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笔记

2024-08-08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笔记(13篇)

1.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笔记 篇一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方法

一、整合教材、科学安排

复习时要以化学知识块、教材章节、方法与技能相结合的方式整合教材。并按概念和理论与技能的主线形成单元,进行复习。并将计算和实验融合、穿插到各单元中。在整合教材组成单元的过程中,注意感受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和网络,促进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二、注重基础、落实细节

高考要求的化学主干知识有: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周期表,分子结构、晶体类型,热化学方程式,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氧化还原原理,卤素,氧族元素,氮族元素,碳族元素,碱金属,镁、铝、铁,同分异构,烃及其衍生物,糖类、蛋白质、油脂,有机合成材料,物质的量及计算,化学式和结构式计算,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操作,实验室制法,物质的检验、分离、推断化学,实验设计。

高考化学对细节的要求非常严格,书写和表达的正确、规范往往决定高考的成败。为此,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和作业练习,强化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书写的配平;有机化学方程式书写的小分子不掉;有机结构式、结构简式书写中C-C键、C-H键、C=O键、苯环的到位;强化官能团位于左边的正确书写等等。要训练和培养尽量用化学语言进行准确、完整、简洁地表述。并严格化学计算的步骤,运算准确,表达规范。

三、训练思维,注重能力的培养

第一轮复习应在通读、精读教材的基础上梳理、归纳知识,按教材中每章小结的知识网络图形成本章的知识结构。将教材章与章之间的知识网络按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形成知识体系,以便应用时能快速、准确地提取相关知识,解决化学问题。要用“结构——位置——性质”、“原理——装置——操作——现象——结论——分析——评价”、“类比和逻辑推理”、“实验探究”、“建模思想”等化学学习方法,复习掌握化学知识,提升学科能力。

复习中可以精心选择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作为典型题进行分析、训练,加强审题方法、解题思路、解题技巧的指导和总结,加大练习力度,严格按照要求答题,及时反馈、矫正,使解题能力的培养、提高落实到位。

第一轮复习应根据掌握知识的情况,多穿插一些小专题,侧重训练、提高某种单项能力,如:离子方程式书写、离子共存、离子浓度大小判断、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无机元素化合物性质推导、化学计算基本方法(一、二、三、四)、化学实验中的实验原理设计、仪器设计、操作方法设计、有机同分异构体推导(限制条件与不限制条件)、有机分子式确定、有机官能团推导等等。对于多种能力的综合训练,第一轮复习不可涉及过多,以免要求太高,一时达不到,会挫伤学习积极性。

那么如何提高化学成绩呢?

1、找到学不好、成绩差的原因,是因为知识点记不住,还是不能理解,还是其他原因,先分析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2、找到原因后,修改学习方法,想要提高化学成绩,就需要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化学虽然是理科科目,但是还有很多东西是需要背的,如:化学方程式,元素周期表等等。所以,高三学生在学习化学的时候,不能全靠做题,也要花时间去背。

3、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管是学习什么课程,首先要感兴趣才能够学好,不感兴趣而是被逼的去学习,终究是学不好的。

4、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一点不仅仅是针对化学这一学科,而是学习高三其他科目也需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一个好的学习习惯才是你提高化学成绩的前提。

5、要重视化学实验。尤其是化学实验的过程、原理、结果和实验器材的用法等等,都要掌握。

高三化学考试备考指导

1.初步搭建整体知识框架

对不少考生来说,高三化学知识量大、琐碎,记忆负担重,试题综合性强、变化多且新颖,复习难度较大。一轮复习的重点就在于对整体知识框架的建构。有了知识体系结构的支撑,才能进入第二阶段解决综合问题。

建构知识框架要自下而上进行,落实到每一个知识点。对知识层面与方法层面的内容要有所区分,要用方法性内容统领知识层面的内容。

2.联系实际,将知识网络化、情境化

以元素化合物复习为例,考生要关注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元素化合物之间反应的实验现象及反应原理。二是元素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从分类的角度对转化关系进行二维图的记忆。三是有价值的探究性问题,例如,二氧化硫使品红溶液褪色的微粒探究;浓硝酸与木炭加热过程中的反应分析等。

3.重在落实,充分运用每道练习题

考生要用好练习题。在使用这些题目时,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对照知识的复习蓝图将练习题分类,找到每个练习题对应的知识结构;反复强化与犯错内容相关的练习题;不断加强对于该类型试题的理解,逐渐将相关知识吸收、消化;设立专门的改错本,定期将做错的题目再做一遍。这样不但能加深印象,在这个过程中也能内化知识,提升分析问题的速度与效率。

2.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笔记 篇二

一、梳理基础知识, 搭建知识框架要求回归教材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 复习不是单纯的重复, 而是用旧知识的砖瓦建造新的高楼大厦。怎样用好教材来梳理基础知识, 搭建知识框架呢?

1. 以每个专题的核心内容为点

每本教材的首页都将本册书的几个专题以及每个专题包含哪几个单元都罗列出来了, 了解了每个单元所讲内容, 就知道了本专题的核心思想, 将每个专题联系起来, 本册书的基本内容也就心中有数了。比如《化学2》专题1为“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分为三个单元, 分别为“核外电子排布与周期律”“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从核外电子排布到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之间的作用力再到不同类型的晶体, 层层深入, 从微观到宏观, 串联成一条线, 将本专题的内容牢牢把握住。在复习时, 以某一典型物质为模型, 从上述三个方面入手, 将考点涵盖其中, 用各知识点连成一条主线, 从而熟悉整本教材。

2. 以元素周期律作为知识主线

元素化合物这一块内容知识琐碎, 考点繁多, 复习起来难免会顾此失彼, 学生常常不堪其乱。在复习元素化合物这部分知识时, 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领会元素周期律并熟悉元素周期表。教材从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元素原子的半径、元素的主要化合价、金属单质与水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等几个方面, 详细地阐述了元素性质上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得出元素周期律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随着元素核电荷数的递增发生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二、模糊知识的确认要求回归教材

