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政务信息写作的几点个人体会(共11篇)
1.关于政务信息写作的几点个人体会 篇一
做好党委信息采集编报工作的几点体会
利用信息手段科学决策、指导工作、推动落实,已经成为各级领导干部重要的施政方式。对此,各级党委、政府办公室都十分重视政务信息工作的采集编报,较好地发挥了参谋助手的作用。近几年来,办公室的同志按照“贴近领导,当好参谋;围绕中心,把握重点;服务大局,抓好落实”的要求,紧紧围绕中心工作,提高信息服务效能,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具体来讲,是牢牢把握住信息采集编报工作的几个关键环节:
一、明确信息采集编报的内容
一是围绕重点工作采集编报信息。重点工作是各单位的工作重点,当然也是各级领导关注的重点。近两年,我们围绕沿江沿海开发、节能减排、新农村五件实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科技创新、服务外包等国务院和省重点工作报送了一系列信息,录用率很高,领导的批示也较多。如上报的“春节后海门市项目早开工”,“海门市财政今年投入5亿元扶持设施农业等项建设”,“海门市全力帮助返乡农民工快就业促增长保稳定”等重点工作信息,均被上级政府采用。
二是围绕亮点工作采集编报信息。亮点是指一个地方的特色工作。特色工作是本地具有创造性的并且被实践证明富有成效的工作举措,这类信息对推进面上工作具有较强的参考和借鉴作用,是各级领导关注的重点。如我们上报的“海 门市复种指数列全国县级市首位”、“海门市为农村贫困户免费安装有线广播”等信息都被上级政府办公室录用,信息中的做法也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要求各地参照。
三是围绕热点工作采集编报信息。所谓热点工作,是指群众关心的热点。我们在工作中注意广泛收集各种重要社情民意和社会动态,及时反映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建议和呼声。如我们上报的“海门市反映农民工退保现象严重”信息得到了领导的高度重视,不少问题得到妥善处理,架起了政府与群众沟通的桥梁,增强了政府的公信力,提升了服务型政府的形象。另外,上级近期部署的工作,以及上级新出台的政策、文件在本地区的落实情况,也是当前的热点工作,将这些情况采编成信息报送给上级政府办公室,一般都能引起领导的关注。
四是围绕难点工作采集编报信息。基层在工作中的难点,就是上级领导着力解决的重点。反映难点并提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有助于领导科学决策。如在全省农村土地流转遇到一定难度的情况下,我市根据基层国土部门提供的情况,上报了“海门市集体建设用地使用制度改革试点取得初步成效”的信息,引起上级领导的重视,并被省政府办公厅作为专报录用。
二、拓宽信息采集编报的渠道
1.找准源头,深挖信息。充分利用文件、会议和调研工作信息量丰富的特点,牢牢把握这三个重要信息源,深入挖掘信息。一是挖文件。要求信息员每天查阅所有重要的来文和发文,提炼文件精髓,发现信息线索,领会上级政策意图,把握重要工作动态,及时采集编报给上级领导。二是挖会议。要求信息员参加市政府组织召开的各种重要会议,在领导讲话中捕捉信息,在座谈交流中发现信息,在参阅材料中挖掘信息。三是挖调研。办公室每年选取领导关心的重点、难点问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提出开拓进取的创新思路,破解难题的对策建议,编成信息予以上报。同时,注重对各科室调研成果的挖掘利用,把有内容、有分析、有建议的好材料进一步加工整理成信息予以编报。
创新方法,提炼信息。一是变“被动等稿”为“主动约稿”。改变有什么稿子就编什么信息的状况,根据各个不同时期领导关注的不同重点以及不同领导关注的不同侧重点,精心选题、定期约稿,使基层和部门有的放矢收集领导需要的信息,同时,经常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根据需要主动采稿,提高信息服务的针对性和组织性,减少盲目性和不确定性。二是变“被动传稿”为“主动改稿”。为提高信息服务质量,加大对信息提炼加工的力度,变简单收发信息的“中转站”向深度提炼加工信息的“加工厂”转变。对各地各单位上报信息,认真筛选,区别处理。对有思想、有内涵、有深度的信息,进一步加工提炼,做到精益求精;对文字表 达不够合理的信息,进一步修改完善,力求主题鲜明、文字简练、层次清晰、结构合理;对就事论事、思想内涵肤浅的信息,进一步深入挖掘,从背景、原因、关联关系等多层次、多角度入手,提炼出有示范效应的闪光点,有借鉴意义的闪光点,有参考价值的闪光点。
三、掌握信息采集编报的原则
1.正确处理苗头与成果的关系。这实际是一个讲求时效的问题。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信息量巨大,信息传播的速度快、渠道多,这给政务信息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政务信息工作要发挥服务领导的主渠道作用,维护在各种信息传媒中的权威地位,必须构筑快速通道,以快制胜。工作中,不能仅编报一些成果性的信息,更要注重上报苗头性的信息。具体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苗头性问题见事快。苗头性信息立足当前、着眼将来,是对事物发展趋势的准确分析和判断。苗头性信息的及时报送,能够提高政府工作的预见性,有利于把问题解决在萌芽阶段、消灭在未发之时,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苗头性信息发挥作用的前提就是问题发现早、信息报送快。我们始终以高度的信息敏锐性,主动捕捉挖掘芦头性信息,快速及时提出预警,较好地发挥了参谋助手作用。如在党的十七大、全国和省“两会”、奥运火炬接力等重大活动前,及时报送了有关不稳定因素的苗头性信息,使得这些不稳定因素得到妥善解决,为这些重大活动的 顺利进行提供了重要保障。二是对重大突发性事件上报快。进一步完善紧急重大信息报送制度,坚持做到重大突发事件在第一时间上报。紧急重大信息的及时报送,为领导妥善处置突发事件赢得了时间,争取了主动,维护了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三是对上级出台的政策和部署的工作反馈快。密切关注国家和省重要政策的出台及重要会议的召开,及时报送本地的贯彻落实情况。既报送落实措施,也反映在本地贯彻落实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上级完善决策提供参考。
2.正确处理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处理好信息数量和质量的关系。数量是质量的基础,没有一定数量,质量也很难保证。在保证信息数量的基础上,要十分注重质量的提高,加强综合类、调研类、建议类信息的报送,尤其要抓好聚焦点、矛盾点、敏感点和空白点情况的研判,并且力求既有质的判断,又有量的分析,形成有深度、有份量的信息。为此,我们坚持把信息与调研有机结合起来,在增加信息的深度上狠下功夫。把上级领导急于了解的问题类信息作为调研的重点,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群众,摸真情、听实话,努力提供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对领导决策有较大参考价值的信息。调研信息的上报不仅为上级了解基层情况提供了真实可靠的材料,也成为我市向上反映困难问题,争取指导支持的一条捷径。
3.正确处理简报与调研的关系。简报类信息一般反映的问题相对比较简单,时效性也较强,因此,大家都比较喜欢写一些简报类信息。调研性信息相对于普通动态性信息,反映的问题更加全面、对原因的剖析更加透彻;相对于调研报告,文字更为精炼、对策建议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因此,调研性信息对领导的参考价值更大,领导的需求度更高。工作中,我们把采编调研性信息作为深化信息工作、提高信息服务层次的重中之重,采取扎实措施推进,力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一是根据各级政府工作重点集中布置调研课题。在年初就向政府系统各信息联系点布置信息调研任务,要求他们拟订信息调研选题,然后召集各相关部门负责同志进行集体会商确定重点调研选题,再布置相关部门在规定时间内分期分批完成。二是专题约稿。根据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向相关部门约稿,挖掘调研性信息。此外,我们还采取信息员带着问题直接下基层调研或协调部门联合调研等方式,了解掌握第一手资料,采编调研性信息。三是注重对其他调研成果的转化。我们与党委部门、群团组织和大专院校建立广泛的联系,集中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根据信息的规律和特点对他们的调研成果进行修改、深化和完善,提炼出优质的调研性信息。
正确处理报喜与报忧的关系。就是要坚持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出发,从根本上端正对问题类信息的认识和态度,做到实事求是,有喜报喜,有忧报忧。报喜不添枝加叶、随意 夸大,报忧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发展的关键时期,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不出一点问题是不可能的,没有一点矛盾也是不现实的。我们认为,对一个地区、一个部门工作的评价,对这个地区、部门领导干部的看法,不能简单地看这个地区、部门出不出问题、有没有矛盾,更重要的是看这个地区、部门的领导干部对待问题、矛盾的态度和做法。出了问题,能及时上报,妥善处置,迅速平息事态,并且能举一反三,吸取教训,切实改进,同样说明这个地区、部门领导干部的水平高,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强。
要把握12个字:“报什么,报给谁,怎么报,何时报”。
一、报什么:报送需要领导知道和领导需要知道的信息
向党委报送信息是为党委工作服务的。这种服务能否有力、能否有意义,取决于所报送信息对党委工作的贴近程度。向党委报送信息只有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才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只有适应党委的需求,才能使用对路。现在信息渠道和手段很多,现今的领导掌握的各类信息很多,但就其某一方面、某一行业、某一领域的信息来说,领导也存在知之不多、知之不详的情况,所以信息工作就承担了党委领导了解情况、指导工作、科学决策的“耳目”、“参谋”重任。一是报送需要领导知道的信息。一个地方、一个部门的工作和其他重要情况,领导并未要求必须知道,但从下情上报的角 度考虑,应该让领导知道。比如落实上级党委的重大决策的重要工作部署,各项工作落实中遇到的问题和矛盾,需要上报党委了解和掌握。二是报送领导需要知道的信息。无论是落实党委的重大决策还是有重大突发事件发生,上级党委迫切需要及时掌握情况,以便正确决策、指导工作,信息报送就会“正逢其时”。三是报送全方位各领域的信息。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有很多信息是领导欲知未知的,应该及时报送给各级领导,便于领导总揽全局、正确决策。因此说,我们的信息工作是“一项让领导耳聪目明的伟大事业”,但不是什么信息都报给领导和领导机关,而需要报送那些有利于领导决策、指导工作的信息。
二、报给谁:根据信息内容分层次报送
温家宝同志曾经说过:“衡量信息质量的标准,首先主要看信息本身的价值,同时还要看是否针对不同服务对象提供了他所需要的信息。”这就说明,党委信息报送有一个层次性的要求,即报给中央的、报给省委的、报给地委的、报给县委的,层次、对象要分清,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分层次,搞“多头报送”。对每一条信息,要衡量它的适应和适用性,特别是一些工作经验类信息,要充分考虑它对哪一个层面具有普遍指导意义,该向哪一级报送就报给哪一级,否则就是无效劳动。
三、怎么报:选择影响和引导全局工作的信息报送
