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教学大纲(公共)

2024-06-29

《经济法》教学大纲(公共)(通用10篇)

1.《经济法》教学大纲(公共) 篇一

南开大学MPA《公共经济学》大纲(2009年)

授课教师:行政管理系 孙涛(范孙楼532-1,电话:022-23498933)

一、课程要求

20世纪的一个主要经济现象是各国公共部门特别是政府规模的扩张。在发达国家,政府部门成为最强有力的经济主体;在发展中国家,公共部门动员的经济资源的份额仍日益扩大。公共经济学运用经济学原理、公共物品及公共选择理论,旨在研究政府作为一个特殊的经济实体的性质和作用,乃至公共部门经济活动的规律。课程围绕公共收支这条主线展开,系统分析公共收支及其运行、财税体制和政策设计、经济调节、政府间财政关系等内容。作为MPA教育的核心课程,是从事公共管理专业人士必不可少的研修内容。

二、主要内容

1.公共经济学概述(研究对象、目的,研究方法,公共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

2.公共经济学理论(市场与政府,公共物品理论,公共选择理论,案例分析)。

3.公共支出理论(公共支出分类及其经济影响,公共支出增长及其经济分析,公共部门预算决策效益分析,案例分析)。

4.公共收入分析(公共收入概论,税收原则理论,税种分类、结构与税制,税收效应分析,案例分析)。

5.宏观经济分析(公债管理与宏观经济调控,财政乘数与经济均衡,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财政政策,案例分析)。

6.地方经济与地方治理(财政分权,政府间财政关系与转移支付,案例分析)。

三、选用教材

1.黄恒学《公共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2.高培勇等《公共部门经济学》(修订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3.杨龙等《政府经济学》,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年。

4.黄佩华等《中国:国家发展与地方财政》,中信出版社,2003年。

5.(美)罗森《财政学》(第六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四、考试方法

结课考试(60%),作业(30%),出勤(10%)。

2.《经济法》教学大纲(公共) 篇二

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高职公共英语的教学目标相对滞后。长期以来, 我国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都是以基础教学和提高学生的基本应用能力为目标的, 但是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导致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目标定位没有实现与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结合, 单纯对学生进行通用性、统一性的高职英语教学, 已经很难满足高职院校学生在未来就业和职业发展上的现实需求。

2.高职公共英语的课程设置也存在很多的不合理之处。公共英语课程的设置虽然能够满足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的基本需求, 但是无法满足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的个性化需要和专业英语的学习需求, 对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也是相对不利的。

3.在教学评价上, 高职院校的公共英语教学还存在很多的改进环节,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还是沿用传统的考核模式, 即以校内的期末终结性评价和英语四、六级考试为导向, 这不仅会给正常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产生错误的导向作用, 也淡化了学校对学生英语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 不符合当前社会对英语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改进策略

1.制定更加科学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目标。随着英语工具性、交际性职能的增强,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高职英语教学需要树立更加科学的教学目标, 即将通用性的英语教学目标逐渐细化, 向与学生专业相关的学术性英语教学目标转变, 进一步提高高职英语教学的职业性、实用性。具体而言, 学术性英语教学目标的设立, 一方面要提高高职学生的英语知识应用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 另一方面要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专业知识, 为未来的专业科研和职业发展开拓道路。

2.合理选择和优化英语教学内容。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 高职院校在选择英语教学内容时, 首先要对人才市场需求进行分析, 理清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国际交流对英语人才的需求变化, 制定更加科学的高职英语教学目标, 然后以此为导向, 进行高职英语教学课程的设计和教学内容的选择。同时高职院校在编写英语教学大纲时, 要充分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专业教学要求, 如对于国际经济贸易、商务英语等与经济全球化联系比较深的专业, 显然要制定更高层次的教学内容, 必要时这些专业可以适当增加双语教学课程的授课比重, 在实现基本专业教学目标的基础上, 切实提高学生专业英语的听说技能和交际能力。此外, 高职院校的公共英语教学, 还要增加对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教育力度, 这是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所必不可少的。这是因为文字、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所以在选择高职公共英语的教学内容时, 要增加西方国家的人文历史、生活习俗、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等内容的讲授。

3.健全教学评价机制。针对高职公共英语在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各种弊端, 高职英语教学只有对传统的教学评价机制进行健全和完善, 才能更好的适应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英语教育趋势。一方面, 高职公共英语教学评价要增加形成性评价的比重, 对学生听、说、读、写、译等英语综合技能进行全面化、动态化的评价, 更好的了解学生的英语学习情感和学习状态, 制定更加科学的英语教学方案;另一方面, 要在英语考评方式和测试的题型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变革, 提高考核过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如可以减少客观题型, 增加口语测试以及主观题等开放题型, 增强英语考核的开放性, 着重培养学生英语语言思维创能力。

4.提高高职英语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为了使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更好的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高职院校必须高度重视教师队伍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英语教师综合素质的高低是影响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关键, 所以必须将提高英语教师的综合素质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高职院校在积极引进高素质教师人才的基础上, 要加大教育培训力度, 鼓励他们参加国内外外语教学研讨会, 扩大教师的英语全球化教育视野。此外, 高职英语教师在不断积累自己专业学科知识的基础上, 还要广泛涉猎教育学、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知识, 加快个人综合教育素质和教学经验的积累与整合。

总之,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 高职公共英语教学需要加大改革力度, 转变公共英语的传统教学观念和授课方式, 重点从教学目标、内容选择、教学评价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着手研究, 制定更加科学的公共英语教学方案和人才培养模式, 以更好的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促进高职公共英语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陈元红.高职英语应用文写作现状分析与对策探究[J].农业教育研究, 2010 (04) .

3.《经济法》教学大纲(公共) 篇三

【关键词】经济类院校 计算机公共课 教学 组织方式

Abstract : The student beginning different question appears which in view of the present computer teaching in, this article mainly introduced the economy clas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mputer public class teaching organization way reform strategy.

Keywords : Economy clas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mputer public class Teaching organization way

在经济类院校,计算机公共课不同于其他课程,它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课程,主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为以后的工作学习服务。另外公共课教学面向的是全校的新生,水平差异及学生性格的差异使我们必须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不再完全依靠老师的“一言堂”,被动的学习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首先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由原来单纯的“传授知識”向“传授方法”转变,使学生会利用周围一切可用资源帮助自己自主探索,自主学习。

在计算机教学中,我们的作法是,利用计算机、大屏幕投影、网络等先进的多媒体教育技术手段代替传统的粉笔和黑板,用计算机教“计算机”。在教学中,教师着重问题的创设,提供氛围,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着手解决问题,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则成为学生的“协作者”。当然教学模式有多种多样,如讲解接受模式、自学辅导模式、引导发现模式、实验模式等等。

在全面了解学习者本身能力、经验、性格、意志等条件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教学。“要教育学生必先了解学生”。要更好的实施教学,对于计算机公共课所面向的学生群体应该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首先,对学生现状进行调查分析

计算机公共课教学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应在学生入学后对学生的计算机初始水平进行调查摸底。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在实施问卷调查时注意调查对象应具有代表性:既有文科学生、又有理科学生;既有男生,又有女生;既有城市来的学生,又有农村来的学生。

调查问卷应有专门的教学管理机构组织编制,其中应有权威的计算机公共课任课教师的参与,如通过以下几个问题可以了解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初始水平、和网络学习能力等。

问题一:计算机基本知识掌握情况。

根据调查结果将学生划分为4个层次:A、能够自己装机,对硬件熟悉,基本知识和操作都很熟悉;B、了解一般的基础知识,熟悉基本操作;C、具备中学学习的基本知识,接触过计算机,但操作不熟练;D、没有接触过计算机,不会操作。

