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子情怀大师风采(5篇)
1.赤子情怀大师风采 篇一
《陌上花开》是一本真挚朴实的散文集,她犹如盛开在田间地头的野花,扎根在乡间肥沃的土地上,在风吹雨打中倔强地生长、绽放,这坚韧不拔的精神正是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作者黄春燕的写照。
一位只有初中学历的女子,凭着一份追逐人生梦想的美好愿望,背井离乡来到经济特区深圳打工,在艰苦忙碌的工作之余,不断地自我充电、刻苦学习成长为企业会计,成为一个用文字记录生活的作家,让我佩服、赞叹!
阅读《陌上花开》是在分享一首家乡赞歌。作者满怀深情、细腻地描写记忆中老家木金的风土人情,热烈地赞美发生了翻天覆地巨变的家乡全南的美好面貌,热情地讴歌了作者工作、生活了二十多年的第二家乡深圳。
阅读《陌上花开》感悟很多,受益匪浅。
深沉的乡愁,浓厚的乡情,作者对老家木金山山水水,花草树木浓墨重彩地描摹,对爷爷奶奶、父母亲人以及乡亲邻里进行了生动形象的讲述,字里行间是满满的乡情,挥之不去的乡思。
远方的诗,心中的梦,作者怀揣梦想千里迢迢来到改革开放的经济特区深圳,开始了与命运逆袭的人生之旅。深圳日新月异的发展,城市的街道、小区以及景点无一不是作者观察描写的对象,赞美的景致。深圳的磨砺成就了作者,对于这样一块梦想之地,作者是心怀感恩与赞美的。
细致入微的观察,生动形象的描写,丰富的联想、想象与感悟,饱含深情地写出了老家木金的风土人情,家乡全南的山城巨变;满腔热情地写出了特区深圳的繁华与发展,横岗的打工经历与生活感悟。
黄氏语言的类比风格,原创的比喻、拟人,耐人寻味、咀嚼的语句比比皆是。如《还乡记》中写年老的公公看春晚是‘’春晚在他眼里是大唱大闹的一锅粥,他不想喝。‘’写作者儿时在舅舅家的木楼上看到琳琅满目的书‘把我年少如饥似渴的求知欲,喂得饱饱的’。《时光》写爷爷这个奶奶嘴里的‘聊死佬’不事家务农活‘爷爷除了给她带来一大堆子女外,没有一点儿好处!’写爷爷的暴脾气摔东西,‘估计是自己摔不动自己,要不他把自己也摔出去了’。对人物心理揣摩、描写的精准,写奶奶年老摔腿卧床之后的寂寞,《生命的寂寞》,‘她的寂寞,我想超过她的生命长度。‘’
在我的眼中,作者是一个热爱家乡,孝顺父母;热爱生活,自强不息,有人生目标与梦想的女性。在书中我看到一个从乡村木金走出全南,从山城全南走到广东深圳的客家女子,她坚韧执着地追求人生理想,乐观豁达地面对生活的艰难困苦。她是千千万万客家女子勇敢坚强、勤劳智慧的典型,是一代又一代全南人勇于拼搏、敢于闯荡的代表。
2.赤子情怀大师风采 篇二
一、朴学大师俞樾与小说的不解之缘
俞樾生于1821年, 卒于1907年, 祖籍浙江德清人, 是晚清一位著名的朴学大师。作为经学大师和朴学大师的俞樾, 却独具“小说”情怀, 对小说的创作和编纂极为热衷, 并在消磨时光的名义下编著了多部文言小说集, 他晚年涉猎了文言小说, 为广大读者所熟悉的有《耳邮》、《右台仙馆笔记》等。《耳邮》等, 将浓郁的学究味和通俗的风格有机结合了起来, 一方面将俞樾晚年时的矛盾心态有效反映了出来, 另一方面也将清末文坛新变的苗头展示了出来。文言小说虽然并不是俞樾所致力的地方, 但是他在文言小说中的成就确实令人敬佩的。陈节先生评价俞樾说:“俞樾的地位在清末的文言小说作家中是极为重要和不可替代的。”占骁勇认为:“俞樾可以称得上是古小说的终结者, 他在经学上的地位令人瞩目, 他在小说史上的地位几乎合理和他在经学上的地位齐平了。”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 俞樾在文言小说领域的成就是极为突出的, 对我国后代小说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朴学大师———俞樾的“小说”情怀
朴学大师俞樾的“小说”情怀的出现绝非偶然, 其有着符合作者本身成长历程的创作小说的名义, 同时, 在“雅”“俗”间的徘徊也为其创作的小说增添了独特的光彩。
1.“销暇日”名义下的小说创作。
俞樾在他一首诗中写道:“衰退不复事丹铅, 六十原非亲学年。”60岁左右, 俞樾显著大规模减少了写作经学的笔墨, 甚至一度中止。但是, 虽然学术研究几近丢弃, 但是文学创作却比以前更多。在这一期间, 俞樾编纂了大量的文言小说, 比如, 《耳邮》、《俞楼杂纂》中的《广杨园近鉴》和《五五》等、《右台仙馆笔记》、《荟蕞编》、《茶香室续钞》、《三钞》等。之所以会发生这种现象, 俞樾在《征求异文启》 (《右台仙馆笔记》附录) 中向我们做了说明:“我今天已经60岁了, 眼看着就要荒废了学问之道和著述之事, 但是并没有完全忘记书生结习, 现在姑且将以前的见闻写成小说消磨生命中最后的一些闲暇时光吧。”《耳邮·序》中也出现过同样的论述:“实际上只是为了消遣度日。”一代名满天下的经学大师俞樾之所以会陷入著述的困境, 以消磨时间的说法开始整理和创作文言小说, 和他的家事是有着极大的关系的。从1878年到1882年, 短短的四年间, 俞樾先后失去了夫人姚太、长子绍莱和次女绣孙, 丧妻逝子的俞樾顿时倍感凄凉, 内心的悲凉和身体上的日渐衰弱使他不得不放弃著述之事。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 俞樾已经无心无力从事研究经学的工作了。此外, “虚名折尽平生福, 莫遣灵鬼龟更问天”这句诗文是他写给亡子的悼亡诗。从这句诗文中我们可以看出, 面对如此凄凉的家事, 俞樾将其归结为了虚名造成的福气消减, 内心充满了埋怨。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 俞樾逐渐放弃了经学研究, 并在1882年 (光绪八年) 宣布在最少三年的期限内不再做传序记一类的文章。俞樾于是便在日常生活中的闲暇时光, 将小说当做消磨时光、愉悦度日的重要手段, 他在《纯在堂随笔》中这样写道:“我几年来先后看了多部小说, 比如《西游记》、《三国志演义》、《水浒传》等多部通俗小说。”随着自己越来越关注小说这一领域, 这位兴趣广泛、兼容并包的大师已经不能满足于只对小说进行翻阅评论的层面了, 于是他开始自己创作文言小说, 并越写越多, 越写越感觉小说有意思得多。俞樾创作的新领域便不知不觉在这些消遣日子的写作中被开辟了出来, 他所编纂的首批文言小说是《耳邮》, 标志着俞樾已经将自身的精力从经学著述转移到了小说的创作上。
