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共8篇)
1.服装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 篇一
大学生服装厂社会实践报告
大学生服装厂社会实践报告1
暑假伊始,带着兴奋的心情,回到了我那山青水秀的故乡。可那些美好的东西毕竟不可能一直陪着我!因为我要面对着现实社会!所以我得去工作——打暑假工!
通过他人介绍我进入了广东一个普通的外贸服装厂,刚一到厂的时候,身边接触的人也完全换了角色,没有了老师的指导,没有了同学的互助,一切都在上级的安排下和前辈的教导里,一切都处在巨大的转变中。
在到厂里的第一天我先是整体的参观了整个厂区布局,对公司整体的认识,工厂规模庞大却也并所想象的那样,各个生产有条理的,安排的有的,是以后需要去的,毕竟学校的培养得方向是高级技术岗位实用性人才,除了对技术的精益求精外,更要对整个服装产业一目了然,才能从上服装行业的发展。
因为我是男(女)生,所以一开始给我分配的是缝纫,当时觉得缝纫还好,毕竟在学校也学过一些,因该没什么大问题吧!可是当我踩了一天的缝纫机后,我有种想做缝纫机的感觉,让别人踩我吧!懒得动了!那腰真的是直不起来了!但我想到了以后的日子,还是挺了下来!再后来就好多了,没有第一天那么累了!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我渐渐的知道了一些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国外服装与国内服装在板型尺寸上有大的差异:1服装中休闲服居多,在尺码上较国内的大,及其宽松。2裤子不分男女以低腰为主。3除夏装外,服装面料较厚,衣袖较长4在色彩的选择上以灰、黑色、墨绿色、石头色、米色为主,也有少量的纯白色。与国内的服装习惯用色、搭配都不大相同。5衣服上上都有口袋,来说多,并且许多立体口袋。
在外贸服装企业,客户是要检查样品的,,邮寄的样品要符合其在样衣订单里的要求,才能下面的,过程是反复的,往往要几次甚至十几次修改才能最后的.确认下生产订单。过长的的反复,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更的是违背了“金钱”的现代市场准则,,这就要求部和技术、生产线各个环节的沟通协作,质量和;次一,还要考虑邮寄的和费用,降低成本。
工厂生产的需要,被调到后段工作了很长一段,后段在工厂里指的是锁钉、整烫、检验、包装等几个服装加工的后整理阶段。我待在检验的最长,体会也就最深:检验是质量控制必不可少的组成。的质量检验系统要质量是不的。质量检验与质量预防相比,说是落后了节拍,属于事后把关,把关毕竟仍是而的控制手段。预防看是可以不质量缺陷,那么检验的一面下次不再。要对所产品作100%的检查,返修或重新整理,会出运。
正如一位师傅所说的那样,“一件衣服在工厂是百分、千分、万分,可是到了顾客手里,那百分之百!”检验成衣,要仔细检查每一件成衣,污损、色差大、皱、破旧、抽纱等问题时,贴上特殊的箭头小标签,按问题种类分挂在不同区域,然后送到的做。合格产品还要清理多余线头,粘除毛絮等,还要注意产品的组织结构、尺寸规格、颜色和文件应该,完全的合格。
在实习的期间,厂方还安排了经验的闫师傅给了四次理论课程的培训,这与在学理论课程是截然不同的,是以闫师傅二十多年的从业经验为基础的,以事例为范本,讲述服装加工工艺和管理,分别从样品试制、原材料的组织、工时定额、裁剪缝制织物密度、色差、缩率等等一一了详细的讲解,更与了现代服装企业的管理中的问题。使对实习更的体会。
在与闫师傅的中,我深深感觉外贸服装厂要市场发展的要求,运作管理。与市场环境相符合的生产体制,服装加工产业,是非常繁琐的行业,更是繁忙的行业。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间,需要的产品,就要让员工认识一秒钟的价值,将的浪费压缩到最低限度。可在现实的运作中,加班加点在人们得意识中成了,有时甚至会连续工作30小时不间断工作的,点在车缝着一环节得尤为。可是在分析客户从下订单到发货的过程规定时,却在上并不紧迫,这就说明在工作时,有浪费,排除浪费要。从工厂的运作来看,自客户下订单开始,技术开始工业板制作、工艺流程设计、流水线安排等事宜。采购开始组织加工所需原料、辅料,包装需要的商标,吊牌,包装袋,纸箱等物。而最大的问题就出里,材料组织越长,留给后面工序的也就越少,这就了上述的,而问题的解决,除了自身外,还要依赖大环境的发展,即整个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高新技术纺织工业园的发展,我相信难题会解决的。
此外现在服装企业的竞争力是靠按时交货、成本低、质量好来。是在外贸服装企业大多数订单要求产量大,交货期又短,的贸易属于加工贸易里的来料加工,采用的是定牌生产,企业利润的主体赚取加工费,可见服装贸易发展的艰难,“生产无缺陷”的产品才能最大限度的效益,整体质量管理活动显得尤为。而在工厂里不合格品往往是在最后工序的,且程度上的互相推卸责任,是非常不可取的。质量管理中的是防止失误,绝在同一块石头上绊倒两次。这就要求管理者、技术人员要亲临生产现场,实地观察,才能在操作现场问题,使问题在前工序排除。在生产现场异常,要马上想方设法解决,质量是各工序来的,而检查的。产品不管多少次检查,也不把不合格品检查成合格品。所以预防是质量管理的关键。
大学生服装厂社会实践报告2
我是学人物形象设计的一位大学生,服装对我们这个专业来讲并不是主修课之一,但我以为就形象整体而言,对服装的要求也是必不可少的。我知道理论和实践的差距是很大的,不管你拿着书本说的再怎样井井有条,一旦轮到你要实际操纵的时候,无奈只能站在一边,那是不行的,“纸上谈兵”在这个时代是行不通的。特别象服装这类实际性强的行业,靠的就是双手,只有多做才能进步技能水平。因而我决定到我们镇上最大的服装厂—— 服装厂进行一个星期的社会实践,固然时间短暂,但我深信以我的意志,在那里一定会学到成心义的一课,同时也将是我第一次踏上社会的一课。
服装厂的范围在我们当地是最大的,而且还是中日合资企业,主要销路也是日本当地。这家企业不但范围大,并且各方面的设施也相对照较齐全,其主要包括生产加工、配套设施、管理设施。整个工厂有本地员工和外来员工所组成,大致有XX余人。其中2/3的员工所从事服装生产工作,剩余员工分别从事采购、设计、检查、仓库、会计等多个部分。这家企业固然是中日合资,但主要负责人还都是当地很有知识领导的职员。日本方面的负责人主要在上海,定期会下来视察工作。负责生产的是一名刚四十出头的铁娘子,十分的精明能干,在这家企业中也是一个举足轻重、响铛铛的人物,日本老板也相当起重她。初步了解了这个服装厂后对我的启发就很大。
第一,专业知识的了解。我觉得,不管从事的是甚么职业,首先对其专业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就拿服装行业来讲,一定要具有较全面的文化基础知识和服装理论知识,同时还要有较强的服装设计、服装结构制板、服装工艺设计及生产管理等能力。这样才可能从事或经营服装行业。
第二,能力、素质。在了解相应的知识后,要是没有能力是不行的。我觉得因具有以下几方面:
(1)有对服装市场信息捕捉的能力。
(2)具有对服装流行趋势猜测的能力。
(3)具有服装打板、推板的能力。
(4)具有设计服装工艺流程的能力。
(5)具有组织生产和管理的能力。
(6)具有引导服装消费的能力。
(7)具有一定的服装操纵和分析解决服装弊端的能力。固然光平着知识能力还是不够的,个人素质也是及其关键的如
1、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能在工厂企业吃得苦,下得往,留得住。
2、具有良好的审美情趣、文化品位、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
3、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能胜任本专业工作,有发展潜力和创造精神。
4、具有良好的适应环境胜任岗位一线工作、心理承受能力强、与同事合作和谐的心理素质。
我想只有三者全全具有了才可能在服装行业有一稀立足之地。一样各行各业都是贯通的,只有处理好这三个方面,不管干那一行,都是ok的.。现在想一想 服装的生产负责人为何会这样的成功,无不脱离了这三个方面,所以以后我也要在学习和实践中逐渐把握这些。
才初步了解了工厂的概况,就让我大发其慨,我想在接下来的实践我的感慨肯定是连连不断。我妈和那个所谓的铁娘子还算有点交情,第一次和她见过面讲过一切细节要求后,她便派一位员工带我到车间往了解我所需知道的一些知识常识,顺便看一下这个厂的生产环境,以后到仓库实践,熟习工作要领。在那人的指领下我来到车间,这回我可是亲眼目击了在电视上才能看到的场面,几百平方米的大车间工人们正争分夺秒的工作,一刻也不怠慢由于他们是记件的,缝纫车间青一色的女同胞,不过还有几个男员工正走来走往,看似象是在检查。像这样的车间还有好几处。旁边是包装车间,他们把成衣打包,装箱看似也十分繁忙。随后我还参观了其他的部分。参观完后我又想到刚进厂里所看到的情形,工人进厂后到自己部分前,都会换一双拖鞋,以后才进往工作。然而在参观工厂的进程中我还发现,工人都很投进,不会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多好的企业管理,多严明的纪律啊。如此大的企业能做到这点,真是不简单啊!特别是管理方面,固然从中我明白了很多的道理。想要管理好一个企业光靠经验,那是远远不够的,它还需要公道的规划,要有一个全面完善的领导方针:领导者要作到以身作责,以德服人,让员工心悦诚服,发自内心的全身心投进工作。我想这就是纪律,工作纪律,这是任何社会发展生产的必要条件之一。它是在共同劳动进程中,对人们的行为进行监视的手段。它触及劳动进程中人与人之间,人与劳开工具、劳动对象之间的关系。劳动纪律是生产劳动客观规律的需要。只要有共同的生产劳动,就要有一定的秩序、一定的制度,以调和人们的行动。这无妨让我联想了学习,实在任何事物都是息息相干,有所相连的,我们在学习进程中纪律是不可缺少的。
正在我有甚么想法的时候,已来到了仓库,这里面积也很大,不同面料的成衣都摆放整齐。我就是在这里实习,先是烫韵,以后将成衣打包装箱,再封箱。开始我有点失看,本来来这里我是想直接往车间学习如何缝合衣服的,但后来想一想这也还算可以,究竟这么大的一个企业能让我一个学生来实习已不轻易了,而且还特地让一位工人来教我这个一点实践经验也没的的人,人家可是正规大型企业凡是讲的是时间效益,该满足了还是脚踏实地的从基础开始吧。想一想也是,只有打好了基础,才能再一步一步的往下走,就比如造屋子的地基一样,要是地基没打好,就算屋子能定期顺利完工,也是会随时倒塌的。既然如此我就得按他们的唆使往做事。实在我的工作说简单算简单,但是要做好还真不是那末的轻易,就拿烫韵来讲,这么热的天拿着电熨斗,在一件衣服上往返的烫,一开始还算可以但时间久件数多了实在让人受不了。接着还要把衣服折好装进塑料袋封口,等20件衣服完后再装箱封箱,就这样反复操纵一天下来就把我累的不行。试图放弃过,但后来想一想做逃兵,中途而费多丢脸啊,而且给那些员工领导们也留了个坏印象,“当代大学生就是吃不了苦”。所以我选折了坚持,更努力。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做事更勤劳积极,做起事来也比本来熟练老境多了,那些和我一起干活的员工也不时夸我聪明,工作认真。铁娘子知道我的表现后也主动让我再到生产车间往学习学习,所以第四天时我便进了车间,她一样找了一个员工来教我,通过一个上午的时间让我对制衣行业有了大概的了解。制衣缝纫机是最必要也是最主要的装备。经了解,才知道缝纫机可分为三大类,有平缝机、包缝机、特种机,而这三大类里面,每类又包括150种机。缝纫机主要根据不同的衣服式样和客户要求来配置,现在生产车间有800台左右不同种类的缝纫机。根据我得仔细观察,发现 服装的生产作业属于流水作业。梭织生产工人分为10个小组,每一个组有一个师傅监视,全组人分工完成。衣服需要平缝的部份,同一由平缝工人完成,要包缝的部份由包缝工人完成,要缝特种线的就交由特种工完成。由于每件衣服要求不同,可以先做平缝部份,也能够先做其他部份,三大工种的编排有很大灵活性,每批货都不同,所以三大类缝纫机的摆放可以常常根据需要变动。通常一个缝纫工序完成后,就会有一次检验,检验合格后,直接进进下一个工序。各个工序所需的时间主要根据该衣服的式样变动,就单单以生产步骤来讲,最简单的只要一分钟,最复杂的一个小时也不一定可以完成。通常一批货从客人下单到完成,要半年。采取流水作业的缘由主要是由时装的式样加上该厂客观情况决定的:时装工序短,交货期短,品种多,结构复杂,不固定,所以流水比较合适。后来又亲身实践了缝制衣服后,我的感慨就更深入了。
服装厂的这次实习也让我深入了解到,在工作中和同事保持良好的关系是很重要的。做事首先要学做人,要明白做人的道理,如何与人相处是现代社会的做人的一个最基本的题目。对自己这样一个行将步进社会的人来讲,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他们就是最好的老师,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可以向他们学习很多知识、道理。以后的工作虽不能说风平浪静倒也风平浪静,不能说艰苦但尽对让我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出错是自然难免而不被答应的,出了错只有改正,继续工作,加倍谨慎。同时我感遭到这个职业的压力和职业道德的熏陶.让我很感动的是,生产负责人并没有因我是实习生而对我有甚么避讳,所有的正规培训材料甚么的都让我接触了,确切很长见识。在实习进程中,使我在工作中得到充实与成绩感,更为重要的是,这也是理论与实践的一次尝试,是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丰富理论的体验,在这个进程中,我取得了团队协作的锻炼,独立思考操纵的能力。
但总的来讲,在该厂实习的这段时间,我还是接触了很多新鲜的事物,学到了很多东西,增长了自己的见识,增加了自己的社会经历,了解了企业单位经营实务,加深了自己对广告行业的背景和现状的了解,也积累了一点实习的经验,增进了本身的发展。同时,通过实习,也让我深切体会到了本身各方面的能力与社会实际需要的差距,感觉到自己只有在以后的学习期间及时补充相干专业的知识,积极培养自己的适应能力、组织能力、调和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题目的工作能力。才能为以后的求职与正式工作做好充分的知识、能力预备,缩短从校园走向社会的心理转型期。
我想我的这次暑期时间收益非浅,同时学到了自己觉得在社会立足必不可少的经验。所以今后我一定会更加积极向上,努力迎接美好的每天!
