学习过程中同时对多种感官进行刺激是非常重要的。多媒体系统正是提供了这种学习环境和综合性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各个器官的功能。如多媒体技术中的文字、图像、动画、视频可以作用于视觉;旁白解说、音乐可以用听觉;友好的`交互方式则是更大限度地发挥了人的眼、耳、手等器官的协同作用。

以《信息技术》教材中的“计算机组成”一节为例,从宏观的角度讲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的同时,可以通过配套光盘中的课件展示给学生,通过文字,视频、声音等媒体让学生对计算机系统的组成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从而增进记忆和理解。

2、信息多维化满足思维多维化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人们主要是依靠语言、文字以及数据来表示、传递和处理信息的,即:学校的教学活动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然而。当人类进入新的知识领域,这种二维的教学模式很难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的需求。而多媒体技术为人类的立体思维提供了一种能对多媒体信息进行表达和处理的最佳技术和方法。

将多媒体技术引入教学过程,使学生能够真正进入视觉、听觉与触觉等感官并用的境地,将抽象逻辑思维与具体形象思维融为一体,使之变为共同参与学习进程的立体动态方式,突破了抽象逻辑思维的难点和局限,使教学活动更加符合人的自然习惯、从而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和更高的学习效率。

以‘计算机的组成’一节的冯・诺依曼计算机的五个组成部分为例。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老师在黑板上画出示意图(或用幻灯将示意图投在屏幕上),然后照图讲解。现在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系统,让静止的图形动起来,用不同颜色的‘小点点’来分别代表数据流向和控制

[1][2][3]下一页

信息流向,再配以文字说明和声音。用这种方法教学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3、全方位的多媒体信息实现创造性的学习目标

将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引入教学中,主要引入的是多媒体的概念和方法,目的是将立体的教学媒体信息用于超媒体结构的实施与有效组织,运用多媒体技术的灵活多样、生动逼真、便于控制的特点,使全方位的立体信息空间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充分运用,去引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能满足个体化的学习要求。这种媒体和计算机的完美结合,可以促进人类感官与想象力互相结合,以全方位的立体空间产生出前所未有的思维空间和创造灵感。这种充满创造性的学习过程,是其他任何一种教学媒体所无法比拟的。

4、多媒体及网络技术使教学信息双向化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面对面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而传统的教学辅助手段、教学传送的信息都是单向,例如:电视录象,它们虽然都能实现同时表现文字影像、声音、画面等多种功能,无法实现教学过程中的信息反馈与交流。

教师难以准确、全面地掌握学生练习的全部情况。特别是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难以做到在上机的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上机操作成了学生自己的活动。如果将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引入教学过程,不仅能实现学生与计算机之间交流,还能实现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多向、立体的交流。教师在总控台上能及时了解每个学生上机操作的具体情况,了解学生的思维活动,调节教学过程,同时利用双向交流功能进行学生之间的对话、经验介绍及教师对学生的辅导,也可让学习方法得当、学得较好的学生向大家介绍自己的经验,从而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使得所有学生都能取得满意的学习效果。

二、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与教学理论的有机地结合

教育远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与复制。客观世界中的事物是一个各具侧重、相互联系、丰富多彩的整体。我们认识它的初级阶段,用感官直接反映,把丰富多彩的客观世界直接影射成感性认识,但这还很不够。为了使认识深化,需要去粗取精、由表及里,需要经过抽象、

形成概念,掌握规律,形成理论认识,然后才能灵活应变,去解决千变万化的实际问题。

对于多媒体及网络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因之带来的教育思想、模式和思维方法的变革。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是高新技术,如果不在先进的教学理论指导下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就不能发挥其优势。没有任何一种媒体在所有场合都是最优的,每种媒体都有其各自擅长的特定范围。知识能用多种媒体表示。知识用不同种媒体表示,可有详简之分,不同的抽象层次、不同的媒体相互配合对认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使教学效果能够大大提高。

三、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在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在教学应用,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挑战,但不会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我们必须反对片面强调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观点,认为它们就是教学的全部,从而否定传统课堂教学,这不是科学的。教育的进步取决生产力的发展,我们要认清先进与传统的关系,充分利用是各种教学手段达到优势互补、取长补短。

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有它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但不具备表达方式的所有优点。语言、手势和表情的交互作用在与学生情感交流中起的作用是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所无法达到。目前,制约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关键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发展水平制约着多媒体及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特别是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水平较低,学校在配置硬件上有一定困难。

2、大数据量多媒体信息的储存和管理。众所周知,多媒体信息特别是视频的数据量往往大得惊人,对这些信息的合理储存及有效管理还需要认真探讨。

3、多媒体信息的速度查询与存取。教学不等人,信息必须快找。快用。快存。否则,会影响教学的实施。

4、多路并发(信息共享)问题。如果还达不到信息共享就发挥不出网络的优势,与单机没有什么区别。

应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所采用的教学模式必须能应用与教学的各个环节,必须符合教学规律,能够应用与一线教学。如何保证在对精选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仍需解放思想,在现代化信息技术支持下,大胆做实验。

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对学校的教学改革,已展现出广阔的前景,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要想真正发挥其巨大的作用,还需要积极探索,共同协作。共同开发。

上一页[1][2][3]下一页

参考资料:

1.《初级中学信息技术教程》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校园网络技术与管理》 (张际平)

3.《现代教育技术》 (江苏电教馆)

4.《教育研究方法导论》 (裴娣娜)

上一篇:端午节传统习俗活动下一篇:关于提高教学质量的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