问题二:网络学习能力调查。

选择项如下:A、经常上网,以网络作为辅助学习工具,操作熟练;B、经常上网,以游戏、聊天为主,其他很少使用;C、有目的上网,查找资料,操作一般;D、偶尔上网,盲目浏览,操作不熟练;E、从没上过网,不会操作。

笔者曾经对以上问题做过一个小范围的调查,结果显示:对于问题一,八成学生选择C选项,也就是说,中学曾学过,但操作不熟练;对于问题二,六成以上学生只是偶尔上网,操作很不熟练,两成以上的学生经常上网,但以娱乐为主,对网络其他用途知之甚少。

其次,改变计算机公共课教学组织方式

根据以上的调查结果,我认为计算机公共课教学应该循序渐进,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将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以网络教学为主,多种方式并存”,即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模式,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

(1)认为自己有基础的学生,可以直接申请参加统一的计算机考核系统考试,检查自己掌握的情况,合格者可以免修该课程,不合格者则必须采用一种学习方式学习。不论学生采用什么学习方式,都以参加计算机自动考试系统考核结果为准,合格者可以取得相应的学分,不合格者则必须重修。

(2)根据调查结果,分几个层次对学生进行集中培训。如对一些计算机基础较弱,动手能力较差的学生,采取课堂教学和实验结合的方式,通过老师课堂集中讲解,亲自示范,手把手的训练达到目的:其一,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如开机、关机及鼠标的使用等;其二,使学生学会基本的网络知识,如IE浏览器的使用,资料搜索与下载工具的使用等。对于基础知识比较了解,但网络实践能力较差的学生,以实践教学为主,在公共机房进行网络知识培训。

(3)经过短期培训后,其余学习时间可以交给学生。利用已开发好的基于校园网的教学资源系统,使学生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根据个人需求,采取自由学习方式。由于受中、小学十几年的传统教学的影响,多数学生己经习惯于被动接受,要想使学生一下子由被动学习向主动获取知识过渡,最终学会学习,这需要一个过程。

(4)在网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状况,进行个别指导。对于不同的模块,随时可以调整教学方式。比如,大学计算机基础课包括:基础理论部分,Windows操作系统,实用office软件,网络及多媒体技术应用等。对于基础理论部分学生学习中反映出的难点部分,可以集中安排时间进行面授讲解、面对面辅导;对于实用软件的学习,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方式,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布置作业,并在规定的时间内上传到指定FTP服务器上等。 让学生不仅要学会对信息的收集过程,还要学会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了解团队的精神,建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

总之,计算机公共课的教学采用多种方式并存,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让学生学会在商业活动中对信息的收集,处理,评估和使用;了解实践是对信息的高效率和有益的使用;在团队中学会在商务活动中配合的重要性和开展有效率工作的技巧。 学习信息和技术对道德,社会和个人的冲击。

参考文献:

[1] 李如密,关于教学模式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课程·教材·教法,1996 (4).

[2] 吴永志,杜爱明,董榕,高校教育技术机构工作新模式的理性思考,电化教育研究,2005(1).

[3] 孙昌达,基于宽带网的远程教学模式研究,电化教育研究,2004 (8).

[4] 刘琼梅,浅谈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计算机应用教育改革中国保险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

4.论经济法中的社会公共利益 篇四

【摘要】:经济法是用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法律。经济法是以社会公共利益优先作为法律的核心精神,构成了经济法有别于民法或者其他的部门法的一种特质。经济法专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自然也应该有自己的制度安排和内涵,否则,一切所谓的社会公共利益只能是一种空谈。本文首先阐述了经济法对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意义,其次,分析了经济法中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机制。同时,以某案例为例,就经济法中的社会公共利益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5.公共经济学论文 篇五

题目: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学指导教师

学班

2014年6月

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摘 要: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滞后,存在诸多问题。分析其发展滞后的原因,探讨改革措施,是建立和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石。

关键词: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问题 对策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

1.1 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覆盖范围窄、层次低、社会化程度低占总人口近70%的农民的社会保障支出仅仅占全国社会保障费的11%,而占总人口近30%的城镇居民却占了全国社会保障费的89%。20世纪90年代初,城市人均享有的社会保障费是农村人均的30倍之多(城镇居民455元,农民15元),两者差距悬殊1。大部分农村的社会保障停留在救济的层面上,即使农村以养老、医疗为重点的社会保障也只是在小范围内实施,并没有普遍推行。医疗保障是社区化不是社会化,而且大部分国有企业、私有企业以及三资企业对农村劳动者的社会保障基本是一片空白。这种情况损害了劳动者的基本权益,也影响了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1.2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管理混乱,缺乏法律保障,基金难以保值增值城市社会保障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组织实施。农村养老保障和社会救济由民政部门管理,农村医疗由地方政府和集体经济共同管理,一些地方商业保险公司也参加了农村保障,从而形成了城乡分割、政事不分、多头管理的格局。此外,农村社会保障体制的不健全以及缺乏有效的法律保障,使得农村社会保障工作无法可依、无章可循,农村社会保障基金使用风险大,难以解决保值增值的问题。社会保障基金有的借给了企业周转,有的用来投资、炒股,更为严重者利用职权进行贪污,造成了资金的大量流失。

1.3 土地的保障功能日益下降 1 刘书鹤.农村社会保障的若干问题[J].人口研究,2001(5)

产业结构转换使得农村人均耕地减少,土地对农村老人的生活保障功能逐渐下降,其主要的原因有:一是因为我国人多地少,人均耕地1 013.84 m2,全国有600多个县的人均耕地在国际警戒线533.6m2以下,而且平均每年耕地递减20.01~26.68万;二是随着城市化和非农产业的发展,已经有大量的,而且还将有越来越多的土地被征用;三是农产品投入大、产值较低,我国农民不仅享受不到政府补贴,而且还自己承受各种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加剧了农民的生活风险;四是土地集体所有,农民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农民不能变卖土地来养老;五是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和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特殊体制,很难推行土地的规模经营,制约了土地的保障功能。

1.4 家庭养老面临挑战

农村人口老龄化和家庭小型化使家庭养老功能大大减弱,大批年轻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加重了家庭养老的困难。据2000年人口普查的数据,我国农村60岁以上的老人已经超过农村总人口的10.92%,高出城市1.24%,进入了典型的老年社会。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滞后的原因

2.1 政府在农村社会保障资金投入上相对不足

首先是在资金投入上,城市与农村很不平衡。城镇养老保险金已经基本实现了社会统筹,建立了国家、企业、个人共同负担的基金模式,而在农村仍然以家庭保障为主,除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进行了改革试点外,其他保险项目基本上没有建立起来。城镇的社会保险覆盖率已达90%以上,而农村覆盖率不足2.4%;其次是各级政府重视不够,宏观指导不力。虽然提出了要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上都是针对城镇职工的,关于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只是提出在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建立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第三是政府组织的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窄并且体系不健全。在农村城镇化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一部分农民处于社会保障的真空地带。

2.2 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没有理顺

就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险来说,由于历史原因及利益驱动,在一些地方从开办养老保险以来,保险公司从没有停止与民政部门的竞争,与教育部门联合对乡村民办教师进行保险,这势必造成农村养老保险的分割局面。

2.3 人口老化进程加快,社会养老日益艰难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医疗技术的发展,老年人口的平均寿命增长到了70岁,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由1964年的6.08%上升到1995年的9.76%,到20世纪末老年人口已经超过了1.3亿。

