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阳县教育局

2024-10-31

山阳县教育局(精选8篇)

1.山阳县教育局 篇一

山阳县2011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健康教育项目工作安排

为了进一步搞好我县2011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项目工作,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根据商洛市健康教育所2011年健康教育工作安排意见(商市健教发[2011]1号)文件精神,现将我县2011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项目工作安排如下: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紧紧抓住“十二五”发展战略机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民群众得实惠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契机,以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为目标,切实加强健康教育体系与服务能力建设,逐步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创新管理,大胆实践,不断完善,全面推进我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项目工作。

二、项目背景分析

健康教育项目的核心是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这是实现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内容,是一项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保健措施,是提高广大群众自我保健意识的重要渠道。如何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项目工作,普及卫生健康知识,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营造良好的健康氛围,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是健康教育项目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县自2010年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以来,依靠项目支持,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与经验,但各实施单位工作参差不齐,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差距。主要表现在某些单位认识不到位,思想不重视,工作起步晚、底子薄、经验不足、体制不健全、人员编制不够、服务水平不高,面临形势相当严峻,任务非常艰 巨。

三、总体目标

构建政府领导、政策配套、多部门合作、法制保障、全社会参与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运作机制。完善以健康教育专业机构为中心的服务网络,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模式,把健康教育作为卫生工作的最基础性工作来抓。着力解决不重视、重视不够的问题。要采取通俗易懂、便于记忆的健康教育方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和保健技能,促进全社会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全县人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到2011年底,健康教育项目工作达到县乡村三级健康教育机构网络基本健全,全民健康知识知晓率、行为形成率稳步提高的目标。

四、工作任务

(一)健全健康教育组织机构和工作网络。力争到2011年底,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健康教育网络体系。配备足量的专业技术人员,注重吸纳既有卫生知识又有艺术技能的专业人才,具体负责健康教育工作。各单位要保证必要的办公场地、设备和器材,以满足健康教育工作需要,同时组织开展人员培训,加强能力建设。

(二)制定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进行半年和年终总结。按照卫生部《健康教育专业机构绩效考核标准》,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纳入目标责任管理,实行绩效考核。

(三)开展医护人员的健康教育。加强对医护人员和村医的健康教育知识培训,注意不能以业务培训代替健康教育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病人及家属开展健康教育知识,传播和康复指导工作的能力。年医护人员、村医培训覆盖率要达到95%以上。

(四)开展病人及亲属健康教育

1、综合医院

导医台(健康教育咨询台):一是要有记录,包括姓名、年龄、性别、住址、咨询问题、处理意见等;二是要有健康教育处方(县级医院至少要有20种);三是健康教育处方上应有特别医嘱一栏。

候诊区:采用咨询台解答病人的疑问,分发健康教育资料,播放健康教育影音,设置卫生知识宣传栏、黑板报等形式宣传健康知识。

就诊:医生给病人诊治时口头进行健康教育,并有针对性地制定、选择、发放健康教育处方。

住院:把健康教育融入系统化整体护理之中,从入院、住院、出院等各个环节,为病人提供包括生理、心理、社会及行为指导方面的保健知识。

在门诊、病房开展专题专病健康教育活动及效果评价。门诊、病房有图文并茂的固定健康教育宣传栏,每季度更换,并备有多种可阅读的卫生知识读物。

2、乡镇卫生院

一是在乡镇卫生院的候诊区、诊室、咨询台、健教室等场所或宣传活动现场等处免费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播放VCD、DVD等视听传播音像资料。同时,向村级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每年发放宣传资料不少于12种,播放音像资料不少于6种。

二是做好健康教育资料的征订和制作工作,可向健康教育专业机构订购资料,订购不足部分必须自制。

3、村卫生室

向村民、患者及家属免费发放健康教育资料(由镇卫生院提供,至少12种),并做好发放记录。

(五)加强重点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健康教育

1、各单位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日开展健康知识宣传活动,要结合“科技之春”、爱国卫生宣传月、无烟日、戒毒日、世界卫生日、精神卫生日、狂犬病日及“3〃24”、“4〃25”、“5〃15”“12〃1”等各种重大卫生宣传节日开展形式各异的宣传活动。

2、与新闻媒体、通讯公司等部门配合,通过举办电视专题讲座,播放游飞字幕、短信群发等形式开展宣传。

3、通过悬挂横幅、刷写墙体标语或张贴标语、出动宣传车、制作宣传栏、印发宣传单、宣传画、宣传手册和小折页等,开展卫生防病常识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对艾滋病、非典、甲流、结核病、手足口病等重点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知识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逐步提高全县人民的自我保健意识和应对能力。

(六)举办健康知识讲座

1、县级医疗卫生单位要积极参与社会性健康教育工作,一是承担有关单位和部门组织的培训班、讲座等的授课任务;二是进村开展健康教育活动。要报请卫生局,并邀请卫生局及卫生院相关工作人员参与,有健康教育活动记录。

县医院每年进村开展健康知识讲座6次,主要内容为原发性高血压、2型糖尿病、重型精神病等疾病防治护理相关知识培训;

中医院每年进村开展健康知识讲座6次,主要内容为中医适宜技术相关知识培训;

疾控中心每年进村开展健康知识讲座4次,主要内容为重点传染病防治相关知识培训;

妇保院每年进村开展健康知识讲座4次,主要内容为妇幼保健相关知识培训;

卫生监督所每年进村开展健康知识讲座4次,主要内容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卫生法律法规(职能未移交之前开展食品安全 知识培训)相关知识培训、2、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要依托健康教育室、候诊区、村(居)委会议室、学校等定期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向群众广泛宣传《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通过口头宣传、面对面交谈等多种形式传播健康知识,引导群众学习和掌握健康知识和健康技能,促进辖区内群众的身心健康。镇级每月举办1次健康知识讲座,村级每两月举办1次健康知识讲座。