党委办公系统信息工作有其特定的内容要求,那就是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需求提供信息。党委办公系统信息工作搞得好不好,参谋助手作用体现的充分不充分,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就是提供的信息是否真正紧扣中央和各级党委的中心工作及其需求,是否对党委决策有帮助。党委重大决策制定前,要提供情况,反映各方面的意见和要求,反映有参考价值的预案和建议;党委决策做出后,要及时反馈下级党委的贯彻落实情况以及修正、完善决策的意见、建议。报送的信息之所以有价值,主要是因为它适用、对路,有利于各级领导科学决策、指导工作。我们每天收集到的大量信息并不是全部有价值,特别是一些原始、初级信息,有一个筛选、加工处理过程。这就需要我们善于谋篇布局、选取角度、深入挖掘,选抓那些能够指导全局工作、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信息,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加工处理,形成对全局工作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信息,才能进入上级信息机构的视野,进入领导决策的过程。怎么报,也需要在实际工作中认真地进行揣摩、理解,并消化吸收。
四、何时报:把握领导机关和领导者需求择机报送
领导需不需要、什么时候需要,决定了信息是否有用。党委信息工作是一项严肃的政治性、政策性、全局性很强的工作,必须坚持及时、准确、全面提供信息的基本原则来提 供信息服务,一切上报的信息必须真实可靠,全面反映情况,这是中央及各级党委对信息的基本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发挥信息的作用,实现信息的价值。另外,信息的时效性,决定了它的有用性。今天的一条好信息,到了明天就成了“昨日黄花”。农民种田要唱“四季歌”,信息报送在时机的选择上也有规律性。从一般意义上讲,常规信息什么时候收到,什么时候报送;重大紧急信息,随时发生,及时报送;重点、难点、热点信息,要抓住领导的关注度、兴奋点择机报送。
2.关于政务信息写作的几点个人体会 篇二
少讲多练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动手操作性很强的课程。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发现, 有些内容讲得越多学生则越糊涂, 讲一节课不如让学生操作10分钟。所以在许多需要操作的内容方面教师应注重少讲多练, 通过精心导入, 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学习内容, 然后新授学习内容和方法, 最后巩固练习。其中, 导入和新授的时间应该压缩在15分钟左右, 剩下的时间让学生充分上机练习, 达到巩团和提高的目的。
借助游戏
恰当地运用游戏, 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提高课堂效率。这里的游戏包括比赛和益智游戏软件。例如, 在打字教学中, 由于打字本身是很枯燥乏味的, 为解决这一问题, 可以采取游戏比赛的形式, 这样一来, 学生学习劲头十足, 提高很快。益智游戏软件是一种很好的学习软件, 它对学生学习起到辅助作用。例如, 在《鼠标》这一课教学中, 内容是鼠标的功能和用法。对用法进行巩固练习时, 可以让学生玩扫雷、玩纸牌。这样的练习使学生不仅仅感到学习的轻松、愉快, 又能充分练习鼠标的各种用法, 何乐而不为呢?但是教师应该严格掌握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游戏的度, 严格挑选, 适当运用。
整合媒体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把声音、文字、图片等信息集中为一体, 能在视觉、听觉上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刺激,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从而形成学习动机, 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和效率。例如:在讲解《计算机应用基础》中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中“硬件和软件”的时候, 如果用以前黑板、粉笔及枯燥的教学手段, 那么学生就很难理解, 其结果就是学生对计算机学习失去兴趣。本人利用多媒体技术找到硬件及软件的图片、相关视频做成课件, 把硬件形容成我们肉眼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实物;软件就是电脑要正常工作就必须安装的程序, 就像学生要玩游戏就必须安装这个游戏的程序是一个道理。然后把具体的实物用图片的形式讲解给学生, 再在网上找到一个小动画通过自己动手把计算机的硬件安装正确。精彩地讲解、立体地演示、学生动手实际操作, 课程结束了, 学生也掌握了本节课的内容, 结果是既省时又省力, 教学效果良好。
教法灵活
要根据高中学生的实际,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以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Word综合应用———图文混排时, 可以这样引入新课:首先出示两张纸, 一张是普通的只有文字的黑白纸, 一张是有彩色图片的纸。在内容完全一样的情况下, 让学生比较哪一张比较好看一些, 大部分学生都会选择有色彩的一张。然后再出示用计算机制作的一份, 问学生:“现在你们喜欢哪一张纸呢?为什么?”学生当然更喜欢用计算机制作的具有效果的纸。教师再提问:“那你们想不想做一份这样的纸呢?”同时鼓励学生说:“其实, 通过学习你们也会具有制作这样纸的能力, 让我们自己做编辑, 制作一份属于自己的报纸吧。”布置一份个性纸片的制作, 比较符合高中学生求新求异的心理, 在这样一个任务的驱动下, 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将从教师转变为学生, 课堂气氛将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自热而然地就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 提高了教学质量。
注重实践
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 理论上的许多知识, 特别是软件的应用, 如果单凭课堂讲解或者演示操作是远远不够的。只有通过学生亲手操作, 解决在操作过程中碰到的问题, 才会把概念理解得更好。
总之, 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 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理论结合实践, 及时总结、反思并进行创新, 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才能实现由学生的被动学习到自觉学习的飞跃。■
3.关于政务信息写作的几点个人体会 篇三
【关键词】初中语文 记叙文 教学心得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180-02
人们常说,“文无定法”,此话并不错。然而,面对初学写作的初中生,教一些基本的写作知识,有步骤地进行写作训练,这对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使其少走弯路,是完全必要的。
一、指导学生学会观察
怎样观察生活,对初中学生来讲,是个难题。作家艾芜在指导初学写作的同志时说:“要练习我们的眼睛,善于观察人的动作、态度和表情。练习我们的耳朵,善于听取别人讲话的语句、声调和他的特殊用语。”这就是说,观察生活,一是要看,二是要听。
1.要抓住人物的特征。人物的外貌、性格、感情各不相同。只有抓住观察对象的与众不同之处,才能写出人物的个性,才能避免“千人一面”的弊端。
2.观察要细致。所谓细致,不是说在观察人物时不分主次,而是要发现观察对象与别人不同的细微之处。不同性格的人,说话、做事时的表现是不同的。人物的一个动作,一丝微笑,往往带有性格化的特征。所以,观察必须细致入微。观察得越细致、越深入,印象就越清晰,理解就更深刻,描述就更具体、更生动形象。
3.比较观察。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的目的是求异。在观察时,要抓住人物在各种情形下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特征,即生气时、高兴时、严肃时……言谈举止和精神状态的不同点。这样,才能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二、要求写真人真事
1.写人物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描写人物大体是从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入手。但是在一篇写人为主的记叙文中,这四个方面并非要全写,有时外貌和心理可以不写,当然,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决定。然而人物说的话、做的事必须要写,而且还要写得具体、真切。否则,就难以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或精神风貌。
2.写人物怎样说的,怎样做的。写人物说话,要写出在不同场合说话时的表情、姿态和神色。写人物做事,要一步步地写出人物的动作,或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等。不管是语言描写,还是动作描写,都要符合人物的年龄、身份、职业、习惯等,否则就会平平淡淡、干干巴巴,不能表现出人物的个性化特征。
3.让人物自我表演。学生写作前,强调指出写人物说话、做事,最好让人物自己说、自己做。作者要像故事片中的导演,在幕后指挥,让人物自我表演。而不要像纪录片中的解说员,自己一味地介绍。这样,笔下的人物才富有立体感,才能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良好效果。
三、挖掘时代精神
所谓以小见大,指的是从生活中采撷许多活生生的“细小东西”加以提炼、升华,找到时代的精神,即常说的“小口子,深主题”。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中学生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分析能力,善于对素材深入分析,把其中的本质涵义发掘出来。比如对漫画深义的理解、对给材料作文中的材料的分析和主题的提炼都应找到关键的点或词语。点面结合是先将人或事在面上进行概括叙述,再在点上作具体的细节描写,层层深入,最后再回到面上,用简单、精炼的语言收笔。这样写层次清楚,内容具体,首尾呼应。
四、强调结构完整
一篇文章主要由内容、结构、语言三部分组成。所以结构完整,脉络清楚是写好记叙文的重要一环。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抓住记叙的线索,恰当地安排记叙的顺序。线索是贯穿全文的脉络,它像一根穿珠线,把显示人物性格发展的各个事件联结成一个整体,为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提供依据。它可以是某个中心事件,也可以是某个中心人物,可以是事实,也可以是感情、时间、空间等。写记叙文时,在构思阶段就应该考虑清楚以什么为线索,准备用哪些材料,各材料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要突出什么中心等。这样能思路清楚,有利于文章的布局。记叙文的记叙顺序有顺叙、倒叙、插叙。顺叙可以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写得清清楚楚。倒叙能制造悬念,吸引读者,但一定要注意首尾呼应。插叙可以使文章更丰富、活泼,但切忌乱插而使文章脉络不清。
五、积累写作素材
比方说吧,工厂要正常生产,必须保证有原材料;在家里要做饭,先要有米粮和油。要不,等机器运转再去购买材料,等水开了、油煎好了再去买米,这怎么来得及呢?古今许多大诗人、大文学家写文章、成诗句,他们都尤其注重积累。北宋出口成章、落笔即诗的大诗人梅尧臣不管到哪儿——或和朋友游玩、或平时吃饭睡觉,他的身边都带着一个小袋子,不时把想到的一句、半句诗装入口袋,甚至是只言片语也不放过。我国元末明初“积叶成章”的唐宗仪,清朝的“烟茶换故事”的“聊斋先生”蒲松龄都是讲究积累的典范。茅盾也告诉过喜欢写作的人们:应该时时刻刻身边都有一支笔和一本本子,无论到哪里,都可以把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随时记下来。那么,积累应该做些什么呢?