2.4 收缴保障基金的难度较大

以养老社会保险为例,在目前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社会保险体制下,职工的养老金由单位和职工个人共同负担。因此,对于用人单位来说,招用农民工的直接原因是基于比较人工成本因素的考虑。与城市职工相比,农民工在没有任何福利的条件下,工资可以更低,只要其获得的收入高于农村的平均收入水平,农民工都愿意接受工作,而且由于庞大的流动大军的压力,农民工比城市职工更能吃苦耐劳,也更容易管理。而录用一名城市职工,用人单位不仅要支付高于农民工很多的工资,而且还要支付各种福利费用,养老保险费便是其中必须缴纳的费用之一,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录用一名城市职工的费用不如多招用几名农民工。因此,用人单位不愿为农民缴纳社会养老金,一旦强制推行,势必会降低农民工低人工成本的优势,导致用人单位大量减少农民工的需求数量。对于农民工个人来说,在社会养老保险金与工资收入两者之间权衡,则会理性地选择舍弃养老保险金而保住现有的工作岗位,与用人单位私下达成妥协,不要求用人单位为其缴纳社会养老保险金。同时处于低收入且不稳定的现实和短期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动机,即使用人单位为其缴纳社会养老保险金,农民工个人也没有动力缴纳个人账户养老金。因此,社会养老保险费的收缴势必会陷入两难境地。建立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

3.1 有助于农村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不断深化农村改革与大力发展市场经济为前提。而农业是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相互交织的弱势产业,我国农民的生产又是以户为单位,具有相当大的分散性,农民的生产和生活风险性也在不断增大,这决定了农民对农村社会保障有着强烈的依赖性,并且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越高,这种依赖性就越大,因此,我们没有理由将农民排斥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2此外,我国已经加入WTO,不能再维持对农产品进口的限制,国外农产品的进入势必挤掉我国农产品的一部分市场,这无疑会给长期受国家政策保护的农业带来巨大的冲击,许多农民的生活会因此而陷入困境。针对这种情况,建立与完善农村社会保障2 赵晷湘.建立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系统思考[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0(3)

制度就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

3.2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要求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由于生产格局的变化,农户之间的联系及他们与村、镇机构的联系较之以往大大减少了。这种联系更多地是以利益相关的方式来表达。过去实行的以集体保障为主体,国家和家庭保障为补充的农村劳动者保障体系随之解体,农村劳动者保障基本上由农民承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家庭结构的变动,农村家庭养老保障功能正在退化。计划生育的推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展,使传统的“养儿防老”失去了坚实的基础,使农村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要求更加迫切。

3.3 使计划生育推行具有可持续性

到21世纪中期我国人口增长将达到高峰,庞大的人口使我国相对贫乏的自然资源面临超负荷的危机。控制人口,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必须长期坚持下去。然而,当前计划生育难点在农村,失控也在农村。我国人口多,主要是农村人口多,在农村推行计划生育,必须相应解决农村的养老、医疗方面的保障问题。目前农业劳动者之所以只能依靠家庭保障,是因为家庭人均收入低,而多一个子女就意味着多一份保障,这直接刺激了多生多育,加上其他因素,农村人口控制一直就比城市难。此外,人口计划生育的推行也加速了人口老龄化的过程。通过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使农村居民的养老、医疗走向社会化,保证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扶”、“残有所助”,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只有这样,计划生育国策才能够在农村顺利推行。

建立和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应采取的措施

4.1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首先应大力发展农村乡镇企业,它不仅可以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还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其次应大力发展高科技农业,提高农副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品质,使农民增产增收;再次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业资源配置的效率和水平;最后努力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农村城镇化不仅能促进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而且还能增加农民收入,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总之,只有农村经济发展壮大了,农民收入增加了,才能积累更多的社会保障基金。3 李守经.农村社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2 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目前,对少数贫困老人的救助政府还可以承担,而对为数众多的贫困老人提供救助是任何国家和政府都难以做到的。因此,应该因势利导、不失时机地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用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替代传统的土地保障、完善农民的城镇化的进入机制,从根本上化解人多地少的矛盾,恢复土地的增值功能,进一步拓展增收渠道,提高农民储蓄自养和家庭保障的能力,为解决“三农”问题开辟了一条现实之路。

4.3 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拓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渠道,努力提高农村人口文化素质和农村人力资源水平,以充分适应就业的需要。

4.4 改革农村土地转让制度

长期以来,土地一直是农民生活的最后保障,所以一些农民由于担心经营非农业的失败,而不肯放弃土地,仍留有返乡务农的退路。但在目前农民负担沉重、农产品价格低廉的情况下,土地的保障功能已经受到严重削弱,特别是在市场化和城市化较高的农村,种地养老已经不太可能,特别是有些农民工已经较长时间离开了土地,进入城市非农领域,其就业观念和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提高土地使用效益,再造土地的保障功能,就显得很重要。应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政府应保证农民的主体地位,允许农民工自主转让土地经营权,通过实行租赁、拍卖、企业托管等形式,有效实现土地增值,使外在打工的农民摆脱土地经营的后顾之忧,使转出土地的农民工最终享有与所在城镇人口相同的社会保障待遇。

6.公共部门经济学 篇六

姓名:史雅洁年级:

专业:财政学学号:09级104752091418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问题的政府原因及其调节

【摘要】 现阶段,我国收入分配差距呈现持续扩大的趋势。收入分配差距的拉大与政府行为的失当有着密切的关系,政府的错位、缺位和越位加剧了收入分配差距。因此,必须重视基于政府层面的调节:在引入现代治理理论的基础上对收入分配差距问题实施有效的政府治理;政府积极介入再分配领域,调整再分配机制,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完善法律法规,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关键词】 收入分配差距;政府原因;调节。

一、对我国收入分配差距问题的理性认识。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出现有其客观必然性,它是市场经济、分配方式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一定层面上看,收入分配差距的存在有其正面效应,有利于打破平均主义,调动人的积极性,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但差距的存在必须是合理的,并控制在一定的度之内,否则就弊大于利。目前,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出现了持续扩大的趋势,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收入分配差距过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乡收入差距。

从1997年至今,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城乡收入比在2000年为

2.79:l,2001年为2.90:l,2004年为3.21:l。到2009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175.0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5153.0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为3.3:1。如果把医疗、教育、养老、失业保险等非货币因素考虑进去,这一数字还可能高得多,有可能达到四、五倍甚至六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城乡差距最高的国家之一。

(二)地区收入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区间的收入差距总体上呈现出不断拉大的趋势。以三大区域地块划分的东、中、西部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的绝对值和相对值都在不断扩大。东、中、西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由1978年的1.1:l:l.01扩大到2005年的1.52:1:0.99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由1978年的1.09:l:0.91扩大到2005年的1.6:1:0.8。2009年,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在城镇居民年人均收入方面,最高的上海市已经比最低的青海省高出两倍多,东部地区的收入水平远高于其他地区。

(三)行业收入差距。

据国家统计局测算,1987年,工资水平最高行业的职工年人均工资与工资最低行业的职工年人均工资之比为1.58倍,1992年为1.86倍,1995年为2.23倍,2000年增至2.63倍,2003年为3.98倍,2004年则达到4.25倍,行业收入

差距逐年拉大。行业之间收入变动表现出一种规律性,即包括铁路运输和航空运输在内的部分垄断行业以及国家机关就业人员的人均收入水平远远高于其他行业和部门。

(四)所有制收入差距。

根据1990年—2006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1990年机关事业和企业职工的工资差别较小,企业职工年平均工资仅比国家机关多41元、比事业单位多29元,高出2%和1.4%。1990年以后机关单位职工年平均工资高于事业单位职工年平均工资,事业单位职工年平均工资高于企业职工年平均工资。1995年企业职工年平均工资比国家机关少197元、比事业单位少154元,分别低3.6%和