(七)控烟

1、加大无烟卫生系统创建力度。2011年,全省各地所有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都要建成无烟单位。这是省卫生厅确定的一项指令性任务,也是一项硬任务,各单位务必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关于从2011年起全国医疗卫生系统全面禁烟的决定》,严格按照《陕西省卫生系统控烟工作方案》的要求,逐条落实《无烟医疗卫生机构标准》。成立控烟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控烟工作方案及控烟措施;公共场所及所有室内工作场所设立禁烟标志;各单位设立禁烟监督员,定期不定期开展督导检查工作,并做好工作记录。确保9月底前实现全县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全面禁烟的工作目标,为社会各界控烟履约做出表率。

2、做好控烟宣传活动

(1)认真组织学习,提高工作人员对禁烟、控烟的认识,自觉抵制烟害,创造良好的控烟、禁烟氛围。

(2)利用宣传栏、展板、知识讲座等形式,结合爱国卫生月及“世界无烟日”,组织开展禁烟、控烟宣传和教育。

(八)规范资料管理

资料要按基础资料(领导小组、网络、工作制度、工作措施、人员、设备、经费支出等),计划总结及评价,活动(活动的计划、影像资料、宣传单及活动总结等)、培训(通知、报到册、影像资料、测试、评价、小结等)及宣传栏资料(每期底稿与宣传栏照片等)等分类装订并归档。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各医疗卫生单位要充分认识到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一切为了人民健康的大局出发,切实加强对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做到认识到位、领导到位、职责任务到位、措施到位,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形成上下联动、良性互动的推进机制;要把任务分解到个人,明确职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

(二)结合实际,务求实效。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倡导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提高全县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素养。全县各医疗卫生单位要根据卫生局的总体安排,充分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做到宣传教育和树立行业新形象相结合;宣传教育与提升服务质量相结合;宣传教育与改进行业做风相结合。

(三)加强培训,提高项目管理质量。通过送出去培训,接受上级培训,单位组织培训或自学的方式,对专业人员进行健康教育相关文件、国定政策及健康教育知识培训,提高其项目管理工作能力。

(四)做好督导检查。县级每季度开展一次,每次督导覆盖率达100%,乡级每2月开展一次督导检查工作,每次村督导覆盖率100%,随时发现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帮助各级提高项目管理工作质理。

(五)加强考核,结果兑现。卫生局将采取平时和半年、年终不定期的检查与考核,督导检查结果将与经费拨付相挂钩,具体按卫生局下发的资金拨付细则执行。

二0一一年五月六日

2.山阳县教育局 篇二

区域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校际之间发展的不均衡、不同群体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不均衡, 成为近年来我县教育公平、均衡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村级小学 (简称村小) 是基础教育的末端, 云阳县村小发展走向工作引起市政协领导高度重视。2012年4月12日, 重庆市政协副秘书长、科教文卫体委员会主任谭大辉率“教育均衡问题”专题协商调研组到我县调研村小发展状况。座谈会上, 领导和专家围绕调研主课题“农村村级小学的现状及下一步发展”进行了全面深入探讨。

一、困难与问题:云阳县村小发展现状鸟瞰

根据2012年初的跟踪调研, 一个不容忽视的发展现状是, 大量存在的村级小学, 一直来被边缘化, 其基础薄弱、配备简陋、管理缺失、质量低差成为我县教育科学发展的制约和瓶颈, 给全县一盘棋的管理和教育内涵均衡的要求, 带来巨大的发展难题。

具体来说, 一是涉面广, 地理位置偏僻。我县村小均分布在大山深处, 深居简出, 海拔高, 远离城区和乡镇, 交通闭塞, 个别村校不通车。以中心校为圆心, 服务半径小于5公里的闲置村校197所, 服务半径在5公里和10公里之间的闲置村校49所, 服务半径大于10公里的闲置村校4所。最大服务半径15公里, 最小服务半径0.2公里。

二是布点多, 教育基数庞大。全县有村级小学326所, 是建制小学的2.6倍, 共有537班, 学生8572人, 扎根村小的教师有631人, 班数、学生数和师资分别占全县小学班数和学生数的28%、10%和7.4%, 而村小平均班额16人, 15人以下学校有66所。

三是配置低, 投入严重不足。硬件投入严重不足。功能室、设施设备配备简陋, 各村小鲜有音乐教室等国家规定的六大功能室, 绝大部分村校无实验仪器、实验药品和图书。信息技术配置更是稀缺, 即使部分村小配备了一台卫星接收计算机, 由于年代较久, 大多数已经报废。甚至, 不少村小没有标准的厕所、食堂和教师宿舍, 教师和寄宿生只能住在闲置的教室里。

师资状况堪忧。数量不够, 年龄老化, 能力和素质无法完成新课程。全县共有村校教师568人, 担任537班的教学任务, 基本上是实行包班制或复式教学。他们的平均年龄53周岁, 基本不能任齐小学的英语、音乐、体育、美术、科学等课程, 不能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和媒体教学, 仍然是传统的一块黑板加一支粉笔的教学手段。

教师职业倦怠感严重。调查发现, 极少教师甘心情愿从事村小教育工作, 主动性、内驱力几乎没有。他们埋怨学生基础差, 埋怨工作环境差, 谦卑自己能力差, 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 几乎没有对教育现象的思考和对教育规律关注。

四是活力差, 教学质量偏低。村小的教育科研工作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调查发现, 村小教师的工作状况是各自为政, 鲜有同事间教研的合作探讨, 平时同事间的听课、评课活动几乎没有。中心校的送课下村活动稀少, 教育科研活动在村小是一个盲区, 这是素质教育推进和新课程改革的滞后现象。

教学成绩低差。老师用“老牛拉破车”的教习方法引导, 其教育教学质量普遍偏低, 全县村校平均成绩要比中心校低10多分。至于村小学生接受新课改和素质教育、开展大课间活动、科技艺体“2+2”项目, 以及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锻炼机会, 就更是少之又少。

五是留守儿童多, 常规管理难度大。全县近10万的留守儿童中, 父母均在外务工的“双留”儿童, 小学阶段有3.8万, 村小的留守儿童比例更高于一半, 达到三分之二。庞大的留守儿童群体, 家庭教育跟不上, 社会教育机制不健全, 安全事故防不胜防, 给学校教育管理带来许多困难和问题。

