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中国心》教学反思

2024-08-04

《我的中国心》教学反思(通用13篇)

1.《我的中国心》教学反思 篇一

为了更好地巩固已经掌握的新知,对音乐作品有更的把握和体会,我会介绍歌曲的的创作背景。1982年,日本文部省在审定中小学教科书时,公然篡改侵略中国的历史,这激起了黄沾的愤慨,于是他和王福龄共同创作了《我的中国心》。黄沾又找到香港歌手张明敏,对他说,心中有中国,有名字,有中华民族,到底有没有心?于是就把《我的中国心》送给张明敏演唱。1983年秋,为了筹备1984年春节晚会,中央电视台的导演到福建和广东一带采访。一天,他们坐着一辆武警战士开的吉普车,在当时还很破旧的深圳奔驰时,战士车上偶然播放的一首歌曲,令央视导演激动异常。“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就算身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导演袁德旺后来回忆说:“当时我们坐在车上被这首歌曲给震动了,然后我就问他,我说这个歌是谁唱的呀?他说是一个香港的歌手,叫什么他也不知道。后来我就要求他给我复制了一盘这个带子。”很快,袁德旺导演就了解到,唱这首歌的是香港一名叫张明敏的歌手。于是,在1984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张明敏为几亿中国电视观众演唱了《我的中国心》,歌声一下子打动了无数炎黄子孙的心,引起了中华同胞的强烈共鸣。写爱国歌曲很容易流于概念化和喊口号,但黄沾很聪明地运用了“长江长城,黄山黄河”这样具有象征性的中华名胜来传达爱国之情,整首歌是以海外游子直抒胸臆的语气切入,把一个壮阔的题材写得自然而然,从而征服了所有人。1984年,《我的中国心》获中国音乐协会歌曲编辑部颁发第三届神钟奖。

2.《我的中国心》教学反思 篇二

小学美术四年级的《冷色和暖色》一课主要培养学生感受和认识色彩冷暖的能力, 让学生能辨别冷色调、暖色调并感受其美感, 提高学画色彩画的兴趣。

本节课是一节色彩基础课, 是为学生学习色彩基础知识而设置的。学生在了解了三原色、三间色等色彩知识的基础上, 再来学习冷色和暖色, 是一次温故而知新的学习过程。于是教学中我从复习导入, 让学生回忆起红、黄、蓝, 三原色。再从三原色带给人们的色彩感觉, 让学生对这三种颜色展开丰富的联想。因为人对色彩天生十分敏感, 色彩的感情来自个人对生活、自然的不同生理感觉和情感联想, 但有些感情许多人还是相似的。看到红色, 孩子们都说会联想到火焰、太阳。看到蓝色, 孩子们都说会联想到蓝天、大海、冰山。教学中, 我分别安排了在色环中认冷暖色、在水彩笔中找冷暖色、在教室中感受冷暖色等环节。随着教学的层层深入, 学生对冷暖色的感受力大大加强。学习兴趣高涨。

为了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兴趣, 我还准备了大量的色彩图片和冷暖色对比图案, 充分利用课件及书中的图片、作品等。通过对比, 使学生直接感受到同一画面不同色彩的冷暖感觉, 而且还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中进行讲解举例, 并让学生根据不同的颜色来联想不同的物体, 辨别是冷色还是暖色, 这样比起理论上的讲解更直观、更形象,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地学习环境中掌握色彩的冷暖知识。

第一次上完这节课, 有关色彩冷暖相对性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这个问题与之前欣赏作品环节如何衔接?作为一个教学难点如何突破, 从而让学生轻松掌握, 使我百思不得其解。于是第一次的课上我只得硬着头皮做一次尝试, 将同种绿色与橙色、蓝色的对比图片安排在欣赏书上冷暖色调的画后面来讲。自己觉得突然从讲冷暖知识跳跃到讲色彩冷暖的相对性这个过渡十分生硬, 学生的反应也很平淡。于是我打算静下心来, 好好专研教材, 争取找到突破口。经过自己反复琢磨, 我终于从一幅范画上找到了上下衔接的纽带。这是一幅书中的范画, 画中有两个穿着红色衣裙的小女孩正在开心的搂在一起嬉笑着, 手中还各自拿着一束菊花。我首先问学生, 看到这幅画给你怎样的感觉?一个学生说道, 我感觉两个女孩很快乐。我又问除了从孩子的表情上看出他们的快乐, 还从哪里有所体现?孩子补充道:“从她们衣服的颜色上能感受到这份快乐。”我又进一步请这位学生给大家详细描述了女孩衣服的式样及色彩, 从而使大家都明确了因为她们穿着以红色为主色的裙子, 所以整幅画面是一幅暖色调的画。为了与下一环节展开联系, 我让学生特别关注了两个女孩手中握着的绿色茎叶的菊花。我问学生:“在这样暖色调的画中, 出现这样的冷色, 大家觉得合适吗?”同学们一下子陷入沉思, 接着有几个声音弱弱的回答:“合适的”。我又追问:“能说说原因吗?”一个大胆的男孩子答道:“这样是为了冷暖对比, 起映衬的作用”。他的答案很快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我也大大地夸奖了他一番。可是我依然没有放手, 对这一问题再次深入。“同学们, 那你们觉得在暖色调的画中出现冷色, 在用色时有什么讲究吗?”“使用面积要小一点……”“颜色不要太浓烈……”同学们七嘴八舌的嚷嚷开了。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我心里也乐开了花, 因为这正是我想要的答案。

