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制度整改报告

2024-07-26

学校制度整改报告(通用12篇)

1.学校制度整改报告 篇一

郑州市第九十九中学安全隐患整改制度

为了加强学校安全管理,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维护教育教学秩序,预防和处理学校安全事故,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校实际,制定隐患整改措施。

一、学校安全贯彻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

二、依法履行职责,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保障学校安全。

三、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依法履行下列职责:

1、贯彻执行学校安全法律、法规和章程;

2、指导、协调和监督学校的安全工作;

3、依法查处违反学校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行为;

4、负责制订学校安全教育工作规划。

5、加强安全管理,依法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管理和保护。学生应当接受学校的安全教育和管理,遵守学校的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

6、学校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责任制,学校依法代表人是学校安全第一责任人,并建立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管理队伍。

7、发现区域或者学校周边区域存在危害学生人身安全的情形或者重大安全隐患的,应当即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并向有关部门报告。

8、不符合安全标准或者规范的建筑物、设施,不得用于教育教学活动。

9、定期对学校进行消防安全检查,严格防范和杜绝火情。发生火灾隐患时,应当及时采取措施。

10、对教育教学设施进行定期检查、维护,并记录检查、维护到位。

11、学校实验室以及技能操作、文艺、体育用品和其他设施、设备,在每次使用前都要进行安全检查。

2.学校制度整改报告 篇二

这项期限为3年的行动计划提出在3年内职业院校管理状态“大数据”初步建成, 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自我诊断、反馈、改进机制基本形成, 政府、行业、企业及社会等多方参与学校评价的机制更加健全, 职业院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制度逐步完善。

行动计划强调:要建立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确立全面质量管理理念, 把学习者职业道德、技术技能水平和就业质量作为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重要标准, 强化人才培养全程的质量监控, 完善由学校、行业、企业和社会机构等共同参与的质量评价、反馈与改进机制, 全面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加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状态数据采集与分析, 充分发挥数据平台在质量监控中的重要作用, 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质量年度报告制度, 逐步提高年度报告质量和水平。

行动计划要求实施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行动, 包括诚信招生承诺活动、学籍信息核查活动、教学标准落地活动、实习管理规范活动、平安校园创建活动、财务管理规范活动。

根据行动计划,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对本地区职业教育质量统筹监管的力度, 建立和完善质量预警机制。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本地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状态数据的审核, 编制并发布省级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教育部定期组织质量年报的合规性审查, 并将结果向社会公布。

3.学校制度整改报告 篇三

【关键词】中职学校 教师资格认证制度 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7B-0018-03

教育发展实践证明,在教师资格认证工作中,建立独立的中职学校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是时代和社会所需,也是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途径之一。有鉴于此,为了加强教师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提升教师职业道德,课题组成员对相关中职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归纳、分析,以对建立独立的中职学校教师资格认证制度起指导和借鉴作用。

一、调查方法及对象

本次调研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通过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以及统计分析等方式进行。课题组成员在查阅相关文献和教师资格认证政策制度的基础上,确定调查对象,并设计调查表(仅在中职学校范围)和调查问卷。选择了南宁市7所中职学校(其中包括3所民办职校)、1所含师范类和非师范类的综合性大学广西民族大学作为调查对象,分别设计了中职学校校级领导、中职学校教师、师范类和非师范类大学毕业生共三大类问卷。共发放问卷348份,经过整理和筛选,剔除回答不完整以及回答一致的无效问卷,收回有效问卷336份,有效率为96.6%。其中大学毕业生176份,收回有效问卷168份,师范类毕业生78份,非师范类毕业生90份,有效率为95.5%;中职学校共发放问卷172份,收回有效问卷168份,中职公办学校领导23份,专业教师75份;民办学校领导9份,专业教师61份,有效率为97.7%。

二、调查结果的分析

(一)中职学校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经统计,以上7所中职学校2013年教职工总人数为1094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879人,管理人员55人,其他人员160人。为了解中职学校教师基本情况,课题组设计的调查表内容分为八大项,33个小项,主要涉及职工结构、学历构成、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教师资格证和职业资格证等内容。数据汇总主要情况如表1所示。

从这次调查结果来看,中职学校教职工总数在增加,尤其是专业技术人员比例在不断增大。从职工结构来看,“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的71.9%,兼职教师占28.2%。从学历构成来看,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占全体教职工总数的74.7%,其中研究生学历达到5%。从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情况分析,各职校新进教师必须全部上岗培训,开始注重教师专业化培训、企业实践、为企业和周边社区服务,更能体现重视职业教育发展的是开始重视培训兼职教师的理论知识。从教师资格证来看,拥有教师资格证的总数为900人,占年末教职工总数比例的82.2%。因为南宁市的职校基本上从普通中学转化而来,所以普通中学教师资格证所占比例达48.33%,差不多占了一半。中职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比例占51.1%,另外拥有高校教师资格证的教师占0.5%。从职业资格证来看,公办中职学校比较重视培养“双师型”教师,民办学校因为教师流动性比较大,在职业资格证方面要求不是很严格。但总的来说,获得中级证书的中职教师比例占了61.1%,能获得高级证书的教师占17.5%。如果按教职工总人数来计算,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教师总数仅占42%,比例有待提高。

(二)中职学校问卷调查情况

1.针对校级领导的调查问卷情况。本次中职学校校级领导问卷调查中,在对现有教师资格认证制度进行了解时,77.8%的校级领导认为现有的教师资格终身制缺乏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54.2%的校级领导认为中职学校教师制度建设滞后,缺少对中职学校教师实践能力的具体规定。在怎样发挥中职学校教师在职培训的作用的调查中,87.5%的校级领导强调实行培训制度化,每5年在师资培训中心分别进修一次;加强校企合作,定期去企业进行技术实践,参加企业培训;将教师在职培训与教师资格、职称评定、地位待遇相联系。在询问中职学校教师应有几年以上的实践工作经验时,50%的校级领导认为应有3-4年的企业实践工作经验,45.8%的校级领导认为应有1-2年,4.2%的校级领导认为要有5-6年的实践工作经验。95.8%的校级领导认为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师、专业课教师以及实习指导教师都应具备实践教学能力,只有4.2%的校级领导持相反意见。在讨论是否可实行多样化的教师资格证,100%的校级领导赞成设置从企业聘请的兼职教师特殊资格证,另有20%-30%的校级领导还希望设置因师资短缺问题的临时教师资格证以及从外国聘请的“外籍教师资格证”。100%的校级领导认为职校专业教师短缺的原因是专业教师福利待遇低宁肯进企业。在询问对教师资格认证标准的看法时,83.3%的校级领导认为教师资格专业标准(专业信念、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是最重要的。假设在我国中职学校实行独立的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只有25%的校级领导认为改善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主要途径排在最前面的应是建构多元教师资格评鉴系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完善教师资格评价标准,强调教学的专业性;建立教师资格认证的配套制度与措施。

