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论文

2024-06-24

试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论文(精选10篇)

1.试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论文 篇一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一、项目概况

东回镇木槽村位于平定县东南部,距县城

35公里处,有10个村民组,377户,1093口人,其中劳动力582人。现有耕地面积2304亩,宜林荒山6000余亩,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该村传统产业以优质玉米、小杂粮为主。木槽村境内山大坡广,群众广种薄收、经济收入较低。自2002年开始,村党支部、村委会响应县委、县政府的号召,以发展优质核桃为突破口,积极调整产业结构。

二、项目单位绩效报告情况

(二)项目绩效目标

在原有700亩核桃树的基础上,新发展无公害核桃种植300亩,总规模达1000亩,力争挂过后年产15万公斤,年实现销售收入450万元。

(三)项目资金申报相符性

项目申报内容与具体实施内容相符,且申报目标合理可行。

二、项目实施及管理情况

(一)资金计划、到位及使用情况

1、资金计划及到位

本项目实际到位县级财政资金30万元,资金到位率100%。

2、资金使用

截止项目评价时实际支出情况31.57万元,项目资金严格按照实施方案预算科目计划进行支出,各预算科目资金略有小调整,调整幅度符合科技资金管理规定的范围内。详细支出如下:

材料费

26.51万元包括试验所需饲草饲料10.57万元、药品3 4.47万元、屠宰试验羊

3.31 万元、上选种羊支出8.16万元。比计划超支1.91万元,原因是增加了南江黄羊种羊培育数量,增加支出培育种羊所饲草饲料成本,增加部分在自筹资金中支出1.51万元,在节余支出的劳务费中支出0.4万元。差旅费支出2.15万元,比计划超支0.95万元。劳务费支出2.21万元。比计划节余1.35万元,节余资金用于支出增加的差旅费、材料费。专家咨询费支出0.7万元。

(二)项目财务管理情况

1、项目财务管理制度建设情况

项目承担单位的四川北牧南江黄羊集团有限公司属于四川省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健全、管理规范,建立了《四川北牧南江黄羊集团有限公司财务管理制度》,并结合项目制订了《南江黄羊选育保种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等制度。

2、机构设置

公司内部设置财务部,下设主办会计1人、成本会计1人、出纳1人。

3、会计核算及账务处理情况

项目资金实行“专人管理、专户储存、专项使用、专账核算”,待项目结题验收通过后合并入公司的统一会计账务之中。项目经费支出必须由经办人、技术人员、监督人、课题负责人、单位领导等逐级审核签字的程序进行审批后方可支付,各个环节缺一不可。对项目实施所需要的物资如种羊、饲料、兽药、草种等,必须严格按单位物资采购要求程序进行采购,采购前首先填写好“物资采购申请单”,经项目领导小组审批同意后方可采购。采购时,至少有 2-4 名以上采购人员参与;对采购数量较多和金额较大的产品必须由供货方、采购方、监督方等三方参与;对生产所用物资(如饲料、兽药、草种等)必须根据物品的性能、数量等分类保存,并由专人保管,防止霉变,尽量减少损耗。采购的物资验收入库,经相关人员 签字审核后,方可结算。因此,项目实施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健全,财务处理及时,会计 核算规范、准确。

(三)项目组织实施情况

本项目在县科技、财政、畜牧等部门的领导下,由四川北牧南江黄羊集团有限公司承担实施,该公司成立南江黄羊选育保种科研实施小组,由廖哲任组长,谭玉祥、陈瑜任副组长,成员有马国柱、岳兴之、苗斌、何兴隆、石金军、杨长钦。主要负责南江黄羊选育保种各研究内容的实施与操作,同时聘请有关专家,组成专家顾问组,以保证按照技术路线如期完成各项任务。

三、项目完成情况

(一)项目完成任务量

1、南江黄羊核心羊群建设

根据南江黄羊品系选育方案的要求,2010年完成培育种羊602只,完成计划任务120.4%。全年共培育种公羊165只,其中成年公羊35只,全部达到南江黄羊品种一级标准,大型品系成年公羊7只平体重67.32㎏;周岁公50只,平均体42.17;六月龄公羊80只,特一级率达到78.75%;培育种母羊437只。项目单位承担实施的“十一五”四川省畜禽育种攻关项目通过验收。

2、配套研究专题-5 本年度全面完成所开展的3项研究专题,其研究内容如下:

(1)南江黄羊快速育肥技术研究。通过研究探索出南江黄羊 当年羔羊在“放牧”条件下 10 月龄羯羊体重达到 32.65 ㎏ 为最佳

出栏时间,在“放牧+补饲”条件下,当年羯羊年龄在 6 — 8 月龄 体重达到 28.43 ㎏

为最佳出栏时间;老残羊在“放牧+补饲”条件 下,通过 2 个月时间的育肥增重效果最快,只平增重达到 13.68 ㎏、日增重达到 228 克。形成南江黄羊快速育肥技术。

(2)南江黄羊疾病综合防治新技术研究。本专题研究形成了

“四季驱虫+春、秋两季预防注射+科学饲养管理” 的南江黄羊防 疫保健技术。

(3)南江黄羊在农牧交错带放牧饲养条件下的“草—畜”平衡技术研究。本研究形成了

“合理利用天然草地+人工种草+秸秆 饲料” 的山区养羊 “草—畜”平衡技术,通过应用实现了生态养羊,促进养羊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项目完成质量

通过本项目实施,使四川北牧南江黄羊集团有限公司核心羊 群的数量增加、质量得到提升,全年完成生产各类种羊 6787 只,其中用于核心羊群扩群更新 602 只,对外推广种羊 6185 只。公司 年底存栏 5368 只,其中能繁母羊 3047 只、配种公羊 109 只,现有 特、一级种羊 2860 只,羊群结构合理,品种质量得到巩固。

(三)项目完成进度

本项目按照《实施方案》要求进度如期全面完成或超额完成 各项研究任务。

四、项目效益情况

本年度全面完成所开展的

分享到: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复制预览

普通尺寸(450*500pix)较大尺寸(630*500pix)窗体顶端

窗体底端 你可能喜欢

房地产评估报告格式 资产评估报告书内容与格式 节能评估报告格式范文 评估报告的格式

421下载页 券 30免费 页

6页 1下载

1页 1下载

券 更多与“评估报告格式”相关的文档>>

区域生态农业园发展模式研究

生态农业园规划设计思路

杭州蓝海生态农业园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 绿色生态农业园建设项目总结 生态农业园设计

更多与“生态农业园”相关的文档>>

广东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培训提纲之二——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试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福建省重大专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2 西安市财政专项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基本框架 更多与“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相关的文档>>

按照“放牧”和“放牧+补饲”的饲养方式,分别在六月龄、八月 龄、十月龄、周岁等 4 个阶段进行屠宰测定其产肉性能,并选择老 残羊 60 只进行短期育肥观测增重效果,从而形成南江黄羊快速育 肥技术。

(2)南江黄羊疾病综合防治新技术研究。通过对南江黄羊已 发生的疾病调查,并结合国内外羊的疾病防治现状,研究出传染病 的免疫程序,寄生虫病和普通病的防治方法。形成了“四季驱虫+ 春、秋两季预防注射+科学饲养管理”的南江黄羊防疫保健技术。

(3

17免费 页

4页 免费 261下载页 券 10免费 页

407下载页 券

432下载页 券 10免费 页

3页 免费 3页 免费 8页 免费)南江黄羊在农牧交错带放牧饲养条件下的“草—畜”平衡技术研究。

具体完成南江地区草地产草量的测定、优良牧草品种 的筛选、农作物秸秆利用技术、草地牧草营养价值评定、草地载畜(南江黄羊)量测定等研究内容。

3、实施进度计划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为 10 个月,即 2010 年 3 月至 12 月。

(三)项目资金申报相符性

项目申报内容与具体实施内容相符,且申报目标合理可行。

二、项目实施及管理情况

(一)资金计划、到位及使用情况

1、资金计划及到位

本项目实际到位县级财政资金 30 万元,资金到位率 100%。

2、资金使用

截止项目评价时实际支出情况 31.57 万元,项目资金严格按 照实施方案预算科目计划进行支出,各预算科目资金略有小调整,调整幅度符合科技资金管理规定的范围内。详细支出如下 :