于是我紧接着总结一句:“这就说明同种颜色的深浅不同会给人带来不同的冷暖感觉。”当你将绿色调淡, 甚至有黄色倾向的时候, 这时候的绿色就让你感觉不那么冷了。这就是色彩冷暖的相对性。为了更好的应证这句话, 我还当场跟孩子们做了个色彩游戏。我用红色的水粉颜料来做这个实验, 在第一张纸上我涂了一层薄薄的红色, 完成第一张范画。接着往调色盘里加入一些水, 再次和刚刚的红色相调和, 再均匀的涂在第二张纸上。整个操作过程很清楚, 孩子们对实验结果一目了然, 第二张红色的颜色最淡, 第一张颜色深一些。然后我又拿出一张色彩饱和度很高的红色卡纸和那两张放在一起对比, 孩子们立刻发现颜色最深的红色给人的感觉最暖。看到学生学习热情高涨, 我又趁热打铁, 用绿色和黄色, 绿色和蓝色进行对比, 再次让学生感受到色彩冷暖的相对性, 不仅在同种颜色上有所体现, 在不同颜色中也会有所体现。孩子们通过自己的观察, 发现了规律, 掌握了本课的知识, 也轻松地解决了我之前很头疼的问题。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改进, 使我深深地感受到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对最后的教学效果有相当大的影响。要想学生学得好, 老师自己首先得吃透教材, 理清思路, 寻求最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让学生轻松掌握知识。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有趣, 久而久之就对这门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无论哪一门学科, 学生一旦有了兴趣, 其产生的积极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3.我的中国心 篇三

上世纪90年代我刚出国工作的那些年,说实在的,中国在国外的存在感并不强烈。每到一处,当地人看到我们通常都会问:你们是日本人吗?你们是韩国人吗?每当听到这样的话,心里的憋屈和别扭是身在国内的同胞无法想象的。

好在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上述情况得到很大改观。最明显的变化是欧洲许多公共场所,如机场、商场、酒店也都有了中文指示牌或说明。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在改变了中国国际形象的同时,也极大地振奋了海外华侨华人的爱国心。

说到这里,我得顺便介绍一下华侨华人的概念。华侨是指旅居海外,但仍持中国护照,也就是保留着中国国籍的中国人。华人是指已经加入外国国籍,其祖籍国是中国的人。华侨华人的划分是法律的概念。平时,二者的区别不明显,但一旦发生涉及法律的案件,我驻外使领馆有权对华侨的案件进行过问,以维护我公民的合法权益。但如果当事者是华人,那么按照法律,我相关驻外使领馆就无权过问。很简单,因为当事人是驻在国公民。

我长期从事海外侨务工作,接触了许许多多的华侨华人朋友。在我眼里,他们都是炎黄子孙,他们自己也这样认为。很多人是为了生计,选择加入驻在国国籍。但是加入当地国籍之后,也给自己带来了另外的不便。比如,他要是想再回国省亲,就不得不申请中国签证。许多华人不仅自己不愿把自己当成是外国人,也不希望中国的使领馆把他们当成外国人。许多人既不愿放弃中国国籍,也不愿放弃来之不易的外国国籍,于是呼吁中国能不能实施双重国籍政策。这种感情和心理,我们能够理解,但实施双重国籍政策,其历史和现实的复杂性远不是他们所能想象的。

但是,不管怎样,许多海外华人依然始终如一地对中国像母亲一样眷恋、爱戴。有些华人在当地申请注册社团时,直截了当地声称,该社团的宗旨是为了团结当地华侨华人爱国爱乡,帮助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云云。结果在注册时碰到诸多麻烦,一拖再拖也完不成相关手续。但宗旨改为促进两国经济文化交流之类的话后,没两天就注册完毕。事后,当事人幡然醒悟:我已经不是中国公民,我注册一个外国的社团,就必须换一个视角,以一个外国人的身份来申请。

之所以身在国外的中国人感觉自己的爱国心比在国内时更加强烈,是因为身在国外,你不由自主地就会拿祖籍国与外国比较,中国的烙印非常明显。即便你加入了外国国籍,在人家眼里,你依然是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近年来,国外不时盛行所谓的“中国威胁论”或者“中国责任论”。这在很大程度上更刺激了中国人的民族心理,也同时激起了海外华人强烈的爱国热情。可以说,海外的中国人在历史上从未像现在这样与国家的关系联系得如此紧密!

爱国是没有任何先决条件的,就像爱自己的母亲一般。近年来,我们花大力气、投重资在公共外交上,这无疑对改善和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一个国家形象的根本改善,还是要落脚在增强自身的实力上。软实力从来都是依存于硬实力的。没有美国战后在全球的强势地位,哪有可口可乐、麦当劳在全世界的盛行。当然,除了国力之外,软实力还要依托其它方面,如国民素质等。有时候,往往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就能让无数人长期的努力毁于一旦,比如郭美美之于中国的慈善事业。

所以,即便有时会对中国有些不满和抱怨,但无论是华侨还是华人,一颗中国心都不变如初!

4.《我的中国心》教学设计 篇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唱歌曲《我的中国心》,能以坚定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表达情感。

【过程与方法】

学习过程中运用聆听、表现、合作等方法,学生能够完整表现歌曲并能提升音乐表现能力。

【知识与技能】

能够准确地把握唱准切分节奏,完整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够完整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难点】

能够准确唱出切分音。

三、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创设情境,分别演唱《歌唱祖国》和《我爱你中国》;提问学生,歌曲中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共同之处?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刚刚老师所表现的歌曲,都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以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今天我们的音乐学习同样和爱国有关。

引入课题,《我的中国心》。

(二)感受体验

1.初听歌曲

并设问:歌曲的情绪和速度是什么样的?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歌曲为稍慢,深情的,给人一种斗志昂扬的感受。

2.复听歌曲

并设问:“歌曲表现了怎样的情感?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歌曲表现出祖国在海外游子心中的分量,同时也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之情,本首歌曲可以总共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三)学唱歌曲

1.进行简单发声练习,12 32 1- 。学生学习运用自然、圆润的声音进行发声;

2.教师范唱歌曲,学生小声哼唱,并提问学生歌曲与其他的曲目有什么不同之处;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歌曲总共分为两个部分进行演唱,有一种慷慨激昂的气势。

3.教师弹奏钢琴,学生跟唱乐谱,并提问学生歌曲中难以把握的节奏型有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老师总结:切分音节奏较难掌握。

4.教师讲解切分节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一下切分音这个节奏型,前后四人为以小组,给8分钟的时间,编创自己喜欢的节奏型。

5.教师讲解大跳音程,并提问学生大跳音程我们应该怎么去唱?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演唱大跳音程的时候我们要做一个搭桥的游戏才能唱的更准确。

6.完整演唱乐谱。

7.有感情的朗读歌词,并且体会歌词中所传达的情感。

8.分组进行竞赛演唱,并进行评价。

(四)巩固提高

教师将学生分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歌曲(编创自己喜欢的节奏型等),提醒学生注意与组内其他成员的配合;