俞樾在《耳邮》序中说:“我私自认为男女饮食方面的事是足以称得上是惊心动魄的事情的, 我经常在家里待着, 平时生活中也没有发生什么事情, 遇到有邻居告知我一些各种各样的事情时, 我便会用笔将其记录下来, 大部分都是关于日常人们的各种事情的, 也有小部分是涉及鬼怪的, 这实在只是在借此事消磨自己的日常时光, 用意并不在于劝诫世人。”由于俞樾将其小说创作看做是消遣时日的手段, 那么《耳邮》的取材范围就必然十分宽泛了, 新奇有趣的民间传闻是俞樾为自己的小说选取的主要材料, 然后将它们加以改编, 整理成书。其内容大概可以分为男女婚恋方面的奇事、民间发生的故事、各地习俗及律法、忠义孝节等。比如, 《某甲》对一个利用眉毛女子做饵的骗局进行了生动的讲述;《狼语》将两只狼的对话记录了下来等;《某翁》对金陵乡间发生的一连串的巧合进行了叙述;《何桐屿》对用褪色墨水骗人钱财的事情进行了详细的描写。这些故事中的大部分都是街谈巷语所说的事情, 但是不管事情有多大或者多小, 都被俞樾写进了自己的小说中。这些事情对人们当然是没有什么大用处的, 它们只是俞樾消磨时光的工具, 俞樾也并没有想着要用它们来警醒世人。俞樾曾经是高居上位的士大夫, 但是并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 他给予了俗世以充分的关注, 比如, 将太平天国起义的事情写进了小说中;市井之间的事情成为他小说的主要材料, 在猎奇心理得到满足的同时, 也从侧面将民生疾苦充分揭示了出来;记事是小说的全部目的, 劝惩不在小说的范围之内等,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 俞樾的小说是具有明显的通俗化倾向的。
2.“雅”、“俗”间的徘徊。
学者创作小说从很久以前就有了先例, 到了清代乾嘉年间, 《聊斋》派“才子之笔”和《阅微》为代表的两派甚至形成了双峰对峙的局面。但是, 在中国古代的整个文学结构中, 小说是处于边缘地位的, 文学界并没有真正形成“雅”、“俗”分化的局面。因此, 在文体内部, 这些学者创作的文言小说之间是没有可比性的, 但是他们又不甘心将自己创作的小说归为才子小说、通俗小说一类的小说。于是, 这些学者强迫自己创作出仰望正统文化的文言小说, 试图将创作小说的标准设置为经史诗文, 从而将劝惩、考据等这些正经的东西加入这些“不务正业”的游戏当中, 以在游戏中将他们的正统地位彰显出来。
在“雅”“俗”这方面, 俞樾和上面所述的那些学者的想法是大同小异的, 他在《纯在堂笔记》中提到了祖父的训诫:“纪晓岚的《阅微草堂》写作的主要目的是劝惩世人, 具有言简意赅的叙事风格和透彻的说理风格, 并不屑于描写那些细微的通俗的小事情, 所有这些都是蒲松龄所不能及的。”并表示“秉承前世君子留下来的训诫”。俞樾的《耳邮》等文言小说中, 主要的内容都是考据、议论等治经方式, 将这些正统文化渗入小说中, 就将高雅气质这种别样的色彩添加在了小说中。同时, 俞樾又有很多不同于其他学者的地方, 比如, 他对自己所创作的小说进行了准确的定位, 并给予小说人物塑造和艺术魅力以成分的重视, 认为小说极易进入人们的耳目并得到人们的喜欢, 从而将小说提升到了文学的高度。
《耳邮》这部小说形象具体地表现出了这种要摆在通俗小品和高雅殿堂之间的艺术取舍, 表明小说就是要融“雅”“俗”于一炉。比如, 在《殷怀乡》中, 俞樾运用深入浅出的手法, 成功塑造了一个矛盾的人物形象, 主人公殷怀乡在饥荒中为了养活自己的母亲, 将自己妻子杀了煮粥给母亲喝, 看起来他的确是一个极为绝情的丈夫, 但是后来还是有人劝他再娶一个妻子, 殷怀乡哭着说:“如果我再娶一个妻子, 那我就是辜负了我之前那个贤良的妻子啊。”后来, 殷怀乡即使面临无后代的命运, 也坚决不再娶下一个妻子。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 殷怀乡当面杀掉自己的妻子时定时异常痛苦和无奈的。该部小说的基调是异常感人的, 从风格上划分可以归为通俗小说一类。但是, 在故事最后, 俞樾又深入浅出地考证了《陈书》徐孝克卖妻养母的故事, 同时对郭巨困难时埋儿奉母的行为进行了质疑, 然后指出这三个故事都不应该成为劝惩世人的例子。这种议论文字将读者从伤感的氛围中拉了出来, 并在阅读中感受到作者的教诲。又如, 在《仕宦》中, 俞樾开篇用友人的议论将仕宦不得在五百里内这一国家定制引了出来, 然后深入议论了此制度, 将该制度的不足之处指了出来, 然后将改良方案提了出来。在当时, 对国事的参议是一件极为严肃的事情, 俞樾于是将话题从参议国事转到了乾嘉年间的一桩游宦奇事的叙述上来。该故事描写了这样一件事:“妻子在丈夫游宦期间, 为了生活只得在别人家靠给别人洗衣服度日, 劳动极为繁重, 即使洗衣服洗的十指流血, 还是免不了挨饿的命运。”极富艺术感染力。在这篇文章的最后, 俞樾更是站在百姓的角度, 笔端带情地对这件事情进行了“哀其志, 悲其遇”的评价。
综上所述, 朴学大师俞樾在晚年时期对文言小说极为热衷, 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极大地推动了文言小说的发展, 其所具有的“小说”情怀, 是他创作得以进行的基础和前提, 也是他小说创作成功的根本动力, 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分析, 然后积极借鉴其中的有益部分, 为现代小说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摘要:本文首先简要概述了朴学大师俞樾生平, 然后从“销暇日”名义下的小说创作和“雅”、“俗”间的徘徊两个方面对朴学大师——俞樾的“小说”情怀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朴学大师,俞樾,“小说”情怀
参考文献
[1]金文京.俞樾的文艺观[C].晚明与晚清:历史传承与文化创新.湖北教育出版社, 2012.
