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外包评价报告

2024-12-03

物流外包评价报告(精选8篇)

1.物流外包评价报告 篇一

xx物流外包调查报告

2005年9月,《xx运输观察》(eyefortransport)开展了一项物流外包调查。调查的目的是了解目前物流外包的最新发展,试图发现企业是如何解决相关的风险和隐含成本等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制造商与零售商对物流外包的兴趣均在上升。

谁在外包,外包什幺?

对于“目前贵公司是否将物流活动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这个问题,42%的企业回答“是”,而58%的企业回答“否”。尽管如此,由于目前大多数行业正在经历一个过渡的阶段,可以说日益增长的货主认为值得把一项或多项物流活动外包。

对于“贵公司外包了哪些物流活动”这一问题,排在前三位的是运输、仓储和信息系统,分别占61%、35%和25%(见表1)。

关于外包的内容,我们看到企业对于外包作业与外包管理是有明显区别的。接近三分之二的企业将运输外包,但是仅有13%的企业外包了车队管理。仓储也是这样,只有不到10%的企业将存货管理外包,反映了存货管理在物流链中的关键地位。但是这不影响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企业将部分仓储作业外包出去。值得注意的是有四分之一的企业外包了信息系统,表明客户对第三方物流企业在数据安全水平和数据管理能力的信任度上升。

对第三方物流运营的评价

调查企业对第三方物流商的满意度普遍是好的,占79%。其中,有62%的企业认为“好”,13%认为比预期的好,4%认为非常满意。有21%的企业认为“差”或“比预期的坏”(见下图)。

外包重点解决的物流问题

哪些是物流外包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74%的回答外包存货管理和协调仓储与制造活动是物流外包要解决的问题,这与下个问题有关,即73%的企业面临着客户需求大量频繁的变动。超过四分之三的企业认为外包物流既可以扩大分销系统,又是一个可以不必花费大量人力、财力和技术的解决方案。

总的来说,有四分之三的回答者认为将物流外包给第三方解决了供应商和货运商不能协调货运和配送的矛盾,这种延误的发货将会导致资金和客户的损失。关于加强对运输和分销的掌控从而对客户更具有竞争力这一点来说,大约四分之三的人认为重要,其中,36%认为非常重要,38%的人认为相关。三分之二的人认为,通过外包信息系统可以解决货物跟踪问题,并可及时得到货运报告。50%的人认为外包物流可以满足零部件快速配送、补货和维修的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调查结果还显示,许多制造商和零售商更加关注服务的可靠性而不是价格。因为对于大部分公司来说,维护品牌的价值,安全更为重要。

外包合同的扩大

由于大多数回答者(占79%)反映目前外包物流的状况不错,因此很多公司将增加他们的外包活动。大概有52%的企业认为有可能增加,32%的人认为非常可能增加。事实上,尽管有21%的人对目前第三方物流外包的水平不满意,他们中仍有不少人认为,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并没有可供选择的其它方式。

当问到是否要扩大或延续第三方物流外包合同这个问题时,第三方物流商的运营记录是考虑一个关键因素。如果物流商与货主在文化观念上是沟通的,如果这种合作给双方的关系带来了增加值,如果服务是安全的、价格是合理的,那幺就会有非常好的机会续约。例如,吉列特公司仓储经理Michael Pulverich说,如果物流商能够在一个有竞争力的价格基础上持续地提供好的服务,公司就会与这个物流商续签合同。

加强物流伙伴关系

对于如何加强与物流商的伙伴关系,55%的受访者认为,需要加强和改进与物流商在各种层次上的通讯和沟通,53%的人认为,需求和程序必须严格地定义。大约30%的人认为,需要加强资源共享的程度以避免不必要的浪费(见表3)。还有一些回答认为,还应增强有效的关系管理,形成稳固的伙伴关系,形成风险共担、利润共享的机制。

有关外包失败

虽然物流外包取得成功和效率的例子很多,但是如果管理不当仍会导致失败。公司往往会对成功津津乐道,而对失败却讳莫如深。当被问到什幺是导致外包战略失败的最关键因素时,一半的人认为是无效的管理,超过四分之一的人认为,他们在监督和评估第三方物流绩效方面存在失误。

30%的回答者认为,潜在的信息不对称是外包战略的一个威胁,合作的双方必须都很清楚目标、动机和障碍。他们认为,在第三方物流商与客户之间的信息共享是一个基本条件,这样才能使第三方物流商努力达到所希望的水准。

文化的冲突也是一个受关注的问题,32%的人认为这是导致合约失败的主要原因。根据以往实践,合作伙伴常常对物流外包合同有不同的观点、不同的理解和不同的期望。一些公司可能愿意把合同非常细化和严格化,另一些则可能希望有更宽松的管理。对于国际物流合约来说,地缘政治的差异也会出现,一些国家的企业文化可能是效率的源泉,而对另一些国家来说则可能不受欢迎。

外包的另一个危险是,第三方物流商可能失去在运输线路、资源、方法和程序方面的创新能力,因为这样做的唯一结果是加大时间和成本。调查中25%的回答者认为,担心物流创新能力的丧失是影响其外包战略的一个负面因素。

一些客户认为,尽管有效的信息和操作过程的透明化可以减少对第三方物流管理的失控,但是他

们对过于依赖第三方物流商也不无担心。不过总的来说,过分依赖于第三方和对第三方管理失控的问题并不严重,仅有17%和20%的人认为这是阻碍外包战略成功的因素。例如,吉百列公司经理认为,由于在大多数外包仓库和公司网站上拥有详细的控制系统和管理规程,他们并不会失去对第三方物流的控制。

然而,当外包不能达到预期的成功时,39%的回答者指出了一个问题,即隐含的成本。

隐含的成本

对于物流外包来说,什么是最大的隐含成本呢?49%的被调查者认为,确保第三方物流商完成其职责导致了大量的隐含成本(见表5)。物流量往往不能预测,客户需求不可预估,需求经常变化,成本常常超出,新的条款经常出现,这些都增加了成本。服务的提供商总是忙于对付一个又一个的危机,而不能一贯地按照合同执行。例如,第三方物流经理Turner抱怨说,以往的合作者让我们处于无计划状态,而且不能应付危机。企业经理Unilever则说,如果伙伴关系已经恶化,则没有别的选择,只能重新招标。该经理现在更加密切注视着伙伴关系,花费大量的时间来确保第三方物流理解公司的业务,并给予第三方物流商创造更多的附加值机会,当然这也不可避免地增加了费用。

由于环境经常变化,合同往往需要更新和重新谈判。39%的回答者认为,重新谈判、合约改变是最大的隐含成本。合同更新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在物流运作的每一个阶段和机会中都要仔细地审视合同和服务的要求,否则就要冒合同失效的风险。

尽管许多人不太关注价格,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确保物流商的服务能够满足供应链的需求上,但仍有21%的回答者认为,物流商提高价格是另一个隐含成本。

除此之外,还有其它一些隐含成本,例如转换物流服务商的成本,一旦雇用了一个不合格的第三方物流商,就不得不开始投入大量的金钱。

在外包伙伴关系中如何控制风险

外包风险如何控制?如表6所示,一半人回答采用绩效指标进行管理;43%的人认为,信息共享是管理风险的一个途径;38%的人相信加强客户关系管理是好的方法;还有27%的人认为,加强操作的计划性与战略性也是可行的方法之一。

例如,经理Unilever认为,风险包括很多方面,例如配送方面竞争力的丧失,专门技能的缺乏,以及第三方物流商操作失误等。他管理这些风险的办法是,与物流商一起制定详细的工作规程,常常派自己的人到外包现场坐镇,并有少量的技术专家一起配合来共同应付第三方物流面临的问题。

尽管理论上已经确认了外包是现代物流发展的规律,但在实践中却并没有完全解决这个问题,即使在发达国家也是如此。从本质上来看,物流的外包就是专业化分工的表现,而专业化分工的程度是受交易成本的水平制约的,一个交易成本低的系统有利于专业化分工,反之则会阻碍社会分工的深化。交易成本也是整合成本,所以也可以说易于整合、合作的社会才能发展外包。

2.物流外包评价报告 篇二

物流外包服务质量的高低决定了制造企业在供应链环节的盈利与竞争水平, 是影响制造企业整体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 因此了解物流外包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 正确制定服务质量评价方法, 提升物流外包服务质量的管理措施, 是管理实践者和学者们共同关注的问题。

