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评价的设计

2024-07-29

化学教学评价的设计(共8篇)

1.化学教学评价的设计 篇一

中学化学教学评价

摘要:化学是一门研究性很很强的自然科学,化学教学要按照新课标的要求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的方法有很多种,本文对评价的原则、方法进行总结。可根据其找出最优的评价方法,以提高化学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字:中学化学;教学评价

中学化学教学目的是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有必要加强对教学的过程性评价,以促进高中化学教学更好的开展下去,实现高中化学的教学目的。

一、对中学化学教学评价的思考

长期以来,无论是教育行政门,还是学校本身,总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并且以原始分数作为中学化学教学质量评价的唯一标准,并以此 作为教师晋级、奖惩的依据。这种以分数代替教学质量、教学评价模式是应试教育的必然产物,它所评价的仅是教学质量的一小部分,因此是不科学的。由这种教学质量评价模式所 产生的影响随处可见;教师为了把学生的分数搞上去,不惜牺牲自己的大量时间,争夺学生的自习和课外活动时间,大搞题海战术等等,因而大大地增加了学生的负担,教师教得也十分辛苦。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转变教育观 念,使应试教育转变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改变现行的教学质量评价模式。

中学化学教学是由相互连结,相辅相成的各个教学环节组成的系统工程,它除具有教学 的一般要求外,还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要求。根据中学化学教学的特点和要求,确定的中学化学教学原则应该充分体现在中学化宜笋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中学化学教学又是在中学化学 教学大纲指导下师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的过程,它应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规律。因

「1]此,对中学化学教学的评价 应该用辨证系统的方法,以整体的观点,相互联系的观 点、动态 的观点、量质结合的观点分析教学系统,在对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备课,课堂教学、作业处理及辅导等主要教学环节和教学效果评价的基础进行综合评价,以期建立科学的中学化学教学评价体系。

二、中学化学评价的原则

教学评价的原则,是指进行评价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它体现着教学评价本身的客观规律, 对于实施教学评价的方向性、科学性起保证作用。构建中学化学教学评价体系,从对教师的要求上来讲, 理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客观性原则

评价必须采取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评价人必须根据由教学目标而确定的评价标准来进行,不能主观臆断或掺杂个人感情,被评价者对评价是否客观是非常敏感的,如果评价客观,会使被评价者增强信心而奋发向上;反之, 就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

2.整体性原则

教学的评价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效果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形成的。因此,评价应当运用系统论,从整体出发深入研究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以及教师教学观在每一教学环节的具体表现,这样才有可能对教师的教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从整体上反映教学的客观效果。

3.方向性原则

依据主体观念设计的评价方案,不仅要成为判定教学质量的标准,而且要成为教师努力的方向。所以一方面要有助于新课程标准下教学任务的全面完成,另一方面又要有助于教学改革思想全面落实,有助于激励教师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和不断的完善自我。

4.一致性原则

对所有评价对象,应采取一致的标准。对同一内容的教学,必须用统一的标准来评价。我们强调评价的一致性,并不否认学校设备、教学条件、学生质量的差异。但只有坚持一致性原则,才能使被评价者明确自己在群体中的位置,从而激励自己保持优点、克服不足。同时, 评价的结果才能是科学的,能作为教学行政部门决策的依据。

5.全面性原则

在确定或运用评价标准时要注意全面性,一方面评价的内容要全面,不能片面地空出某一项目,另一方面要面向全体教师,对每一个教师都进行评价,还有评价人要有代表性,不能只代表某一方面的意见, 不能以个别人的意见代替集体评价。

6.评价与指导统一的原则 评价是按照一定的原则、标准对评价对象已完成的行为做出价值的判定,使被评价者从中受到教育。指导是评价的连续和发展, 它把评价的结果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加以认识,并根据评价对象所具有的主客观条件,使评价对象能明了自身在今后一个时期内发展的方向。

7.可行性与持续性原则

评价体系的各项指标既要符合初中化学教学目标和要求,反映教改思想,又要切合当前化学教学现状和教师的实际水平。评价标准既要有定量又要有定性,要明确具体,评价方法要科学、简便、易操作。与此同时,还应在动态、发展的基础上构建具有持续性的指标,使得评价工作不是停留在现阶段为眼前的利益进行评价,而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三、高中化学教学评价的方法

1.化学档案袋评价(或成长记录评价法)

化学档案袋主要用于学生自己选择和整理档案内容,让学生有机会来表现自己在学习化学上所取得的进步。档案中要记录下主要的学习资料,如知识要点、实验过程、实验方案、探究问题的过程、疑难化学问题、自己出现的错误、新的学习方法、学习策略、对自己或他人的学习成果评价等。学习档案要产生在学习过程当中,随时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此种方法可以看到教学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影响,能够衡量学生在教学过程取得的进步和发展的特长。

(1)学生学习档案袋 此法又称学生成长记录袋,主要是用来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反映学生在某段时间内在化学的一个章节或一个专题上所做的研究,在知识上或方法上取得的进步,在平时教学中,通过建立学生的化学档案评价表,可以准确记录学生的变化,如干档案袋集中到一起,可以分析出学生的发展趋势,哪方面有了新的发展,哪方面还存在不足。

(2)化学探究学习活动评价

也可以叫做科学探究的评价,主要是对学生探究化学知识过程的情感态度、精神状态、科学方法、价值观念、心得体会进行记录和评价,重点反映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此种评价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它比较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活动表现评价,对传统的纸笔测试评价是一个有益的补充。此种评价的内容也可以将评价项目细化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获取信息的能力、探究的方法等,评价要点是学生在这些环节中的表现,评价等级如上表一样分为5个等级,有自己、同学、教师和家长来进行评价。

