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便利店发展历程

2024-10-07

我国便利店发展历程(共8篇)

1.我国便利店发展历程 篇一

2013年我国便利店发展现状及营销模式探析便利店以其灵活的经营方式,配合越来越多的便民服务内容,已经成为零售业态发展的新宠,但国内的便利店大多数发展却不尽如人意。一方面,便利店没有与超市形成错位经营;另一方面,便利店的“便利性”体现不明显。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便利店应采用“便利店+电子商务”新的营销模式。

近年来,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居民的空闲时间越来越少,便利店配合各种便民服务措施加上营业时间长、紧邻住宅区而适应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逐渐成为零售业态发展的新宠。从国际便利店发展历史看来,其生存的基础条件是人均国民收入达到3 000美元。当人均国民收入达到6 000 美元时,便利店将进入快速发展期。

便利店在中国的发展情况并不乐观。由于数量的增长,以及定位的不明确,我国便利店的盈利模式始终没有建立起来,与日本的7-11 相比,国内便利店的毛利率普遍较低,经营性亏损比比皆是。我国便利店迫切需要改头换脸、调整结构、增加服务、加强营销、转换机制、提升技术。

中咨网(http:///)研究部总结便利店发展的新模式———“便利店+电子商务”模式

增开网络购物业务:便利店的消费群体大多数是比较年轻的群体,这一群体热衷于网上冲浪,希望足不出户就能买到自己想要的商品,网络购物已成为他们主要的购物方式。因此,网络便利店市场前景广阔。

网络便利店,顾名思义,即将网络经营模式引入到便利店的经营中,从而拓宽现有的销售渠道。这一模式将传统购物方式与网络购物模式结合起来,减少了消费者纯网络购物的顾虑。

但网络购物业务的增开意味着物流成本的增加、结算过程中可能存在道德风险、以及售后服务(维修、退换货)的困难等。此外,我国的便利店,虽然有数量不少的连锁便利店,但仍有很多小型的夫妻店,这些小店很难实现统一配送,而且服务的范围也是非常有限。因此,想要增开网上购物业务,对便利店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采用连锁经营的模式,在某一地区集中开店,开通网络购物平台便利店开通网络购物平台,为消费者购物提供了方便,但如何解决网购的物流配送问题却成为又一大难题。便利店如果采用连锁经营模式,在某一地区集中开店,从而密切接近消费者,这有利于提升便利店的配送能力。顾客可以通过在网上注册、登陆网站、订购商品、提交订单来完成网上订购,便利店网络购物工作人员在后台查看订单,联系最近的门店,然后门店负责送货上门,同

时收取一定的费用。如果网络购物业务发展到一定阶段,网上顾客人数激增,为了降低成本,保证服务质量,宜采用另外一种模式,即门店根据网络订单记录,向配送中心提交要货申请,配送中心通过仓库配送发货,最后将商品送到顾客手中。

便利店总部要组建网络购物服务部门,网络购物服务部门的建立主要是为网络购物业务服务,保证网络购物各环节信息的畅通

利用电子商务平台拓展其服务功能:便利店的发展要凸显其无 形服务。但是传统的免费为自行车充气、免费送开水等服务已经过时,消费者需要的是便利的生活服务,如煤气费和水电费收缴、旅游资讯、票务代理等,一些便利店为了吸引顾客,也提供类似的服务,但如果单凭门店,销售力度远远不够,如果将连锁总部、各门店以及合作企业的电子商务平台连接起来,建立网络销售平台,那么合作企业将可以通过网络销售平台直接为顾客提供服务,而便利店的服务功能借助于合作企业也得到了拓展。

为网络零售商提供多种服务: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网络的普及,网络购物模式已经渐渐为人们所认可,但由于网络购物的特殊性也导致了一些网购的弊端,比如物流昂贵、送货时间长、购物质量依据匮乏、远距离鉴别困难、退换货无保障等。由于网购存在一定的风险,导致在网络和电子商务日益发达的今天,仍有绝大多数消费者仍然选择更为安全和宽泛的现实购物流程进行购物。便利店因为有实体店的信誉保证,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消费者网购的疑虑。便利店如果能跟网络零售商合作,充当消费者和网络零售商之间的沟通桥梁,为网络零售商提供各种服务,将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消费者网购的困扰,同时也为便利店自身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

配送服务:利用便利店便捷的选址以及强大的配送能力来展开配送服务,已成为国外便利店普遍的做法。在我国,便利店同样可以成为消费者网上购物的最佳提货点。由于网购一族绝大多数是上班族,有固定的上班时间,而物流公司也不可能每天集中在晚上7-9点送货,物流公司可把快递放在就近的便利店,由便利店负责通知顾客在方便的时间前来取货或者便利店负责配送至顾客家里。这样,便利店就能在门店正常经营的同时,为网络零售商提供物流配送服务。

付款服务:便利店还可以为网络零售商提供付款服务。由 于消费者对网上支付安全性的担忧,不少消费者放弃网上购物这一方式,便利店完全可以帮助顾客解决付款的后顾之忧。顾客只需要在网上提交订单后,选择最近的便利店门店付款,便利店帮助顾客完成网上支付;或者网络零售商将货物发给便利店,便利店帮忙完成配送和收款业务。

退换货服务:网络购物消费者所关注的另一问题是退换货问题。据调查,将近40%的顾客对“为什么不选择网购方式”这一问题的答案是退换货麻烦。如果便利店能够和网络零售商签订协议,协助网络零售商提供退换货服务,那么顾客只需要到就近的便利店就能退换

货,麻烦大大减少。而且便利店的24 小时营业时间也为顾客退换货提供了方便。便利店需要做的是和网络零售商签订合同,取得解决顾客纠纷以及退换货服务的代理权。

当前,各种零售业态迅猛发展,电子商务也发展迅速,便利店发展电子商务,走“便利店+电子商务” 的模式,是便利店发展的重要步骤。在便利店未来与电子商务接轨的必然趋势下,通过开通电子商务平台拓展其服务内容、开通网络经营模式、为网络零售商提供服务,便利店将面临着一个新的发展机会。

2.我国便利店发展历程 篇二

加入WTO以来, 中国以经济发展速度最快、履行承诺最严肃的实际行动, 积极参与新一轮多边贸易体制, 在WTO中树立了一个有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为维护发展中成员的利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中国贸易便利化的发展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 从单一部门到多个部门, 从改进贸易管理到大范围应用信息技术, 呈现高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特点。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首先从对外贸易管理方面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 大幅度削减实行进出口配额许可证管理商品的品种和范围;我国对外贸易管理和海关管理实行了大规模的改革, 我国还实施了内地与香港、澳门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 (CEPA) , 并与东盟十国签定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等。如在2009年召开的东盟和中日韩贸易便利化国际研讨会上, 我国将与东盟、日、韩一起努力形成适用于东盟和中日韩各国实际情况的贸易便利化行动计划与措施, 与东盟各国在东盟和中日韩框架下开展有关贸易便利化的能力建设, 为东盟和中日韩贸易便利化的具体实施创造有利条件。

同时, 商务部门的改革带动了与贸易相关部门的协同推进, 海关、外汇、质检等部门的改革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例如, 作为国家“金关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电子口岸依托国家电信公网, 建立起公众数据中心和数据交换平台, 实现工商、税务、海关、外汇、外贸、质检、银行等部门以及进出口企业、加工贸易企业、外贸中介服务企业、外贸货主单位的联网, 它的建成强化了职能部门的监督管理, 提高了贸易管理效率, 促进了中国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的发展。我国贸易便利化取得了很大进步, 我国的对外贸易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与此同时, 也应当看到我国贸易便利化的尝试才刚刚起步, 在许多方面还存在差距。无论是从全球范围、还是从东亚地区看, 我国的贸易便利化水平都处在较低水平, 我国进一步改善贸易便利化及通过贸易便利化获得收益的空间还很大。

二、推动贸易便利化发展的建议

在当前国际市场低迷, 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的情况下, 贸易便利化会降低企业交易的成本, 提高国家的综合竞争力, 所以我国应尽快采取多种措施来推进我国贸易便利化的发展。

(一) 转变观念, 调整结构, 充分认识贸易便利化的重要性

现阶段贸易便利化对于全世界来说都是一个新课题, 谁在贸易便利化进程中把握主动, 抢占先机, 谁就能获得利益最大化。我们必须认识到贸易便利化是国际贸易发展的大趋势, 世界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都已证明, 国际贸易对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多年来, 国际贸易一直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 国际贸易实现的链条, 包括订货、运输、通关结算等多个环节, 而每一个环节都涉及很多具体不同的程序和制度, 他们要保持高效和运作, 整个过程也涉及各种参与者, 使得贸易程序非常的复杂。因此, 贸易便利化一直是世界各国的政府、企业、中介机构以及相关的国际组织不断探索追寻的一个目标。对政府而言, 贸易便利化可以改善包括海关等各有关政府部门的管理水平, 提高咨询效率, 增加政策透明度和可预测性, 降低腐败的可能性;对企业而言, 贸易便利化节省了通关、清关、物流的时间, 降低了贸易成本, 提高了效率, 增加了贸易机会;对于消费者而言, 贸易便利化可以降低商品和服务的价格, 扩大选择的服务, 全球的整体服务也由此得以改善。

(二) 坚持有效监管, 保证便利与安全同步

在我国从贸易弱国成长为贸易大国的过程中, 我国的监管体系从法律法规建设到技术体系构建, 也经历从不完善到相对完善的发展历程。但随着我国进出口额越来越大, 国际贸易战愈发复杂激烈, 市场开始呼唤一个更加科学完善的监管体系, 在推动贸易便利化的同时也要保障我国的贸易安全。

