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教育工作计划

2024-07-23

绿色教育工作计划(精选11篇)

1.绿色教育工作计划 篇一

二〇〇六学年第二学期

学校绿色环保教育工作总结

悦贤小学

几年来,我校充分认识到创建绿色学校是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推进素质教育和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我校经筹集资金数万元绿化、美化校园,加强环保教育,增强师生环保意识,取得显著的成绩,被广州市评为“绿色学校”后,全体师生深受鼓舞,环保意识明显增强,树立了“保护环境光荣,污染环境可耻”的良好道德风尚,环保教育工作又上了一个新台阶,现将本学期环保教育工作总结如下:

一、完善组织机构,制定规章制度。

为了创建广州市“绿色学校”活动规范有序、责任明确。我校成立了由校长、教导主任、辅导员、班主任和学生代表组成的创建“绿色学校”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期初、期中、期未)研究部署、指导、总结各阶段工作。指定专人负责,并将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各年级、各班级和个人,切实做到创建工作领导到位,宣传活动有声有色,渗透教育有成效,档案资料齐全。

二、抓好宣传发动,提高环保意识。

为了做好宣传发动工作,组织召开全校性创建“绿色学校”动员大会,提出目标要求,统一思想认识,形成全校师生共同创建活动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红领巾广播站、校刊、黑板报等宣传阵地的作用,加大环保宣传力度。国旗下讲话、晨会课专门安排时间,用于环保宣传教育。

三、加强环保教育,掌握环保知识。

认真做好环境教育课,认真做到“四落实”。一是落实教学内容,教导处以《九年义务教育小学环境教育》为主教材,分低、中、高年级分单元进行教学。二是落实课时,环境教育安排在综合课程中教学,全学期不少于6课时。三是落实教师,功课由综合课教师担任,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认真备好功课,写好教案,上好每节课,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四是落实检测,把环境教育知识列入考核内容,通过检测,了解学生对环保知识的掌握情况。

有机渗透环保教育。我校要求各教师抓住任教学科的特点,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环保内容,致力于环保教育,并在备课作业上有所体现,使学生掌握学科中的环保知识,真正体现既教书又育人。

加强课外环保教育,我校在抓好课内知识教学的同时,重视学生的课外学习活动,通过图书室借阅、阅览室开放时机,指导学生阅读环保方面的课外书籍,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积极联系环保部门来校,开展环保知识讲座,举行竞赛;利用劳动课,让学生实践,不断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开展环保活动,增强环保素质。

争取社会支持,为了增加环保教育的投入,我校在村两委、教育基金会的关心支持下,在社会的资助下,先后投入数万元,对学校的绿化进行整改,树坛花围白条子砌成,档次较高,学校绿树成荫,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四季鲜花常开,是花都区花园式示范学校。

开展“养绿”、“爱绿”、“护绿”活动。我校抓住春季大好时机,倡议全校人人养一盆花,添一份绿。少先队大队部开展了“献出零用钱,为创绿添砖加瓦”的活动,共筹集600多元购买花盆和木本鲜花等。同时建立了一支“护绿队”,各班推荐一名“护绿员”,加强检查监督,负责班级绿化区的维护工作,全校同学逐渐养成了自觉“爱绿”、“护绿”的好习惯,人人争当“绿色小卫土”。

举办环保竞赛,加强秩序管理。我校结合四月份爱国卫生月,六月五日世界环境日,举办知识竞赛、征文比赛等活动。加强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要求保持环境整洁美观,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五、资料积累,迎接“创绿”验收。

为了迎接创建广州市“绿色学校”的验收工作,一年来,我校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期初有制定的工作计划,期末有工作总结,活动有记录,期末进行整档,切实做到“创绿”规范管理。

2007年7月

2.绿色教育工作计划 篇二

一、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开展大学生绿色教育的意义

1. 大学生绿色教育的内涵。

绿色教育应包括以下三个层次的含义:第一, 用“绿色”思想培养人;第二, 用“绿色”观念教育人;第三, 用“绿色校园”熏陶人。绿色教育培养的所谓“绿色”大学生, 是能够自觉具有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能够约束好自己的行为, 具有健康的思想和心理, 引导学生从行动到心理逐步成才。

2. 在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开展“绿色”大学生的培养。

学校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推行“活动导向, 实践育人”的“绿色”大学生培养理念。通过分阶段、分层次地了解学生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实际, 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渗透的实践环节, 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绿色心理教育。

二、绿色教育在沈阳大学的实践与探索

1. 绿色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教学中的实践。

沈阳大学为应用型本科院校, 应该立足课堂, 关注社会;培养“动手能力强, 综合素质好”的应用型人才。通过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 探讨科学有效的实施途径和方法。

在思政课中加强大学生绿色教育, 就要结合教材的不同内容以不同的视角去分析问题。沈阳大学修改了《思想政治课》和《形势政策课》教学计划, 增加绿色教育内容。在此部分的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例如, 在讲述心理健康教育时, 积极开展心理电影赏析等体验式课程, 倡导节约、循环、适度的绿色理念等。积极讨论大学生在绿色教育中应起到哪些作用等。通过思想政治课的教育, 学生可以受到诸如地球资源有限性的教育, 环境保护的教育, 工业污染的危害教育, 垃圾分类的意义教育, 生活的意义和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主题教育, 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感, 提高他们绿色环保能力以及绿色环保素质, 建立健全的环境道德, 以高度道义上的责任感逐步建立起他们的环保信念, 在日常生活行为中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2. 绿色教育在社会实践体系中的探索。