综上所述, 村小发展现状已经成为打造重庆市教育强县、实现云阳教育大发展的现实短板。2012年全县教育工作会上, 我们明确提出, “工作范围要从以抓中心校为主向抓中心校、村校 (办学点) 、民办学校三个不掉队转变”, 为全县义务教育工作真正做到内涵均衡、跨越赶超, 如何践行快乐教育理念, 增值短板、提高“末端”发展后劲, 明确了任务和方向。

二、迎难而上:多措并举促进村小跨越式发展

(一) 管理重心下移, 务求管理实效

在穷县办大教育的背景下, “抓大放小”成为基本的工作思路。多年来, 我县抓城区学校、片区学校和乡镇中心校建设, 使得村小历史欠账太多。特别是管理方面, “末端”成为县级层面管理的盲区。为了根本性改变这一现状, 县教委召开专题研究决定:一是严格村小撤并管理。村小是办在村民家门口的学校, 是为方便村民子女就学而设的。县教委发文严格村小撤并程序, 严格执行县里制定的村校“不撤并原则”, 以保障群众子女就近入学的权益。确需要撤并村小学的, 须在当地乡镇人民政府的主持下, 村支两委按照“一事一议”的办法, 召开本村村民代表大会, 广泛听取群众意见, 经本村90%以上的村民代表通过, 再由当地的中心校提出申请, 填写村校撤并审批表交当地乡镇人民政府签署意见后, 报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县教委同时须经过区县政府和市教委审批同意。二是延伸管理半径, 切实开展村小教育帮扶工作。在县委“解放思想跨越赶超”教育实践活动中, 县教委以此为契机, 延伸管理半径, 启动了村小教育管理的帮扶工作, 努力打造以新城为高地、片区为中心和乡镇为基础的管理格局, 将村小发展纳入管理视野。县教委制定了委领导和科室长走进村小、贴近师生工作新机制, 将村小的常规管理工作与所在中心校同步进行。将教育研究活动、校园安全监管工作、“教育民生面对面”等活动, 把场所尽可能设置在有辐射、有带动性的村小。今年来, 教委积极开展带着关怀“走上门”、政策法规“送上门”、主动服务“帮上门”、互信互动“请上门”的“四上门”教育帮扶活动达10余次, 收到很好的效果。三是建立动态监测和考核奖励机制。教委建立对村小工作专项动态监测, 出台《云阳县村小建设与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 将学校的发展状况纳入“中心校”年度考核指标。开展星级村小评比表彰工作, 建立村小发展争光贡献奖, 对工作成绩突出, 管理效果明显的大型村小主任教师落实行政待遇, 提拔为副校级或中层干部。严格执行驻村教师艰苦边远地区津补贴, 对扎根村小教师在评优晋级、福利考核方面予以倾斜。四是深入开展温暖工程和蛋奶计划。从2011年开始, 对全县海拔1000米以上村小学生实行免费午餐, 对海拔1000米以下的村小学生实施了免费蒸午饭及免费提供热汤。特别是2012年以来, 实现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全覆盖, 村小学生全部享受“蛋奶工程”, 按每生每天3元的标准实施, 确保每生每天吃1个鸡蛋、喝1盒牛奶, 剩余经费免费为学生提供营养汤菜或增加蛋奶等营养食品。通过建立“班级、校务公开栏、校门出口处”公示制度, 自觉接受社会和家长的监督。

(二) 着力设备实施建设, 提升保障水平

切实转变工作重心, 加强村小的硬件建设, 根本性改善村小的外沿发展。一是完善基础设施。近年来, 广泛争取社会力量对村小建设投入达300万元, 添置办公桌凳、更换门窗护栏、平整操场、新建围墙、修建食堂、改建厕所, 根本改善村小的硬件环境。在深入推进“两基”攻坚和全面实施“危改”工程、筹集资金500余万元对全县村校C、D级危房进行了全部拆除重建或维修加固基础上, 筹资650万元, 解决含村小的223所学校饮水难问题。二是实施村小“六大功能室”建设。抢抓政策和发展机遇, 积极争取政策口子, 建立专项经费, 力推村小“六大功能室”建设。特别是重庆市教委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学校六大功能室建设的实施意见》, 加大村小的音、体、美、卫、劳、科等六大功能室建设力度。三是在义务教育保障经费中统筹一定比例用于村小教学设备设施改造。在近三年全县用于义务教育学校的教学设备设施改造的统筹经费约为1400万元基础上, 面对村小盘子大、底子薄的特点, 进一步加大划拨比例, 专款专用于村小电化教学设备设施添置。

(三) 攻坚克难, 优化保质增量师资队伍

建立乡镇师资流动新机制, 有序推进教师轮岗工作和村校教师形成合理流动办法。教委明确了村小的管理要求, 通过具体举措, 优化师资队伍, 让村小在动态发展中缩小与乡镇中心校的差距, 实现乡镇教育一体化发展格局。一是强力推行教师支教交流, 实行定点帮扶机制。在干部提拔任用、职称评聘等方面, 教委出台文件规定村小工作经历的要求。实行中心校和村校教师动态交流、结对帮扶机制, 除了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要定期、定量、定岗交流外, 中心校教师到村小必须工作1—2年, 村小教师到中心校或城区学校工作1—2年。二是举办村小教师专题培训活动。教委继续教育中心、教科所和云阳教师进修学院一道, 组建由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组成的培训队伍, 针对村小教师情况, 开展分期分批免费培训活动。内容包括师德师风建设、教育法律法规、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技术等, 以拓宽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视野。教委开展特色村小校园文化创建活动, 县教科所组织开展村小教育教研课题研究。立足村小所在地理环境特点, 结合风土人情, 鼓励学校开发乡村教育资源作为校本教材, 深化课程改革, 推进素质教育。同时, 通过开展村小教师赛课、演讲等活动, 激活教师专业发展内驱力和奉献精神。