2.终结性测验

终结性测验评价是对化学课程一个阶段学习情况的评价,推行新课标后,往往是以模块为单位来进行测验,这样采用必答的形式,目的是满足考试的要求,这种方法是面向高考的一种最有效的评价方式。一般情况下,测试要达到90%~95%的及格率,20%~25%的优秀率,难、中、易题的比例控制在1:2:7。

(1)水平参照考试

水平参照考试以学生个体的原始分数作为参照,通过测试来衡量个体在班级中的名次。此种方法重点考量考试的信度和效度,但是甄别功能不强。从知识层面来划分,水平测试分为两种:第一种是认知性学习水平测验,按照化学知识的不同性质,可以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第二是技能型学习目标水平测试,这种形式的评价更侧重实际操中的表现,适合对化学使用的检测。

3.教师自评方案

教师自评时设计的方案要客观、全面,既要关注自己的教学过程,也要考虑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可以设计如下问卷来进行评价:

(1)单元或模块的学习目标如何确定?为什么要这么确定?反映了新课标的哪些要求和理念?

(2)如何设计教学情境?涉及哪些化学现象?怎样呈现化学实验的情境?哪部分知识需要学生来合作完成?

(3)课堂上什么样的师生互动?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实际效果怎样?

评价方案中问题可以是与课堂有关的更方面内容,自评时要认真反思教学过程,深挖自身潜在的问题,争取在深刻反思或让自己的教学有质的跨越。

中学化学教学中过程性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在教学实践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探索并完善过程性评价,进一步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合理性,促进高中化学教学的改革和教学目标的实现。[2]参考文献:

[1]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小学教育评价[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1).[2]徐汉志,高中化学教学评价探析[J],家教世界,2012.12 [3]范晓珍.教学评价论[ M ].长沙: 湖南教 育出版社,1999.[4]黄蔚, 陈雅, 徐婷俊.对教师教学评价现状的思考[ J].理工高教研究, 2003, 22(2): 37-38

2.化学教学评价的设计 篇二

1 教学改革内容及实施方案

面向21世纪, 优化内容, 改革教学方法, 充分开启学生的智能, 培养适应新世纪国家建设发展需要的高级药学人才, 是当前药学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6]。随着基础科学理论和应用技术的飞速发展, 制药工程的新理论、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艺等被广泛采用, 作为制药工程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之一的化学制药工艺学的教材内容更新和教学方法改进显得日益重要[7]。针对现代教学内容的更新, 我们设计了相应的教学方案 (见表1) , 并进行了教学改革。

该方案中将过去传统的合成原理和方法进行了拓展, 从机理上深入解析, 从新方法上进行补充。在教学方法上, 改变教师单一教授方法,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结合, 实行双向互动式教学。

2 教学效果评价

结合课程内容更新, 对教学方法进行配套改革。通过数年的教学改革实践, 我们探索出一套对学生的评价方法。从四方面进行评价:基本设计知识的掌握程度、设计内容的创新性、完整性和可行性。其评价内容见表2。

大学教学的主要培养目标是厚基础, 因而在本课程考核中基本知识分值点30%。创新教育是现代教学的主要任务, 所以我们将其所占的比值定位最高, 占40%。化学制药工艺学是与实践密不可分的课程, 其可行性占有重要的地位, 故而将其分值定在20%。相比较而言, 对设计的完整性要求不能太高, 所以其分值最低。

另外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 由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 通过这种培养合, 学生成绩平均成绩在85分以上, 对教学的满意度达90%以上, 学生创新设计能力和积极性均有大幅度提高。

3 教学体会与建议

制药工程上的新理论、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艺等被广泛采用, 要求教师一方面紧盯制药工程发展理论的最新前沿, 另一方面要密切跟踪国内外制药工业实践的最新发展[8]。针对这样一门综合性、实用性强, 与生产实践联系紧密, 内容不断更新的学科, 只要在教学实践中大胆改革, 不断探索, 定会找到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以下是本人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和建议。

(1) 尽可能介绍与工艺研究有关的新技术、新方法

化学合成药物工艺研究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应用研究。工艺课教学要尽可能地将先进的技术和方法教给学生, 使学生能够在将来的实际工作中开阔思路。在实验室工艺研究、中试放大研究和生产中, 都会涉及到化学反应中各种条件对结果的影响、各种反应条件之间的相互影响问题。工艺研究需要对各种因素进行区分, 找出主要因素, 确定合适的工艺条件。传统的实验设计方法不但工作量大, 时间长, 原材料消耗多, 而且不科学。如果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实验设计并能用计算机分析处理实验数据, 既缩短工作时间也提高工作效率, 还节约了原材料。