为了充分践行绿色素质教育理念, 沈阳大学建立了有利于学生绿色素质教育的“一体化、分层次”的教学体系。“一体化”是指将绿色理论与绿色实践一体化;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一体化。“分层次”是指绿色班级、绿色校园等多个层次的绿色实践教育设置, 并且在每个层次中均分为理念学习、宣传推广和行动践行多个阶段。沈阳大学已将绿色素质教育体系与社会实践体系充分融合。一年来, 我们在集中调研的同时, 充分利用暑假期开展分散调研, 作为教学的拓展, 在学生的自主体验中提高实践能力, 先后开展了家乡水样调查、土样分析、饮食调查、空气质量评估等活动, 并为有关部门提供参考数据;在组织调研的基本方法上, 主要有:一是规划调研课题。老师对调研提出思路和为学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题目。二是引导调研方法。通过培训进行指导, 使学生能够科学操作。三是提出调研要求。要求学生按照规定方法完成深入基层的任务, 采集一手资料。四是开展调研总结。通过总结实现交流借鉴。五是实施课题探究。梳理和提炼待研性题目, 作为学生开展创新训练的素材。

3. 绿色教育与环保社团活动的融合。

学校与环保关系密切的有“绿箭环保社团”、“科研社团”和“大学生书画社团”。这些社团非常活跃, 经常在校内外开展相关活动, 并与辽宁省科协、环保厅和沈阳市环保局建立稳定的联系。在校内外有较大影响力。在环保社团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 使大学生上升到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思考, 有助于将当代大学生培养成为具备“绿色”心灵和“绿色”人格的“绿色”大学生。一年来, 社团开展“绿色进行时·环保在行动”校园系列环保活动。主要包括:绿色环保主题演讲比赛、绿色环保小制作竞赛、环保服装设计演示大赛、“节能减排, 低碳生活”环保知识竞赛等主体活动。学生在参与活动的热情中认识到环境问题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不断提升环保意识。社团学生也走出校园, 参加社会实践, 用大学生的热情向社会传播绿色环保健康生活理念。分别到沈阳商业街、百姓生活社区、中小学生课堂, 发放环保宣传单及环保知识咨询。

4. 校企合作共建绿色教育新平台。

一年来, 我们通过“双向型”基地建设推动实践教学。目前, 已建成的校外实习基地有校企合作办学基地与科技服务相结合的学研型基地、与科研单位联合的研学基地、与企业需要联合的产学基地。通过企业真实案例对在校学生进行道德、责任意识、环保理念等教育, 企业与学校联手打造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绿色新渠道。

三、绿色教育的成效

1. 绿色行为意识的增强。

学校通过以绿色教育为载体, 不断探索实践育人的新方法, 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到了提高, 学生的绿色行为意识不断增强。从“主动捡拾垃圾的弯腰行动”到“每月一次的大学生创意集市”, 从“筑鸟巢活动”到“环保服装设计大赛”, 从“清洁沈阳”的绿色文明进社区到“绿色小主人”的暑期绿色实践, 沈阳大学的绿色教育活动吸引数以千计的青年学子, 立足校园、深入社会, 宣传和践行绿色教育, 使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深入人心, 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蔚然成风。

2. 绿色行为习惯的改善。

大学生的绿色行为习惯是体现在个人学习生活中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的良好环保习惯, 是环保意识、节约意识、生态伦理意识和绿色发展观在个人行为中的具体体现。通过绿色教育活动的逐步进行, 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尽可能少用一次性筷子、纸杯, 支持绿色生态食品和饮料;在生活方面, 养成节约用水、用电的好习惯, 随手捡拾垃圾等, 努力做到垃圾分类, 废物利用等。学校的各项环保活动引起沈阳电视台、《辽沈晚报》《华商晨报》等众多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与深入报道。

绿色教育不仅提高了大学生参与环保事业的热情和实践能力, 也逐步感染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 同时也促进大学生的专业理论学习、生态校园和社区环保建设, 宣传和践行绿色理念已成为沈阳大学学子的心声, 希望我们的绿色教育越走越好。

摘要:绿色教育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 主要有环境保护意识、绿色发展意识、绿色伦理意识、绿色心理意识四点。本文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视角, 把绿色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 认真研究探索绿色教育的理论和实践, 探讨绿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建立一种新型的高校绿色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3.绿色学校的绿色教育 篇三

竹楼的屋顶像巨大的圆锥状斗笠覆盖屋身,墙体不是四四方方的封闭水泥墙,而是一根根等距排列的高大毛竹柱子支撑屋顶,因此采光自然、通风透气,同时又可遮雨蔽日。除了建筑材料都采用毛竹外,课桌、板凳、黑板也尽量使用毛竹。

创办人John Hardy说,“绿色学校”只是他建立“绿色社会”的试验。在学校附近,他还建造了一个“绿色村庄”供学生住宿,那里的房子也几乎都是用竹子建造的。“每天早上用车送孩子是一种愚蠢的行为,‘绿色村庄’里的孩子们每天步行900米去学校。”学校现在有学生200人,以国际学生为主。学校课程覆盖幼儿园到中学,仍用国际通用的教学大纲,但学生必修碳足迹分析、有机种植等环保课程。“我们教授的特色技能对孩子们将来践行绿色生活非常有用。”John Hardy说,“我们的目标是培养未来绿色领导人,要让他们知道,人类居住的地球并非不可摧毁。”

Commonweal at a Glance

可充电的户外太阳能椅/想在户外边享受阳光边工作的人们常常苦恼:笔记本屏幕反光严重,还找不到电源充电。“绿色日出”公司发明了一套太阳能椅具,问题迎刃而解。餐桌和椅子由雪松木制成,餐桌上方罩着由铝导管支撑的弧形顶棚,它既是遮蔽反光的布蓬,也是提供电能的太阳能电池板。电能经铝导管到达餐桌的内置电池。电池不仅为人们的各种器件充电,还能作为后备电源供阴天之需。

