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笔译实习报告

2024-08-26

英语笔译实习报告(共8篇)

1.英语笔译实习报告 篇一

脑知识和电脑软件,例如Word文档等等。看来要作为一名合格的笔译工作者,电脑知识也是其必要的一个方面。

在实习的过程中常常出现翻译质量不合格的问题,这些对我们初步介入笔译领域的初学者是司空见惯的,没必要害怕,但同时是必须要引起我们的重视的,所谓熟能生巧,这个工作就更要求我们不断的进行练习,不断的进行知识积累。这次实习对我们来说就是一个十分难得的机会,辅导老师给我们的作用也是希望我们能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并练习商务英语笔译,这些都有助于我们提高翻译水平和翻译质量。众所周知,商务英语笔译是很枯燥无味的工作,大部分的时间我们都是花在了凳子上,但是这同时也是对我们的一种挑战,能锻炼人的毅力。短短的两周实习时间,虽然短暂,但是对我们来说是尤为重要的,要好好的利用这次机会,认真的完成辅导老师给我们的练习和作业,不断的对我们的翻译能力和思维进行锻炼,严格要求自己,正所谓 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 。对于合同翻译中的问题要弄个彻彻底底的明白,对于翻译的质量要精益求精,努力克服自己的不足,尽最大的努力积累经验,为以后的毕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本次为期十五天的实习,让我真正的感觉到了商务英语笔译的难度和责任,我们作为刚刚起步的初学者距离合格的笔译者还有相当大的一段距离,需要学的东西和知识还有很多,尤其是专业知识的欠缺,动手能力的不足等等,我也明白这些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弥补的,但是我相信只要通过我不懈的努力是可以不断缩小差距的,我坚信自己能做到这些。

人们常说:大学是个象牙塔。确实学校,学习与工作,学生与员工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但这次实习确实也为我们提供不少学习与了解真正笔译者的机会,让我们在脑子里对商务英语笔译有个很清晰的概念,再加上以后我们的工作经验,定能在这条道路上创出一片天地,能在这条道路上走的更远!

商务英语笔译个人实习报告范文篇3

实习目的:

为了巩固大学期间所学到的商务英语专业知识.提高实际操作技能.丰富实际工作和社会经验.掌握操作技能.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

实习内容:

按照老师的安排.我制定了相应的实习计划.在这个公司里我的主要工作是总经理助理.协助总经理做一些日常工作.比如商业计划书的制定和一些文件资料的翻译等等.

实习心得体会:

两个月的实习.让我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没学过的东西.也让我对这个社会有了更多深入的了解.我认为学我们这个专业或者说在做总经理助理这个工作时应当具备以下几种能力:

交际能力:善于与他人交往是做这项工作应具备的首要能力.说到底.助理其实也是一种服务人员.而服务人员就必须懂得如何与他人接触. 他人 既包括外部的客户.也包括内部的同事和领导.我们必须要学会如何与他人建立和维持关系.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表达自己的想法.注重交往艺术.能够区别不同性别.不同场合.不同年龄.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应采取交往方式.对自己一定要有正确的定位.才能在工作中提供优质的服务.

合作能力:助理工作不像某些物质工作那样工序分明.无论是在前台还是在后台的服务都必须与公司的上司、下属、同事、顾客、供应商等进行合作.另外.做一名助理还应当有全局观念.较强的协调沟通意识.学会与供应商协商.与同事合作.充分发挥不同角色的作用.利用现有的各种因素为公司提供满意的服务.发挥助理的中介、纽带作用.

学习能力:在我看来.整个实习过程既是我向用人单位提供服务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助理必须根据公司和客户的具体需要确立服务方式.我们如果越了解他人的期望.就越能为他人提供优质的服务.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就要求我们应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我刚到单位的第二天.副总就要求我为公司写一份商业计划书.但我连商业计划书的格式是什么都不知道.最后只有闷在办公室通过上网查询.才学习到商业计划书的写作方式.该计划书完成后.虽然在实际内容上与副总要求的有所差距.但我的学习能力却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肯定.

教育、说服能力:在工作过程中.助理往往会成为经理和其他工作人员之间的 传声筒 .负责着将上级的指示传达给下级.将下级意见反馈给上级的任务.如何给有效的促进二者之间的交流.助理就必须通过语言去吸引人.打动人.说服人的能力.懂得清晰.简洁.明了的表达中心思想.为上下级提供准确易懂的信息.也就是说.在这样一个信息沟通的过程中.个人沟通能力直接影响着沟通的结果.

企业环境.顾客知识:在工作过程中.对企业内部环境.对市场情况.对顾客的特点掌握的越全面.就越能为单位提供满意的服务.平时工作时要善于观察.还要学会换位思考.根据企业本身的特点调整自己的服务方式.可以使我们的工作更顺利的完成.平常工作不忙的时候.我都会到各个部门去转转.像销售部、生产部、财会部、售后服务部等等.这样不仅会使我更快的了解公司内部的情况.还可以更快的让我溶入这个环境.毕业实习报告

文化修养:要与公司其他员工进行良好的沟通.我认为文化修养也是应必备的素质.具备广博的知识和良好的精神面貌才有利于交流.

技术性能力:技术性能力是完成某一项具体活动所需要的本领.有些公司往往通过培训.使工作人员掌握一定的操作程序.适应岗位的需要.而对于某些新招聘的人员来说.具备某方面的技术性能力往往是进入某一行业最起码的要求.作为我们专业的学生.我们的优势技能就是对英语的熟练运用.我之所以能够应征到这个公司来做助理.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这个优势.

管理能力:我们在工作过程中.需要与别人建立联系.管理别人.激励别人.处理冲突.控制情绪等等.这一切都与管理能力有关.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会认为对这一能力的要求往往是针对决策层或管理层而言的.但是市场导向的管理体制中.企业组织从 金字塔 型组织结构转变为 倒金字塔 型组织结构.服务工作的决策权也从管理部门和职能部门转移到服务工作第一线.所以说.管理能力不再是高层管理人员的 专利 而是我们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要具备的必要的能力.

对外语系实习的就业建议:

经过这次实习.我深切的感受到了平常系领导和老师们所说的我们的专业优势:商务知识和语言的结合.这使得我们在用人单位招聘时有了一些优势.但我同时也感觉我们也应当在一些方面改进一下:

加强对口语的训练:口语是我们在应聘的时候必过的一关.只要招我们这个专业毕业生的用人单位.首先要检验的就是我们的口语.虽然我们系里请来了外教.安排了许多的口语课.但我们开口的机会其实很少.而且其中有些外交也是名不副实的.口语课其实成了花架子.希望系里能够找到更切实有效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毕竟.一口流利的口语是许多学生所追求的.这也是我们的 门面 .

多增加学会实习的次数.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我们学习的知识偏重于理论.实际运用到的技能往往和我们所学的有很大的差距.动手能力差是我们的普遍特点.我刚到实习单位的时候甚至连复印机、传真机都不会用.我们日常所学的课程中.像《外贸函电》这类实用价值非常大.但实际运用起来有些时候与书本也是有差距的.所以.我认为我们应当多开一些实习课.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走出去.刚毕业的大学生既然没有什么工作经验.那么就应该在实习经历上为自己加分.