材料费 26.51 万元 , 包括试验所需饲草饲料 10.57 万元、药品

本年度全面完成所开展的 3 项研究专题,其研究内容如下:

(1)南江黄羊快速育肥技术研究。通过研究探索出南江黄羊 当年羔羊在“放牧”条件下 10 月龄羯羊体重达到 32.65 ㎏ 为最佳

出栏时间,在“放牧+补饲”条件下,当年羯羊年龄在 6 — 8 月龄 体重达到 28.43 ㎏

为最佳出栏时间;老残羊在“放牧+补饲”条件 下,通过 2 个月时间的育肥增重效果最快,只平增重达到 13.68 ㎏、日增重达到 228 克。形成南江黄羊快速育肥技术。

(2)南江黄羊疾病综合防治新技术研究。本专题研究形成了

“四季驱虫+春、秋两季预防注射+科学饲养管理” 的南江黄羊防 疫保健技术。

(3)南江黄羊在农牧交错带放牧饲养条件下的“草—畜”平衡技术研究。本研究形成了

“合理利用天然草地+人工种草+秸秆 饲料” 的山区养羊 “草—畜”平衡技术,通过应用实现了生态养羊,促进养羊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项目完成质量

通过本项目实施,使四川北牧南江黄羊集团有限公司核心羊 群的数量增加、质量得到提升,全年完成生产各类种羊 6787 只,其中用于核心羊群扩群更新 602 只,对外推广种羊 6185 只。公司 年底存栏 5368 只,其中能繁母羊 3047 只、配种公羊 109 只,现有 特、一级种羊 2860 只,羊群结构合理,品种质量得到巩固。

(三)项目完成进度

本项目按照《实施方案》要求进度如期全面完成或超额完成 各项研究任务。

四、项目效益情况

本着“边研究、边应用、推广”的原则,一边将研究形成的南 江黄羊各新品系向县内推广,全年向县内养羊农户推广种羊 364 只(公羊 102 只、母羊 262 只),发展养羊户 67 户;一边向县外推广

应用,当年向贵州、重庆、湖南、安徽、陕西、甘肃、云南、湖北、广西和四川等 10 个省的 38 个县(区),推广种羊 6185 只。通过本

项目实施,带动龙头企业相关产业发展,2010 年四川北牧南江黄

羊集团有限公司实现总收入 6189 万元。

五、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四川北牧南江黄羊集团有限公司下属的四川南江黄羊原种场

是南江黄羊核心育种基地,目前,尚存在交通、羊舍、设施设备等 基础设施较差的实际问题。一是通往原种场的公路不通畅,特别是 一遇暴雨山洪和冰雪天气,造成公路时常断道,给科研带来不便和

增加运输成本;二是以羊舍、草场为主基础设备极差,大多数量羊 舍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修建的土木结构房屋,年久失修、破烂不堪,草场过度利用需要改造,这些都给科研带来极大影响; 三是设施设

备极差,原种场尚无实验室及试验设备。

(二)相关建议

由于南江黄羊育种保种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复杂的生物

工程,必须长期坚持不懈。针对上述存在的具体问题建议:地方政 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南江黄羊核心育种区的投入,努力改善基础

设施条件,为南江黄羊育种保种创造有利条件。

二○一一年九月十五日

2.试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论文 篇二

1.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定义和目的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 是指运用科学、规范的绩效评价方法, 依据经济、效率和效果的原则 (3E原则) , 对照统一的评价标准, 对财政支出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科学、客观、公正的衡量比较和综合评判, 并通过评价找出决策和执行中的问题以及改进的方向。它是随着公共支出管理理论的产生而产生, 并伴随着公共支出管理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从广义上讲, 绩效是效益、效率和有效性的统称, 不仅包含外部效果, 也包含内在的努力程度, 可以通过投入、过程、产出和结果来描述。

建立有效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有利于提高财政资金效益。对财政支出的绩效进行精准的评价, 可以有效地克服以往计划经济体制下注重财政资金分配过程、忽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问题, 避免支出结构和规模的不合理性, 使有限的财力切实发挥最大的作用。其次, 有利于加强对财政部门权力的约束, 强化财政执法监督。绩效评价能够从制度上形成一种激励机制, 调动各部门相关人员的积极性, 促使财政管理方式的创新与变革, 明确各自的职责, 加强对财政的监督, 实现“取之于民, 用之于民”。再次, 还有利于科学安排财政制度。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保证财政制度安排科学性和可行性的重要前提条件, 在具体的评价过程中, 可以及时发现财政制度在科学性、合理性方面存在的问题, 为财政制度的完善不断提供准确信息, 保证财政制度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2.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原则

在构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时, 可以坚持以下原则: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支出结果复杂繁琐, 单纯使用定量或定性的方法, 极可能影响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全面性与特殊性相结合。财政支出涉及面广、差异性大, 绩效表现也具有多样性, 在评价时既要从整个财政支出体系出发, 考虑各种效益的全面性;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考虑不同类别支出产生的效益的特殊性。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财政支出评价体系需要根据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来制定和不断调整, 研究设计恰当的考核体系, 保证可操作性、提高科学性。统一领导与分类管理相结合。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应由财政部与各级财政部门统一领导, 同时根据考评对象的行业、项目等特点, 实行分类管理, 制定分类的绩效评价办法。

二、目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一项复杂、庞大的工程, 必须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来对工作的具体操作予以支撑, 但目前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还存在很多问题, 不能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与财政改革的客观需要, 严重阻碍了公共支出目标的实现。

1. 规范科学的指标体系未构建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就是要通过绩效指标衡量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 从而编制与各部门、各项目相适应的预算。因此, 必须要有科学的指标体系和标准作为衡量标准, 才能保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顺利开展。目前, 我国财政支出有关部门的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指标设置缺乏严密的数据分析, 强调规模和层级管理, 忽视资金的使用效率的追踪评价, 呈现平面化和单一性的特点, 不能满足从不同层面、不同支出性质等方面进行综合、立体评价的要求。

2. 缺乏统一的法律保障

我国实现依法治国, 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和支持能够为各项工作的开展保驾护航。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也必须得到立法的支持, 予以制度化、规范化。虽然我国每年都开展各种形式的绩效监督与评价活动, 比如, 由多个部门组成的联合检查组对财政支出项目进行评价和考核, 并提出过要进行全过程绩效评价工作的建议, 但迄今尚未出台全国统一的有关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法律法规,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缺乏法律约束和制度保障, 各地开展的绩效评价工作, 主要依靠各级财政部门制定的各类具体财政资金的绩效评价办法, 主观随意性大, 不可避免出现违背法律、法规的违法行为, 影响了财政支出管理的效果。

3. 没有明确的管理机构

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主要分散在政府各管理部门进行, 没有建立一个有权威性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综合管理机构, 对全国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予以规范和指导, 宏观调控性能差。而各部门进行具体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标准不统一, 指标、方法和组织程序差异大, 使得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差异大, 缺乏可比性, 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性得不到保证, 无法从整体上对财政资金进行高效的配置, 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4. 支出绩效评价内容不完整

由于缺乏科学、规范的指导, 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内容极不完整, 无法满足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的要求。一是受集权思想的影响, 有关部门进行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较为呆板, 盲目服从上级指示, 灵活主动性差, 关注的重点往往是项目支出行为是否符合现行财务政策和国家有关规定, 忽视项目的效益评价, 带有明显的审计特征。二是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被简单地理解为巧妙筹钱、合理用钱, 认识上的偏差导致项目投资的前期审核和效益评价被忽略, 更不用说项目对环境和社会效益的影响, 使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无法为政府宏观决策服务。

5. 评价结果缺乏约束力

没有明确的管理机构, 缺乏有力的法律保障, 使得财政支出进行评价的开展动力不足, 管理层重视程度不够, 对财政资金支出项目中的成效、存在问题与相关责任, 以及对项目执行过程中的各环节责任人的职责并没有直接的约束, 而且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只是作为各有关部门项目建设档案保存,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流于形式, 使得支出效果公示的信赖度大大下降, 极大地影响了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权威性, 给日后的财政收支工作带来不利影响, 制约着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深入开展, 甚至影响整个宏观经济的调控能力。