1 制造企业物流外包服务质量概述

我们定义服务质量, 就是服务的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服务质量既包括服务结果的质量, 也包括提供服务过程的质量, 即功能质量和技术质量两者共同决定了实际感知的服务质量。

功能质量又称过程质量或交互质量, 指服务过程的质量。顾客的特征及心理影响了服务质量期望, 也影响了顾客在服务过程中的功能质量感知。如物流外包服务中, 物流供应商是否能随时提供货物运输过程中的状态, 便于顾客及时了解情况。

技术质量又称结果质量, 指服务过程的产出质量, 即顾客从服务过程中获取的实际产出。如仓储外包服务中, 主要考察仓库对库存产品保存的良好率、仓库的及时收发货率、仓库的库存差异盘点、日常操作及报告完成程度等服务指标。

技术质量是客观的, 功能质量是主观的。服务质量的要素管理可以改善服务质量, 是功能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技术质量。服务质量系统改进主要是实现内部系统的支持和优化, 是技术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功能质量。

2 制造企业物流外包服务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近年来, 专家学者们纷纷将目光聚焦于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 通过了解这些因素来发现提高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本文结合目前国内外专家的理论和制造企业物流外包服务的具体特点, 归纳出以下影响服务质量的因素。

2.1 物流成本

物流成本是指制造企业为物流外包服务所支付的费用, 它除了服务本身所收取的费用, 还包括服务过程中物流供应商为制造企业代垫的各种费用, 如仓储费、包装费、税金、报关费、运输费等。

物流成本的高低是影响服务质量最直接的因素。物流费用过低, 物流供应商无利可赚, 必然降低服务质量;物流费用过高, 则制造企业运营成本增加, 市场竞争力下降。

2.2 服务水平

物流供应商的服务水平是保证制造企业提供合格产品给终端客户的前提。

物流供应商提供的服务专业度越高, 对企业业务发展越有利, 双方企业长期合作, 互惠互利;反之, 服务专业度低, 影响制造企业的发展, 企业只能被迫寻找更合适的物流合作伙伴。

2.3 人员互动

人员互动是指物流供应商的工作人员能否与制造企业工作人员保持良好的交流, 提供满意的服务。物流供应商的工作人员是制造企业与物流供应商接触的桥梁, 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拥有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对制造企业需求的理解以及面对突发事件的处理态度都会影响制造企业对物流外包服务质量的评价。

2.4 企业需求

物流供应商能否正确理解制造企业对物流工作的要求和期望, 是影响物流外包服务质量评价的关键。

物流供应商要从根本意识上认识到提高物流服务质量的重要性, 并付诸行动;反之, 企业的需求得不到满足, 物流供应商起到了反向的作用, 就会对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

3 制造企业物流外包服务质量评价的若干问题分析

3.1 评价目标的导向问题

对于物流外包服务质量的评价, 多从物流供应商, 如货代、仓库等视角提出如何提高对客户的库存、交付时间和交付产品完好性等方面的服务质量, 主要是物流供应商自身认为该如何量化他们为客户创造的价值, 而非从客户角度看待物流供应商为他们创造了怎样的价值[1]。这种依据物流供应商对自身提供的服务所做出的评价, 缺乏一定的全面性和客观性, 无法全面对物流外包服务质量的提高提供帮助。

笔者认为从制造企业角度对物流外包服务质量进行评价, 测量企业物流需求被满足的程度, 才能准确分析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对物流外包服务质量做出客观、合理的评价, 有的放矢地进行改善。

3.2 评价指标的遴选问题

过去30年来, 我国对物流外包服务质量评价进行的研究越来越多, 存在的问题也较多。归纳起来, 服务质量评价指标的遴选问题主要体现在:

(1) 片面性。评价人员过度关注自身感受, 无法客观评价物流外包的服务质量, 无法真正了解物流服务需要改善的方面。

(2) 不可操作性。人们通常会简单地直接使用现有理论和文献来选取评价指标, 没有结合实际情况做相应的调整, 导致评价指标在实际操作中无法实现, 对实际工作没有指导意义。

(3) 静态性。随着社会的发展, 制造企业对物流外包服务的要求, 早已从简单地按时运输、保管货物, 到提供安全、优质的高附加值物流服务。只会按部就班、几十年如一日的服务, 不仅会使物流企业本身失去竞争力, 也会使制造企业失去在市场竞争的物流优势。

3.3 评价方法的选择问题

对服务质量评价方法的研究, 国内外已有将近40年时间, 期间总结了很多方法, 为物流外包服务质量评价提供了参考, 如SERVQUAL模型:PZB认为消费者感知或经历的服务与期望不一样, 就会导致对服务质量的评价口碑不佳, 甚至会造成公司形象的消极影响。SERVPERF模型是在SERVQUAL模型基础上提出的, 采用绩效来度量服务质量, 不考虑期望, 减少了问题项目, 在操作上更加灵活方便。另外, 如关键事件法, 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作为主要的数据收集工具, 研究服务质量属性, 来解释深入的基本问题, 寻找激发重大事件的关键事件并进行测量。

比较这些评价方法, 不难发现各类研究结果在操作上的区别较大, 我们必须结合实际情况, 选择既科学合理, 又有较强操作性的方法。

3.4 评价流程的设计问题

在评价流程设计过程中, 常常会发现很多理论上被认为很有效的方法, 实际的应用效果却并不理想, 如很多学者对SERVQUAL方法提出了相关问题:差距分值的测量结果是否存在可靠性、区别效度、虚假相关和方差限制等问题;期望服务测量的模糊性等问题[2]。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主要在于顾客期望服务的难以操作性和收集的期望服务、感知服务数据与计算差距分值间的高相关[3]。期望分值与感知分值之间的高相关, 会导致测量结果可靠性的下降;差距分值与感知分值的高相关, 就很难去说明差距分值在测量不同于感知的某些唯一的东西, 而产生区别效度问题。

因此, 在实际操作中, 需要设计最适于本次服务质量评价的流程, 通过提供更为客观的感知服务测量方法、更易操作的服务质量评价标准, 来改进评价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Novak Robert A, Langley John C, Rinehart Lloyd M.Creating logistics value:themes for the future[M].Oak Brook, IL:Counci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1995.

[2]Teas, R.K.Expectations as a comparison standard in measuring service quality:An assessment of a reassessment[J].Journal of marketing, 1994 (1) :132-139.

3.物流外包评价报告 篇三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把物流视为降低企业成本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希望把其物流活动外包给专业的物流服务供应商。如何选择合适的物流服务供应商,如何对物流服务供应商的服务能力进行评价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在分析中国制造业物流外包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制造企业实施物流外包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阻碍,从服务价格、服务质量、企业信用、基础设施等四个方面构建了制造企业物流外包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为制造企业进行物流外包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一、中国制造业物流外包现状

近年来,我国工业品物流总额保持较快增长,从2006年的51.7万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158.4万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8.8%。从社会物流总额的构成来看,工业品物流总额占社会物流总额的比重一直在85%以上,这说明制造业仍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然而,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7.8%,与欧美国家的10%相比,显示出我国社会经济运行的物流成本仍然较高。因此,加快制造业的物流发展,建立制造企业物流外包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并鼓励制造企业物流业务分离外包,已经成为我国制造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009年国家把“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工程”列为《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九大重点工程之一;2010年中国现代物流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提出了《关于促进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意见》,而后各级地方政府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推动两业联动的政策措施。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和经济活动的日益全球化,制造企业越来越专注于自己的核心业务,专心于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努力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将非核心的部分业务外包。根据2011年国家发改委和南开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对中国工商企业物流业务外包的总体情况的调查显示,近年来我国开展物流外包业务的工商企业比例逐年上升,2010年达到63.3%,比2009年增加了2.1%,比2006年增加了20.7%,这表明我国工商企业已认识到物流服务外包是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中国经济中出现的物流外包供应商主要由四部分构成:一是国际性的物流服务供应商,如FedEx、UPS、APL、DHL、TNT、EXEL、MAERSK等;二是由传统仓储企业、运输企业转变形成的物流企业,如中海、中铁、中远物流、中外运物流、中邮、中储、招商局物流等;三是新兴的专业化物流企业,如宝供、大通、大田、新科安达、华运通、九川物流、深圳中海;四是从工商部门独立出来的物流企业,如海尔物流、安泰达、顶新物流、安得物流、联华。在物流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物流服务形式也日益多样化。有些物流企业为货主企业提供多式联运、货运代理、商业配送、流通加工、社会化储运服务等专业化物流服务,有些物流企业为货主企业提供系统化物流信息服务或全程物流服务,即提供从物流方案设计到全程物流的组织与实施的物流服务。2010年,中外运与中国北车签署了物流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共享对方优势资源,全面提高服务品质和经营效率,实现共赢。2010年,中远物流与惠普签订物流协议,中远物流为惠普及其供应商富士康等公司在重庆基地的电子产品和零部件提供国际物流服务。

