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灾防治先进事迹

2024-08-28

地灾防治先进事迹(通用6篇)

1.地灾防治先进事迹 篇一

为进一步强化防灾保安意识,落实防汛及地灾防治责任,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县政府与你镇政府签订以下防汛工作目标责任书。

一、防汛目标

遇设计标准内洪水,水库、水电站、重要河段和重点万方大塘安全度汛,确保集镇和村庄的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确保交通干线和乡村道路畅通;遇超标准洪水,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并尽最大的努力减轻洪灾损失。确保全镇农田30天不雨不旱,确保40%农田50天不雨不旱;确保50天不雨农村人畜饮用水安全。

二、具体要求

1、成立防汛抗旱及地灾防治领导机构,落实各项责任制,完善防汛抗旱和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组建一支以基干民兵为骨干60人以上的抢险应急分队。

2、制定境内六座小

(二)型水库和洋滩水电站的防汛抢险应急预案,落实险库、险工、险段和重要地灾隐患点的各项应急度汛措施。六座水库各组建50人以上的防汛抢险队伍,鳖塘、苗家形等重点万方大塘和洋滩水电站各组建30人以上的抢险队伍,负责为白沙水库组建30人以上的抢险队伍,督促县供水公司组建20人的抢险应急分队;6月10日前至少开展一次抢险演练。

3、严格执行县防指批准的水库控制运用计划,切实加强水工程的管理,加大险病工程巡查和水库渗水情况观察的力度;5月30日前维修好土桥、社屋里两水库的坝面及破损的水泥土护坡,砍伐各水库坝区的杂草,更换好横山路水库斜涵木塞,处理好水牛山水库斜卧涵漏水问题,6月10日前修复丰坑水库溢洪道左侧防护墙。

4、镇政府准备足额的防汛抢险应急经费;按质、足额储备抢险物资:土桥、篁嘉、横山路和水牛山四水库各储存麻袋或编织袋1000条,粗砂、瓜子片、碎石子各10方;丰坑、社屋里两水库储存麻袋或编织袋2000条,粗砂和瓜子片、碎石子、粘土各20方,防渗布200m2,木材1立方,毛竹15根;鳖塘、苗家形等重点万方大塘各储存编织袋500条,砂石料20m3;洋滩水电站储存编织袋2000条,砂石料50m3;防汛物资必须运到现场。

5、督促水库、水电站及万方大塘承包经营者必须以防汛抗旱责任为首位,蓄排水必须服从县防指的调度。水库及万方大塘承包费的30-50%必须用于该工程管理及维修,按年支付。

6、做好台风和地质灾害的防范避灾工作,加强辖区内凫山八亩组滑坡等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制定应急预案,落实相关措施和责任,最大努力减少灾害损失。

7、加强防汛值班,实行领导干部带班制度和24小时轮值制度,做到及时上传下达,确保信息畅通。各重点工程、地质灾害点必须明确专人值班巡查,杜绝脱岗现象发生。

三、考核与奖惩

防汛抗旱工作纳入乡镇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年终与水利兴修工作一并考核。对领导不力、玩忽职守和因责任事故而造成重大损失的,除追究直接责任人外,还要追究乡镇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县人民政府 镇人民政府

签 字:签 字:

二OO六年五月十七日

2.地灾防治先进事迹 篇二

沿江道路建设与地灾防治的一体化关系主要取决于一者对另一者的影响程度,影响愈强烈,两者的一体化关系就愈密切。为了阐明沿江道路建设与地灾防治的一体化关系,论文采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方法[5,6,7],经过由低层次、小系统过渡到高层次、大系统的逐渐综合评判过程,实现沿江道路和边坡地质环境相互影响程度的合理量化,确立两者的一体化关系。

1 沿江道路对库岸地质环境影响评价的因素集和评价集

1.1 因素集的确定

通过对地质环境各种影响因素的分析和筛选,建立因素集层次结构模型(见图1)。

将整个地质环境影响因素集X划分为地质体稳定性X1、岩土体稳定性X2、工程活动强度X3、地质灾害X4四个子集,即为图1的第二层次:

X={X1,X2,X3,X4} (1)

四个子集又包含各因素,即为图1的第一层因素集:

X1={x11,x12,x13},X2={x21,x22},

X3={x31,x32,x33,x34},X4=X4 (2)