三、改进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策略

1. 建立科学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2005年5月, 财政部在全面协调部内各司局绩效考评工作的基础上, 出台了《中央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考评管理办法》, 为全国财政资金绩效考评工作提供了统一的指导性文件。具体来说指标体系的构建应在坚持相关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可比性原则以及重要性原则的基础上, 遵循财政支出活动投入—过程—产出—效果的逻辑关系, 参照国际和国内公认的标准, 进行严密科学的分析, 形成立体型、多层次的指标体系, 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做好准备工作。

2. 完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各项法律和制度

目前建立和完善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制度体系应该是首当其冲的任务, 应建立一系列制度规范和相关法律规定, 对全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规则、工作程序、组织方式及结果应用等进行清晰的法律界定, 明确相关行为主体的权利和义务, 提高绩效评价工作的权威性, 使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执法必严。另外还要建立完备的相关法律保障制度, 配套措施的建设到位, 避免财政管理部门孤军奋战的窘境, 为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创造良好的实施环境, 全力保证绩效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

3. 成立专门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机构

为了使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真正发挥作用, 应该在财政部门建立专门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机构, 作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执行主体, 对本级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实施统一管理, 协调财政、统计、审计、人事等多个部门的协作和配合, 尽量实现相关工作的同步开展, 以及时获取评价工作所需要的各方面信息, 取得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最大效用。另外, 为避免集权引起的权力争夺和效率低下, 还应该大力引入中介机构和社会公众参与绩效评价工作, 这样既可以加强整个财政支出管理活动的监督和控制, 又能够提高评价工作效率、质量和公正性, 有效地促进财政收支目标的实现。

4. 建立绩效预算, 扩大绩效评价范围

绩效预算是以目标为导向, 以业绩评价为核心的预算模式, 它具有权利与责任对等、激励与约束并重、成本与效益融合、预算与绩效挂钩等特点, 实行绩效预算能够有效的发挥内控功能, 克服以往绩效评价模式重视产出而忽视效益的考核与评价的问题, 实现财政资金效益最大化。同时, 应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 结合我国财政支出使用和管理实际, 采用现代信息管理技术, 建立适合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需要的信息数据库和信息处理系统, 扩大绩效评价的范围, 使各项支出工作都受到一定程度的监督和控制, 全方位、多层次的保证财政支出的效益。

5. 强化绩效评价工作结果的约束力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是对财政支出效益的总结, 是评价各部门、各责任人工作的有力证据, 对整个财政支出管理工作的改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应将绩效评价结果应直接纳入人民代表大会对预算执行情况的审核程序, 作为财政信息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和提高财政支出效率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持;并将之及时公布于相关部门和各工作人员, 提高其改善工作的积极性和警惕性, 推动整个财政支出管理工作的进行。

参考文献

[1]孙玉军.浅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J].财政与税务, 2008, (7) .

[2]武新伟.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之我见[J].山西财税, 2006, (1) .

3.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研究 篇三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指运用科学、规范的绩效评价方法,对照统一的评价标准,对财政支出行为的过程及其效果进行的分析、评价和报告,以提高政府管理效率、资金使用效益和公共服务水平。本文通过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问题的研究,探索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促进我国尽快建立和完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

1 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法律和制度保障

实践证明,要想使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发挥其良好的效果,就必须得到国家法律的保障,将财政支出管理做到法律化、制度化。比如新西兰政府分别在1989年和1994年颁布了《公共财政法》和《财政责任法》,这两部法律的主要内容就是明确国家公共资源使用的责任范围,用法律条文的形式起到约束和监督的作用,进而提高财政资源的利用率。就我国财政的发展而言,虽然我国对国家财政拨款的项目实行全程的管理,针对项目的财务支出实行绩效评价,但是到目前为止尚未出台专门针对财务支出绩效评价的法律法规,使政府财务支出一直处于没有法律约束和监督的状态,得不到法律的基本保障。

1.2 没有明确的管理机构

在许多西方国家都设有专门的机构来进行国家财务支出绩效评价。澳大利亚为例,负责公共财务支出绩效评价的部门是澳大利亚联邦财务部,其主要职责就是对财务支出评价体系的设计和监督。相反,在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都是分散到各管理部门。由于每个部门工作性质和工作内容的差异,导致不同部门对于财务支出评价的标准不一致,这样形成的评价体系必然没有统一性,并且造成财务支出评价的数据不具备公平、公正、可靠的属性,而且对于数据的真实性也有待进一步核实。

1.3 缺乏统一的评价指标及合理的评价方法

目前,我国各部门的财务支出评价都是依据自身的财务情况、项目概况、工程管理指标等进行的,大多数的评价依据都是各部门自己制定的,或者凭借多年积累的经验值作为评价指标,这导致每个部门对财务支出评价的数据没有统一的指标作对比,总而言之,目前我国对财务支出绩效评价缺乏统一、科学的评价指标,同时也没有合理的评价方法,这严重影响了财务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1.4 评价内容不全面

目前,我国处于应用财务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初级阶段,对于财务评价所包含的内容还不够全面和具体。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首先,经济效益也是财务评价中重要的环节,很多部门进行财务支出评价就是为了体现财务支出的合理性,从而证明项目的每一笔投入资金都得到了合理、合规的使用,过于片面地认为财务支出评价就是体现资金流向的合理,而忽视了对项目经济效益的评价;其次,很多国家投资的项目对于其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比较重视,但是项目负责的部门在做财务评价的时候却忽视了这一点,没有考虑到项目在未来长远的发展中对社会带来的效益、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可能产生的对当地就业的推动作用,正因为财务支出绩效评价体系中缺少对这些内容评价,导致整个评价工作不能宏观地反映政府投资该项目的最终目的和积极意义。

2 构建我国财务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基本思路

2.1 规范的制度作保障

在我国,法律是约束人行为的主要依据,正因为有法律的保障,人们的生活才能安定、太平。同样,在财务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中,必须拥有相关法律条款做保障,才能有效促进绩效评价工作的深入开展。对此,国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必须将制定关于财务支出绩效评价的法律法规作为财务管理的重要工作,可以在之前颁布的相关法律如《预算法》《审计法》中增加关于绩效管理的内容,通过强化财务绩效管理的法律地位达到约束和监督的目的;第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年都会对政府财政支出进行严格的审查,审查的内容主要有财政支出是否合理、合法、合规,但是很多时候太过于重视过程却忽视了结果。虽然政府投资的项目大多是为公众而服务的,但是有些项目也是盈利性质的,所以经济效益也是财务绩效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第三,对于使用政府资金的单位、财务审计部门、相关监督单位等,要指定适合于自身的工作制度,约束相关工作者的行为,使其严格遵守制度要求,明确自身职责,做好本职工作。

2.2 建立统一的财务支出绩效评价指标

在财务支出管理中,支出绩效评价指标是衡量财务支出工作效果的重要标准,是用来评价财务使用效率和使用方向的重要依据。因此,在财务支出绩效评价体系中必须建立统一的评价指标,使评价结果更具公平性、公正性和准确性。在财务支出绩效评价体系中所涉及的评价指标有三种:项目绩效评价指标、部门绩效评价指标和综合绩效评价指标。因此,在建立评价指标时,要根据评价对象的不同设置不同的评价指标,通过清晰的分类确定准确的评价指标,最终建立一套科学、有效、准确的评价指标,促进财务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

2.3 选择合适的财务支出绩效评价方法

在财务管理中,对于财务支出绩效评价的方法有多种多样,在具体的工作中,要根据评价对象、评价目的的不同而选择合适的财务支出绩效评价方法。通常而言,目前的财务支出绩效评价方法有以下几种:第一,专家评议法,也就是聘请与评价对象相关的专家来对项目的所有财务资料进行综合的评价,当然要聘请多位专家,最终通过专家的意见得出评价结果;第二,问卷调查法,这种方法很好理解,就是设置相关的问题,之后向多人发放,拿到问卷的人根据自身理解填写答案,之后进行汇总得出评价结果,但是这种方法容易受到被访人员差异的原因而影响评价结果;第三,成本-效益分析法,这种方法一般在衡量政府支出效益时使用,具体操作方法就是将项目每种方案的成本和效益都列举出来,之后进行分析和对比,选择成本低且效益良好的方案。