二、制造企业物流外包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阻碍

发达国家的物流外包已经发展到高级阶段,物流外包已经逐步向集成性和战略性转变,外包双方的关系已经由过去的竞争关系转变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我国制造业物流外包仍然停留在初级阶段,大多以短期合作和部分外包为主,外包双方关系只是一般的委托代理关系,再加上信息沟通不畅,往往不能取得预期的外包效益。阻碍我国制造企业物流外包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外包物流业务失控的担心

制造企业将物流业务委托物流服务提供商代为管理,可能会造成物流服务提供商滥用委托方给予的权力,损害委托人利益而使自己得益,特别是当存在信息沟通障碍时,物流服务商可能因为自身的利益在制造企业对其控制力减弱的情况下提供较差的服务或抬高服务价格反而使制造企业对外包业务失控。根据第九次全国物流市场问卷调查的结果,2010年工商企业物流外包面临的最主要问题仍然是担心失去对物流作业的控制力。尤其是运输业务,物流供应商商务人员向客户口头承诺后,并未签订书面协议即转交操作人员,有时会导致操作失控,服务达不到客户的预期,业务合作常常被迫中断。

(二)对物流供应商服务能力和水平的担忧

由于管理和资源等方面的限制,目前大多数物流企业都只能提供简单的运输和仓储等单项或分段的物流服务,而在物流信息、流通加工、物流方案设计等方面的服务能力还不够,特别是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的能力较弱,中国物流外包业务的具体比例见图1所示。在外包物流的需求企业中,有23%的生产企业和7%的商业企业对物流供应商的服务不满意。而在美国,有80%的企业对物流供应商感到满意,这也说明我国物流供应商的服务能力和水平还有待提高。另外,物流供应商的内部管理不善也是物流外包发展缓慢的主要根源。

图1 中国物流外包业务的比例

(三)信用机制的缺失

制造企业在进行物流外包时,与物流供应商之间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常常会导致双方目标不一致、信息不对称。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逆向选择会导致市场失效,从而使制造企业有可能错误地选择了素质较差的物流服务供应商,使物流外包的优势不能得以发挥。另外,在委托—代理关系中,制造企业难以监控物流供应商的行为,而且物流供应商拥有制造企业众多的信息和技术资源,物流供应商很可能从自身利益出发,将制造企业的信息、核心技术、商业机密等泄露给其竞争对手,使制造企业的利益受到损失。目前,我国物流供应商信用缺乏问题十分严重,在物流外包中,物流企业工作人员携客户货款潜逃;过度承诺,实际服务质量不达标;违约后拒不承担责任;违规泄露客户信息,对客户企业的经营造成严重损失等,这些都严重影响我国物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四)物流成本难以有效控制

由于制造企业缺乏对物流成本核算的全面了解和对物流市场变动的合理预测,往往在外包实施之前的财务预算分析并不能准确预测未来外包业务实施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项费用。因而导致物流外包的成本很模糊,常常物流外包运作结束后才会发现其成本严重超支,制造企业达不到降低成本的目标。制造企业也往往会忽略与物流供应商进行谈判和起草合同时所需的费用,管理物流外包时所需要的费用,以及物流外包风险一旦发生后所造成的损失,从而导致物流外包成本上升,甚至超过自营物流成本。据调查数据显示,2009年各企业对外支出物流成本为49.2%,2010年对外支付的物流成本占企业物流成本的52.5%,同比提高3.3个百分点。

(五)企业内部管理难度加大

物流业务外包后,制造企业要对现有资源和业务流程进行重组,组织结构将转变成流程型网络结构,业务结构也将由垂直变成水平。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利益的再分配过程,这意味着职能部门原来所从事的工作很可能会被第三方物流企业所替代。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导致企业内部员工的抵制,从而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制造企业部分员工可能会担心由于自己所从事的业务被外包而失去工作,从而会降低工作热情和对企业的信心,这会影响制造企业的绩效水平和生产率,同时也会造成管理上的困难。当拥有部分物流能力的企业由自营转向外包时将会增加监察、协调、集成等管理难度。

三、制造企业物流外包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物流外包供应商选择的准则主要集中在价格、服务、信用、技术等方面。但是每家制造企业的具体情况不同,在实际应用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中选择适合的准则。本文从服务价格、服务质量、企业信用、基础设施等四个方面综合评价物流外包供应商的整体状况,共包含四个一级指标和二十个二级指标。

(一)物流外包供应商的服务价格评价指标

1.物流作业收费标准。物流作业收费标准取决于运输方式、运输时间、运输距离、货物性质、重量、体积等因素。

2.运输单价。运输价格按运输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铁路运价、汽车运价、水运运价、航空运价和管道运输运价;按货物运载方式和要求的不同,可以分为零担运价和整车运价;按运输距离远近的不同,可以分为短途运价和长途运价。此外,依据运输特点和条件的不同,还有联运运价、特种货物运价、专程运价以及区域运价等等。运输单价的单位一般是吨公里,就是每吨每公里多少钱。

3.紧急定单处理费用。紧急订单中一类是大客户生产安排变化而产生的紧急配送,另一类是对采取款到发货的销售部门给过来的订单,交货要求都比较急,造成物流配送的很大麻烦,由此会产生紧急定单处理费用。

4.非工作日时间的服务费用。非工作日时间的服务费用也是物流成本中的一部分,这一部分收费应有明确规定。

(二)物流外包供应商的服务质量评价指标

1.可得性。可得性是指当客户产生物流服务需求时,物流外包供应商所拥有的服务能力,它主要通过物流能力供应率、物流活动准确率、物流信息及时率和准确率等指标来衡量。物流能力供应率是指能够按照客户要求实施的物流活动的比率;物流活动准确率是指能够按照客户要求准确完成物流活动的比率;物流信息供应率是指物流供应商对客户需求的响应能力;物流信息准确率是指物流信息与实际情况相比所达到的一定程度,它直接影响整个供应链的效率。

2.作业能力。作业能力反映了对客户所期望的完成时间和数量的实现程度,主要通过速度、一致性、灵活性、故障与恢复等指标来衡量。完成速度是指从客户订货开始或从客户下达指令开始,至货物装运实际送抵或按照客户指令履行完毕所需的时间;一致性是指第三方物流供应商在众多作业完成周期中按时递送的能力;作业灵活性是指处理异常的客户需求的能力;故障与恢复是指物流服务商应制定一些有关预防或调整特殊情况的方案,以防止故障发生,并有适当的应急计划来完成恢复任务。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的物流外包经验表明,对待关键的物流作业流程应由外包双方共同参与,确保彼此在作业过程中步调一致,这是物流外包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

3.物流配送中的货损货差率。物流配送中的货损货差率和货运延误率的计算公式如下:(1)货损率(%)=货损吨数/货运总吨数×100%;(2)货差率(%)=货差吨数/货运总吨数×100%

4.货运延误率。货运延误率(%)=延误货运吨数/货运总吨数×100%,通过以上货损货差率和货运延误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考核物流外包供应商的服务质量。

5.定单处理时间。订单处理时间就是指一个评价期内订单从顾客发出到收到货物的平均时间长度,通过定单完成时间长度考核顾客服务的时间。它包括一般订单处理时间和紧急订单处理时间。

6.顾客满意度。顾客满意度可以通过市场调查问卷来获得,其评价值:(满意,比较满意,一般,比较差,很差)=(4,3,2,1,0)。顾客满意度的计算公式如下:

7.增值服务满意度。增值服务满意度可以通过市场调查问卷来获得,其评价值:(满意,比较满意,一般,比较差,很差)=(4,3,2,1,0)。增值服务满意度的计算公式如下:

(三)物流外包供应商的信用评价指标

1.企业综合素质。主要从领导层素质、业务人员素质、公司组织机构及规章制度等方面进行考察。

2.信用能力。主要以物流外包供应商的各项财务指标为依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企业经营发展能力的状况,主要包括获利能力、运营能力、偿债能力和未来发展能力等四个方面。

