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最好的状态去工作读后感

2024-09-21

用最好的状态去工作读后感(精选5篇)

1.用最好的状态去工作读后感 篇一

《用最好的心态去工作》主要讲述了:没有一个好的心态,工作不会有好状态。用最好的心态去工作,才会得到最好的工作效果。对于等待机遇的人来说,工作总是枯燥乏味的,无时无刻不是一种沉重的负担;而对于创造机遇的人来说,工作是上天赋予自己的最大礼物,也是通向成功的起点。说到底,不同的工作心态,就会造成不同的结果。修炼好自己的工作心态,才能帮助自己成就一番事业。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能够在工作中胜出的那些人,往往不是那些智商最高、经验最丰富的人,而是心态最好的人!

读完《用最好的心态去工作》这本书,我觉得感触良多、很受启发,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个人的良好心态于己、于人、于单位、于家庭都益处多多。良好心态的修炼过程其实就是中国古代哲人大力倡导的“修身”,当然“修身”应修到什么心态境界,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阶层的人,“修身”的方向也是不一致的,作为一个凡夫俗子,我觉得良好的心态就是始终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去积极面对工作和生活!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用平和的心态积极面对工作和生活呢?我觉得要从四个层次来提高自己。

第一层次:认识自己、超越自己

人生一世关键在于认识自己、战胜自己、超越自己、规划自己。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在世界的万事万物中,往往最难认识的是自己,最难超越的也是自己。

认识自己就是客观地评价自己,要清楚自己的优缺点、优势和劣势,要分析自己所处的环境,并根据自身条件去扬长避短,找到自己应对目前环境的策略和方法。认识自己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阶段性的反思和检讨,盲目的自信和自卑都是不足取的。

超越自己就是要驾驭好自己的优缺点。一个人优缺点的本质很难加以改变,机遇也不是人能够完全把握的,但一个理性、平和的人应该不让优缺点主宰自己,而是要驾驭好自己的优缺点,灵活运用自己的优缺点,以优补缺。当发现自己设定的目标不切实际或过高时,就要及时地做出调整。当然也要学会忍耐和等待,不能急功近利,不要干欲速不达的事情,在等待中积累经验和知识。

认识自己、超越自己的最终目的是合理的规划自己,面对未来不再迷惑,知道自己以后要达到的目标和使命是什么,需要通过什么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标。第二层次:学会放弃、懂得珍惜

学会放弃就是放弃一切不切实际的想法和做法,放弃一些无关紧要的人和事,不受不必要的诱惑,知足常乐,让自己活得简单点,而不要让自己活得太累,当然这样也便于集中时间和精力去做好自己想做的事。

“拥有时,不知珍惜;失去后,悔恨已迟。”,对爱情、对工作、对朋友、对荣誉,莫不如此。懂得珍惜就是要珍惜自己所拥有的友情和亲情,理解和包容自己身边的同事和亲人,珍惜自己已拥有的幸福、财富和工作,学会好好享受作为一名凡夫俗子能享受的快乐,正如有则广告所说:“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必太在意目的地 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

学会放弃、懂得珍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集中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于自己的信念和目标,同时也要善待自己和自己已经拥有的一切。

第三层次:豁达低调、阳光坦荡

古人云:“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著,退一步,当下安心,非图后来福报也”,当今社会的男女似乎对物质追求永无止境,而精神世界的荒芜已是普遍现象,在这整体“浮躁”的社会环境中,我们应保持一份“宁静”,修炼一种豁达的品质,豁达地看待自己,豁达地对待他人,豁达地看待社会。正所谓凡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作为一个无法改变社会,也无法改变他人的“小人物”,除了去适应,就是要豁达。

不可否认,在工作和生活中难免要遇到风浪、遭受挫折,被人误解或不理解,这就要求我们要做到“阳光坦荡”,而不是患得患失,在逆境中抱希望,危难时不悲伤,失败时有韧劲,不要在枝节问题上纠缠不休,要把握住大的方向,在自己热爱和熟悉的领域里,要自信、要坚定自己的信念!

“豁达低调、阳光坦荡”锤炼的是性格,完善的是对生活的态度,养成的是大将之风。

第四层次:积极进取、乐观自强

人生一世是注定要同困难打交道的,我们每走一步都会遇到困难,时时面临错综复杂的困难,处处受到困难的威胁,但我们不能胆怯、更不能抱怨,而是要迎难而上、积极进取,为了自己的信念,向着自己的目标,微笑着生活,微笑着前进。人的内心都有一种潜在的渴望,渴望完美的人生,渴望事业的成功,但往往只有那些无所畏惧、百折不饶、耐力无比、信念坚定的人,才能获得别人难以达到的成就,才能到达别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总而言之,《用最好的心态去工作》是一本值得我们仔细阅读的书,对端正我们的工作态度有很大的帮助。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感到自己对工作和生活的认识有了新的提升!