1.要写好作文需要准备许多的材料,但材料来自哪里呢?对我们学生来说,素材来自学习和生活:从大千世界的人物形象,社会动态,到生活琐事,及我们学习的心得体会,再到一本书、一本杂志、一张报纸,甚至一篇纸、一句话、一个词、一个字,都会是我们写作的材料。因此我们要多看、多读、多记。
2.可以用日记本、摘录本记下我们每一天搜集的材料,还可以把它们用卡片分门别类地归纳整理出来。这样写作时我们就会有材可选,并能选好适合的材料。
3.积累材料要“以十当一”,越多越好,这样在用材料时才能作到以“一当十”,做到越精越好。
4.关于政务信息写作的几点个人体会 篇四
高二开学伊始,我在我所执教的班级进行了随笔化写作教学训练,我自认为还是比较成功的,学生对这种写作方式比较感兴趣,也修改出了比较成功的高考同题作文.我分析了一下其中的原因,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学生有“米”可炊,而且是自己粮仓里的“米”。此处的“米”即指学生的随笔。人人都有写作的潜能,就如同人人都有说话的潜能一样。而随笔,恰恰发挥出了学生的这种潜能。随笔化写作的特点就在于一个“随”字——随心所欲。想说就说,想写就写,在内容上、形式上不受任何局限。学生的随笔,文字未必多么优美,立意未必多么深刻,但是说的却是真话,写的却是真情。是从心底流淌出来的文字,是对生活的真实记录,是对人生的点滴感受。是源头活水。恰所谓“我口说我话”“我手写我心”, 随笔不是靠“挤牙膏”挤出来的,不是靠“假大空”编出来的。随笔化写作不是单纯为了考试和分数,而是超越了世俗的实用需求,变成自己生活的一种自发的需要和自觉的追求。通过随笔,学生品尝到了写作的乐趣,充分地表现出自我,彰显了个性。引来了源头的“活水”,找到了“下锅的好米”,便可做出香喷喷的饭,修改出率真自然的考场作文。
其次,考场佳作的产生离不开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任何一篇文章,特别是学生的随笔,都大有可改之处。要么在立意上,要么在详略上,要么在构思上等等。“善作不如善改”是古人作文的经验之谈。课堂上,我有序的指导同学们对自己的随笔进行修改。我首先要求大家搜寻合适的随笔,所谓合适,即可适用于考场作文话题或题目的;然后根据立意取舍增删;最后再在语言上润色修饰。当同学们看到自己的随笔经过认真修改变成了一段段一篇篇或立意鲜明或构思新巧或文采斐然的考场佳作时,大家的创作热情被点燃了,写作兴趣被激发了:原来我也能写这么好!如果说随笔是“写得出”的话,那么由随笔化成的考场作文就是“写得好”了,从而完成了一个飞跃。所以说,修改这个环节在这堂课上也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平时要指导学生养成改文章的好习惯,唯有如此,才可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
5.关于政务督查工作的几点思考 篇五
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我就关于政务督查工作谈点自己的见解。
督查是推动工作落实的重要手段。决策目标确定后,关键在于狠抓工作落实。督查工作不到位,不仅会影响工作落实的效果,而且还会影响对外形象。面对新的形势,进一步深化对督查工作的认识,创新督查机制,加大督查力度,不仅是推动各项领导决策落实的重要手段,而且对于推动我办机关建设、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建设高绩效机关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督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从我办督查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影响督查工作开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口头上的重视不等于行动上的落实。实际工作中,有相当一部分同志并不能真正认识到督查工作的重要性,认为督查工作就是“嘴皮子”工作,仅仅是发通知催、打电话要,做了不多,不做不少,是可有可无的事,没有督查,工作照样可以完成。也有少数领导在工作中缺少督查工作意识,重调查研究、重决策部署,缺少督促检查,对目标的落实情况关注不够,尚未形成紧盯决策目标,1
狠抓工作落实的浓厚氛围。
二是工作制度不到位。督查工作的权威性来自于督查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制度是影响督查工作开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办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督查工作制度,督查工作结果运用不够到位,这直接导致了督查工作机制不够完善,程序不够明确,操作不够规范,进而影响了督查工作实际效果。督查制度的不完善,成为制约我办督查工作开展的重要因素。
三是工作机制不到位。工作机制是影响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环节。目前,我办督查工作机制还在规范中,尚未形成一套简便、快捷、高效的督查工作运转流程,工作中缺少计划,督查的随意性较大,从而影响了督查工作的效果。
四是职能发挥不到位。受人手少、制度不健全等因素限制,目前办公室的督查工作尚处于被状态,工作的形式停留在文件督查、电话催报、会议汇报等简单的方式,没有能够真正按照全委工作要点、阶段性重点工作、领导关注的焦点等重点内容主动系统地开展督查,缺少相应地工作力度和措施,督查职能未能充发挥到位。
二、关于加强督查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完善督查工作机制,规范督查行为
政务督查是一项严肃的工作,必须从制度建设入手,建立符合我办工作特点和客观实际的政务督查机制,形成完善的督查工作体系。一是建立健全督查工作制度。在认真总结经验和借鉴外地做法的基础上,尽快研究制订我办的政务督查工作办法,建立健全督查工作相关制度,明确政务督查工作的内容、程序、方法和要求等,上级领导批示事项、委内领导安排事项和企业请示事项的办理,提出明确的要求,建立起简便、高效的督查工作流程,规范政务督查行为。重大政务督查活动,要认真制定工作方案,明确督查目的、内容、组织形式、目标要求和完成时限等,提高政务督查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二是建立督查工作结果运用制度。建立督查结果登记备案,对督查工作中发现工作落实不到位问题,及时向领导做好反馈,提出处理建议,并做好登记备案;将督查工作与机关工作的日常监控结合起来,督查工作结果列入处室年终考核,通过月度、季度、考核,建立起业务工作的日常监控制度。三是建立领导牵头督查制度。对一些涉及面广、涉及部门较多、影响全局的工作,实行分管领导牵头督查制度,由分管领导负责,定期进行调度,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难题,督促工作事项的落实。
(二)突出督查工作重点,增强督查时效
在工作任务繁重、督查力量薄弱的情况下,必须着眼全局、突出重点抓督查,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一是突出全局性决策事项抓好督查。紧紧围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围绕地委、行署的重大决策部署,组织实施督查,确保政令畅通。二是突出重点工作抓好督查。紧紧抓住工作要点,实施责任分解,明确目标、任务、措施、时间进度、要求和责任人,按时间进度要求抓好督促检查。三是突出阶段性重点抓好督查。按照阶段性工作要求的变化,组织抓好行署常务会、专员碰头会、专题会议确定事项,以及文件确定的重点工作的督查。四是突出领导关注的问题抓好督查。在督查工作中,深刻领会领导意图,接轨领导工作思路,把握领导关注的焦点,及时跟踪督查调研,为领导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五是突出建议提案的办理抓好督查。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反映了社会群众对经济社会工作的迫切要求和呼声,是基层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和难点,抓好这些问题的办理,积极为基层排忧解难,有利于缩短与社会群众之间的距离,树立良好的形象。
(三)创新督查工作方法,提高督查水平
政务督查工作必须适应新的形势,积极探索新的途径和方法。一是要创新督查手段。按照领导的要求和工作落实的需要,积极创新督查工作方法,运用有效的督查方式提高工作落实效果,如制发督办通知、印发领导批示、实行督查专报、对领导进行工作落实情况反馈等,对重点工作、重要事项建立定期调度制度,实施重点督查,深入调研,为领导工作决策提供准确信息。二是要创新督查机制。进一步完善督查各项工作制度,制定督查工作计划,减少督查工作的随意
性,提高督查工作的计划性;建立督查工作责任制,明确督查工作重点,变“被动督查”为“主动督查”转变,增强督查工作的全局性、主动性和时效性;规范督查工作流程,明确督查工作要求,增强督查工作的规范性。同时,加强督查网络队伍建设,设立督查信息工作联络员,建立负责人对处室工作落实负责,联络员及时进行督促提醒的工作机制,形成全办各方联动、信息反馈顺畅督查工作机制。三是要创新督查方式。将督查与调研结合起来,把调查研究贯穿于督查工作全过程,坚持以了解情况、反映情况为主,深入了解工作贯彻落实的情况,存在的有关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建议。要在督查调研中,善于发现和勇于发现问题,深挖带有普遍性、政策性、倾向性的问题,及时准确地向领导反馈信息,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四)强化督查工作力量,提高督查力度
