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近视的原因说明文

2024-08-23

青少年近视的原因说明文(通用13篇)

1.青少年近视的原因说明文 篇一

近视,是眼睛看不清远物、却看清近物的症状。在屈光静止的前提下,远处的物体不能在视网膜汇聚,而在视网膜之前形成焦点,因而造成视觉变形,导致远方的物体模糊不清。近视分屈光和轴性两类。其中屈光近视最为严重。屈光近视可达到600度以上,即高度近视。

疾病:相当数量的患者曾患过麻疹、百日咳等传染病,这些患者大多出现眼球膨大,而眼球处于膨大状态时,眼球的屈光度下降,视力减弱。

噪音:有关专家的研究表明,当音响强度在90分贝以上时,眼底视网膜中视杆细胞区别光亮度的敏感性开始下降,识别弱光反应的时间延长,超过45分贝时,40%的人瞳孔散大,达到115分贝时,眼睛对光亮度的适应性下降20%,同时伴有色觉能力削弱。

矿物元素不足:医学研究表明,钙、铬等矿物元素是保证青少年视力正常的一个重要条件,钙元素在维持眼晶体正常压力,铬元素在保持眼睛屈光度等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要提醒注意的是,加工过细的米、面,会丧失80%的铬元素,故意吃一些粗粮有益于视力健康。

吃甜食太多:甜食为酸性食物,一方面大量消耗体内的钙元素,另一方面升高血糖,改变晶体渗透压,是导致近视眼形成的又一祸根,监督孩子少吃为妙。

5被动吸烟:德国专家发现,烟草中含有一种毒性较强的氰化物,它在人体内积存到一定程度,可造成中毒性弱视。而青少年的眼球正处于发育期,对烟草中的有害物更为敏感。

6睡眠不足:10—13岁是近视眼形成的高峰期。此年龄段的孩子若睡眠不足,交感与副交感神经功能失去平衡,造成眼睫状肌的调节功能紊乱,故保证每晚睡足9—11小时,有保护视力的作用。

2.青少年近视的原因说明文 篇二

1 户外活动与近视的关系

1.1 流行病学研究

许多流行病学调查均发现, 近视儿童的户外活动时间明显低于非近视儿童。早在1993年, Parssinen等[7]就对238名在校学生 (平均年龄10.9岁) 进行了一项为期3 a的随机对照试验, 分析结果发现近视进展最快组与近视进展最慢组的户外活动时间分别为2.5 h/d和3.2 h/d, 且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03) ;在回归模型中, 男生户外活动时间越长, 其近视进展率和最终近视度数就越低, 但是在女生中没有得到这种关联。

随后, 在美国的一项大样本随访研究中, 这一结果得到了证实。Mutti等[8]调查了1991—1996年期间参加奥林达近视队列研究 (orinda longitudinal study of myopia, OLSM) 的366名八年级学生, 对所有参与者使用1%托品酰胺进行散瞳验光, 并将近视标准定义为屈光度<-0.75 D, 结果显示, 近视组、正常视力组、远视组学生每周户外活动时间分别为7.4 h, 9.7 h和9.8 h;作者提出可能的解释: (1) 近视儿童可能因为戴眼镜不方便, 性格更内向而不愿意户外活动; (2) 因为运动确实能增加血流量, 从而影响眼睛的生长。遗憾的是, 这些发现在当时并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 直到2006年Jones等[9]和Rose等[10]在视觉与眼科学研究协会 (association for research in vision and ophthalmology, ARVO) 年会上报告了这些研究结果, 才激发了人们应用这一发现来预防近视的兴趣。

随后Jones等[11]对1 038名8~9岁的三年级小学生进行了为期5 a的随访研究, 近视学生和非近视学生每周户外活动时间分别为 (7.98±6.54) h, (11.65±6.97) h,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此外, 还综合分析了户外活动和父母近视两个因素, 发现由于父母近视情况的不同, 其户外活动时间的保护作用存在差异。由此可见, 近视的发生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随后的一个队列研究显示, 早在近视发生前4 a, 近视组和非近视组学生每周户外活动时间就出现了显著差异, 近视组平均每周少1.1~1.8 h[12]。

2008年Rose等[13]比较了悉尼和新加坡两地6~7岁华裔儿童近视患病率, 结果发现, 悉尼儿童近视患病率仅为3.3%, 远远低于新加坡的29.1%;而悉尼儿童户外活动时间 (13.75 h/周) 远远超过新加坡儿童 (3.05 h/周) 。同年, Rose等[14]还分析了悉尼51所学校华裔儿童的近视患病率及危险因素, 结果显示长时间的户外活动不仅可以减缓近视进展, 还可减少长时间视近作业和父母近视所导致的近视风险, 而室内活动与近视无相关性 (P=0.9) 。此后, 一项队列研究分别研究了户外活动时间和体育活动时间与近视发生的关系, 结果表明, 户外活动时间是近视发生的影响因素, 不受体力活动程度的影响[15]。进一步佐证了户外活动对近视的保护作用是“户外”而不是“活动”本身。

2013年, Guo等[16]在北京市一年级和四年级的小学生中进行了一项横断面调查, 目的是评估户外活动时间、眼生物学参数和近视的关系;多因素分析结果发现, 眼轴长和更少的户外活动时间明显相关 (P=0.001) , 户外活动时间越长的孩子其近视发生的概率越低 (OR=0.32) 。

1.2 人群干预研究

迄今为止, 鲜有人群干预研究评价增加户外活动时间预防近视效果的。最早的一篇报道为易军晖等[5]在2007年开展的小样本干预试验, 将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41人, 控制环境因素, 规定近距离工作时间30 h/周, 户外活动时间14~15 h/周;对照组39人, 不给予特殊干预。每隔6个月给予1%阿托品眼膏涂双眼3 d后, 由专人进行视网膜检影测定屈光度。2 a后由专人进行问卷调查户外活动情况。结果显示, 每周户外活动时间观察组为 (13.7±2.5) h, 对照组为 (6.2±1.2) h,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观察组儿童的年平均屈光度进展度数为 (0.38±0.15) D, 明显低于对照组 (0.52±0.19) D,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为进一步研究增加户外活动时间这一干预方法在学校实施的可行性, Morgan等[6]在广州进行了大范围的户外活动干预实验。实验开始前进行学校间的视力匹配, 同时做到对照组和干预组的随机分组, 所有一年级 (6~7岁) 学生均纳入研究。在对照学校, 孩子正常作息;在干预学校, 孩子放学后增加1节有组织的户外活动课。2 a之后, 对照组屈光度进展度数为 (0.86±0.77) D, 干预组为 (0.75±0.69) D (P<0.01) , 两组间眼轴长度的变化同样有区别 (0.61±0.35 mm, 0.59±0.33 mm, P<0.05) 。干预1 a后和2 a后, 对照组和干预组近视患病率分别从基线时的4.3%, 3.5%增加到12.6%, 9.0%和25.2%, 20.7%。该研究结果肯定了增加户外活动时间预防近视这一干预措施的效果, 但是效果微弱。

最新的一项干预试验为2013年吴佩昌等[4]在台湾南部郊区2所邻近学校所进行的前瞻性干预研究。研究对象为2所学校的一~五年级学生, 其中干预学校采用课间关灯、清空教室等方法鼓励学生课间户外活动, 对照学校课间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干预1 a后结果显示, 干预组新发近视率 (8.41%) 明显低于对照组 (17.65%) (P<0.01) , 近视进展 (-0.25 D/a) 也明显低于对照组 (-0.38D/a) (P=0.029) 。多因素分析结果发现, 只有在非近视者中干预措施是近视进展的保护因素 (P=0.02) 。因此认为, 户外活动能够减缓近视进展速度, 且这一作用在非近视者中效果更明显。

1.3 保护作用的量化分析

2012年Sherwin等[17]对最近20 a关于户外活动时间和近视研究的文献首次进行了Meta分析和系统综述, 分析结果显示, 在控制了潜在混杂因素后, 每周户外活动时间每增加1h, 近视概率下降2%。队列研究的数据表明, 如果每周户外活动时间从0~5 h增加到14 h, 近视概率几乎减少1/3[11]。悉尼近视研究 (Sydney myopia study) 的横断面数据分析表明, 在12岁时, 高水平视近作业且低水平户外活动组发生近视的风险是低水平视近作业且高水平户外活动组的2.6倍 (95%CI=1.2~6.0) [14]。在随后的5~6 a随访研究中, 研究对象6岁时和12岁时高水平视近作业且低水平户外活动组其在12岁和17岁时发生近视的风险是6岁时和12岁时低水平视近作业且高水平户外活动组的15.9倍 (95%CI=3.45~73.40) 和5.1倍 (95%CI=1.91~13.45) [18]。

