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体验的层次

2024-08-24

审美体验的层次(精选8篇)

1.审美体验的层次 篇一

美感的深层形态-审美体验

一、审美体验的含义和特征

我们知道,审美体验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为了研究、了解的方便,我们在教材中把这一过程大致划分为四个阶段:心理准备阶段的“虚静”、感知阶段的“感物”、心意层面的“会心”和神志层面的“畅神”等等。其中,“会心”和“畅神”比较难以理解,在这里着重谈谈审美体验的这两种精神状态。

我们用了“会心”这个平易的词语,就暗示了审美是发生在一切人生活中的现实体验,一点也不神秘。我们常说,心领神会,会心一笑,心有灵犀一点通,说的就是对于所感觉到的东西心有所感,意有所动。这种心意层面上的审美体验就是“会心”。“会心”,是审美体验的第二层次或第二种境界。不过,我们应明确指出,对自然现象的审美体验中的“会心”,是在一种比喻的意义上说的。意思是说,主体精神与对象的感性形式的互相作用而引起的愉悦,像两个人在倾心对话一样。

心意层面的“会心”,标志着审美体验进入精神活动。这可以更具体地从两方面来看。第一,从对象方面说,它的形式和结构所体现的存在,传达了一种活跃的生命。人们常说,山含笑,水含情,风在呜咽,云在流连……无非是说山水富有活力,显得生机勃勃。在这些景象之中,人读懂了天地的“心”。第二,从主体方面说,他的情感和想象运动把一切对象都变成了心灵跃动的符号。“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外在事物的形式结构和主体情感的运动模式形成了一种异质的同构,白鹤飞翔在晴空,诗人的情感也升华到碧霄之上。主体与对象、我与物之间的界限完全消失了,精神在这种主体与对象的交融中获得了愉快。“会心”,就是对事物生命的把握,又是主体情感的投射。这个过程不是事物单方面对心灵的感动,也不是主体向事物的单向度移情,而是主体和对象的互相对答、同情与共鸣。

所以,我们不妨这样说,“会心”是主体心灵对事物生命的深刻把握。这里的心,不是逻辑的心,而是妙悟的心。妙悟是通过直觉一下子就切中事物的本质,事物的本质就是被体验着的对象的“心灵”。“对象的心灵”就是事物默然运化的节奏和韵律,是宇宙内部的“生生之条理”,通俗地说,就是事物的运动规律。主体心灵和“对象心灵“的交会,就是主体精神与事物运动节奏、与宇宙秘密韵律的契合,这种契合就是对事物本质的把握,就是对事物生命的妙悟。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有两句诗深刻地描述了这种以生命感悟生命、以心灵领悟心灵的审美体验:“谁沉冥到/那无澹si)际的‘深’,/将热爱着/这最生动的‘生’”(宗白华译)。“沉冥”,意味着全身心的投入,以主体生命的整体去感悟事物的深度;“热爱”,意味着情感的移入,情感的交流,实现普遍的同情,达到心物合一,应和共鸣的境界。不论从那一方面看,“会心”,是人与物之间的双向交流,是主体心灵对事物生命的深刻把握。

再说“畅神”。这个词语在中国的六朝时代非常流行,它表示人对自然的审美达到了相当高的阶段。究竟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呢?简单说,是主体因精神意志的通达、舒展和生长而感受到愉快。所以,“畅神”是神志层面上的审美体验,是审美体验的第三层次,或第三境界。如果说,“感物”是直接感知事物的形式和结构而获得的感官愉悦,“会心”是主体心灵与对象心灵交会而产生的心意愉悦,那么,“畅神”就是主体对意义的瞬间感悟而获得的一种自由感、解放感,即神志的愉悦。

关于这种神志层面上的愉悦,我们应该强调两点:它首先意味着主体精神意志的通畅,其次它意味着精神意志的提升。为了便于记忆,可以把这两点简化为“通畅感”和“提升感”。

先说“通畅感”。为什么会有这种通畅感呢?这是由于主体的生命与对象的生命在交互作用中达到了契合的`境界。从对象方面说,它在人的审美体验中已经渗透了主体的情感,因而客观的自然景象就具有了主观的生命情调。草色云影,已经是心爱人儿的音容笑貌;余霞中孤雁的鸣叫,已成为天涯断肠人的哀歌;波澜壮阔的大海,蕴涵着无限自由的元素。总之,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境界。从主体方面说,他在审美体验中已经感悟到了客观对象的深刻本质,默然觉察出事物内在节奏,因而主体就通过想象活动把客观对象变成了心灵的符号。“豪华落尽见真淳”,可谓平淡极了,也自由极了,通畅极了,心与物、人与天之间的契合也深刻极了。这种由审美体验带来的通畅感,说明审美就是对自由的体验。