(2)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Internet、各种仿真和工程计算软件辅助教学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学校的硬件设施越来越完善。可以充分利用教室里的多媒体教学设备, 将部分讲授内容制成powerpoint形式, 一些复杂的设备或流程以照片的形式展示出来, 一些化学制药生产涉及的化工单元操作还可以用动画或录像等方式播放, 非常直观, 也很容易抓住同学们的注意力, 并节省板书的时间。同时适当的将Aspen、Matlab、Gaussian等仿真或计算软件引入课堂, 通过实例演示, 让学生初步了解这些软件在化学制药工艺学中的应用。引导同学们充分利用Internet, 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 学会利用Internet自己寻找需要的信息, 并提出解决方案。这种类似建构的学习方式, 让学生主动积累自己的知识经验, 能激发学生的潜力, 并帮助他们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同时利用腾讯等通讯软件, 建立QQ群, 组建课后学习讨论组, 同学们之间和师生之间可以很方便的进行讨论。只要充分利用了现有的多媒体和网络设备, 在扩招和专业课授课时数大大压缩的情况下, 依然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3) 以项目设计课题为导向, 培养学生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制药工艺贯穿于药物研发生产的整个制药链中, 具有很强的工程性和实用性。传统的以教师一言堂式的课堂教学模式, 使学生失去了独立思考的机会和空间, 忽略了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这一授课形式不能满足培养从事药物生产、新产品研发人才目标的需要。针对这一问题, 我们以项目设计课题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设计的课题内容是根据授课内容, 结合科研项目提出, 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学生自主形成项目攻关团队, 从文献资料的收集研读, 到实验方案的设定、实验研究, 项目总结及答辩, 由团队成员分工协作完成。教师对项目的实施进行跟踪管理评议和方法指导。项目设计课题的教学方式, 使学生处于主动学习地位, 思维活跃, 突出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及应用, 既培养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也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于小凤, 刘瑞, 张业旺.制药工艺学课程教学研究[J].科技信息, 2008 (31) :358-361.

[2]霍清.制药工艺学课程教学研究[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22 (1) :91-92.

[3]王亚楼.化学制药工艺学的教学改革[J].药学教育, 2003, 19 (4) :23-25.

[4]赵广荣, 元英进, 蒋建兰, 等.国家精品课程制药工艺学的建设[J].化工高等教育, 2010 (1) :17-20.

[5]张家军, 靳玉乐.论案例教学的本质与特点[J].中国教育学刊, 2004 (1) :48-50.

[6]王益玲.药学本科教学改革的设想[J].医学教育探索, 2006, 5 (10) :902-904.

[7]刘勇, 赵春青, 姜咏芳.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实践与探索[J].黑龙江教育, 2009 (6) :74-75.

3.高中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 篇三

关键词:科学性;安全性;可行性;简约性;经济性;绿色化学

一、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

(一)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

1.科学性:在设计实验前一定要有足够充分的理论依据,每一个装置、每一个步骤都要有足够的理论支持,使我们的实验设计具有科学性。

2.安全性:实验设计要避免危险性实验,设计时要考虑到实验的安全系数,避免使用危险性较大的装置和有毒的药品。如不可避免涉及到有毒药品时,要提前考虑到保护人身安全的方案。

3.可行性:设计实验时,要从现有设备、药品的基础上着手设计,保证实验的可行性。

4.简约性:实验方案应遵循简约的原则,装置尽量简单。同时,实验中使用的药品要尽量使用经济实用的药品。在使用过程中要提前做好精确的药量计算,保证药品不浪费。同时也保证实验效果。

5.经济性:设计实验时,要充分考虑器材、药品的价格,在保证实验效果的前提下,尽量选用经济实惠的药品和器材。

(二)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内容

化学实验设计前一定要充分了解与实验相关的基本内容,提高设计实验的准确性及设计效率。实验方案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实验名称,保证别人看到名称能够大概了解实验内容。

2.实验现象,即实验过程中要验证的内容,也就是我们的实验目的。

3.在实验过程中涉及到的基本原理,包括反应原理、装置原理等。

4.实验中运用到的具体器材、药品等。

5.实验过程中,实验装置的具体安排,药品的添加以及其他具体的操作步骤。

6.对实验中容易出现错误或安全隐患的地方加以标注警示。

7.详细记录实验过程中现象出现时间以及实验的最终结果。

8.实验完成后对实验的总结反思。

(三)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注意事项

1.药品和仪器是需要补充还是在限定范围内选择。若药品和仪器只部分给出,则应作出必要的补充,若限制范围,则应进行筛选和淘汰。

2.条件有无特殊要求。如采用最简单或最合理的实验步骤,这些要求对我们考虑反应原理、选择药品和装置、确定操作步骤都作了限定,必须高度重视。

3.实验过程中的隐蔽性操作。如某些必要的干燥、除杂、冷凝等,这些都是实验中必不可少的,但容易被忽略。

4.仪器、药品的描述。有些题目要求指出药品的名称,一定要指出试剂的全称,如:硫酸铜粉末、澄清石灰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浓硫酸、饱和NaHCO3溶液、NaOH溶液等。此外也应该注意某些仪器的规格。

5.会画简单的实验装置图。考纲要求能够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有时要求绘制实物图,有时则按要求画出简笔画。

6.其他注意事项。如冷凝回流的问题;冷却问题;防止倒吸问题;具有特殊作用的实验改进装置,如为使分液漏斗中的液体能顺利流出,用橡皮管连通装置;为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可在发生装置中的漏斗末端套一支小试管等。

二、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化学实验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就是方案的自我评价。我们要从实验的实际操作情况入手,评价实验的严密性、科学性、环保性、安全性等几个方面。

(一)全面分析实验设计的可行性

实验设计的可行性是实验能否正常开展的前提也是对实验设计评价的开始。对于实验的可行性评价,应注重从以下几点着手。

1.实验设计是否有足够的理论支持,是否遵循实验要求,能否有效得到实验结果。

2.实验设计的操作过程是否安全可控,是否合理。

3.实验步骤是否简洁方便,是否可以用最少的步骤得到明显的实验效果。

4.实验设计是否涉及安全问题,如有涉及,有没有合理有效的防范措施。

(二)从“绿色化学”视角对实验方案做出评价

“绿色化学”要求设计安全的、对环境友好的合成路线,降低化学工业生产过程中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排放。据此,对化学实验过程或方案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1.反应原料是否易得、安全、无毒。