2.用最好的状态,屏蔽最坏的心情 篇二

有时候是自己的文章,有时候发一些活动信息,但一直甚少提及自己的生活状态。不是不想,而是因为爸妈在我的朋友圈里。

偶有一次,心情不佳,便把朋友圈当作发泄窗口,半夜里发了一条图文信息,抱怨生活不易,岁月蹉跎。我本以为无人会看,却被爸妈看到了。

我爸在第二天给我打电话,问我到底怎么了,还说我妈昨天后半夜一直睡不安稳,嘴里老是念叨,说我肯定遇到了困难,一直挂着心。

我妈睡觉向来很浅,我知道,我的那条朋友圈,让她彻夜失眠了。她不会像别人一样,把我的心情当作无病呻吟,她会觉得她的女儿在那一刻,就是不开心的。别人看我的朋友圈,一笑而过,而我却伤害了最爱我的人。

那次以后,我就时不时地对爸妈屏蔽自己的朋友圈。发开心状态的时候,权限开放;发一些不好状态的时候,就暂时屏蔽。因为我知道,有些话,我说出来无心,他们听了,却会一直放在内心最深处。我的一条可有可无的朋友圈,牵动着父母日夜煎熬的心。

爸妈当然不知道我屏蔽了他们,更不知道他们看到的朋友圈内容,是有限的。我认识的一个人说:“分组可见是朋友圈最可怕的功能。”但是我觉得如果你的“别有用心”是为别人好,分组可见其实是一个非常可爱的功能。

某天,一个朋友发了条朋友圈。她说:“自从爸妈加了自己的微信,整个朋友圈完全变了。以前能说的话不再能说,失落的状态不敢再发,因为他们不会错过我的每一句话,哪怕叹息的语气。朋友圈里一片喜气洋洋的气氛,还真有点不习惯。”

有多少人,有著相同的感慨。有多少人,在爸妈加了微信之后,困扰过,更温暖过。

困扰于他们过于关注自己的状态,温暖于你知道有个人不管你身在何方,他的心始终牵挂着你。

我问那个朋友:“你会对爸妈屏蔽自己的朋友圈吗?”

她说:“想过,但不能。”

她生活的城市距离爸妈很远,虽然常常通电话,但朋友圈已经成为爸妈关注她生活状态的一种方式。如果长时间对他们屏蔽,他们反而会更担心。

“不能陪伴在他们身边,我已经满心愧疚,朋友圈是我对爸妈的一种补偿。”

她始终对爸妈开放朋友圈,当然也有心情不好的时候,也有因为一条朋友圈而令父母不安的时刻。她的方式是,争取让自己每一天都过得很好,给爸妈看到一个元气满满的朋友圈。

经年累月下来,她发现自己的好心情,竟然真的越来越多。一开始有点演给爸妈看的意思,最后却是爸妈殷切追随的目光,指引着她把生活越过越好。

她对我说:“也算是一种屏蔽吧,屏蔽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的糟糕状态。”

那一瞬间,我有点惭愧。

朋友屏蔽了朋友圈,不是屏蔽别人,而是屏蔽自己。用最好的状态屏蔽最坏的心情,用最好的自己屏蔽亲人的担心。

3.用感恩的心去工作读后感 篇三

知足惜福, 用感恩的心去工作。看完全书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有的人工作并快乐着,事业有为,而有的人却满怀抱怨,一事无成,一切源于是否有一颗感恩的心。感恩与责任是职业精神的源头,履行责任是发自内心的感恩行为,而责任则是事业成功的基石。

知恩图报是做人的的基本准则之一,然而现实生活中却不乏冷酷无情、自私自利的人。那个到山里采风时资助穷孩子建房的记者,他想不到他的资助会变成受助者理所当然的索取,被助的人毫无感恩之心;丛飞,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演员,散尽家财帮助别人,生命垂危之时却没有一个被助者来看望他、回报他!这是人心麻木、道德缺失的表现。也许丛飞没想要别人报答,也许这仅是极少的现象,但这足以让资助者伤心、失望,让丑陋现象漫延,让社会为此蒙羞,因此,感恩教育迫在眉睫。如何才能拥有感恩之心?