1.2 评价集的确定

沿江道路建设对库岸地质环境影响程度评价等级的划分采用四分法,拟定评价等级为:较弱影响v1、中等影响v2、较强影响v3和强烈影响v4。定义对应的一体化关系:关系很小、关系一般、关系较密切和关系密切。评价因素的影响等级情况见表1。

相应评价集:

V={v1,v2,v3,v4} (3)

2 模糊综合评判的数学模型

按第i因素子集中第j个因素xij进行评判,xij对评价集第k个元素的隶属度rijk(i=1,2,3,4;j=1,2,3,4;k=1,2,3,4),则因素xi的等级评判矩阵Ri为:

Ri=[ri11ri12ri13ri14ri21ri22ri23ri24ri31ri32ri33ri34ri41ri42ri43ri44](i=1,2,3,4)

(4)

为了反映各因素相对研究问题的重要程度,对各因素赋予相应的权数。设因素xij的权数为aij,则因素xi的权重集为:

Ai={ai1,ai2,ai3,ai4}(i=1,2,3,4) (5)

通常各权数应满足归一性和非负性条件。

一级模糊综合评判集:

Bi=Ai·Ri={bi1,bi2,bi3,bi4}(i=1,2,3,4) (6)

其中,bik=j=14(aijrijk)(i=1,2,3,4;j=1,2,3,4;k=1,2,3,4)。

就这样由低到高逐层进行模糊综合评判。因素子集Xi的单因素评判集Ri应是一级模糊综合评判集Bi,故X的单因素评判矩阵:

R=[B1B2B3B4]T (7)

因素集X的权重集:

二级模糊综合评判集:

综上,模糊综合评判数学模型:

3结语

1)论文较好的量化了一体化关系的全面评估过程,可见模糊综合评判沿江道路工程与地灾防治一体化关系是可行的。

2)在深刻认识库区沿江道路等交通设施建设与地灾防治的一体化关系的基础上,将地灾防护结构性能、交通功能作用等一并纳入,兼顾各有关组成结构的相互依从和制约关系,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克服了地质环境灾害防治与交通设施建设分离实施的种种弊端。既实现地质环境灾害的有效根治,又满足道路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功能需求,防患于未然,达到实质性的一体化。此外,该一体化对关系类似问题的解决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摘要:基于模糊理论中模糊综合评判法,确立了影响因素的层次结构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计算得出单因素评判矩阵进行沿江道路建设对库岸地质环境影响程度的模糊综合评判,从而确立沿江道路与地灾防治一体化关系。

关键词:沿江道路,地质环境,数学模型,模糊综合评判

参考文献

[1]张永兴,文海家,陈云.库区地质灾害及环境影响分析[J].重庆建筑,2005(6):47-50.

[2]文海家,张永兴,柳源.三峡库区地质灾害及其危害[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4,26(1):1-4.

[3]文海家,张永兴,柳源.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减灾战略关键问题[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4,15(2):22-28.

[4]肖盛燮,陈洪凯,耿大玉,等.库岸地质灾害治理与交通建设开发一体化模式[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2.

[5]肖盛燮,王平义,吕恩林.模糊数学在土木与水利工程中的应用[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6]陈守煜.工程模糊集理论与应用[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8.

3.二十载地灾防治风雨路 篇三

从无到有的“地质灾害”概念

最开始并没有地质灾害这个概念,以前都把地质灾害的现象叫做不良物理地质现象。一般在一些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的勘察过程当中加以研究,通常把它作为一种叫做边坡工程地质稳定性的现象进行讨论,而非灾害类型。一直到1993年才第一次提出地质灾害这个概念。

1996年以后,伴随着湖南省人民政府成立湖南省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地质灾害防治被纳入到政府的管理议事日程。1996年12月28日,湖南省人民政府第132次常务会议通过《湖南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1997年2月17日,省人民政府第78号令正式发布,这在全国算是比较早的。

在此之前,对于地质灾害最多就是把它当作一种自然灾害,一般是成灾了之后由民政厅去救灾。防灾的概念很淡,因此这项工作,是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一步一步提高,而逐渐引起重视的一个社会问题。尤其是1998年全国区域性的大洪灾,强降水过程引发了很多灾难性事件,以及人类工程活动加剧引发了大量地质灾害并造成了群死群伤事件,各级人民政府对此予以了高度关注。

2000年后,湖南省国土资源厅成立,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的职能到了省厅。而湖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则整建制转到国土资源厅,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的技术支撑单位也相应明确由湖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承担。

