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课群方向)本科生培养计划

2024-09-18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课群方向)本科生培养计划(精选9篇)

1.同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课群方向)本科生培养计划 篇一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计划

(四年制)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具有健全人格;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受到扎实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训练,系统掌握生物医学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医学与工程相结合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毕业后可在生物医学工程及相关行业从事工程技术开发、服务、管理和教育等工作或深造。

生物医学工程是理、工、医高度交叉的学科,本专业以培养医学与工程相结合的复合型交叉学科人才为目标,毕业生应对生物医学具有较深的理解,对工程技术具有较扎实的基础和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在特定专业领域中具有系统深入的专业技能。

二、培养要求:

㈠ 基本要求

1.思想道德素质: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有为国家富强和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遵纪守法、诚信做人,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

2.具文化素质:掌握一定的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具有良好的人文修养;有较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外历史有一定的了解;具有中华文化传统的道德品质,自觉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3.具专业素质: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理论基础及专业知识,掌握科学地发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创新意识;在生物医学工程研究和开发领域具有较高的综合分析能力;有了解自然科学的重要发现和主要进展的能力。

4.具身心素质:包括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等。㈡ 专业要求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教育知识体系分为: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综合教育三部分。

1.通识教育: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外语,计算机,信息技术,体育,实践训练等。2.专业教育:

⑴生物医学学科类基础 ⑵工程技术类学科基础 ⑶专业知识

①专业基础知识:电子技术、计算机基础、信号检测与传感、信号处理、图像处理等。

②专业知识:生物医学电子学、医学影像、医学仪器、生物信息检测与处理、生物建模仿真、生物物理、生物材料等。

⑷专业实践知识

以实践能力和创新训练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专业研究方法,创业训练。

3.综合教育:思想教育,学术与科技,体育,文艺活动等。

三、主干学科

生物医学工程学

四、主要课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医用基础化学、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工程数学、概率与统计、普通物理、人体解剖学、生理学、英语、体育、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与C语言、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 电子技术、微机原理、单片机与接口技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生物建模仿真、医用传感器、生物医学电子学、医学图像处理、医学成像系统、医学电子仪器原理与设计、生物材料、生物力学等。

五、修业年限:基本学制为四年。

六、学制:学分制,凡符合本校《学位条例》规定的本科毕业生授予工学士学位。

七、学时分配

1.周期:202周,其中教学126周,考试14周,入学与毕业教育共2周,军训2周,综合实验和课程设计4周,毕业论文18周,假期27周,机动9周。

2.总学分数: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践环节共190学分。其中必修课149学分,选修课41学分,毕业设计(论文)20学分。必修课与选修课之比为3.6:1

八、成绩考核、毕业及学位授予:

考核成绩的评定采用百分制计分,并按照“天津医科大学学则”规定用绩点评估的方法确定学生在学习质量上的差异,区别学生总体学习成绩的优劣。

按学分制管理办法,加强学籍管理、严格考核,学生需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必修课程和实习内容,选修课达到规定要求,最低修满190学分,毕业设计与综合测评合格及学士论文全部通过者准予毕业,发给毕业证书;凡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及《天津医科大学本科毕业生授予学士学位暂行办法》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2.同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课群方向)本科生培养计划 篇二

关键词:物流工程,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学校特色

0 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作为“第三利润源泉”的现代物流业在我国备受重视。但是到目前为止, 设置物流工程专业的高校仅仅有72所[1]。由于各高校依托的基础千差万别, 对物流工程存在着不同的理解, 造成了人才培养目标不同, 并且当前教学计划的制订有着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课程的设置有很大的重复性和零散性, 因此有必要对物流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不断的探索与实践持续进行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

1 我国物流工程专业发展现状

目前, 我国高校物流工程本科专业办学中存在的问题, 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

物流工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课程体系中课程孤立, 未形成课程群, 缺乏系统;课程与教材不匹配;实践环节独立零散, 不利于综合能力的提升。

1.1 物流工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

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成立于2005年12月, 简称高校物流教指委) 多次组织和指导有关专家学者对国内各高校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两个本科专业的培养方案的制定或修改提出了建设性的指导意见, 然而, 目前部分高校物流类专业缺乏对市场需求的调研, 结合学校自身的特点及外在环境制定培养目标的定位, 培养方向不明确, 培养的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欠缺, 导致学生毕业后岗位适应性差。

1.2 课程体系中课程孤立, 未形成课程群

物流工程高校教学计划大都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及选修课组成。物流工程类设置课程门类较多, 系统性欠缺[2]。没有紧紧根据物流工程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来确定其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构建也往往按照知识点→知识单元→课程→课程群→专业课程体系这一路线图逐步构建的。这样所构建的课程体系过分注意了专业的知识点, 而缺乏系统的整合, 导致不同课程之间内容的重复。

随着设置物流工程本科专业高校数目的迅速增加, 物流类教材建设步伐尤为加大, 各出版社、各层次的学校、各层次的编著者、各相关专业均竞相制定不同名目的系列丛书, 虽一时缓解了教学燃眉之急, 繁荣了图书市场, 但另一方面也造成良莠不齐, 令人眼花缭乱的现象[3]。

1.3 实践环节独立零散, 不利于能力的综合提升

虽然多数高校院校对物流教育越来越重视, 但由于学校师资力量薄弱、实验教学体系不健全、教学手段落后、实验室投入不足, 物流工程专业毕业生实际动手能力比较低, 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过去, 在相关的物流专业培养方案中, 大多把实验环节设置在具体的专业课内。例如, 物流信息系统、仓储管理、配送管理、第三方物流、运输管理等课程, 每门课均设有6-8课时不等的实验课, 实验教学显得很分散、不系统, 没有形成循序渐进的实验教学体系, 不利于学生综合实验能力的提升[4,5]。

2 物流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探索与实践

2011年上海市教委对我校物流工程专业进行了检查, 为了促进我校“物流工程”专业建设, 加强本科生的培养, 利于学生就业, 我们根据物流行业人才需求要求, 集中调研、明晰定位, 对“物流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以及课程体系进行了修订完善。在修订过程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总结培养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 结合其他院校成功的经验, 本着体现本校特色的原则, 通过多次开会讨论, 听取专家意见, 制定了新的2012级物流工程专业新的培养方案。

2.1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比较相关院校物流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确定明确的培养方向

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促进物流业的服务能力, 加强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 2010年全国现代物流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印发了《关于促进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意见》。《意见》指出, 现代物流是提升制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制造业是物流业发展的需求基础。要推动制造业物流需求社会化, 鼓励制造企业整合优化业务流程, 分离物流业务, 创新物流管理模式。可见, 加强制造业领域中物流的研究与发展对降低物流成本, 快速响应客户的需求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

根据2008年物流教育指导委员会《关于物流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 (试行) 》的指导性文件中, 关于物流工程本科专业教学计划制定的基本原则及基本培养目标的要求, 同时调研了物流工程专业发展比较成熟的高校:同济大学 (定位:轨道交通物流) 、上海海事大学 (定位:港口物流) 、西南交通大学 (定位:铁路物流) 、大连海事大学 (定位:港口物流) 以及大连理工大学 (定位:制造业物流) 。本着错位发展的原则, 并结合学校定位和食品学科优势, 明确了我校物流工程专业的定位:培养面向制造业、食品行业所需的应用型物流人才, 使之具备从事物流装备设计与应用、物流信息集成与自动化以及物流系统运作与管理等三大能力。

