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创造人格的培养

2024-06-29

浅谈语文教学中创造人格的培养(共12篇)

1.浅谈语文教学中创造人格的培养 篇一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造能力的培养

张晶

[内容摘要]: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是信息化社会性的需要。小学生作为成长中的个体,是学生创造性能力的萌芽和基础。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是一项创造性劳动,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本身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第一,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为创造能力提供土壤;第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为创造能力提供突破口;第三,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创造能力提供基础;第四,开发学生的想象力,为创造能力提供翅膀。

[关键词]:创造能力

环境

观察能力

创造性思维

想象力

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是信息化社会性的需要,21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信息化社会里,知识与资料,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以及其他途径快捷的获得,因此,陈述性知识的学习已经不再是那么重要。同时知识的全球化,使创造能力成为影响整个民族的状况的基本因素。

小学生作为成长中的个体,能力发展的基本趋势总是由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从“自我中心”到“逐步社会化”,从低级水平的“协调发展”到高级水平的“协调发展”。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所表现出来的好奇心的想象力,那种独立操作的能力,那种获得和运用新知识、新本领时呈现的智慧能动性,能及独立感受事物、独立分析问题、独立解决问题所表现出来的创造欲望,这正是学生创造性能力的萌芽和基础。而数学本身就是思维的体操,是一项创造性劳动,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本身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一、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为创造能力提供土壤

现代教学论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心理发展存在两个相互作用的过程,一方面是感觉——知觉——思维、智慧(包括知识技能的运用)过程,另一方面是感受——情绪——意志、性格(包括行为),后者是情感过程,是非智力活动,两者密不可分,而以往的教学只注重前者,忽视了后者。因此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育人观。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自身的素质决定着教育的成败。创造能力的培养是教师的一个主体性行为,没有正确的育人观,教师就不可能在教学中贯彻以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为本的思想,更谈不上去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树立正确的育人观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前提。教师应对创造能力之于人才的重要意义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努力把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教师应时刻保持一个乐观开朗的心态,积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努力创造;教师应对学生的一些违反常规的思维持宽容的态度,以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其次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心理学告诉我们,处于压力下的思维往往带强迫性,很难具有创新性。创造能力的生成,需要一个宽松的环境。由于角色的特殊性,学生对教师存有一种天然的敬畏感,如果教师不注意主动引导,学生就很难放松,进而影响教学效果。为此,教师要善于融洽师生关系,调适学生心理,努力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教师要善于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特别是根据小学生好玩爱动的特点,做好课外的交流;教师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把自身的消极情绪带进课堂,要努力把乐观向上的一面展示给学生;教师要理解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不唯成绩论高低,对学生一视同仁,让学生在一个宽松平等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展示个性和发挥创造力。

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为创造能力提供突破口

观察能力是发展学生认识能力的基础,也构成学生创造能力的基本因素。创造能力的起点在于观察能力,就不会有很强的创造能力,观察是“源”,创造是“流”;善于观察才善于创造。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必须首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首先,培养学生观察的习惯。培养以积极的态度注视事物的习惯,有助于观察力的发展。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是指乐于观察、勤于观察和精于观察。乐于观察是指对周围的事物有强烈的兴趣。小学生的好奇心特别强,教师要积极引导他们对好奇的事物加强观察。如在教学“平面图形的认识”时,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得出事物的形态、特征,并进行比较事物之间区别和联系。并可内容引伸至学生生活中,让学生说说自己平时生活中所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让学生无意识地认识到不但在课堂中要培养观察的习惯,在平时生活中也同样要培养观察的好习惯。

其次,引导学生确立观察的目的。目的性是观察力的最显著的特征。有目的的地观察,才会对自己的观察提出要求,获得一定的广度和深度的锻炼。反之,如果是无目的地观察,东张西望,对事物熟视无睹,那就锻炼不了学生的观察力。只有带着目的性的观察,才是有效的观察,才能尽快地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适时为学生确立观察目的,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然后有所思、有所获。

最后,锻炼学生的认真细致的观察态度。观察要有认真细致的态度,因为这是深入观察的重要条件。如果粗枝大叶,匆匆浏览一番,不能在观察的细致性和深刻性上下功夫,那就是很难发现事物包含的隐蔽的和细微的因素。因此,教师要注意通过各种锻炼,让学生学会善于捕捉那些稍纵即逝、不为一般人所注意的细微现象,以此来提高学生观察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创造能力提供基础

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一种高级形式,这种思维不限于已有的秩序和见解,而是寻求多角度、多方位开拓新的领域、新的思路,以便找到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等等,创造性思维又是逻辑思维、非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灵感思维等的有机结合,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巧妙互补,在创造过程中处于中心和关键的地位。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开始,有利于启迪学生的创造“潜质”。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怀疑,敢于提出不同凡响的见解。学生的创造思维,需要教师通过各种手段去刺激、引导,如准备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创造思维的教具(如实物、挂图、教学资料等)以及创造良好课堂氛围。要允许学生走入“误区”,在思维磨擦中,自省自悟。学生在进行创造思维中,难免出现错误,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冒险,敢于犯错,要善于以“错误案例”催开学生的创造之花,对学生知识性、结论性、判断性的错误,教师不要马上给予否定评价,要以点拔为主采取激励、暗示、提醒等方式,促使学生继续思维,把改进的机会留给学生,在矫正误点的同时,促发学生的自悟,启动学生的创造潜能。

四、开发学生的想象力,为创造能力提供翅膀

想象是指人的大脑对曾经知觉过的各种事物形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未曾知觉过的甚至是并不存在的事物形象的心理过程。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是力括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是创造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是发展人的创造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创造力的重要支柱的助推器。

首先,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挥充分想象。心理研究表明,有创造性的孩子往往会因为自己的思想和行动方式偏离通常的模式而感到不安。他们最初对事物的学习和模仿通常能受到赞扬,但一旦有了“异想天开”的想法和做法以后,教师或家长也许会有不同的反应了。可能有的教师告诉孩子:“别再胡闹了”;也可能有的教师会很高兴:“真是个聪明的孩子”。孩子创造的积极性更应该细心加以保护的,以便给孩子一种“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勇气,让他们充分发展自己的创造性。

其次,教师要及时为学生创造“想象”的机会。小学生从一个无拘无束的环境突然进入严肃的学校,难免产生压力。经过长期的校规校纪的教育,他们在思想行为方面也往往不敢“放肆”。这就无形中给他们的思想套上一把“枷锁”。因此,教师要及时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在各种场合为学生的想象创造机会。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方面将大有可为。只要我们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勇于创新,大胆实践,就一定能为孩子的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为素质教育改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浅谈语文教学中创造人格的培养 篇二

一、激发学生思维的创新性

学生眼中的世界是五彩缤纷的, 就像一个充满神奇、瑰丽无比的万花筒, 他们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兴趣和幻想, 他们的思维没有任何约束力。正是由于这些天性, 可以说孩子是想象的天才, 而想象又是发明创造之父。现代教育中, 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发展创造能力放在教学的首位。教师在语文教学中, 要贯彻新大纲的要求, 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促使他们的各种思维的发展。在培养创新能力的时候, 教师要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 在字词、句、篇等基础知识的学习中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各项语言训练中进行。