再说“提升感”。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提升感呢?因为审美体验是自我实现的一种形式。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是人的多种需要之中的高级需要,是人在创造性活动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潜能,实现对自身的价值与意义。人生有如植物,开花的季节实在是太短暂了,能够感受到自我实现的自由与快乐的时间实在是在短而又短的瞬间。而审美体验,就是这样的瞬间,但审美体验更多地是对自我价值与意义的领悟,是象征性的自我实现。在自我实现的一瞬间就产生了一种强度体验,一种极度的幸福感和满足感,就是在一瞬间欣喜若狂、如醉如痴、销魂落魄。这种体验可能出现在漫不经意的时刻,像婴儿梦中的微笑一样,令你忘却生活中的苦恼;可能出现在充满激情的恋爱中,似水的柔情和火热的情波,让热恋的男女感到天下之美尽在己;可能出现在创造的快乐中,如那全神贯注的讲演者在听众狂热的眼光中眉飞色舞,妙语连珠;可能出现在对大自然的观照中,登山则情满青山,观沧海则意溢于海……在这一瞬间,人的精神意志仿佛一下子被提升到了“尽善尽美”的高度。审美体验在一瞬间领悟到自我最高的价值与意义,从而感到精神意志的提升,这就是“畅神”。

所以,“畅神”,是神志层面上的审美体验,意味着人因为主体精神意志的通畅和提升而获得的快乐。

把这两种发生在审美体验中的精神状态总结一下:“会心”,就是心意层面上的审美体验,是主体心灵通过直觉对事物生命的深刻把握。“畅神”,是神志层面上的审美体验,意味着人因为主体精神意志的通畅和提升而获得的快乐,是在一瞬间领悟到自我最高的价值与意义。有必要指出,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是可以发生在人的现实生活中的心理事实,任何把它们神秘化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二、审美体验与艺术

审美体验,作为美感心理的建构和展开,作为意义的瞬间生成,它始终是发生在个体生命中的过程,令人震撼而又难以言说。不过,通过艺术活动,审美体验可以被具体化和符号化。艺术活动正是审美体验的符号化。在艺术创造活动、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和艺术接受过程中,每一个环节上都关联着审美体验。我们今天讲艺术创造环节上审美体验的重要作用。

如果说,审美体验是意义在在一瞬间的生成,那么,艺术创造就是人在符号实践中创造性地赋予这一瞬间以感性形式。审美体验既是艺术创造活动的起点,又是贯穿在其中的创造性动力因素。艺术创造活动是一种由多种精神活动和技术活动构成的复杂过程,又有多层次的心理活动交错地介入其中。但为了具体地分析研究,一般我们把艺术创造分为互相关联、渐层推进的三个主要环节-艺术创造的兴发阶段、构思阶段和物化阶段。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在各个环节上审美体验对艺术创造的作用。

第一,审美体验是艺术兴发的根本动力。艺术兴发阶段是指艺术主体创造欲望的兴起和创造激情的发动。艺术的兴发看起来是突然降临在主体身上的一种欲望和激情,但它却不是什么神秘力量的作用,而是过去和现在的审美体验酝酿而导致的精神爆发效应。钟嵘有一段非常优美的文字说明了诗歌创作的欲望与激情,他说:“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也。嘉会寄思以亲,离群托诗以怨。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宫;或骨横朔野,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塞客衣单,孀闺泪尽;或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女有扬蛾入宠,再盼倾国;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诗品序》)这是丰富的痛苦体验、深沉的忧患意识积聚和酝酿,由此激活了诗歌创作的欲望和激情。

第二,审美体验是艺术构思的内在逻辑。艺术构思,是主体在丰富体验的基础上,通过以情感为中心的多种心理活动对感知材料进行审美改造和组织,把客观物象变为审美意象的过程。操千曲而后识其器,这是音乐家的丰富体验;收尽奇峰打草稿,这是画家的丰富体验;遍历人生百态,尝尽苦辣酸甜……,这是深刻的文学家的丰富体验。体验越是丰富,感受越是深刻,情感越是强烈,审美的创造力也越是巨大。体验给艺术构思所带来的不仅是丰富的材料,而且最重要的是赋予艺术构思以内在的逻辑。“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这几样事物在诗人心中组织成如此凄美的审美意象,就是由情感的支配而形成的一个活生生的有机体。被情感浸透、为情感所凝集在一起的诸种意象,通过想象生成为审美意象。由此可见,艺术构思的内在逻辑是审美体验。

第三,审美体验是艺术物化的终极根据。艺术物化,是指艺术主体把心灵中的审美体验创造性地转化为生动可感的艺术形象。如果说,客观存在的山水留在感知活动中的印象是“眼中山水”,艺术家心灵中构思的山水审美意象是“胸中山水”,那么,经过艺术家的创造性符号实践和运用精湛的技术呈现出来的山水就是“画中山水”。艺术家艰辛而快乐的劳动,就是要把丰富的生命体验变为生动可感的艺术形象。贝多芬与邪恶的命运、凶狠的死神搏斗,最后是在他那些雷霆万钧的乐章中把痛苦的生命化为崇高的旋律,永远催人战胜苦难;曹雪芹写作《红楼梦》,“十年辛苦不寻常”,把人生的凄凉和辛酸、历史的没落与哀宛,都化为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苍茫命运和众多的人物形象之中,其中满纸荒唐言,实在是一把辛酸泪。从上述两个例子看来,无论是音乐的旋律,还是小说的形象,都是主体心灵中审美意象的物化。而审美意象正是审美体验在心灵中生成的无形影象,它们的最后根据就在审美体验之中。

从艺术兴发、构思和物化三个主要环节上看,审美体验作为动力、逻辑和根据贯穿在艺术创造过程中。没有审美体验,也就没有艺术创造。

关于美感的培养与美育,可以认真学习教材的内容。

 

2.审美体验的层次 篇二

一、分层次评价的策略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 (试行) 》明确规定:“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 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建立自信。”如何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呢?