创编完成后请各组进行表演,并互相评价推选出最受欢迎的小组。

(五)小结作业

5.我的中国心,我的中国梦 篇五

每一个民族都有一个传奇,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祖国的梦。我是中国人,我的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尽管说我的梦想有点夸张,有点遥远。可谁又能怀疑我的这个梦?毕竟每个国人心中都有和我同样的中国梦,只是有的人没有明说而已。翻开历史的扉页,我们看到秦始皇麾下的百万秦军以排山倒海的气势杀向东方,花了不到10年的时间就荡平了东方六国,完成了统一天下的大业,使秦国由一个地不过千里的边陲小国,一举变成了天下宗主;把立国500多年的秦国推到了她生命的顶峰。把时光推向唐朝,我们看到李世民率部征战天下,为大唐统一立下汗马功劳,被封为秦王、天策上将。626年玄武门之变夺位登基后,开创了著名的贞观之治,他虚心纳谏,厉行俭约,轻徭薄赋,使百姓休养生息,各民族融洽相处,国泰民安,对外开疆拓土。还记得圆明园吗?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烧杀掳掠,慈禧太后挟光绪皇帝逃奔西安,八旗兵丁,土匪地痞即趁火打劫把园残存和陆续基本修复的共约近百座建筑物,皆拆抢一空,使圆明园的建筑和古树名木遭到彻底毁灭。其后,圆明园的遗物,又长期遭到官僚、军阀、奸商巧取豪夺,乃至政府当局的有组织地损毁。北洋政府的权贵们包括某些对圆明园遗址负有保护责任者,都倚仗权势,纷纷从圆明园内运走石雕、太湖石等,以修其园宅。那侵略者不仅抢夺了那珍贵的历史文物,而且毫不留情地把它化成灰烬。再者,中日法西斯战争使中国面临着家破国亡的境地。但是华夏子孙并没有仍人宰割。举国上下,团结一致,保家卫国,终于在共产党的带领下取得了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人民当家做了主人。

经过了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突飞猛进,一跃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强国。但是我国的居民幸福指数仍然不高,尤其是城乡贫富差距日益扩大。再加之,西方各国纷纷对中国采取敌对的态度,对中国敬而远之。中国虽想成为负责任的大国,却困难重重。

我没有更加伟大的目标和魄力,我的现实就是我成为了一名中国人,就应该有所担当,我的梦想很遥远却又很现实。我的中国梦就是全体华夏儿女的共同心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虽说任重而道远,只要我们共同努力,一定就会实现。

6.我的中国心 篇六

这是我们学校周一的升旗仪式,和其他学校的一样,简单而不平凡。

我们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在唐朝,繁荣达到了鼎盛时期,成为世界第一的国家。到了清朝,由于“闭关锁国”的政策,中国渐渐落后于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乃至开始了一段屈辱的历史——鸦片战争。被资本主义列强瓜分。

后来,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标志抗战的开始……学习这些历史时,我都提不起劲儿来,心想:“为什么咱们中国老是受欺负呢?”我有些愤懑。

终于,苦难的祖国终于在1949年解脱了,中国便迅速发展强大起来,渐渐成了当今屹立于亚洲东方的一颗明珠。虽然我没有经历过老前辈们所讲述的“苦日子”,但我会去尽量去想象。在看看如今的好日子,我却迷茫了……

都说“乱世出英雄”,我若是正处战乱时期,必定参战效我犬马之力,在所不辞(我在很多抗日电影中看见老百姓受日军欺压,闹得家破人亡,都想与日本鬼子拼了,这样的想法不为怪)可在这和平年代我该怎么办,我若是成了一个人人都戳脊梁骨的人,还谈什么报国,应了那句“盛世产庸吏”。想到这,我记起今年国庆节国家一些领导人祭奠人民英雄纪念碑,我爸在一旁不屑地说:“哼,有什么好纪念的?”我妈马上问了:“怎么不用?”“要是那些政府官员时时刻刻都记得那些先人作出的付出,现在官场还会这样腐败?”一句话引起了我深思……现在实行九年义务教育这是为什么?说来说去都是为了一些人,一些以前叫做“祖国的花朵”,现在叫“未来的接班人”的人,为了他们能够更多的学习机会,将来成为真正有用的人才,为祖国尽一份力。

我认为在当下,不懂得爱国的学生不配学习知识,因为一个人有再渊博的学识,不懂得爱国,不懂得不能忘本的道理,也不是一个根本意义上的人,只是一个有着人的外表,智力的行尸走肉。周总理在读书时曾回答老师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现在才发现我并不能只做一个打着“爱国”两个字口号的中学生,要想到,在你放弃学业的同时,你也卸下了这担子。

7.《我的中国心》教学反思 篇七

本届展会的招展工作仍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业的积极与热情,让我们忘却了窗外的寒意。到3月10日,展商数量已经比上届同期增长4%,新展商数量占比总展商数的32%,国际、外资、新展商增幅全面开花。从展商的国别上来讲,已来自全球43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报名参展,其中德国,台湾、奥地利、韩国、加拿大的外资排在前几位。按产品类别,施工机械类企业仍然是主,但我们也看到建材机械和配件展商的异军突阶段报名数量同比增长均在10%以上。

可见,中国市场对于国际企业而言,依然机无限。这也进一步加大了中国本土企业在中国的竞争压力。价格战不可避免,近乎残忍。同时对量、售后服务以及创新的挑战更加严峻,留给中国业产业转型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几次转型时机错过后面临痛苦的生存挣扎,并购将会增加。目前来说程机械调整已渐近尾声,谁能在2014年突围,如何突围将成为bauma China 2014现场最大的看点,同时bauma China也将和企业一起进入另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现场展商如何凸显企业文化,如何用心做事,全心做人、诚信布局也将成为展会彰显的行业精神。

随着中国各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复苏、高铁、地铁、廉租房、保障房及大型重点工程的相继开工,工程机械企业也在把握形势、伺机发力。参展bauma China,仍然是企业布局中的重要棋子,是发布新产品技术的广阔平台,是获取全国乃至全球客户资源的快捷通道,更是企业之间惺惺相惜、探讨交流、共度难关、一同发展的温情聚会。