在复习中常遇到一些模棱两可的知识点, 公说公有理, 婆说婆有理, 无法确定。事实是这样吗?这时候教材就是最好的裁判, 从教材中可以寻找到确切答案。在复习物质的量时, 关于阿伏伽德罗常数有没有单位的问题, 不少同学有困惑。《化学1》第7页明确写出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单位是/mol;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历来是比较头疼的问题:盐酸、硫酸等是强电解质吗?盐酸、硫酸是混合物, 而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令人感觉很矛盾, 往往复习到此处不少老师都回避。《化学1》第53页有这样一句话:“强酸 (硫酸、盐酸、硝酸等) 、强碱 (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 以及绝大多数盐在水溶液中能完全电离, 这样的电解质称为强电解质”。所以不必回避了, 盐酸就是强电解质;明矾净水实际上是明矾溶于水后先发生电离, 电离产生的Al3+发生水解, 产生氢氧化铝胶体, 凝聚水中的悬浮物使之沉降。那么Al3+的水解是写成“=”还是“——”呢?在复习时, 学生又有疑问了。《化学1》第67页资料卡中关于Al3+的水解就是用的“=”, 问题轻易解决;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符号问题也可以找到答案……对待这些模棱两可的问题, 学生把握不住的时候, 让学生找到教材中的原型, 印象更为深刻。

“基础不牢, 一切徒劳。”在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过程中不能脱离教材, 数典忘祖, 一味地做题目, 搞题海战术, 这样的复习是没有多大效果的。应当紧扣教材, 以教材为根本, 强化双基, 用题目加以巩固基础知识, 并且在做题的同时将知识点回归到教材, 找到其在教材中的“影子”, 才能用旧知识的砖瓦建造新的高楼大厦。回归教材, 以教材为本, 不仅能解决题目所反映出来的表面问题, 而且能挖掘出知识层面上所反映出来的根本问题, 真正做到标本兼治。

参考文献

[1]丁晓山.高考状元做题艺术一全本[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2008.

[2]王祖浩.化学1 (必修) [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8.

[3]王祖浩.化学2 (必修) [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8.

3.如何提高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效率 篇三

高考备考是一项系统工程。高三的化学复习一般分为三轮进行复习:第一轮,基础知识复习阶段;第二轮,专项复习阶段;第三轮,综合能力提高阶段。高三化学第一轮基础知识阶段的复习是重中之重,只有做好第一轮复习,才能为整个高三化学复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以下是我校在第一轮复习时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研究《考试大纲》、吃透高考试题

《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根本依据,也是考生复习的方向。我们通过认真研究《考试大纲》对化学基本理论部分的具体要求及其题型示例,就会知道高考考什么,高考怎么考,高考考到什么程度。通过对《考试大纲》的学习,我们就会对对“了解”“理解”等各种层次的要求做到心中有数。在熟悉《考试大纲》的基础上,我们对近五年的新课标高考试题进行了认真分析和研究,分类进行汇总,明确化学基本理论对主干知识的考察永远是高考考察的热点。我们通过对高考化学基本理论试题“旧”题新做,充分研究高考考试导向,增加了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减少了无用功,避免了走弯路,切实提高了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的效果。

二、回归课本,构建知识框架

教材是知识和方法的重要载体,也是高考试题的主要来源,离开教材的复习必然是无水之源、无本之木。在每一轮的复习之中,我们都要注意对课本的挖掘和重视。

首先,我们要充分挖掘教材,注重理解。在复习当中一定不要沉溺于复习资料,而忽略了教材。在复习中要以教材作为复习过程的支撑点,在教师的引导下先梳理一遍教材上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寻找自己在高一、高二期间学习的遗漏部分和疑惑点,对基本知识多理解、少死记硬背,弄清楚教材中重要理论的来龙去脉,使教材知识内容结构化和系统化。

其次,我们要整合知识,构建网络。高一、高二所学知识难免有联系不畅、零散的感觉,在高三第一轮复习阶段,除了对基本理论的系统复习,以建立其平面网络以外,还可以在元素化合物、有机化学板块复习中,有意识地用基本理论指导该部分内容的复习,以建立立体网络,达到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融会贯通。一轮复习要突出重点、扫除盲点、加强弱点。思想上要高度重视,要走出“越基础的东西越易出错”的怪圈。

三、重视规范解题、以期达到灵活运用

为了强化知识的落实和能力的提高,可以针对高考化学试题及理综化学部分试题的题型进行强化训练。通过题型训练,总结出每种题型的解题思路、方法和规律。解题能力也只能通过解一定数量的题,才能由量变到质变,使能力提高。对于规范解题,我们的具体做法如下。

1.认真审清题意。根据要求回答,审题时必须理解题意,注意题目中关键的字、词、句。一道化学题包含完整的内容,是一个整体。有的句与句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有的前后呼应,相互衬垫。所以必须总观全题,全面领会题意。答题时必须按题目要求来回答,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2.强化书写规范训练。不能写错别字和不乱写符号,为了减少失误,平时必须认真理解课文内容,过好文字关和符号关。我们教师自身在上课过程中要注意不出现不完整、不规范的化学用语的书写;要有意创设情境,将化学方程式书写置于情境中进行练习,让学生在分析、应用中理解化学用语的含义,感受化学用语的价值,感悟规范化学用语的重要性。

3.注意文字表达。答题过程中的文字表达是否规范、严谨以及合理同样决定着答题的准确性。在复习教学中,必须从严要求,把好文字表达关。平时要有计划地训练与要求学生答题时注意用好字、词、句,注意语句精炼化训练,力求做到消灭错别字,逐步做到词到意出。改进复习方法,多给学生提供表达的机会。