[2]侯忠义.中国文言小说史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3]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民初小说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3.耄耋院士 赤子情怀 篇三
他年少成名,25岁时便成为哈佛大学第一位仅用两年时间就拿到博士学位的人。
当年,周总理亲自点将,由他主持完成了北京人民大会堂的音响设计。
他90岁时上书温家宝总理,就基础研究和自主创新等问题建言献策。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马大猷。
北京中关村,马大猷院士的家,整洁而简朴。面积达30多平方米的书房,被两排长长倚墙而立的书柜“挤”小了很多。94岁高龄的马大猷,白发如银,温和微笑着缓步走来,向我伸出热情的双手。
在马老的书房里,除了挨得紧紧的书本外,就是一摞摞的笔记本,其中大部分年代已经久远,纸张已经泛黄。这些笔记,是他从1937年美国留学到现在研究工作留下的。“本子里记录的是些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基本想法。经过实验及其他方面证实,当中有些是错的,能成为论文的只是一小部分。”马大猷介绍说。这位94岁的老人在北京出生,小学、中学、大学都是在北京上的,口音很标准,现在只是听力大大下降了。
在马老家中,北面的百宝阁里摆着周恩来总理与他的合影照片和历次获得的科学奖牌奖杯。旁边的墙上挂着楚图南题写的书法作品:“立身无愧于天地,志趋不忘为人民”,这似乎成为马老的人生总结。而南面阳台上摆放的君子兰、米兰、长寿花、迎客来,则无时无刻不透出这位耄耋老人科学与生活的盎然生机。
半世“声”情
耄耋未忘科学研究
提起马大猷,许多人会觉得有些陌生。但是在声学界、物理学界乃至科技界,他都赫赫有名。他的个人经历写满了传奇般的“第一”:他是哈佛大学历史上第一个仅用两年时间就获得博士学位的人;27岁时,他成为上个世纪40年代全中国最年轻的教授;1955年,40岁的他成为最年轻的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之一。至于他的学术生涯更是充满了“第一”:这位以“科学救国”为己任、于上世纪40年代回国的老科学家,在基础研究上取得许多达到世界水平的成果,在他和其他科学家的带领下,我国建造起了第一个声学实验室、水声实验室、高声强实验室,解决了人民大会堂的音质设计等问题。
科研工作,几乎成为了马大猷老人生活的一切。近年来,马老的腿关节不太好,行走不便,听力也不好,这反倒让他免去了社会应酬和纷扰环境的影响。他深居简出,但固定不变的是:每周他都到声学研究所去看一看。如果有青年人来请教,或者是向他借书,那是他最高兴的事情。一回到家里,他便打开电脑,继续一个字一个字敲着键盘写文章。
平时马大猷总是带着一个公文包,里面放着书稿,无论走到何处,可以随时拿出来写作。到现在,他共完成了160多篇论文,这些论文几乎2/3是“诞生”于60岁以后。他经常说“我的科学生命是从60岁开始。”2004年,这位勤奋的科学家新写和修订出版了三本书,其中《现代声学理论基础》被称为他“一生学术生涯的结晶”。
“平时总是提醒他多出去走一走,但他总觉得这是浪费时间,我就老在这方面和他吵。亲戚朋友也经常劝他,这么大年纪了,为什么不多休息。他回答说,现在年纪大了,时间不够用,要抓紧时间把想做的工作做完。可他总是手里做着一项工作,心里又想起一个新的,这样下去哪里能做得完呢?”与他相濡以沫数十年的老伴王荣和说。
在旁人眼里,马大猷可谓少年得志。但40岁以后,在行政职位方面,他再没像年轻时那样“平步青云”,这似乎完全背离了“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我的思想里,大学最高的就是教授,而不是别的职位。我对做学问兴趣更大些,觉得更适合自己,这样对国家、对社会的贡献或许会更大些。”
马大猷说,专心从事研究工作,可以不去理会太多的人际关系方面的事,可以更好地集中精力。“能解决一些别人无法解决的问题,或比别人解决得更好,我就非常高兴了,并不需要别的什么报酬。对于我来说,从科研中得到的满足,比其他什么报酬都要好!”
在哈佛崭露头角
回祖国终兴千秋业
“我祖籍广东潮阳县上寨村,村里人都姓马,我名字是父亲给起的,小名‘雄才’,上学了就叫‘大猷’,在本村我这个辈分的男性名字里,都是‘大’字起头,其实‘大猷’也是‘雄才大略’之意。” 马老从小时的起名说起,对他立志声学科研的一生娓娓道来。
马大猷的青少年时期,正是我国内外忧患的年代,他目睹了日本侵略者的残暴,更痛感国家贫弱招致的苦难,由此树立起“科学救国”的信念。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之后,他又凭借着自己的勤奋和聪颖,考上了清华大学留美公费生。
马大猷留学美国期间在加州和哈佛大学崭露头角。
1940年,他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时,年仅25岁。在哈佛大学300多年的历史中,本科毕业生能在两年时间内连续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前所未有。在学习期间,他还取得了美国声学界瞩目的成就,确立了他在现代声学研究中的历史地位。此时,马大猷也时刻挂念着日寇铁蹄下的祖国河山。马大猷又何尝不知道国内工业基础薄弱、科研水平低,迫切需要各种人才复兴民族大业呢?
