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新闻写作简介

2024-06-23

小学生新闻写作简介(共14篇)

1.小学生新闻写作简介 篇一

南京财经大学新闻学院学生会简介 南京财经大学新闻学院学生会成立于2005年,它是在新闻学院党委和团委直接领导下的学生组织。新闻学院学生会秉承贯彻“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理念,坚持“依靠同学,服务同学”的宗旨,发扬“服务他人、完善自我”的精神,团结和引导广大同学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成为热爱祖国,适应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合格人才。在院党委和团委的领导和指导下,新闻学院学生会根据广大同学的需要,并结合新闻学的专业特色,积极倡导和组织全院同学,开展有关学术科技,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文化体育等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活动,旨在丰富全院学生的大学生活,提高全院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引领广大学生思潮,促进我院积极上进的学风和以人为本的院风的形成。新闻院学生会积极反映同学的意见和要求,参与学校有关学生事务的民主管理,维护广大同学的正当利益,推动校园民主建设和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新闻学院学生会在主席团统筹调度下设九部一处,分别是秘书处、学习部、宣传部、外联部、文艺部、体育部、劳生部、学术部、社联部、青志协。主席团目前设有正副主席各一名,各部门设部长、执行部长各一名。组织构建精简,行动高效。

主席团负责负责系学生会的全面工作,主持召开学生会

各部长会议,学生全体成员大会,讨论制定学生会工作计划,决定布臵各项工作;每学期提出学生会工作的计划,指导各部门的开展工作,组织计划的实施,并检查和总结开展的活动情况,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及时向学校反映学生对生活、文娱、体育、学习、宣传和其他方面的建议与意见,做到下情上报,上情下达。秘书处主要负责制定并修改院学生会的章程,负责院学生会文件、通知等的起草、整理、收发工作,并整理归档保存,负责例会的通知、会议记录以及考勤工作。文艺部主要负责学院举行的大型文娱活动,积极参加学校举行的各项文娱活动,组织学生会内部文娱活动,充分发掘、培养文艺人才。外联部主要为学院学生会举行的各项活动拉取赞助,提供经费;加强同其它学院、高校、各企事业单位的沟通联系与合作;为其它各部门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良好和及时的配合,为学生会各大活动提供物资所需,保证活动的完善与到位。体育部根据学校对体育工作的总体要求,规划和组织学院各类普及性强的体育活动;宣传相关的体育活动情况,并组织班级积极参加各类体育比赛。劳生部负责卫生检查情况,开展以宿舍为中心各类活动,创造良好的宿舍氛围,负责各类大型活动的后勤工作。学习部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组织学习方法的交流与探讨活动,针对我院的“学风建设”,配合宣传部搞好评优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院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学术部主要负责校级学术类活动在同学间的积极动员以及社会实践资料的整合汇编;负责科技创新平台的搭建与维护,组织学生开展多项科技创新和竞赛活动。社联主要负责社团的各类活动,协调各社团之间的关系,繁荣校园文化生活。青志协主要开展各项志愿者活动,积极配合校青志协举办的一系列青年志愿者活动,加强对社会的关心和了解,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宣传部主要是负责院会活动的宣传工作,为学院开展的各种活动绘制海报、宣传单等,并且为各部门开展的活动摄影、写稿,并投放到我们的院网上。

新闻学院学生会成立至今已有7年,现在是第六届学生会,在服务同学、发挥学院与同学之间的桥梁作用,开展课余活动,丰富同学的课外生活,提供同学展现自我、锻炼各方面能力的平台等方面做出来巨大的努力,同时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学生会坚持继承与创新,在继续开展我院传统活动的基础上挖掘新意。新闻院学生会在每年的4月份会围绕“女生节”开展各式各样的活动,如“温情四月,娉婷女生”文化礼仪女生节;每年的5、6月份举办大型的送毕业生晚会,至今为止,已经成功举办过“芳草未歇”、“半夏星梦”、“岁月如歌”三次送毕业生晚会,获得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在学校也取得良好反响。9月份,学生会将举办迎新生晚会,迎接新生的到来;10月份开展有宿舍文化和四六级模拟的相关活动,届时组织学院学生参加每两年一次的全校舞蹈大

赛,持续到11月份,已获第二届舞蹈大赛的二等奖和第三届舞蹈大赛的一等奖;12月份举办迎新年晚会,迎接新气象;与此同时,新闻院学生会通过开讲座、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等丰富多样的形式让广大学生积极参与进来,提高素养,增强实力。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新闻学院学生会将在院党委的正确领导和院团委的悉心指导下,携手全院同学,刻苦学习,勤奋工作,为推动我院各项工作的快速发展奉献青春,贡献力量!

2.小学生新闻写作简介 篇二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新闻写作能力一直是高职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学生的一个“短板”,如何培养高职新闻采编与制作学生的新闻写作能力依然是一个难题。

1 高职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新闻写作能力培养的现状

作为高职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闻写作能力的教学工作得到了高度重视。以笔者所在院校为例,在一年级开设了《专业写作技巧》,二年级开设了《新闻采访与写作》等多门针对性课程。

在高职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学生新闻写作能力的培养上,也不同程度存在一些问题。清华大学李希光教授指出:“新闻学教育存在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的现象。”首先指出的就是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虽然在教学设计中,有明确提出实践的要求,但由于缺少实战平台,学生的实践大多是模拟或者是老师布置写作练习的形式,缺乏真正的实战。其次,课堂教学方法不够灵活,仍大行其道。传统的“广播式”教学,老师站在讲台上,学生坐在台下,以教师中心,以板书和多媒体为主要手段,向学生灌输式传输知识,课堂乏味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次,学生专业定位不够清晰,自我要求不高,存在部分学生以“不会写”“写不出”“不从事专业工作”为由,对新闻写作课程采取一种应付和对付的心理。第四,教学的持续性不强,不少学生反映“课程一结束,就不写新闻了,有时候一两个学期一篇新闻都没有写过。”学生新闻写作能力的锻炼与提高随相关课程的结束而停止。

当前,虽然高职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学生新闻写作能力的培养得到了各院校的高度重视,但其教学效果、培养质量仍有待进一步加强。

2 原因探究

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新闻写作能力的培养存在一些不足也有其原因,归纳起来说,笔者认为有主观和客观这内外两个方面的原因。