大学生服装厂社会实践报告3
正式的进入车间进行生产实习感觉到以前对服装的了解简直就是一些皮毛而已啊。在学校虽然重视实践但并不比工厂实战,所以一定要好好的在这里学习技术利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实践方法来进行进一步的学习。
xxxx针织服饰有限公司有二十多年的历史,现有员工500余人年交易值愈4000万。产品远销英美、约旦等国家。xxxx针织有限公司服饰始建于1976年 公司有完全自主的出口贸易权。
首先领导和技术人员给我们进行一些简单的培训计划内容如下:车缝车间:把人,设备和空间合理地组合起来,以使产品在缝制生产过程中的工艺路线最短,加工时间最省,耗费最小,生产出满足客户要求的产品为目的而进行生产。
裁床部:工作流程为领布料、生产工作单、生产资料及软纸,然后排版,拉布,裁剪,验片,编号,分扎,送车缝,补片
样品组:贯穿裁剪,车缝,检验,包装整个生产过程:首先将面料、衬里和衬布等原材料裁剪成服装的各个部份,如前片、衣颔和衣袖等,再用缝纫设备缝合起来,然后进行压烫和整理包装。
后整包装:使用客户要求的包装材料,按客户要求包装的形式(折叠包装,真空包装,立体包装或内外包装),包装方法(袋包装,盒包装或箱包装)对服装进行包装;还要按客户要求对尺寸、数量及颜色进行合理分配装箱。
总检组:首先是尺寸测量,然后是外观质量检查(规格,缝制,整烫,污迹,线头等);查出问题的服装用返工牌标出问题,然后返工,没有问题的服装送去后整包装。
这次实习我被安排到意大利精品线上进行这次的主要实习场所,我们都是在一线生产的地方进行学习,这里是生产男西服为主要的生产力量远销海外,这里面给人感触最深的就是严格的管理制度和先进的生产设备。以下是我在这次实习工厂中的五个部门中所学习的内容和过程:
车缝车间
服装缝制生产过程的合理组织是提高服装生产的重要保证,其目的是使产品在缝制生产过程中的工艺路线最短,加工时间最省,耗费最小,生产出满足客户要求的产品。所以要做好工艺设计,也即把人,设备和空间合理地组合起来。第一步就要做好车缝上线准备工作:设定好工段人机布置图,由段长根据目标产量,对工段均衡生产做好人员分配,上交ie人员审核,并熟悉了解该单的工作流程 因为在车缝车间时间较长,而机台都是固定员工操作,主任也很为难怎么给我们分配工作。我禀着以最少的时间了解最多公司的情况和尽可能学到更多的知识的原则,采取了多看,多问,多动手,多怀疑的态度,在完成领导安排的任务情况下争取多做事情,看了大量该公司的文件,如人机布置图,外发派工单,订单进程表,单元流水工序排图,生产配料单工艺制作单等等。在参观车间的过程中深入了解了大货生产的工艺流程。对工段均衡生产做好人员分配,上交ie人员审核,并熟悉了解该单的工作流程。
裁床部
xx针织完全自动化的裁床设备。
裁床部工作流程为领布料、生产工作单、生产资料及软纸,然后排版,拉布,裁剪,验片,编号,分扎,送车缝,补片。我有亲自做的`有拉布,编号,分扎,送车缝,补片,并记录拉布明细表,裁床记录单
拉布的过程:我和一位员工从布匹拉出面料,另两位员工将面料与裁床上的排板末端记号叠对整齐,用压铁固定面料末端的位置,拉直面料(防止面料起皱和过度拉)然后我跟先前那位员工断料。不断重复上述的工序,一匹布拉完后,如果面料的正反面差别不明显,则要铺上隔层纸,再拉另一匹布,以防止色差疵点的产生。如果面料的正反面差别明显,则不需要隔层纸,只要接匹时把面料反过来铺就行。重复上述的工序,铺到工艺所需的层数为止。
拉完布后,铺上排料图,开始裁剪。扎单的作用:便于缝纫,用于算数量便于结算工资。为了防止色差疵点的产生要进行编号。最后把裁片送到车缝车间。
通过亲身参与,不仅深刻了解了裁床的工作,而且对排料图的纸质,隔层纸和底纸的作用,线段长如何安排工作等等都有了深刻了解。
样品组
我在样品组认识了很多布料,像天鹅绒 加弹罗纹 氨论汗布 。还有总类繁多的辅料,包括拉链(是否特指,如ykk,ycc,sbs)、绳、扣、风眼、花边、松紧带、主标、水洗标、吊牌、装饰牌等。
样品组相当于一个浓缩的生产部门,它贯穿裁剪,车缝,检验,包装整个生产过程。在样品组的车工要有很高的车缝技术,他们中很多都有十七八年的工作经验,除了车缝技术高,他们还要有看懂样品需求表的能力。
我也参与了品质检验和后整包装。品质检验包括尺寸测量和外观质量检查。有代用罗纹或下兰的,做储存时一定要预估罗纹或下兰的弹力,做好后一定要区别尺寸要求。外观质量检查就是看有没口袋爆口,欠里,浮线,针洞,扣子不良没打枣,跳线,掉色等等。然后把质量过关的服装按客户的要求进行包装,这是做为大货生产的服装。而作为样衣的服装则送到车缝车间做样衣。
大学生服装厂社会实践报告4
开始时间:20xx年x月x日
完成时间:20xx年x月x日
实践单位介绍:
单位名称:xx服装厂
地址:沈阳市于洪区
企业性质:合资
主营:自营和代理各类服装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
实践目的:
实践在于培养实践动手能力,使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为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求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到服装企业生产一线实践的方式,对服装生产从设计、裁剪、工艺制作到检验、整理、包装的整个过程中所需的专业技能与生产管理能力得到系统的、强化的、实战的训练。
实践主要内容:
一,跟随相关的跟单员进行学习,了解公司与外国顾客间的交流方式,合作途径,以及订立合同关系的各种注意事样。
二,到各个车间进行工作和学习,了解整个工厂的生产到出口这个流程的具体细节,熟悉生产环境和管理方式,认识其中的复杂性和必要性,以及观察其中的优缺点。
三,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和交际能力,认识当前社会企业竞争的现状和局势,以及农民工在外打工的生活状况,对社会有进一步的了解。
实践体会:
在刚进入公司时,由于不知道该首先从哪里入手学习,便开始感到迷茫和灰心。这时公司里的一位跟单员阿红姐及时的指导了我,她告诉我,如果想了解她们是如何与客户交流合作,可以首先看公司的邮箱里的邮件,从中去学习和感受。因此在前段时间,我主要在办公室里看邮件,我发现公司与客户之间的对话并非像我想象的那么正式和严肃,在简单的英文对话中,经常穿插着对彼此的问候,在她们的对话中,不断流露的是礼貌,友好和幽默。但同时,在业务上的工作又是说明的明确,精准和精炼。因此可以看出她们之间的合作是愉快而又出色的。在第二天碰巧有一位来自美国的客户,她是来公司看货并订单,我看到公司的对外业务员以流利的英语与客户进行交谈,并熟练的指导客户看货,在不长的时间里就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这不禁让我深感佩服,也让我认识到了英语学习的重要性。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阿红姐带着我到各个车间与各个车间的负责人进行了认识,他们都欢迎我到他们的车间进行工作和学习。我首先在质检车间工作了一天。在这里我看到了工作的严谨和注意力的高度集中。质检是质量控制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在出货前,所有产品都必须通过质检,若是不合格将会被作为次品退回相关车间,在这里要求是非常严格的,衣服上的污迹,色差或是破损都将会使产品成为次品,工作人员会在问题处贴上红色小标签,按问题种类分放在不同区域,然后对位地退回到相关部门进行处理。车间主任施中春告诉我:“一件衣服在工厂里可能是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万分之一,可是到了顾客手里,那就是百分之百。若是出口的产品被发现有问题,公司不仅要收到几倍于产品价格的处罚,而且信誉度将会大打折扣。”因此质检工作必须严谨,认真,不容有差错。
接着我在板房和生产车间进行了两天的工作学习。在这里我几乎无法帮上忙,因为这里的工作需要有很强的动手能力,不过我认识了从法国引进的先进的服装CAD系统。师傅做好的母版,用扫描仪输入进电脑,再进行号型放缩,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以往用手工一两天才能完成的放码工作,用电脑近十分钟就可以完成,而且精确度要高于手工。完成后的大货板通过笔式绘图仪打印在麦架纸,而且绘图仪使用普通圆珠笔,成本极低,一套完整的纸样只要几分钟就可以投入生产使用,从这里我看到了运用高新技术所带来的便利和效率。
在实践的最后几天里,我都工作在包装车间,这里的工作都简单而又单调,主要就是把检查通过的衣服分码,叠好,挂牌,最后入箱出货。但是它的工作量很大,是所有车间里工作量最大的。因为三个生产车间的衣服都要在这里包装,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衣服送到这里,有时工作量大的时候,这里要全体加班到晚上十二点。在这里我可以近距离地接触农民工兄弟,并在与他们一起工作的过程中,听到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现状。在短短几天里,我就深切体会到了农民工的劳苦,无助和不满。他们几乎一个月才有一至两天的休息,每天都要工作快十二个小时,而一个月下来才只有一千五百左右的工资,而且公司对他们有及其苛刻的规定,若是请假一天,不管什么理由都将扣除80元钱。
本人看法:
一,工厂大部分都由人工完成,在流程中人力与设备不能有机的结合,严重降低了生产效率。因此公司应注意有效地把人机结合,避免由于人机不协调,严重浪费时间,增加成本。
二,我观察到由于各车间缺乏默契,经常出现工作任务完成不好的现象,有的车间忙得热火朝天,有的车间却谈笑风生,无事可做,因此我认为公司应该思考相应对策提高各个车间的默契度,提高效率。
三,在工作期间我感觉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大多数都只是完成自己手上安排的任务后就上网看报,我从一位业务员那里得知,公司近五年来已没有涨过工资,而在惩罚条例上却又增加不少,因此我建议公司在奖惩条例上应该更加合理,使工资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有所调整,并适当的增加一些奖励措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一个多月的实践转眼而过,回顾实践生活,我在实践的过程中,既有收获的喜悦,也有一些遗憾。那就是对服装企业有些工作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表面,看人做,听人讲如何做多,亲身感受做具体处理一些工作少,还未能完全领会其精髓所在,但也使我对服装企业生产有了深层次的感性和理性认识,对服装的流程有了更深了解。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传统教学模式的工艺课与实践课是分立的,这就导致在实践过程中出现了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因此在今后的学习中,可以根据不同内容,实践教学中具体情况,灵活采用更有效的方法。比如说可以先讲后练、先练后讲、边讲边练,或采用现场教学,让学生自学等多种形式进行。更完善我们“1+1”教学模式所提倡的学用一致,讲练结合,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等原则。在此我还要感谢尼彼欧制衣有限公司给这一次实践学习的机会,更感谢领导关心和各位师傅对我们的倾囊相授,为我的将来走上服装这条路,开启一扇通往成功的大门。服装企业的发展虽然艰难,天地却是非常广阔的,它的发展也是永远没有止境。但是,服装市场竞争从根本上来说是创新能力的竞争,尤其是产品创新能力的竞争。外贸服装企业要发展下去,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就必须加强对服饰文化本质的把握和对其发展趋势预测能力的竞争,开展自主创新的发展,只有这样的竞争,才能形成良性循环,才能促进中国服装业的进步。
在实践过程中,思想上,我严格要求自己,刻苦钻研基础知识,积极学习各种采购的方式方法,踏踏实实一点也不放松,我认为好的学习方法对学习知识很有帮助,所以每次实践过后都会总结一下经验,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方法,但我没有满足,在休息的时候,查找学习相关的资料,也学到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同时也巩固了专业技能,.更为重要的是,这也是理论与实践的一次尝试,是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丰富理论的体验,在这个过程中,我获得了团队协作的锻炼,独立思考能力的提升,同时,为以后实践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大学生服装厂社会实践报告5
这个暑假,为了增加动手能力,我找到了一家服装厂进行了一个月的社会实践。
首先,初步了解了服装厂的整个运营情况。对与一个服装厂它的基本流程是:订单→生产→库存→客户。订单影响着整个企业的运营和发展;生产则是保证工厂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库存是服装产销的必经阶段;客户是企业获取生存的对象。它们是环环相扣、缺一不可的。对其进行的初步了解启发了我对生产效益的理解,一道我正确处理资源配置和人员配置,促使我以尽量少的人员以及尽量短的时间完成高质量的产品,这些对我以后无论从事何种工作都会受益匪浅。
其次,工厂是课堂知识的延伸和扩展。在工厂期间我所学到的全是一笔不可估量的财富,我从未曾听闻过的到亲手操作;从对工厂理解的误区到熟知工厂的各项运营,无一不证明着自己的一种成熟与进步,尤其是在此期间认真观察和学习的服装工艺流程。