1. 领会评价内涵, 以评促教

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 充分意识到课堂学习是学生生命历程的一部分, 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传授的过程, 而且是技能培养、能力提高、思维训练、智力开发、人格完善的一个过程, 应切切实实把课堂作为学生全面素质形成的主阵地。在教学观念上有了这样的转变, 就能促使教师努力优化课堂教学, 提高教学效率。

2. 接收反馈信息, 以评思教

评价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情况的观察与周期性的检测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反馈教学的效果, 为反思教学和辅导学习困难学生提供条件, 从而能及时解决学生学习上的困难和有效地修正完善教学行为, 真真正正促使教师由重质量的结果向重质量形成过程的转变。

3. 把准评价目标, 以评导学

评价目标是教学目标的浓缩, 检测内容是教学目标的载体和具体化体现, 所以评价目标以及检测内容的设计要始终围绕教学目标进行。

4. 掌握学生心理, 以评激趣

测试往往都会给学生造成一定的焦虑感, 适当的焦虑能使其保持学习的热情, 但是, 过分的焦虑则会阻碍学习的成功。首先, 题目不能太难, 可考虑按学生现有水平, 分层次命题,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题目, 使学生在每一次的评价中均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其次, 所有评价活动本身要生动、有趣, 如可用竞赛、抢答、表演等形式进行, 使学生对活动形式产生直接的兴趣。

二、评价内容多样化

作为一年级的数学老师, 我深知, 一年级学生刚刚进入学校, 他们对数学的感受、对于今后是否喜欢数学学习、能否学好数学十分关键。因此, 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应注意多种评价形式相结合。学生最期待老师公正的评价和积极的肯定, 以往的评价习惯以“一刀切”的方式来评价学生。现在, 我改变以往单一的做法, 在课堂中设置三种颜色星星来奖励学生。红星———突出表现奖, 包含勇敢自信、创新发明, 也可以是进步明显、知错就改……学生的闪光点都可自由纳入;黄星———积极参与奖, 只要做到认真听讲、积极发言就能获此奖励;绿星———团结合作奖, 它是属于团体合作、互帮互助、活动效率高的小组的。在课堂外主要有两种颜色星星奖。蓝星———认真做作业奖, 紫星———学习兴趣奖。我认为此类奖励比较适宜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而且见效快。另外, 我还及时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数学学习情况作阶段性的反馈、总结。实践证明, 学生扬起了自信的风帆, 他们怀着得奖的喜悦和成功的体验高高兴兴地离开课堂。班级里一种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的良好学习氛围正在生成。

三、评价主体互动化

教师、学生、家长三者之间应当形成一种交互式的评价格式, 各主体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帮助, 变教师评价为主为学生评价为主。不论是课堂上的口语评价、“星星园”评价, 还是“成长足迹”评价, 我都努力改变教师一人独断、学生群体被动的僵化局面, 变评价主体单一源为多源、多向, 开展教师点评、学生自评、学生互评、集体共评等活动。例如课堂小结, 让学生先自我反思———这节课你收获最大的是什么?表现怎么样?动脑筋了吗?如果自认为还行, 就向各组长申请奖励一颗黄星, 如果小组内多数同意就表示申请成功。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激励性的教学评价, 能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的积极性、努力的程度、交流的能力以及合作的精神等方面肯定学生, 使之获得学习上的满足;可以通过评价提供的信息使教师和学生了解到教与学存在的优势和问题, 促进师生进一步扬优补缺;也可以促使教师不断更新观念, 反思、完善和提高自身素质, 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四、评价方法多元化

新一轮课改要求关注评价的过程, 注重评价过程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关注评价过程, 在于更好地发挥评价对学生的促进功能, 不是为了通过评价给学生在群体中一个位置, 而是为了在原有的水平上促进学生进一步发展。期末, 我从书面测试、口试、操作、情感态度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平时, 我运用“星星园”“成长足迹记录”等方法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 这不仅是学习过程的一种及时性评价, 而且给予学生随时自由添加自己喜欢的新内容的权利, 具有较强的自然生成性。学生自主参与、动手设计, 具有较强的个性特点。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评价方法, 具有全方位、多形式、多层次等特点, 能较完整地记录学生每个学期的数学成长足迹。另外, 无形的口语评价也是相当重要的评价方法。

在评价给学生带来快乐和成功的同时, 我也感到一点艰难和烦累。从理念到行动仅是课改的第一步, 更关键的是如何真正促使学生发展, 保证行动的有效性?而现在, 我们只能说仅处于实践摸索阶段, 尚存在很多问题, 然而事情要做好, 必须不断在反思中实践, 要让学生在不同评价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摘要:评价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建构个体的发展, 评价要关注个体的处境和需要, 尊重和体现个体的差异, 激发个体的主体精神, 以促使每个个体最大可能地实现自身价值。教学中, 应遵循面向全体、鼓励冒尖、注重差异、体现过程的原则, 尝试引入了“星星园”“成长足迹”等评价方法。

