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培训

2024-09-04

语文教育培训(共8篇)

1.语文教育培训 篇一

小学语文继续教育培训心得

江津区羊石学校王群

经过几天的继续教育培训,确实让我受益匪浅。可是我觉得与名师或骨干教 师相比,我们多数教师并不是缺乏思想,而更多是缺少持之以恒的行动。刚听完李老师高深的理论后,感觉李老师知识渊博,应变能力强。追究其原因李老师爱学习,善积累,并及时在教育博客上写下反思,记录下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点点滴滴。回想起自己已从教多年,写教育心得却只停留在想而已,内心深感惭愧。如果我也能像李老师那样做,那我早已收获了一笔巨大的财富。

又如刘老师的“阅读改变人生”“一路书香伴我行”这些理念,我赞同,我也试着做过,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可我没有坚持做,更没有及时作下记录。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将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继续学习,不断反思,并写下记录,努力寻找最利于自身发展的道路,形成自身鲜明的教学个性

2.语文教育培训 篇二

1. 语文能力是语言能力与语言相关能力的总和

语言能力不等同于语文能力, 而且, 语言能力还不等于语言相关的能力, 与语言相关的能力比语言能力的外延广, 因此, 语文能力是语言能力以及与语言相关能力的总和。

从基础语文教育的目的看, 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主要是通过听说读写的学习与训练达到的, 然而, 与语言相关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多种途径, 激发学生的多方智能。有些似乎与语言能力关系不大, 但却促使语言能力飞速发展。因此, 寻找与语言相关能力的培养途径成为关键。

语言能力与语言相关的能力可以用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来类比。心理学认为, 所谓非智力因素, 主要指个人的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的特征。一个人的求知欲望、探索精神、学习兴趣, 都伴有强烈的情感体验, 使人乐而为之。坚强的意志, 能使人对已确定的目标义无反顾, 决不罢休。这就是非智力因素所起的作用。美国心理学家特曼 (L.M.Terman) 认为, 智力与成就之间并非完全相关。成就大的人具有很强的自信心、持久力和胜过别人的愿望, 成就小的人则明显缺乏这些品质。因此, 非智力因素参与智力发展的相关因素非常大, 和智力的发展互为关联, 互为补充, 而且非智力因素的高低将影响一个人的智力发展。与此类推, 语言相关能力的高低也将决定语言能力的高低。

与语言相关能力的内涵是什么?所谓与语言相关的能力, 可以用“语言能力圈”来界定, 内圈为语言运用能力, 包括语感能力、听说读写能力;外圈为以母语文化为背景的, 参与语言活动的相关能力, 如文化因素、文学水平、艺术审美、情感智商等等。就“语言能力圈”的内圈, 语言运用能力来看, 体现在语文教学中就是实现听、说、读、写的目标。然而语言能力还包含语感能力, 语感是语言能力的核心, 语感参与听说读写活动, 决定听说读写能力的高低。

语感能力在参与语言活动中有五种体现: (1) 判断偏差能力———判断言语有没有偏差。 (2) 指出偏差能力——指出言语有偏差的部分。 (3) 改正偏差能力———改正言语有偏差的部分。 (4) 概略语言感知能力———以日常语言说出改正理由。 (5) 系统语言感知能力——以语法术语说出改正理由。这五种语感能力的强弱决定了语言能力的强弱。以传统语文教学为例, 系统语言感知能力是以语法描述语言现象的能力为基础的, 只有学过语法才能拥有这种能力。然而中学语文的系统语法教学并没有提高很多学生的系统语言感知能力, 相反, 大多数学生的这种感知能力很低。当然, 目前中学语文课不再过多地讲解语法, 可是似乎不讲语法又出现了另外的问题, 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常常不能借助语法知识理解文意, 朗读不畅。语感在理解文章的过程中如何参与活动并未被大家所认识, 语文教学走进了自己的怪圈。

这只能说明, 语法教学对语言能力的促进作用很小。目前语文教学已经关注到语言能力与语感能力的关系问题, 已经开始不再过多地讲解语法。但是, 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语感是如何参与语言活动的, 这些问题还没有成熟的研究成果予以解答, 如果仅仅是认识到表层的问题, 并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2. 培养语文智能、语文能力让学生终身受益

Gardner的多元智能论认为, 人有八种智能, 包括:语文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肢体———动觉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内省智能、自然智能。

多元智能论还指出, 在很多情境中, 语文智能带动其他智能, 体现以下四个方面: (1) 修辞方面能力———以语言说服他人采取行动的能力。 (2) 记忆方面能力———使用语言来记忆信息的能力。 (3) 解释方面能力———使用语言解释事物的能力。 (4) 反思方面能力———使用语言反思或解释语言活动的能力。

在这四个方面能力中, 反思能力是语文智能的核心。不反思, 或者不会反思, 那么其他三方面的能力也会出现偏差。中国传统的民族思维习惯或传统文化行为对语文教学的影响非常大, 很少进行反传统的思考。这种思维定势影响了语文教学的效果, 语文教学大纲怎么定, 教师就怎么教, 教师怎么说, 学生就怎么学。教师缺乏反思能力, 学生自然也没有反思能力。

王培光指出:语感包括语言反思的能力。语感能对语言作出监控, 是凌驾于语言之上的一种能力。语感能在语言表达之前预作选择, 或在语言进行之中对语言作出调整, 又能在语言发出之后作出更正。语感作用与听说读写能力的互动不是分步进行的, 而是同时进行活动, 包括修正、补充与调整。听说读写的各个环节需要语言自主意识的参与及思考。

多元智能论还强调同一智能内的各个方面也有强弱之分。语文教育不可能让所有人的语文能力都能提高。但我们可以根据不同人的能力高低、差异采取不同的个性化教学。语文教育要关注和照顾语文智能上的个别相貌的各种差异, 以学生为中心, 因材施教。

二、社会语文教育的核心任务是构建国民终身语文教育体系

1. 社会语文教育规范观

(1) 制定和推广规范是对约定俗成的归纳行为

“规范”是人类由野蛮社会进入文明社会阶段后不久就开始的一种社会行为, 并且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语言规范是文明社会所产生的社会行为的媒介, 这种社会行为表现为来自两个相反方向却又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自上而下的制定、推广规范与自下而上的约定俗成。社会语言的约定俗成是基础, 是一种自发的语言习惯, 而制定和推广规范必须考虑到使用语言文字的社会趋势, 因此, 制定和推广规范是对约定俗成的归纳行为, 从社会习惯中择优而推广之。如果自上而下的规范推广不考虑自下而上的社会习惯, 或者自下而上的社会习惯不能“习惯”自上而下的规范, 那么, 规范就虚同摆设, 语言不使用就没有生存的活力。当然, 社会习惯要靠规范的制定与推广加以引导, 无序的习惯将给约定俗成的语言使用者造成交际的不便, 而正是这“不便”才是促进社会规范的最大动力。