通过对本厂设计产品结构特点、工艺要求、生产方法与设备性能的了解与掌握,我可以正确的确定其工艺流程,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阶段:
一、裁剪:验料→排料→铺料→开裁→验片→分包→编号→扎包→送缝纫车间
二、缝纫:小片加工→组合缝纫→成品检验→送整烫包装车间;
三、整烫与包装:
1、上衣,烫内袖→烫外袖→烫左右肩→烫里襟→烫门襟→烫烫背胁→烫衣领→烫袖癃→烫袖山→修正熨烫→钉扣→成衣检验→包装→进库;
2、下装,烫腰身→烫下裆→钉扣→成衣检查→包装→进库。
每一道工序都有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当然也都有其配套的机器,主要机器设备有:设计、裁剪、粘合、缝纫、饰绣、琐钉、熨烫、包装和其他辅助材料。只有在正确掌握了服装的工艺流程之后才能更好的制作出高质量的产品,而这些往往从课堂中难以既准确性又争对性地去获取。
再次,磨练的同时,获取了知识又启发了我的创作思维。在学校通常只是按图索骥,而在工厂每一个细节都需要自己去字靠和钻研,在每一次的失败中成长壮大。特别是在打版室里的那段时间,从收集素材扩大知识面到动手绘图查找缺点、错误并更正再到吸取经验积极面对,我的投入在不知不觉中进行了丰收。
在采购中了解服装面料的分类与选择。服装面料主要包括:纤维制品、裘革制品、塑料制品和其他制品,其中较为常用的纤维制品又包括机织物、针织物和集合制品。服装材料的繁多是满足于服装种类的多样。我们则需要深入了解然后投其所好,根据服装的用途和要求进行选择。比如精纺尼绒手感柔软、呢面细洁、织纹清晰、色泽鲜艳,用做春秋女装或冬季女面衣面料;再如长毛绒一般作为冬季大衣里子、衣领、帽子和手套等使用。
而服装辅料的选用也极其的重要,主要根据服装的种类造型要求、花色及穿着、保养方式等确定的选用的辅料应在外观、质地和性能上同服装面料相匹配,选料得当可以提高服装的整体效果和档次,反之,将影响服装质量与销售。
在制图中我可是扎实基本功、修正自己、学会思考和变通,理解了学会打版是短时间的,而学好打版却是长期的道理。没一个具有创新思维的.人们,他们的成功不是偶然和运气,而是需要辛勤耕耘的结果,我懂得了汗水是成功的必经阶段。
然后,真正学会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假如你咬文嚼字,依旧照本宣科的去读解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关系,那么你还是停留在理论的阶段,只有参与行动,你才会体会实践所具有的真正魅力。例如:对机械理解的误区,在实际操作中得到了纠正;对服装制作工序刻板化了解,在动手制作中深受启发,知道了不同材料、不同款式的服装各自有相应的配置和不同的流程安排而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一次制图都使我不断发展问题、解决问题并在实践中得到了引导。
在工厂实习的一段时间里,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在了实践上,慢慢的发觉并不可以将理论直接的运用于实践,而是需要敏捷的反应力和成熟的思考力相辅相成的。而这些不仅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还需要一种叫做智慧的东西。
最后,实习期间让我看清了外来的方向,不再迷茫。在大三这个通常大家会乱了阵脚的时刻,我找到了自己的方向,知道了自己能做什么和要做什么。而在短期内我该做的是:第一,学好英语;第二,学好专业。我热爱自己的专业,喜欢一切和服装有关的信息,对美的东西特别的眷恋,所以以后我一定要进如这个行业的圈子,而并不会象一些人一样扬帆转舵追寻属于他们的另一片天空。
我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打版师兼优秀的经营者,尽管梦想总是难以实现,但我要用剩下不到两年的时间用功钻研和发奋图强,我相信自己的定位,更相信我行,并且矢志不移。
总之,在工厂的短短半个多月时间是逐步成熟、完善自我的过程:弥补课堂知识欠缺的同时增长了社会经验;增长了见识的同时学会了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学会了意志坚定奋斗的同时做出了正确的定位。
对于我来说,大学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也是美好的,所以在大学里可不能迷失了自己,大学时用来学东西的,不是用来玩的,这个道理你必须要懂。所以我的大学生活一直都有牢记这一要点,在不断的努力和学习,生活过得很充实,学习的知识也很多,这才是上大学的最高境界。
我在大学里学的是会计专业,所以要出去实习一下,感受一下外面的情况。
一片叶子属于一个季节,年轻的莘莘学子拥有绚丽的青春年华,谁说意气风发的我们年少轻狂,经不住暴风雨的洗礼?谁说象牙塔里的我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走出校园,踏上社会,我们书写一份满意的答卷。
我在酷热中迎来了作为大学生的第一个暑假,也满怀激情地参加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作为一个大学生有别于中学生就在于他更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注重素质教育的今天,社会实践活动一直被视为高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世纪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
实习是每一个学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也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会计是指对具体事物进行计算、记录、收集他们的有关数据资料,通过加工处理转换为用户决策有用的财务信息。会计作为一门应用性的学科、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工作,是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经济管理离不开会计,经济越发展会计工作就显得越重要。
随着会计制度的日臻完善,社会对会计人员的高度重视和严格要求,我们作为未来社会的会计专业人员,为了顺应社会的要求,加强社会竞争力,也应该严于自身的素质,培养较强的会计工作的操作能力。于是,这个暑假,我到台州医院的财务部参加了社会实践,看他们如何工作,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从7月5日到8月3日,虽然是短短的十天,我学到了不少课本里学不到的知识。我初步了解了财务的使用和会计处理的流程,并做一些简单的会计凭证。
我认真学习了正规而标准的医院会计流程,真正从课本走到现实中,细致地了解了医院会计工作的全部过程。实践期间我努力将自己在学校里所学的理论知识向实践方面转化,尽量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期间我遵守了工作纪律,不迟到,不早退,刚到财务部会计室,先看她们以往所制的会计凭证和附在会计凭证上的原始凭证,由于以前在学校学过会计凭证,借贷等知识,所以对会计凭证不是太陌生,因此借着记忆加上学校里所学过的理论对于区区会计凭证完全可以熟练掌握,但是这种浮躁的态度让我忽略了会计循环的基石。
会计分录在书本上可以学习,可一些医院帐单、收据、收费清单、汇票等就要靠实践时才能真正接触,从而有了更深刻的印象,别以为光是认识就行了,还要把所有的按月按日分门别类,并把每笔业务的单据整理好,用图钉装订好,才能为编制会计凭证做好准备。
这一天,我看会计王师傅审核原始凭证,她根据原始凭证所必需的要素认认真真审核了原始凭证后,进入录入记帐凭证的界面,先按此笔业务录入简明而清楚的摘要,然后按会计分录选会计科目,并在相应的会计科目的借方和贷方录入金额,在这里我学到了课本里学不到的知识,如一些医院专用的会计科目,如应收医疗款/门诊医保,预收医疗费/门诊病人预交款,医疗收入包括门诊收入、挂号收入、检查收入、治疗收入等,药品进销差价等。
通过十天的学习编制记帐凭证工作,对于各个会计科目有了更加深刻而全面的了解,并且对于我把书本和实践的结合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除了学习编制记帐凭证外,还初步大概地了解到每一种原始凭证的样式以及用途。从制单到记帐整个过程基本上了解了个大概后,就要认真结合书本的知识总结一下做账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除了学习以上知识外,我也粗略了解了出纳的工作,别人一提起出纳就想到是跑银行的,其实不然,这只是出纳的一项重要工作,出纳的业务比较繁琐,还要保管现金,支票和收据等等,所以需要非常细心。
是的,课本上学的只是都是最基本的知识,不管现实情况怎样变化,抓住了最基本的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如今有不少学生实践时都觉得课堂上学的知识用不上,出现挫折感,可我觉得,要是没有书本知识作铺垫,又哪能应付瞬息万变的社会呢。
经过这次实践,虽然时间很短,可我学到的却是我一个学期在学校难以了解的,相信人际关系也是现今不少大学生刚踏出社会遇到的一大难题,于是在实践时我便有意识觉察前辈们是如何和同事以及上级相处的,而自己也虚心求教,使得十天的实习更加有意义,此次的实践为我们深入社会,体验生活提供了难得的机会,让我们在实际的社会活动中感受生活,了解在社会中生存所应该具备的各种能力,利用此次难得的机会,我努力工作,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向财务人缘请教,认真学习会计理论,学习会计法律法规等知识,掌握一些基本的会计技能,从而意识到我以后还应该多学习什么,加剧了紧迫感,为真正跨入社会施展我们的工作,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这是我近几年来最长的一次寒假,作为大学生,学习之余应把握利用好空闲时间,投身于社会实践。
本人从高三毕业的暑假开始,积极参加各种志愿服务。参加志愿服务有利于提升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奉献与合作精神,并有利于推进社会福利工作顺利进行,体验到助人为乐、服务大众的自我满足感。
本人在本假期一共参加了三项志愿活动。第一项是春节制作美食进行社区长者探访活动,第二项是作为舞台工作人员参与社区服务中心组织的“免废生活”广府迎新年大型文化庙会活动,第三项是作为摊位工作人员参与社区服务中心的元宵社区文化活动。
先说说第一项志愿服务,在该活动作为义工我们先是对有该需要的长者家庭进行探访。在探访过程中,我们需要了解到有关长者的起居饮食,以及一些关于其身体状况的注意事项。更重要的是,我学到了一些关于做探访任务的关键要点与技巧。在与长者交谈中,作为年轻人与长者聊天多少存在一些代沟,会不时遇到尴尬的无语情况,但我也会在交谈过程中在脑海尽可能地去寻找话题,尽管一开始有时感动不自然,但多尝试则能比较自然地带出话题,这让我学会了和长者沟通的技巧。之后,这个探访活动仍会进行,届时我将和同组拍档一起制作适合的美食。在我所探访过的家庭中,有独居的长者,有行动不便而且无儿无女的长者,他们非常需要我们的关爱,而且我们年轻人能给他们灌输活力,带来新鲜感给他们单调的晚年生活增添色彩。
关于第二项,先讲讲“免废生活—快乐新春市集”活动。该活动丰富多彩,有物物交换摊位(居民之间闲置物品进行交换成为实用物品的环保做法)、舞台区表演、游戏体验区以及“财神爷”派“利是”,给社区增添了浓烈的新年喜庆气氛。我作为舞台区工作人员,帮忙进行维持舞台秩序与帮忙递上相关奖状与奖品。我从中了解到表演流程以及一些相关注意事项,令万众瞩目的舞台区表演成功演出,以及颁奖环节顺利进行,给这天的活动热场,提高大家的兴奋性。活动过后我与其他义工帮忙收拾场地物资,养成善始善终的好习惯。
正值元宵与情人节邂逅的日子,社区服务中心再次举行活动,这次是趣味性极强元宵社区文化活动,各项活动名字也相当有趣,有“马上高”、“马上传球”、“马上开口笑”等等。而我负责的是传统节目—灯谜摊位,我万万没想到该摊位如此火爆,在尚未开场之时不少长者已经在灯谜前苦苦冥想。待到开场之时,一群人蜂拥而上,令我应接不暇。在我们工作人员多次提醒下,可是居民还是没有按要求排队等候,拼命地围着我们问答案,无奈之下我只好耐着性子一个一个来兑奖。场面十分热闹,我也遇到各种各样的居民,有不耐烦、功利的大妈,有经常来询问答案的残障人士,也有对猜谜认真对待的小朋友。最令我深刻的是,有个拉着三四岁的小孩来体验游玩的老奶奶,她和我们说她们不认识字,但就差了我们摊位的印花,希望给孙子换礼物。我怔了一下,和义工对视,点头,说:“好吧,这个印花送给你,祝你玩得开心!”老奶奶和孩子都十分愉快地感谢我们而去。其实是否能够猜中灯谜并不重要,是否严格遵守定死的规则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居民玩得开心,这才是体现我们的服务是否做到点子上。
这个假期的志愿服务工作令我十分难忘,也充实了难得的漫长寒假,也锻炼了我自己的组织能力、合作能力。我相信,每一次的义工活动,我都能成长不少。
最后分享一下我在义工心得分享会上,一位已退休的从国外回来的义工的话令我颇为深刻,也充满了对我们年轻人的希冀:“先不论国内的义工服务质量服务如何,能看到祖国有如此多的青年投身到社会服务这是令人欣慰和高兴的,年轻人能积极参与这样的活动,对社会有所作为,值得表扬。”
2.服装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 篇二
一、改革文化课的教学模式