四、加强师生协作、共同搞好复习

复习的过程中目的性很强,任务多,困难大,师生都有很大压力,所以在复习的过程中,师生之间要做到多交流,做到充分的信任和理解,特别是教师要营造一个有效且轻松的教学氛围,教师要理解学生,不要因为学生成绩不好而歧视学生,不要因为学生完不成学习任务而轻易责备学生,相反,教师要不断鼓励学生,多肯定学生的进步,陪他们一同成长。实际上,高三复习中,许多学生由于成绩提高缓慢或达不到自己的理想比教师更着急。另外,学生要理解教师,及时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一个负责任的教师肯定希望花最少的时间取得最好的效果,学生在学习任务重时一定要坚持住,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总之,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是三轮复习中的重中之重,是整个高三总复习的基础。只有关注每个细节,做好每个细节,做好第一轮复习,才能为整个高三复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这需要我们全体化学教师的共同努力。

4.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策略 篇四

首先快速通览全卷,答题按先易后难原则。答题时要认真审题,还应该克服思维定势的影响,不要陷入命题所设的陷阱。例如:省质检理科综合第24题第1问中调节溶液pH试剂的选用,第25题第1问中甲内所盛试剂,这类的题目很有借鉴意义。

其次,实验题和工艺流程方面的试题,应从宏观方面审题。其中实验题要分析清楚题目的要求、完成该实验的方法和手段。工艺流程题应该全面分析清楚物质的转化关系及前后的转化条件,从整体上把握试题要求后,再根据问题精确回答。这里有个答题技巧:考生可能在读题时,对有些转化和实验步骤感到陌生。这时不要慌张,要看清接下来的问题,问题中可能不会涉及这些内容。另外有些问题本身与流程图并无多大关系。例如江苏高考化学卷第17题第1问中,写硫化纳水解的离子方程式,读不懂工业上制备氯化钡的工业流程图,也可以解答。

第三,规范答题。包括书写规范、专有名词不要写错别字,化学方程式要配平、注明条件、写上沉淀和气体符号,看清题目的要求是要回答名称还是符号。简答题要答到要点上,如气密性检查一定要“先关闭活塞”,组成一密闭体系后才有气密性检查的问题。

5.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笔记 篇五

1、整合教材、构建网络

因为教材是教学的依据,同时也是高考出题的依据,所以,对教材的熟悉就是对高考题的熟悉,教材越熟高考题才越发觉得简单。

除了要弄懂课本,还要把课本的知识进行整合,寻找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和网络,这样就能达到“牵一发动全身”的效果,有利于提升综合解题能力。

2、注重基础、落实细节

化学学科中,化学方程式、化学实验操作、化学题计算都要求非常严格,一个符号、一个格式都可能影响最终的结果,所以书写和表达的正确、规范往往决定高考的成败。很多学生每次考完试都是拍大腿——后悔,但是,为时已晚。

因此,在一轮复习中,就要养成注重基础、落实细节的好习惯,从方程式配平到对实验的准确描述都要求步骤清晰,运算准确,表达规范。

3、训练思维,培养能力

化学知识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我们在日常的学习中开拓思路,养成灵活解题的习惯,掌握正确的化学学习方法,复习掌握化学知识,提升学科能力。

6.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笔记 篇六

高三化学总复习是中学化学学习非常重要的时期,也是巩固基础、优化思维、提高能力的重要阶段,高三化学总复习的效果将直接影响高考成绩。

一、复习进度

1、新课结束时间:

集训班已经进入了第一轮的复习。

C2班在本学期的期中考试结束后进入第一轮的复习。

其他快班和重点班将予2009年7月底完成高三化学教材内容。

2、2009年8月----2009年11月第一轮综合复习高一化学第一章----第七章内容,并完成复习资料《导与练》的相应练习题,每一单元训练一套单元练习题。

3、2009年12月----2010年3月底前完成第一轮综合复习高二化学第一章----第八章内容,并完成复习资料《导与练》的相应练习题,每一单元训练一套单元练习题。

二、基本策略

1.研究高考化学试题。主要根据近几年来江西高考形式,重点研究一下江西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发现它们的一些共同特点,如试卷的结构、试题类型、考查的方式和能力要求等,从而理清复习的思路,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

2.关注教材和课程标准的变化。熟悉教材和课程标准的变化,将有利于把握复习的方向和深难度,有利于增强复习的目的性。

3.熟悉考试说明。考试说明(即考纲)是高考的依据,是化学复习的“总纲”,不仅要读,而且要深入研究,以便明确高考的命题指导思想、考查内容、试题类型、深难度和比例以及考查能力的层次要求等。

4.合理利用其他资料。除了高考试题、考纲、教材、课程标准、化学教学基本要求外,获得信息的途径、方法还很多,如各种专业杂志、名校试题、网络信息等。

5.重视基础和培养能力的关系。化学总复习的首要任务之一是全面系统地复习中学化学知识和技能。通常中学化学知识和技能分成五大块: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元素及其化合物、有机化学、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如对化学概念、理论的复习,要弄清实质和应用范围,对重点知识如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等要反复记忆不断深化,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等规律性较强的知识,则应在化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总结、归纳,使中学化学知识和技能结构化、规律化,从而做到在需

要时易于联系和提取应用。同时注意规范化学用语的使用(如化学反应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极反应式、电离方程式以及化学式、结构式、电子式等),规范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力争使基础知识和技能一一过手。

6.注重练习量和复习效率的关系。练习是化学总复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再学习、再认识过程,也是促进知识迁移、训练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但练习量必须合理,以保证质量为前提,避免简单的机械重复和陷入“题海”。通过练习要达到强化记忆、熟练地掌握知识、找出存在的问题、弥补薄弱环节、扩大知识的应用范围和提高能力的目的,从而提高复习效率。

