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纺织业发展历史

2024-08-26

中国纺织业发展历史(精选8篇)

1.中国纺织业发展历史 篇一

2014年中国麻纺织市场发展问题

智研数据研究中心网讯:

内容提要:预计增速有20%左右,休闲装业务调整充分,预计增速有10%,公司开始代理多个品牌,有望成为服装平台型公司;鲁泰A业绩地雷可能性不大,海外产能转移步伐超预期。

2014年,黄麻纺纱企业经济运行状况艰难,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劳动力成本提升与设备技术创新不够,此情况在亚麻以及苎麻企业上也可以看到。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中国麻纺行业在发展的道路上面临着诸多困难。

生产设备落后。由于麻纺织行业技术设备自动化水平差,一直困扰麻纺织行业发展。特别是苎麻行业设备陈旧老化,存在效率低和用人多问题,平均万锭用500人及以上,影响企业创新发展。

劳动力成本升高。麻纺织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平均万锭用工450人左右,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政策,在改善中低收入者的生活条件的同时,由此带来的企业用工增加,使企业在短时间内不能快速完成产业升级,大大削减了企业在国际竞争市场中的成本优势。劳动力成本已成为影响我国麻纺织产品出口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原料种植面积萎缩,原料种植发展不均衡,例如,当前享有“中国草”的苎麻,种植面积大幅度减少,原麻产量和品质下降。而优质亚麻原料和黄麻原料主要靠国外进口,受制于人。例如2014年黄麻原料进口价格不断上升,国内企业大量进口黄麻纱线,这样对黄麻初加工企业冲击较为严重,使我国的麻纺织企业在产能扩展、产品创新上受到了很大限制。内容选自智研数据研究中心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麻纺纱行业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2.中国纺织业发展历史 篇二

关键词:纺织业,夕阳产业,比较优势

1 引言

纺织行业是我国的传统支柱产业, 纺织品出口的持续稳定增长对保证我国的国际收支平衡、外汇储备、解决社会就业至关重要。

然而, 由于全球经济增长乏力, 一方面, 在劳动力等要素价格上涨、原料价格波动、人民币升值的影响下, 纺织企业经营成本不断攀升。在中小企业融资环境未得到实质改善的情况下, 很多纺织企业生存难以维系。另一方面, 出口企业面临的需求不足, 竞争压力和贸易摩擦更加突出, 由于经济下行条件下终端市场对消费品提价的承受空间更小, 预计行业出口和效益增速下降幅度将更为明显, 纺织行业面临更大的困难。趋紧的外部环境形成的市场倒逼机制, 将带来新一轮行业洗牌, 促进纺织企业加快调整。

资料来源:中经专网。

夕阳产业是对趋向衰落的传统工业部门的一种形象称呼, 指产品销售总量在持续时间内绝对下降, 或增长出现有规则地减速的产业, 其基本特征是需求增长减速或停滞, 产业收益率低于各产业的平均值, 呈下降趋势。夕阳产业多为传统产业, 其所提供的产值在GDP中的比重呈下降趋势, 其产品市场不断萎缩。上述三点特征是识别和判断某一产业是否衰退的主要尺度。

2 文献回顾

郭先登认为提高中国纺织工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实施“标准战略”, 纺织服装业要打造核心竞争力, 就要把握住标准化进程, 坚定地实施标准战略。姜延书与张倩倩利用灰色理论研究了纺织业与信息业的协同发展关系, 认为阻碍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国际竞争力快速提升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与信息产业发展的协同程度不高。邹小芳研究了绿色贸易壁垒给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带来的影响, 给出了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机制和措施。徐文娜、郭衍明研究了民营纺织业人才流失的问题, 对人才流失的原因和对策进行了探讨。梁日杰认为全球纺织产业仍具有相当的发展潜力和商机, 并非所谓“夕阳产业”。

3 中国纺织业的发展

纺织业是我国制造业中的重要行业, 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长期以来, 在世界市场上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 近些年这种比较优势的强度正逐年下降。

资料来源:2011 年中国统计年鉴。

郭美荣等人认为中国纺织产业陷入比较优势陷阱, 纺织业也曾一度被认为是中国的夕阳产业。

然而, 纺织业的发展并不仅限于出口。由于国内市场的扩大, 中国正发展为集纺织生产与消费一体的大国, 国内人口和经济的发展为纺织业创造了机遇。从绝对量来说, 纺织业的产量和资产总额在不断增长;从相对意义上说, 除2008和2009年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 使得占GDP比重和纺织业的增长率下降外, 自2000年来两者均一直保持高速增长, 所以纺织业并不符合夕阳产业的定义, 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夕阳产业。

在纺织工业被赋予高科技、新材料的概念后, 纺织工业不仅一举摘下了夕阳工业的帽子, 还一跃成为朝阳工业, 且较之以往更加具有成长及想象空间。新的时期,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引发社会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不断推动生产方式发生变革, 绿色制造、柔性制造、网络制造、智能制造、全球制造日益成为生产方式变革的方向。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知识服务、智能服务的快速发展为服务创新和个性化制造提供了有力工具和环境, 规模化协同创新和个性化制造有机结合将成为重要的生产方式。个性化制造更能体现出品牌、色彩、文化的艺术性, 是科技与品质协同发展的重要标志。差异化发展是提高企业附加值的具体体现, 是行业市场高端竞争力的核心力量, 也是绝大多数企业应该选择的方向。

虽然纺织产业一直在发展, 但在金融危机中我国纺织业也暴露了自身的一些不足: (1) 在行业经济规模效益明显的情况下, 我国的企业规模整体偏小; (2) 产品开发能力薄弱, 核心生产技术缺失, 目前我国高端纺织机械多依赖进口, 国内仿制产品与引进设备在技术上还存在一定差距; (3) 在品牌与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发达国家始终占据着纺织服装贸易的高附加值领域。

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 必须改变以成本导向和价格竞争为主的模式, 向研发设计和售后服务两边延伸, 以自主品牌开拓国际市场, 靠服务、产品质量、产品附加值来提升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根据我国纺织业发展现状, 提高该行业竞争优势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以品牌战略为先导, 构建市场竞争优势, 这种优势是指系统性的领先竞争优势, 如技术含量、产品质量、销售服务、销售网络、促销手段等多方面的组合形成的比较优势。 (2) 以集团化战略构建规模竞争优势, 提高产业集群程度。推动外贸企业和生产企业互相参股, 形成产供销一条龙、工贸一体化、以贸易为主体的产业集团。 (3) 以技术研发为依托, 构建技术竞争优势。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纺织品竞争更加体现在生产技术创新、面料品种创新等一些科技因素方面的竞争。积极推动技术进步, 创立自主知识产权并应用于产品生产, 进而获取高额差异利润, 是纺织业进步的重要保证。 (4) 加快建设人才队伍, 培养纺织业科技和管理后备人才。

4 研究结论与启示

根据对实际数据的分析, 我国纺织业现在陷入困境, 并不意味着纺织业是夕阳产业, 而是促进纺织业进行行业重组的重要机遇, 产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纺织业要保证棉花等原料的供应, 缩小价格波动, 加大供应链各环节的研发力度, 建立品牌优势, 这些是纺织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同时, 政府部门应当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指导企业充分利用产业集群优势, 整合区域内供应链企业, 构筑广泛的良性动态产业链, 加快纺织产业链管理信息化建设, 以构筑利益共享、多方共赢的纺织产业链, 吸引高端技术和管理人才。提高纺织业的比较优势。

参考文献

[1]郭先登.关于纺织业实施标准战略的思考[J].山东纺织经济, 2012, (01) .