3.管理状况。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安全生产、服务质量管理等方面。

4.信用环境。包括政府的监管力度及市场竞争状况等方面。

5.信用记录状况。主要包括企业对合约的履行情况、工商、银行和海关信用等级、企业对发生的意外事故进行赔偿的情况、社会责任实施记录等方面。其中,企业综合素质、管理状况、信用环境、信用记录状况为定性指标,根据企业的以往表现情况,结合相关专家进行打分得出所需要的数值。

(四)物流外包供应商的基础设施评价指标

1.物流设备与设施。包括仓储中心、配送中心、流通加工设备、信息处理设备等,它是为客户提供物流服务的基础。

2.物流与信息技术。物流技术主要反映的是现代物流技术的应用情况,例如自动化立体仓库、自动导引车、准时化战略、快速反应等在物流作业中的应用;信息技术主要反映的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情况,例如条码、射频、电子数据交换、卫星通信、信息监控技术等在物流作业中的应用,它是物流外包双方信息交换和高效沟通的保证。

3.网络覆盖率。主要包括物流网络线路和节点状况、物流中心或配送中心的数量和位置等,它关系到提供服务的地理范围,并直接影响运输、仓储和配送等成本。完善的网络是吉田集团成功的关键因素。吉田集团在厦门、成都、北京、上海等10个大中城市建立了物流中心,并在国外不少城市建立了分支机构,以信息化管理手段,将这些物流中心联在了一起,统一指挥、综合配送,大大缩短了货物到达终端市场的时间。

4.物流系统柔性。主要反映的是物流供应商处理异常顾客服务需求的能力。例如,物流供应商拥有的综合信息,可根据联想具体的业务要求,采取先进电子标签拣货系统和仓储规划布局,有针对性地满足联想业务变化的需要。通过这一物流技术革新,既满足了联想制造的个性需求,同时也给物流供应商运用综合信息自身带来了效率的提升和成本的降低。

综上所述,从现代物流发展来看,在一个国家工业化过程中,发展制造业物流是推动现代物流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试图从服务价格、服务质量、企业信用、基础设施等四个方面构建了制造企业物流外包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为制造企业进行物流外包决策奠定了理论基础。在实践应用时,物流外包供应商评价指标数据的获得和评价方法的使用,对于制造企业物流外包供应商评价是一个难点,也是进一步研究的重点之一。▲

[1]刘伟华,刘希龙,贺登才.我国制造企业物流外包模式及其发展路径[J].工业工程,2009(8):1-5.

[2]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运行调节局,南开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中国现代物流发展报告2011[M].中国物资出版社.2011,382.

[3]刘一鸣,朱美虹.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制造业物流外包研究——以杭州24家制造企业为例[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1(20):74-75.

[4]张芸.物流外包专注和专业才能精益 [J].中国储运,2011(6):44-46.

[5]万世鑫.物流外包的制造型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9.

[6]顾睿.生产企业物流外包中甄选最佳第三方物流供应商模型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8.

[7]王璇,郭伟辰.关于第三方物流企业信用评价的分析研究[J].开发研究,2011(4):129-133.

[8]吉鸿荣.我国物流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模块化设计[J].物流技术,2012(2):176-179.

[9]申光龙,赵娜.影响企业业务外包决策因素体系的构建——以物流外包为例 [J].物流技术,2011(8):4-7.

[10]申家星,程建.家电制造企业物流外包策略及实施研究[J].物流科技,2011(9):7-8.

4.物流外包——合作双赢 篇四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对一体化多渠道市场的需求的增长和物流服务供应商服务能力的扩充和完善,物流业务外包服务将逐步被社会认识、了解、认可和进一步采用。本文将物流服务外包与囚徒困境模型结合,浅析合作双赢的智慧。

一、囚徒困境与企业物流

囚徒困境是博弈论的非零和博弈中具代表性的例子,反映个人最佳选择并非团体最佳选择。虽然困境本身只属于模型性质,但现实中的价格竞争、环境保护等方面,也会频繁出现类似情况。

囚徒困境最早是由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数学家阿尔伯特·塔克(Albert tucker)1950年提出来的。他当时编了一个故事向斯坦福大学的一群心理学家们解释什么是博弈论,这个故事后来成为博弈论中最著名的案例。故事内容是:两个嫌疑犯(A和B)作案后被警察抓住,隔离审讯;警方的政策是“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如果两人都坦白则各判8 年;如果一人坦白另一人不坦白,坦白的放出去,不坦白的判10年;如果都不坦白则因证据不足各判1年。

囚徒困境的主旨为,囚徒们虽然彼此合作,坚不吐实,可为全体带来最佳利益(无罪开释),但在资讯不明的情况下,因为出卖同伙可为自己带来利益(缩短刑期),也因为同伙把自己招出来可为他带来利益,因此彼此出卖虽

违反最佳共同利益,反而是自己最大利益所在。但实际上,执法机构不可能设立如此情境来诱使所有囚徒招供,因为囚徒们必须考虑刑期以外之因素(出卖同伙会受到报复等),而无法完全以执法者所设立之利益(刑期)作考量。

从某些方面考量,企业与企业间的相互作用模式是类似于囚徒困境这一模型的。它们相互间逐渐地以某种契约方式结成巩固的联盟,供应链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应运而生。在供应链管理中,这是一种先进的企业关系,在企业资源共享、风险共担、运作协调、功能集成、成本降低等方面都起着积极的作用。企业物流业务外包是最能体现囚徒困境中合作共赢的供应链模式。由于个体理性和竞争性因素的存在,企业之间不能进行有效的合作,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和稳定以及管理运作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企业只要冲破他们所面临的合作困境,走向稳定的合作双赢之路,无论是企业自身,还是第三方物流企业,都会从中寻得有效的可持续发展。

二、基于物流外包的物流管理现状

1.宏观方面——

在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 第二方物流市场经历了长期的发展过程。而在我国, 整个物流市场的发育并没有经历一个比较完整的过程, 在第二方物流尚未完善的情况下, 第三方物流的理念和运作模式导入进来, 使第三方物流对第二方物流的整合面临很大的困难。如我国至今还未形成具有全国性品牌的运输网络体系、配送体系和公共仓储体系, 其他的配套功能如货贷、报关、流通加工等也还未建立起完善的行业工作规范和树立起品牌和服务意识。因此, 第二、第三方物流共存,共谋发展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即根据企业自身

情况及外部环境,采取物流外包模式是最佳选择。

2.微观方面——

大型生产或流通企业自营物流体系的社会化是当前我国物流市场的一个亮点, 如海尔在成立物流公司后, 通过整合内部物流业务,逐步对社会开放,最终成为独立的第三方物流,对外处理物流外包业务。科龙和中远也成立了安泰达物流。尽管不少的大型企业通过成立物流公司并对外开放以期最终成为独立的第三物流, 但其社会物流经营效果并不理想。但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 企业自营物流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 就是整合内部物流业务并最终成为独立的经营实体。

另外,大部分大型企业根据自己的业务性质选择物流模式, 而不是一味的采取自营物流或第三方物流。按照供应链的理论, 将不是自己核心业务的物流管理外包给从事该业务的专业公司去做, 这样从原材料供应到生产, 再到产品的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各种职能, 都是由在某一领域具有专长或核心竞争力的专业公司互相协调和配合来完成的, 这样所形成的供应链具有最大的竞争力。如电脑行业的Compaq 和Dell 公司分别将非核心业务的物流外包给英国第三方物流服务商Exel 物流集团和美国联邦快递FedEx。

对于小型生产或流通企业来讲,单靠自己的力量降低物流费用存在很大的困难, 企业不得不寻求其它途径, 包括物流外包, 专门提供物流服务的企业就是第三方物流企业。

三、物流外包的合作双赢体现

企业物流外包的目的就是以供应链为腹地,跨越企业边界合理配置资源,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物流外包不单是业务形式的变化,还有更深层的原因。从发展核心竞争力的角度看,企业物流外包是一个相当紧迫的问题。中国制造业将面临新经济形势下全球经济萎缩的进一步全面冲击,已经形成的市场竞争格局将会失衡,制造企业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在总量下滑的情况下,自营物流的高固定成本模式造成单位物流成本高企,物流企业同样受到经济萎缩的传导影响,造成单位收入成本增加。解决竞争压力增大和单位成本增加双重叠加压力的良方,是减少制造业与物流供应商之间的内耗,共同努力提高整体物流效率,降低整体物流成本,形成真正共赢的目标。这就形成了联动共赢的合作主观动力。有利于联动的发展。