不久,哈佛博士毕业的马大猷面临着两种选择,一是因为国内的战事正紧,美国的同学劝他不要回国,愿意把自己的奖学金给他,留下继续搞科研;二是国民党政府要在美国购买武器,希望既懂技术又懂英语的在美留学生帮助。马大猷征求了在国内的恩师朱物华的意见,恩师告诉他不要为国民党政府做事,希望他到已并入西南联大的清华大学工学院任教。此时他的老母尚在沦陷区被困,为国为家,马大猷决定立即启程回国。
告别哈佛的学友师长,马大猷便风尘仆仆地踏上了归国的旅程。
马大猷回国前,纽约正开世界博览会,他在参观时特别注意贝尔实验室的“语言演示器”,那是世界上最早的语言合成器,“它比现在会说话的计算机差远了,但这个开始很重要,对后来语音计算机的发展影响也很大。”马大猷说。
马大猷还在盐湖城参观了摩门教堂。该教堂全是木结构,不用钉子,可容5000人,即便是讲坛上掉了一根针,后面的人都能听到,这是世界声学建筑上一座有名的建筑,马大猷心存敬慕,默记在怀。这也为他多年后主持北京人民大会堂的声学设计,留下了触类旁通的成功伏笔。
半个多世纪之后,马老回忆起当年的选择,深情无悔地说:“发展中国的声学事业,是恩师为我指出的专业方向,也是我愿意毕生为之奋斗的目标。当时获得博士学位后马上回国,主要是感到国家和民族正在遭受灾难,需要我马上回去尽一份力。”
周总理亲自点将
执掌设计人民大会堂
1959年,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亲自点将,由44岁的马大猷承担了人民大会堂的音响设计和施工任务。
不久,担任中国科学院电子所副所长的马大猷组织北京高校、建筑、广播系统中的有关专家汇聚在一起,研究讨论人民大会堂的音响设计和施工方案。
这是马大猷第一次看到设计图纸,他被水天一色、满天星斗的穹顶设计所震撼,同时也马上意识到椭圆形设计给声学设计所带来的麻烦。“声音传播时最怕弯曲,一弯曲就发出回声。在这个9万平方米的弧形空间里,声音从四面八方反射回来,会造成巨大的回声,整个大厅会陷入吵架一般的嗡嗡声中,什么都听不清楚。”而人民大会堂必须在“十一”之前完工,留给马大猷解决问题的时间只有七八个月。
马大猷的设计构想是:不靠几个大喇叭扩音,而是用一套分散式声源,在台下每两个座位前设置一个扬声器,这样听台上讲话就像从面前传来一样清晰,避免了巨大的回声。考虑到人民大会堂经常举办大型文艺活动,欣赏音乐要求音效设计要有一定的保真度,如果仅靠座位前的扬声器,效果不会很好。于是,马大猷又设计了一个半分散式声源。大会堂主席台32米宽,左右两个声道中间再加一个声道,传播时间控制在1/20秒内,声音听起来就是连续的,即使是坐在最后一排的听众也不会受回声的干扰。
1959年10月1日,党和国家领导人与来自各国的嘉宾汇聚在人民大会堂,当华灯齐放、优美的乐声传遍整个大厅时,人们为这座恢弘壮丽的建筑发出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马大猷和课题组从提出概念到设计模型,到最后完成大会堂的音响设备安装调试,仅仅用了9个月时间。人民大会堂的音质设计和安装,是中国声学界的第一次大工程,测试证明其音质的设计、处理是完全成功的。在此后每年的全国人大、政协会议以及各种大型文艺表演中,人民大会堂的音响均达到了理想的效果,两套声源系统也一直使用至今。
早年马大猷曾去波兰开过国际广播会议,参观过华沙人民宫,对其音响设计留下了很深印象,但并没有得到详细的资料,设计北京人民大会堂,他只有靠务实的理论基础加上张开的想象翅膀。
人民大会堂的音质设计效果超过了华沙人民宫,近半个世纪过去了,它至今仍经得起历史的考验:世界上一直没有比它更大的大会堂,当然,到现在也一直没有超过它的大会堂音质设计。
人民大会堂的音响设备的设计和安装,是中国声学界的第一次大工程,在这之前,声学从未在这么大的空间里得以应用。而且谁能想到,当时中国的声学研究才刚刚起步有三四年的时间,这对中国的声学科研队伍来说,也是一次演练和提高水平的难得机会。这一声学工程的建成,使中国的声学研究也得到了世界同行的肯定。
肩负双重使命
解决城市噪音困扰
在马大猷看来,一名科学家应当承担起双重使命:一方面要做好自己的科学研究工作;另一方面还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才能称得上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家。自幼家境贫寒的他,自然能够体察百姓的疾苦,在30多年的政协委员生涯中,他多次仗义执言、直抒胸臆。
曾经有一个时期,北京许多交通要道上都矗立着一个表牌,上面显示着交通噪声的强度,并且制定了交通噪声的限制强度标准——60分贝。这和马大猷不无关系,环境声学的研究和广泛应用是马大猷对国家和人民的又一大贡献。
其实,早在上世纪50年代,他就提出了环境噪音管理的概念,这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1966年,马大猷就组织进行了第一次北京市交通噪声调查研究工作,撰写出论文。1972年,他开始研究解决地铁噪声问题,找到了电动机设计上的缺陷,经处理后降低了噪声。1973年,他参加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提出除废水、废气、废渣以外,应增加噪声为环境污染“四害”之一;并首先在北京、天津等8个大城市,开展了环境噪声调查、控制,推动了环境保护研究工作,以后逐渐发展到全国各省市,其中京津渤地区环境噪声评价科研工作,获得了1985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同时,他还亲自领导编写教材,先后编著出版了《环境物理学》、《环境声学》、《噪声控制学》等,为全国各地的环境保护部门培训了大批环境噪声科研和管理方面的人才。1982年,他组织完成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及测量方法的标准制订工作,之后又陆续组织完成了机场噪声、铁路噪声、工业噪声、施工噪声以及各种噪声源测试等多个相关的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环境噪声测量、评价、控制的标准体系。
1989年9月26日,国务院发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1989年12月26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1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专门将环境噪声的防治作为一个重要方面;1996年10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2次会议通过了我国首部《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使我国的环境噪声防治工作走上了法制化、科学化的轨道。这些法规、条例中都饱含了马大猷的大量心血。
4.赤子情怀大师风采 篇四
品语言文字抒赤子情怀 宋门学区杨家寺小学 谢立敏