二、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教师在教学中, 要善于发现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并适时地将学生的这种兴趣引入到课堂学习中, 通过组织学生对其感兴趣的事物进行讨论, 启发学生思考问题, 发展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例如, 我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的第二段中小女孩擦燃火柴出现的五次幻想时。教学中重点引导学生围绕以下问题学习第一次出现的幻想: (1) 小女孩为什么要擦燃火柴? (2) 擦燃火柴后为何出现这种幻想?说明什么?引导学生自己钻研课文、理解课文, 我只在疑难处边点评边总结, 给学生尽情思维想象提供了宽广的空间, 让他们体验了学习的成功感, 自学后四次擦燃火柴的幻想, 就能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狄德罗曾说过:“精神的浩瀚, 想象的活跃, 心灵的勤奋———就是天才。”想象是创造之本, 一切创造性活动都离不开思维的想象, 没有思维就谈不上想象。因此, 教师要针对学生特点, 在教学中运用各种教学手段, 让他们全身心投入到探索和解决问题的矛盾中区, 孕育创造性思维的萌芽。如教《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 我依据教材提出问题:“在你的想象中, 小兴安岭是个什么样子?如果你来到小兴安岭, 你会看到什么?喜欢哪个季节?能把你喜欢的季节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吗?”这一连串的问题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 学生就会兴奋地把自己的想象用形象的词语来形容, 教师不加干预, 让学生获得尽可能多的假设、构思, 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地发散思维, 让他们始终在愉悦中思考。有些顽皮而聪明的学生, 想象超出了课文内容, 教师应该表扬他们这种丰富的想象力, 这样的课堂就成了一堂新颖而活泼的课堂, 打开了学生的思维, 丰富了知识, 开阔了眼界。

三、培养思维的独特性

鼓励学生发表独特见解。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 由学生提出问题, 提出疑难, 也可以一人出问题大家议, 可自由发言, 也可组织智力竞赛等。在议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解放思想, 各抒己见, 取长补短, 使答案渐趋完美, 以培养他们勇于探索的个性。

四、培养思维的创造性

思维的创造性是指敢于超越传统习惯的束缚, 摆脱原有知识范围的羁绊和思维定势的禁锢, 善于把大脑中已有的知识信息重新组合, 产生具有进步意义的新设想、新发现的思维品质。在教学中, 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灵活的迁移运用各种法则、原理、规则, 能举一反三。

模仿中创新也是培养创新思维的一种方法, 例如, 我在教《黄山奇石》一文的“猴子观海”“仙桃石”等四块奇石后, 引发学生依据“天狗望月”等奇石的名字, 借助录像、幻灯、投影来激起兴趣, 然后让学生描写其中的两块奇石。有一个学生是这样写的:山上蹲着一只黑色的大狗, 正仰着头, 呆呆地望着月亮。它可能是嫦娥姑娘不小心走失的“忠实门卫”吧, 难怪他忠心不改, 日夜仰望着月宫里的主人……此时此刻, 学生们完全陶醉在黄山奇景之中, 兴趣有了, 思维活了, 语言也优美了。

3.浅谈语文教学中创造人格的培养 篇三

一、转变教育观念

受应试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长期以来,很多学校的语文教学都是重视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重视向学生灌输知识,忽视学生的主动参与;重视认知能力的提高,忽视创造能力的培养。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这种教育观念应该彻底革新。语文教师应将塑造学生自主的人格、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自己的职责。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形成有赖于教师的引导与激活,教师要力求做学生创新学习的示范者、组织者和鼓励者。

二、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需要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需要师生之间相互尊重、信任和理解,正如罗伯特·梅逊所说:“限制和顺从不能养成创造性,权威主义的教育只能造就驯服的而不是具有创造性的学生。”同时,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是由学生思想的相互碰撞、相互质疑、相互启迪而形成的。因此,教师要与学生加强情感的交流,营造良好的教学民主气氛,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情绪状态之中,让他们对所学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动脑思考,让学生好奇、好问、好表现的“天性”充分释放。让他们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创造性学习的乐趣,从而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让持不同观点的同学分别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形成各抒己见、互相争论的局面。在激烈的争论中,既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也使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在争论中形成。在这样宽松和谐的气氛中,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主动参与的学习过程中,创造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改革语文教学方法

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把学生视为知识的接受器,把个性迥异的千千万万学生按照统一的模式去铸造,不给学生留出自由思考的空间和余地,不允许学生有任何的标新立异。这不仅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会抹杀他们的创造欲望,无意地窒息了学生的创新精神。而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则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追求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学实践中可采用探究法、自由联想法等,注重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比如,讲授《孔乙己》一课时引导学生思考:孔乙己的悲剧揭示的是封建教育和科举制度的罪恶,还是封建社会人情的冷漠、民智的昏沉、世态的炎凉?文天祥痛定思痛痛为何?是阐发爱国思想,还是表现一个孤独生命在灵与肉、理智与情感激烈冲突中的痛苦呻吟?通过启发诱导,让学生在语文这一文化载体中去体验、去思考、去发现。让学生掌握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创造思维能力。

四、激发学习兴趣

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以激发求知兴趣为前提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开始发生变化。但是,对周围世界的新事物仍充满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好奇心是推动人们主动积极地观察世界、展开创造性思维的内部动因。为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可着重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1.经常向学生提供能引起观察和知识探求的教学情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不仅使课堂教学显得单调、呆板,而且也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和厌恶,失去学习的兴趣。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和学校的客观条件,尽可能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感受到教学情境的变化,引起好奇心,不断激发其求知兴趣。例如学习《听潮》一课,班上大部分同学没有到过海边,没有亲自领略过大海的汹涌和壮阔,教师可播放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和《爱格蒙特序曲》,用几段音乐的放送展示大海的时而温柔、时而刚烈的特点,让学生通过听觉领悟课文文字表现的意境,由听觉、视觉的交互作用生发想象和联想,从而把阅读从认知——理解的水平提升至鉴赏——创造的水平。

2.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苏联心理学家赞科夫主张,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十分重视学生的“情绪生活”,设法营造一个愉快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语文教学,便能创设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爱学”、“乐学”。多媒体教学手段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影像等多种信息于一体,具有新颖性、趣味性和生动性等特征。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声音、文字、图像和动画等有目的地创造一个良好的教与学的环境,使学生置身其中,其景、其物、其人仿佛触手可及,引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唤起强烈的探求欲望,学习便成了一种轻松愉快、主动求索的过程。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它犹如一座架设在学生和教材之间不可替代的桥梁,它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五、丰富教学实践活动,培养创造精神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不仅体现在课堂教学中,还应落实在学生的实践训练活动中,双管齐下,才能取得实效。

其一, 合理利用课堂的有限时间,进行基础知识巩固性训练,并在训练中力求突破书本知识,围绕主旨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其二,充分重视语文学科活动课,开展文学欣赏、影视评论、社会热点问题探讨等活动,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理解。在亲身体验中,检验自我思维,获得真知,并有所创造,增强自己的创新素质。其三,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比如,开展一些竞赛活动,像朗读比赛、演讲比赛、书法比赛、看图作文、改写古诗、续写创意等;走出课堂外出参观、调查、访问;鼓励学生动手动脑,出黑板报、自编自演课本剧等,这些活动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也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对发展其创造性思维大有益处。

([基金项目] 本文为邯郸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课题编号:0601035)之阶段性成果)

4.浅谈语文教学中创造人格的培养 篇四

项城市工业路小学

陈娟

21世纪是知识爆炸的经济时代,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时代呼唤着人格健全,个性健康,富有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人才。因此我们的教育应“注重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语文课程标准》)重视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以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因此,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为己任。学校的课堂教学是教师对学生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教学实践表明,语文阅读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其创新思维,提高其创新能力,有着得天独厚的作用。