2.4 财务支出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

首先,对于项目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一个项目在投入使用之前就做好了经济效益的预测工作,项目使用中期是其经济效益体现最准确的阶段,在这一时期如果发现经济方面存在问题,要马上采取措施进行控制。其次,对部门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部门绩效评价结果可以直观反映本部门的绩效情况,有助于领导全面了解部门内部财务情况,同时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对问题提出建议,有助于国家资金的合理分配和利用。最后,对综合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综合绩效评价结果可以作为一个时期内财务支出情况的衡量指标,有助于国家了解财政支出的具体流向,同时明确财务的利用率,通过分析综合绩效评价结果找到更加高效利用资金的办法,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无限的价值。

3 结语

从现阶段我国的实际情况看来,还没有构建出系统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也阻碍了我国构建公共财政基本框架的进程。因此,我国必须要开创构建财务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新思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符合我国国情的财务支出绩效评价体系。

收稿日期:2016-07-12

4.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报告要求 篇四

一、参考提纲

为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绩效评价工作,发挥绩效评价的导向作用,项目单位一般可按照以下格式要求撰写自评报告。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单位基本职能概述

简要阐述项目单位的基本职能。

2、项目基本情况

简要阐述项目的实施依据;项目的主要内容和功能;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情况;项目预期绩效目标情况;项目预期资金投入情况。

(二)项目评价工作情况

综合介绍本单位项目自评工作的开展情况:

1、项目评价选用的指标和评价方法的原则和依据

2、项目现场核查情况

(三)项目资金管理情况

1、资金实际支出情况

这是考察项目资金使用的重点内容。要求项目单位详细提供资金使用的具体投向,不仅要有大类的资金项目分类情况,还要提供在这些大类项目之下的具体分项的资金使用和支出情况,一定要详细、具体、明晰,清晰地反映资金使用的真实、合理情况。如果是常规项目,还要求项目单位必须提供以往资金使用情况的说明。

2、资金管理情况

主要考察项目单位提供的资金支出、拨付和使用的会计凭证是否规范,针对本项目是制定专门的财务管理办法和措施,项目单位资金管理有无明显的漏洞。

3、资金使用和支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要求项目单位必须找出项目资金支出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针对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对资金使用和管理的相关建议和措施。

(四)项目组织和管理情况

要求项目单位阐述项目是如何组织实施的,通过何种方式、何种办法体现项目的组织能力和管理水平,并就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调整和变动情况进行说明。

(五)绩效目标完成情况的自我评价

1、要求项目单位就项目预期绩效目标和完成情况的对比分析,评价项目实施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力,对于本单位履行行政职能和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关系,并就绩效定性指标进行分析。

2、项目绩效管理的经验和做法。

3、项目绩效管理中存在问题和整改措施。

4、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二、写作要求

(一)真实性

《自评报告》必须全面反映项目绩效情况和项目实施中的存在问题,有关评价数据资料必须真实、严谨。

(二)重点突出

《自评报告》必须突出对项目的“评价”和绩效目标实现程度,《自评报告》不是项目单位的年终总结报告,因而不要写成工作总结报告的形式。对已结项的项目重点是项目实施结果的评价,主要体现为项目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和实现的有效性。对于跨的项目重点实行过程评价,重点评价项目实施过程是否规范和具体组织工作是否高效,是否按照预期绩效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进行。

(三)完整充实

《自评报告》必须全面反映资金使用、支出的情况和项目的实施进展情况以及所取得的绩效情况。它是针对资金使用和管理的报告,因而要重点体现和反映项目资金使用和支出的情况,围绕资金使用的财务管理及其他管理方面的情况,避免避重就轻、避实就虚。

三、报送材料要求

必须与《自评报告》同时提交的材料有:

(一)要求项目单位提供资金使用具体分项的明细帐目,而不是把本单位的所有明细帐复印提交。例如,接待费用30000元,在哪个月份发生了哪笔费用要交代和说明清楚。这也是考察项目单位资金使用的重点内容,要求项目单位认真对待,独立设置资金具体投向的分类明细帐,以便专家进行考核和评价。

(二)能够清晰地反映资金使用和支出的每一类别的其中一笔(注意:每个类别只需其中的一笔,不是全部)资金从批准、使用和支出过程中完整的会计凭证和相关票据,以便专家考察资金使用和支出的会计凭证和相关票据是否完整,是否合乎财务规范。

(三)已完成的项目需提交项目结项报告或相关证明材料

5.财政专项支出第三方绩效评价 篇五

一、实施背景

2015年,XX市人大财经委通过走访、调研发现,财政部门组织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按照“谁用款、谁担责”原则,要求部门、单位对项目支出开展绩效自评,财政部门对自评质量进行评估;二是财政部门选择一些重点专项和投资项目,委托第三方开展评价。这两种评价方式,都是属于政府系统内部评价。绩效评价工作年年搞,年年发现问题,但成效不理想。

为了深化预算监督,提高监督效果,XX市人大常委会开展了财政专项支出第三方评价工作探索。

二、实施情况

由人大牵头组织的对财政专项支出绩效实施第三方评价,没有现成的经验可资借鉴。XX市人大常委会结合实际情况,研究制定了以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方案:

(一)组织框架

1.市人大财经委。牵头组织第三方评价工作。主要职责是:提出评价工作原则,选择评价项目(专项资金和政府投资项目),确定评价机构,跟踪督促评价工作,初审评价报告,向市人大常委会或主任会议报告评价情况,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和主任会议的要求,督促评价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

2.财政部门。协助评价工作。提供专项资金和项目清单、预算安排、绩效目标等信息。根据评价结果,落实整改工作,完善专项资金管理政策,调整预算安排。

3.资金管理(使用)部门。根据评价工作需求,提供政策依据、项目和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财务核算资料等信息,配合评价工作;按要求整改问题。

4.评价机构。根据委托协议,独立开展绩效评估,向市人大常委会提交评价报告。

(二)工作流程

1.选定评价对象。市人大财经委根据财政部门提供的项目信息,选择有代表性的专项资金或政府投资项目,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确定评价项目。

2.确定评价机构。市人大财经委根据项目特点,选择中介机构(列入政府采购范围的),签订委托评价协议,确定评价机构。

3.归集评价信息。评价机构根据委托协议开展调研,归集评价信息;财政部门提供财政专项资金信息,包括预算安排和资金支付情况;项目实施单位提供项目实施情况和财务信息。

4.设定评价指标。评价机构提出评价指标体系。市人大财经委牵头,组织评价机构、财政部门、专家和资金使用单位负责人,对评价指标进行讨论,提出意见建议。在此基础上,评价机构确定指标及权重。

5.实施评价工作。评价机构独立开展绩效评价。评价工作后完成,向市人大财经委提交评价工作报告。

6.评价结果应用。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或常委会听取和审议评价结果,提出整改意见,并向市政府反馈。市人大财经委督促市政府和有关部门落实整改措施。

三、取得实效

2016年至2017年,XX市人大常委会完成了“金品小区保障性住房建设”“2014-2015科技创新支出”“2014-2015食品药品和产品抽检专项资金”“迎宾大道入城口景观改造”“2016金融业扶持发展专项资金”“体彩公益金二次分配”等6个项目的第三方绩效评价。2018年,“石门农垦场职工解困房建设”“市区三江六岸亮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居家养老服务机构补助”等4个项目的绩效评价正在进行中。

XX市人大常委会探索政府财政支出第三方绩效评价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直接效果:推动预算审查监督由程序性审查向实质性审查转变,提升了人大预算监督的有效性。