一、教材文本解读: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是凝聚民族成员间的精神纽带,是积极奋进的精神动力。正是依靠民族精神,创造了几千年绵延不绝、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爱国主义教育历来是学校教育的主旋律,语文教学作为一门蕴涵人文的学科,承载着传播、弘扬母语文化的责任和使命。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要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现行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第七组,教学内容就是由四篇饱含民族深情和爱国热情的课文组成:《圆明园的毁灭》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文情并茂,惋惜、赞叹、仇恨„„种种复杂的情感相互交织,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狼牙山五壮士》饱含着五壮士高昂的斗志和对人民的深切的爱,壮士们崇高的自我牺牲精神令人动容;《难忘的一课》以“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自然地贯串全文,织进了“我”和台湾师生强烈的民族精神,织进了深厚的爱国情思,使人终身难忘;《最后一分钟》整首诗语言凝练,富有感染力,感情真挚热烈。诗中倾述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怀抱最后一分钟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特殊时刻的思绪,表达了全中国人民积蓄心中的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香港回归祖国后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整组文章处处充溢着浓厚的爱国情感,正如第七组开篇一段语言简洁,意蕴深刻的导语所言:“当五星红旗在香港上空冉冉升起的时候,当全国人民为申奥成功欢欣鼓舞的时候,我们不会忘记,在中国近代史上,曾经有过一个百年的噩梦。那是一段中华民族受尽屈辱的历史,也是一段中华儿女奋力抗争的历史。”这些发人深思的话语宛如历史老人循循引领学生穿越时空,走入中国近代史,在翻开那屈辱沉重的一页的同时,感受中华儿女奋力抗争、永不屈服的“民族魂”。
本组《回顾•拓展七》和《口语交际•习作七》又充分结合阅读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开展“爱国主义“的主题活动。这不仅是培养学生学习浏览,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搜集信息,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能力的良好载体。同时在主题活动的感召下,学生将更深层次地领悟爱国精神博大深刻的内涵。
二、学情分析思考:
学情分析是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学中,教师需本着“为学习者设计教学”的理念,遵循学生发展规律,认真分析学情,研究学生的实际需要、能力水平。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讲学生之所缺,练学生之所需。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设计有效的教学程序,力求使有效学习发生在每个学生身上。五年级学生经过四年的学习积累,有着较为稳定的学习习惯,并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这对于开展有效的语文阅读探究教学是十分有利的。但我们不能忽视,五年级第一学期作为第三学段的起始阶段,仍处在一个是否能提升语文能力的重要过渡期。学生的学习方法、体验领悟能力、口语交际等等语文良好的习惯养成都有待进一步提高。本组这样一个蕴涵着强烈民族色彩又具有厚重历史沉淀的主题,对于成长在和平年代的小学生来说,即使是小学高年级学生,由于时空距离和教材文字张力的限制,容易造成学生只是感受而不是感悟,只可远观而走不进历史的这种浮于表面的体验,产生一种无法担负的沉重感。
新课标强调:“要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会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因此对于五年级学生而言,教师应拓宽思路运用多种途径锤炼语言文字。教学时应挖掘文字背后隐藏的情感,辅以补充大量的课外资料,在与文本的对话中以情感的共振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深层次的感悟。同时落实课标中第三学段的目标“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这也是本组学习目标之一。
三、教学目标设定: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要充分考虑三维度的落实,以教材内容为切入点,以品读、感悟语言文字为主线,尽可能使三维度目标明确、适宜、有机融合。五年级虽为小学高段,但识字写字仍不容忽视。语言最根本的基石是文字,不同文字本身就蕴涵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由此,制订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学会本组 个生字,注重汉字音、形的辨析与汉字结构的变化。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与速度。
(2)理解重点词语含义,积累词汇,丰富语言。
(3)读懂课文内容,按照课后提纲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4)学习本组文章表达中心思想的写法:懂得根据文章表达的需要,有详有略的写作方法。知道课文哪些内容围绕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详写。
2、能力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通过写读后感,提高阅读和作文能力,增长见识,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
(2)创设良好的课堂内外的交流平台,引导学生进行方法的小结。
(3)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4)通过口语交际,培养学生初步的演讲能力。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感受五壮士的壮烈情怀,理解难忘的一课内含的深刻意义,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进学生对近代中国屈辱历史的了解,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与爱国热情,增强历史责任感。
四、教学整体构思与建议:
构建高效的语文教学活动,首先要从教学设计的优化开始,这是语文教学通往最优化境界的第一步。语文学习无须太多花俏的装饰,语言与情感从来就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拓宽思路运用多种途径锤炼语言文字。以理解内容,领悟情感为经线,以语言训练为纬线,使语言形式的领悟与内容的感悟、情感的体验相互交叉,有机结合,融为一体。
(一)教学整体构思:
本组教学内容主题博大深刻,在本组整体教学设计中,我着重从“语言文字”入手,引导学生根据文本需要,学习有选择性地多渠道搜集信息。有效利用资源,以大量的资料积累体悟语言文字蕴涵的深意,帮助学生走进文本。在层次朗读和片断练写中感受文字表达的准确、精练、富有感染力。去发现、去领会语言文字之美,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把握文本情感的纽带,引导学生入情、悟情,落实“四个重视”,去感悟内涵的情感价值观、实现语言与情感的同构共生。让阅读走进文本,走向内心,既而走出文本,走向生活,扎扎实实把好“语文”的脉。
1、重视感悟积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落实语言文字的训练,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结合生活体验、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感受作品中字里行间蕴涵的深意,与文本展开深层次的对话。