1.4 户外活动与近视发生发展无关联的研究

虽然大多数研究都报道了户外活动时间对近视进展具有保护作用, 也有少数研究并没有发现这种关联。2009年我国的一项在校学生研究就没发现这种保护作用[19], 但是这项研究的研究对象绝大多数都是近视者 (>80%) , 其户外活动时间少 (每周户外活动时间只有6.1 h) 。而那些发现户外活动具有明显保护作用的研究, 非近视孩子每周户外活动时间超过了10 h。表明每周户外活动时间对近视进展的影响作用可能存在一个阈值。

2010年新加坡一项华裔学龄前儿童的研究结果也没有发现户外活动时间与近视的关联[20]。然而, 他们的研究对象年龄较小, 近视患病率较低, 户外活动时间也可能没有达到阈值。虽然这个年龄段学生户外活动时间的差异与近视无关联, 却影响了学龄前和早期在校年龄段儿童的等效球镜度数, 而这一点非常重要, 因为童年期屈光状态是随后近视进展的主要预测因素。对将来开展学龄前的户外活动时间是否会与随后童年期或青春期的近视进展有关的队列研究具有重要提示作用。

新加坡早期的两项研究也没有发现户外活动时间与近视的关联[21,22,23]。然而, 最近的许多研究在采用了悉尼近视研究 (Sydney myopia study) 的调查问卷后都发现了户外活动时间对近视发生发展的显著作用[24]。提示使用不同的户外活动调查问卷, 也可能是研究发现户外活动与近视是否关联的原因。

丹麦一项大学生的研究结果发现, 体育活动和近视进展呈负相关[25]。但这一结果未必与户外活动对近视具有保护作用的观点相冲突, 因为鉴于目前的证据, 保护作用可能是由于户外活动时间的增加, 而不是体育活动本身。

2 户外活动对近视具有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

研究者提出了许多可能的假说来解释户外活动对近视的保护作用, 其中一个简单的解释就是光照强度的不同。室外环境与室内环境光照条件差别很大。室外光线还包括紫外线, 这与室内光谱组成也有很大差别。

除此以外, 室外环境的视野更为宽广, 而且远距离视觉对眼的调节要求更低[26]。也有可能是室外更高水平的光照能够引起瞳孔收缩, 增加聚焦深度, 减少视物模糊, 或者是由于更远的视物距离减少的调节能够减缓眼轴伸长。也有研究者认为, 可能与阳光能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产生有关。有关研究结果显示, 在校正了不同的食物摄入后, 近视者血液维生素D的水平比非近视者低[27], 且近视者和非近视者维生素D受体存在不同的基因多态性[28]。最后, 因为孩子在户外时往往更活跃, 体力活动也可能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在所有这些可能的假说中, Rose等[14]认为室外环境更强的光照条件是其中最有可能的原因, 因为光照能够刺激视网膜多巴胺的释放, 而该物质能够阻止眼球伸长[29]———这是近视发展的结构基础, 并且户外活动的这种保护作用能够被多巴胺抑制剂螺环丁苯所阻断[30]。我们将此假说称为“光—多巴胺”假说。

已经有很多研究证据支持了视网膜多巴胺和近视之间的关联性[31]。视网膜多巴胺的合成和释放速度白天高, 夜晚低, 并且这一节律受光照调节。Cohen等[32]进行的一项动物实验结果表明, 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 视网膜多巴胺的释放速度几乎呈对数线性增加[32]。此外, 无论是形觉剥夺性近视还是负镜诱导性近视, 视网膜多巴胺水平均显著下降。通过玻璃体内注射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来模拟视网膜高多巴胺水平, 可以抑制实验性近视的进展[29]。所有这些证据都表明, 多巴胺在调节眼睛生长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光—多巴胺”假说已经在动物实验中得到证实。在小鸡中, 与那些饲养在常规实验室光照条件 (500lx) 下的小鸡相比, 每天暴露于高光照水平 (15 000 lx) 5 h, 能显著减缓形觉剥夺性近视的进展速度[33]。在树鼩中也发现了相似的研究结果, 连续11 d每天 (7.75 h) 暴露于16 000 lx光照条件下能显著减缓形觉剥夺性近视和负镜诱导性近视的进展速度[34] (分别为44%和39%) 。Smith等[35]研究结果表明, 在恒河猴中, 暴露于高光照水平能显著减缓形觉剥夺性近视的进展, 但没有发现其对负镜诱导性近视的影响[36]。值得注意的是, 实验条件下能够抑制近视进展的光照水平和暴露时间都在人类环境的可能范围内。

值得注意的是, 如果每天只是去除眼罩使小鸡暴露于常规实验室光照条件下15 min, 就能显著减少形觉剥夺性近视的产生[37], 并且这种保护作用随着去除眼罩时所暴露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33]。事实上, 饲养在光—暗周期下的小鸡其正常的屈光发展取决于光照水平[38], 因为饲养在低光照水平 (50 lx) 下的小鸡, 90 d后出现了显著近视。表明长期接触低强度的光照可能会破坏眼睛的生长调控机制, 但是在人类中, 这并不是孩子通常会暴露的环境。

综上所述, 有大量的证据支持“光—多巴胺”假说, 但是证据并不完全一致, 因为在小鸡、树鼩和猴子中, 明亮的光线能减缓形觉剥夺性近视的进展速度, 在小鸡和树鼩中能减缓负镜诱导性近视的进展速度, 但是在猴子中作用有限, 而猴子通常被认为是与人类近视更接近的模型。

3 户外活动时间的评估和量化

如何准确量化孩子的户外活动时间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最初的研究都是使用调查问卷, 有些问卷内容只是有几个简单的询问户外活动时间的条目。也有一些比较复杂的调查问卷, 比如悉尼近视研究中所设计的问卷就包含了多个复杂条目:户外活动时间和室内活动时间, 户外运动时间和室内运动时间。

迄今为止, 还没有问卷能得到很好的信、效度评价, 但这些问卷为户外活动时间在近视病因学中的研究提供了一致的证据, 表明这些问卷具有很好的效力。

French等[39]在2个不同年龄队列的5 a随访研究中使用了原始的悉尼近视研究问卷, 结果显示, 2个队列中的研究对象在12岁时对问卷中关于活动/运动方面的回答结果很相似, 表明问卷的可重复性较好。然而, 仍需要进一步的工作来验证其效度。专注于量化户外活动时间和视近作业的世界卫生工作小组也设计了一个新的调查问卷, 问卷中增加了关于家庭作业和参加辅导班的条目。该问卷在全球多个地区的国家进行了使用, 近视患病率高的地区与近视患病率低的地区相比, 问卷的调查结果相差很大。进一步表明通过问卷得到的结果是可重复的, 其发现户外活动时间对近视进展作用的效力很大。

然而, 为了更精确地识别暴露, 尤其是在干预实验中, 问卷需要更客观的措施来验证它的效度, 比如使用可携带的检测器如HOBO测光表连续多天收集光照强度的数据。Dharani等[40]对日记法和便携式测光表两种测量户外活动时间的方法进行了比较, 将测光表获得数据中光照强度大于1 000 lx的时间定义为户外活动时间。结果表明, 在校期间, 日记法获得的平均户外活动时间 (5.44 h/周) 比测光表获得的时间 (7.08 h/周) 少很多,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3) , 学校放假期间 (7.91, 9.81 h) 两者所测的户外活动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169) , 无论是在校期间还是放假期间两者所测户外活动时间之间的相关系数都很小。笔者认为, 结果的不同可能是因为日记法所记录的数据缺乏准确性或者是室内外光照强度没有一个明确的划分值。

另一种形式的客观测量是广泛应用于维生素D和防晒研究中的紫外线辐照计[41,42], 虽然紫外线暴露不是户外活动具有保护作用的重要原因, 但是紫外线暴露可以用来客观的测量室外日光暴露。目前可用的紫外线检测器可以连续收集若干天的累积暴露。

总之, 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显示, 户外活动时间越多的儿童, 其近视的可能性越小。探究户外活动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 其中光—多巴胺假说最有可能, 并且获取了许多动物实验的证据。但无论流行病学研究还是动物实验病因机制研究, 尚存在相互矛盾的结果, 需要人们不断进行探索。与此同时, 研制户外活动量化评价方法尽管面临诸多挑战, 但仍可为研究户外活动与学生近视关联提供新的工具。