2.2 课程体系中课程融会贯通, 形成课程群

依据2008年物流教育指导委员会《指导意见》中有关课程的设置要求, 以及我校《物流工程专业培养计划》中的定位, 在对有关高校调研的基础上, 我校把教学计划中的课程梳理分类整合为物流装备设计与应用、物流信息集成与自动化、物流系统运作与管理等三大能力培养的课程群。

课程体系的构建按照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专业课程体系→课程群→课程→知识单元→知识点这一路线图逐步构建, 具体操作逆向进行。由此所构建的课程体系, 完全可以消除不同课程之间内容的重复, 也必将是一种比较优化的课程体系, 从而实现对教学内容整体的优化。

根据物流教育指导委员会对专业课程的设置要求及我校培养计划中三大能力培养的要求, 按照三大能力培养模块分别进行了梳理和调整。

(1) 物流装备设计与应用能力培养:

调整后, 新培养方案中支撑物流系统装备设计与应用能力培养的相关课程为:“机械制图”、“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物流机械制造技术”、“人因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现代物流装备”以及“自动化仓储设计与运营”、“液压与气动技术”、“计算机绘图”、“食品包装技术”。学分:28, 学时:448。

(2) 物流信息集成与自动化能力培养:

调整后的方案中, 支撑物流信息集成与自动化能力培养的相关课程为:“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C语言程序设计”、“工程数据库应用”、“物流信息技术”、“物流信息管理系统”、“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现代自动识别技术”、“控制理论基础”、“物流自动化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自动化仓储设计与运营”、“冷链物流”。学分:29学时:464。

(3) 物流系统运作与管理能力培养:

新的培养方案中, 支撑物流系统运作与管理能力培养的主干课程为:“管理学概论”、“生产计划与控制”、“供应链管理”、“物流服务与运作管理”、“现代流通学”、“国际物流学”、“物流法律法规”、“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工程项目管理”、“交通运输工程”、“运筹学与系统工程”、“运输经济学”、“食品仓储与配送”。学分:29, 学时:464。

结合三个能力的培养, 调整后的培养计划中, 专业及专业方向课程设置情况与教指委课程设置指导意见的对应情况, 学科专业课程的调整也较好地满足了物流教指委对专业课程的设置要求, 课程设置与能力培养的匹配度好。

在物流工程专业主干课程体系基础上, 本着“体现特色”并与其他院校同类专业“错位培养”的原则, 以及“社会适应性”的原则, 依托学校在“食品科学”方面的优势和特色, 对现行教学计划进行了修订, 体现“食品冷链物流”学科发展特色, 力求满足食品行业物流人才培养的需求。直接体现专业特色的主干课为:“食品仓储与配送”、“食品包装技术”以及“食品物流管理”, “冷链物流”。学分:6学时:96。

2.3 综合实验的开展能力的提升

物流是实务性和工程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专业, 因此学校的物流教育不仅要注重物流理论的传授、把握物流发展的脉搏, 更要注重学生实际业务操作能力的培养。只有很好地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才能培养出真正满足社会需要的优秀物流人才。物流实验课程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如何科学地设定物流实验课程体系, 并建设满足培养目标的物流实验室是其中的关键。新的培养方案中除了158学时的独立课程实验外, 还有集中实践环节, 包括“物流工程认知实习” (1周) 、“金工实习” (2周) 、“物流机械与技术课程设计” (2周)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综合设计实践” (2周) 、“物流系统仿真” (2周)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设计” (2周) 以及“物流工程毕业实习” (3周) , “毕业论文” (20周) 等实践教学内容, 满足了三大能力的培养要求, 同时满足了物流教育指导委员会对物流工程专业实践环节的要求。

同时加强建立实习基地, 直接和专业相关的4个企业签约学生实习基地, 加强了教学与实践部门的联系, 在学生实习环节的过程监控与质量保障体系方面将进一步提高, 切实达到实践环节的教学目标。

3 结语

目前, 物流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本文受物流教指委2012年基金课题 (JZW2012083) 的资助, 上海海洋大学物流工程专业全体教师对物流工程培养计划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得到有关专家的肯定和鼓励, 但物流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绝不是一劳永逸, 应当根据时代市场的需要, 与时俱进逐步完善实践, 才能培养出符合市场需要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孙慧.物流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J].物流与采购研究.2009, (8) :80-81.

[2]王忠伟, 庞燕.物流工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路径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1, (3) :146-148.

[3]马建, 李晓霞, 胡大伟, 王来军.物流类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及教材建设思考[J].物流工程与管理, 2009, (2) :111-113.

[4]谢如鹤, 陈宝星, 周耀旭.物流管理专业实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0, (4) :177-179.

3.同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课群方向)本科生培养计划 篇三

关键词:土木工程,创新实践,培养模式

中国分类号:G652

作者简介:黄戡(1979 -),男,博士研究生学历(博士后),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就职于长沙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主要研究方向: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隧道与地下工程和岩土工程。

作为一项长期而具有意义深远的课题,高校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引起了高校及社会用人单位的广泛关注。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构成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也是贯彻执行国家人才强国战略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1,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人”[3]。

本科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不是某种单一的实践能力,而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多种能力及创新意识的有机结合[4, 5]。其核心在于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创新实践不同于传统的理论教育和研究能力培养,它不仅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更需要学生具备创意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立足于教学实践及学院发展现状,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对本科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

一、建立创新实践活动工作机制

为保障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建立了以“平台基地搭建为先导,学院投入为保障,政策体现为推力,教师指导为支撑”的创新实践活动工作机制,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完善。

1.搭建平台为先导

创新平台基地以学院结构试验中心为依托:配备了万能试验机、拟动力试验机、精密静态及动态传感器、各种吨位千斤顶、ANSYS CIVIL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 CIVIL桥梁专用分析软件、SAP2000结构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等一系列的软硬件开发环境。每年都有百余名本科及研究生在创新平台实验室进行科研项目开发和比赛训练,创新平台基地试验室成为我院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的重要平台。

2.学院投入为保障

学院逐年加大资金投入来支持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近3年直接用于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经费达10万余元。

3.政策体现为推力

學院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来调动学生参与创新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学院对在创新实践方面取得成绩的学生在保送研究生及学期综合成绩评定时予以加分,并在评优方面优先考虑。

4.教师指导为支撑

学院安排10余名兼职教师来指导大学生课外创新实践活动,其中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4人。这些业务精湛、经验丰富、具有强烈事业心和责任心的指导教师为学生在创新实践活动中取得佳绩提供了技术支撑。

二、探索和优化平台模式

在实际工作中,初步探索出了创新型人才培养和“四自两结合”学生创新实践两种特色模式:

1.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学生的自身优势、专业特长和兴趣爱好,指导老师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动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对基础知识扎实、专业技能精湛、富有创新精神的优秀学生进行重点培养,以此带动其他同学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2.“四自两结合”的学生创新实践模式

“四自”即学院自行组织结构模型创新设计大赛,学生自发参与结构模型创新设计赛事,教师自觉给予结构模型创新设计指导,学院自愿提供资金配套;“两结合”即“学研产”相结合和课内外相结合。在“四自两结合”的学生创新实践模式下,学生创新实践活动蓬勃开展,学生在各级结构模型设计竞赛中多次获奖。