李宇明认为, 民族共同语的建立只考虑权威的地域方言往往是不够的, 还需要考虑权威社会方言的因素, 即以民族中某一有影响的社会阶层的语言为参照。从这个意义上说, 民族共同语的建立不仅要考虑使用者众的问题, 还要考虑主体社会的语言行为与思维习惯, 这是规范得以推行的基本规则。语言机制与行政机制不同, 规范标准是由政府制定, 但语言是需要应用的, 语言规范标准的推广需要民众使用才能推广。因此, 语言的特性决定了其规范标准不是机械的规则, 规范也一定是经过民众使用、提炼, 最终成为典范, 大家共同认可的语言事实, 可见典范一定是有广大的语言事实做基础。

其实, 语言规范是对既成语言事实的追认。人为地制造规范, 然后把若干语言事实硬塞进去, 是永远也不会成功的。当然, 推行的力度与推广的深度也取决于国民语言规范意识, 即主动顺应规范的意识, 这里涉及的问题比较多, 但关键是, 规范标准必须让语言使用者获得更大的交际效果, 他们才会学习规范, 使用规范。

(2) 主动采用规范语言是规范通用, 代表主流

Fasold说, 语言使用者心悦诚服, 主动采用语言规范, 放弃不规范的言语时, 就有真正的语言转变了。从宽泛的意义上看, 国民对社会语文规范的标准与国家制定的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在认识上还是有一些距离的, 汉语的会意性特征决定了汉语是“人治”的语言, 而社会语言生活是开放的系统, 可能是不规范的语言, 但从特定的语境上去理解却是规范的。因此, 即使仅仅是政府行为的干预, 往往适得其反。规范政策的推广不仅是政府行为, 还应考虑“自下而上”的顺应问题。语言使用者“主动采用规范语言”的原因, 一是其规范通用, 有利于生活、工作;二是规范代表主流, “登大雅之堂”, 因此“规范”成为“典范”, 从而具有“示范”的作用。

语言规范政策主要依靠教育部门与学校去推广。在社会上, 教育力量并不算强大, 其他的力量如经济力量等, 都比教育力量强得多。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推广普通话成绩很大, 但最大的推动还是来自于经济的发展, 普通话的使用价值提高了;文字规范在社会上的阻力比起推广普通话要大得多, 有些原先被认为不规范的词语靠着经济的力量就进入了普通话词汇。因此, 用政府行为来强制执行一些语言规范, 对学校能起作用, 在整个社会能起的作用是比较小的, 如商店招牌滥用繁体字的问题。政府规范推广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如何“对既成语言事实的追认”, 哪些可追认, 哪些不可追认;可追认的要强化其示范性, 不可追认的包括采取观察、弱化、禁止等不同程度的态度, 语言规范政策的制定需要慎重, 要作广泛的调查, 要依靠语言文字专家进行学术研究, 更要采取各种积极的态度引导语言使用者心悦诚服, 主动采用规范语言。

当然, 在广播、电视、报刊、出版等公共媒体领域, 学校、党政机关和公共服务行业, 我们应该严格地推行国家语言文字规范政策;在国民语言生活领域, 我们倡导国民使用具有示范性的语言文字。同时, 政府要积极地维护国民语言生活的自由、习惯与爱好, 只有在多元的语言共荣的情况下, 语言规范才能得到更多的泉水补给, 语言干预只有在和谐的社会语言生活中才能得到国民的呼应。

2. 国民语文教育社会化

(1) 社会语文教育状况堪忧

据调查, 国民图书阅读率 (指每年至少读一本书的读者在识字者中的比例) 持续走低。与此相比, 网络阅读率大幅攀升, 2001年成为网络阅读率上升的标志。也许这与中国加入世贸的经济背景有着直接的联系, 然而, 网络阅读与传统阅读之间的替代并非让人喜悦, 过多地依赖搜索引擎所带来的“阅读泡沫”, 弱化了人的思维能力。

既然网络阅读的现代意识不可改变, 那么, 数字化图书馆等中国文化的数据库建设应引起政府的特别关注, 如何在网络时代对网民进行语言教育是国家语言规划的内容之一。目前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电子教育和电子娱乐的需求量日益激增, 这是我们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2) 建立国民终身语文教育体系

美国社会学家戴维认为, “社会化是一个人获得个性和学习社会或群体习惯的贯穿始终的过程。人出生后的相对长期的依赖性使社会化成为可能”。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就是社会通过各种教育方式, 使自然人逐渐学习社会知识、技能与规范, 从而形成自觉遵守与维护社会秩序和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 取得社会人的资格, 这一教化过程即社会化。现代社会对人的社会化要求达到了极致, 一方面社会分工要求群体合作;另一方面分工更加细致、专业, 因此, 不断学习社会知识, 不断提高工作技能成为每个人的必须, 甚至是终生。

当今社会语言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语言生活的主体性和多元性正在迅速递增;社会对语言规范化程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外语占据强势地位, 汉语热急剧升温, 社会语言生活空前活跃。因此, 孕育一个庞大的语言教育领域, 培育、建立一个与国民终身教育体系相匹配的社会化的语言教育体系势在必行。国民终身教育体系是“21世纪中国国民教育计划”之一, 而语言教育是其中不可缺少的教育内容, 提高国民语文素质已经成为政府语言规划的重要内容。建立国民终身语文教育体系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政府必须从语言规划的角度来策划国民社会教育行动计划与实施方案;一是构建一体化的教育体系, 从纵的方面语言教育贯穿人的一生, 从横的方面连接个人与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 语言教育在每个人需要的时刻, 随时都能以最好的方式, 提供必要的知识技能。

21世纪的语言生存概念就是语言教育贯穿人的一生。这一教育理念也印证了“社会化”的核心本质, 人的社会生存除了满足基本的物质生存, 更多的是社会归属感。归属这个社会群体, 其中最主要的是人际沟通能力以及具有这个群体的文化素质, 因此, 不断地接受语言教育成为每个人的必须。

语言教育社会化首先要有一个健康的语言环境, 才有健康的语言生活。从语言平等的角度看, 有效保护弱势语言和方言;切实维护公民语言权利, 包括群体语言权和个体语言权, 如少数民族群体、方言群体、残疾人群体、农民工群体、移民群体等学习、使用语言的权利, 个人学习、使用语言的权利等。在这种情态下, 维护国民的语言权利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正视这一语言事实, 才能规划全民语言教育体系。

(3) 维护语言环境的自然生态

80%的文化是通过口语和文字传留下来的。中国首批公布的51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其中传说、故事、号子、歌谣、戏曲等等, 因此, 语言是文化的资源。当今时代, 一些新的语言职业和语言产业逐渐形成, 语言已经进入到经济和高新科技领域, 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如果把语言看作资源, 看作人类重要的文化资源乃至经济资源, 人们便会着力保护和开发这种资源, 维护语言的多样性, 这样, 语言自我调节的能力才可能得以实现。

语言环境的原生态指两种情况:一是作为母语文化的方言生态保护;二是语言环境对语言变化的自然生态维护。就前者而言, 方言生态保护是就普通话的可持续发展而言的, 方言是普通话的源泉。因此, 方言生态保护有一些可行的措施。就后者而言, 语言环境对语言变化的生态维护是指语言发展优胜劣汰, 有自身的净化功能。从商朝的甲骨文到现在, 汉字已经流传了三千多年, 它不断地变化着、发展着, 一直处在非规范与规范的对立统一中。因此, 维护语言生态平衡十分重要。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和掌握语言系统的调节机制, 积极地创造语言系统自我修复能力的合适条件, 在大多数情况下, 原来已经失调或破坏了的生态平衡仍然可以重新恢复起来。

参考文献

[1]顾国兵.对我国超常教育的思考.http:/chaochangjiaoyu/blog/item/476981fd6cb01244d7887d38.html.