中国海关在推动全球贸易安全与便利的国际事务中, 扮演积极角色。海关应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有益做法, 加大推广通关模式的改革力度, 加大风险管理, 通过将风险管理的理念、手段、机制引入到海关工作的各个方面, 切实落实国家税收优惠政策, 认真履行打私职能、不断完善口岸建设和管理, 注重口岸科学规划、统筹管理及规模效应、监管服务等工作。商检部门应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合理配置商检资源, 制定合理的商品检验标准。同时建立相对应的完善的技术法规体系, 保障进出我国海关的货物合格;外汇管理局应在认真总结前期境外放款试点改革经验的基础上, 贯彻落实国务院进一步稳定外需的六项政策措施, 提高境内企业资金使用效率, 支持各类所有制企业“走出去”以带动出口。同时, 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对进出中国的货币流和资金流进行分析和检查, 加强非现场监管与监测, 能够切实控制住风险, 这两个目标要统一协调。

(三) 加强我国与其他国际组织的交流合作

我国有必要学习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做法, 提高我国参与国际合作的能力。保持与世界海关组织等专业海关组织的工作联络, 同时要进一步加强与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组织的合作与交流。

通过参加国际论坛, 政府可以表明我国在贸易便利化方面的观点和实际问题, 这便于我国了解贸易便利化的实际成本和利益, 有利于争取对我国有利的条款或规定, 有利于争取发达国家广泛性的技术援助。同时也可以通过谈判了解业内的最新动态, 有利于学习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 减少学习成本, 有利于增强我国政府应对国际事务的能力。在多边贸易谈判的博弈中, 要想实现自己的利益, 必须最大程度地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 我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有许多共同之处, 捍卫发展中国家的整体利益, 也就捍卫了我国的利益。并且借此建立各国海关及相关政府机构之间的合作机制, 进一步加强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寻求多种渠道和办法解决与避免由于各个经济体无论是从国家政治、国民经济、信息化及电子化基础建设、贸易政策, 还是国民素质、文化差异等存在的阻碍贸易全面便利化、自由化的障碍。推进监管互认、执法互助、信息互换等方面的务实合作, 提高合作水平, 实现合作双赢, 共同推动贸易便利化的深入发展。

(四) 政企合作, 使贸易便利化在我国发挥最大的作用

所有进出口企业、货运及代理公司、银行及保险公司都是参与贸易的利益攸关方, 而政府部门是审批者。经验显示, 贸易便利化要求政府职能部门和参与贸易的利益攸关方紧密合作、各尽其职, 确保改革整合后的流程符合并优化各自业务, 流程才能在实际贸易中行得通。中国海关应进一步加大政务公开力度, 利用网站、热线电话等多种渠道宣传法律、政策, 保持政策的公开透明, 改进和完善对企业咨询和应诉服务。完善评定标准, 优化评估手续, 落实相应的通关便利措施, 加强企业与海关的互信合作。通过国际海关合作渠道, 有针对性地帮助中国企业协调解决境外通关和各国企业在中国境内通关遇到的现实问题。

而贸易便利化程序的载体是高度专业化的管理经营技能以及高端信息技术, 在市场化分工较细的国家, 这些技术和技能常为私人公司所擅长。从效率和服务的可持续性角度着眼, 政府职能部门与市场上技术和技能最领先的企业采用不同形式的公私伙伴关系不失为一种有效方法, 这样既能提高建设便利化平台的效率、又能确保对电子商务等基础设施不断维护和升级。

(五) 加强我国软硬件的能力建设

政府一旦决定推动贸易便利化改革, 也就意味着实施贸易便利化研究和政策推进需要多方面的巨大投入和机会成本。首先是资金, 这也是核心的因素, 基础设施建设、海关现代化、参与和贸易便利化有关的国际论坛、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都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就目前来看, 我国投入到贸易便利化研究领域的资金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主要体现在人均还不及发达国家的1/10;投入的设备也相对陈旧, 只能在短期内发挥成效。

贸易便利化信息系统的建立, 不仅仅依靠硬件设施, 软件管理和培训也必须跟上, 这给硬件企业和软件企业都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没有软件业的不断发展, 信息化的不断提高和信息系统的不断完善, 贸易便利化难以得到有效实施。我们要意识到贸易便利化的过程与效益同现代的信息化技术密不可分。信息化的有效运用, 可以提高数据运输能力, 执行国际标准, 如EDI的国际标准, 创建数据库中心, 下载单据, 增加公开性、公平性、时效性和经济性。

我们可以通过降低交易成本, 缩短交易周期, 改善贸易环境, 提高贸易效率, 进而提高我国的总体竞争力。因此, 只有积极参与并主动推进贸易便利化行动, 才能确保我国的实际利益。所以, 充分认识贸易便利化的重要性、审慎分析贸易便利化带来的挑战, 并针对自身特点制定适当的发展计划, 对于我国的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当然, 实现贸易便利化需要投入大量资金, 不断探索和积累经验, 锐意革新并开发新的管理技术, 同时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和建立行之有效的制度,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应通过加快推进贸易便利化的步伐来适应现阶段世界贸易发展的趋势变化。

摘要:作为WTO多哈回合谈判的重要独立议题之一, 贸易便利化是中国加入WTO后第一个从谈判伊始就全程参与的全新多边贸易规则谈判, 同时也是四个“新加坡”议题中争议最小、因而最终成为惟一被列入WTO多哈发展议程而启动谈判的“新加坡议题”, 受到了理论界的广泛关注。加入WTO以来, 我国在推进贸易便利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但从全球范围看仍存在一定差距。我国应转变观念, 充分认识贸易便利化的重要性, 坚持有效监督, 加强与世界其他经济组织的合作交流, 实现政企合作, 加强软硬件的建设力度, 推动贸易便利化建设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贸易便利化,海关,金融危机

参考文献

[1]何明珂.贸易便利化与过境运输[M].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8.

[2]沈铭辉, 余振.APEC贸易便利化进展及变化[J].国际经济合作.2009 (2) .

3.我国组织传播研究的发展历程 篇三

组织传播于20世纪80年代被引入我国。然而,在传播学逐步成为显学的今天,我国的组织传播研究仍然处于低迷阶段。以传播学经典的四大分支学科为关键词,分别检索中国学术期刊网和维普期刊网,可以发现,组织传播的研究文献远远少于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见表1)。

回顾我国20多年组织传播的研究历程,我们大致经历了引进、形成和初步发展等三个不同阶段。

1988年至1999年为我国组织传播的引进期。以林瑞基在《深圳大学学报》发表的《组织传播及其效果》(1988)为标志,我国大陆第一次出现了“组织传播”这一研究概念。在这之前,组织传播仅在我国台湾地区传播学界产生影响。第一本组织传播著作是林瑞基于1991年在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组织传播》。可惜的是,在此之后就很少看到林瑞基组织传播的研究文献发表。这一时期比较有影响的论文还有彭凤仪的《论组织与组织传播》(1996),魏永征的《关于组织传播》(1997)等。与西方发展脉络相似的是,我国最早关注组织传播的并非传播学界的专家,而是管理学科、新闻学科的学者,他们发表的基本上是一些学科介绍性的文章。这些文章通过对国外研究成果的转述,阐述了组织传播研究的重要意义和现实价值。此时的组织传播研究尚处于学术启蒙阶段。

2000年至2004年为我国组织传播的初步形成期。这阶段的重要成果是,华夏出版社出版了美国著名传播学者凯瑟琳·米勒的《组织传播》(2000),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丹尼斯·K·姆贝的《组织中的传播和权力:话语、意识形态和统治》(2000),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教军章与刘双合著的《组织传播》(2000),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张国才的《组织传播理论与实务》(2002),这些著作的出版对组织传播研究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这一阶段的研究文献主要有:《组织传播的研究模式及思考》(黄孝俊,2001),《组织传播中的“事件驱动”开发》(舒咏平,2003),《论组织传播的意义》(顾孝华,2003),《组织传播学的界定及其意义》(胡河宁,2004)《组织传播学的发展状况与体系构建》(胡河宁,2004),《诚信:组织管理与传播的伦理智慧》(胡河宁,2004),《组织传播两岸发展状况的比较研究》(胡河宁,2004)等等。

这个阶段除了文献发表数量上升之外,还表现在学者们的研究旨趣大多集中在对“组织传播”学术领域的界定、研究模式的探究、研究意义的深入思考、学科体系模式构建方面。学者们基本摆脱了早期对国外组织传播研究成果的简单转述,期望通过界定组织传播与管理学、公共关系学和组织行为学之间既联系又区别的关系,厘清组织传播在我国发展的脉络和方向,实现组织传播研究领域的一种突破。

2005年至今为我国组织传播的初步发展期。这期间论文发表数量增长趋势明显,共有35篇文献。这些论文试图在强调本土化意识的同时,也开始考虑研究范式的创新,以及体现学者个人的研究旨趣。如胡河宁的《组织意象图式中的组织传播隐喻》(2005)和《组织传播符号的伦理意蕴》(2006),从哲学、符号学视角出发,运用文化阐释的研究范式,诠释组织中隐喻和符号对组织经验的共享与意义建构,透过对组织传播本质的诠释,深入探讨了传播对于组织的不可或缺性。《组织传播研究的方法与视角》(2007)和《组织传播研究的学术路径》(2007)这两篇文章则通过对组织传播国内发展的深度思考,在分析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组织传播研究的建议。曾耀农、肖乃涛的《组织传播的审美特征》(2006)、刘京林的《论组织传播和人际传播的中介作用-兼介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历史理论》(2007)等论文,通过言说分析的研究方法,为组织传播注入了活力。