2.8%。

2005年国家机关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比事业单位多出2108元,比企业单位职工平均工资多出2975元,分别高出11.3%和16.7%。不同所有制职工工资收入差距呈现出扩大趋势。

二、收入分配差距问题的政府原因探析。

(一)政府的错位干预扩大了收入分配差距。

在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下,政府习惯于直接控制经济,反映在收入分配方面就是政府干预了本应由市场发挥作用的初次分配领域,即权力参与了初次分配。政府权力直接介入经济分配领域,导致行业垄断的出现和寻租腐败现象的滋生。多年来,我国一直对航空、电信、铁路、电力、金融等行业实行垄断经营,这些行业依靠制度性垄断或其它不平等竞争,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致使职工收入高出其他行业很多倍。行业垄断直接导致了收入分配不公平,是造成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重要因素。政府对垄断行业的保护和支持严重影响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危害了全社会利益。另一方面,行政权力进入初次分配领域,加上现行体制缺乏足够的渠道和能力制约和监督政府官员,这就为利用权力牟取私利的寻租腐败行为提供了很大的活动空间。

(二)政府的缺位不能有效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其一是在再分配领域,缺乏完善的税收和社会保障政策。政府通过再分配调节收入差距最重要的一个途径就是税收。但现阶段,我国的税收制度存在缺陷,未能充分发挥其调节作用。突出表现在:税收结构不合理,对个人收入的调控力度十分有限;城乡税赋不合理,据统计,在2002年的国民收入分配中,获得居民总收入33%的8亿农民,缴纳个税占60%。[1]农民人均税额高达146元,而城镇居民人均税赋只有37元。[2]虽然我国已废止了农业税,但农民的各种税费负担还相当重。税收征管存在漏洞,缺乏对高收入者的有效调控,“逃税”或“避税”现象极为普遍。在再分配领域的另一个重要环节———社会保障政策方面,目前的政府政策也是严重缺位的。

迄今为止,虽然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包括养老、医疗、工伤等领域的新型社会保障框架,但总体而言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还很不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其二是法制建设职能缺失,致使非法收入得以长期存在。由于现行收入分配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不完善,对非法收入的查处不严、打击不力,致使某些社会成员能够通过各种不合法的手段暴富,比如制假贩假、走私贩私、设租寻租、贪污受贿等。其三是缺乏鼓励慈善和公益事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在我国,政府依旧以“全能政府”

理念为己任,既没有从政策宣传上提倡和鼓励社会高收入者建立各种救助基金和进行捐献,也缺乏扶持民间力量进入慈善事业和公益事业的社会机制,对于扶助弱势群体的作用收效甚微。

(三)政府的越位干预加剧了收入分配差距。

一是户籍制度阻碍了劳动力要素的自由流动,成为拉大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我国的户籍制度限制了农民参与工业化过程的权利,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户籍制度有所松动,不再从形式上限制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自由流动,但在实质上依然阻碍着农民真正融入城市生活。城市凭借户籍壁垒构建医疗、教育和养老等一系列排他性的社会福利,农民工在就业、购房、子女就学以及医疗、失业保险等方面依然受到不公正的待遇,缺乏与城镇居民平等参与社会竞争的机会。二是政策偏好和政策不公造成了多方面的收入差距。政府对一些地区、企业或行业实行优惠政策,这在改革初期有助于启动经济,符合一定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但反映到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上就会因竞争机会不均等而造成不同地区、行业和企业不均衡的增长和有差别的分配,从而扩大收入差距。

三、收入分配差距问题的政府调节。

“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3]因此,追求共同富裕是我们的根本目标之一。而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危及到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造成人们对政府的信任偏移,影响政府在群众中的权威性,使各项改革措施和发展方针难以顺利贯彻执行。为此,必须重视政府层面的调节,使政府真正担当起控制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责任,实现对收入分配领域的有效控制。

(一)在引入现代治理理论的基础上对收入分配差距问题实施有效的政府治理。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西方兴起了一种新的政治构架管理理论———治理理论,它被认为是替代传统政府管理理论的一种新理念。治理理论具有如下主要特征:治理主体的多元性。政府不是国家的唯一主体和权力中心,公共组织、私人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都可以成为治理的主体;治理过程的互动性。

社会的运行不仅只靠上行下达的行政命令,它是一个上下互动的过程,主要通过合作、协商、伙伴关系以及确立共同的目标等方式来实现对公共事务的管理。

适度引入现代政府治理理论进行有效的政府治理,主要从四个方面着手建设。其一,转变以政府权力为中心的公共事务管理模式,理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公民社会的关系。其二,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政府应“以更经济的和正确的方式实现其掌舵和引导的管理职能”,[4]要转变角色做“服务型政府”,逐渐从生产性和市场竞争性的领域中退出,转向市场和社会无法提供的公共服务项目。其三,完善公民社会,充分发挥第三部门的作用。没有一个健全和发达的公民社会,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善治。

其四,加强宏观调控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增强政府回应性。政府应对公众的需求和所提出的问题做出积极有效的反应和回复。

(二)政府积极介入再分配领域,调整再分配机制,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加强政府的税收调节功能。税收在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收入分配公平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完善税收体系,最基本的是切实建立公平的税负机制,在此基础上建立多税种、立体式的税收调节体系。一是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适当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积极推行存款实名制,强化代扣代缴制度,从源头上对个人所得税加以控制。二是借鉴国外经验,考虑开征遗产税、赠与税、大额财产税等新税种,以便对个人收入进行多环节、多渠道的调节,防止财产过多向个人集聚,缩小由起点不同导致的收入差距。三是严格税收征管。加强税务部门的技术装备建设和稽查力度;加大偷税逃税漏税的各种风险和成本,鼓励公民依法纳税;实施个人收入申报制度,增加收入的透明度。四是降低或减免低收入地区和群体的生产经营相关赋税,尤其要降低农村的各种赋税,使城乡居民在税收上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税负水平基本相当。

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市场经济的竞争性,要求政府在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上承担重大的责任。目前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应从这几方面入手:第一,继续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逐步使所有劳动者都能公平地享受社会保障待遇,不留保障的空白点。第二,进一步加大农村社保力度,将重点放在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第三,加大社会保障税费征收工作,积极拓宽社会保障资金的来源渠道。完善基金营运、监管机制,确保社会保障税费收入的专款专用,充分发挥社会保障基金的最大效用。

(三)完善法律法规,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只有建立起完善的维护市场经济运行的法律制度,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各种非法非正常收入。当前我国法制建设存在诸多漏洞和空白,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致使非法非正常收入长期存在,严重导致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不断扩大,引起社会强烈不满,对此进行依法治理已刻不容缓。而要健全法制,运用法律手段调节收入分配秩序,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必须做好三个方面,即立法调节、司法调节和守法意识的提高。立法调节主要是指从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实际出

发,制订和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针对当前我国收入分配方面存在的问题,司法调节的重点就是加大司法执法的力度,严厉打击各种非法获利者,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对侵吞公有财产、以权谋私、设租寻租、行贿受贿的行为,以及假冒伪劣、偷税漏税、走私贩毒等犯罪行为予以严厉惩处,以此减少那些不正常的非法暴富机会所引起的收入差距扩大。另外,大力加强普法宣传。提高公民的守法意识和增强公民捍卫法律尊严的意识,主动与各种经济犯罪活动作斗争。

【参考文献】 :