[2]姜延书, 张倩倩.基于灰色理论的纺织业与信息业协同发展研究[J].山东纺织经济, 2012, (06) .

[3]邹小芳.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纺织业出口的影响和对策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 2011, (03) .

[4]徐文娜, 郭衍明.民营纺织业人才流失问题研究[J].集体经济﹒人力资源管理, 2011, (22) .

[5]梁日杰.全球纺织业未来发展展望研究[J].电子世界, 2012, (06) .

3.丰田纺织在中国发展的启示 篇三

丰田纺织从1995年在中国投资设的第一个零部件企业---昆山丰田纺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开始,至今已经发展到15家企业。丰田纺织(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伊藤文隆自2008年上任以来,公司规模不断扩大,公司的营业额增长很快,其中国地区营业额已经占丰田纺织集团整体的17%,成为丰田纺织集团中贡献最大的海外子公司之一。同时,伊藤先生在推动丰田纺织中国本土化发展、培养人才、引进先进技术、提高研发水平及其企业社会责任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近期,在伊藤文隆的主持下,丰田纺织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合作,向中国本土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推广丰田生产方式,无偿提供生产方式、生产管理方面的指导,进一步提高本土企业的生产管理水平、提高生产效率,在汽车行业引起了广泛关注。

随着更多的中国零部件企业走向国际市场,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越来越多。很多国外企业在进入中国市场时也面临相似的挑战,丰田纺织在中国的发展轨迹具有直接借鉴意义。丰田纺织在中国的文化融合发展之路、逐步融入本土的方法与策略、对未来发展的战略思考等方面也为中国零部件企业发展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经验。

专注、默契、信念这些词是在《汽车纵横》记者对伊藤文隆先生专访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作为丰田纺织驻中国公司的元老级人物,伊藤文隆像其他丰田高层一样,低调谦虚,甚少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在《汽车纵横》杂志社长达三个小时的独家专访中,伊藤文隆先生就丰田纺织在中国发展的理念、文化融合、发展策略进行了深入的交流,特别是对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独到见解,更不乏高屋建瓴的智慧。

[伊藤文隆在中国]

温文尔雅的绅士风度与对工作的高度使命感,是在整个下午的采访中,伊藤文隆先生给记者的最深刻印象。毕业于日本爱知大学经济学专业的伊藤文隆很早就开始了其职业生涯的中国之旅。从1987年任台湾新三兴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到2003年任天津华丰汽车装饰有限公司总经理,再到2008年出任丰田纺织(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至今,伊藤文隆已经在中国生活了二十多年。采访中,当记者问及如何适应常年的海外生活,伊藤文隆先生笑称自己心态坦然,如今连几个小时的飞机延误都能接受了。伊藤先生更认为非常适应在中国的生活,各国美食应有尽有,自己则偏爱南方菜,喜欢喝绍兴酒。

[采访实录]

与丰田汽车——患难与共”的默契

各取所需,是商业社会中一条看似冷酷其实又公平的规则。汽车产业中主机厂和供应商的关系也同样以价值判断为基础,通过双向选择而形成。但是,丰田汽车和丰田纺织及其周边供应商的关系却对这个规则做了重新定义,取而代之的是“信任”和“默契”。尽管在当今的商业社会中建立信任已经相当困难,但是对丰田来说,付出建立信任的时间和精力上的代价,换来的是不会被轻易抛弃的长久默契。哪一个更值得?

《汽车纵横》:我们都知道丰田纺织是丰田汽车的供应商,但是对两者之间的渊源所知甚少。能否介绍一下丰田纺织和丰田汽车在过去和现在的关系?

伊藤文隆:从公司发展历程上来讲,1918年日本的“发明王”丰田佐吉首先创立了丰田纺织,之后在丰田纺织积累的技术和资金的基础上,丰田佐吉的儿子丰田喜一郎创立了丰田汽车。可以说丰田纺织是丰田汽车发展的重要基础。从1930年开始,丰田集团开始在汽车产业投入更多的精力,发展越来越快。在发展过程中,丰田汽车需要一个庞大的供应商体系,丰田纺织便在其中承担了重要角色。丰田汽车作为最大股东持有丰田纺织近40%的股份,丰田纺织也逐渐成为丰田汽车零部件供应体系中的核心企业。

从两家公司的产品关系层面看,一方面,2013年丰田汽车全球产量约1000万辆,其中70%车辆采用的是丰田纺织的座椅和内饰产品。另一方面,作为丰田汽车的重要供应商,丰田纺织约90%的销售额都是依赖对丰田汽车的供应。对于两家公司而言,彼此之间是重要的客户和供应商,是重要的合作伙伴关系。

《汽车纵横》:日本汽车产业的整零关系很特别。比如说德国,像桑塔纳就是先进入当地市场,然后逐步在当地形成一些配套零部件体系及其资产。但是像昆山丰田纺以及您在中国最初任职的天津华丰1995年就已经成立了,而丰田在中国的第一辆车却是2003年才开始生产。丰田是怎样考虑这种独特的整零关系的?很多厂家在这种情况下生存是有一定问题的。

伊藤文隆:昆山丰田纺和天津华丰是丰田纺织最早在中国设立的两家企业。作为零部件供应商,尽管我们和丰田汽车有很深的渊源,但是关于丰田纺织选择在哪里投资建厂,从来没有得到过丰田汽车的指示。丰田纺织率先选择中国市场完全是作为企业做出的自主判断,丰田汽车当然也不可能承诺一定会给丰田纺织新工厂订单。作为丰田汽车的供应商,必须要进行自主的、独立的经营战略上的考虑。

丰田体系的整零关系,实际上是在数十年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50年代初,丰田汽车的采购体系曾经出现过很大的问题,有很长一段时间无法按时支付供应商货款。在那段困难的时期,丰田得到了各供应商很大的理解和支持,对此丰田也心存感恩。我们更相信同甘苦、共患难之后建立起来的相互信赖的关系。

欧美企业可能更倾向于以价格作为选择和判断的标准。完成某个车型的采购订单之后,在其下一代换型产品的采购环节中,同一供应商并没有特别的优先权。但是丰田集团在强调保证产品品质稳定的同时、更倾向于和供应商建立长久、专一、稳定的关系。而作为丰田汽车的供应商,则会主动考虑在哪个国家、哪个地区建厂更有利于丰田及自身业务的发展壮大。作为丰田纺织,目前也有很多下游供应商,我们对供应商也会采用类似的以相互信赖为前提的合作方式,这已经形成了一种传承。