首先要强化办公室的督查工作职能。进一步明确办公室承担的督查工作职责、督查事项范围、督查工作责任,搞好督查工作职能定位,为办公室开展督查提供基本依据。其次要加强督查工作力量。进一步充实督查工作人员,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建议设立专职的督查工作岗位,专门负责督查工作,增强督查工作力量。同时,加强督查人员素质培养,结合机关建设,做好督查工作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增强督查人员的综合协调能力、组织能力和文字能力、口头表达能
6.关于政务信息写作的几点个人体会 篇六
电子政务在发达国家应用已相当普遍,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的电子政务也正在广泛推广。特别是建设基于互联网的电子政务它摒弃了传统的“内网加外网”的建设模式,将政府门户网站和自动化办公平台完全构建在互联网上,克服了传统内网办公中的“信息孤岛”和内外网不能有效联通的弊端,很具发展优势。
一、进一步节约建设经费和后期运营成本。我省是建设基于互联网的电子政务,也就是说不用专门拉线建网,整个网络都可以租用网通现成的网络。但租用网通公司现成的网络,不仅安全设备投入较多,后期运营成本也较高。比如说济源市基于互联网的电子政务工程,虽说没拉一条专线,电子政务工程建设周期较短,线路不用政府自己维护,但安全设备投入较多,后期运营成本也较高。济源市电子政务试点建成之始,接入单位最初只有1000多家,仅安全设备投入就高达3000多万元。建设基于互联网的电子政务安全问题最为关键,每家接入单位都要有自己的VPN密码机和防火墙,这就增大了安全投入。济源电子政务的后期运营成本也比较高,按每根百兆光纤年租金3万元算,济源按50家单位实现光纤接入、500多家单位采取宽带接入计算,全市各单位每年的光纤宽带租用费就可能高达2800万元左右。我省的网络架构相当于内网,省电子政务中心到各单位之间的连接可以不用安全设备或很少用安全设备,只要在统一的互联网出口加装安全设备即可,安全设备投入费用就可大大节省,另外整个网络是省政府管辖下的光纤网络,不用租金,只有少量的维护成本和统一的互联网出口光纤租用费。
二、完善统一的党政自动化办公系统,可节约办公经费。利用电子政务网络,不仅可实现内部办化自动化,并可直接通过共租的网络出口上互联网,这样就可不租网通的宽带,这笔费用就可节省。会议网上通知、短信提醒和IP内部电话业务,可大大降低电话费用。公文信息的网上传递交换和无纸化办公,每年可节约的文印费就可达几千万元之多。网上投诉信访案件办理系统、网上信息发布、视频会议和视频点播系统,对群众、学生进行网上教育和培训,不仅可节省干部群众大量的时间,节约大量的交通费、广告宣传费、培训费,并可提高工作效率和宣传、培训的效果;还可建立公开、公正、合理、透明的党政机关绩效考核机制,领导可从办公平台上随时看到每个单位的工作状态,看到群众投诉案件的统计结果、办理情况和群众网上行风评议的结果,促进政务公开和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
三、促进电子政务、教育和广电业务的拓展,实现合作共赢。如果实现电子政务、远程教育和广电网络的三网合一,对电子政务工作人员来说就可以把办公室就搬到家里、搬动世界任可一个角落;对群众来说只要群众接通了宽带、移动接入或有线电视网络就可能坐在家里投诉、发布信息、接受培训、了解政府公开信息和生活常识。对远程教育系统来说,它可以利用互联网和有线电视网络,把一些高层次的教育资源搬到偏远农村学校和家庭,让我们省的每个学生都受到最好的教育。对广电部门来说,由于有线电视网络连通了互联网、连通了远程教育、连通
了全县电子政务办公平台,从而使这个网络上的资源更多,群众接入有线电视网络不仅能看闭路电视、上互联网,并可坐在家里信访投诉、网上办事、接受培训和视频点播,有线电视网络对新安的群众来说就更有利用价值、更有吸引力,因而更愿租广电的网络,广电部门的收入就会更多,从而会促进我省广播电视事业的快速发展。
四、三网合一的网络架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资源整合的要求,再配上适当的设备,能够满足电子政务长远发展的需求,并具有先进性、安全性、可靠性、可扩展性和易管理性的特点。这个网络从行政管理上说教育和广电都是政府部门更易协调。这个网络如果堵住互联网出口,是个内网,在互联网出口加有VPN密码机和防火墙,更有利于控制管理,因而也更安全。我们网络内部几乎全部是光纤接入,网络内访问电子政务平台、远程教育和广电节目会非常快,网络的带宽能够满足视频会议、视频点播和其它远程多媒体业务的需要,下一步开展更高档次的应用前景更广阔,而现在网通宽带远远不能满足。易升级扩展性强,由于光缆为县政府所有,网络的扩展和带宽的升级非常方便。例如,某一单位和县政府之间将带宽由百兆升为千兆,只需更换两端的光电转换模块,投资只有数千元。而租用线路的方式投入要高几十倍乃至上百倍。
五、电子政务工作的推进措施
前面已经说过,电子政务工程是涵盖党政机构改革、工作流程再造、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高新技术应用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建设节约型、服务型、开放型、公开公正、高效廉洁政府的必要途径,电子政务工程建设有着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我们必须采取强力措施,加快我省电子政务的建设进程。
(一)统一思想。由于电子政务技术含量较高、有些领导还不太了解,这是推动电子政务建设的首要问题。为做好这项工作,我们一定要加强宣传,让全省上下做到思想统一,认识一致,把电子政务建设作为促进全县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措施,共同推进电子政务建设。
(二)加强领导。电子政务工程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今年省委省政府已把它作为建设服务型和公开型政府的重要举措,纳入了今年的主要工作,目前正在全面调研,科学规划。并准备成立电子政务工作领导小组,充实政府办公室信息中心,强力推进此项工作。希望各单位抽调本单位熟悉电子政务业务的人员,积极和县政府信息中心联系,促进电子政务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做好本单位的光纤接入、布线和业务应用软件的开发工作。
(三)落实建设资金。电子政务建设网络、开发应用系统、培养人才都需要雄厚的资金作支撑。今年我省在财政资金紧张情况下,安排上亿元专项资金,用于电子政务平台建设和各项网络应用的开展。各单位也要安排相应的资金,做好本单
位的光纤或宽带接入、布线、终端设备配置、单位业务应用软件开发等工作,保证和省电子政务平台同步建设,确保电子政务工程能按期投入使用。
7.时评写作的几点体会 篇七
一、时评的视角
顾名思义, 所谓时评就是对时事事件、现象的评论。在当前, 每当一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社会事件发生后, 都会吸引公众的注意力, 都会引来各方的议论、评说。人们从不同的立场、感受, 发表各不相同的观点, 这是当下人们思想多元、观念多样、行为多彩的具体体现, 是社会进步、人们自我意识觉醒的必然。这也就客观上要求写作时评时, 要选好角度, 要有独到的视角, 方能让人眼睛一亮。所以选好视角, 是写好时评至关重要的一环。甚至可以这样说, 选好了角度, 一篇时评就成功了一大半。
获得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评论类一等奖的作品《执政者要在众声喧哗中倾听“沉没的声音”》是《人民日报》“关注社会心态系列评论”中的最后一篇。这一系列评论针对现实热点, 关注群众利益表达问题。正是选好了视角, 从而找到了与广大受众的共鸣点, 因而发表后, 出现了“媒体转载洛阳纸贵、呼应文章应者如潮、读者网民争相评论”的“罕见”现象。在新浪微博上, 该文被转发5000多次。舆论一致认为:这一系列评论从主流舆论和民间舆论的重叠地带切入, 显示出党报的话语权、公信力, 在疏导公众情绪上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前些年, 笔者所写的时评《国际惯例与国际玩笑》是在看到一则新闻后的有感而发。媒体报道, 在上海举行的第四届全球华人物理学大会上, 主办者规定, 无论演讲、提问, 还是所提供的论文, 都得用英文。就连会场内的标识、指南都是英文。一些黑头发黄皮肤的物理学家由于英文水平不太过关, 申请用中文做报告, 皆未获批准。于是只好用“半吊子”英语进行演讲。据组织者称:这是按国际惯例行事。
笔者结合这件事并综合平时的一些所见所感, 从一些人言必称“国际惯例”, 其实是一种自我矮化, 更是不懂国际惯例的角度入手, 指出这其实是贻笑大方的国际玩笑。
中宣部《新闻阅评》第76期, 对该文给予了高度赞扬。认为此文通过对“国际惯例”的阐释、典型事例的对比, 尖锐地批评了当前存在于某些地区、某些行业、某些人群中的崇洋媚外心理和行为, 批评得好。
所以, 时评的视角选择至关重要, 尤其是在资讯高度发达, 人们获取信息的管道多元、多样的信息化时代。若没有让人眼睛一亮或恍然大悟的独到观点 (当然不是哗众取宠) , 是难以吸引受众, 让其有读下去的兴趣的。也只有具有视角好, 有真知灼见的时评, 才算真正具有可读价值的好稿。
二、时评与杂文
时评是新闻的一个品种, 是对时事现象、事件, 进行评头论足。杂文属于文艺作品的范畴。但两者也有许多共通之处, 甚至有时候, 你很难以区分。著名杂文家朱铁志在《时评的兴盛和杂文的式微》一文中说:“时评也好, 杂文也罢, 都是广义的言论, 两种文体常常纠缠在一起。”
说到杂文, 自然说会想鲁迅。他所写的大量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杂文中, 有很多就是针贬时弊的作品。笔者认为, 这些就是杂文化的时评。如《“友邦惊诧”论》、《论雷峰塔的倒掉》、《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纪念刘和珍君》等。
当然, 随着时代的变迁, 新闻写作方式都在与时俱进地发生了很多的变化。时评也不例外, 尤其是在网络时代, 时评必须要与其“接轨”。
