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区高中语文作文教学

2024-09-05

昌平区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精选6篇)

1.昌平区高中语文作文教学 篇一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这“三种境界”是分别用三首宋词的句子写的!

第一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形容人们在初学阶段有如登高望远,在无限辽阔的知识领域面前打开了眼界,意识到自己学问不足,知识有限。

第二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形容在强烈的求知驱使下,潜心专注,废寝忘食在学习,身体消瘦了不后悔,脸色憔悴了也值得。

第三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这里借描写一个青年在元宵节的灯火人群中找到情人的经过,比喻真知得来有个“千百度”的探索和钻研过程,一旦有所发现、有所收获,会体尝到莫大的幸福与欢乐。

王国维讲的“三种境界”十分形象,合乎无知到有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或知之甚多的学习规律,成为许多人鼓励自己刻苦学习的座右铭。在实现四化而学习中,每个人都可以用这“三种境界”衡量自己,看看已经进入到哪种“境界”了。

2.昌平区高中语文作文教学 篇二

1. 观察感悟生活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之不尽。”作文离不开生活,要引导学生写自己喜欢的人和事、身边的真人真事,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让学生走进生活、观察生活、吸纳多面向的智能结晶,这是文学欣赏或创作的基础。

写作先有广泛的知识和丰富的生活体验,再加上敏锐的心思、良好的语文能力和纯熟的写作技巧,才能写出一篇篇精采的文章。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关注社会热点、焦点,评论大众话题,积累生动具体的素材的习惯。老舍先生说:“要练习我们的眼睛,善于观察人的动作、态度和表情;练习我们的耳朵,善于听取别人讲话的语句、声调和他的特殊用语。”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留意自己周围的人物、事物、景物,透过现象看本质,由此及彼,多分析,感悟人生真谛。学生懂得面对瞬息万变的日常生活,时时睁大一双锐利的眼睛,带着一颗像雷达一样敏感的心灵,就会拥有生活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鲜活素材。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引导学生结合他们的理想与信念,梦想与现实,多用心体会,培养高尚的人格,把他们对生活的热爱用自己的豪言壮语记录下来,如此一下笔就会自然流露,真诚良善的本性,加上言之有物,才会是一篇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好的文章。

2. 注重阅读思考和积累

古人云:“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知音。”对于语文作文的教学也是如此。任何一个伟大的作家从一开始几乎都先是一个优秀的读者。读书不但可以使我们从书中懂得世间各方面的道理,而且可以让我们从古今各大家的文章上学得词句的美丽和风格的清高。古人说:“三日不读书,便觉得面目可憎,言语索然无味。”“贫者因书而富,富者因书而贵。”可见阅读的重要。那么我们如何引导学生阅读呢?

首先,指导学生在阅读时要遵循“先求其广再求其精”的原则。苏东坡曾在《稼说》中说:“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在广泛的阅读中,撷取自己学习所需要的素材。古亦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之说,大量的阅读对个人写作能力、写作创作思维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其次,培养学生在阅读中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引导学生在阅读时把那些生动、优美的词汇或片段摘录下来,并且即兴写下自己随感心得,挖掘文字的美,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養。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让学生有感而发,有疑而注,有得而写,这是平时积累素材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方式。

最后,教师要有意识地在课堂上传授学生阅读方法。对于论述类的文章,要引导学生把握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着重关注思想的深刻性、观点的科学性、逻辑的严密性、语言的准确性,着重培养学生的概括、提炼、分析、判断、综合等抽象思维能力。对于实用类的文章,引导学生注意材料的来源与真实性、事实与观点的关系、基本事件与典型细节、文本的价值取向与实用效果等;常用应用文教学,则主要借助文本示例来了解其功能和基本格式,以学生自学为主,不必过多分析。文学类作品,则强调感受形象,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学生平时能够积极主动地加强课外阅读,留心不同作品中对自己写作有用的各个细节,注意积累,加强训练,写作水平自然就会提高。