这可能是日本文化的特点或者说丰田集团的典型特点。开始建立相互信赖关系时可能会花费一定时间,但是一旦这种关系建立后是不会轻易被抛弃的。

发展策略与中国产业建议

我们总希望在前往成功的黑夜中抓住一些关于捷径的线索,但我们同时也很清醒地知道,捷径的尽头从来不是真正的成功。探及丰田纺织的发展秘籍,伊藤文隆提到最多的词是“目标”、“信念”、“踏实”、“专注”。这是成功企业的共识,同时也是中国汽车企业普遍需要提升的。伊藤文隆对此毫不讳言。

《汽车纵横》:丰田纺织自1973年进入汽车零部件产业,目前在日本排名第五,全球排名十七,在全球座椅和内饰厂商中排名第四,可以说在短短四十年间的发展速度非常之快。您认为丰田纺织高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伊藤文隆:2004年,同样作为丰田汽车内饰供应商的丰田纺织、高日和亚乐克内饰部门合并、形成了全新的丰田纺织。目前排名前三位的座椅和内饰厂家近些年在规模上、布局和战略上都有很大的发展。假如十年前我们三家企业没有合并,那么现在一定还是规模和实力很小的三家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很难有生存下去的机会。全球汽车产业飞速发展,一个企业要在全球范围内生存并长久的发展下去,必须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研发能力,持续不断的进行改善,这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的切身体会。

此外,丰田纺织能够快速壮大也正是得益于丰田汽车在全球的高速成长。建立在相互之间完全信赖的基础上的关系才使得丰田纺织能够取得现在的成绩。

《汽车纵横》:中国汽车零部件的发展也已经有二十余年的历史,但目前却存在生存环境被边缘化、外资零部件企业占主导等严峻问题,您认为问题是什么?

伊藤文隆:任何一个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必须首先要明确自身发展的目标,并且要有坚定的信念。要始终以成为世界一流企业为终极目标,这样才能带领整个企业为实现目标而不断付出、不断提高。

中国有很多像华为、三一重工这样的非常成功的产品制造企业,虽然行业不同,但是大家的目标、想法和付出的努力是一样的。这些企业的经营者们都有着非常强的信念,比如三一重工,他们正是以成为世界第一为目标并取得了现在的成就。作为汽车行业的一员,无论是主机厂、零部件企业还是其他相关企业,我们都应该认识到目标和信念的重要性。

《汽车纵横》:丰田纺织发展过程中,政府的产业政策起到什么作用?

伊藤文隆:谈及中国汽车行业的主机厂和零部件企业,大家最先想到的是政府的政策,然后才是企业,某种意义上来讲大家不是在为企业做事,而是因为政府有这样的政策才去做。这对企业发展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如果企业发展过程中,市场竞争的作用能够得以充分发挥的话,可能会有更多的能适应市场并让消费者认可的企业或者企业家涌现出来。

日本的汽车产业发展初期或者说丰田汽车发展初期,也是靠民间的力量来推进的,政府在其间的影响较小。企业只需要考虑如何为消费者提供价廉物美的产品,企业也应该是以此为核心来运作的,中国可能更多的强调了政策的因素。

《汽车纵横》:伊藤文隆先生是丰田纺织集团举足轻重的人物,有着丰富的整车制造、内饰零部件销售、海外公司的筹备及管理等方面的经验。我们非常希望分享您对如何提升中国汽车产品的竞争力的建议。

伊藤文隆:汽车产业是非常典型的大规模制造产业,一辆汽车由上万个零部件组成,既要保证安全性、可靠性、耐久性,同时要给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在日本,制造业普遍受到重视,很多年轻人走出学校后就愿意投身到制造业并将此作为终生职业。但是目前中国的大环境使得大家更多的关注金融投资或房地产等高收入行业,而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踏踏实实进行产品制造并且不断进行改善的人才似乎很少,也欠缺制造类人才培养和成长的环境。

不仅是在日本,即使是在欧美、在德国,很多的制造型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都是在同一企业工作几十年,有很多是从基层工作岗位开始,一步一步踏实走到现在的位置的。当然我们并不否定“人往高处走”、通过不断跳槽来提高自身的收入和能力的想法,但对于最具制造业特点的汽车行业,要制造出好车,更需要能踏踏实实、专注于产品制造的人才,这样的人群的不断增长才能推动整个汽车产业的健康成长。

《汽车纵横》:谢谢您的建议。据我所知日本初期生产的车质量也不高,但民众还是会买日本车,而中国的情况就大不相同了,您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伊藤文隆:首先是整体政策环境的差异,中国产业发展初期鼓励外资进入中国设立合资企业,由此大量的外资品牌进入中国市场,而日本是对外资品牌设置了更高的进口关税来进行限制,因此进入日本市场的外国品牌车不是很多;此外,日本即使起步阶段水平不是很高,但是是脚踏实地做事,很少有假冒商品。但中国现存很多诸如食品安全、产品质量等方面的问题,汽车行业当中也有仿冒、伪劣产品等,可能这种状况对消费者的心理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持续不断地进行改善是丰田生产方式中最强调的内容,包括丰田纺织在日本总部、天津制造公司每天做的重要工作也是专注于制造及持续不断地改善。我们在做很多的努力,比如生产节拍上1分钟的节约,下料率上1%的提升,这些不断的尝试给生产质量及盈利能力带来很好的支撑。我认为如果中国的企业愿意在这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的话,对企业自身的成长是非常有利的。细节是成败的关键。另外,最近我们和天津一汽夏利合作,承担了对内饰系统的全面开发和配套生产,希望借此能够提升其品牌或者说是给消费者对自主品牌的信心。

不断深入的本土化策略

人才本土化是海外汽车企业在中国市场发展的重要基础。伊藤文隆在出任丰田纺织(中国)董事长一职之后提出了“培养本土优秀研发人才”的目标。但在采访中,伊藤并没有把引进上海地区高校人才,派遣研发部门员工到日本总部及欧洲学习等空泛的企业文化宣传策略,当作对记者所提问题的回答。相反,伊藤诚实地表示本土化过程中确实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困难,而解决这些实实在在的困难,不是几项大而全的策略可以做到的,还需要在适应中国市场环境的基础上耐心梳理,扎实推进。

《汽车纵横》:您刚才谈到人才流动。对于留住高端人才,丰田纺织的做法是什么?

