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大产业发展现状

2024-11-05

中国三大产业发展现状(共8篇)

1.中国三大产业发展现状 篇一

产业划分,世界各国不完全一致,但基本均划分为三大类: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第一产业主要指生产食材以及其它一些生物材料的产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等直接以自然物为生产对象的产业;第二产业主要指加工制造产业,利用自然界和第一产业提供的基本材料进行加工处理;第三产业是指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范围比较广泛,主要包括交通运输业、通讯产业、商业、餐饮业、金融业、建筑业、教育产业、公共服务等非物质生产部门。 二战后,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进步,国民经济各部门的产值和就业人员的比例不断发生变化。

其变化趋势是:起初是第一产业的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第三产业的`比重也不断上升;随后包括第一、第二产业的物质生产部门的比重都不同程度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持续上升。这种变化趋势在发达国家比较突出。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产值和就业人口的比重一般都在50%以上,成为规模最大、增长最快的产业。而在发展中国家除新型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以外,总的说来其产业结构层次都相对落后,转变的进程也不快。但从变化趋势看,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基本上是一致的。

2.中国三大产业发展现状 篇二

笔者作为从事教育工作的人, 越来越觉得教育工作者的付出越来越多, 为什么教育的效果却越来越不如人意呢?仔细考量教育的问题, 其实, 很多从教育内部显现出来的问题, 往往来自教育的外部。当前, 教育外部的社会条件有许多是非常不利于教育的, 仔细分析起来, 笔者认为目前教育至少面临以下三个方面的困境。

困境一:独生子女给教育造成的现实困境

独生子女从入托开始, 就将一个家庭百分之七百 (一个家庭六个大人一个小孩) 的希望和责任, 自然地寄托和转移到了幼儿园和学校。学校承载着太多太重的希望和寄托。

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有着非常相同的特质:家庭成员自觉、不自觉地娇惯孩子, 使得孩子无论身体心理上, 还是意志品质上, 都存在着天然和后天的缺陷。学校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 有诸多因为是独生子女所带来的教育难题和困惑:如学生合作乐群习惯的培养, 学生关爱体恤他人精神的培养, 学生虚心接受批评惩戒品质的培养, 学生抗挫纠错能力的培养, 都面临着先天教育环境的挑战。在现实的教育中, 家庭和学校往往在独生子女面前, 不是迁就骄纵, 就是束手无策, 把学生批评重了, 轻则逃学离家出走;重则拿自杀相要挟, 事实上, 每年各地都有学生因教育的原因而走极端的例子, 因此对教育分寸的把握使教师如履薄冰。

其实,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早就对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下有定论:苏联的妈妈不能只生一个孩子, 将来是无法进行教育的。笔者强调这一现实困境并不是对我们的基本国策有什么微词, 而是强调我们要认清独生子女给教育带来的现实难题和困惑, 从而研究如何面对这一无法回避的难题和困境。

同时, 我们更要认识到, 面对独生子女, 学校的主要责任还不仅是教育问题, 更重要的是独生子女的人身安全问题。现在的城市家庭是十分脆弱的, 孩子寄托和承载着一个家庭太多的希望和幸福, 一旦出现安全事故, 后果不堪设想。一所千人规模的学校, 出一件安全事故, 是千分之一的失误, 而对一个家庭来说就是百分百的灭顶之灾, 就是百分之七百的希望的破灭, 安全问题成为悬在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学生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和家庭出了安全问题和事故, 只要与教育有关系, 学校就逃脱不了干系, 学校成了“无限责任公司”。学校即使有千万条理由可以说明与安全问题和事故无关, 但是, 独生子女一旦发生安全问题和事故, 在生命面前, 无理可讲。生命重于一切, 承担责任理所当然, 何况面对一个灭顶之灾的家庭。这就是教育面对独生子女的困境和尴尬。

困境二:社会诚信缺失给教育造成的现实困境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运行过程中, 事实存在着被广泛认可的社会诚信缺失的现象, 这种现实存在给教育带来了诸多困惑和问题, 笔者不想一一列举, 只想就人们所广泛诟病的高考制度很难改革的现实做一点分析。

1977年高考恢复以后, 使得我国教育在这一制度恢复的同时, 结束了文革教育秩序混乱、教育质量低下的局面, 高考制度恢复的功绩是大家公认的。关键的是这一制度, 在30年后的今天, 除了保留着某种选拔的功能之外, 更有某种社会诚信仅存于此的象征意义。现实社会中, 在选拔人才方面, 似乎人们找不到还有哪种制度方法比高考更公平更诚信。正因为如此, 我国的基础教育就不得不实施高考指挥棒下的“应试教育”。

把“素质教育”推行困难的症结完全归咎于高考制度和社会诚信的广泛缺失, 似乎有些片面, 但不是没有道理。因此, 我们的“高考制度”被奉为又爱又恨的对象, 我国的教育走不出高考指挥棒下的怪圈, 就不足为奇了, 原来“应试教育”是社会诚信广泛缺失的必然结果, 这种因果关系似乎有些荒诞, 但它是现实。

尽管高考在不断改革, 分省制定有差异的高考方案, 一些高校自主招生, 名高中校长实名推荐学生等等, 但一张考卷定终生的基本高考体制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 何况一些局部的改革面临着公平与诚信的广泛质疑。因此, 高考制度还要在相当长时间内延续下来, 这就意味着在高考指挥棒下的基础教育很难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也许, 随着社会诚信的普遍确立, 社会可以通过更多的渠道来选拔人才, 高考不再是社会诚信缺失而仅存的一块绿洲。这样, 我们的教育才能真正实施素质教育, 才能真正走出目前所面临的困境。

困境三:资源分配不公给教育造成的现实困境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然后走共同富裕道路”,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我们只实现了前一半, 的确一部分人富裕起来了, 但是“共同富裕”的目标似乎还离我们很远很远。社会资源分配不公的现象广泛存在, 我国的基尼系数超过国际警戒线, 这是不争的事实。社会分配不公已成为社会不稳定的根源, 多种矛盾的纠结, 这些教育之外的矛盾又总是在教育内得以显现。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 教育又往往成为社会不公的“帮凶”, 因为社会最大的不公平之一就是教育的不公平。尽管我们普及了世界上最多人口的九年义务教育, 但是, 教育的不均衡还是广泛地存在着:城乡的差别, 东西部的差别, 城市内部学校之间的差别是有目共睹的。重点学校、示范性学校占有更多的教育资源, “择校”现象的普遍存在是教育不均衡和不公平的必然结果。这就导致教育本来不是用来筛选人的, 却变成了社会筛选人的工具。“有教无类”的教育理想, 在现实中却被貌似“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堂而皇之引向歧途, 教育打着“因材施教”大旗把人分成三六九等, 用一张考卷使人“心服口服”地就范于隐形的社会不公原则, 教育又在这里堂而皇之地扮演着实施貌似社会公平的角色, 教育陷入貌似公平实质不公平的泥淖。

某些“县中现象”演绎着近乎野蛮和恐怖的教育故事, 加班加点, 题海战术, 死记硬背成了应试教育的常态, 师生不堪重负, 但是, 社会底层的农家子弟还有什么比高考制度更畅通的渠道走向上流社会?因此, 片面追求高考升学率似乎成了基础教育的必然, 加之地方官员的政绩观更是推波助澜着使片面追求高考升学率成为基础教育的顽疾。

3.德勤看好中国三大产业 篇三

国际资本大量涌入中国资本市场是洪水猛兽?