7.回归课本,精读教材,字斟句酌。

系统复习,自始至终都应以教材为本,注意知识的全面性、重点性、精确性、联系性和应用性。对中学(高中)化学知识和技能都要一一复习到位;对教材中的关键性知识(我们常说的考点),进行反复阅读、深刻理解,以点带面形成知识结构;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使用和描述要科学、准确和全面。此外,要重视对化学实验内容的复习。

8、关注苗子生的成长。

7.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的方法 篇七

一巩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纵观近年来的高考试题, 考查的重点都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特别是对于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部分, 试题的分值特别大, 而且基础知识的熟练运用也是做好拔高题的一个前提。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好的复习效果, 我在四本必修书的复习中, 每课的内容用一节课复习完, 要求学生在下节课之前全部背会, 第二节课我用15~20分钟对这一课的内容进行填空测试, 每一课都有50个填空, 测完后我当天就改出来, 对成绩优异的前几名学生予以奖励, 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予以鼓励, 以此来激励每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上进心。事实证明, 通过这种方法, 循序渐进, 再结合平时我细心、耐心的讲解、答疑解惑, 可以使学生逐步树立学习自信心, 由此可不断提高学生复习的有效性, 提高学生的政治成绩。

实验班的学生很聪明也很自觉, 老师讲过的题如果再测, 基本上都能回答正确。如学生测有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容时, 通过训练, 基本上有一半的学生已完全掌握, 可以得满分;如测“政府”的相关知识时, 通过我讲解怎样用这部分知识来答题, 然后让学生通过做题实际操作运用, 学生很容易就能掌握这部分知识, 再遇到类似的考题时学生就能很快地做出来。政治课的学习既要多记, 也要多练, 记是练的基础, 练是记的实际运用。还要教师严爱有度, 既要严格要求学生, 又不能挫伤学生的自尊心, 要帮助他们树立起自信心, 而这一切都要通过老师的耐心帮助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才能做到。

二要认真批改试卷

通过批改试卷, 了解学生哪些知识已经掌握了, 哪些知识还没有掌握, 把学生做得好的和做错的题都记录下来并加以统计, 尤其是客观题, 对每个学生每道小题的得失分率要心里有数, 帮助学生找到错误的症结所在。

三处理好课内和课外的关系

如果考生的政治基础比较好, 如实验班的学生, 那么只要做好上面的两步, 并跟上老师的复习进度, 基本上就可以了。但是如果考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 如普通班的学生, 那就要投入较多的时间来做好第一步, 除了课内要跟上老师的复习进度, 还要安排好课外时间。如抽出时间记忆知识点和知识框架结构、抽出时间做一定量的习题、抽出时间理解和消化课本的重点和难点内容等。在时间的安排上, 前一类学生的课外时间投入最好是每天一个小时左右, 而后一类学生的课外时间投入最少要两个小时, 用40分钟时间记忆、40分钟理解、40分钟做题, 等到基础知识牢固了, 可以适当地减少课外时间的投入。那种靠考前突击记忆的做法是十分有害的, 实践证明:如果平时没有时间, 那么考前更没有时间, 也没有好的心态去记忆, 要把功夫放在平时, 一点一滴地积累知识。

四注意时事政治的积累

从教师方面来说, 要加强对《课程标准》《考试大纲》《考试说明》和高考试题的研究, 把握好复习备考的方向。落实基础要对主干知识进行深化、扩展和推移, 在深钻细研考试大纲教材的基础上, 对基础知识和重点、难点做全面、详细的梳理, 牢固把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列出各章节的复习提纲, 形成知识网络, 从而对知识进行巩固复习。对各类题型进行归类训练, 弄清各类题型的答题思路、方法和技巧, 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失误。要开拓思路, 尽可能地把与本题目相关的内容列举出来, 然后加以适当选择;还要弄清题型的变化特点, 拓宽学生的思路, 提高学生灵活变通的能力。

五要安排好复习时间

要合理安排好每一天的时间。在我校, 第一轮复习时间总体为5个多月:8月中旬至9月底月考之前复习必修一《经济生活》, 10月底月考之前复习必修二《政治生活》, 11月底月考之前复习必修三《文化生活》, 剩下时间至乌市一模之前复习必修四《生活与哲学》以及四本必修书的总复习。考生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 有针对性地突破相对薄弱的部分, 根据自己记忆力较好的时间段记一些较难记的东西, 找出自己理解力较强的时间段做一些自己认为较难的试题。

8.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笔记 篇八

关键词:教学效益;重点;抓手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4-074-1

我们用的教材是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化学知识结构特点编写的。而高三一轮复习是要讲究知识的联系和组合,讲究知识的综合和应用,因此,我们在复习的过程中,就不能拘泥于教材,而应以化学知识块、教材章节、方法与技能相结合的方式整合教材,形成单元,根据内容模块的要求,便于准确把握重难点,明确学习的方向。将零散的知识点捏合在一起,从而感受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促进知识网络的构建,促进能力的提高。通过教学的实践,本人在高三一轮复习课堂教学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研究。

一、以完整的知识体系为课堂教学的重点

一轮复习建议还是按概念和理论、无机元素及其化合物、有机化学、方法与技能(强化)的主线组织单元复习,将计算和实验融合、穿插到各单元中。本来,学生在新课的学习中,获取的知识较为零散,是片断式的,是链节式的,因而在课堂教学的设计上,我们就更应该以知识体系的构建作为重点,在系统性的条件下,落实具体知识点。

二、以典型的试题题例为课堂教学的抓手

一轮复习注重基础要突出教材。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梳理教材,挖掘教材(特别是高三选修教材)中实验和习题的可变因素(如不同的方法完成同一实验或同一方法完成不同实验、一题多解和变式练习等),进行深入地理解、应用,夯实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本题型。注重教材章、节之间知识内在联系、规律的揭示,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结构和网络。但是,一轮复习以理论来讲理论,以概念说概念,是“炒冷饭”,效果仅能是事倍功半,只有通过典型的试题来消化重点知识点,选典型的题例来揭示规律和方法。学习《说明》是研究考试的方向,研究考题是研究命题的深度,所以一轮课堂复习必须以典型的习题为课堂的主要抓手,通过选题、讲题、析题来内化知识点,同时也能帮助学生了解对应知识点考查的题型和题式,以及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达到课堂教学有针对性,有目的性,更有实际性。