从主观上来说,就是教学的主体,即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主观意识和主体能力都存在不足。教师层面,新闻采编专业开设较晚,教师水平有偏差,大部分专业教师都是从学生到学生,缺乏一定的新闻媒体工作经验,以笔者所在学校的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为例,70%的专业教师都是从学生到学生。此外,随着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招生人数的增加,教师资源紧张,教学任务繁重,教师很难有过多时间去主动提升对一门课程的研究;从学生角度来说,高职学生底子较差,基础较为薄弱,学习主动性不够,学习习惯不够理想,而新闻写作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要求;学生对专业认识不足,学生报读某个专业,很大程度上都是经由家长选择或者老师推荐,而自身对专业并不十分的熟悉。

从客观方面来讲,学校与行业的互动交流不够,在课程的设置过程中,缺乏与行业的充分互动,如受制于课时费的不高等原因,很难邀请到相关行业专家到校兼课,到校指导学生新闻写作实训;同时,学生缺少校外媒体实践平台,受制于题材与写作水平,学生采写的新闻稿件难以在新闻媒体上发表等。

3“三个结合”培养途径

3.1 行业与学校充分结合

加强行业指导,是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机制改革的关键环节。落实到新闻写作能力的培养与提升,要想发挥好行业的指导作用,首先,加强校媒合作,充分发挥媒体单位的指导作用,让行业参与学校教学,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媒体资深和骨干专家来校客座讲座,聘请行业记者、编导担任新闻写作实训指导老师,弥补校内师资不足、教师缺乏新闻媒体工作经验的缺陷。其次,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把一些新闻媒体单位建设成为学校长久有效的实训基地,为学生实践拓宽平台。最后,与一些媒体单位,尤其是网络新闻媒体单位达成长期、有效的用稿合作协议。由于种种原因,高职学生或多或少存在“投稿无门”“投稿不用”的尴尬,与媒体单位达成用稿合作协议,让学生采写的新闻稿件得以刊登。

3.2 校内与校外充分结合

把校内教学与校外教学充分结合起来,鼓励把课堂延伸到校外。“learning by doing”已经成为新闻教育的共识,本科高校学生新闻写作能力的培养都高度重视校外课堂的建设,如清华大学的“大篷车新闻学课堂”,把学生拉到远离课堂的校外,进行具有实战性质的采写训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高职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写作教学更应加强这方面的认识,适时开展一些校外课堂。如果学生的新闻采写不去挖掘社会中的一些写作题材,只停留在校内进行实践,那么学生的思维就很容易被禁锢,极易造成学生只会写作“三段式”的校园活动新闻。

3.3 教师与学生充分结合

教师与学生充分结合,笔者认为,要把教师的自我提升和指导、服务学生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

首先,针对高职新闻写作课程教师缺乏新闻媒体从业工作经验的现状,这就要求教师要主动利用节假日时间,深入媒体单位学习、提高,增强自身的实践动手能力。其次,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45分钟,提高学生对新闻写作课程的兴趣。传统的“广播式”教学难以适应当前要求,教师要多挖掘出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案例,尽可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使用教学方法,多与学生分享优秀的获奖新闻作品,引导学生从写作方法、结构安排、新闻点的选择等多个方面去分析文章,增强与学生在课堂中的交流,通过对优秀作品的品评来提升学生的新闻领悟能力。

其次,要多利用课余时间指导学生的写作练习。在实际教学中,学生会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在课余时间从事新闻的写作,对于学生提交的写作练习,教师要利用课余时间给予学生辅导,针对写作较好的作品,教师要主动为学生联系媒体单位,发表学生的作品。

最后,针对学生基础较差,知识面较窄,学习主动性不高的部分学生,教师要主动为学生制定相关的阅读任务,定期督促和检查学生读书笔记,引导学生充分应用自己的课余时间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应用能力。如果学生不广泛涉猎各类知识,就很难写作出优秀的作品。

4 结语

新闻写作能力作为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学生要掌握的重要专业技能,它对于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都将产生深远影响。而当前,新闻写作能力依然是高职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学生的一个“软肋”。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人才培养,需不断探索新闻写作能力培养的方法,因此,我们仍将继续探索,努力提高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学生的新闻写作水平,为新闻事业的发展培养更多技能型新闻专业人才。

摘要:新闻写作是高职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学生必备的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本文立足教学实践,分析现状、发掘原因,以期从加强“行业与学校”“校内与校外”“教师与学生”相结合的视角,探索培养新闻采编制作专业学生写作能力的路径。

关键词:新闻采编制作,新闻写作,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丁柏铨.略论新闻采访写作教学[J].青年记者,2006(23).

[2]马晓红.新闻教育与新闻写作能力培养[J].长春大学学报,2006(6).

[3]蒋海文.影响大学生新闻写作能力提升的因素及其突围路径[J].科技资讯,2014(12).

[4]吴良勤.高职高专院校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发展现状与对策——以江苏地区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为例[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

3.小学生四年级的写作新闻素材作文 篇三

这则新闻讲述了一个小女孩的好朋友因为弄丢了爸爸一串很重要的钥匙,怕被爸爸骂,所以和好朋友选择了自杀。这个小女孩的遗书是这样写的,她希望弟弟能照顾好爸爸妈妈。她说她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可以穿越到清朝和皇上拍戏,还有就是能飞到外太空去。

看了这则新闻后,我和妹妹不约而同地说: 这个女孩一定是穿越剧看多了。 这则新闻不仅让人觉得可笑,还让人觉得可惜。两个生命就这样从世界上消失了,她们不知道她们的父母会有多伤心。大家可能都会把罪过放在穿越剧身上,说这些演员演得跟真有这么一回事一样,还有那些作者写那么多,演的人也就多了,那演的人多了,看的人有就多了。其实,也不能全怪这些作者和演员们。要怪就怪这个小女孩的父母没有教育好她们,提醒她们一句,哪怕是一句 穿越是假的,不要去模仿他们。 就不会导致这件悲剧的发生。还有这个小女孩也是不对的,如果她能够劝说好朋友,让她不要这样做,但是她没有那样做。

4.小学生新闻写作简介 篇四

本网讯(记者 胡蝶)4月8日晚上七点,我院学生记者新闻写作培训讲课在60115教室顺利进行。特邀我校胡建文老师为主讲人。参加培训的有我院团总支学生会及学通社成员。