2.英语笔译实习报告 篇二

翻译工作事关重大, 翻译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会议, 商务、贸易等领域的成功与否。因此, 作为翻译工作者, 尤其英语笔译工作者, 需要有扎实的中英文功底, 熟练掌握中英文的语言结构特点, 不同的表达方式、文化背景差异和笔译技巧, 才能在两种语言之间游刃有余, 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笔译工作者。

(一) 笔译的特点。笔译是指书面翻译, 对于语法, 语句的连贯、措辞等方面要求较严格, 译文要求严谨正确, 甚至是在流畅的基础上达到精确。译出的中文应该是没有丝毫翻译腔的, 符合中文行文规范的, 译出的英文应该是句子结构完整的, 符合英文逻辑思维的。笔译分为文学翻译, 外事翻译、科技翻译, 法律翻译等种类。不同的笔译种类对译稿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比如法律和科技翻译, 这类翻译的专业性很强, 要求术语的翻译一定准确, 文采朴实, 语言简练, 要求译者对所翻译的法律条文和科技概念相当熟悉, 翻译出的译文不会产生歧义。

(二) 笔译中常见的问题。

1.“翻译腔”和“大白话”。由于英语是第二语言,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不可能像对自己的母语那样熟练运用目的语, 但由于思维的惯性作用, 译者往往在翻译的过程中会使用直译或者顺译的翻译方法, 也就是将原句进行词对词的逐一翻译, 这样做的目的是想把源语的意思一字不差表达出来, 但由于翻译方法单一, 翻译时只把词汇和句子孤立起来, 而不是根据上下文的意思, 联系具体语境, 注意上下文的统一和衔接, 这些问题容易造成死板僵硬的翻译腔;另外, 同样有些译者为了使译文清晰明白, 不考虑不同的文体, 不同的翻译领域的实际要求, 也喜欢用直译的翻译方法, 过多使用口语词汇, 翻译出的文章毫无内涵可言, 造成翻译内容“大白话”, 文章像流水账一样空洞。

2.译文翻译逻辑关系混乱。在进行英语笔译的过程中, 常常会遇见复杂的长难句, 比如一句话中有两个定语从句混合主语从句, 这样的情况会让译者逻辑混乱, 弄不清出句子的主谓宾结构, 不知道句子的主从关系, 分不清修饰词和被修饰的句子到底是哪个。这样的状况下译出的句子会不准确, 混乱的逻辑关系会让读者一头雾水。对于这种情况, 译者的句法功底, 语言基本功的好坏就会暴露无遗。译员除了要重视基本功外, 需要注意的是这时不要过分纠结句子结构, 而是应该联系上下文, 弄清句子的逻辑关系, 个别词汇的不同含义和词性, 从而使译文逻辑清晰, 避免歧义。

二、笔译的基本步骤和翻译技巧

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应该熟悉基本翻译流程, 对不同翻译文体应该采取灵活多变的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例如词性转换法, 意译和直译相结合, 反向翻译法等翻译技巧, 使译作在准确的前提下更通顺易懂。

(一) 笔译的基本步骤。译者在进行笔译的大致步骤分为以下三点;第一, 要对翻译的文章的主题和内容非常熟悉, 花时间详细阅读要翻译的文章。在理解的基础上查找源语言资料和译入语的相关资料, 向同领域的专家学者请教, 弄清楚相关的定义和专业术语, 建立术语库, 而不是在翻译的过程中边翻译边查词典。第二, 在翻译的过程中, 把文章的句子和段落结构进行目的语的意义再现, 实现文章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完美再现源语言的意义。第三, 在文章翻译结束后, 一定先进行自我校对, 认真审稿, 找出错误, 进行修改, 自我校对结束后请母语是英语的学者进行审校, 而后进行严格修改, 打印成型。

(二) 词性转换。词性转换并非改变词语的意思, 而是转换词语的不同属性。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在词汇和语法上有很大不同, 在英译汉的过程中, 有些词可以直接翻译。但有些词汇和句子由于英汉语言表达的不同, 这种“一个萝卜一个坑”的翻译方法并不适用, 由于译文的需要, 需要把英文里的词性翻译成汉语里新的词性, 使译文更加流程自然。

I admire your decision to fight for the difficulties in preparing the examination.译文:你决定战胜复习考试中的困难, 这一点我很羡慕, 这句话中的名词“decision”在翻译成汉语时被翻译成了动词。

A careful study of the original text will give you a better translation.译文:仔细研究原文, 你会翻译得更好。“study”, “translation”这类含有动作意味的名词往往被翻译成动词。

有些短语中作为中心主体词的名词往往可转译成动词, 如to have a rest和to have a good look at里的rest和look.

You must be tired.Why don’t you take a rest?

你一定很累了, 为什么不休息一会呢?

(三) 反向翻译法。所谓反向翻译法就是从相反的意思来翻译英语中的单词和句子。类似于汉语中的“反意正说”或者“正意反说”。采用反向翻译法是因为如果按顺序的方法翻译会比较拗口和别扭, 而反向翻译反而比较通顺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I am not closing the door completely. (并非没有可能)

这句话如果直译为“我没有完全关上门”, 读者会不知所云, 采用否定的翻译方法“并非没有可能”更加准确。

正义和反义其实具有同义的翻译效果, 但反义更符合英语行文的表达习惯。

例如:他突然想到了一个新主意。

译文1:Suddenly he had a new idea.

译文2:A new idea suddenly occurred to him.

译文1是正译法, 译文2是反译法。客观的说, 译文1, 2的翻译都是正确的, 但采用反译法的译文2更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 是更地道的英文表达。

(四) 意译法和直译意译相结合。所谓的意译法是指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要把原文中隐含的意思翻译出来。因为没有背景, 原句翻译出来会毫无意义, 人们不可能理解原句的意思。如果将句子内含的意思翻译出来, 读者会了解这一说法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渊源有一定的讲究的。

例如:President Chirac, when he was Mayor of Paris, paid same air tickets in cash.

译文1:希拉克总统在做巴黎市长时曾用现金付机票款

译文2:法国总统希拉克在巴黎当市长的时候曾用现金购买机票。

译文1和译文2都是正确的, 但是译文2把希拉克的背景补充翻译出来更加便于读者理解。

有时在翻译英语或者汉语的谚语时, 简单的直译不能把原文的意思明确表达出来, 不能使读者理解其含义, 而意译又因为指意不明确不能表达谚语的含义, 这时候就需要把直译和意译相结合的方法翻译。用直译保留源语言的形象和色彩, 用意译展示其引申意义。

例如:Cut you coat according to your cloth.