“如果允许这些资本进入中国关键领域进行投资,其将成为中国政府复苏战略的补充部分。它能加速关键行业的重组,提高企业的效率,在未来几年内将中国生产商与全球主要供应链和市场更紧密地连接起来。”做出这个判断的,是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德勤的全球首席执行官奎励杰(James H.Quigley)。

长期以来,德勤通过遍及全球140多个国家的网络密切关注着各个市场的经济金融数据指标。奎励杰在接受《英才》记者专访时表示,德勤全球今年最大的一笔投资正是投向中国市场,“我们在全球150多个市场都有业务,每年会根据每个市场的情况决定业务重点,今年我们从中确立了8个最重要的、最值得关注的市场。中国市场将是我们首要追加投资的对象。”

相信中国增长可持续

很明显,中国正在降低之前对发达国家出口的高度依赖。中国复苏战略的部分内容会是寻求出口市场多元化。

德勤是最早做出中国经济将会率先复苏判断的国际机构之一。事实上,德勤对中国的信心早在今年6月就已经体现出来。

金融危机波及之下,不少跨国企业纷纷收缩战线,德勤却逆市拓展中国西部业务。6月22日,德勤咨询正式入驻重庆,开设其在中国的第12家分支机构。那是德勤首次布点中国西部地区。德勤的理由是,中国将是首先实现复苏的市场之一,中国经济也会恢复持续增长。

全球资本市场复苏很快,近期股市的规模甚至达到了金融危机前的水平,但业界普遍认为,全球实体经济并没有实质性地好转。对于人们担心经济复苏可能会受阻的问题,奎励杰认为,要了解复苏的进程以及复苏过程中的风险,就应该将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分开来观察。

“从一系列指标来看,中国的金融贷款、货币供应、以及证券交易指数均有强势表现。事实上,全球股票市场均表现出色、利率水平保持低位、债券市场略有回升、商品市场正缓慢恢复。而在这些指标中,不断下降的风险利差尤为突出,因为这标志着金融市场活动正在恢复正常。”

实体经济尽管也正经历复苏,但各国均无法对经济增长的力度与持续性做出定论。中国经济复苏计划的一个关键环节是根本性的结构调整,即将重点从出口转移到增加居民消费。“尽管2009年中国居民消费增长强劲,但代替净出口成为拉动GDP增长的主要动力的却是贷款和固定资产投资。我们同时发现政府税务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6%,而2009年上半年GDP增长的三分之二来自政府和国有企业的采购。中国经历了生产者与消费者价格的轻微紧缩,但情况并不令人担忧。”

奎励杰依然相信中国市场增长的可持续性。“很明显,中国正在降低之前对发达国家出口的高度依赖。我们认为中国复苏战略的部分内容会是寻求出口市场多元化。亚洲内部的贸易已经处于较高水平并增长迅速,许多自由贸易协议于2010年开始生效,将使东盟国家、中国及其他亚洲经济体连接得更紧密。中国正在通过出口信贷、货币协议、援助计划以及与非洲和拉美国家的特殊协议扩大贸易往来。”

看好“与人口有关”的产业

“根据我们的经验,未来中国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三个关键领域是:清洁技术、医疗保健与农业。”

“我们观察到,全球投资者继续聚集大量专用投资基金投向中国与亚洲。”奎励杰说。

是中国的机会越来越多、市场越来越大了,还是中国股市的游戏规则越来越国际化了?奎励杰观察认为,在很多中国投资者看来,国内资本市场的变化一直都让人难以捉摸。比如,当政府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市场注入流动性时,人们很难将基于企业基本价值创造的股票升值和由货币供应加速导致的流动性迅猛增加相关的增值区别开来。

“衡量中国股市的关键因素主要还是在于市场的波动性,与流动性是否过于充裕关系不大。相反,资金量的增加其实是加速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加速中国关键行业重组的好机会。在此机遇下,中国无疑将获得更为强劲的复苏增长。”奎励杰说根据德勤全球的经验看,未来中国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三个关键领域是:清洁技术、医疗保健与农业。

“清洁技术项目在公用事业上的应用发展正变得更加经济可行。”就在最近,德勤与美国清洁技术产业投资集团联合发布了涵盖北美、欧洲、中国及印度的134家公司的2009年第三季度清洁技术领域风险投资调查,结果显示,风险投资投在这134家公司的资金总额高达15.9亿美元。

“一切与人口有关的产业”也是德勤所关注中国市场的一个重点,比如,医疗保健和消费零售业。德勤近日对30家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的私募基金的一项调查显示,在中国创业板开启利好刺激下,私募基金纷纷计划加速投资,而对于未来的投资方向,国内私募基金最青睐医疗保健业、消费零售业以及能源产业。其中,医疗保健行业的发展速度最快,预计交易量将从去年末位排名跃升到第二位,私募机构做出这一判断的原因是更为关注内地老龄化的趋势,以及政府主导的公共医疗体系建设的开支大幅增加。

此外,奎励杰认为近年来农业也开始备受资本青睐。农业以其特有的属性,历来为资本市场所关注。实际上,无论是在国内外证券市场、期货市场、私募投资领域及信贷市场,农业都因投资回报稳健而备受瞩目。除了看好这三大领域,对于目前全球普遍关注的新能源产业,德勤中国首席执行官卢伯卿在接受《英才》记者专访时,既表示了肯定,同时也认为应该多些冷静:“确实有很多人把钱放在新能源领域里,也希望它能够产生所谓的绿色能源,可是这个东西一般来讲,还是需要大量的投入。有很多公司在没有形成一个真正的商业模式的时候,就把大量的钱丢给它去烧了。烧钱的时候公司是不看它的基本面的,而是看它烧钱的速度,这样的发展是不健康的。”“走出去”关键在于整合的能力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中国企业海外收购成功的关键在于其整合新业务的能力。

2009年,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热情给了那些喜欢给经济现象贴标签的人一个机会——毫无疑问,今年是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年”。