2.反应速率是否较快。

3.原料利用率以及合成物质的产率是否较高。

4.合成过程中是否造成环境污染。

(三)化学实验的评价要符合高考理综考试的要求

理综实验试题的设计无论是客观题还是主观题,都把问题编制在特定的材料之中,如何提高得分率是每个考生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在做好实验知识复习准备之后,还需要有针对性地做一些练习题,练习要以学科内综合为主,适度进行跨学科综合训练,有利于我们形成解题新思路、新角度、新视点和新方法。具体要做到以下。

1.认真读题审题,读懂材料在说什么,从中提取有效信息;读清设问在问什么,搞清设问的特殊指向性,即从什么角度,运用什么知识,切忌没读清题意就盲目作答,那只会离题太远,影响得分。

2.联系教材,回扣教材,针对问题,反馈教材、发散思维,找准切入知识的角度,一般会涉及多个角度,把这些知识点罗列出来,然后,联系材料概括作答。

3.精心组织答案,一目了然,答案要序号化、步骤化、要点化,并且字迹要整洁,语言要流畅,这些都是影响得分的因素,都值得注意和参考。

理综中对实验的要求是必须紧紧抓住课本,突出重点和主干,又不放过任何一处细小的知识点,还要掌握每一个实验知识点,每一节与其他章节的联系,从而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网络,提升自己宏观驾驭实验的能力。

三、结语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中的重中之重。我们每一名化学教师都应做好实验设计以保证实验教学的有效开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自己设计实验。实验方案设计应注意以下几点。

1.从教学内容出发,充分分析教学涉及到的知识点,保证实验的切题性,并选用最能体现教学内容的实验原理。

2.确定好实验原理后,选用经济实惠的药品和能够使实验效果最明显的显示出来的实验装置。

3.实验设计好后,要反复验证实验的有效性,现象是否能够呈现,原理运用是否正确,进一步完善实验。要针对实验中的装置、药品与实验中涉及到的实验原理反复验证,保证实验能够顺利进行。对实验中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要反复思考。

参考文献:

1.张芳贤,《新课标下中学化学课堂教学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实验》,2008.1

2.仇传银,《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模式评价》,《科技创新导报》,2007.1

4.浅谈化学教学评价 篇四

赵红舞

(江苏省溧阳市南渡初级中学)

摘 要:教学评价不能仅仅片面地针对某一方面的智能,应建立“为多元智能而评”的全面评价理念,通过评价促进学生潜能的发挥和个性的发展,让所有的学生都真切地感受到“天生我才必有用”,关注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和个体发展的不均衡性,强调评价目标的多元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元化,重视评价功能的发展性和对学生个体发展的建构作用,其实质是全面地评价学生,以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多元评价;学习过程;主体;激励性

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多元评价有利于培养学生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的能力,有利于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真正把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诸方面的考查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发展,这正是新课程评价所倡导的改革方向。

一、评价目标重全面

1.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提倡的评价理念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不仅要注重结果,还要注重过程。过去,我们的评价方式往往只要求学生提供问题的答案,而对于学生是如何获得这些答案的漠不关心。这样,学生获得答案的思考与探索、猜想与推理的过程等,都被摒弃在评价的视野范围之外。而缺少对思维过程的评价,容易导致学生只重视结论,忽视过程,不利于学生养成科学探究的习惯和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评价改革后,我们将评价的重心转移到形成性评价中来,强调在关注学生求知的过程、探究的过程和努力的过程中,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兴趣爱好、意志品质等,及时对学生进行评价,以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指导,从而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探究精神。

2.重视对学生的人文性评价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对化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化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化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如何创造性地理解这些评价观念,并在教学过程中加以落实,是保证新课程有效实施的重要一环。

如,学生学习掌握了制氧气时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若将长颈漏斗换成分液漏斗,又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这样逐步启发能使学生不断获取知识。在运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中,应该注意一个问题,那就是一定要根据教学实际,做到形式为内容服务、形式和内容统一,并且要强化化学作为教学主体的能动作用,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使教学形式多样,内容新颖,达到学生喜闻乐见的效果。如果不注重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观察,不能及时发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学生就会逐渐失去学习的动力。

二、评价主体重多元

新课程所呼唤的教育评价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教师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时,既可以让学生开展自评和互评,又可以让家长和社区有关人员参与评价过程,使评价从单向性转变为交互性,成为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

我们初三化学学习到《自然界中的水》的时候,要求学生写一个水资源污染调查报告,他们分成若干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去当地调查。当调查报告交上来后,我先让学生自评,而后组织学生互评,这时学生的兴趣高了,××的报告里有独到的地方,××的报告科学含量高,××的报告设计的格调好……,互评让学生懂得了如何去欣赏别人,如何来提高自己。这时,教师也给予总结性的评价,学生认真学习化学的激情再一次提高。课后我又组织学生把调查报告给家长看,并让家长给予适当的评价,最后班主任老师倡议学生“集各家之所长”,写了个倡议书,并由全班同学签名,贴在了班级的宣传栏里。这样的报告是那么的有意义,学生受到的教育是全方面的。同学、老师、家长,社会的良性评价让他们在掌握知识之外,懂得了社会环境污染的严重性,自己肩上所承担的`责任。

学生通过主动参与评价活动,对照评价目标和他人的评价对自己的言行进行反思和评价,从而积极地把评价要素纳入到自己的学习认识活动中去,能发现自己的进步和不足,是学生自我教育和促进自我发展的有效方式。

三、评价的功能重发展

新课程所呼唤的学生评价重视评价功能的发展性,可以说,发展性是新课程呼唤的教育评价最重要的特征。发展性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现实表现,更重视全体学生的未来发展,重视每个学生在已有水平上各个方面的发展。