量体裁衣, 量入为出。

想要灵活运用翻译技巧和策略, 需要译者刻苦钻研业务知识, 提高业务能力, 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英汉两种语言的综合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熟练掌握各种翻译技巧, 翻译出出色的作品。

(五) 打好基本功, 加强翻译能力。新时期的翻译工作者需要在业务熟练的基础上学会合理地运用创新能力, 前提是译文满足“信”, “达”, “雅”的翻译原则, 具有较强的翻译能力, 也就是对词汇, 句法结构, 长难句等的把握能力。但是译者仅有语言层面上的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还应该熟悉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语言表达习惯, 文化差异, 将这种差异体现在翻译背景中;除此之外, 译者一定要具备责任心, 上进心, 对专业热爱的态度, 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翻译工作者。

摘要: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 越来越多的场合需要用到英语翻译。笔译作为英语翻译的重要组成部分, 直接影响着翻译工作的质量。研究表明, 近年来, 随着对外贸易往来的增多, 各行业都急需翻译人才来翻译英语合同, 文件, 信函等, 而专业笔译人才又需要有扎实深厚的中英文语言和语法功底, 因此我国目前英语笔译质量逐渐下降, 很多译者虽然在口译上达到了一定的造诣, 但真正动手进行笔译的时候, 就会感觉到某种翻译困难, 如提笔忘词, 翻译生硬等。本文将针对现阶段大部分译者在进行笔译时出现的困惑, 为提高译者翻译能力提供若干参考建议。

关键词:英语翻译,笔译,翻译技巧

参考文献

[1]郭欣钰.英语笔译中常见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J].教育论坛, 2012

[2]高飞, 张士誉, 董润喆.英语笔译的技巧分析[J].科技向导, 2011, 35

[3]郭蕊, 孙群.论英语汉语翻译策略[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3

3.论商务英语笔译的要素与原则 篇三

关键词:商务英语笔译;要素;原则

商务英语是英语的一种社会功能变体,是专门用途英语中的一个分支, 是英语在商务场合中的应用。它涉及技术引进、对外贸易、招商引资、对外劳务输出、国际金融、涉外保险、海外投资、国际运输等,人们从事这些活动所使用的英语统称为商务英语。商务英语的实质是商务活动与英语语言的结合。

英国高端翻译公司KL Communications Ltd 基于客户需求并按照准确度将商务笔译分为三种类型:(1)参考性质笔译:保证原文信息理解基本准确和目标语表达基本通顺的前提下, 满足客户了解大致信息内容的需求。(2)正式文件笔译:迎合客户需求,讲究遣词造句,常见于商务合同笔译。(3)创意笔译:运用超出笔译范畴的技能再创原文意境,常见于标题、宣传、广告翻译。

根据目的论,所有翻译遵循的首要法则就是“目的法则”: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即结果决定方法。这个目的有三种解释:译者的目的、译文的交际目的和使用某种特殊翻译手段所要达到的目的。基于Nord 的目的论, 商务笔译过程可以归结为三大要素:(1)客户——为谁译(2)读者——给谁看(3)用途——作何用。

例:菜名:“哈士蟆”

哈士蟆是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的商品名,是欧洲林蛙的中国亚种。作为一道菜,“哈士蟆”的食用部位主要是其“输卵管”,根据菜名翻译原則,译文“Fallopian tube of Rana chensinensis” 无可厚非,却未达到原文预期效果。根据商务笔译三要素:客户——翻译发起人;读者——外宾;用途——美食享用。

译为:This dish will make you more attractive .

虽属参考译文并非直译这道菜的原料,却实现了翻译发起人的目的,迎合外宾品食需求,达到享用美食的目的,实现了原文的功能。在我国,翻译原则一直是理论界讨论的焦点问题。比如支谦的“循本旨,不加文饰”,道安的“尽从实录,不令有损言游字”,玄奘的“既须求真,又须喻俗”,这些有关翻译观点都是他们在翻译佛经过程中的一些主张。后来又出现了严复的“信”、“达”、“雅”之说,傅雷的“神似”说,钱钟书的“化境”说,而这些原则是针对文学翻译而言。在西方,泰特勒(Tytler)认为翻译应该保存原作的思想、风格和手法以及原作的通顺,现代的翻译原则有奈达的“动态对等”(dynamicequivalence) 和后来的“功能对等”(functionalequivalence)以及苏联费联道罗夫的“等值论”。这些原则,实际上仍然离不开“忠实”二字。

如果用以上的翻译原则指导商务笔译似乎过于笼统。例如,企业外宣文本笔译,这类文本按纽马克的划分应归属于“呼唤型”文本,其目的在于对外宣传企事业单位的形象, 用最直接有效的方式让国外读者或消费者了解自己。这类文本的功利性强,目的在于促使“消费者”产生“购买”欲望。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此类商务文本笔译仅仅做到“信息对等”是不够的,它必须发挥强大的“诱导”(appellative)功能去“煽情”和“诱说”。

应用翻译界学者指出商务文本翻译必须做到(1)意思准确(2) 术语规范(3)语气贴切。商贸汉英翻译宜遵循:忠实(faithfulness)、准确(exactness)、统一(consistency)原则。方梦之提出应用翻译的达旨—循规—共喻三原则,以在更大范围内适应应用翻译的实践和研究, 提高理论的概括力和解释力。达旨即达到目的, 传达要旨; 循规即遵循译入语规范; 共喻即使读者晓畅明白。翻译过程以“达旨”为目的,以“循规”为纲要,以“共喻”为手段。三位一体,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方梦之,2008)林超伦提出一个更高层次的概念来作为商务笔译的指导原则——“传达原作的意图,再现原文的效果,达到客户的目的”。笔者认为,商务笔译目的在于实现沟通,这往往需要深入了解客户的用意,为客户带来价值。因此商务笔译原则在于“得客户之志,迎合读者之需,满足客户之愿”。

例:英国苏格兰的一份旅游宣传材料中的一句话:

“Originally opened from 1903-1928, the WillowTea Rooms in Glasgow’s Sauchiehall Street was designedby Charles Rennie Mackintosh.”

这份宣传材料通过柳树茶室来达到吸引游客的目的,通过设计师突显茶室的建筑价值。根据文学翻译的原则, 应该译为:“格拉斯哥市索奇霍尔大街的柳树茶室最早是在1903-1928 年间开放,设计师是查尔斯·伦尼·麦金托什。”但是目标语读者并不了解索奇霍尔大街的重要地位,也不熟悉设计师查尔斯·伦尼·麦金托什的背景,难以达到宣传效果。因而分析商务笔译三大要素:

客户——苏格兰旅游宣传机构

读者——中国游客

用途——吸引中国游客

为了迎合客户的期许,并经过客户同意,改译为: 格拉斯哥市著名的索奇霍尔大街的柳树茶室最早是在1903-1928 年间开放,设计师是苏格兰一代大师查尔斯·伦尼·麦金托什。虽然改译文偏离原文的信息,却让读者体会了索奇霍尔大街和查尔斯·伦尼·麦金托什的重要性,实现了客户的目的。

例:溪口千层饼采用传统工艺,制作精细,质地松脆,清香可口。

原译文:Xikou Thousand-sheeted Cake is homemade,using natural foods and traditional procedures.The cake tastes good, smells good and is crisp.