这阶段的著作有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组织传播》(胡河宁,2006),这是我国第一部研究生使用的组织传播教材,作者在构建组织传播理论新体系的途径中进行了创新性的尝试。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的《组织传播论》(顾孝华,2007),探讨了组织传播的若干理论问题,回顾了组织传播思想的演变过程,重点讨论了组织内部的下行、上行和非正式传播的特点。

组织传播从本质上说,是一个理论和实务相结合的研究领域。因此,2005年之后应用型论文的大幅增长亦是此种趋势的有力佐证。一些学者从技术层面入手,探讨新科技影响下的组织传播建设。如顾伟泉的《网络环境下高校组织传播系统的构建》(2005)、《基于网络推拉技术模式的图书馆组织传播系统》(2005),程士安课题组的《数字化时代组织传播的新特征》(2007),王晨的《组织传播的新媒介技术运行分析》(2006)等都是结合了最新的数字科技,研究技术构建对组织传播的影响和促进。

在研究对象方面,不少文献将组织传播研究放到了具体的组织中,通过对各类社会组织传播行为实践活动的诠释,表现出组织传播的研究有了更多的针对性和应用价值。如刘海波、陈晓霞的《试论学校教育的组织传播属性》(2006)、涂刚的《组织传播与班级管理》(2006)、周云倩的《组织传播视阈下的企业内刊现象》(2007)等等。复旦大学的谢静在《今传媒》杂志连续发表了《组织的决策过程与信息的传播和解释》(2007)、《组织传播与危机的预防和应对》(2007)等四篇文献,刘京林发表了《开放系统、负熵与界限沟通者》(2006)等论文,都是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解读,探讨在组织管理中信息沟通与传递,决策制定与修正等组织信息传播方式、方法、途径等,这些应用性研究文献缩短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更加贴近了鲜活的组织传播实际。

通过对组织传播研究发展历程的简单回顾,可以看到,随着各类组织对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影响日益深刻,学者们对组织传播的认识也在不断更新。作为20世纪发展起来的社会科学探索的一个特殊领域,组织传播理论经历了自然人、经济人、社会人、文化人等不同研究范式的发展历程,现在已经发展到了21世纪信息社会的传播人范式阶段。组织传播也越来越为我国学者们所认识和关注,其学科发展脉络已渐然成形。然而,从总体上说,组织传播研究在我国仍然处于落后与徘徊状态。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我国组织传播研究还缺少能够致力于组织传播研究的专业力量,研究者普遍受到非专业背景与多学科知识结构等问题的困扰,学科建设目前还存在的许多空白导致众多理论问题模糊不清。与西方国家的组织传播研究相比较,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我国组织传播研究仍然是块有待耕耘的处女地,发展之途任重而道远。

展望未来,我国组织传播研究不仅需要量的增长,更需要在研究中注重中国经验、创建本土意识的理论视角,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我国组织传播研究在与实践结合中长足发展。值得庆贺的是,《今传媒》杂志率先在国内期刊界开辟了“组织传播研究”专栏,展现了杂志主办者的务实远见和学术敏感,我们期待着有更多杂志关心组织传播领域的研究,也期待有更多学者加入到组织传播的研究行列。

4.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 篇四

50年代

新中国刚一成立就决定发展自己的汽车工业,1953年第一汽车制造厂破土动工,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建设自己的汽车厂,毛泽东主席为奠基仪式亲自题写了“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纪念”。1956年我国生产的第一辆汽车下线,毛主席又亲自为其命名———解放,对于当时工业整体水平非常落后的中国人来说,这确实是一次经济上的解放。1956年是中国汽车史上令人难忘的一年。5月,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成功东风牌轿车,这是中国自制的第一部轿车,6月,北京第一汽车厂附件厂试制成功井冈山牌轿车,同时工厂更名为北京汽车制造厂。8月一汽又设计试制成功第一辆红旗牌高级轿车,9月上海汽车配件厂(上海汽车装修厂,后更名为上海汽车厂)试制成功第一辆凤凰牌轿车。在大跃进的年代,这几辆稚嫩的国产轿车确实让全国人民欢欣鼓舞了一阵子。

60—70年代

1962年底,红旗车专门用来接待锡兰总理班达拉奈克夫人,这是红旗第一次承担接待外国高级贵宾的任务。1964年,红旗轿车正式被国家制定为礼宾用车。1964年,一汽正式成立轿车厂,1965年9月19日,一辆崭新的红旗770型三排座样车开进北京,该车长5.7米,内饰精美考究,乘坐十分舒适,造型也为全世界所称道,一亮相就受到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赞赏。到1966年,红旗770轿车进入批量生产阶段,红旗的特殊地位、独特的工艺及其精美、典雅的造型使其成为世界名车,当时,坐红旗车成为很多到中国来的外国贵宾的一大心愿。红旗车是中国人的骄傲,也是那个时代人们寄托情感的一大标志。

另外在六七十年代,除了红旗外,中国惟一大批量生产的轿车就是上海牌轿车。1964年,凤凰牌轿车改名为上海牌,并对制造设备做了一系列改进。首先制成了车身外板成套冲模,结束了车身制造靠手工敲打的落后生产方式,又以此为基础制成各种拼装台,添置点焊机,实现拼装流水线生产,轿车质量得到稳定和提高。1965年上海轿车通过一机部技术鉴定,批准定型。到1979年,上海牌轿车共生产了一万七千多辆,成为我国公务用车和出租车的主要车型。1972年起还对车身进行了改型,并减轻了自重。1980年,该车年产量突破5000辆。1985年,已经开始与德国大众公司合资的上海轿车厂和嘉定县联营另行建厂继续生产上海轿车,并继续做了一些技术改进,一直生产到90年代。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上海轿车支撑着国内对轿车的需求,为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新中国自力更生制造出的轿车填补了中国工业的空白,让中国自立于世界汽车工业之林,但由于国家不开放,我国的汽车工业与世界隔绝,失去了交流提高的机会,使我国的汽车工业逐渐地被现代化的世界汽车工业抛在后面。另外,当时我国的汽车工业是以载货车为主导的,对轿车缺乏应用的重视,这使得我国的轿车工业技术水平长期处于极为幼稚的状态。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呈现出三个阶段的三个阶段: 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983-1996年,呈现出以下特点:产量从24万增至147.5万辆,年均增量不到10万,乘用车产品市场为三大(一汽、二汽和上汽)三小(天汽、北汽和广州标致)两微(贵州云雀和长安奥拓)把持,竞争格局稳定另外,私人汽车市场尚未形成,公务车主导乘用车市场,汽车价格居高不下,在销售渠道上,以大卖场为主,合资企业双方权力结构比较稳定。第二阶段,1997-2004年:1997年通用汽车和1998年本田技研进入中国,带来国际同步的产品及经营理念,与此同时法国标致退出中国市场,数年间超过10家的跨国汽车公司陆续进入中国,原有竞争格局彻底被打破,以吉利、奇瑞为代表的民营和地方资本亦纷纷进入汽车领域中国加入WTO后,迎来“家轿元年”,私人汽车市场起动,市场规模迅速扩大

汽车售,价连年下降8年间汽车产量从157.9万辆增长到507万辆,年均增量超过40万,尤其2001年以后以每年百万级数字递增,汽车后市场规模凸现,合资企业外方纷纷争夺销售及服务权,在试水二手车及汽车金融服务方面,牢牢把持控制权。

第三阶段,2005年到现在:靠低端产品立足的民族汽车品牌开始占有较大比例的市场分额,产品线亦逐渐向上延伸,跨国公司在占领中高端产品市场的同时,产品线开始向下发展,民族品牌与跨国公司将逐渐开始正面交锋,面向发展中国家的汽车出口增长迅速,海外业务拓展步伐加快,各层面认定“市场换技术”策略失败,国家鼓励自主创新,支持自主品牌,一直靠合资或技术引进单条腿走路的公司纷纷公布自主业务发展计划,内资企业的跨国并购取得阶段性成果,汽车产销突破700万辆成为世界第二大新车消费市场,国内汽车产业将进入新一轮重组期,内资企业对汽车产业理解加深,信息不对称因素减弱,在原有的合资企业及成立新的合资合作项目中,更加积极争取自身的利益,陆续出现不同以往的创新型合资合作模式,汽车产业进入“后合资”时代。

5.我国金融会计制度发展历程 篇五

我国的金融会计发展主要历经了3个阶段:

第一阶段: 全国银行统一会计基本制度时期(1978-1992)

1978年以前,我国的金融体系基本上是中国人民银行大一统的格局。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原则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决定恢复中国农业银行。1979年2月,中国农业银行重新建立。1980年中国银行从人民银行分设出来,1982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独立出来,1984年中国工商银行成立。1985年,中国人民建设银行的信贷收支计划全部纳入国家综合信贷计划。不久,又相继成立了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中国投资银行、中信实业银行;重新组建了交通银行;中央和地方设置了近600家信托投资公司, 在试办的基础上,发展了1000多家城市信用合作社, 恢复了集体所有制的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群众性、民主性、灵活性。到1987年,初步形成了以中央银行为领导,国家银行为主体,保险公司以及其他金融机构并存和分工协作的金融体系。与此同时,为迅速恢复会计工作秩序,国务院于1978年9月12日颁布了《会计人员职权条例》,首次规定总会计师制度和会计人员技术职称制度。1984年4月,财政部颁发了《会计人员工作规则》,对建立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使用会计科目、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管理会计档案和办理会计交接进行了详细规定。1985年1月1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六届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并于1985年5月1 日正式施行。