伊藤文隆:从国家的文化上来说,在丰田纺织建立之初那个时代的日本比较闭塞,从一个优秀的公司辞职会给个人的职业生涯留下很大的污点,比如我自身就从来没有考虑过跳槽。此外,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经常会发生罢工等劳资纠纷,但在丰田集团却没有发生类似的事情。其实是因为早在1945年战后,丰田汽车就遭遇了非常严重的劳资纠纷,在劳资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圆满的解决了矛盾,并从此在集团内部形成了劳资融洽的氛围。我们认识到员工不断的努力使得企业不断发展,企业也要在发展后不断提高员工薪资、并为员工提供上升的机会,这是相辅相成的。

企业发展壮大之后还会遇到其它问题。丰田纺织目前在全球拥有近4万名员工,来自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种族,有不同的肤色、不同的文化。如何在产品制造上统一大家的行动,也是很重要的问题。2004年公司合并后,我们强化了企业文化建设,从丰田集团最权威的丰田纲领到企业基本理念,到TB Way(注:The TOYOTA BOSHOKU Way,丰田纺织行为准则),通过一系列企业哲学和理念来实现公司员工认识的一致。丰田纺织的每一名员工都自主地遵循TB Way的精神开展研发、生产等各项工作,丰田纺织的社长丰田周平也是身体力行,不断倡导要通过开发先进技术和生产优质产品为社会做贡献、持续不断进行改善、通过现地现物发现各种问题。

《汽车纵横》:您提到中国的人才流动频率相对较快。在伊藤先生的带领下,丰田纺织从2008年起在中国的业务发展很快,而且您也曾提出了“培养本土优秀研发人才”的目标。目前丰田纺织在中国的人才本土化进展如何?

伊藤文隆:我们在中国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其中最重要的问题是人才。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愿意和加入我们、一起从事看似枯燥实则十分重要的产品制造工作,并促进员工和公司的共同成长。但其实到现在也未能完全解决这个问题。目前我们在人才本地化方面确实进展缓慢,这可能跟国情和文化有关。

但是从企业和我个人的角度考虑,培养本地人才是很重要的工作。如何让员工感觉到个人成长跟企业成长是联系在一起的,能够让员工更长久地在公司里工作,不断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和能力,然后使生产能够更顺利进行,这都是要考虑的。我们也在实施相关的现地人才培养措施。我们尽量精简日本派驻人员,会要求日本技术人员在任期内尽可能多地培养现地人才。但是座椅是重要的安全件,产品的质量是我们首先考虑的问题。所以我们会在本地人才的培养和保证产品质量方面找到良好的平衡,不会为一味追求本地化而影响到产品质量,本地化会循序渐进地进行。

《汽车纵横》:各种各样的困难,还包括哪些?

伊藤文隆:另外一点就是如何满足客户即主机厂的要求。当然各种要求中最直接的就是降低成本。在日本,我们有良好的持续改善的体制,根据客户的要求我们会做更好的提案、不断地改善。

丰田纺织在全球各个主要地区都设有研发中心,在中国的研发人员有近两百人。目前我们也有一些中国自主品牌的客户,如果按照通常的习惯,开发一款新产品的话,要投入非常多的开发人力和物力,实际上这个成本是非常高的。虽然在研发投入方面,中国自主品牌有一些改进,但是毕竟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对开发费用、开发流程的认识上还是有很大差距。因此,对我们来讲,要适应中国这样的市场环境,实际上对我们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汽车纵横》:丰田纺织在本地供应商的选择上有哪些要求?

伊藤文隆:

对本地供应商的要求其实很简单,就是最基本的低成本、保证交货期、高品质这三个方面。另外由于中国本土企业的特色是很多私企老板的意志会很大程度上决定公司、产品的发展方向,所以我们会对直接拜访重要零部件供应商,和企业经营者充分沟通之后再进行判断。我们希望和供应商的合作不仅限于某款车型某些零部件,而是建立起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共同为主机厂提供完善的服务。简单说就是能够按TPS(注:Toyota Production System,丰田生产方式)方式共同成长、进步,长期合作,达到共赢。

《汽车纵横》:近几年,丰田等一些日本汽车企业由于受到了一些因素的影响销量波动非常大,尤其是在中国市场。作为丰田汽车的核心供应商,这肯定也给丰田纺织出了一个很大的难题。面对这类问题,丰田纺织会如何做出哪些调整?

伊藤文隆:

我个人接触过很多地方的主机厂,综合看起来,丰田汽车的生产也是很平稳、完全按照计划地来实施的。丰田汽车提供给供应商的信息量很大、准确度非常高,因此可以说,丰田汽车为供应商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可信赖的合作环境。所以即使在中国,我们也并未收到这方面的困扰。

当然也有一些特殊的情况,比如中日之间政治问题所引发的市场变化、日本地震海啸灾害导致的一部分零部件供应不足的问题,对我们来说都是有很大影响的。但丰田纺织也有相应的措置来应对,作为制造企业,必须要具备这样的适应和对应能力。

在中国的发展布局与实践

在像丰田这样“愚直”的日本企业的观念中,如何生产出更好的产品、如何更好地服务客户,永远是当下最重要的问题。事实上,鉴于扩大客户群和业务范围的需要,丰田纺织早已启动“GNCB”( Global New Customer Business)战略,在沈阳的新工厂即是这一战略的直接产物。看似丰田纺织在下一盘更大的棋,但伊藤认为,这盘棋依然是以产品和服务为核心的。

《汽车纵横》:目前丰田纺织的工厂基本上是以丰田汽车为基础形成的。下一步,丰田纺织的发展策略会有哪些变化?未来丰田纺织在中国的工厂布局会是什么样的?

伊藤文隆:对丰田纺织来说,为不断的提高市场竞争力,在做好丰田业务的基础上,大概从三年前开始,整个丰田纺织集团积极开拓丰田以外客户的业务,并做了很多工作。

丰田纺织最主要的产品是汽车座椅和内饰件,产品体积较大。为了节省物流成本、及时供货,基本上丰田纺织的生产工厂都会选址在主机厂附近,在中国也是如此。去年我们在沈阳投资成立的新工厂在今年的10月已经正式启动,今后将主要向位于在沈阳的BMW配套。

《汽车纵横》:丰田纺织在中国的15家企业所产产品现在全部就地消化,将来有没有可能销售到其他海外市场?

伊藤文隆:现在有面向日本出口的座椅面套专业工厂,出口的业务今后还会有所增长。当然现在我们也有考虑,但鉴于汇率的现状,会考虑投产更有竞争力的产品供应全球市场。

《汽车纵横》:丰田纺织在中国新建的研发中心的定位是什么?和日本的研发中心的定位有何不同?

伊藤文隆:

现在包括丰田汽车在内的很多整车制造商都没有完全实现本地开发,只是把合适的车型原版引进中国进行现地生产,但是今后本地开发是必然趋势。

作为零部件供应商,如果我们在本地的开发能力不足,不能满足主机厂今后的开发需求的话,是无法争取到新订单的。我们在中国新建的研发中心就是在这样背景、出于基础性布局的考虑而扩建的。而丰田纺织日本总部的研发中心除了主要为丰田汽车进行开发工作以外,主要还会进行先端技术的研究,中国的研发中心则会有针对性地配合本地客户进行现地开发。

《汽车纵横》:中国已经进入到汽车社会,人们对产品的关注并不局限于性能本身,大家对安全、环保、节能等关注更多。中国会很快在汽车室内污染加严很多标准,大家关注度也很高。丰田纺织以座椅和内饰为主,在汽车室内环境污染控制上有哪些考虑?未来在产品方面的应对措施是什么?