在多元智能越来越被认可的今天,陈旧的评价方式已经渐渐没有了立足之地,我们应根据不同孩子的发展特点,智力水平,制订科学的评价体系,发挥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努力寻找孩子的闪光点,充分挖掘孩子的潜能,改进教育评价,让学习成为孩子的愿望,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我,树立自信,找到自己的优势领域。发展性教学评价,使评价的功能从甄别选拔转向了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并逐步走向不同程度的成功。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多元评价作为一种促进学生发展的尺子,打破了传统的学业标准的“唯一论”,使课程评价标准的尺度具有多元性。多元评价的实施,促进了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的转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欲望,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发展,我们相信“多一把尺子就会多一批好学生”。

参考文献:

5.化学科发展性教学评价的实施案例 篇五

一、活动设计的基本意图及主要做法

《硫 硫酸 环境保护》这一章内容贴近人们生活生产、食品卫生、生存环境等方面,如按照传统教学思路,讲授完知识内容,就应下发相应的单元测验卷,并分析测验结果,作出有针对性的讲评,但这种传统的“评价”过程,很难引起学生对环境保护这样严肃社会问题产生共鸣。

为了弥补传统评价的不足,我设计了如下三项任务,由学生有选择性地完成:一是命制一套单元测验卷;二是针对“我对环境保护的若干看法”为主题草拟一份与同学交流的提纲(可以是问题式);三是结合全章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写一份学习经验小结(可以针对体会最深的一个问题展开,也可以全面总结)。先后在全班进行测验、讨论和经验方法汇报。

二、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

1.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

每一个学生都能选取一项任务来完成,能力强的学生可选取多项任务来完成,形成人人参与的主动学习局面,从评价中测量工具的制订到实施评价结果的分析都由学生完成。学生命题、学生拟纲、学生自我反省,避开了由教师代替、包办评价过程的传统弊端。

在学生命出的题目中, 由于知识的积累不足, 大多数仍属于初级模仿,个别基础较差的学生表示没有能力完成。感觉虽然不太理想, 但通过学生自己去收集、整理资料,本身就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我根据学生的命题特点, 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并鼓励学生们认真总结, 继续努力。

在学生当中也有表现较好的个案,:

例如有一位学生通过查资料将《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编排成一道离子方程式题,其创意就不错。说的是三国时,蜀军误喝哑泉水,个个说不出话来,生命危在旦夕,后经一老叟指点蜀军众将士及时饮用万安溪安乐泉水,终于逐渐转危为安,度过了难关。经当代化学工作者实地分析研究,发现哑泉泉水中含有较多的某种重金属盐,人喝了这种泉水就会中毒,引起说话不清,呕吐腹泻,最后虚脱、痉挛而死。这种泉水能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蓝色沉淀,也能与BaCl2溶液反应产生不溶于盐酸的白色沉淀, 试写出有关离子方程式。这位学生将历史故事中的化学问题编进试卷中作考题,就是一种灵活运用的典型例子, 我在班中表扬了这位学生, 并鼓励学生们以他为榜样。

6.化学教学评价的设计 篇六

作者:尹训河

1.教学目标2.教学内容3.教学过程4.关于教学手段的评价5.关于教师职业技能的评价6.教学效果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制定的原则是:评价方法科学、简便,具有可操作性。1.教学目标

对教学目标的评价,从教学目标的确定和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的体现两方面来进行判断。

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全面准确。

明确具体:教师在教案中对该节课的教学目标有正确、清晰的表达。且教学目标不空泛、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呈现有机的统一。

全面准确: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符合课标要求和教材实际,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并在教学过程中得到落实。注重课堂生成性目标的达成。2.教学内容

(1)内容正确,无科学性错误。

(2)创造性地整合教材,层次分明,条理清楚,符合知识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有利于学生感受和理解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3)知识容量合理,重点、难点确定准确。

(4)恰当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扩展学生视野,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提高科学素养。(5)以知识为依托,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3.教学过程

对教学过程的评价,应从教师对教材的驾驭与挖掘;课堂教学的组织与安排;课堂教学程序的设计与运作以及能力培养、思想教育的体现等方面来进行判断。(1)教学结构严谨

教学中能凸现“知识”和“活动”两条主线,层次分明,安排合理;衔接紧凑,过渡自然,师生活动有机结合。教学密度适当,时间分配恰当。(2)教学方法灵活多变

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年龄和心理特征及认知能力,灵活多变地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3)创设学习情境

在课堂教学开始或某一问题开始前,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联想质疑,阅读讨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重点难点处理得当

重点难点确定准确;突出重点;善于利用教材各相关因素为解决难点作铺垫,抓住关键,突破难点有创新。

4.关于教学手段的评价(1)合理选择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

(2)实验装置合理,节约药品,现象明显,安全可靠,占用时间适度,不污染环境,并能设计创新实验,改革传统实验,收到良好效果。

(3)注意发挥实验的教育功能,塑造良好的意志品质。

(4)科学合理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设计制作的多媒体课件生动直观,重点突出无科学性错误。5.关于教师职业技能的评价

(1)教态自然、语言简洁流畅,音量语速适当,富于感染力。(2)板书设计合理,条理清楚,重点突出,文字规范,书写工整。

(3)实验器材及其他教具课前准备充分,操作规范,能沉着应对并解决偶发事件。(4)有效驾驭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密切关注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控教学活动节奏,因势利导扭转不利于教学的情景。