[1]王涛。我国城乡收入差距过大的现状和原因分析[J].山东经济,2006(3

[2]数字看三农。中国改革论坛

7.论经济法的公共利益价值 篇七

一、公共利益的界定

公共利益作为一个名词性概念, 必然有其逻辑周边和属性, 因此我们可以从与其相对称的名词性概念入手, 尝试界定公共利益。有关利益的概念界定, 学术界已有较为统一的认识, 在此不再赘述, 我们将公共利益概念界定的重点放在何为“公共”上。经济法作为一国法律系统众多部门法组成之一, 其调整的社会关系、追求的价值选择必然有其特殊性。笔者认为, 将“公共”界定为与“个别”相对称的概念更为恰当, 可以和民法、行政法的调整范围、价值取向相区分的同时又弥补其不足。

二、经济法的公共利益价值

(一) 经济法的公共利益价值观演变

经济法的公共利益价值观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中也有其自身的价值理念演变过程。经济法的构建初期, 是为了解决市场经济本身所具有的弊端, 其任务是保障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 打击和遏制滥用市场优势地位、扰乱市场秩序的经济主体行为, 保障弱势群体拥有平等的经济发展权利。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经济法的调整范围进一步扩大, 其着眼点不再仅限于市场经济领域扰乱市场竞争的非法行为, 其调整范围逐步扩大, 比如:为市场经济有序进行提供基础设施、配套措施, 利用税收政策调整社会贫富差距,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从各个方面保障就业促进就业等, 其将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 涉及到公共利益、不特定多数人利益的问题纳入调整范围, 真正体现了社会公共利益、社会本位的价值观取向。

(二) 经济法有关公共利益价值所涉及的基本问题

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 这种变化在经济社会中更为明显。因此, 经济法所调整的公共利益范围也处在一个不断发展、逻辑周边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因此, 在对公共利益进行初步界定的基础上, 我们可以从公共利益价值理念的角度对经济法设计的基本问题予以探讨, 从而更好的解决经济法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不确定性、模糊性问题。

其一, 区别经济法领域和传统民商法领域的公共利益。早期的传统民商法并没有保障公共利益的价值取向, 其所追求的是契约自由以及个人权利本位, 排除国家的干预。随着社会的发展演变, 民商法的立法价值取向在保障个人利益的同时也开始关注社会公共利益。然而, 民商法所关注、调整的社会公共利益, 其实质是为了更好的保障个人利益, 并通过国家强制干预的手段否定侵犯社会公共利益的特定个人行为, 从而保障一般意义上的个人利益。而经济法领域所体现的社会公共利益, 从其构建之日起就是其逻辑起点、价值所在, 保障市场经济有序运行、保障社会公共利益是其存在和发展的理由和目的所在。

其二, 区别经济法领域和传统公法领域的公共利益。行政法、刑法等部门法作为传统的公法部门, 其调整范围或多或少的都涉及到社会公共利益, 然而其保障社会公共利益的价值取向和经济法有所不同, 其更多的是侧重于国家对社会的管理和控制, 其对社会公共利益的调整更多的是为了实现其国家管理职能的实现, 是一项附加价值、附随价值。而经济法所追求和保障的社会公共利益则是其主要价值、正向价值, 社会公共利益是其追求的直接价值取向, 因此经济法所调整的范围、职能承担、调整手段等均以实现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价值和评价标准。当然, 我们不能否认某单一部门法的价值取向的多样性, 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在诸多的价值取向中的首要价值、目的价值, 并以此评价和探析该部门法产生的基础和发展走向。

三、总结

经济法作为一部构建性法律, 其创制之初即是为了保障市场竞争中的社会公共利益, 保障处于弱势地位的经济主体拥有平等的经济发展权, 并随着社会的发展将涉及到更多社会问题的公共利益纳入其调整范围。不同于其他部门法, 经济法的创制和发展一直以社会公共利益为其首要价值、目的价值, 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弥补了其他部门法调整范围的不周延。

参考文献

[1]谢增毅.论经济法的社会性[J].江海学刊, 2013 (6) .

[2]顾肃.自由主义基本理念[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5.

8.扩大公共支出 缓解经济失衡 篇八

关键词:经济失衡;公共支出;扩大内需

中图分类号:F123.16 文献标识码:B

我国自从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后提出扩大内需的方针以来,频繁出现在中央文件、领导讲话和学术论坛中。然而在2006年,呼声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国内专家学者见仁见智,给出很多处方。笔者仅从改善政府公共支出的角度讨论扩大国内消费的措施。

一、当前扩大消费需求讨论急剧升温的宏观经济背景

中国宏观经济的主要问题可以概括为“内外失衡”。中国经济内部失衡主要表现为储蓄过高、消费不足和投资低效。外部失衡主要体现为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巨额“双顺差”。 经常项目顺差和内部失衡中的储蓄-消费缺口是一枚硬币的两个方面,由于国内储蓄大于国内消费,必然会反映为贸易顺差。

(一)储蓄-投资失衡是经济失衡的根本原因

1978年,我国最终消费率为62.1%,“六五”期间平均为66.2%,“七五”期间为63.4%,“八五”期间为58.7%,“九五”期间为59.4%。2000-2005年我国最终消费率分别为61.1%、59.8%、58.6%、55.5%、53%和52.1%,2005年比2000年降低了9个百分点。我国的消费率比世界平均水平低20多个百分点,比低收入国家和高收入国家都低近30个百分点。

我国最终消费率过低,必然使国民经济增长的动力很大部分来自投资。长期以来,我国投资增长明显快于GDP的增长,2000-2005年我国投资率分别为35.3%、36.5%、37.9%、41.0%、43.2%和42.6%。2OO6年当年新增国内生产总值将有90%以上几近全部化为固定资产投资。根据世界银行发展报告,2000-2002年世界平均投资率为22.5%、21.4%和19.9%,在2002年低收入国家投资率为21%,中等收入国家为25%,高收入国家为22%,我国投资率显然过高。

(二)“双顺差”必然带来贸易摩擦、升值压力增大和贸易条件不断恶化

2005年,根据中国官方公布,我国贸易顺差为1 142亿美元,2006年高达1 775亿美元,外汇储备已经攀升到一万亿美元,而且还有每年不断增加的趋势。盲目追求出口和引进外资的政策加剧了中国经济对能源和资源的消耗,也加剧了日益扩大的沿海和内地的收入不平等。我国“出口至上”的贸易政策在世界范围内遭遇反倾销狙击,从发达国家扩展到土耳其、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从2005年初以来,在美国国会已经有27个不利于中国的议案。经济学家余永定认为,双顺差所造成的外汇美元储备居高不下,已使中国沦为美国经济的人质,人民币不升值使中国经济红利通过质优价廉的产品源源流向国际市场。

由此可见,一方面在国民经济的“三驾马车”中,过去15年,拉动中国经济的两大动力是固定资产投资和出口,这两项合计占到中国GDP总值的约80%,并且每年以25%到30%的速度增长。另一方面,国内个人消费2005年只占GDP的38%,2006年比重估计还会更低。可见,到目前为止拉动内需的努力并未见效,民众仍无法在社会保障、收入等各方面分享经济发展红利。

(三)内外失衡使我国未来经济风险加大

据专家分析,从国内来看,自2003年以来,中国经济已连续四年维持10%以上的增长。在固定资产投资高增长带动下,本轮经济扩张期已经积累了较大的生产过剩能力,但是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日渐拉大,将会进一步限制消费需求,结果将会出现比较明显的生产过剩问题。从国际来看,美国经济从2006年二季度以后开始明显减速。美国是中国的最大海外市场,也是贸易顺差的最大来源,如果美国经济在2007年出了大问题,中国的外需扩张过程就会明显停顿下来,而外需萎缩与国内的生产过剩恰好同步发生,就会形成所谓的“同步性震荡”。