[2]王培光.语感与语言能力.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3]Gardner, H.1999.The Disciplined Mind:What AllStudents Should Understand.New York:Simon&Schuster.

[4]李建国.汉语规范史略.北京:语文出版社, 2000.

[5]李宇明.权威方言在语言规范中的作用.清华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5) .

[6]Fasold, R.1984.The Sociolinguistics of Society.

[7]360doc:http:/www.360doc.com/content/081029/17/10096_1845778.html.

[8][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3.语文教育培训 篇三

叶圣陶在他七十多年的教育生涯特别是语文教育实践与研究中,立足于我国现代社会生活和汉语文的发展,着眼于培养普通公民和提高民族素质,深刻把握祖国语言特点及学习规律,积极吸取西方先进教育科学成果,坚持对传统语文教育进行辩证的扬弃和不断的革新,总结丰富的教育改革实践经验,形成了指引我国当代语文教育改革正确方向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语文教育理论——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这一思想的核心便是叶圣陶语文教育观。

一、语文的本质和语文教育的目的、价值是什么

叶圣陶语文教育观,包含了叶圣陶对语文的本质、语文教育的目的和价值以及语文教育中一系列基本关系的总的看法。

探析叶圣陶语文教育观,不能不首先考察他对传统语文教育的深刻反思。1942年,叶圣陶在《认识国文教学》这篇著名论文中总结自己多年的思考,指出:“一般人就以为国文教学只需继承从前的传统好了,无须乎另起炉灶。这种认识极不正确,从此出发,就一切都错。旧式教育是守着古典主义的:读古人的书籍,意在把书中内容装进头脑里去,不问它对于现实生活适合不适合,有用处没有用处;学古人的文章,意在把那一套程式和腔调模仿到家,不问它对于抒发心情相配不相配,有效果没有效果。旧式教育又是守着利禄主义的:读书作文的目标在于取得功名,起码要能得‘食廪’,飞黄腾达起来做官做府,当然更好;至于发展个人生活上必要的知能,使个人终身受用不尽,同时使社会间接蒙受有利的影响,这一套,旧式教育根本就不管。因此,旧式教育可以养成记诵很广博的‘活书橱’,可以养成学舌很巧妙的‘人形鹦鹉’,可以养成或大或小的官吏以及靠教读为生的‘儒学生员’;可是不能养成善于运用国文这一种工具来应付生活的普通公民。”传统语文教育源远流长,在很大程度上集中并交织了整个传统教育的精华与糟粕。作为在传统语文教育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消极面的旧式教育,脱离现实生活,排斥人民大众,把语文蜕变为强迫人记诵、模仿陈旧的古书内容和僵死的程式腔调,把语文教育的目的异化为让少数人应付考试取得功名。这种教育虽然产生于封闭、专制的封建社会,但并没有随着封建社会崩溃而消失。正是顺应我国社会以及汉语文的变迁,针对旧式教育弊端,叶圣陶提出了他的具有根本革新意义的语文教育观。

(一)语文是什么

叶圣陶认为,语文是现代中国人社会生活实践必需的工具。“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语言是一种工具,就个人说,是想心思的工具,是表达思想的工具;就人与人之间说,是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 在现代中国,语文“作为交换经验思想情感的工具”是人人生活上“实实在在的必需”。“尽量运用语言文字并不是生活上一种奢侈的要求,实在是现代公民所必须具有的一种生活的能力。”

现代化建设时代,我国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经济和社会生活日益知识化,对公民的科学文化水平提出很高的要求;同时人际交往,包括思想、情感、知识、信息的交流,在社会实践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对人的生存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叶圣陶进一步指出:“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经,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语文是人与人交流和交际的必不可缺的工具。不善于使用这个工具,就无法工作和生活,甚至可以说就不能做人。”

叶圣陶的论述彻底破除了旧式教育的语文性质观,科学地阐明了作为现代教育内容的语言的本质,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有这样几点。

一是他不是仅仅从抽象的语言学定义出发,而是历史地具体地以具有现代生命力的中华民族共同语——汉语文(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为对象,从人民大众的角度,从发展的我国现实社会生活来考察语言的本质的。

二是在他看来,语文作为现代中国人社会生活实践必需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不仅负载传统文化,更是学习、传播、创新现代科学文化和实现人的生存、发展的基本手段。

三是他强调“语文是人与人交流和交际的必不可缺的工具”,这是语文区别于其他文化载体和文化成果的本质特点,语文所有的功能以及语文本身的发展都是在人们使用语文这个工具的现实交流和交际中,在语文交往实践中实现的。

(二)语文教育的目的和价值是什么

叶圣陶认为,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和价值是“养成善于运用国文这一种工具来应付生活的普通公民”。这一观点,既是基于对语文本质的科学认识,又体现了对现代教育目的和价值的深切把握。现代教育的目的和价值在于,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把每一个人培养成为健全的公民,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而在现代中国,语文已成为每个国民生活必需的工具,“善于运用国文这一种工具来应付生活”,是“做人”的基本条件,是健全的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因此,从养成健全的现代中国“普通公民”着眼,使全体受教育者学会“善于运用国文这一种工具来应付生活”,在这过程中发展听、说、读、写能力,“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植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写作文章的技能”,同时提高相关的其他素质,就必然成为现代语文教育的目的追求和价值选择。这是现代教育整体目标与语文学科独特功能的有机结合。

以“养成善于运用国文这一种工具来应付生活的普通公民”为目的和价值,就意味着语文教育不是脱离现实生活的记诵、模仿之学,而是切合生活实际的“真知”“真能”培养;不是教人一时应试,而是使人“终身受用”。以“养成善于运用国文这一种工具来应付生活的普通公民”为目的和价值,就意味着语文教育要由培养极少数官吏及“儒学生员”的贵族化教育,根本地转变为面向全体国民特别是广大劳动者的大众化教育。这才是真正现代意义上的科学、民主的中华民族语文教育。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尤其是进入现代化建设时代,叶圣陶又从新的高度进一步阐述了语文教育的目的和价值。他指出:“许多人意想中的理想社会,条件个个不同,却有一个条件几乎是共通的,就是:必须根绝文盲。全社会里没有一个文盲,就是人人能凭文字吸收人家的经验思想情感,人人能用文字发表自己的经验思想情感,人与人的交互影响更见密切,种种方面自然更易进展。” 语文教育也正是为每个学生的生命、生活和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素质,推进我国社会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奠定文化根基的教育。“要做到个个学生善于使用(语文)这个工具(说多数学生善于使用这个工具还不够),语文教学才算对极大地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尽了分内的责任,才算对实现四个现代化尽了分内的责任。”

二、如何认识语文教育中的一系列基本关系

叶圣陶关于语文本质和语文教育目的价值的根本观点,决定了他对语文教育中一系列基本关系的看法;而他对语文教育中一系列基本关系的阐述,又使他的这些根本观点得以展开、丰富和深化。