服装专业教学要处理好学生文化基础知识学习和职业技能训练的关系、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的关系, 就要把普通文化课内容与服装专业课内容结合起来, 强化文化课为专业课服务的职能。如语文课人物传记章节中插入服装设计大师的成长历程、设计风格等内容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应用文写作中插入学写服装市场调查报告来锻炼学生写作和对市场的分析能力, 通过插入对名牌服装企业管理案例的学习来提高学生对企业文化的了解。
数学学科则侧重于数学基础知识在服装生产、仓储管理、服装营销等环节的应用和在人体测量、结构制图等方面的拓展, 尽可能让数学课服务于专业课, 提高学生学习基础数学的兴趣。
英语学科则侧重于服装日常用语及企业生产用语, 让学生理解英语学习对工作和生产的作用, 实现学以致用,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其他像政治学科则侧重于国家服装行业法律法规及职业道德方面的学习, 计算机课则侧重于服装专业CAD、photoshop等软件知识的学习和应用。
实践表明, 文化课学习与专业课相结合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这些课程的兴趣, 也给学生提供了在专业实践中如何应用这些知识的途径, 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根据市场流行适时调整教学方案
服装专业课教学遵循教材但不完全依赖教材, 以教材为基础, 把市场上流行和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服装引入课堂, 激发学生的动手欲望, 培养实践能力。去年市场上流行贝壳衫, 我们就适时调整了教学方案, 专业课上设置了三大模块教学。一是款式设计, 教师通过上网搜索、市场调查及搜集有关贝壳衫的书籍、图片, 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贝壳衫适应的色彩、面料及款式图片。二是结构制图, 通过1:1的基型图向学生讲解示范贝壳衫款式变化的方法与技巧, 包括衣身、衣袖、衣领及分割线还有相关部位的装饰等。三是缝制工艺的方法与技巧, 将传统工艺与现代工艺相结合,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按现代企业生产要求去缝制, 以适应企业岗位的需求。通过贝壳衫的三大模块的教学, 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中掀起了制作贝壳衫的热潮。用市场的力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也促进学生技能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同时, 教师还引导学生制作了与贝壳衫搭配的裤、裤裙等下装, 还参观了生产贝壳衫的服装企业,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贝壳衫的生产流程, 夯牢了这一阶段的学习基础, 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三、让学生有成就感
作为专业教师除了要有过硬的专业能力, 严谨的治学态度、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之外, 还要高标准要求学生, 为学生创造体验成就感的机会。在这方面, 我们进行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尝试。
一是根据学生特长爱好, 分组教学, 因材施教, 除基础知识必须掌握外, 每位学生自行选择一项技能长项作为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教师根据自己专长, 分组认岗。学生也可以选择老师, 选择技能组。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 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 获得最佳发展。有计划、有步骤地让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进步, 并且按照企业要求, 省技能大赛的要求来定期开展竞赛, 并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和精神鼓舞, 让学生感觉到他对技能的掌握很好, 这一阶段他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在分组教学的学习中体验成就感。
二是适时进行总结。一个章节学习结束后, 要公平公正地进行阶段性总结。如“女衬衫的制图与工艺”这一节结束时, 要求每位学生设计制作一件衬衫参加作业展, 并请评委观看师生点评, 评出最佳工艺奖、最佳款式奖, 让优秀学生成绩得到肯定认可。作业展不仅可拓展学生的思维, 开拓学生视野, 大大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技能水平, 而且可以促使其他同学找到自己的不足和差距, 明确努力的方向, 获得专业学习的成就感, 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三是围绕培养“第一线初中级技术人才”这一定位, 定期举行校级技能大赛, 重在考核对服装制图、服装工艺知识的掌握及灵活运用。通过制图教学为服装的打板、推板打下坚实基础;通过工艺教学使学生熟练掌握各款式的工艺流程, 为就业打下坚实基础。技能大赛要求每一位学生都要参加, 除了设优秀奖之外, 还设进步奖, 旨在使每位学生都能掌握最基本的就业本领。竞赛的核心评分标准就是速度和质量, 通过竞赛让学生明确最基本的学习目标, 引导学生掌握生产第一线必须具备的技术能力, 为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举办技能大赛是推动教学质量提高的动力源泉, 是培养在服装制造或服装贸易企业从事服装制板、车间管理、设计助理等工作的技能型人才。它并不是单纯的操作练习, 而是能够较全面地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 让学生有压力、有动力、有目标、有理想。因此, 我们教师也要不断更新观念, 不断关注服装行业动态, 不断地学习企业先进技术, 更新内容, 把握重点。学而不厌, 勇于创新, 以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先进的教育理念来提高教学质量。
四是对一部分成绩优异、表现突出, 有条件的学生, 支持和鼓励他们举办个人服装设计模拟发布会。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提高学生的设计水平和技能水平, 为其他学生树立榜样, 激励其他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了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进步感、成就感, 树立自信, 配合毕业班的毕业汇报表演, 我们要求非毕业班的学生也要有作品参加, 强化和激励学生的成就意识, 提高学习服装专业的兴趣。
四、推行生本教育
举个具体的例子来说, 如学习裙装结构制图后, 我们可以通过市场调研, 上网搜集一些流行的裙款, 教师制作流行裙装样品, 并绘出样品的款式图, 通过对款式图的分析和讲解,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裙装款式的变化规律, 自主地去打板、裁剪、制作。对于学生在制图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 教师要耐心地给予讲解, 对于制作工艺处理不好的, 教师要及时地给予准确示范。对于一部分比较突出的学生要给予鼓励和支持。同时, 还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归属感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为服装企业的生产分工越来越细, 这就需要员工之间协调合作。一个没有合作精神的学生很难适用企业生产的环境, 在工作和学习中的积极性就会受挫。因此,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强化了学生合作意识训练。如对学生进行了技能长项选课分组, 每一小组成员通力合作, 互相帮助, 完成阶段性的学习任务。同时与责任教师考核挂钩, 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个人对集体的作用, 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 培养集体归属感和与他人合作的意识。让每一位学生都在集体中得到尊重, 得到发挥。在与他人的合作中获得成就感, 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注重教师指导的示范性和创新性
师者, 人之模范也。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榜样, 这种感染力和示范性是其他任何职业都不可代替的。因此, 我们通过集体备课的形式统一教师的教学思想, 让基础文化课教师也参与专业课集体备课, 了解学生专业教学进度, 更好地为专业课服务。发挥教师的互学作用, 提高协调能力和合作意识, 真正起到以身示范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教师进入课堂要保持激情, 用情感去感化学生, 同时还必须了解市场。针对这一点, 我校建立了一套相对完善的奖励机制, 定期抽调教师深入市场调研, 掌握市场动向, 了解市场的新工艺、新款式、新面料、新色彩, 深入企业车间, 学习企业的新工艺、新方法, 以便在课堂上能把第一线资料传递给学生,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现代教育是创新教育, 其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师要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 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 结合课堂实际和学生的特点合理地组织安排教学内容, 灵活尝试各种新的教学方式、方法,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从学生感兴趣的具体产品入手, 根据产品的款式、面料及色彩的搭配等来运用相关技术。在学生实践后获得一定感受的基础上, 再就相关原理展开讨论。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原本宽泛、乏味的知识点, 因为有了具象的服装产品为载体而显得实用、生动。比如我们在学习裤装的结构制图时, 课本的制图偏重于基础, 且款式较传统, 面对千变万化的裤装款式, 教师要先安排学生进行市场调研, 让学生讨论, 归纳学生自己喜欢的裤装并画出它的正背面款式图。然后教师先向学生准确地讲解与示范裤装的款式变化规律, 如裤长的变化、裥和省的变化、裤腰的变化、口袋的变化、中裆和脚口的变化等。最后让学生运用裤装的款式变化规律, 根据市场产品相关技术, 开拓思维, 自主创新, 自行设计并制作自己的“理想”裤。在学生制作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积极的引导和指导,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以上的教学实践, 我校已取得了初步成果:服装专业的教学质量有很大的提高, 学生的学习参与率达到100%, 专业技能会考达标率100%, 岗位适应率也达到100%。每位学生能够掌握企业生产所需要的技能, 能够胜任企业的岗位工作, 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和赞赏, 这就说明我校进行的教学改革是成功的。
当然, 我校服装专业进行的教学改革尚处在尝试阶段, 很多方案还有不完善的地方, 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和改进。我们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地改革, 为探索更有效的提高中职服装专业教学质量的途径而不懈努力。
摘要:中职服装专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影响学生的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就业能力。本文围绕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率, 对采取适合中职学校学生学习心理特点的教学方式进行了探讨。通过文化课服务于专业课, 专业课教学引入市场流行元素, 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获得成就感等教学实践, 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积极性, 进而提高服装专业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积极性,成就感,课程改革,教学质量,职业服装教育
参考文献
[1]方丽萍.服装专业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J].科教新报 (教育科研) , 2010 (14) .