4.绿色教育工作计划 篇四

石横镇北髙余小学(2008---2009)

根据创建环保学校标准,经创建领导小组的测算,学校决定为创建环保绿色学校经费预算支出1.92万元。

经费来源:

一、政府投入

在政府对我校环保设施经费大量投入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更新和添置环保设施设备,争取在万元以上的设备由政府投入环保经费。

二、学校投入

学校在教育经费紧张的情况下,为保障环保建设的经费落实,学校决定把年收入的15%经费投入于环境建设,使学校成为环境整洁、设施完善、文明高雅的环保绿色学校。

三、回收经费

学校把可回收垃圾按班级、办公室交给学校指定的专门回收人员,再由回收人员售于废品回收商,把所得经费作为添置改造环保建设的补充部分。

四、具体支出

(一)、环境教育经费需投入0.37万元

1、宣传经费0.15万元

2、活动经费0.15万元

3、资料经费0.05万元

4、环境教育经费0.02万元

(二)、环保设备经费需投入0.65万

1、铺设管线0.3万元

2、垃圾箱等器具0.35万元

(三)、环保场地建设经费0.9万元

1、环保活动场地改造经费0.4万元

2、开辟宣传阵地经费0.1万元

3、绿化经费0.2万元

4、绿化管理经费0.2万元

5.绿色教育工作计划 篇五

樟斗中心小学

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指出:“科学求真,人文求善,现代教育应该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而成为一体的绿色教育。”为此,我校树立“绿色教育”理念,努力构建绿色教育特色学校。我们通过开展 “绿色课堂”、“绿色课间”、“绿色课外”、“绿色主题”、“绿色科技”、“绿色艺术”、“绿色生命”等“呼唤绿色”的系列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绿色教育,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创造、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合作、学会生存,让学生在“绿色校园”中健康成长。

一、构建有学校特色的校园环境,突出绿色熏陶

为了更进一步营造绿色教育特色学校的氛围,我们加强了校园的绿色建设和校园绿色文化的环境建设,努力凸现“绿色文化”,营造“绿色氛围”。走进樟斗小学的大门,顿时有一种“书香四溢满校园”的感觉。学校的走道、梯间悬挂名人名言、墙壁上“上下楼梯靠右走”、“ 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宣传标牌;学生出版的宣传栏,生动有趣„„优雅的人文环境,营造了浓郁的文化氛围,增强了整体美感。樟斗小学的孩子们每天都在这绿草如茵、清幽怡人、鸟语花香的环境中生活、娱乐、学习,促进了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达到了环境育人的目的。

二、教育教学的管理,注重绿色渗透

我校绿色教育的一个核心内容是推进新课程教学的改革,实现在所有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中渗透和体现环保和人文精神的绿色理念,以促进每个学生最健康全面的发展。

1.倡导的“绿色课堂”。

“绿色课堂”提倡自主学习的方式,鼓励远离封闭的室内教学和“填鸭方式”,崇尚研究性学习和探索性学习;“绿色课堂”把个人独立学习的方式转变为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并把个人学习视为合作学习的最终目的;教师的角色从灌输者转变为设计者和促进者。“绿色课堂”表现为生动的学习情境、活泼的课堂气氛、积极的师生交流,采取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多样的学习方式,暖如春风,爽似秋风。

2.加强“绿色教学”。

学校按国家规定全面开设各门课程,而绿色教学,则采取“大课程”+“小课程”的形式。每学期,在校级领导的带领下,全体教师、学生积极参与,各学科根据各自的特点,积极在学科中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如语文阅读课有选择地让学生读环保方面的文章;美术课 1 让学生通过绘画,描绘大自然的美丽景色。数学科更是要求每个年级推选一名教师专门上一节绿色教育渗透的校内研究课。如黄胜老师上的《学校植树方案》、李天德老师的《搭配》等,都注意学科的特点,找出与环境教育相关的教学结合点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保证了绿色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各科都视教学内容进行环保实践,从而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又具备了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3.形成“绿色课程”。

学校把“绿色教育”作为学校科研的课题进行研究,形成学校《绿色教育》校本课程。为了《绿色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学校定期开展研讨活动,组织教师上《绿色教育》研究课,编写校本教材。各科教师从自己的科目角度,开发《绿色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领悟课程更深层次意义。如语文科教师通过《绿化振兴,我来策划》、《绿色的明天,呼吸与健康》,数学科教师通过《我们的生存空间》、《塑料袋“包裹”家园何时休》、《节约能源从我开始》、《快乐的队日》,美术科教师通过《植树造林》、体育科教师《汽车的尾气》,班队活动《我环保,我时尚》等协同开展研究开发,真正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绿色课程”。

三、加强德育管理,构建“绿色体系”

为了加强德育教育,学校领导在每学期开学初就通过开学典礼、国旗下讲话对学生开展“创建绿色学校”的动员和宣传工作。学校大队部、年级组每学期向全校师生发出绿色教育专题倡议,营造创建氛围。我们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依据,重视学生道德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培养学生的绿色意识。每周一,我们都确定不同的教育主题对学生进行绿色教育,“文明礼仪从我做起”、“健康快乐动起来”、“爱祖国,爱劳动,爱学习”、等。学校充分利用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世界卫生日、世界水日等环境纪念日开展绿色教育活动,让全校师生通过对环境纪念日主题的了解、学习,增强师生绿色意识。学校通过宣传橱窗、宣传标语等向全校师生宣传环境保护知识,强化环保意识,增强绿色观念。我们还把绿色教育和培养学生良好的环境习惯结合起来,教育学生爱护花草树木,不乱扔果壳纸屑,节约用水用电。在绿化美化校园的同时,还重视净化。做到校园净化、教室美化、厕所干净。校大队部向全校师生发出了“告别陋习,做文明市民生”的倡议书,加强了学生的保洁意识。使“净化、美化、绿化”校园的意识深入人心,也使整个校园环境变的更加美丽。