在征求“作为中职学校校长,您对我国中职学校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建设有何具体建议”的问题中,笔者将建议归纳为以下几点:(1)具有高中教师资格证应转为中职学校教师资格证(确认),对部分企业工作有丰富经验专业教师适当降低认证标准。(2)希望上级教育主管部门高度重视中职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工作,有专门的机构及人员管理,重视落实该项工作,形成制度,纳入法规管理。(3)应注重教师专业性的因素、实践能力、生产经验。(4)当前中职学校教师中普遍存在的两个突出的问题:由文化课教师转型的教师实操能力不足或欠缺;从企业行业聘请的人员普遍欠缺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和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欠缺,所以尽管实际操作能力不错,但表达能力,教学的基本规律、方法的短板导致他们的上课吸引力不够。这两个方面都应引以重视。

2.针对中职教师的调查问卷情况。在所设计的中职教师调查问卷中,20-30岁的教师占18.5%,31-40岁的教师占55.6%,41-50岁的教师占22.2%,51岁以上的占3.7%。参加工作10年以上的教师占33.3%,11-20年的占44.4%,21-30年以上的占20.4%,31年以上的占1.9%。1.9%教师拥有硕士学历,90.7%的教师拥有大学本科学历,7.4%拥有大专学历,学历都达到中专以上的水平。拥有高级教师或高级讲师职称的教师占20.4%,中级或讲师职称占50%,初级职称占22.2%,无职称的教师占7.4%。在问及是否支持在中职学校建立独立的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方面,77.8%的教师表示全力支持,1.9%表示不支持,14.8%表示无所谓。“双师型”教师占53.7%,但在“双师型”教师中,只有27.8%具备在企业工作的经历。38.9%认为自己的专业特长得到充分发挥,58.5%认为发挥仅一般,5.6%认为难以充分发挥。88.9%肯定学校经常选派一些专业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培训,近三年参加过三次以上培训的教师达50%,其中31.5%认为效果很大;参加1-2次以上的教师占42.6%,其中13%认为效果很大。中职学校教师认为专业教师短缺的最主要原因是专业教师福利待遇低,他们宁肯进企业;其次是学历资格标准的限制和继续教育培训的缺乏。74.1%的中职学校教师认为资格认证低效具体表现在教师资格认证方式不能有效审核教师的教育教学素质与能力,24%的中职学校教师认为教师资格认证标准不能有效反映中职学校教师的专业性,1.9%的中职学校教师认为现有的教师资格证书缺乏有效的预测效果。77.8%的教师同意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应与定期的专业培训、教学考评、修满教育课程的学分以及评职称挂钩,并以此促进教师的成长;同时50%以上的教师认为,当所在单位有着同样资历层次的教师拿到比自己高的工资奖金时,都表示替他们高兴,并表示自己会更加努力。75.9%的教师赞成在中职学校建立兼职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其中31.5%的教师说明自己所在学校是通过从企业引进高级技术工人、技师、高级技师,从企业引进专业技术人员,吸纳企事业单位的专家或能工巧匠等方式引进兼职教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六章“职业教育”中,第十四条提出“完善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资格标准和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办法”,据此征询是否国家采取法律法规等措施实施中职学校教师资格制度,结果显示85.2%的教师赞成,11.1%的教师持不赞成态度,还有3.7%的教师认为无所谓。如果在我国中职学校实行独立的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只有37%的教师认为需从教学标准、专业知识、职业道德和社会交往能力方面考虑,且多数不赞同从社会交往能力去认证教师资格。

在征求“作为中职学校教师,您对我国中职学校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建设有何具体建议”的问题中,笔者归纳为以下几点:(1)增加中职教师资格认证考试条件,如专业能力、企业工作经验、专业操作技能能力。(2)明确教师资格有效日期,设置期限为5年,再重新确认教师资格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3)增加教师工资等福利待遇,与教师的职称评定、职位升迁相结合,提高社会对中职教师的认同度。(4)建立中职教师资格认证破例制度,一是针对专业技能高(如持有高工或高级技师)但学历未达标本科或中专高龄的教师;二是针对非师范类专业但中职学校又特别缺乏的专业教师;三是针对从企业行业聘请的专家或高级技师等。

(三)师范类、非师范类大学毕业生调查基本情况

在所设计的师范类、非师范类准大学毕业生调查问卷中,调查对象女生占绝大多数,共计142人,占总人数的84.5%,男生仅占15.5%。经调查,在这些即将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中,近一半的学生没有考取任何教师资格证,获得普通中学教师资格证的学生占30.4%,仅6.6%学生的考取中职学校教师资格证。89.8%学生认为校领导重视学生去考教师资格证,因为学生参加教师资格认证考试培训时间基本上是1-3个月,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校领导对大四学生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培训采取不干预的态度。51.1%的学生报考教师资格证的目的是热爱教师这门职业,38.1%的学生是为了增加就业砝码。以上调查表明,教师资格证对大学生就业影响比较大。

在我国,教师资格证考试内容基本上是教育学考试、心理学考试以及普通话测试,笔试、普通话测试过关后,再进行一次课堂教学和体检过关即可获得教师资格证,但这种考试方式过于笼统,既没有时间限制,更不利于中职学校选拔专业教师。在这次问卷调查中,64.3%的学生认可现有的教师资格认证方式,只有1%的学生持不支持态度,可见学生对教师资格认证的意义暂时还没有一定深度的认识。教师资格证是教师职业专业化的起点,51.7%的大学生赞同教师资格证考试内容更具体化,需涵盖职业道德专业化、学科知识专业化、教育教学知识专业化、教育教学实践这四个方面的内容。针对我国现有的教师资格证终身格局,61.9%的学生希望打破终身格局,赞成逐步推行5年一周期的教师资格定期登记。在涉及对“双师型“教师的内涵理解这个问题中,根据我国中职学校的实际情况,所给的四个答案都可入选,因此学生仅从字面上即可找出答案,但如真的想成为中职学校的教师,那么“既具有教师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又具有技师(或其他高级专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和能力的专业教师”则是最佳答案。68.8%的学生认为中职学校有必要设置教师专业标准,并且认为教师专业标准是职业教育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基础和依据,能为职业教育教师的培训项目和课程开发提供依据,能促进职校教师专业化成长。由此看出,大学生对中职学校教师资格认证的认识虽不成熟,但从某些方面反映出大学生对中职学校教师应有的水准还是有着很清晰的概念。