眼下,无论发达还是新兴经济体都出现并购与重组活动不断增加的状况。奎励杰认为,极具吸引力的资产价格是当前重组与并购加快的一大原因。2007年,中国的企业家对高价格的期望主要是基于IPO的出色表现,危机之后,这些期望得到调整,并使得基于完善商业模式的并购活动成为可能。

“如果以美元计价,中国境外并购活动仍然主要集中于资源收购。但德勤中国也见到一些集中针对美、德市场的大型技术收购项目,包括收购奢侈名牌的知名品牌、收购市场渠道、新的优势业务、甚至管理资源等项目。”

不过,这些在奎励杰口中“成熟且多元化的境外投资战略的例证”在中国企业身上还是占少数,在卢伯卿看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中国企业海外收购成功的关键在于其整合新业务的能力。

4.中国慕课发展的三大问题 篇四

在国际上,慕课的真正兴起是近两年的事情。在中国,慕课的发展同样迅猛,几乎与世界同步。由于慕课最大的特征在“开放”,因此,在中国慕课最初的发展阶段,应该也必须首先思考其定位和面向,找到其存在的困境与问题,唯其如此,慕课在中国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中国的慕课供应商

《纽约时报》称2012年是慕课之年,在我看来,2013年才是中国的慕课元年。在这一年的10月10日,由清华大学打造的首个中文版慕课平台——“学堂在线”正式推出。而在更早的时候,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或开始制作自己的慕课,或积极加入到美国教育平台(edX)等的慕课组织之中。这都是中国慕课与世界同步的标志。

与国外慕课发展相类似,当下中国的慕课供应商分为两大类:一为高校或者教育组织,就高校慕课建设来说,除了像清华大学的“学堂在线”外,还出现了诸如“上海高校课程中心”这样的系统平台。该平台是由上海市教委为实现上海各高校课程、专业、师生资源共享所建立的一个大型在线教学服务平台,目前已有超过30所高校进入这个联盟。

另一种则是商业机构,近几年来发展也很快,但总体上看,这些机构大致上是从过去的网络课程网站发展而来。例如超星,从过去声称是终身学习的大学,现在已经转变方向,成为了“最大的中文慕课网站”。如果登陆其网站,人们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课程,可谓种类繁多、包罗万象。但总体而言,还不能算是真正的慕课课程,而只不过是教师上课的录像而已。当然,如此说来,并不妨碍它在未来朝着真正慕课的课程发展,相信它依靠现有的资源与知名度,应该能够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中文慕课网站。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与美国的慕课公司(无论是以营利为目的还是以非营利为目的)不同的是,其经营者或者发起者与组织者,不是从名牌大学辞职转而从事慕课公司的大牌教授,就是从学校走出来的热衷于网络教学的学者甚至学生,而在我国,至少目前尚未见到有中国大牌教授辞职去专门开办慕课公司的。

认识、制作、体制

过去我曾说过,慕课课程属于“三名”课程:名校、名师、名课,这三者既缺一不可,也相辅相成。因此,我们甚至可以说,慕课是精英和特色高校、品牌教授、精品课程的天地。换句话说,慕课的发展,既不需要所有高校都去加入,也不是所有教授都可以参与制作的。而从目前的情势看,中国慕课面临的现实困境大致来自三个方面:

第一,认识问题。人们对慕课的复杂性及其对传统教育所带来的巨大变革认识还不到位。就学生而言,极易被国外的名校、名师、名课所吸引,但也很容易就把它们抛到脑后,由于中国的教育体制,难以将其与自己所学的课程联系在一起。而就教师方面来说,要么过于乐观,认为可以一蹴而就,要么持有保守心态,不愿接受慕课或者认为还未冲击到个人或者所在高校的教学。实际上,在慕课模式下,大学课程、课堂教学、学习进程、师生互动、效果测试、成绩评估等校园学习中的过程,都可以完整系统地在线实现。如果认识不到这些及其影响,无疑会阻碍中国慕课的进一步发展。

第二,制作问题。除了少数课程外,从现在很多放在网上的所谓的慕课课程来看,实际上不过是传统的网络课堂或者说是传统课堂的录像而已。我们必须认识到,也需明确的一点是:慕课是一场教育革命,从教育理念到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法,都是颠覆传统的巨变。因此,仅把慕课当作网络课堂,或者只是一种录像看待,那就大错特错了。而就现实的发展来看,这一点还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人们很容易在很多高校看到来自上至教育部、教育厅局,下到高校教务处的相关通知,都要求积极申报网络课程与慕课课程,但这些通知的支持都只是提供一些经费而已,却没有真正的慕课课程制作队伍。这显然是对慕课课程的一种严重误解。要知道,真正的制作队伍是需要包括摄影师、教学设计师、IT专家与讲台专家等在内的专业人士的积极配合与共同工作。这样的问题不解决,很难在未来的慕课发展中占有先机。

第三,体制问题。慕课是能够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在线教育形式,但如何保证在线教育学习者的学籍、证书、学分乃至未来的学位,是慕课当下的瓶颈。若想突破这一瓶颈,则必须要做超前的制度设计,并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当然,在美国,慕课能否进入高校,慕课课程是否可以计入高校学生的学分,争议都较大。由于其独特的高等教育体制,做法也各异。有的已经进入学校课程,也有承认学生学分的,但也有拒绝进入和拒绝承认的。在中国,就当下来说,管理制度方面的设计还处于空白阶段,遑论学分互认等问题。但若从过去的一些推动来看——如在北京,曾经红极一时的高校课程互选、学分互认等问题,但后来因为各种原因而不了了之——情形不容乐观。由于慕课在世界上都还处于发展阶段,如何更好地服务于高等教育,也算是世界性的难题,因此,我们还可以拭目以待。

当慕课时代到来的时候,国内在报道时经常会说一句话:慕课来了。也有人提出,中国大学应该如何应战。其实,慕课不是来了,而是它就在那里:凡是有互联网的地方,就会有慕课。而慕课的一大特征是靠世界上有志于大众化教育的组织与学者(无论其是否有商业目的)自觉为这一事业而努力奋斗。由此,也开启了为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新路径。

5.中国三大产业发展现状 篇五

2015-03-02 黄润霖 快消品行业资讯快消品行业资讯

kuaixiaopin888分享快消品行业信息,推广创新营销模式,构筑行业交流平台渠道创新和渠道设计一样,既需要打破常规,才能诞生最有创意的设想,又因为破坏性建设的边界很难把握,反而容易陷入漫无边际地天马行空。就像现有的办公环境,领导和职员的办公区域泾渭分明,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因为这种无形的等级边界扼杀职员的创造性,但是如果任由这种不定向的打扰肆意蔓延,领导的很多其他工作也就无法开展。