3.审美体验的层次 篇三

关键词:五度空间;审美体验的层次性要素

当我们开始面对关于审美系统各要素的层级空间属性的时候,会感到信息量的庞大,一方面来自于参与作用的要素的量的庞大,一方面感受到他们之间作用关系的复杂。作为一个比较明智的简化处理的思考,我们将关键研究锁定在审美系统内核的主客体与媒介三个要素之间,在这里不得不借助传播学的一些分析思考方法。

一 主体审美感知力的形成

我们需要首先注意的问题是要明确主体审美心理能力的主要构成,即主体审美感知力是如何形成的,这就需要离开审美活动的刹那而做单独的分析,如图:

需要肯定的问题在于,理性认知与非理性认知、超理性认知的关系,它们之间既不可能是并列关系,更不可能是对立关系,而是对称和谐共生的关系,虽然作为审美状态和审美感知的特殊方式以非理性与超理性(体验)为显性的,但是我们不可以忽视理性因素在审美活动之中更多在审美活动之外的重要作用,美是真善美的统一,没有真与善的判断为基础,美是不可能生成的。

二 媒介对于审美活动的作用

人类自身的成长最终来源于不断运动变化的外部世界及不断运动变化的实践本身,这就意味着媒介的重要,媒介的作用在审美活动中同样起到无比重要的作用。对于媒介的选择与考虑成为有目的传播的重要因素,其中往往会牵涉到的问题包括:媒介属性(特征、感知方式、信息承载量等)、媒介成本、交互方式等。

三 主客体的互动

我们可以把主要的精力集中在主客体互动的层级,主体性(主动性)是一切具有能动系统,对外反应系统的机能。

1、美学范式自身的变迁

袁鼎生曾经说过:“我们对于主客互动层级的考察有两种办法,其一是通过考察美学范式自身的变迁:人类美学的发展,经历了依生之美、竞生之美、谐生之美三大范式,并分别对应于人类的古代社会、近现代社会、当代社会。在依生之美的矛盾结构和组织方式以及生态过程中,客体占据着本体、本源、主导的地位”。在竞生之美的范式中,主客体矛盾结构的方式或曰主客体对联应性统一的方式已迥然不同于依生之美了:“主体在与客体的对立、斗争中统一或力图统一客体。主体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美、审美、审美创造的本体与本源了。美是自由,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美是生活等诸多近代关于美的本质的学说,都明白无误地揭示了美的本源在人,美的本体也是人。”形似此类的种种表述,都在描述和表征主体对于美的掌握与掌控,审美客体化的极端走向主体的抗争,审美主体化的极端走向悖论,近代的发展亦如前述:生态美学、后实践美学、再生美学等理论的提出拨乱反正的带领人类回归平衡态。

历史的发展并非同步,而是表现为由本质在不同条件下的阶段性展开。美学范式的演进给我们很多的启示,首先,审美主客体的对称和谐关系是一切关系的最根本,对于双方而言,任何一方“理想”的实现都无法自在完成,都需要在与对方的和谐共生中实现。在现代商业社会,我们需要把问题翻转过来考虑,才能更加透彻的理解主客互动的共生关联。把这种共生关系延展开来,便会触及另外一个问题,即微观美场与宏观美场的协同,根据生态美学的观点,我们无可回避的问题在于,作为更加宏观层面的社会力量的参与,因此,美的实现是一个社会化的系统工程,在今天,我们必须建立这样的视角。

2、人的需求与价值取向

另外一个重要作用的问题在于人的需求与价值取向的层级,我们需要约略的从文化生态的观念出发。文化是有关人的一切事物,但不止包括生物的或有机的东西,还有物理层面作为必要的基础支撑,另外就是心理层面作为必要的基础。在物理与生物层面之间有一个中间的界域,这个界域就是物理生物的界域。在生物层面与文化层面之间有一个中间的界域,这个界域叫做生物文化的界域。马斯洛对此问题的展开会让我们有更加清晰的认知,人类的需求是作为一切文化行为的基础动机,需求的层级与需求的实现非单纯自发的演变,而是与这个文化生态与自然生态高度协调的结果。我们谈及文化生态的缘由,正在于此。

四 结论

通过上述的推论及模型的描述,我们可以作出下述的总结:

1、从主客互动的层级中我们可以抽取三种基本描述:依生层级:客体占主导,客体主宰主体审美取向,使主体客体化;竞生层级:主体占主导,主体主宰着审美取向,使客体主体化;谐生层级:主客互动中,主客体分别在与对方的观照与协调中实现自己。

2、从主体本质需求的层级角度,包括:物理存在与生理需求层级:基础层级;物理生物层级:体感、触感等生理感知;生物层级:其他感观,安全感为基础;生物文化层级:文化感知能力,安全与归属等情感需求为基础;文化层级:文化思辨、文化感知、哲学层级等。

3、我们需要注意媒介层级的重要意义,它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和激励主客互动的进行,延展开来,媒介的意义还包括审美活动之外的信息传递、美育等基础功能;

4、主体层级、客体层级与主客互动层级是相对称的概念,当我们谈及这些问题的时候,同样感受到时间、空间与层级的对称与相互转化,借由互联网络B级的主体与A级的客体偶遇(空间),初次接触的不完整,可能在他将自己发展为A级主体的时候(时间)逐渐走向完善。更重要的意义表现在,经由C方(政府、舆论、客体方等皆有可能)的介入,B级群体与A级群体的交流与接触(空间),能够快速发展自我,实现时间的断续超越(层级)。

5、因此,我们可以从中整理的“序”为:非线性、迁越、系统协同性。

参考文献:

[1]人类美学的三大范式,袁鼎生,《社会科学家》,2001-09-28.