四、加强绿色实践,培养“绿色人才”

我们认为绿色教育理念就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把学生的成长、成人,教师的成才、成家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为学生的发展,为不断提高学生的绿色理念打下坚定的基础。

(一)主题的确定———奏响“绿”的旋律

我们将绿色教育第一阶段的主题定位为“珍爱绿色”,开展知绿护绿创绿系列活动,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节约用纸、节约粮食。学校提供主线,让不同年级,不同爱好的学生在活动中各有所长,各有突破,各有收获。

(二)活动的开展—— 探究“绿”的内涵

培养学生的绿色意识,需要他们亲身经历,亲自体验。为此,学校创设各种可让学生动手参与的机会,提供各种各样能让学生亲身经历体验的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通过和自己周围的自然、社会、人、物的实际接触和相互作用来生成对环境负起责任的意识,让学生亲历环境破环带给生活的巨大影响,获得直接的体验和经验,唤起共同保护生活环境的强烈责任。

1.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探究绿色教育活动的内涵。

如五年级:《关注我们的周围》----由各班各小组选择喜欢的内容,如:“一周家庭用电设计方案”“了解校园整治污染设计方案”“节约能源(用水、用电、节粮、节纸)设计方案”,由学生设计思路,交流方案,阐述理由,进行优缺点的辩论。体现学生积极思维、敢于创新,鼓励他们凭借原有的知识,以自己的观点、方式,为学校的绿色活动出谋划策。

2.开展节约能源系列科普活动,提高绿色教育活动的兴趣。

学校结合每年的“爱科学月”活动主题,开展了“节约我们的学习伙伴——学习用品”、“滴水感悟——节水活动”、“ 珍惜能源,创造美好环境——节能活动”、“节粮在我身边”等系列活动。学生们在老师、家长的带领下,走出校门、走出家门,走进社区、走进大自然,以科学的态度,开展调查研究,了解现状;并对市民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活动信息,采访有关部门的领导人,拍摄有关照片。以社会学家的心态,向家长、邻居、市民进行绿色宣传、倡导环境保护。

(三)活动的拓展-——挖掘“绿”的深度

绿色象征生命与发展,希望与收获,健康与安全,;象征着文明、科学、关心、尊重与包容,是以尊重人、关注人为核心的人本教育。我们充分挖掘绿色教育的深度,把生命教育拓展到绿色教育中。我们采取“大课程”+“小课程”的形式,把生命教育渗透到课堂、校内外安全教育活动中,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渗透到日常管理实践的各个方面。

第一、我们在课堂上进行了系列生命教育系列活动:

系列一:认识自我 每个中队以开展“生命故事会”,“生命影院”的以生命教育为主题的中队活动,从学 生诵读的诗歌、讲的小故事、演讲、写征文、观看宣传片等,学会欣赏自己独特的生命价值。帮助每一个学生认识和理解生命的意义,提升生命的质量。

系列二:感恩亲情 本系列结合5月母亲节和6月父亲节进行设计,引导学生以实际的行动报答亲恩,感谢父母无尽的爱。学生通过为父母敬一杯茶,为家里做一件家务以及制作感恩卡是本系列学生实际行动的表现。

系列三:自我保护 通过讲座、日常课堂等,向学生传授科学的应急避险知识,从而使学生增强自我防护的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第二、“大课程”----“生命教育”的主题活动实施。1.安全活动月----拉开绿色生命的序曲

三月份是安全活动月,我校就安全月活动开展进行了启动仪式、班级出版墙报、手抄报、写安全征文、进行安全演练(防火、防暴、防震)的活动,提高广大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2.预防流行病----强化生命健康的节奏

我们除了让校医作有关防病讲座外,每天,按上级要求做好校园环境消毒与晨检、午检等疫情报告工作。这些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的同时,也为学生树立环保意识、自我防病意识上了很好的一课。

6.树立绿色教育理念 篇六

树立绿色教育理念,构筑绿色生态课堂

------------工商小学教学理念

“绿色教学”,就是顺着学生自然的天性,发掘学生的内在潜力,使学生愉快地学习,焕发绿色课堂的生命。构筑绿色生态课堂,应做到:

一、师生关系平等化

互相尊重、坦诚相待的新型师生关系,有利于提高课堂学习的实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商,有利于学生开展健康的人际交往,因而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尊重学生天性的需要,是构建 “绿色”课堂的基础。

要学会尊重和喜欢自己的学生,学会尊重学生自然的天性。学会与学生一起学习,学会向学生学习,让学生感到老师就是一个真正指引自己不断成长的朋友。当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能记得与老师一起学习、一起探讨的情景,懂得运用所学的知识造福于社会,这样的教学才富有绿色的生命力。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

新课程呼唤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倡导让课堂回归生活,因此,课堂教学要融入真实生活,把生活问题引入课堂,使课堂更具开放性,真正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体现出知识的生活价值。要勇于打破课堂内外、校园内外的界限,充分利用学鹇、家庭和社会的教学资源,开展多渠道学习。通过引入生活事件,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营造逼真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特定的情境、角色、任务中去学习。让学生主动汲取知识,激发兴趣,培养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要求我们教师密切关注社会生活的变化,敏锐地捕捉、发现这些资源并加以利用。

三、教学方法活动化

美国教育教学中流行一句话:I hear, I forget.I See,I know.I do,I understand!(我听了,我忘了。我看了,我知道了,我做了,我懂了!)这句话很明白地告诉我们:作为教师,在具体工作中应该充分考虑学生,不要让学生成为听众,应组织他们多看,多做,多参与合适的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课堂教学生态系统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关系构成了一种复杂的种群关系,它是一种平等、互助的关系,需要我们师生的共同参与、协同合作、互相激发。