(四) 落实特别关爱, 切实抓好留守儿童托管工作

云阳县是一个留守儿童大县, 村小的留守儿童占绝大比例。教委将村小留守儿童的教育管护工作, 作为重中之重的民生工作来抓。一是深化文明礼仪教育活动。为弥补留守儿童家庭、社会教育的缺失, 把文明礼仪教育作为村小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和途径, 深入开展了文明礼仪教育进课堂、进校园、进家庭、进社区的“四进”活动。在学生中开展“上学放学表礼仪”、“学做家务尽孝心”、“小手牵大手, 做文明使者”等活动, 受到家长欢迎和社会好评。二是夯实关爱基础和优化关爱手段。因地制宜, 因材施教, 运用教育手段和政策扶持, 大力开展留守儿童的托管工作, 积极推进“寄宿制工程”、大力实施“温暖工程”、全面实施“营养工程”、逐步完善“资助工程”。通过“四大工程”的投入手段, 夯实对留守儿童关爱基础和优化关爱手段, 取得明显效果。四是入驻校园保安, 提高安全防护能力。将校园新型警务机制延伸到村小, 100名学生以上的村小配备专职保安, 100名学生以下的村小设立兼职保安, 着力安全隐患排查和防护, 改变村小安全的不设防状态, 大大提高全县教育系统安全稳定水平。五是建立传统佳节的村小留守儿童慰问机制。县教委建立了关爱村小留守儿童机制。每逢国家传统佳节, 教委领导都会搁下案头工作, 专程走进村小, 贴近留守儿童, 看望慰问留守儿童。目前, 领导结对联系特别困难的留守儿童有102人。

三、探索管理创新:确保村小发展不掉队

创新体制机制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强大动力。教委应立足村小发展县情, 积极推进均衡发展机制的系统设计和整体安排, 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关键环节和条件保障上充分考虑、积极探索。一是乡镇教育均衡发展新机制。针对沿袭多年的学区教育“中心校——村小”层级关系, 给乡镇教育带来的管理弊端, 教委可以将乡镇教育、片区教育一体化考虑, 特别是落实村小管理新机制, 将村小定位为属于乡镇中心学校的“分校”, 强化村小是“本部校”的“分校”特征, 管理工作是学区一盘棋的一体化考虑。建立学校班子成员每人联系村校办法。行政人员常下村, 深入管理, 贴近课堂, 解决实际困难, 使村校管理逐渐改变随意化, 走入规范化。这样, 提高村小的管理权重。二是建立了中心校艺体教师“走教”工作机制。在师资不足的背景下, 有必要实施村小教师、特别是艺体教师“走教”工作机制, 完善教师交流办法, 落实辛苦补贴, 为村小教学活动开展提供师资保障。具体办法是, 中心校落实相关学科 (主要是音、体、美、劳和心理辅导等) 教师, 每周或间周到村小上课。这种办法将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村校学科教师不齐的问题。三是实施村小师资定向招聘计划。针对村小师资严重不足问题, 可以向师范院校及社会上定编定点招聘偏远村校教师, 宣传待遇, 落实保障措施, 签署服务年限, 确保招聘成功率。四是探索村小教师奖补举措, 确保村小师资更新换代。在保证村小教师“安居”的宿舍、食堂等必须设施外, 对村小教师绩效工作加大力度考核, 落实交通、高寒、生活等岗位补贴机制。对长期在村校工作, 符合其他基本条件的教师, 在评聘中高级职称时不受比例限制。县政府重点开展教师节“爱岗敬业好教师”、“教书育人好教师”、“爱生如子好教师”、“安贫乐教好教师”、“遵纪守法好教师”等“五好教师”评选活动, 激励村小教师爱岗敬业。五是因地制宜注重培育村小特色。结合全县“一校一特色、一校多特色”发展思路, 引导村小发挥历史、地理和人文优势, 挖掘校内外教育资源, 培育富有地方气息的办学特色。走特色村小创建之路, 不仅能丰富村小的办学内涵, 增强了村小师生的凝聚力, 而且能够整体提升学校办学品质。六是强力推进“5+1”项目实验, 做好教育民生工作。以爱心为主线, 将“文明礼仪教育”纳入“4+1”实验项目, 实现“5+1”教育实验。落实专项资金, 将全县村小建成留守儿童的“快乐之家、健康之家、温馨之家”活动中心, 实现“亲情视频聊天室”、“亲情电话室”、“心理咨询室”全覆盖, 广泛开展心理辅导专题讲座, 给留守儿童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和咨询。形成一套完善的家校教育体制和机制。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全民义务教育初步发展, 从这一点上来说, 把村小纳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之中, 那时才是最全面地实现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每一个学生发展提供适合的教育, 既是教育公平的最高形式和真谛, 也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最终目标和追求。村小虽小, 但教育的使命和责任不小。云阳县尊重群众意愿、尊重发展状况和尊重教育规律, 在小而巧、小而美、小而精上做好村小“学有优教”发展大文章, 着力村小管理创新, 盘活“末端”教育资源, 积极推进了区域义务教育内涵均衡大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

[2]《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报告》 (袁振国、田慧生著) .

[3]《中国教育报》《激活村小沉睡的“细胞”》 (2010.11.8.) .

3.山阳县教育局 篇三

摘 要 多年来,崇阳县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已实施了绿色证书工程、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等方式的培训。2014年转型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培训对象主要为从事优势农产品生产的农民,参加培训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农民培训让“农业科技之花”开遍田间地头,为崇阳县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农民培训;科技教育;现状;对策;湖北省崇阳县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18--02

由于农民受教育程度不同,部分农民接受新技术的能力较差,有的听不懂科技广播,有的看不懂农业科普书籍,有的缺乏农业生产常规技术。由此可见,农民教育培训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作为农民培训主体,针对农村、农民的情况进行调研,不断探索现代农民教育培训新规律、新模式,进而提高培训效果,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1 基本情况

资料显示,崇阳县有35万农业人口,其中农村劳动力21万,需要从事种植业生产劳动力7万人,林、牧、渔劳动力1.5万人左右。每年新增劳动力0.4万左右,除培训转移5万人外,尚有7.1万富余劳动力或隐性失业劳动力。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结构中,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 a,从事一线生产劳动力小学文化以下占67.31%,初中文化占28.88%,高中文化占3.81%。

2 崇阳县农民教育培训面临的问题

崇阳县农民教育培训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积累了宝贵经验,但仍然不能满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不能满足广大农民不断学习科学技术的要求,还存在着许多制约农民教育发展的因素。