(一)语文教育本身存在的诸种关系

白话与文言 自“五四”开始,白话逐渐取代文言成为我国人民大众普遍使用的现代书面语言。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战士,叶圣陶积极促进汉语文的这一历史性变迁,大力推行白话文教育。他在当时热情倡导小学作文“直书口说”,“小学国文教材宜纯用语体”。后又提出中学以白话文教学为主,“中学生实在没有写作文言的必要”。其理由,一是“作为一般人的表情达意的工具,文言已经逐渐让位给语体,而且这个转变不久即将完成。因此,现代的青年若是还有学习文言的需要,那就只是因为有时候要阅读文言的书籍:或是为了理解过去的历史,或是为了欣赏过去的文学。写作文言的能力决不会再是一般人所必须具备的了”。二是用“现代的活的语言”白话文为教材,可以克服专事翻译讲解和勉强记忆的旧弊,与生活相联系,与大众相亲近,“惟事训练情思”,“更使练习语言”,达到解放、发展受教育者思想情感和语文能力的目的,并能适应现代人广泛多样的学习特别是科学的学习的需要,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叶圣陶在强调进行白话文教育同时,并没有否定学习文言文的必要性。他说:“中国人虽然需要现代化,但是中国人的现代化,得先知道自己才成;而要知道自己还得借径于文言或古书。” 中国人要现代化,必须了解自己民族的历史文化,这就要借助文言文。事实上,文言文不仅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在现今一定范围内(如我国内地与港、澳、台地区以至海外华人之间)还起着某些书面交际和文化沟通的作用,“现代的活的语言”白话文的发展也需要继承古代书面语言文言文中富有生命力的语言精华。但是,跟古典主义、国粹主义根本不同,首先,应当着眼于“中国人的现代化”的需要来看待文言文教学;其次,面向全体国民的基础教育阶段的文言文教学限于阅读,比较系统的教学应当从中学甚至可以从高中开始,教材“应当选取那些切要的,浅易的,易于消化的”,至于古文的专习,“那是大学本国文学系的事情”;再次,文言文阅读教学目标主要在于培养阅读文言文的基本能力,包括批判地接受文化遗产和辨识文言跟白话同异的能力,实现这一目标,仍然要以现代思想和现代语言教育为依凭。

语文与文学 把语文等同于文学本来是传统语文教育以至也是传统文化的一个缺陷。“五四”以前,国文教材是经史古文,显然因为经史古文是文学;“五四”以后,通行读白话了,教材是当时产生的一些白话的小说、戏剧、小品、诗歌之类,也就是所谓文学。“就偏重文学这一点说,以上两派是一路的,都以为国文教学是文学教学。”这种情况新中国成立后仍有所存在。正是针对这种情况,叶圣陶提出了一个顺应新的时代要求革新我国语文教育的基本观念,就是:“国文的含义与文学不同,它比文学宽广得多,所以教学国文并不等于教学文学。”具体地说,“国文所包的范围很宽广,文学只是其中一个较小的范围,文学之外,同样包在国文的大范围里头的还有非文学的文章,就是普通文。这包括书信、宣言、报告书、说明书等等应用文,以及平正地写状一件东西载录一件事情的记叙文,条畅地阐明一个原理发挥一个意思的论说文”。对语文的含义和范围之所以作如此规定,最根本的原因是,面对科技发达、事务纷繁的现代社会,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人们不仅需要用文学,更普遍、更经常地需要用非文学的普通文来作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来作科学文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载体。“中学生要应付生活,阅读与写作的训练就不能不在文学之外,同时以这种普通文为对象。”这是客观生活的逻辑使然。再从语文学习的一般规律和现代大众教育的目标取向来看,“学习图画,先要描写耳目手足的石膏像,叫作基本练习。学习阅读与写作,从普通文入手,意思正相同。普通文易于剖析、理解,也易于仿效,从此立定基本,才可以进一步弄文学”。古今专习文学,“少数人有了很深的造诣,多数人只落得一辈子读不通写不好,这不是现代教育所许可的。从现代教育的观点说,人人要做基本练习,而且必须练习得到家。说明白点,就是对于普通文字的阅读与写作,人人要得到应得的成绩,绝不容有一个人读不通写不好”。

作为文学家兼教育家,叶圣陶从来都没有轻视文学的教育价值。他很早就指出:“教育方面,宜将儿童所固有文艺家的宇宙观善为保留,一方固须使其获得实际生活所需要的知识,一方更须以艺术的陶冶培养其直觉、感情和想象。”在这方面,文学教育具有特殊功能。以后,他又强调,要使中学生了解固有文化和现代人生,就得教他们读文学。“一个高中学生,他受普通教育到了最高阶段,无论他将来的专门是文是法是理是工是商是农,对于本国文学有一种欣赏的训练,实在是必需的,否则……他将不成其为受教育的中国人。”当然,他认为,语文教育理应把文学教育作为重要组成部分,但语文教育毕竟不等于文学教育。就中学语文教学而言,在初中阶段,虽然也读文学,但是阅读与写作的训练应该偏重在基本方面,以普通文为主要对象。到了高中阶段,文学的比重较大,但是基本训练仍旧不可忽略。理由很简单,高中学生与初中学生一样,他们所要阅读的不纯是文学,他们所要写作的并非文学,并且,唯有对于基本训练锲而不舍,熟而成习,接触文学才会左右逢源,头头是道。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基本的目标应该是文学作品的阅读欣赏训练,借以使每个学生受到生动形象的祖国文化、时代精神教育,养成现代中国人需要具备的文学审美及其他有关素养。文学创作不宜作为一般要求。把文学作品阅读“教成文学课”,“从课文中概括出若干文学概念文学术语而空讲之”,更是与此无干。

阅读与写作和读、写与听、说 “从前语文教学只有两件事,一个叫读,一个叫写。实际上读还不大注重,只注重写”,“读书只是为写文章作准备,能写文章才可以去参加科举考试”。叶圣陶先生认为,现代语文教育必须克服这种片面性。在现代社会,作为每个公民生活和工作必要的本领,阅读和写作同等重要并各有其目的。“阅读自有它的目的,主要在真正地理解所读的东西,从而得到启发,受到教育,获得间接经验”,最根本的是养成阅读能力和习惯,这也是一种获取知识和精神养料的基本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重要条件。阅读和写作又是密切联系的,从这方面来说,“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老师教得好,学生读得好,才写得好”,但对此不能作机械理解。阅读文章,“要达到彻底了解,得用分析的功夫,辨认作者思想发展的途径,这个功夫同时就训练了咱们的思想习惯。再说,……注意他怎样运用语言文字,同时就训练了咱们的语言文字的习惯。写作可以从读物方面得到益处主要在这些地方,并不在模拟仿作,依样葫芦”。