1.物流外包给企业自身带来的益处

企业物流外包服务首先需要对企业内部的业务进行核心业务和非核心业务的划分,并将企业的主要精力放在企业的核心业务上,同时将非核心业务通过合适的手段转移到专业的物流公司来执行和完成。这种企业物流外包的模式具有长期性、战略性和互利共赢性的特征,因此是企业在供应链背景之下企业内外部资源配置使用的一种新型模式,与传统意义的外委和外协有很大的区别。企业通过内外部资源的合理整合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可以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竞争优势。

(1)物流外包可以通过发挥供应链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创造企业的竞争优势。

制约企业顺利发展的最重要的瓶颈之一是企业内部资源的有限性,在供应链的环境之下,企业可以通过企业内部有限的人力、财务以及物力资源投

放于关键业务如产品研发以及市场的拓展等,从而最优化配置企业内部的资源并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形成长期的竞争优势以确保企业能够获取长期的高额利润。

(2)物流外包可以根据客户的具体需求提高服务质量并增加顾客的满意度。

企业的物流外包可以通过根据客户的具体需求委托第三方物流企业设计出符合顾客需求的物流活动方案,使得外部资源得到最有效的运用。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可以通过自身资源优势、专业服务水平以及规模效应的优势为客户提供最佳的物流服务,从而为物流外包企业完成对顾客的承诺,使得顾客满意度得到最大的提升。

(3)物流外包可以使企业的柔性运作得到充分利用企业将物流非核心的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可以精简企业内部繁杂的机构设置,企业的非核心业务得到专业合作伙伴的代理执行可以有效解决由于规模膨胀而造成的组织反应迟钝、缺乏创新精神的问题,让企业充分利用其柔性运用的优势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

2.物流外包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影响

我国的第三方物流起步较晚, 大多数第三方物流企业都是从传统的仓储业、运输业、货运代理等行业转变来的, 普遍存在规模小, 功能单一, 信息技术利用不足, 增值服务薄弱等问题, 缺乏满足客户的个性化物流需求的能力。面对日趋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 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只有增强与各企业的物流合作,提升其核心竞争力, 充分有效地利用企业的有限资源, 提高了解和满足客户需求的能力, 才能使企业在市场中有长足的发展。总而言之,与各行业间的企业进行物流外包业务合作是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生存的基础,第三方物流生于物流外包,存于物流外包。

参考文献:

[1]郝聚民.第三方物流[M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2

5.企业物流外包决策分析解析 篇五

关键词:企业物流外包;决策分析;人力资源;西方学者;生产设施;有效配置

中图分类号:F7文献标识码:A

一、物流外包

(一)物流外包的含义。西方学者对外包的定义有很多种。Loh 和Venkatraman(1992)认为:外包是指外部供应商从事与企业整体部分生产设施相关的物质或人力资源活动。Quinn 和Hilmer(1994)提出外包是将企业的技术和资源做最适当的有效配置,以产生最大的效益,具体做法是将企业的资源集中在企业的核心活动,将非策略性需求及不具有特殊能力的业务由外部提供。Lei 和Hitt(1995)认为外

包是“依赖于外部资源制造部件或从事其他增值活动”。Lever(1997)认为外包是以供应商的服务取代目前由公司内部执行事业活动的能力,以及通过对原先负责业务活动的人员重新安排岗位而削减原来的业务单位。Richa rd L Dunn(1999)把外包定义为:“特指把企业内部能完成的那

些活动通过长期合约的形式交给外部组织”

。国内学者严勇、王康元(1999)指出“外包是把一些重要但非核心的业务职能交由公司外部的高级外包合作伙伴去做,把企业内部的知识和资源集中于那些具有竞争优势的核心业务上,为顾客提供最大的价值和满足”。徐姝(2003)认为“外包是企业在内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仅保留其最具有竞争优势的核心资源,而把其

他资源借助于外部的专业化资源予以整合,以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其自身持续性发展的一种战略管理方法”。虽然这些定义不企业物流外包决策分析

□文/梁菊红 的组织管理,可以把物流企业运作物流业务的费用归为与物流业务相关部门的费用、物流方案设计费用、物流信息系统费用与履行物流业务合同费用四类。

(一)与物流业务相关部门的费用。物流业务管理职能部门所负责的物流业务的承揽工作实质上就是物流业务的前期开发工作,发生的费用包括办公场所相关费用、人员薪金相关费用、物流方案设计费用、承揽过程的业务费等。考虑到物流企业与交通运输企业的相关性,可以把这一类费用归属为运营间接费用,通过选择合适的分配标准分配计入不同的物流业务费用。

(二)物流方案设计费用。在物流企业自行设计物流方案的情况下,具体负责物流方案设计的职能部门一般是物流管理职能部门,物流方案设计所发生的人员工资、差旅费、咨询费、各种耗材等费用一般包含在物流管理职能部门的机构和人员相关费用中,很难分离出来,物流方案设计费用在发生时已作为物流管理职能部门费用计列为营业费用。如果通过专业物流咨询公司代为设计物流方案,物流企业所支付的物流方案设计费或咨询费,可以归属于所投标的物流业务,但这时能否中标尚未知,根据《企业会计制度》中有关研

究与开发费用的处理规定,将其作为期间费用归为营业费用较为合适。

(三)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费用。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有自行开发投入与外购投入两种方式。

由于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是否能够成功具有不确定性,并且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自行开发与现行软件业的软件自行开发具有类似性。为此,可以把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自行开发发生的耗费作为期间费用计列为管理费用。在物流企业从外部购入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情况下,根据目前企业把软件购置支出一般都作为期间费用列为管理费用的实际操作。

(四)履行物流合同费用。

四、物流费用账务处理程序

根据对物流业务所发生的费用及其费用项目分析,物流企业可以设置“物流费用”、“运输共同费用”、“仓储共同费用”、“装卸共同费用”、“增值作业共同费用”和“营运间接费用”等六个费用类账户对物流业务费用进行核算。

“物流费用”

科目是用以核算物流企业经营物流业务所发生的各项费用;“运输共同费用”、“仓储共同费用”、“装卸共同费用”、“增值作业共同费用”等科目是用以核算企业在履行物流业务的运输、仓储、装卸、增值作业等环节所发生的不能

直接计入某一物流业务费用的各项间接费用;“营运间接费用”科目是用以核算企业经营物流业务过程中所发生的不能直接计入某一物流业务费用的物流运作管理部门费用。

对于企业经营物流业务所发生的能够直接归属于某一物流业务的各项费用,包括运输费、仓储费、装卸费、增值服务费、保险费、税费、事故损失与违约赔偿费等,按规定的费用核算对象和费用项目归集,直接记入“物流费用”科目;对于不能

直接归属于某一物流业务的各项费用,先在“运输共同费用”、“仓储共同费用”、“装卸共同费用”、“增值作业共同费用”和“营运间接费用”等科目中归集,期末选择合适的分配标准将归集的这些共同费用分配计入各物流业务应负担的费用。

(作者单位:威海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主要参考文献:

[1]邵瑞庆.关于物流企业物流成本的核算.中国物流与采购,2006.7.[2]张月华.物流管理会计与物流成本核算.当代经济(下半月),2007.09.[3]邵瑞庆.关于物流企业物流成本核算方法的探讨.交通财会,2006.6.市场/贸易 100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年1月号下(总第385期)CO-OPERATIVE ECONOMY &SCIENCE 尽相同,但其本质是一致的。在综合国内外学者定义的基础上,本文把物流外包定义为:企业在内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为了取得更大的竞争优势,整合利用其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资源,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充分发挥自身核心竞争力和增强企业对环境的迅速应变能力的一种管理模式。

(二)物流外包的优势

1、集中精力发展核心业务。资源的有限性往往是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利用物流外包策略,企业能够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将有限的人力、财力集中于核心业务,如产品研发、市场开拓等,建立自己的核心能力,并使其不断提升,从而确保企业能够长期获得高额利润。

2、减少投资,降低风险。现代物流领域的设施、设备及信息系统等投入是相当大的,通过将物流外包,企业可以减少对此类项目的建设与投资。而且,由于物流需求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导致投资具有巨大的财务风险,通过外包,企业也可以将这种财务风险转移给第三方。