3. 鼓励个性创作

创造力是上帝赐予人类的恩泽,有了创造力,腐朽成为神奇,荒漠变成天堂。不同的生活经历,不同的性格特点,形成了不同的认识及感受。在作文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创造力和自由写作的心理,为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展示自我并完善自我的自由空间,为他们营造一个自由、和谐、创新的写作环境,这样才会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使他们的文章言之有物。

在平时的练习过程中,老师可以开放作文的命题,拓展写作的空间;开放写作的时间,留给感悟的余地;开放想象的空间,鼓励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根据表达的需要,运用自己最擅长的文体和表达方式,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充分展示自己的写作才能。因为学生在写作体裁、题材、语言、内容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倾向和好恶,正是他个性精神、品格、气质、学问的必然选择,教师只有积极引导学生向正确的个人品性和学风发展,培养个性化写作的义务,而绝没有压制、曲解、扼杀学生作品的权利。

总之,作文教学是无法立竿见影的, 写作能力的提高也是潜移默化的,没有捷径可走,它是长距离的心灵竞技,师生均任重而道远。在具体作文教学实施过程中积极主动地探寻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模式,勇于创新,开发思维,传授学生写作方法,应是每位语文教师不断探索的话题。

摘要:作文一直是语文高考中的重中之重, 是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总体现, 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我们可从注重观察感悟生活、阅读思考和积累、鼓励个性创作这几方面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然与社会, 了解生活的意义与价值, 开阔视野,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目标 篇三

导语:目标,指想要达到的境地或标准。以下是有关高中语文作文

教学目标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目标

01.写议论文不是“为写作”而写作,是为‘解决真正问题”而写作,要对现实的针对性。

02.用“以景结情”的方式改写一篇文章的结尾。

03.写作文至少有一处超常联想。

04.每个议论的话题,都有“反面”存在;能从写这样的反面内容进行说理,通过对比论证正面的观点。

05.思路打不开的时候,能接着作文题中的材料往下写,从而帮助自己打开思路。

06.在议论说理时(通常在开头),写“但是文”(“尽管”“同样”)展开议论。

07.在“一般论证”的基础上,写“选点论证”的文章。

08.像拉橡皮筋那样拉长句子,扩展议论文。

罗丹说过世界上并不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而我要说,世界上发现美的眼睛实在不少,但热爱美与珍惜美的心灵就非常罕见。要爱美,但更要珍惜美。

09.在“理性”的文章中加入“水词”,既使本来抽象的议论说理生动活泼起来,也使本来内容不多的文章丰富起来。

10.论说一个观点时,尽可能分出几个小点(原因、做法)来。

11.就任何一个观点,快速写一段前后连贯且紧扣中心的“四句文”。

一切“理解”都要落实到“运用”上;“学进去”“说出来”“做熟练”;“懂了”远远不够,还要“会做”;人,需要展示,更需要充分展示;展示是表达,充分展示是完善的表达。

浅谈高中语文作文教学

高中是学生学习生涯中的一个重要阶段,高中语文作为高中阶段教育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一直以来都备受重视。高中语文可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功底以及文学修养,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作文教学是高中语文的重要内容,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核心地位,作文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效果。而且在高考中,作文在整张语文试卷中所占的比重很大,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对其高考成绩有很大影响,因此如何提高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是重中之重。下面是笔者自己的几点教学建议。

1.创新教学理念,提高作文教学课堂的互动性

目前,我国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模式普遍较为单一,教师过于强调向学生传授作文写作技巧,很少和学生之间进行交流、沟通,导致课堂气氛紧张,学生的写作兴趣低下,甚至有的学生非常害怕、恐惧作文。就目前高中生作文现状来看,普遍存在言之无文,缺乏情感的问题,作文风格千篇一律,很少看到学生自己的观点。新时期下,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打破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不仅应向学生传授一些基本的写作技巧,同时也应该注意和学生交流、沟通,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其次,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因材施教,在充分了解、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水平以及学习特点后,制定合理的教学方式,应将作文教学和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紧密联系,布置的作文题目也应尽可能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在写作时有话可说,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比如,教师可以以“珍惜生命”为话题让学生写一篇作文,在写作之前,教师可以让同学们自由分组,相互讨论,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然后教师再点几个同学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也有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