3.防治青少年近视要注意的问题 篇三

一、用眼习惯不良是造成近视的主要原因

青少年近视的发病原因,一向有争论。有人认为由遗传因素决定,也有人认为是后天的近距离作业引起,尤其与不注意用眼卫生有很大关系。我们在1961年共调查了大、中、小学生3206人,对其中的2127人的用眼习惯、照明以及遗传因素等作了统计。结果表明,用眼习惯的确当与否,对近视的发病影响最明显。如持续阅读时间长者较短者的发病率高约6倍,课间不休息者比休息者高5倍,照明不足的比照明充足的高近2倍。此类近视人数较多,度数很少超过6.00度。但是,少数发病早、度数深,并合并眼底病变,视力常不能矫正至正常者,多有遗传因素。

二、年级愈高,近视人数增加愈快

我们对两班中学生四年前后的近视情况作了对比,发现近视发展速度非常快,几乎接近8倍,且度数加深得很多。1980年检查大、中、小学生3764人,视力不良者823人,占21.6%。其中小学生实验1877人,视力不良者230人,占12.3%;初中生606人视力不良131人,占21.7%,高中生281人中80人,占28.5%;大学生1031人中382人,占37.1%。随着学习阶段上升,视力不良者不仅数量增多,而程且度也较重。其屈光情况以近视类最多,占84.6%,远视类占14.7%。

三、假性近视的问题

对假性近视问题,国内有不同看法。本来假性近视指远视或正视眼,因调节痉挛表现似近视者’但现在很多人把经雾视、散瞳等后,视力有进步者概称为假性近视,这实际上是把真假混合性近视包括在假近视中了。我们用雾视法、小瞳孔检影、散瞳检影三种方法同时对283人作了与原视力的对比检查。发现行雾视法后视力进步者占56%,散瞳检影证明的假性近视与真假混合性近视则共占62.5%。二者比较,虽然散瞳检影的阳性率较高,并能通过与小瞳检影相差的度数,得知假性近视的度数,但其方法难于掌握而且费时。故我们仍向学校保健老师和校医们推荐雾视法,这种方法检查假性近视和真假混合性近视,简便安全,既可诊断又能治疗,值得试用。

四、配眼镜要防止过度矫正

假性近视不宜配镜;对真假混合性的,也要尽量配低度矫正镜片,不可把假性部分也配上去。例如真性近视(一)1.50度,假性部分(一)0.50度,则只能配(一)1.50度,不能配(一)2.00度。配镜时,家长及学生不要片面追求配到1.6视力,视力如能看到1.0,大概已够用了。这样在看书时,可以少调节而不易感到眼疲劳。否则过度矫正变成人工远视眼,阅读时易疲劳,甚至眼痛、头痛,更加快近视的发展,造成恶性循环,这是笔者经常遇到的、当前配镜中的一个相当普遍的问题,希望引起家长、学生、验光配镜人员等有关方面注意,必要时可作散瞳检影验光。

4.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的原因 篇四

据专家介绍,12岁到18岁是青少年近视的高发期,主要原因如下:

学生学习课业负担过重,近距离用眼时间过长,加上在用眼时不注意姿势或休息,甚至整夜读书,对眼睛的损害较大,时间长了,眼睛发展成近视。

随着电子游戏机的盛行、计算机的普及、网络信息的发展,中小学生长时间玩游戏机、上网、看电视等也是导致近视发生的原因。

视野的开阔与否也会影响青少年的视力,根据调查,发现住房密集、视野较差的老城区青少年的近视率是新城区的一倍。

另有研究表明,人们日常试用的交流电光源,如日光灯、台灯、电脑、电视机等,由于电压大小不断改变,常有明暗交替的现象,这种闪光现象称为频闪。交流电源的低频频闪对人的眼睛有较强的刺激伤害,长时间在这种光源下看书、学习、工作,会造成眼干、眼痛、视觉错觉和眼疲劳等。因此,现代电视、电脑、点灯等电光物体的频闪,也可能是造成青少年近视居高不下的罪魁祸首之一。

5.青少年预防近视的重要阶段 篇五

第一个阶段,3-6岁。这个时期,是孩子眼部发育过程中最容易出现问题的时候,同时也是治疗斜视的最佳时机,这时候孩子刚上幼儿园,课程不会太多,相对比较轻松,所以,建议早发现,早治疗。

第二个阶段,12岁。据相关部门调查,12岁以后近视的概率是12岁以前的两倍,在12岁以前,即使是散瞳测试的近视也是真假难辨,所以家长朋友们在孩子12岁的时候要特别注意。

第三个阶段,20岁。这个时候孩子的视力已经发育基本稳定了,如果近视度数不是太高的话,是不会影响到以后的生活的,就可以去眼镜店配一副适合自己的眼镜了。

6.关于青少年近视的演讲稿 篇六

关于青少年近视的演讲稿1

大家好:

如今社会上很多未成年学生视力下降,纷纷带上眼镜,而戴眼镜即不美观又不方便,同时眼睛的不好也是疾病的一种表现,所以,我们要加强措施,保护好我们的眼睛。

首先,看电视、玩电脑要给自己定个时间,没完没了,眼睛盯着眨都不眨,久之,眼睛自然会受到影响。而且还要注意电视有的屏道模糊不清,千万别看。电脑动漫游戏色彩鲜明、变化快,更容易伤害眼睛,尽量不玩。

写作业时,注意姿势,背要直,眼睛与书本要有一尺距离,头千万别埋到书本中去了。看书、写字时间不要太长,半小时就让眼睛放松一下,闭眼休息会儿,再向外跳望一两分钟。如果能够经常出门,接触大自然,望望青山绿水,对眼睛就更有好处了。

现在我们这些学生除了写学校老师布置的作业外,有的学生还要做家长给他们布置的作业,不仅让我们精神得不到放松,还使我们的眼睛受到伤害。试想,没完没了的做作业,眼睛老是盯着课本,做久了,姿式不知不觉也不正了,因为抢着完成任务,谁还记得隔段时间“远眺”一次呢?我认为做家长的也要注意这一点。你虽然也不希望我们近视,并且也在积极想办法,如滴眼睛水、校正视力等,但我认为“减负”才是最重要的。

同学们,老师们,家长们,眼睛是我们人体一个重要的器官,眼睛不好世界便对于我们是一片黑暗,并且也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不方便,所以,让我们一起保护好我们的眼睛吧。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关于青少年近视的演讲稿2

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同学们,当我们抬起头注视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你们有没有想过:是什么让我们看到了这激动人心的情景?对,是我们的眼睛!

当你牵着爸爸妈妈的手,漫步在林荫小路,观看两边绿草如茵,鲜花盛开时,当你坐在教室里读书、看黑板,看老师的眼睛索取知识时,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幸运的呢?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我们每个人小时候都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拥有过夏夜繁星闪烁的天空。可是渐渐地,由于读写姿势不当,用眼过度,许多人的视力不断地下降,蓝天不再明净,繁星变得一片朦胧。有资料显示,我国眼睛不好的人数居然仅次于世界第一的日本,因此也被称为“中国眼”。我国的盲人达到了500万,占全世界盲人总数的18%;而且每年约有45万人失明,这意味着几乎每分钟就会出现一例新的盲人。我国的近视人数达到了1000万。保护视力刻不容缓,我呼吁:为了你能继续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为了你能拥有更明净的天空,每一位同学都要把爱护眼睛、保护视力的信念牢记心中,都要把爱护眼睛的要求落实到自己的日常行为中。为此,我建议大家做到如下几点:

一、认真准确做好眼保健操,注意眼睛卫生。

二、养成良好的读书写字习惯,读写姿势要端正,背部要伸直,颈部保持直立,做到“三个一”,眼离书本一尺,手距笔尖一寸,胸离课桌一拳。

三、“三不”:不躺着看书,不在行进中看书,不在光线暗弱或过强的地方看书、写字。

四、看电视和操作电脑时,要保持一定用眼距离和坐姿的端正。

五、保证充足的睡眠。充足的睡眠是消除疲劳,恢复学习能力的重要原因,也是保持身体健康的主要因素。

六、多做户外运动,经常远眺,使眼睛得到休息,调节视力,解除疲劳。

七、不偏食,多吃奶制品、鱼蛋、肉等,少吃糖果和含糖高的食品,合理的安排我们的饮食结构,从饮食中获取充分的营养物质。多吃蔬菜,尤其是胡萝卜等含多种维生素的食品。

做到以上几点并不难,只要同学们自觉执行,只要老师们随时提醒,我相信,同学们一定会拥有一双更清澈、更明亮的眼睛,一定会拥有一片更广阔、更明净的天空!为了美好的明天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关于青少年近视的演讲稿3

大家好!