[2]裴霞.服装专业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论坛, 2009 (2) .
[3]刘芳英.从市场需求看服装专业教学内容如何设置[J].成才之路, 2009 (16) .
[4]刘云霞.服装制作工艺教学方法浅谈[J].科教新报 (教育科研) , 2010 (30) .
3.服装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 篇三
关键词:服装教学;课程衔接
自上世纪80年代,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领域开始尝试在借鉴国外已有模式的基础上探索建立属于自己的特色结构体系。经过三十余年的不断发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方法,使得这个起步较晚的专业渐渐步入了规模化的阶段。面对市场急速扩张的人才需求和服装行业品牌意识的迅速提升,作为艺术院校的服装专业教学工作者,能够感受到企业对学生综合审美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的要求日益严格。传统的服装教学模式已经难以突显出专业教学的深度和特色,对课程之间关联性的探讨无疑是改革试验阶段的一项重要内容和主要任务。
一、服装专业主干课程的类型和关联性分析
服装专业非常重视学生对艺术的理解、对技术的把握以及对市场的认识这三个重要方面的能力。而对技术的把握则是其中最核心的部分,包括传授设计思维方法的设计理论类课程、提升设计表达能力的手绘及电脑技法课程、从设计向制作过渡的结构制图课程、和掌握一定实际制作能力的工艺类课程等。目前许多国内的服装专业院校在设计思维方法论的教学改革中已经初步形成了各自的特色,而在其他类型课程的教学模式突破方面则稍嫌滞后。例如工艺课程的内容过于陈旧,且与设计理论课程的前沿性缺乏呼应等。此类问题的出现一方面源于硬件设施条件的限制,另一方面也源于课程之间关联性结构关系的不完善。首先服装专业教学中的技术环节知识内容应该依照设计工作流程的顺序来安排。即服装艺术设计在前、服装工程制图居中、服装工艺制作在后,这种设置有利于学生形成高效率的习惯性思维模式,适应了市场对人才专业能力的要求。也应使课程的内容在不同的学期,依据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术水平进行穿插结合,通过专项、专题设计任务的安排使三者不断渗透,随着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最终融为一体。
二、服装专业设计技术类课程衔接的教学尝试及成果
笔者一直希望能在自己的课程内容中体现出对以往课程知识的有效利用和针对以后课程知识的开放性、延续性作业设置。以女装设计课程为例,首先是确定一个统一的课题内容并与接下来的制版、工艺课程的核心内容保持一致。在女装设计课程中,除了常规的知识讲授之外,学生将完成该课题调研阶段和设计阶段任务;而在接下来的女装专业制图课程中,除了常规的基本造型结构制图和一些原理知识的讲授之外,学生还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自己设计的款式制版;在最后的女装工艺课程中,学生就可以完成服装的制作,并在此过程中修正设计阶段的不足总结出整个流程中的关键问题。这种连贯的实践课题将使学生体会到想像与实际的差异,最重要的是能够真正建立起基于对服装生产实践理解上的设计思考方法。
此外,對该课题任务要求的细化则能够促使学生主动的运用已有知识和技术,推动设计部分的顺利进行。例如在设计基础课程中为学生解决了如何展开调研和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的问题,而这些技术方法在该课程的作业内容中将有更为详细和具体的要求,比如以工作日志的方式记录调研步骤和信息收集内容,并最终整合成展板的形式上交。这得以让老师轻松掌握学生在此前课程中积累的能力水平和还需要进一步深入引导的内容,同时使学生完成了从欣赏借鉴到独立构思的跨越式转变。课程结束阶段的设计完善期,不仅巩固前期服装效果图课程掌握的基本技法,还使学生不得不从实际款式的结构比例和装饰手法设计角度深入和精细的完善服装正反款式图。这使学生从效果图课程中天马行空的艺术性表现思路逐步加入更多理性的专业结构和工艺理解。
女装设计课学生上交的作业内容,前后包括了以下几个部分:(1)调研内容的总结和分析(以展板的形式呈现),这部分内容反映出学生现阶段艺术审美水平、对设计元素挖掘的思维水平、对构成形式美的把握等。尤其是通过服装造型设计部分的调研内容可以看出学生对设计的方法论部分理论内容的理解深度,通过色彩调研部分内容则可以看出学生对色彩构成学中各种搭配及采集重构手法的应用现状。(2)设计草图册及效果图、款式图展板,从完成情况中可以了解学生的在手绘技法方面的不足和优势。款式图的部分则体现出学生对局部造型的比例关系认识和细节创新设计能力。(3)平面结构图或立裁的样衣片,这部分内容看似脱离了设计类课程的教学任务,但却能给学生在下一门工艺课程提供延续的基础。随着对结构理解能力的不断提升和工艺流程及细节差异性的学习,学生将逐渐得以打通设计构思和完成作品之间的重重阻碍。在此基础上快速提高综合实践能力,并避免在以后的设计中出现不计后果、无法实现的造型结构。
在接下来的女装制图与工艺课程中,学生除了完成基础的版型设计和原理知识学习及样衣制作之外,还需要继续完成上一门课程延续的课题。作业内容包括:(1)女装设计课程中上交的结构图的修正图、以及标识修正原因和所有数据的1:5结构比例图。这部分内容将在专业结构老师的一对一指导下完成,再次使学生明确数据关系对服装造形视觉效果的影响。(2)上交最终样衣成品。学生的实际制作水平将面临巨大挑战,包括对面料表面的装饰再造也再次检验着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水平。(3)拍摄样衣的平面宣传照,并利用电脑排版制作成海报形式上交。与学生的摄影课程直接衔接,也可以使学生有机会充分利用形象设计课程中所学知识发挥创意和个性,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使其在类似游戏的状态下结束全部课题内容。
总体来看,这种连贯型的课题设置有效检验了学生目前的综合技能水平。包括:构成中的形式美法则、服装设计方法论知识、材料性能的理解和二次改造、服装结构制图及立裁运用、服装工艺流程及细节设计、服装摄影技法、形象设计、电脑软件应用等等。这种长期的持续性的工作迫使学生必须运用原创性思维,每个环节都需要依靠自己不断面对和挑战自己的劣势,同时激发学生发挥个性化优势。在课题结束时,每个学生都会对自己的专业能力特点有比较清晰的认识,而这种认识就会成为学生今后课程学习中的主要动力和压力。
三、关于此次课程衔接方法实践的反思
此次教学方法的实验历经两门课程共8周时间,总学时数为112。在以往教学内容基本不被删减的基础上,相对增加了学生的工作任务和工作难度。从学生的反应来看,在设计调整阶段和工艺制作阶段的工作量和压力较大,这也使得部分基础弱、心态不够稳定的学生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因此在最忙碌的阶段就需要老师不仅要从技术上给予指导,还要关心学生思想情绪的变化,及时给予支持和鼓励。尤其在学生面临瓶颈无法突破时,应该多以肯定和引导为主,避免打击和过多的比较,帮助其及早调整状态找出解决方案。另外,很重要的一个点就是相关课程教师间的相互沟通和合作。无论是对课题的筛选研究、对学生进度的及时反馈和对一些课题专业问题的讨论。
通过本次课程内容的改革实验,积累了许多宝贵的思路和成绩,也由衷体会到教学方法创新所带来的显著效果。无论从知识内容的融合和灵活运用角度还是从提升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角度来看,课程之间的衔接和呼应都是一个有着积极意义的尝试。在当前服装行业对专业人才的综合水平要求越来越高的趋势下,作为教育者更应该主动地突破传统教学思路和模式,为不断提升教学质量而努力。
参考文献:
[1]肖颂阳.论实践在服装设计教学中的重要性[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0,(6).
[2]李凌.服装设计创意思维训练的教学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9,(10).