三、创新实践平台的构建与作用

创新源于实践,贯于实践并终于实践。搭建大学生创新实践平台对于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激活学生的创新潜质,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及实践能力,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以及主动创造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6, 7, 8]。本文立足于学院学科发展现状及现,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平台的构建。

1.成立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的组织机构

学院专门成立了由学院党政主要领导担任主任,其他班子成员担任副主任,全体辅导员和创新实践指导教师为成员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组委会。学生课外科技竞赛组委会作为一个常设机构,负责学生课外创新实践的政策落实、规划制定、方案论证和策划协调等工作,负责组织实施校内外各级各类学生课外科技竞赛,为学生课外创新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组织保证。

2.加大对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的宣传力度

学院科协每次举办活动前,都通过各种途径对活动进行宣传,包括电子屏、条幅、海报、校新闻网站通知等。通过宣传为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3.注重提高学生创新活动的普及程度

为了提高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的普及率,每年从全校范围内选出40余名同学进入创新实验室,组成若干课外创新实践小组。成员可以自主选择研究课题及指导老师,在指导老师的带动下开展创新实践活动。

4.不断提高学生创新实践的能力与水平

为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水平,采取了两项措施:一是为每一支参赛队配备一名业务精湛、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二是对参加国家级大赛的参赛队员开展技术培训和进行模拟训练。这种“以赛代练,以练促赛”的模式使学生在学习和比赛中受益匪浅,其理论水平和实践创新能力得到很大提高。

四、创新实践活动成果丰硕

近3年来,直接参与校级以上结构模型创新设计竞赛的学生人数达400余人;10余名学生在国家级的“全国结构模型设计”大赛上获奖,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2项,校级100余项。

五、工作展望

鉴于学生在创新实践活动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今后工作的重点为树立创新实践品牌和提高创新实践普及率。

1.明确目标

按照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整体思路,打造创新实践品牌,营造全体师生参与创新实践的良好氛围。

2.加大创新实践的指导力度

增加科技讲坛开讲次数并扩大主讲嘉宾范围。由原来的每两个月举行一次,增多至每月举行一次;争取邀请到其他学院在创新实践方面有经验的师生及毕业校友作为主讲嘉宾。同时,对创新实践指导老师的工作进行予以量化,激发指导老师的动力与活力。

3.扩大科技竞赛的影响力

扩大宣传力度,学院团委宣传部将作为创新实践活动的重要宣传媒介,对活动开展情况及时报道。同时,加大奖励力度,加大对在国内国际获奖同学的学期综合成绩创新实践加分力度和奖励力度,在学校、学院评优活动中,优先考虑创新实践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志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J].中国电力教育,2013,14.

[2] 李臣学.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养研究与实践 [J]. 科技创新导报,2012,13.

[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Z].北京:新华社,1999

[4] 刘三朵.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若干思考 [M]. 当代教育论坛,2003,6 .

[5] 冯林,朱泓等.构筑创新教育平台提升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J].化工高等教育,2011,2.

[6] 杨叔子.创新源于实践 [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8.

[7] 蒋盛益,姜灵敏.大学生创新平台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0,21(3)

4.大学金融工程专业就业方向分析 篇四

能考研是最好的。本科金融工程是很难找工作的,和多同学特别是女同学都没有办法在金融领域里找到合适的。我现在工作了,考研的东西我是帮不上忙的。有关工作也许还可以。(哈尔滨商业大学)

我觉得在本科阶段就和金融学差不了多少要想体现金融工程特色还是要深造才行我们同学一般都是银行证券保险基本上都是比较简单的工作暂时没体现出金融工程的特色从这个行业在中国的发展看我估计他们也不会在工作岗位上用到什么专业知识和金融学相比这个专业更重视数理方面 (哈尔滨商业大学)

金融工程本科毕业生就业去向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多个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总行和大区分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公司、基金公司等为主。还可在各类中资和外资会讲师事务所及国有和外资大中型企业以及国务院所属各部委的财经部门从事经济管理、政策咨询、信用评级、资产评估、行业分析、金融工程设计、金融产品研发等方面的工作。不过这还要看你上的是什么大学,学的如何。金融工程师偏理的学科。(哈尔滨商业大学)

财大就业率貌似是非常高的,一般没有听说找不到工作的,至于收入差距会较大,看人的(上海财经)

目前貌似还没有这个专业的研究生毕业生,今年应该是第一界,!我上班了,不过班上有很多同学都考研了,个人觉得这是个不错的专业,虽然现在的工作和专业的相关性不是很大,不过学这个专业真的能学到很多新东西,特别是在现在这个金融革新的时代.同学说这个专业的研究生学的很多课程都是数学方面的,学起来比较难一点.工作嘛,大多数同学都去了银行,应该都还不错吧,不过现在银行的收入可能也没有以前那么高了,商业银行还是很辛苦的.(西南财经)

5.同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课群方向)本科生培养计划 篇五

关键词:卓越计划,环境工程,校企联合,实践

卓越工程师的实施关键是校企联合培养环节的开展。按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模式进行构建与实施,通过教育和行业、高校和企业的密切合作,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主动服务社会需求,为社会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优秀后备工程师。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模式为:四年制本科,“3+1”模式,3年在校学习,累计1年在企业学习和做毕业设计。通过累计一年在企业的实践学习,学生可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并融入了企业的工程素质,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达到了注重“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的培养,突出了实际工程的建造与设计等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环境工程卓越工程师校企联合培养能力

以环境污染控制治理基本知识和能力要求为基础,以污染物治理工艺设计和设备选型为主线,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工程实践能力、运营管理能力、污染治理故障维护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交流能力为目标,具体如下。

1.学习并体验现代污染治理运营方法、技术及管理。

2.工艺设计过程,具有初步掌握工程设计方法、设备选型、工程概预算等能力。

3.环保项目招投标过程,熟悉标书的编制以及相关法规。

4.掌握污染处理现场故障处理方法。

5.了解环保咨询方法,能够编写相关文书。

6.企业基层管理的基本知识,加强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7.环保行业发展以及企业文化。

二、与四川化工集团公司商定企业岗位实习内容

了解川化各套生产装置工艺流程,掌握各装置废气成分、吸收方式、液体处理、气体达标(国标),熟悉废气、废水处理设备故障排除方法。

1.化肥厂合成氨含氨废气、废水回收处理工艺。(1)装置简介;(2)安全培训;(3)危险介质及防护;(4)环境保护:(1)环境保护制度、规定、岗位职责,(2)环境保护教育培训;(5)总则;(6)工艺流程;(7)尾气处理;(8)废水管理;(9)废渣管理。

2.化肥厂尿素生产工艺废气、废水回收处理工艺。(1)装置简介;(2)安全培训;(3)安全防护;(4)环境保护:(1)环境保护制度、规定、岗位职责,(2)环境保护教育培训;(5)尿素生产未反应物的分离和回收;(6)废水处理系统:(1)原理及流程概述,(2)正常操作和操作参数,(3)水解系统流程。

3.硝酸生产工艺废气、废水处理工艺。(1)实习要求;(2)装置简介:(1)装置情况,(2)环境因素与危险源,(3)工艺说明;(3)三废处理工艺:(1)废气,(2)废水,(3)废渣。