让学生养成参与课堂的习惯,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做到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合作者、促进者、引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朋友,彼此形成一种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让师生在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里相互关照,在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里健康成长。

四、教学环境开放化

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通过情感因素的调动,营造积极的课堂环境和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唤起学生学习的动机。关注师生心态的自由开放。必须充分关注师生在课堂上的心态状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有强烈的兴趣和主动性,有丰富的情感体验,主动地悦纳自己并悦纳其他同学或老师,在课堂交流中善于倾听,乐于合作,不断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勇于接受批评,正视错误,乐于竞争,接受挑战,思维活跃,想像力丰富,不断有创新的火花迸发。教师要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活动,以发展的眼光、宽容的态度处理课堂上的每一件事,使学生的个性、潜能、品性、人格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得到发展。

五、教学手段现代化

7.绿色教育工作计划 篇七

2006年1月1日晚, 中央电视台“CCTV2005经济年度报告”中, 一位经济学家说了这样一段话来比喻橙色GDP增长的严重弊端:“如果商店失控, 人们去哄抢东西, 你抢到的可能是1, 但损坏的却可能是5或10。”

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急功近利地追求经济短期效益所导致的巨大损失。追求教育短期效益所导致的损失何尝不是如此?以高考为例, 如果一个孩子考入心仪的大学是“1”, 为了这个“1”, 这个孩子失去多少如何统计?

杨叔子先生曾经到一所重点中学去, 看到学生们桌上堆着高高的三堆书。甚至听说有的学校一年只放三天假:大年三十、初一、初二。杨叔子痛惜地说:“这样的教育, 让人越念越呆, 越念越傻。读死书, 死读书, 读书死!没有一点原始创新性!”人类进化五百万年, 有很大的灵性。杨叔子呼吁, 教育应该让学生的灵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张扬。

“没有一点原始创新性”正是我们培养的人才缺乏持续发展后劲、难以问鼎诺贝尔奖的根本原因。孩子们在得到“1”而失去的“5或10”中, 往往就包括这个最为宝贵的“原始创新性”。这样的教育何异于买椟还珠?

改革开放以来, 尤其是素质教育的倡导和推行, 中国教育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巨大成就。我们虽然不能说我们当前的教育是橙色的, 但是我们同样不可否认我们当前的教育确实含有诸多橙色的成分。那么, 未来, 谁能为这些橙色的教育买单呢?

橙色G D P虽然忽视可持续发展, 但它造成的损失却是可持续的。橙色GDP导致的损失有显性和隐性两种, 显性的损失如企业发生了重大责任事故、环境污染等, 往往只是对企业领导和相关责任人予以行政处罚, 或者象征性地罚款, 而造成的损失绝大部分却要由国家和人民来买单;隐性的损失如资源耗竭、环境持续污染等, 则只有全部让子孙后代来买单了。

橙色教育导致的损失更为严重, 因为它将影响一代人的和谐发展, 影响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橙色教育造成的损失也表现为显性和隐性两种, 显性损失如学生学习十分辛苦、学生身心活动不自由、学生兴趣和个性得不到充分发展、个别学生自残甚至自杀、教师工作辛苦而且枯燥、教师工作创造性不强、师生关系缺乏和谐、学校设施设备使用率和使用效益不高等。物质方面的显性损失, 由家庭和政府买单, 时间和人力方面的显性损失则由学生和教育工作者付出。隐性损失如学生走出校门后社会适应能力差、工作缺乏创造性等等, 这些隐性损失只能由学生自己买单了。

为了孩子, 为了未来, 教育无疑应该是绿色的。

二、绿色教育的科学内涵

1. 现行“绿色教育”之内涵

关于“绿色教育”, 著名儿童教育家朱智贤先生曾在《环境教育》中这样界定:“绿色教育”是一门属于教育范畴的跨学科课程的教育科学, 立足于教育基本理论, 以实现公民的环境意识、价值和态度, 知识和技能等各方面的综合发展, 成为具有综合环境素质的人的教育。

在“绿色·广州环保公众网”上有一篇题为《大学绿色教育:从理念到行动》的文章, 对“大学绿色教育”进行了界定。引文虽然是对“大学绿色教育”的界定, 但通过比较, 对中小学“绿色教育”也作了阐述:“绿色教育”, 就是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观念, 特别是环保意识融入高等教育的各要素之中, 内蕴于素质教育之中, 使之成为大学生基础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绿色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思想和环保意识的复合型人才, 使他们成为环保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中坚力量。“绿色教育”在中小学中首先开展, 然后扩展到大学, 成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绿色教育与小学、中学的环境教育既有联系, 又有区别。小学的环境教育较注重感性认识。中学的环境教育主要是通过环境问题的演示、讨论和一些具体的社会教育活动, 理解和认知环境。大学“绿色教育”则应突出生态环境知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关注生态的文化意蕴, 使大学生在理性的层面上了解当今全球环境问题产生的背景、根源以及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大学绿色教育应被视为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 即要引导学生追求人性化、人与自然和谐的生存生活方式、与资源和环境相协调的社会经济发展方式。

以上引文直接或间接地对“绿色教育”进行了界定, 从中我们不难发现, 目前在大、中、小学倡导实施的“绿色教育”其实质就是“生态教育”或“环境教育”。即使是引文中提到的“可持续发展教育”, 也仅仅是指环境及经济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教育而已。可见, 现行“绿色教育”的内涵基本等同于“生态教育”或“环境教育”的内涵。