4.服装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 篇四
大连工业大学 实践创新团队
【内容摘要】 服装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特色等方面必须进行深化改革。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适当增加实践教学比重。把实践教学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取校内、校外相结合的两种实践教学模式对服装人才进行培养。一是合理利用校内资源。主要对于低年级学生,在服装基础理论课学习和专业基本技能掌握阶段,要充分利用校内资源把实践教学环节放在校内实验室进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他们会根据个人今后发展目标和工作意向选择相关专业方向的服装工作室。二是构建校外学习的平台。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培养模式。可以利用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组织学生去参观实习。组织学生广泛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两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共同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等。提高服装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在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今天,符合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找到理想的工作。实现自己的目标,为社会做更多贡献。
【关键词】
服装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实践教学
随着高校服装专业的增设和近年来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服装专业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一些院校办学特色突出,办学指导方针明确,毕业生具有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同时社会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很受用人单位青睐。相反一些
院校办学特色不鲜明,人才培养模式陈旧,导致毕业生专业知识滞后、实践动手能力差,就业时面临诸多困难。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服装专业必须在办学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各种形式的特色改革,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服装产业步伐。我校服装学院成立于1985年,迄今已有二十六年的办学历史,是国内最早开设服装设计专业的高等院校之一。学院现有在读本科生及研究生1400余人。设置服装设计、饰品设计、服装设计与表演等六个专业及方向,其中服装设计与工程、设计艺术学两个专业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是东北地区唯一具有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目前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在全国服装院校排名中名列前茅,被评为国内服装院校学科评价A+类、学科排名前5%的优势学科,多次获得中国服装教育最高奖项——育人奖,被评为辽宁省重点学科、示范专业和艺术类创意产业紧缺人才培养基地。在新形式下,我校服装学院只有不断探索新的创新实践模式,与时俱进,在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特色等方面进行深化改革。教学改革必须充分考虑服装行业发展对服装人才的要求,强化实践育人环节。要适当增加实践教学比重,把实践教学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加强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等。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服装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一、合理利用校内资源
1、校内实验室培养模式
我国高等服装教育要求大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要掌握系统扎实的服装理论知识,也需要深入了解和掌握服装企业的生产管理、生产工艺流程、品牌经营理念以及市场营销、消费者购买心理等。服装行业需要大批有实际经验的技术设计人员和经营管理人才。我校于2011年成立纺织工程(服装工程方向)专业,将本来属于两个学院的优势专业转而创新合并,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此专业的开设积极的顺应了时代潮流和社会需要,通过此次调整将有助于服装工程与纺织工程的有机结合,将服装设计制作与纺织品设计结合,使学生学习服装的同时了解纺织面料制作,形成产业链的对接,把我校服装与纺织两大优势学科互补,使学生可以在服装实验教学基地和纺织实践教学基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利用校内优势,组织学生进入艺术设计学院雕塑实践中心,让学生全面的熟悉了解理解人体构造,亲身体验人体结构设计方法、技巧,而后应用于服装专业成衣制作中。
我校根据服装学科的发展定位,不断扩大实验室的规模,完善功能增加投入,于1995年正式成立服装设计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通过整合及筹建,几年来陆续建成服装工艺实验室、服装CAD实验室、三维人体测量实验室、VMD陈列实验室、数字化信息采集实验室、针织服装设计与工艺实验室、立体设计实验室等。让学生有条件较早了解和掌握先进设备的使用。并配备有生产一线实践经验的实验教学人员,这样能提升实验教学水平。教师在重视基础知识传授的同时,更要注重知识的应用能力培养,提高学生应用基础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低年级学生,在专业基本技能掌握和服装基础课学习阶段,充分利用校内资源,把实验课的地点放在校内,因为低年级学生缺乏对服装行业的了解,他们普遍认为自己学的是服装设计,毕业以后从事画效果图的服装设计工作,因此对《时装画表现》等艺术设计等课程比较重视。相反对《服装结构与工艺基础》等课程存在偏见,认为服装结构制版和工艺裁剪制作等基本技能训练是裁缝工匠的活,不是一个服装专业大学生应该学的。因此对学校安排的各种实践环节不重视,不能认真对待。这样的后果导致大多数学生的设计作品只能纸上谈兵,因为缺乏对服装结构的掌握和基本工艺技能的了解,使许多想法在生产实际中无法实现。设计流于形式而脱离实际。学生往往眼高手低,实际动手能力差。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服装专业本身的特点,就要适当增加实践教学的比例。例如《服装结构设计与工艺基础》课程。在实验教学环节的安排上,要把实验内容与前期基础理论内容紧密衔接。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把课堂所学服装结构理论知识灵活应用到实际设计和制作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不但能够画出流行时尚的服装款式,还能设计出结构合理造型美观,符合人体体型特征的相应纸样。并能熟练掌握各款服装的基本裁剪方法,缝制工艺流程及成品的质量要求标准。使服装结构设计基础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建立校内服装工作室培养模式
服装工作室的成立以服装专业的办学特色和课程设置为依托,按不同的研究方向分为服装造型设计工作室、服装结构设计工作室、服装饰品设计工作室等。由专业任课教师组成师资团队,也可聘请企业的专家、有丰富经验的工程师作为实践指导教师。进入服装工作室实行双向选择的形式。在学生未进入工作室之前,教师应把各个工作室的研究方向及研究课题向学生宣传,使学生对每个工作室的情况有一定的了解。对于高年级的学生,随着多门基础平台课程的学习,他们对服装行业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他们对个人今后的发展目标和工作意向都有所考虑,他们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然后教师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考核。服装工作室采用开放式的实践教学模式,学生可以灵活掌握时间来工作室进行实践活动。课题来源于教师的科研项目、企业实际需求和社会上的各种竞赛主题。学生可以在专业教师指导下围绕课题进行各种实践。在实践中必须强化学生的市场竞争意识。例如为企业开发新产品,必须让学生到社会参加一些实践调研活动。与厂家进行广泛的交流,掌握本品牌服装目前的市场营销状况,研究目标消费者购买心理,款式设计风格的定位。如果没有前期的准备工作,那么产品开发设计就可能脱离市场需求,不被消费者接受。通过这些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在生活实际中寻找创作灵感,找到设计作品的切入点,使设计作品既不脱离实际,又富有创新精神。学生在工作室完成服装产品从款式造型设计到结构制版,最后到成品制作的一系列完整开发设计全过程。通过这种训练能培养学生具有从事新产品开发、策划、设计及生产销售等广博的知识,使学生在校期间就具备市场竞争意识和掌握了解市场的基本方法,为学生今后参加工作走向社会奠定扎实基础。学生在工作室,不但在技术上掌握各种生产技术、技能,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而且同时学得了服装产品经营销售和服装产业的相关知识。在服装博览会和展销会上进行作品发布,向社会和企业展示教学成果,推销学生。
二、构建校外学习的平台
1、建立校企联合实训基地
服装教学的改革必需面向社会、面向市场以寻求特色。我校广泛联系社会,积极争取社会力量对服装教育的支持。根据大连地区服装产业发展状况,积极开发有代表性的校外实训基地,有效发挥其辅助实验教学的功能。有目标地选则几家大型服装企业和科研单位,我校根据服装专业的办学特点,对大连的服装企业
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先后与大连大杨集团创世有限公司、大连碧海企业集团、大连桑扶兰时装有限公司、大连华新针织时装公司、大连思凡时装有限公司、大连大商集团新玛特商场、大连和平广场等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并聘请企业的优秀管理者和设计师作为专业顾问、兼职教师,共同进行科技研究和市场开发。通过教学基地的实习、实践,学生专业知识的应用得到了有效地提高,达到了人才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目的。另外学校与商场或服装名品店合作开发学生服装作品。由学生担任服装设计、制作、销售等一系列实践活动的主角,全面体验服装出厂所面临的各种问题。
可以利用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组织学生去参观实习。在实习过程中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例如到生产车间参观实习,让学生到生产一线,对服装产品的设计开发及生产工艺流程有直观的了解和认识,直接接触一些先进的服装生产设备。有条件还可以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亲自动手操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够形成一种互动的学习方式。还可以组织学生与服装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开座谈会,畅谈服装行业的发展前景,讲解一些在服装生产实际中遇到的问题,同时把一些课题留给学生,引导学生思考,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可以请企业中的老毕业生介绍他们的成长经历,帮助在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这样在实践中学生清楚的了解服装行业对服装人才的具体要求。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随时为学生提供方便条件,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或寒暑假到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参加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完成自己的参赛作品。也可以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做毕业设计。学生边实践边设计,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学生的思想认识和专业技能都会有很大提高。这种实践模式使学生有机会有条件在校期间了解服装企业的生产和管理情况,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增长才干。、广泛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利用每年北京国际服装博览会、cctv服装设计大赛、国际时装周、大连国际服装节、宁波时装节等活动安排相应的年级分别参与这些活动进行实践教学。使教学实践具有开放性、实效性,为固定的专业课注入了新的内涵。由于服装专业自身具有强烈的实践性和手脑互动的特征,在实践课程教学中,授课内容针对
企业产品、赛事活动进行互动教学,有针对性地进行市场调研,评价品牌,提高学生的认识和实践能力。许多学生的作品被厂方采用,转化成产品进入市场,得到了市场的认可。服装设计与表演专业的学生实践活动更加频繁,不仅承接每年大连国际服装节的时装表演,而且参与国内外各大品牌的展示、服装节开幕式文艺晚会等活动,成绩显著,受到大连市政府的赞誉。例如我服装学院23名同学当选2008北京奥运礼仪引导明星团,是国内入选人数最多的高等院校,另有一名同学当选火炬手、一名同学当选护跑手,得到奥组委和大连市政府的赞誉。
3、国内外学习交流
通过研究国内外服装类名校的学习实践方法,积极地进行了自我改造工作。以东京文化服装学院为向导,学习其“以培育服饰产业界之通才为目标,综合性教授从制作服装的基础到应用之专业知识和技术”;以美国帕森斯设计学院为向导,学习其“专业课程与真实设计业界相结合,学生在学习时兼职服装设计工作”;以东华大学服装·艺术设计学院为向导,学习其“通过国际合作与交流,带动本科教育思路、方法、内容等方面的改革,全面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等。
同时加强了学校间、校企间的学习交流。多次邀请东华大学服装艺术设计学院张文斌教授,高级服装设计师、中国服装功勋人物李欣教授莅等临我校进行学术讲座;开展与国际著名日企YKK合作建立服装学院发展基金,并开展服装辅料拉链的设计开发项目;拓宽与韩国、日本、法国、加拿大等国的本科留学生服装实践学习交流。以此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促进了不同环境间、文化间的实践交流,促成了培养多样型人才的有效目的。(内容不像研究像报告)
在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今天,服装行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将更加突出。服装院校要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及时研究服装人才市场需求变化。积极探索进行各种形式的教学改革,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这样才能跟上时代发展步伐。
(失败原因:没有经过仔细的斟酌,没有详细查阅资料研究性论文应该有的样式,答辩时没有尽力争取机会。综合能力欠缺,文学素养不够)
参考文献:[1] 服装教学体系与教学内容.大连工业大学2013.3.21
[2] 服装实践能力培养.东华大学网
5.服装专业实习总结报告 篇五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材料
实习总 结 报 告
(三)莘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示范校创建办公室