2.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势必可以提高写作教学的效果。对于每一个高中学生而言,高考是最重要的难关,教师、学生都将所有的时间、精力放在如何提高高考成绩上,而对语文作文教学的重视度不高,这也是导致高中生写作兴趣低下的主要原因。高中语文教师应充分认识到作文教学的重要性,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积极性。教师应可以多给予学生一些肯定和赞扬,这样可以使学生心理得到安慰,增强自信心,更加执着于作文写作。比如在批阅学生作文时,教师应仔细修改,在发现学生的亮点时,一定要在旁边备注,“good”、“用得妙”、“很好”等嘉奖性的词语。其次,教师还可以定期组织一些作文比赛活动,这样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3.引导学生多阅读,积累素材

高中作文相对于初中作文而言,更加有深度,而且广度更广。就近几年学生的高考作文来看,很多学生的作文写得比较空洞,都是泛泛而谈,缺乏新意。在高考紧张的考试

氛围下,想要创作出一篇优秀作文,并不仅仅是要靠灵感,更重要的是需要自己平时的积累,只有自己肚子里面有货,才可以在看到题目时能够文思泉涌,思考问题时也更加全面。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引导学生多阅读,在日常生活、学习过程中学会观察,不断积累写作素材。首先,教师应将写作教学和阅读教学联系起来,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文章布局和结构、文字的表达方法。可以在阅读文章后布置一次随堂练习,让学生将自己刚刚阅读过程中所学的知识能够灵活运用,变成自己的东西。同时,教师应向学生推荐《读者》、《最小说》、《小小说》等有利于提高学生语文写作水平的杂志、书籍,并且要求自己在阅读的过程中,留意一些名言

警句或者是自己觉得非常精彩的语句、段落,并做好笔记,慢慢积累写作素材。

4.应指导学生掌握一些基本写作技巧

一篇好的作文,不仅需要良好的素材,充沛的感情,同时也需要一定的写作技巧进行适当处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该指导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技巧,为自己的作文加分。比如,在文章的开头如果比较有新意,往往会给阅卷老师眼前一亮的感觉,可以增加第一印象。同样,如果文章的结尾有一个漂亮的总结,为整篇文章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也可以为整篇作文加分。因此,学生在写作时,应在开头、结尾的地方多花点心思。

综上所述,作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质和综合素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新时期下,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加强和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同时应引导学生多阅读,积累素材,并且传授学生一些必要的写作技巧,全面提高作文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4.浅谈高中语文作文教学 篇四

江苏省淮安市车桥中学 苗 慧 223221 摘要:文章针对新课程新高考对作文教学的要求,从写作外部的指导到学生写作心理的需求作了全面地分析与探讨。提出了作文教学的诸如快乐作文、学会感悟生活和强化语言训练的一些外部指导方法,以及关注学生写作心理的作文教学方法探究。注重科学地有效地做好作文教学工作。

关键词:新高考,作文教学,写作方法,写作心理

新的课程理念给作文教学带来新的挑战。新高考试卷中作文的分值增加到70分,这又为作文教学带来了一份前所未有的冲击。回顾以往我们的作文教学呢?不可否认,长期以来高中作文教学,囿于旧教材的体系,依附于阅读教学,逐渐形成了一种难以突破的按文体循环教学的模式。教师无明确的作文教学计划 ;重行文、轻过程,重讲评、轻操作,作文教学方法陈旧 ;批改方式单一 ;作文对老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项任务而已。这样的作文教学怎能让学生写出文质兼美、富有个性、具有创意表达的文章呢?