3、降低成本。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利用规模生产的专业化优势和成本优势,通过提高各环节能力的利用率实现费用节省,使企业能从分离费用结构中获益。

4、提升企业形象。物流供应商与客户之间是战略伙伴或者联盟的关系,他们从客户的角度出发管理物流业务,通过全球信息网络使客户的供应链管理实现完全的控制,减少物流的复杂性。他们通过遍布全球的运送网络大大缩短了客户的交货期,帮助客户改进服务,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他们为客户定制低成本、高效率的物流方案,使其在同行业中脱颖而出,为企业在竞争中取胜创造了有利条件。

5、提高企业的运作柔性。企业将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由于大量的非特长业务都由合作伙伴来完成,物流外包企业可以精简机构,金字塔状的总公司、子公司的组织结构,让位于更加灵活的对信息流有高度应变性的扁平式结构,从而减轻由于规模膨胀而造成的组织反应迟钝、缺乏创新精神的问题。这种组织

结构将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而越来越具有生命力。

二、企业物流外包决策的内容企业物流外包决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能给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会,但决策失误将可能导致企业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的丧失。企业若是盲目从事外包,企业外包的项目不但未获改善,反而会更加恶化。因此,企业若想充分发挥物流外包的优势,必须谨慎、系统地实施外 包。

(一)企业物流业务是否外包。企业在进行是否外包物流业务时,应考虑企业自身的战略、所处的竞争环境、企业状况、外部的经济因素等因素。

1、企业规模。一般而言,大中型企业在资金实力、规模上都具有优势,有能力自建物流体系,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制定适合公司发展的物流计划,保证物流服务质量。而小企业受人员、资金和管理资源的限制,采用第三方物流服务应该是比较合理的选择。

2、企业的核心能力。只有物流是企业的核心能力,企业才应该物流自营。如果物流不是企业的核心能力,整合利用外部资源,实施物流外包是明智之举。

3、企业物流活动的性质和地位。如果企业的物流活动规模较小,频率数量都较少,而且操作简便,则可以考虑外包。如果物流活动复杂多样,范围较广,环节众多,网络严密,而且具有相当大的特殊性,则需要慎重考虑。

4、物流市场的外部环境。企业应考虑市场是否成熟、是否有足够合适的服务商可供选择等。

(二)企业物流业务外包的内容。企业可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将物流活动全部 外包或是部分外包。全部外包是指企业将全部物流活动交给外部组织承担。部分外包是指企业将部分物流业务交给外部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如果企业的物流活动属于如下两种情况,企业则可考虑部分外包:一是企业拥有一定的物流能力,但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企业原有的物流能力

不能完全地满足自身的需要,企业可考虑将自身不足以完成的物流业务交给外部

组织承担;二是企业的物流能力虽然可以满足企业的需要,但考虑某些物流业务不是企业的核心能力,则可考虑将非核心活动交给外部组织承担。物流外包的活动主要分为常规性的物流外包、增值性的物流

外包和逆向物流外包。常规性的物流外包服务就是提供物流的几大基本功能要素,即提供仓储、运输、装卸、搬运等服务。它主要依靠物流设施、设备、器具等硬件来完成,是资产和劳动密集型的服务,具有标准化的特征。增值性的物流外包是指第三方物流企业根据客户的需要,为客户提供的超出常规的服务,或者是采用超出常规的服务方法提供的服务。逆向物流外包是将客户手中用过的、损坏的、或者不满意的产品和包装回收,直至最终处理的外包,它是正向物流的补充与扩展。

(三)企业物流业务外包给谁。物流供应商的选择在物流外包决策中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是包给谁的问题,即外包伙伴的选择。首先需要对外部的潜在物流供应商进行调查、分析、评价,调查物流供应商的管理状况、战略导向、信息技术支持能力、自身的可塑性和兼容性、行业运营经验等,评价其从事物流活动的成本状况,评价其长期发展能力、信誉度等。特别是对于物流供应商的承诺和报价,企业务必认真分析衡量。报价应根据物流供应商自身的成本确定,而非依据市场价格,报价不仅仅是一个总数,应包括各项作业的成本

明细。对于物流外包的承诺尤其是涉及政府政策或物流供应商战略方面的项目,必须来自物流供应商最高管理者,避免在合约履行过程中出现对相关条款理解不一致的现象。在评价的基础上,对潜在的多个物流外包伙伴进行比较,从中选择最适合企业需要的外包伙伴。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主要参考文献:

6.第三方物流外包合服务合同 篇六

合同编号: 签约地点: 甲方: 乙方: 地址: 地址: 联系人: 联系人: 电话: 电话: 传真: 传真:

甲乙双方本着精诚合作,互惠互利的原则,就甲方委托乙方代理(乙方为甲方及其客户提供国内货物运输,分拨及其相关信息服务业务)第三方物流服务签订如下合同:

一、权利义务 1.甲方权利义务

甲方应根据需要提前以书面形式或乙方认可的形式通知乙方发货情况(包括但不限于货物的名称、具体的提货时间,发货日期及时间、重量、件数、体积、收货人的姓名、电话、详细地址、邮政编码、电传或电子信箱等信息);如甲方临时加单,应提前2小时以书面形式或乙方认可的形式通知乙方

甲方应提供必要的货物 信息与乙方。因甲方申报不实或者遗漏重要情况,造成乙方损失或费用支出的,甲方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货物运输需要办理审批、检验等手续,甲方可委托乙方代为办理,但必须提供所需的相关资料并承担全部费用。

甲方应当按照国家或行业标准的要求包装货物。甲方应依据本合同的约定按时付款与乙方。

甲方若对乙方物流服务费用有疑问,有权要求乙方解释。货物发运后,甲方有权过问货物运输情况。在合同执行中,若乙方运输服务屡次不能满足甲方的要求,甲方有权终止合同。2.乙方权利义务

2.1乙方承诺对承担的甲方国内/国际货物的物流服务予以权利保障,保证足够运力,保证优质服务

2.2乙方应该按照本合同的约定按时、如数运抵甲方指定的收获单位或收货人 2.3乙方街道甲方通知应及时安排收货运输事宜。乙方应协助甲方做好装货查验工作,查验无误应填写装货验收单或其他单据,如发现货物短缺损坏,应即使通知甲方有关人员。

2.4乙方对余数过程中货物的毁损灭失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但乙方对下列原因造成的货物毁损、灭失,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1)不可抗力,经甲方调查确认;(2)货物本生的缺陷或自然思念好以及由于包装不善;(3)甲方违反国家有关法令,致使货物被有关部门查扣弃置或作其它处理以及甲方、收货人的过错造成的;(4)货物运抵甲方指定的收货单位或收货人,并经收货人签字确认没有货损的。

2.5乙方对甲方货物必须保持外包装好,不得开箱,否则,如发现短缺损坏,则有乙方承担相应的赔偿,赔偿额为短缺或损坏部分的甲方与客户所签订的合同金额,但最高赔偿额以保险金额为限。

2.6如运输途中遇到困难,乙方须即使通知甲方,以便甲方确定到货时间及采取相应的措施。

2.7如货物在物流服务中出险,乙方须及时通知甲方,由乙方办理保险索赔事宜。2.8若非国家政策调整的原因导致乙方物流成本大幅度增加,在合同有效期内乙方不得以其它任何借口向甲方提出增加运费单价的要求,甲方对乙方提出的涨价要求可不予处理。

二、合同期限

本合同期限自 年 月 日起至 年 月 日止,有效期为一年。

三、物流服务费用及负款方式

1、甲方应在合同期限内依据本合同的价格表(以下称“附件”)及双方核定的余数总量向乙方支付相关服务费用。

2、服务费用采取月结90天的结算方式,甲方在收到乙方帐单后一个星期内应将帐款核对完毕,并应在结算期内的服务费以支票、承兑汇票或银行转帐方式支付给乙方。乙方应提前提供客户签收单和运输及其费用(暴客保险费)发票给甲方。

四、保险条款

甲方委托乙方代为办理保险事宜,保险费率按投保金额的0.14%计算,保险费用由甲方承担(单独支付,与运费及物流服务费一同结算)