译文除用词啰嗦、结构松散外,还有中国特产的品名英语表达问题。“千层饼”是指里面层数较多,并非一千层。译为Thousand-sheeted Cake,容易误导英语读者,也难以实现中国特产专名的推广。因此基于商务笔译三要素,将“千层”译为专名,后面补充说明文字,形象效果更佳,且满足客户之愿。改译为:Xikou Qianceng Cake, with numerous clear sheetes init, is finely made in a traditional way. It is tasty andcrisp. 本文结合当前翻译人才需求形势,对商务笔译的定义、类型、三大要素、翻译原则进行探讨并谈了几点初步认识,有待于深入研究。就我国当前商务笔译研究现状看,商务笔译理论研究偏重,因此将商务笔译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方法结合起来应是未来的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1]Newmark, P.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2]贾文波. 应用翻译功能论[M].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4.

[3]林超伦. 实战笔译(英译汉分册)[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4]刘法公. 商贸汉英翻译专论[M]. 重庆:重庆出版社, 1999.

[5]彭萍. 商务文本翻译尺度的探讨[J]. 上海科技翻译,2004(1):19-22.

[6]任月花. 商务翻译概论[M]. 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

4.外语口笔译实习报告 篇四

实训名称:笔译实训

实训人: 王丹

指导老师:朱建祥

实训地点:校内实训,本班教室、图书馆、教研室等。

实训时间:11月12日——月14日(11—15周) 实训小组:朱建祥老师指导的小组

实训成员:师冰冰,孙玉聪,汤师琼,汤笑,田书慧,王丹,王富生姐,王婉,

杨丽娟,杨胜楠,章翠

实训目的:通过本次实习使我能够从理论回到实践,更好的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

合,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奠定初步的知识。

实训内容:翻译一本英国原版小说的一部分

实训过程:第11周:完成并上交文章大意(约为所分配原文的五分之一长度为

宜)的翻译。

第12、13周:完成并上交初稿。

第14周:完成并上交二稿。

第15周:完成并上交终稿和实训报告。

实训总结:

这次笔译实训是作为英语专业学生以来一次正式的笔译实训机会。尽管之前也有过翻译课,但多是理论知识的学习,实践操作机会很少。这次实训是对之前理论学习的检验。检验了近四年来英语学习的综合能力。实训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问题,但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可谓获益匪浅。

拿到译文原稿之后,首先要对译文理解,正如傅雷所说:“任何作品,不精读四五遍,绝不动笔??将原作连同思想,感情,气氛情调化为我用,方能谈到翻译”。这个环节是翻译的关键环节,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翻译出达意的文章。本篇译文是英国现代作家康拉德的作品,讲述的主要是水仙号上发生的故事,其中突出的人物有唐金、惠特、辛格里顿等人物。我要译的是第一章的部分,也是

主要人物纷纷出场的部分。在这部分,作者用了大量的笔墨对人物进行刻画,并且对船上的夜景进行了描绘。理解中要突破几个问题:

一、小说是第三人称手法,文中人物大多用“他”来代替,因此我必 须理清“他”具体指的是哪个人物。

二、文中出现了大量单词零碎的拼写形式或古英语的形式,成为理解

的主要障碍。通过每周二与老师会面提问,以及老师细心的反馈回答,这一问题也迎刃而解。

三、一些词汇借助手头工具无法查阅,因此通过网络在线词典,以及

一些英语学习网站,这个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理解了译文后,我正式开始着手翻译,翻译之中对一些译文的处理有一些心得体会:

一、一些有许多后置定语或修饰语的长句,如果将这些修饰语直接缀

在被修饰语前,译文显得太过冗长。如果将这些修饰语变成一个个并列小句,一一翻译,效果就大不一样了。如“Another new hand?a man with shifty eyes and a yellow hatched face, who had been listening open-mouthed in the shadow of the midship locker?”如果将修饰语全堆到人物前,有点头重脚轻。相反译为“另一个新手,长着一双诡异的眼睛和一张瘦削的黄脸,一直躲在位于船中心的储物室阴影处,长着嘴巴倾听着”,会舒服点。

二、一些句子隐藏着比喻,虽没有明显的喻词,但其实是有内在的比

喻的意味的,翻译时需要体现出来,如“the gust of their benevolence”其实是说“他们的仁慈像一阵风”而不是“他们的一阵仁慈”。又如文中讲到辛格里顿“the body of the old athlete”并非是说辛格里顿是运动员,而是说他的体格像一个老运动员一样健壮。

三、在一些词汇的选择上,正如周煦良所说:“字典上的字符等于化

学符号,某个英文字,译成中文某字等于水是H2O。我们在译文中要用的是水,而非H2O。”这就要求在联系上下文的基础上,结合语境正确选择词义。如文中多处出现“observe”并非是“观察,遵守”等常义,而是评论的意思,又如“those west Indian nigger run fine and large”,这里“run”明显为系动词,是不能用常义解释的,根据上下文应该是讲那些西印第安黑

人长得结实高大。

四、由于中英文存在用语的差异,因此要符合目标语的用语的习惯。如时间状语在英文置于句末,在中文中习惯置于句首,即“在某地某人发生了某事”。

经过近一周的翻译,最终译稿终于完成,经老师改过,还是发现了许多不足之处:

一、一些抽象名词的词义用的不规范或不恰当。如“degradation and furies”按原义翻译为“堕落与盛怒”在原文中确实很生硬,但“屈辱和愤恨”便得体多了。“dispassionately”译为“冷静”比“毫不动情地”更合语境以及叙述对象的性格特点。

二、人物名字运用混乱,前后没有统一。这也是由于在编辑后没有检查造成的。

三、标点符号拘泥原文,而没有按照中文意义表述的需要使用。还有“的”、“地”、“得”使用混乱。

四、文中一些地方,由于确实找不到词义,体会不出意思就直接漏译。还有些句子翻译的生硬,太过欧化。这也是文中最难把握的地方,因为这涉及到中西文化的差异。

经过老师指正,我认真加以修改,尽量使译文更通顺更规范。同时经过维期五周的笔译实训,深感作为英语学习者在学习中存在许多不足:

一、词汇量不足,词汇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并非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去被动记忆,应该随时随地,每天坚持积累。

二、翻译和写作都体现一个英语学习者的综合能力,而扎实的语言功底是硬件,不仅要牢固掌握英语词汇,语法,句法,中文功底也要好,要注重培养语感和驾驭语言的能力。

三、在英语学习中太拘泥于课本,而很少阅读。作为英语学习者,要想做好翻译,跨越文化差异的鸿沟,必须涉猎群书,特别是阅读原著,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在语言上的表现。

四、最重要的就是态度问题,选择了语言学习,就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要有毅力耐力坚持下去。要抱着热爱的态度,积极的学习,并积极实

践。

5.如何轻松搞定英语笔译 篇五

坚持有效输入

笔译的输入在于阅读。通过阅读,一能锻炼理解能力,二能锻炼表达能力。

通过大量的文本输入,能有效提升理解能力,帮助你更加快速地抓住待翻译的文章要点,理清文章逻辑关系; 此外也能有效提升表达能力,帮助你更加熟悉中英文的表达差异,在中文和英文思维中切换自如。

那么,我们该读些什么呢?