笔者认为, 现行的“绿色教育”活动自开展以来, 为各级各类学校的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作出了有目共睹的贡献, 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形象。不仅用“绿色教育”来指代“生态教育”或“环境教育”, 而且, “绿色”一词几乎成了环境、生态保护的代名词。但是, “绿色”一词的内涵逐步得到丰富, 特别是在科学发展观日益受到人们重视的今天,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已经渗透到经济、环境、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绿色”一词不应该为环境保护及经济发展所专用, 事实上它已经具有了更广泛的含义。

可见, 用“绿色教育”来指代“生态教育”或“环境教育”是不准确的。因为, “生态教育”或“环境教育”的称呼原本就存在于世, 并且十分贴切;另外, 现实已经赋予“绿色”一词更为丰富的含义, “绿色教育”的内涵已经远远大于“生态教育”或“环境教育”的内涵。因此, 有必要对“绿色教育”的内涵进行科学界定。

2.“绿色教育”的科学内涵

为了进一步明确“绿色教育”的科学内涵, 我们不妨从“绿色”二字的含义以及“绿色GDP”中“绿色”的含义中来寻找“绿色教育”的内涵。

词义是不断丰富发展的, “绿色”一词也不例外。《现代汉语词典》第三版没有“绿色”词条, 第四版对“绿色”的解释仅是其本义“绿的颜色”, 第五版对“绿色”的解释则增加了引申义“指符合环保要求, 无公害、无污染的”, “绿色食品”中的“绿色”即引申义。尽管如此, 这样的引申义现在也不能完全涵盖“绿色营销”以及前述“绿色医院”、“绿色中国”等词语中“绿色”二字的内涵了。

我们再来看现有文献对“绿色GDP”的解释。

“绿色GDP”是指绿色国内生产总值, 它是对GDP指标的一种调整, 是指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扣除自然资本的消耗, 得到经过环境调整的国内生产总值, 即扣除经济活动中投入的环境成本后的国内生产总值。

“橙色GDP”是与“绿色GDP”相对而言的。“绿色GDP”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良性增长, “绿色GDP”以人为本, 重视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强调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橙色GDP”则忽视以人为本, 无视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以消耗资源、破坏环境, 甚至牺牲生命为代价换取GDP增长。

“环保”是为了节约资源、保护生态, 促进生态和谐, 确保生态可持续发展;“节约”是要求科学合理 (计划、节制、充分) 地使用物质资源、时间资源以及人力资源等, 以提高物质、时间、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益。从两者之目标而言, 两者的目标指向和谐、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即是说, 和谐、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需要“环保”和“节约”的实施, 换言之, “环保”和“节约”的内涵包含于和谐、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过程之中。可见, 和谐、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含着“环保”和“节约”的内涵。因此, 我们可以把“绿色GDP”的内涵概括为和谐、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由“绿色GDP”的内涵我们不妨假设绿色教育的内涵也是和谐、效益、可持续发展。绿色教育的和谐不仅仅指人与自然的和谐 (即环境教育的主要内容) , 更主要的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及人与自己之间的和谐;绿色教育的效益既包括微观层面的单位时间内的教育教学效率, 也包括中观层面的学校整体办学效益, 还包括宏观层面的政府及社会投入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绿色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既指学生身体、知识、能力、情感、人格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也指教师、家长、学校、家庭以及社区的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 绿色教育强调以人为本, 遵循科学发展观, 注重内涵式发展, 讲究科学的增长方式, 追求效益与和谐, 是以师生、家长以及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可持续发展为长远目标的科学教育, 是和谐、高效、可持续的教育。

三、实施绿色教育, 构建绿色学校的基本框架

实施绿色教育就是实施和谐、高效、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创建和谐、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学校, 其目标可概括为让孩子不受伤害、让孩子全面发展、让孩子创造未来。根据绿色教育的核心观念——和谐观、高效观、可持续发展观, 我们不妨先来构设绿色学校的基本框架。

1. 和谐——师生之间及其与自然、社会、自我的和谐

全面和谐发展才是硬道理。和谐是绿色教育的第一目标, 也是实施绿色教育的基础。绿色教育的和谐, 包括师生之间及其与自然、社会、自我的和谐。一是师生与自然的和谐:师生爱护大自然, 师生爱护学校环境, 师生爱护家庭环境, 师生爱护公共环境。二是师生与社会的和谐:生生和谐, 师师和谐, 师生和谐, 师生与家人和谐, 师生与社会和谐。三是师生与自我的和谐:师生自我接纳, 师生自我激励, 师生自我超越。

2. 高效——教育教学高效益。

绿色教育倡导科学发展观, 主张走内涵式发展之路, 提倡用科学的方法, 充分利用教育的物质、时间和人力资源, 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效益。一是转变质量提高方式, 科学施教。树立全面质量观念和科学效益意识, 尊重教育教学和人的发展规律, 发挥信息技术作用, 构建现代化教育模式。二是充分利用教育资源, 杜绝浪费。充分利用时间资源, 提高单位 (课堂、活动、会议) 时间教育教学效益。充分利用物质资源, 提高设施设备的使用率和使用效益。各类资源综合利用, 社区共享, 提高教育资源的社会效益。三是保护自然、人文环境, 减少污染。保护校内外自然环境, 减少学校对社区的污染 (包括声音干扰) ;建设校园文化, 营造适合师生共同成长的人文环境 (氛围) ;保护师生身心健康。

3. 可持续发展——学生、教师、家长、学校、家庭、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绿色教育的最终目标。绿色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包括学生、教师、家长、学校、家庭、社区的可持续发展。一是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学生道德、品质、意志的可持续发展, 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的可持续发展, 学生身体、心理、情操的可持续发展。二是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教师教育观念的可持续发展, 教师教育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教师生活质量的可持续提高。三是家长的可持续发展。家长教育观念的可持续发展, 家长教育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家长生活质量的可持续提高。四是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学校办学理念、规划、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校风、校训、校园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学校物质资源、人力资源、社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五是家庭的可持续发展。家庭教育观念的可持续统一, 家庭教育行为的可持续协调, 家校教育行为的可持续合作, 家庭生活质量的可持续提高。六是社区的可持续发展。社区教育氛围的可持续营造, 社区教育资源的可持续开发, 社校教育行为的可持续合作, 社区生活质量的可持续提高。