三、调查结论及建议

(一)制定中职学校教师资格认定标准应以教师专业素质和能力为基础

从调研可知,中职学校教师应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相应的文凭学历,具备承担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具有较高的普通话水平、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具有一定的职业经历或经验和能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专业素质。针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首先,不管教师如何分类,任何教师都应具备职业教育特性,必须掌握所教班级的相关行业专业基本知识和行业专业能力。其次,中职学校缺乏专业教师,在学历方面可以适当降低要求,在专业能力认定方面可以提高要求。教师专业素质和能力是中职学校教师资格认定标准的关键,这样可以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价值取向。另外,中职学校教师资格证认证制度强调专业能力固然重要,但还应重视教师师德等基本要求,如加强教育心理学、教育教学常规等方面的培养。

(二)明确中职学校教师的任职资格应以培养“双师型”教师为主线

中职学校教师应是集理论、技能、师范于一体的复合型人才。中职学校教师任职资格包括入职资格和专业技术资格。一方面,根据我国中职学校实际情况,入职资格可灵活放宽,可引进中职学校毕业留校、高职院校或者非师范类普通高校毕业的专业教师以及从行业企业聘用的兼职教师,先缓解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短缺的现象,再通过教师资格考证培训、考试和考核去获得教师资格证书。另一方面,应严格审核中职学校教师的专业技术资格。按照高级讲师、讲师、助理讲师以及高级实习指导教师、中级实习指导教师和初级实习指导教师的评定要求,达到合格才能给予中职学校教师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促进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的队伍建设。

(三)完善中职学校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是教师评聘、绩效实施的前提

1.更新中职学校教师资格。我国部分中职学校是普通高中或者普通初中转化而来,其中大部分教师仍持有当初的普通中学教师的教师资格证书,这既不利于教师在职业教育教学岗位的成功转型,也对成功转型教师今后的职称评定和任职产生影响。另外,职业学校教师资格推行5年一周期定期注册,应打破教师终身制。

2.教师资格认证与教师评聘一体化。以往教师评聘一致的做法偏离了择优聘任的目标,不能体现公平竞争的原则。终身教育观以及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完善中职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如对教师资格证书采取年限政策、按照中职学校生师比增加中职学校教师的人事编制等。笔者建议,建立教师资格认证与教师评聘统一的社会机构,提高教师资格证书的含金量和职业教育工作质量。

3.制定“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标准。根据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历程,在获得教师资格证书的基础上,鼓励教师考取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即先实行“双证书”资格标准。“双师型”教师不仅要成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指导方面的专家,还要成为职业道德的表率,因此“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标准除要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外,还要有行业企业的从业经历,这样才能提高中职生对教师教学的认可度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建立中职学校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有益于培养教师的专业成长,有益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也有益于教师的评聘机制建设。通过中职学校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渠道,中职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一定会有一个质的变化,这样就更易实现中职学校教师个人的全面发展和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查吉德.职业教育教师资格制度研究[R].北京:教育部、财政部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之“职业教育教师资格制度研究”课题组,2009:44

[2]曹茂甲.我国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制度研究评述[J].职教通讯,2012(13)

4.4学校安全检查整改制度 篇四

为贯彻“预防为主、单位负责、突出重点、保障安全”的安全方针,切实把预防工作和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制度落到实处,强化岗位安全责任,确保集团财产和人员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一、预防与排查

1、岗位安全责任:

校长为学校安全第一责任人,对学校安全工作负全面责任;每一位教职员工应落实岗位职责中的安全责任要求,确保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和后勤工作的安全,保证学校和广大师生的安全。

2、安全大检查

定期(开学前,放假后,每月一次)或不定期,团支部会同总务处、教导处等处室对学校进行安全大检查;各班主任每月应对本班级安全隐患进行自我排查。

3、每日巡查

值日教师每天应对校园安全进行检查,检查出来的安全隐患,应及时通报到相关处室或班主任,按相关制度存档备案。必要时应予以通报,下发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

二、报告与整改

1、安全隐患报告

(1)学校的每一位成员均有发现、报告和处置(能力范围内)安全隐患的义务。

(2)排查出来的安全隐患,应及时报告责任处室,责任处室应及时、妥善处置,消除安全隐患。

2、安全隐患通报与整:

(1)安全隐患必要时可以通报的形式,予以通告。(2)安全隐患通告的责任单位应及时整改被通告的安全隐患。

(3)对经常出现或较严重的安全隐患,责任处室应对班级负责人下发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并督促限期整改。

三、处罚与奖励

1、安全隐患被通报,情节轻微,:视情节对责任人或单位按2-5分/次予以处罚。

2、安全隐患严重,下发整改通知,未予整改或及时整改:视情节对责任人或单位按5-10分/次予以处罚。

3、安全责任事故:视情节按10-15分/次予以处罚。严格执行“一票否决”制,主要责任人取消当年度评先资格。

5.学校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改制度 篇五

1、学校校长本单位安全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安全 工作负全面责任;每一位教职员工应落实岗位职责中的安全责任要求,确保教育教学活动和广大师生的安全。