4.硫磺制酸工艺尾气处理工艺。(1)实习要求;(2)装置简介:(1)装置情况,(2)环境因素与危险源,(3)工艺说明;(3)三废处理工艺:(1)废气,(2)废水,(3)废渣。

5.三聚氰胺厂工艺尾气、废水处理工艺。(1)装置简介;(2)安全培训要求;(3)危险介质及防护;(4)工艺流程;(5)尾气处理;(6)废水管理;(7)废渣管理;(8)包装除尘系统管理。

6.环境工程设计企业岗位实习。了解企业废气治理单元设计基本原理,熟悉设计过程。掌握废气处理尾气吸收工艺过程,初步具备为装置升级改造等有针对性提出工艺参数和解决方案的基本能力。(1)设计依据: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2)需要达到的去除效率;(3)设备运行条件;(4)经济性;(5)占地面积及空间大小;(6)设备操作要求及使用寿命;(7)其他因素;(8)设计的理论;(9)流体动力过程;(10)热过程;(11)传质过程;(12)化学反应过程;(13)设计的方法;(14)实地调查;(15)确定方案;(16)设计计算;(17)画图;(18)课题。

7.环境监测企业岗位实习。掌握环境质量标准法规,了解企业在水污染物监测方面的监测过程。水污染物监测包括PH、氨氮、石油类、CODcr、SS等常规项目,大气污染物监测包括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1)标准法规、监测过程;(2)检测指标;(3)分析方法;(4)对照分析方法进行实际操作;(5)分析报告。

三、与四川化工集团公司商定企业岗位实习实施方式

1.实习方式。采用理论教学与分组轮换跟班实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岗位学习。

2.实习计划操作方案。

四、结语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高等工程教育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强化主动服务行业企业需求、创新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机制、改革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教改项目。通过“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必将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推进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我校作为“卓越计划”的首批试点院校,将积极探索并不断完善这一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促进校企之间的深度合作,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实现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之初衷。

参考文献

[1]杨莉,赵晖,陈海英.环境工程专业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J].江西化工,2013,(3):181-183.

[2]牛显春,贾昌梅,涂宁宇,陈梅芹.基于“三位一体”培养模式的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设计和平台建设[J].广东化工,2014,41(4):114-115.

6.同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课群方向)本科生培养计划 篇六

关键词: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工程实践能力人才培养 探索与实践

在构建创新型国家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当今社会对工科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企业希望毕业生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知行合一意识,经过毕业实习和入职后的短期培训,即已初步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本企业具体实际问题的能力。然而,现阶段高校与企业间在实践能力培养问题上仍有产学研各方对接不畅、协同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导致上自青年教师下至在校学生,普遍存在真正实践锻炼机会少、工程意识淡薄、动手能力不强等问题,最终造成毕业生就业困难和企业应用型人才短缺的双重矛盾。

1.工程实践能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1.1学生对实践环节的积极性不高

学生一般在大二开始进入彷徨期,不清楚自己未来能做什么,学习积极性开始下降。而激发积极性的外因,来自教师的有力引导,内因则取决于对目标是否明确。凡事内因为本,如果学生入学后在1~2年内,即能逐渐对本专业常见装备、典型工艺、常用执行器、传感器等有清晰、具象的认识和体验,对行业背景有较全面和深入的认识,对未来可能从事工作的内容和性质目标明确,则在设计性、开放性实践环节中的自信心、参与度、兴趣度必然较高,对提高专业学习兴趣和转专业学习亦十分有利。

1.2实践环节较少,动手机会不多

现阶段各高校有这样一个普遍现象,机制专业学生进入毕业设计阶段时,还有相当一部分人说没见过气缸配气如何选择控制阀、伺服电机如何连线等诸多常识性的实践方面问题,直接导致对自己所提的设计方案信心不足,不敢决断。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动手实践机会过少。实践环节一人做,多人看,注意力不集中,训练效果不佳。而类似前述问题,具体到每个人身上,只要有2~3次真正动手的机会,就不成其为问题。

1.3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较弱

目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的主体均为应届的博士毕业生。他/她们经过几年研究类项目锻炼后,即由学生直接变身为教师,其中有企业博士后经历或真正有一年以上工程技术背景的教师仅占很小比例,大部分人几乎没有深入接触生产实际或长期参加工程实践锻炼的机会。另外,受当前高校教师考核和评审机制的影响,年青人一旦从教,尽管自身工程实践素养还较弱,但教学和科研双重的压力,迫使他们若干年内都难以有精力去通过与企业长期合作提升这方面的能力,而且这也并不影响职称晋升。由于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匮乏,对学生必然达不到“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的境界,从而使得高校实践教学陷入恶性循环。

为此,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充分利用宁波市丰富的展会资源和企业集群特点鲜明的优势,自2008年开始,尝试多种手段和方法加强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2.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2.1利用展会资源开展多轮次认识实习

宁波市展会资源丰富,每年均有国际机械工业展览会和模具展览会。本专业从08年开始,每年展会期间均专门选派4~5位实践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带队,集中组织一年级新生,参观了解各种机电装备。要求学生尽量收集自己感兴趣的图片、视频素材,回校后分组讨论,并最终形成认识实习报告。二年级及以上老生,则安排分散观展,作为自我检验手段,看看自己经过一定专业知识与技能学习后,是否已具备从原来“看热闹”的外行,转变为“看门道”的内行的基础和能力,同时也作为综合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的前奏。

对大一新生,要求尽可能多地了解和熟悉展出的各种制造/物流装备与单元,直观认识其机械结构、工艺范围、运动控制特点等,现场多思考、多提问,对本专业“学什么、用什么、干什么”的问题,有明确的观察、思考和解答,并写入实习报告中。

2.2生产实习覆盖典型企业

宁波企业众多,集群特征鲜明。结合本专业着力模具技术和数控技术的人才培养特色,近年来巩固和新增了一批以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宁波海天精工股份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生产实习单位十余家,基本覆盖了宁波市机械制造行业的典型企业。主要有汽车整车、汽车零部件、数控机床装备、模具(注塑、冲压、压铸)以及电梯、厨具等机电产品制造企业。

丰富的实习实践资源极大地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另外,每年邀请2~3名实习企业的资深专家和青年技术人员来校,分别做技术讲座和分享成长经验。

2.3综合课程设计融合课程群实践环节

综合课程设计实践环节群的建设目前整合涵盖了5门课程:机械制造技术基础、CAD/CAM软件及应用、综合课程设计、工程图学(甲)和互换性与技术测量,以批量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和现代工装设计为对象,以主流三维设计软件为工具,综合培养学生的工程实际能力。

实践环节群的实施将现代工装设计作为载体,以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实验和综合课程设计两个实践环节为主,前后衔接,完成从理论学习→结构方案设计→结构三维表达与分析→工程图表达→尺寸、互换性分析、标注与审核的全部过程。改变过去单一的,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指导方式。通过布置学生运用自己熟悉的工程软件三维建模,绘制四张图:待加工零件图、毛坯图、夹具装配图、夹具零件图。分阶段组织课堂主题发言、专题讨论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学生个性发挥的空间,从而增强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意识,有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4青年教师走进企业

为进一步强化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制度,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2008年出台了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办法。按照“按需派遣,重点培养,逐步推进,学以致用”的原则,每年选派青年教师到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或脱产实践。通过这两种途径,本专业教师中(不含实验教师)具有半年以上工程实践经历或真正承担过企业委托项目人数比例已达81%。同时,横向项目的大部分内容已融入本科实践教学案例中,更新为开放性实验或成为毕业设计课题。

3.实践效果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自2008年以来,尝试了利用展会开展认识实习、以综合课程设计对制造课程群进行有机融合、安排行业覆盖面广泛的生产实习环节、提升青年教师实践能力等多种手段和方法,在提高毕业生工程实践能力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据第三方机构麦可思数据调查显示,近3届机制专业毕业生(2011~2013)的就业竞争率和对专业的满意率呈不断增长趋势,且高于浙江省高校平均水平。

参考文献:

[1]贾振元,孙伟,王殿龙,段春争.高等院校机械工程专业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3,8: 35-37.