一、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

创新思维的阅读教学是以民主性为基础的。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儿童在无拘无束的时候,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中,思维才能活跃,想象才会丰富,个性才得以张扬。教学过程是一个认知过程。它要求师生互动,强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在平等、和谐、民主、宽松的氛围中,学生才有主体参与的意识、独立自主地探究,才能迸发熠熠闪光的创造思维的火花。那种传统的“一鸟入林,百鸟无声”的课堂教学秩序扼杀了儿童的天性、灵性和个性,是与现代教学论对学生的创新思维的要求相悖的。因此,我在教学中十分注意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创新精神,充分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

良好的教学氛围包括四方面:

1、组织教学氛围 教师在课堂中要善于观察,有正确的“学生观”,多采用表扬激励的话语,能根据学生的需求创设出生动、活泼、自主的学习氛围。

2、师生对话氛围〈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故此,我们必须转换教师角色,打破传统观念,由“权威者、主导者”向“引导者、组织者、服务者、学习者”转变,努力构建伙伴式的师生关系。

3、学生多渠道交流氛围 多渠道交流包括学生与文本的交流,学生与教师的交流,学生与学生的交流。后者生生交流更能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教师在课堂上尽量多安排学生进行同桌讨论、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真正地做学习的主人,自主探究、自由创新。这样的学习模式有利于学生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4、课堂评价氛围 课堂评价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有学生对学生的评价。心理学表明每个孩子都渴望成功,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表扬与鼓励。当生与生之间的评价有失偏颇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不仅看到别人的不足之处,更要学会欣赏别人。教师应避免说“你错了!”而应该从学生的回答中找到值得肯定的东西。让学生打开经验世界和想像,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美好愿望各抒己见。在这种“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的良好氛围中,学生的个性得到淋漓尽致地张扬学生的感悟是多元的,是精彩纷呈的。

学氛围中的四方面看似独立,实际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在教学中,四方面要有机结合,才能真正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

二、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开发创新思维 在阅读理解过程中,一些学生往往试图寻求与别人不同的见解,有时甚至有些离经叛道。面对这些情况,教师要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这些求异思维经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往往能点燃创造的火花。要创新就需一些非常规的思维,而这些就是求异。教师在教学中要依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挖掘教材中的求异因素,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学生敢于求异的品质及善于求异的素质,使求异思维得到发展。如教学《鸟的天堂》时,学习了7、8自然段后,我问同学们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时,有同学问“那翠绿的颜色明亮的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中的“有一个新的生命”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在颤动”按以往的要求只让学生理解“榕树的生命力强”我在教学时,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平时的积累,说说自己的理解。结果,学生的回答真是精彩极了:有的说是风吹、有的说是鸟动、有的说是太阳的照射,有的说是树叶绿得可爱,让作者看花了眼,产生了错觉,有的说是因为榕树有着旺盛的生命力。以上几点,不难看出学生完全突破了教材的束缚,找到了新的生长点。所以阅读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不同感受,允许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体会,教师只需要在关键之处进行正确的价值导向即可。

叶圣陶先生说:“课文无非是一个例子。”阅读教学不应该把目标仅仅拘泥于课文所涉及的知识,而应该让学生学习课文的同时,取得超越文本的收获。为此,教师必须在平时树立一种人人平等的思想,尊重学生与众不同的观念和做法,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自由,营造民族和谐的课堂气氛,创造轻松活跃的思维空间,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见解,读出自己的感受,进而在富有创造性自主阅读中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

三、抓住教材空白处,培养发散性思维

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特征。在此基础上,美国心理学家托兰斯认为发散性思维具有流畅性、灵活性、新颖性的特征。语文教材有许多空白处,只要教师抓住了就能引导学生去探究,培养发散性思维。如〈大海的歌〉第二自然段写到“飘着各国旗帜的海轮犹如卫队,密密麻麻地排列在那头两边”。这句话只写海轮的多,于是教师就可以抓住空白处,让学生想象一下,我国海轮在运输什么,外国海轮又在运输什么?这就要求学生整和多门学科的知识,将课内外的信息进行分析和提取并加以合理的想象表达出自己独特的想法。这样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儿童的个性,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另外,课文中的标点符号也是发散性思维训练的好材料,如文中的省略号就很有研究价值。

四、鼓励学生续编故事,促进学生积极思维

江总书记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人类发展史上,很多重大发现或发明均来自科学家创造思维中的“突发奇想”或“异想天开”。在教学中,我们应积极引导学生标新立异,发表独特见解,挖掘“异想天开”中的合理因素。像续编故事,就为学生创造了“异想天开”的一片广阔天地。尤其是童话题材的课文更能激发孩子们的创造欲望,要鼓励他们大胆地想、说、写。当然,具体操作时,教师应加以积极地引导,使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理念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要有的放矢,而不是一味地“胡思乱想”、“胡言乱语”。如在教学中,我让学生根据某些课文的结尾内容进行续写。如:《穷人》一课结尾是这样的:“你瞧,他们在这里了,桑娜拉开了帐子。”根据这一结尾,教师问:“这时桑娜的丈夫看到了什么?能说些什么?桑那又能怎么说呢?”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进行续写,学生写出了许多既不相同又合情合理的内容。这一练习,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5.浅谈语文教学中创造人格的培养 篇五

周治才

【摘要】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反向思维法,二、联想想象式,三、搜索探究式,四、对比方式,五、学科渗透式,六、情景模拟式。

【关键词】语文 阅读 教学 创新 思维 培养

创新是国家民族发展的翅膀,是国家民族生存的基石,如果没有创新,世界将停滞不前。初中语文教学也十分重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语文课程新标准》指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采取适当的教学方式、教学策略,尽量拓展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语言大师叶圣陶也曾说过,课文只是例子而已。鉴于此,初中语文教学也应该不拘一格,突出创新意识,在课文中心思想,主题思想的基础上,尽量拓展学生的思维,活跃学生的思维。下面,我就简要谈一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几种方式。

一、反向思维法 反向思维,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探究质疑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也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之一。

反向思维,即打破传统的正常的定向思维,鼓励学生发表另类的观点,如语文出版社九年级语文(下)第二课《石缝间的生命》,作者向我们传达的信息就是生命的尊贵,生命的壮丽辉煌,生命的顽强。换一个角度思考,反向思维,难道生命都是顽强的吗?这个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就会联想到七年级思想品德教材上的相关内容:生命是顽强的,也是脆弱的,从而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激发了学生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的思想感情。

又如语文出版社九年级语文(上)第21课《愚公移山》,学生正沉迷于“愚公不愚”、“智叟不智”的感慨中,正被愚公坚持不懈、战天斗地的精神所感动,教师突然提出,假如你家门前也有像太行、王屋这样的两座大山,挡住了你的去路,你会移走它们吗?学生的情感逐渐会被 理智所代替,反躬自问:我会移山吗?最后的结论,是不会移山,正确的合理的做法是发扬愚公精神,摒弃愚公行为。这样,既拓展了课文的主题思想,又让学生学到了正确处理现实与理想矛盾的方法,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联想想象式

创新来源于想象,想象有助于创新的成功。一篇课文结束时,巧妙利用课文内容中的“空白”之处,巧妙设计问题,诱导学生的想象或联想,补充完善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强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如《范进中举》中,范进中举当官后,他可能是清官还是 贪官?又如《空城计》,如果司马懿识破了诸葛亮的计谋,率军入城,活捉了诸葛亮,司马、诸葛之间势必会有一段精彩的对话,请你根据司马懿、诸葛亮的性格特征,为他们设计一场精彩的对白。这样的拓展训练,让学生思绪飞翔,天马行空,学生会在想象中得到身心的愉悦,在写作中也会受益非浅,同时达到了阅读教学的预期效果,更是对课文进行了创造性的阅读与理解。