伊藤文隆:事实上丰田纺织一直在致力于开发环保的内饰产品。首先,在滤清器系列产品中,已经开发出能有效过滤PM2.5的高性能空调滤清器,以实现汽车室内空气清新;此外,中国近期出台的法规对产品材料内有害物质含量的相关规定越来越严格了,其实在早在十几年前我们就已经开始了将天然植物材料洋麻应用于汽车内饰件的研究,并已经开始量产;第三是内饰件的轻量化技术研究。座椅的骨架较重,在保证强度、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轻量化设计、是我们一直在进行的主要研究;其他例如针对挥发性物质VOC所提出的一些列新的法规要求,我们也实施了包括新设备导入进行相关测试等各项工作,来满足客户及主机厂的新要求。

《汽车纵横》:丰田纺织目前在全球排名第十七位,今后的目标是什么?在中国的比例会否也会有所提升?

伊藤文隆:关于目标,其实我们面临着和当年的丰田汽车类似的问题。2008年之前丰田就已经成为全球第一,但是金融危机后遇到了很大的问题,排名下降,于是就一直在讨论如何重返第一的位置。但是后来丰田意识到不能只关注数字上的变化,应该把注意力放到如何解决当下问题上,现在丰田的成绩还是不错的。丰田纺织也同样如此,目前确实在数字目标上还是有提升的余地,但是关注如何提升产品质量,提供给消费者高性价比的产品,最终让客户满意,才是我们首先应该做的。

从1995年进入中国到明年就整整20年了,最近我们和BMW的合作也在顺利进行。对待新客户应该扎扎实实的做好产品满足客户要求,与客户建立深厚的信赖关系。在和新客户合作过程中我们自身能力也能得到不断提升,借鉴和学习到的知识最终都将回馈给包括丰田汽车在内的所有客户。

立足中国,服务中国

从1921年在中国建立的第一个纺织工厂开始,丰田纺织已经在中国发展近百年时间。如何更好地融入中国社会,在获得更好发展的同时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丰田纺织有自身独特的见解。

《汽车纵横》:我们知道丰田纺织一直在中国开展社会公益事业,特别是近期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合作进行的向中国本土制造业企业推广丰田生产方式。这个推广活动无偿向本土企业提供生产方式、生产管理的指导,在汽车行业产生了良好的反响。丰田纺织是怎么考虑的?

伊藤文隆:

日中之间的文化交流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尽管现在还有一些隔阂。作为一家在中国发展的企业,丰田纺织力争为促进中日友好做出更多努力。之前您参观的上海丰田纺织厂纪念馆,那里真实记载了丰田纺织与中国人民的友谊。纪念馆建成后,有几位二十年代建厂初期的老员工来参观,那时起员工们对于丰田纺织的深厚感情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一旦进入丰田纺织工作,一生就是丰田纺织人。丰田纺织有着优秀的传统,我们的目标就是成为这样能被中国社会所认可的企业。

4.中国纺织业发展历史 篇四

--------2013-2018年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产业发展前景及供需格局预测报告

报告目录(部分): 第一部分 市场发展现状

第一章 全球纺织品服装贸易行业发展分析 第一节 国际纺织品服装贸易行业发展轨迹综述

一、国际纺织品服装贸易行业发展历程

二、国际纺织品服装贸易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三、国际纺织品服装贸易行业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第二节 世界纺织品服装贸易行业市场情况

一、2012年世界纺织品服装贸易产业发展现状

二、2012-2013年国际纺织品服装贸易产业发展态势

三、2012-2013年国际纺织品服装贸易行业研发动态

四、2012-2013年全球纺织品服装贸易行业挑战与机会 第三节 部分国家地区纺织品服装贸易行业发展状况

一、2011-2012年美国纺织品服装贸易行业发展分析

二、2011-2012年欧洲纺织品服装贸易行业发展分析

三、2011-2012年日本纺织品服装贸易行业发展分析

四、2011-2012年韩国纺织品服装贸易行业发展分析

第二章 我国纺织品服装贸易行业发展现状 第一节 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行业发展概述

一、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行业发展历程

二、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行业发展面临问题

三、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行业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第二节 我国纺织品服装贸易行业发展状况

一、2012年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行业发展回顾

二、2012年纺织品服装贸易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三、2013年我国纺织品服装贸易市场特点分析

四、2013年我国纺织品服装贸易市场发展分析 第三节 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行业供需分析

一、2011-2012年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市场供给总量分析

二、2011-2012年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市场供给结构分析

三、2012-2013年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市场需求总量分析

四、2012-2013年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市场需求结构分析

五、2012-2013年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市场供需平衡分析

第三章 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行业经济运行分析 第一节 2012年纺织品服装贸易行业运行情况分析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

一、2012年纺织品服装贸易行业经济指标分析

二、2012年纺织品服装贸易行业收入前三家企业 第二节 2012年纺织品服装贸易行业产量分析

一、2012年我国纺织品服装贸易产品产量分析

二、2013-2018年我国纺织品服装贸易产品产量预测 第三节 2012年纺织品服装贸易行业进出口分析

一、2012年纺织品服装贸易行业进口总量及价格

二、2012年纺织品服装贸易行业出口总量及价格

三、2012年纺织品服装贸易行业进出口数据统计

四、2013-2018年纺织品服装贸易进出口态势展望

第四章 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行业区域市场分析 第一节 华北地区

一、2011-2012年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二、2011-2012年市场规模情况分析

三、2013-2018年市场需求情况分析

四、2013-2018年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五、2013-2018年行业投资风险预测 第二节 东北地区 第三节 华东地区 第四节 华南地区 第五节 华中地区 第六节 西南地区 第七节 西北地区

第五章 纺织品服装贸易行业投资与发展前景分析

第一节 2013-2018年纺织品服装贸易行业投资情况分析

一、2013-2018年总体投资结构

二、2013-2018年投资规模情况

三、2013-2018年投资增速情况

四、2013-2018年分行业投资分析

五、2013-2018年分地区投资分析

第二节 纺织品服装贸易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一、纺织品服装贸易投资项目分析

二、可以投资的纺织品服装贸易模式

三、2013-2018年纺织品服装贸易投资机会

四、2013-2018年纺织品服装贸易投资新方向 第三节 纺织品服装贸易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一、纺织品服装贸易市场发展前景分析

二、我国纺织品服装贸易市场蕴藏的商机

三、金融危机下纺织品服装贸易市场发展前景

四、2013-2018年纺织品服装贸易市场面临的发展商机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第二部分 市场竞争格局与形势

第六章 纺织品服装贸易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第一节 纺织品服装贸易行业集中度分析