第三方评价,使预算审查监督由程序性审查向实质性审查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提高了预算监督的有效性。2016年评价的三个项目,评价发现了“金品小区保障房建设”存在建设周期过长、准入审核力度不够、公共租赁房退出机制不完善等问题,“科技创新支出”存在缺乏明确的绩效目标、科技创新资金安排的统筹性不充分等问题,“食品药品和产品抽检专项资金”存在绩效目标不明确、有关部门职责不够明确餐饮环节抽检薄弱等问题。2017年评价的三个项目,“迎宾大道入城口景观改造”存在一些子项目审批程序不到位、无预算先列支、绿化工程反季节施工等问题,“体彩公益金二次分配”存在目标不明确、制度不健全、资金使用率低、考核力度不够等问题,“金融扶持专项资金项目”的子项目“对商业银行的考核奖励政策”没有法律依据、绩效差、奖金发放不规范等问题。根据评价发现的问题,市人大常委会要求市政府及有关部门整改,并报告整改结果。市政府及相关部门都进行了认真的整改,市政府取消了对金融机构的考评奖励办法,每年500万左右的奖金预算不再安排;市体育局修订了体彩公益金资金分成管理办法,成立了财务核算分中心,进一步规范专项资金支出,引来许多单位前来取经;市市场监管局、市科技局、市建设局、市质监局等部门都根据评价结果和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加强了制度建设,完善相关政策。

(二)延伸效果:推动了绩效评价工作由政府主导向人大主导转型,提升了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的规范性。

XX市人大引入财政支出第三方评价,引起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市政府根据评价发现的问题,要求有关部门举一反三,对所有财政专项资金进行清理,优化支出政策,把绩效考核作为资金安排的重要依据,进一步加强绩效管理。市财政局加强了绩效管理处的力量配备,加大了绩效管理的工作力度。各部门、各单位更加重视资金使用绩效管理。2018年四个项目评价尚未完成,有关部门就积极主动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题研究,想方设法提高资金管理水平,提高资金使用绩效。

(三)间接效果:推动了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提高了人大监督的权威性。

XX市人大常委会开展财政专项支出第三方评价工作,为全面实施绩效管理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这项工作的开展,深化了对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监督,弥补了人大常委会专业人员少、监督缺乏抓手等不足,与中央要求的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也是不谋而合的。第三方评价工作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权威。

6.试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论文 篇六

时间:2009-11-01 17:14:

43字体:【大 中 小】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着力转变不适应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当前,我省公共财政管理体系框架基本建立,财政运行日益高效和规范,但仍然有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其中,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体系尚未有效建立,财政支出未得到有效评价,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有待提高,成为公共财政管理体系的薄弱环节。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对我省经济发展影响日益明显的背景下,推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对充分发挥财政使用效益,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服务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性。

一、开展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是财政改革的必然方向,是进一步完善我省公共财政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指运用科学、规范的绩效评价方法,对照统一的评价标准,按照绩效的内在原则,对财政支出行为过程及其效果(包括经济绩效、政治绩效和社会绩效)进行的科学、客观、公正的衡量比较和综合评判等一系列活动。无论是从国际、国内财政改革发展趋势来看,还是从我省财政管理现状来看,开展支出绩效评价工作都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从政府管理改革趋势来看,开展支出绩效评价是政府支出管理改革的必然要求。政府作为受全体纳税人委托管理国家资产和资

源的主体,有责任向纳税人披露履行受托责任情况,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更有效的为公众服务成为政府改革的内在要求。财政作为国家或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物质基础,在为公众服务的同时,需要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合理配置财政资金,回答“用了多少钱、办了多少事、有什么效果”的问题,才能达到更有效为公众服务的目的。因此,推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政府管理改革的必然要求。

(二)从国内外财政管理历程来看,开展支出绩效评价是财政管理的必然趋势和重要内容。发达国家财政管理改革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公共财政体制形成阶段。其核心是通过建立预算管理程序,来控制财政资金使用的方向,并对资金使用过程的合规性及有无错弊情况进行监管。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此时的财政管理并未对财政资金使用过程及其结果给予足够的重视并进行有效监管。二是规范管理阶段。在此阶段,发达国家进行多方面的制度建设,试图对政府财政收支进行规范管理。三是“目标、有效和效率”阶段。随着政府支出规模日益扩大,政府支出领域不断拓展,产生了“政府失灵”问题,即存在政府行为的“错位”、“越位”、“缺位”等现象,人为加大预算,低效或无效支出增多。在此背景下,人们对公共支出问题的注意力开始由支出的“合规性”转向“有效性”,即为保证公共部门活动的效率、公平和必要的透明度,原则上所有的政府活动都要作支出绩效评价。

我国财政管理历程和发达国家有很多类似之处。多年来,由于财政收入总量小、收支矛盾突出,我国财政管理工作的重点一直放在收入管理方面,财政支出改革和管理严重滞后。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财政收入形势的逐步好转,我国开始推行以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收付为核心的财政管理改革,其主要内容包括:通过调整支出结构,建立公共财政体制框架,有效解决财政“越位”和“缺位”问题;通过细化预算编制,在实现由功能预算向部门预算转变的同时,对基本支出实行定员定额管理,对项目支出实行评审支出;通过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政府统一采购、预算内外资金统一管理等,减少资金滞留、挪用和损失浪费。因此,当前我国财政管理改革大体处于上述“规范管理”阶段。随着我国公共财政管理框架基本建立,需要财政加大支出,重点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多(如“三农”、“贫困人口脱贫”、“地区差别”、“社会保障资金缺口”等等),而财政收入的持续高速增长也面临着较大的不确定性。在此背景下,通过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向管理要资金”,成为必然选择。近年来,中央和部分省级财政正在积极研究探索财政资金支出之后的效益评价方法与标准,建立财政支出的“跟踪问效”制度。因此,推行支出绩效评价是财政管理改革的必然趋势和重要内容,不是“要不要做”,而是“怎么做”的问题。

(三)从我省财政管理现状来看,开展支出绩效评价是进一步促进海南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措施。近几年来,我省推行了多项财政改革,财政管理水平大幅提高,极大促进了海南经济社会发展。但我省财政管理中仍然存在两个突出矛盾:一是财力不稳定增长和支出刚性

增长之间的矛盾。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我省财政收入持续增长受到较大影响,财政收入增幅持续下滑,而我省五年民生规划出台后,全省民生事业的发展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财政支出刚性增长已经成为既定事实。二是财力有限和资金使用效益不高之间的矛盾。我省是一个小财政,一方面大量的公共服务领域需要加大投入,另一方面,大量财政资金无法有效形成支出,部分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较低,形成了浪费现象。要解决这两个矛盾,除了进一步发展经济、推进改革外,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注重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即通过推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使得财政资金在一个逻辑严密、制度严厉和无缝对接的通道中高效运行,堵住财政资金低效使用的“后路”,“向存量资金要效益”、“向管理要资金”,切实改变“重分配、轻管理”格局,达到“少花钱、多办事、办政府应该办的事”,促进海南又好又快发展的目的。

二、我省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进展缓慢,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

我省从2003年开始摸索推行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在省本级和三亚市进行了试点。通过几年试点,我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表现在:制定了一批制度,为建立绩效评价框架奠定了基础;通过绩效评价工作,向政府反映了部分单位的用款情况;在预算单位和社会中营造了一定的氛围。但是,和绩效评价工作的目标相比,我省财政绩效评价工作仍然存在较大差距,难以达到清晰反映、反馈和控制财政资金使用情况,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目的。一般

认为,推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最重要的环节是“谁来评、怎么评、怎么用”。即,由哪个部门来推动和主导评价工作,哪个部门具体承办;如何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评价之后的结果如何反应到预算编制环节,如何进行奖惩等。从这三个方面来看,我省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谁来评”方面。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差距:一是机构组织不健全。我省财政厅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牵头处室为预算处,三亚市则放在法规科。两者都未成立专门机构,配备专门的工作人员,由于人手有限,工作繁杂,很难抽出大量的人力和精力去深入研究建立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和相关制度,全力推进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二是预算单位自评工作尚未有效开展。我省虽然作出了要求预算单位必须对部分项目提出绩效评价指标的规定,但是并未严格执行,甚至有些没有执行,甚至起不到基本的反映效果。三是尚未有效利用专业力量。财政部门“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具体评价工作由财政部门负责,既将矛盾集中到财政部门,又使得评价结果欠缺科学性和说服力。