4.语文教育培训 篇四

智能本体是指以培养语文能力、开发大脑智力为根本进行的语文教育。近代中国,国门大开,一批“睁眼看世界”的先进中国人,有感于西方的坚船利炮,认识到开启民智的重要性,纷纷写文章作演说出书报,呼吁开发民众智力,教育成了他们关注的焦点。于是,“语文”独立设科,开辟了我国语文教育的`新时代。独立设科后的语文教育,开初,虽然还在一定程度上将“诗书教化”作为追求的主要目标,但社会的发展对人的才智的要求愈益迫切,渐渐地,以“教化”为主旨的语文教育,让位于以智能为本体的语言文字教育。1912年,《教育部颁布中学校令施行规则》,对语文教育在智能上提出了要求:“国文要旨在通解普通语言文字,能自由发表思想,并使略解高深文字,涵养文学兴趣,兼以启发智德。”将“智”提高到了空前的高度,且位居“德”之前。这是在教化本体上的一个革命性的飞跃,表明人们对语文教育的认识在不断加深,意味着语文教育以教化为本体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1923年,由叶圣陶起草的《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在突出智能这一点上旗帜更鲜明。规定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①使学生自由发表思想;②使学生能看平易的古书;③使学生能作文法通顺的文字;④使学生发生研究中国文学的兴趣。简单地说,就是会说,会读,会写,有兴趣。很明显,语文能力的培养已经占据了语文教育的主导地位。建国后,强调进行“双基”教学”。1952年,教育部颁发的《中学暂行规程》(草案)中提出中学的教育目标之一是使学生获得“现代科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双基”理论的提出,在语文教育领域产生了巨大反响,广大语文教师以给学生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和熟练的运用语言文字的技能为主要目的,提高了教学的效率。随着时代的发展,“智力开发”成为全世界关注的重大课题。特别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人类知识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在学校掌握的知识,形成的技能,能够终身管用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反映在语文教育上,就是教学改革风起云涌,有教材的改革,有教法的改革,在全国形成了许多流派。如魏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刘月出月出的作文三级训练体系,陆继木春的双分体系等。这些改革,都紧紧围绕培养能力,开发智力这一核心。改革者们以敢为天下先的开拓精神,一改传统的以“灌”为主的方式方法,代之以“导”,以“练”,以学生智能的开发与培养为宗旨,将语文教育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智能本体,还体现在建国后颁布的几个教学大纲中。1956年的《初级中学汉语文教学大纲》提出:“教给学生有关汉语的基本的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理解汉语和运用汉语的能力。”还提出了一些思想教育的要求。1963年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提出:“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教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文字,使他们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具有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1978年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明确指出:“中学语文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指导学生学习课文和必要的语文知识,进行严格的读写训练,使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1980年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把教学目的规定为:“中学语文教学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教学生学好课文和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进行严格的语文基本训练,使学生热爱祖国语言,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1992年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教学大纲(试用)》将教学目的表述为:“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写作、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五个大纲,都有一条“能力”红线贯穿其中。特别需要强调的是,1992年的大纲和1996年大纲,单独提出了智力开发问题。不仅如此,在语文教育的内容上、方法上,近代以来,都以突出智能培养为主要特征,限于篇幅,此不论及。

5.初中语文老师继续教育培训总结 篇五

一、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法国思想家卢梭曾经说过:“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并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从心理学、教育学的角度分析,小学生在很大程度上是凭着兴趣学习的。他们对学习一旦产生兴趣,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激发他们探究的兴趣,是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基础。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当充分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并延续这种兴趣,调动他们自身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他们的好奇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探究的冲动,为探究性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教师可采用引用诗歌、成语、名言句、寓言故事、对联、俗语、名人故事等形式激发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投入到探究活动之中去。

二、认真学习新课标

深入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切实转变观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通过教学任务的完成,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三、教给学生探究的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的责任就是在于教学生学会学习,在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更要授之以方法。”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能力,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远比传授知识更重要。教师要善于“授之以渔”,引导学生学会“织网”“捕鱼”的方法,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探究、探索,通过探究获取无穷无尽的知识之“鱼”。一堂好的语文课,不是看教师教了多少,而是看学生学了多少,学会了多少。而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最佳途径就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在中学语文课堂中,探究性学习方法主要有对比探究法、情景探究法、自主探究法、合作探究法、想象探究法、纵横探究法、发现探究法、体验探究法、不完全探究法等。教师宜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和学生学习的特点,灵活选用适合于中学生学习的探究方法组织学生探究未知的知识和领域。学生掌握的方法越多,越细,探究学习的能力就越强,就可以广泛地自学,把课内的学习主动延伸迁移到课外去,并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加以创造性的发挥。

四、活学活用,利用资源实施素质教育。

远程教育为我的教学提供了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教育教学资源,为我们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它的教育内容是全方位、多层次的,从而使学生能够遨游浩翰的知识海洋,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氛围,为学生的学习开辟了一片新天地,有助于学生了解社会,了解科学的发展,对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个性全面发展是十分有益的。在我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利用学生自习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有计划的播放一些语文课外知识,在课外知识节目的学习中同学们积累了丰富的知识,扩大了知识的视野,积淀了丰富的人文素养,深刻感受到了语文学习的重要,激发了学生们的幻想和创新的智慧,使同学们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明白了语文学习的价值和魅力所在。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我也是积极有效地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进行教学,通过这些内容充实,手段新颖,形式多样的教育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语文素质,特别是他们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实践证明,我的这些尝试和努力是卓有成效的。我认为,如果我们能对远程教育资源的充分合理的运用,能够达到使学生的视野开阔、信息灵通,变得“耳聪目明”,更具发展的潜力;

五、掌握了方法,提高了能力。

通过创设丰富有趣的学习情境,开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真正使每一位学生学有所获,提高了能力。这些课程资源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为我以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六、研修之路是鼓励之路,温情之路

通过这次学习,我们在研修中知识得到提升,思想得到升华,头脑得到充实的同时,情感也时时受到关爱暖流的滋润,这次研修,很值。

6.初中语文远程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篇六

我作为农村基础教育的一名普通教师,能参加这次的语文教师远程培训学习,心情万分激动.培训前校长的讲话,使我认识到,这是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领导对我们教师的无微不至的关怀,体现了各级政府对农村师训高度重视,也是新时期党和人民赋予我们教师的新的历史使命,是十分及时的、必要的,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这次培训,我有幸听到了多位知名教授的讲座,他们讲得十分精彩,通俗易懂,我想这和他们高深的文化修养是分不开的,听了这些课我受益匪浅。下面就谈谈这次培训的心得体会:

一、语文与人生的关系密切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它关系到一个孩子的一生.每个人的一生当中都缺少不了语文的存在,从出生到去世,从早晨起床到晚上睡觉,从生活到工作,从劳动到创造,从学习到科研„„没有能离开“语文”的。“语文”恰似你的影子时时处处与你在一起,寸步不离。人与动物的极为重要的区别之一就是人类有言语,能运用语言进行思维、表情达意、交流思想„„假如语文没学好,就会出问题。作为语文教师,首先就应认识到这门学科的重要性:要生活就得学习语文,要想提高生活的品位就得提高语文的素养;学习语文就是学习生活,提高语文水平必将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从某种意义上说,学习语文就是学习生活!