为统一全国银行会计准则,充分发挥银行会计在各项业务、财务活动中的核算、监督和管理作用,依据《会计法》和《银行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于1987年4月11日发布了《全国银行统一会计基本制度》。

第二阶段:金融企业会计制度时期(1992-2001.11)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财政部于1992年11月 30日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1993年7月1日施行。《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标志着我国会计基本上实现了由计划经济模式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转换。

在《企业会计准则》的基础上,1993年3月17日,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颁布了《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这次会计制度的制定,既考虑了金融会计信息服务于宏观经济决策需要,又肯定了投资者、债权人以及社会公众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并确立了金融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会计要素体系

三、第三阶段:新金融企业会计制度时期(2001年11月至今)

2001年,继新《会计法》和《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颁布实施之后,财政部

又发布了《企业会计制度》,并重新颁布的新《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这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又一重大举措。

新《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新制度)是以《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为依据,充分吸收了具体会计准则的精神实质,按照会计要素的科学定义,借鉴国际金融会计的最新惯例,在分析总结我国金融企业特别是上市金融企业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加以完善后制定的。它是完善我国金融企业会计核算制度,统一会计核算标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具体措施,标志着我国新一轮金融会计改革高潮的到来。

三个阶段的改革是我国的金融会计制度步入了新的阶段,但在进步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制度规定过于笼统,与金融业的特殊性不相适应 为了保证金融业同其他行业会计制度的一致性,金融业会计制度在当初制定时对金融业务进行了高度地浓缩和概括,却忽视了金融业务的特殊性,在资产、负债、中间业务的规范上,会计科目过于概括,尤其忽视了银行业支付清算业务的特点,形成制度所规定的会计科目在实务操作中行不通,各系统行不得不补充新会计科目以满足需要。

(二)制度规定不细致,形成账务处理随意性大 金融业会计制度对某些金融业务会计处理的规定,不同程度上存在着模糊现象,规定上的模糊形成会计人员理解上的差异和操作上的无所适从或随意性,结果使不同系统或单位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受到影响。

(三)会计制度没有伴随新业务的出现而及时地进行修订与完善 随着金融业改革的不断深入、金融衍生商品的不断出现,客观上要求与之配套的会计规范相适应。但金融会计制度没有进行及时的修改,滞后于金融业务的拓展,形成各单位自行设计会计处理方法,导致会计处理方法的各异,不但影响了新业务的开展,同时也不利于金融信息的共享和金融业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再者,新金融工具的出现,使得金融会计面临着确认、计量和揭示的新问题。由于新金融工具大多是一种尚未履行的或处于履行中的合约,按现行制度规定,是不能在表内确认的。再加上新的金融工具发展较快,种类很多,不同种类金融工具的性质、条件、金额、期限均不相同,他们可能造成的风险程度也不同,金融会计对它的反映、控制显得相对落后。目前,很多创新的金融工具,都被排除在财务报表之外,这些资产负债表外项目对报告使用者构成了隐藏的潜在隐患,有可能形成资产负债表外损失的风险。

(四)现行会计制度与金融业会计电算化不相适应

现行金融业会计制度主要基于长期以来传统的手工操作方式而制定的。金融业会计实现电算化以后,不仅会计核算手段发生了变化,会计操作技术发生了变革,而且也会对金融业会计核算的内容、方式、程序、对象等会计理论和技术产生影响。银行会计电算化以后,会计数据处理高度自动化,会计账册、报表的设计,不但要遵循手工情况下的会计制度,还要遵循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一些特定的电算化制度,原有的会计制度必须根据会计核算手段的变化进行重新设计。但现今的情况是金融会计制度没有伴随金融会计电算化进行相应的设计,结果导致实际执行中用手工处理情况下的会计制度强硬地去套取电算化情况下的会计处理,导致各行会计资料异常复杂和不规范,从而导致会计基础数据的标准化受到影响。

(五)会计制度支撑不足

1.稳健性原则使用不到位。如:贷款呆账准备的提取没有按照贷款的质量状况和贷款的风险度提足,不能全面反映金融企业的实际情况,使得贷款风险分类在会计核算上的体现不全面。而作为稳健性原则的另一种体现则是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取舍。从收入与费用配比原则,加速折旧法更符合固定资产使用效率和消耗的客观事实,但目前对其限制较死,在资产更新加快的今天,势必会出现企业前期虚增利润,资产超期服役的现象。再者,稳健性原则只预计可能的损失而完全不预计可能的利得,与会计信息的充分披露和实质重于形式相悖。

2.金融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机构缺乏权力制衡机制,内部治理结构失衡,会计体系不完善,滥用会计科目,账务核对制度不严;现行金融会计缺乏由会计事项中反映的金融业

加强金融会计制度建设的思路

(一)基本把握点

1.会计制度的构建具有一定的 理论 基础支持。主要包括 哲学、经济 学、管 理学 与法学等方面。其中哲学作为方法论,是构建会计制度研究方法和工作方法的基石;经济学和管理学作为会计学的基础学科,是构建会计制度目标的两大支柱;法学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是构建会计制度思想的支柱。任何会计制度都是一定环境的产物,不同环境造就了不同 内容 和形式的会计制度,产生了法典式会计制度、规章式会计制度、混合式会计制度和 社会 式会计制度等不同的会计制度模式。针对我国的会计环境,应该继续坚持规章式会计制度模式。

2.会计制度的设计具有多重性。不同层次的会计制度,其设计主体也不尽相同。规章级会计制度的设计主体可以是财政部、国务院其他部委或地方人民政府,企业内部会计制度的设计主体是企业本身。

3.为了保证会计制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会计制度设计过程中应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包括符合政府要求、考虑企业特点、采用综合导向、实施国际协调、坚持稳定适用、供求平衡以及遵循成本效益等方面。

4.研究会计制度 规律。总体来看,会计制度的规律主要表现为:会计制度的构建离不开会计制度概念框架的支持、会计工作的正常秩序离不开会计制度的规范、会计制度的规范内容有赖于会计实践、会计制度的繁简程度有赖于政府政策、会计制度的运作方式有赖于文化背景、会计制度的国际协调源于经济全球化等六个方面。

5.信息技术的 发展 及其在会计领域中的 应用,推动了会计制度的建设,同时给会计实务、会计理论和会计制度带来了较大的冲击。计算 机的出现,将原来的手工会计改变为计算机会计,因特网的普及和发展,产生了 电子 商务、ERP,形成了财务业务一体化,并引发了 网络 会计的发展趋势,由此必然引起相关会计理论和会计制度的重新思考与调整。

论我国金融会计制度发展及加强金融会计制度建设的探讨

会计086班 陈静

6.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 篇六

人类利用电子通讯方式进行贸易活动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了。早在20世纪60年代,人们就开始了用电报报文发送商务文件;70年代人们又普遍采用方便、快捷的传真机来代替电报,后来人们开始采用EDI(电子数据交换)作为企业间商务的应用技术,这也就是电子商务的雏形。

第一节1995-1998年中国电子商务萌芽

1990年,联合国推出了迄今为止唯一的一套EDI标准(UN/EDIFACT),并在全球范围内推广,由此在世界范围内拉开了一场电子商务的序幕。同世界电子商务发展的历史一样,中国的电子商务发展也是从EDI应用开始的。1990年,当时的国家计委、外经贸部、中国海关等部门组成了联合小组,研究UN/EDI-FACT标准在中国的应用,特别是在国际贸易以及与之相关领域的应用。电子数据交换(EDI)在我国外贸企业中得到应用。

我国早期的电子商务是以国家公共通信网络为基础,以国家“金关”工程为代表,以外经贸管理服务为重要内容逐步发展起来的。我国政府相继实施了金桥、金卡、金关等一系列金字工程,为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作了良好的铺垫。1993年3月,国务院的一次会议上提出并部署了“金桥”工程(国家公用经济信息通信网)。9月4日,“金卡”工程启动。同年,国务院提出实施“金奖”工程。

1994年9月,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建设启动。10月,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启动。1995年1月,中国电信开始向社会提供Internet接入服务。1995年4月,中国科学启动百所联网工程。在此基础上,网络不断扩展,形成了中国科技网(CSTNET)。同年,作为中国大陆第一家互联网应用服务商,“中国黄页”推出了定位于外向型企业的贸易撮合服务,为国内外企业搭建了全新的贸易桥梁。1996年1月,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全国骨干网建成并正式开通。1996年,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CIECC)正式成立。由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承建并运营的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是国家“金关工程”的骨干网络,是我国外经贸专用网络。1996年9月单日,中国电子进出口总公司成为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的第一个用户。1996年9月,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GBN)向社会提供Internet接入服务。1997年,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中国科技网(CSTNET)、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GBN)实现了互连互通。

1995年底,随着互联网络开始演变成为一种新潮,网络开始蔓延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各种基于商务网站的电子商务业务和网络公司开始不断涌现,电子商务在中国迅速发展。

1996年8月,留美博士张朝阳在美国MIT媒体实验室主任尼葛洛庞帝先生和美国风险投资专家爱德华·罗伯特先生的风险投资支持下创办搜狐(sohu.com)。1997年,各种网站的广告和宣传大量出现,电子商务的名词和概念开始在中国传播。中国商品订货系统(CGOS)、中国商品交易中心(CCEC)、虚拟“广交会”等大型电子商务项目陆续推出,拉开了中国电子商务应用的序幕。1998年,国家经贸委与信息产业部联合启动以电子贸易为主要内容的“金贸工程”,以推广网络和电子商务在经贸流通领域的应用。1998年10月5日,纺织品配额招标系统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上投入运行,全国首次实现纺织品被动配额电子招标。