(二)“怎么评”方面。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差距。一是相关指标体系尚未有效建立。我省制定的绩效评价指标侧重于财务指标,对于与项目有关的专业技术指标涉及较少,且主观性强,不易操作和量化,无法真正判断出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难以达到预期目标。二是评比广度不够。虽然我省本级从2005年开始推行绩效评价改革,但仅在有限的几个部门进行了试点,没有全面铺开;三亚市虽然对2006年部分支出项目进行了评价,但是2008年停止了此项工作。

(三)“怎么用”方面。主要存在评价结果和预算安排挂钩方面的制度差距和实践差距。我省虽然原则上规定了支出绩效评价结果要与预算安排挂钩,但这些规定只是原则性的,不易操作,且并未严格执行,目前的改革仅限于反映情况,降低了支出绩效评价应该发挥的作用。

总体上看,我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各环节存在的问题互为因果,形成了我省绩效评价工作推进迟缓的系统原因,具有较强的逻辑关系。主要表现在:专门的结构和人员无法及时到位,无法深入研究建立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无法有效利用专业力量,导致评价结果粗糙,评价结果与预算挂钩欠缺合理性,工作有效开展难度很大,直接使绩效评价工作覆盖面窄、深度不够、进展迟缓。这些难题的存在,又极大程度加重了我们的畏难情绪,反过来成为了推进改革的重要障碍。

三、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深入推进我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 鉴于绩效评价工作的复杂性和迫切性,笔者认为,我省推行绩效评价要找准两个突破点:一是争取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从更高层面推行我省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组织、人事和制度建设。这是基本前提。二是借鉴其他省市经验,完善指标体系。这是基本内容。具体如下:

(一)深入推行我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各项条件已经基本具备。综合来看,深入推进我省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存在制度、技术等方面的障碍,但如果冷静分析,我认为,这些困难并不是无法克服的,主要理由如下:一是从需求的角度来看,深入推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

工作符合省委、省政府执政理念,能够得到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省委、省政府高度关注财政支出进度缓慢问题,多次要求加快财政支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更好的为经济社会服务,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推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完善我省公共财政管理体系,加快财政支出进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重要措施。因此,深入推行我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符合省委、省政府对财政工作的要求。我们完全能以此为契机,争取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二是从供给的角度来看,省内外的改革实践已经为我们积累了大量经验,解决了部分技术难题。当前,浙江、北京、广东和其他部分省市建立了相对完善和科学的指标体系,开展了较大范围的评价工作,技术和制度条件较为完善,绩效评价工作卓有成效。我们完全可以实行“拿来主义”,将相关制度和指标结合我省实际进行修改,在我省使用,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推进我省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组织、人事和制度建设。机构方面。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一是在财政厅成立专门的绩效评价处。负责制订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拟订财政资金支出绩效评价的有关政策、制度和实施办法;负责指导、检查全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牵头组织省级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指导社会中介机构的绩效评价工作;负责搜集全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信息资源,建立绩效评价工作数据库;逐步建立绩效评价专家人才库;探索运用评价结果,结合部门预算等,提出合理化建议。在财政厅不断完善的基础上,适时在各市县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全面推进绩效评价

工作。二是省政府成立由财政、监察、审计等部门参加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委员会。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财政厅绩效评价处。委员会的职责是负责绩效评价范围、内容和结果应用等重大问题的协调和决策;办公室具体承担绩效评价工作,具体职责和上述绩效评价处职责一致。我认为,为了切实加强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领导,缓解财政部门压力,第二种方案为较佳方案。

法律法规方面。初期,可以在省政府的支持下,通过省政府文件的形式,明确绩效评价工作的机构、内容、步骤和形式。在逐步成熟以后,如果国家没有出台相应措施,可以利用我省特区优势,通过省人大制定地方性法规,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绩效评价制度。

(三)充分吸收其他省市经验,逐步完善绩效评价方法。一是自评与统一考评相结合。在编制预算时,要求预算单位根据自身实际工作,预先提出资金使用评价标准,形成实际支出后,财政部门进行检查或检验。这样做不仅能够达到“以己之矛攻己之盾”,更能使财政部门在不断持续的工作中,逐步建立科学、合理和完善指标体系。二是先简后繁、先易后难,逐步完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一开始就覆盖全部项目和建立完全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是不现实的,也是不科学的。关于综合效益、社会效益、长远效益的评价问题更是一个世界级难题,目前为止尚未有一个成熟的解决方案。比如,美国历年的国会立法中,设计的100多件政府公共支出绩效都是经过几十年、上百年逐步建立的,并且现在也不能完全保证这些绩效评价指标都是完全科学合理的,只能通过不断的实践摸索,在动态的过程中逐步寻求“次

优”解决方案。因此,在指标体系设计上,可以在借鉴其他省市经验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一些符合我省实际情况,易于操作的指标体系。在评价对象上,不求全、不求广,先选择一些资金量大,重点涉及民生和重大项目进行评价。如教育、水利、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等,以利于总结和积累经验,逐步建立和完善指标体系和相关制度办法。三是充分发挥专业人员优势,推行“专业外包”。由于绩效评价工作的复杂性和财政干部的专业限制,可以选择一些有实力、有经验的专业机构介入前期绩效评价工作,通过他们的专业知识,不断完善绩效评价体系。在对具体项目进行评价时,要建立专家库,随机选择专家,参与评价工作。

7.浅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 篇七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按照统一特定的审核规则, 根据各项财政政策的基本原则、考核和评定财政支出行为的进程和结果, 并且运用科学、高效的绩效考核评价方案。在这一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也是绩效评价的内容之一, 及时的绩效评价, 一是可以提高财政支出的资金效益, 二是促进财政管理的效益, 完成预期目标的情况、使用预算资金及管理财务情况、用于实施过程中使用的各种方法和措施、根据实际环境而设定的其他审核项目这四部分构成了绩效评价。

期望的经济结果是否在确认过程中达到了、是否产生了经济性的收益, 这是从经济方向对绩效评价进行审查, 对经济性收益的审查要特别注意对重要的项目的审查;对财政支出在缓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等问题上是否有帮助进行考察, 这是从社会方向对绩效评价进行审查;关注财政支出在执行党的路线、方针上的发展, 尤其是要评价财政支出在发展和谐社会, 促进城市化进程中的绩效考核进程, 这是从政治方向对绩效评价进行审查。

总的来说, 我国的市场经济处于发展初期, 相应的财政方向的绩效管理也是如此, 由此, 在发展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盲点, 制度上有漏洞, 并且绩效管理仅重视对某些财政支出指标进行监督指导, 具有片面性, 相应的的经验也不足, 但是, 财政资金管理工作的关键就是必须有好的财政支出绩效评。规范、完整、系统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优点有很多, 比如政府财政资金的有效性可以切实、有效的得到提高, 交流与监督也可得到相互促进, 是各行业的发展强劲的后备力量。

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现状

就现阶段而言,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一项很繁琐但又非常重要的工作, 2009年起, 为了有效作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 财政部印发《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和关于印发《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我国相关部门地也相继出台了一些这方面的管理规则, 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其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需要及时改善。

(一) 是否进行绩效评价还未达成共识

我国在财政管理方面的改革创新也有了十余年的历程, 这个过程对原有的财政管理模式是一个强烈的冲击, 但应该看到我国的绩效改革主要仍然停留在绩效评价的科学和规范化上。前面提到过, 我国的绩效评价工作还处在发展初期, 尚未完全建立完整的评价系统, 有些部门不重视评价审核工作, 甚至有些单位在考核时搞形式主义, 没有正确对待绩效考核工作, 审查工作也受到阻碍。

(二) 绩效评价的法律还不完善

法律法规的缺乏、不完善, 是目前政府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突出问题。没有统一的法律法规, 于是各地各部门不同的评定标准都, 标准不规范、随意性也大, 考核的作用很难真正发挥。在现在这个法制社会, 如果没有相关法律的支持, 很难取得财政支出绩效的评估是预期成效。

(三) 绩效评价体系需要完善

衡量财政支出绩效评估是否得当的关键需要用哪些指标。财政收入是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而持续增长的, 相应的支出也会增加, 于是一项重要工作——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便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应该看到我国在这个方面仍然处于初级和试验阶段, 完整、成型的评价体系还没有形成, 所以完全意义上的公平公正在我国现阶段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上还无法得到完全体现。由于无法统一执行, 尽管各地都制定了相关的管理办法, 但仍然很难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系统, 造成执行性不强。