鲁迅先生的杂文具有“投枪和匕首”的锋利。时评也是需要有“战斗性”的, 这从鲁迅先生的大量杂文中可以吸取到营养。但在新的时代, 时评也不完全是“战斗的檄文”, 既要“针砭时弊”, 也要“讴歌时代”, 是“前进的号角”。即使是批评、批驳, 也要是在充分讲理前提下的“手术刀和苦口良药”, 特别需要以理服人。“人民内部矛盾”, 主要是以和风细雨的方式进行。好的时评, 是一种负责任的言论, 是一种有助于改进公共政策、推动制度建议的言论。时评固然不排除情感的表达, 对好事可以流露喜悦, 对丑恶可以表达愤怒, 但更多的时候, 应当是摆事实, 讲道理, 是以理性取胜, 而不是靠情绪宣泄。
所以, 当下的时评, 是要有鲜明强烈的情感, 是所是、非所非、歌当歌、批当批, 将新闻性、时效性、可读性和贴近性有机结合, 借鉴杂文的泼辣, 表达作者鲜明的立场、观点, 熔逻辑力量与战斗激情于一体。这样的时评才有生命力, 才有传播力。但在人人都有话语权的网络时代, 时评要让人愿读、易读、喜读, 还必须顺应当代人的阅读习惯, 使文章显得厚重, 不要让人误解为时评只是骂人的。要通过充分的说理, 让人有所悟、有所思、有所启迪的基础上, 达到或褒或贬的目的。往更大处讲, 要为民众代言、替百姓呐喊。
三、时评与散文
时评不是一味地“战斗”, 也要有柔情, 要有易于让人接受的温情表达。“无情未必真丈夫”, 一篇好的时评应该有理有据, 令人信服;娓娓道来, 入脑入心;文采横溢, 让人乐读。即使是慷慨激昂, 也要当如骆宾王《讨武檄文》那般“请看今日之域中, 竟是谁家之天下”的绝句, 不仅让天下文人墨客争相诵读, 就连讨伐对象都击节叫好。
诸子百家的许多名篇佳作, 千百年来为世人所传诵, 这些经典散文如《论语》、《孟子》等, 其实是可以当作言简意赅的“时评”来讲的。《孟子》中大量采取对话, 双方都有所辩驳, 大大促进了散文向论文体发展.。《墨子》文章质朴, 较少文采, 但逻辑性强, 善于运用具体事例说理, 是说理文的一大进步。《韩非子》则锋芒锐利, 议论透辟, 推证事理, 切中要害。
现在有些时评, 在遣字行文造句等方面, 显得比较粗糙, 因而文章缺乏美感。要么味同嚼蜡, 要么“惨不忍睹”, 确有必要向散文吸取精华, 以提升时评的“品质”。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 就是一篇文采飞扬的“时评”———红日初升, 其道大光;河出伏流, 一泻汪洋。潜龙腾渊, 鳞爪飞扬;乳虎啸谷, 百兽震惶;鹰隼试翼, 风尘吸张。奇花初胎, 矞矞皇皇;干将发硎, 有作其芒。天戴其苍, 地履其黄。纵有千古, 横有八荒。前途似海, 来日方长。美哉, 我少年中国, 与天不老!壮哉, 我中国少年, 与国无疆!读来确让人有酣畅淋漓之感, 这样的宏篇巨作, 当能传诵下去。1999年南方周末的新年献词《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就是一篇让人读后荡气回肠的佳作。过去这么多年了, 标题还不断被引用或改头换面地出现在各类文章里。
8.雅思写作教学的几点体会 篇八
By Chris Liu
第一、深入研究写作评分标准,有针对性地指导写作教学实践
1.评分标准的四个方面:内容、连贯、词汇、语法
2.草根版评分标准
3.以评分标准为纲领,按不同分数要求指导教学与学生写作实践
第二、注重语言基本功训练
1.常见句子结构
2.常见句子错误类型及改正方法
3.常见标点使用
4.汉译英练习
第三、学生作文练习质量为本
1.每篇作文至少批两遍,多则三四遍
2.步步为营,强化基本功
3.反复修改发现不足,篇篇有收获
第四、数据图表:高度概括、化繁为简
1.对各类图表文抽象概括、总结规律
(1)传统分类:线、柱、饼、表
(2)我的分类:动态趋势、静态比较
2.两类图表、四大句式、易于撑握
(1)趋势描述句式
(2)数据引入句式
(3)大小排序句式
(4)大小比较句式
撑握四大句式,应对各类数据图表
第五、树立信心、应对流程图
1.强调流程图直观性
2.过程描述的基本方法
3.典型练习
第六、议论文写作:简化结构、核心话题、培养论证方法、注重教材
1.简化结构:分析解决型、观点讨论型、利弊讨论型
(1)三十秒判断结构
(2)个性化结构框架,每人两个结构框架
(3)提高写作速度、规范写作思路、结构符合评分标准
2.核心话题:按题材分成十大类,(1)每类选取一至两篇代表性题目重点练习
(2)好处:总结思路、积累词句、举一反三
3.培养论证方法:解决无话可说、无从说起
(1)道理、举例、数据、假设对比
(2)论证思维、临场发挥
4.注重教材:解决思维短路问题
(1)统计分析:半数考题可以两本教材中找到相似范文
(2)先汉语积累、后英语研读
(3)两遍以上
(4)题目转换、举一反三
第七、模拟训练、体验实战
1.时间分配、二四开
2.用最熟悉的思维与语言应对陌生话题
3.不求新颖,但求合理
第八、考题分析、总结趋势
1.每周题目汇总,按题材、类别、关键词分类
2.规律总结
(1)图表题始终以趋势描述、数据比较为主要考点,过程描述频度增加
(2)每月议论文题材相对固定、各有侧重
(3)半数考题源自教材范文
第九、学生配合、勤写勤改
1.各项教学内容的基础
9.提高公文写作水平的几点体会 篇九
我1999年7月调入组织部工作,2003年8月起担任组织组长职务,在组织组长的岗位上一干就是6个年头。期间经历了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6批固本强基工程活动,2次县委换届,2次镇级换届,2次村级换届。今年又经历了学习实践活动和不亚于村级换届工作任务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工作。在这些重大的政治任务中,起草多少个文件,组织多少次会议,撰写多少个领导讲话,和主持词,编印多少份业务性培训指导资料,大家可想而知、、、、、还不包括一年一度的“七一”表彰讲话、每次运动的《工作简报》的编发,每年初组织工作三个例排性文件、阶段性的工作汇报、年终组织工作检查的组织、一年一度的村党支部书记的培训等等,可以说,担任组织组长的6年,是经受公文写作考验的6年,也是自己得到培养锻炼的6年,在这里,借此机会,感谢梁部长给我一个锻炼提高自己的机会。也许是因为有这样一个经历,梁部长叫我今天在这里为大家谈谈怎样提高公文写作水平。在座各位有不少我的前辈和师傅,也
有不少公文写作方面的高手,在这里只能班门弄斧,谈谈个人回顾几年工作实践的一些体会,以期抛砖引玉,希望得到大家更多的帮助和斧正。
要提高公文写作水平,我的体会是要做到五个字“勤、活、积、博、思”。
一、勤:即勤于学习、勤于动笔、勤于投稿(三勤)。“勤能补绌,笨鸟先飞”这是我任何时候在任何岗位干任何工作都谨记住的一句话。人之初,性本善。人从呱呱落地来到人世开始,我想大家的起点都是一样的(当然是指健康的婴儿,大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至于后来的差别,我想就在于勤奋的程度和努力的方向不同。即使我笨一点,但我勤奋,可以补回来;即使我笨一点,但我先行一步,又可以补回来,笨鸟先飞早入林就是这个道理。干任何工作都一样,从事公文写作也不例外。应该讲,公文写作,无论是担任领导职务,还是从事文秘工作,都免不了经常遇到,尤其是我们从事组织工作的党务干部,文字表达水平也就成了业务能力的主要体现。而要提高自己的文字表达水平,我想,勤字当头,别无他法,没有什么秘诀可言。首先,勤于学习。这是
提高公文写作水平的前提。不懂就学不懂就问,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我进组织部工作之初,在文字写作方面,自己感到压力还是很大的。但我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勤,努力学习,掌握其中的要领。因为我深知,在组织部门工作,没有过硬的文字功夫,很难担当重任。所以我十分勤奋学习。从几个方面努力:一是学习公文写作的基本功知识。公文在取材立意、布局谋篇上都有一定的要求,特别是在文种、格式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这些规定和要求一般需要通过熟读公文书籍来掌握和了解。所以我看了不少方面的书籍。上次梁部在清华大学学习,专门买了一套公文写作书籍送给我,我如获至宝,专门看了一遍。领导关心,用苦良心。二是学习范文。模仿是学习的重要形式。我们部有一个好传统,就是每年的书面材料都分类装订保存下来。所以每领到一个写材料的任务,领导都指点我们,参考上年度相应的材料或者是有关方面的材料。有得模访就模访,这也是一个学习提高的过程。但是模访不是照抄照搬,而是推陈出新,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形成自己的风格,形成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有新意的材料。平时,则根据自己所
从事的组织(党务)工作这一行,选择中央文件、领导讲话、行业文件、单位历史文件,报刊上影响较大的、公认的一些好文章精心研读,用心揣摩其思路及语言风格,细心体会其谋篇布局、形式特征。我平时最喜欢看的就人民日报、求是、党建研究这些党内核心时刊的社论,这些社论篇幅不大、字数不多,但逻辑性、层次性非常之强,表达的内容无论是内涵还是外延都相当之丰富。这些社论,真是无可挑剔的,看了之后,给自己的启发相当之大。我也十分重视本部内历史文件的学习,我1999年进组织部工作,但1999年之前的历史文件工几乎翻了一遍,我在调研组任副组长时就翻了一遍。(当时组织工作1995年至1999年的资料都保存在铁皮柜内,我为了弄清楚组织工作究竟是什么咚咚,一年究竟要做哪些工作,过去的历史是怎么样,前人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宝贵经验?怀着这样一个目的,我翻了一遍历史资料,也对组织工作有了一个粗略了解。)三是观察体会经验丰富同志的写作过程。学习写作很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要认真体会领导同志、有经验同志从立意构思到谋篇面局,从着手起、反复修改到最终定稿的整个过程,领悟