“给自己安装一颗感恩的心,对拥有的一切心怀感激,学会感激生命中的一切,包括人、事、物等。从我们蹒跚学步开始,我们就不断接受来自身边亲人、朋友、领导、同事乃至陌生人的关爱、帮助、支持,这一切如春风化雨,让人浑然不觉,但这一切并非理所当然。” 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动物尚且如此,何况人乎?心怀感恩,生活里才会少一些怨恨和烦恼;心怀感恩,心灵上才会多一份宁静与安祥;心怀感恩,工作中才会多一些宽容和理解。感恩,让我们明白自已拥有的一切如此美好。

在上天赐予我们的礼物中,工作是最美好、最宝贵的礼物之一。乞丐的三个愿望:变成有钱人,上帝帮他实现了;变成小伙子,上帝又帮他实现了;一辈子不工作,当第三个愿望提出时,他重新变成乞丐。上帝说:“如果你不工作,整天无所事事,那该多么可怕啊!一个人只有工作,生命才有活力。现在,你把我给你的最大的恩赐都扔了,自然就一无所有了。”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工作对一个人的价值和意义。工作为我们提供了稳定的薪水,解决了衣、食、住、行等生活所需,给了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机会,我们应该感恩,感恩培养我们的领导,感恩成就我们的同事,感恩一切帮助我们的人……

然而生活中却有这样一些人,取得了一些成绩就沾沾自喜、自认为无所不能,忘记了成就自已的工作、领导、同事、客户等,忘记了是这一切才是自已成功的基石,不懂得感恩的人取得了成绩就只会索取,达不到目的就会抱怨,而抱怨会把感恩越抛越远,就会陷入抱怨---失败---抱怨的怪圈,就会离成功越来越远。还有一些人得不到时抱怨,得到了却又不满足,继而继续抱怨。当我们在计较自己得到了什么时更应该多考虑自己付出了什么、奉献了什么,我们应该让浮躁的心在感恩中沉淀,学会用感恩的心看待周围的一切,珍惜已拥有的一切,不经意间你会发现,原来生活如此美好,原来成功就在身边!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去帮助我们有能力帮助的人吧,你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一个懂得施恩的人,他会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会得到别人的尊重,会有一个非常好的生存氛围,会更容易成功。良好的人际关系不是靠能言善辩、巧言令色得来的,而是靠真诚待人、诚

心助人,困难时不忘施恩赢得的,朋友间如此,生意伙伴间如此,领导下属亦如此。老乔治三英镑的红烧肉告诉我们一个施人恩惠创造的经营奇迹,而世界汽车销售大王乔.吉德拉“决不营销汽车,只营销真诚的问候”的营销理念更让我们思考现有的营销方式如何转变。

4.用责任心去工作读后感 篇四

在看过《用心去工作》这本书后,对责任心有了更深的了解。责任心是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义务的自觉态度。它是一个人应具备的基本素养,是健全人格的基础,是家庭和睦,社会安定的保障。拥有责任新的员工,会认识到自己的工作在组织中的重要性,把实现组织的目标当成是自己的目标。

书中介绍了陈绍鹏成为联想公司的传奇人物的故事,1992年陈绍鹏从北京轻工业学院毕业,留京工作。1993年年在《北京青年报》上看到两条招聘广告,联想的招聘广告上有一句话:“如果你想站的高、看得远,请做联想人。”陈绍鹏当然想做这样的人,他给两家公司投去简历,两家都录用他,但是他选择了联想。陈绍鹏应聘的时技术研发人员,但却被分配到销售部。杨元庆选留112人并让他们进行“大砍大杀”,只留18人,陈又称为“18棵青松”之一。这时他被任命为联想西南区经理,陈在毫无基础的西部开发了市场,创造了联想电脑西部开发的传奇故事。96年又开发了华南市场,97年华南区的销售比96年同比增长585%。2005年,被任命为联想大中国区总经理。联想集团近40%的收入来自陈领导的大中国区,杨元庆对陈绍鹏120%放心,而陈绍鹏也没给杨元庆丢脸,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5.用心灵去倾听读后感 篇五

文章大篇幅的描写了两人的对话内容,儿时的汤米无知而可爱,天真地相信着苏珊是电话里的小精灵,可苏珊或许早已经默许了汤米是她心里所向往的那个小儿子。他们亲密无间,而他们一成不变的是他们的联系方式――电话。仅仅只是一个来电,一个求助的电话,善良的苏珊认真耐心的安抚着电话对面,那哭喊着的陌生小孩。在对方多次求助后,苏珊却不曾不耐烦过,却更加用心的“照顾”这位男孩。苏珊的心地如此善良,如此乐于助人。她坚守在这服务岗位上直到她死前那刻,或许她的最后的信仰转变成了汤米的一通电话,也或许她最后的愿望是希望能再多帮助一个像汤米一样需要帮助的人。他们两人的故事短暂而充满幸福,他们互相感谢,只因为他们互相温暖了对方的心灵。

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

上一篇:读《一千零一个愿望》有感下一篇:沙盘总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