2.1 信息封闭

崇阳县地处鄂南幕阜山区,山多田少,交通、信息不够畅通,如崇阳县高枧、大源、金沙、雨山等乡镇人口稀散,交通不便,难以享受到农业新科技带来的成果,通过技能培训转移到其他渠道也存在一定困难,“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古老生活方式制约了农业科技信息在边远山区的传播,农民接受现代农业科技培训的机会也很少。

2.2 农民素质较低

经调查,目前,崇阳县农村从业人员中,接受过短期培训的只有20%,3.4%的从业人员按受过初级职业技术教育或培训,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仅占0.2%,而没有接受过教育培训的达到76.4%。而有文化、有技术的年青劳动力大多外出打工,从事农业生产的多是妇女、老人、残疾人以及文化素质不高的。

2.3 认识不到位

由于种种原因,社会上轻视农业和农民的观念依然存在,认为从事农业低人一等,没有出息。许多人还没有认识到农民教育培训的重要意义,认为农民教育培训可有可无,可抓可不抓,制约了农民教育培训的发展。

2.4 机制不健全

农民教育面广,至今还没有一部规范农民教育的法律性文件,投入、激励、监督、竞争机制不够健全,这与农民教育培训的作用和地位不相符。

2.5 体系不完善

崇阳县虽然已初步建立了农民教育培训体系,但运行机制、组织协调、统筹规划、培训网络、基础建设还不健全,影响农民教育培训资源的合理利用,难以发挥体系的整体效益。

2.6 农民教育培訓问题

一是农民教育地位和作用还没有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没有得到应有的理解和支持,发展较慢;二是农民教育经费不足,教学设施设备不全;三是政策配套和一些措施没有落实到位,“政策和规定印在纸上,停留在口头上”。

3 实施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举措

3.1 强化培训队伍的素质

聘请相关专家不定期对教职人员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培训队伍的业务水平,打造一支过硬的培训团队。

3.2 做好宣传工作,调动农民参训积极性

深入全县12个乡镇186个行政村进行调查,摸清村、组基本情况并建档。并与村、组建立联系渠道,为开展培训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利用集市、群众集会、县上开展的大型活动等机会宣传农民培训政策、信息等。

3.3 按需培训,突出重点

根据崇阳县产业特点,确定了肖岭、沙坪、石城、青山、白霓、路口等6个重点乡镇和30个重点村为主要培训对象,集中开展粮、茶、菜、果、畜等五大专业培训。

3.4 建全建立培训档案

由专人负责农民培训档案的管理工作,凡有关培训方面的资料都归档分类管理,建立培训日志,记录培训遇到的各种问题,为以后解决问题提供参考。

3.5 跟踪服务

对培训后的学员进行跟踪,与培训教师一同下到学员的田间地头进行一对一的指导。收集信息并形成表格进行分析,查找问题,对比效益,为改进培训提供有力依据。选择有代表性的学员,让他们在适当场合现身说法,提高培训社会影响。

4 对策和建议

开展农民培训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为指导,减少盲目性,提高针对性,以人为本,从农民需求出发,以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为目标,开展农民培训理论研究,更好的服务于“三农”。

4.1 加强政府对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领导

把农民教育培训纳入当地事业发展规划和政府管理目标之中,把农民教育培训放在农业工作的重要位置,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农民教育培训规划。建立责任制,逐级签订责任合同,落实教育培训责任和任务,以期形成“政府统筹、农业牵头、部门合作、社会参与”的教育培训局面。逐步研究制定农民教育培训规范和条例,在人事、劳动、财政等有关政策向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倾斜,营造良好的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环境。

4.2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进一步加大农民教育培训经费投入,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投入体制,实行中央财政投一点,县财政拿一点,解决农民教育培训经费不足问题,如以村为单位建立农民教育培训教室,配备课桌椅、图书、和音响等教学设施,为农民教育培训创造基本的条件。

4.3 整合教育资源,加强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建设

以科学发展观和城乡统筹发展为指导,以新时期农民对新知识、新技术和市场信息等需求为导向,打造公共服务和管理支撑平台,以项目带动培训能力、传播能力和服务能力,坚持以县政府领导,农业部门牵头,农科教实施,社会各界广泛参与运行机制,建立以县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为龙头,以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为主体,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依托,以企业和民间科技服务为补充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当前,应着力建设教育培训体系,提升基层培训机构的培训能力,建立和完善多个适应需求、手段先进、灵活高效、具有示范和带动作用的农民教育培训基地,建设一批农民科技书屋,免费提供科技书籍和音像资料,不定期为书屋提供新的农业科技信息,逐步把书屋建设成普及农业科技的桥头堡。

4.4 以项目为载体,大力推广应用典型经验和教育培训模式

2014年以前,主要实施了“阳光工程”“百万中专生计划”,退耕还林农民创业就业培训等国家项目培训计划。2014年,国家再原来的基础上了加大了农民教育培训力度,把项目整合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以各种各样形式和最新的教育培训模式,带动农民培育培训的全面开展。

4.凤阳县教育局教研室2014 篇四

第一学期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实施新课程、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为工作中心,牢固树立“服务学校、发展教师、成长学生、提高质量”的思想意识,努力把教研室建设成教学研究中心、课程发展中心和教学资源中心,为提高我县教育教学质量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主要工作

(一)服务学校,推进教学精细化管理

1.指导各学区科学的制定教研工作计划。倡导各学区建立“区域内联动、学区间协作”的工作机制。

2.继续实行学校自查、学区普查、学区互查、县局抽查“四查”并举的方式,定期检查或抽查学校的教学常规工作:备课、课堂教学、作业布置与批改、教研活动开展、教师业务档案的建立与更新等,及时发布检查或抽查通报,不断提高学校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水平。

3.和高中学校一起,关注高考改革动向,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高中教育教学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

4.帮助学校做好课题研究。各校(园)要进一步重视教育科学研究,做到课题有立项、有过程、有结果、能推广,切实把课题研究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以教促研,以研导教。

5.帮助学校做好特色创建、毕业班备考等工作。

(二)发展教师,引领教师升华职业追求

1.不断创新培训模式,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在培训内容上,突出优质高效课堂教学设计与研究,在培训形式上,适当引进跟进式、参与式、现场观摩培训,教学论坛交流、名师专题讲座等形式;参与“安徽基础教育资源公共平台”的共建、共享,实现互动与交流,拓展培训时空,提高培训效益。