1998年12月1日,软件公司北京四通利方宣布并购“华渊资讯”,成立全球新浪网,引起海内外极大关注。1998年,北京、上海等城市启动电子商务工程。

1997年和1998年,中国电子商务的主体正是一些IT厂商和媒体,尤其是以IBM为首的IT大厂商,在1998年以前的中国电子商务热中扮演了无可争议的主要角色,它们以各种方式进行电子商务的“启蒙教育”,激发和引导人们对电子商务的认识、兴趣和需求,推动电子商务技术的介绍、应用与发展,使得中国电子商务技术能够在很短时间内跟上世界潮流,并为后来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1998年,对中国电子商务来说,是宣传,是启蒙,是概念和技术的推广。

第二节1999年中国电子商务星火燎原

1999年中国电子商务开始进入以探索并推出大型电子商务项目为特征的新时期。这主要得益于以下三个因素:网民数急剧增加;境内外风险投资大量介入;人们对应用与发展电子商务的认识水平有所提高。从总体上看,中国电子商务已经从宣传和启动阶段,开始进入实施阶段。可以说,1999年是中国电子商务的真正的转折点和起点,拉开了星火燎原、百舸争流的序幕。

1999年尤其是进入下半年以后,中国的ICP和ISP等网络服务商们开始大举进入电子商务领域,新的电子商务网站和新的电子商务项目猛然间急剧增加,令人目不暇接,几乎每天都有各类电子商务信息与咨询网站、网上商店、网上商场、网上商城、网上邮购、网上拍卖等站点诞生,中华同网、8848、易趣等知名网站建立。

电子商务发展地域也在迅速扩大,从原先几乎局限于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极少数城市,开始向沿海及东部、中部各大城市发展。

随着B2C.C2C的发展,B2B也有了一定起步。1999年,不少电子商务企业和工商企业开始酝酿企业间电子商务(B2B),首都电子商城推出企业间电子商务,海尔集团等国内大型企业开始在企业内部和企业间应用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支撑环境初具体系。网上支付由1998年招商银行等的试行,在1999年则进入了多元化的实用阶段,典型的如首都电子商城电子商务支付平台等。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出现可喜的突破。

1999年中国电子商务的主角已经变成了电子商务企业、电子商务网站和致力于电子商务项目的机构。1999年的发展表明,中国电子商务已经开始由表及里,从虚到实,从宣传、启蒙和推广进入到了广泛而务实的发展阶段。

1999年4月,首届在线广交会与第85届现场广交会同期开幕。通过在线广交会可实现:企业及商品信息在线实地发布;网上实时、实地贸易洽谈。

1999年5月18日,B2C模式的8848同站建成。1999年5月,中华网成立,并于同年7月在美国Nasdaq以每股20美元成功上市,成为在美国NASDAQ第一个上市的中国概念网络公司股,上市一周内股价攀至67美元。1999年8月18日,易趣在上海成立。

1999年中国电子商务的“大跃进”也暴露出制约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诸多问题。“商务为本”观念依然薄弱,重技术,轻商务;电子商务企业炒作之风盛行,以实现资本运作和上市为目标;忽视经济效益,普遍强调网络经济和电子商务的特殊性和神奇力;电子商务模式缺乏创新,还停留在对国外先进的电子商务经营模式(如AMAZON,EBAY,AOL和YAHOO等)的模仿和移植的水平上。

第三节2000年中国电子商务跌宕起伏

2000年,中国电子商务网站数量、规模都进入了高度膨胀期,商务网站超过2500家。“门户”网站的概念被进一步演绎为水平门户、垂直门户。其中网上购物类(B2C)为数最多,达到1500家以上。据统计,2000年在配送、支付和售后服务等环节取得实质性突破的情况下,网民人数有了成倍的增长,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城市的网民参与网上购物的比例达到10%,全年网上消费额超过3亿元。

2000年的上半年,几大门户同站的相继海外上市,引起中国电子商务进一步的“虚火上攻”。2000年4月13日,新浪在纳斯达克暴跌行情下逆风上市;4月18日,联想推出门户网站FM365;2000年5月,金山和联想共同投资组建的卓越网正式发布;2000年6月30日,网易在NASDAQ上市,但首日跌幅高达20%。2000年7月12日,继中华网、新浪、网易之后,搜狐在NASDAQ以低于预期价3美元的发行价挂牌上市。2000年12月12日,王峻涛带领my8848正式从8848母体剥离,成立北京时代珠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继续主营BtoC电子商务,8848从事B2B电子商务市场服务。

2000年下半年,Nasdaq股票市场持续跌落,综合指数由最高峰时的近6000点跌至不足3000点,多数公司的股票市值折损近半,以网络为基础的新经济受到沉重的打击。在投资者心目中,门户这种商业模式已令人质疑,赢利结构单一,经营模式简单,在线广告成为几家中国门户同站的主要收入来源。三大门户的广告收入在总收入的比重均超过85%,搜狐更是高达95%。股市的变化反映了人们对电子商务公司的评价更加务实。

2000年,国内B2B在网络热潮的涌动下,得到进一步发展。3月初,青岛海尔与广东美的在同一天宣布进军电子商务;3月12日,春兰集团宣布进军电子商务;4月10日,TCL在京宣布以“缔造信息家庭新生活”为主题向因特网拓展;专门做B2B交易平台的网络公司,如阿里巴巴、8848交易网站,垂直商务门户网站,如eb2000、中国纺织电子商务网等,为企业和它的用户或供应商之间的交易提供了平台。

纵观2000年,中国的电子商务在经历了几年艰苦的探索和积极的努力后,国内的条件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善。首先,基础设施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电话网、电视网等通讯网发展迅速;其次,电子商务法规建设有了较大进展;此外,随着安全等问题的逐渐解决,政府、各行业部门以及众多企业对电子商务已经从密切关注开始走向了实施,涌现了一些成功进行网络销售和商务活动的企业,一些传统行业纷纷准备或已经上网。

IT传统企业在电子商务的开展上要更领先一点,以务实的脚步向成功的电子商务迈进。方正科技司实施“先内后外”的策略,在内部条件已经成熟的情况下,1999年就开始正式运行电子订单系统,2000年已从电子商务系统建设中源源获益;浪潮集团于2000年初实现了面向全国代理商的B2B业务,并在其网站上开设了B2C购物商城;联想神州数码的交易平台E-BRIDGE以其迅速、规范、智能化的管理和服务成为厂商和代理商的桥梁。

但是总的看,开展电子商务应用的企业比例还很低,据调查,大型企业开展B2B电子商务的仅占10%左右,中小企业约占1%。和一些全球性大公司相比,国内企业实施电子商务的差距还相当大。

第四节2001年中国电子商务利润为本

受全球经济总体形势影响,2001年世界IT业首次遭遇了严重挫折。网络经济也不例外。“9.11”事件的发生,无疑使本已不景气的世界IT业又遭受了一次沉重打击。但是“9.11”事件以及随后的炭疽病菌**使得很多人对民航、常规邮件的安全“望而生畏”,为电子商务的复苏创造了契机。

2001年,电子商务进入“调整年”。各种电子商务企业都从股市上得到这样的暗示:没有赢利的收入增长不受欢迎,只有赢利和利润才能保证企业发展。

受到这种环境的影响,2001年8月9日,王俊涛从MY8848辞职。不久,供货商追付货款,MY8848的B2C业务陷于停顿,8848也彻底转型为一个技术服务公司。9月4日,由于误报年度财务报表,并未能按时提供准确的2000年年终报告,网易被纳斯达克宣布暂停交易。2001年9月,卓越网成为国内首家实现赢利的电子商务企业。

根据CNNIC的调查,2001年我国的B2C电子商务基本稳定:(l)B2C已拥有广大的客户群。截止到2001年12月31日,我国网民为3370万人,比2001年同期增长了49.8%,绝对数量已经相当欧洲大部分国家平均人口数量。即使如此,网民占我国全体人口的比例还不足2.6%,表明今后增长潜力巨大。从网上消费者的现实情况来看,2001年,通过网络商店消费的用户比例为31.60%,与2000年同期持平,这表明一年来中国的网络用户并没有离开电子商务。(2)消费者信心保持平稳。半数以上的用户仍然认为网上购物是将来最有希望的网上事业,显示中国网络用户对网上购物事业充满信心。用户对网上交易的满意度有明显上升,对网上购物经历表示满意和比较满意的用户达到38.3%,而这个比例在一年前为27.72%,在2000年同期仅为16.42%,这表明网上购物的总体状况事实上发生了明显改善。(3)网上购物心理趋于成熟。用户选择网上购物的主要原因居前三位的是:节省时间、节约费用、操作方便。(4)相对于B2C,B2B的电子商务模式的状况更好一些。随着政府采购政策的实行,以及企业为降低采购成本,战略采购的施行,B2B的电子商务模式会以更高的速度发展,其市场容量也更为巨大。

据统计,2001年中国B2B网站达1345个,能够有效、持续运营的有667家。其中综合类网站149个,包括中国商品交易中心、阿里巴巴等,有72个综合类网站能够持续运营:专业类网站1196个,有464家网站从事内外贸信息的发布和会员服务,其中外贸网站281个,区域性网站219个。在这些专业类网站中,有50%左右能够持续运营。与此同时,一些大型企业的B2B交易网站并没有公开运行,只是在自身的供应链中使用。在商贸批发领域,比较多的企业只是建立了信息发布网站.并没有展开实质性的交易。

2001年,B2B电子商务成交额为1075亿元,比2000年的767.7亿元增长了40%。其中,家电业的交易额达到210亿元以上,石油行业的交易额也超过了165亿元,信息产品、纺织服装和日用轻工产品的出口中,通过B2B达成的交易也都在100亿元左右。