每一个细节。我进组织部,第一个老师,就是李和清副部长。当时,他任调研组副组长,我任组员。他十分乐意教我,我也十分留意观察他文笔的风格。当时他有一个习惯,每起草一份文稿,他都会将草稿一稿、二稿、三稿夹在一起,我总喜欢拿过来,细细品味,究竟一稿二稿三稿有什么不同,开始是怎么构思的?后来又是怎么改的?哪些地方进行了修改?为什么这样修改?通过一稿二稿三稿的对比,了解整个文稿的形成过程,用心体会领导和同志们精心删改之处,体会“不应该那么写”,明白“应该这么写”的道理,自己从中得到不少启发。我们直接看公文范文、看干干净净的定稿,就不如看经过领导和同志们反复修改的草稿获得的收益更大,提高得更快。这是非常有益的一种学习方法。这是第一勤(勤于学习,为什么要勤奋,如何去勤奋,刚才就讲了这两样东西)。第二是勤于动笔。这是提高公文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清代唐彪曾说过这样一段话“谚云:‘读十篇不如做一篇’。盖常做则机关熟,题虽甚难,为之亦易;不常做,则理路生,题虽甚易,为之一则难、、、、、、”意思是说,常写,作文的方法就熟练,即使题目很难,写起
来也觉得容易;不常写,作文的方法就生疏,即使题目很容易,写起来也会觉得很难。所以说,勤于动笔,对于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是十分重要的。我是半路出家的,读大专时学的是果树专业,我大专毕业的论文是《香蕉丰产稳产栽培技术》,跟公文写作不粘边。大专毕业分配到城西乡工作,当时是第四批到城西乡工作的所谓大学生(前三年每年分配2个,我这年也2个,城西乡政府就为数不多的8名大学生)。当时,在别人的眼里,我们大学生是十分能干的,是什么都会干的,很受人敬仰。一次,乡妇联主席给我一个任务,就是写一个妇女水利女能手的事迹。接到任务之初,真是感到很为难,因为从来就没有写过这方面的材料,我初来昨到,人地两生,怎么写?从哪里入手?我心想?她为什么把这个任务交给我?我又不是在妇联部门工作,我是在国土所工作的。后来我转念一想,可能是她认为我是大学生,信任我。基于这种想法,我暗下决心,一定要把这份材料写好,不能丢了大学生的假。后来,我实地到该名妇女水利女能手的村跑了一趟,了解相关情况,回来关在房子里,用了几天晚上,把那份材料写了出来,交了给她。再后
来,材料过关了,那名妇女也评上了水利女能手,获得市的奖励。再后来,妇联主席买了一条甘蔗送给我,作为奖励。我如悉重负,总算对得起“大学生”这个称呼。这件事,也使我从此爱上了写材料这一行。毕竟不是中文专业科班出生,开始学习写材料时也很艰难,但是我勤动笔。从写豆腐块开始,当时有四个地方可以投稿:一是湛江日报,二是遂溪报,三是湛江人民广播电台,四是遂溪人民广播电台。开始时,稿件如泥牛入海,后来,渐渐地报上有名了,电台有声了。第一次看到自己的名字出现在湛江日报上、听到自己的名字在市县电台上变成声音(通讯员XXX报道),甭提有多高兴了。在这里,我十分感县人民广播电台,她每次的播出稿都寄回给作者。每次收到播出稿,我都要拿来与我的原稿对照,看看播出稿编辑在哪些地方作了修改,从中悟出写作的要领来。在这里,我要感谢我们组织部的陈华兴主任,他当时在县广播电台任编辑,我有不少稿件正好是由他来编辑的。陈华兴这个名字我早就认识(新闻播出稿后有编辑的名字),但直到我们一同调到组织部工作时,我才认识他的人。也算是我的师傅之一。
勤动笔贯穿于我学习公文写作甚至工作的全过程。1999年,我从城西乡调入组织部工作,当时是任组员,工作还算单纯,完成领导交办的材料,还有许多机动的时间供自己学习。我自己给自己压力,每月至少要写出两篇投稿文章,而且要达到上级党建刊物用稿水平。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一方面,我一有时间就多看书看报,看有关党建方面的书籍和报刊,如省市组工通讯、组织人事报、学习时报、中央党建研究、求是、南方日报等,从中积累素材,紧跟形势捕捉投稿的闪光点。另一方面,我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的工作,如对领导交给的每一份材料,我都亲自做,从来没当二传手(现在有些同志喜欢当二传手,接到任务喜欢交给新来的同志做,这种做法对提高自己是没有好处的,我不是批评这种现象,而是希望每个同志都能够自我提高)。而且,我每写一份材料都是以“达到上级党建刊物用稿水平”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尽可能做到最好。每一份材料上报后,我不是就此而罢休,而是继续修改,作为稿件向上级党建刊物投稿。所以,在组织部工作最初的几年,我投稿比较多,在市级以上党建立刊物用稿数量也比较多,每年稿费奖
金都有2-3000元。(在这里,我有一个体会,就是组织部是一个很好的大熔炉,是一个很锻炼人的地方。在组织部门工作,要想提高自己,关键在自己,要自加压力,不要坐着等工做,等待领导安排写作任务,而是要自己主动找工做,主动去动笔写点东西,这对提高自己是大有裨益的。)以上讲的是第二勤,勤动笔,这是提高公文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第三是勤于投稿。这是提高公文写作水平的有效动力。刚才我们讲了,学习是前提,动笔是途径,那么投稿则是目标,更加是一种动力。通过投稿,稿件被采用了,自己的劳动成果得到了承认,从而激发起动笔的积极性,进而也激发起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最终就会推动自己写作水平的不断提高。学习、动笔、投稿三者的关系是互动的,相互相承的,相互促进的。三者又是统一的,其实动笔也是一种学习、投稿也是一种学习,是学习的不同形式。动笔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这不难理解。投稿的过程也是一种学习的过程。刚才,我说过,向县广播电视台投稿,她将播出稿寄回给你,你拿播出稿对照你的原稿,知道编辑在哪些地方作了修改,从中你也得到启发,这
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多年来,我也坚守一条,就是自己的件稿被采用了,在报刊上或网站上登载出来了,一定要认真拜读一次,拿自己的原稿进行对照,看看编辑在哪些地方对自己的稿件动了手术,自己应从中吸取哪些知识。这也是一个学习提高自己公文写作水平的好办法。如,1999年,我写了一篇《党员领导干部要在三讲教育中加强党性锻炼》的文章,当时写出来,自己感觉上总体良好,但总是感觉到有个地方写得不好,但由于知识有限,无办法修改过来。后来把稿件投到市委组织部调研室后,市部调研室孙凌江主任打了一个电话给我,说这篇文章写得不错,可以用稿,以我的名字发表也可以,以领导的名字发表也可以。问我意见怎样?我不加思考地回答,以领导的名字发表吧!那是我到组织部门工作后的第一篇大作。能够为领导写一篇文章,那是多么高兴的事啊!这篇文章最后在《湛江组工通讯》上发表,后来我拿发表稿对照我的原稿,真是感到有点惭愧,原来有个地方动了大手术,修改后文章是那么流畅。高手就是高手!后来我把修改后的文章投向《广东党建研究》,被采用了,创下了遂溪县有史以来第一个在《广东
党建研究》上发表文章的首个第一。所以说,勤于投稿也是提高公文写作水平的一个办法。
回顾自己10多年来从事公文写作之路,可以看出,我的进步是从写豆腐块(新闻稿)开始的,直到进入县委组织部后写会议通知、请示报告、工作总结、调查报告、领导讲话、体会文章,最后执笔或组织起草大型会议报告、中长期发展规划等需要多位作者甚至单位全体同志参与的公文。如今年科学发展观活动县党政班子的分析检查报告、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讲话、转段讲话等。新近出台的《村级干部激励保障机制实施办法》、2006年由湛书记亲自点名撰写的《省委巡视组巡视问题整改实施方案》、2005年《洋青镇选举冲线事件调查报告》,湛岳登书记给予高度评价,并亲笔批示送呈县委各副书记阅。投稿文章创下了三个第一:这些都“勤”字的结果。(用了很大篇讲了一个“勤”字)。下面简单讲一下“活、积、博、思”四个字。
二、活:是指要有脑子要活,要有政治敏锐性和预见性,培养超前意识。要紧跟随形势的要求而调整自己的写作方向。要写新鲜的东西、不要写过时的东西。什
么时候需要什么稿,要有一个判断和把握。而且要超前谋划。比如,“三讲”时候就写“三讲”的稿、先进性教育的时候,就写先进性教育的稿,科学发展观活动就写科学发展观的稿,搞固本强基运动就写固本强基的稿,十七大召开就写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稿。总之,一句话,要紧跟形势而变、围绕党的中心工作而转。而且要早,甚至超前出稿。如,今年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会一开,我马上就将我县的“三严一保、调研周、征集月、恳谈日”的特色做法整理出来,向省委学习实践办投稿,结果被采取了,在全市率先在省的《简报》上用稿(市委学习实践办都没有我们快),受到市委组织部的大力表扬。
三、积:是指积累素材、积累构思、积累语言、积累信心。积累是公文写作的基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手中有粮,心里不慌”,宋代苏轼说过要“厚积而薄发”,清代唐甄说过“积多则神”,讲的就是积累材料在公文写作中的重要作。因此,要善于积累素材,努力让自己公文素材的“粮仓”丰盈。那么,如何积累呢?我的做法是,一是剪报。这是我早年的习惯,发现好的文章,剪
下来,或一复印下来,粘在本子上。二是记笔记,好的语言、精练的语句甚至语段,摘抄下来,记在本子上。这个习惯至今我仍保留下来。比如,组工干部工做政策通、活字典、多面手;组工干部工做到坐下来能写、站起来能讲,走出去能干;组工干部的工作是白+黑,五+二;不让领导交办的任务因我而延误,不让经办的业务因我而积压,不让工作差错因我而发生,不让政策法规因我而走样,不让组织部的形象因我而受损;慢不得、坐不住、等不起。一般不饮酒,不饮一般的酒,不同一般人饮酒,饮起酒来不一般(四个不一般)等等,这些都是非常精练的语言,把它记下来,需要时灵活运用。三是网上下载。现在这是最常用的方法。网上什么东西都有,现在是信息年代,讲究资源共享。经常上网溜览,发现好的素材,把她下载下来。至于积累什么素材呢,那么就根据你自己工作实际的需要,最好分门别类,及早积累。
四、博:是指博采众长,善于吸纳入别人的意见。有些同志总是认为,老婆是别人的靓,文章是自己的好,对此我不敢苟同。我不敢说老婆是自己的靓,但我总认