渠道创新的制度设计涉及到公司的文化和传承,我们这里就不做过多的探讨,讲渠道创新,我们都会从目前渠道发展的背景说起,也正是因为我们提到的渠道创新的三个背景,迫使我们不得不面对和正视渠道创新的三个趋势。趋势一:去“中间化”还是“再中间化”?很多企业在听到渠道创新时,第一反应是对现有渠道进行物理调整,这样的结果多是对原有一块蛋糕的再分配,而其中最常见的手法就是撤掉中间商改为公司直营来提高经营利润。这一个看似直接且简单的做法,在最短的时间内确实能提高公司的盈利收入,但是他忽略了经销商为什么能够在这个市场存在的根本原因a、经销商和下线客户的关系,道理上就是一个已经建好的高速公路,站点和站点之间的结算流程和信任程度相对稳定,有些桌子下面的事情,是厂家没有办法承诺和做到的。姑且称之为“区域交易关系趋向稳定”。b、经销商在当地浸淫多年建立起来的关系网,工商、税务、质检等关系的疏通和打理,很多品牌其实都是在搭便车,自己从头再来既需要时间,也需要成本。这也叫“搭便车边际成本递减”。c、经销商做能赚钱不代表厂家做就能赚钱,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区域总经理很难有“所有者”的心态和眼光去看待经营过程中的每件事,尤其是对成本的看法,最终导致的结果是能赚钱的东西也变得赔钱。我们称之为“老板心态的魔力”。有一个很好的实例是,2011年初,国内某大型日电集团进行组织改制,将以产品事业部为单位的所有小电产品销售打包整合在一个平台,内部称为中国营销总部,负责所有小电产品的国内销售,同步在全国各地取消经销制,转为在各地设立合资公司模式(由其职业经理人和经销商合资组建地方性的贸易公司),所有经销商原则上不参与日常经营管理,转为投资性质的公司参股,成为名义上的企业法人(即担任董事长和董事),但对总经理的任免没有决定权。由该日电集团直接任命的职业经理人出任合资公司的总经理,负责日常运营。日电集团下辖各事业部对各自产品自行生产、自行定价,然后统一通过中营总部卖到各合资公司。但是,就是这样一场轰轰烈烈的中营改制,只持续了不到半年,就因为失控的总经理职位滋生大量腐败、整体运营成本急剧飙升、零售下线的利润被蚕食等原因,导致日电集团渠道库存同比上涨78%,应收同比上涨39%,销售分部整体亏损接近3个亿的尴尬局面,合资公司难以为继,中营改制彻底失败。2011年10月份后,整体渠道又恢复到经销制,工厂再次将注意力转到产品生产、品牌推广、市场维护等宏观面的活动,而将销售职能又再次交到了经销商的手上。趋势二:网购渠道的兴起,制造商和经销商的分工将越来越明确。很多人都有一个错误观念,认为网购渠道的兴起,会很大程度上挤压经销商的生产空间,甚至认为经销商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事实上恰恰相反,网购渠道的兴起,真正打压的是终端的生存空间(即零售商是不是一定要把大笔费用投在租赁最好的地段,用最好的装修材料,建最好的门店?),而不是渠道,对经销商配送的要求不是在弱化,而是在强化。在网购渠道兴起的大背景下,品牌和配送成为影响销售最为关键的两个环节。从厂家而言,他的工作主要分为三类:a、提供更具性价比的产品;b、运作和包装品牌;c、制定和维护有序的市场规则。从商家而言,他的工作也更加专业和聚焦到以下三个方面,而不是现在的和厂家进行利益博弈:

a、仓库管理能力的优劣成为经销商真正存活的关键。有两句话明确点出了仓库管理的重要性,一句是:仓库是万恶之源;另一句是:仓库可以扫出黄金。

b、成为多品牌同类产品的售后服务中心,而不是单一品牌的售后服务中心。对于那些售后服务需要专业技能的产品,如大型家电、照明灯具,谁有办法将售后的成本属性转变为利润属性,谁就真正控制了渠道。

c、提高配送的质量和半径,成为快递和物流公司区域配送的潜在竞争对手。京东商城在产品配送上前向一体化,在成都、广州、上海、北京等地广设仓库基地,自行配送的做法,事实上在网购渠道兴起的大背景下,已经触碰到了行业细分竞争的尾巴。比照厂商分工的细化,以照明行业为例,目前渠道的三个问题无法回避:其一是传统渠道交易效率低下。在传统的实体店中,消费者会通过反复的“试看摸”来“眼见为实”,相比于大家电产品的技术含量,照明产品的技术含量基本属于“幼儿版”,从技术的角度上来说,照明产品的消费者“试看摸”基本上是不可能发现有质量问题的,当大家电产品都不需“试看摸”来验证的话,照明产品的“试看摸”属于形式和流程,属于自我安慰型。换句话说,如果信任基础足够,这个流程和形式是可以省略的,渠道的交易效率是可以提高的。其二,流程的繁琐和复杂,无形中增加了成本,这其中不仅是消费者的成本,还包括商家的成本。如果网上能够实现“所见即所得”,消费者何必要跑到车水马龙、污水横流的建材市场亲自去走一些无谓的流程和形式?商家又何必在寸土寸金的市场里花上大笔装修费用来为产品讨个“卖相”?传统渠道的最大优势也成为了他最大劣势。其

三、消费者利益最大的没有得到保障。作为普通消费者是要在恒定的产品质量前提下,最便捷地获取产品;而且不愿付出存在明显差异的成本;并且希望服务有所保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完全化的市场竞争,必然会将成熟产品和行业推向这样一个境地: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要求企业提供高性价比的产品,并通过服务建立差异化竞争优势。在技术日益更新的背景下,传统渠道的设立模式本身不具备这种优势。销售效率低下、销售成本过高、消费者利益无法实现最大化(便利性、消费成本、享受的服务)对呼之欲出的厂商分工进一步细化起着持续催化的作用。趋势三:强势平台的出现,渠道的扁平化趋势,为增值服务、效率提升以及利基市场带来机会。无论是传统门店中“巨无霸”的国美、苏宁,还是网上大平台的天猫、京东,为整个渠道带来的最直接改变就是通路缩短。而通路缩短,不能是简单的剔除中间层级(这在第一个趋势中已经进行了阐述),而至少要在渠道增值、成本下降、新体验诞生三个方面的某一方面形成新的优势,以家电卖场的形成为例:上个世纪90年代,消费者购买大宗电器产品,是一定要试用的,送货员把空调、冰箱、彩电等货品送货上门后,消费者一定要把空调、冰箱制冷几十分钟,彩电要每个频道调出图像后,才肯在货品签收单上签字,才会放送货员离开。而回想今天,无论是哪家电器大卖场的送货员,只需要把货送到消费者家中,马上就能让消费者签收。这种时代变化,一是基于大家电产业的日渐成熟,消费者对产品的熟悉是信任的基础;二是服务竞争的惨烈,已经迫使大部分家电卖场都推出了7天内任何产品质量问题,商家实现无条件退换货政策。两个时代不同的消费行为,其实都是基于“我是不是会买到有质量问题的产品”、“买到了问题产品是否能够及时解决”这两个问题展开,而由于这种变化,过去一天只能为10户消费者配送的售后服务人员,由于验收程序的简化,已经变成一天可以为15户消费者配送的售后服务人员,配送效率大幅提高。以销售1万台冰箱为例,如果产品的事故率为1/10000,检验1台冰箱是否能正常工作需要10分钟,按上世纪90年代的销售效率,这个销售过程要完成,不眠不休也要将近70天的时间;而按现如今的简化过程,我们只要提供1台冰箱的售后服务就能让1万名消费者满意。销售效率的提高,是渠道成本最大的节约。但是在传统的认识里,对物流和电商有两个误区需要阐明:

1、关于物流。在中国这样一个省、市、县、乡、镇、村多层级的行政体系中,除去江浙沪和广东地区外,在县以下的层级,现代化的物流配送能力就开始失去法力。所以渠道扁平指的是省市县这个渠道的扁平,而从县到村尚有大把的市场空间留给了传统的经销商进行运作;

6.考研现状三大类 篇六

今年考研复试的时间跨度随地区和院校将有所变化,各院校的复试一般在3月中下旬到4月下旬举行,复试最密集的时间将集中在3月下旬。另现在基本上都已改成差额面试,差额比例一般依照120%左右掌握,而生源充足的招生单位,还会适度扩大差额复试比例。

经考研统计每年都有一部分考生在复试中折戟,因此竞争非常严酷。这就要求考生朋友们要精心准备面试,面试中要有一个自信、冷静的心态、流畅地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考研老师介绍说,凡是报过考研辅导班的考生都会得到辅导老师的的辅导与叮嘱,相对于没有报过辅导班的考生复试通过率要高很多。

调剂最晚将在5月中旬全部结束,其中最关键的时间是3月中上旬和4月初。考生应具体分析自己的实力,同时,搜集信息时候应广泛撒网,重点关注中西部院校,主动反击,不要去管该研招单位是否对外公布调剂需求或者是否公布复试分数线,只要其有调剂的潜在可能,或曾经有过调剂经历,就要主动联系、锲而不舍。

考研提醒 三类考生类型建议全力准备复试。

类型一:分数很有把握的专注复试型“这种考生要利用极其短暂的时间。此类考生需切记:不要受过多无用信息的干扰,不要天天上网晒分数、写心得,好钢用在刀刃上”防止阴沟翻船。

类型二:分数不上不下的两手准备型“这种考生要分析目标院校历年复试线的.总分及单科要求。如单科分与往年持平,则必须在准备复试的同时,做好调剂的准备。此类考生任务最为繁重,但为了争取一次性考上,必需安排好退路。

类型三:分数基本无望的绝地反击型“尤其是单科出现重大失误。不要再对原目标院校心存幻想,也不要怨天尤人,将注意力全部集中到调剂相关信息上,广撒网、多捕鱼,尽可能争取调剂机会。

此类考生尽管上不了理想院校,但只要效果能达到目标区域国家线(如A区向BC区努力)且准备充分,争取调剂胜利的概率可达到90%以上。

以考研多年的教学经验来说往年大量的事实说明只要能过国家线,就有学可上,另外,中西部院校的报考热度较东部偏低,尤其是局部偏冷的非211院校和地方院校,调剂生源计划几乎接近半数,招不满的不是可能性,而是肯定性。

7.中国蓖麻产业现状与发展建议 篇七

1 蓖麻产业的现状

1.1 种植业情况

蓖麻原产于非洲东部,目前主要分布在非洲、南美洲、亚洲和欧洲。主要栽培国家有印度、中国、巴西、俄罗斯、泰国、安哥拉、坦桑尼亚和罗马尼亚等。我国已有1 500多年的栽培和利用历史,自海南至黑龙江北纬49°以南均有分布,以华北、东北最多,西北和华东次之,其他地区零星种植。

20世纪初,由于航空工业的发展,需要不冻结的润滑油,使蓖麻产业得到较快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全世界种植蓖麻达87.4万公顷,其中亚洲有62.5万公顷。二次世界大战后,蓖麻种植面积得到稳定发展,至20世纪60年代,世界蓖麻种植面积达到136万公顷。从70年代开始,蓖麻种植面积出现快速增长,到80年代中期达到最大种植面积。1985~1986年世界种植蓖麻670万公顷。此后,由于干旱、技术和价格等原因,世界蓖麻面积开始下降。1990~1996年蓖麻种植面积一直徘徊在150~200万公顷之间,之后又有小幅度回升。目前,全世界蓖麻栽培面积每年约300万公顷,栽培面积最大的是印度、中国和巴西[1]。

我国1936年蓖麻面积仅有零星种植,面积在4000hm2左右,以药用为主,出口量347t。新中国成立后蓖麻生产有了较大发展。其中20世纪50年代,蓖麻作为新中国主要创汇产品,得到优先发展,面积由解放初期11万公顷增加到21万公顷左右。1966年蓖麻进一步大规模种植,年面积曾达到41万公顷。此后,种植面积缓慢下降,到80年代中期,蓖麻种植面积降到23万公顷。80年代后期,由于受国内外需求量和价格的刺激,再次促进了我国蓖麻生产的发展。1989年种植面积达到43万公顷。其中吉林、内蒙古、山西、陕西和辽宁等5省合计面积32.74hm2。受1994~1996年国内粮食提价的影响,1995~1997年蓖麻种植面积急剧递减,不足20万公顷。600多家的蓖麻籽中小加工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部分小企业倒闭,设备利用率不到50%。直到近几年农业结构调整,市场需求量增大,种植面积才开始逐渐恢复,现已达25万公顷左右。内蒙古的哲盟是我国蓖麻栽培较为集中的地区,1988年蓖麻种植面积为8万公顷。

1.2 蓖麻籽产量情况

二次世界大战前,世界蓖麻总产量约为30万吨左右。到20世纪60年代末,世界蓖麻总产量达到84万吨。据有关统计,1985~1986年世界蓖麻总产量118.6万吨,其中蓖麻籽主要生产国印度、巴西、中国、泰国、菲律宾、巴基斯坦、前苏联等的蓖麻籽产量为112.68万吨,占世界蓖麻总产量的95%。在这些主要生产国中,印度产量为40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38.2%;中国27.5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26.3%;巴西17.5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16.7%,印度、中国、巴西3国合计占世界总产量的81.2%。