三、搜索探究式

语文课程资源丰富,包罗万象,它不只局限于教科书,它还包括课外学习的各种资源。语文阅读教学不可能面面俱到,方方涉及,语文教师应该高度重视课外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牢固树立“大语文”教学观,给学生创设语文阅读的良好环境,给学生搜索探究的机会,由课堂延伸到课外,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开拓学生视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如学习了郑振铎的《海燕》后,让学生到图书室、网络上查阅高尔基的《海燕》,并比较异同,以此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四、对比方式

在初中语文教科书中,有很多内容,意义相似或相异的课文,把这些课文进行对比,异中求同,同中求异,对深化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对比鉴赏能力,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把《邹忌讽齐王纳谏》、《曹刿论战》、《扁鹊见蔡桓公》三篇文章进行比较,分析齐王、鲁庄公、蔡桓公以及邹忌、曹刿、扁鹊的人物性格,让学生理解兼听则明,偏信则怠的道理。

五、学科渗透式

在初中阶段,各科目之间在知识内容、能力要求方面有一些联系,有些科目的某些内容可能是学生学习另一科目有关内容的预备知识,科目之间有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关系。如《石缝间的生命》感慨生命的顽强,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三课就有相关内容。语文科目对学生的影响主要是以情感人,其他科目主要是以理服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相互渗透,相互补充,能起到情理交融的效果,有助于对课文的加深理解,增强感悟能力。

六、情景模拟式

情景模拟具有直观性,有助于深化学生的感性认识。如学习了温书林的《南京大屠杀》,可以让学生虚拟审判法庭,对向井敏明、野田岩等日本侵略者进行审判,揭露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罪行,不仅是对学生进行反侵略、保和平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也能激发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

总而言之,语文阅读课堂不能只拘泥于得出正确的结论,阅读教学也不能只限于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分析段落大意,写作特点等,而应向外拓展延伸,树立大语文教学的观念,提高阅读质量,激发学生兴趣,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6.浅谈语文教学中创造人格的培养 篇六

创新精神是每一个健康的人都具有的一种心理能力,它主要由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所构成。其中,创新意识是前提,创新思维是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他们作为独立个体,能够善于发现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思想、新方法,掌握其中蕴含的规律,并具备相应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就需要我们最大限度的为他们的主动发展创造相对宽松的 教育条件。

一、消除位差效应,营造创新环境

心理学研究和实践证明:自由宽松安全的气氛可以使人的智慧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创设民主、宽松、友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心理放松的情况下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能促进学生积极思维、驰骋想象、敢于标新立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让学生互相合作,更重要的是应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放下传统的师道尊严,消除位差效应,为学生提供一个无压力、相互平等的和谐氛围,才能使学生敢想、敢说、敢做,使每个学生在互相交流中充分发挥自我的能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行为,教师要做到以下三点:

首先是激发与保护。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所有潜藏的积极因素,并加以热心的关爱和保护,包括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探索精神和创造性的品质。比如,在执教二年级上册的“观察物体”时,在每小组的学生中安排一个神秘的学习小伙伴(用布蒙上的米老鼠玩具),使学生一进教室就感到新鲜,从而产生好奇心,集中精力进入学习。

其次是引导与培养。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教学《年、月、日》一课时,可以设计几个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观察手中的年历卡,你能回答下面几个问题吗?a、一年有多少个月?b、哪几个月是31天,哪几个月是30天?c、二月有多少天?一年有多少天?d、你还发现了什么?……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究的环境,让学生主动思考、探索,使教育水到渠成。

再次是尊重和扶持。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承认人的兴趣和性格的多样性,进行分层次的教学模式,对基础不同的学生创设不同的情境,不同的问题,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教师的引领下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师生共同建立和谐、热烈的教学气氛,让每个孩子都拥有同等参与学习和提高技能的机会。如:在三年级上册教学中,学生学习了用乘法解决问题后,教师创设了下面的生活问题情境:“六一”儿童节到了,班长带了30元活动费到超市里采购商品,准备举办庆祝会。超市里每千克香蕉3元,糖果每千克5元,彩纸3元一张,瓜子每千克2元,气球每个0.1元,彩带每条0.5元。问题一:如果班长买2千克香蕉、5张彩纸、1千克瓜子、20个气球、8条彩带,班长带的钱够吗?还剩几元钱?问题二:在不超过30元的条件下,你认为怎样买比较好?问题三:如果班长希望购买的物品数量尽可能多,你能提出什么合理的建议?对于问题一,教师可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二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为体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培养创新精神,可让小组合作、讨论、自由选择,得到合理的购物方案;问题三,可作恰当的点拨说明“购买的物品数量尽可能多”是什么意思?让学生明白其含义,进行自由创作。

二、灵活使用教材,培养创新意识

传统的教学观认为,教材是教师实施教学的依据,又是学生学习的依据,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忠实于教材”严格按照教材的程序组织教学。在这种思想下,教师很少对教材加以合理的处理加工,更谈不上创新了。其实,教材是教学的基本材料,尊重教材并非唯教材,而是提倡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发掘教材中所蕴涵的创新原理,精心构建教学中实施创新的体系,围绕“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个主题,把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作为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对教材的加工处理一般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是结合学生现有生活实际和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合理运用教材;其次是结合学生的思维训练和能力培养处理教材;再者是挖掘教材中孕伏的数学思想方法加工教材;最后是着眼于为学生提供自主活动空间调整教材。如,在执教“观察物体”一课中,教师将课本呆板的主题图教学,灵活处理为观察学生喜闻乐见的实物卡通米老鼠玩具,引导在学生在活动中探究观察物体的方法,有的学生发现“观察小的物体时,可以把物体转动一圈进行观察”,有的学生还发现“观察较大的物体时,可以围着物体走一圈进行观察。”学生的这些发现,正是创新意识的萌芽,需要教师细心呵护。

三、培养创造性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所谓创造性思维,是指在创造活动中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这种思维特点是:在一般人觉得没有问题的地方发现问题;对一般人不能解决的问题,深入思考,通过猜测﹑设想﹑验证,带着独创性的见解去解决实际问题。数学教学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1.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

逆向思维是从已有的习惯思路的反方向去思考和分析问题。表现为逆用定义,公式,法则,进行逆向推理,反向进行证明,逆向思维反映了思维过程的间断性、突变性和反联结性,它是摆脱思维定势、突破旧有的思维框架,产生新思路、发现新知识的重要思维方式。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随着正向思维的出现,逆向思维也同时产生。逆向思维作为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加强训练与培养。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可以把具有互逆关系的知识联系起来。例如:在学生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时,创设问题情境“春雨小学387名学生去参观博物馆。租9辆车够吗?”并给予一辆标示“准乘45人”的大客车,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由于刚学习笔算除法,大部分学生采用387÷9=43(人)43<45,从而得出结论,这时,有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用45×9=405(人)405>387,说明租9辆车够了。教师适时引导、分析、比较了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案,使学生的思维更灵活,更敏捷。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学生发现、获取新的知识,打破思维定势,更利于学生全面考虑问题。

2.求异思维的培养。创新求异的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问题。通过对这一能力的培养,可以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沿着不同的解题思路,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在求异思维的培养过程中,要重在新和异,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用不同的解法来解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1)发散思维的培养。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对于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由于在课堂上更多地进行没有固定答案的研讨,就会使更多的学生在集体的争论中体验到思维的碰撞,感受到教学的美感。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学生的思维有较大的“自由度”,这样,既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培养,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又增强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发展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2)直觉思维的培养。