三、以规律的总结提炼为课堂教学的筋脉

斯宾塞所说“教课应该从具体开始而以抽象结束”,作为一轮复习的组织原则是再恰当不过了。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题同解”总结出本质的东西,也可以抓住不同的变量设置“一题多变”,只要能得出结论,教学中运用的问题或题组应越少越好,而每一个考点对应的练习题可以适当多一点,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一轮复习也是完善知识体系,落实知识要点,寻找知识点间的联系,提炼规律,应用规律的过程。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该牢固把握住化学规律展开教学。解决学生盲目识记,理解应用能力不强的问题。总结提炼规律是课堂教学的筋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四、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课堂教学的主线

一轮复习中,对基础知识,要尽量让学生主动去学习。一轮复习注重基础,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基础知识都要老师列举,这将极大地伤害学生的学习自尊。教师可以构建学习框架,让学生自我梳理,教师的点评和恰当的例题必将给学生带来学习的喜悦,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例如,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研究,我们可以为学生提供分析物质化学性质的一般思路——在与金属、非金属、水、酸、碱、盐反应中讨论性质;我们也可在元素周期律的指导下,分析推断物质的性质,进行类比学习,让学生认识物质性质的一般规律和特殊性质,让学生在矛盾冲突中掌握知识。

一轮课堂教学复习中,我们的教师往往担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不够,演排不会或错误较多,会影响教学进度,因而,课堂上常常会包办,让学生养成了“坐着听,仰头看”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解题规范变得力不从心。让学生“开口说,动手写”应成为我们一轮课堂教学的主线。

我们在新课课堂教学中,由于起点低,所以学生能较好地跟着教师的思维懂得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在一轮复习中,我们往往就只顾梳理和挖掘知识点,一节课下来,学生觉得什么都要记,什么都好像学过,却不能感受到,我学了之后能解决什么问题。因此,我们建议,每节课有了典型的习题作为支撑时,就要有效地做好师生的互动和主客体的作用。练习是高考复习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要求学生做一定量的题目,以提高解题速度和巩固基础知识,无疑是必要的,但如果逢题必做,拣到篮子就是菜,势必会沉溺于题海,这样虽做了大量的题目,但多数可能是生吞活剥,连滚带爬勉强做过去,以后遇到同样的问题,仍然有可能做不出来。题海战术不能提高学生能力,只能让学生消化不良。因此教师首先要跳出“题海”,先亲自逐题演练,“遍尝百草苦甘”,从而认真筛选习题,在“巧”字上下功夫,多中求少,少中求优,既重视知识深度和知识体系,又要注重检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全”、“细”程度;既要有典型性、针对性、层次性,又要具有启发性、时代性,符合高考命题趋势和题型变化。帮助学生走出题海,通过演练,力争学生“答一会一类,明一知百,练一题习一法,举一反三”。面对现在的高考模式,化学学科是选修,不占总分,不宜过多占有语数英课时和课外时间,更不能冲淡它们的有效时间,影响总分的提高,所以,我们化学的“练”的环节就要前移到课堂,细化到课堂,恰到好处地“练”出效果。

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老师是客体,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不调动,客体再怎么发力,效果也甚微,所以,在一轮课堂教学复习中,学生的训练主线不丢,但也不能出现练过头,教者的点拨功能、剖析功能、总结点睛功能不发挥,那就是课堂教学变成课堂练习,不是课堂了。课堂上学生训练主线不是格式化,不能程序化,是渗透在教学的每一时段和每一个环节中的,处理好坏系关课堂效益。

9.高三年级化学一轮复习模拟测试题 篇九

A.分子中含有一个醛基

B.在糖类物质中含碳原子最少

C.分子结构最简单

D.不能水解生成更简单的糖

2.以葡萄糖为原料经一步反应不能得到的是

A.乙醛

B.二氧化碳

C.己六醇

D.葡萄糖酸

3.下列两种物质不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

A.葡萄糖、果糖

B.蔗糖、麦芽糖

C.正丁烷、异丁烷

D.淀粉、纤维素

4.把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加入某病人的尿液中,微热时如果观察到红色沉淀,说明该尿样中含有

A.食醋

B.食盐

C.酒精

D.葡萄糖

5.从食品店购买的蔗糖配成溶液,做银镜反应实验,往往能得到银镜,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蔗糖本身具有还原性

B.蔗糖被还原

C.实验过程中蔗糖发生水解

10.高中化学一轮复习重点知识点笔记 篇十

(一) 物质的组成

1、分子和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⑴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能独立存在的微粒,它保持着这种物质的化学性质

分子有一定的大小和质量;分子间有一定距离;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物理变化是分子运动状态改变的结果);分子间有分子间作用(范德华力)。

⑵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固态时为分子晶体)。

一些非金属单质(如H2、O2、Cl2、S、惰性气体等);气态氢化物;酸酐(SiO2除外);酸类和大多数有机物等。

2、原子和由原子构成的物质

⑴原子是参加化学变化的最小微粒。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的拆分和化合,是原子运动形态的变化

原子有一定的种类、大小和质量;由原子构成的物质中原子间也有一定间隔;原子不停地运动着;原子间有一定的作用力。

⑵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固态时为原子晶体)。

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碳化硅(SiC)等。

3、离子和由离子构成的物质

⑴离子是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带正电荷的阳离子如Na+、Fe3+、H3O+、NH4+、[Ag(NH3)2]+等;带负电荷的阴离子如Cl-、S2—、OH—、SO42—、[Fe(CN)6]3—等。