同学们,你们是否知道,当前我国小学生的近视率已达到30%,中学生达到60%,大学生竟达到了80%。根据近年来的跟踪调查与统计,我国的近视率在不断地上升,可见,保护眼睛,预防近视已刻不容缓!因此,今天我讲话的主题就是“保护眼睛,预防近视”。

研究结果表明,不正确用眼,不注意用眼卫生以及饮食不均衡、睡眠不足等都是现代儿童近视率大增的主要原因。

那么同学们要如何保护好自己的眼睛,预防近视的发生呢?在此,我建议大家做到以下几点:

1.要多做些有益眼睛的活动。如多做眼保健操、跑步、做广播操、打球、踢毽子等。每节课间,一定要走出室外,向远处眺望,这样能使眼睛得到休息,调节视力,解除疲劳。

2.读书、写字姿势要端正。眼睛和书本的距离要保持一尺,不要躺在床上看书,也不要在走路时或者在动荡的车厢内看书。

3.不要在光线微弱的地方或强烈的阳光下看书、写字。

4.不要长时间地看电视或者玩电脑和手机。

5.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充足的睡眠是消除疲劳、保持视力的重要因素。

6.要养成不偏食,不挑食的好习惯。多吃一些对视力有益的蔬菜、水果和粗粮,少吃含糖份高的食品。

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一起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继续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吧!

关于青少年近视的演讲稿4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户,我们开车行走、读书认字、下棋打球、欣赏美景等等都要用到眼睛,它带给了我们无限的欢乐与幸福。海伦凯勒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表达了对光明的渴望,可见,我们的眼睛又是多么的重要啊!但是同学们,你们平时意识到眼睛的珍贵了吗?

日前,据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合作开展的防治儿童近视研究项目前期调查显示,我国人口近视发生率为33%,全国近视眼人数已近4亿,达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5倍。而近视高发群体——青少年近视发病率则高达50%至60%,我国是世界上近视发病率的国家之一,近视眼人数世界第一。近视已经成为影响我国人民健康的重要问题。这么高的近视率给同学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多少不便啊!那么,近视眼喜欢找谁呢?

1、饮食习惯不良的人:眼睛发育同样需要营养,如果偏食、挑食尤其是喜欢吃甜食的青少年,营养就会比例失调,诱发近视的机率大幅度增加。因此要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同时应少吃甜食。

2、长时间玩电脑的人:看电视、玩电脑20分钟所造成的眼疲劳程度,约等于近距离阅读一小时。近年来看电视、玩电脑成了易患近视的主要原因。

为了让自己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我们建议大家做到如下几点:

一、认真准确做好眼保健操,注意用眼卫生。

二、养成良好的读书写字习惯,读写姿势要端正,背部颈部保持直立,做到“三个一”:眼离书本一尺远,手距笔尖一寸高,胸离桌子一拳头。

三、“三不”:不躺着看书,不在走路时看书,不在光线暗、弱或过强的地方看书、写字。

四、不要长时间观看电视,操作电脑和玩电子游戏,要保持用眼距离和端正的坐姿。

五、读写看报时间不宜过长,每隔50分钟左右要放松休息一下。要科学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旺盛的精力。

六、要坚持体育锻炼,多做户外运动,经常远眺,使眼睛得到休息,调节视力,消除疲劳。

七、不要偏食,合理安排我们的饮食结构,从饮食中获取充分的营养物质。多吃奶制品、鱼、蛋、肉等,多吃蔬菜,尤其是胡萝卜等含多种维生素的食品,少吃糖果和含糖高的食品。

亲爱的同学们,健康是我们的心愿和快乐,爱护眼睛、科学用眼是爱学习的真正表现,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是我们一生的幸福,拥有健康的眼睛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拥有更多的快乐。让我们从做好每一次眼保健操开始,保护珍贵的眼睛,拥抱更光明的未来!

关于青少年近视的演讲稿5

老师们,同学们:早上好!

眼睛被誉为是心灵的窗口,开车行走、读书认字、识人辨物、畅游网络、下棋打球、欣赏美景等等都要用到眼睛,它带给了我们无数的欢乐与幸福,但是,亲爱的同学们,如果没有一双健康的眼睛,你还能拥有这些幸福吗?

据教育部和卫生部统计,小学生眼疾率达28%,中学生达56%,而到了高中学生眼疾率到85%,保护眼睛,预防近视已刻不容缓!

为了你能继续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每一位同学都要把爱护眼睛、保护视力的信念牢记心中,把爱护眼睛的要求落实到自己的日常行为中。为此,我建议大家做到如下几点:

1、始终保持教室内充足的光线,光线不足时要及时开灯。

2、每天坚持正确到位地做好眼睛保健操,以起到放松眼部肌肉,保护眼睛的作用。

3、养成良好的读书写字习惯,读写姿势要端正,背部要伸直,颈部保持直立,做到“三个一”,也就是眼睛离书本一尺,手指距笔尖一寸,身体与桌子隔一拳。不正确的握笔姿势和不良的读书习惯要随时纠正,走路和乘车时也不要看书,不躺着看书,不在光线过强或过暗的地方看书。看电视和操作电脑时,也要保持一定距离和坐姿的端正。

4、保证充足的睡眠。充足的睡眠是消除疲劳,恢复学习能力的重要原因,也是保持身体健康的主要因素。

5、多做户外运动,每节课间,一定要走出室外,向远处眺望,使眼睛得到休息,调节视力,解除疲劳。

6、平时吃饭不偏食,不挑食,多吃富含维生素a和钙的蔬菜和肉类,尤其是胡萝卜等含多种维生素的食品,少吃糖果和含糖高的食品,合理安排我们的饮食结构,从饮食中获取充分的营养物质。

做到以上6点并不难,只要同学们自觉执行,及时纠正,我相信,同学们一定会拥有一双更清澈、更明亮的眼睛,一定会拥有一片更广阔、更明净的天空!

谢谢大家!

7.青少年近视的原因说明文 篇七

1 流行概况

1.1 青少年近视发病概况

根据2002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 中国在校学生视力不良 (主要为近视) 检出率:小学生26.96%, 初中生53.43%, 高中生72.8%, 大学生77.95%[1]。

1.2 青少年近视地区及城乡差别

吕若然等[2]报道2000年北京学生视力低下患病率为37.69%, 其中城市学生视力低下患病率为45.93%, 农村学生为29.24%。席庆兰等[3]对山东省2000年中小学生视力低下监测, 结果显示:城市为59.54%, 农村为46.10%;其中城市小学生为34.11%, 中学生为76.90%, 农村小学生为26.19%, 中学生为57.82%。林国桢等[4]报道广州市2000年中小学生视力低下患病率为39.09%, 其中城区为47.06%, 农村为31.12%。青少年近视城乡间差别可能与城区学生课业负担和学习压力较农村大有关。

1.3 年龄与青少年近视的关系

近视眼的患病率随着学年或年龄的增加而急剧上升。谭春梅等[5]报道小学生近视眼患病率为12.65%, 初中生为41.35%, 高中生为66.59%, 大学生高达80.64%。于厚贤等[6]对2000年山东省视力调查结果显示:小学生近视率为30.6%, 初中生近视率为65.8%, 高中生为84.9%, 大学生为89.7%。潘斌等[7]对宁波市初中生调查结果为:一年级为67.0%, 二年级为75.34%, 三年级为83.90%。

1.4 性别与青少年近视的关系

吕若然等[2]报道在2000年北京学生视力低下中, 男生视力低下患病率为33.31%, 女生为42.10%。林国桢等[4]调查广州市2000年中小学生视力低下中, 男生患病率为35.31%, 女生患病率为42.87%。女生比男生近视眼发病率高提示除女生发育较早等内在原因外, 可能还与女生学习较为刻苦, 用眼较多, 和体育锻炼较少有关。

2 发病因素

临床观察和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环境因素, 遗传因素及其它因素等是青少年近视眼的重要发病因素。