在各行业中,电子行业的电子商务参与比例较高,达到了35.l%,其次是汽车行业,建筑、电力行业较低。这种局面的形成与行业特点、加入WTO带来的激烈竞争有关。金融、家电制造、石油化工、信息产品制造和分销等行业信息化程度比较高,参与B2B交易的积极性也比较高.交易额相对较大。

开展B2B电子商务应用的中国企业,普遍取得了一定成绩,电子供应链初见成效,其中大型企业的采购和销售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中国石化、海尔集团、联想集团、宝钢公司以及神州数码的B2B交易,就形成了一个较大的电子化供应链,带动了一大批业务伙伴企业把他们的业务搬上网.这对2001年国内的B2B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海尔集团将电子商务作为其实施国际化战略的重要手段,截至2001年,利用其网络采购平台,产生的直接效益达15亿元人民币。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在物资采购方面应用电子商务投入约1000多万元人民币,而由此产生的库存量减少,采购价格下降等为企业带来了1.8亿元人民币以上的经济效益。预计未来一段时间,这种“大公司效应”的推动力依然是国内B2B发展的主要动力。同时,一些传统大型外贸公司也充分认识到开展国际电子商务对改造传统产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通过信息化建设和开展电子商务应用,有效拓展了业务,提高了企业适应市场变化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与此同时,一些地区的中小企业也逐步成为电子商务的积极实践者。

虽然企业普遍关注电子商务,但大多数企业缺乏清晰的战略规划,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价值没有充分发挥。很多网站包括一些大型企业的网站都存在许多严重的问题,上网与企业经营之间几乎没有可以结合的地方,现有的电子商务平台和公司的业务严重脱节。

2001年,参与电子商务的企业仅仅为22.3%,并且未来参与电子商务的积极性明显不高,企业未来1年参与电子商务的可能性仅为13.7%。在参与电子商务的企业中,网上查询、网上发布信息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分别达到72.9%和71.4%,但是在供应链集成、网上支付、分销渠道等方面的应用还不普遍。其中,网站有在线支付功能的不到1/3,利用互联网进行过集团采购的只有l/7。

随着各种电子商务模式的应用需求增加,网络安全问题、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社会商业信用问题、电子商务相关法律法规问题、标准化问题、网络支付问题、企业管理层对电子商务的认知程度问题、网络市场规模问题以及IT技术和管理信息人才问题,这些都困扰着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市场经济不成

熟,现货市场、有形市场不完善,企业信用较差,缺乏配套的信息系统、物流系统、支付系统和控制保障,影响企业对电子商务的投入和应用。

第五节2002年中国电子商务拨云见天 纵观2002年,全球电子商务“由阴转阳”,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交易额持续增长。跌入低谷的中国电子商务终于迎来了反弹的大好机遇。无论从硬件、软件、法制环境,还是从政府及国内外厂商的努力表现来看,中国电子商务都一扫颓势,显示出健康、蓬勃的一面。

2002年,我国互联网发展迅速,为电子商务的大行其道奠定了基础。据统计,2001年我国上网人口增加近50%,拥有3370万网民,仅次于美国和日本。2002年7月,中国用户的互联网使用率占全球互联网总流量的6.63%,达到5900万,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网民的分布和层次都有了较大的改善。此外,全年上网计算机数、CN下注册的域名数、网站数等都继续保持了超过20%的高增长速度。

在国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的推动下,2002年,企业信息化进程已经进入的新阶段。无论是最基础的网络设施,还是基干网络的各种商业应用,都给电子商务提供了良好的土壤。2002年9月,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工行、农行、中银、建行、交通等十四家全国商业银行联合共建的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通过测评,被中国国家信息安全测评认证中心正式授予“国家信息安全认证系统安全证书”,在网上交易和支付安全方面有了重要突破。另外,与电子商务相关的法规、法律也在趋于成熟,更多的法律正在酝酿之中。2002年9月30日,《中国互联网络域名管理办法》正式施行。12月7日,广东出台国内第一批地方性的电子商务管理法规《广东省电子交易条例》。为全国电子交易提供了可借鉴的法律保障。

在这些有利条件下,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不断攀升。2002年9月,实华开单笔跨国网上采购额突破千万元人民币,刷新亚洲网上开放式纯电子商务采购新纪录,为采购方节省金额百万余人民币,节省比例达到10.72%。9月,中国工商银行网上银行交易额达5093亿元,突破月交易量5000亿元大关,创下该业务开办以来单月交易最好成绩,交易笔数共48.9万笔。2002年全年,中石油网上交易交易额突破190亿元,电子采购和电子销售创历史成绩。

2002年3月,阿里巴巴推出“诚信通”服务以改善信用环境。2002年4月25日,北京实华开提出全球第一个世贸电子商务行业标准Gehub,这个行业标准对世界B2B产生重要影响。2002年10月22日,北京青年报网站(YNET)宣布建立基于“团购”的崭新电子商务平台一Tuangou.com商务中心,显示网络媒体向电子商务领域不断迈进。

传统行业在电子商务应用上也不甘示弱。3月,重庆摩托车产业开始驶上网络快车道;5月,全国最大的家电电子商务联盟在山东组建。中华纺织网推出了B2B实时在线沟通系统,中国纺织企业可以上网谈生意。自2002年盛夏起,房地产信息在线交易系统也可以实现房地产网上交易。

2002年,中国互联网三大门户新浪、网易、搜狐先后出台的二、三季度财务报表显示,三大门户网站经营状况大幅好转,实现了较大的增长甚至赢利。作为中国网络经济的晴雨表,中国三大门户网站的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电子商务的整体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前景。

从三大门户网站2002年第三季度财务报表来看,网易的非广告收入已占总收入的86%,搜狐占51%,而新浪则占38%。其中游戏产业和短信服务异军突起,据最新调查报告显示,到2002年底,我国网络游戏已形成益智休闲类、社区式和大型网络游戏三大细分市场,用户数已达807.4万,其中付费用户达401.3万,占到了总数的约50%。网络游戏产业规模为9.l亿元,而电信业务由此产生的直接收入则达68.3亿元;PC、网络游戏服务器、网络及存储产品、软件及服务等行业产生的直接收入为32.8亿元人民币,出版和媒体行业也由此产生18.2亿元直接收入。

2002年,互联网信息服务业的收入大范围、大幅度增长,网站赢利已成大势。卓越、当当和阿里巴巴等在收支平衡的基础上,收入和利润继续增长。新浪、搜狐和网易等门户同站的电子商务等非广告收入大幅增长。越来越多的电子商务网站及其业务由免费转为收费,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从粗放逐渐走向成熟。

第六节2003年非典时期非常商务

2003年春天,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袭击全球。由于“非典”病毒的近距离、接触触式传染的典型特征,使电子商务远距离、非接触特性以及时间和空间无关性等典型特性被无限放大。而“非典”的重灾区在中国,中国电子商务在“非典”时期的表现为世人所瞩目。

据CNNIC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03年6月30日,我国网民数量已经达到6800万,半年内增长了890万。上网计算机已达2572万台,域名在今年3月份开放二级域名以来出现迅猛增长,总数由半年前的不足18万个,增至250651个,增幅为39.6%,另外我国互联网的其他宏观数据也都有较大的增长,网民上网时间增长,网上购物人数增多,网络游戏用户玩游戏时间加长,短信息服务大幅增长,说明不但我国互联网正在快速发展,互联网已逐渐渗入到社会的各个层次,并不同程度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网民对互联网的应用已走向深入。

非典时期,中国电子商务得到了快速发展。显示了中国电子商务具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和政策环境,得到广大中国公民的青睐和信任,中国电子商务潜在的广大需求市场,在非典时期得到充分展现和释放。

不少企业电子商务交易成果喜人。据新华网5月29日报道,卓越网平时月销售额约一千万元,而从4月29日到5月4日,仅短短的5天,销售额已经突破1500万元;易趣网日均的出价次数从2003年4月的三万多,增长到超过四万,日均交易额从2003年3月180万元猛增到230万元。

在NASDAQ,中国电子商务股受到国际投资者的高度关注和追棒。非典时期三个月,NASDAQ交易所“新浪”股票每股市价由3月31日8.42美元上升到6月30日的20.25美元,平均上升了2.4倍;“搜狐”股价由10.92美元上升到34.00美元,上升了3.l倍;“网易”股价由14.95美元上升到36.47美元,升2.4倍。2003年4月1日至6月30日三个月来,这些中国电子商务股股价的飙升,使它们成为NASDAQ市场上名副其实的绩优股。它们股价的成长速度高于NASDAQ所有股票平均成长速度十倍以上,它们成为高速成长股,其成长速度列NASDAQ所有股票的前10名。

7.我国金融理财业务发展历程探析 篇七

关于金融理财,目前并没有一个标准的定义。银监会2005年颁布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提出了“个人理财”的概念,明确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的性质、范围和内容。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金融理财标准委员会组织编写的《金融理财原理》虽然对金融理财进行了定义(金融理财是一种综合金融服务,是指专业理财人员通过分析和评估客户财务状况和生活状况、明确客户的理财目标、最终帮助客户制订出合理的、可操作的理财方案,使其能满足客户人生不同阶段的需求,最终实现人生在财务上的自由、自主和自在),但前提是将个人理财服务视为金融理财。事实上,除了个人,企业同样有着合理避税、融通资金、降低财务成本等金融理财需求,金融理财业务的界定也应涉及这部分内容。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2007年3月发布的《2007中国金融理财报告》中,金融理财业务界定较为全面:“(狭义的)理财指居民通过购买理财产品实现将资金委托给专业的机构,实现投资收益的行为。”“实际上,企业同样存在广泛的理财需求,并且日益成为理财市场上引人关注的市场主体。”