意义重大的1∶10万调查项目

1999年左右,新成立的国土资源部下达了一个项目:湖南省1∶10万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项目最初由水文一队在桑植和澧县进行试点,2000年省地环总站在郴州北湖、苏仙两区进行该项目的试点工作。项目完成之后,在2001年国土资源部项目审查的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好评。

2001年,省国土资源厅下达了14个县的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20万元一个县,280万元的专项。这对总站来讲,应该说是多年以来最大的一个系统性项目,也是意义非常深远的一个项目。那年开始,我被任命为总站的地质灾害室主任。

当年这14个县,聚集了8个地勘队伍,总站承担了其中6个县的调查。从2001年到2008年,省厅每年相继都安排了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2008年是最后一批,安排了27个县。

从2004年开始,这项工作的调查基本上全部都由总站来完成。在这将近10年的调查过程当中,湖南省全境123个县市区被归纳到108个项目当中,到了2009年全面完成。从2012年开始,在全省1∶10万地质灾害调查的基础上,省国土资源厅对涉及全省地灾重点防治区的27个县市区安排实施了1∶5万全省地质灾害详细调查项目,并计划之后2-3年内全面完成100个县市区详查任务。在这项重大基础调查项目中,总站将主要承担技术综合管理工作。随着该项成果的完成,湖南的防灾基础将更加夯实,但形势也将更加严峻,责任将会更加重大。

不断完善的地灾防治链条

调查仅仅是地质灾害最基础的部分。伴随着地质灾害的基础调查和老百姓对防灾减灾需求的不断增长,从2000年开始,随着省国土资源厅对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工作越发重视,法律法规也不断地建成与完善。总站相继开展了从地质灾害预防到治理,再到事后的一系列整个防灾减灾链条上的工作。

从主动性预防来讲,我们每年都要编制地质灾害的应急预案。1999年之前叫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从2013年地质灾害防治条例颁布以后,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就变成了地质灾害的年度防治方案。包括现在湖南省重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起草,都是总站进行的。

在编预案、编方案的同时,总站在每年的汛期前要进行地质灾害的巡查。当进入汛期的时候,要组织地质灾害的应急调查和应急排查。汛期过后,我们要对一些隐患点进行一些汛后的核查,等等一系列这方面的工作。

从预防角度来讲,从2003年开始在全国最先开展地质灾害的气象预警预报,这是总站地灾防治工作的一大亮点。

根据湖南地质灾害的特点,主要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其诱发的因素85%以上跟降水有关。只要降水量足够大的时候,湖南引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的概率就高很多。基于湖南这种地质灾害在汛期广发、频发、易发的特点,2004年4月29日,省国土资源厅跟省气象局就预报签署了正式的合作协议。省国土资源厅全权委托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省气象局委托省气象台开展双方合作。

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的开展,可以说为湖南的灾前预防工作安上了明亮的双眼,插上了翅膀。从2003年开始一直到现在,这项工作进行得都非常顺利,而且效果越来越好。预警的准确率和精度、工作的规范都在不断地提高。成功避让的案例90%以上与总站的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信息的及时传递发布有重大关系。

总站的这项工作,可以说为国土资源厅在服务社会公众的公益性防灾减灾行动中树立了良好形象。

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发展道路

2011年底,湖南省编委批准同意省总站加挂“湖南省地质灾害应急中心”的牌子,应急中心也随之筹建。应急中心的核心是应急指挥系统——以各类地质环境基础信息为基础,涵盖地质灾害气象数据采集、专业监控、预警预报、数据集成、应急管理协调、移动设备定位跟踪、三维动态分析、信息后台发布、数据查询检索、手持终端联线等功能,实现监测数据采集、分析、预警,突发事件远程应急视频会商和调度决策等多项功能,同时还可以全面构建天地一体的应急实时传输体系。实现国土资源部与湖南省市县各个节点和野外多点交叉、互联互通远程会商。

从成立的背景上来看,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地质灾害应急管理工作和能力建设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国家从云南、四川的抗震救灾,从甘肃的舟曲特大泥石流的应急过程中,一步一步地把政府应急救援能力、应急抢险能力和灾前预防能力紧密地结合到一起。实际上,政府也越来越迫切地需要我们在地灾应急方面担负更重要的角色。

地质灾害工作的未来,空间极其广阔,挑战极其巨大,困难也极为大。随着湖南入选全国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重点省,总站将面临着重要的机遇。