2、学校安全领导小组成员负责校园安全排查、整改。

3、发现问题要及时报告,及时排险,确保师生生命安全。

4、隐患排查做到一周一小查,一月一大查,将安全排查和整改工作进行总结和汇报。

5、重大的安全隐患要及时报告,争取上级领导的帮助解决。

6.学校行评整改报告 篇六

创人民满意学校及民主评议学校行风工作整改报告

我校在2008年创建人民满意学校及民主评议学校行风工作中综合得分98.046分,虽然离满分100分仅差1.954分,已属相当高的分数,但是在全市学校的排行中却远远地拉在了后面,仅仅居中间,这说明与兄弟学校相比,我校还有一定差距,还需要更多的努力。行风评议工作的社会影响很大,涉及面广,关系到我校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关系到全校师生良好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的建立,关系到教学质量的提高,关系到和谐校园建设,关系到我校形象。因此,针对在评选过程中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提出的意见建议,我们做了认真梳理,同时,深入开展“校长进社区,教师进家庭”活动,强化学校、家庭、社区之间的沟通,进一步征求意见,认真研究制定整改措施。确保问题迅速得到改进,塑造良好的教育窗口形象,更好地为学生、家长和社会服务。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着眼学校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针对学校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抓好整改动员和舆论宣传工作。把全校教职工特别是各处室、系干部的思想统一到评议整改上来,教育大家要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认识整改工作的重要性,从维护学校形象的角度认识整改工作的紧迫性,从完善学校管理,提高全校教职工素质,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认识整改工作的必要性,实现“要我改”为“我要改”的思想飞跃,为创一流品牌名校努力。

二、整改内容和任务

根据市教育局反馈的我校在2008年创建人民满意学校及民主评议学校行风情况,结合开展“校长进社区,教师进家庭”活动,针对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提出的意见建议和学校行风校风评议中自查出的问题,学校决定有针对性地抓好三个方面的整改工作:

1、加强师风师德建设,加强教师的业务培训,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2、树立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为家长服务,为社会服务。

3、加强学校硬件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改善校容校貌,美化校园环境。

三、整改措施及要求

1、抓好学习,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学校利用假期召开全校教师培训会。通过培训会,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增进教师参与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整改工作的积极性,激发创造性,推动学校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整改工作的深入开展;通过全校教师培训会,营造氛围,明确责任,增强老师的危机意识,强化教师的师风师德建设,通过交流和相互学习,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为新学年学校开学工作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打下基础。

2、措施得力,标本兼治,整改到位

(1)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团队,树立一面德育旗帜。以师德为抓手,教师专业化发展为支撑,强化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职业道德建设,不断提高教师队伍政治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加大对干部、教师培训力度,全面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岗位职责,加强检查考核,进一步健全竞争激励机制,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和富有创新精神、具有金融学校特色的具有较强

综合素质的干部教师队伍,为学生提供良好服务,创人民满意的教育。更新教育观念,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促进学生的专业成长与可持续发展。

(2)树立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解决实际问题。围绕“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指导思想,各部门都要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服务意识,特别是对于一些直接为师生服务的部门,如总务处、学生处,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加强学生食堂、宿舍的管理,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学生的困难,我们要想办法给予解决,切实从方便学生生活出发,为广大师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

(3)明确责任,分工合作,认真整改落实。各部门要制定涉及到本部门的问题整改方案进行整改,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好工作,对需要几个部门联动整改的,以第一责任单位为牵头单位组织协调整改工作。没有涉及到的部门也要认真进行自查,防微杜渐,进一步抓精、抓细、抓好行风工作。学校纪检部门做好时时督促检查。形成全校各部门齐心协力、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努力将我校的行风评议、和谐校园建设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

四、整改落实,成效显著。

1、学校塑胶运动场已建成并发挥作用,塑胶操场非常漂亮,各种运动器材为师生的运动锻炼提供方便,周围的运动文化墙则营造出浓郁的运动文化氛围。各类有组织的运动比赛、社团活动以及运动会等大型的学校活动时常举行,大大丰富了师生的课余活动,使金融校园更富有吸引力。

2、学生浴室和智能化洗衣房的投入使用,解决了学生校园生活的迫切问题,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生活条件,更提升了学生的校园学习生活质量。

3、食堂管理更加规范,卫生达标,饭菜花样繁多,口味多样,质量上乘,价格公道,不仅吸引了更多的学生就餐,也为学校的年轻单身教师提供了生活便利,赢得了一致好评。开学以来的各项检查调查及民意测验均证实了这一点。

4、优雅的校园环境,陶冶师生情操。学校办公楼悬挂古代思想家教育家画像,张贴教育名言警句,学术氛围浓郁;配置高档盆景,清新雅致,翠绿的花草生机勃勃,使人心清气爽。教学楼悬挂校风校训、张贴名人名言。校内宣传橱窗精心设计,学校花坛内、塑胶运动场旁安插温馨提示标牌……学校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传递着文明的信息,整个校园给人以自然美和人文美的熏陶,使广大师生享受着工作的快乐、学习的快乐。

总之,通过一段时间的整改落实,我校各项工作均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校容校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学校规模迅速扩大,社会声誉日益提高。今后,我们将继续坚持“以大学的精神引领师生,以名牌高中的姿态办职业教育”的精神理念和不懈追求,秉承“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满意、让自己满意、让社会满意”的办学宗旨,坚持“塑品牌学校,做品牌教师,育品牌学生,点点滴滴树品牌”的办学目标,进一步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创建人民满意学校。

郑州市金融学校

7.学校制度整改报告 篇七

江苏省常熟市外国语初级中学自2008年8月成立以来,高度重视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将依法治校、依法执教、依法育人工作作为头等大事,列入学校的重要工作日程,纳入学校整体规划之中,坚持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相结合,以人为本与严格管理相结合,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结合。

一、建立、完善各类管理制度,为学校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自建校以来,学校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在汲取了兄弟学校好的管理办法和经验,并结合实际情况后,学校制定了《常熟市外国语初级中学管理制度汇编》,对建立正常的学习和工作秩序,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校风均起到了重要作用。

《常熟市外国语初级中学管理制度汇编》共分“综合篇”“党建篇”“职责篇”“教学篇”“德育篇”和“后勤篇”六个部分,涉及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是学校管理规章化、制度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汇集了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经验。

二、积极打造民主法治校园,为学校健康和谐发展提供保障

法治的前提是民主,因此依法治校也要通过民主管理来实现。

教工代表大会制度是学校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学校高度重视教工代表大会,不断健全和完善教工代表大会制度。首先,严格执行教工代表选举方案,民主推选出责任心强、业务过硬、能代表全体教职工意愿的教工代表。其次,定期召开教工代表大会,有关学校发展大计的发展规划,有关教职工绩效工资考核方案等与教职工切身利益有关的重大事项,都要通过教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