1. 外刊

外刊是英语专业学生乃至于非英语专业学生获得阅读输入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来源。它不仅能让我们学习到英语最地道的表达方式,还能锻炼我们的英语思维,提升英语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比较推荐的外刊有《经济~学人》和《纽约时报》,历年CATTI考试经常从这两份外刊选材,因此大家可以直接用这两份外刊作为翻译材料。

另外,在阅读外刊的时候,要注意精读和泛读的区分。并不是每一篇文章都需要去精读。大家可以采取初期第一遍泛读,第二遍精读的模式,先去适应外刊的一个阅读节奏。然后再根据自己的进度稍作调整。

2. 理论

理论类的书籍也是笔译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环。通过理论的学习,能够帮助我们更快地找到适合自己翻译的道路。

庄绎传《英汉翻译简明教程》、李长栓《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这些都是CATTI必备的参考书籍。

3. 译著

学有余力的同学们还可以看一看有名的翻译著作,原文译文对比阅读,效果更佳哦!

王佐良 《论读书》

张谷若 《德伯家的苔丝》

王科一 《傲慢与偏见》

坚持有效输出

笔译的输出在于练习。只有当你经过持续不断的练习,你才能一直保持对翻译的敏感性,不至于迟钝。关于练习,要注意量和质的平衡以及时间的把控。

每天可以划出固定的时间用来做翻译练习,在翻译的时候,要训练自己有意识地使用自己阅读时学习到的翻译方法及思维,千万不要阅读完之后,没有任何方法技巧上的改变。

这样久而久之,你对翻译会越来越熟悉,越来越灵敏。

坚持有效反馈

在有了长期的阅读输入和翻译输出之后,一定不能缺少的一个环节就是反馈。这个反馈不仅仅只是简单的对译文答案,而是要对你刚刚的整个翻译过程都进行复盘。可以从流畅度、表达、翻译技巧以及时间四个维度来评判。

流畅度的关键首先就是单词以及语法,这个是相对来说最好查漏补缺的。有翻译不过去的地方,就赶紧补单词补语法,用小本本记好,尽量让自己之后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

在表达方面,要着重标记一些高级词汇或者地道词组,把它们尽量消化掉。

翻译技巧在翻译实践以及翻译反馈的过程中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因此在自己翻译之后再去对照翻译技巧,能够加深自己的理解。

最后,要把控好自己翻译的时长,严格控制在考试规定时间范围之内,千万别为了翻译出完美的文章,而把时间都耗费掉了。这样可得不偿失哦!

翻译资格考试笔译三级练习题

On the whole, such a conclusion can be drawn with a certain degree of confidence, but only if the child can be assumed to have had the same attitude towards the test as the others with whom he is being compared, and only if he was not punished by lack of relevant information which they possessed.

译文:总的来说,得出这种结论是有一定程度把握的,但是必须具备两个条件:能够假定这个孩子对测试的态度和与他比较的另一些孩子的态度相同;他也没有因为缺乏别的孩子已掌握的有关知识而被扣分。

Behaviorists suggest that the child who is raised in an environment where there are many stimuli which develop his or her capacity for appropriate response will experience greater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译文:行为主义者认为, 如果儿童的成长环境里有许多刺激因素, 这些因素又有利于其适当反应能力的发展, 那么, 儿童的智力就会发展到较高的水平。

The Greeks assumed that the structure of language had some connection with the process of thought, which took roots in Europe long before people realized how diverse languages could be.

译文:希腊人认为,语言结构与思维能力过程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这一观点在人们尚未认识到语言的千差万别以前就早已在欧洲扎下了根。

This assumption rests on the fallacy of the inherent laziness in human nature; actually, aside from abnormally lazy people, there would be very few who would not want to earn more than the minimum, and who would prefer to do nothing rather than work.(48 words)

译文:这种假设是依据这样的一种谬论:人的本性中存在天生的惰性。而实际上,除了特别懒惰的人以外,几乎没有人愿意挣只相当于最低生活维持费的钱,也没有人愿意饱食终日、无所事事。

1. Prior to the twentieth century, women in novels were stereotypes of lacking any features that made them unique individuals and were also subject to numerous restrictions imposed by the male-dominated culture.

在20世纪以前, 小说中的妇女像都是一个模式。她们没有任何特点, 因而无法成为具有个性的人; 他们还要屈从于由男性主宰的文化传统强加给他们的种.种束缚。

2. Aluminum remained unknown until the nineteenth century, because nowhere in nature is it found free, owing to its always being combined with other elements, most commonly with oxygen, for which it has a strong affinity.

铝总是跟其他元素结合在一起, 最普遍的是跟氧结合; 因为铝跟氧有很强的亲和力, 由于这个原因, 在自然界找不到游离状态的铝。所以, 铝直到19世纪才被人发现。

3. They (the poor) are the first to experience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s a curse which destroys the old muscle-power jobs that previous generations used as a means to fight their way out of poverty.

对于以往几代人来说, 旧式的体力劳动是一种用以摆脱贫困的手段, 而技术的进步则摧毁了穷人赖以为生的体力劳动, 因此首先体验到技术进步之害的是穷人。

4. The number of the young people in the United States who can’t read is incredible about one in four.

大约有1/4的美国青年人没有阅读能力, 这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20翻译资格考试笔译三级练习题

First, of course, it is plain that in a few years everyone will have at his elbow several times more mechanical energy than he has today.

Second, there will be advances in biological knowledge as far-reaching as those that have been made in physics. We are only beginning to learn that we can control our biological environment as well as our physical one. Starvation has been prophesied twice to a growing world population: by Malthus about 1.8 billion and by Crookes about 1.9 billion. It was headed off the first time by taking agriculture to America and the second time by using the new fertilizers. Soon starvation will be headed off by the control of the diseases and the heredity of plants and animals — by shaping our own bi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third, I come back to the haunting theme of automation. The most common species in the factory today is the man who works or minds a simple machine — the operator. Before long he will be as extinct as the hand-loom weaver and the dodo (老古董). The repetitive tasks of industry will be taken over by the machines, as the heavy tasks were taken over long ago; and the mental tedium will go the way of physical exhaustion. Today we still distinguish, even among repetitive jobs, between the skilled and the unskilled, but in a few years to come all repetition will be unskilled. We simply waste our time if we oppose this change.

71. This article was written to ________.

A. warn us of impending starvation

B. present facts about life in the near future

C. oppose biological advances

D. warn of the danger of automation

72. In the coming years, people will ________.

A. have more machines at their disposal

B. experience starvation

C. never work

D. have fewer machines at their disposal

73. Advances in biological knowledge have ________.

A. kept pace with those in physics

B. been responsible for the invention of new machines

C. surpassed those in physics

D. lagged behind those in physics

74. We are beginning to learn that we ________.

A. can control our physical environment

B. can never control our biological environment

C. have no control over our physical environment

D. can control both our biological and physical environments

75. In the near future, starvation will be prevented by ________.

A. Chinese agriculture

B. use of new fertilizers

C. control of the diseases and the heredity of plants and animals

D. vitamin pills

76.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rue?