其实bauma China就是行业的缩影,一个微型社会。在这里有喜怒哀乐,有感动、有惊喜、有兢兢业业的劳累,也有工作之外的欢愉。在这里不仅仅是为了订单业绩,而更多的是用心学习、用心交流、用心体味看得见的友情。相信您在上海宝马展上也有很多精彩丰富的经历,请加入到我们的“我的bauma hina,我的心故事”征集活动,来讲述您眼中的auma China、您的故事、您的收获、您的感慨、您的趣闻。几句话就是一个故事,没有字数要求、没有内容限制,只要是发自您内心的一个讲述。现在就有想到一些吧,以“马上”的节奏打字发给我们吧,与更多工程机械人分享,带给大家快乐或启发。发送您与bauma China的故事到以下联系方式,赢取bauma China精美礼品与感恩回馈:

1.发送邮件到:beryl.zhao@mmi-shanghai.com

2.回复到微信(微信号:baumachina)

3.私信到微博@baumaChina上海宝马展

期待聆听您的“心”故事!

8.老外兄弟高唱“我的中国心” 篇八

近日,一支纯美国乐队正在美国、欧洲,甚至在全球刮起一股旋风,各种肤色的“粉丝”也呈几何级增长。没人想到,这支美国乐队如此走红的原因,却是因为他们出了一张又一张纯中文专辑,更因为乐队主唱自称上辈子是中国人,且将自己的这种对中国无法割舍的情怀写进一首名叫《我上辈子是中国人》的歌曲中。这个乐队也因此成为了世界首支也是唯一一支创作、演唱、表演中文歌曲的西方乐队;他们优美的歌声给广大歌迷带来了享受。

这支乐队的名字就叫赛日(SIRIS),是由来自美国的麦克·马雷和帕特里克·马雷兄弟俩组成的双人乐队。

美国乐队何以要高调创作并演唱中国歌曲?他们有着怎样的人生故事和艺术经历?近日,笔者采访了这支美国流行乐坛的劲旅。

麦克在“复旦”沉醉于

中国文化

麦克·马雷(Micheal Maley)身高1.94米,1974年5月23日出生于美国费城,今年35岁。麦克的父亲是一位很有名的建筑工程师,母亲是银行职员,他还有一个比他小两岁的弟弟,名叫帕特里克·马雷(Patrick Maley),兄弟俩都很喜欢音乐。马雷兄弟很早就开始了创作、演唱自己的歌曲。

麦克·马雷读小学时,有一次,不会游泳的他去河边玩,不慎跌入河中,虽然岸边也有一些人,但人们都忙着到公话亭去打求救电话,却没一个人跳下水去救他。就在他被淹得奄奄一息的时候,突然感到自己被一只手从水底托举了起来,游向岸边,他得救了。但是救他的人却没有上岸,幸好救生人员及时赶到现场,从河水中救起了那个救他的人——一个与他年龄相差无几的黄皮肤孩子。

后来麦克与这个名叫托马斯·钟的人成了朋友,托马斯·钟的中文名字叫钟川,来自中国北京。当麦克的父母要以一笔丰厚的酬金感谢钟川救了麦克时,钟川及其父母却婉言谢绝了。麦克觉得中国人真好。

麦克第一次到钟川家去玩时,听到钟川与其父母说着一种非常好听的语言,他觉得太有趣了,于是他知道了汉语;再看到钟川母亲手中捧读的书上印着的方方正正的汉字,让他感到耳目一新。因为对中国人的印象非常好,爱屋及乌,麦克便时常到钟川家玩,并请钟川教他学说汉语,学认汉字。

上中学时,麦克看了一部名叫《四川好人》的舞台剧,这是世界著名剧作家布莱希特的作品。被这个故事打动,麦克对中国更加充满好奇,他自学中文投入地学习中国文化。

麦克高中毕业以后,决定到中国学习中国文化。由于受他的影响,他的父母也对关于中国的一切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弟弟帕特里克更是如此。麦克到中国学习之后,帕特里克进了一所音乐学院深造。

1992年,麦克·马雷来到上海,进入复旦大学学习中文。一年之后,他又改学国际贸易,希望将中国的一些独具特色的产品卖到美国去。

因为酷爱音乐,置身中国,接触到大量中国音乐之后,麦克深深地爱上了中文歌曲,像《我爱你,中国》《我的中国心》《万里长城永不倒》《其实你不懂我的心》《中国》等歌曲,都是他百听不厌且最喜欢唱的歌曲,崔健、腾格尔、童安格等歌星更是他心中的偶像。因而他不仅在学校的一些文艺晚会上演唱美国歌曲,也演唱中文歌曲,还将《一无所有》改成英文歌曲演唱。

麦克在中国期间,不仅在复旦大学学习了中文和国际贸易,学会了一口流利的中文,还业余从事英文教学和中英文翻译工作,并拜师学习中国功夫。

看到这个可爱的高个子老外这么热爱中国,且有着一身文艺细胞,文艺圈、影视圈的一些伯乐也时不时地邀请麦克参加一些文艺活动,请他作曲,演唱,那段时间他还拍了不少影视剧和广告,比如1994年香港翻拍李小龙功夫片《青蜂侠》时,导演还特地邀请他参加该片演出。

有一次麦克和同班的几个同学去湖北神农架旅游时,突然肚痛,在吃过自己随身所带的止痛药后,依然痛得不行。这时,一个来自于湖北本地的同学便走到一棵树前,从树上砍下一根小枝丫,将枝丫上的树皮剥开来让他嚼:“你嚼嚼这个树皮试试,看能不能治好你的肚痛……”听了同学的话之后,麦克很诧异,嚼树皮怎么可以止肚痛?但他转念一想,也许同学叫自己嚼点东西,是分散注意力吧,再说同学这样对自己建议,也是对自己的关心嘛。于是他便大嚼起这种树皮来。令他吃惊的是,就在他嚼过这种树皮后不到10分钟,他的肚痛竟然神奇般地减轻了。到20分钟时,肚痛竟然完全消失了。

这时,同学才告诉他说,这种树皮名叫杜仲皮,治肚痛非常有效,而且没有毒副作用:“我家乡就有这样一句话:‘肚子痛,吃杜仲’。这可是前人积累下来的经验呀!”