一席简单的自我介绍后,胡建文老师开始了他的精彩讲课。这位剑客书生以自身说法,联合实际,为培训学生讲解新闻的本质。胡老师指出,作为一名新闻写作人,必须具有诗心、爱心,不管是否从事哪个行业,具备一定的撰稿能力,能极大地拓宽一个人的工作道路,带来更多机遇。讲课间,胡老师跟众人分享各种亲身经历,如为陌生人义演募款,给甲壳虫翻身等等事例,既展示了这位剑客书生的“剑胆琴心”,也让培训者深深了解到新闻的实质,源自生活,细节动人。

5.小学生新闻写作简介 篇五

一、新闻定义

同学们学写新闻报道,首先就要知道什么是新闻,了解这个的目的是让大家能够独立判断出什么样的事能够作为新闻报道的素材。

新闻体裁是新闻的载体,如同大家写作文,是记叙文、议论文还是散文,写作文之前都要想好的。

新闻一词来源于西方。“News”是由north,east,west和south四个单词的首字母组成的。这四个字母分别表示“北面、东面、西面、南面”。据说在西方报纸出现以前,人们将一些大家关心的事件公布在公共场所的布告牌上。布告牌上方标有四个方位词的首字母N、E、W和S,以表示信息来自哪个方向。久而久之,人们便将消息或新闻说成了“news”。

那么,是不是说新闻的定义就是来自四面八方的信息呢?对于这点历来说法不一。国内外众多资深新闻学专家和新闻工作者,给新闻下了170多种定义,其中有几种“说”,给大家简单介绍了解下: 1.“记录说”。认为新闻是一种记录,就是有闻必录。

2.“事实说”。把新闻定义为一种事实:如美国报业巨头约瑟夫·普利策就说“凡是有趣味的事情,都是新闻”。

3.“信息说”。认为新闻是某种事实信息: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陈力丹教授认为“新闻就是新的事实信息”。

4.“报道说”。认为新闻是对事实的报道:如原中宣部部长、著名学者陆定一就提出“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5“反常说”:如西方比较流行的“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是新

闻。”

目前,我国新闻学术界,最权威的新闻定义是1943年著名学者陆定一提出的,“新闻就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

注意,是有价值的事实的报道。什么是价值,哪位同学能回答?(价值就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对,但你回答的是经济学的价值,我们这里说的是社会学的价值,是指客体对主体的生存和发展具有的正面意义。

二、新闻体裁

新闻体裁,一般指新闻媒体所传播的新闻作品的各类载体形式。我们常见的新闻体裁有两类——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

新闻评论,属于论说文的范畴,是现代新闻传播工具经常采用的社论、评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专栏评论等的总称。

关于新闻评论我们只是简要介绍,今天我们主要讲的是新闻报道。常见的新闻报道体裁有消息、通讯、新闻特写、新闻边缘体裁。消息和通讯等下会详细讲,先简要介绍下新闻特写、新闻边缘体裁。

报告文学,是一种以文学手法及时反映和评论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的新闻文体。具有及时性、纪实性、文学性的特征。就是在真人真事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以文学手段及时反映现实生活。比较知名的如夏衍的《包身工》、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

调查报告是对某项工作、某个事件、某个问题,经过调查后形成的报告。具有写实性、针对性、逻辑性的特点。一般记者以内参形式递交有关部门。

采访札记,是记者将采访中所见、所闻、所感摘要记录下来,加

以公开报道的一种新闻边缘体裁。是记者完成新闻报道任务同时的副产品,报纸上出现的采访笔记、采访日记、采访手记、采访杂感、采访随感、采访见闻等均属这一类。

记者来信,是记者将采访内容以书信的形式发表,台头、落款与普通书信格式基本相同。特点是记者通过来信形式及时反映各种问题,并提出如何解决的建议。内容一般分为三部分:讲明目的、讲清理由、讲清要求。

三、消息写作

其实很长时间以来,新闻就是指消息,它是报纸和广播电视新闻的主角。我们在报纸上看到的以“本报讯、本刊讯、新华社讯、据„社„讯”等开头的都属于消息。通讯啊、特写啊都是中国新闻界的“土特产”,在国外类似这样的报道一般称“特稿”。

消息的特点:

(1)采写发稿迅速及时,叙述直截了当,语言简洁明快,篇幅短小;

(2)消息具备新闻6要素5W+1H,when何时、where何地、who何人、what何事、why何故、how如何;

(3)在结构上,消息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尾5个部分组成,有“倒金字塔结构和非倒金字塔结构”两大类。

倒金字塔结构起源于美国南北战争和电报的运用。在战争期间,电报业务刚开始投入使用,记者的稿件通过电报传送,但由于电报技术上的不成熟和军事临时征用的原因,稿件有时不能完全传送,时常中断。后来,记者们想出一种新的发稿方法:把战况的结果写在最前

面,然后按事实的重要性依次写下去。最重要的写在最前面,这种应急措施产生了新的文体——倒金字塔结构。

倒金字塔结构特征——把最重要的写在前面,然后将各个事实按其重要性程度依次写下去。一段只写一个事实。全部陈述事实,记者不发议论。

倒金字塔结构的优点:可以快速写作,不为结构苦思,节省时间。可以快速阅读,无需从头读到尾。可以快编快删,删去最后段落,不会影响全文。符合新闻“快”的特点,因此在战后,倒金字塔结构继续保留下来,并得到推广。

消息的写法:写作消息就要设想并回答读者的问题,这些问题就构成了新闻的六要素: when何时、where何地、who何人、what何事、why何故、how如何。这其实类似我们写记叙文,同学们写一篇消息就要从这6方面去写,抓住6个要素,起笔构思的时候就要一一想到,做到胸中有数。

下面请大家看一篇实例,是我们《华德报》第70期的一篇消息。

当我们弄清楚了我们要说些什么,接下来就是怎么说这些内容,显然这涉及到了如何安排消息的结构。从我们大家平常经常接触到的报纸来看,消息的结构其实比较简单,大多数消息的结构都是“倒金字塔”式的,即最重要的材料放在开头,次要材料放在后面。

了解消息的结构后,我们来看下消息的组成部分,消息一般分为标题、导语、主体、结尾,并在文中穿插背景材料。

标题是用来概括新闻的主要事实;导语是新闻的第一句话或第一自然段,简要揭示新闻的主要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是对导语的

进一步扩展,要用充分的事实表现主体;背景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结语是交代新闻事件结果的话(可有可无,视具体情况而定)。

“看书先看皮,看报先看题”。一篇报道,读者要拿起来先看标题,然后再决定看还是不看。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拟的好可以吸引读者,拟的不好,一篇消息就失去了灵魂。

消息的标题有主题(正题)、副题(次题)、引题(眉题)三种。

主题:概括说明主要事实和思想内容;