[2]李菊丽,郭华锋,黄传辉,李志.机械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教学研究,2011,34(3): 63-66.

[3]吴红兵,张学昌,贾志欣.机制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1,3: 169.

[4]张丹,刘元林,于信伟.应用型本科院校模具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研究[J].价值工程,2014,4: 230-231.

[5]张学昌,张雷,吴红兵,贾志欣,张旭.以“C4”为核心的独立院校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及应用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3,23(1):121-125.

7.同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课群方向)本科生培养计划 篇七

【关键词】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培养方案 课程体系 教学理念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重点课题“建设美丽中国背景下的高校林科类专业课程体系重构研究”(课题编号为2013JSJG039);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林业院校在建设美丽中国中的特殊使命与途径研究”(课题编号为B-b/2013/01/013)。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1-0236-02

我国能源消费过度依赖于煤炭资源,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的过度使用带来了细颗粒污染物的大量排放。2014年,我国华北、华中、华东等地区多次出现雾霾天气,PM2.5平均浓度多次超过300微克/立方米以上(75为空气质量良)。京津冀地区的雾霾天气尤其突出,出现多次“严重”级别的空气污染。相对于煤炭、石油等常规能源,以环保和可再生为特质的新能源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科学、合理的利用好现有能源、加快发展各种新能源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国策。

为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2010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明确将新能源作为优先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同年,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申报和审批的通知》,要求有关高校积极申报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人才需求相关的新专业,从而满足国家对该领域教学、科研、应用、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需求。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自2011年在我国部分高校开始设置并招生后,每年都有高校获批开办该专业。目前,开设以太阳能方向、风能方向为主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高校较多,已有部分文献报道了这方面的探索[1-3],而以生物质能方向为重点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的人才培养探索还较少。本文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并结合南京林业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的建设情况,对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生物质能方向)的培养模式进行探索研究。

1.我国生物质能利用现状

近年来,核能、太阳能和风能已经有了很好的发展,生物质能也引起了社会各方的极大关注。我国生物质资源极为丰富,农作物秸秆资源每年约7亿吨,其中林业三剩物1.2亿吨。生物质包括各种秸秆、果壳及林业三剩物等,具有来源广、数量多、可再生及环境友好等优点,是一种十分宝贵的可持续获得的绿色资源。据国家能源局2012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有约4.6亿吨标准煤的生物质资源可作为能源利用。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明确指出,在农业领域,优先发展“农林生物质的综合利用”和“环保型肥料”,重点研究开发:高效、低成本、大规模农林生物质的转化关键技术,生物质能和化工产品等生产关键技术,以及环保型肥料、控释肥料与相关设备。因此,培育并加快生物质产业的发展,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现低碳经济、提高生物质利用价值均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也是落实上述文件的具体举措。

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进生物质开发利用。2006年1月我国正式实施了《可再生能源法》,确立了一系列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制度和措施。此后,2007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农业部、中国科学院等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规划,大力推进生物质能发展。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生物质能利用在“十一五”时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到2010年底,生物质能年利用量合计约2400万吨标准煤,其中农林生物质发电190万千瓦,燃料乙醇180万吨,生物柴油50万吨,沼气130亿立方米,成型燃料300万吨。

“十二五”以来,我国继续大力支持生物质能科技创新。2012年科技部出台了《生物质能源科技发展“十二五”重点专项规划》,部署了先进生物液体燃料的制备和新型气化发电技术等重点任务,并提出了多渠道投融资机制。同年,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预计到2015年底,我国将形成较为完整的生物质能产业体系;生物质能年利用量将超过5000万吨标准煤。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我国新能源产业迅速发展,然而推动新能源行业前进的人才供给却显得捉襟见肘。高素质专业人才和核心技术的缺失,已严重阻碍了我国当前新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对于快速发展的新能源产业而言,技术人才的供应同样面临严重不足。因此,亟待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以满足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新能源教学科研、技术开发、工程应用、经营管理等方面人才的迫切需求。

2.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建设

2.1 明确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是课程设置和教学实践的基础、依据。本专业在国内甚在世界上都是非常新的专业。因此,找准本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和确立该专业人才培养的长远目标尤为重要。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面向新能源产业,培养掌握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能够在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新能源工程技术人才和专门人才。本专业生物质能方向的基本要求是,本专业学生应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获得本专业领域的基本技能和工程实践训练,具有太阳能、沼气能、风能利用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开发能力,具有进行生物质热化学利用、生物化学利用的制图、设计、测试、计算分析、试验研究以及管理的基本能力,具有节能减排和环保肥料的设计和试验能力;了解新能源尤其是生物质能的科学前沿、发展状况与趋势,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较高的外语水平。

2.2 注重“厚基础、宽平台、交叉学科”的教学理念

重视本科生专业基础知识的教学,本专业开设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程序设计(C语言)、大学物理、基础化学、工程力学、工程图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及电子技术等课程,培养大学生系统地掌握与本专业紧密相关的数学、物理、化学和机械方面的知识。其次,根据新能源专业的特点,在强调工程热力学、传热传质学的同时,开设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导论、新能源材料基础与应用、风能与风力发电原理、太阳能利用技术等新能源课程,使本科生接受并掌握新能源的概念、原理和应用,确保学生具备新能源领域相关的扎实的基础理论。再次,通过专业基础选修课如计算方法、概率统计、仪器分析、化工原理、植物资源化学、热工测量与过程控制技术、节能原理与技术、科研方法与科技写作等课程,让本科生根据自身基础知识水平,合理选择专业选修课,进一步强化在制图、设计、测试、计算分析、试验研究、写作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2.3 建立生物质能为主的新能源课程体系

充分发挥本校学科优势和特点,组织本专业科研和教学都优秀的教师讲授生物质能源工程、生物质多联产工艺与技术、生物质预处理工艺学等专业必修课,使本科生在具有生物质能利用的基础知识;同时,通过开设能源系统分析及系统节能、新能源发电系统与设备、能源工程和管理、余热利用系统与设备、生物质燃气利用技术、生物油制备与应用、炭材料与炭基肥技术等专业特色选修课,培养本科生具备新能源尤其是生物质能方面的设计、测试、试验研究以及管理的基本能力。最后,通过实验实训课如新能源材料基础与应用实验,以及新能源科学创新与研究、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与实践、生物质热化学技术进展(双语)等差异化培养模块课程,加强科研和教学互动,提升专业内涵,培养新能源拔尖人才和具有创新意识及一定的跟踪掌握新能源科学与技术领域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专门人才。