这次小小的经历,又一次让麦克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因为“我上辈子是中国人”

1996年,麦克带着他对中国的热爱回到美国。刚回美国的那段时间,他也一直致力于发展中美之间的经济贸易。

因为身上洋溢着中国气息,有一天,麦克的一个儿时朋友到他家玩,听说他在中国学过功夫,便问麦克:“中国功夫厉害是真的吗?你能给我展示一下你身上的中国功夫吗?”

麦克笑了笑,拿起一个大土豆对朋友说:“你能只凭你的双手将这个土豆捏碎吗?”

“土豆这么硬,要捏碎,非借助工具不行!”

“如果有功夫,那这个土豆就没那么硬了!”麦克一边说着,一边拿起一个土豆用手一下子将它捏碎了。

这一幕情景,朋友看得呆住了。

随着时日的推移,麦克渐渐发现原来在大学里所学的国际贸易根本无法实现自己热爱中国的追求。音乐不仅是没有国界的,更是一种心灵相通的语言,他希望运用这种无国界障碍的语言,搭建起两个国家文化交流的桥梁,使美国人民能更多地了解中国的文化,并用音乐使中国更进一步地走向世界。

那段时间麦克也时不时地被美国的一些影视剧组请去写歌,给一些广告写歌。有一天,当他又一次听着《我的中国心》的时候,他又突发奇想:我也要写一首《我的中国心》这样动听的中文歌。于是,他便拉着弟弟帕特里克重拾音乐旧梦,组成了一支能同时融入东西方两种音乐元素名叫“赛日”的乐队。“赛日”意为超越太阳,不断追求。兄弟俩的这支乐队很有特色:哥哥麦克是主唱,弟弟帕特里克是鼓手,麦克是一个既能写词,又能谱曲,还能配器的音乐全才;帕特里克曾与许多重量级音乐人和团队一起表演过,有着丰富的演出经验和把握晚会现场的能力。

1997年,在中国香港回归之际,为了表达自己心中的喜悦,赛日乐队发行了首张中文专辑《直到我最后一息》,这使它成为音乐史上第一支创作发行中文专辑的西方乐队。著名音乐制作人大卫·艾佛里参与了该专辑的制作,该专辑让赛日乐队初露锋芒。

而他们的乐队所发行的英文专辑,却比发行的中文专辑迟了好几年:2000年,兄弟俩录制了他们的首张英文专辑《时间的秩序》。同年,他们有了自己的唱片商标和制作公司。

《时间的秩序》专辑自始至终贯穿着中国元素:该专辑的包装颇具中国风格,12首歌中的3首:《时间的秩序》《马马虎虎》和中文单曲《美丽的天使》都有着浓郁的中国特色。2003年,赛日乐队再次在音乐界出新,他们的中文单曲《美丽的天使》成为第一首在苹果iTunes上出售的中文歌。

麦克所创作的中文歌曲的灵感大都来自中国的经历,每一首歌都是在唱一段他在中国发生的故事。在创作上,兄弟二人各取所长,采用了独特的多元文化形式,融入了东西方两种不同的元素,使乐队的摇滚音乐有一种别具一格的味道。

2005年,赛日发行了又一张中文专辑《幸福》。这张专辑得到了评论界的普遍称赞,尤其是该专辑中的主打歌曲《幸福》,旋律优美,朗朗上口。

这首歌在费城华埠被广为传唱,这张专辑再次将赛日乐队推向了广阔的国际舞台,也巩固了他们在音乐史上的特殊地位。美国广播公司(简称ABC)电视新闻评价道:“赛日乐队无疑打破了中西方文化交流之间的隔阂,他们被大众所接受,因为他们的作品中饱含着真挚!这对来自费城的兄弟组合也给摇滚乐带来新的格局!”

2006年,赛日受邀在一些重要的电视节目中亮相表演,包括凤凰卫视的春节全球联欢晚会和MTVChi摇滚节目为庆祝该台进入中国市场的一台推陈出新的音乐会。

2007年9月1日,麦克与帕特里克哥俩又出了一张中文原创歌曲专辑《我们都一样》。在这张专辑中,有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名叫《我上辈子是中国人》。当麦克兄弟俩演唱这首歌时,更加引起了美国流行音乐界、尤其是美国华人音乐界的轰动。

当西方媒体的记者不解地问麦克兄弟,作为纯正的美国人,为什么却要以创作中文歌曲为他们乐队的主打特色,并四处演唱时,麦克很认真地说道:“因为我上辈子是中国人,才会和中国有如此深的缘分!”麦克的话既幽默风趣,又耐人寻味。

《上天祝福四川》感动世界

麦克是个很有人格魅力的歌手,他对中国的感情之深厚,特别让人感动。

2008年5月12日,四川特大地震发生之后,麦克兄弟不仅在第一时间向四川灾区捐献了自己的爱心,将自己部分唱片收入所得通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捐助给灾区贫困儿童,并表示将会找机会到美丽的天府之国来捐助一座希望小学,帮助失学儿童重新拾书包,走进课堂。

2009年4月初,麦克得知在“汶川5·12特大地震”一周年纪念日来临之际,将在加州联合主办一次《跨越太平洋的爱》大型公益义演活动的消息后,他心里久久难以平静,想到自己小时候看过的《四川好人》那部戏,回忆起自己在四川5·12地震发生后一边看着救灾新闻,一边流泪的情景,他们决定以自己的方式表达那颗强烈的“中国心”。于是,他主动找到加州星·映像公司董事长于静江女士,希望能够准许参演这台晚会的义演。麦克的自荐得到了于静江女士的大力支持和高度评价。于静江是我国著名表演艺术家于洋的女儿,她曾任八一电影制片厂导演,1987年赴美后一直从事中美文化交流活动,也是一个热心公益善举的华侨。

在得到于静江的首肯后,麦克与弟弟便马上投入到创作之中,三天后,他们创作出了一首名叫《上天祝福四川》的中文歌曲:“今天我没话说/只有眼泪在掉落/不愿相信眼前天摇地动/无数生命陨落/幸存的人们/已经无法用言语安慰/So I pray/上天祝福四川/上天祝福四川……”