A. The mental tedium will not exist in the end.

B. Hand-loom weaver is the thing of the past.

C. Automation is an out-of-date topic today.

D. Physical burden in the factory has already been replaced.

77. The author believes before long, machines will ________.

A. actually replace unskilled workers

B. have learned to think for us

C. be shaped like robots

D. no longer be needed

78. The repetitive tasks of industry lead to ________.

A. physical exhaustion

B. mental stimulation

C. mental exhaustion

D. physical extinction

79. If the author’s predictions are realized, the demand for unskilled workers will be ________.

A. very high

B. very low

C. the same as today

D. constantly rising

80. From the passage, increased automation ________.

A. can be successfully opposed

B. cannot be avoided

C. has not yet begun

D. will put everyone out of work

参考答案:

71. B 72.A 73. D 74. D 75. C

76. C 77.A 78. C 79. B 80. B

6.英语笔译实习报告 篇六

口译与笔译的发展背景是不同的,笔译是在口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之后笔译发展比较迅速;笔译与口译存在着不同的标准、模式,尤其是近几年口译标准相继出现,丰富了口译标准,口译与笔译的特点与步骤不同,口译因为是现场工作,压力较大,而笔译相对而言要求的准确性较高。所以,口译与笔译对译员的素质要求是不同的。

翻译有笔译和口译之分。在英语中,从事笔译的人被成为translator,而从事口译的人则被称作interpreter。不论是笔译还是口译,都是用一种不同的语言来解释和再现原话的意思内容。笔译是通过笔头,即书面或文字形式,把一种语言表达的思想内容用另一种语言来再现。口译则是通过口头的形式,把一种语言表达的思想内容用另一种语言来再现。口译是一种特殊的口头交际手段,其任务是在不同语言、不同文化的交谈者之间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使交谈双方感觉不到语言障碍而自由地进行思想交流。

口译就其工作方式而言一般可分为即席翻译(consecutive interpretation)和同声传译(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两大类。讲话人说完一句话、一段话甚至一整篇后,由译员在现场立即译给听众的口译方式就叫做即席翻译,也称交替传译或连续翻译。讲话的时间可以从几秒(几十个字)到几分钟(几百乃至几千个字)不等。讲话与翻译交替进行。这种翻译方式主要用于两种情况:一是正式会见、北鼎教育

政治会谈、外交或商务谈判、公务交涉、大会发言、学术交流、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会、宴会祝酒、开幕式、闭幕式、法庭辩论、情况介绍会等正规场合,译员往往要借助笔记进行口译;二是接待、礼宾迎送、陪同、参观、游览、宴会、购物、娱乐、生活安排等日常会话中,译员通常凭记忆进行口译。同声传译则是讲话人一面讲,译员一面译的口译方式。同声传译主要用于国际会议。同声传译可以分为三种情况:一是会议传译,即译员利用大会会场的电化设备,在传译箱里通过耳机收听讲话人的讲话,马上又通过话筒译给听众,几乎与讲话人同步,最多比讲话人慢几秒钟:二是视译(sight interpretation),即译员一面看原文讲稿或书面材料(如讲话稿),一面译出材料的内容。一般要求译员不停地看,不停地译,而不是看完一句译一句;三是耳语传译(whispering),即译员把会议上听到的话,立即小声地译给身边的一两个人听。讲话人不停地讲。耳语翻译一般对原讲话有较大的压缩与概括。这种传译也称“咬耳朵”翻译。

就工作性质而言,口译可以划分为外事翻译、军事翻译、商贸翻译、医学翻译、联络翻译、会议翻译、法庭翻译、技术翻译、展览翻译、导游翻译、生活翻译等等。它们各有特点,在此不再叙述。

口译是一项艰苦而紧张的脑力劳动,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译员决不是头脑简单的“传声筒”。口译由原语到目标语的过程并不是一条直线,而是一个由表及里、由里及表的理解、分析、表达的能动

北鼎教育

过程。两种语言的对应关系并不体现在表层结构,而是体现在于深层含义。口译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听与理解→记忆→表达”的极短暂而又极其复杂的过程。

鉴于口译的任务是传达原话的思想内容,口译时应主要采用意译。其实,直译与意译本身没有高低之分,关键是看在具体情况下用哪种译法更能准确地体现原话的思想内容。该直译就直译,该意译就意译。直译并不是死译、硬译;意译也不是乱译、胡译。如果是政治会谈,或者外交措辞,则应重直译,因为外交措辞需要精确。如果是商贸会谈,则不妨多用意译。其实,译员从来就不可能完全直译或完全意译,而总是在自觉不自觉地交替使用直译和意译。直译和意译是相辅相成的两种翻译手段。

口译与笔译是两种既有密切联系又有很大差别的工作。由于两者各有自己的特点和要求,因此,标准不尽相同。笔译通过“读”理解原文,获取信息。笔译人员可以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斟酌,可以查阅词典和各种工具书,该可以请教他人。因此,笔译要求做到“信、达、雅”,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口译通过“听”理解原话,获取信息。译员要在听完讲话人的话后要立即用目标语言表达出来,甚至一边听一边表达,几乎没有时间进行思索推敲,在多数情况下不可能查阅词典或工具书,或者请教别人。译员的单位时间劳动强度大大超过了笔译。因此,对口译的质量不能太苛求,一般更多地要求“信”和“达”。

北鼎教育

当然,译员也有一些笔译工作者所没有的有利条件。他们可以借助于讲话人的手势、语调和表情来理解原话。从实际工作的要求来看,口译的标准可归结为“信、达、速”(也可把它归结为“准、顺、快”)。“信”是指忠于原话的内容与精神,不随意增、减,不胡编乱造,所译的语言风格应尽量贴近原话。“达”是指通顺自然,干脆利落,不拘泥于原话的词语和结构,用符合目标语用法习惯的话把原话的思想内容表达出来。“速”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译员说话不能太慢,其语速应相当于或略快于讲话的语速;二是讲话人停顿后译员应立即开始译,中间的间隔一般不能超过两三秒,否则就会影响口译效果,招致听众的不满。三条标准之中,“信”是主要标准,是口译的基础和核心。

7.英语笔译实习报告 篇七

关键词:市场经济,商务笔译,有效应对

一、前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 以及“地球村”概念的形成和不断深入, 英语则成为了当今职场人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而随着国际经济贸易的不断融合, 一些相关文书或宣传材料的翻译便引起了人们极大的重视。与此相对应, 市场上对拥有较高的英语笔译能力的人才的需求也迅速增加。然而虽然目前相关的人才数量相对较多, 但是真正能在进入工作岗位短期内就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英语笔译能力顺利开展工作的却为数不多。很多毕业生进入职场, 都要有很长一段时间的二次学习和适应期, 才能够按照企业要求顺利完成工作, 这无疑是一种对时间的浪费和对工作热情的打击。所以就目前情况来看, 学习者如何在学校学习的同时有效利用业余时间来充分拓展实践机会便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商务英语笔译及其特点