一、纺织品服装贸易市场集中度分析

二、纺织品服装贸易企业集中度分析

三、纺织品服装贸易区域集中度分析

第二节 纺织品服装贸易行业主要企业竞争力分析

一、重点企业资产总计对比分析

二、重点企业从业人员对比分析

三、重点企业全年营业收入对比分析

四、重点企业利润总额对比分析

五、重点企业综合竞争力对比分析

第三节 纺织品服装贸易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一、2012-2013年纺织品服装贸易行业竞争分析

二、2012-2013年中外纺织品服装贸易产品竞争分析

三、2011-2013年我国纺织品服装贸易市场竞争分析

五、2013-2018年国内主要纺织品服装贸易企业动向

第七章 2013-2018年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行业发展形势分析 第一节 纺织品服装贸易行业发展概况

一、纺织品服装贸易行业发展特点分析

二、纺织品服装贸易行业投资现状分析

三、纺织品服装贸易行业总产值分析

四、纺织品服装贸易行业技术发展分析

第二节 2011-2012年纺织品服装贸易行业市场情况分析

一、纺织品服装贸易行业市场发展分析

二、纺织品服装贸易市场存在的问题

三、纺织品服装贸易市场规模分析

第三节 2011-2012年纺织品服装贸易产销状况分析

一、纺织品服装贸易产量分析

二、纺织品服装贸易产能分析

三、纺织品服装贸易市场需求状况分析 第四节 产品发展趋势预测

一、产品发展新动态

二、技术新动态

三、产品发展趋势预测

第三部分 赢利水平与企业分析

第八章 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行业整体运行指标分析 第一节 2012年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行业总体规模分析

一、企业数量结构分析

二、行业生产规模分析

第二节 2012年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行业产销分析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

一、行业产成品情况总体分析

二、行业产品销售收入总体分析

第三节 2012年年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行业财务指标总体分析

一、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二、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三、行业营运能力分析

四、行业发展能力分析

第九章 纺织品服装贸易行业赢利水平分析 第一节 成本分析

一、2011-2012年纺织品服装贸易原材料价格走势

二、2011-2012年纺织品服装贸易行业人工成本分析 第二节 产销运存分析

一、2011-2012年纺织品服装贸易行业产销情况

二、2011-2012年纺织品服装贸易行业库存情况

三、2011-2012年纺织品服装贸易行业资金周转情况 第三节 盈利水平分析

一、2011-2012年纺织品服装贸易行业价格走势

二、2011-2012年纺织品服装贸易行业营业收入情况

三、2011-2012年纺织品服装贸易行业毛利率情况

四、2011-2012年纺织品服装贸易行业赢利能力

五、2011-2012年纺织品服装贸易行业赢利水平

六、2013-2018年纺织品服装贸易行业赢利预测

第十章 纺织品服装贸易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第一节 2012年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行业利润总额分析

一、利润总额分析

二、不同规模企业利润总额比较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业利润总额比较分析

第二节 2012年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行业销售利润率

一、销售利润率分析

二、不同规模企业销售利润率比较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业销售利润率比较分析

第三节 2012年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行业总资产利润率分析

一、总资产利润率分析

二、不同规模企业总资产利润率比较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业总资产利润率比较分析

第四节 2012年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行业产值利税率分析

一、产值利税率分析

二、不同规模企业产值利税率比较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业产值利税率比较分析

第十一章 纺织品服装贸易企业发展分析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第一节

企业1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产品区域市场占有率分析

三、盈利能力以及利润率分析

四、公司发展战略规划 第二节

企业2 第三节

企业3 第四节

企业4 第五节

企业5 略„„

第十二章 纺织品服装贸易行业投资策略分析 第一节 行业发展特征

一、行业的周期性

二、行业的区域性

三、行业的上下游

四、行业经营模式

第二节 行业投资形势分析

一、行业发展格局

二、行业进入壁垒

三、行业SWOT分析

四、行业五力模型分析

第三节 纺织品服装贸易行业投资效益分析

一、2012年纺织品服装贸易行业投资状况分析

二、2012年纺织品服装贸易行业投资效益分析

三、2013-2018年纺织品服装贸易行业投资方向

四、2013-2018年纺织品服装贸易行业投资建议 第四节 纺织品服装贸易行业投资策略研究

一、2012年纺织品服装贸易行业投资策略

二、2013-2018年纺织品服装贸易行业投资策略

第十三章 纺织品服装贸易行业投资风险预警 第一节 影响纺织品服装贸易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2013年影响纺织品服装贸易行业运行的有利因素

二、2013年影响纺织品服装贸易行业运行的稳定因素

三、2013年影响纺织品服装贸易行业运行的不利因素

四、2013年我国纺织品服装贸易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五、2013年我国纺织品服装贸易行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第二节 纺织品服装贸易行业投资风险预警

一、2013-2018年纺织品服装贸易行业市场风险预测

二、2013-2018年纺织品服装贸易行业政策风险预测

三、2013-2018年纺织品服装贸易行业经营风险预测

四、2013-2018年纺织品服装贸易行业技术风险预测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

五、2013-2018年纺织品服装贸易行业竞争风险预测

六、2013-2018年纺织品服装贸易行业其他风险预测

第五部分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及业内专家发展趋势与规划建议 第十四章 纺织品服装贸易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第一节 2013-2018年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市场趋势分析

一、2011-2012年我国纺织品服装贸易市场趋势总结

二、2013-2018年我国纺织品服装贸易发展趋势分析 第二节 2013-2018年纺织品服装贸易产品发展趋势分析

一、2013-2018年纺织品服装贸易产品技术趋势分析

二、2013-2018年纺织品服装贸易产品价格趋势分析 第三节 2013-2018年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行业供需预测

一、2013-2018年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供给预测

二、2013-2018年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需求预测 第四节 2013-2018年纺织品服装贸易行业规划建议

一、纺织品服装贸易行业“十一五”整体规划

二、纺织品服装贸易行业“十二五”发展预测

三、2013-2018年纺织品服装贸易行业规划建议

第十五章 纺织品服装贸易企业管理策略建议 第一节 市场策略分析

一、纺织品服装贸易价格策略分析

二、纺织品服装贸易渠道策略分析 第二节 销售策略分析

一、媒介选择策略分析

二、产品定位策略分析

三、企业宣传策略分析

第三节 提高纺织品服装贸易企业竞争力的策略

一、提高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二、纺织品服装贸易企业提升竞争力的主要方向

三、影响纺织品服装贸易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因素及提升途径

四、提高纺织品服装贸易企业竞争力的策略 第四节 对我国纺织品服装贸易品牌的战略思考

一、纺织品服装贸易实施品牌战略的意义

二、纺织品服装贸易企业品牌的现状分析

三、我国纺织品服装贸易企业的品牌战略

四、纺织品服装贸易品牌战略管理的策略

--------网 址:

5.中国纺织业发展历史 篇五

新年新开始,经过了3天元旦小长假之后,生活仍在继续。新年伊始,总结过去,展望未来。2012年是艰苦的一年,走过了2012寒冬,中国纺织行业正在向着2013年欣欣向荣的春天走去,新的一年,纺织行业有了新的变化,就在1月1日之时起,中国纺织行业就开始实施一批新的标准政策。新的开始之际,一起来了解一下今年中国纺织业的新标准政策吧!、四项排放标准