2.4 重视实践教学及工程训练

积极指导本科生申报和参与各级创新实验(实践)资助项目、学科竞赛以及挑战杯竞赛等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积极引导有兴趣、学有余力的同学参与到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中来,培养本科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指导老师在国内外新能源企业合作中,向学生提供不同类型的专业实践机会。通过指导学生开展认识实习、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能。此外,指导老师通过这些环节对于特别优秀的学生可向学院推荐其保研,实现本研贯通培养。

2.5 培养新能源本科生的国际视野

首先,开设“生物质热化学技术进展”等双语课程,并鼓励学有余力的本科生听取学院其他专业双语课程;借鉴国外新能源专业的课程设置,增设了反映新能源领域前沿的“新能源科学创新与研究”、“新能源政策与发展规划”、“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与实践”等课程。其次指导本科生参加指导教师的学术组会,听取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英文工作汇报,提高本科生对专业英文和科学研究的感性认识;鼓励本科生参加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生物质能专业委员会、生物质能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举办的全国研究生生物质能源研讨会,提高本科生对新能源领域科研前沿的认知。此外,要求学生在开展毕业设计过程中,在本校听取至少5次有关能源技术和应用的专题报告,并撰写心得体会。专题报告可以是国内外知名专家或者本专业教师的讲座,也可以合作企业、招聘会企业的宏观报告。通过上述措施,让学生了解本专业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拓宽新能源本科生的国际视野。

2.6 拓宽新能源本科生的就业渠道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可在生物质能、沼气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和节能减排领域的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和政府部门从事技术研发、工程设计、新能源科学教育与研究、新能源管理等相关工作。本专业专任教师具有多年从事新能源科研基础以及产学研合作的经验。这些生物质能源企业以及从事发电、环保、节能减排、肥料的企业为本专业学生就业提供了良好的信息和条件。近年来新能源产业以年均超过25%的速度增长,相关企事业单位非常欢迎新能源专门人才和技术人才。一些高校的研究生专业如生物质能源与材料工程、热能工程、可再生洁净能源,都需要有较好生物质能基础的本科生,本专业学生可以通过考研、保送等形式在国内高校进一步深造。

3.结论

能源短缺是全球经济发展难以改变的大趋势和总趋势。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设置顺应时代的发展,有助于培养新能源专业人才,以满足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新能源教学科研、技术开发、工程应用、经营管理等方面人才的迫切需求。生物质能是新能源科学的重要方向,本文通过对生物质能为主的新能源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及工程训练、本科生国际视野的培养等人才培养方案等方面的探索,为合理、科学、有效的开设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生物质能方向)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刘学东,邵理堂,孟春站,宋祥磊.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太阳能利用方向)人才培养探讨[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45-47.

[2]熊超,潘雪涛,袁洪春,肖进,朱锡芳,李卫红.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光伏方向课程体系建设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3(28):247-248.

[3]郭瑞,关新,王帅杰,高微.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再探[J].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105-108.

作者简介:

8.同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课群方向)本科生培养计划 篇八

关键词:环保设备工程,培养方案,教材,新专业

《21世纪议程》明确指出“教育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民众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素质的关键”, 环境高等教育则是各层次环境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将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环境学科是一门交叉性特别强的学科, 随着环境问题的不断涌现而不断扩展和加强。环保产业近三十年来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 成为部分国家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 发达国家占据着全球环保产业市场的90%以上[1], 环境污染控制技术正向深度化、尖端化方面发展, 产品不断向普及化、标准化、成套化、系列化方向发展, 环保设备在整个产业链条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凸显。我国环保设备起步于上世纪60年代, 随着世界范围内环保产业的发展和国内环境管理制度的完善, 近几十年我国环保设备行业以市场为导向, 逐步发展壮大, 为我国的环境污染治理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目前我国已经有了比较完备的环保设备设计制造体系, 能够生产制造水污染治理设备、大气污染治理设备、固体废弃物处理和综合利用设备、噪声振动控制装置及环境监测仪等6大类2500多种产品;拥有20000多家制造企业, 年产值6000亿元[2], 我国环保产业年均增长率则在15%以上, 远高于全球环保产业以每年7.5%的增长速度[1]。但我国环保设备产业也存在着产品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不足、制造水平低下等等问题, 基于我国环境保护事业以及对环保设备产业迅速发展的需要, 环保设备工程本科专业就在国家决定大力发展环保技术等一系列关系到未来环境和人类生活的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为了建设好环保设备工程新专业, 中国环境出版社组织的“2013年首届环保设备工程专业 (方向) 课程建设及人才培养研讨会”于2013年9月1日在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召开, 目前获批了该新专业的9所院校均有代表参加。湘潭大学作为教育部首批核准新增环保设备工程本科专业的二所高校之一, 2011年即在全国率先招收了本科生。作为一个新设专业, 构建科学合理、可执行性强的培养方案, 并进行相应的教材体系建设是环保设备工程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据, 现以湘潭大学为例, 探讨下环保设备工程专业培养计划构建的思路与想法, 供兄弟院校参考。

一、专业定位

环保设备工程专业应以我国环保产业的科技创新与技术进步为立足点, 以满足市场的需求为目标。教学内容上则应以化工设备与机械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优化与开发为教学和研究对象, 它建立在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机械工程、控制工程等学科的基础之上, 如图1所示, 既是对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延伸, 也体现出因为科技、社会的发展而展现出来的新型应用关系, 环境工程专业教学的侧重于环境保护工艺与污染治理原理, 而环保设备工程专业的教学应侧重于“设备”, 该专业培养的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既了解环保工艺、原理, 又懂设备设计、制造、优化等, 填补人才需求结构的空白。

该专业培养的人才也应该是具有跨学科知识与技能的复合型人才[3]。环保设备工程专业与相关的专业有着深层的互补性和不可替代性。因而, 我们确定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精神和科学素质, 掌握系统的环境科学与工程及机械原理、设计、制造交叉学科相关方面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具有环境保护和机械装备原理、设计、制造的基本知识, 在环境保护领域既能够胜任环保设备及工程的设计、组织施工、调试和技术改进等方面工作, 又能够从事环保技术与设备功能结构图的开发、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环保设备工程专业人才功能结构如图2所示。

二、培养方案构建的指导思想

1. 以人才培养为核心, 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培养的原则。

把握“教书育人”的教育工作主线, 坚持“育人”的核心地位, 在制定专业培养方案的过程中, 把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精神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坚持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环保设备专业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并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 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开拓学生的国际化视野, 着力增强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与发展后劲。总之, 就是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 并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2. 借鉴国内外通用标准与学校优势学科相结合, 凸显特色。

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 坚持传承、学习与创新相结合的指导思想, 既借鉴和吸收国内外类似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先进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研究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专业认证基本要求, 学习借鉴其先进合理的课程标准, 主动适应国际互认要求, 并将行业专业标准作为方案制定的依据, 又传承我校的优良办学传统和办学特色, 与学校的优势学科相结合, 提升培养质量。环保设备覆盖面广, 涉及专业门类多, 一个学校的资源配置不可能面面俱到。为奠定环保设备工程人才的专业基础, 湘潭大学确定以环境工程、机械工程与化学工程优势学科 (均为湖南省的重点学科) 为依托, 培养知识与能力结构有效汲取该三个专业精髓的环保设备人才。人才培养方案还考虑了为各类精英人才提供充足的发展空间, 根据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 将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相结合, 为各类拔尖人才的个性化培养预留接口。