五、保密条款

(一)双方理解本合同(包括任何附件)所涵盖的商业关系的性质及具体事项构成保密和专有的信息。对任何该等信息的披露将可能对双方造成竞争性损害。因此,任何关于甲方和/或乙方的成本、程序、货物的数量、种类、运送目的地、客户等其它详情或乙方获得的有关另一方的商业活动的信息任何时候都应该作为保密信息,未经该另一放(视情况而定)事先明确表示书面同意,一方不得向任何其它第三人透露,否则构成违约,违约方应就所有由于其未能履行其在本条款下的义务而给另一方造成的损害、成本和费用向另一方做出补偿,受害另一方有权决定是否终止履行本合同。

(二)、本保密条款的保密期限为本合同后三年,并不因本合同的无效或撤消而终止。

六、违约责任

1.甲方应依据本合同约定履行时付款义务。

2.甲方应承担由于其提供的货物和收货人的信息不正确及因甲方收货人的原因而造成的乙方错运或递运不着的责任和相应的重新派送或退云以及乙方车辆和人员闲置所产生的费用。

3.甲方承担货物外包装完好而内装货物短缺、损坏情况下客户或收货人拒收的责任,并承担退运及处置费用。

4.由于甲方匿报危险品或禁运品致使乙方车辆损坏、设备损坏、人身伤亡及其他直接间接的损失和费用,或者给第三方造成的损失和费用,应由甲方负责赔偿。

5.乙方应依据本合同约定为甲方提供优质高效的物流服务。

5.1若由于乙方过错造成延迟送货,给甲方或甲方客户造成实际损失的,甲方有权按每延迟一天(24小时)扣减当次运费的15%,依此类推,直至扣完当次运费,并按甲方客户要求的赔偿额予以赔偿(最高赔偿额不超过当次运费);运输时效从装货离厂之时开始计算。

5.2运输过程中出现货损货差的处理原则为:属于保险公司承保范围内的货损货差,由乙方负责想保险公司索赔(甲方应协助提供相关资料),保险公司的赔款归甲方所有;(玻璃破损的处理方法详见附件二)若不属于保险公司承保范围之内,除《汽车货物运输规则》第六十八条规定的乙方可负责的情况外,均由乙方按照甲方实际购销合同价计算赔偿。但实际购销合同价与事先约定的单价(见附件三)之间的差额不得超过实际购销合同价的10%。若该差额超过实际购销合同价的10%,则甲方须另行申报单价,乙方应相应调整保险费。甲方应按照调整后的保险费支付款项。

5.3为了便于计算保额和结算保费,本部分货物按事先约定的单价(见附件三)确定保险金额,而货物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时,保险人应根据实际损失按实际购销合同价计算赔偿。

5.4 甲方应提供的资料包括但不限于:出现的照片、注明货损情况的签收单、货损报告等。

七、合同的解除

本合同期满前,双方不得无故单方面解除合同。双方如遇特殊原因需提前解约,应提前三十(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对方。

八、法律适用及争议的解决

1.本合同的签署、生效、解释、执行、修改、终止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

2.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的争议,双方应协商解决,如协商不成,则提交合同签定地点的人民法院裁决。

九、修改与补充

1.本合同未尽事宜,双方可另行签定补充协议或附件,补充协议或附件作为合同的组成部分,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2.本合同的任何修改或补充均应得到双方的书面确认,并自双方授权代表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

3.在修改未获得双方书面确认前,本合同的条款仍然有效。

十、其它

1.本合同自甲乙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

2.本合同有效期为意念。双方在合同到期时均无终止意向的,则本合同自动顺延一年。

3.本合同终止后,双方应继续履行合同终止前合同约定的双方尚未履行完毕的一切责任和义务

4.本合同附件为合同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5.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十一、附件:

7.企业物流外包风险研究 篇七

1 企业物流业务外包项目的优越之处

1.1 可以节约在物流业务中的项目成本

跟企业自营的物流业务比较起来, 第三方的物流供应服务商所运用的运输系统和分销网络模式都相对完善, 而且组织企业进行物流活动项目也比较有经验, 专业性更强。由此可见, 实行物流业务外包活动, 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很多因需要运输设备或者仓库或者其它物流储存设施所要耗费的投资成本。

1.2 可以分担企业物流外包项目的风险而提高整个企业的柔韧性

通过物流外包业务, 企业就便于企业跟用户两者间独立拥有的一些储存跟运输方式, 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分散了一些因政府、市场跟财务等项目因素所产生的不利风险, 进一步推进了整体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增加了市场供应链的柔韧度, 使得企业可以更适应外界所发生的环境变化影响。

1.3 可以对物流业务的客户需求快速地做出一定响应

在现阶段的信息化社会, 各企业间的竞争点主要是在时间跟速度两方面的竞争力, 第三方物流业务供应服务商依靠其在专业方面跟规模效应方面的优势之处, 能够对客户的需求快速做出一定回应。而且正因为物流外包业务愈加明显的优越之处, 愈加多的企业都比较偏好这一点, 慢慢地这已经成为了物流业务运作的一个主要渠道。

2 影响企业物流外包风险的因素分析

2.1 在企业物流业务外包项目风险认知上存在着一定分歧

对于企业物流外包业务全过程里所存在的一系列风险以及主要风险成因, 各学者在认知力上有着很大的分歧点。另一方面, 物流外包业务风险通常缺乏比较科学的划分标准, 有的仅仅简单从外包业务的风险来源跟外包全过程的一个角度出发进行最基本的分类, 根本就不进行比较深层次的划分, 就使得分类比较随意, 从而阻碍了对物流外包业务风险的深入性研究。

2.2 企业物流业务外包风险项目的研究内容有一定局限性

与企业物流外包业务风险相关的资料信息, 大部分是针对外包业务风险问题里某一特定方面, 所以比较局限在解决个别问题跟研究定性项目上。通常是对于物流外包业务过程里所存在的风险跟控制防范措施研究得比较透彻, 而对外包业务风险的定性定量跟实证研究就比较表面化, 尤其针对物流外包业务风险的识别、评估以及调控管理的实证性研究到现在还空白着。

2.3 对于外包风险的控制防范措施缺乏理论性分析

跟物流风险控制防范措施相关的文献资料很多, 可惜的是, 这些资料多数是从具体的操作层面描述的, 没有一点理论性分析论述, 特别针对物流外包业务的风险成因及后果两者间映射联系, 以及物流外包业务风险成因跟防范风险措施两者间的相互对应, 都缺乏了理论性基础知识。

2.4 缺乏企业物流业务外包风险项目管理的整体性研究

目前已经有少部分文献在讲述企业的物流外包业务风险管理这类问题, 还借鉴了风险管理知识的一般理论概念和方法模式, 并且探讨了企业内部物流外包业务风险的识别方向、分析、评价决策、预警及防范控制问题, 却在一定程度上缺少比较完整系统的风险识别模式, 在物流外包业务风险的预警评价系统构建上, 在风险定量模型的分析研究上都相对欠缺, 到现在还没有构建起绝对准确的物流外包业务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框架结构。

3 对企业物流外包项目风险进行控制防范的措施

3.1 加强对物流业务外包风险项目的重点研究

对物流在外包业务风险上的深入研究作为目前企业有效控制物流外包业务风险的一大前提基础。只有深入剖析企业物流外包业务实际风险, 才能掌控物流外包业务风险的成因和发展趋势, 提出最为有效的防范手段。研究通常强调下面几点:

第一, 加强研究企业物流业务的外包风险项目因素。物流外包业务风险的一系列因素不单单会影响到物流外包业务里的各项活动, 还会对整个物流外包运作系统产生很大的不利影响。所以要积极地进行探索, 对所有的风险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 对各风险因素带来的影响做出评测, 再弄清出怎样根据不同类别的风险因素来避免风险、降低风险、转移风险并分担风险。

第二, 加强研究企业物流业务的外包风险项目管理。现阶段获得的研究成果只包括了对风险识别与简单应对、对风险的评估测定、对风险的项目管理等, 而对于内部企业环境、业务目标设定以及信息资料的沟通等一些方面的研究还是较为薄弱, 有的还是一片空白。所以, 应该对这部分知识加强研究、探讨。

第三, 加强研究企业物流业务的外包风险项目中的预警机制。现代社会, 对于风险预警机制的深入研究, 已经广泛开展运用, 可对于物流外包业务风险这一方面, 虽然已经取得了一些研究性理论成果, 但有的却没有一点实用性, 都缺乏了实证性的探索。由此可见, 要对物流外包业务的风险预警机制加以深入、实际的探讨。