2、重视学法指导:采用有效扎实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以相应的片断练习提高学习功效。
3、重视口语表达:因地制宜设置适当的情境,激活学生表达需求,引导有效的交流和讨论,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在和谐的交际实践中学会交际。
4、重视信息搜集能力的培养:以文本为基点,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学习根据需要有选择性地搜集信息,拓宽文本外延。尝试进行综合性的探究学习活动,提高语文实践能力。
(二)具体操作策略:“预习——准备”阶段:
苏格拉底认为“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因此任何教学活动的开展,激发学习热情与主动性是关键。教师需用心创设适宜的情境,引导学生自然走进教学活动,激活学习探究的欲望。在“预热——准备”阶段,可以开展一个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综合性小型讨论活动作为整个主题教学活动的序曲。
1、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教师有选择地播放爱国主义录象片断,以“古代的灿烂文明,近代的屈辱岁月,现代的飞速发展“三大板块内容,综合简要地展现祖国发展进程,自然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师生讨论、交流:
根据“古代—-近代---现代”三个不同阶段的祖国的变化,以“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形式抒发自己的感受。
3、综合学生讨论、交流内容,提出要求,共同制订本组学习目标。①语言文字目标:注重汉字音、形的辨析与汉字结构的变化。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与速度,增强运用语言能力,热爱母语,学好母语。
②积累赏析目标:学会欣赏文本中谴词造句的精妙之处,感受语言文字的丰富内涵,会根据不同需要搜集资料,并有效、合理利用资料以帮助学习、理解、感悟。
③体验运用目标:感受文本中蕴涵的深厚的民族情感,以“朗读、片断、演讲”等不同形式表达自己的读后感。
4、本组综合性主题活动设想。
“升温——积累”阶段:
1、根据要求,进行资料的相关积累。步骤: ①、积累前调查表:
教学内容 教学形式及课时安排 1.《圆明园的毁灭》(点击课件)分组教学
二课时 结合生活实际,了解侵略者的野蛮行径,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课堂教学
2.《狼牙山五壮士》 分组教学
二课时 通过小组之间的讨论、交流,体会五壮士的精神,并向他们学习。课堂教学
3.《难忘的一课》
计算机教学 二课时 播放教学课件,通读课文,学习台湾人民的爱国情感。
任务设计 教学环境
课堂教学
4.《最后一分钟》
计算机教学 一课时 播放教学课件,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课堂教学 ②、积累提示表:
根据积累资料前调查的学生反馈情况、文本内容及教学目标,教师作出相应的提示:
2、教学过程中的具体体现: 教学中,通过情境创设、感情诵读、资料展示、合作交流等多种方式,以积累的材料帮助学生理解突破文本难懂的重点词句感悟,从而理解其中的深刻内涵,激发情感。教学片断举例:《圆明园的毁灭》、《最后一分钟》:
(一)《圆明园的毁灭》教学片断:
读交流:了解圆明园的灿烂文化和辉煌景观(2—4自然段)。第二自然段:
①自读,找出最能体现圆明园布局特点的一个词。(众星拱月)②想象:“众星拱月”的形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同桌交流——指名交流)
资料交流:圆明园历史原貌(综观)
③回文:结合资料得到的信息,你从语句中哪个地方体悟到“众星拱月”般的布局?(朗读后交流,体会两点a.小园多;b.当时景色美。)
④画图:试画简单的圆明园平面图。
⑤解说:再次展示资料,根据自绘的平面图,简单解说圆明园的布局。(小组合作交流,推荐一位解说员,其他小组成员可做补充)
第三自然段:
①轻读,说说自己的感受(指名学生进行自由交流)
②回文:引用文中句子谈谈感受,理解这句话。根据重点词“天南海北、中外风景名胜” 找出相应语句理解。
③展示:交流圆明园的美景图片,美读,体会它的辉煌景观。
④导游:结合图片资料与自己的想象,指导学生小组合作用优美的语言描述心仪的一处景点。(描述时不必每一处景点面面俱到,可选择学生熟悉的:如“金碧辉煌的殿堂”“买卖街”“狮子林”等。小组同学之间可互相补充。对于“西洋景观”等可引导学生结合自学资料谈谈。)
⑤回文:结合上述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再回到课文,找出文中评价的语句,读读议议,体会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这句话的含义。
⑥感情朗读第三自然段,把圆明园梦幻般的美读出来。
⑦小练笔:以“圆明园真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作为总起句,结合文章2——4自然段以及课外资料,写一段话。(点击跟帖写作)
第四自然段: ①展示相应图片资料,结合自然段中的“上至„„下至„„”,说说为什么圆明园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主要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回答:a.东西多;b.物品珍贵;c.年代久远。)
②根据资料图片,用简洁易懂的话选择一件做简要介绍,注意介绍时的先后顺序。
(二)《最后一分钟》教学片断:
品读诗歌第三节:引导学生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自读诗文第三节,体会情感,谈自己读后感受最深的诗句。①根据学生交流,出示感情强烈、直抒胸臆的诗句 “百年的痛苦和欢乐,都穿过这一滴眼泪,使大海沸腾。” 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感?
A、交流学生课前收集的资料,播放自鸦片战争以来那一段屈辱的历史。B、回文理解:“虎门的硝烟”、“被撕碎的历史教科书,第1991页上„„”、“„„发黄的旧条约悄然落地„„长城的脸上,黄皮肤的脸上„„”
C、感情诵读,体会百年来香港屈辱岁月给人民带来的沉痛创伤情感。
2、谈谈自己对于这句诗句的理解 ①交流资料:
A、香港回归的各地热烈激动场面的有关资料(录象、文字、图片),再次激发情感。
B、让学生理解:多年的屈辱终于挥之而去,那种心情,那份狂喜与激动、那个激情燃烧的场面,“使大海沸腾”。
②说说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3、反复诵读第三节,体验情感的变化。“高潮——展现”阶段:
结合《回顾•拓展七》和《口语交际•习作七》开展综合性主题展示活动。设计主题:《过去—-现在---未来》 主要思路:
1、回顾本组开篇的“综合活动”。
2、小组合作:以自由组合为原则,分9个小组
3、讨论交流:
①讨论并确定展示的情境学习主题。
(三大板块主题分别为:
1、追溯过去;
2、立足现在;
3、展望未来。②讨论并确定汇报的形式,如朗诵(读后感、自创诗歌等)、演讲、播放影片解说、手抄报、电子画报、PPT展示解说等等
4、合作创作:根据自己确定的内容和形式,结合本组课文,以及学习课文时搜集的资料,教师指导各组成员合理分工,补充所需材料,进行合作创作。
5、汇报交流,随机穿插师生评议。(学生汇报内容、形式举例)学习情境一:“追溯过去”:如《百年香港的沉浮》(PPT图文解说);
《圆明园的控诉》(读后感朗诵);