副题:提示报道的事实结果,或作内容提要。

引题:揭示意义或交代背景,说明原因或烘托气氛;

我们看两个实例:

消息标题的特点:

必须有何人(who)、做何事(what),要求简洁准确。如《华德报》第七十二期《我院交通运输专业(who)获评黑龙江省重点专业(what)》只有标题中出现了这两部分,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标题。同时标题还必须短小精悍,一眼就能够让读者探明主题,比如:“我院召开„„”、“„„在„„隆重举行”,也可用一些生动鲜明或者排比对称的句子。

四、通讯写作 1.什么是通讯

通讯就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是详细的消息,展开了的新闻,形象化的新闻)2.通讯与消息的区别

从内容上看——消息以报道事件为主,向人们报道新近发生的事;通讯以报道人物为主,写人的思想及实践活动;消息立足于让受众“早知道一点”,通讯立足于让受众“多知道一点”。

从结构上看——消息是为了吸引受众,往往要把最主要、最新鲜的东西放在前面,把最精彩的东西放在导语里;通讯则不一样,它围绕主题把材料串起来,有故事情节,有细节材料,从头到尾都一样。

从新闻时效看——消息强调的是迅速,快;通讯要求没那么严格,时效性不强。

从信息量看——消息单薄一些,通讯丰满一些。

从信息深度看——消息简单一些,通讯深一些。

一篇优秀的通讯都能缩写成一篇消息 3.通讯的种类

事件通讯,是详细具体而形象的描写新闻事件的通讯。大体上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如实反映各种突发性事件具体情节和过程的报道;第二种是揭露性的,体现舆论监督的报道;第三种是客观全面的揭示事件真相和实质的报道。具有新闻性与具体性、典型性与重要性,完整性与形象性的特点。

工作通讯,就是反映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的成绩,总结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或者探讨有争议的亟待解决的问题的报道。它是报纸上经常运用指导工作的重要报道形式,是一种重要的应用文体,也是应用写作学科研究的重要文体之一。它的政策性、指导性较强,要求写出背景、做法、成就、经验、教训,概括好粗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它比典型的报道更详尽,比工作总结要具体生动,富

有文、情、理之长。特点一是把介绍工作经验和分析问题作为主旨;二是凭借事实,深入分析;三是生动活泼,讲究文采;四是不拘一格,形式多样。随笔、散记、侧记、札记、记事均可。

风貌通讯又称“概貌通讯”。主要指一个地区、一条战线新风貌的通讯报道。它取材于日新月异的现实生活,着重反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崭新面貌,激发人们革命和建设的热情,报纸上常见的形式有“见闻”、“巡礼”、“侧记”、“散记”等。风貌通讯的报道形式比较丰富,见闻、参观记、访问记、杂记、札记、巡礼、纪行、掠影、拾零、拾萃、拾趣、一瞥、侧记、散记、游记、印象记等。

人物通讯,就是以报道各条战线上的先进人物为主的通讯。它着重揭示先进人物的精神境界,通过写人物的先进事迹,反映出人物的先进思想,使之成为大家共同学习的榜样。人物通讯以人物为报道对象,反映一个人或集体的思想、言行、事迹,在一个主题贯穿下容纳着相当丰富的材料,着重以人物的精神面貌来感染读者。4.人物通讯的类型——传记式、特写式、群像式

传记式人物通讯,《华德报》一般不会采用。

特写式人物通讯:像《华德报》第七十五期的人物通讯《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记我院赴新疆阿勒泰地区西部计划志愿者王文超同学》,描写对象是我院学生陈佰坤,着重点就在于他参加“大学生支援西部计划”前后的所思所想,进而引出他整个人的作风和品格,为大家展现一个真实生动的人物形象。

群像式人物通讯:比如最新一期《华德报》的人物通讯《发扬华德八次搬迁精神 群策群力完成实验室改扩建工程》,描写的就是机电

与汽车工程学院全体师生群策群力改扩建实验室的事,报道选取了机电学院吴柏宇院长、吴犇老师、于连志老师在改扩建过程中辛苦劳作、甘于奉献的场景,列举诸如“累了就躺地上休息一会,躺过的地面上留下了汗水的印迹”、“在实验室复位加班中牙齿被撞碎一颗,但他没有立即到医院就诊,而是带着学生继续加班”等生动事例,通过众多个体的描写来褒扬整个集体,既显得生动立体,又真实可信。5.人物通讯的写法

(1)通过写事迹,表彰先进人物的思想。人物通讯写人,不是就事论事,而应“见物、见人、又见思想”。写得形神兼备,以“形”传“神”,而人物的事迹就是实实在在的铺垫。咱们《华德报》的人物通讯几乎都是这样的形式,因为只有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拥有着不平凡的事迹,才能够成为大家共同学习的榜样,成为《华德报》人物通讯的报道对象。

(2)抓细节,抓特点。挖掘人物的个性特点,并选用新的角度,才能把人物写得富有新意。事情的细节及人物的特点往往成为整篇人物通讯的亮点,吸引读者眼球的往往是一些看似平常的小细节,所以,注重细节和特点在人物通讯中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发扬华德八次搬迁精神 群策群力完成实验室改扩建工程》那篇报道,“在实验室复位加班中牙齿被撞碎一颗,但他没有立即到医院就诊,而是带着学生继续加班”这样的细节描写比任何华丽的语言都更要有说服力,也更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引起读者的共鸣

(3)写先进人物要处理好关系。所以在写集团先进人物的时候,要突出先进人物与单位员工的亲密关系,写员工对该人物的支持、信任

和敬佩,这样才能将人物刻画的更加真实。

6.小学生新闻写作简介 篇六

随着网络的产生与发展, 一个重要的特点在互联网传播中显示出来, 那就是相互性。而如今报纸也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但由于报纸存在版面的限制, 始终不能使大众发帖或发表自己的评论来表述自己对新闻的想法和意见。而在网络当中, 大众可以对新闻内容进行评论以及与他人相互交流。理论上讲, 新闻发布要以受众为中心, 在报纸新闻中, 读者只能选择报纸新闻所提供的有限的信息。而在网络新闻中个体则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人, 可以成为网络新闻的写作主体。

报纸新闻写作的主体大多是新闻媒体的从业人员, 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新闻记者。他们的专业性比较强, 其在发表新闻之前要对人物进行采访或是对事件进行调查, 然后对自己所了解到的信息进行总结、提炼和分析, 找出客观正确的信息进行编辑。这样的新闻发布不仅需要大量的时间, 而且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核。之后, 再进行报纸排版等一系列操作, 最终生成了我们手中的报纸。