直觉思维就是直接领悟的思维或认识。这种思维在应用题的教学中也是存在的,因为它没有明显的过程意识,就需要鼓励学生打破旧的框框,运用联想、类比等方法大胆进行猜想,是一种较好体现创新意识的思维形式。直觉、灵感是人在认识过程中逻辑中断的突然飞跃,这是一种还没有被认识的富于创造性的思维过程。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必须重视对直觉思维的培养,这将对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7.浅谈语文教学中创造人格的培养 篇七

1 创造思维的定义

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创造性思维。从广义上讲, 创造思维就是思维主题突破思维习惯, 打破思维定式, 发现事物之间的新关系、新联系或新答案, 用以组织某种活动或解决某个问题的思维过程。它要求人们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 重新组合并产生新颖的、前所未有的、具有社会价值的思维成果。它有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发展学生造型能力,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审美能力, 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施展。

2 创造思维在建筑美术基础教学的作用与意义

2.1 想像力的挖掘

众所周知建筑设计所需的创造力主要由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想象力和想象的物化能力构成。想象是通往创新的桥梁。通过想象知识会由一个点的发展为纵横双向的网, 创造出一个个新“生命”。因此在美术基础课学习中, 想象力的挖掘培养至关重要, 在课程设置上更应力求衔接性和有效性, 通过“想象”和“创造”的课程学习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及创造能力, 为未来建筑设计养成一个良好的思考习惯和坚实的表达能力。

2.2 建筑表现力的提高

建筑表现是设计师用来表达设计意图、传达设计理念的手段, 它既是设计思想的表达方式, 又是展开创造思维的有效工具。设计师在建筑表现过程中从乱线中整理、归纳出有组织、有层次的形体关系, 既提高了表现技巧, 也是训练创造思维的好方法, 为创新思维的培养创设了更多外部环境。

2.3 审美能力的培养

创造思维是开放的、自由性很强的思维方式, 它与同样自由性很强的审美活动密不可分。通过创造思维训练中对节奏与韵律、对称与平衡、对比与变化、调和与统一等内容的深度思考, 学生以逐渐形成一种有意识、有个性的独特的审美趣味,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3 创造思维在建筑美术教学中的表现方式和方法

3.1 素描基课程教学

在建筑学专业素描教学中, 应把造型训练作为重要的课题, 强调造型特征和结构规律。在课程设置上更应适当减少全因素素描的训练, 主要以结构分析素描和设计素描两个方面为主, 通过“想象”和“创造”的课程学习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及创造能力。

3.1.1 结构分析素描——形态认知训练

在结构分析素描教学过程中, 可打破了常规的基础与创作相脱节的训练模式, 将创造性思维贯穿到造型训练的全过程, 培养学生进行的抽象的造型形态分析和研究, 加强对物象的结构理解, 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会获取更广阔的视觉内容和联想。例如:素描造型训练中可以结合建筑学的专业知识, 把平面、立面和剖面的概念引入石膏几何写生中, 让学生很直白的明确设计就是可以凭借透视的三维空间进行多元化的形象思维创造, 在图形上作分割、叠加、组合与削减, 完成设计构思阶段的草图以及快速表现效果。或以植物、动物等自然物象为研究和观察基点, 研究其造型的特征, 把动物的形态美感和将来的建筑造型设计联系到一起, 拓展学生造型想象力, 使建筑设计将来有更丰富的造型艺术方面的参考。

3.1.2 设计素描——主观表现训练

设计素描的教学中对物象的理性把握, 注重对象结构关系与形态分析, 强调将现实物象进行二次形态加工。这一从具象到抽象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与建筑设计教学过程的设计意识不谋而合。也使学生处于理性的研究心态, 需要学生充分调动想象与联想能力理性地建构。由具象到抽象的转换是形象再生长的过程里的创造实践, 让学生构建立体灵活的造型思维。例如:在野外风景写生创作时, 可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 改变以往用线条的描绘方式, 运用面与空间大胆的概括、构图、重心组合画面, 使空间的构图更富有艺术个性, 充分发挥自己的独创性。或从身边入手, 将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和物品通过分解、重组、夸张、扭曲、变形、拟人、联想、理想化等方式进行重新表现, 组合成一个具有丰富形式意味的新元素, 从而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理解。

3.2 色彩基课程教学

色彩造型能力作为造型艺术的基础, 为快速提高建筑设计构思中的色彩用, 在实践教学中应侧重培养学生对色彩功能和作用的运用, 着重研究客观物象在画面中的形、色的主观处理及形式构成方法, 研究色相、明度、纯度间的对比调和规律。

3.2.1 植物色彩——色彩调和与造型概括训练

植物色彩写生创作通过对自然植物的观察, 把自然色彩的丰富层次加以归类和比较, 训练学生运用色彩表达自然的能力, 锻炼使用色彩的技巧, 实践色彩调和方式, 比较自然色彩之间的差别, 改变原有的自然色彩概念化的认知习惯。例如:在植物写生创作时, 可让学生根据观察到的色彩归纳总结出色谱, 将色谱按比例面积移入一幅自己设计的图形中, 使图形的色调效果相同于彩色图片。通过这一综合性练习, 使初学者对色彩的不同表达手段的认识、分析、理解、体验达到融会贯通, 运用时自如灵活, 从而扩大色彩的视野, 积累色彩的修养, 启迪色彩的创造能力。

3.2.2、音乐色彩——主观色彩表情表达训练

所谓直觉色彩练习, 就是没有特意地追求色彩的理性分析和色彩之间的对比节奏, 以色彩给人最初的视觉印象为导向, 以创建新色相为目标, 将色彩任意调和, 按照自己的喜爱和偏好做新色彩制作。通过音乐色彩创作练习, 使初学者认识到通过不同感觉器官得到不同性质信息之间的内在联系, 认识抽象与具象的相对性, 学会掌握色彩之间的微差关系, 为今后建筑设计中更准确的色彩表达打下坚实基础。同时, 学生可通过此项练习自主的制造和了解新生成的“色”及“色变化”的规律, 更多地进行主观处理, 需要学生大胆地发挥色彩的想象力和感染力, 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 结语

建筑学专业与美术息息相关, 良好的艺术修养对于建筑学专业的学生至关重要, 美术史一个优秀建筑设计师必要的专业技能。而建筑创新能力的培养又是建筑教育的重要内容。创新是建筑创作活动的核心, 建筑创作能力是建筑师创造力的具体表现。因此我国的建筑设计基础教学要围绕着艺术教学作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途经, 激发学生把理性分析和感性认知相结合, 把培养学生感性思维和提高设计能力作为建筑基础教学的目标。

摘要:本文从建筑美术课程改革出发, 提出了建筑美术基础教学应重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通过分析创造思维在建筑美术基础教学中的作用与意义, 针对我国建筑学专业美术教学的现状, 对创造思维在建筑美术教学中的表现方式和方法给出了几点尝试。

关键词:建筑美术,创造性思维,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刘坚, 刘新华.建筑美术课教学改革中的创造性思维培养教学试验[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9) .

[2]孙曦.具有创意破坏性技术的建筑设计[J].中外建筑, 2011, (12) .