⑵由离子构成的物质(固态时为离子晶体)。

绝大多数盐类(AlCl3等除外);强碱类和低价金属氧化物等是由阳离子和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注意】离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离子和原子在结构(电子排布、电性、半径)和性质(颜色,对某物质的不同反应情况,氧化性或还原性等)上均不相同。

阳离子原子阴离子(简单阳、阴离子)

(二) 物质的分类

1、元素

⑴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的种类是由核电荷数或质子数决定的)。

人们把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叫做核素,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之间互称为同位素。

⑵元素存在状态

① 游离态——在单质中的元素

由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同素异形体,常有下列三种形成方式:

组成分子的原子个数不同:如O2、O3;白磷(P4)和红磷等

晶体晶格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如金刚石和石墨

晶体晶格的分子排列方式不同:如正交硫和单斜硫

② 化合态的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元素

11.再看高三一轮复习 篇十一

一、一轮复习经验

1.制定合理精细的复习计划

详细的计划使我们有了明确的复习思路和方向,避免了盲目性。我们利用九月份系统完整地学习了选修九、十两册,主要是梳理了语法,进一步扩充词汇量,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分析文章中长难句的能力;十月至今年的二月份是真正的一轮复习时间,主要进行了语言知识的梳理、词汇尤其是话题词汇的积累、语法项目的归类与训练等等。“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相信这一点。

2.品尝高考,研究高考

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我们都在紧张而又期盼中迎来了高三这一年,尤其是高三学生,对高考充满了神秘感,都迫不及待的想对高考题“小试牛刀”。我们抓住了学生的这一心理,先是选取了部分难度不大的高考题让他们去“品尝”,让他们感觉高考题也不是那么“高不可攀”,极大的增强了他们的信心。但接下来我们又选取了部分中等难度甚至个别难度较大的高考试题,也让他们多少有点“挫败感”,让他们深知离高考还有不小的距离,必需踏踏实实地进行复习才可能取得最终的胜利。当然,让学生品尝高考的前提是老师先认真地研究高考。我们每一位老师首先做到了把近五年的高考题做两遍,熟记于心,并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努力探索命题原则,分析试卷结构、内容和特点,多渠道搜集最新的高考信息,关于这一点,我想举例说明。当2011年最新的《考试说明》拿到手中时,我们进行了认真地研读,当时也曾注意到阅读表达的题目说明文字由原来的“第一节 阅读表达(共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5分)s”改为“第一节 阅读表达(共5小题,满分15分)”,当时也没多想,但后来到了五月份我们做了省实验中学的一套高考模拟题,在看它的评分标准时偶然发现竟然阅读表达五个题的分值发生了变化,其中一个题2分,一个题4分,另外三个题都是三分,这时我们才恍然大悟,或许这就是对《考试说明》中文字发生的变化的最好的诠释吧!我们在第一时间把这一信息传递给了学生,事实也证明了我们的判断是准确的,高考题说明了一切。

故想要“胜”高考请先“吃透”高考!

3.夯实基础,形成知识网络

一轮复习,我们回归教材,以本為本,以高考题为导向,以学案或优质复习材料为辅助,对高考内容进行全面复习,使零散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结构化,训练问题化。认真研究知识的内涵和外延,突出重点,注重落实,为能力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词汇复习主要以课本为基础,以话题为导线,做到词不离句,所以我们要求学生在篇章中理解词汇,收集、背诵与话题有关的句子,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一些长句或结构较为复杂的句子,帮助学生理清句法结构。每个单元离不开老师精心挑选的习题,学生通过练习对语言知识加以巩固并可以发现存在的知识漏洞,借助于补漏练习,最后师生共同对本单元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形成知识网络。另外在语法复习方面,我们将其穿插于一轮复习的过程中,全面训练,但突出了重点。比如动词的时态与语态、情态动词、非谓语以及各种从句等都是重点讲与练。

4.常抓听力不松懈,方法指导不可缺

关于听力,首先是要选好听力材料,一轮复习期间我们选用了难度和速度相当于或略高于高考程度的听力材料。其次,每天要有至少20分钟的固定训练,要求学生听后朗读语言材料;收集下载部分英语视频和英文歌曲,播放给学生听,以增强英语的氛围和听英语的兴趣;还有每周拿出20分钟的时间进行精听,老师要做听力技巧和方法指导。

5.加强集体备课,认真准备每一堂课、每一个复习学案

充分发挥备课组集体的智慧,牢固树立协作意识。按照教研室和学校级部的安排,我们每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主备人精心排查、梳理知识点,对重点、难点、考点、易错点及学情进行综合分析,以主备人主讲与集体研讨相结合的方式,大家共同商定每一个学案,每一堂课的授课方式,然后精心选择配套的练习题,大家统一复习进度,统一练习,统一授课内容,统一查补。“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没错。

二、问题与反思

成绩不能与完美划等号。今年的成绩固然令人欣喜,但现在回头再看高三复习总觉得还有不少的缺憾,写下来,我们共勉吧。

1.课堂上老师讲的多,学生复习巩固的时间少

高三复习时间短、任务重,总感觉每节课的时间都不够用,生怕落下一个知识点,老怕他们这个知识点忘了,那几个知识点混了,于是在不觉中便讲多了,留给学生巩固与消化的时间自然就少了,这是我们的通病,一定要改。

2.一轮复习中对II卷重视不够

一轮复习时总感觉还有后面的专项训练,从而忽视了对II卷的练习,也就出现了在一轮验收考试时阅读表达题答题不规范、审题不清,书面表达书写不够工整、诸多汉式英语、缺少高级词汇、句型等一系列的问题。

发现问题,正视问题,解决问题,我们一定会做的更好!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我们在迎来送往每一批学子的过程中沉淀着教学经验和更多的思考,以下是我对2012年复习备考的几点建议,希望有所帮助。

三、2012复习备考建议

1.研究高考,关注高考动向,始终站在高考的最前沿

这就如同海上航行必需有方向标一样。

2.始终坚持“阅读”第一的方针

高考试题中,语篇考查所占比重极大,因此高三复习中要增强语篇意识,守住“阅读”,促进综合能力提升。在整个复习过程中始终把“阅读”能力放在重要的位置,有目的地筛选阅读材料,每周进行1~2次阅读或完形的限时训练,并融入阅读技巧与解题策略的指导,提高训练的有效性。

3.精选习题,资料不可滥用

高三阶段,往往是各种资料滚滚而来,这时需要的是各位老师的“慧眼”,把真正适合学生的典型习题挑选出来,其它的该舍就舍,切忌一股脑地把资料都发给学生,今天做这一套题,明天那一套,这样教学效果可就要大打折扣了!