《哭泣的祖**亲》(录象解说)《七子之歌》等等;
第二板块“立足现在”:如《神舟升空的那一瞬间》(诗歌朗诵); 《神舟背后的故事》(手抄报、介绍); 《申奥成功的喜悦》(PPT图文解说)等等
学习情境二:“展望未来”:如《我是中国登月第一人》、《二十年后的深圳》(想象作文);
《快乐的祖**亲》(诗文朗诵)等等
“沉淀——思考”阶段:本组学法回顾、小结。(点击拓展)
五、关于网络情境教学的思考:
1、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学习语言的过程应该伴随积极的思维活动。教科书中很多细小的地方,都体现了引导学生思考的设计思路,并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让学生的头脑动起来。所以语文课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培养,更应是注重文本背后情感的开掘、体味和涵咏。通过网络情境直观教学体味语言的表达形式,在锤炼语言文字,获得语文能力的同时,自然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爱国情怀,而随机生成的“小练笔”则让学生用领悟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或观点,这时的语言已生成为学生心灵的细胞,达到了语言与情感的互动共振。
2、语文是一个异常丰富的信息系统,教材不是唯一的信源,课堂不是唯一的“信道”,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拓宽思路 运用多种途径锤炼语言文字。如本组教学时补充的许多富有震撼力的历史资料,为丰富文本内涵,激发学生情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关注“神舟背后的故事”的时事资料积累,以及“展望未来漫谈”等活动,又时刻注意链接生活,关注现代社会发展,引领学生树立远大志向,畅想美好未来。
5.傅依备:核化学家的赤子情怀 篇五
难童背井离乡,深刻烙印在童年的记忆里
1929年4月4日,青黄不接的时节,岭上傅屋场傅时贤、黄氏夫妇又添了一个儿子,这个孩子就是傅依备。看着怀里婴儿清秀的脸蛋、翕动的小嘴,全家短暂的喜悦立刻被愁云笼罩,又添了一张嘴,今后的日子更难了。在这个贫寒的家庭里,傅依备有3个姐姐和1个哥哥,生活全靠父亲一人种田支撑。为躲避国民党抓壮丁,比他大十几岁的哥哥长期在外帮人撑船为生。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作为留在家中唯一的男孩,才5岁的傅依备就开始帮父亲干活,放牛、捡粪、砍柴、插秧、除草和收割等,只要不是太重的活,傅依备几乎样样都干。一家人除了父亲略识几个字外,其余都是文盲。孩童的傅依备看着邻居家的孩子背着书包上学,很羡慕。那时候已经办了新学,条件稍微好一点的家庭都将孩子送进学堂,傅依备背着一捆柴从学堂门前经过,被朗朗的读书声吸引。傅依备大开眼界,认为这是世界上最美妙的音乐,于是也吵着要去上学。母亲偷偷抹眼泪,父亲深知没有文化的痛苦,狠狠心卖掉了一家人的口粮,将儿子送进了学堂。
傅依备小时候顽皮机灵,小名叫“红辣椒”。进了学堂后,他格外珍惜,勤学苦读能言会道。湘北农村有个习俗,逢年过节要耍狮子讨彩头,小小年纪的傅依备常常到人家屋里赞狮子,弄一点零花钱。
当地有一个屠夫,趋炎附势,家资颇丰。他一边巴结日本人当汉奸,一边又敷衍国民党的便衣队。老百姓都很鄙夷他,称他为“玩两条蛇”。有一次,家里来了客人,父亲嘱托傅依备去剁肉,不料回来后发觉被屠夫杀了秤。
这一年过春节,傅依备和小伙伴们扎了一头狮子,到处玩耍。狮子耍到了屠夫家,傅依备决心讥讽一番。狮子一耍完,傅依备不假思索地“赞”起来:“狮子进门滚几滚,今晚特此来贺屠凳。打的打、吹的吹,架子猪崽吹成大肉猪。大刀磨得快,小刀磨得尖。有钱之人来剁肉,十八两称又足,还要下面塞板油。无钱之人来剁肉,十六两称不足,还要在下面塞骨头。是我的狮子耍过身,高山打鼓远传名。”众人哄堂大笑,屠夫面红耳赤,气得大骂,又无可奈何。
1940年春天,国民政府下属的赈济委员会在湘北沦陷区收留失学儿童,渴望学习的傅依各知道后吵着要去。因为路途遥远,母亲舍不得,但在他的一再要求下,父亲硬着心肠送他去报了名。就这样,傅依备去了湖南衡山南岳难童教养所读书。
难童学校的学习与生活非常艰辛,磨炼了傅依备的心智。
据傅依备回忆,难童们在南岳大庙一楼上课,二楼睡觉。上课的条件艰苦,缺少纸笔;每个孩子的脖子上挂一块小木板,将黄泥巴搓成的粉笔晒干后,就在小木板上写字。日寇的飞机经常偷袭,警报一拉响,老师立即组织学生疏散,难童们就在大树下面上课。当时的小学语文教材有一篇文章,题为“全国人民大团结,齐心协力打东洋”,内容是:“大树下面是课堂,不用高楼和洋房,不管工农兵学商,不管汉满蒙回藏,全国人民团结紧,齐心合力打东洋。把东洋鬼子打倒,中华民族放光芒。”
教养所里有不少来自沦陷区的老师,他们给难童们讲爱国诗人屈原在汨罗江与邪恶势力以死抗争的故事,教孩子们背诵范仲淹的千古名句。傅依备第一次懂得学习文化的重要性,明白没有知识没有科技,国家就要受穷、挨打的道理。聪明的傅依备如饥似渴地读书,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受到老师们的喜爱。
教养所管理不善,又缺医少药,一些学生病死、饿死,甚至尸体腐烂发臭都无人过问。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傅依备坚持学习了3年。
72岁的傅治龙是傅依备的侄子,他向笔者讲了一个战乱之时“父子相见不相识”的故事。
1943年上半年,傅依备从南岳难童教养所第一次回家。他顺着粤汉铁路北上,一路上风餐露宿,走走停停,十几天后终于到了新墙境内。这时太阳快落山了,傅依备孤零零一个人,又饥又渴,快到家门口时竟然迷了路。原来,中国军队为了抵御日寇南下进攻长沙,发动民众抗日,“化路为田,犁田灌水”,以阻止日寇的辎重部队前行。
傅依备转来转去,看见路边上有两个人在田边车水,心中一喜,连忙走过去向其中一个老者打听:“借问一下老人家,这是什么地方啊?”
“这是岭上傅屋场,小后生你找谁呢?”
“我找傅时贤。”
老者正是傅时贤,另外一人是傅依备的哥哥。
傅时贤大惊,定睛一看,眼前这个骨瘦如柴、蓬头垢面的孩子竟然是自己的儿子傅依备。
傅时贤丢下水车,不顾身上的泥水,上前一把搂住傅依备:“儿呀,让你受苦了!”父子3人抱作一团,失声痛哭。
1944年5月,日寇发动第四次湘北会战后,中国军队一路后撤。难童教养所的老师带着孩子们随着难民逃难。途经桂林、柳州、宜山逃到河池时,逃难的队伍被冲散了,孩子们只能各自逃命。傅依备和同学赵完璞相依为命,赵完璞背着一床棉被,傅依备背着破席子和一个煮饭的铁皮桶,随着难民人流盲目地向前蠕动。途经都匀时,恰遇日寇放火烧城。在混乱的人群中,傅依备和他唯一的同伴赵完璞也走散了,孤零零地跟着难民继续前行。辗转几天后,傅依备终于到达贵州的贵定,遇到了收留教养所难童的人。此时,从湖南出发时的2000多个孩子只剩下300多个了,傅依备成了这次大逃难活下来的少数幸运儿之一。在贵阳逗留数天后,几辆卡车把他们送到了重庆赈济委员会所在地。不久,赈济委员会把他们分配到巴县第二儿童教养院。
到了重庆,傅依备以同等学力考进了江津的国立九中。当时,国立九中学费和食宿全部公费,但是书籍和文具需要自己解决。傅依备举目无亲,和沦陷区的家人已失去联系,没有任何经济来源。怎么办?没有书,他就在课堂上拼命记笔记,课后再借别人的书来抄。在所学的几门课程中,最困难的是英文,当时他连英文字母都不认得,抄写与听课就更困难了。抗战胜利后,国立九中撤回安徽,傅依备转入重庆市二中。由于刻苦学习,成绩优异,多次被评为模范生。1948年,傅依备中学毕业,考入当时很著名的公费学校中央工业专科学校,就读化工专业。位于重庆的中央工业专科学校1950年更名为西南工业专科学校。1953年院系调整时撤销,部分并入四川大学。