在这课改大背景的前提下如何进行作文教学,是当前语文教师探索的重要课题之一。当然,新课程作文教学不是否定以往的教学经验,而是批判地继承和发展。关注学生的生命体验、关注学生的心路成长历程,让学生通过自主写作充实学生的精神,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是新课程写作教学的应有之意。

对于作文教学的外部指导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作探究。

一、把快乐作为作文教学的永恒追求

新编《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高中作文教学有这样的要求:“提倡自由作文,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写作,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努力使学生成为写作的主人,把更大的自由与快乐还给学生。避免出现老师怕教,学生怕写的尴尬。

要快乐作文,首先得给学生一份写作的自主权,写作时间和作文形式可自由些。教师可引导他们从多角度去透视生活,观察事物。学会感悟。教会学生捕捉这些不期而遇的真实感受,那么随笔、日记、读书笔记等应是学生练习的常用形式,或洋洋洒洒,或三言两语,兴之所至,挥洒即就。让其信心十足地传达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对美好事物的颂扬。

其次,呵护和点燃一份激情。教师有责任将生活的激情引向作文教学,让学生像热爱生活一样去热爱作文。十几岁的孩子对生活的激情可以用大海来形容,如果生活的激情能成为他们作文的源头活水,那么作文的快乐是可以想见的。

再次学会分享成功,这是快乐作文的最大奥秘。在写作点评时可发扬民主,采取学生自评、互评、师生共评等多种形式。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平等对话,没 有高下之分,只有思想碰撞和逆耳忠言。多去关注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要尽可能地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成功。

在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一线教师要尽快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勇于创新,努力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转变态度,培养习惯,视作文为乐事。惟有如此,才会有新鲜活泼、个性突出、思想丰富的作文涌现,教师的快乐也莫过于此吧。

二、注重积累素材,强化语言训练。

苏联作家斐定曾说:“有结构不完整的好作品,但语言失败而成为好作品的却不曾有过。”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着重要抓语言。它是教学成败得失的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而积累词汇,灵活地运用,是能增加高考作文中的亮点的。如何积累?

比如,中国古典诗词就是一座丰富的宝库,它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高超的艺术手法,熏陶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学士。其中有些名句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对我们的写作帮助很大。因而可要求学生要以课堂为基础,做好积累,集腋成裘。挖掘文化宝库,古为今用。

三、注重作文交流意识的培养,减少作文中的“硬伤”。

考场作文是一次不见面的交流。有命题人与考生的交流,还有考生与是与阅卷老师的对话。这更为直接,更为关键。如果你的作文不能有效地把自己的思想传达给阅卷老师,阅卷老师不明白你的意思,那么这样的作文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很多考生的失误,就在于不能很快地、有效地跟阅卷老师进行交流。说起话来是答非所问、不着边际,让人不知所云,或者呑呑吐吐、闪烁其辞,让人如坠雾中,甚至使阅卷老师感觉到有的考生总在回避,不情愿与别人交流,致使交流产生障碍。这当然也不会得高分。

那么,怎样才能做好这样一个不见面的交流呢?我觉得应该注意以下两点:

1、仔细审题,从容应对。学会看菜吃饭,量体裁衣。不能丝毫不顾命题者的意图,那就纯粹成了自言自语,不能形成有效的交流。也就是说要认真审题,按要求做答,不另起炉灶,不转移话题。

2、真挚坦诚,不自欺欺人。写出自己的真话,抒真情。用情打动别人。提倡平实作文,不要故弄玄虚,故作高深。

当然,还要在平时的教学训练注意对学生书写等方面的细节。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失分。

作文教学工作不可急于求成,它需要一个细化咀嚼的过程,因而对于作文教学,一定有周密的计划性、严密的科学性、训练力度的强化性。外部的教学指导是一种方法指导,或者可以说是一种应试指导。然而写作主体的心理也值得我们去关注与研究。这里主要阐述学生在作文时的一些心理障碍:

(一)审题时的心理障碍 学生作文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审题。审题是一篇作文的起步,是立意的基础,是构思行文的依据,它关系着学生写作的成败。学生要做好作文,必须抓住这重要的一环。可是有些学生一见到话题,心里就发慌,脑子一片空白,不知如何是好,表现出焦虑不安的种种心理状态。

1、“没有内容可写”,产生困惑心理

面对作文话题,无话可说,渐至陷入困惑之中,致使大脑皮层处于抑制状态。这种心理障碍普遍存在于中差生中间,大大蚕食学生完成作文的信心,毁灭学生在作文练习中孜孜以求的意志,它将导致学生在作文观念与实践上全面走向困境的可悲境地。

2、“不知从何下笔”,产生迷惘的心理

作文是一种信息的输出。作为作文话题是一种信息源。这种信息源,通过学生的发散思维,众多的信息会接踵而来,如果不能调整这众多的信息,进行集中思维,那么就会不自觉的陷入迷惘的烟海之中,如:有的学生面对“家”这个话题,虽觉难度小,但小家、大家、家庭、家园、国家等太多,写哪种家?写什么?犹豫难定。学生审题时的这种迷惘的心理,不仅拖延一篇作文的起步,造成“入题太慢”、“选材不当”等作文通病,且影响作文的条理性,甚至导致文章文题喧宾夺主,终将文章导向失败。

3、“还是老题目”,产生侥幸或厌烦的心理

中差生对“老题目”是求之不得,“旧题再现”,侥幸轻松完成一篇“旧作”,对于有一定水平的学生来说,写东西只是“旧调重弹”,兴趣索然,厌烦之极。其实,侥幸也好,厌烦也罢,均不利于作文。不仅不能提高水平,白耗时间,更严重的是扼杀学生写作的兴趣。

审题时的困惑心理、迷惘心理、厌烦和侥幸心理,常会障碍、迷乱学生审题的目光。如果我们了解和把握了这些心理规律,自觉地有意识地控制,防止这些心作祟,就打破了审题时难于下笔的僵局,就会引发灵感。

(二)构思时的心理障碍

学生在作文训练中跨越了审题关,迎面而来的是立意构思。构思中也会遇到障碍。如采用什么结构、选取那些材料、如何组织语言,这些无疑是属于基本功的问题,但伴随着基本功的训练,始终存在着一个心理问题,如消极定势心理、惰性心理以及机械运用的心理因素。这些心理因素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作文。

学生作文往往会采取先入为主的借鉴模式,差不多千篇一律,倒叙式回忆性文章:引子——回忆——结尾,又如议论文:起——承——转——合,总也不变,新式八股文,总之,采用的结构总是一样的。这种结构模式的产生,无疑是受消极心理定势的影响,这种心理定势干扰着以后的思维活动,跳不出原来的思维方式,使学生思维限于单一化。再如惰性心理。“一材多用”:思维僵化,形成 一种懒于思索的惰性。还有机械地堆砌华丽词藻,移用生动佳句,结果,费尽心思组织好的一篇文章,去不知所云,因为它只是“成品化语言”的组合。

结构模式化、材料通用化、语言成品化,来源于思想认识的贫乏,从心理角度探讨,认为思维方式的呆板是导致上面三个问题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研究学生构思时的心理状态及思维方式,确是我们提高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步骤。

(三)行文修改时的心理障碍

构思好了一篇文章,将其由“脑贮”“翻印”到纸上不成问题,但并不是“完事大吉”,针对可能出现的“成品”——文章的质量问题,要检查,要修改。叶圣陶在谈写作时说:“写完一篇东西,看几遍,修改修改,然后算数,这是好习惯。”但不少学生在作文练习时,常是“一挥而就,”他们对待作文修改存在“不愿改”的惰性心理和“不知何处须改”的盲目心理,有这两种心理作怪,使许多学生从根本上取消了写作训练中“修改”这一重要环节。其实,这反映了学生缺乏对劳动成果的珍视,认为写完就大功告成,这是一种懒于思索的怠惰心理。有修改的愿望,但不知何处修改,有的是盲目自足,这些做法都是错误的。