二.个人思想认识得到了提高

新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关注和支持。在学习之前,我总是认为新课标实施起来有些困难,毕竟各地条件不一样,有些家长望子成龙的急功近利观念太强,他们倾向于应试教育,认为儿女只要考取大学就万事大吉。而我平时的语文教学功利性也很强,一切为了分数一切为了考学,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能力和兴趣的培养.听了各位教授的课后我重新认识了新课改,对于语文教学的意义也重新思考了一下.从长远考虑,老师面对的不仅仅是学生的现在,更是学生的一生,所以我们有必要为真正锻炼学生的能力而努力.

三.提高个人业务水平

想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必须具备一桶水。这几天几位教授讲的课就充分印证了这句话。他们用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旁征博引给学员们讲述深奥的理论知识,讲得通俗易懂,让我们深受启发。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对知识充满渴求的孩子,将他们教育好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这就要求我们加强“教育艺术”的学习,加强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例如学习“如何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如何设计一节有效的综合性学习课”、“新课程理念下课堂评价策略”等。我们只有不断的加强学习,不断加强修养才能胜任语文教学这项工作。

四.学好语文多读书

“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是前人的读书经验总结。的确如此,学习“语文”就要以“读书”为先,在读好书上下苦功。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高低,文学素养的优劣,与其腹中诗书的多少是密切相关的。“读书”不仅能使你的语文知识更丰富,而且会使你的眼界会更开阔,更为重要的是会陶冶情操,使你的品格更高尚。为什么马克思、毛泽东、鲁迅、爱因斯坦„„的学识那么渊博?其中有个极其重要的因为,就是他们都十分重视“语文”学习,读了比常人多数十倍,甚至于上百倍的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与实践是一个人成才的必由之路。要想学好“语文”就得在读本书上下苦功。不仅要苦读,而且要得法。语文教师就要在这方面帮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这就是教授告诉我们的要想学好语文就要:多读书,读好书,读经典,读名著.作为一位语文教师,这方面更应该做出表率.

五.紧密联系现实生活学习语文。

学习语文不能只从“语文课本”,或是只从“课堂上”去学;而应当跳出“语文课本”,跳出“语文课堂”,把“书本”上学的、“课堂”上学的和现实生活、和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学习。“语文”的身影无处不在,可以说是凡有生活的地方就有“语文”。校园里的通知、墙报,商场里的商品介绍、牌价,街上的路边牌、招牌、广告牌,课外读物《科学画报》《十万个为什么》等上的语言文字,旅游景点里的楹联、题词、诗词、摹刻,庙宇里的碑文,报刊上的文章,电影上的人物语言„„都含有丰富的语文知识,只要我们留心,就会发现“生活处处皆学问”。比如电视上、报纸上、汽车上的广告,其用语既要简洁而又精彩,既生动鲜活又新人耳目,无不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境界。策划者没有扎实的语文功底,是难以收到“一语惊人” 而令人“过目难忘”的效果的。所以说,只有联系实际学习语文,才能使学习语文“与时俱进”。

六.学习语文要继承传统,吸取前人优秀的东西。

读《左传》、《三国演义》、《红楼梦》,背诵唐诗宋词„„古文学得好在高考时就能像用文言文写《赤兔马之死》、《吊屈原赋》的考生那样夺得满分。同时我们还要吸取外国的与现代语文发展中的新东西,也要读罗曼·罗兰的《寂寞的感觉》、席慕容的《写给幸福》、冰心的《人生的感悟》、余秋雨的《文化苦旅》等等,还要读一读与你同龄人的作文,读得多了才能在考试中写出真正的满分作文。读书的面应当广博并有选择,要注重“吸取精华,剔除糟粕”。这学习语文将会给你带来难以估量的好处。

七.充分调动现代化是手段来学习语文。

时代在飞速发展,新的发明、新的创造、新的技术、新的科技„„不断涌现,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条件。我们学习语文要“与时俱进”就是要要充分运用这些为人类造福的新成果。随身听、电视、VCD、DVD、光盘、电脑、软件、网络„„都是我们学习语文的好帮手。比如说,一个光盘就能容得下几部甚至几十部世界名著,让我们在声、光、电中学语文,使学习更生动更活泼更有效!用电脑上网就更精彩了,互联网以现代化的信息传播技术为我们学习语文提供了超越国的学习内容,其资源共享,让你更加感到语文内容的丰富多彩——简直是浩瀚的“语文”的海洋。要“与时俱进”就必须要会应用“电脑”,会“上网”,还要会分清是非好坏,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水平,有抵御“毒素”的能力„„否则,处身信息时代却不能走进这个时代的大道,就必定会落伍。

我曾经听过一句教育名言说得好:“什么是教育,那就是学生把在学校所学的东西都忘记以后剩下的东西。”我想,我们每一位教师在上完一堂课后,该问问自己:当学生把这堂课所学的知识点忘记以后,还剩下些什么?十年,几十年以后,当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全忘掉以后,我们给他们留下些什么?我们的教育,能否给孩子们留下正确的思维方式,留下解决问题的能力,留下他们真正需要的种种? 是啊,我想,我今后的教学生涯中所应该致力的就是:教会学生学习和生存的能力而非一点点课本上的知识.我将一直为此努力下去.说到这里,可见,这次远程培训我获益匪浅

初中语文远程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经过这段时间的网上培训,使我对语文教学的新要求,有了比较直观的理解,也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这次培训,我深深地被专家教授们对教育教学中的许多精辟见解所折服,更被班级学员们的参加培训的热情所感染,虽然苦点,累点,但我要说:“乐中学,学中乐。”站在职业生涯的起跑线上,我走过了困惑,经历了紧张,也曾有过无助,但这些都成为了过去,因为这次培训我受益匪浅,收获很多。

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多、更广泛、更容易地学到终身受益的知识。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新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观点的提出,摆脱了长期以来关于语文学科性质的争论,正面论述了语文的学科性质和地位,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为了在教学过程中能让每个学生都得到社会性的发展,让每个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我们教师必须依据新课程理念对每一堂课认真思考,精心准备,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

在已往的教学中,还有部分教师将学生的大脑作为一个简单的容器,把课堂作为灌输和填鸭的场所,将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为“灌”和“填”的流程,久而久之,课堂就成为了一潭死水。而《新课程标准》则强调:现在教师的职责已经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教师必须集中更多地时间和精力从事那些有效果和有创造性的活动。因此我们要把学生的大脑看成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想方设法去点燃这把火把,激发学生潜在的能力,让学生自觉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充分地活动起来。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活动,充实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真正体现了在乐中学、趣中学、动中学、做中学,让每一堂课都充满活力。

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做好如下准备:我觉得这句话用于新课程改革本身很适合。因为新的《语文课程改革标准》之精要令人内心折服,之广博令人眼界大开。与过去的教学大纲相比,《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有一些新的语文教育理念。这些新理念在某种程度上吸收了多年来语文教育改革中的经验教训,对语文教材编写、教学指导、语文评估与考试等都有一些明确的规定。它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强调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更注重语文课的人文性,注重语文学科的文化内涵。我觉得要从根本上体现新课标的教学精神,教师必须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兴趣课外多读书。而这也的确是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的首要问题。要努力营造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敢说,敢问,敢辩,激活他们创新的欲望,使学生主动求学的欲望高涨,由此获得的教学效率也极高。新课标要求我们老师要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中的主角,而教师的角色定位应该是一个对话者,一个教学活动的平等参与者。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的是导演而非主演的角色,起到的应该是穿法针引线的作用而非仅仅是传授而已。所以作为老师,要学会的是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鼓励他们积极地去思考发现问题以及给予学生方法上的点拨,而不是充当他们可靠的拐杖。