3.2 注重对企业物流外包项目风险的有效识别跟测估

风险识别就是指项目管理者要预先识别出风险的来源途径, 要确定出风险发生的前提条件, 描述出风险的基本特征, 最终评价业务风险的主要影响。所谓的风险识别跟决策评估作为风险防范的基本前提。现阶段, 理论界跟实务界对于物流外包业务所存在的风险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知力, 可对风险的预测评估以及管理的深入研究却比较局限。在我国的企业界中, 评估物流外包业务的风险率, 很多都是依靠企业内部相关人员的实际经验跟物流提供业务商的企业信誉来估测风险的, 从而缺乏了完整系统的管理体系跟方法模式。最开始要对物流外包业务风险加以识别, 然后创建物流外包业务风险评估的整体指标系统, 进一步设计出科学的合理的物流外包业务风险评估的模式, 企业就可以利用这一评估模型来确定所有风险指标的权数, 按所有评估对象的得分指标最终求出综合性的评估数值, 并为物流外包业务风险的防范措施奠定坚较为扎实的基础前提。

3.3 把握好物流外包项目全过程里的各个细节性环节

物流外包项目通常能分成事前的、事中的跟事后的这三项。事前的是指对部分物流服务业务提供商进行选择;而事中的是指在外包业务过程里跟提供服务商的关系调节;事后的是指对服务提供商获得的绩效加以评估。由此可见, 事前必须要选择那些诚实守信、业务能力强、条件比较优越的外包物流服务供应商;而事中项目应处理好在外包业务里跟提供服务商之间的合作关系, 让彼此间建立起最基本的信任, 不断进行协调, 最终达到互惠互利的目的;在事后, 就要考核提供商所获得的绩效成果, 从而确定是否还应该继续合作下去或查看是否有理赔事项。

3.4 强调对物流业务外包项目的有效控制

想要控制避免物流外包业务风险, 就应该对外包项目进行全盘监控。也就是说, 企业就算已经跟第三方的物流供应客户商签订了相关协议合同, 也不可以直接甩手不管了, 不能任由第三方进行单方面业务操作处理, 而应当要全方面地监控外包业务绩效, 另一方面还应该及时地提供相关业务信息数据给他们做参考。而且对于物流作业具体流程的制订、对信息渠道的确定、对操作指引的编制等一系列问题, 最好都要跟第三方物流客户商进行探讨, 让双方都能参考并使用。并且对于外包伙伴所获得的业绩, 要定期进行检查考核, 再制订统一的业绩标准。

4 结语

综上所述, 物流外包业务不仅只带给企业很多的好处, 更会带来巨大的风险。所以, 针对企业物流业务外包风险项目, 要仔细分析其存在的优越之处和不足点, 从而为企业管理工作服务。

摘要:现阶段, 物流外包业务发展迅猛, 使得外包业务风险问题受到了国内外各理论界跟实务界的高度注目, 渐渐地, 更多的人都投入到这一方面的研究工作中去。先分析了企业物流业务实行外包的利于弊, 针对一系列的不利之处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供应链,局限性,防范对策

参考文献

[1]刘永胜, 刘萍萍.企业物流外包风险研究述评[J].中国流通经济, 2008, (11) .

[2]张洁.企业物流外包的利弊分析及风险防范[J].中国商贸, 2010, (6) .

[3]许芳, 徐国虎.物流业务外包企业的风险及其防范对策——基于委托代理的视角[J].商品储运与养护, 2005, (5) .

8.企业物流业务外包分析 篇八

[关键词] 企业 物流外包 物流服务 核心竞争力 价值链

企业将物流业务外包后,由于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各种因素的影响,企业在获得各种益处时将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正确认识物流外包带来的优势和风险,对于提高企业竞争优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物流业务外包的优势

企业选择物流业务外包可取得一定的优势,企业只需支付外包费用便可获得满意的物流服务。企业与物流服务商合作可充分发挥双方各方面优势,共同抵御市场风险,从而降低企业经营风险。企业在将物流业务外包后,利用物流服务商高品质的物流服务来满足客户不断提高的物流服务要求,提高企业客户服务水平。

二、物流业务外包的风险

物流业务外包是一把“双刃剑”,给企业带来各种益处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风险。企业选择将物流业务外包,需要进行业务流程重组,对原有资源进行整合。这个过程很可能会影响企业内部职能部门设置。物流业务外包,势必将物流业务相关信息以及对物流业务有辅助作用的信息与物流服务商共享,并在具体的物流业务操作过程中保持良好的信息沟通,因此信息沟通不畅、信息反馈滞后、信息失真等现象会对物流业务的操作产生不良影响。企业选择物流服务商存在一定风险,企业与物流服务商之间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物流商可能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在企业对其控制力减弱的情况下,隐瞒某些信息资源,提供较差的服务或抬高服务价格,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和风险。此外,当企业与一个物流服务商解除合作关系后,企业必须快速选择新的供应商。这个过程中,企业的物流业务将会中断,即使在短时间内找到新的合作对象,新物流商接手物流业务也需要一个过程,这一切损失都由企业独自承担。

三、选择物流服务商应考虑的几个方面

1.物流服务商实力

只有物流信息、技术应用广泛,物流设施先进,财务状况稳定,在物流市场有一定的影响力的物流商,才能保证高质量地完成物流运作。其实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资产实力,包括资产运作能力、物流基础设施水平、硬件设备水平和信息技术水平;(2)物流网络能力,包括网络整合与支持能力和信息技术能力;(3)非资产能力,包括基础物流服务能力、物流行业运作经验、增值服务能力和咨询服务能力水平。

2.物流服务商的物流服务水平和质量

新时期社会和客户对物流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物流成本已不再是客户选择物流服务的唯一标准,客户更多注重物流服务的质量。现在企业对物流过程要求日益增高,如果经常性的无法及时的送货,那么企业将无法进行正常的生产和销售,影响企业的客户满意度和声誉。单据的准确率和货物的完好率也将影响企业的产品质量,这就要求良好的运输、配送和仓储物流服务。

3.合作的稳定性

现代企业与物流服务商的合作不再是简单、短期的一次性合作,而是一种长期性的合作伙伴关系,甚至形成战略联盟合作伙伴。双方关系的稳定对双方的发展都是有利的。只有企业与物流服务商有一个良好的合作关系,才能使合作双方更好的相互协调和沟通。企业往往对物流的运作有一定的要求,企业与物流服务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使得物流服务商更容易理解企业的需求,更好地为企业服务。双方的良好合作能够真正促成双方共同发展达到“双赢”的目的。合作的稳定性可以从物流服务商的企业信誉、战略兼容性、企业文化、管理水平、运作经验、历史合作状况来评价。

4.优化企业价值链,实现价值增值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经济活动的本质属性都是创造并实现价值,创造并实现价值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在物流外包的合作过程中,合作双方只有通过紧密配合才能形成一个高效率的价值提供系统,才能使整个价值链系统的价值获得增值,并使合作双方真正实现长久的获益。物流外包双方应努力将建立在外包合同基础上的市场关系转变为建立在相互信任和资源整合基础上的合作伙伴关系,形成联合竞争、协作竞争的双赢模式,企业通过外包既实现企业自身利益最大化,又有利于物流供应商持续稳定的发展,双方实现优势互补基础上的共同发展。因此,企业在选择物流服务合作对象时,物流服务商能否优化企业价值链,实现价值增值,达到“双赢”局面是最核心的考虑方面。

四、结语

将物流业务外包给物流服务商运作已成为一种企业构建核心竞争力的趋势。企业的物流外包既有优势同时也存在着风险。企业在进行物流外包决策时,必须充分考虑物流外包所带来的各种优势和风险,选择合作对象时应对其进行多方面的考查,依据科学的决策方法和决策标准来进行决策。此外,物流服务商在寻求服务对象以拓展业务时,必须根据服务对象的具体要求(包括经济利益的要求和具体业务的要求)与自身资源的充分整合有机结合起来,立足于服务对象的利益空间寻求发展,为对方创造利益空间,以对方获取的利益为出发点来确定自身的收益水平。企业在与物流服务商合作时如能有效的“趋利”而“避害”,将极大的提升企业竞争力,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同时也使物流服务商得到发展、促进我国物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群琪 张圣忠:物流经济[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2]娄霞: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的评价选择[D].天津:天津工业大学,2005

[3]赵义胜.物流业务外包策略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6

[4]童明荣薛恒新林琳:现代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的选择[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6,32(4)

上一篇:八角小学学生礼仪常规要求下一篇:教师师德档案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