2.1 环境因素

2.1.1 过度调节与近视发生的关系

柏茂仁等[8]调查发现:小学生每天持续学习时间超过2h, 中学生超过3h, 近视眼发生率明显高于小学生每天持续学习时间少于1h, 中学生少于2h者。说明近视眼与功课较多, 学习时间过长等用眼时间过长具有直接相关性。赵瑾等[9]也发现, 随着年龄的增高, 近视发生率逐年递增, 由一年级的1.72%增长到六年级的43.96%;四至六年级, 学生学习负担加重, 看课外读物的时间延长, 眼处于长时间的调节状态, 近视发生率明显增高, 同时, 用眼时间长的比用眼时间短者发生近视机会明显增高。目前认为, 看近引起近视的主要原因是长时间过度调节。

2.1.2 长时间使用电脑与近视发生的关系

过重的视力负担除了学生作业太多外, 当前, 另一个造成视力负担过重的因素是长时间使用电脑。薛玲等[10]经调查研究发现, 长时间使用电脑上网、打游戏, 会使眼睛干燥、疲劳, 视力下降。原因主要为:学生做完作业后, 上网、打游戏, 会加重他们的视力负荷;青少年处于发育期, 眼球壁的伸展性较大, 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使眼轴发生变化;用电脑时, 时而屏幕, 时而看键盘跳动, 无异在晃动的状态下阅读, 加重眼球运动的负担[11]。看电脑, 是一种高度调节伴随高度辐辏的视近活动, 长时间会使眼轴拉长[12]。

2.1.3 不良学习习惯与近视发生的关系

不良学习习惯包括:边走路边看书, 躺着看书, 眼距书面过近, 1次阅读作业1h以上不休息等。施舒民[13]经调查发现, 这几种不良习惯导致青少年近视眼患病率均显著高于正视学生。

2.2 遗传因素

近视有一定的家族聚集, 具有遗传倾向。双亲都是近视的子女发病率较高, 双亲之一近视者, 子女发病率略低;双亲都无近视的子女近视发病率最低。赵瑾等[9]经家系调查发现, 随着近视度的增高和远视度的降低, 有近视家族史的学生比例呈递增趋势, 即随着近视度的增高, 其遗传倾向增强。文献报道近视的遗传形式可以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也可以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他们经研究发现, 在有近视家族史中, 遗传类型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为主, 占89.90%, 与青少年近视以轻度和中度为主有关。

2.3 其他因素

2.3.1 与微量元素的关系

陈刚等[14]调查结果表明, 近视学生组的血清锌值明显低于正常视力组。人体组织含锌平均0.033%, 而眼球视觉部位含锌高达4%。他们认为机体锌相对缺乏, 不能保证视觉部位营养供给从而引起视力减退, 发生近视。凌天鸿等[15]研究发现, 近视组学生血清钙含量 (2.36mmol/L) , 低于对照组血清钙含量 (2.50mmol/L) 。有资料显示[16,17]血钙减少会影响眼球壁的坚韧性, 导致眼轴延长, 还会引起眼外肌痉挛, 巩膜在眼外肌的长期机械压迫下, 眼轴拉长, 最终引起轴性近视。

2.3.2 与血型的关系

陈静熙[18]通过调查750例大学生ABO血型与近视的关系, 发现O型学生患病率最高, A型学生患病率最低, 表明血型与近视眼患病有关, 其中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望青少年近视眼患病率呈增长趋势, 给人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 高度近视还可引起一系列严重的眼部并发症。本病确切发病基础尚不清楚,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与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关系密切, 眼科医生应积极关注和探讨近视眼的病因, 危险因素, 发生机制及治疗方法等。基础研究者正在试图寻找近视眼的遗传基因。

摘要:近几年来, 人们对青少年近视眼的病因及治疗越来越重视, 本文就近视眼的流行概况、发病因素等流行病学情况做一简要介绍。

8.正确地防治青少年近视眼 篇八

引起青少年视力减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不注意用眼卫生,如阅读、书写的时间过长,姿势不正确,眼睛与书本距离太近,光线昏暗等,故而眼睛过度疲劳,导致功能性近视眼。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假性近视眼。这种近视屈光度如在一300左右,检查时视力低于1.0;应用近视镜片可以矫正到1.0~1.5,使用药物后近视屈光度消失,实质上变为远视或正视。这类近视眼多见于中小学校的青少年学生,发病时间短,远视力波动性很大、时好时坏,但可以防,也可以治,它是当前防治的主要对象。但如果矫治不及时,则会产生器质性变化,成为真性近视眼,到那时视力就难以恢复了。

比较安全可靠、简便易行的治疗这种近视的方法是双眼近雾视法。这是上海眼病防治所最近研究成功的新法,是在六十年代应用远雾视法基础上,又从眼生理性调节力方面进行改进的简便方法,只要视力检查为1.2~1.0到0.9~0.1的学生,在近视读写(一市尺为准)时戴上一副+100~+150度的凸透镜(老光眼镜)即可。它的作用原理在于:一个视力正常的少年看1米远的目标时,眼睛的调节力需要+1度,看1市尺的近目标时,调节力就得增加到+3度,如果让他戴上一副+1.5度的凸透镜,就可以减轻1.5度调节力,而一个具有+2度远视眼的青少年在看远时需要+2度的调节力,看近时就必须作出+2度加3度共5度的较大调节力(这也是远视眼调节紧张的原因)如果在他的眼前戴+2.0度凸透镜,就能减轻眼睛过度调节的负担,这就是预防发生近视的依据;一个-2.0度(-200度)近视眼的青少年在看近时需运用1度的调节力,如在眼前戴上+1.5度凸透镜,不但减轻调节力,还由于有了0.5度的松弛力而活跃了调节机能,这就是增进视力和恢复正常视力的依据。这个防治近视方法在上海几所学校进行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有一所学校从开学即应用此法,至今没有新发病例,近雾视法的优点是。戴着眼镜上课,回家复习功课也戴,既不妨碍学习,又能起预防作用,还可以控制新发病例,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现在,南京市学校中常用的方法则有下列几种:

(1)梅花针疗法。取正光1,正光2(如图)为主穴,风池,内关、大椎为配穴,手持梅花针柄末端,用腕力弹刺,针尖与皮肤表面垂直接触后立即弹起;落针要求准确,每穴叩刺30~50分钟,频率以70~90次/分钟为宜。每日或隔日一次,15次为一疗程,休息2~3周后再进行第二疗程,此法因在眼周进行,有一定危险性,必须手法熟练的医生进行,以策安全。

(2)耳压法:剪0.5厘米大小的胶布,将一粒菜籽或一粒“王不留行”籽(药店有卖)贴在耳壳上的肾、肝、新眼、眼穴位,每天按压8次,每周换胶布2次,

(3)云雾疗法;即配戴老光眼镜进行矫治。视力0.5以上者配戴300度,0.4~0.3者戴450度,0.2以下者戴500度。每天戴30分钟向远处眺望。治愈后每周尚可治疗一次以巩固疗效。

这三种疗法坚持下去都有一定效果。如南京市十二中金索芬校医,三年来用梅花针治592只眼,其中111只眼恢复到1.0以上,375只视力有提高;用耳压法治疗817只眼,157只恢复到1.0以上,470只有提高;用云雾疗法治疗410只眼,105只恢复到1.0以上,233只有提高。人民中学刘明华校医用耳压法加云雾疗法治疗,也证明可提高疗效,缩短疗程。他对47人94只深度近视眼进行治疗,平均值由治疗前的左0.46、右0.38提高到左0.73、右0.67,其中7只恢复到1.5,共治疗10.3次。

9.青少年近视的原因说明文 篇九

一、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健康用眼意识

宣传教育是预防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生的首要环节。各地要充分利用各种传播媒体,开展多层次、多角度的宣传教育,全面普及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和健康用眼知识,营造全社会关心、重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良好氛围。各地卫生计生部门要制订科学规范的近视防控指南,及时发布权威近视防控知识,鼓励广大医务人员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开展近视防控健康教育和科学知识普及。要联合教育部门做好每年全国“爱眼日”主题宣传活动,并组织医务人员深入托幼机构、中小学校指导开展近视防控宣传教育。各地教育部门要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落实每学期至少1次视力健康教育活动,利用广播、宣传栏、家长会、家长信等多种形式,对学生和家长进行用眼健康知识教育,争取家长对学生视力保护工作的支持和配合。鼓励和倡导学生经常参加户外活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特别是乒乓球、羽毛球等有益于眼肌锻炼的体育活动,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减少近距离长时间用眼,减少使用电子视频产品,保证充足睡眠和均衡营养。通过广泛宣传,使科学用眼知识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使儿童及家长不断增强健康用眼意识。