本文即以《2 0 0 7中国金融理财报告》中狭义理财的定义为标准,梳理分析以基金、保险理财产品、银行理财产品、券商理财产品和信托理财产品为主的金融理财业务的发展历程,对金融理财业务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值得关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评析。

二、我国金融理财业务发展的主要阶段

(一)2001年以前:萌芽阶段

2001年底以前均属于这个阶段。这一阶段,“理财”对于国民来说完全是一个陌生的概念。国民的理财意识以及对理财产品的需求尚未形成,理财的手段非常单一,银行储蓄是最主要理财手段——甚至对很多人而言是唯一的理财手段。证券、基金、保险等投资市场虽然开始逐渐形成,但影响甚微;金融市场的监管刚起步,尚存在诸多不足;受市场需求和监管两方面的影响,金融机构自身对产品的开发和创新动力不足,一些早期的理财产品如证券投资基金和投连险,还都处于尝试时期,因此金融机构为客户提供的理财服务普遍较为简单。

2001年年底,中国正式加入WTO,做出了全面开放金融行业的承诺,成为中国金融业进行改革的最大外生动力,中国金融理财业务的发展也随之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二)2002年-2005年:兴起阶段

2002年以来,随着金融业对外开放程度的深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银行、保险、基金、信托、外汇等行业,纷纷加大业务创新力度来提高综合竞争力。随着这些行业竞争意识的增强,相关金融产品与服务的社会宣传力度也不断扩大,公众对金融产品与服务的认知度日益深化,金融理财市场初步形成,金融理财业务悄然兴起。从市场构成看,证券投资基金获得了快速成长,资产规模进一步扩大,成为理财市场的主体;保险理财产品则由于“退保风波”而一度陷入停滞,经过三年的低调运行而逐步复苏;信托理财产品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产品数量、种类和资金规模显著增长;经过两年整顿的证券公司在2005年3月才开始推出券商集合理财产品;银行理财产品由于与储蓄类似,但是收益率更高,成为居民储蓄的替代选择,产品数量和资金规模迅速扩大。

(三)2006年-2007年:狂热的伪巅峰阶段

经历了早期的萌芽和兴起阶段,2006年我国理财业务步入“快车道”,此后的两年多时间,中国理财市场缔造了罕见的狂热繁荣局面。2006年初,低迷多年的股市开始强势反弹,深证指数从2006年第一个交易日开盘的2873.53点一路狂涨到2007年10月10日历史最高点1 9 6 0 0.0 3,不到两年时间增幅达到682%。难得一遇的股市大好行情,直接助推了理财业务井喷式增长。据统计,2006年投资基金的收益率超过130%。在这样“暴利”的诱惑下,基金发行受到追捧,2006年成立的基金达到80多只,募集基金份额3200多亿份,新基金发售按比例配售成为常态。同时,其他理财产品也层出不穷:2005年只有11家银行发售理财产品,发行数量仅有593种,募集资金有2000亿元;2006年发行银行比2005年增加了15家,发行数量翻了一倍,募集资金比2 0 0 5年增加了一倍;2007年有39家银行发行理财产品,发行量为2404种,募集资金比2006年增加了1倍。这一时期,理财产品之于社会公众的印象即“只要买就能赚,而且收益绝对高”,狂热的投资热情支持理财业务一路走向巅峰直至2007年10月。

对于这一时期金融理财业务呈现的繁荣局面,当时部分观点认为中国金融理财业务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部分观点认为繁荣局面的背后恰恰隐藏的是中国金融理财业务的诸多深层次矛盾。然而此后的发展轨迹表明,此阶段的繁荣只不过是昙花一现,狂热的发展格局实则是转瞬即逝的伪巅峰。

此外,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当时至少存在三方面因素决定了狂热的繁荣实际上只是表面的繁荣。

一是市场因素。这一时期,市场中理财工具总体较为匮乏,因此一旦出现回报好的理财产品,资金往往迅速聚集,而当时回报好的产品即股票和与股市高度相关的基金业务。然而,无论是股市还是基金,狂热的上涨实际上是一种被资金“挟持”下的上涨,市场本身缺乏稳定性,泡沫的积聚以及后来的破裂最终引致了不久以后的市场低迷。

二是投资者心理因素。当时,投资者的投资并非处于对市场及产品的理性判断,而是基于单一逐利目的下的盲从选择。国际经验表明,从成熟市场来看,一基金投资回报在15%左右就已经非常好了,但在当时的环境下,股市三五天的涨幅就能超过这样的收益。面对如此畸形高回报,投资者的收益期望持续膨胀,许多对于股市基金一无所知的民众经不住诱惑纷纷入市,很多的投资者往往忽视所投资理财产品的潜在风险和内在价值,短期投机、一夜爆富的心态强烈,投资的盲目跟风特征明显,而这无疑反过来进一步助长了市场泡沫的膨胀。

三是金融机构自身因素。客观地讲,这一时期多数金融机构自身的服务水平尚处于低端。一方面缺乏专业的产品设计人才,另一方面缺乏专业的高端客户服务人员,尚无法根据客户不同条件为客户量身打造理财产品,至于服务环境的硬件设施如高端理财室、财富中心等的建设,当时也均处于起步阶段。金融机构服务的相对落后使得其在合理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方面力不从心,从而客观上加剧了市场的盲目虚假繁荣。

(四)2007年末-2008年:低谷阶段

2007年12月24日,浦发银行公告其理财产品“汇理财”2006年第九期F2计划到期收益率为零,首开国内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零收益”先河,此后东亚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民生银行、中国银行等均先后爆出同类事件。这让国内投资者第一次意识到理财产品的风险特性。随后,全球金融危机的蔓延开始波及到国内金融理财业务市场。上证指数从2007年10月的6124点,到2008年的最低点1664点,中国股市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速降过程,2008年上半年A股“荣获”全球股市跌幅冠军,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下跌幅度超过72%,最多时市值缩水达到22万亿,被市场称为“十八年不遇大股灾”;国际金价从1032美元/盎司跌至681美元/盎司,投连险最高缩水一度达到52%……诸多当初狂热的投资者在这个阶段因为此前的盲目投资损失惨重,也是在这个阶段,国民理性理财的意识开始觉醒,部分投资者开始主动了解理财知识,同时媒体、政府监管机构及各种金融投资机构关于理财知识的宣讲和普及也开始蓬勃发展起来并很快有了极大的市场影响力,“风险”二字令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开始回归理性,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为日后理财市场的复苏并朝健康方向发展打下了不可或缺的基础。

(五)2009年至今(乃至今后一段时期):缓慢复苏、稳步发展阶段

经过了惨痛的洗礼后,面对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中国政府采取了积极的宏观调控政策,2009年投资者的信心企稳回升,国内市场逐渐回暖。但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自2008年经济进入下行期后,理财产品的投资标的趋于保守,到了2009年,保守的投资倾向有所改变,股票、基金以及房地产等投资方式占居民理财份额的比重不断扩大。据《卓越理财》发布的《2009金融理财调查报告》显示,“2008年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投资者相对来讲采取了比较保守的策略,最主要的理财方式又回到了储蓄,而在2009年上升到第一位的是股票……股票、基金、房地产投资这几项在2009年新增的比率比较明显”。此外,这一时期黄金日益成为投资市场的焦点,国际金价冲破1000美元大关,从每盎司801美元最高冲到每盎司1226美元,并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作为投资的关注热点,成为最具代表性的理财产品。房屋不动产市场投资群体稳定,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宽松货币政策更促其回暖,通胀预期使其强势反弹。在银行理财产品中,储蓄、基金、及一些风险低、期限短的理财产品仍是投资者的主要方向。进入2010年,物价持续上涨,如何抗通胀成为理财的主题。这一年股市不太景气,基金不如人意,房地产遭遇连续调控,市场观望情绪明显,其他理财产品表现也相对比较一般,总体来说金融理财市场平稳中缓慢上升,但贵金属的表现却依旧抢眼,黄金持续前一年的涨势,并突破1400美金/盎司,白银更是异军突起全年涨幅超80%,成为市场的焦点,贵金属理财成为当年的热门话题。

三、对我国金融理财业务发展历程的简要评析

回顾上述几个阶段,可以看出我国金融理财业务经历了一个曲折前进的发展过程,从短暂高峰到波谷再到缓慢复苏,时至今日,笔者认为我国的金融理财市场真正开始进入一个健康发展的初级阶段,对比欧美等发达国家金融理财市场的发展历程,中国的金融理财市场今日尚未真正进入成熟期,特别是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值得关注。

一是金融理财产品数量较少,产品同质化明显,产品开发与设计的创新能力不足。现实中,客户主要投资方式依然主要是股票、基金、贵金属、房地产及各类金融机构先后推出的一些理财计划。保险类产品受行业前期发展中的的不足影响,客户认可度普遍较低。而目前市场上各家银行虽然不时推出名目繁多的理财计划,但实则大同小异,无法满足不同的客户的需求。

二是投资者科学投资的理念尚未完全普及。其中,突出的表现即普通投资者尚未做到真正理智的看待风险与收益。正如前文所述,市场从伪巅峰跌落低谷带来的唯一好处,就是让诸多盲目的投资者对风险有了重新认识。但因市场下跌幅度过快,加之前期整个市场对投资者缺乏风险理念的培养,致使许多投资者又因此而产生了强烈的风险恐惧症,无法客观的看待风险与收益的平衡关系,在对待风险上出现了过犹不及的情绪,即从前期盲目追求高收益到现在盲目追求零风险。