校务公开制度是学校民主管理的重要举措。学校在依法治校过程中,凡是涉及财务收支情况、物资设备采购、教职工福利待遇、干部人事任免、教师职称评定等学校改革发展和教职工切身利益以及学校招生、收费项目、收费标准等社会公众利益的,做到公开办事制度、公开办事程序、公开办事结果,自觉接受师生和社会公众的监督,切实推进校务公开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为了更好地落实民主管理,畅通民主渠道,学校专门在校园网上开辟了“校务公开栏”“校长信箱”等栏目,确保校务公开的全面性、时效性和透明度;设置家长开放日和家访制度,虚心听取家长对办学治校的建议和意见;设立党风和行风监督制度,聘请社会各界人士代表担任学校党风和行风监督员。

三、不断创新管理机制,形成学校健康发展的合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多年来,学校坚持依法治校,建立健全一系列规章制度,使管理工作常规化、制度化、规范化,同时在学校管理、学校特色建设方面努力探索新思路新方法,促使学校持续健康发展。

1. 干部、教师队伍建设初见成效。

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的过程,也是提高干部和教师队伍素质的过程。

首先,学校严格执行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制度,选拔、培养了一批有现代学校意识的优秀教师充实到行政干部队伍中来。这批中层干部不但是教育教学上的骨干和标兵,也是学校提高执行力的关键。由于选拔公开公正,竞聘干部个人素质过硬,保证了学校日常工作的精细化和学校发展的创造性。其次,强化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升,一大批有个性有特长的青年教师茁壮成长。

2. 抓养成教育,注重习惯培养。

在培养学生的行为规范方面,学校每年暑假对初一新生进行衔接教育,规范学生基本言行,培养良好习惯;同时以学校常规检查为抓手,加强学生常规行为的养成教育,引导他们自尊自省,自强自立,努力养成良好的习惯。此外,通过班级黑板报、召开主题班会等形式,不断强化学生行为中的文明意识、学习上的主动意识。

3. 发挥家长作用,增强家校联系。

每个家庭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每个孩子的言行举止也在效仿着家长。学校注重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在新生入学的第一学期就组建年级家长委员会,每学期进行家长学校活动,认真研究改进家长会的内容和形式,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增强家长的教育意识。通过家委会和家长进课堂活动等,鼓励家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教师评价中来,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紧密联系起来。学校还特别注重和家长沟通渠道的建设,通过家校路路通平台、QQ、微信等多种途径,建立学校与家庭沟通的桥梁,及时互相通报学生的相关情况,发挥家长作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4. 以学校为主导,实现“三位一体”育人机制。

促进学生全面、健康而有个性的成长,仅靠学校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家庭、社会的协同配合。近年来,学校注重协调好与社会、家庭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形成了以学校教育为龙头、家庭教育为基点、社会教育为依托的三位一体的社会化管理体系和互动制度。学校党总支开展了“公交站台护学岗”活动,每天放学时段组织党员教师到学校附近的公交站台值勤,为学生安全候车、有序上车保驾护航;组织教师志愿者积极参与社区服务,在双休日来到社区,指导学生假日学习生活;与常熟理工学院、虞山尚湖度假区、常熟市农科所结对,安排专家来校讲课,不定期组织学生前去参观学习。

学校的实践表明,构建一整套完善的现代学校制度,学校能依法自主办学,实现民主参与、科学管理、社会监督,就可以激发学校的办学活力,可以促进学校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摘要:现代学校制度是一种适应时代要求的学校制度,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与战略选择,也是现代学校发展的基础。江苏省常熟市外国语初级中学高度重视建设现代学校制度,不断创新管理机制,促使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不断提高。

8.学校制度整改报告 篇八

职业院校作为一个重要的办学机构,经历了多次管理改革,但是没有形成现代学校制度、没有可靠的治理结构是收不到实效的。同时,由于对职业教育重视和研究不够,往往参照高校或普通中学管理改革的政策,适应不了职业教育院校办学管理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这次《决定》对这些问题给予了充分的考虑和具体的政策要求。

《决定》提出,完善现代职业学校制度,从制度建设的层面提出了现代职业院校制度建设的要求,比如中等职业学校校长负责制、公办高等职业院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下放学校自主权,完善治理结构,提升治理能力等。这不仅有利于完善现代职业院校的领导管理体制和教师管理体制,更重要的是,根据职业教育自身的规律,强调了职业院校的特色,为提高职业院校办学和管理的专业化水平奠定了重要基础。如建立学校、行业、企业、社区等具有不同利益诉求的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学校理事会或董事会,从基层学校组织上落实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制定校长任职资格标准,推进校长聘任制改革和公开选拔试点,可以纠正一些地方不考虑学校领导专业特长和相关资历,把学校作为安排照顾干部的蓄水池的问题;完善体现职业院校办学和管理特点的绩效考核内部分配机制,可以改变中等职业学校照搬普通中学模式带来的不符合职业教育规律的负面效应。

以前提完善现代学校制度,主要是在综合性大学等高等学院,现在在职业院校也明确提出,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引进学校“治理”的概念,使得学校可以依法办学,实现真正的现代化。如果现代职业学校建立不起来,也就谈不上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了。

9.学校安全整改报告 篇九

安全隐患整改报告

甘谷县教体局:

12月20日,教体局安全生产检查组对我校安全安全工作进行了全面检查,发现了许多问题,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安全管理,全面落实安全隐患治理工作要求,有效遏制学校安全事故的发生,促进学校平安稳定,根据教体局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学校安全隐患整改措施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十九大精神和安全发展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全面落实学校安全责任制,进一步排查治理影响学校安全的事故隐患和薄弱环节,以治理重大安全隐患,防范重大安全事故和责任安全事故为目标,切实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

二、领导小组及成员

校长王亚君任组长,各班班主任为组员的安全工作小组。

三、工作目标

全面排查事故隐患,狠抓隐患整改工作,进一步深化专项整治,推进学校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的落实,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及重大危险源监控的长效机制,强化学校安全管理基础,以实现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防范安全事故,维护学校平安稳定为目标。

四、安全隐患

1、部分学生缺乏消防知识,不会使用灭火器,演练开展不够。

2、教学楼教室极个别日光灯悬挂不牢,有随时脱落的可能。

3、校园内晚上照明较黑,走廊照明缺少,安装不多,部分损坏。

4、门卫室缺少警用器材。

5、校门口缺少车辆减速带和提示标语。

五、整改措施:

1、学校已经在近期又开展了由全校师生参加的三次消防演练和一次消防讲座;

2、对教学楼中极个别的悬挂不牢的日光灯进行了加固和更换。

3、在校园内加装了中型射灯和维修了不亮的路灯,走廊里又安装了12组LED灯,对损坏的灯具进行了更换。

4、给门卫室添置了警用器械。

5、正在积极联系工人,修筑车辆减速带。并联系了广告公司安装车辆提示标语。

六、今后的打算和做法: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学校要切实加强对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组织领导,进一步落实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健全工作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全面完成各项治理工作任务。

2、加大宣传、提高认识。根据学校实际,全方位地对师生及家长进行安全教育。首先,利用安全教育课,针对各年级学生年龄特点采取相应的教育方式。其次,积极开展安全应急预案演练,不断提高师生应急自救能力。

3、突出重点,狠抓治理。要突出校舍、活动、交通三个治理重点,以师生人身安全为中心,抓检查、抓隐患治理,促平安稳定。学校要在防范和隐患治理上下功夫,加快隐患排查治理力度和进度,做到排查不留死角,整改不留后患。对查出的各类隐患,要不讲困难、不讲条件,必须整改到位。

4、任重道远,常抓不懈。我校将校园安全工作作为今后一项长期的工作,深究深挖,常抓不懈,努力营造师生工作和学习的良好环境。

甘谷县特殊教育学校

10.学校减负整改报告 篇十

1.是否做到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

严格执行规定作息时间,学生在校时间为每天 8 小时,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随意延长在校时间。不得安排早晚自习(住校生有早晚自习),早晨上课时间不早于 8:00。根据学校实际和季节,合理安排午休 1 小时,保证中学生睡眠时间不少于 9 小时。5 月 1 号以后按规定从新安排时间.2.是否能规范教辅资料使用。

法定开设的所有课程,每门只使用一本经审查通过的教辅用书。严格控制学生的用书、练习资料,不得擅自增订和购置课外书本和练习提纲。按照市教育局从《XX 省教辅材料评议推荐目录》中推荐选用的《XX 市教辅材料推荐选用目录》,选用征订教辅资料。

3.是否能严格执行课程设置方案。

必须严格按课程设置方案开全开足各类课程。坚决执行“三不准”要求:不准随意增减科目;不准随意增减课时;不准挤占艺术类、体育类、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等课程课时。学校要组织好阳光体育运动 1 小时、体艺 2+1、科技、社会实践活动等,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

4.教学进度和难度情况如何。

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组织教学,不得随意加快教学进度,不得随意拔高教学要求。我校达到要求。

5.学生作业总量情况如何? 每天家庭书面作业总量控制在 1.5 小时,初三作业量适当增加。提倡布置阅读性、探究性以及体验性的课外作业。

6.是否能严格控制考试次数和难度。

初中一、二年级以校组织期中、期末考试。学校没有组织月

考周考;考试内容没有超出课程标准;没有把考查科目作为书面考试来进行。

7.采用何种改革评价方式 在评估考核中,学校要把学生品德发展、身心发展、兴趣特长、学业负担情况与学业发展水平同等纳入评估体系。学校对教师业务绩效考核中,要突出“轻负担、高质量”的理念,把所教学生的课业负担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减少考试成绩的评价比重。积极完善对学生的评价办法,多用鼓励性评语。

8.是否能严格禁止节假日补课。

没有组织学生在寒暑假、双休日、节假日、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在校内以任何形式、任何名义进行补课,也不得以任何名义和形式借用校外场地进行补课,更不得以节假日补课为名向学生收取费用。

9.完善监督机制采取何种措施 学校积极畅通监督举报渠道,设立举报电话,在校门口醒目位置向家长和社会公示。

11.学校制度整改报告 篇十一

1.从国际上看,20世纪90年代,国际上有一种教育趋势叫“再造教育”“再设计教育”,就是主张把企业的一些管理思想和方法引进学校,重新设计教育内容与过程,以便大幅度提高教育质量,其实这就是“经营学校”管理思想的萌芽。

新世纪即将经历的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知识社会的转变,将会引起一场新的管理革命和知识革命。

就教育而言,管理的对象主要是一个教育组织单位内部的人与物。相对来说,管理作为一个系统,它是封闭的,它强调学校的教育教学计划、实施、检查、反馈等过程;而经营则以开放的态度来对待教育教学质量的管理,它不仅重视过程,而且注重教育成本、资金运作、投入产出、注重教育资源和智力资本的利用和开发,注重教育教学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它不仅要考虑学校内部的管理,还要考虑学校与社会的沟通。学校的形象塑造和社会声誉等等。

2.从国内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学校的经费来源、招生计划、学生毕业去向及教师来源等均是政府的事,校长的主要工作就是管好这些学生和老师,用好有关经费……目前,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正在影响教育体制的深刻革命,政府与学校关系的变化,势必引起学校外部和内部关系的变化,学校管理的作用、内容和方式也会随之调整和变化;这几年的历程,我们明显感觉到,学校外部的变化在影响着学校各方面的变化。同时教育本身体制改革的深入,促进了学校与市场的关系日益密切。学校面临诸多问题:如教育拨款有限,入不敷出,必须另开财源;单靠上级指派师资难如人意;私立学校不断发展趋势下的生源竞争,是必然的;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由于生源有限的问题,热点学校人满为患,事业兴旺;薄弱学校则生源不足,趋于消亡,学校之间的竞争日趋白热化……这就要求学校管理要从单一的行政管理型转为经营管理型。也就要求校长既懂得教育规律,又要懂得经济规律,要研究教育与经济如何有机结合,要求在实践中用市场的观点审视教育的问题,用市场分析的方法解释教育问题,把经营管理思想引入教育,构建适应教育特点的经营模式,寻求可持续发展的第二曲线,即学校的管理引入市场的竞争和经营机制。

3.从我国加入WTO后教育的情况看,我国在WTO《服务总协定》的第三款第74条、75条、76条、77条、78条,把“初等教育服务”“中等教育服务”“高等教育服务”“成人教育服务”“其他教育服务”都定位在开放的服务行业之中,服务行业在WTO中,归于“不开放”“半开放”“全开放”三类中的“全开放”行业。