网络新闻的写作主体并不仅仅是新闻媒体人员, 在现代快速发展的高科技时代, 人们可以在微信或微博上随意发表各种各样的网络新闻。同时, 由于网络传播速度快而且广泛, 一篇新闻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被很多人知晓并引发讨论。

比如有一则新闻是在男子200米自由泳遗憾摘银后, 中国名将孙杨在中长距离项目再次捍卫了自己的王者地位。当地时间8月5日, 喀山游泳世锦赛男子800米自由泳决赛中, 孙杨以7分39秒96的成绩夺金, 创造了个人在这一项目的世锦赛三连冠。新闻记者为第一时间报道这篇新闻, 他们就要提前就作好充足的准备, 首先, 记者会在直播现场观看比赛, 然后再对比赛的经过进行简化和总结, 最终再结合其他有关信息进行报道。但网络上对该新闻的报道往往比记者快, 因为网络新闻的步骤比较少, 比较灵活。总体来看, 报纸新闻和网络新闻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特色。因此, 二者的主体对于新闻发布都很重要。

二、报纸新闻写作与网络新闻写作理念的比较

我们都知道, 网络不仅扩大了新闻写作的主体范围, 更重要的是它为新闻创作提供了一条途径。由于这个原因, 网络新闻写作和报纸新闻写作的理念随之有了相应的变化。

在一篇网络新闻下方往往存在一个留言区, 在这个留言区读者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表面上看这些意见和看法对新闻的意义有所分散, 其实读者的参与对新闻的影响有很大的作用。

就报纸新闻的写作理念来说, 传统的报纸新闻是一种我传你看的传播模式, 受众知识被动地接收信息, 而网络新闻在很大程度上给受众提供了自由表达的平台, 受众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 从而增强了新闻的现实意义。网络作为一种全新的传播手段, 对新闻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另外, 报纸作为传统媒介之一, 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已形成一套较系统的写作体系。网络出现之后形成了新的传播环境, 针对同一事件的相关报道很多, 也对读者更好地了解整个新闻提供了便捷的平台。但无论传播环境如何变化, 新闻写作主体都要坚持以受众为中心的传播理念, 更好地为受众服务, 以受众为中心, 使新闻发挥更好的作用。

三、报纸新闻写作与网络新闻写作表达方式的不同

报纸新闻写作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我们所熟知的文字, 而且有时会配上一些与新闻内容相匹配的照片, 但最主要的还是文字表达。这就要求新闻写作者要有深厚的写作功底, 尽可能用生动、简练的语言表达事情的经过, 还要有清晰的思路, 使读者可以快速了解事情的发展。网络新闻的表达方式比较多, 除了常见的文字, 还可以是图片、影片和视频等。相对于报纸新闻来说, 网络新闻的表达方式更加多样, 更符合当今的社会潮流。网络新闻表达形式的多样性使受众更容易接受新闻信息。

报纸新闻可以通过改变字体或字号来丰富新闻报道的形式。通过醒目的文字来吸引读者的眼球, 使读者来阅读这篇新闻。网络新闻通常用“文字+图片”的方式来吸引受众, 受众可以随时随地阅读新闻, 同时可以发表评论, 非常方便。

四、报纸新闻与网络新闻的写作方式的不同

报纸新闻的写作方式是线性结构的, 作者在排版时可以只考虑图片和文字, 而且作者在写作的时候要先把新闻的主题定好, 然后再考虑其他因素, 最终把语言结构组织好, 形成一篇新闻稿。在这种情况下, 作者的写作范围会受到限制, 自由发挥的空间比较小, 这样他们只需要把信息表达清楚, 客观公正就可以。

网络新闻写作要比报纸新闻写作灵活得多, 相对来说, 网络新闻不必担心版面的限制, 它可以通过链接或其他形式写作新闻。同时, 网络新闻更加注重受众的参与感, 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新闻作出评论, 发表自己的意见。如今, 微信公众平台已经有了评论功能, 我们可以在收到微信消息后, 对消息进行评论, 也可以通过点赞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报纸新闻写作和网络新闻写作之间的异同。首先, 二者有不同的主体;其次, 二者有不同的散播模式。其实, 以大众为主的是网络新闻的写作宗旨, 而报纸新闻的写作模式则是线性写作。在现代信息传播过程中, 要求报纸新闻传播和网络新闻传播持续发展, 去迎接当今社会带来的新挑战。

关键词:报纸新闻,网络新闻,差异,挑战,提升

参考文献

[1]严保林.多写接地气的新农村报道[J].传媒观察, 2016 (08) :22-25.

[2]沈预良.电视新闻写作中应注意的问题讨论[J].新闻传播, 2016 (16) :12-14.

[3]孙滢, 陈兴祥.企业新闻写作的第二种手法[J].中国机电工业, 2016 (08) :124-126.

[4]梁浴涛.综述性新闻写作浅谈[J].中国地市报人, 2016 (09) :98-100.

7.英语写作社团简介 篇七

English Writing Club简介

English Writing Club 是我校成立的第一个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社团,社团主持人一人,社团辅导教师八人,主要对象是针对八年级英语中等基础的学生。该社团的主持人是张秀莉老师,负责社团辅导老师的协调工作,学校教研处副主任兼英语组教研组长张寒星负责本社团的监督工作。社团将开展许多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提供充足英语学习资源。同时规范学生英语书写,对学生的写作技巧加以指导和监督,增强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英语水平,争取为九年级英语中考(英语高分段建设)打下扎实的基础。

8.新闻传媒简介 篇八

主要是通过参与到新闻传媒的工作中,会使得自己拥有更加宽广的知识面,更会锻炼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且会在突发新闻事件中锻炼反应能力,会在与人与受众交往的过程中锻炼人际交往能力,会在工作过程中锻炼团队合作的能力。全国真正好的新闻专业也就排名前十的:人大、复旦、中国传媒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大学都很优秀;其他的,北大、清华、中山、厦大马马虎虎。好的新闻专业确实不好找。而且近几年新闻专业很火。万一不行只能到二本碰碰运气了,不行的话只好再复读一年。

但是,我们一般排新闻专业一般看研究成果,实际上具体教学不一定哪好哪坏。比如,四川大学新闻专业虽然排名靠后,但近几年教学成果很好。所以也没必要局限于在哪个学校,关键靠自己。