3. 夯实理论基础, 突出实践。

环保设备工程专业是应用性很强的专业, 培养方案构建也必须符合社会与用人单位的需求, 重视加强实验、实习、社会实践和毕业论文 (设计) 等实践教学环节。人才培养方案各实践教学环节的学分达到了总学分的30%。同时, 积极推进实验内容和实验模式改革和创新, 注重实验项目的优化和整合, 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加强产学研合作, 拓宽学生校外实践渠道, 与社会、行业以及企事业单位共同建设实习、实践教学基地, 还设置了企业课程, 增强就业学生对用人单位的适应性;采取各种有力措施, 确保学生毕业论文 (设计) 的时间和质量。

4. 坚持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培养模式构建中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积极搭建学生自主研学平台, 加强课堂教学与课外科技活动结合, 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与发展后劲。结合专业特色, 引入了创新创业训练共4个学分, 制订了详细的创新创业训练学分实施细则。

5. 兼顾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学术深造的需求。

环保设备工程专业应用性很强, 在学术和技术创新方面的发展空间也很广阔, 学生仍然可以攻读研究生实现学术深造, 鉴于该专业交叉性强、学科跨度大, 兼顾学生兴趣可能偏向环境或者机械, 课程结构与课时设置都做了相应的安排。

三、培养方案架构

我们希望卓越的环保设备工程专业毕业生应该具有科学的世界观、系统的思维方法, 有坚实的专业基础, 开阔的专业视野, 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 具备团队协作精神, 有创新意识和良好的工程美感。基于此, 我们在对口用人单位大量调研的基础上, 初步制订了培养方案。

1. 课程设置模块。

专业培养方案的课程类别分为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方向课、集中实践环节等5个部分, 其具体构成及建议学分具体如表1所示。

2. 公共基础课程。

公共基础课程由公共基础A类课程、公共基础B类课程和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三部分组成, 课程设置旨在加强学生基础知识教育,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公共基础A类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英语、大学体育、就业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军事理论等面向全校学生统一开设、统一要求的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形势与政策”课程采取集中授课与各学期时事报告讲座形式进行, 讲授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和时事政策。公共基础B类课程包括高等数学 (Ⅰ) 、大学物理 (Ⅱ) 、大学物理实验, 虽然高等数学 (Ⅱ) 已能满足环保设备工程专业的就业和环境工程学科考研需求, 鉴于会有学生报考机械学科攻读研究生, 故本专业学习高等数学 (Ⅰ)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旨在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的大学文化, 推进大学文化整体育人。课程分为公民教育、人文社科、科学技术、艺术审美和湖湘文化等5个模块, 由学校设置指导性课程。学生至少需要修读6个学分方可毕业, 所选课程需涵盖3个以上 (含3个) 模块, 其中艺术审美类课程至少要修读2个学分。

3. 学科基础课程。

学科基础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课程设置时充分考虑了学科要求和专业人才培养的特殊性, 该模块的主要课程为:线性代数、现代工程图学 (上) 、现代工程图学 (下) 、工程材料与热处理、计算机制图 (双语) 、大学化学、工程力学Ⅲ、机械制造基础、电工电子学、机械设计基础、控制理论基础、化工原理Ⅲ1-2、化工原理实验。

4. 专业主干课程。

专业主干课程是专业知识的载体和主渠道, 是本专业必须修读的专业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 旨在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专业知识、能力和技术的培养。充分发挥本专业的优势和特色, 结合自身的科研优势, 精心设置了专业主干课程, 包括流体力学与流体机械、环境工程学Ⅰ (固废、噪声) 、环境工程学Ⅱ (水部分) 、环境工程学Ⅲ (气部分) 、过程装备力学基础、环保设备原理与设计 (含反应工程与生物反应器基础) 。

5. 专业方向课程。

专业方向课程是进一步深化、拓宽专业相关知识与技能的课程, 旨在培养学生的个性、兴趣, 拓宽学生专业知识面, 增加学生就业适应性。该类课程按照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服务面向构建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着眼于社会需要, 体现模块化、小型化、多样化, 课程设置如表2所示, 其中创新创业训练是学生参加课外科研能力训练、专业技能训练、社会实践、文化体育等活动, 并取得创新成果的反映。

6. 集中实践环节。

集中实践环节指各专业集中安排的实践环节, 不含课程实验, 主要包括军训、实习、社会调查、学年论文、课程设计、毕业论文 (设计) 等环节, 如表3所示。

7. 学时学分。

本专业学生修满177学分即可毕业, 总体上学生学业负担不重, 其中必修课123学分, 选修课26学分 (包括文化素质教育课程6学分) , 实践教学环节28学分。

四、教材体系构想

教材是教学的重要媒介, 是实现培养计划的重要手段, 鉴于该专业与现有的环境工程、机械工程人才功能培养存在较大差异, 为提高教学效率、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建立该战略新专业特有的教材体系十分必要, 围绕图1与图2的关系, 我们提出了表4所示的教材体系架构。基于既定的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该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涉及的“环境工程学”与“环保设备设计”等课程, 目前虽能借助相关的教材开课, 但适用性和针对性均不够好, 需要围绕环保设备新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量身定制教材。

五、结语

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完善的课程体系对学生的培养至关重要, 而对社会需求与教育教学大环境的了解与掌握又对培养方案的建立起着决定性作用, 社会在发展, 需求也在变化, 培养方案的建设与完善也需要在相对稳定的基础上与时俱进, 不断完善。在兄弟院校的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下, 一定可以制定出科学合理、适应性强的培养方案, 共同把环保设备工程这一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本科专业建设好, 培养出更多的符合社会和企业需求的复合型高科技人才。

参考文献

[1]马燕合.大力开发先进环保仪器设备推动我国环保产业发展[J].中国设备工程, 2007, (12) .

[2]刘晶.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 2011, 24 (5) .

9.同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课群方向)本科生培养计划 篇九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计划,纺织工程,实践环节,培养路径

一、引言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简称“卓越计划”) 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的重大改革项目, 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 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 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纺织工程“卓越计划”的目标是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纺织工程技术人才, 促进我国从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迈进。纺织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传统支柱产业、重要的民生产业、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 也是战略新兴产业的组成部分和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我国已经是名副其实的纺织生产大国、消费大国和出口大国。2012年全国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7809.98亿元, 同比增长12.29%。我国纺织纤维加工的总量占全球的比重接近55%, 纺织品和服装出口贸易额占全球的比重超过35%。目前, 纺织工业呈现出原料多样化, 加工手段高技术化, 生产过程绿色化, 最终产品功能化等趋势, 这对纺织专业后备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为“卓越计划”首批院校和专业, 江南大学对第一批2010级“卓越计划”纺织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培养方案进行了调整, 特别是对实践环节进行了大胆的改革, 构建了一个能够适应学科发展、体现纺织产业链特色, “通专结合”的新培养方案。新培养方案特别注重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以及科研能力的培养, 课程设置包含丰富的实践环节, 包含一个学期在企业完成的集中性实践环节, 这对于普通高等学校而言挑战巨大。目前, “卓越计划”第一批本科毕业生已经顺利完成学业, 笔者作为“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实际参与者, 全程参与了“卓越计划”培养过程中的实践环节, 现将所获经验与广大教育工作者分享。