时间总是在我们不经意间已流过指尖。在不经意之间我们已经走过了六个月,六个月的实习生活马上就要结束了。回首这半年的历程,脑海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迹,在这半年里我学会了很多,也认识了很多真诚的朋友和善待我的师傅。
2011年11月,我离开学校来到威海迪尚华锦服饰有限公司进行实习。能来这样的企业实习我认为是一个很好的锻炼自己的机会。
由于我们新进入公司工作,所以我们先进行了七天的学习,学习企业的文化,工作的方向。让我们对威海迪尚华锦服饰有限公司有了一个认识。作为一个新兴的企业,它有着自己的企业文化和历史,而它也正在努力的完善着自己的企业文化,努力的去书写自己的辉煌历史。也正因为这种努力和发展才造就了如此辉煌的企业。
在为期一周的企业文化学习以后,我被分到定型项目工段进行学习培训。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我明白了许多。首先明确顶岗实习的目的,在于通过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学校与社会的沟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业务水平,尤其是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以及待人接物与外界沟通的能力,以便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较强实践能力、良好职业道德、高技能、高素质的,能够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顶岗实习、工学结合”是现代职业教育的一种学习模式,是把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其基本形式是学校与企事业用人单位合作培养学生,学生通过工学交替完成学业。生产实习是我们学院为培养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安排的一个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将学校教学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从而为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尽快成为业务骨干打下良好基础。通过生产实习,使我们了解和掌握了车间管理、生产技术和工艺过程;使用的主要工装设备;产品生产用技术资料;生产组织管理等内容。在这次生产实习过程中,不但对所学习的知识加深了了,更加重要的是更正了我们的劳动观点和提高了我们的独立工作能力等。
通过这次实习,我发现了自己看问题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方式也逐渐开拓,这与实践密不可分,在实践过程中,我又一次感受充实,感受成长。
1、要有较强岗位意识。
作为一名毕业生,毕业后走向社会,大多是从事一线工作,有劳动性的,有营销性的,基本上都要从基层做起,这是高职生必走之道。每一个岗位都有他特有的作用,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是一种岗位责任,是一种职业品质,用人单位很注重这种品质。这种岗位责任是一名员工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要增强岗位责任,就必须顶岗深入到生产一线进行脚踏实地的工作,兢兢业业的去做,只有这样,才能磨练和增强他们的岗位责任感,这是现代社会对高职生的基本要求。
2、在工作中要有良好的学习能力,要有一套学习知识的系统,遇到问题自己能通过相关途径自行解决能力。
因为在工作中遇到问题各种各样,并不是每一种情况都能把握。在这个时候要想把工作做好一定要有良好的学习能力,通过不断的学习从而掌握相应技术,来解决工来中遇到的每一个问题。这样的学习能力,一方面来自向师傅们的学习,向工作经验丰富的人学习。另一方面就是自学的能力,在没有另人帮助的情况下自己也能通过努力,寻找相关途径来解决问题。
3、要明白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我们顺利工作的保障。
在工作之中不只是同技术、同设备打交道,更重要的是同人的交往。所以一定要掌握好同事之间的交往原则和社交礼仪。这也是我们平时要注意的。我在这
方面得益于在学校学生会的长期的锻炼,使我有一个比较和谐的人际关系,为顺利工作创造了良好的人际氛围。另外在工作之中自己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例如:缺乏实践经验,缺乏对相关行业的标准掌握等。所在我常提醒自己一定不要怕苦怕累,在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强实践,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另一方面要不断的加强学习,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4、要不断积累社会经验。
增强社会经验,也是增加工作经验。一名毕业的大学生在面对用人单位面试时,别人很自然要问到你有无工作经验,这道门槛拦住了不少大学生。因此,顶岗实习不仅仅是一种劳动锻炼,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增强工作能力,增加工作中的沟通和适应能力,增强做人的才干;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有了适当的顶岗实习并能顺利拿到一份顶岗实习合格证,这对今后走向社会,应聘岗位时,无疑是非常有益的。
5、要认真学习企业的科学管理技能。
管理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学问和艺术。科学的管理,能给企业插上腾飞的翅膀。我们选择学生顶岗实习的平台时,选择一个好的企业,特别是科学管理好的明星企业,对实习学生来讲,无形中就会增长他们的科学而严谨的管理意识。在这种环境下,企业员工综合素养有较大提升。用他们自己的话说:“从中兴走出去的员工,可以胜任其他企业的主管”。企业一席话,证明管理出效益,管理出人才,管理促发展的硬道理。因此,我们的实习生,就是要在这样的明星企业去磨练,去锻炼,在实践中增长管理才干,增长做人的才干。
实习就这样结束了,我们也将正式走出学校,走进社会,这段实习生活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他让我真正的懂得了学校和社会的不同,也真正的让我从一个学生转变为一个男人。为自己的未来奋斗的人,为将来打拼,这种感觉很好,虽然在这段期间有谢不适应,也有过要放弃这份工作去找个轻松点的活,但我最后还是干到了现在,我想我在未来的一段时间还会干下去,并干的更好。
6.服装专业市场调研报告 篇六
服装市场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服装专业市场调研报告
目前,一部分新建服装专业市场内的批发商家难以适应新型市场环境的变化。
(1)经销商上游的产业整合导致水源不足,(2)整个批发市场行业的毛利都发生了降低
(3)批发市场的渠道策略及政策的调整。
而另外一部分老牌服装专业市场的商铺价值也在变化亡。
(1)传统批发市场业务在减少;
(2)商业地产流通渠道在多元;
(3)专业市场商业模式在变化。
因此,有必要对老牌和新建服装专业市场产业进行新的转型和转身。在某种程度上,服装专业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能促进本区域内服装生产和服装流通的发展,吸引有创新能力的服装企业在此聚集,带动本区域内主导产业的发展,进而能形成新的服装产业及产业链,促进本地经济的增长;另外,完善的服装专业市场体系,可以及时、有效地反映服装专业市场供求动态,使服装市场产业结构得到调整,大大增强区域经济的活力。服装专业市场在一些地区的集聚和优先发展,不仅促进自身发展,并且以其吸引和扩散作用进一步推动其他地区经济的发展,服装专业市场的发展带动了第三产业其他行业的发展:所谓“市场兴、百业兴”,服装专业市场的兴起与发展,往往会带动当地的商业、交通运输业、饮食服务业、旅游业、邮电通信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仓储业、信息咨询业、广告业、文化娱乐业等产业的迅速崛起,其发展势头和增长速度甚至大大超过第一、二产业,这有利于经济总量的增长和产业结构的优化。理论研究表明,服装专业市场交易额每增加1%,第三产业值上升0.3565%。根据国际组织估计,商贸运输对世界经济产出(以GDP总量衡量)的贡献率约
4.5%。商贸每创造100美元的产出,会带动其它附加产出325美元;商贸每创造100个工作岗位,会间接创造610个其他行业的工作岗位。商贸对经济总量的贡献包括直接经济活动、间接及引致经济活动(通常以乘数效应来体现)。厦门市集美职业技术学校服装部
市场产业主要由本位产业、相关产业和衍生产业构成。其中,“本位产业”(市场)向“相关产业”(创意)和“衍生产业”(连锁)方向发展。市场产业带来的价值开始超过生产制造带来的价值。
(1)“市场产业”将会产生一次“革命”。
(2)“市场产业”将在不精确中产生可能。
(3)“市场产业”将能实现复杂连锁效应。
2010年以来,中国服装专业市场借助服装产业的推动,实现了市场的转型和提升。服装专业市场随着“去批发”和“网络化”时代的来临,服装专业市场开始逐步借助展会、创意、品牌、网络等新兴市场服务方式,逐步形成引领中国服装创新和发展的“服装市场产业”。“服装市场产业”正在作为一种“拉式”产业链,成为中国服装品牌孵化和创建的新兴力量。
服装业是厦门的传统产业,二十几年来凭借经济特区优越的发展条件,服装行业得到快速发展。改革开放、经济高速发展,新崛起的服装时尚劲旅为厦门这个海滨城市发展女装创造了良好的氛围。2003年止,全市共有以女装生产为主的服装企业几百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有几十家。2003年共完成工业总产值(当年价)19亿元。服装出口额已占全市出口额的10%,居全市第2位。
厦门服装业不断做大做强,不断借鉴国际服装名牌企业的成功经验,加快自我发展,提升行业水平,促进厦门纺织服装业与厦门“国际花园城市”这一城市品牌相互映衬,迄今为止已经成功举办了两届的厦门十大品牌评选。不断涌现出金丽盛服饰、奋发(FUN)企业、凯柔工贸、斯美泰服装、雍雅服饰设计、友和服饰等著名外资服装品牌,以及宝姿服饰、优佳丽服饰、黑眼睛服饰、万杰隆工贸、伟伦工贸、怡佳咏时装、圣达威服饰、东方巴厘服饰、尤妮丝服饰、三得兴制衣、元贝琪服饰等服装服饰品牌。
厦门服装业发展得到纺织产业链不断延伸和纺织产业集群逐步形成的配套,厦门已成为我国新兴的纺织服装生产基地。目前纺织服装企业有10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00多家。2003年纺织服装工业完成总产值82.3亿元。全市已形成了化纤、棉纺织、针织、印染、服装和非织造布等行业共同发展的格局。厦门市政府在推动纺织服装行业做大做强,争创名牌产品中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进一步推动品牌的发展和纺织服装整体水平的全面提升。
厦门服装产业日趋成熟,竞争力也由劳动力成本优势向产品质量创新优势、产品开发创新优势、品牌创新优势、文化创新优势的高层次优势转变。2007年是产业调整升级的关键年,产业的微妙变化都将对厦门服装产业的未来走向产生深远的影响。
迫于劳动力紧缺危机,借助于人民币升值换汇优势,新一轮技术改造、设备更新之风在服装行业悄然兴起。科技贡献的作用在本轮产业升级中得到彰显。成熟的厦门服装企业在技术改造中扮演的不仅仅是买家的角色,而是通过引进先进设备对工序和工艺进行优化配置的设计者,往往是企业对设备或软件制造商提出要求进行定制采购。提高劳动生产率,化解劳工荒问题,解决熟练技工紧缺问题,解决制造过程中人为因素产生的质量问题,提高制造水平和管理水平是这次技术改造的主要目的。吊挂生产线、电脑缝制设备、电脑控制专业工艺设备、产品信息条码分拣设备、后整理设备、产品检验检测设备等都成为被引进的热门。
近年来,随着内需不断扩大,价格指数持续上升,内需切切实实成为了我国服装行业发展的原动力。国内企业成熟壮大、国际名牌蜂拥而入,更多海外服装品牌对中国中高端市场跃跃欲试,在国内的生产基地不断扩大生产的规模,国内中小企业在夹缝中苦苦挣扎,找寻生存之道。未来的厦门服装市场新一轮“洗牌”时代已经到来,而“洗牌”的孪生姐妹“市场细分”也将随行而至。2007年,厦门服装市场必然好戏连台,机遇和挑战并存。
伴随着新一轮国内市场重新“洗牌”,厦门服装品牌和市场细分不仅仅局限于品种、档次、区域的进一步细分,更表现在以产品风格和消费群细分为特点的深度细分。主要体现为品牌在市场中的横向细分,即同一品种或相同档次产品层中通过“产品风格”和“消费群”进行的横向再细分。市场被拉平,占据各个市场位置的品牌个数将被摊薄。可以看出,新一轮细分的竞争焦点是“文化”、“创新”和“研发”,最终的目标是“销售收入”和“市场份额”,“差异化”之剑在这一时期格外锐利,缺乏科技投入和市场研发的盲从行为,在这个市场机遇和挑战面前都将十分危险。
随着国际品牌加入竞争队伍,细分也成为了民族品牌生存发展的客观要求。目前的运动装市场、时尚休闲装市场的竞争态势就已明显体现出“洗牌”和市场细分的迹象。本轮细分不仅仅为品牌生存发展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遇,也为企业的多品牌发展创造了条件。
近年来,耐克首创的“轻资产运营”模式在中国服装行业大行其道,一个直接结果就是加速了“职业经销商”行业的诞生和成长,从而加速了加工商与经销商的分化,服装行业的分工也加速细化。“轻资产运营”模式能够实现品牌在短期内获得销售收入的高增长,使品牌迅速扩张市场份额,同时降低企业的库存和负债率,使企业有可能将主要力量投入到“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环节,而对产品制造和零售分销业务的外包则借力于广阔的产业资源,达到多方共赢的目的。目前,国内已经形成了强大的专业加工队伍,经销商队伍也在迅速发展壮大,以个体经营者为主的经销商队伍中,专业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品牌营销公司”已经浮出水面。国际品牌运营商也将陆续登陆厦门,不论是品牌化运作还是资本化运作,都将为厦门服装市场注入国际化经营的新鲜理念,对于我们的服装专业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服装的外贸人才培养是国内的一个空白。随着市场细分对海外品牌的需求增长以及国内品牌对国际加工产品的需求增长,专业的品牌和产品进口商团队也将应运而生,特别是具有雄厚财力和丰富外贸经验的专业外贸公司,在国际品牌引进方面将成为一支主力。
2007年,外销型企业进军国内市场的步伐将明显加快,从学生的就业单位了解到的情况是这个比重有很大的增长。鉴于土地、人力资源成本一再攀升;原料、原材料价格高居不下;人民币升值压力越来越难以消化;外贸加工费日益透明;国际竞争国迅速成长等原因,常规产品的出口越来越无利可图,加上对出口退税下调的顾虑,服装的外贸加工型企业急需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于是纷纷把目标指向国内市场,从加工型到自己的品牌运作,要求员工的素质提高了,技术性含量高的岗位多了。随着GDP快速增长、扩大内需政策的实施等,目前国内服装市场呈现增值增量的成长,物价指数的上升更加有效刺激了外贸型企业转向国内市场,导致品牌个数急剧增多,市场竞争压力加剧,品牌更迭速度也将加快。另外,海外品牌也将成为新晋的强有力的竞争者。2005~2006年,海外品牌进驻中国服装市场的步伐加快,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可借鉴的案例,激发了海外品牌对中国市场的拓展期待。经销商、进口商队伍的发展壮大,也为海外品牌进军中国创造了有利条件。
国际对于中国服装产业来说,不仅仅意味着出口,“资源”已经被提到了一个重要位置上。国际产业资源存在于设计、研发、生产、营销、管理、推广等各个环节,包括了人、财、物、无形资产等各个领域,我们的培养模式也需要跟这些环节紧密联系。国际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是行业、企业的一大新增利润源泉,更是中国产品打开国际市场大门一把钥匙。国际资源的整合和利用为中国籍服装跨国集团的形成创造出无限可能。事实上,一些有实力、有魄力中国服装企业已经向着这一目标迈出了一步。
2005年中美、中欧贸易摩擦将“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提上议事日程。行业经过两年对“走出去”的探究摸索和深思熟虑,不同的企业已经开始制定不同模式的“走出去”战术部署。“走出去战略”将分为“品牌走出去”、“生产走出去”和“采购走出去”等不同模式。
“生产走出去”主要是以规避贸易摩擦、降低生产成本为目的,主要目标国是东亚、东南亚国家,也有一些企业为了承接小批量、快速反应的欧美订单在欧盟附近及南美等地区设厂,服装专业学生的劳务输出又成为一个新的亮点。
“品牌走出去”是2007年以后的热点,企业也明显在加强海外市场拓展攻势。近几年,我国已经有一批企业实现在东亚、东南亚地区、中东地区国家、澳、新、俄等国的品牌专卖销售。2007年,实现自有原创品牌出口的企业会越来越多,市场区域会越来越广,并能期待在欧美等服装发达市场打开销路的成功案例。“采购走出去”是中国服装产业的新成长点。“采购走出去”是以跨国采购集团的形式,一只手承接国际市场订单,一只手控制订单流向和产品出口,成为国际流通环节中的一环。这种模式能够有效地控制国际市场产品流通的渠道,一方面,提高了服装企业在国际贸易