8.语文教学中创造能力的培养 篇八

一、引导质疑,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古人云:“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有疑才会有思维,有思维才会有所得,有所得才会有创新。因而疑是思索的动力,发现的开始是创新的前提,善于创造的人首先要善于发现问题。但发现问题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爱因斯坦就讲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所以,启发学生发现疑点要比按教师的思路去解决难题更为可贵。因此我们要会设置疑难,鼓励学生多问。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因人而宜,引导学生从提出一个不认识的字或一个不理解的词开始,进而从课文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乃至文章所表露的思想感情等方面提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由此发现新的东西。例如教学小学语文第六册《赵州桥》这篇课文时,平铺直叙不能让学生充分意识到四个小拱的作用以及设计者李春的“创举”。怎么办?我听课时曾看过一位教师在演示赵州桥幻灯片时,故意隐去四个小拱,让学生与文中的图比较,然后提出疑问来。这样的教学,就是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虽然学生的水平不一,提出的问题也不尽相同,有的甚至幼稚可笑,但无论如何,教师都应抱着欢迎的态度,或启发自答,或让别的学生与之讨论,而不应冷淡讥笑,否则就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扼杀他们创新的萌芽。

二、激发兴趣,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对某门学科的热爱,往往是从兴趣开始的。只要教师引导得好,兴趣也可以变为责任感和事业心,促使创造力的发展。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首先要使自己的教学具有趣味性。例如:教学《詹天佑》(小学语文第十二册)“开凿隧道”那一段,我就用图示法,在黑板上画两座分别表示八达岭和居庸关的山,让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用图表示出来。这样,学生在兴致勃勃中完成对这段课文的理解,在愉快的参与中获得了知识,激发了浓厚的学习兴趣。相反,教学的单调、呆板、没有变化,却容易使学生大脑皮层处于抑制状态,机械地接受知识,如此,哪里还有创造性可言呢?

当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要注意扶植他们在学习时表现出来的好奇心,使其创造性得到应有的发挥。因为好奇是兴趣的开始,“好奇心造就科学家与诗人。”(法朗士)“强烈的好奇心是科学家的第一美德。”(居里夫人)好奇心是学生追求知识、有上进心的表现,也是创造才能显露的胚芽。

三、鼓励创新,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一个人没有创新精神,他的创造力也会丧失。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鼓励学生创新:在教学中努力建立一个师生平等的民主讨论的良好氛围,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发表独到的见解,甚至可以反驳教师的观点,只要有创意,哪怕不成熟、不完善,教师也要给予肯定和鼓励。作业与检测题中一些问答、层意、段意、中心思想等,不一定要与标准答案完全一致。鼓励和引导学生不局限和满足于一种回答,而应从是否有新意、有独到之处考虑。例如让学生给《草原》一文的第一段分层时,大多数学生按照“总——分——总”的要求分为三层。其中,有一部分学生却按“初次见到草原——草原的天——天底下——感受”分为四层。其实,只要有根据、合乎逻辑都是正确的,对这些学生我都一一表扬。虽然他们分层的结果与多数人不相同,但却能说出依据,这也是创新活动中一种难得的精神。

再比如有一次作文,要求写一种喜爱的动物,多数学生写小狗小猫之类,偏有一个学生写人人讨厌的屎克郎(别名:喷屎公),因为他觉得“屎克郎虽然个小又不起眼,可是它能‘化粪为宝’,把上学路上的牛粪‘弄走了’,我很喜爱它”。看到这里,作为教师能不为这个学生的独立见解而感到欣慰吗?

总的来说,学生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有待于我们教师树立创新的观念,掌握创新的方法,把自己的创新思维融进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乃至课内外练习等环节中,营造创新的氛围,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培养出有创造能力的新一代。

9.浅谈语文教学中创造人格的培养 篇九

一 指导思想

人教版与苏教版教材中对最大公约数认识的编排顺序是相同的:分别找出两个数的约数→比较,生成公约数、最大公约数的概念→会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应用(最大)公约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沿这种思路设计教学,学生对新知的接受常是被动的,并且也只能达成“知识与技能”单一教学目标。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在这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怎样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操作中,经历知识产生过程,萌发创造新知需要,并完成对新知的建构呢?

二 教学设计

1.观察——感知生活数学

学习约数与倍数之后,布置学生回家观察客厅或卧室,也可到广场上,看看所贴的地板砖数是否正好为整数块数(没有切割)。如果是,沿着长铺了多少块?沿着宽铺了多少块?测量一方砖的边长和房间的长、宽,方砖的边长与房间的长、宽分别是什么关系?

2.思考——理解数学问题

课堂教学伊始,投影出贴了地板砖的长方形广场平面图。学生能够用约数、倍数知识解释课前观察到的数学问题:长方形广场的长是方砖边长的m倍,宽是方砖边长的n倍。也可以说方砖的边长既是长方形长的约数,又是长方形宽的约数。与师生交流之后,再出示一个新的问题:我们学校的画廊高1.2米(12分米),长是3米(30分米),美术组的同学想在上面正好贴满大小相同的正方形装饰画,这种装饰画的边长应为多少分米(取整数)?会有几种不同的正方形?

3.实验——建构数学模型

学生在对画廊设计问题处于愤悱状态之时,老师借用长方形纸作示范引导:这是一张长15cm,宽10cm的长方形纸,我们可以把它设想为缩小后的校园画廊,(当然也可以想象为客厅或广场的地面)老师在这张长方形纸上设计了两种不同的小正方形,(实物投影出示另一张画了方格的长方形纸)其中一面的小正方形边长为1cm,另一面的小正方形边长为5cm,它们同样整分了这张长方形纸而无剩余。想一想,小正方形边长除了1cm和5cm以外,还会有其它整厘米数吗?根据刚才自己的.理解,请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一张长12cm、宽8cm的长方形纸,仿效老师的做法,设计能正好整分这个长方形纸的小正方形,在纸上画一画,看一看有几种不同的画法设计,再想一想其中有什么规律?

4.总结——创造数学新知

学生完成上一步操作以后,投影展示学生设计的作品,(会有三种不同的设计:小正方形的边长分别为1cm、2cm、4cm)引导学生表述自己的想法,交流发现规律:因为小正方形要正好整分大长方形,那么,小正方形的边长既要能整除大长方形的长,也要能整除长方形的宽。也就是说小正方形的边长数1、2、4、既是12的约数,也是8的约数。同理,1和5既是15的约数,也是10的约数。

至此,通过铺方砖的生活常识及几何中长、正方形关系的设计操作,学生实际上已初步感知和理解了公约数的存在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此时,再引导学生通过命名的形式抽象出新的数学概念—公约数:请你根据1、2、4分别与12和8共有的关系给这几个数取一个新的名称,师板书:1、2、4是12和8的( ),待学生大都满意之后再板书:4是12和8的( )。

板书设计如下:(单位:厘米)

1是10的约数,也是15的约数 1是12的约数,也是8的约数

5是10的约数,也是15的约数 2是12的约数,也是8的约数

4是12的约数,也是8的约数

1、5是15和10的( 公约数 ) 1、2、4是12和8的(公约数 )

5是15和10的( 最大公约数 ) 4是12和8的(最大公约数)

5.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先解决画廊的装饰画设计,再解答小明分蛋糕的疑难:小明过生日的时候,妈妈给他订了一个大的长方体蛋糕,长42 cm、宽30 cm、高24 cm,小明想把它均匀地切成大小相同的正方体后,再送给每一位客人,他怎样切才能使蛋糕尽可能大一些?至少可以切成多少块?