1. 什么是商务英语笔译

“商务英语是英语的一种社会功能变体, 是专门用途英语中的一个分支, 是英语在商务场合中的应用。它涉及技术引进、对外贸易、招商引资、对外劳务输出、国际金融、涉外保险、海外投资、国际运输等, 人们从事这些活动所使用的英语统称为商务英语”。 (任月花, 2010) 由此可见, 商务英语笔译即是商务能力和英语能力的结合。

2. 商务英语笔译的三要素

在商务英语笔译中, 有三大要素是英语笔译译者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这三大要素是: (1) 客户——为谁译 (2) 读者——给谁看 (3) 用途——作何用。[1]

在这三大要素中, 最为重要的则是“用途”。然而在商务活动中, 根据翻译形式和内容的不同, 商务英语笔译又被分成若干个类型。

商务笔译根据其研究对象可以归为三类: (1) 公文体:法律文书、商务信函合同等; (2) 广告体:商业广告、企业外宣资料等; (3) 论说体:产品推广报告、演讲等。 (任月花, 2010) 所以在了解客户需求和读者群体的同时, 对所需翻译的材料具体属于那种类型, 作何用途, 则需要有明确的了解, 并具备足够的相关知识和笔译的灵活性和准确性。

3. 商务英语笔译的特点

商务英语笔译作为一项实用性和针对性较强的英语技能, 有着特别需要译者注意的特点:首先, 商务英语是为了有效并准确地传递信息, 对译者运用词汇、语句的准确性有较高要求, 除此之外, 生僻词、口语化的词、非正式的词句等原则上也不适用于商务英语笔译。例如口语中的because, 在商务英语中应使用on the grounds that代替, 以体现商务英语的正式性。其次, 商务英语中包含了大量的专业词汇。这类词汇用法较单一, 相对来说歧义性, 多义性等用法极少。而某些在某个领域出现较频繁或词语间的固定搭配用法, 也是作为译者需要着重积累的。再次, 双方语言文化的差异性在商务英语翻译中也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在进行商务英语笔译的过程中, 对双方语言文化的了解, 也是对能否恰当合理地进行商务英语笔译产生影响的很重要的因素。在国际经济贸易等的交流合作中, 作为桥梁的译者需要考虑两国之间与所译文件相关的各方面的差异, 所以就必须对两方的语言习惯, 文化差异, 经济状况, 商业习惯等有较深的了解, 才能更准确灵活地对相关文书进行翻译。由于市场上对拥有较高的英语笔译能力的人才的需求的迅速增加。虽然目前相关的人才数量相对较多, 但是真正能在进入工作岗位短期内就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英语笔译能力顺利开展工作的却为数不多。要尽快适应工作, 就必须多多了解目标语的文化, 习惯多方面相关知识。

三、商务英语笔译课堂学习的相对不足

在目前许多高校的英语笔译课堂教学中, 尚不能很好地针对当今市场对英语笔译人才的需求而开展相关讲解内容。在这一方面, 主要有以下两个问题, 导致课堂教学不同程度上脱离市场的结果。首先, 教材内容与时代衔接不紧密。其中有些例子或内容, 已经连续使用很多年, 与当今时代距离较远, 无法让学习者更加了解当今时代的主流形势, 容易与今后进入工作岗位后的实际翻译工作产生隔阂, 对将来的笔译工作造成负面影响。其次, 在很多笔译教材和练习材料中, 文学性的材料占据着大多数。这类材料虽然可以在整体上进行英语笔译的讲解和辅助笔译水平的提高, 但难免有些偏颇。然而作为面对数量群庞大的高校英语笔译学习者, 由于将来就业方向不确定, 想制定一套满足各类需求的主流教材, 也确实非常困难。针对这类问题, 相关专家和研究者也正在积极寻找相对应的解决方法。

四、有效提高商务英语笔译能力的方法

基于以上原因, 作为英语笔译的学习者, 就目前情况来看, 除了在笔译课堂上所学的整体理论和教师提供的实践材料外, 还应积极主动地寻求能紧跟时代步伐, 贴近市场, 实用性更强的实践材料来进一步提高英语笔译的能力。

1. 加强对英语笔译基础理论和翻译技巧的理解和掌握

虽然目前很多教材上都有着些许不足之处, 然而经过多年的总结和改进, 主流教材对学习者基础翻译理论的学习研究和翻译技巧的讲解必然已经达到一个成熟度较高的程度。所以重视教材教授的基础理论和翻译技巧, 对于打好英语笔译的基础是非常重要的。

2. 对学习材料的多方位理解

目前很多英语笔译的学习者, 在拿到一篇笔译练习材料时, 并不先整体了解材料的背景、文章用途等信息, 而直接逐字逐句地进行翻译。这往往导致在某些段落或语句中, 译文出现与前后文脱节或翻译风格与原文不符的情况。所以在平时的学习和练习过程中, 对材料的整体把握就显得尤为重要。其中, 若材料为商务用途材料, 就要按照前述商务材料不同的文体而选用不同的翻译风格和方式。除此之外, 材料中涉及的人物或知名企业等, 也要根据两国文化的不同和目标读者对其了解的程度来做必要的注释或修饰。

3. 利用互联网拓展自己的翻译实践机会

在互联网日益普及的今天, 网络上各方面的材料可谓应有尽有, 例如在一些招聘网站上, 部分企业会提供一些试译文档, 来作为对员工进行录用考核的一部分。学习者可以利用这些资源, 来了解各个领域的一些相关知识, 也可间接了解目前市场的一些动态。在进行一些练习之后, 学习者便可了解自己擅长或感兴趣的领域, 而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 加深对该领域的了解, 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如此一来, 学习者在毕业之前即可对自己的学习方向有很大程度上的把握, 也可为将来的工作做出很重要的准备。

五、结语

总之, 在国际经济贸易等的交流合作中, 作为桥梁的译者需要考虑两国之间与所译文件相关的各方面的差异, 所以就必须对两方的语言习惯, 文化差异, 经济状况, 商业习惯等有较深的了解, 才能更准确灵活地对相关文书进行翻译。面对目前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的诸多变化, 学习者有必要尽快了解市场, 培养自己对应市场的技能和思维习惯。而作为商务英语笔译的学习者, 只有在掌握扎实的翻译基础理论和技巧的前提下, 对两种语言背后的文化差异有一个整体和具体的把握, 并对商务英语和专业领域有一定深度和时效性的了解, 才有可能在毕业后迅速适应市场, 有效提高自己的商务英语笔译水平。

参考文献

[1]刘雯.浅谈商务英语笔译中的语言特点及翻译原则[A].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2]林超伦.实战笔译 (英译汉分册)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1.

[3]任月花.商务翻译概论[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2010.