为,文章是别人的好。我喜欢同高水平的人切磋,共同商量,互相探讨,共同提高。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长处,他的阅历不同、他站的角度、高度不同,看问题的深度不同,甚至结果方向相反,都不足为奇。关键是我们能够从共同切磋中吸取到有益的东西。所以我喜欢别人改我的文章。对的,改得好的,我虚心接受。如,最近出台的《村级干部激励保障机制实施办法》财政局周宝局长提高了一个意见,很好,我马上改;县纪委邓进保同志改了几个地方,我觉得不错,马上改。当然,这个博,也指博览群书,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面。
五、思:是指反复思考,不断修改,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一篇文章,不可能或者讲很少能一气呵成的,一般都要经过几天的反复思考,修修改改,才能成稿,即使初稿形成后,也要不断思考,反复啄磨,认真修改。修改,对于写作水平的提高也有着重要作用。写文章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仅仅思考一次,疏忽和错误更是难以避免。只有反复思考,不断修改,才能使文章逐步接近完善,也才能使我们的写作水平在修改过程中不断
得到提高。这种提高,往往比正面学习写作知识提高得更快。这是因为,我们在修改材料的时候,总要找出文章的不足,来加以弥补和改正。一般说,人对自己存在的不足都是十分重视的。我们在这种“十分重视”的情况下来修改文章,就能比较容易地、同时也能比较牢固地掌握避免不足的方法,从而从反面增长写作知识。我发现有些同志就不注意这点,材料一搞出来,就急匆匆上交,完成任务,没有考虑修改,这是不利于提高写作水平的,也是不可能写出高水准的材料的。我任组长之前,写出的材料,都是修改五遍以上才敢上交给领导的。现在写材料,也是改了又改,有时写不下去了,就暂停,放松一下大脑,回到家后再思考。反正材料未完成或是自己未满意,心里都记挂着这件事。经常被老婆说问,你究竟在想什么?人在心不在的样子!其实她不知道,我是在思考材料。在办公室写不去,暂停,回到家再思考,经常又有新的突破。文章就是这样,在不断思考、修改的过程中达到完美。长此以往,自己也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从当初接受写材料任务时的诚恐惶恐,到现在的坦然面对、从容不迫。
总之,公文写作一是件苦差事,需要受得了清苦、耐得住寂寞。提高公文写作能力需要一个过程,唯有艰苦付出、勤学苦练、厚积善悟,才能训练有素,达到文思似泉涌、文种运用自如、材料信手拈来、文字通顺流畅的境界。提高公文写作能力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这也许会让一些初学者感到厌烦,甚至望而却步,但凡事贵在坚持。
10.关于学习新闻写作的几点想法 篇十
学习新闻学,说到底,也是学习一种以后能在社会上安身立命的技能。既然是要学习那么就应该有一套切合自身的学习方式,在学习的工程中,实际的去实践,要比课本上的理论来的要直接,要深刻。顺带着还可以解决眼高手低的毛病。
比较一下大学和高中的两种方式。大学的学习模式贵在有更多的自由发挥空间,有了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时间保证。而高中,虽然个体发挥的时间很少,但是严格的学习作息制度,保证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大学中的个体自由发挥时间如果没有有效的利用起来,那么这么多时间反而是滋生懒惰的温床,把这些时间浪费掉之后,只会剩下两个字,空虚。
我来举一个在学习过程中的例子,前两个星期发生的事,上的课是外国文学史,老师问我们在坐的全体10级全体新闻班的学生圣经中四部福音书的名字,竟然没有一个人回答全,最可悲的是,没有一个人知道老师所提出问题的答案就在教材第二章中。这只证明了一个一种情况,所有人都没有翻过自己的教材。我是后来才看到的,当我看到时,我才有了要思考一下怎样才能学好自己的专业的想法。
还有一个生活中的小故事触动了我自己要改变学习方式的想法。我有一个现在中石油学习的儿时的伙伴,他给我讲到他自己在学习本专业的学习经历,他们的专业老师大部分旨在提到本阶段的学习目标,简单介绍理论知识,然后把针对本阶段的学习目标的任务布置下去。他告诉我说,有一次为了完成一幅机械制图,足足用了两个晚上。
结合到上课的经历,特别是某些老师的课,那绝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在进行填鸭式的照本宣科。刚才我说过了,大学的制度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而没有给老师那么多时间。现实要求的是学生主动起来,而不再是老师把什么东西都要再灌输进我们的脑子。
我谨以代表自己的要求,希望能够把整个新闻学专业的整体战略目标,以及各阶段的规划目标,和可能用到的参考书目,剩下的自己来学。需要一个老师,可以做一个指引者,而不再是教授者。还有一个要求,老师还要做一个监督以及检查者,每一个阶段目标的完成,每个星期我都会以个人总结以及作业形式用邮件发给您,请他以专业的眼光来评论我各个目标的完成程度。
11.项目管理的几点个人体会 篇十一
随着公司不断发展壮大,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也不断扩大,几年来公司已经培养了一批年轻有为的项目管理人员,但仍无法满足实际工作需要,势必我们年轻的员工就要走上管理岗位,年轻人的激情和勇气没有问题,但项目管理方面难免有不足之处,今天在这里我以一个老项目经理的身份,给大家介绍一下我的项目管理认识,共大家参考,不足之处,共同探讨。
一、项目经理需要做好的几件事
作为项目经理,最重要的就是带领整个项目团队一起战斗,做好团队建设,才能激发整个团队成员的士气,提高团队成员的绩效。
然而,我们个别项目经理并不具备项目经理的基本素质或者知识技能。我们常常看到一些项目管理人员在抱怨,什么工作就像打杂的、员工不听话、工作任务不能被完成、自己没有什么实权、人力资源不足、需求老是发生变更不知怎么办啦,等等一系列的抱怨,我听着总觉得别扭。因为这些我都经历过,都体验过。也深深地体会你们的痛苦,觉得别扭是在于那些抱怨的项目经理仿佛处在一种无头无序的状态,让自己觉得心烦也让别人觉得心烦,却怎么也找不到出路。
每个项目都是独特的,因此做项目一定存在各种各样的风险与问题,作为项目经理,就必须具备应对这些风险与问题的素质。项目经理是一个风向标,所有的项目成员都看着这个风向标航行。当项目出现问题了,风向标因为自己的情绪问题,随风乱舞,项目成员会看得很清楚。造成的恶果轻者是让成员看轻你,降低了项目经理在团队中的威信,重者就是项目失败,成员离开项目团队。
所以,作为项目经理,是一种修炼,以下种种都是需要慢慢修炼的:
1,遇事莫慌。项目风险总是存在的,各种问题也总是存在的,天大的事情只要冷静,一定会想出解决方法,死不了人的,因为约束我们的人也是人。倘若不够冷静,很可能胡乱作出错误决定,一个错误的决定后果往往是严重的,带来的可能是返工、项目失败等后果。记住,一定要坚持一次把事情做对。
2,永远不要让上级领导来帮你想解决方案。这个是很多人容易犯的错误,经常把问题抛给领导,然后怪领导不支持你的工作不解决你遇到的问题。记住,领导只是做决策的,而不是帮你想解决方案的,否则要你干啥用?举个例子,当项目资源不足,需要申请资源时,千万不要直接告诉领导资源不足就完了,一定要告诉他面对资源不足,有什么样的后果,然后有几种解决方案,每种方案的优缺点是什么,然后请领导来选择一个方案。当前我们项目生产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可能就是人力资源问题,有没有办法解决?我们的项目经理应该干什么?你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你当前的任务就是要度过这道坎,就是要千方百计寻找人力资源,提供几个方案:1复杂问题简单化,简单问题程序化。2人尽其用。测绘的活一般人干不了?不对,做好交底,相信员工,抗石头、挖坑的活有人干,举例:石屏(年轻的队伍完成别人认为不能完成的任务)、沛县(人力资源不足问题:现场开会、现场落实、群策群力、不断积累、极少成多,关键是要迈出第一步)。
3,记住抱怨是没有用的。仔细回想一下,什么时候抱怨有用过?如果抱怨有用的话,那还要你干嘛?大家随便抱怨一下,心中的理想就能实现了,抱怨工资低,领导就乖乖涨工资了,你觉得可能吗?记住,抱怨是没有用的,过多的抱怨,只会证明你是一个没有用的项目经理。遇到问题,就想破脑袋去解决。比如,某位员工有背景,耍大牌,不听你的话,抱怨有用吗?不如想想问题的根源,管理的办法,再自己进修一把与人沟通的技巧吧,这问题一定是出在你自己身上,毋庸置疑的。
4,要相信你的团队成员,多鼓励他们。批评是在团队建设中最为忌讳的,除非出现非常严重的问题,才要慎重的考虑是否要批评。在批评的各种方法里,当众点名批评是最为严重的了。切记,每个人都是有自尊的。你要相信你的团队成员,相信他们都是优秀的。如果他们不优秀,一定是你的责任,你没有能够激发他们的士气,没有能够帮助他们提高工作绩效。相信他们,并鼓励他们,让他们做合适的工作。
5,注意公平公正。这是一个项目经理必须具备的品质,是一种职业道德。对待项目团队成员,必须公平公正地评价他们的工作绩效,并加以适当奖励。我们现在的项目管理人员有没有这种情况?自己无所事事,上网、打游戏,却叫员工加班?项目管理费用自己花起来随意,对员工却很苛刻?关系好的,计件单价高点,项目经理一人说的算?允许州官放火,不让百姓点灯,那么你将将失去尊重,从而没有地位。
6,客观如实汇报。这也是一个职业道德。对于项目状态,必须客观如实公布给干系人,越是隐瞒风险越高。人总会害怕因为犯错误被批评而有所隐瞒项目中坏的一面,报喜不报忧估计很多人都干过。其实做项目,出现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把问题暴露出来,不让大家一起帮你分析解决,到了项目失败的时候也就是你的职业失败的时候了。我知道,要能客观如实地汇报,有点难,但是记住,这是必须的。
7,功劳不是自己的。记住,作为一个团队,你激励大家完成了项目,最终获得的功劳不是你一个人的,而是大家的。不仅如此,项目过程中,任何一个点子一个解决方案的功劳,你都不能据为己有,哪怕这个真的是你想出来的,你也不能说是自己的,那是大家的智慧。甚至,你根本就不应该从你的嘴里去说出解决方案,而是应该引导团队成员让他们说出来,然后表扬他们的智慧。