《缫丝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毛纺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和《麻纺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4项排放标准实施,4项排放标准由环境保护部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共同构成纺织工业水污染物排放系列标准。

提示

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实施新标准将提高纺织行业的环保准入门槛,有利于减少水污染物排放,促进纺织工业可持续和健康发展。4项标准的发布实施将有力促进纺织工业污染物的减排。现有企业实施并达到第二阶段的排放限值后,污染物的排放量将大幅度削减,其中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与2010年相比削减。

2、行政事业性收费降低

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正式公布《关于降低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的通知》,自1月1日起取消收费票据工本费、货物行李物品保管费、税务发票工本费等15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和免征企业注册登记费、个体工商户注册登记费、使用流动人员调配费等15项行政事业性收费。

提示

此次取消和免征3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主要是为了减轻企业和社会负担,促进经济稳定增长。降低出入境检验检疫收费标准,简化出入境检验检疫计费方式。据测算,收费标准降低后,每年可减轻进出口企业负担约52亿元。

通知规定,进出口货物检验检疫费标准由原来的分别按货物总值1.5‰、1.2‰计收,降为按货物总值0.8‰一次性收取。边境口岸每批次价值在人民币10万元以下(含10万元)的边境小额贸易、对台小额贸易货物检验检疫费收费标准,统一降为按每批次30元收取。仅实施卫生检疫的,不收费。、关税实施方案

《2013年关税实施方案》开始实施。对关税配额外进口一定数量的棉花继续实施滑准税,并适当调整税率,主要是当棉花进口价格过低时,适用税率有所提高。

为积极增加进口,满足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及消费需求,2013年我国将对780多种进口商品实施低于最惠国税率的进口暂定税率。其中,新增和进一步降低税率的纺织服装类产品包括羽绒、亚麻短纤、全自动转杯纺纱机等。

依据我国与有关国家或地区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或关税优惠协定,2013年我国继续对原产于东盟各国、智利、巴基斯坦、新西兰、秘鲁、哥斯达黎加、韩国、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等国家的部分进口产品实施协定税率,部分税率水平进一步降低。在内地与香港、澳门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框架下,对原产于港澳地区且已制定优惠原产地标准的产品实施零关税。根据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对原产于台湾地区的部分产品实施零关税。继续对原产于老挝、苏丹、也门等40个最不发达国家的部分产品实施特惠税率。

提示

本次下调羽毛原料进口关税的政策,有利于提高我国羽毛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抑制羽绒原料价格的高位波动,有利于增强产品出口的信心。降税对亚麻企业而言,可以进一步减轻企业的负担,有利于亚麻纱线价格的稳定,更有利于拓展亚麻纺织产品内销市场。

4、股息红利税收政策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股息红利个人所得税有关政策的通知》开始实施。

上市公司派发股息红利,股权登记日在2013年1月1日之后的,股息红利所得按照本通知的规定执行。本通知实施之日个人投资者证券账户已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其持股时间自取得之日起计算。

提示

此次政策调整,旨在发挥税收政策的导向作用,鼓励长期投资,抑制短期炒作,促进我国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多地最低工资标准

浙江省最低工资标准再次上调,最高档标准由1310元涨到1470元。与现行最低月工资标准相比,最高档涨幅达12.2%,新的最低工资标准水平目前居全国省市区前列。

陕西省调整后的最低工资标准为:一类工资区,全日制最低工资标准为1150元/月,非全日制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为11.5元/小时;二类工资区,全日制最低工资标准为1050元/月,非全日制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为10.5元/小时;三类工资区,全日制最低工资标准为950元/月,非全日制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为9.5元/小时;四类工资区,全日制最低工资标准为870元/月,非全日制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为8.7元/小时。

提示

企业员工只要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或者虽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但已确定劳动关系的,都适用这个新标准。

6、征地相关政策

甘肃省将从2013年1月1日起上调征地补偿标准,调整后全省征地补偿标准将达到平均每亩3.56万元,相比现行标准提高了19.9%。

福建省征收土地使用的耕地年产值最低标准调整为每亩1300元。实行征地区片综合地价的区域,征地区片综合地价的最低标准调整为每亩3.25万元。

提示

业内人士分析,随着农用地征收标准提高,各省土地成本和价值有望普遍提升,对于在当地拥有大量土地资源的上市公司来说,或将以此受益。

6.天津纺织业历史 篇六

当时,在天津投资纺织实业的有许多显要人物,其中有民国大总统黎元洪、大总统徐世昌、代总统冯国璋、北洋政府财政总长周学熙、外交部总长曹汝霖、直隶督军曹锟以及国会议长、各省督军、陆军总长等等,还有很多有政治背景的企业家和社会名流,著名京剧大师梅兰芳就曾是裕大纱厂的股东。

1932年,宋棐卿在天津创办东亚毛呢纺织有限公司。创办期间,很多社会名流前来参观,170多位社会各界名人为东亚题词。他将西方的管理模式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采用了儒家的“文治教化”之道,制定了“东亚铭”等独特的企业文化,并创立了“抵羊牌”毛线商标,享誉全国,影响至今。

当时,天津的各大纱厂不仅使用了先进的机器设备,采用了国外先进的管理制度,还创立了“蓝虎”、“炮车”等多个著名商标。宝成纱厂第一任总经理吴敬仪在中国首家推行了“八小时工作制度”,1930年,《大公报》予以报道。

抗日战争期间,天津纺织遭受了沉重的打击。天津六大纱厂中曾有四家被日本财团收买控制。但是,天津民族纺织业没有屈服,恒源和北洋纱厂坚持“宁愿少卖钱,也要卖给中国人”的爱国思想,抵制了日资的收买并购。抗战胜利后,天津纺织由国民党政府接收,组建了中国纺织公司天津分公司。但由于时局动荡,通货膨胀,许多纺织企业被迫停产。

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天津纺织工业经历了社会主义改造,开展了技术革新,纺织工业迅速崛起。在计划经济时期,天津纺织成为天津工业的支柱,为天津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曾经与上海、青岛共享“上、青、天”的美名,数百个产品获得优秀产品奖。至1986年,天津纺织工业总产值始终位居全市各工业部门的榜首,多年创造了总产值、利税、出口创汇、就业人数“四个第一”。

7.中国出口纺织业困境与对策 篇七

一、中国出口纺织业困境分析

中国全方位扩大开放, 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 这为中国纺织业赢得巨大机遇的同时, 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甚至陷入重重困境。