把教育列为开放的服务业中,学校不再是“上层建筑”,更不是“阶段斗争的工具”了。学校的产品不是学生,学校的产品应是提供优质的教育和优质的服务。学生既是受教育的“客体”,也是自主学习的“主体”,更是享受学校优质教育和服务的“客户”。当然,这个服务不是狭义的服务,而是从后勤保障、质量监控,到打造环境,创造从浅层到深层的校园文化,都是服务,而这一切服务都是需要精心策划、悉心经营的。

经营学校应树立六大意识

第一,确立服务意识

“顾客是上帝”“服务第一”是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理念,教育也是服务,学生不是管理对象,而是服务对象。确立服务意识是经营学校的思想前提。

随着多元化办学机制的形成,民办教育的兴起,民办学校公开提出学生是上帝,我们的教育要让上帝满意。那么拿什么让上帝满意呢?一是优质的质量,二是优质的服务。如果我们的学校没有很强的服务意识,那么学校今后的生存就会遇到极大的挑战与危机。

学校要牢牢树立起服务意识,树立起为纳税人服务的义务,应认识到学生是“衣食父母”,保护他们就是保护自己的经济基础。因而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努力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教师要放弃“师道尊严”,蹲下来和学生谈话,尊重学生人格,改变师生关系,树立师生“民主平等”的观念。现在出现“学生怕老师,家长怕学校”的现象是不正常的,所有教师、职工都要学会微笑,要有换位意识,微笑上岗,礼貌服务,爱学生如爱子女,敬家长如敬亲友。特别是校长应该有为学校长期发展的服务意识。理想的校长应该把学校的发展视同自己的眼睛一样。

第二,确立质量意识

质量是市场经济永恒的主题,同样应成为教育的命脉,“质量至上”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不会过时。质量是学校品牌的核心,学校的当务之急是必须应对市场经济的要求确立新的质量观,树立“市场欢迎,质量就好;市场否定,质量就差”的理念。今天,所有的学校不得不面临这样一个现实:学校越来越多地受社会选择,受社会评价。一所学校的质量怎么样,好不好,很大程度上不是看上级行政部门是否对你说“OK”。而是家庭、社会对你的评论已显得更为重要。所以学校要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加快调整布局,优化结构,苦练内功,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在学校办学主体多元结构的形成,教育的经营时代,学校所给予学生的不只是漂亮的校舍,先进的设备,而是这些投入将带来怎样的效益,诸如校舍、设备的利用率如何,以及能给学生带来多少知识、技能。当然,学校不同于企业,不能以盈利为目的,要注意教育机会均等等问题。实践证明,在视质量为生命的理念指导下,通过相关的改革,仍然能使学校立于不败之地。

第三,确立品牌意识

两者相争勇者胜,勇者相争智者胜。特色品牌是市场经济中成功企业的制胜之道,也是学校走上名校之路的必然选择。“当无形资产大于有形资产时,企业就成功了。”根据全球著名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公司的分析报告,《财富》杂志排名前250位的大公司有近50%的市场价值来自于无形资产,其中品牌价值无疑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学校也一样,教育在越来越开放的大环境下,许多学校经营者意识到,一个有实力的学校品牌不仅可以使学校获得更多的“超额利润”,也可以不断提升办学品位、带来更好的社会效益。如何提升学校品牌价值则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话题(多少家长千方百计把子女送进名校、品牌学校,也不考虑孩子适不适应,似乎只要进了“名校”,孩子就前程似锦了)。学校应确立以特色和品牌立校的办学理念。在办出特色、打造品牌上狠下功夫,才能以较强的实力、鲜明的特色、公认的质量取胜。学校还应千方百计精心策划,利用强势媒体,采用一系列营销手段,广为造势,强力宣传,提高学校的知名度、美誉度和信任度。塑造和整理理想的学校形象,达到创办特色名校的目的。

第四,确立成本效益意识

企业要考虑投入成本和效益产出,办学也是如此。在今天的市场经济时代,将教育划人产业范畴已经无可非议了。人们普遍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政府

应承担的公益事业,而且也是一个具有投资价值的服务领域,教育应该吸收经济领域中许多成功的做法,考虑资源利用效率。学校应在尊重教育规律的前提下,尊重市场经济规律,降低成本,增加效益,把学校当作“企业”来经营。提高教育质量,培养社会合格人才,这始终是办学的最高宗旨,而如何在这一宗旨下,尽可能地提高办学效率,需要从教育和经营两个方面综合考虑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因此,对教育资源进行专业化的经营显得犹为重要。学校要通过布局结构调整和资源重组,盘活现有教育资源,提高经费投资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五,确立资本运营意识

随着教育市场的开发、开放,学校可以把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都看作可增殖的资本。资本经营不仅限产权经营活动,如联合、兼并、参股、控股等形式,还包括可以使资本得到最大增殖的一切活动,如无形资本经营、实业资本经营和金融资本经营等(名牌学校以自己的校名和名师名校长作为无形资产或还以出售冠名权的方式增加学校资产总量等)。

所以,学校要提高无形资本,从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打造师资品牌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转变教师的观念,观念的落后,意味着一切的落后,要从学习人手,树立继续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努力构建学习型组织,使教师成为学习型教师,朝着教师专业化方向发展。我认为:“学校的差距不在于规模和条件,而在于教师群体的学习能力的差距,教师的差距不在于他们学历,而在于业余的学习差距。”通过学习反思,不仅转变教师的观念,同时还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和文化修养,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教科研能力。与此同时还要重视骨干教师的特别培养和关心。管理理论“二八律”告诉我们,学校的80%工作、成绩及其品牌都是20%的骨干教师打造出来的。20%的骨干教师为学校赢得声誉。为此学校要精心策划制订教师继续学习、骨干教师培养和名师工程的周密、详细、可行、有效的计划和规划,并付诸实施。这是提高学校无形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学校品牌含金量的核心工作。

第六,确立改革创新的意识

12.学校制度整改报告 篇十二

关键词:中小学校,会计制度,工作要点

近年来, 随着我国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中小学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中小学校的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财政部印发了修订的《中小学校会计制度》 (财会[2013]28号) , 要求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笔者结合自身在教育系统财务管理岗位上工作多年的实践, 探讨目前我区中小学学校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新制度下应重点规范核算的地方。