2009年4月12日,慈善晚会如期举行。晚会上,黑鸭子组合、著名音乐人郭峰、以一首《等一分钟》而救活一位埋在地震废墟中77小时年轻生命的演唱者徐誉腾等人纷纷上台进行了表演。但是晚会上最出彩的却是麦克兄弟赛日乐队的演唱——当兄弟俩唱响《上天祝福四川》时,台下的观众听得泪水涟涟。听完他们的演唱后,又响起了经久不息雷鸣般的掌声。

演唱结束,麦克发表了自己的心声:“当往昔的伤痛融入我们的记忆,人性的坚强为此张扬而且升华。我呼吁爱心人士能持续关爱四川灾区的重建工作,尤其是对灾民的精神鼓励,激励同胞们自强不息,树立重建家园的信心和力量……”

兄弟俩还含泪向募捐箱献上自己的一份爱心。

赛日乐队的精彩演出,被第二天的《世界日报》《星岛日报》《侨报》以及旧金山湾区的众多媒体纷纷报道。之后,《上天祝福四川》这首歌,又很快被一些爱心人士下载为手机铃声和彩铃。

目前,美国星·映像公司正在与毛阿敏所在的保利演艺经纪公司讨论合作事宜,由美国星·映像公司为毛阿敏在美国安排演出,保利为赛日乐队在中国安排演出,并计划让麦克和毛阿敏同台演出,就像宋祖英和多明戈那样,让中西方歌手直接组合。

近日,麦克又与弟弟一起在中华人民共和国60华诞之际,创作并演唱了一首名叫《我为中国高唱》的中文赞歌,以示庆贺!

9.我的中国心(讲话) 篇九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我的中国心”。

3月以来,有两件事紧紧地揪住我们的心:一是昆明火车站暴力恐怖事件,一是马航客机失联事件。为什么这两件事让亿万中华儿女愤怒,悲伤、祈祷?因为伤者逝者以及生死未卜的154名乘客是我们同胞,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都有一个中国心。

中国心是什么?中国心就是千百年来对祖国对人民所形成的无比美好而深厚的感情。为了祖国的尊严,国土的完整,人民的幸福,炎黄子孙甘洒热血,奉献生命;为了民族的强盛,文化的繁荣,国家的富庶,华夏儿女竭忠尽智,鞠躬尽瘁。中国心就是中华情,中国心就是爱国情。

穿越恢弘历史,我们仰慕赞叹,屈原,苏武,岳飞,文天祥,爱国情怀传唱至今;徜徉灿烂文明,我们骄傲自豪,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科技发明普惠世界。我们仰慕但绝不留恋遗憾,我们骄傲但绝不固步自封,我们生活在一个继往开来的伟大时代,先烈们前仆后继,蹈死不顾,砸碎了百年殖民奴役的枷锁,建立了一个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崭新中国,先辈们摩顶放踵,赤子丹心,掀起了建设祖国的热潮,中华民族傲然跻身于世界民族强林,中国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昂首前进,这是一个朝气蓬勃、令人奋发向上的时代,这是一个激情燃烧,渴望建功立业的时代,我们生逢其时,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就是勤奋刻苦地学习,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弘扬高尚道德情操,用毕生之精力、智慧、才华建设一个繁荣富强、文明和谐的中国,建设一个国人幸福,世界瞩目的美丽中国。

德国作家克雷洛夫说:“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是架在河上的桥梁。”当亿万中国人民同结中国心共筑中国梦的时候,我们,特别是我们的青年需要有一往无前、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李克强总理说:“干一寸胜过说一尺。”爱祖国,实现中国梦,是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的美好愿景,但是,如果空有抱负,空怀激情,空发议论,而不付诸行动,中国梦永远是海市蜃楼,可望而不可即。实干兴邦,对于我们来说,当下最实实在在的事情就是学习和劳动,所以,爱祖国的前提必须是爱学习,爱劳动。

爱学习,就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让祖国永远先进强大,让落后挨打永远成为历史。除此之外,还要学习和继承中国传统的美德,让优良的家风、文明的校风、良好的社会风尚代代传承,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具体说来,爱学习就是爱知识,爱文化,爱父母,爱朋友,爱家园,爱同学,爱老师,爱学校,不谩骂同学,不

顶撞老师,不诋毁学校,不造谣或散布消极言论,要用实际行动为建设美丽旬中、美丽旬阳尽心尽力,为自己美丽人生再添亮色。

爱劳动,就是热爱创造和收获,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热爱劳动的人的聪明的手创造出来的。脑力劳动,让我们攻克一个有一个的知识难关;体力劳动,让我们拥有健壮灵活的肢体。在家里,帮妈妈做家务,帮爸爸干农活;在学校,打扫卫生,当好值日生;在社区,助人为乐,勤工俭学:你会在劳动中学习、成长、成熟,你会在劳动中收获知识,财富、幸福,你正在进行着的点点滴滴的努力就是中国梦这棵大树上的翠绿的新枝。

老师们,同学们,人类最高的道德是什么?那就是爱国心,诗人拜伦曾说:“凡是不爱自己国家的人,什么都不会爱。”我们生活在爱的世界里,朋友,同学,老师,家人,祖国给予了我们无限的爱,我们感恩这个伟大的时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让我们一起高歌《我的中国心》。

10.我的中国心作文 篇十

这些歌曲或许不太会打动我们这些成长在祖国怀抱中的人们,但对于那些海外华侨、外籍华人和华裔来说,却是句句说在了心坎里。

那些明星、主持人和工作人员不远万里,来到温哥华,给海外同胞们送去新春的祝福与温暖。

而那些留学生们则以出色的成绩回报着国人:有博士后、博士、硕士、研究生……等到他们学成归来,无疑又将给祖国的发展添加新的血液。

11.《我的中国心》教学反思 篇十一

【情景再现】

每次举行学业检测前,学生都会问我的一个问题“老师,这次英语检测有没有听力内容?”当我给出肯定的答复时,不管是优秀生还是学困生常会异口同声:“啊?惨了!”