(一) 国内方面的困境。

一方面由于近年来中国处于流动性过剩、经济趋热的局面, 央行一直奉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 加之在通货膨胀压力下, 原材料成本和劳动力价格的上涨以及国家下调出口退税政策的实行, 可以说, 中国的纺织业已经是在困境中艰难生存。据统计, 中国纺织行业整体平均利润率仅为3.9%;另一方面2008年4月10日, 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已突破7元关口, 按照“汇改”之初8.11元的汇率计算, 人民币兑美元已经累计升值15.6%, 这无疑对承受能力已经非常有限的纺织业雪上加霜。人民币的加速升值不但直接造成了巨大的汇率损失, 而且更为严重的是减弱了产品出口的价格优势, 从而削弱了出口产品的竞争力, 进一步压缩了纺织业原本非常有限的利润空间。

(二) 国外方面的困境

一方面随着中国不断对外开放, 中国纺织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 也正是这种强劲的发展带来了中国纺织品出口额的不断高升, 其负面效应便是中美、中欧就中国出口纺织品方面的贸易摩擦频繁发生, 这不仅为中国纺织品的出口制造了极大的障碍和困扰, 而且势必影响中国纺织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对美国经济衰退的预期, 这必将造成美国消费放缓, 从而直接导致美国对进口商品需求的下降。根据美国商务部纺织品服装办公室统计, 2008年1月, 美从中国进口纺织服装16.6亿平方米, 同比下降3.1%, 金额25.9亿美元, 同比下降7.7%。同时, 美国经济衰退也将导致贸易保护压力的增大, 进而削弱中国纺织出口品的国际竞争力。从全球经济来看, 受美国经济出现衰退迹象的影响, 欧洲、日本等与美国经济具有密切关联国家的经济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 因此, 中国出口纺织品不仅面临对美出口的下行风险, 同样面临对其他贸易伙伴出口下滑的风险, 这种连带效应是非常可怕的。

二、中国出口纺织业困境应对策略

面对上述国内、国外的双重困境, 我们必须积极地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 化解风险, 尽快引导中国纺织业走出困境。

(一) 优化出口纺织业产业结构, 提高其产品附加值。

一方面在纺织业发展面临巨大困难的时刻也许正是该行业调整产业结构的最佳时机。因此, 我们要不失时机地调整中国出口纺织品业的现有产业结构, 为该行业朝着正确方向发展奠定基础。例如, 我们可以考虑将纺织产业由东部向中西部梯度转移, 从而实现先进技术、现代化管理经验、企业市场化理念等的转移, 确实起到促进就业、促进产业升级的作用。而且在这种产业转移的带动下还可以实现资本要素转移与资本积累, 进而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 优化资源配置;另一方面我们要致力于提高纺织业的产品附加值, 因为纺织业是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的行业, 较低的附加值势必影响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因此, 从行业的长远发展来看, 必须要提高纺织品的附加值, 从而提高其国际竞争实力。

(二) 提高出口纺织业创新能力, 为其长远发展提供动力。

创新是一个企业的灵魂, 是其谋求长远发展的根本动力。创新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注重理念的创新, 包括经营理念、管理理念等的创新, 引导企业适应形势的变化, 及时更新、拓宽经营和管理的思路;二是注重科技创新, 不断加大科技投入, 注重科技人才的培养, 以科技创新解决产品创新, 不断开发新的、适应顾客需求的低成本、无污染产品, 创造属于自己的具有独特优势的品牌。

(三) 有效规避人民币升值带来的风险。

一方面企业可以采用多种币种进行结算, 比如以日元和欧元为主, 同时加强与金融机构的业务沟通, 采取及时结汇以降低汇率变化损失, 以外币付款减少结汇购汇的汇差损失, 运用金融衍生工具防范汇率变动风险等措施;另一方面纺织企业转变固有的外向型思维, 充分发挥开放型企业的角色, 利用国家进出口经营权的备案登记制度, 一是可以通过进口生产产品所需原材料、辅料等抵消出口汇率波动风险, 二是可以通过进口不是企业生产的产品等 (经营范围内) 来增加业务收入。而且, 有能力的企业还可以在境外投资设厂 (如在非洲和东南亚一些国家) , 减轻贸易顺差的同时规避人民币升值波动风险。

(四) 积极化解贸易摩擦, 为出口纺织业发展扫清障碍。

一个行业竞争力提高的重要表现就是贸易摩擦的增多, 这是一个行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困境。有效化解贸易摩擦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加强国际间的沟通与合作, 在注重官方外交的基础上, 有效结合民间外交, 尽量争取各方的谅解互信、合作共赢。同时, 加强自身能力, 提高自己, 规范自己, 注重知识产权保护、质量和社会责任方面的自律, 加强产业预警, 维护产业安全, 等等。只有自身足够完善和强大, 才能在国际贸易的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 为自己赢得尊重、平等的机会和权利。

8.中国纺织业发展历史 篇八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原会长杜钰洲,副会长兼秘书长高勇,副会长孙瑞哲、徐文英、张莉、杨纪朝、夏令敏,纪委书记王久新,顾问陈树津等出席会议。

当前我国经济增长处于“换挡期”,纺织行业工业增加值增速也有明显回落。2014年,我国纺织行业工业增加值增速为7%,略低于GDP增速水平,较前几年有明显回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行业投资方面,2014年行业投资规模继续扩大,投资增长减缓,新开工项目同比负增长,行业投资区域结构调整继续推进。2014年,我国纺织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10362.53亿元,同比增长13.37%。

二是在出口方面,2014年行业出口规模继续扩大,服装出口快于纺织品,棉制品出口增速下滑较快。2014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为2984.26亿美元,增长5.09%。

三是在内销市场方面,2014年国内零售需求规模继续扩大,服装需求增速低于整体需求,百货渠道销售增长缓慢。2014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24万亿元,同比增长12%;限上消费品零售额为13.32万亿元,同比增长9.3%;限上服装类零售额126万亿元,同比增长10.9%,低于国内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速11个百分点。

四是在行业质效方面,2014年规模以上企业利润规模继续扩大,但增速放缓。从产业链各环节来看,接近终端的服装、产业用纺织品利润增长较快。2014年,我国纺织行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3662.73亿元,同比增加6.12%。

五是在上市公司方面,201 4年全行业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增长缓慢。截至目前,A股三季度数据已披露完毕,纺织全行业1.05家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仅增长2.39%。

会议预测,在2015年,全球经济继续温和复苏,增速将略有加快,国际市场稳中趋好,纺织行业出口将保持增长态势,增速较2014年略有提升。与此同时,内需市场将总体保持平稳增长,消费结构升级和零售渠道革新特征明显。

此外,在2015年,内外市场继续平稳增长,能够支撑行业运行基本保持平稳,但由于市场增速难有明显提振,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用工等要素成本继续增加,化纤结构性产能过剩等问题仍未解决,生产及效益情况难有显著改善,预计行业发展将继续保持中速水平。

王天凯在会上指出,在我国纺织行业从中高速发展过渡到中速发展时期,要密切关注行业在发展中的不同变化和不同拐点,同时在2015年的经济运行分析中要密切关注内需市场和整个经济增长的发展趋势,深入研究其中的特征,为行业发展提供参考。

上一篇:打雪仗作文450字下一篇:九年级数学命题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