2.以“学科教研日”为抓手,搞好校本教研,促进教师自主发展。引领学校建立校本教研制度,引领教师同伴互助和开展小课题研究等行动研究,打造研究性教师队伍。重点培植“轻负担、高质量”的教师典型。

3.建立“名师工作室”考核评价机制,切实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辐射作用。

4.开展“两名”“双星”评选,加大名校长、名教师、教学教研双星教师的培养力度,以学科为主,设立服务团队,组织开展教学研讨、示范展示、经验推广等活动。

5.组织开展教学业务评选活动,为广大教师搭建展示平台。本学年,重点开展“我最满意的一节课评选活动”。活动的形式及要求,详见《“我最满意的一节课”评选活动实施方案》。

6.推荐读书篇目,提升教师职业品位。给教师提供优秀的课堂系列、人文素养系列、生活品位系列等读本,引导教师在提升专业水平的同时,提升人生境界,提高生活质量,享受职业幸福。

(三)成长学生,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 1.明确培养目标,重视阶段特点。小学是根基教育,以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为主要内容,重点解决如何培养学生持续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方法,形成终生受益的基本素质;初中是公民素养教育,应以培养学生良好品德、个性品质和人生规划指导为主要内容,重点解决如何让学生掌握适应终生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问题;高中是自主发展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民主精神、创新实践能力、自主合作意识、公民责任意识和健康的生活、审美情趣为主要内容,重点解决如何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问题。各学段要根据各自的教育目标和侧重点,形成不同的教育系列,细化教育目标与教育内容,指导学校有计划、有重点地达成教育目标。

2.搞好综合素质评价,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引领学校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逐步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切实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教育功能。

(四)提高质量,促进教育健康发展

1.树立科学的教育教学质量观。明确学校一把手是教育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通过推进素质教育转变质量增长方式,引领学校由原来主要依靠“时间+汗水”转向遵循规律、规范办学行为、科学施教、“轻负担、高质量”的内涵发展之路上来。

2.发挥评价的动力引擎作用。制定科学合理、检测内容与检测日程明确的质量检测方案,坚持小学抽测、初中统测,为反馈、矫正教学行为和进行教育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继续完善并实施《凤阳县中小学教学教研工作奖惩办法》,实行“低重心运行”策略,最大限度地关注中下游学生,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具体安排 九月份

1.配合教育局做好开学工作检查

2.开展凤阳县首批教学教研“双星教师”评选活动 3.启动“我最满意的一节课”评选活动 4.组织参加第31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 5.组织参加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 6.组织参加滁州市小学语文优秀论文评选 7.组织参加全国高中数学联赛

8.组织参加滁州市初中地理与信息技术整合优质课比赛 9.组织参加滁州市初中化学优质课评选

10.组织参加滁州市中小学体育与健康优质课评选 11.组织参加2015届高三政治复习课研讨 12.组织教师参加省高中英语教学观摩研讨会 13.参加省中学思想政治(品德)优质课评选 14.参加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观摩研讨活动

15.协助做好滁州市教育局艺体学科送教到小岗村开展教学帮扶系列活动 16.参与滁州市先进教研室申报和评选工作

17.组织开展第17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系列活动 18.做好市教研室到我县送教的准备工作 19.制定“名师工作室”考核细则 20.到相关学校调研视导 十月份

1.组织示范幼儿园开展“送教下乡”活动

2.组织教师参加滁州市高中青年生物教师教学技能评比 3.组织参加全国苏教版小学数学优质课评比观摩研讨活动 4.参加高中英语“名师”课堂教学巡展及课堂教学改革论坛活动 5.参加滁州市小学生英语课文朗读展示活动 6.组织参加省小学数学优质课评比观摩研讨活动

7.参加2014年全国中学思想品德(政治)优质课评选观摩研讨活动 8.组织参加滁州市首届课堂教学改革大赛活动 9.参加滁州市高中地理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

10.推荐优秀教师参加安徽省初中化学优质课评比;组织部分骨干教师参加安徽省初中化学优质课堂教学观摩

11.组织参加2014年全省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竞赛及观摩活动 12.组织参加全省初中物理教学评比活动 13.组织参加全省五年级、九年级英语新教材培训 14.组织参加滁州市第三届高中物理青年教师教学大赛 15.组织参加滁州市小学、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观摩活动 16.组织参加滁州市初中学生英语读书活动 17.参加滁州市高中教育教学工作会议

18.小学语文、数学“名师工作室”开展示范教学活动 19.做好三类城市语言文字迎评工作 20.到相关学校调研视导 十一月份

1.组织西华路幼儿园开展“送教下乡”活动

2.三府幼儿园对全县举办第七届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 3.组织参加全国首届青年教师小学语文教学观摩活动

4.组织参加华东六省一市第十六届小学数学优质课评比观摩活动 5.参加滁州市高中英语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

6.参加滁州市2014年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优质课评选活动 7.参加滁州市初中信息技术优质课评比 8.组织参加全国第十届青年小学语文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 9.组织参加全省初中生物优质课评比及教师观摩活动 10.举行本地高中教学工作会议

11.迎接三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市级评估验收 12.到相关学校调研视导 十二月份

1.组织明陵路幼儿园开展“送教下乡”活动

2.各校(园)完成“我最满意的一节课”校级评选、课堂录像上报工作 3.帮助相关学校完成立项课题开题或结题工作

4.参加滁州市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历史教研员工作会议 5.完善中小学质量监测方案;修订《教学教研奖励办法》 6.做好小学、初中和高中期末考试试卷的命题、审核工作

7.深入各高中进行高三复习课调研,完善高考备考方案,召开高三备考联系会

2015年元月—二月

1.对我县首批“名师工作室”进行考核 2.完成本学期教学调研报告 3.组织实施中小学期终质量监测

4.对期末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测成绩进行分析、评估 5.教研室做好学期工作总结 6.制定春学期工作计划

说明:1.各项活动以正式通知为准;

2.省、市活动根据要求另行通知。

5.山阳县教育局 篇五

为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10月31日,我局组织开展了局机关中层干部民主评议活动。县纠风办有关领导、教育局各局长以及教育系统服务对象和机关人员共计66人参加评议活动。