当然,在备课方面,包括教材的处理,教学重点难点的把握,对不同课型的处理,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如对诗歌单元的处理以学生多读为主,在反复诵读中去品味诗歌,而对文言文的处理则是要稳打稳扎,要求学生的翻译要落实到字词句,一点也不能马虎。另外从听课中我也渐渐领会到讲课重要的是要解决重点难点,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面面俱到反而容易造成重点不突出。而教学手段也是为教学目的而服务,不能因为注重形式而忽视了内容。因此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要逐步学会合理处理课材,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紧紧围绕教学重点设计教学思路,并且要能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自己教学的内容。

另外,我也深切地体会到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平时的知识积累与教学经验的积累是多么重要。知识储备足够了,才能很好地驾御课堂。因此在工作之余仍需不断地读书充电,更新知识,加强自己的个人修养是非常必要的,这样才能轻松自如地驾御课堂,与学生进行课堂交流,恰到好处地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导,在师生双边交流、在学生答与辩的过程中达到教学目的。

7.人生语文:语文教育的大境界 篇七

其境界之大在于大视野。诚如陈先生书中所言,当今语文教育功利化泛滥成灾,教学和评价都在围着考试转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大多数教师打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旗号行“应试教育”之实,说得更直白一点,就是为应试分数而教,为了0.1的平均分师生们也得拼个死去活来,语文教学完全沦为考试的附庸。对于这种短视、功利的语文教学现状,对于这种连教育教学常识都被社会挤压的现实,陈先生站在战略的制高点,把目光聚焦于为学生人生长远的发展为目标,并从人生发展的角度观察思考,“人生发展需要什么语文能力,国家需要语文学科为未来人才培养哪些能力,人才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是怎么形成的,语文教学教什么,怎么教”。他以语文研究专家的敏锐洞察力,发现当下我国的语文课堂教学普遍“缺失的是对学生人生发展智能和精神境界提升的重视与引导,缺失的是对语文审美趣味和审美能力的培养,缺失的是对学生想象力和思维认识能力的重视与培养,缺失的是对学生实际语文应用能力与实践能力的重视与培养,缺失的是对百分之八十多的学生基本阅读和基础写作能力的重视与培养,缺失的是对学生这一群体学习语文的特殊心理与规律及其个体差异性的重视与研究,缺失的是对中华经典文化名著阅读的重视和有效阅读方法的指导与研究”,而这些正是人生与人才发展最需要的素养和能力。陈先生正是以语文教育的大视野提出了“人生语文”教学理念,“明确了语文教学要从促进学生人生发展的视角实施教学,注重从人的语言、思维、文化、精神等人生发展所需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实施教学,丰富人生智慧,提升人生境界”“突破了语文教学与学生人生体验隔离的现状,打通了语文与人生密切关联的路径,为语文教学实践注重人生智慧的启迪起到了奠基与导航作用”。如此看来,较之那些围绕着高考转悠的所谓“教学改革”与仅限于一招一式的“技术化研究”,“人生语文”直抵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我们不得不由衷赞叹陈继英先生的语文教育大视野。

其境界之大在于大构建。何谓“人生语文”?陈先生诠释道:“人生语文”教学理念的核心,是强调语文教学要从促进学生人生发展的角度实施教学策略,它以培养语感和思维能力为核心,以读写互动、主体体验和积累为手段,通过读书探究、言意互转,实现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目标是让语文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和创造活力,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思5种能力,发掘人的潜能,培育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启迪和丰富学生的人生智慧,为学生人生发展奠定语文基础和精神根基。为了使“人生语文”得以贯彻与实施,陈先生将语文素养培养途径细化为5条:一是通过语、修、逻、文、字、词、句、篇的教学训练,夯实语文知识基础,培养语文读写基本技能;二是通过以思维和语言为核心的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记忆能力、感知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分析能力、联想能力、想象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质疑能力、探究能力等语文智能;三是通过读写互动探究、专题阅读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的研究性学习能力以及道德观、价值观、责任感,并提升理想、精神境界等;四是通过学习习惯和运用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写作情趣,形成终身学习的语文能力;五是通过对经典文学文化作品的阅读和讨论以及教师的指导与点拨,培养学生感受、理解、评价、创造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创新能力,并提升文学文化素养,提升人文精神境界。他还研究制定了语文的教学向度与策略,如文本内容解读的“尊重学生的初始阅读与体验”“再现与还原”“披文入情,入境通情,出文悟道”“知人论世”“注重思维训练”等向度与策略,语言教学的“联系语境咬文嚼字”“联系作者思路品味语言文字”“感受其声,品味其形”“品味语言的反复呼应”等向度与策略,学习方法的“读书方法的指导”“学习习惯的训练与指导”等向度与策略,还有文化教学、精神教学等方面的向度与策略。在此基础上,他又构建了“三面一思八课型”的教学模式:“三面”,即文本层面、生本层面与精神文化层面;“一思”,即以思维训练为核心,思维训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八课型”,即导读型、导练型、自读型、拓展型、探究型、创练型、测练型与展演型等八种常用教学类型。并且以大量的实例展示了人生语文教学的艺术与方法。通观全书,可清晰地看到“人生语文”从宏观到微观、既形而上又形而下的大构建。

其境界之大在于大实践。陈继英先生既是“人生语文”理论的创立者,又是脚踏实地的躬亲践行者,他执教过《捕蝶者》《挖荠菜》《读骉伊索寓言骍》《想北平》《阿房宫赋》等系列公开课,开设过继续教育课程《新课程高效作文教学研究》,还经常应中国教育学会以及教育部国培计划邀请为全国各地教师及国培班学员上课,深受语文专家和老师的欢迎和好评。在《语文教学的战略思维与艺术》一书中,就有专章展示陈先生“人生语文”教学理念实践的课例,让我们得以一睹他课堂教学的艺术风采。走进陈先生的课堂,眼前出现一位和蔼可亲、风神潇洒、谈吐不俗的学者,我们感受到了他丰沛的激情,感悟到了他深沉的思想,领略到了他的个性色彩。例如,他在《拣麦穗》公开课上,自读文本中叙述性文字,让两位学生模拟老汉和大雁读对话部分,品味文本的细节与语言,学生在愉悦中享受语文之美,全场不时爆发热烈的掌声,也让读者身临其境,在兴奋中获得教益。又如,他在以“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有效的写作思维方法”为主题的作文公开课上,从感知阅读材料入手,让学生认识因果思维及其写作要领,并指导学生当堂进行实践演练,教师点拨得适时而到位,学生参与得积极而主动,时时发出会心的笑声,想着那课堂上师生互动的和谐氛围,都有一种陶醉感与幸福感。陈先生“人生语文”的实践已经炉火纯青,正如知名专家程少堂先生所评价的那样,“体现了一个成熟的特级教师的教学特点”,这足见得陈先生的理论自信,更可见陈先生的实践自信。