9.小学生新闻写作简介 篇九

1把握新视角, 将民生与政策结合

民生是社会新闻报道的重点, 而民生与国家颁发的民生政策息息相关, 因此, 社会新闻采访写作应摒弃“民生”或“政策”单线叙述的方式, 把握新视角, 将民生与政策相结合, 一方面为国家宣传民生政策, 另一方面也让受众对民生政策有充分地了解。

以吉林省集安市电视台社会新闻栏目为例, 作为中国的人参之乡, 集安市的人参产业历来是当地的经济支柱, 是农民最重要的经济来源。然而, 受到人参种植广阔前景的影响,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民加入了人参种植行列, 种植规模不断扩大, 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导致人参的质量受到影响, 使集安市的人参种植产业面临了危机。面对这样的状况, 集安市电视台社会新闻栏目记者为了了解发生人参产业危机的症因, 一方面采访专家听取意见, 另一方面进入参农家庭了解实际情况。通过长时间的调研, 栏目记者掌握了制约当地人参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在此基础上, 充分利用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 先后撰写了《万良人参启示录》《推广老参地、 农田地重茬种植人参》《人参娃娃移居山下林间参农平地致富》等新闻稿件。新闻一经播出, 对当地人参种植产生了巨大影响, 很多参农参考社会新闻栏目提出的建议, 改变了人参种植的模式, 最终, 不仅解决了当地的生态环境问题, 更推动了集安市人参产业进一步发展。

在上述案例中, 集安市社会新闻栏目将地方民生问题与民生政策结合起来, 为集安市人参产业发展提出了可行的建议。这种新闻采访写作把握了社会新闻报道的新视角, 不仅解决了新闻内容同质化问题, 同时也全面发挥了新闻媒体的舆论作用, 承担了应有的社会责任。

2体现新思路, 重视新闻采访的再创作

社会新闻因涉及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 新闻采访写作在用词上具有抽象性、政策性以及专业性等特点, 很多信息都很抽象, 例如一些数字、政策、 评论、预测等, 这些无法通过形象而具体的形式进行表达的信息使社会新闻的线条普遍“偏硬”。因此, 社会新闻要想在当前竞争激烈的背景下标新立异, 博取更多受众关注, 就要在“软化”报道主题的基础上, 在新闻采访写作的形式上追求突破与创新, 体现新思路, 重视新闻采访的再创作, 力争以最通俗的形式将新闻“改造”的有趣生动, 简单易懂。

1) 要提高新闻记者的专业素质。

记者的专业素质与新闻采访的再创作有着直接的联系, 同时也影响着社会新闻栏目的整体质量。 因此, 提高新闻记者的专业素质, 是体现新闻采访写作新思路的重要举措。新闻稿件是新闻事件的第一手资料, 这些资料符合新闻事实, 能够表现新闻事件的主要内容, 但新闻采访写作却不能照抄新闻原稿, 而必须要对原稿进行整理和再创作。一方面, 这是因为新闻媒体必须要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和政治责任, 其中, 社会责任包括道德责任、公共利益和社会义务, 政治责任则需要媒体坚持党性原则, 宣传社会主义建设的路线, 以及弘扬党和人民政府为人民服务的主旋律。因此, 坚持新闻采访的再创作, 是新闻媒体落实社会责任和政治责任的重要举措。另一方面, 社会新闻栏目在播报时有着时间、 空间、内容等很多的限制, 而新闻原稿或篇幅冗长, 或口语化严重, 因此, 必须要对新闻原稿进行再创作, 才能使新闻稿件符合社会新闻栏目播报的要求。 新闻记者是新闻稿件再创作的主体, 只有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 才能满足新闻稿件再创作的要求, 从而不断提升新闻质量, 并提升新闻栏目的社会影响力。

2) 要通过新闻采访的再创作赋予新闻更深刻的内容。

社会新闻的主要特点是内容多样化, 它涉及了社会的方方面面, 对社会中突出的问题予以报道, 使受众产生共鸣, 通过受众的关注、聚焦从而形成社会舆论, 来影响或消除社会问题。因此, 新闻采访的再创作应摒弃浅白的描述, 避免直述新闻事件, 而是应当通过再创作赋予新闻更为深刻的内容, 以期能够引起受众共鸣。

例如, 留守儿童是当前我国较为突出的社会现象。在报道与留守儿童相关的新闻时, 新闻记者可通过对新闻稿件的再创作, 将留守儿童事件转化为小故事、议论文或评论文等形式, 在表达出核心事件的同时, 对事件予以渲染, 使新闻富有情感。

这种新闻采访的再创作将单纯的新闻事件演变成带有情节和强烈情感色彩的短文, 既表达了核心事件, 又增强了新闻的可读性和可视性, 同时, 理性的评论也能够代表大众思想, 更容易引起受众的共鸣, 使受众关注新闻事件, 从而在社会新闻栏目的带领下形成社会舆论。

3阐述新观点, 营造社会新闻品牌形象

要重新审视并定位社会新闻的职能, 表现新闻栏目的新观点, 就必须要对媒体职能与当前现状进行对照、分析并评价, 探索两者之间的差距, 首先确立社会新闻报道的可提升空间, 其次履行职能, 以敏锐的视角探求对受众具有实际意义的新闻题材。

首先, 媒体职能要求的核心是真实、全面与快速, 在新形势下, 社会新闻不能局限于家长里短以及一味娱乐化, 而是应当聚焦于关系到民众生活质量、生存权利乃至生命安全等方面, 扩大和利用资源, 强化社会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与严肃性。例如, 当前许多地方政府会议或活动都是围绕党的政策方针所开展的, 都与社会息息相关, 而新闻记者要转变采访作风, 不能把焦点仅放在采访领导方面, 而是要注重细心观察和深入发掘, 提取会议或活动的主题, 并在节目中真实而准确的报道相关的内容。

其次, 社会新闻栏目是一个整体, 在这个整体中, 每一个环节都是提升新闻报道质量的关键所在。 因此, 从整体来说首先要打造思想厚度, 制作有内涵的新闻节目。面对当前竞争激烈、新闻资源有限的状况, 所谓独家资源、独家报道越来越难以成为现实。因此, 社会新闻栏目就要转变思想, 推行转嫁策略, 如从新观点、新视角的角度开展新闻报道, 从而提升社会新闻节目的品质。

4结束语

总之, 新闻采访写作是社会新闻报道中的“重头戏”, 不仅关系着媒体品牌, 更关系到了新闻媒体能否承担起社会责任。因此, 新时期的新闻采访写作应积极转化思路, 同时转化媒体本位, 在开展新闻传播的同时投入相应的受众行为研究, 运用新视角、新思路和新观点, 让新闻传播与受众行为的步调保持一致, 让传播内容能够满足受众需求, 从而体现新闻栏目的存在价值, 创设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袁剑.深度报道中的采访心理研究——以《新闻调查》为例[J].中国科技信息, 2008 (9) :143-143.