4.重视II卷,强调答题的规范性

II卷的重要性不可小觑,要在一轮复习中及早训练。阅读表达要训练答题的规范性和准确性,而书面表达需要从书写、审题、词汇、句式、要点、开头、结尾等各个方面进行训练,平时的点点积累才能换来高考的丰厚成果。

12.农村学校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策略 篇十二

第一轮要求一章一节全面细致地复习, 着重抓好基础。因为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方法、基础能力等问题的落实主要在第一轮。高三物理复习的目标有三个:一是通过复习使知识进一步深化, 从多方面掌握知识的内涵和外延, 达到对每一个知识有深层次理解。二是构建课本零散的知识“网络知识”, 搞清知识间的纵横联系, 从而使知识系统化、立体化, 认清相近概念的并用, 从整个高中物理的高度把握每个概念、规律的地位。三是通过复习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而体现物理学科的宗旨:从生活走向物理, 从物理走向社会。

一、抓纲务本, 全面复习, 以基础理论知识为主导, 从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

有的教师高三复习抛开课本, 一味地使用复习用书, 使学生注意力离开了课本, 我认为不妥。每年的高考题都是源于教材, 高于教材, 有相当一部分考题立意来源于课本。复习时应紧扣教材, 做到不遗漏一个知识点, 准确把握考纲要求, 使学生熟知教材所有知识。高三物理总复习过程是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再认识的过程, 再认识过程绝非认识过程的简单重复, 以达到从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对于中学物理学习来说, 大部分物理概念、定理、定律的学习和理解都是先通过实验演示或者探究后总结出来的, 这既符合认识规律, 也符合物理科的特点。所以在复习过程中, 如果仍一味地强调物理以实验为基础这一特点, 而忽视“从生动的实验到抽象的思维”这一认识的基本规律, 那么, 学生原来获得的感性认识就只是被重复, 而难以得到升华。具体策略如下。

(1) 合作教育, 集体备课。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复习课要充分调动每个老师的积极性, 采取集体备课发挥集体智慧, 互相取长补短、集思广益。教学目标统一, 重点、难点统一, 重点使用的参考资料统一, 教学进度统一, 单元过关测试题统一, 教学深度、广度、难度、思路与高考要求对路, 通过集体备课, 对典型内容、重点章节, 课堂设计、授课要点、讲与练的综合等方面形成统一的授课模式。

(2) 合作教学,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与学生的合作, 一方面教师应多关爱学生, 另一方面学生应积极与老师配合, 这两方面的关键在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 甚至可与教师辩论。教师敢于在学生面前承认自己的错误和不足。教师的“讲”要体现主导作用, 在学生已经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类型题目的基础上进行, 要讲在点子上, 让学生在复习中对概念、公式、规律进一步认识、理解。学生的“学”要体现主体作用, “学”要与讲的内容紧密结合起来, 总结每一知识点容易出错的地方;练习从多侧面掌握知识;教师要精心选择练习题, 让学生“练”规范、“练”技巧, 通过有目的地练习, 澄清对概念的模糊认识,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因材施教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1) 注重教法, 提高学习效率。农村学校的学生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 用传统的复习方法很难大面积提高教学成绩。我认为可以采取两步走的方法:第一步是利用课堂面向全体学生讲授知识点、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第二步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学生通过所学习的知识有针对性地训练, 同时加大练习题的难度和深度, 在此过程中教师不断掌握学情;对学习差的同学针对面上的薄弱环节, 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类型题目的解法。除此之外, 任课教师对弱科学生做到四多:“上课多提问, 自习多过问, 作业多批改, 课外多谈心”。

(2) 注重层次, 循序渐进。教育心理学指出:认识过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个体到整体循序渐进、逐步完善的学习提高过程。高三复习要有层次, 要循序渐进, 不能强求一步到位。我们在复习时分三个层次:第一, 全面系统复习所有知识点, 完成记忆任务, 初步掌握各单元知识结构, 着力培养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基本能力;第二, 使基础知识形成网络结构, 培养学生灵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第三, 完成高层次、大范围内的知识内在规律的揭示, 掌握高中物理知识的全貌, 完成知识浓缩, 使学生达到熟练掌握高考内容要求的目标。

(3) 强化巩固, 克服遗忘。农村学校的学生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 有一部分学生在学习完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后不久又会被遗忘, 在复习过程中教师除了研究如何教, 还要研究学生怎样学, 抓好复习巩固, 克服遗忘。心理学研究表明:对记忆过的材料的遗忘进程不是均衡的, 最初时间遗忘很多, 后来逐渐缓, 到了相当时间, 几乎不再遗忘了。在复习中, 我们注意抓好四个层次的复习。 (1) 课堂上复习某一知识后及时做跟踪练习。 (2) 下一节课前让学生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再完成深化课堂知识的习题。 (3) 每周末让学生写学习小结并完成每周一练习题。