三是目前的金融理财服务人员整体素质与市场需求存在明显差距。与中国庞大的银行从业人员相比,专业的理财师群体非常小,而且这个群体自身在中国也属于新生儿,从业者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实践经验均相对匮乏。虽然目前各家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愈来愈重视专业人员的培养,通过专业考试获取资格认证的人员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但是由于资格考试本身的应试教育特性使得理财师由身份认证到良好从业还有一个较长的过程。

参考文献

[1].《2007中国金融理财报告》。

[2].《2009金融理财调查报告》。

[3].夏丹: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对策研究,《金融经济》2009年12期。

8.我国人工成本宏观管理发展历程 篇八

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人工成本宏观管理大致分为四个阶段①。

第一阶段(1978—1990年),建立基础——我国发布相关成本法规文件,人工成本宏观管理尚未明确提出。

改革开放的70年代末至80年代,国有企业工资分配的重点是贯彻按劳分配原则,激励企业努力提高经济效益,政府调控企业的工资主要采用工效挂钩等手段。这一阶段,我国还未提出人工成本管理的问题,仍然只是颁布了有关成本管理的法规文件,主要有1984年国务院颁布的《会计法》《国营企业成本管理条例》,以及1986年财政部颁布的《国营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办法》。1988年我国颁布《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其中,第三十九条规定:“企业必须提高劳动效率,节约能源和原材料,努力降低成本。”提高劳动效率,降低成本,意味着要对人工成本进行控制,才能真正提高经济效益。国家有关成本管理法规文件的颁布,为人工成本管理奠定了基础。

第二阶段(1991—1996年),明确思路——原劳动部提出要制定人工成本管理办法,并尝试进行人工成本调查试点。

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阶段,企业工资应当如何管控,是政府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

1993年,原劳动部发布关于印发《劳动部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劳动体制改革总体设想》的通知(劳部发〔1993〕411号),提出通过改进经营者收入分配办法,“控制企业人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这是我国政府主管部门首次在正式文件中提出人工成本的管理问题。同年,原劳动部提出,对工资总额调控时,还要通过人工成本管理制度等强化对工资总量的调控(朱家甄,1993)。

1994年原劳动部和国家统计局在联合制定的劳动统计指标解释中第一次正式提出了人工成本概念。1994年,原劳动部综合计划与工资司在全国劳动计划与工资工作会议上提出:“研究制定企业人工成本标准和管理意见,按照国际惯例规范企业人工成本的范围及其标准的确定办法;各级劳动、财政部门每年年终要对企业人工成本执行情况进行决算。”1995年的同类会议上,综合计划与工资司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建立规范的企业人工成本管理办法,严格规定企业所得税前列支的人工成本项目。”这项工作也被列入原劳动部颁布的1995年工作要点中。1996年,原劳动部发布关于印发《劳动事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劳部发〔1996〕177号),其中规定:“加强对行业、企业人工成本情况的调查和监控,发布有关信息,指导企业合理控制人工成本水平、调整人工成本结构。”至此,人工成本宏观管理纳入政府主管部门的工作计划中。

政府主管部门为什么在这一时期开始重视人工成本管理问题?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一是我国实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企业逐步参与竞争,要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就要加强人工成本管理。有的部委同志建议要逐步实行企业全部人工成本费用与经济效益挂钩的办法(曲凤杰、王砥,1994)。二是1992年我国颁布《企业财务通则》(财政部令第4号)、《企业会计准则》(财政部令第5号),而新的企业财务制度实行后,取消了原来的企业工资基金项目,许多人工成本列入不同会计科目中,企业就会利用非工资科目增加个人收入,甚至违法乱纪(明瑞峰,1994),所以要加强人工成本管理。三是国际劳工组织要求各会员国都要开展人工成本统计工作。国际劳工组织于20世纪后期专程来我国,召开有关人工成本方面的国际会议。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要逐步与国际接轨,进行国际比较,就必须进行人工成本统计与管理。

为了开展人工成本统计工作,原劳动部设计出了人工成本统计调查表。1995年,经国家统计局批准,人工成本统计表被纳入劳动统计报表制度。企业人工成本统计调查在小范围内尝试开展起来。

北京市是我国第一批开展人工成本调查的地区,其人工成本调查具有探索示范效应。1994年北京市劳动局对重点行业人工成本进行了调查,主要涉及制造业的9个行业和非制造业的2个行业共计300余个企业,当时调查的内容包括:平均人工成本、人工成本占销售收入比重(即人事费用率)、人工成本占总成本比重、工资与人工成本比例(刘志华、吕景海,1994)。原劳动部主管部领导对北京市劳动局的人工成本调查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1996年北京市发布《企业人工成本预警预报管理办法(试行)》,这是我国最早由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发布的有关人工成本方面的政策文件。

原劳动部1995年在全国第一次开展了企业人工成本抽样调查工作,涉及22 567户企业,职工1 099万人,取得了我国制造业企业1995年人工成本状况的资料。

人工成本宏观管理与微观管理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在这一阶段,一些企业也开始进行人工成本的管理、调查与统计分析。早在1991年,邯钢以降低人工成本,加强劳动定员定额管理为契机,推行了“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的经营机制;中国石化总公司人事教育部对所属11家石化企业1991—1993年人工成本进行了内部(炼油型企业、炼油化肥型企业、化工型企业)的比较分析,人工成本指标包括人事费用率、劳动分配率、人工成本结构;宝山钢铁(集团)公司非常重视人工成本管理工作,他们直接将宝钢的人工成本与一些发达国家钢铁企业的人工成本进行国际比较分析,人工成本指标包括:工时人工成本、每吨总人工成本、人工成本占总成本比重。这一阶段早期,也有关于规范企业人工成本方面的研究报告形成②。

nlc202309032119

这一阶段,国家劳动部门主要提出了对人工成本管控的思路,重点是制定了人工成本统计表格,使人工成本宏观管理从建立数据调查等基本手段入手。

第三阶段(1997—2003年),深入调查——原劳动部正式发布文件,广泛深入开展人工成本调查,着手进行人工成本的宏观管理。

1997年,原劳动部专门成立《加强人工成本监控管理的研究》课题组,针对人工成本监控管理的基本理论、建立人工成本监控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主要配套改革措施等问题,第一次正式对人工成本进行了研究。就在这一年,关于人工成本的261号文件由国家主管部门制定并颁布,标志着在我国,正式明确了人工成本的定义和范围,为规范人工成本统计、广泛开展人工成本数据调查奠定了良好基础。

1999—2002年,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所属四个部门和单位又联合成立《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和人工成本预测预警体系技术支撑系统研究》课题组。该课题组在人工成本研究方面的主要内容包括:企业人工成本调查的指标体系、企业人工成本统计调查及组织实施、人工成本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和预测预警方法研究、人工成本调查分析软件开发。

这一阶段,人工成本的统计调查在前一阶段小范围探索尝试的基础上,进一步向全国范围推广。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已经在全国主要的中心城市开展了企业人工成本预测预警体系试点工作,截至2001年,全国已有12个城市发布了企业人工成本信息。这项工作是和发布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共同进行的,政府转变职能,为企业和劳动者提供指导和服务,这在当时市场机制不健全、市场信息不通畅的情况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当时开展人工成本统计调查工作,其目的在于:一是准确计算人工成本总量,反映人工成本构成及变动情况;二是开展人工成本的分析与预测,对人工成本异常情况及时做出提示和预警;三是开展人工成本的国际比较,为我国企业进行竞争力的国际比较提供可靠依据。

第四阶段(2004—2012年),形成制度——政府建立人工成本制度,逐步形成了人工成本宏观管理架构。

前三个阶段,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在人工成本管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基础和试点工作,取得了一些效果。2004年,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关于建立行业人工成本信息指导制度的通知》(劳社部发〔2004〕30号)。该文件的发布,标志着我国人工成本制度的正式建立,人工成本和工资分配的宏观管理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建立行业人工成本信息指导制度,目的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工资分配宏观调控体系,为企业工资分配提供信息指导和服务,促进企业加强人工成本管理,合理确定工资水平。

文件明确规定,计划到2005年在全国35个大中城市(不含拉萨)建立行业人工成本信息指导制度,2006年各地区再增加2-3个中心城市,力争3-5年内,在全国各中心城市全面建立行业人工成本信息指导制度,形成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多层次、广覆盖的人工成本信息网络。

2009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下发了《关于开展完善企业在岗职工工资和人工成本调查探索企业薪酬调查方法试点的通知》(人社厅函〔2010〕371号),结合企业薪酬调查,提出人工成本调查的方法。

在这一阶段,人工成本状况也被用于国家制定相关政策中。2005年,国务院制定我国农民工权益保障政策时,就采用了人工成本的统计分析手段对农民工工资偏低的问题进行比较分析,提出政策措施(邱小平、苏海南、马小丽、刘秉泉,2005)。

2012年下半年,根据国家工资收入分配宏观调控总体要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开始就构建企业人工成本宏观监测系统进行专门部署和深入研究。

综上所述,我国人工成本的宏观管理在国家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有序开展起来,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从建立基础、明确思路、深入调查、形成制度四个阶段,逐步建立起了人工成本的概念与构成、调查与分析、预测与预警三位一体的宏观管理架构。

注释:

①四个阶段的划分主要以国家行政主管部门人工成本宏观管理工作部署和出台相关文件规定时间为依据。

②原劳动部工资研究所孙群义1991年研究并撰写《企业人工成本管理实际操作研究》;刘福海1992年主持并执笔《规范企业人工成本研究报告》。

(作者单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

上一篇:优秀社团负责人事迹说明下一篇:山东省小学习作教学观摩研讨会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