(四) 绩效评价的责任机构不明确

现阶段, 我国缺少一个权威性的管理部门统筹管理全国的政府财政支出绩效评价, 没有这样一个负责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部门造成现在我国绩效评价工作的权责不清晰的问题。政府各管理部门负责执行审核工作, 缺乏规范性, 宏观监控性也差。由于标准不一致, 各自在负责绩效评价时, 无法统一分析评价审查结果, 评价很难便难以达到科学公正的效果, 从而无法优化配置有限的资金, 资金利用率低下也是可想而知的。因此, 进行统一管理, 宏观调控是必然之举, 只有这样才能改变绩效评价责任人不明晰的状况。绩效评价的执行力不强主要还是由于不够重视引起的, 得不到高层的监管, 基层更不重视, 各环节的负责人在评价审核时的目标也不明确, 更多的工作只是形式主义, 只是建立档案保存, 完全是敷衍了事、应付检查, 绩效评价工作的执行受到严重影响, 甚至对我国财政政策的顺利开展和我国公共事业的顺利进程造成不利影响。

(五) 缺乏完整的数据库支持

审核的准确预测及彻底执行需要充足、正确的绩效考核的信息数据库。收集各项考核数据, 在便于对历史情况进行分析的同时, 对下期评价的预测及开展方便也发挥重要作用。由于我国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起步较晚, 在进行前期评价审核工作时, 也没注重数据的积累, 导致历史数据库不完善。

三、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对策建议

(一) 成立专业的绩效评价机构

为了发挥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最大效用, 我国财政相关部门应该成立专门机构来进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 形成完整财政绩效体系。此专业机构作为执行绩效评估的主体, 在统一管理本机构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估工作的同时, 兼顾管理审计、人事等其他各部门的工作绩效评估工作, 也要发挥好协调、配合的作用。这样可以保证同步开展工作和及时获取各机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信息。为了避免因为集权而引起的办事效率低下和部门之间争夺权力, 绩效评估工作还需要全力引入独立的第三方中介机构和社会公众的参与监督。提高整个财政支出评估工作的效率、公正性以及准确性, 高效率地促进财政收支目标的完成。

(二) 建立科学化的绩效评价体系

构建指标体系应该参考国际上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和国内公认的基本标准, 还需要遵循基于可比性、重要性、相关性等达成共识的原则。严格遵照财政收支活动中“投入-过程-产出-效果”这一缜密的逻辑关系, 进行科学完整分析, 最终形成具体的、多维的指标体系。通过这种方法建立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 才能更有效为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做好准备。

(三) 深化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监督约束力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和提升支出效率, 同时在第一时间将结果反馈给相关机构的有关的负责人员, 从而提高工作的高效性和安全性, 保证我国财政支出工作的有效进行。整个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结果是对中国财政支出效益结果的总结和验证, 是对评估各相关部门和负责人的工作成就的有力佐证, 更重要的是财政支出绩效评估的结果将直接运用到人民代表大会对财政支出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流程中。所以提高和深化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监督约束力, 这必然成为财政支出绩效评估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 对整个财政支出绩效工作的改革也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 完善财政资金运行各环节中绩效评价的法律和制度

建立完善国内与财政支出相关的绩效考核的整个制度体系是一项多维的庞大的体系, 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和合作。如今, 最迫切的是需要一整套法律规范和制度来指导和维护国内与财政支出相关的绩效考核的整个制度体系。做到绩效评价的各项工作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这样更有利于提高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有效性、权威性。另外, 为了保证财政支出绩效评估工作的开展, 还需要完善的配套措施, 创造一个良好运转的实施环境, 保证财政绩效评价工作的高效顺利进行, 发挥最大效用, 达到预期目标。

(五) 建立和扩大高效率的绩效评价范围

一切以业绩为评价、一切以目标为导向是绩效预算模式的核心, 权、责、利对等是它的特点, 同时也要有相应的约束和激励措施。因此, 要想消除过去极度重视产出而忽略实际效益的评估问题就只有通过有效的绩效预算, 实行绩效评价模式。为了最大限度地实现财政资金效益, 绩效预算的内控功能就必须得到高效率地发挥。与此同时, 我们应该认识到在这方面国外拥有先进的管理实践和经验, 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 根据我国国情结合我国财政支出的管理现状, 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 建立适合本国、符合实际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需要的信息储存系统和信息操作平台, 使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范围得到巩固和扩大, 各项财政支出工作得到严格监管和控制, 财政支出的收益得到多角度、全方位地保障。

摘要:我国的经济不断飞速发展, 随之而来的是我国财政收支规模逐渐扩大。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作为财政收支的重要环节之一, 要想提升财政支出的效益, 就必须重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 所以有效的对财政支出做绩效评价对经济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研究,涵义,对策

参考文献

[1]、黄锦生.财政支出绩效评价需把握三个关键[J].中国财政, 2010, (16)

[2]、赵学群.关于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和管理制度的思考[J].现代经济探讨, 2010, (12) .

8.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思考 篇八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指财政部门和预算部门根据设定的绩效目标,运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对财政支出产出和效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教育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具有一定的公共性。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随着教育经费的不断增长,对教育经费使用绩效评价必然越来越被社会所重视。教育财政支出绩效,是指教育部门在教育经费支出活动所取得的实际效果,它反映了政府教育部门为满足社会公共教育的需要而进行的资源配置活动与所取得的社会实际效果之间的比较关系。

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指按照教育财政支出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的总体要求,运用科学、规范的绩效评价方法,制定统一的评价标准,对教育财政支出的行为过程、支出成本及其产生的最终效果进行科学、客观、公正地衡量比较和综合评估,使教育财政资金得到事前、事中和事后多方面的控制。教育经费的绩效评价重点在于研究教育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和资源使用的有效性。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贯穿于财政支出安排和实施的全过程,是对教育财政支出效益、管理水平、投入风险等方面的综合评价。

我国在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方面虽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实践探索,但是绩效评价制度体系尚未有效建立,教育财政支出未得到有效评价,资金使用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为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充分发挥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有必要推行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重点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树立评价意识。开展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对于规范教育财政支出,依法管理教育经费、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充分发挥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而言:有利于正确引导和规范教育经费的使用、管理与监督,形成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有利于获取有效的信息,使政府决策者有效地规避投资风险及短期行为,节约财政资金,缓解供求矛盾,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有利于重点项目建设,促进项目管理,增强项目管理者对项目的责任感。因此各级政府及教育部门领导应树立绩效评价的意识,加强宣传培训力度、大力支持,有效推动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

2.设立评价机构。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机构是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工作主体,为使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真正形成对计划、决策、管理的监督和制约,应在教育部门设立专门的绩效评价机构,对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实施统一管理。成员有教育部门领导、有关科室人员、财政部门人员、本级人大相关人员、有关专家成员等。同时必须赋予工作机构及相关人员以必要的职权,如在信息查询、资料获取、独立取证以及行政处罚建议等方面给予一些特定的权力。

3.设置评价指标。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必须遵循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统一与专门指标相结合、项目绩效监督与宏观绩效监督相结合的原则。从教育部门的实际情况来看,可以确立如下绩效评价指标:教育资源投入(经费收支部分:包括经常性收支和建设性收支);教育产出与结果(包括毕业生情况、素质教育、入学率和完成率、课程水平测试、社会效果测定);教育发展能力(包括基本情况、教育条件、班级与课程、在校生、教师、设备和设施利用率)。同时根据实际情况综合专家意见对每项指标给予相应的权重或分值。

4.制定评价标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标准是以一定量有效样本数据为基础,利用数理统计的原理进行预测和分析而得出的标准样本数据,用来衡量和评价财政支出的绩效水平。评价标准是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核心要素之一,是评价工作的基本准绳和标尺,是最后进行评价计分的依据,它决定了评价目标能否实现以及评价结果是否公平准确。财政部门要会同教育部门,根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标准,结合教育支出绩效评价的具体目标、评价对象的类别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从而根据标准样本数据能够具体将评价对象的好坏、优劣、强弱等特征通过量化的方式进行量度。