【原因分析】

看着他们一个个沮丧的样子,作为英语教师的我,心中不免一阵阵刺痛。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学生如此反感“听力”呢?我思来想去,觉得原因有二:一方面源于他们内心对“听力”的恐惧心理;另一方面是对听力技巧掌握不够熟练。如何才能消除学生心头恐惧的阴影,让他们不再惧怕听力呢?

【解决对策】

1.重视心理指导,增强学生信心

心理因素对学生听力理解有极强的影响作用。人的心理因素是指那些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的非智力因素,如学生的兴趣、注意力、学习情绪和态度、意志力等因素。虽然这些非智力因素不是学习过程的直接介入者,但对学习的效果起着促进和抑制作用。

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有的学生对英语这门学科提不起兴趣, 从心理上产生了抵触情绪,尤其是在听力训练中很少积极参与,大多是在教师的监督下敷衍了事,被动应付。学生的抵触情绪愈发高涨,学习兴趣就愈发低落,听力水平当然很难提高。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应该首先着重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逐步帮助学生树立起学好英语的信心。

2.精听与泛听相结合

在听力过程中,一字不漏地把听力原文全部记住,难度很大。 这就要求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应学会有侧重点地去听,养成精听与泛听相结合的习惯。精听是让学生不仅听懂整篇文章的意思,还要听懂每一个句子。泛听,不要求学生听懂文章中的每一个句子、每一个单词,主要是抓住文章大意,重点是对语篇的理解。在听力教学中,应该把精听与泛听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基本功,积极思维的听力习惯和语篇理解能力。精听是训练基本功,泛听是巩固和扩大精听的成果,一个是手段,一个是目的,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提高听力教学的目的。

3.手脑并用,养成速记习惯

听力过程也并不只是一个独立“听”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学会耳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一边听一边写,对听力过程中出现的人物、时间、地点、事件、数字等(when,who,where,what,why, etc)重要信息适当地记笔录,以免忘记;一边听一边算,尤其是在数字教学和要经过运算后得出结果的听力训练中,要经过大脑的思考,做一些运算,培养运算和思维能力;一边听一边猜,猜不认识的词,猜接下来的信息,预测最后产生的结果等。在听力过程中,有的学生没有养成耳、手、脑、心并用的习惯,往往对听力内容应接不暇,顾此失彼,影响听力效果。

4.扩大知识面,补充社会文化背景知识

英、汉是两种不同的语言,属于不同的语系,它们之间的差异形成了语言、生活习惯和行为准则的完全不同。以dog为例,dog是个十分简单的词。但由于中英文化的不同,意义也截然相反。“狗” 一词在中国人看来总是贬义的,人们常用“癞皮狗”“丧家之犬”“走狗”“狗头军师”等等来描绘所厌恶的人。但在英美,狗往往含有褒义的含义(尤其在谚语中)。如Every dog has his day.(人人皆有得意时);You are indeed a lucky dog.(你真是个幸运儿)等。语言意义的理解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的理解。只有了解以英语为本族语者如何看待事物,如何观察世界,熟悉他们的思维方式和习惯,了解他们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风俗习惯,才能真正深入地掌握好英语,才能在听说英语时游刃有余。

5.听力练习多样化,留心处处皆学问

法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如何才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听英文歌曲填歌词、欣赏英文版电影、收听英语频道的广播节目都是我们可以应用的办法。看着学生抱着心爱的MP4如痴如醉地欣赏着Michael Jackson,我们何不用MJ的歌给他们出上一道听力练习呢?说不定效果要比强制着他们听上两三遍课文要好得多。

12.《我的中国心》教学反思 篇十二

“以素质为基础, 以能力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课程的最终目标。而这样的培养目标是与我们的高职教育理念相吻合的。高职教育要求素质教育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工作的始终, 并要以专业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高职教育是技能教育, 是就业教育。一定要突显情商教育, 因为情商教育更能突显高职教育的特色。要增强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的本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这些目标可以在教师耐心引导的过程中得以实现。《当代中国社会问题》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 很多事实同学们都是感同身受, 这样通过学习, 积极引导学生大胆发言, 提升学生认识社会的能力, 潜移默化地进行着情商教育。同时, 通过课程中各类问题群体的学习——越轨群体, 通过各类正面、反面的案例, 引导学生的行为, 对其进行人格教育;弱势群体, 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 让学生真实感受到他们的存在, 培养学生的社会同情心理, 对其进行专业价值理念的灌输。这样将高职教育理念与专业培养目标紧密结合起来。

二、明确教学目标, 突出教学特色, 提高个人能力

《当代中国社会问题》课程教学目标明确, 通过教材学习、教师引导, 培养学生的社会学的眼光观察、认识和分析社会, 通过潜移默化, 使每个学生具有社会学的想象力, 要求学生能用专业眼光观察、分析各种社会问题, 增加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度、认知度, 从而共同探讨解决社会问题的对策和专业方法。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朱力所著的《当代中国社会问题》这本教材共分为五大板块:第一板块为社会问题理论, 这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难点;第二板块到第五板块为具体的社会问题, 是教学重点, 包括异常群体社会问题、越轨群体社会问题、弱势群体社会问题和边缘群体社会问题等。这本书是大学本科阶段的通用教材, 对于我们高职阶段的学生来说, 有些知识点较为深奥、不容易理解, 这就给授课教师提出了高要求, 授课过程中要尽量将深奥、枯燥、乏味的理论语言转化成同学们能够接受、理解的平实语言, 并在讲解过程中穿插大量有血有肉的鲜活案例, 同时还要让学生感同身受, 共同参与到案例讨论中来。因此, “我的课堂, 我做主”应该成为社会问题课堂教学的特色, 增加课堂互动, 活跃课堂气氛, 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还因为与社会现实联系紧密, 就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断更新案例内容, 将时下发生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传播给学生, 而且要在传播、讲授过程中向同学们传达各种正能量。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 关注并熟悉各类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的热点, 还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课堂驾驭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教师的个人魅力, 让学生真正喜欢上这门课程。

三、完成四个转向, 丰富教学手段, 提高教学质量

高职教育不同于中学教育, 更区别于大学本科教育, 我们要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 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 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 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作为高职阶段社管专业的核心课程, 社会问题的教学要秉承这一培养目标完成四个转向:1.由智商教育转向情商教育。2.由灌输教育转向互动式教育。3.由共性化教育转向个性化教育。4.由传统说教转向心理健康教育。