[2]美学研究的范式转换: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朱晓军,《理论学刊》,2005-07-20.

[3]《对称经济学》,陈世清著,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0年版.

[4]《生态美学》,徐恒醇著,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版.

4.走向审美体验 篇四

传统的反映论和再现说不是丈艺研究的惟一方法,也不足以揭示艺术本质的.全貌。艺术是艺术家审美体验的物态化形式,研究审美体验是揭示艺术本质的重要途径;审美体验与人的生命存在直接相关,深入研究审美体验是对导致人和社会异化的现代工具理性的一种反拨;现代主义艺术重在表现人的主观感受和内心体验,深入研究审美体验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西方现代主义艺术。

作 者:王苏君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中文系,浙江,杭州,310028 刊 名: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NINGXIA UNIVERSIT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23(5) 分类号:B83-0 关键词:美学   审美体验   艺术本质   工具理性   现代主义  

5.审美体验的层次 篇五

个人信息: 姓名:张宝金 职务:教师 职称:小高

单位:内蒙个呼伦贝尔市莫旗杜拉尔中心校 手机:*** 地址: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莫旗杜拉尔中心校 邮编:162873

学生审美体验与小学语文作文训练的融合摘要:学生审美体验可以为小学作文提供自然之美、社会之美和心灵之美,可以为小学语文展现美赞叹美和实现美。在小学作文训练中,要通过教师引导走向广阔的自然界、社会生活和人的心灵,不断实现学生审美体验与作文训练的融合。这对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目标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审美体验、小学作文训练、语文教学

作文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作文训练过程中,关键在于让学生把个人审美体验融入作文写作,把文字之美和自然界之美、社会生活之美、思想道德之美、人性之美结合起来,构建一个美的图景,让学生在发现美、体验美、描写美和塑造美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内心世界和提升综合品质。这不仅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题中之意,也是新课程改革对小学作文训练的客观要求。

一、学生审美体验与小学作文之关系

审美是人类特有的活动,是人的实践活动在审美这一具体领域的展开,闪耀着人的力量的光辉,带着人的主观感受与思想感情。而写作作为人的以语言表达思想感情的手段之一,它同样表现着人的审美意识、审美趣味和审美追求。它和人的审美体验共同存在于人的世界里,与人的精神活动分不开,与人的目光所及之人与是分不开。

1、学生审美体验为小学作文提供自然之美。人们生活于自然界之中,离不开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人也因身处其中而获得了对自然植物的审美体验。描写自然界的美好,是小学作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语文作文训练的一个基本要求。但是,如何才能让学生更好的描写自然界,让他们的描写更加准确、生动、传神,更贴近自然本身呢很显然脱离了对自然界的观察,仅仅靠主观臆想是难以做到的。而必须以获得对自然界的审美体验为基础,通过语言提炼和合理的文句与篇章安排,才能把自然界的自然之美呈现出来,进而培养其对自然界的欣赏之意,敬畏之心,向往之情,以及发自内心的挚爱。

2、学生审美体验为小学作文提纲空社会之美。社会之美是社会之美,是社会事物之美。它与人们都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小学生虽然尚未完全进入社会生活,但已然与成年人一样,离不开社会生活,并以自己独特的视角体验和感知着社会生活。因此,他们的作文便不能不能脱离社会生活而存在。而小学语文作文训练并不能局限于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与反映,而应该逐渐让学生认知社会和了解社会,并在此过程中发现社会生活之美和社会事物之美,进而形成对社会生活的热情向往,树立推动社会前进的志向,直至在长大成人后投身于社会的建设。

3、学生审美体验为小学作文提供心灵之美。人之美,以心灵之美为最。世间之美,终归要与人的心灵之美融合一处,方才现出美之意义。虽然小学生的文辞稚嫩,但他们的心灵确实美的。如何才能使得他们把心灵之美呈现出来呢?这就要让学生参与到人的活动中去,对自然、对社会以及家庭等等进行体认与感知,在生活中得到审美体验。通过不同的审美体验,为他们的思想插上翅膀,把知、情、意融入所见所感之中,超越人与物的羁绊,把心里的想法,心里的希望和心理的期待通过词句篇章描画出来,呈现一颗小小的美丽心灵。

二、学生审美体验与小学作文训练融合的途径

审美体验,是现实的人的审美体验,是人的知、情、意在审美领域的全面展示。但是,现实的人始终离不开一定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因此,在寻求审美体验与小学作文训练融合的途径上,要始终面向广阔的自然界,面向热火朝天的社会生活面向自己的心灵,以充分表达自我情感,不断丰富内心世界,提升综合品质。