二、实践环节培养计划的设定

围绕“卓越计划”设计的工科专业培养模式, 要求实施“3+1” (3年在校, 1年在企业) 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于一般纺织专业本科院校而言, 将原有的四年培养方案压缩为三年难度重重, 在课程设置上需要有较大的调整。结合江南大学自身特点, 采用将1年的企业培养计划分割为半年学校实习与半年企业实习相结合的模式, 在课程设置、实验室准备等多方面重新规划, 在日常教学环节中完成部分实践任务, 保证学生实践总量。

(一) 在课程设置过程中, 采用细分专业的学习方式, 保证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实践。

在完成对学生“大纺织” (纺纱、机织、针织) 专业基础课的授课基础之上, 将学生的专业方向进一步细化, 分为纺纱、机织、针织三个小方向, 再针对学生选择的专业方向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堂教学与实践。这种细分方向的方式, 一方面满足了纺织工程本科培养计划对“大纺织”培养方向的要求, 学生可以获得纺织学科各个方向的专业基础知识;另一方面, 也进一步细化学校实践方案, 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实践, 保证之后的企业集中实践顺利进行。

(二) 在实验室准备过程中, 保持学校实践与企业实践的一致性。

在纺纱、机织、针织三个专业方向的实践过程中, 采用的仪器设备均为目前企业广泛采用的设备, 学校实践环节采用的工艺、方案在企业中亦被广泛采用。如在纺纱环节采用的上海二纺机的EJM-128型细纱机, 机织环节采用的丝普兰SPR-700喷气织机, 针织环节采用的RDJ6/2型无缝提花经编机等, 这些设备目前仍然在许多企业承担日常的生产工作。学生在这种类型设备上进行的教学实践可以尽可能与实际企业生产实践相一致, 保证其在后期的集中实践中熟悉实际生产环境。

三、集中实践培养方式探索

(一) 建立校、企、生三方面良好的沟通渠道。

集中实践环节在企业内部进行, 对学校、企业、实习学生而言是一种全新的模式。对于企业而言, 需要对前来实习的同学进行合理地安排, 既要安排学生熟悉、掌握相关技能, 又不同于企业自己的员工培训, 同时还要兼顾学生的安全因素;对于高校而言, 企业内部的运行模式与高校存在明显差异, 在不影响企业实际生产的情况下, 安排教学环节, 让教学工作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 保证学生学习质量;对于学生而言, 从学生阶段直接进入企业实践环节, 从心理到生理上都需要一个阶段的适应过程, 生活、学习环境的差异会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因此, 在集中实践环节中建立三方畅通的沟通渠道尤为重要。在构建三方沟通渠道的过程中, 高校需建立与企业、学生间的相互信任, 充当纽带作用。学院领导对第一届“卓越工程师计划”高度重视, 定期走访实习企业, 倾听学生呼声, 解决实习过程中的各种困难, 对企业的政策规章做好解释工作, 并满足学生的合理诉求。与此同时, 为了保证实习阶段的顺利进行, 在集中实践过程中, 要求青年教师定点服务, 每个星期至少保证有一位老师到达实习现场, 及时了解学生及企业动态, 定期汇报, 确保整个集中实习阶段顺利进行。实际效果显示, 畅通的沟通渠道为保证整个实习阶段的顺利进行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 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实习计划。

实习计划关系到整个集中实习的进程, 是实习效果的重要保证。由于是第一届“卓越工程师计划”, 学校和企业间都没有经验, 只能大家一起摸着石头过河。在实习开始之前, 学校制定了总体的实习计划, 包括实习开始和结束时间, 实习考核方式以及指导教师制度等, 但具体针对各个企业特点的详细实习计划没有制定, 要求根据企业自身特点由企业方面提供;企业提供的实习计划往往借鉴员工培训计划,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调整, 满足整体集中实习的要求。因此, 在集中实践环节开始后, 实习计划的不断调整完善也就不可避免。以某企业为例, 在其初期的实习计划中, 安排了大约2个月的生产实践, 要求学生熟悉掌握纺纱工序的每个环节, 并能够实际操作运转机台生产。在计划具体实行的过程中出现了学生不太适应工作强度等问题, 后经企业和学校共同协商, 将生产实践的周期改为1个月, 目标也是让学生熟悉各个工序的实际生产, 对具体操作机台并无要求。这样一来, 新的实习计划对于学生来讲降低了工作强度, 对于企业而言也减轻了培训的压力。

(三) 坚持研究与生产相结合。

要求带着问题参加实习是卓越工程师计划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经验。在集中实习两个月之后, 由于学生已经基本熟悉企业的相关运转规律, 对于生活、学习环境有了一定程度的适应, 容易对重复的实习活动有厌烦情绪。根据这一特点, 学院在开始集中实习两个月之后, 将实习需要完成的产品设计以及小论文作业布置给学生, 希望学生能够在接下来的时间中带着问题实习。在实习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有两位导师, 一个是企业导师, 一个是学校导师, 两位导师分别负责解决学生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类技术问题, 学术问题, 帮助学生完成实习任务。两个月集中实习过后, 学生的表现参差不齐, 有的学生由于一直关注生产, 已经可以根据自己的观察提出自己想要解决的问题, 进而在接下来的实习过程中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而有的学生尚未发现问题, 此时, 就需要企业导师以及学校导师一起, 共同为学生选择合适的题目, 并监督学生在之后的实习中完成。实习结束后, 学校将学生完成的产品设计和小论文收集起来, 组织答辩, 由企业导师和学校指导教师共同参与, 对学生的综合成绩进行考评。

四、实践环节效果评估

实践环节的效果评估从两个方面进行:一个是参与实践的学生表现;另外一个是接收学生实践的企业反馈。学生的实习表现主要从学生最终提交的实习报告、产品设计作业以及小论文作业中加以体现。绝大多数学生能够认真对待实习报告, 将每天的实习情况进行翔实的记录, 并提出自己的感想;产品设计作业则更多地兼顾了企业实际生产情况, 学生的产品设计比之以往具备了更多的可行性, 提升了其对产品设计的认识;小论文的内容种类繁多, 有对比加工方式的, 有提出生产问题的, 有解决生产问题的。从三方面的内容来看, 绝大多数同学在实践中提升了自己, 为之后的学习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企业对学生的反馈主要体现在之后的校企交流会上。参与实习的企业异口同声地对江南大学参与实习的学生提出了表扬, 并对个别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了奖励, 表示愿意接受江南大学的学生继续去企业进行实习。学生提出的许多意见, 企业的管理层都非常重视, 对部分内容已经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整改, 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帮助。

五、结语

本文对纺织工程本科专业“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实践环节进行了简单介绍, 在完善培养计划的前提下,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而显著提升培养计划中实践环节的教学质量。同时, 本文分享的在具体操作实践过程中的种种经验, 可以广泛应用于“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培养当中去。

参考文献

[1] .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1

上一篇:乡音-《回乡偶书》改写下一篇:竖弯钩书法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