(4) 注重能力培养, 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第一轮复习教学过程要避免教师的“满堂灌”和学生的“题海战”, 注重学生对物理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体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对学生能力的考查, 是高考的重点, 也是高三复习要解决的重点。要提高学生的能力, 在复习中应注重两大环节: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对知识的应用。在知识的理解掌握方面, 我们要抓学生读书能力的培养。读书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直接影响着学生知识水平向更高层次的发展。在知识的应用方面, 要体现针对性应用, 要做到做一个题总结一个规律达到会一类题的效果, 凸显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综上所述, 根据农村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 第一轮复习除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学习, 基本方法、基础能力的提高外, 还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的变革, 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甘肃省通渭县马营中学)

摘要:为加强计划性, 提高复习效率, 制订复习计划必须依据教材和大纲, 明确复习的总目标, 切不可心中无纲, 目中无本。高三物理复习一般安排三轮, 第一轮复习是高考备考复习的重要环节, 无论对于学生深入理解、系统掌握物理基础知识, 还是对于学生参加高考都是十分重要的。

13.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笔记 篇十三

一、高三化学三轮复习总体时间规划1、2012年9月3日至2013年1月27日:第一轮章节的基础复习,周检测;

2、2013年2月25日至4月28日:第二轮热点专题复习,专项训练,综合考评;

3、2013年4月29日至5月26日:第三轮各地模拟套题训练、归纳提高,回归课本、查缺补漏;

4、2013年5月27日至6月2日:自由复习、考前指导;

5、2013年6月3日至6月9日:考前调整、参加高考。

二、高三化学学科组的工作思路

以学校的工作计划为指南,将教师“精心指导”和学生“主动发展”作为教育教学的突破口,为2013年我校高考再铸辉煌做贡献。

通过复习教学,使学生掌握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初步构建整个高中化学的知识网络。基本养成学生正确审题、准确答题的良好习惯。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让学生学会运用化学视角,去观察、分析生活、生产和社会中的各类有关化学问题。

始终坚持的指导思想:认真研究“2012年考试大纲”,仔细分析近3年全国各地高考化学试卷,广泛分析和把握高考信息,以最新的考纲和考试命题动向为依据,精心安排教学计划,合理安排教学进度,落实教学过程中的讲练效率,保证一轮复习扎实、高效、顺利进行,圆满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让化学科成为高考理综试卷中的王牌得分学科。

三、高三化学学科组的工作要求

1.加强知识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思路,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跟上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教学的新形势,接受并使用先进、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法。

加强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仔细研读2012化学考试大纲,吃透考纲要求的深广度,把握高考命题的特点和动向。

尽管高考形式有变化,年年有新意,但高考命题已经十分成熟,肯定还是以稳定为主,不偏不怪不超纲。因此,要重视基础强化能力科学指导学生训练。

2.加强集体备课、发挥集体的力量。

经过集体研究,按照有机化学元素化合物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化学实验化学计算等主要块内容进行一轮复习。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复习要详细具体,使其问题化具体化,因为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的复习在整个化学复习中起着奠基、支撑的重要作用,因此,必须切实注意这一环节的复习,讲究方法,注重实效,努力使学生把每一个概念及理论真正弄清楚;元素化合物的复习要扎实,以弥补学生过于薄弱的基础。其中,金属按单质——氧化物——碱——盐顺序复习,非金属按单质——氧化物——氢化物、含氧酸——盐顺序复习。学习具体的单质、化合物时既可以“结构(原子结构、分子结构)→性质(先共性,再特性)→用途→制法”为思路。又可从该单质到各类化合物之间的横向联系进行复习,同时结合元素周期律,将元素化合物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经常穿插元素化合物推断题的训练。有机化学模块按分类、官能团复习,注意有机化合物之间相互转化的关系,强化有机合成与推断。

3.组内老师要精诚团结,互帮互助,加强协作。

做到思想统一进度统一,共同讨论每一讲内容的重难点及解决该课的最佳途径,尽最大努力设计出优秀的教学思路。明确考纲要求、基本知识点、易错点,通过典型例题的剖析,以及针对重点和难点的巩固练习达成复习目标。

4.注重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如果说集体备课是教学成功的基础,那么课堂教学则是教学成功的关键。课堂教学精讲精练,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用相同的时间,取得最好的学习效果。教学效益不同于生产效益,它不是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

5.加强考练和学生的学法指导。

根据讲课进度,每周有讲有练,对本周复习内容的同时,要滚动考察前面复习内容,适当审批后续重点内容,特别要强调学生的纠错思想和改错意识。加强学法指导,减少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指导学生学会听课、学会记笔记、学会整理纠错本。指导学生审题、答题方法,培养良好的解题习惯,力求思路清晰完整,计算力求结果准确,解题格式力求规范,书写工整清晰。指导学生怎样形成知识网络

四、推广两种类型的复习课模式

课型

一、知识复习课的内容和过程:

①复习提问上节课基本规律(记点规律,要快速)。②讲授基础知识(学点东西,要精当)。③归纳基本规律(悟点本质,要理解)。④强化非智力因素(规范学习,要严格)。⑤当堂练习(巩固基础,要实效)。复习课中尽量在课堂上给学生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对重点难点要精讲,不能还象上新课一样泛泛地讲,要设置问题,让学生参与思考,这样才能成为有效学习,让每个学生每节课都有收获有提高,是衡量我们课堂的最低标准。每一节课要留下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思考问题,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方法。

课型

二、试卷讲评课的内容和过程:①订正答案(提前印好)。②学生自主探究。③师生共同解难答疑。④教师归纳小结。⑤巩固练习。学生练习要批改及时,巩固练习中要针对考试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地方再编题,进行再训练。讲评课一定不能上成“对答案——讲题”的死板模式。要调动学生的思维,要让学生参加到课堂学习中去,要鼓励学生之间展开有益的讨论。

五、各轮复习进度表

第一学期(2012年8月27日--2013年1月27日)

(参见:附表一)

第二学期(2012年2月25日--2012年6月9日)

(参见:附表二)

上一篇:鞭炮安全教案下一篇:选择改变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