7.化学教学评价的设计 篇七

一、质性学生评价的界定和特征

质性学生评价是以人本主义为认识论基础, 主要通过观察、访谈、描述与解释等方式, 对学生在真实学习情景中的状态、行为、水平等进行评量, 以全面、充分地揭示和描述学生的各种特质, 使评价者 (教师、学生、家长等) 与被评价者 (学生) 达到共同心理建构的过程。它是对量化学生评价的批判和革新, 从本质上并不排斥量化学生评价, 而是对量化学生评价的统整, 适当的评价内容或场景中仍然可以使用“量化”的方式进行评价。[2]

质性学生评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主体性——重视评价主体的共同参与;多元性——评价的标准、内容和方法是多元的;过程性——注重评价的过程, 而不仅仅是结果;情景性——强调评价在真实的情景中展开。[3] 化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 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 引导学生关注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通过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 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 激发学生的兴趣, 强化探究意识, 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有利于三维目标的落实,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课堂内质性学生评价途径的设计

评价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过程, 为了使学生评价活动有步骤地进行, 为了获得预期的评价效果, 首先必须对整个评价过程进行系统设计。

课堂是实施质性学生评价的基本途径, 在课堂上主要采用课题性评价。它以实现课程、教学和评价的整合为目的, 充分体现了评价的发展功能。[3] 可从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两个角度去设计质性学生评价的途径。

1.从学生学习方式的角度进行设计

新课程的改革大大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不再是单一的接受式学习, 而是转向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等多种方式, 其中探究学习已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活动方式, 下面就以探究活动为例, 对每个环节进行评价, 因此我们可以设计以下评价途径:

(1) 情景型评价。化学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真实情景中进行学习, 所以生动的教学情景的创设成了课堂教学尤为重要的一部分。情景型评价是指在创设学习情景中, 对学生的表现行为展开评价。

[案例1]魔棒点灯

打开酒精灯, 把灯芯上烧焦的部分剪去, 然后在灯芯上滴数滴无水酒精, 再用镊子夹取绿豆大的金属钠藏在灯芯里, 盖上灯帽待用。操作:从水中拿出玻璃棒, 立即取下灯帽并用此棒接触灯芯, 由于灯芯上滴水, 酒精灯立即被点燃。

[评价要点]学生是否能明确什么?想发现什么?他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即对学生面临、发现、产生的问题进行评价。

(2) 设计型评价。探究学习是化学新课程学习的主要活动形式, 而探究实验方案的设计是新课程对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设计型评价即对学生在设计探究方案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案例2]不同价态的铁的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 实验室提供下列试剂:铁粉、0.1 mol/L FeCl3溶液、0.1 mol/L FeCl2溶液、KSCN溶液、新制氯水。

(1) 请你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原理, 提出有关Fe2+与 Fe3+相互转化条件的假设;

(2) 设计Fe2+与 Fe3+相互转化的实验方案, 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

[评价要点]观察学生能否提出正确的假设和预测?能否确定问题的关键和确定几个可能的方向?是否明确任务?如何完成?对学生在这些方面的表现进行评价。

(3) 交流型评价。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新课改的基本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 引导学生互相交流。交流型评价是指考查学生表达、交流、讨论和合作的表现。

[案例3]上网或查阅图书资料, 了解目前人类制取氢气的方法, 归纳理解你查阅到的信息, 并与同学交流大规模生产氢气的工艺, 要求氢气制取的成本低、环境污染少、工艺简单、生产安全等。请在你与同学讨论的方法中, 选择一种最佳的制氢方案, 并简要说明理由。

[评价要点]考察学生能否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在探索过程中的见解?能否正确表达自己的观点?能否融洽地跟同学交流讨论?是否有合作意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

(4) 观察型评价。为了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 在课堂中教师通过模型、图表以及实验等对学生进行演示, 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观察能力。观察型评价即对学生在观察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案例4]在化学课程中有许多需要学生观察学习的案例, 观察视频、图表、模型、演示实验等等在化学课堂中都非常常见。例如在学习晶体时教材给出的表格中列出了几种晶体的熔点、硬度。学生通过观察, 联系它们所属的晶体类型, 体会四类晶体的性质特点。

[评价要点]这方面知识主要是考查学生观察过程中能否认真思考, 能否准确而全面地描述实验现象?能否得到正确的结论?即对学生观察能力、归纳能力进行评价。

(5) 问题解决型评价。新课改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从多种角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要求能够用所学知识解决面临的问题。问题解决型评价是对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迁移应用情况的评价。

[案例5]在学习了物质的质量、物质的量和摩尔质量之间的关系后要求学生计算9.8 g硫酸的物质的量;学习了离子反应方程式后, 要求写出给定方程的离子方程式等, 在学习基本理论时经常以问题解决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

[评价要点]考查学生对化学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 能否做出正确的判断?对概念的理解是否深刻?能否对所学理论进行正迁移?即对学生做出迁移情况进行评价。

(6) 材料型评价。化学新课程中供学生学习的材料丰富多彩, 它们均来自生活, 来自社会, 所以就要求学生具有处理各种材料的能力。材料型评价即对学生进行搜集、整理材料中的状况和水平进行评价。

[案例6]收集不同的水样, 测定其pH, 并用图表或数据等表示实验结果。

[评价要点]考查学生查阅文献、实地考察, 采访等的行为表现, 还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类、制作图表、分析和评价等的加工水平。

当然, 也可以根据教学活动的主要活动形式, 把评价的途径设计为:小组活动型评价、知识竞赛型评价以及角色扮演型评价等等。

2.从学生学习内容的角度进行设计

在课堂教学中, 可以根据知识的分类体系去寻找学生评价的途径, 化学知识通常可以分为事实性知识、理论性知识、技能性知识、策略性知识和情意类知识五大类, 因此可以将课题性评价细分为事实性评价、理论性评价、技能性评价、策略性评价和情意性评价。