一、目前中小学校会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会计核算基础较薄弱

目前中小学校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校、幼儿园, 与高校及其他行政事业单位相比会计核算基础仍较为薄弱, 会计核算水平相对较低。一是会计机构不健全, 会计人员数量不足, 专业化水平不高。农村中小学、幼儿园会计人员专业素质较低, 兼职人员较多, 且流动性较大。以丹徒区为例, 共有各类教育单位、学校、幼儿园57家, 会计人员共有63人, 平均每单位会计人员1.1人, 其中有会计资格从业证书的占46%, 无会计资格从业证书的占64%。二是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岗位责任制、内部监督机制履职不到位。三是会计核算水平普通不高, 电算化及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系统使用效率低下。

(二) 资产管理存在薄弱环节

学校固定资产管理长期薄弱, 目前仍较混乱。主要表现在:一资产管理职责不清, 没有明确归口管理部门, 没有明确资产的使用和保管责任;二资产管理不严, 没有建立完善的资产台账和定期盘点制度, 资产领用登记手续不全现象普遍存在, 账实不符, 账账不符情况严重;三有关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不及时, 甚至不做账务处理, 比如接受捐赠的资产、上级统配的资产、以及处置布局调整后的闲置校产等都成为了会计核算的空白点。

(三) 预算管理效率低下, 预算绩效评价欠缺

国家将义务教育经费全面纳入财政预算, 由各级人民政府依法予以保障。江苏率先对农村中小学各项经费提供更有力的财政保障, 幼儿园也逐步纳入财政保障体系。但在现有的预算管理体制下, 农村中小学、幼儿园还存在以下不足:①预算编制不全面, 重财政供养人员经费支出编制, 轻日常公用经费支出及建设费用支出的编制;②预算编制粗糙, 项目不细, 存在无预算、超预算, 预算执行进度偏快或偏慢现象;③决算与预算存在相互脱节, 口径不一现象;④普遍缺乏预算管理评价监督机制、经费使用绩效评价制度、重大项目经费使用考评制度。

二、新制度下学校会计工作中的要点

(一) 及时按要求将学校基建账、食堂账相关数据并入财务大账

原制度下, 学校的各项基本建设项目仅按照国家有关基本建设投资会计核算的规定进行单独建账、单独核算。随着教育事业的大力发展, 学校建设投资项目繁多, 笔者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发现, 学校基建账登记不完整、不及时、不准确, 建设资金支付业务只在财务账中反映, 两账脱节现象较严重, 在统计上报有关数据时甚至无法取数。新中小学会计制度明确规定:学校在按国家有关规定单独核算基本建设投资的同时, 将基建账相关数据并入本校财务会计“大账”。新制度设置了“在建工程”科目, 学校应当至少按月根据基建账中相关科目发生额, 在本校财务会计“大账”中按照新制度对基建相关业务进行会计处理。

原制度下, 学校食堂账单独核算, 游离于学校“大账”之外, 成为转移收入、违规支出的“重灾区”。新制度强调实行“一所学校一本账”, 明确了中小学校 (幼儿园) 食堂伙食费收支应单独核算并定期并入财务会计“大账”, 同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应当披露本校食堂单独核算的会计报表。

(二) 采用收付实现制的同时, 部分经济业务应采用权责发生制

随着教育的发展与改革, 许多学校的规模及品位不断扩大提升, 相应建设工程的欠债也在不断产生。据统计, 截止2013年底, 丹徒区教育系统的地方政府性债务达12768万元, 数额庞大。因行政事业单位采用收付实现制会计核算, 多数学校财务账面上没有反映或仅部分反映了欠债数额。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 防止债务化解过程中的舞弊现象发生, 在新制度的指导下, 学校会计人员应按照权责发生制, 悉数将单位欠债数据挂账反映, 做到每笔债务清楚, 每笔数据准确, 有证可询, 有据可查。笔者认为这是新制度下学校会计必须完善及补救的重要工作。

(三) 增强预算管理意识, 重视预算编制及执行

自2000年公共政府改革开始, 部门预算的重要性、严肃性越来越强, 中小学校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校长应带头认真研究预算的每个环节, 认真分析新形势新环境下学校的各种需要, 把学校全年的支出安排做全、做实、做规范。

学校会计人员在预算管理工作中, 一定要做到:预算内容要“全”, 预算数据要“实”, 预算安排要“细”, 预算使用要“严”。不能仅关注财政供养人员经费编制, 更要把学校维持基本运转的日常经费和保证事业发展的建设经费全部纳入预算, 同时不能忽视政府采购项目的预算安排。编制收入来源要可靠、稳定, 支出要有依据、有标准, 且符合国家政策规定。收入与支出要落实到具体部门或人员, 有的还应具体细化到时间。应该用于公用的不能用于人员, 应该用于日常运转的不能用于建设, 应该用于学生的不能用于教师的, 要保证预算执行的严肃性, 发挥各项资金应有的效益。

(四) 加强国有资产管理, 规范固定资产核算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中明确要求学校要加强国有资产管理, 建立健全学校国有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管理制度, 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提高使用效益。2014年江苏省人民政府出台第95号令《江苏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 地方各级政府也相应出台当地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新《中小学会计制度》也体现了要严格资产管理, 新增设了“待处理资产损溢”科目及其明细科目, 完整反映中小学校资产处置全过程中待处置资产价值和处置收支等情况, 体现和落实了《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综上表明, 进一步规范国有资产的核算将是我们中小学会计的重要工作。学校应建立健全资产内部管理制度, 明确各种资产的归口管理部门, 合理设置岗位, 明确相关岗位的职责权限, 确保各类资产的安全和有效使用。会计人员应明确新旧制度下固定资产核算的主要变化:固定资产价值标准提高, 固定资产核算科目变化, 明确后续支出的会计处理, 盘盈固定资产计价变化。同时应学习掌握固定资产取得、处置、盘盈、盘亏、后续支出等时点的账务处理方法, 并按规定设置固定资产总账、明细账。

三、结语

随着我国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中小学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原1998年颁布实施的《中小学会计制度》已经难以满足现行中小学校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需要。新制度既是中小学校长的“紧箍咒”也是“保护伞”, 我们学校会计人员应结合学校日常财务管理及会计工作, 认真学习新制度、研究新制度, 充分发挥我国教育财会制度建设的又一重大成果《新制度》的实际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上一篇:五一劳动节发朋友圈的祝福语下一篇:公务员考试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