解放后,傅依备多次报名参加军干校,但长期的营养不良使他骨瘦如柴,体重才80多斤,体检时体重这一关都没通过。解放初期,虽然生活远未脱离困境,但傅依备努力学习,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增长了才干,这使他后来在做人处事和思考问题等方面受益匪浅。由于表现优秀,1952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重庆求学的日子,傅依备整个冬季只穿一条单裤,没有棉衣和袜子,一年四季光脚穿着草鞋或麻窝窝,即使是这些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衣物也都是好心的同学送的。1952年,学校来了一批调干生,见傅依备衣着单薄,就凑钱为他买了一件棉袄。这件棉袄在他毕业分配后还帮上了大忙,为他抵御住了东北的严寒。
赴苏留学,结缘核技术
1953年,傅依备从四川化工学院毕业,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长春综合--研究所(现为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从事钻探泥浆的科学技术研究。一年后,组织上动员傅依备参加留苏考试。报名的人数不少,但最后考取的全所仅傅依备一人。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各方面急需人才,开始所里要他学习人造纤维专业,1955年出国时又要求他改学金属腐蚀专业。
1955年秋,傅依备告别了新婚的妻子,到苏联列宁格勒大学化学系读研究生。1956年春,根据中国政府与苏联的协议,苏方对我国开放了一批保密专业。中国政府决定从当时留苏学生中抽调一批在读研究生和大学生改读保密专业。品学兼优的傅依备被抽调到列宁格勒苏维埃工学院学习核化工、核燃料后处理工艺专业。傅依备对所谓的核物理、放射化学、核燃料后处理工艺学的名称闻所未闻,一些专业名词也很生疏。面对语言和专业的困难,傅依备要重新学习基础课和专业课。他知道原子能技术对祖国太重要了,于是他暗下决心:为了祖国的繁荣强大,再大的困难也要顶下来。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他终于通过了副博士研究生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考试,进入研究生论文阶段。
毕竟傅依备的基础薄弱,专业知识要从头学习,加上语言困难,比起其他同学来说,他必须加倍努力。从早上8点到晚上10点,除吃午饭外他都泡在实验室。每天都是最早一个进来,最后一个离开,寒暑假也不例外。傅依备的论文题目是“汞阴极法分离放射性同位素”。当时的相关文献报道用这种方法只能提取有稳定二价的稀土元素。傅依备从建立方法和实验装置开始,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和挫折,终于走出了困境,摸清了规律,采用锂汞齐的技术,实现了没有稳定二价的稀土元素的提取和分离,同时对方法的机理进行了探索。之后,傅依备在当时苏联的权威杂志《放射化学》上发表了7篇论文。1960年5月,傅依备通过了论文答辩,获得了副博士学位。从此,他与核技术结下了毕生之缘。
铸基石,献身国防无怨无悔
1960年,傅依备学成归国,被分配到清华大学工程化学系任教研室副主任。1963年春节前夕,他接到了调二机部第九研究所(即后来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工作的通知。当傅依备得知九所是核武器研制单位后,心情十分激动。作为党和人民一手培养出来的科技工作者,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为这个关系到国家安危的事业添砖加瓦,是他毕生的愿望与追求。傅依备没有丝毫犹豫,义无反顾离开了条件优越的清华大学,奔赴四川大山沟。
调到九所后,傅依备的第一个任务是参加并负责钋-铍中子源的研究。开始时,整个研究工作都是在用油毛毡做屋顶,条件极其简陋的工棚里进行,冬天冰冷,夏天燥热。只有自制的简单的手套箱,密封性差。当时的实验室没有放射性下水排水口,废水只能贮存在工棚里,剂量很高。然而,傅依备等人谁也没有顾及自己的安危,最终钋的提取分离研究取得创新成果。由于长期劳累,傅依备患了伤寒。1964年10月16日,当躺在医院里听到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的消息后,傅依备激动不已,根本就躺不住了。11月上旬,傅依备接到实验部的电报,他的伤寒病还没有完全好,就立即动身去二二一厂参加回收样品的分析工作。王方定、徐鸿桂、傅依备等3人组成了任务指挥组,由傅依备牵头,研究确定了样品溶解、萃取分离和离子交换分离的流程和工艺。第一次接受这样的任务,条件差、困难大,在半个多月的时间里,全组同志夜以继日地工作,通过刻苦钻研,终于解决了从核爆回收样品中分离铀、钚、钼-99等核素的工艺流程和测量技术中的问题,于12月1日报出了首次核试验产品的总裂变威力数据。
1968年春天,傅依备的妻子谢冬心带着3个孩子从北京来到了四川的大山沟,一家5口人终于团聚在了一间15平方米的房子里。11月,傅依备被戴上了“漏网大右派、国民党残渣余孽、大个人野心家和现行反革命分子”罪名,遭到非法关押。在长达9个月的非法关押期间,刚到山沟不久的傅依各的爱人谢冬心带着3个孩子接受审查,承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但她依然坚信丈夫的品格,坚信党的政策不动摇。1969年8月,傅依备被无条件释放。
1975年7月,傅依备担任二所副所长。二所开始全面承担核武器试验的研制任务,包括产品加工、核试验近区物理测试和放化测试等。
1975年9月9日,傅依备担任二所某次核试验现场指挥。当广播里发出“起爆”声时,整个南山晃动几下,接着南山洞口升起的“云雾”不断扩大,3分钟后传出试验成功的喜讯。过了5分钟,指挥部命令有关人员进入现场取样。有关人员进入洞口的“云雾”中后,虽是大白天却看不见阳光,地面被蒙上了一层灰白色的粉尘,洞口山石突然坍塌,巨大的声响连成一片,取样间被埋在了乱石深处,电源也被截断,第一次取样失败。
关键时刻,傅依各主动请战,他和队员们穿上防毒衣,乘卡车带着发动机直往洞口开去。洞里一片漆黑,夹带着粉尘的狂风呼啸而来,山石坍塌隆隆作响,令人恐怖。傅依备同队员们不顾生命危险,在预备洞口冒着有害气体中毒和窒息的危险,快速地取了两瓶气体样品,立即送到了实验室,保证了测试数据的需要。这一次,尽管傅依备和队友们遭受到大剂量辐射,但他高兴地说:“只要能取到满意的样品,受辐射也值得!”
宏观参数是核技术的重要基础之一。由于“文革”的干扰,到1975年,二所宏观参数的研究几乎全部停顿。傅依备担任副所长后,花大力气整顿、恢复和发展了宏观参数的研究工作。他力排众议,创立了二〇四室,制订了具体规划,建立了研究组。1979年,二所与美国差不多同时进行了14mev中子在大体积球体中造氚率测量。接着又先后完成了14mev中子在贫化铀内裂变率、对球体的穿透率和泄露中子谱等重要“基准”实验,取得了一批重要数据。
1991年2月,傅依备离开二所,担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委副主任。从此,傅依备在新的岗位上为谋划全院的长远发展和青年骨干的培养,又开始了新的征程。
由于傅依备在核工业技术上取得的突出成就,他先后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等4项奖励。1989年,傅依备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2001年,傅依备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3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奖金。
傅依备在取得丰硕的科研成果的同时,时刻不忘养育自己的故乡,关注家乡的发展。傅依备带着妻儿回过岭上傅屋场数次,每次都是匆匆来去,从不张扬。每次回来,傅依备都要到父母亲的坟墓前祭拜,他想起双亲当年的谆谆教诲,不禁潸然泪下。近些年来,他为老家修路办学、扶贫济困先后捐资1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