“人生语文”有如此之大视野、大构建、大实践,因而才有大成就,臻于大境界。目前,陈继英先生倡导、构建的“人生语文”教学理念及教学模式已影响到大陆及港台语文界。近年来,他在国内中文核心期刊发表专题研究文章二百多篇,出版相关学术专著《新课程新思维新高考作文教程》《中学生写作思维指南》等,主编相关著作《名师教你学———学生学案》等十多部,而这部洋洋32万字的厚重而大气的新著《语文教学的战略思维与艺术》无疑是他“人生语文”研究的又一巅峰标志。

摘要:特级教师陈继英先生的新著《语文教学的战略思维与艺术》高扬“人生语文”的大旗,彰显了语文教育的大境界。从书中我们可以读出陈先生的大视野、大构建、大实践,因此他倡导、构建的“人生语文”教学理念及教学模式才影响到大陆及港台语文界,才臻于大境界。

8.语文教育是美丽的教育 篇八

我国古代教育就贯穿着审美教育思想,孔子曾说过:“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在国家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的审美教育尤为重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可见,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应是语文学科的重要内容,然而,现行语文教育教学中,审美素养缺乏、美育意识淡薄的现象普遍存在。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语文教师如何根据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研究实施语文教学美育的规律,如何借助优秀文化载体、美的载体——课文,肩负起以美育人的神圣使命,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发挥语文审美教育的功能,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应该用心思考的重要课题。

审美能力,是指人对于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感知、欣赏和评断的能力,主要包括审美感知力、审美鉴赏力和审美创造力。审美活动是极为复杂的心理活动,是感知和理性、认识活动和情感体验交叉进行、重叠发展的过程。在日常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有效利用文本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起着很大的作用。

首先,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意指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具有审美意识,能敏感地捕捉作品中蕴含的美的因素。它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开端,是培养学生审美鉴赏力和审美创造力的基础。

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大都是文质兼美、情文并茂的经典之作。从审美角度而言,教材是审美客体,其中蕴含着丰富多彩的美学内容,然而,教师和学生只有具备了感知美的能力,才能充分发掘教材的美。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必须做到高屋建瓴,独具慧眼,把课文中美的因素,挖掘并整理出来,并按照一定的方式贯穿到课堂中去,以引导学生感受美。语文课上,尤其第一教时,教师不宜首先对作品作细致的分解,例如孤立地识记词句,枯燥地分段划层,机械地归纳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俗话说 “三分文章七分读”,教师应首先加强朗读指导,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整体感知作品的美。优美的诗歌、散文,动人的小说、戏剧,都适合朗读,老师富有感染力的范读、学生自己用心的反复朗读,都能读出气氛,把作品读活,调动各种感受器官,慢慢入境,变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体,唤起学生对课文情感的内心体验,从而逐步培养了敏锐的语感。朗读前后加上教师适时的渲染、描绘和点拨会更好地打动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审美欲望,受到很好的美育效果。当学生对作品的美有了整体感知之后,教师参照教学设计,有意地系统地向学生展示课文多方面的美,让学生感知文字形象美,感悟语言音乐美,品味词语意蕴美,领会句式变化美,把握整体风格美,不断强化学生美的体验,丰富学生美的情感,培养学生形成感受美的习惯。

其次,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力,意指引导学生自觉进入审美境界,形神兼备地领会作品的意象及深层意蕴,逐步养成高雅的审美情趣,是对审美对象自觉进行鉴别与评价的一种能力,既包括对审美对象的美丑识别,也包括对审美对象的审美性质的深刻理解。审美鉴赏力是比审美感知力更高层次的审美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语文课文都带有作者的审美情感倾向,体现着作者的审美理想,我们教师要借助课文的语言文字描述,通过适当的对比、比喻、联想、想象,激发学生的审美想象和审美联想,让文中的此情此景变为学生的我情我景,把学生带进作品所表现的意境中去,全身心地投入参与,向文字背后的灵魂深处挺进,体验作品的情感。高师三年级《语文》新教材中卞利的《徽州访桥记》中有这样一句:“在徽州进行古桥调查与访问期间,面对长满青苔,巍然耸立在河面溪流之上座座造型别致的古桥,我常常会陡生感慨,深深地为徽州人的‘徽骆驼精神所折服。”讲到这里笔者提问:“为什么‘我面对古桥常会陡生感慨?请把‘我的感慨补充出来。”学生粗略一想,回答:“‘我感慨徽州的桥真多啊,真别致啊,真古老啊。”笔者不满意,启发说:“假如我们就在徽州,面对千百年来被无数人走过的古桥,我们心里会想些什么,甚至我们脑海中会浮现出什么生活画面?要与前一句‘这些古桥既是徽州人开展生产和生活的必经之路,也是他们走出大山,通往外面世界的通道和纽带。联系起来思考。”学生讨论后回答:“‘我的感慨可以是这样的:多少个清晨和黑夜啊,徽州人扛着锄头或者挑着担子从这桥上走过;多少新婚夫妇啊,在这桥上依依道别,丈夫要背井离乡出去闯荡……”说得好啊,这才品出了文字深处的美啊。

我们面临的青少年学生,处在成长阶段,他们的性格尚未定型,审美情趣急速变化,审美理想正在形成,在具体的阅读活动中,他们的精神活动、情感体验、鉴赏能力往往千差万别,我们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感受,鼓励学生以自己的审美趣味、审美倾向对作品作出个性的评判和赏析,逐步提高学生解读文本、鉴赏文本的能力。

最后,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意指引导学生在感性基础上注入理性思维,并不断发挥主体能动性,尽力捕捉新鲜而独特的情思,创造出新的意象,审美创造力,是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是审美能力的提高。

学生审美创造能力往往比较薄弱。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非常重视学生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结合教学开展一些有效的创造美的活动。比如,采用有表情朗读法、表演法进行授课,让学生咬嚼文字,揣摩说话的神气,模仿生活的情境、人物的情感与态度来展示课文,体会其中的美,引起感情上的共鸣,得到美的愉悦,从而在实践中提高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笔者讲授曹禺的戏剧《雷雨》,就引导学生反复读、用心演,因为剧中人物的对话不仅表现出人物的身份、个性、文化教养,而且都富有心灵动作性与抒情性,《雷雨》的主题又呈现出多义性与多种阐释的可能性,笔者极力引导学生在其美读与表演中完成对剧本的创造性解读。再如,阅读与写作相结合,指导学生进行作文练习,通过生活中的审美观察、构思立意中的提炼修改、遣词造句的用心斟酌等等,将学生自己的审美经验融于习作中,来再现美和创造美。

审美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过程,我们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怀着审美的态度对待语文学习甚至日常生活,有意加强学生的美学修养,重视学生的审美实践,促使学生养成审美习惯,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育心理学家张大均曾说过:“真正的教学美育活动是教师依据一定的审美标准,运用特定的审美化教学内容,借助于一定的审美媒介,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全面和谐发展。”我们语文教师要不断增强“以美育人”的观念,把语文审美教育落到实处,做到寓美育于日常语文教学之中,使语文教学充满美的情趣,逐渐地,作品里、意象中蕴涵的美就会渗透到学生的心中,净化他们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情操,促使学生“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

上一篇:结婚男方家长致辞下一篇:同等学力西医综合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