三 教学反思

1.重视数学思想——使数学学习终身受益

日本著名数学教育家米山国藏指出:“作为知识的数学出校门不到两年可能就忘了,唯有深深铭记在头脑中的是数学的精神,数学的思想、研究的方法和着眼点等,这些随时随地发生作用,使他们终身受益。”从这个教学的设计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学中不只是让学生接受一个概念知识或一种求最大公约数的方法;不只是注重数学形式层面的教学,而是更重视数学发现层面的教学,即让学生在经历“数学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理解、去感受一种数学的思想和观念──数学化思想。学生先是感知地板砖中隐含的数学,会用约数、倍数知识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进而思考并尝试解决画廊内装饰画的设计,学生自然会联想到地板砖中数学知识。但是,从解释到应用设计,在没有学习公约数的情况下会存在较大的难度。于是,创设了做数学的空间。让他们在设计正方形的过程中,逐渐感知公约数的存在,建立了解决这种问题的数学模型。再反思与总结,引导学生自己创造了“公约数”与“最大公约数”的概念。

数学化思想观念是指用数学眼光去认识和处理周围事物或数学问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用数学”意识,使数学关系成为学生的一种思维模式。而我们的课堂中,大多还是围绕知识就事论事,没有从形成学生思维模式的角度去展开知识形成和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去注重现代的数学思想,去隐含重要的数学方法,这样,学生学到的只是知识的堆砌,没有自主的发展和对数学本质的领悟。

2.注重学习体验——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扑面而来的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强列地震撼着知识为本的传统课堂教学,关注生活、关爱学生、关照生命等极具时代气息的教学理念呼唤着以人为本的课堂。

注意学习过程中的感悟、体验是本节课设计的又一重点 。观察、测量中感悟生活中的教学;对长方形纸中小方格设计的探索;总结、反思中感知公约数的存在;解决较复杂的分蛋糕问题时体会公约数的作用。教学中的各个环节,都较好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动手操作与设计中建构了新旧知识的联系。经历了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最大)公约数的概念,在做数学的过程中体验了数学的真实意义。

华师大叶澜教授提出了“教育的生命基础”理论,主张“教育具有提升人的生命价值和创造人的精神生命的意义,对生命潜能的开发和发展需要的满足,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责任。”以学生的经验与活动为基础,以学生的积极参与、身心投入为前提,以学生的自主体验为核心的注重学生体验的教学活动,能够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如果教学过程仅是师生间简单的知识“授一受”过程,剥夺学生对知识的主体性体验,必然使他们养成被动而不是主动的,依赖而不是独立的,接受而不是创造的体验。那就会丧失了求知的欲望、体验的冲动和创造的才能,课堂学习中学生的生命意义就无从体现。所以《数学课程标准》中,把目标区分为知识技能目标和过程性目标,而过程性目标中的“经历、体验、探索”也可理解为学生的体验过程。体现了《标准》对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情感与态度等方面要求的同时,隐含了对学生生命质量的关注和重视。

3.开发教学资源——师生同为资源创生的主体

10.平凡中创造伟大 篇十

——源于董事长《做人之道》有感

生命是一个过程,一个转瞬即逝的过程,短暂如苍穹中一颗消隐的流星。然而这都没有关系,生命的关键在于这短暂的一生中,你能为后人留下些什么?

哲人给我们留下了深邃博大的思想,多少年过后,世界依然承受着他们言论的指导;诗人留下他们摄人心魄的情感,诗人陨落了,世人依旧心临着意境的熏陶;伟人在身后留下了一座座丰碑,上面镌刻着生的伟大,是生命的辉煌;英雄在那一刹留下了果敢与坚强、情操与人格,使后人为之闪烁泪光……

我们是一群平凡的人,一群再平凡不过的人,我们又能留下些什么?在许多人眼里,平凡与伟大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概念,人们都希望去追求伟大、创造伟大,都厌恶平凡,鄙弃平凡。但是平凡与伟大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辨证关系。

平凡不在于岗位的高低,不在于工作的区别,在于踏踏实实、立足本职。甘于平凡,守住平凡,是一种本分,更是一种品质,个人的发展需要自己甘于平凡;甘于平凡,才会摒弃好高骛远,不会膨胀欲望;才会守住本分,从而独立思考,不断创造,不做自己的“影子”,每日重复自己,也不会鹦鹉学舌,盲从他人。

拒绝平庸是一种追求,没有人天生卓越,没有人注定平庸。有崇高的理想追求,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贡献,在伟大的事业中创造出辉煌成就。从平凡到不平凡,需要平凡的积累。不甘于平庸,才不会固守现状,浑浑噩噩,无所事事,才会奋发图强,毅然前行,开创人生和事业的新境界。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长江作为我国最大的江河,它的源头也并不是想入海口那样宽广深邃,当你走到它的源头你会愕然发现积小流可成江河,它是高山融雪、细川小河汇积壮大。

难道平凡的人就注定不能创造光辉的业绩吗?安徒生当过学徒,惠曼做过木匠,狄更斯成名前是缮写工,高尔基甚至干过码头苦力。他们是平凡还是伟大呢?也许正如左拉所说:“没有平凡的经历,就不能产生伟大的业绩”。

你皱着眉,思考着其中的原因。原因很简单,成功有两大先决条件:平和的心态和丰富的实践。而这两样,恰是平凡人最容易拥有的。平凡的人没有谋略家飞扬跋扈的言辞;没有政治家遮天蔽日的野心;他们只有海一般宽广的胸怀和水滴石穿的性情。他们朗如日月,清如明镜,不诱于誉,不恐于谤。不追求功名利禄,只用自己的劳动静静等候成功女神的到来。这样的心态,较之整日沽名钓誉,遇事上蹿下跳者,孰更易成功?

生命的辉煌,拒绝的不是平凡,而是平庸!正因为平凡,我们可以让思想、情怀、品格盛开在三月如诗如画的原野,在寂寥的人生路上,唱一支热烈而充实的歌。正因为平凡,我们可以自由的去发展、去创新。正因为平凡,我们可以在平凡的土地里播下不平凡的人格与情操、尊严与责任的种子。

11.中学语文教学中创造能力的培养 篇十一

关键词:语文教学 创造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c)-0011-01

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繁荣,是人类社会实践不断创新的结果。一个民族的繁荣昌盛和兴旺发达,是同其自身的创造能力与创造成果密切相关的。胡锦涛主席在《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所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语文学科教育的重要责任,《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因此,广大的语文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1 语文教学培养创造性能力的优势

对于中学生来说,其创造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的行为方式和活动状态中:一是面对五彩缤纷的多门学科,逐步形成自己的中心兴趣和主要爱好。二是使自己学习、掌握和积累知识的方式方法具有创造性,能够超脱常规去迅速和有效地达到和实现教学目的。三是逐渐形成创造的意识和激起创造的愿望。四是其行为状态逐渐由被动向主动转化,即他们的活动逐渐由被控制状态向自我控制状态过渡。在这几个方面,语文教学都能有所作为,有的地方甚至为其他学科所无法代替。

阅读教学理论认为:阅读是读者对作品的一次再创造,读者在阅读作品时,必然要借助自己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形成个性化的理解和创造性的理解,因此,才有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观点。因此,阅读能力的提高与学生的创造能力密切相关,创造能力高,阅读能力也会提高,阅读能力提高,也促进创造能力进一步发展,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写作教学更是学生创造性的表现,写作最忌雷同,要追求新意,因此,写作必须要有创新意识,从写作形式到写作内容都有了新意,才会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因此,写作教学对于培养学生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缺乏创新能力,写作必然陷入俗套与窠臼,创造能力强,才能写出有新意的耐读的作品来。