二、注重早期发现,采取有效干预措施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按照《儿童眼及视力保健技术规范》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要求,做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3-6岁儿童视力检查工作,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托幼机构要按照《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要求,定期为幼儿检查视力,发现视力异常的`幼儿,及时告知家长到医疗机构做进一步诊治。各中小学校要按照《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以下简称《防控工作方案》)要求,建立视力定期监测制度,定期检查视力。对有视力下降趋势和轻度近视的学生进行分档管理,有针对性地实施相关措施。卫生计生部门要在教育部门的配合下做好托幼机构、中小学校视力筛查工作,提供专业技术服务与指导。探索建立儿童青少年屈光发育档案,对儿童青少年进行屈光筛查,早期筛查出屈光不正等异常或可疑眼病,早期发现近视的倾向或趋势,制订跟踪干预措施,尽最大努力减少近视特别是高度近视。

三、实施科学教育,营造良好用眼环境

托幼机构要按照《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要求,科学安排一日生活,均衡营养膳食,保证户外活动,注重用眼卫生,保护学龄前儿童视力。各中小学校要按照《防控工作方案》要求,保障各项教学设施和条件(教室、寝室的采光与照明、课桌椅配备、黑板等)符合国家相关文件和标准要求,为学生提供符合用眼卫生要求的学习环境。制订科学的作息制度,按照静动结合、视近与视远交替的原则合理安排课程与活动。建立健全眼保健操制度,将每天两次眼保健操时间纳入课表,组织学生认真做好眼保健操。确保学生校内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小于1小时,督促学生课间时间参加户外活动。要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不随意增加教学学时,不占用节假日、双休日和寒暑假时间组织学生上课,统筹安排好学生的家庭作业时间。

四、加强人才培养,提供优质保健服务

各地卫生计生部门要根据“十三五”全国眼健康规划要求,将眼保健服务纳入医疗服务体系整体发展中,完善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能力。加强儿童青少年视力保护科学研究,

为近视防控提供科学有效的技术和方法,同时充分发挥中医医疗预防保健的特色和优势,运用中医适宜技术做好儿童青少年眼保健工作。加强基层眼科医师、眼保健医生、儿童保健医生培训,提高视力筛查、常见眼病诊治和急诊处置能力。注重视光师培养,确保每个县(市、区)均有合格的视光专业人员提供规范的服务,并根据儿童青少年近视进展情况,选择科学合理的矫正方法。各地教育部门要在卫生计生部门的指导下,定期组织对分管领导、校长、班主任、校医(保健老师)、家长进行培训,增强责任意识,传授近视防控方法,提高校内眼保健服务水平。

五、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综合防控机制

各地卫生计生与教育部门要密切合作,建立共同推进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机制,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纳入相关卫生、教育发展规划和重要议事日程,组建省级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专家队伍,制订工作方案,明确工作任务。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试点工作,探索建立融合健康教育、监测预警、综合干预、跟踪管理等内容的长效防控机制,以点带面,推进工作全面开展。同时,要建立科学有效的监督评估机制,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纳入学校素质教育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综合考核指标,适时组织专项督导检查,及时发现问题,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到位。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

教育部办公厅

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

10.青少年近视的原因说明文 篇十

据调查我国现有盲人500多万,低视力近千万人,尤其是在儿童及青少年中,患病率极高。为探讨近视在青少年中患病率级高的原因,我组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

首先,先从了解人类的眼部结构开始入手。人类的眼球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眼球壁,可分为三层:纤维膜,血管膜和视网膜。外层(纤维膜)厚而坚韧,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为眼球的外壳。可分为前方的角膜和后方的巩膜。有保护眼球内部组织和维持眼球形状的功能。前面透明部分是角膜,后部乳白色不透明部分是巩膜。中层(血管膜)是眼球壁的中层,位于纤维膜与视网膜之间,富含血管和色素细胞,有营养眼内组织的作用,并形成暗的环境,有利于视网膜对光色的感应。血管膜由后向前分为脉络膜、睫状体和虹膜三部分。内层(视网膜)是眼球壁的最内层。又许多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可分为视部和盲部。

第二部分是眼球内容物。眼球内容物是眼球内一些无色透明的折光结构,包括晶状体、眼房水和玻璃体,它们与角膜一起组成眼的折光系统。

了解了眼球的构造,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眼球里形成近视的部位。

眼的屈光装置由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四部分构成,共同特点是无色、透明,允许光线通过,故统称为眼的屈光装置。任何一部分的病变,均会影响视力,形成屈光不正,如近视或远视。

让我们再来看看近视的成因。

根据调查,造成青少年近视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用眼距离过近。据有关资料报道,青少年近视眼以长期用眼距离过近引起者为多见。

2、用眼时间过长。有的青少年看书写字做作业,看电视等连续3-4小进不休息,甚至到深夜才睡觉休息,这样不仅影响身体健康,而且使眼睛负担过重,眼内外肌肉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而得不到休息,久而久之,当看远处时,眼睛的肌肉不能放松而呈痉挛状态,这样看远处就感到模糊而形成近视。

3、照明光线过强或过弱。如果光线太强,如阳光照射书面等,会引起强烈反射,刺激眼睛,使眼睛不适,难以看清字体,相反,光线过弱,书面照明不足,眼睛不能清晰地看清字体,头部就会向前,凑近书本,以上两种情况均能眼睛容易疲劳,眼睛的调节过度或痉挛而形成近视。

4、在行车上或走路时看书。有的青少年充分利用时间,边走路边看书或在行走的车厢里看书,这样对眼睛很不利。因为车厢在震动,身体在摇动,眼睛和书本距离无法固定,加上照明条件不好,加重了眼睛的负担,经常如此就可能引起近视。

5、躺着看书。如果躺着看书,两眼不在水平状态,眼与书本距离远近不一致,两眼视线上下左右均不一致,书本上的照度不均匀,都会使眼的调节紧张而且容易把书本移近眼睛,这样可加重眼睛负担2-3倍,日久就形成近视。

6、睡眠不足。当睡眠不足时,第二天精神不振,头昏脑胀,大脑没有充分休息,疲劳未能消除,加重眼睛负担,促使近视发生。睡眠不足是近视眼的形成原因中很重要的一条。

7、课桌不符合要求,写字姿势不正确。

8、矿物元素不足:医学研究表明,钙、铬等矿物元素是保证青少年视力正

常的一个重要条件,钙元素在维持眼晶体正常压力,铬元素在保持眼睛屈光度等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要提醒注意的是,加工过细的米、面,会丧失80%的铬元素,故意吃一些粗粮有益于视力健康。

9、噪音:有关专家的研究表明,当音响强度在90分贝以上时,眼底视网膜中视杆细胞区别光亮度的敏感性开始下降,识别弱光反应的时间延长,超过45分贝时,40%的人瞳孔散大,达到115分贝时,眼睛对光亮度的适应性下降20%,同时伴有色觉能力削弱。

10、吃甜食太多:甜食为酸性食物,一方面大量消耗体内的钙元素,另一方面升高血糖,改变晶体渗透压,是导致近视眼形成的又一祸根。

11、被动吸烟:德国专家发现,烟草中含有一种毒性较强的氰化物,它在人体内积存到一定程度,可造成中毒性弱视。而青少年的眼球正处于发育期,对烟草中的有害物更为敏感。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预防呢?

首先,要重视对眼睛的保健。按时做眼保健操,不要长时间的看电视电脑,要用正确的姿势写字看书,注意用眼卫生,不要经常揉眼睛等等。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要及时补充各种营养。蛋白质尤为重要。就巩膜来说,它能成为眼球的坚韧外壳,就是由于含有多种必需氨基酸,构成很坚固的纤维组织。巩膜虽有一定的坚韧性,但在眼轴前后径部位仍比较弱。肉、鱼、蛋、奶等动物性食物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而且含有全部必须氨基酸。其次就是钙。钙是骨骼的主要构成成分,也是巩膜的主要构成成分。钙的含量较高对增强巩膜的坚韧性起主要作用。食物中牛骨、猪骨、羊骨等动物骨骼含钙丰富,且易被人体吸收利用。其他如乳

类、豆类产品、虾皮、虾米、鸡蛋、油菜、小白菜、花生米、大枣等含钙量也较多。第三种是锌。近视患者普遍缺乏铬和锌,近视患者应多吃一些含锌较多的食物。食物中如黄豆、杏仁、紫菜、海带、羊肉、黄鱼、奶粉、茶叶、肉类、牛肉、肝类等含锌和铬较多,可适量增加。还有维生素,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虽然人体对它们的需求量很小,但它们在人体物质和能量代谢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用食疗方法治疗近视时,应适当多补充些维生素A、B1、B2、C及E。富含维生素的食品有蛋、奶、肉、鱼、肝脏和新鲜的蔬菜、水果。最后是补肝益肾的食物。这些食物主要有枸杞、核桃、花生、大枣、桂圆、蜂蜜、虾、鱼、肉、蛋等。

11.青少年近视治疗,当心误入歧途 篇十一

在北京,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更加不容乐观。数据显示:2012~2013学年,小学一年级有33.75%视力不良,初中一年级为72.23%,高中三年级高达88.79%。

伴随着这些触目惊心的近视数据,众多视力保健机构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大街小巷。那么,它们鼓吹的偏方或疗法可以有效防治近视吗?