5.编制绩效预算。目前教育经费的管理主要采用“零基预算”,实行定员定额管理。要实行教育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需实现由“零基预算”向“绩效预算”的转变。绩效预算作为一种公共支出预算模式,是由绩、效和预算三个要素构成的。“绩”是指财政支出所要达到的目标;“效”是指具体考评完成目标情况和取得的成绩;“预算”是指为实现支出目标提供的财政资金数额。绩效预算是绩效评价的前提与基础,绩效评价贯穿于教育财政支出安排和实施的全过程。在教育经费管理的各个环节中,首先要进行绩效预算编制,要对影响支出绩效的因素进行定义、识别、衡量和预测,并对要实现的目标进行评价,制定科学、合理的支出计划。同时要建立预算执行过程的绩效跟踪检查制度,在预算执行的中期报告中要对比资金的使用与绩效,在决算时要报告最终的资金绩效情况,为以后支出决策提供依据。

6.创新评价方法。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方法是绩效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绩效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具有决定性影响。目前理论界提出了成本效益分析法、最低成本法、综合指数法、因素分析法、生产函数法、模糊数学法、方案比较法、历史动态比较法、目标评价法、公众评判法等多种方法。其中,比较法、因素分析法、公众评价法和成本效益分析法已应用到实践中。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重点内容是社会效益评价,在评价方法上要结合工作实际进行创新,如采取公众评判法对学校教学质量进行满意度调查等等。

7.注重结果应用。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用以分析判断单位内部的管理问题和部门的主要政绩水平,还可以判断财政资金配置的合理性。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将作为下年度安排部门预算的重要依据,对绩效良好的单位或项目通报表扬,在下年度的该单位的资金或同类项目资金优先安排,以控制财政风险。组织、人事、审计、监察等有关部门可以把绩效评价结果纳入各自的管理视角,引入问责制,提高依法行政水平。重点支出项目经过综合绩效评价,可根据评价结果,对后续资金拨付提出处理意见,经上级批准调整支出预算。通过建立绩效评价的应用机制,将绩效评价结果与年初预算安排的正向激励相结合,与预算执行中期评价、决算评价分析相结合,与财務管理的核算评价相结合。

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发力,共同配合。通过开展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使我们将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充分发挥教育资金的使用效益,从而促进教育工作的科学发展。

(作者单位:上海市卢湾区

教育系统会计服务中心)

9.浙江省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报告 篇九

新昌县现代设施xxxx基地建设项目

评价类型:实施过程评价□完成结果评价□ 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项目单位法人代码□□□□□□□□□□□ 支出科目代码□□□□□□

项目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管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织方式:主管部门□财政部门□ 评价机构:中介机构□专家组□评价组□

年月日

浙江省财政厅(制)

一、项目检查验收工作 由项目主管部门组织。

二、项目检查的基本内容、方式。

基本内容由:建设制度、建设质量、资金使用情况、档案管理、绩效等。

方式由:阶段性检查、项目完成后检查。注重阶段性检查。

三、严格按照项目建设内容进行不定期的自查和认真对待

上级的检查,确保检查的实效性。及时总结项目实施经验,查找问题和不足,并督促整改。

四、及时撰写检查和整改报告,并归档,及时收集反馈信息。

五、项目全面完成后,做好自检,并申请上级对项目验收。

一、从事项目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应当忠于职守,并具备一

定的专业知识。

二、项目档案要进行集中统一管理,档案资料要系统、完整、准确。

三、档案建立:根据上级批复的项目实施计划建立档案,收

集项目的立项、申报、设计、实施、竣工验收等资料,并对档案资料进行认真审核,按照项目类别、先后顺序编号装订,编制卷内目录及项目检索卡片。

四、保管期限:项目档案保管期限为永久。

10.试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论文 篇十

第一条 为充分发挥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作用,进一步强化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结果应用,有效应用绩效评价结果,提高财政支出预算编制质量,根据绍兴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绍兴市预算绩效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省财政厅《关于加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第二条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以下简称评价结果)应用工作是改进财政支出管理措施,提高管理水平,规范支出行为,增强支出责任和资金绩效理念,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重要手段。建立一套与财政支出预算相结合、多渠道应用评价结果的有效机制,对合理配置公共资源、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金绩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三条 与部门预算相结合的应用机制。建立与预算编制结合制度。将评价结果与预算编制有机结合,财政部门和各级预算单位要将绩效跟踪和评价结果作为以后部门预算编制、审核和调整的重要 依据。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建立评价结果在部门预算安排中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根据以前绩效评价的结果,进行具体分析和排序,将项目绩效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项档次。

1、对评价结果为优秀并绩效突出的项目。经常性项目,在安排预算时给予优先考虑;对分期实施的建设项目,在安排后续预算时予以优先保障;对一次性项目,财政部门在安排该项目单位(部门)的其他项目时给予综合考虑。

2、对评价结果良好,但项目绩效还存在一些问题的项目,在项目单位(部门)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后,在安排预算时原则上也可给予优先考虑。

3、对评价结果合格,但在资金使用绩效方面存在较多问题的项目,在要求纠正存在问题的同时,在安排该项目单位(部门)财政资金时从紧或相应调减项目预算。

4、对于评价结果不合格的项目。属于实施过程评价的项目,财政部门要及时提出整改意见,整改期间暂停已安排资金的拨款或支付,未按要求落实整改的,要会同有关部门向同级人民政府提出暂停该项目实施的建议,由同级人民政府确定该项目是否继续实施;并取消类 似项目的预算安排。对于完成结果评价的项目,在安排该部门新增项目资金时,应从严考虑,并加强项目前期论证和综合分析,以确保项目资金使用的安全有效。

对不按规定进行绩效自评或不配合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进行绩效评价,致使评价工作无法正常进行的单位,视为绩效不合格单位,财政部门对该单位(部门)的项目资金按照从严从紧的原则安排预算。

第四条 建立评价结果反馈与整改机制。评价工作结束后,评价组织机构应及时向被评价单位出具《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意见书》(附表1),及时将绩效评价结果反馈到被评价单位,指出单位在资金使用、管理和业务工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意见。对于重点评价和绩效抽评项目,被评价单位根据进行相应整改后,在一定期限内将绩效评价结果整改反馈意见书以书面形式反馈给财政部门。对于绩效自评项目,主管部门和执行单位间应建立适当的评价与结果反馈制度。

财政部门在评价中发现项目单位有虚报项目内容和工作量骗取项目资金,或截留、挪用项目资金,或由于管理不善、决策失误造成项目资金严重浪费的行为,除限期追回被骗取、截留、挪用的财政资金外,根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对触 犯法律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五条 建立绩效报告和信息共享制度:

1、报告制度。财政部门对每年项目的评价结果及时汇总总结并以书面形式向市绩效管理工作领导机构或市人民政府报告。对一些重点评价项目,将项目的评价结果及时向市绩效评价工作领导机构或市政府报告。预算部门要定期向财政部门提交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总结,说明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情况、支出绩效状况、存在问题、纠正措施和下一步工作重点。

2、通报制度。财政部门每年对部门和单位绩效管理工作情况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通报,绩效管理工作做得好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绩效管理工作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通报批评。

3、公开制度。对社会关注度高、影响力大的民生项目支出绩效情况,在上报市政府批准后,在一定范围内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

4、共享制度。财政部门对内实施评价结果共享制度,把评价结果作为进一步修改、完善财政政策、资金管理办法等制度的依据,以合理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对外将项目评价结果与审计、监察等有关部门实行信息共享,相互利用工作成果,提高工作效率。

第六条 建全绩效问责制度。按照“谁用款、谁负责”的原则,逐步建立健全绩效问责机制,对在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中,违反国家财政收支管理规定,导致预算绩效管理未达到相关要求、项目绩效目标未实现且形成财政资金损失浪费的,对相关预算部门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进行绩效问责,按《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法律法规追究责任。

第七条

本实施意见自发布之日起试行。原《绍兴市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实施意见(试行)》(绍市财绩效[2008]22号)自行废止。

上一篇:多媒体教学一体机系统下一篇:党校学习感谢-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