同时针对高职阶段学生基础知识薄弱, 课堂上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的特点, 就要求授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始终秉承“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 育人为主旨, 实践为主线”的指导方针, 不断丰富教学手段, 采用情景模拟、角色扮演、角色互换、小组讨论等方式, 使学生动起来、学起来、乐起来, 采用“蹲下来”的教学方式, 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有互动有趣味, 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带动整个课堂气氛, 既让学生感到轻松又能保证教学质量。

授课时要有实战内容, 多讲鲜活的案例, 要旁征博引, 富有趣味性, 不要枯燥乏味;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 使学生乐学, 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 要因材施教, 结合教学内容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将专业价值理念的灌输贯穿始终——自由、平等、尊重、博爱。

摘要:《当代中国社会问题》是社会学、社会工作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 也是我们高职阶段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主要帮助高职学生认识和了解当下中国存在的社会问题, 并在认识过程中学习和掌握界定社会问题的理论依据, 夯实社会工作专业理论基础, 掌握社会问题的认识工具和研究方法, 最终提升学生观察、分析、解释社会问题的能力。

13.我的中国心教案 篇十三

教学目标 :

1、情感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体会歌曲中游子的爱国情怀,并通过歌曲的学习,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2、知识目标:(知识技能目标)通过歌曲的学唱,通过找旋律和进行对比,让学生能很好的了解歌曲的结构。

3、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在演唱中感受音乐的表现力,体验歌曲中的情绪情感变化,抒发出对祖国的热爱与赞美之情。教学重点:

1、能很好的体会歌曲中的爱国情怀,通过歌曲的学习,能很好的激发学生 的爱国情怀。

2、能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我的中国心》 教学难点:

歌曲感情的处理,能较好的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教学用具:蓝牙发送、接收设备、音箱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以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理解歌曲情感为指导思想。在教学设计中,主要以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体验情感为主。以问答方式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与判断;使用对比的方法,指导学生更好的演唱歌曲,并通过对比两个乐段结束句的不同,更好的理解歌曲的情感。整节课以情贯穿其中。教材分析:

《我的中国心》是香港歌星张明敏在 1984 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唱的一首歌,它深深的打动了海内外亿万中华儿女的心。歌词通过一位海外游子的深情诉说,刻画了海外游子对祖国的赤子之心。歌曲结构为A+A+ B +A′曲 式结构。A 段6-3五声音阶结构的旋律给人一种深沉平稳抒情的感觉。B 段的两个乐句以模进的形式产生高潮让人心潮起伏,思乡之情一浪高过一浪。最后又回到A 段的平静。结束句提高八度音高来表达无论如何也改变不了海外侨胞的赤子之心。教学过程:

一、演唱歌曲——《我的中国心》 1.导入新课

师:在你的印象中,祖国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学生谈祖国留给自己的印象。轻声播放《我的中国心》音乐。)

2、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感。这首歌曲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游子思念家乡和对祖国无限热爱的情感)。(设计意图:通过欣赏歌曲,学生从中感受华人华侨们对祖国的无限眷恋和热爱之情)

3、再听歌曲,找出第一乐句的旋律(前两行)在歌曲中出现了几次(3次)。每次出现是不是一样的?哪里不一样?

4、学生演唱一、二、四乐句。找出相同的乐句和有变化的乐句,并对声音进行要求指导(第四乐句在第一、二乐句的基础上结尾的音高有变化)。告诉学生把相同的一、二乐句用A 表示,把有变化的第四乐句用A′表示,剩下的第三乐句用B 表示,所以我们这首歌的节构就是A+A+ B +A′的结构。(设计 意图:以听为主来分析歌曲,锻炼学生的音乐记忆力。并通过找旋律、唱旋律、进行旋律的对比,让学生能清晰准确的了解歌曲的结构和很好的感受、体会音乐 中的情感。)

5、学生分别读一、二、四乐句的歌词,找出几个最能体现华侨们爱国的词进行分析。如:“烙上”、“不管怎样”。让学生从歌词中体会华人华侨们那种对祖国的深深的思念和深深的爱。分别给一、二、四乐句加上歌词进行演唱,词曲结合,让学生体会怎样演唱才能表达出海外赤子们的心声。老师范唱第一句和第四句结尾,让学生很好的体会第四乐句结尾“我的中国心”和第一乐句结尾“我的中国心”的感情变化,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设计意图:层层引入的方式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同时也体现了新课程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在亲生体验的过程中,怀着探究的兴趣去主动学习的理念,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感想,引导学生主动理解音乐感受音乐,更深刻的体会歌曲的情感)

6、教师范唱全曲,学生轻声跟唱,感受第三乐句的情绪。(设计意图:增强了学生对音乐作品情绪的体验,并使学生了解到歌曲的词、曲情绪应一致、和谐)

7、学生跟琴完整的演唱歌曲《我的中国心》,注意演唱方法及歌曲情感的处理。(设计意图:让学生能整体感受和表达歌曲的情绪)

8、介绍歌曲及演唱者张明敏。张明敏(1956 年9 月-),香港著名歌手,擅长演唱具中华民族色彩的歌曲,有“爱国歌手”之称。其演艺事业始于 1979 年。1983 年2 月,张明敏受到香港青年联合会的邀请而录下《我的中国心》。1984 年张明敏在该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导演袁德旺的邀请下再次演唱此曲,凭 此曲成名。除此之外,张明敏流行的民歌有《中华民族》、《我的中国心》、《我是中国人》、《外婆的澎湖湾》等。

9、欣赏张明敏 84 年春节晚会上演唱的《我的中国心》,学生更深入的体会情感。(设计意图:张明敏就是一个海外赤子,通过对他的介绍可以让学生很好的了解海外赤子对祖国的爱。通过欣赏他演唱的歌曲,让学生很好的体会一个真正的海外赤子是用什么样的情绪和情感来演唱这首歌曲的。)

10、跟伴奏唱歌曲,注意歌曲的感情处理。(设计意图:学生对祖国热爱与赞美的情感的释放)

上一篇:二年级古诗二首教案下一篇:在初一新生军训大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