[2]陈潮亮.电视社会新闻深度报道的突破[J].新闻前哨, 2011 (2) :83-84.

[3]董志浩.谈新闻的深度报道与社会共鸣[J].琼州学院学报, 2007 (S1) .

10.基础英语写作 课程简介 篇十

课程编号:21120208

学分:4.0

总学时数:64

开设学期:第三学期——第四学期

课程性质:必修课

考核方式:考查

11.协会简介新闻稿 篇十一

山东经贸职业学院电子爱好者协会是在我校1977年开设的“电子应用技术”专业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正式成立于2003年10月,坚持“立足于学校,服务于社会”的社团宗旨,并以“德技双馨,开拓创新”为社团理念,历经9年的发展,共发展会员512人,现在会员50余人。现有经验丰富、理论及实践能力极强的机电工程系优秀指导老师牟兆泉、刘泮章亲自指导各项实践活动。本社团由秘书处、维修部、电子设计部、电脑部、财务部、宣传部、外联部,文艺部组成。

近9年来,历届社团成员在专业老师们的指导下,共举行校内外维修活动34场次,维修电视机117余台、冰箱53余台、洗衣机81余台、收/录音机129余台、电暖器41余台、各类小电器510余台,服务4890余人次,受到了广大师生及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在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同时,踊跃参加全国、全省、全市各类技能竞赛32届次,并取得骄人的成绩,共获各类奖项409人次,其中获得全国一等奖9人次、二等奖15人次、三等奖18人次;山东省一等奖33人次、二等奖24人次、三等奖39人次、优秀奖48人次;潍坊市一等奖51人次、二等奖

42、三等奖63人次、优秀奖57人次,电子爱好者协会成员占到获奖人数的50%以上。

奋斗的足迹,留下了脚印,获得了殊荣---2003年被共青团潍坊市委、潍坊市学生联合会评为“潍坊市十佳学生社团”;2010年被山东省科协、山东省大学生社团联合会评为“山东省优秀社团”;2011年被中国高校社团网、北京师泓文化交流中心、中国高校社团理事会评为“全国优秀社团”。

12.新闻写作贵在出新 篇十二

一、重新思考事实选取材料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到来, 新闻工作面临着许多挑战。作为新闻工作者, 原有的知识结构已不适应知识经济的要求, 诸如新能源学、新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空间科学、信息科学等, 都是摆在自己面前崭新的课题。如果我们对这些新技术新领域的基本知识都不了解, 那就不可能做出成功的报道。新闻主题是新闻的灵魂和统帅, 它制约着新闻材料的取舍、新闻结构的安排、新闻语言的选择, 制约着整个新闻内容的开展和表达形式的选择, 也制约着整个新闻写作过程, 立意是新闻写作之重, 而立新颖之意乃重中之重。立新颖之意就是在基于事实基础上要有独创性, 要标新立异。标新意味着除旧, 立异意味着除同, 见人之所未见, 发人之所未发, 表达自己对事物独到的见解、感受和认识。这是我们在新闻写作中感到较难的。正如歌德所说:“凡是值得思考的事情, 没有不是被人思考过的, 我们必须做的只是试图重新加以思考而已。”对新闻事实重新加以思考, 这也是新闻主题创新的方法之一。

二、新闻结构创新

新闻要为群众所喜欢, 报道内容和报道形式就要不断创新。一味沿袭固有的模式, 只能扼杀新闻的生机和活力。新闻结构是新闻重要的形式因素, 是新闻的组织构造, 它体现着新闻的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结构决定着新闻的具体表现形式, 有时结构还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面对一个新闻事实, 究竟如何表达, 如何安排结构, 应根据题材的特点和主题的需要, 加以革新、变通与创新, 注意灵活运用, 不可生搬硬套。总之, 新闻结构是多种多样的, 结构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式不是目的, 形式总是为内容和主题服务的。运用新的手法报道新闻, 如对话式报道、散文式报道、图表式报道等等。与此同时, 还要把内容创新与形式创新有机结合起来, 让新闻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三、变革新闻观念, 实现新闻语言创新

新闻观念是新闻实践在新闻工作者头脑中的反映, 它一旦形成, 又将长期支配和影响新闻实践活动。因此, 在创新实践中, 我们要把更新观念放在首位, 树立和强化与新时期相吻合的新闻观念, 诸如市场意识、信息意识、服务意识、时效意识、竞争意识等, 以适应新形势的需求。新闻要为群众所喜欢, 报道内容和报道形式就要不断创新。一味沿袭固有的模式, 只能扼杀新闻的生机和活力。新闻报道要打动人心, 新闻语言一定要形象生动, 富有特色。在这方面, 语言创新大有文章可做。新闻写作的过程其实就是思维的过程, 思维必须借助一定的工具, 这个工具就是语言。新闻写作就是如何运用书面语言把记者对客观世界的人和事的认识、体会和感触表达出来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语言既是思维工具, 又是表达工具。因此, 记者在新闻写作时, 除了注意新闻语言的准确、简明、通俗外, 还应注意新闻语言的锤炼, 语言创新, 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效果。新闻语言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运用充满时代气息的群众语言。生活之树是常青的, 群众生活中, 每天每时都会产生新鲜活泼的话语。“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群众的语言, 就是新闻语言创新的源头活水。因此, 记者应深入生活, 熟悉群众, 虚心向群众、向生活学习语言。在写新闻报道时, 如果多采用那些贴近实际, 贴近群众, 贴近生活的语言, 就会更加形象化、生动化, 新闻报道才会显得平易朴实, 读者读后才会印象清晰、深刻。■