我们明白了学生在作文时存在以上方面的心理障碍,不妨按照以下的步骤对学生作文进行指导,以期学生作文能够克服有些方面的困难。

1、指导学生审清题意,更为重要的是要激发出学生头脑中的记忆表象,或组织学生有意的观察,深刻的感受,形成新的表象,产生写文章的激情和欲望。

2、帮助学生对观察和感受到的客观事物进行思考,初步形成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也就是文章的主旨。

3、再根据文章主旨的需要搜集有关材料,并对他们进行研究,找出其中内部联系和规律性,使文章主旨进一步明确和深化。

4、按提纲帮助他们选择表达方式,组织语言,写成文章的初稿。以更好的表达主旨为准绳,通过集体的或个别的评点,指导他们对初稿进行修改。

5、作文可尝试采取分层教学。

学生作文是学生心理活动的综合过程,既有孕育文章的心理反映过程,又有表达中的心理需要,既有写作实践中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还有心理情绪的变化过程,高中作文教学只有掌握高中生作文的这些心理,顺势而动,发动写作主体的内部能动性,才能正确指导学生的作文训练,才能帮助学生达到“享受写作”的最佳心理状态。

参考书目:

《中国历代文论选》主编郭绍虞2000年版 《当代中国文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当代西方文艺》主编朱立元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人际关系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现代学校心理辅导》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揣摩语言”教学浅论》(耿寿轩)《好的语言和坏的语言》(孙犁)

5.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分析论文 篇五

提高语文成绩是我们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一个面,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写作中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提升其综合能力。首先作文教学的基础在于牢固学生的基本功即听、说、读、写,这些方面得到加固和提升之后才可能适应和接受实用性作文教学理念,为了学生取得更好的成绩,教师必须帮助学生掌握其作文写作实用性的技巧。下面笔者就从三个方面谈谈快速提高学生写作的实用性方式:

1.重视文章开题,这一点是为了更好地吸引阅卷教师的眼球,开题的新颖和精彩会让人眼前一亮的,给阅卷教师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2.重视文章结尾,做到不仅前后呼应,而且还需要抒情达意,成就一个完美的结局。

3.重视文章的结构。合理的结构才能更好地突出重点,同时文章的线索也不能忽视,它能让文章得到很大的升华。这三点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针对不同的文章类型与题目多做引导和训练才能达成的,这样反复的熟练之后才能达到快速提高学生基本的写作能力的效果。此外,学生除了具有上述写作的技巧之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重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了解和学习各种类型体裁的文章,来应付考试中的”突发现象“,以此来促进学生在作文教学实用性中的提高。同时学生平时学习生活中的随笔或日记是提高其写作能力和不断积累写作素材的最好方式,教师在这方面一定要多加引导。

二、培养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创新性的方法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作文教学的创新性与实用性不应该存在取舍的问题,而是将它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促进,达到更佳的教学效果,纵观历年的高考满分作文,创新是其最大的优势,正如因革新了石油工业和塑造了慈善事业现代化结构而闻名于世的美国实业家和慈善家约翰D.洛克菲勒所说:“如果你要成功,你应该朝新的道路前进,不要跟随被踩烂了的成功之路。”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具有了一定水平的写作能力如果敢于去打破常规,写出来的文章绝不会平淡无味,学生的创新性培养出来一定会让其文章提升一个档次。但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强调创新是源于现有的知识和物质的新事物创造,应该切合生活实际,切忌脱离现实的胡编乱造,同时多引导学生深入生活,观察生活。此外,活跃、开放的作文学习环境是激发学创造力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情感上的关怀和鼓励,曾强其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三、结束语