价值链上占据的层次,改善了我国服装产业的利润格局;另一方面,握住渠道掌控权,转变了我国服装产业的国际竞争地位。
7.服装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 篇七
关键词:专业,实践,教学
服装与服饰专业由原来的服装设计专业或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演变发展而来的, 目前很多高校对该专业的认识还不够完善, 所以对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教育现状进行系统分析, 从服装产业背景、教学实践体系等角度出发, 总结出现阶段教育模式的不足, 调整人才培养目标, 借鉴优秀的教育培养模式, 不断完善高校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努力培养出符合服装服饰行业需求的具有创新能力及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专业人才。这不仅是加速专业健康发展的需要, 也会对我国服装服饰行业的进步起到推动作用。
一、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服装服饰行业需要的是能解决服装生产实际问题, 能从事服装服饰产品设计开发、懂得营销市场等知识的综合性素质人才。为了满足这种人才需求, 可以采取学校、企业和科研机构相结合的模式, 在多种不同的教学环境和教育资源中, 采取课堂教学和学生实际参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综合能力。
1. 参与项目设计
专业的实践课程, 如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等能够体现高校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教育的实践性特点, 应该得到学校和企业的大力支持, 建立优良的产学研基地, 使教师和学生有机会参与国家各级主管部门的纵向课题及企业的横向课题, 在主体学习阶段引入项目形式可以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进步。参与的形式可以是专题讨论、实地考察、真实参与等。通过这些教学形式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
2. 增加实习机会
实习是很多服装业发达的国家在高等教育阶段里实践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可分基础实习和专业实习, 基础实习是实习的第一阶段, 安排一定的教学时间让学生深入效益良好的工作室或企业学习或任职, 以了解服装服饰行业相关行情、基本信息、企业工作环境及服装生产基本技能。第二阶段是专业实习, 要求学生以一个准设计师或设计助理的身份参与服服饰行业相关信息调研, 参与企业的产品设计开发工作, 锻炼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
3. 结果评价
对于学生的动态实践过程很难用量化的形式进行评价, 学生上交的实习报告等书面作业只能作为评价学生工作的参考依据之一。以“课程设计”为例, 报告书第一步通常是的大量的市场调研和信息、资讯搜集, 因此对于开放式的实践环节, 过程的监控非常重要, 课程开始时要明确工作任务, 包括方向、内容, 数量等, 中期要检查实践的进展情况及工作质量, 并进行随时抽检, 这样教师就可以知道学生在课程实践环节中的表现和实践活动执行情况。还有学生在制作报告书过程中体现出的创新能力、操作能力、实践能力等, 也要结合实践教学的目的, 由授课教师、企业方和项目负责人共同组成的工作组给出具体评价结果并提出意见。
二、鼓励创新教育培养模式
1. 调整课程内容
服装服饰专业教育不断融入到国际教育的大环境里, 多数开设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高等院校所使用的教学大纲, 要根据市场变化及专业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对于部分实践课程也应不断更新, 在内容调整上适当加入现代元素, 或增加与国际设计教育接轨的新课程。还以“课程设计”为例, 增加信息调研的教学量, 在大量流行资讯的引导下, 完成相关的设计任务, 使设计作品与时尚相结合, 与市场实际相结合, 这种专项设计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动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同时为学生以后进入相关行业参与新产品的设计研发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 改进教学方法
先进的教学手段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进行实践课程的教学活动时, 要善于借助先进教学手段组织教学活动, 突破传统教学在时间和地点上的限制, 从专业特点及学生的实际入手,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挖掘他们的创造力, 形成卓有成效的新的教学方法体系。
3.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服装服饰专业具有艺术性和商业性的双重特点, 作为学院派的设计者更加注重的是服装、服饰产品艺术创新的性展现。学校要能够为学生提供服装服饰行业前沿资讯, 营造艺术氛围, 加大综合技能训练的力度, 多角度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鼓励学生有独特的艺术见解, 展现艺术创造精神。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循序渐进地引导运用学生多角度、深层次的思维方法解决问题。
总之,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教育模式的构建, 要考虑到产业背景及社会需求, 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提高大学生的技能水平和科学素养, 培养适应服装服饰设计专业需要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小锋, 试论创新能力在服装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培养与应用,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1, 第26卷第11期.
[2]陈先进、丁峰, 服装教学中创新思维的思考,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 2002, 3
[3]邹平、王琳, 服装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纺织科技进展, 2009, 6
[4]阿尔巴赫 (美) .21世纪美国高等教育——社会、政治、经济的挑战[M].陈舜芬, 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8.服装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 篇八
一、实践教学体系的主要特征
1.整体性特征
高职服装专业实践教学需要改变过分依附理论教学的状况,加大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所占的比重,以培养学生从业实际应用能力为目标,通过改革实践教学内容,逐步形成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因而,实践教学体系必须建立在对所学知识、职业能力、素质结构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必须是按基本技能、专业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分层次递进,分阶段实施的有机整体。
2.持续贯穿与阶段深化特征
培养高等服装应用型、技术型人才,必须依靠有力、有效,并且贯穿于整个教育阶段的各种相互配合的实践教学环节。每一个专业方向的最终应用能力目标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特别是应用性、实践性强的技能培养需要进行连续的训练。高职服装专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要从内容到目标体现出阶段性和层次性,从感性认知到理性应用的逐步深化和升华。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的职业技能进行强化训练,对职业素质进行冲击性训导,才能使学生就业后能够尽快适应岗位要求,尽快进入工作角色。
3.地域性特征
高职服装专业教育是贴近当地社会需求和经济发展,能够快速适应社会经济、技术发展变化需求的高等教育类型。因此,其教育内涵的变化和扩展也必须适应地方经济建设的需求和变化,实践教学体系要体现地方产业结构特征及技术水平,反映当地企业生产和管理实际,专业的模拟案例、实务都应来自企业的真实运作,同时还要及时反映服装专业领域发展的最新动态。
4.产学结合特征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必须充分考虑到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产学合作不仅是其实施的基本途径,更是实践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能够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因此,校企共建高职服装专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双赢”合作机制,是建设实践教学体系的最佳模式和有效途径。服装企业是学生学习、实践的重要场所,在这些现代企业里,学生不仅能得到技能训练,更能够受到职业道德、职业素质的熏陶和教育。
二、高职服装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原则
实践教学体系要适应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高职服装专业教育主要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构建必须与人才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具体来说,应把握以下基本原则:
1.目标明确
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专业技能、技术应用能力、职业素质和创新能力为目标,按照实践能力形成的不同阶段和认识发展的规律进行系统设计。促进实践教学体系的整体优化,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实现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管理机制的有机统一。
2.突出能力培养
必须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建立集教与学、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为一体的教学基地及运行模式,确保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
3.科学改革
必须将实验、实训、实习内容、方法和手段改革,建立在现代经济社会、科技发展和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平台上,努力将当代高新技术、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到实践教学之中。
4.开展合作
必须努力探索学校与企业合作培养高素质技术应用性人才的教育模式,逐步形成和完善校企双向推动、双向管理、产学密切合作的管理运行机制,实现产学双方的深层次合作。
5.以能力为本位
必须体现能力本位的思想,在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时以核心能力为本位确定核心教学环节及技术点。在构建理论教学体系时,要以核心能力为本位确定核心课程及其知识点,使学生掌握生产现场正在使用和将要使用的技术。
三、高职服装专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
创建“三三式”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所谓“三三式”实践教学体系,指实践教学体系的核心,即:“三个阶段”、“三个层次”和“三段培养”。
1.三个阶段
在服装专业实践教学方面,实行相呼应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教学实验,第二阶段课程设计及实习,第三阶段毕业设计。三个阶段互相呼应,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铺垫,后一阶段是前一阶段的结果和目标,以“密切联系实际”原则为指导,安排课程实验,指导课程设计,选择毕业设计课题。
在实践教学保障方面,实行“三大保障”:教学计划保障、支持服务保障、质量监督保障。教学计划保障是指在教学计划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时数的比例达到1∶1,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独立设置;支持服务保障,主要是对实践教学活动的场地支持、设备支持、经费支持、技术支持等;质量监督保障,主要是指对实践教学活动进行严格的质量管理,严格考核,制定完善的考核办法和质量评价体系。
2.三个层次
即按照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三个层次设计实践教学内容。基础实践层次是整个教学的基础,主要包括体能训练、实验课、劳动课、社会调查和认知实习等,使学生的基础素质和基本技能得到训练;专业实践层次主要包括课程教学实习、课程论文(设计)、科研训练、专业调研、第二课堂活动等,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锻炼;综合实践层次,要求学生在校外结合专业参加旅游企业的生产、管理和经营,完成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使学生的综合实践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得到提高。
3.三段培养
即在实施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坚持“三段培养”模式,把高职服装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校内理论教学基础阶段、校内教学基地课内外结合阶段、校外教学基地与生产实践结合阶段。校内理论教学基础阶段,通过加强基础课教学和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校内教学基地课内外结合阶段,学生结合学习专业课在校内基地参加生产全过程、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模拟训练等,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专业实践能力;校外教学基地与生产实践结合阶段,让学生走出校门,通过在校外教学基地实际操作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社会服务和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个阶段、三个层次、三段培养,各有内涵又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其中,“三个阶段”是核心;“三个层次”是对“三三式”实践教学体系的实践内容,按照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简单到综合的认知规律所作的科学分解;“三段培养”是根据各专业实际,从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结合时序及逻辑关系、量态关系、结合层次、时空安排等方面,科学设计的实践教学运行模式。
【服装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推荐阅读:
服装专业学生实习报告10-02
服装设计专业实习报告10-15
服装设计专业大学生自我鉴定06-22
服装专业职业规划06-16
服装专业教学标准07-10
服装专业教学论文08-04
专家解读服装设计专业留学11-20
服装设计专业优秀毕业生自荐信07-31
服装公司实践报告08-17
服装设计专业专家指导委员会工作职责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