由于经济内外失衡的主要原因在于国内的储蓄-投资失衡,因此扩大消费需求的讨论开始急剧升温。

二、政府公共产品供给不足是影响扩大消费的重要原因

谈到扩大消费需求,人们首先想到要增加收入,这是没有异议的。应该随着经济发展,不仅要提高公务员的收入,更要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但是,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大幅度、大面积地增加收入。其次,并不是收入增加,消费就一定增加。近年来,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的人均收入水平都呈现出较快的增长势头,但是消费并没有跟上去。这就需要从收入以外寻找原因。

从理论上分析,内需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包括两部分:一是指人们在市场上通过一定价格购买或其他方式能够得到或希望得到的物品、服务或资源。二是人们对市场以外物品、服务或资源的需求,通常称为公共物品、公共服务和公共资源。

公共服务包括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创造就业岗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福利体系,促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发展。政府是责无旁贷的公共服务提供主体。从市场经济发展史来看,发达国家政府职能演变的规律是,政府职能从以经济性服务为主,逐步扩展到以社会性公共服务为主。一个社会只有让它的全体社会成员公平、公正、合理地分享发展成果,这个社会的消费增长才能顺利实现,经济增长才能持续不断。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一方面部分行业出现产能过剩,另一方面,诸如就业、社会保障、住房、教育、卫生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换句话说,一方面,出现市场意义上的供给过剩,另一方面,更广泛意义上的基本社会公共服务需求得不到满足。究其深层原因,在于政府投入不够。

我国社会保障和福利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公共教育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和卫生保健的公共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分别只有3%、 2.9%、 2.0%。同一些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主要国家相比,这三项主要指标的平均值是最低的。

由于财政投入不足,教育、医疗等部门才会向公众转嫁财政缺口,使乱收费、高收费屡禁不绝。实事求是地讲,政府不是没钱,而是用错了地方。据统计,中国2005年政府储蓄占GDP的6%左右。而同期法国只有0.3%,印度为1.5%,美国与日本更为负数(美国为-O.9%、日本为-2.2%)。在现有的增长模式下,政府的高储蓄率必然导致了政府对竞争性领域的高投资,造成产能过剩。根据“木桶原理”,应该加长“短板”。如果把政府储蓄的投资部分转化成公共事业发展,会降低国内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加大当期消费,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储蓄-投资”差异,改善国内外经济失衡现状。

三、当前扩大公共服务供给的几点建议

(一)加大医疗保障投入,加快医疗体制改革

由于在相当长的时期里,城乡差距还是会存在。因此,在过渡时期,只能实行城乡双轨的医疗保障体系,即在城镇实行基本的医疗保险,在农村实行新型的合作医疗保险。

对城市居民来说,首先除了完善医疗保险制度外,还应在建立平价或低收费的国家公立医院上下功夫,国家或地方政府应划拨专项资金扶助公立医院的正常运营,确保成为为低收入群体减轻负担的机构。其次,继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彻底改变医疗收费与医护人员个人利益直接挂钩的做法,减少药品流通环节,杜绝以药养医。

在农村实行新型的合作医疗保险。从2003年开始,中国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从2006年起,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市区以外的农民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10元提高到20元,并将中西部地区中农业人口占人口比例高于70%的市辖区和东部省份纳入中央财政补助范围。应该随着经济发展,逐步提高补助标准,目标是到2008年建立基本覆盖全国农村居民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二)扩大廉租房的供给,使“居者有其屋”。房价居高不下并节节攀升,来自于两个方面的推动。第一是“官商勾结”,开发商要暴利,政府要土地收入和税收。第二是未来房价不断上涨的预期推动人们涌入买房的队伍,不仅为了满足住房需求,还有大量的投资需求。需求“虚旺”推动房价一路攀升。

扩大廉租房的供给面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官商勾结”的基础,是抑制房价攀升的有效途径。在现有条件下,通过商品房市场普遍解决中低收入阶层的住房需求无异于天方夜谭。因此,政府必须对中低收入阶层住房问题承担责任,必须把廉租房建设作为考核地方政府政绩的重要内容。各地城市规划主管部门在城市规划实施中,应首先落实当地政府确定的廉租房建设需求量。在投资立项和信贷方面为廉租房建设提供便利,政府要从土地收入中拨出部分资金用于廉租房建设。地方政府有责任监督廉租房生产、租赁以及后期物业管理的全过程。确保低收入阶层首先住进廉租房,确保物业管理到位和低收费。

(三)政府要加大教育投资

创造财富的能力比财富本身更加重要。教育是提高创造财富能力的根本途径。

第一,国家明确要求教育事业费增量主要用于农村,加强义务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两年内实现农村与城市贫困人群的免费九年义务教育。对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中央和省级按比例分担,中央承担80%,地方承担20%;对中部地区,中央承担40%,地方承担60%。

第二,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助学贷款制度,使占大学生20%左右的贫困大学生没钱也能上大学,毕业后到国家指定的艰苦地区工作一定时期代替偿还贷款。

第三,加大农民工培训和在职职工培训。把切实普及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建立完善的技能培训体系作为一项基础性的工作来抓。只有大幅度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才能为我国制造业发展不断提供合格的产业工人,为城市输送文明合格的新市民,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源。当前要创新农村劳动力培训方式,推广“培训券”等好的做法。这种做法最明显的好处是,不是去建培训机构、招教师、购设备,而是把政府有限的钱直接补给支付能力低的受培训者身上,让受培训者自己去选择培训者,有利于在培训机构间展开竞争,让市场对培训机构进行优胜劣汰。

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社会结构转型以及经济社会较快发展的新阶段,正步入公共产品需求的大扩张时期。2007年召开的十七大应该是一个契机,通过进一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使政府从片面追求 CDP的政绩观中解脱出来,加大公共服务的供给,通过财政解决社会公平问题,使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同步增长。

参考文献:

[1]韩俊.完善劳动力培训政策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N].农民日报,2006-12-06.

[2] 丁元竹.换个视角看扩大内需[N].中国改革论坛,2006-2-9.

[3] 范剑平,祁京梅.三管齐下 积极扩大消费[N].中国证券报,2006-06-30.

[4] 汤敏.减少企业与政府储蓄:调节经济失衡的一步活棋[J].经济界,2006(5).

[5] 陈文玲.当前消费需求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N].中国经济时报,2006-12-12.