局机关中层干部分别就一年来履行职责情况和现实表现进行了述职。评议代表就教学管理、义务教育生源流失等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向被测评股长做了提问质询,同时,根据被评议干部述职、答辩情况、工作成效和平时表现,30位服务对象代表和30位机关人员代表现场填写了问卷测评票,工作人员当场记票,当场公布并予以公示。

最后宏局长对此次评议活动进行了总结,并就下一步全系统行风建设开展做了详细安排部署。他指出,这次评议活动只是一个阶段性的测评,我们要以这次会议为契机,认真分析目前面临的问题,迎头赶上,真正按各自职责落实到位,往实里干、往真里来做。年底我们还要通过上评下、下评上活动全面开展评议局长、中层干部、校长等活动,同志们要各司其职,紧紧围绕“上台阶”活动,动真劲、干实事,加大政务公开、校务公开工作力度,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提高社会的认可度和知晓度,全方位的展现教育系统的风采,努力推动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

6.山阳县教育局 篇六

安徽省凤阳县20招聘教师公告

一、招聘原则

招聘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采取考试、考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二、招聘岗位及条件

(一)招聘人数及岗位:招聘人数200名。(具体岗位名额分配见附表)

(二)招聘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遵守宪法和法律;

3、具有良好的品行;

4、岗位所需的专业或技能条件;

5、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6、岗位所需的其他条件;

7、热爱教育事业。

8、年龄:中小学教师为1983年6月9日以后出生(具备两年及以上农村基层学校教学工作经验的.考生,年龄可放宽到1976年6月9日以后出生);幼儿园教师为1986年6月9日以后出生;硕士研究生为1976年6月9日以后出生。

9、中学教师为师范类或取得相应教师资格证书的非师范类本科及以上毕业生(具有学士及以上学位)。

10、小学教师为师范类或取得相应教师资格证书的非师范类专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

11、幼儿教师为已取得幼儿教师资格证书的幼儿教育或学前教育师范类中专及以上学历毕业生。

三、招聘流程及办法

招聘流程:发布招聘简章―报名―资格审查―笔试―笔试成绩公布―能力测试―总成绩公布―体检―考核―公示―聘用。

(一)发布招聘简章:由县人社局和教育局制定招聘简章。招聘简章在凤阳政府网、凤阳教育网及教育局公告区发布。

(二)报名:

1、报名时间:年6月9日~2011年6月13日

(上午8:30―11:30;下午2:30―5:30)。

2、报名地点:凤阳县教育局

3、报名要求:

(1)报名时须携带身份证、学历证书(应届毕业生提供学生证、推荐表、所在学校出具的证明)、学位证书、教师资格证等相关证件的原件及复印件,近期一寸半身同底免冠照片四张。

(2)具备两年及以上农村基层学校教学工作经验的考生报名时同时提供正式劳动用工合同原件及复印件。

(3)报名时每人限报1个岗位。报考人数与岗位计划数的比例原则上不得小于3∶1,比例不足3∶1的,从县直和城区学校中扣减相应岗位名额,扣减后的名额重新公示。

7.山阳县教育局 篇七

陕西省山阳县档案馆积极转变多年来开展业务指导的固定模式, 针对近年来涉及民生档案都分散在各个单位、保存不妥易损坏的实际, 整合了馆存利用率高的县人社局、民政局等12个全宗4个门类12393卷32020件的永久、长期档案, 建成了全省首家民生档案专库, 实行民生档案集中存放, 方便群众查询。对有涉及民生档案的单位, 按《档案法》以及有关规定, 不属移交范围的科级及科级以下的政府职能部门, 采取协商、义务整理托管等办法, 接收了全县林权改革第二次档案 (1980—1983年) 543卷, 接收了18个乡镇民政办及县婚姻登记处的婚姻档案 (1997—2007年) 23494件, 接收了城建局建设图纸371卷, 丰实了馆藏。县档案馆积极开展档案工作进家庭服务, 对家庭生产、教育后人等有积极作用的档案, 由档案局业务人员上门提供整档服务, 并投资档案用品和档案柜, 帮助群众建起家庭档案, 全县已有26户建立了家庭档案。县档案馆还征集36位文学艺术家、战斗英雄、劳模、企业家、农村致富能人的档案进馆, 收集他们成长档案、荣誉档案, 以教育后人。同时, 县档案馆建起了档案网站, 公布民生档案内容, 方便群众查询。

8.山阳县教育局 篇八

【关键词】森林植物检疫;现状;问题;对策

森林植物检疫是为了有效防止国内外、省内外及本辖区外危险性病虫的传入和局部发生的危险性病虫害的传出而对其采取的封锁、扑灭措施,是保障植物性商品的正常流通和保护森林资源以及农林生产安全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随着全县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农林产品的流通量逐年加大,危险性病虫害的传播蔓延概率相应增加,检疫工作任务日益艰巨。目前,该县病虫害防治检疫机构还不健全,检疫人员少,设备陈旧,检疫技术和手段落后,这些极大地影响了检疫工作的正常开展,对森林资源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根据工作现状,本文剖析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与对策,期望能对检疫工作的开展起到借鉴和促进作用。

1 资源概况与检疫现状

山阳县位于陕西东南部的秦岭南麓,属长江流域汉江水系丹江支流上游地区,东接商南、丹凤,西邻镇安、柞水,北与商州接壤,南与湖北省郧西县交界。该地的生物、矿产、水力、旅游和劳动力资源较为丰富,享有“中国钒都”、“西部药乡”的美誉。近年来,该县抓住国家实施生态环境建设的政策机遇,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荒山绿化、千里绿色长廊建设、飞播造林、封山育林等重点工程,加大依法治林力度,使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林区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截至目前,全县林地总面积达279 580hm2,其中有林地为196 840hm2,森林覆盖率达58.7%,林木绿化率为68.6%,活立木蓄积达729.6万m3;以核桃、板栗、茶叶为主的经济林发展到62 640hm2,年产量2万t,产值2.18亿元,农民人均822元,户均超过3000元。