我国的蓖麻生产起伏很大。1936年我国蓖麻籽产量为605t,蓖麻油出口347t;20世纪50年代蓖麻籽产量约为13万吨;1966年产量上升至29.6万吨;1978年据对内蒙古、吉林、辽宁、山西、陕西等16个省(自治区)、市、区统计,蓖麻籽产量在10万吨。进入80年代,由于受国内外需求量和价挌的刺激,进一步促进了我国蓖麻生产的发展,总产量为40万吨左右。80年代中后期,蓖麻籽总产量超过45万吨。1989~1994年,年产量下降至28万吨。此后蓖麻籽总产急速下降,1998年降至不足10万吨。相反,我国蓖麻籽用量却呈上升趋势,1994年进口蓖麻油0.4万吨,1999年进口6万吨[2]。

全世界蓖麻籽平均产量在20世纪60~70年代一般为500~600kg/hm2,80年代达到700kg/hm2以上,随着育种水平的提高,优良品种的推广,近年来产量最高可达850kg/hm2以上。单产水平较高的国家,如苏丹一般在800kg/hm2以上,高的年份可达1200kg/hm2以上,巴西约900kg/hm2,巴拉圭70年代中期就突破了1500kg/hm2,泰国70年代初也曾达1275kg/hm2以上[1]。

1.3 蓖麻加工业情况

蓖麻油为加工业的主产品,其具有其他植物油难以比拟的良好特性,如在-18℃仍保持流动性,-40℃不会硬化。500~600℃的高温下不变质、不燃烧,是良好的不干性油,可广泛用于医药、化工、航空、航海、电子及机械制造等诸多领域。据资料显示,在美国、西欧等工业技术发达国家,蓖麻油的化学衍生物已达3000多种[3],被世界公认为“油中之王”。

我国现有蓖麻油加工厂数以百计,其中大中型厂20余家,加工能力在万吨以上的加工厂有8家。但由于没有充足、优质的原料来源,国内蓖麻油加工厂家70%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扩建并新建了几个较大规模的蓖麻油厂,每个工厂年产蓖麻油1.0~1.5万吨左右,产油总能力约为5.5万吨/年,产品质量能达到国际一号标准的大约为3万吨/年。

国外目前深加工产品已有200多种,我国大约只有30余种。主要有氢化蓖麻油、脱水蓖麻油、癸二酸、土耳其红油、12—羟基硬脂酸、乙酰环氧化蓖麻油酸甲酯、十一烯酸等。总体来说,我国蓖麻油加工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较大差距,多数公司都生产基础化工原料及精细化工的助剂,终端化工产品生产较少,大大地降低了蓖麻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利用蓖麻油作原料合成的尼龙-11树脂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端的产品,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船舶、机床、建筑、军工、医疗等行业中[4],目前我国尼龙-11树脂年需求量在2000t,专家预测到2010年将达到5000t。每生产1t尼龙-11树脂约需蓖麻油3.5~4.5t,5000t尼龙-11树脂折合蓖麻油2.3万吨左右。山西省太原市中联泽农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经过多年的攻关,终于完成了尼龙-11树脂的合成工艺,并通过技术鉴定,已进入中试生产阶段。

蓖麻籽含有约33%~35%的蛋白质,脱壳脱脂饼粕中含量高达70%,是优良的蛋白质资源。但蓖麻饼粕中含有一些有毒物质,如蓖麻碱、蓖麻毒素和过敏素等,只能用作有机肥料,影响了蓖麻饼粕的饲用价值。在饼粕的综合利用方面,我国还停留在脱毒作畜、禽饲料上。近年来,除了利用热处理脱毒外,发酵酶解脱毒技术已有了初步结果。利用蓖麻叶养蚕,发展绢纺业则走在世界的前列。利用蓖麻茎杆制作人工板料,已有产品投放市场[5]。

1.4 蓖麻贸易情况

目前世界每年需蓖麻油50~60万吨,折蓖麻籽120~170万吨[6]。美国研究发现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对人体健康有害,为此,国际上许多国家颁布相关法规,限制并逐步禁止在城市建筑、室内设施等与人体健康有关的场所及物品中使用石油、天然气裂解成的单体原料聚合的合成树脂,导致蓖麻油的需求量急剧上升。

据1990年资料显示,世界蓖麻油消耗量为22万吨,其中法国年消耗量为5万吨,占世界年消耗量的22.7%;美国消耗4.5万吨,占20.64%;前苏联3.5万吨,占15.9%(苏联解体后年消耗量有所下降);日本消耗2万吨,占9%;德国消耗2万吨,占9%;英国、荷兰各消耗1万吨,均占4.5%。1994年国际需求量为30.3万吨,1999年上升到57万吨。其中仅美国、法国、德国、英国和荷兰等5个国家就需要40万吨,占需求量的61.20%。目前估计全世界蓖麻油的需要量为70万吨,到2010年达到80万吨,而目前可供能力只有30万吨。

目前蓖麻籽(油)的主要出口国家是发展中国家,其中印度为世界主要出口国。从1975年至今,据世界粮农组织统计,蓖麻以油产品形式的出口量在增加,而以籽产品形式的出口量在减少(见表1)。

据统计,新中国成立前,我国蓖麻生产和蓖麻油出口甚少。新中国成立后,出口量增加迅速。1985~1992年共出口蓖麻籽73.6万吨,平均每年出口9.2万吨,主要出口荷兰、日本、欧共体等;1986~1993年共出口蓖麻油16.3万吨,平均每年出口2.3万吨,主要出口到法国、荷兰、英国等国家。

我国虽然是蓖麻生产大国,但需求缺口持续增大。从1994年开始,我国成为蓖麻油进口国,当年进口蓖麻油0.4万吨。1999年我国进口蓖麻油6万吨,其中仅从印度进口蓖麻油达3.69万吨。据资料和从有关部门获悉,我国各厂家对1级蓖麻油的需求量为10万吨,国内市场可满足3万吨,缺口达7万吨。通过历年供需测算,我国全年需要蓖麻籽至少40万吨以上。国内蓖麻籽产量不足30万吨,缺口非常大[7]。到2010年,预计我国对蓖麻油的总需求为45万吨。

2 蓖麻农业科学研究现状

2.1 育种技术发展情况

育种研究及其技术是蓖麻科学技术最重要的领域。大量的新品种育出,促进了世界蓖麻生产水平不断提高。

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我国蓖麻的育种研究就有所起步,但到60~70年代末蓖麻研究跌入低谷,直至80年代初,我国蓖麻育种工作才有了一定发展,在进行大量资源收集、整理的基础上,培育出不少品种,如哲蓖一号、白131、辽蓖73-1、油蓖4号、哲蓖三号等[8,9]。