现在来看,这个即将建成的综合防治体系建设还缺了很多东西。湖南全省目前只有一个省级应急中心,市、县都没有。未来两到三年,湖南不仅要建设省一级的地质灾害应急中心,还要成立14个市州、94个县市区的地质灾害应急中心。这些中心的建设意味着要有人、资金、装备,否则就是虚的。

综合防治体系的建设,总站无疑将会伴随着这个体系的建设成长壮大,并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当然,总站更多的是参与综合防治体系的项目管理、技术管理。其他具体直接参与,如工程治理、调查评价等是不太可能参与那么多,要依靠各方面的力量,包括市县国土资源局、各类地勘队伍都要加入到建设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行列当中。

应该说,随着湖南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的实施,我省的地质灾害防灾减灾事业将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如何能抓住机遇,谋求更稳更实更快更高的发展,我们总站人已经做好了迎接挑战的准备。

4.地灾治理情况汇报 篇四

——兴山县地灾治理情况汇报

我县是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县市(区)之一。全县累计发生地质灾害470处,危及到2967户13970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其中库区地质灾害175处。为最大限度的降低地质灾害损失,近年来我们以建立群测群防体系为基础,健全机制,强化监管,狠抓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的立项、建设和后期管护,充分发挥地灾治理工程综合效益,为库区人民群众构筑了一道道保障生命财产的地灾防治安全墙。

(一)库区地质灾害防治项目争取和实施情况

1、库区二期地质灾害项目情况。争取二期地质灾害防治项目8个,22处地灾点,资金1.02亿,已顺利通过省级初验和国家终验,其中20个工程为优良工程,2个为合格工程;争取规划外治理项目4个,资金2100万元;争取搬迁避让项目5个, 涉及25户,113人,资金127万元;争取监测预警项目71个。以上项目共争取资金12427万元。

2、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项目情况。争取三期地质灾害防治项目46个,资金1.53亿。第一批应急抢险项目28个已全部竣工并通过省初步验收均为优良工程,18个非应急项目已竣工6个、目前在建的5个、已进入招投标程序的3个、转入监测预警和群测群防的4个;争取规划外治理项目3个,资金2600万元;争取搬迁避让项目17个, 涉及195户,752人,资金1260万元;争取监测预警项目34个。以上项目共争取资金19160万元。

(二)项目管理的主要措施

为实施好库区地质灾害治理项目,最大限度发效项目综合效益,在项目实施管理中,我们抓住项目建设关键环节,强化监管力度,促使项目建设规范运作,确保了项目建设顺利实施。

1、立足一个 “抢”字,加大项目争取力度。一是健全组织机构,抢抓项目。在地灾治理上,县政府成立了以县长陈华为组长的“兴山县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组建了“兴山县地质灾害防治中心”。县委书记、县长、分管领导经常到省、市汇报工作,为我局争取项目创造了有利环境。二是明确责任,抢抓项目。在项目争取的过程中,进行了明确的分工和安排。县委书记、分管领导亲自到省、市汇报工作,争取项目;国土局负责项目规划、申报立项、资金管理、监理管理、工程质量监管。三是科学制定规划,抢抓项目。规划是龙头,为了抢抓更多的项目,我县委托具有资质的中介组织编制了《三峡库区兴山县三期地质灾害防治规划》,规划治理项目175个,投资5.3亿元。

2、立足一个“理”字,努力搞好宣传动员。库区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是利国利民的民心工程,但部分老百姓为了眼前利益不顾大局。为此,我们始终把项目区群众思想工作作为建设实施前的首要任务来抓。通过广播电视、刷写标语、制作标识公示牌、发放宣传单、召开乡(镇)村干部和小组屋场园子群众会等形式面对面地宣传政策,有针对性地排除群众思想疑虑。共制作广播电视专题节目10期,电视专题片1部,编印宣传手册2000多份,刷写标语100条,制作标识公示牌30块,召开各类干部群众会70多场次。