8.绿色教育工作计划 篇八

一、基于“生本课堂”思想,彰显学生主体地位

“绿色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绿色数学课堂”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自我认识、自我发展的学的课堂。以学生发展宗旨的“生本课堂”与“绿色教育”异曲同工,讲究民主、和谐人文课堂环境的营造,鼓励心智的自由飞翔,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在数学教学中,我一贯坚持“生本课堂”思想,让学生唱主角,彰显学生主体地位。

《用计算器计算》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中的教学内容,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计算器的结构和基本功能,学会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感受到计算器的价值。在教学中,我没有直接向学生介绍计算器的结构、功能,更没有给学生讲授如何使用计算器。我故意“懒”一点,让学生“勤”一点,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计算器的结构、功能和使用方法。孩子们在合作中放开手脚,边观察、边讨论、边操作,同伴之间互相协作,共同交流。纸上谈兵远不及学生亲自实践,小组合作为学生提供了操作实践的平台,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氛围中亲眼观察、亲手操作、相互交流,通过合作探究获得了新知,提高了能力。

课堂是师生生命成长的舞台,学生要得到自然和谐发展,必须创设开放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在轻松、自由、民主的氛围中放飞心灵,激情张扬。

二、基于“寓教于乐”理念,实施游戏教学

“绿色数学课堂”是快乐的课堂,让学生感觉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活动,不再对数学学习感到枯燥和畏惧。我在数学教学中基于“寓教于乐”的理念,开展快乐教学,让学生愉快轻松地学习,享受学习的乐趣,自然随性发展。

游戏是一种人人喜欢的活动,孩童尤为挚爱,我们若将学习游戏化,学生的学习将更快乐,进步更迅速。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用数对确定位置》中,为了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数学,我开展了“游戏化教学”。我首先组织学生玩“猜朋友”游戏:一位同学描述出自己好朋友的位置,其他学生猜一猜。有的学生说:“我的好朋友的位置在第5排第3个。”有的说:“我的好朋友坐在第4组第2个。”还有的说:“我的好朋友是第2行第6个。”孩子们在有趣的“猜朋友”游戏中初步感知了确定位置的不同方法,感受到有些表达方法给理解上带来困惑,从而激发了对“确定位置”统一性的需要,由此顺利导入“用数对确定位置”的课题。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让组长带领组员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为了检验和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我继续采用游戏的方式,“我当小法官”:学生用数对表示自己的位置,请同座判断对错。“图中寻宝”:从藏宝地图中找出宝藏位置,并用数对表示出寻宝路线。

游戏教学将数学学习融于游戏情境之中,让枯燥的数学学习趣味化,在游戏活动中探究学习,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让学生在做中学,在玩中得发展。

三、基于“持续发展”原则,培养自学能力

“绿色教育”是一种立足当前、放眼未来的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石的教育理念,为了学生的持续发展,我们要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是一种独立学习的能力,要提高自学能力,必须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问题教学法”是训练和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手段,教学中以问题为中心,引领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自我探究,实现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用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欲望,推进学生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实践中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中,我在出示了例1情境图之后,我并未直接给学生提出问题,而是让学生根据图中信息自主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有的学生提出了“跳绳的一共有多少人?”,有的提出“踢毽子和跳绳的一共有多少人?”在学生提出问题后,我让学生先分析解决第一个问题,这么简单的问题难不倒学生,他们很快列出算式:“28+17”、“17+28”,接着,我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这两个算式,说说它们的异同,并让学生再写出几组这样的算式,从而归纳总结出“加法交换律”。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更要授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自学能力,为学生持续发展积蓄能量。

9.曹丽娟绿色教育教案 篇九

介休市实验小学东校区

曹丽娟

【教学目标】

⒈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⒉ 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⒊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从小敬爱父母的思想感情,陶冶高尚的情操。

教学流程:

第二

一、复习生字词。

二、重点品赏,深入感悟(精读3—11自然段)

过渡:小女孩为什么摘花瓣?课文中的我同样产生了这样的疑问,因此几天后的一个清晨,我又见到了那个小女孩摘花瓣时叫住了她。

1.指名读第3自然段

联系上下文猜,理解“不知所措,惶恐”

在意思不变的情况下,用自己的话可以怎么写?比较原文,渗透写作方法指导(书面语与口语之分,如何写得有文采)几天后的一个清晨,我又见到了那个小女孩在摘花瓣,就叫住了她。她拿着花瓣,有些不知所措,惶恐地望着我。几天后的一个清晨,我又见到了那个小女孩在摘花瓣,就叫住了她。她拿着花瓣,有些(),()地望着我。再读体会,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当时小姑娘的心情怎样?你觉得她是个怎样的孩子引出“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从那里可以看出来? 学生默读课文3—10自然段,画有关的句子,汇报时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2.学生按小组分角色朗读,读后引导学生在语气上进行评议。

⑴轻轻的问说明我并没有责备小女孩,只有感到不明白,想弄清楚原因。

⑵小女孩不好意思地说说明小女孩只摘了花瓣,自己也觉得做得不对。

⑶小女孩眼眶里闪动着泪花说明小女孩想到妈妈生病了,爸爸又不在身边,心里感到难受。

⑷汇报检查分角色朗读情况。

3.读了对话说说有什么地方使你感动。(板书:让妈妈高兴)引导学生体会小女孩既爱花又爱妈妈的一颗金子一样的孩子吗?(懂事的好孩子)

4.小女孩摘花瓣送给生病的妈妈,这件事不但深深地感动了同学们,也深深打动了我。从文中什么地方看出来?