常规杂交技术与生物技术的结合,成为蓖麻育种科学技术的发展潮流。常规杂交技术在创造新品种和新自交系方面仍然为有效手段,诱变育种技术也取得了良好效果。单独雄花和雌花、雌雄同株异花等材料的诱变为蓖麻育种描述了新的希望。目前育种技术方面,杂种优势利用开始走向成熟,其研究主要源于蓖麻群体中单雌蓖麻的利用。目前国外杂优研究早于我国,研究进展很快。

山西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自1981年起,从蓖麻资源中,选择保留单性雌株,研究单雌蓖麻的遗传规律。1989年获得农艺性状基本稳定雌株率50%左右的两型雌性系“汾8937”;1990年获得具有镶嵌性雄花的4份可逆雌株;1991年根据历年单雌遗传规律提出三系配套设想;1993年基本摸清了单雌蓖麻的遗传规律,属“核型隐性遗传,受具有重叠作用的数对基因所控制”。该体系的建立,使选育既具有杂交优势又具有单雌优势,大幅度提高了蓖麻单产设想的可能性。即:一是利用人工诱导性逆转发育而来的镶嵌性雄花使雌花自交,选育雌株率100%的稳定的雌性系;二是从雌性系选育分离的群体中选择正常两性株作为保雌系,要求与雌性系杂交,其后代表现为100%的全雌群体;三是以优良种质材料为基础,连续自交纯化,选育自交系;四是以雌性系为母本,保雌系为父本繁殖雌株率100%的后代群体,用做杂交制种的母本,选育丰产杂交种。至1997年,成功选育出利用人工诱导育性逆转繁育雌性系技术培育的单雌蓖麻三系杂交种“晋蓖麻2号”,与传统的蓖麻种相比,该品种具有生长势强、性状稳定、抗旱耐瘠薄、增产幅度大、适应性广等优点[8]。

2.2 蓖麻品种布局

在不同生态环境和栽培条件下,应当选择不同适应性的蓖麻品种。依据国内蓖麻品种情况,按无霜期及蓖麻品种生育期、适应性对品种进行布局[10,11]。无霜期在120d以下的地区,选择品种的生育期(出苗至主茎穗成熟)应在95d以内,主要推广品种有哲蓖1号、哲蓖3号、哲蓖4号、通蓖6号。采用地膜覆盖或育苗移栽也可选择生育期100d左右的品种,如通蓖5号等。无霜期在120~150d的地区,宜选择生育期105d以内的品种;无霜期在150d以上、长江以北地区可选用晋蓖2号、晋蓖麻4号和淄蓖5号等。在山东、河北、山西、陕西等地夏播蓖麻时选用晋蓖3号、通蓖6号比较适宜。长江流域及川南地区可选择中蓖杂1号等蓖麻品种。

2.3 栽培技术发展

作为大田种植,蓖麻栽培上纳入我国精耕细作旱作农业体系。自20世纪末期,随着不同类型品种的选育,蓖麻栽培技术有了新的发展,为高产、优质、高效生产奠定了基础。

2.3.1 整枝技术。

依据蓖麻生长特性和大田种植密度低的特点,20世纪80年代研究出蓖麻整枝栽培技术,并成为当今田间管理的一项关键技术。整枝可改善株型,调节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改善授粉环境,促进早熟,显著提高产量。一般产量可以提高20%~35%。正确运用整枝技术,依据不同的栽培类型,选择适宜整枝模式,是提高蓖麻产量的有效途径。

2.3.2 地膜覆盖技术。

20世纪90年代地膜覆盖技术运用到蓖麻生产中。地膜覆盖蓖麻具有保墒、增温、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改变土壤理化性质等作用,使蓖麻开花期提前10d左右,成熟期提早15d,增产40%左右,大大扩展了蓖麻的栽培范围[12,13]。

2.3.3 套种栽培技术。

蓖麻属于高杆稀植作物,与矮杆、密植类型农作物、瓜菜等实行间作或套种,比玉米等更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地力、空间、生长季节,有效地解决了作物相互争地的矛盾,变1年1熟为1年2熟。在不明显影响蓖麻产量的同时,可显著增加经济效益,为发展我国蓖麻生产开辟出一条新路。河北省在西瓜和蓖麻套种方面取得良好效果,利用西瓜成熟后的高温季节,宽行蓖麻体现了明显的边际效应,在与其他作物如花生、大豆、蚕豆、小豆等套种方面,也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

2.3.4 高度密植技术。

近年来,为实现蓖麻高产栽培技术的突破,一些研究工作者,经过几年的努力,探索出一套机械化程度较高的高产、高密度栽培技术。采用4.50~6.75万株/hm2的种植密度,使蓖麻产量达到5 040kg/hm2,比一般技术增产40%以上。这项技术目前还在进一步的扩大研究范围试验中,具有极为广阔的应用前景[17]。

3 蓖麻产业发展存在的瓶颈问题与建议

我国现有的蓖麻加工业对油的潜在需求为15~20万吨,而国内供给能力仅为3万吨左右,缺口十分大。由于国内种植业生产力薄弱、科技引导力度差及相关的政策缺失等,导致大多数企业处于半负荷运行状态,仅有的加工生产依赖于进口,消耗了大量的外汇储备,影响到农民收入和就业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3.1 蓖麻产业存在的问题

技术与生产脱节为问题的关键。我国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优良杂交种,如晋蓖麻2、晋蓖麻4号、通蓖6号、淄蓖5号等,有适应不同生态环境和栽培类型的高产栽培技术,其生产潜力分别达到3 000~5 000kg/hm2,构成完整而稳定的高产技术体系,此方面的综合实力已完全达到国际技术领先地位。然而先进技术没有很好地付诸实践;新品种的盲目引进普遍存在;栽培技术等仍依赖传统方法,农民不十分清楚品种和技术的来源;推广部门因蓖麻为小面积作物而不予重视;技术与生产脱节等问题显而易见。

3.2 蓖麻产业发展建议

3.2.1 建立蓖麻示范基地,实现规模区域化种植。

选择自然条件适宜、有发展潜力的地区建立生产基地,通过在基地创建高产示范区,辐射带动整个基地和周边地区蓖麻生产的发展,逐步扩大基地规模。

3.2.2 推广新品种、新技术。

应用高产杂交种,为推广高产配套栽培技术,进行品种更新换代和集约化栽培,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在稳定我国蓖麻播种面积的同时,通过蓖麻科学技术的推广与普及,有效增加我国蓖麻籽的供给量,逐步缓解供需矛盾,提高我国在蓖麻行业的综合竞争力。