1、引导学生走向广阔的自然世界。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不乏闪耀着自然美、社会美和人性美的篇章。作为范文,这些篇章对小学作文训练的价值时显而易见的。但是,整体而言,这些篇章和学生的生活世界还是有一定距离的。这直接影响着学生对自然之美的发现与挖掘。如何才能在作文训练中既然提高学生的技能,又帮助他们认识世界呢无疑走向广阔的自然世界就是很好的路径。在丰富多彩的自然世界中,学生摆脱了教材语言的束缚和课堂时空的制约,以自己独特的感知形式和思维方式亲近着这熟悉的一草一木,了解这着熟悉的每一寸阳光与星辉,倾听者流动的河水,听着徐徐而来的清风,遥望想着群山。他们的视野在这广阔的自然世界中得到了开拓,他们的思维不再局限于教材语言和课堂,他们的灵感得到绽放,这将大大丰富他们的作文表达方式意趣。

2、引导学生走向热火朝天的社会生活。学生、学校和教师都处于社会生活之中,是社会生活不可缺失的一分子,深受社会生活影响。小学语文教材和作文素材中不乏深刻反映社会生活的篇章。这些篇章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作者个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理解。由于人们看待事物的角度总是不同的,小学语文教学显然并不能把作者的体验与理解直接嫁接在小学生思想意识里,而应该帮助小学生走进社会生活,行走在不同的行业里,了解不同行业的状况,对不同行业的从业人员进行了解,形成自己的判断,在他人的社会生活里学会面对生活,获得改造生活的力量。走向热火朝天的社会生活,学生将会发现远比课本丰富的社会生活,发现更多的社会事物,他们也将在这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进一步深化对真善美和假丑恶的认知,推动着他们逐步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构筑健康的情感世界。

3、引导学生走向的心灵。人们对外在世界的观察与思考,终究要沉淀在心灵里,经受心灵理智的洗刷、辨认、排斥和接受。小学生心智发育不全,对很多人和事还缺乏足够的判断力,甚至对一些事物还缺乏基本的审美能力与审美意识。这就要求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走向自己的心灵,用心去观察不同的自然景观,用心去感受社会生活的变化,用心去体认不同的人和事,让学生的心灵始终保持纯洁,主动排斥一切假丑恶、主动去挖掘、发现和赞美人的心灵之美,提升作文思想境界,为学生主动净化心灵和健康成长建立基础,进而推动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结语:

由于小学生均是教师的指导下展开作文训练,因此,在审视审美体验与小学生作文关系之时,要特别注意到教师审美体验对小学生作文训练的影响。只有教师有了丰富的审美体验,才能更好地把作文训练与学生的审美体验融合在一起,把学生的审美体验与自然之美,社会生活之美、人性之美融合在一起,进而展现作文训练之美和作文之美,乃至语文之美。参考文献:

6.审美体验的层次 篇六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不知不觉间我们发现我们的生活被各种各样的摄影、动漫、电影、电视剧等视觉符号所占领,这是一种媒体传播方式,这种传播方式我们称之为视觉化体验。视觉化体验由于其接受理解的快速性和简单性,借助于传统纸质媒体和新型电子媒体,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孔不入,现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获缺的一部分。与此同时,它也对当今大众的审美品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依据麦克卢汉的观点,以文字符号为主的媒介称为“冷媒介”,要求解码者高度参与;而以视像为主的传播方式为“热媒介”,不需要解码者的高度参与即可解读。并且,从脑科学的角度讲,人类的右脑对视像类信息的处理速度大大高于左脑对文字类信息的处理速度。那么这就决定了视觉化体验先天具有对受众群体要求较低、生动形象、易于理解的特点,是一种真正的大众传播方式。

7.语文阅读是感性的审美体验 篇七

一、阅读课文是感性的审美体验, 这是新课标的要求

新课标指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首先, 因为高职高专语文是基础性的语文学习, 不用灌注很多高深的理论知识, 不做理论归纳, 应诉诸学生的感性, 培养他们的语言感觉, 让他们用感觉去感知, 用心去体悟。言语可以感知, 章法和风格可以模仿, 意义也可以去感悟和把握。形象是感性的, 可以感知, 情感是具体的, 可以感知, 观点态度是可以认同或反对的, 也可以感知。理解它们不需要一套分析的理论, 需要的只是丰富的感性。其次, 语文教材中, 文学作品占有很大的比重, 文学的特性是审美的, 感性的。这为审美体验提供了条件。

二、让阅读课文“感性”起来

1.让学生沉浸在作品之中, 感受体验

重要的是朗读, 我国古代教育家荀子在《劝学》篇中认为, 语文学习的关键是感悟自得, “入乎耳, 箸乎心, 布乎四体, 形乎动静”, 不但要读得通畅, 更要读出感情, 读到心动, 读到“心有戚戚焉”。曾国藩在家训中教导他的家族中人说, 读诗文“非高声朗诵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 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趣。二者并进, 使古人之声调拂拂然若与我之喉舌相习, 则下笔时必有句调凑赴腕下, 自觉琅琅可诵矣”。在这里, 朗诵者不仅可以和作者“喉舌相习”, 还能写作流畅。对作品进行综合还原 (将语言文字转化为形象图画) 和总体感受 (获得总体形象的感性印象) 。这是“喜爱”、“感动”、“共鸣”等情感体验和心理的过程, 要获得这种审美效应, 必须融入感情, 进行联想和创造, 以求最大限度地同作品“对话”, 这样才能体会到作品丰富的蕴涵和艺术魅力。