6.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创新谈 篇六

一、给学生好的范本,让学生沐浴经典

学生在写作之前需要有好的临摹范本,教师需要给学生接收最好的知识与营养。教师可以教会学生很多阅读的书目,可以列举一些《读者》、《青年文摘》、《智慧背囊》等杂志,让学生在阅读中提升自己的阅读品位,增加自己的理论素养,丰富自己的写作情感,激发自己的写作愿望。通过具体可感的教学指导,学生会朝着营养丰富的经典作品中去品读书文,并学会全身心地投入到知识的汲取,和素养的积淀中去,提升自己的写作境界,优化写作的效果。另外,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出示一些高考作文的满分作文,让学生学习优秀高中生考场作文的优秀范本,让学生吸收智慧的成熟的考场作品的芳华,在心中会形成精彩的作文模本,并会提升学生的作文的整体面貌。通过这样广博而精深的作品浸染,学生的写作境界会得到提升,学生进行高考作文的创作的时候,起点就会很高,也省去了独自摸索钻研的时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教学生科学合理的写作方法与过程

学生有了阅读积累还是不够的,教师要指导学生科学合理的写作过程,教会学生怎样写作,这样,学生就能收获更好的写作效果。首先,教师可以结合要写的作文题,对学生进行题目的审题,并教会学生掌握题目的范围和内容,帮助学生对题目理解透彻而深刻。然后,教师可以指导写作构思的过程。这里笔者提出一个简便而高效的方法,就是教师可以事先写好下水作文,然后将自己的写作过程和经历分析给学生听,演示自己形成这篇作文的过程,通过这样科学高效的方法来提高学生对写作的分析能力和把握能力。这样,教师才能够真正将写作的过程展示在学生的面前,提高学生的写作质态,优化学生的写作过程。另外,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列举一些写作方法,通过具体可感的细致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这些写作方法能对学生的写作提供好的技能,给予学生实现最大程度上的收获。经历这样的过程,学生会觉得写作有据可依,从内心深处觉得写作是一件容易而不是痛苦的事情。

三、让学生精心修改,雕琢出作文精品

教师要组织、指导学生精心修改自己的作文。很多著名的作家都提到,好的作文是修改出来的。世界著名文豪列夫·托尔斯泰说过:“写作而不加修改, 这种想法应该永远摈弃。三遍四遍—那还是不够的。”海明威就曾经向读者介绍说:“我把《永别了武器》最后一页修改了三十几遍, 然后才满意。我把《老人与海》的手稿读过将近二百遍才最后付印。”历史上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都经历着这样的修改过程,作为教师更要指导学生学会修改作文,在作文修改中提升学生的修改水平,升腾学生的修改能力。教师可以事先对好、中、差三类学生的作文进行全面而细致地修改,并进行标注,在作文课上,教师可以利用实物投影的方法,将作文展示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熟悉并掌握这些作品的修改后的样子,教师并进行全面而深刻地讲解,对自己的修改过程和理由进行细致而深刻的剖析和讲解,这样,学生就能够熟知教师修改的情与理,也能够更好地掌握修改作文的诀窍,更好地形成写作的修改的方法和原理,从而提升学生的写作境界。

四、组织写作综合实践活动,提升写作能力

教师可以利用一些节日或者活动,组织同学们开展写作综合实践活动,在一些写作综合实践活动中,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配乐朗诵的活动,辩论的活动,演讲的活动,佳作欣赏的活动,主题班会的活动,在这些精彩的活动中,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优化学生的写作过程,让学生对写作产生积极持久的兴趣,产生不竭的动力,产生强劲的力量。在这些写作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了最大化的锻炼,学生也会对写作产生积极而深刻的印象,提高学生写作的才能,充分全面调动学生心中的智慧的积累,启发学生的心志,提高学生写作的悟性,全面挖掘学生写作的潜力。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教师通过作文教学改革与创新,可以全面提升写作的面貌,优化写作的效果,让学生的写作水平进入到全新的境界和视野中去,并激发升腾学生的写作理想和愿望。

参考文献

【昌平区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推荐阅读:

《在昌平的孤独》之读后感07-09

烟台市牟平区文化二中07-15

上一篇:个人整改完成情况下一篇: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毫米、分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