口语表达也具有创造性特点,“话有三说,巧说为妙”,同样一句话,三个人三种说法,能说得正确而又巧妙正是表达能力强的明证,中国历史中这种例子不甚枚举,著名的《触龙说赵太后》就是巧说证明,口语表达能力强,说得巧妙,也正是有创造性的表现。

听的能力和阅读能力同为吸收别人的信息,听话要求准确理解对方的意图,虽然口语表达与书面表达相比通俗一些,但同样要借助听话者的知识、生活经验和语言积累,因此,听也就有一定的个性化特色,具有一定成分的创性特点。

2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创造力的途径和方法

既然创造能力与语文学习密不可分,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呢?主要有以下几个措施。

2.1 教师要做创造性示范和引导

要让学生具有创造能力,成为创造性的人才,教师首先自己要有创造性。既要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不因循守旧,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每节课有新意,同时也要在阅读、写作等方面,做出创新的榜样,给学生创造性示范,并且通过自己的创造心得,引导学生进行创造,逐渐形成创造能力。

2.2 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

创新精神以人的独立性、独立思考为前提,盲从和同化思维是是创新的大敌,因此,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不盲从,并能坚持自己独立的见解,这是培养创造能力的基础。

2.3 尊重并宽容学生的创见

学生的创造性想法,由于限于知识水平,在成年人看来,有许多是幼稚的,但伟大的发明创造都蕴含在这些幼稚的想法中,而且许多发明创造在刚开始都或多或少地含有幼稚成分,火车刚发明的时候就受到世俗的嘲笑,因此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创见,尊重学生的发散思维,宽容学生哪怕幼稚的想法,并给予鼓励,培养学生创造的自信心,给学生的创造精神一个生存空间。

2.4 精心设计富有启发性的作业,通过作业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这既体现在作业内容的多角度多层次组织上,也表现在作业形式的多样化与多类型上。目前部分教辅读物一味追求标准答案,禁锢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教师要认真设计和选择作业,多设计启发性和开放性作业,对于学生言之成理的思考都应适当肯定。

2.5 利用第二课堂为学生提供创造力培养的场所

语文第二课堂是对语文课堂教学有力的配合和补充。特别是其实践性、主体性、灵活性和学习语文知识的多样性,是语文第一课堂不可替代的。教学实践证明,语文第二课堂便于学生获得第一课堂以外的大量新知识、新信息,补充了较固定的语文教材的内容;便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把第一课堂所学语文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形成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更便于因材施教。比如,学生除了课堂上接受语文知识外,在课外通过看电影、看电视、读报纸、上网、看杂志、阅读文学书籍等也可以获得大量的语文知识。因此,开展一些有益的第二课堂活动,对于开阔学生语文视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都是很有帮助的。诸如专题演讲会、作文比赛、赛诗会、读书报告会、故事会、小型记者招待会、小小辩论会、出版手抄报、主办学习园地、参观、游览、采访等等,均是利用第二课堂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大胆尝试,也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行之有效的课外语文活动。这些活动可以使学生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创造成果、体会创造的乐趣,从而更进一步发展创造精神。

总之,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广大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在教学实践改革中适时正确引导,不断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为国家培养富有创新意识的新型人才。尽管创造能力的培养由于还处在探索阶段,难免也会有不足,但从长远来看,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必定会给中学语文教学注入无限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人民出版社,2012:32.

[2]教育规划纲要学习辅导百问[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14.

[3]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77.

12.在简单中创造语文教学的美丽 篇十二

一、书声是最美丽的声音

阅读教学是学生亲身参与阅读实践的过程, 是靠自己的体验和语文基础去思考、领悟、理解的过程。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读, 要让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读熟、读精, 正所谓“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当学生在琅琅书声中, 用心灵去拥抱语言, 去感受作品的情思美感, 去体验语言的节奏感、音韵感时, 课堂上将涌动起最动人的美丽。

教学中只有掌握好读的方法, 阅读教学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通常的做法是:预习读课文, 把生字、新词读正确;强化初读, 确保人人都能正确朗读;通读课文, 整体感知全文内容;精读课文, 以读促悟, 品读课文。例如, 在教学《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时, 我让学生阅读后先说出课文中的优美诗句, 然后再通过感悟让学生把欢乐的感觉读出来。最后反复读第三小节, 带着对盲婆婆的祝愿之情来读。显然, 每一次的读, 学生的理解是不同的, 最后一次的“祈祷”和“祝愿”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生回味课文中的诗句, 既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对语言的感悟, 又强化对盲婆婆的祝愿、关爱之情, 从中起到“价值引导”的作用, 这样比教师枯燥的解释要更容易理解。

二、心声是最美丽的语言

这个心声是多方面的, 可以是对词句的个性理解, 可以是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感悟, 也可以是对文本的独特见解。对低年级学生来说, 理解本课的词句, 初步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教学的重点。然而, 只让学生畅抒己见而没有老师精当的讲授和适时的点拨, 不可能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只让学生诵读感悟而没有老师智慧的思想以及优美的语言在课堂上的闪光, 学生的心声就缺少了一缕明媚的春光。所以, 当课堂需要我讲的时候, 我就尽量讲, 讲得精当, 讲得真实, 讲得富有真情, 从而唤起学生的感情体验, 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 诱发学生的丰富想象, 学生的知识、情操、品性就会在老师春风化雨般的语言中潜滋暗长。在教学《沉香救母》时, 我在几个动情之处做了适时点拨:

沉香你的脚上磨出了一个个血泡, 身上划下了一道道血痕, 疼吗?为什么你还要义无反顾地往前奔去?

沉香, 这么多天你吃不好, 睡不好, 你苦吗?

沉香, 你小小年纪翻过了无数座高山, 跨过了无数道深涧, 累吗?

是啊!为了救妈妈, 沉香受再大的伤, 吃再多的苦, 受再多的累, 也心甘情愿。

这是多么有孝心的孩子啊!此时此刻, 老师想到了一首歌——《为了妈妈》。

这时, 在音乐的背景声中, 教师的声音好像也是一种诉说:“为了妈妈, 山高我不怕, 为了妈妈路远我不怕, 为了妈妈不怕风来吹, 为了妈妈不怕雨来打。”大家都被这浓浓的情所深深地感动, 纷纷倾吐自己的所思所想。学生情和作者情、教师情、文本情彻底融合, 从而使语文课堂焕发勃勃生机, 折射出人性之美。

三、积累是最美丽的方法

评价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高低, 人们常常用满腹诗书、能说会写来衡量。满腹诗书是指语言积累丰富, 能说会写是一种语文能力, 它不会凭空产生, 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 语文能力的形成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积累语文学习不是一日之功, 但也不可以一日无功, 要注重平时积累, 只有长期坚持才能有好的效果。不论什么方法, 说到底都是要下苦工夫, 最原始方法也许就是最好的方法。学习没有捷径, 聪明和才智都来自于汗水。教学中, 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一天四抄: (1) 每天抄写一条成语, 要写出拼音, 写出词义, 造一个句子。 (2) 抄写一句名言。 (3) 抄写一个名句。 (4) 抄写一段精美的语段。

2.一周一诗:每周抄写一首诗歌, 借助情境逐句理解意思, 做出赏析。

3.每天读一文:每天阅读一篇文章, 简要写出自己的收获。

四、写字是最美丽的动作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汉字是我国的国粹, 学好汉字是一件多么光荣的事。如在课外阅读课《风筝》的教学中, 我在引导学生理解“精心”的词义、句子的内涵之后, 让学生带着感情去写这个词。当写字与情感结合时, 写出来的字就是无价的, 是充满生命力的。

上一篇:民俗文化旅游下一篇:4A项目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