9.《经济法》教学大纲(公共) 篇九

研究生课程论文

课程

公共经济学

阅卷教师

成绩

姓名

***

学号

***

年级、专业

2018区域经济学

任课教师

***

注意事项:

1.按培养方案规定,3个学分的选修课课程论文要求4000字以上,2个学分3000字以上。

2.论文由学员自行印制。除大小标题外,打印字号为仿宋标准4号字。

浅谈政府购买公共服务

——基于公共经济学的视角

摘要: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型,服务型政府的建立,为更好发挥社会力量在管理社会事务中的作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越来越普及,虽然各地政府在各个领域纷纷试行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提供公共服务,但我认为我国的政府购买服务运作模式还有许多的问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本文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理论依据、模式分析、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四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政府

公共服务

公共经济

一、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理论依据

(一)激励理论的借鉴

在经济学理论中,“激励性规制”已不是陌生的微观经济学语词,作为对既有规制理论的反思,经济学理论做了二维性的诠释,即认为部分规制的目的指向不单单是单向度的约束,而另有引导、激励性的一面。例如特许投标以特许权激励私人或组织体完成某一事务,区域间竞争规制引导双方或多方合作的实现,改观了管制、约束引致的理论僵局。经济学上的这一理论,对经济法规制理念的转变颇有借鉴意义,尤其适用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这一多元主体合作的领域。

政府向社会公共服务组织购买服务,并与之形成契约式合作,如何保证其合作的持久需要制度的切实激励。于是,作为对经济学研究成果的回应,经济法必然将激励性规制的经济学理论融入其分析研究的视角中,生成了日本学者金泽良雄先生所提出的二维划分规制的理论。其中促进保护的“积极性规制”便是经济法视角激励分析的理论成因。

(二)新公共服务理论

新公共服务认为,政府是提供服务而不是掌舵,公共管理者的重要作用并不是体现在对社会的控制上,而是在于帮助民众表达和实现他们的共同利益。建立社会远景目标的过程并不能只委托给政府官员。政府的作用将更多地体现在把民众聚集到能毫不拘束、公开、真诚地进行对话的环境中,社会的发展方向朝着共商社会发展。战略地思考,民主地行动。要建立好的、符合公共需要的政策和计划,只有通过集体努力和全体协作,才能够有效地、负责任地得到彻底的贯彻执行。为了实现集体的长期目标,在具体的计划实施过程中,依然需要公民的积极参与,使各方的力量集中到贯彻执行过程中去,从而迈向民众预期的理想目标。通过参与和推动公民教育计划、培养更多的公民领袖,政府就可以激发民众自豪感和责任感。

服务于公民而不是顾客,要明确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不同于企业机构与顾客之间的关系。责任并不是单一的。新公共服务要求政府公务员不应当只关注市场,还应该关注法律、制度,关注政治行为标准、社会价值倾向、各类职业标准和公民利益。新公共服务理论意识到了这些责任的复杂性和现实性。以人为本,重视人而不只关注生产率。在探索管理和组织时加强强调“通过人来进行管理”的重要性。如果要求政府公务员善待公民,那么公务员本身就应该受到政府机构管理者的善待。超越企业家身份,重视公民权益和公共事务服务。政府官员并不是某机构和项目的所有者,而政府为公民所有。

在传统公共行政中,政府的角色是“划桨”;在新公共管理中,政府的角色是“掌舵”;而新公共服务理论中,政府的角色是“服务”。

二、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模式分析

(一)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内涵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是指将政府直接提供的,为社会公共服务的事项通过公开招标、定向委托、邀标等方式交给有资质的社会组织或市场机构来完成,并根据社会组织或市场机构提供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评估后支付服务费用,以提高公共服务供给的质量和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改善社会治理结构,满足公众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政府购买服务区别于以往政府包办、政府补贴等传统的公共服务提供方式,以契约化生成公私合作模式。此类基于合同委托而产生的公共服务提供模式,是处于社会公共组织权利的维护:一则可保持社会公共服务组织体应有的主体独立性而非职能授予下的非独立性,二则可明确服务的事项而并非事务的随意制定,更不会产生如俄罗斯政府主导下社会组织偏离自身既有角色定位的冲突。

(二)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模式中外比较

发达国家在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指导下逐渐形成了统一的、稳定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模式,其政府购买模式体现了制度化、竞争性和独立性等特征,值得我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模式方面借鉴。

1、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制度化程度比较。“制度化程度”的高低可以通过是否制定了法律法规等正式制度明确采用政府购买提供公共服务来进行衡量。我们把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纳入正式法规和政策文件的称为“制度化”,反之称为“非制度化”,此指标可以透视出政府购买模式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在制度化程度层面上,国外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拥有制度性保障,很多国家制定了明文的政府购买细则。国内模式呈现多元化趋势。既有完善和明晰的制度化操作,也有非制度化操作。

2、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竞争程度比较。“竞争程度”有两个属性值,即竞争性和非竞争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核心是引入市场的竞争机制,采用哪种方式确定承包方就是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核心指标。国外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采用竞争性选择承包方;政府购买的初衷是引入市场机制,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并降低成本。在我国,既有竞争性的筛选也有非竞争性的选定,大致可以总结为完全开放的招投标、有资质认定的招投标和邀约招投标三类。依赖关系非竞争性购买模式是我国政府在职能转变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特殊情况,它需要进一步向独立关系竞争性模式转变。

三、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法律制度不够完善

要想促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健康发展,必须制定和健全相应法律法规。没有相应法律法规做依据,这项工作肯定难以全面推行和发展。目前我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法律大多停留在行政法规和规章层面且为数不多,没有形成真正的制度性安排。

(二)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程序不够规范

购买程序是政府选择有相应资质和能力的公共服务供给机构的重要环节。有的地方政府长期向以定向的方式购买服务,未形成良好的市场机制,或竞标流于形式,参与者只有固定的几家机构,打击了其他竞标机构的参与热情。

(三)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监督评估机制不够健全

当前我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监督评估机制中,评估人员大部分来自政府内部,社会公众参与度不高,专业人士缺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评估的公正性和准确性,使公共服务的满意度存在模糊感而缺少公信力。

四、提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法律具有指导、评价、强制和教育作用,政府购买服务要想健康持续发展,必须健全法律来保障,不仅要有立法还要有可操作性的具体规定;不仅要保证法律的统一性还要能根据地方差异作出灵活变通,增强法律的实施性。

(二)规范购买程序

良好的购买程序能缩减成本,提升效率。规范购买程序一要明确购买流程,确定目标、预算,发布信息、招标竞标,签订合同及信息反馈和效果评估。二要公开、透明,建立公开机制让提供服务机构充分了解信息及政策,建立公正公平的购买程序。

(三)建立健全监督评估机制

健全的监督评估机制既能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又能有效监督公共服务效率。建立健全监督评估机制一要建立公共服务标准,不同服务标准不同;二要建立专家评估(或第三方评估)和社会广泛参与评估的双评估机制,不仅要有专业性评估也要考虑到公共服务对象的公众满意度;三要实行评估结果公开化,评估结果要向全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让公众了解评估结果,增强政府公信力。

参考文献:

1.罗伯特.B.登哈特、珍妮.V.登哈特,《新公共服务理论》

2.骆路金,经济法视野下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激励分析: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3期

3.赵玉宏,郭万超,城市管理与科技

2013/1.13

10.网络经济的新型公共关系 篇十

在新经济时代,互联网的发展大大改变了人类社会的时空界限,这不仅仅给公共关系的应用增加了全新的高速高效的传播媒介,更重要的是赋予了公共关系全新的内容和更加广阔的生存空间。新经济的显著特点就是经营活动的网络化,这种网络化的经营活动首先表现为网络营销,既而上升为网络文化,网络营销和网络文化的建设使企业逐步建立起稳定的网络与网络之间的关系和网络与网民之间的关系,从而建立企业与公众特别是对应公众的良好关系,树立起企业全新的网络形象。这样,公共关系就延伸到了网络空间,互联网成了现代企业公共关系的主战场,非生产性的产品营销和文化活动也就成了网络经济中的经营重心。

网络营销--互联网 第一轮价值开发手段

近年来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正在逐渐地改变经济的运营形式,成为推动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动力源,网络经济成为新经济的主要内容。互联网不仅为新经济搭建了一个新的交易平台,同时也创造了丰富的服务内容和全新的服务手段,网络经济也正在改变人们的消费方式。随着新的商业平台和人们新的消费方式的形成,现代产品和服务的销售活动也就有了更加宽阔的运营空间,网络成了重要的销售渠道,信息已成为宝贵的经营资源。根据"网络商品价值实现假说",网络产品的衍生价值已在互联网时期变成客观的价值存在,对网络价值的开发是新经济时期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