8,千万不要以为自己是打杂的。明白自己工作的价值,这是做好工作的前提。作为项目经理,一定会有很多琐事,制定工作方案,项目标准化建设,内协外协工作安排,接听各种各样的电话,见各种各样的人,处理各种各样大小事情,没关系,只要你做这么多事情都是为了同一个目标,那么你的工作就是就是有价值的,虽然零散,也绝对考验你的能力。每天只做一件事情并不能让你学到时间管理,每天做10件事情就能让你必须学习时间管理。从工作中发现自己的不足,才能进步。把自己当成打杂的,心态已经不对,又怎会想到去改进呢? 随便列举了几条,都是项目经理需要必备的。所以,当项目经理本身是一种修炼,修炼的正果不是你的项目成功,而是你的个人职业发展成功。
二、项目管理的几个重点
1、项目的计划
我们的项目管理人员老是苦恼项目计划赶不上变化,变化赶不上某些领导一句话.针对项目计划,我想说,项目计划非常重要!项目计划确实是项目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由于项目变化太快,计划更新太快,为很多项目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烦恼。
首先我们要回答一个问题:要不要计划?答案是肯定的,没有计划,就像一艘没有方向的船,不知道何时达到彼岸。况且客户对项目是要有工期限制的,如果你没有计划,谈何交付? 其二,如果没有项目计划,那针对公司的多项目管理,如何调配资源?公司不止一个项目,不是所有的人都围着你的这个项目,如果不做项目计划,那其他项目怎么知道什么时候有资源?什么时候资源不足?公司如何来调配资源呢?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如何提高项目计划能力,我简单就我的经验和大家做几点交流:
1、明确计划制定的流程:
很多项目的计划1天就做出来了,没有规范化的流程,这样做出来的计划是不可行的,也是没有用的,而且从某种程度还误导了大家。
项目的流程:从上到下的沟通,从下到上的确认,这样制定的计划才是准确的,项目计划不是某个个人制定出来的,一定是一个团队协商和确认的过程,我们的项目计划一定要有一个长期的规划,和一个阶段的计划,阶段计划出现偏差后,一定要在下一阶段计划中及时调整,从而保证最终按计划落实。因为搜集控制点原因耽误,地形测量要找回。
2、项目计划一定要有风险考虑:
项目计划不能制定得和项目要求进度一样,一定要考虑项目风险和项目的灵活性。
3、项目计划一定要有内容要求:
项目费用、分解承包、项目进度、项目工期、项目逻辑关系,缩短项目周期的办法,项目风险管理计划等,是项目计划不可缺少的内容,不能图一时的省时,而导致后面浪费大量时间。也不能把计划做了一遍又一遍,我应该如何如何,空练把式不实战,反而浪费了很多资源和时间,值得我们反思。
4、工序计划的重要性
以控制测量为例,设计,踏勘、、、小组承包为例,水准测量,交通、食宿、、、、三、关于项目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是对施工过程中的一项技术指导,技术交底是结合《设计书》、《规范》和现行的有关国家标准、规范及质量标准、规范而做出的一份详细的施工作业技术指导书,在施工过程中一切按照技术交底的要求、步骤进行施工,施工作业前必须认真的看懂技术交底的要求及施工步骤,并且还要使每一个施工作业人员清楚的了解技术交底中的要求和施工步骤,不能不按技术交底的要求和步骤进行野蛮施工,而造成工程质量有隐患或工程返工等情况。
技术交底在实际施工中起到主导作用,施工过程中如果没有技术交底就像“盲人摸象-不知是何物”技术交底做出了对材料准备、作业条件、操作步骤、交底内容、质量要求、保护措施、安全注意事项、环保措施的要求。使员工一目了然,便于实际操作。
技术交底在施工中就形成,不允许走过场、应付,应该是一次性成活,这也是为什么施工技术交底不能以口头的形式形成,而必须以书面的形式形成。同时也反映出施工过程实际是按照《设计书》、《规范》和现行的有关国家标准、规范及质量标准、规范等的要求进行施工,也是出现施工错误或质量问题后,项目部和员工追究责任的主要依据,双方都不能承担不明不白的责任。
技术交底可以控制质量、安全等各方面的问题,但是技术交底不能停留在形式上,那样就起不到任何作用,每个施工企业、每个项目部都要以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技术交底的相关制度和措施,能让实际操作的工人知道他所负责的工序应该注意什么问题,会出现什么样的质量通病问题,我想切合实际的技术交底就可以避免那些低级的质量问题了,从而提高施工质量。
什么样的技术交底是实用的?
这就要求我们把技术做细,对工程实际情况要了如指掌,明确各部位需注意的实际问题,分专业、分项目、分部位进行交底,比如控制测量交底,碎部测量测量交底、资料整理交底、这是分专业,可绑扎不能整个单位工程就是一份交底,还要细化,这就是要根据施工实际情况按工序进行交底,真正做细了的技术交底,不是《规范》,不是《设计书》套路上的东西没人看,就是一张纸、两张纸,你叫员工遵守《交通安全法》他可能没概念,你叫他出门必须穿警示服他就记住了。质量方面水准测量改数据,仪器高丈量,控制埋石规格等。
四、项目计划的实施
1、合理配备项目人力资源,项目人力资源管理是组织计划编制也可以看作战场上的“排兵布阵”,就是确定、分配项目中的角色、职责和回报关系。所谓项目人力资源管理,就是要在对项目目标、规划、任务、进展以及各种变量进行合理、有序的分析、规划和统筹的基础上,对项目过程中的所有人员,包括项目经理、项目班子其它成员、项目发起方、投资方、项目业主以及项目客户等予有效的协调、控制和管理,使他们能够与项目班子紧密配合,尽可能地适合项目发展的需要,最大可能地挖掘人才潜力,最终实现项目目标。
2、建立项目组织,建立项目组织就是根据项目实际需要,为空缺和潜在空缺的岗位寻找合适的候选人,按组织规划明确各自的角色和责任。责任明确就是要责权利对等,谁的岗位是是什么应该做什么,岗位工资是多少,安全员、核算员、、、3、项目组织建设,项目组织建设就是将建立好的项目组织成为一个有机协作的整体,每个人都为项目目标而努力,使整个组织的工作更加默契。在制定人力资源的计划时,需要综合衡量人员的成本、生产效率与利用率。对各种岗位人员的能力要求要针对岗位的需求来制定,人员的要求不要过高,以保证刚好适合岗位的要求为宜,太高的话会提高人力成本,低了又不能满足项目的要求。当然,在具体挑选人员的时候不一定能够找到称心如意的,总的原则应该是在保证技能要求的同时,尽量降低人力成本,同时还需要综合考察人员的责任心、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能力。
五、团队建设要点
1、项目团队管理,中国历史上有过很多的以少胜多的战争。如著名的“官渡之战”、“洄水之战”都是以少胜多的典范。可以看出打胜仗,军队的数量固然很重要,但是指挥官却决定着军队命运。测绘项目和行军打仗很类似,同样的团队在不同的项目经理的领导下,其团队精神、项目进度和开发质量可以截然不同。不管个人能力多么强,如果团队像一盘散沙,每个人都谁都不服谁,那么这个项目的结局必然是悲惨的。项目经理在管理项目的时候,不是要去监视每个开发人员的做事过程,那种事情应该是监工做的。项目经理需要从管理制度、项目的目标、工作氛围和沟通等方面做工作,以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
2、制定良好的规章制度,所谓强将手下无弱兵,没有不合格的兵,只有不合格的元帅。一个强劲的管理者首先是一个规章制度的制定者。规章制度也包含很多层面:纪律条例、组织条例、财务条例、保密条例和奖惩制度等。好的规章制度可能体现在,执行者能感觉到规章制度的存在,但并不觉得规章制度会是一种约束。营造积极进取团结向上的工作氛围。钓过螃蟹的人或许都知道,篓子中放了一群螃蟹,不必盖上盖子,螃蟹是爬不出去的,因为只要有一只想往上爬,其它螃蟹便会纷纷攀附在它的身上,结果是把它拉下来,最后没有一只能够出去。企业里常有一些人,嫉妒别人的成就与杰出表现,天天想尽办法破坏与打压,如果不予去除,久而久之,组织里只剩下一群互相牵制、毫无生产力的螃蟹。对于项目组中的不知悔改的螃蟹,应该尽早清理出去。对于公司而言,也许时间尚短,还没有形成成熟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从而造成大环境的不良风气,但是在项目组内部,通过大家的一致努力,完全可能营造出一个积极进取团结向上的工作氛围。
3、树立项目团队氛围,项目经理为了酿造这种氛围,需要做这些努力:奖罚分明公正,对于工作成绩突出者一定要让其精神物质双丰收,对于出工不出力者受到相应的惩罚;让每个成员承担一定的压力,项目经理不应该成为“所有的苦,所有的累,我都独自承担”的典型,项目经理越轻松,说明管理得越到位;在学术问题讨论上,要民主要平等,不做学霸不搞一言堂,充分调动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在生活中,项目经理需要多关心多照顾项目组成员,让大家都能感受到团队的温暖。
4、项目标准化,项目文化建设是项目标准化管理的核心内容。项目标准化管理与项目文化建设内容密切相交,项目文化建设本质上就是项目标准化管理思想的集中反映。项目标准化管理在管理制度、人员配备、现场管理和过程控制方面的内容要求与项目文化建设在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安全文化、和谐文化、特色文化的内容要求是相交的,有许多内容还是完全一致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项目标准化管理与项目文化建设是两项内容相近、目标一致,可相互补充融合、统一推进的建设性工程。
六、安全管理
【关于政务信息写作的几点个人体会】推荐阅读:
关于政务信息写作的几个问题10-07
关于做好政务信息宣传工作的通知11-26
关于晨会的几点体会08-24
关于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的几点体会10-14
关于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的几点体会07-22
关于数学建模的几点体会--山东大学07-12
关于班主任工作的几点思考与体会10-29
关于争创学习型机关的几点做法与体会07-16
关于学习新党章的几点粗浅认识学习体会09-21
关于餐饮业做大做强的几点心得体会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