2.阅读者要有情感参与, 身临其境

情感是审美体验的核心和内驱力。在阅读教学的多重对话中, 学生从自己的命运、遭遇及全部文化的情感积累出发去体验和揭示意蕴, 而体验的终结是一种更深刻的情感的生成。例如, 只有当学生在阅读时动情于《故都的秋》的清凉、《济南的冬天》的温馨, 才会受到自然美的滋养;也只有在阅读时使自己的情感和作者产生共鸣与感应, 才会读出《荷塘月色》的冰清玉洁, 《再别康桥》的依依不舍, 领略《梦游天姥吟留别》豪放的情怀, 树立《致橡树》平等而又坚贞的爱情观。

阅读中, 学生进行审美体验也与文本产生精神层面的对话, 读《记念刘和珍君》, 在与作者一起激情澎湃时, 学生也许禁不住扪心自问:在民族危亡之际, 我能否像刘和珍那样, 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去推动社会的进步, 我能否成为作者那样的热血男儿。正是审美体验的过程使学生在文本面前实现了自我剖析、自我提升, 从而在更大的精神空间中实现了生命的勃发。

3.抓住品味语言这个关键

所谓教学生“学习语言”, 就是指导学生从对大量言语作品的听取或阅读中含英咀华, 感悟出语言规则, 然后运用这些语言规则去指导说话或写作, 以创造、生成新的言语作品。言语表达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最重要的过程。语言是最“感性”的东西, 通过语言切入到作品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是最为有效的。比如孙犁《荷花淀》中开头一段:“月亮升起来, 院子里凉爽得很, 干净得很, 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 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 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 在她怀里跳跃着。”这段文字, 具体形象、生动, 它是活生生的, 可直接感知, 并具有美感。史铁生语言的浓郁沉静、鲁迅语言的犀利含蓄, 都值得很好的品味。再如《跨越百年的美丽》中“美丽”怎样“跨越”?《哦, 香雪》中“哦”字, 包含了作者对香雪怎样的情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 研究作品中的语言具有怎样的表现力, 怎样的深层含义以及比喻义、引申义, 是目前课堂教学的关键。高考的依据正在于此, 如2006年全国1卷第14题:在“细心地想着植物突破土地, 在阳光下成长的声音”一句中, 作者为什么要用“想着”?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感悟语文确立学生为感知主体, 将学生和老师从术语中解放出来, 还语言文字以本来的生动和活泼, 抛弃抽象、枯燥、玄乎, 还语文以真身。文学作品是语言的艺术, 它的文本意义比较含蓄、隐晦、模糊, 语文教学的过程是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 (课文) 的欣赏与品味的过程, 引导学生用发现的眼光, 去体验作品的语言美、艺术美、自然美和人性美, 唤醒他们的审美意识, 激发其阅读探究需要, 进而培养他们创造美的能力。

4.语文阅读的美质是形象的表达

品味语言是读者通过作品中作者对于世界的认识和运用语言的技巧, 同时读者又借助语言在新的言语作品中表达对于世界的认识、态度。这种个体学习语言的过程, 始于对已有言语作品的感悟, 终于对新的言语作品的创造。历届的高考高分作文, 除深刻的思想外, 还在于无不是用感性的语言表达的。如《汉语是美丽的》一文, 有学生把汉语这一概念化为具象, 诠释了“汉语是美丽的”这一命题:汉语曾是炫目的先秦繁星, 是浩淼的汉宫秋月;是珠落玉盘的琵琶, 是高山流水的琴瑟;是“推”、“敲”不定的月下门, 是“吹”、“绿”不定的江南岸;是庄子的逍遥云游, 是孔子的颠沛流离;是魏武的老骥之志, 是诸葛的锦囊妙计;是君子好逑的《诗经》, 是魂兮归来的《楚辞》;是屈原汨罗江边的忧叹, 是杜甫的沉郁顿挫;是李太白的杯中酒, 是曹雪芹的梦中泪;是余光中浓浓的乡愁情愁;是千古绝唱的诗词曲赋, 是功垂青史的《四库全书》……

三、结语

总之, 我们大可不必以教参上的标准答案替代学生的审美体验。审美体验作为一种富于情感的精神活动, 是情感发展、丰富和升华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的审美情感与作者寄予的情感产生共鸣与交流, 并获得深层的审美享受。这种审美享受, 已经超出了单纯对语言美的感知层面, 而从更广阔的层面上领略了经济、文化、道德、风俗等因素, 在深刻的层面上看到了人性、本原与人生, 并萌生出一种对人类、自然、宇宙的大关怀, 实现了精神上的自我提升, 从而使阅读活动获得最终的成功。

摘要:有些教师在语文教学这, 过多灌注高深的理论知识, 过多关注作品的“内容”, 习惯于分析作品的人物形象、主题。应该说这是必要的, 若片面这样, 会迫使学生埋首于字、词、句、篇的所谓“基本训练”, 导致语言平淡, 原因是缺乏从鉴赏的角度去解读文章, 忽视了语文阅读时的审美体验。