参考文献

[1]董丰, 朱建军;新闻写作中的借鉴与创新[J];军事记者;2005年03期;64-65

[2]张建齐;新闻写作七忌[J];军事记者;2005年06期;66

[3]谢亚鹏;一筹莫展与一挥而就[J];军事记者;2005年08期;61

[4]王志东;想象在新闻写作中的运用[J];新闻前哨;2005年04期;50-51

13.应用文写作课程简介 篇十三

《应用文写作》课程简介

《应用文写作》是一门培养学生应用写作能力,综合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的公共基础课程。本课程把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上,以日常文书、行政公文、事务文书、经济文书、宣传文书、职业文书等文种的文体知识和写作训练为主要教学内容,并通过案例分析和写作训练,培养学生处理职业生涯及日常生活应用文的写作能力,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具备未来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应用文写作作为人类社会的交流形式、管理手段和思维载体,同谋生、职薪、生活水准联系在一起,成为人生竞争的一种重要能力,能根据职业工作需要撰写相应的应用文是每一个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必备的岗位技能之一。应用文写作技能是现代人能力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被认为是现代人必备的五大核心能力之一。

14.小学生新闻写作简介 篇十四

专业论文

从报道中的大学生形象看新闻写作的真实性原则

从报道中的大学生形象看新闻写作的真实性原则

[关键词]大学生形象;新闻写作;真实性原则

近年来,大学生的形象已经从纯洁的象牙塔上逐渐的下滑。大众翻开报纸,打开电视和网页时,大学生心理疾病、大学生自杀、杀人,女大学生从事不良职业等报道令人触目惊心。人们不禁要问:大学生怎么堕落成这样了?是大学生真的一夜堕落还是其中另有原因。本文将从新闻写作中的真实性角度分析关于大学生形象的报道。

一、对大学生形象报道概况

据观察,大众传媒中的大学生新闻报道以负面居多。用百度搜索大学生负面新闻32527条,远远大于正面报道的8058条。而都市报和网站中有关大学生的新闻报道最多,而广播和电视媒介则少涉及。同样,在国内三大门户网新浪、搜狐和网易上,像这样的新闻俯拾皆是:“女大学生替母还债开价2万以身相许”、“大学女生为何频频施暴”、“博士街头做乞丐”„„就是在新华网和人民网上也大量存在上述新闻。

二、对大学生形象报道的分析

生命是最宝贵的,有关轻生的报道当然会引起受众的关注。而关于大学生的新闻则是我国目前的舆论焦点。美国著名社会学家阿伦森在谈到以前西方媒体时认为:媒体在维护偏见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制度化作用。媒体应该代表着社会的理性、正义和良知,但现在一些媒体的报道非但没有起到这些作用,反而在社会上传播着带有偏见和不理性的信息。

像关于大学生的话题之所以成为媒体追逐的热点,某种意义上讲,反映了当今媒体迎合大众的媚俗心态,很多新闻报道都是以猎奇的甚至幸灾乐祸的眼光来对大学生的行为评头论足的。媒体对大学生个体自杀事件的报道中,刻意突出大学生这一群体概念,是因为大学生更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与警觉,对于媒体更容易形成“卖点”。所以媒体愿意推波助澜,但大学生恶性行为的发生只是一种个别现象,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占全国大学生人数的比例很小,和其他群体概率相比并不高。但媒体这种过分关注、过分渲染往往让人产生以偏概全的印象。

三、根据典型文本分析,关于大学生形象的新闻报道的特点

1.在新闻题材上,选择报道内容,突出负面色彩

媒体多关注大学生犯罪、两性、自杀、失业„„而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公益活动等很少关注。可以发现,在校园新闻中,充斥媒体的是大学生自杀、大学生考试作弊、女大学生为筹学费跳艳舞„„

而在网络媒体中,这一比例更高。“Tom.com新闻中心”干脆将“迷失的大学生”设为专题。在该专题的首页上,“卖淫”、“浅薄”、“盗窃”、“吸毒”、“网恋”、“犯罪”、“失落”、“急功近利”、“迷茫”、“自杀”、“暴力”等十五个充满负面信息的词语竟成了宣传语。有些网络媒体更是拿“女大学生”大做文章。笔者在国内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百度中键人“女大学生”四个字,得到了8590000项结果。而在这些相关文章中,“女大学生”无一例外地被“着了色”:“com时代女大学生的‘新潮生活’”、“女大学生卖淫惹谁了?”、“当代女大学生性和行为心态录”„„在这些报道中,“女大学生”这个本属中性的词语已经多了一丝暧昧的味道。

2.在新闻采访报道上,缺乏人文关怀

对于负面的社会新闻,媒体往往缺乏人文关怀,虽然保证了其客观性,但却忽视了对死者的关心和对其家人的尊重。同时有业内人士认为,大学生负面新闻多,是由于大学是一个信息集散地,大学生相对无组织性,坏消息不胫而走,纸包不住火,媒体在发掘大学校园的负面信息时较为方便。

3.在新闻编辑上,过度渲染,肆意炒作

由于非正面新闻天然具有猎奇性,轰动性,新鲜性等新闻价值,可以迎合受众的本能兴趣,因而往往成为他们的首选。于是,在新闻题材和新闻内容的选择上,他们往往突出负面色彩,在对新闻的编辑上,更是极尽渲染炒作之能事,采用耸人听闻的标题、巨幅凶杀图片、相对集中的版面安排,以便制造轰动效应,达到文不惊人死不休的效果。这在对大学生新闻报道的内容的选择上可以说是体现得淋漓尽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致。

四、解决方法:运用客观和公正的报道原则

所谓客观报道就是指新闻报道要忠实手客观事实,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去反映和报道事实。不要将观点与意见与其混同。要交代清楚事实出处和消息源;报道中不要夹带个人的感情色彩和偏见;全面的报道事实,提供充分的事实依据。

根据美国自由论坛主席Charies L.Overby提出的“新闻公正性公式”――“准确+平衡+全面+客观+伦理=公正”,平衡是确保新闻客观公正的一个重要因素。平衡手法所追求的目标,是更准确地反映事物及其内外联系,是表现令人更加信服的倾向性,是将倾向性于全面、客观、公正之中。专挑大学生的阴暗面,报道大学生负面新闻,这样显然不能反映大学生的真实面貌。

媒体不应该总拿大学生来吸引眼球,消费大学生的公众形象,以至淡化专业精神和社会责任。媒体从业者需用心观察、用心思考、用心讲话、用心作文章。维护真实、客观,保障社会公德。正确的做法是采用平衡手法,即在报道大学生的缺点和弊端的同时,突出反映大学生的主流面貌,如大学生科研的最新进展。大学生创业基层、大学生的思想新面貌,这样媒体中的大学生形象才会全面、真实。

(编辑/李舶)

上一篇: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点滴体会下一篇:农业技术推广岗位竞聘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