真假难辨的疗法

本刊记者日前以家长身份对北京市区的一些视力保健机构进行了探访。

西单附近的一所小学正对门就是一家青少年视力养护中心,不到50平方米的店面,挤满了刚放学的小学生。

店内摆放了4张视力矫正台,一名大约七八岁的小女孩正在接受穴位按摩,身穿白大褂的工作人员向《瞭望东方周刊》介绍,这名女孩刚来这里时视力是0.4,现在已经恢复到0.8。

“我们采用独特的穴位疗法,可以迅速提升孩子视力,”工作人员力劝本刊记者带孩子来试一试,并称“一个疗程就见效”。

距该中心不到100米远的街边,本刊记者又看到一家眼保健店,同样学生盈门。

带儿子来治疗的邹女士告诉本刊记者,她的儿子今年小学3年级,体检视力0.6。刚开始她也担心效果,但该店医师拿出了好几本厚厚的患者疗程卡,记录着前来治疗的孩子视力逐渐提高。“所以我们也决定试一试,每天一放学就过来,希望视力能够恢复。孩子小,能不戴眼镜还是尽量别戴。”

“雾化熏蒸、耳穴压豆”,“针灸刺激、标本兼治”,“使用XX治疗仪,控制眼轴增长”……在走访其他类似的“视力保健中心”时,本刊记者还听到各种声称可以帮助孩子“恢复视力”的治疗方法。

面对形形色色的疗法,家长们很难不动心。但是这些少则几百元,多则上万元的近视治疗方法是否真的有用,却很难判断。

孩子眼睛被耽误了

“这种现象非常普遍,这也反映了家长的一种心理,他们不愿意接受孩子近视了这个事实,总觉得孩子还小,长大一些,或者埋埋耳针、按摩按摩就好了。这其实是一种掩耳盗铃的想法。”北京儿童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崔燕辉告诉《瞭望东方周刊》,甚至有的家长带孩子到医院验过光了,明知是近视,还是不愿配眼镜。

“埋耳针等这些疗法,有可能从中医的角度来讲,可以缓解视力疲劳,但我认为是不能控制近视发展,更不能治好近视的。”协和医院眼科医师张潇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眼科主任医师何燕玲对此深感痛心。她一直劝说自己认识的家长不要相信外面的那些偏方,但没有用。“家长说孩子的视力真好了呀,在那里查的1.0,但等再来医院查的时候,发现孩子已经高度近视了。”

她告诫说,孩子的视力问题不能走弯路。

经常有家长很后悔当初一意孤行,到处去按摩,可能短时间内有些好转,但它并不能防止近视发展,还耽误了孩子的眼睛。”崔燕辉告诉本刊记者。

打乒乓球最安全、最省事

对于科学的近视疗法,何燕玲给出的建议是:学龄儿童用视力表排查,如果达到1.0,说明孩子的屈光度不会有太大问题;如果达不到1.0的标准,必须去正规医院,通过散瞳检查,不散瞳的话,得出的视力是不准确的,如果散瞳后,孩子屈光度达到100度以上,就说明孩子近视了。

“300度以下是低度近视,300~600度是中度近视,600度以上是高度近视。高度近视危害非常大,应该加强关注,定期进行眼底检查,防止视网膜脱落。”张潇特别提醒家长。

在北京儿童医院眼科,小学六年级的小夏告诉本刊记者,他戴过的眼镜都快有一箱子了。他的妈妈则不能理解,既然及时配了眼镜,为何度数每年还在不断增长。

崔燕辉解释说,“眼镜就像穿鞋一样,每年脚长了,鞋也要长。眼镜不能够控制度数,它只是帮你矫正视力。”

如何才能有效延缓、控制近视的发展?何燕玲、崔燕辉和张潇都提到了新型角膜塑形镜。“六七岁以上,可以考虑配新型角膜塑形镜,夜晚戴,白天不用戴,是一种比较科学的控制近视的方法。”

但医生提醒道,角膜塑形镜不是每个近视患者都可以佩戴的,比如有干眼症、结膜炎等就不行。

何燕玲建议,打乒乓球是最安全、最省事的放松眼睛的方法。

12.青少年近视的原因说明文 篇十二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眼科门诊配戴角膜塑形镜随诊2年资料完整的轻度近视青少年患者60例 (116只眼) 。其中男19例 (37只眼) , 女41例 (79只眼) ;年龄7~17 (平均11.9) 岁;等效球镜屈光度-0.75~-3.0 (平均-2.32) D。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进行试戴前都要进行很严格的验配前筛查:包括一个月之内的用药史、详尽的现病史、生活习惯、过敏史, 眼表检查、眼压检查、眼底检查、父母教育程度及卫生习惯以排除禁忌配戴角膜塑形镜的小患者。对经过以上筛查后符合条件的患者, 在对其进行正式的验配角膜塑形镜前, 我们会对患者及其家长进行详尽的有关角膜塑形术的知识普及和疑问解答, 并和患者家长进行充分的沟通尤其是关于角膜塑形术的效果和并发症的告知, 特别强调配戴角膜塑形镜不是根治近视的方法, 在无异议后, 会对患者先进行美多丽散瞳, 每5min滴一次, 共滴4次, 90min后待睫状肌充分麻痹后进行检影验光, 待第2d瞳孔缩回后, 再行主觉验光以确定其最佳矫正视力的最低屈光度数。

角膜地形图是采用Pentacam眼前节分析仪 (Oculus, Wetzlar, 德国) 检查的, 为了避免外来的光源干扰旋转摄像从而影响图像扫描, 所有患者均在暗室中在自然瞳孔状态下进行检查, 采集数据, 只采用成像质量一栏中显示OK的检测结果。

试戴镜片采用欧普康视公司的梦戴维TM夜戴型标准角膜塑形镜试戴镜片, 本镜片采用的Boston XO的高透氧氟硅丙烯酸酯的材料, 其透氧系数DK值为100, 根据定位弧的不同镜片直径从10.4mm~10.8mm不等, 基弧区的中心厚度设计为0.21mm, 为反几何多弧设计镜片, 包括基弧、反转弧、定位弧及周弧四区, 此四区中的每一区均由可平滑过渡的多弧组成, 可以增加镜片与角膜的贴服性和顺应性。

根据角膜地形图中的角膜平坦曲率K值和主觉验光结果选择第一片试戴镜片, 一般在患者配戴试戴镜片20min后, 在患者自然睁眼时无眼泪溢出且患者异物感不明显后, 可以对患者进行裂隙灯显微镜下的荧光素染色评估和戴镜屈光状态的检查, 裂隙灯显微镜下的荧光素染色评估需要分别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来评估患者配戴镜片的情况, 主要观察镜片的居中情况、基弧区对瞳孔的覆盖情况、镜片的活动度、各个弧区的荧光素充盈情况, 戴镜时屈光状态以+0.50DS为标准, 待各项评估均在理想状态后确定试戴片, 因为是第一天戴镜, 我们会要求小患者试戴片配戴8小时后于第二日不摘镜来医院进行复查, 主要检查戴镜片时的视力和屈光状态以及摘镜后的视力、屈光状态、角膜地形图检查以评估试戴效果, 理想配试者根据试戴片的参数订制相应的角膜塑形镜镜片。

患者戴镜后复查时间为戴镜后次日、一周、两周、四周、六周后每月随访一次至半年, 半年后每三月复诊一次。每次复诊时行视力、角膜地形图、屈光状态、眼睑和角结膜情况、角膜塑形镜片的检查。