3.2.3 发展加工企业,实施订单生产。

随着基地规模的扩大,逐步建立和发展蓖麻油厂、高蛋白饲料厂、有机肥料厂、纤维板材和丝棉、绢丝加工厂,由企业和基地签订产品收购合同,实现订单生产、保障农民利益,发挥蓖麻产业的潜在效益。

3.2.4 加强蓖麻产业开发的组织管理和信息引导。

由政府牵头,组织生产基地和加工、收购企业,成立蓖麻行业协会,组织和协调各个环节、促进蓖麻产业健康发展。一是建立市场信息体系,及时向会员单位发布产业信息,有效街接产销。二是搞好技术培训,抓好智力开发,提高生产者整体素质。三是规范经营秩序,形成竞争有序的大市场。

摘要:分析了中国蓖麻产业与蓖麻科学研究的现状,指出蓖麻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发展的建议,为实现我国蓖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8.三大产业论坛 问诊中国电视剧 篇八

话题一:品质剧如何坚守和创新?

郑晓龙(乐视花儿影视文化有限公司艺术总监、中国电视剧导演工作委员会会长、导演):无论是《甄传》还是《芈月传》,不同观众对它们的解读都不同,但这恰恰证明了一部电视剧对于人性和社会有了足够深刻的认识和挖掘,把对社会的认识、人性的认识拍出来,故事精彩,之后再考虑服装、道具之类的,这才是品质,大浪淘沙,历史留下来的就是精品。

我从没想过要去帮投资人赚多少钱,我想的只是怎么拍出好片子,把我对社会的认识、对人和人性的认识,用更好的镜头语言表现出来。创作者都希望自己的片子是精品,现在看作品怎样,就看能否反复重播,这最重要,这就是精品剧良心剧,做这样的剧才是我们坚持的。

王丽萍(编剧):无论社会、舆论有着怎样的变化,编剧最基础的工作:人物关系、故事逻辑的架构,核心价值观的表达、对人们追求真善美的展现,人性的美好和希望,这些都是不会变的。作为一剧之本的创造者,编剧对于自己本职工作的坚持和坚守是电视剧品质之基。一部作品涉及很多方面,我觉得踏踏实实写好每一个字,表达善意,关注这个时代的发展,这是我对自己的要求。

对于演员片酬居高不下的问题,我也呼唤电视台给新人一些机会,让他们有时间和能力在一线舞台上展示自己,希望電视台从剧本开始,身段放低,让各种新人进入。

侯鸿亮(正午阳光影视董事长、制片人):作为创业者特别怕跟不上市场,播出前,大家很难知道流行的审美趣味,基本都是播出后才知道。《琅琊榜》播完后,很多朋友找我想做一部类似的剧,给我很多数据说这是市场的流行,但要知道《芈月传》《花千骨》都是拍完后市场开始流行。不要看数据,而是看创作者是否是你想要的,未来电视剧一定不是IP有多大就会多好,而是从编剧到各部门,各个环节都做好了,才能有最后好的呈现。

马中骏(慈文传媒董事长):市场是在不断变化的,对我们来说,要在商业市场和艺术上找到一个双赢的状态,我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目标。资本不是洪水猛兽,这一两年来中国整个电视剧水准随着资本的增多有很好的成长,一旦可以给到美剧一样的成本,同时演员的成本占比下降,我觉得产业进步会更快。

话题二:世代交替下,

演员与制作方对彼此的

期待与产业未来的追求

胡歌(演员):若干年前,我遇到的作品分界线还是比较明显的,一眼就能看出是偶像剧还是正剧。有人问我是偶像派还是实力派,我希望自己比实力派更偶像,比偶像派更有实力。毕竟我是戏剧学院出身,心里还是有一种对于艺术的追求,想证明自己有实力。但是苦于过早地被大家定位了,所以很难有机会可以去演到正剧。我很幸运,因为有了“偶像正剧化,正剧偶像化”这个趋势出现,所以才会有像《琅琊榜》《伪装者》这样的剧找到我。

对于是否参加真人秀,我觉得自己不是信用卡,不能过早透支自己。而应该是储值卡。哪天遇到一个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才会考虑参加。

靳东(演员):每个时期大家的审美不同,现在80、90、00后大家的需求各不相同,但在任何时代,归根结底都是内容为王。我希望我这一生都是一个演员,保护好自己,每个戏都会严肃和慎重地对待。

尹鸿(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对于影视演员参加真人秀这样的事情,我想,互联网时代讲究众筹,其实就是粉丝众筹明星,因为众筹,粉丝就会投射很多情感,要快速把这种情感消耗掉,就会追求演员的过多曝光,但过度消耗会带来影视演员生命周期的变短。我认为,明星还是不能过度释放自己的价值,好好的积淀才能让他们保价。

蔡艺侬(制片人):为什么现在更多的艺人参加真人秀,因为这是一种非常快速的赚钱方式。拍戏可能很辛苦,一个戏三到四个月,真人秀可能十几二十天就能完成。我认为,艺人和经纪公司必须在这件事上做出长远的规划,谨慎选择,避免在真人秀和影视作品之间“进进出出”,最终导致无法沉淀角色,失了演员的本职。

韩东君(演员):目前,通过一些作品让大家认识到了我的存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还得继续努力给大家演出更好的作品。作为年轻演员,我还是专注于作品中,对幕后的一些工作我也有一点兴趣,但目前还是好好演戏。

话题三:IP剧的“引力波”引向何处

白一骢(制片人、编剧):现在一些所谓的IP的价格放到去年、前年都是顶级“IP”的价格,但是那些内容我都不知道、没听过,我觉得有些是不值的,真正好的“IP”太少。未来有可能出现“IP”的过度开采,但是真正优的“IP”还是会发光,最终都是内容决定的。

韩志杰(腾讯视频市场部、视频版权合作部总经理):无论网络还是电视平台,有清晰的界限、明确的标准是好事。

江南(作家):网剧和电视剧不应该有太大的差别,创作者仍应保持把相对较长的时间花在精工细作的创作上,受到市场变动的影响应该是比较小的。

黄澜(新丽传媒副总裁、新丽电视总裁):我比较认同王磊卿主任发言中提到的四个“C”。即“Common”“Creativity”“Conversion” “Complication”。在这样的标准之下,可供筛选的范围就缩小了很多。当风潮来到的时候,我们应该找一个正面的价值。一部好的电视剧往往是它的思想高度决定了大部分格局,最重要的还是引领,然后再是迎合。

上一篇:流行的近反义词是什么如何造句下一篇:对论文的学术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