(1) 事实性评价。

化学事实性知识是指反映物质的性质、存在、制法和用途等多方面内容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以及化学与社会、生产和生活实际联系的知识[4] 。中学化学课程中的事实性知识主要包括主族元素、副族元素及化合物和各类有机物及其代表物, 这部分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记忆能力等。

(2) 理论性评价。

化学理论性知识是指反应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的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4] 。化学概念大致分为有关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和化学量等几类, 化学原理主要包括化学定律、物质结构理论、元素周期律、电离理论、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等。这些知识可以对学生的思维、对各种具体实例进行分析、概括、提取共同的特征信息, 以及抽象概括能力、迁移能力、理解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3) 技能性评价。

技能性知识是指化学概念、原理以及元素化合物知识相关的化学用语、化学实验、化学计算等技能性知识内容[4] 。主要考查学生能否理解化学学科内在的逻辑关系, 能否正确熟练地进行实验的基本操作, 对教师讲解的解题思路、方法、技巧以及答题要点, 在大量练习后, 能否形成自己的思路等。

(4) 策略性评价。

化学策略性知识是指有关学习化学的方法和策略, 即化学问题解决策略[4] 。这部分知识考查学生能否将一个个具体问题进行分类, 把握其共同特征, 形成此类问题分析思路的能力。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取决于原型的数量与匹配的质量。在遇到陌生的问题时, 学生能否把相近的原型加以改进, 创造新的链接、得到新的原型、确定思考方向。

(5) 情意性评价。

情意性知识在中学化学课程中广泛而深入地渗透在各类化学知识之间, 是中学化学知识的“灵魂”, 是学生化学知识逐步增值的“促进剂”[4] 。情意类知识在教材中分布零散, 且多以隐形的方式存在。这部分知识学生能否产生浓厚的兴趣?能否主动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对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情况, 以及学生合作交流、共享知识与经验、共同完成知识点的总结归纳等进行评价, 即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评价。

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 质性学生评价具有反馈调节功能、展示激励功能、成长记录功能和积极导向功能等。它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层面去看待每个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要求学校、教师、家长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终极目标, 以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发展。质性学生评价具有指导、调节评价主体思想和行为的作用。教师在选择质性评价方法时, 首先要转变观念, 强化评价的客观性、实证性和真实性;强化评价的理解性、实践性和真实性。其次是要掌握选择评价方法的两条标准:是否促进学生的发展;是否能够达到教学目标。质性学生评价作为中学生评价研究的一种范式, 解决了传统评价存在问题, 为评价理论的研究提供了多元的视角, 有助于教师树立新的评价观, 对中学评价改革与实践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35.

[2]兰觉明.新课程中质性学生评价的基本途径[J].中国教育学刊, 2008 (7) :65-67.

[3]兰觉明.质性学生评价体系解析与建构[J].中国教育学刊, 2008 (3) :56-59.

8.化学教学评价的设计 篇八

一、有关概念的界定

1.简单化学实验

本文所指的简单化学实验,是化学实验里的基本操作。如试纸的使用方法、溶液中离子的鉴定与鉴别、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气体的性质检验等等。这些实验,具有基础性强、操作步骤少,不涉及众多仪器的连接与组装等操作性特点。也由于实验具有的学科基础性,重在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落实课程“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的基本理念。

2.“三段式”表述模式

简单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的“三段式”模式,是指将实验表述分解为三个阶段,分别为: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中学化学中,常用的有表格填空和纯文字表述两种形式。在中学化学教材里,常采用表格填空的形式,如人教版化学必修1、2中的实验模块中常见的三栏式表格,要求学生根据观察和分析记录现象、填写结论等。

在各类考试中,用文字表述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更为常见。而文字表述,又恰好是理科学生的薄弱之处,学生知道如何操作,却不能完整表述,从而导致了考试失分的现象最为常见。将“三段式”表述的重点从表格填表转到同时重视纯文字表述,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规范学生表述方式,进而提升学生表达能力,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本文阐述的“三段式”表述模式,是指纯文字的表述形式,并提出一些典型的基础实验表述案例,供大家参考。

二、“三段式”表述模式典型案例

1.试纸的使用

试纸是一种快速测量溶液特定属性实验用品。中学化学实验室常见的试纸有pH试纸、红色石蕊试纸、蓝色石蕊试纸、醋酸铅试纸等。描述使用试纸的方法,是常见的测试形式。

(1)pH试纸测量溶液pH

取一小段pH试纸,放在洁净的玻片上,用玻璃棒沾取待测液,滴在试纸上(操作),片刻后,将试纸与标准比色卡比较(现象),读出pH(结论)。(括号内为解释,下同)作为同化新知识的手段,从而使新知识真正与已有的知识经验一体化,建构成为自己的经验。在知识建构过程中,学习者始终处于高水平的思维活动之中,而不只是记忆现成的东西。这样,学生将对知识具有更深、更灵活的理解,从而可以更灵活、更广泛地迁移应用。尤其是最后两句设问,引导学生去思考,使学生带着好奇心去探索新的知识。

3.引动自主探究

教育家布鲁纳指出:“教一门学科,不是建立一个小型的图书馆,而是要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参与到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去。”“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实际上是要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充分让学生动口、动脑、动手,真正把教学过程当成学生自主学习,师生双向互动、合作交流、共同探究的过程,从而使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在很短的时间内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大幅度地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获得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以学生自由成长和发展的空间为基点,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智能,促使学生的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

示例3苏教版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反应速率》单元引言:化学反应的快慢可以用化学反应速率来衡量。在生产生活中,人们常希望控制化学反应速率。钢铁的生锈、食物的腐败、机体的衰老等,人们希望其速率越慢越好;口腔补牙镶牙材料的固化、化工产品的生产等,人们希望其速率适中;泄漏到海洋中的石油分解、废弃有机高分子材料的降解等,人们希望能加快其反应速率。那么,化学反应速率如何表示?究竟哪些因素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呢?