3、立足一个“章”字,建立完善运作机制。一是健全制度,严格五制管理。我们严格执行国家基本建设程序,先后制定了《兴山县地质灾害管理办法》、《兴山县地质灾害资金管理办法》、《兴山县地质灾害治理责任追究制》等10多项规章制度,做到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工程从规划立项、勘察设计,招投标到施工管理均严格按制度操作,按规矩办事,严格项目法人、公开招投标、工程监理、合同管理和责任追究五制管理。二是实行集体会审,提高决策水平。凡是涉及到工程变更、单价调整等重大事项一律实行集体会审,专家论证,极大的提高了决策水平,减少了决策失误。三是量化考核,责任到人。我们将工作目标和任务进行细化分解,责任到人,实行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实行责任终身制,领导班子分工负责,项目管理责任到人;充分发挥监理的作用,保证一个标段有一个监理和业主管理协调人员。四是严格管理程序,规范操作。严格变更审批程序,由施工方提出,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共同确认并拿出设计变更方案,经业主同意上报省地灾防治领导小组,由省地灾防治领导小组组织专家评审批复;严格项目验收程序,凡符合竣工验收条件的项目,由项目承担单位向县地灾中心提出初步验收申请。再由县政府组织专家进行自验,达到验收条件的项目向省地灾防治领导小组申请省级初验,省初验后进行效果监测,再申请省、国家进行终验。

4、立足一个“廉”字,强化干部队伍建设。一是我们在签订每一份工程合同的同时都签订一份廉政合同。二是强化学习教育。一方面经常性的对干部职工开展廉政教育,组织观看警示片,上廉政课等形式增强干部职工的廉政意识;另一方面在日常安排工作的同时,随时进行廉政教育和提醒,把廉政教育贯穿于整个工作之中。三是制定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落实一岗双责制。同时具体制定了工程管理 “十禁止”,要求干部职工遵照执行,即:禁止从事有偿中介活动;禁止收受礼金、礼品;禁止接受施工单位影响公务的宴请;禁止铺张浪费和用公款支付娱乐性消费;禁止在施工、监理、设计单位报销由个人支付的各种费用;禁止一人说了算;禁止以考察项目名义变相旅游;禁止瞎支乱补,白条入帐;禁止私借私存,贪污挪用公款;禁止业主单位派人参与评标。四是加强对资金审批的监管。我们严格按照财务管理制度,将项目经费纳入县级财政统一管理。在资金管理上实行了专人管理、专户储存、专帐核算;在资金拨付上坚持按计划、按合同、按拨付程序、按工程进度拨付专项资金;资金审核由项目负责人、现场管理人员、现场监理、总监理、分管领导和中心主任集体会签,确保资金安全。

5、立足一个“严”字,加强对项目实施的全程监管。一是严把市场准入关。施工单位必须具有在省、市、县备案的甲级专业资质,监理、设计单位必须是在省厅统一组织下抽签确定的单位。二是严把招投标关。招投标委托具有资质的单位代理,投标单位实行后审制,投标段实行摇号制,投标信息实行网上查询制,业主单位实行无人评标制,做到招投标公开、公平、公正。三是严把工程质量关。加强监理人员的管理,实行总监负责制,每个项目一个总监,每个标段一名现场监理。要求监理与施工单位吃住分离,严格按照四控(质量、进度、资金、安全)、两管(施工现场管理、施工合同管理)对工程进行监督管理。监理必须对工程质量负终身责任;强化对项目部的管理,即五大员的管理,五大员必须持证挂牌上岗,变更必须按规矩审批;严格原材料进出的检验,所有原材料凭合格证进场,凭复检合格证使用。隐蔽工程的各环节必须在检查验收签字后,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对混凝土、钢筋等必检材料采取按规定取样送检和业主单位随机取样送检相结合的检验办法;业主管理人员强化质量的日常监管。每月组织一次质量安全生产检查,召开一次质量安全通报会,对出现的问题进行限期整改。四是严把工程施工进度关。为确保工程进度,我们对涉水工程实行倒排工时,将工程进度分到月,排到天,到单项工程,到项目部管理人员,每个月对工程进度进行一次通报,进行了一次检查督办,确保了139、156、175米水位按期蓄水。五是严把安全生产关。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与各施工单位签定安全生产责任书;制定各项管理制度,坚持周例会、月考核的安全检查制度,同时严格保险制度,对所有工程都进行了工程保险;在施工的过程中加强对滑坡的监测,随时掌握滑坡体的变形情况,同时加强安全生产的日常检查督办,对发现的问题和隐患立即督促整改,做到了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6、立足一个“效”字,强化对竣工工程的监测与管护。一是竣工后的地灾治理项目,由兴山县地质灾害环境监测站进行专业监测,及时撑握治理效果。二是县政府在峡口镇就治理工程竣工后的管理召开了专题办公会议,下发了专题会议纪要和“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安全维护管理的通告”,禁止在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范围内进行乱搭滥建、乱堆滥放。