在2012年的普查中发现,县内分布着以松阿扁叶蜂、松材线虫病、核桃举肢蛾、黑斑病、云斑天牛等为主的林业有害生物20余种,其中国际植物检疫对象1种(松材线虫病)。特别是与山阳交界的商州和丹凤,松阿扁叶蜂频繁发生,接壤的柞水、湖北是全国松材线虫疫区。由于木制包装材料、电缆盘等松木制品频繁流入,松材线虫病已传入该县,2012年该县被国家林业局列为松材线虫病疫区,目前,已投入300多万元全力开展防控,疫情得到有效遏制。另外,核桃、板栗、水杂果等经济林疫病也为害严重,由于群众认识不高、资金投入不足、防治措施不到位,致使一些病虫害发生蔓延,给资源安全和产业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

2 存在的问题

2.1 宣传不到位,群众认识浅

由于宣传工作不够彻底和深入、宣传面窄,加之一些群众认识不清、观念落后且急功近利思想严重,在生产中重数量而轻质量、重发展而轻防范,对检疫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到位,防范手段和工作措施没有落到实处,导致危险性病虫害的极易发生和蔓延,进而威胁资源安全。

2.2 机构不健全,技术力量弱

这是制约森防检疫工作正常有效开展的突出问题。目前该县森防检疫站与县林业站合署办公,实行两个牌子、一套人马,没有固定编制和专职检疫人员。另外,由于工作需要和岗位变化,检疫人员调动频繁,工作的连续性受到影响,业务开展不够彻底,局部地区病虫为害严重,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2.3 体系不完备,检测水平低

该县的森防检疫室设施简陋,只配备了显微镜、培养箱、放大镜等设备,且设备的使用率不高。特别是产地检疫还以肉眼观察和经验判断为主,难以适应当今快捷、简便、准确的检疫要求。同时,随着包装材料、植物花卉、林木种苗等流量增加,一些新的检疫对象也随之而来,检疫难度不断增加,加之检疫人员知识老化,快速准确识别检疫对象的能力不强,因而影响工作开展。

2.4 投入不及时,潜在风险大

实行检疫登记是检疫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制约疫情传出传入的有效措施,但此项工作尚未全面普及,登记、发证、培训、管理工作有脱节。另外,经营业主的检疫申报不主动,非法运输现象依然存在,这给检疫对象传播创造了可乘之机。在投入上,由于缺乏项目支撑,不能保证最基本投入,交通工具、通讯设施和监测条件差,普查、监测、防控和除治仅限于重点区域,普及面较窄,导致有害生物传入传出的风险持续增加,潜在威胁不容忽视。

3 建议与对策

3.1 加强宣传教育,营造工作氛围

要在广泛深入宣传《森林法》《植物检疫条例》的同时加大宣传力度,落实核发植物检疫登记证制度,提高各级的认识水平,依法纠正部分经营业主、单位或林农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甚至知法犯法等行为,提高参与积极性。各地党委政府要将此项工作作为依法履职的一项重要内容,采取不同形式大力宣传检疫工作的重要性和严肃性,森防检疫部门要结合业务工作开展,借助各种媒体宣传林业有害生物的极端危害性和科学除治的艰巨性,以促进检疫工作走上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轨道。

3.2 加强学习培训,提升业务能力

检疫工作是一项集技术、法制、行政管理为一体的综合工作,检疫人员素质的高低是体现工作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目前,县镇业务干部参加培训的机会比较少,思维和知识老化,难以适应新形势需求,因此要通过专家授课、岗位培训和业务交流等形式开展不同层次的检疫知识培训,以加快更新人员知识结构,学习、吸收先进的监测手段和除治方法。另外,应多形式加大培训投入,鼓励检疫人员外出学习深造,不断拓宽视野,对专职检疫人员进行重点培养,快速提高其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以更好地服务检疫工作开展。

3.3 加强配套设施建设,提高监测水平

目前,该县在基层设立了监测预报点,但由于缺乏专职测报人员,工作的专业性和持续性不强、测报数据不够翔实。加之配套设施落后、专业仪器缺乏,工作人员大多时候凭经验判断,检测的准确性难以保证。因此,应健全县、镇、村三级预测预报网络,建立标准化实验室,配置各类精密设备和仪器,加强检疫人员的业务能力建设,提高科学检测能力。同时,在主干道路和重点交叉路口设置公路检疫站,依法开展路检,有效切断疫情传播途径。在林产品主产区与集散地做好产地检疫,加快和规范检疫签证速度,对新引进的种子和苗木要严格把关,依法隔离和监测,杜绝有害生物的传出传入。

3.4 加强资金和技术投入,创新防治模式

资金投入是提高检疫水平的关键因素,要坚持“谁经营、谁投入、谁受益、谁防治”的原则,多形式筹集资金,多渠道加大投入。各地应将检疫经费纳入当地防灾减灾计划,逐年增加财政预算,加大防治、测报、普查和治理投入。要创新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兑现模式,逐年提高专项资金的提取比例,弥补森防检疫经费的不足。大力应用工程造林、混交造林、综合抚育等营造林新措施,增强林木自身抵御疫病的能力。扩大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校地合作”范围,探索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新手段,全面推广以虫治虫、以菌治虫等生物防治新技术,不断普及树干注射、飞防、遥感监测等新的防治方法和监测手段,为提高防治效果奠定基础。

3.5 加强重点防范,维护资源安全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流、物流、信息流迅猛增加,危险性病虫害的传播概率也相应增大,这必将对森林资源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因此,要加强福银高速沿线、重点景区、森林公园、人口集中区、生态脆弱区等重点区域建设以及松材线虫病、松阿扁叶蜂、松褐天牛、核桃举肢蛾等重点有害生物防范,建立和维护无疫情林区,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和林产品质量安全。要充分发挥不同经营业主、不同技术单位在区位、资源、法制和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加强舆论宣传,争取各级的支持与配合,全力做好病虫害监测预报、疫情封锁、检疫防范和科学除治,积极推进标准化非疫区建设,为有效维护森林资源安全保驾护航。

作者简介:

朱建华,男,生于1974年9月,1994年7月参加工作,大专文化,林业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技术推广和有害生物防治工作。

上一篇:小学生作文:夏天火辣的太阳下一篇:大班健康《牙掉了》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