网络营销,是基于产品网络化建设,并以互联网为主要渠道的产品营销活动。网络营销是对互联网资源实施的第一轮价值开发,也就是说,互联网的最初价值及互联网存在的最基本的意义就是将网络用于产品营销。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型的商务平台,实质上是在推行一套全新的交易规则,在这种规则的规范内产生了许多特定的经营模式。网络经济形成的标志就是基于互联网的交易平台的网络商务环境的完善和各种网络经营模式投入运营。互联网对商业环境的改造是革命性的,他将影响到整个社会的文化、经济和政治生活等各个方面。但是互联网对社会各行各业的影响力是不平衡的,在现阶段,网络经济尚处于培育阶段,并非所有行业的所有产品和服务在目前都适用于网络营销。

网络产品的基本条件

适用于网络营销的产品或服务必须具备下列四个基本条件:1、便于前期展示产品或服务样本;2、便于设置网上交易流程;3、便于交割产品或实现服务内容;4、便于实施必要的售后服务。

培训教育服务项目是最适合于在网络环境上销售的项目之一。远程教育及其服务无论是在网上发布招生信息、演示课件功能、制定交易的流程,还是实施教学的过程以及对学员的后期追踪服务等全程都可以在网络上直接完成。其教学的全过程既无购物配送之劳,又不受场地局限之苦。同时,由于教学是一种双向运动,教育内容需要通过受教育者的主观努力才能发挥作用,因而也不会像网上医疗那样有安全事故之患。由于目前互联网的基础设施还不完备,远程教育在实现音频和声频实时教学方面还存在瓶颈,但是远程教育仍然是目前最现实、最有发展前景的电子商务活动。

并非所有的教育项目都适合于开展远程教育和网络营销,开发远程教育课程除了考虑到该项目是否具备上述四项基本条件外,还应该研究项目的外部网络营销环境是否已经具备。首先应考虑到受训者目标群体的年龄结构与网民的主要年龄阶段是否相一致(如英语等);其次是受训者目标群体的所属行业与电脑特别是网络的应用是否紧密相关联(如财务等);再次是网上培训课程是否拥有充足的对应市场(如注会每年有60多万人报考,会计职称考试每年有150多万人报考)。另外,还要考虑到学科的授课是否最适合目前在网上直接表达,一般来说,人文学科和通用学科比理工学科或试验要求较高的学科要更加便于网上表现,课件制作成本也相对低一些,生产周期也较短一些。

选择拥有广泛市场且适用于网络的项目进行网络开发是网络营销成功的前提条件。如果不做充分的市场分析,只是注意网络产品的表面形式,追赶电子商务的时髦,就可能在市场营销上栽跟斗,甚至会导致网站的生存危机,难以为计。根据目前三大网站公布的财务报表分析,收入的增长并不来源于广告等方面的业务,而是主要来源于短信等电信业务。短信服务的发展充分体现了适用于网络营销的产品特点,而许多早期被商家看好的电子商务,包括网上书店在内,并没有成为互联网的最大赢家。这一点充分证明了选择网络产品的重要性。

远程教育、电子图书、电子游戏、信息中介、影视戏剧、无线电服务以及普及型的应用软件等也属于较好的网络营销产品。凡是不符合上述网络营销基本条件的产品都不宜作为早期开发的网络产品。

在同一市场大环境下,需求大且质量良好的产品也并非必然能取得良好的销售效率,还需建立起适合于网上营销的产品网络环境。这里指的产品网络环境主要是指网络产品的制作要适应互联网的外部环境,符合互联网的统一标准,其功能应该能在现有的网络条件下顺利运行。另外,要建立一个周到适销的营销口径,既能充分容纳和运行网络产品,又要建立有效的网络服务和营销管理系统,使自身网站与其它专业网站和门户网站以及其他传统销售渠道的代理机构的合作通畅无阻。网络营销环境的建立还要求能给予网络门户的合作提供业务管理方面的技术支持,从而给合作方增添合作的信心。尤其是在网络经济前期网络内容还比较稀缺的情况下,专业网站容易获得快捷而廉价的门户支持,这是在早期网络营销中的关键环节,也是战胜竞争对手的核心秘密武器。

市场营销 网络先行

"市场拓展,网络先行"是实施低成本扩张战略思想的重要体现,利用网络试探行情,利用网络为营销开道,能大大地降低市场开发的成本,也能减少盲目地设立连锁店的风险。例如,福来得学校在做教育培训产品的营销中也曾充分利用"网络先行"的手段拓展市场,主要采用了如下几个举措:1、网上竞价报名;2、网上代理招生;3、网络社区服务。这些举措对于优秀教育产品的销售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网上竞价报名"以极其新颖的网上注册报名形式,以"报名越早越优惠"的公开竞价策略,在学校拥有的网站--前沿培训网(www.fronttraining.com)上实现了面授课程远程实时报名的教育商务电子化,开创了学员竞相提前交费的新局面。这一举措的实施不仅迅速扩大了市场份额,而且由于能预先获知市场信息而大大方便了教务安排,对于规范学校的管理起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网上代理招生"是将网上报名的基本思想向其他教育网站和大型门户网站延伸,利用本校的教育产品和网络资源优势,以授权招生的方式,不用一兵一卒,不动一草一木,轻而易举地摘取炒作已久的互联网市场果实。从2000年的时候开始,网易、搜狐、新浪、TOM.COM、163.NET、网大、启迪网、百灵网、中青在线、东台网和精品学习网等几十家知名网站都逐步成了福来得学校的网上招生代理,许多从事或正在筹备教育代理招生的网站几乎毫无例外地把福来得作为第一的合作目标。

"网络社区服务"是在充分研究互联网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把网上代理招生和社区培训服务结合起来,根据发展的实际情况有步骤地开展超级社区网上连锁经营,通过多种渠道建立不同的虚拟社区教育服务,并以一定网络所覆盖的对应社区开展配套服务。

"网络先行"的还表现在抓好面授教育的同时,率先发展职业培训远程教育,现已开发了20多个学科近200门课程,覆盖了职业资格考试和通用职业技能的大部分课程。参加远程教育的人数也大大超过面授学员。

"网络先行"的市场拓展策略使福来得学校在短短3年的时间内从一个名不经传的小型培训学校迅速发展成为全国知名的实用外语培训基地和企业职业技能资格培训基地,其前沿培训网成为国内最大的职业培训网站,在期间,网络营销活动所创造出的无形资产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立体式网络营销策略

网络营销,就是在完成产品的销售环境网络化建设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策略性地推广和销售产品或实施服务项目的营销策略。近几年来,不断升级的互联网热潮积累了大量的市场资源,如客户资源、新的传播力度以及不断开发的应用技术等,这使网络营销不仅可能,而且势在必行。所谓立体式的营销策略,就是一种开发网络深层资源,并综合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多层次网络营销的系统工程。

立体式营销策略的特点是:立足于点,拓展于面,挖掘深层资源,抢占网络空间。"点"是指要建立比较确定的事业基地或开发有鲜明特征的网络产品,作好基本的销售和服务工作,树立销售样板店,并在网络门户主页上建立直接介入连接点;"面"是指销售工作以"点"为起点向整个对应市场辐射,扩大销售阵营,在网站上主要体现在专题频道的建设上;立体式营销策略与其它营销策略的根本区别在于它极力往深层空间发展。"深层资源"主要是指隐含在互联网系统深处的非直接的内容资源和程序功能等,挖掘互联网的深层资源是网络营销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手段。

上一篇:小狗疯了三年级日记下一篇:给世界儿童一个家教案