(三)项目实施的综合效益

1、库区移民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保障。通过工程治理,使64处地灾点上424户1696人彻底摆脱了地质灾害威胁。

2、库区对外交通得到有效保障。二期、三期地灾防治突出了游峡、石峡、宝峡复建公路,治理项目25个,投资1.5亿元,有效保障了对外交通的畅通。

3、城市环境得到美化。我们坚持地灾治理与市政建设相结合,凡是涉及城镇范围内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我们在工程治理设计中就将治理方案与城市环境相衔接,在后河岸坡治理中积极向省争取植被绿化工程投资近700万元,进行工程的绿化、亮化。

4、耕地得到有效保护。我们坚持地灾治理与耕地保护相结合,通过地灾治理使项目区周边近6000亩耕地得到保护,在建阳坪库岸防护中,造地150多亩,缓解了该地耕地紧张的局面。

5、群众收入得到增加。我县二期和三期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总投资2.55亿元,其中直接用于支付民工工资的有几千万元,在治理中我们要求施工单位尽量使用本地民工,以此增加群众收入,同时由于工程建设还带动了地灾点周边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和其他产业的兴起发展,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四)项目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及建议

1、按照《三峡库区兴山县三期地质灾害防治规划》要求,我县库区地灾治理工程已接近尾声,但随着今后几年人为工程活动的增加和库水浸泡涨落变化,定会诱发新的地质灾害,必须建立长效机制。

2、经过调查,目前我县危及库区安全的地灾点还有65处,库区蓄水后发生变形的地灾点有31处,其中有9处变形加剧,若不及时治理后果十分严重。

3、在已竣工治理工程上乱搭滥建、随意破坏监测设施和工程的现象时有发生,急需加强对竣工地灾治理项目的管理。

4、库区监测工作是一项永久性的工作,但目前我们面临着监测人员不足,技术力量缺乏,监测人员工资无保障的困境,请求增编3人,并纳入全额财政预算。

5、地灾中心全体人员为争取项目,监管项目付出了艰辛的劳动,这些人属自收自支人员,一旦没有项目了,就没有工资来源,请求将所有在编人员全额纳入财政预算。

6、专业人员缺乏,请求出台特殊政策,引进专业人员。

5.煤矿地灾掉擦报告 篇五

矿区矿山环境地质灾害

调 查 报 告

2012年6月

为了切实做好我矿2013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指示精神,以及《地质灾害预防条例》和《地质环境保护条例》的规定,结合本矿区及其附近周边各村寨地形地貌的实际情况。调查表明:

本矿山矿区所属范围多为山体,地质环境条件和水文条件相对比较复杂。地形起伏较大,地貌类型较为复杂,岩性变化较大。地质构造简单,水文地质条件较复杂。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不良,岩溶发育较强烈,社会地质环境条件较复杂。主要表现在矿区东侧的坪子寨村,住户大约60余户,237人。其村部后山海拔较高,山体绵延起伏较大。其中山体滑坡,泥石流灾害是本矿关注的焦点。

为此本矿专门成立了“金沙县兴安煤矿地质灾害调查小组”,由总工李旦明任组长、技术矿长田力中、安全矿长黄旭贤、调度室主任陈道永及其他十余人为成员,定期定时深入此山进行调查、摸排。自去年以来地质灾害调查小组成员每日轮流前往,从未间断。具体调查发现:

矿区周边其它地带均无明显异常,只有坪子寨后山几处出现裂痕及塌陷状况,但一直以来变化不大,经多次反复观测,造成山体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可能性不大,自然地质灾害不会对山下的住户造成生命财产的威胁。为确保万无一失,本矿为此特别制定了“兴安煤矿地质灾害预防措施”。明确人员财产撤离、转移路线,同时对周边群众加强科普宣传。确保在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发生时,人民的生命财产不受损害。

兴安煤矿

地质灾害调查小组

6.打通镇开展地灾隐患排查 篇六

近段时间,打通镇组织国土办、建管办、民政办等部门工作人员,对辖区内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及高陡坡建房户、危房户开展拉网式排查,入户进行防灾知识宣传,提高群策群防意识。

据悉,该镇编制了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充实了地质灾害应急小分队,充实了辖区地质灾害点及隐患点监测人、防灾责任人,落实制订了地质灾害防治值班制度及巡查、险情速报制度。

该镇完善镇、村、社三级群策群防体系,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积极性,做到有险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努力把地质灾害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上一篇:创新科研项目结题报告下一篇:2021年度工作计划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