8.体验审美过程 培养审美情趣 篇八

一、诵读精思——感受美

人的审美情趣发自对审美对象——自然美、生活美和艺术美的感知,这种感知的初级阶段往往是通过听觉和视觉来完成的。教材作为审美的客体,它所蕴含的美首先需要学生感受出来,而熟读精思是学生感受美的主要途径之一。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思考,不仅感受到抑扬顿挫的语言艺术美,而且还感受到字里行间的自然美和人情美,从而得到美的熏陶,正如叶圣陶说,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从而获得审美享受。如《荷花淀》开头,用寥廖几笔就描绘出一幅饱含着诗情画意的风景画——月夜编席。以这样精彩的语段,我们通过范读、齐读、听录音、默读和思考想象等手段,让学生感受到这是一首情景交融的散文诗,是一曲情意酣畅的田园交响乐,是一幅意境清幽的水彩画。在这幅画中,有月光映照、院子凉爽、芦席洁白、荷花飘香的夜景美、有勤劳双手,熟练技艺、富饶出产的生活美;有热爱劳动、热爱亲人的人情美。学生还透过这诗的句、美的画,感受到作者对水生嫂勤劳、善良、淳朴的赞美,感到水生嫂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由此可见,在教学中对这样精彩的描写,指导学生通过诵读精思,不仅获得一种美的享受,更重要的是荷花淀人民那种奋发向上的战斗精神从思想上给人以感染,给人以教育。又如《敕勒歌》是一首颇富民族特色的北朝乐府民歌,精粹短章,七句珠玑,描摹勾勒出了塞外草原上的奇景美象。我们引导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抓住平川、阴山、苍天、阔野、穹庐、微风、绿草、牛羊等自然景物,透过字里行间进行思考想象诗中所写之景,不仅幻化为一片净朗、丰盛、肥壮、安静、和平的图画呈现于眼前,而且还似乎看到了那骑在马背上的牧童,听到了那悠扬悦耳的牧笛声声,感受到了他们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强烈感情。使学生从自然美的描写中,发掘出蕴意深邃的社会、人情美来,从而引起审美愉悦,获得美的享受。

二、剖析玩味——鉴赏美

通过诵读思考,学生所感受的美,还只是一般的审美感受,还仅仅停留在情感的初步感性阶段,加之有的课文写景物、写场面、写事件、堪称是一幅幅饱和着作者主观感情的艺术画面。文辞优美,结构精巧,立意深刻,寄寓着深刻的思想、深厚的感情。在教学中,教师必须着意引导学生剖析准确而富有新意的语句,鉴赏含蓄而富有深意的字词,使学生审美感受得以升华,从而得到美的感受和美的陶冶。例如《雨中登山》全文以登山行踪为线索,按照时间顺序,紧扣一个“雨”字,写出了自岱宗坊至南天门的路程中的悬泉飞瀑、青松古柏、古庙洞天,茫茫云海,确是一幅优美的画卷。就说虎山水库吧,作者把它描绘成七幅黄锦。以“跃”、“铺”、“碰”、“激”、“撒”、“跳掷翻腾”等生动的词语惟妙惟肖地写出了水声、水形、水色、水态,可谓雄伟而绚丽,只有引导学生剖析作者驾驭语言文字的高超技巧,并进而由表及里地鉴赏其描绘的意境之美、意蕴之深,才能真正得到美的享受,受到美的熏陶,从而激发热爱祖国美好河山的感情。又如教学《风景谈》“高原归耕”一段,引导学生紧紧抓住用“丛密挺立”的“谷子”、“蓝的天”、“黑的山”、“银色的月光”、“缭绕不散”的“歌声”和“牵牛掮犁”的“人”对照写的手法进行剖析鉴赏,让学生从一幅交织着大自然的美与人物情操美的图画中,被延安人民高尚的情操和旺盛的生命力所感染。

三、加强训练——创造美

学生从课文中获得了大量的、丰富的审美感受,同时也进行了充分的审美鉴赏,必须希望通过某种方式去感受美,并在此基础上去用自己的实践来创造美。在教学中,首先注意课堂训练,如指导学生描述人物、情节、场面和意境。其次重视作文指导,运用多种形式进行写作训练,除配合课文教学练习各种文体的文章外,教师要抓住时机因势利导,使学生从以教材为审美客体的局限中走出来,走向以自然美和社会美为审美客体的大世界中去,锻炼他们一颗能感受美的心,一双能鉴赏美的眼、一张能表现美的口,两只能创造美的手。例如指导学生阅读欣赏《天山景物记》,领略了天山美丽的风光后,就安排学生到离校不远的西葛村和镇南村去领略自然风光美,去调查走访村民,体会人情美,去参观村史展览室,了解这两个村艰苦创业、由穷变富的史实,学习人民群众的精神美。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模仿《天山景物记》,通过记叙西葛村和镇南村的风景人情去创造美,不少同学写出了优美清新、真切感人的好文章。其中一篇《西葛新貌》描绘了西葛树木葱绿苍翠,青堂瓦舍整齐成行,鸟语花香,麦浪滚滚的美丽富饶景象,使学生在欣赏美的过程中进一步得到美的熏陶,养成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和健康高尚的审美观。

上一篇:大型环保活动策划书下一篇:美丽的秋天作文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