8.英语笔译实习报告 篇八

关键词:市场经济;商务笔译;有效应对

作者简介:张敏,吉林师范大学2014级翻译硕士英语笔译专业(在读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6--02

一、前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以及“地球村”概念的形成和不断深入,英语则成为了当今职场人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而随着国际经济贸易的不断融合,一些相关文书或宣传材料的翻译便引起了人们极大的重视。与此相对应,市场上对拥有较高的英语笔译能力的人才的需求也迅速增加。然而虽然目前相关的人才数量相对较多,但是真正能在进入工作岗位短期内就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英语笔译能力顺利开展工作的却为数不多。很多毕业生进入职场,都要有很长一段时间的二次学习和适应期,才能够按照企业要求顺利完成工作,这无疑是一种对时间的浪费和对工作热情的打击。所以就目前情况来看,学习者如何在学校学习的同时有效利用业余时间来充分拓展实践机会便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商务英语笔译及其特点

1.什么是商务英语笔译

“商务英语是英语的一种社会功能变体,是专门用途英语中的一个分支,是英语在商务场合中的应用。它涉及技术引进、对外贸易、招商引资、对外劳务输出、国际金融、涉外保险、海外投资、国际运输等,人们从事这些活动所使用的英语统称为商务英语”。(任月花,2010)由此可见,商务英语笔译即是商务能力和英语能力的结合。

2.商务英语笔译的三要素

在商务英语笔译中,有三大要素是英语笔译译者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这三大要素是:(1)客户——为谁译(2)读者——给谁看(3)用途——作何用。[1]

在这三大要素中,最为重要的则是“用途”。然而在商务活动中,根据翻译形式和内容的不同,商务英语笔译又被分成若干个类型。

商务笔译根据其研究对象可以归为三类:(1)公文体:法律文书、商务信函合同等;(2)广告体:商业广告、企业外宣资料等;(3)论说体:产品推广报告、演讲等。(任月花,2010)所以在了解客户需求和读者群体的同时,对所需翻译的材料具体属于那种类型,作何用途,则需要有明确的了解,并具备足够的相关知识和笔译的灵活性和准确性。

3.商务英语笔译的特点

商务英语笔译作为一项实用性和针对性较强的英语技能,有着特别需要译者注意的特点:首先,商务英语是为了有效并准确地传递信息,对译者运用词汇、语句的准确性有较高要求,除此之外,生僻词、口语化的词、非正式的词句等原则上也不适用于商务英语笔译。例如口语中的because,在商务英语中应使用 on the grounds that 代替,以体现商务英语的正式性。其次,商务英语中包含了大量的专业词汇。这类词汇用法较单一,相对来说歧义性,多义性等用法极少。而某些在某个领域出现较频繁或词语间的固定搭配用法,也是作为译者需要着重积累的。再次,双方语言文化的差异性在商务英语翻译中也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在进行商务英语笔译的过程中,对双方语言文化的了解,也是对能否恰当合理地进行商务英语笔译产生影响的很重要的因素。在国际经济贸易等的交流合作中,作为桥梁的译者需要考虑两国之间与所译文件相关的各方面的差异,所以就必须对两方的语言习惯,文化差异,经济状况,商业习惯等有较深的了解,才能更准确灵活地对相关文书进行翻译。由于市场上对拥有较高的英语笔译能力的人才的需求的迅速增加。虽然目前相关的人才数量相对较多,但是真正能在进入工作岗位短期内就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英语笔译能力顺利开展工作的却为数不多。要尽快适应工作,就必须多多了解目标语的文化,习惯多方面相关知识。

三、商务英语笔译课堂学习的相对不足

在目前许多高校的英语笔译课堂教学中,尚不能很好地针对当今市场对英语笔译人才的需求而开展相关讲解内容。在这一方面,主要有以下两个问题,导致课堂教学不同程度上脱离市场的结果。首先,教材内容与时代衔接不紧密。其中有些例子或内容,已经连续使用很多年,与当今时代距离较远,无法让学习者更加了解当今时代的主流形势,容易与今后进入工作岗位后的实际翻译工作产生隔阂,对将来的笔译工作造成负面影响。其次,在很多笔译教材和练习材料中,文学性的材料占据着大多数。这类材料虽然可以在整体上进行英语笔译的讲解和辅助笔译水平的提高,但难免有些偏颇。然而作为面对数量群庞大的高校英语笔译学习者,由于将来就业方向不确定,想制定一套满足各类需求的主流教材,也确实非常困难。针对这类问题,相关专家和研究者也正在积极寻找相对应的解决方法。

四、有效提高商务英语笔译能力的方法

基于以上原因,作为英语笔译的学习者,就目前情况来看,除了在笔译课堂上所学的整体理论和教师提供的实践材料外,还应积极主动地寻求能紧跟时代步伐,贴近市场,实用性更强的实践材料来进一步提高英语笔译的能力。

1.加强对英语笔译基础理论和翻译技巧的理解和掌握

虽然目前很多教材上都有着些许不足之处,然而经过多年的总结和改进,主流教材对学习者基础翻译理论的学习研究和翻译技巧的讲解必然已经达到一个成熟度较高的程度。所以重视教材教授的基础理论和翻译技巧,对于打好英语笔译的基础是非常重要的。

2.对学习材料的多方位理解

目前很多英语笔译的学习者,在拿到一篇笔译练习材料时,并不先整体了解材料的背景、文章用途等信息,而直接逐字逐句地进行翻译。这往往导致在某些段落或语句中,译文出现与前后文脱节或翻译风格与原文不符的情况。所以在平时的学习和练习过程中,对材料的整体把握就显得尤为重要。其中,若材料为商务用途材料,就要按照前述商务材料不同的文体而选用不同的翻译风格和方式。除此之外,材料中涉及的人物或知名企业等,也要根据两国文化的不同和目标读者对其了解的程度来做必要的注释或修饰。

3.利用互联网拓展自己的翻译实践机会

在互联网日益普及的今天,网络上各方面的材料可谓应有尽有,例如在一些招聘网站上,部分企业会提供一些试译文档,来作为对员工进行录用考核的一部分。学习者可以利用这些资源,来了解各个领域的一些相关知识,也可间接了解目前市场的一些动态。在进行一些练习之后,学习者便可了解自己擅长或感兴趣的领域,而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加深对该领域的了解,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如此一来,学习者在毕业之前即可对自己的学习方向有很大程度上的把握,也可为将来的工作做出很重要的准备。

五、结语

总之,在国际经济贸易等的交流合作中,作为桥梁的译者需要考虑两国之间与所译文件相关的各方面的差异,所以就必须对两方的语言习惯,文化差异,经济状况,商业习惯等有较深的了解,才能更准确灵活地对相关文书进行翻译。面对目前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的诸多变化,学习者有必要尽快了解市场,培养自己对应市场的技能和思维习惯。而作为商务英语笔译的学习者,只有在掌握扎实的翻译基础理论和技巧的前提下,对两种语言背后的文化差异有一个整体和具体的把握,并对商务英语和专业领域有一定深度和时效性的了解,才有可能在毕业后迅速适应市场,有效提高自己的商务英语笔译水平。

注释:

[1]林宗豪.商务英语笔译研究琐谈[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2-05-20.

参考文献:

[1]刘雯.浅谈商务英语笔译中的语言特点及翻译原则[A].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

[2]林超伦. 实战笔译(英译汉分册)[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3]任月花. 商务翻译概论[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

上一篇:国学知识三下一篇:议论作文材料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