⑴齐读第11自然段。

⑵引导学生体会“我买了一盆月季花送给小女孩。我把另一盆月季花放在母亲的阳台上。”(小女孩的爱心深深地打动了我,从开始的不解到买花送花是被爱心打动的具体表现)(板书:不解 买花 送花)

⑶有感情地朗读第11自然段。

⑷口语交际(表演):我买了一盆月季花送给小女孩,把另一盆月季花放在母亲的阳台上她们会说些什么呢?

7.拓展延伸,深化主旨

精读之后,让学生重新审视课题,抓住题眼,加强对“飘香”象征意义的理解。提供补充阅读材料。《给,永 远 比 拿 愉 快》

三、总结全文

1、讨论:与小女孩比一比,你平时是怎样爱妈妈的?

10.绿色环保教育活动方案 篇十

以创建绿色环保为契机,倡导绿色文明,加强学生的环境教育,从校园环保、校园用水用电等方面抓起,将环境保护、合理利用和节约资源的意识和行为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之中,全面培养学生的绿色

二、活动过程:

宣布开始

主持人:《绿色环保》主题中队会现在开始”。

1、、有奖小问答

2、表演拍手歌

3、读倡议书。

三、 辅导员讲话

队员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了“从我做起,争当环保小卫士”主题中队会。通过今天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中队会,增加了许多环保知识。 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应该人人争当环境保护小卫士。

11.追求绿色的教育质量 篇十一

安全。绿色质量建立在校园安全之上。校园安全必须时刻放在心中,抓在手头,落实在行动上,用课程的理念落实好安全教育,把教师关于安全知识的传授,转化为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的提升。

质量。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质量好,才能吸引学生、留住学生。我们不否定考试和分数,但不唯分数,不能把分数和学业成绩当作学生成长过程中唯一的评价指标和评价参数。绿色质量是全面的、全体的、综合的、多元的。

绿色。质量建设的路径有千万条,河北衡水中学和北京十一学校所走的就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路线。衡水中学实施准军事化管理,学生生活、学习被精细化到以分钟计的程度,一旦违规,处罚严格,被外界称为“高考加工厂”。北京十一学校建立了分层、分类和综合的课程体系,实行走班上课,一人一课表,为学生的个性发展、特长发展和全面发展提供了最大限度的选择。河北衡水中学是现实的,北京十一学校是理想的,在现实和理想之间,远安教育寻找绿色质量建设的现实之路。“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精神高贵、学业进步”是绿色质量建设的愿景目标;“课程理念,曲线工程;以爱育爱,幸福教室;生本课堂、校本研究”是绿色质量建设的策略路径。

人本。制度建设是学校发展历程中不能缺少的重要环节,但一所只有制度权威和权力权威的学校,其教育生态是脆弱而非长久的,是矛盾而非和谐的,是冰冷而非温暖的。以人为本的学校,不仅要有刚性制度,还要有人文关怀。要建立“有困难找学校,需援助找校长”的表达通道,对教职工的困难,校长要主动过问,在制度和原则范围内,协助解决;要高度关注教职工的身心健康和职业幸福感,做好“教师幸福工程”的顶层设计;要把教育资源放在离学生最近的地方,图书室要建在教学楼,图书要放在教室里,功能室要定时开放,资金要用在师生身上,等等。

评价体系建设围绕八个维度。绿色质量评价的维度不应该是包罗万象、面面俱到的,而应该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选择关键节点,设立一级考核指标,经过多轮讨论,确立“组织管理、立德树人、校园安全、规范办学、课程改革、校本研修、校园文化、教学质量”八个考核维度。

建立系列评价方案。根据幼儿园、小学、特校、初中、职业高中、普通高中五类教育的不同工作重点,坚持不同的评价取向,对上述八个模块进行合理取舍,建构不同学段的评价体系。

设立螺旋式上升量化评价指标。传统的“教师、教材、知识”三中心和分数至上的惯性非常强大,弯急易翻车,欲速则不达,不能指望一口吃成胖子,应该坚持“迈小步,不停步”的策略,分年度设置“跳一跳,摘到桃”的定量目标,引领各学校在小步慢进中走向绿色质量建设的最高处。

突出过程性评价,做到过程性评价和结果评价并行并重。过程性评价以随机评价、暗访和问卷调查为主要方式,问卷调查时突出师生心理安全环境的营造,力求用教育教学的原生态说话,避免人为干预。

评价结果变等级排序评价为水平等级评价。

坚持撰写绿色质量评价年度报告,要用大量篇幅展示各校“课程改造、生本教育”实践中亮点经验,以期在更大层面上引发碰撞和思考、共鸣和分享。

设立水平性学校绿色质量标准。传统的评价表彰是以数据排序为依据,因为指标限定,学校被人为地分成三六九等,总有学校认为自己的工作没有得到认同,难以激发和释放学校办学活力。我们变等级排序评价为水平等级评价,设置不同等级标准,凡达到相应分值即可获得相应等级奖励,不受指标限制,校校可创优,以鼓励学校审视自己的办学理念、愿景、方式及策略,不断优化实践,达成一校一品。

县级教师表彰与学校绿色质量评价等级挂钩。赋予不同等级绿色质量奖励的学校不同的教师表彰比例,以引领教师把教育人生的价值和意义统一到绿色质量建设实践上来。

追求绿色的教育质量

具有多年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和学校管理工作经历。2014年10月,履新远安县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后,推行县域教育教学整体改革,致力于通过课程改革和实施生本教育,践行绿色教育质量观。

上一篇:施工现场物料堆放规范下一篇:2019年会领导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