本引言从钢铁的生锈、食物的腐败、机体的衰老等学生熟悉常识引发思考,可以设置一些探究课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学习时间不一定完全局限在课堂上,有的上网去延伸学习空间,有的深入社会扩展生活的空间,还可动手实验,从观察的现象中发现问题,寻找现象的本质知识,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课内走向课外,从被动走向主动,从封闭走向开放,从理性走向感性,这样使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落到实处,确立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提高了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既是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学生个性发展的迫切需要。

4.引领学习目标

美国国家科学教师协会将STS教育作为科学教育改革中兴起的一种新的科学教育构想。它要求面向公众,面向全体;强调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的关系;重视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人们生活中的应用;重视科学的价值取向,能为科技发展带来的不良后果承担社会责任。许多引言是对单元教材内容的高度概括,勾勒出教材的基本框架,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因为引言总揽和概括了整个单元内容,联系紧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教师只要帮助学生理顺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链,并以此为依托进行补充、说明,就可以帮助学生达到系统记忆的效果。

示例4苏教版必修2《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单元引言:日常食品的主要成分大都是有机物。我们熟知的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油脂和蛋白质等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都是有机物。人体摄入富含这些物质的食物,它们在体内发生复杂的变化,经消化、吸收,或转化为热量,或构成人体的组织。人们还通过一定的加工手段从谷类、甘蔗、甜菜、花生、大豆等农作物或动物体中提取淀粉、糖类、油脂和蛋白质,供食用或作为工业原料。酒精类饮料中含有的酒精(乙醇)、食醋中含有的醋酸(化学上称为乙酸),也都是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引言集中概括和介绍本单元内容,起到了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的作用。注重从实际生活出发,贴近生活,把社会生活中的广为学生熟悉的题材引入到化学的大课堂之中,选择与学生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巧妙的设计引出本单元所要学习的基本内容:乙醇、乙酸、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等物质有关性质和应用。从而使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有一个总体的框架,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便于学生学习,同时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拉近教学内容与学生心理之间的距离。

5.引出思想方法

我国化学教育家戴安邦指出:“只传授化学知识和技术的化学教育是片面的,全面的化学教学要求,既传授化学知识和技能,又训练科学方法和思维”。引言以基本化学事实为载体,蕴含思维方法,支撑化学理论观点,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即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去分析化学现象和化学事件的本质,从而培养学生认识化学发展规律的能力。借助于引言体现出的基本史实的关联性,帮助学生理解教材,掌握正确的思想方法。

示例5苏教版必修1《从铝土矿到铝合金》单元引言:铝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物,但人们对它的认识经历了较为漫长的过程。在自然界,铝以稳定的化合态存在,如氧化铝,因而早期制备铝比较困难。19世纪中期,铝十分昂贵,甚至超过了当时黄金的价格。1886年,电解法制铝工艺的发明,使铝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得以迅速普及,成为现代文明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

本引言介绍了人类对铝的认识,说明人类认识世界是要付出艰辛努力的,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社会发展贡献是巨大的。这个引言蕴含着事物是运动变化的、矛盾可以转化等辩证法思想,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有助于培养学生坚持真理、坚韧不拔、持之以恒的探索精神。化学思想方法是化学知识的精髓,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思想方法不是教出来的,而是通过“渗透、积累、重复、内化”这样一个漫长的过程才能转变为学生自己经验的一部分,才能使化学思想方法的教学结出硕果。

6.引培思维能力

泰勒说:“学生的学习取决于他自己做了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些什么。”

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去思考问题和用多种方法通过不同的途径去探求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离不开教师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效地诱导学生去思维,关键在于设计“发散点”,而新教材上有的引言提出的问题具有优选性、广联性、密集性和科学性。这类问题,放手让学生讨论,就能联系到诸多化学知识,也可得到很多的好答案。教师再引导学生广联知识,深入讨论,优化结果。这样的讨论过程,就是培养学生思维的过程。因此,合理讨论这些问题,不仅可使学生加深理解所学内容,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示例6苏教版化学反应原理《盐类的水解》单元引言:明矾和纯碱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盐,明矾溶于水后能产生具有吸附性的A1(OH)3胶体而常被用作净水剂,纯碱的水溶液具有较强的碱性而常被用于洗涤以除去油污。明矾和纯碱溶于水后之所以有这样的作用,主要是由于它们溶于水后发生了水解。那么,什么是盐类的水解?为什么盐类会发生水解?盐类的水解会使溶液的性质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本引言从学生熟悉的明矾和纯碱两种盐人手,提出有关水解的相关问题。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用问题解决来完成学习任务,就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根据问题的特点,结合讨论问题的意图、功能及学生的思维状况进行点拨、引导和启发,让学生学会思考,参与讨论,共同感受讨论的成功。同时还要从讨论过程中不断抓住信息,捕捉学生的思维火花和灵感,激发其创新意识,促其创新精神的形成。这样也许会使教师教学任务加大,但长期下去却会使学生学到更多的学习方法,在教学上也不失为一种创新。培养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分析、学会归纳总结,从而提高思维能力。

上一篇:以正在消逝的人类文明为题的作文下一篇:案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