角膜塑形镜一般的使用寿命是1.5~2年, 我们这组临床观察是在患者2年配戴期满更换镜片时, 停戴四周后先行美多丽散瞳进行检影验光, 待瞳孔缩回后再次主觉验光以确定其最佳矫正视力的最低屈光度数。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 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角膜曲率

戴镜后六个月患者的角膜平坦曲率和陡峭曲率均较戴镜前有所下降, 并一直持续到戴镜后两年, 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角膜厚度

戴镜后患者的角膜中央厚度略有变薄, 但与戴镜前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3 裸眼视力

戴镜后六个月至两年患者的裸眼视力有显著提高, 与戴镜前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2.4 屈光度变化

2年配戴期满更换镜片时, 停戴四周后先行美多丽散瞳进行剪影验光, 待瞳孔缩回后再次行主觉验光以确定屈光度数, 与戴镜前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3。但其中有5例患者, 均为女性, 配戴时年龄分别为9岁、9岁、10岁、10岁、11岁, 均为右眼屈光度增加, 增加的屈光度在-1.0~-1.50 D, 其余患者屈光度与配戴前基本持平。

3 讨论

随着中小学生学习压力的增大, 课外的体育锻炼被更多的补课所代替, 我国学生尤其是中小学学生近视的患病率的逐年增加, 发病年龄也日趋低龄化, 近视的早期预防、有效控制现已成为我国全社会尤其是全体眼科医生和家长群体共同关注的问题, 目前虽然采用非手术方式控制近视发展的方法很多如各种治疗仪、针灸、渐进性眼镜等, 但能让眼科医生达到共识的认为能有效控制近视度数加深的方法只有角膜塑形术。

现代角膜塑形镜采用逆几何设计, 镜片分为四个弧区:光学区:镜片后表面中央为6mm直径的光学区弧区, 基弧区比角膜前表面平, 平坦程度由预定矫正近视屈光度来决定。反转弧:宽度为0.6~0.8mm, 弧度比基弧陡, 是整个镜片最陡的区域, 大多比基弧陡6~12D;平行弧区是由两个弧区组成的, 宽度为0.8~1.0mm, 其弧度与旁中央角膜表面基本相近, 平行弧的存在使得镜片与角膜面呈一环形紧密的接触, 增加了镜片配戴的稳定性;周边弧区:宽约0.4mm, 比周边角膜平坦, 有利于镜下泪液循环[1]。

目前有多种理论来解释角膜塑形镜的作用机制:⑴由于机械压迫的作用角膜曲率由陡变平。⑵角膜上皮的重新分配, 角膜上皮细胞由中央向周边推移。⑶角膜上皮细胞的压缩, 角膜中央上皮细胞变薄。⑷细胞压缩伴随细胞间液的转移, 由于压力作用, 细胞间液由中央向周边转移。⑸细胞有丝分裂增加, 导致周边部位的细胞增生。⑹细胞滞留增加, 整夜配戴角膜塑形镜可减缓或阻止角膜上皮细胞的脱落, 使得中周部上皮增厚。⑺基质的重塑, 上皮细胞长期的代谢改变可能会改变基质的解剖和生理结构[2]。

眼球的正视化过程取决于视网膜的成像质量, 光学离焦可导致眼球轴长增长和近视的发展, 对于周边视网膜成像面偏于远视, 即使中心凹聚集成像, 局部眼球仍会加速增长, 如果周边视网膜成像面偏于近视, 那中心凹就会常常维持或发展为远视[3]。角膜塑形镜对于近视的矫正, 不仅保证中心视力得以保证, 患者的周边视网膜的屈光状态趋向正视化或者近视化, 从而减缓近视的进展[3]。

但在本研究中发现其中有5例女性小患者, 单眼右眼裸眼视力在配戴1年后逐渐下降, 在配戴2年后, 右眼屈光度增加-1.0D~-1.50D, 而且这5位患者的角膜平坦曲率为42.75D~43.36D, 角膜塑形镜订片定位弧值给予的是4300, 因本组入选病例中女性明显多于男性, 而且总观察病例数少, 性别与近视的关系及性别与屈光度增加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扩大病例后进一步的研究。但在笔者的角膜塑形镜的配戴小患者中女孩子明显多于男孩子, 不知是否和女孩子的发育要早于男孩子有关, 另外详细询问屈光度数加深的这5例小患者的家长, 均发现这5例小患者均喜欢右眼低位看书和写作业, 猜测是否眼的高低位不同会引起屈光度的发展变化不同, 希望以后能够随着此类病例数的增加可以更好的进行观察。综合来说, 角膜塑形镜能有效的控制青少年轻度近视的进展。

虽然有研究表明配戴角膜塑形镜后角膜厚度和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平均细胞面积、变异系数和六角形细胞比率的变化与戴镜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说明角膜塑形镜对角膜的影响很小[4], 因为角膜塑形镜是与患者的角膜直接接触, 而且所针对的人群以青少年为主, 目前我国的这一代青少年基本是独生子女, 家长对孩子的关注度非常高, 从而也会增加对视光医生的期望值, 近视的矫治有很多方法, 而配戴角膜塑形镜对于近视的矫治, 无论对孩子还是对孩子的家长均属于锦上添花的事, 所以戴镜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也是必须放在首位的, 它需要相关的验配人员要有全程高度负责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对患者的每一次复查都要进行悉心严谨的检查和耐心的指导, 同时配戴者本人及其家长的配合极为重要。严格的筛选患者、悉心严谨的验配, 严格卫生的镜片护理和戴摘程序, 与小患者家长真诚的沟通、严密定期的随访, 及时处理角膜塑形镜配戴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是角膜塑形镜验配安全性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褚仁远, 谢培英.现代角膜塑形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9-11.

[2]Swarbrick HA.Orthokeratology (corneal refractive therapy) :what is it and how does it work Eye Contact Lens, 2004:30 (4) :181.

[3]Smith E, Greeman P, Ho A, et al.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altering relative curvature of field and position of peripheral, off-axis focal positions.US Patent 2006, 70 (2) :54-60.

13.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心得 篇十三

《光明行动》包括八个专项行动。一是引导学生自觉爱眼护眼。教育每个学生强化“每个人是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意识。主动学习掌握科学用眼护眼等健康知识,养成健康习惯,并向家长宣传。二是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引导家庭配合学校切实减轻孩子学业负担,不盲目参加课外培训、跟风报班,根据孩子兴趣爱好合理选择。三是强化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个小时体育活动时间。鼓励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建立完善全国儿童青少年体育活动体系,指导各地采用多种形式和途径开展儿童青少年健身科普工作,吸引更多儿童青少年到户外参加体育活动。四是科学规范使用电子产品。指导各地落实《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确保手机有限带入校园、禁止带入课堂。家长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督促管理,引导孩子科学理性对待并合理使用手机,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五是落实视力健康监测。建立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监测数据库,每年开展全国儿童青少年视力动态监测,努力实现县(区)儿童青少年近视监测全覆盖。六是改善学生视觉环境。指导各地改善教学设施和条件,落实教室、宿舍、图书馆(阅览室)等采光和照明要求,鼓励采购符合标准的可调节课桌椅、坐姿矫正器,为学生提供符合用眼卫生要求的学习环境。七是提升专业指导和矫正质量。发挥医院专业优势,不断提高眼健康服务能力。制定跟踪干预措施,检查和矫正情况及时记入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电子档案。发挥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作用,开展近视防控科研攻关,加强防治近视科研成果与技术的应用。八是加强视力健康教育。发布不同学段近视防控指引,教育引导儿童青少年形成科学用眼行为习惯。以开发义务教育阶段健康教育视频课程为基础,建立全国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教育资源库。支持鼓励学生成立在学校内部活动的健康教育社团,开展视力健康同伴教育。

《光明行动》进一步健全了近视防控保障机制。一是加强部门协同推进。充分发挥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联席会议机制作用,统筹推进联席会议机制成员单位和各省份年度重点任务,分工负责,切实推动光明行动工作方案落地落实。二是开展评议考核督查。每年面向各省级人民政府开展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评议考核工作,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总体近视率和体质健康状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不断提升视力健康知识知晓率、学生用眼行为改进率、视觉环境条件达标率、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测试优秀率。三是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充分发挥近视防控改革试验区和试点县(市、区)典型示范引领作用,依托“师生健康 中国健康”主题健康教育活动、“全国爱眼日”等活动,加强科学引导和典型报道,在全社会营造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专家指导、学校教育、家庭配合的良好氛围,让每个孩子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和光明的未来。

上一篇:庆祝五一国旗下演讲稿下一篇:大学生面试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